CN104937510B - 数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7510B
CN104937510B CN201480000887.2A CN201480000887A CN104937510B CN 104937510 B CN104937510 B CN 104937510B CN 201480000887 A CN201480000887 A CN 201480000887A CN 104937510 B CN104937510 B CN 104937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program
procedure
numbering
variabl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08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7510A (zh
Inventor
若山祐树
嵯峨崎正
嵯峨崎正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37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7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7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7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155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programme execution, i.e. part programme or machine function execution, e.g. selection of a program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控装置,其对具有能够独立动作的多个系统的多系统机械执行控制,在该数控装置中具有:程序存储部,其对具有多个部分程序的加工程序进行存储;以及程序解析部,其针对所述每个系统并行地执行所述部分程序,所述程序解析部对所述部分程序中的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进行提取,基于所述部分程序间的调用关系,将作为调用源的所述部分程序的所述系统的编号,设置在所述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中,包含所述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在内的所述部分程序记载为,基于所述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的值而变更所述机械的动作。

Description

数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多个系统的每个系统进行控制的数控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作为复合加工而进行多系统加工的情况下,对于加工程序,有可能将其他的加工程序作为子程序调用并进行加工,或者作为子系统而由其他的系统将加工程序调用并进行加工。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取得所指定的运转模式、系统,设定系统变量的值,根据设定值而一部分处理不同的多个执行模式、多个系统的处理能够执行被编程的加工程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632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在子程序或者子系统程序内不具有取得作为调用源的主系统的单元,即,在子程序或者子系统程序内,不具有取得该加工程序是从主系统或者子系统中的哪一个被调用的单元。
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即,在子程序或者子系统程序内,无法对应于主系统而执行一部分处理不同的加工程序。并且,在子程序或者子系统程序内,在希望对应于调用源的系统而改变动作的情况下,存在无法改变动作,必须对应于作为调用源的系统而准备专用的加工程序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数控装置,该数控装置即使在从不同的系统将同一加工程序作为子程序或者子系统程序进行调用,也能够对应于作为调用源的系统,执行不同的动作。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的数控装置对具有能够独立动作的多个系统的多系统机械执行控制,该数控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程序存储部,其对具有多个部分程序的加工程序进行存储;以及程序解析部,其针对所述每个系统并行地执行所述部分程序,所述程序解析部对所述部分程序中的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进行提取,基于所述部分程序间的调用关系,将作为调用源的所述部分程序的所述系统的编号,设置在所述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中,包含所述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在内的所述部分程序记载为,基于所述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的值而变更所述机械的动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数控装置,能够对子程序或者子系统程序是从哪个系统被调用的进行校验,改变加工程序的动作。另外,能够将针对每个系统准备出的加工程序汇总在一个系统中,具有能够减少加工程序的使用容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控装置(NC(Numerical Control)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控装置中使用的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的图。
图3是表示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控装置使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A的使用例进行说明的加工程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在执行了图3所示的加工程序的情况下的动作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加工程序所涉及的加工动作的情况的图。
图6是表示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控装置使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B的使用例进行说明的加工程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在执行了图6所示的加工程序的情况下的动作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加工程序所涉及的加工动作的情况的图。
图9是表示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控装置使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C的使用例进行说明的加工程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在执行了图9所示的加工程序的情况下的动作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加工程序所涉及的加工动作的情况的图。
图12是表示图9的加工程序是被哪个系统调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控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NC(Numerical Control)装置(数控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NC装置1是对具有能够独立地动作的多个系统在内的多系统机械进行控制的装置。NC装置1具有:存储器2、程序解析部3、插补处理部4、画面处理部5、机械控制信号处理部6、PLC7、输入控制部8、以及轴数据输出部9。
输入控制部8与输入操作部20连接。如果输入操作部20被操作者操作,则输入控制部8对开关信号等的变化、加工程序的编辑·参数的变更等进行检测。输入控制部8基于检测出的内容,对存储器2内的各部分进行访问,对存储器2所存储的信息进行改写、读出的处理等。输入操作部20具有鼠标、键盘等而构成。
存储器2具有加工程序存储部10、参数存储部11、画面显示数据存储部12、共享区域13。加工程序存储部10对在工件(被加工物)的加工中使用的加工程序进行存储。在加工程序中,加工工件所需的机械动作内容、刀具移动路径等,以能够被NC装置1解读的格式进行记述。本实施方式的加工程序存储部10预先存储各个系统的加工程序。
参数存储部11对在被加工物的加工中使用的参数进行存储。在参数存储部11中存储的参数中,包含有决定NC装置1的规格的数据、机械控制所需的条件数据等。
画面显示数据存储部12对画面中显示的数据进行存储。画面显示数据存储部12存储有通过输入操作部20由操作者指定的与刀具等的当前位置相关的信息、与主轴的旋转位置相关的信息、NC装置1的控制模式、各种选择信号的输出状态等各种各样的数据。共享区域13对加工程序的解析所需的临时数据、控制机械动作时的系统控制所需的临时数据等进行存储。
画面处理部5与显示部21连接。画面处理部5读取画面显示数据存储部12内的数据,并使数据显示在显示部21上。显示部21是对由画面处理部5指示的数据进行显示的液晶监视器等显示装置。
程序解析部3在加工程序存储部10所存储的加工程序中,从起始开始依次读出由输入操作部20指定出的加工程序。程序解析部3按照由各种NC指令指定的处理顺序,解析并执行加工程序。程序解析部3一边将解析处理中的数据等临时存储在共享区域13中,一边解析加工程序,并基于解析结果执行工件的加工。本实施方式的程序解析部3针对每个系统解析加工程序,针对每个系统执行并行处理。
加工程序具有多个部分程序。在此,部分程序是指主系统程序、子程序、以及子系统程序等作为加工程序一部分的程序。这些部分程序具有一者将另一者读出的关系。该读出关系有时形成为下述层阶关系,即,主系统程序调用子系统程序,进而该子系统程序调用其他的子系统程序。
在此,在作为读出源的部分程序看来,子程序相当于子例程,该子程序与作为读出源的部分程序顺序地(串行地)执行。因此,子程序和作为读出源的部分程序在同一过程中被执行。即,子程序和作为读出源的部分程序在同一系统中被顺序地进行处理。
与此相对,子系统程序相对于作为读出源的部分程序,是新的过程,是作为其他系统的动作而被启动的部分程序。因此,子系统程序与作为读出源的部分程序在不同的过程中并行地(并列地)执行。即,子系统程序和作为读出源的部分程序在不同的系统中被并列地进行处理。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程序解析部3具有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解析单元14、以及主系统·子系统编号校验单元15。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解析单元14通过针对每个系统解析加工程序,从而对所调用的程序中的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进行提取,并对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进行解析。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解析单元14使用主系统·子系统编号校验单元15,对子程序·子系统程序的调用源系统编号进行解析。主系统·子系统编号校验单元15基于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所表示的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读出子程序·子系统程序的作为调用源的部分程序的系统编号。在子程序·子系统程序内,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是随着作为调用源的系统而希望进行不同动作的情况下所使用的加工程序内的指令(数据)。
插补处理部4针对各轴(第1轴~第n轴(n是自然数)),对根据加工程序求出的相对移动量进行直线、圆弧等的插补处理。插补处理部4将进行插补处理后的相对移动量作为输出数据而发送至轴数据输出部9。
轴数据输出部9向各轴的主轴放大器18以及伺服放大器19输入插补处理后的相对移动量。主轴放大器18将与插补处理后的相对移动量对应的驱动电力输出至主轴电动机16,从而使主轴电动机16进行加工。伺服放大器19将与插补处理后的相对移动量对应的驱动电力输出至伺服电动机17,从而使伺服电动机17进行加工。
机械控制信号处理部6对程序解析部3输出至存储器2的与机械周边装置的控制相关的信息进行读取,将程序解析部3所读取的信息输出至PLC(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7,向梯形电路发送控制信息。另外,机械控制信号处理部6将从PLC7输入至NC装置1的各处理部的控制用信号、从机械侧输入的外部信号写入至存储器2内的共享区域13。由此,机械控制信号处理部6使控制用信号、外部信号作用于NC装置1的控制。其结果,使得针对NC装置1以及机械的控制正确地进行。
接下来,对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NC装置1中使用的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进行说明。图2是用于说明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的图。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具有以下3种指令。
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A:将作为子程序·子系统程序的调用源的主系统编号,设置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中的指令。即,在部分程序被层阶地调用的情况下,将层阶调用关系中的成为最初的调用源的部分程序的系统编号,设置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中。
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B:将子系统的调用源系统编号设置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中的指令。即,将对包含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在内的部分程序进行直接调用的部分程序的系统编号,设置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中。
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C:对于从主系统调用子系统,进而又调用子系统的情况等,在调用了数个子系统的情况下,按照调用顺序将调用源系统编号设置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中的指令。即,在部分程序被层阶地调用的情况下,将成为层阶地进行调用的调用源的部分程序的系统编号的全部,按照调用顺序设置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中。
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A,如图2的#3904所示,在子系统中被指令的情况下,设置有作为调用源的主系统编号。在#3904中,在作为调用源的主系统为系统1的情况下设置1,在作为调用源的主系统为系统2的情况下设置2。这样,即使在子系统内进行相同的变量指令,对应于作为调用源的主系统,所设置的值也不同。
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B,如图2的#3905所示,在子系统中被指令的情况下,设置有作为子系统的调用源的系统编号。在#3905中,在作为调用源的子系统为系统4的情况下设置4,在作为调用源的子系统为系统5的情况下设置5。另外,在作为子程序所调用的程序内被指令的情况下,#3905的值为0。
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C,如图2的#3906所示,在从主系统调用子系统,进而从该子系统调用子系统的、以多重嵌套的方式进行了调用的情况下,被设置为调用源系统编号,以明了调用顺序。例如,如图2所示,在按照系统1(主系统)→系统4(子系统)→系统3(子系统)这样的顺序进行了调用的情况下,在#3906中设置14。另外,在按照系统2(主系统)→系统5(子系统)→系统6(子系统)这样的顺序进行了调用的情况下,在#3906中设置25。
这样,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A~C对应于作为调用源的系统,所设置的值不同。因此,通过参照由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所取得的值,从而能够对应于作为调用源的系统而改变动作。
图3是表示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控装置使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A的使用例进行说明的加工程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加工程序32的动作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加工程序所涉及加工动作的情况的图。即,图5与作为图3所示的加工程序32的调用源的主系统编号相对应地,示出了加工程序32所涉及加工动作不同的情况。
加工程序32是作为子系统程序所调用的加工程序,使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对应于作为调用源的主系统,动作不同。
如果调用加工程序32,则按照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顺序进行处理。加工程序32如图3所示,在主系统为系统1的情况下,从系统1调用系统3作为子系统,进而从系统3调用系统4作为子系统,按照上述顺序进行运转。加工程序32在主系统为系统2的情况下,从系统2调用系统5作为子系统,进而从系统5调用系统6作为子系统,按照上述顺序进行运转。
如果调用加工程序32,则在处理P1中在变量#100中设置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3904的值(步骤S101)。在主系统为系统1的情况下,在#3904中设置1,因此,在#100中设置1。另一方面,在作为调用源的主系统为系统2的情况下,在#3904中设置2,因此,在#100中设置2。
在步骤S102中,执行对是否为#100=1进行判定的处理P2。在处理P1中在#100中设置的值为1的情况下,处理P2的判定条件#100=1为真(步骤S102:Yes),因此,执行处理P5~P8(步骤S103)。处理P5示出N100程序块,在处理P6中选择刀具编号1的刀具,在处理P7中向X=4.0移动。
在处理P1中在#100中设置的值为2的情况下,处理P2的判定条件#100=1为假(步骤S102:No),进入步骤S104。在步骤S104中,执行对是否为#100=2进行判定的处理P3。在处理P1中在#100设置的值为2的情况下,处理P3的判定条件#100=2为真(步骤S104:Yes),因此,执行处理P9~P11(步骤S105)。处理P9示出N200程序块,在处理P10中选择刀具编号2的刀具,在处理P11中向X=2.0移动。
在步骤S103和步骤S105之后,执行示出N300程序块的处理P12(步骤S106),在处理P13、P14中进行刀具的退避等的共通动作(步骤S107)。
在步骤S104中,在不是#100=2的情况下(步骤S104:No),进入步骤S108,执行处理P4。
在步骤S107和步骤S108之后,进入步骤S109,执行处理P15,然后流程结束。
这样,在加工程序32中的共通程序内,分别记述主系统为系统1的情况下的独自动作、以及主系统为系统2的情况下的独自动作,其动作不同。独自动作如图5(a)所示,在主系统为系统1的情况下(在#100的值为1的情况下),在处理P6中选择刀具编号1的刀具,在处理P7中执行位置控制指令,以使得工件直径成为4.0mm。
另一方面,如图5的(b)所示,在主系统为系统2的情况下(在#100的值为2的情况下),在处理P10中选择刀具编号2的刀具,在处理P11中执行位置控制指令,以使得工件直径成为2.0mm。因此,加工程序32在作为加工程序的调用源的主系统为系统1的情况下,进行工件直径成为4.0mm的加工,在作为加工程序的调用源的主系统为系统2的情况下,进行工件直径成为2.0mm的加工。
这样,通过使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A,从而即使对于相同的加工程序,也能够与作为调用源的主系统相对应地改变动作,能够将子程序通用化。
图6是表示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控装置使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B的使用例进行说明的加工程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加工程序35的动作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加工程序所涉及的加工动作的情况的图。即,图8示出了与调用图6所示的加工程序35的系统是将加工程序35作为子系统程序调用、还是作为子程序调用相对应,动作发生变化的情况。
加工程序35,如图6所示,是从主系统作为子程序或者子系统程序被调用的加工程序,与被调用的系统是主系统还是子系统相对应,动作不同。
如果调用加工程序35,则按照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顺序进行处理。在处理P16中在变量#100中设置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3905的值(步骤S201)。在从主系统作为子系统程序而被调用的情况下,在#3905中设置1,因此,在#100中设置调用源的系统编号的1。另一方面,在从作为调用源的系统作为子程序而被调用的情况下,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3905中设置0,所以在#100中设置0。
在步骤S202中,执行判定是否为#100=0的处理P17。在处理P16中在#100中设置的值为1的情况下,处理P17的判定条件#100=0为假(步骤S202:No),执行步骤S203~S206,然后执行N100程序块。即,在处理P16中在#100中设置的变量为非0的情况下,执行处理P18~P21的处理(步骤S203~S206),然后执行处理P22及其以后(步骤S207、S208)。在处理P16中在#100中设置的值为0的情况下,处理P17的判定条件#100=0为真(步骤S202:Yes),不执行P18~P21的处理,而是执行共通处理P22及其以后(步骤S207、S208)。
加工程序35,如图8所示,对应于#100的值,进行下述动作。如图8(a)所示,在作为调用源的系统将加工程序作为子系统程序进行调用的情况下(在#100的值为1的情况下),在处理P18中将主主轴和背面主轴的主轴同步模式开启,在处理P19中将背面主轴的反转命令开启,在处理P20中执行用于使主轴同步完成的2秒暂停,在处理P21中使背面主轴的卡盘闭合。通过处理P18~P21,在进行切削前,由背面主轴支承长工件。通过在由背面主轴支承长工件后进行加工,从而能够避免弯曲等,而作为长工件的加工用程序使用。
另一方面,如图8(b)所示,在调用源系统将加工程序35作为子程序进行调用的情况下(在#100的值为0的情况下),不进行处理P18~21,因此,无需由背面主轴支承工件,能够作为短工件的加工用程序使用。处理P23、P24是共通动作,在处理P23中移动至加工位置,在处理P24中进行15.0mm的开槽加工。
这样,通过使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B,从而即使对于相同的加工程序,也能够与该加工程序是作为子系统程序被调用、还是作为子程序被调用相对应地改变动作,能够将子程序通用化。
图9是表示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控装置使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C的使用例进行说明的加工程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加工程序40的动作顺序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加工程序所涉及的加工动作的情况的图。即,图11示出了图9所示的加工程序40的动作,与加工程序的调用顺序相对应地进行改变的情况。图12是表示图9的加工程序在哪个系统中被执行的图。
在加工程序36中,首先将共同变量#500和#501初始化(处理P25、26)。然后,供给切削油(处理P84)。然后,直至满足#500=1的条件为止,反复执行处理P27~P30。在处理P28中,在子系统中将进行主主轴的加工的加工程序调用,在处理P29中,在子系统中将进行背面主轴的加工的加工程序调用。如果到达处理P30,则处理返回至处理P27。如果处理P27~P30的重复处理结束,则停止供给切削油(处理P85)。
在加工程序37中,首先在子系统中将进行外径加工的加工程序调用(处理P31),然后在子系统中将进行内径加工的加工程序调用(处理P32)。
加工程序38是进行外径加工的加工程序。另外,加工程序39是进行内径加工的加工程序。在作为调用源的系统为系统3的情况下,加工程序38执行主主轴的外径加工,加工程序39执行主主轴的内径加工。另一方面,在作为调用源的系统编号为系统6的情况下,加工程序38执行背面主轴的外径加工,加工程序39执行背面主轴的内径加工。
在加工程序38中,最初在变量#100中设置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3905的值(处理P33)。在作为加工程序38的调用源的系统为系统3的情况下,在#3905中设置3,因此,#100的值为3,处理P34的判定条件#100=3为真,因此,执行主主轴的外径加工的处理(处理P36~P40)。处理P36示出N100程序块,在处理P37中指定刀具编号1的刀具,在处理P38中将刀具移动至X=80.0,在处理P39中进行主主轴的外径加工,在处理P40中将处理移动至N300程序块。在作为加工程序38的调用源的系统为系统6的情况下,处理P34的判定条件#100=3为假,处理P35的判定条件#100=6为真,执行背面主轴的外径加工的处理(处理P41~P44)。处理P41示出N200程序块,在处理P42中选择刀具编号2的刀具,在处理P43中将刀具移动至X=70.0,在处理P44中进行背面主轴的外径加工。处理P45、P46是共通处理。处理P45示出N300程序块,在处理P46中,无论在作为加工程序38的调用源的系统是系统3、系统6中的哪一个的情况下,均调用加工程序40。
在加工程序39中,最初在变量#100中设置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3905的值(处理P47)。在作为加工程序39的调用源的子系统为系统3的情况下,在#3905中设置3,因此,#100为3,处理P48的判定条件#100=3为真,因此,执行主主轴的内径加工的处理(处理P50~P54)。处理P50示出N100程序块,在处理P51中选择刀具编号3的刀具,在处理P52中移动至Z=10.0,在处理P53中进行主主轴的内径加工,在处理P54中将处理移动至N300程序块。在作为加工程序39的调用源的子系统为系统6的情况下,在#3905中设置6,因此,#100为6,处理P48的判定条件#100=3为假,处理P49的判定条件#100=6为真,因此,执行背面主轴的内径加工的处理(处理P55~P58)。处理P55示出N200程序块,在处理P56中选择刀具编号4的刀具,在处理57将刀具移动至Z=10.0,在处理P58中进行背面主轴的内径加工。处理P59、P60是共通处理。处理P59示出N300程序块,在处理P60中,无论在作为加工程序39的调用源的子系统为系统3、系统6中的哪一个的情况下,均调用加工程序40。
加工程序40是进行下一个工序的工件加工准备的加工程序。加工程序40与直至调用加工程序40为止的系统的调用顺序相对应地进行下面的4种动作。
调用顺序A:在系统1(主系统)→系统3(子系统)→系统4(子系统)的情况下,如图11(a)所示,移动至主主轴内径加工开始位置(处理P68)。
调用顺序B:在系统1(主系统)→系统3(子系统)→系统5(子系统)的情况下,如图11(b)所示,进行背面主轴和工件的夹持变换,移动至外径加工的切削开始位置(处理P71)。
调用顺序C:在系统1(主系统)→系统6(子系统)→系统4(子系统)的情况下,如图11(c)所示,移动至背面主轴的内径加工的切削开始位置(处理P74)。
调用顺序D:在系统1(主系统)→系统6(子系统)→系统5(子系统)的情况下,如图11(d)所示,使刀具退避,由装载机回收加工后的工件(处理P77)。
按照图10所示的流程图的顺序进行处理。在加工程序40中,在处理P61中首先停止供给切削油(步骤S301)。然后,在处理P62中,在变量#100中设置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3906(步骤S302)。在如上所示的调用顺序A的情况下,在#3906中设置134。因此,在#100中设置134。在步骤S303中,执行判定是否为#100=134的处理P63。因此,在该情况下,处理P63的判定条件#100=134为真(步骤S303:Yes),执行处理P67~P69(步骤S304~S306)。处理P67示出N100程序块,在处理P68中移动至主主轴内径加工开始位置,在处理P69中将处理移动至N500程序块。
在调用顺序B的情况下,在#3906中设置135。因此,在#100中设置135,所以处理P63的判定条件#100=134为假(步骤S303:No),进入步骤S307。在步骤S307中,执行判定是否为#100=135的处理P64。因此,在该情况下,处理P64的判定条件#100=135为真(步骤S307:Yes),执行处理P70~P72(步骤S308~S310)。处理P70示出N200程序块,在处理P71中进行背面主轴对工件的夹持变换、和移动至外径加工的切削开始位置,在处理P72中将处理移动至N500程序块。
在调用顺序C的情况下,在#3906中设置164。因此,在#100中设置164,处理P63的判定条件#100=134为假(步骤S303:No),处理P64的判定条件#100=135为假(步骤S307:No),进入步骤S311。在步骤S311中,执行判定是否为#100=164的处理P65。因此,在该情况下,处理P65的判定条件#100=164为真(步骤S311:Yes),执行处理P73~P75(步骤S312~S314)。处理P73示出N300程序块,在处理P74中移动至背面主轴的内径加工的切削开始位置,在处理P75中将处理移动至N500程序块。
在调用顺序D的情况下,在#3906中设置165。因此,在#100中设置165,处理P63的判定条件#100=134为假(步骤S303:No),处理P64的判定条件#100=135为假(步骤S307:No),处理P65的判定条件#100=164为假(步骤S311:No),进入步骤S315。在步骤S315中,执行判定是否为#100=165的处理P66。因此,在该情况下,处理P66的判定条件#100=165为真(步骤S315:Yes),执行处理P76、P77(步骤S316、S317)。处理P76示出N400程序块,在处理P77中使刀具退避,由装载机回收加工后的工件。
另外,包含处理P66的判定条件#100=165为假(步骤S315:No)的情况在内,无论对于调用顺序A~D中的哪一个,在步骤S306、S310、S314以及S317之后,均执行共通处理P78~P83(步骤S318~S323)。
处理P78(步骤S318)示出N500程序块,在处理P79(步骤S319)中供给切削油,在处理P80(步骤S320)中通过#501的变量对加工程序40被调用的次数进行计数。即,将#501递增1。在分别利用主主轴·背面主轴进行外径加工和内径加工的一系列的加工中,加工程序40被调用4次,因此,计数的变量#501的计数值累加为4。
在步骤S320之后进入步骤S321,在处理P81中判定将计数的变量#501除以4而得到的值是否不超过100。在处理P81的判定条件中将计数的变量#501除以4而得到的值不超过100时(步骤S321:Yes),即在进行一系列的加工的次数小于100次时,为真,将处理移动至N600程序块(步骤S323)。在处理P81的判定条件中将计数的变量#501除以4而得到的值超过100时(步骤S321:No),即在进行一系列的加工的次数大于或等于100次时,为假,在变量#500中设置1(步骤S322),进入步骤S323。通过在步骤S322中的处理,加工程序36的处理P27中的判定条件#500=1为真,加工结束。
图9的加工程序按照图12所示的4种调用顺序执行。如图12所示,加工程序38和加工程序39从系统3和系统6的两个系统被调用。另外,加工程序40从系统4和系统5的两个系统被调用。对于加工程序40,在对应于上述的调用顺序A~D而改变动作的情况下,需要作为加工程序40的调用源的系统编号、作为调用源的系统的上一层调用源的系统编号。
换言之,需要获取执行加工程序的系统的调用顺序的信息。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用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C,从而能够得到表示出加工程序的调用顺序的编号。由此,能够使与系统的调用顺序相对应地改变动作的处理,与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指令C相对应地独立地进行,能够将子程序通用化。
如以上说明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控装置中,通过在子程序或者子系统程序内设置用于取得作为调用源的主系统的单元,从而能够在子程序或者子系统程序内,对应于主系统而执行一部分处理不同的加工程序。由此,能够实现构成加工程序的部分程序的通用化。
并且,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中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包含有各种阶段性的发明,通过对公开的多个结构要件进行适当的组合,能够提取出各种发明。例如,在即使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件删除了几个结构要件,也能够解决在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一栏中所述的课题,并能够得到在发明的效果一栏中所述的效果的情况下,能够将删除该结构要件后的结构作为发明进行提取。并且,也可以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进行适当的组合。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数控装置,在作为复合加工而进行多系统加工的情况下是有用的,特别是,在加工程序中,在将其他的加工程序作为子程序调用而进行加工,或者作为子系统而由其他的系统调用加工程序而进行加工的情况下是适用的。
标号的说明
1 NC装置,2存储器,3程序解析部,4插补处理部,5画面处理部,6机械控制信号处理部,9轴数据输出部,10加工程序存储部,11参数存储部,12画面显示数据存储部,13共享区域,14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解析单元,15主系统·子系统编号校验单元,16主轴电动机,17伺服电动机,18主轴放大器,19伺服放大器,20输入操作部,21显示部,22~40加工程序,S101~S109、S201~S208、S301~S323步骤。

Claims (4)

1.一种数控装置,其对具有能够独立动作的多个系统的多系统机械执行控制,
该数控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程序存储部,其对具有多个部分程序的加工程序进行存储;以及
程序解析部,其针对所述每个系统并行地执行所述部分程序,
所述程序解析部对所述部分程序中的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进行提取,基于所述部分程序间的调用关系,将作为调用源的所述部分程序的所述系统的编号,设置在所述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中,
包含所述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在内的所述部分程序记载为,基于所述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的值而变更所述机械的动作,即使从不同的所述系统调用同一所述部分程序,也对应于调用源的所述系统而执行不同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解析部,在所述部分程序被层阶地调用的情况下,将成为最初的调用源的所述部分程序的所述系统的编号,设置在所述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解析部,将对包含所述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在内的部分程序进行直接调用的所述部分程序的所述系统的编号,设置在所述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解析部,在所述部分程序被层阶地调用的情况下,将成为层阶地进行调用的调用源的所述部分程序的全部的所述系统的编号,按照调用顺序设置在所述程序调用源系统编号变量中。
CN201480000887.2A 2014-01-15 2014-01-15 数控装置 Active CN1049375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50595 WO2015107637A1 (ja) 2014-01-15 2014-01-15 数値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7510A CN104937510A (zh) 2015-09-23
CN104937510B true CN104937510B (zh) 2017-04-05

Family

ID=51579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0887.2A Active CN104937510B (zh) 2014-01-15 2014-01-15 数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579347B1 (zh)
CN (1) CN104937510B (zh)
DE (1) DE112014000400B4 (zh)
WO (1) WO20151076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5219A (zh) * 2016-11-21 2017-01-11 德宸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cnc加工程序调用装置及方法
JP6568152B2 (ja) 2017-06-30 2019-08-2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数値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68223A (en) * 1980-05-28 1981-12-24 Fanuc Ltd Numerical value control system
EP0511814A1 (en) * 1991-05-01 1992-11-04 British United Shoe Machinery Limited Controlling the progressive operation of a tool along a predetermined path
JPH0863221A (ja) * 1994-08-23 1996-03-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数値制御装置のプログラム生成方法
JP3568173B2 (ja) * 1995-09-19 2004-09-22 株式会社森精機ハイテック 数値制御工作機械における座標データ指定形式の切換方法
JP3723019B2 (ja) * 1999-09-29 2005-12-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サブルーチンリターン相当の命令の分岐予測を行う装置および方法
DE10245367A1 (de) * 2002-09-27 2004-04-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rozessor mit expliziter Angabe über zu sichernde Informationen bei Unterprogrammsprüngen
DE102005009026B4 (de) * 2005-02-28 2011-04-07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Sunnyval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fortschrittlichen Prozesssteuerung durch dynamisches Anpassen von Hierarchieebenen
JP2006277279A (ja) * 2005-03-29 2006-10-12 Nec Corp プログラム性能情報の採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への性能情報採取機能追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844102B2 (ja) * 2005-11-30 2011-12-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サブ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サブプログラムを実行する情報処理装置
JP4867703B2 (ja) * 2007-02-23 2012-02-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数値制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02591259B (zh) * 2012-03-02 2013-11-20 北京灿烂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数控切割机自动控制方法
CN103064335B (zh) * 2012-12-31 2015-05-13 北京配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系统的功能变更方法、运行方法及运动控制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7510A (zh) 2015-09-23
JPWO2015107637A1 (ja) 2017-03-23
WO2015107637A1 (ja) 2015-07-23
JP5579347B1 (ja) 2014-08-27
DE112014000400B4 (de) 2018-01-11
DE112014000400T5 (de) 2015-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304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grammable numerical control
CN102854831B (zh) 块执行顺序显示装置
US20140316565A1 (en) Numerical controller
TWI498692B (zh) 數值控制裝置
JP2017191541A (ja) パラメータ設定装置、パラメータ設定プログラム及び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
CN107430393A (zh) 数控装置
CN104937510B (zh) 数控装置
JPS63181005A (ja) 数値制御装置の並列処理方式
CN105843161A (zh) 能够进行加工循环的部分修正的数值控制装置
JPH01229305A (ja) 数値制御装置
JP3873685B2 (ja) 多軸同期制御装置、多軸同期制御方法および多軸同期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9074065A (zh) 用于将数控装置匹配于待控制的机器的设备和方法
JP2015049815A (ja) 複数系統をグループ化することにより制御を一元管理できる制御装置
EP4343468A1 (en) Development assistance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development assistance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5388848A (zh) 缩短加工程序的周期时间的数值控制装置
JPH11231915A (ja) モーション制御装置の軸の定義方法
CN106886196A (zh) 与数控系统直接通讯的计算机辅助制造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JP3534845B2 (ja) 多軸位置決め制御装置
US11590620B2 (en) Motion control method for dual-spindle machining, dual-spindle machin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3636711B2 (ja) 電気機器の制御システム
DE112021002979T5 (de) Steuereinrichtung
CN116057486A (zh) 后处理器开发辅助装置、后处理器开发辅助系统及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方法
JPS6314204A (ja) 数値制御装置
JPH11110029A (ja) Ncプログラム格納管理方法及び格納管理装置
JPH01173204A (ja) 数値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