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2230A - 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2230A
CN104932230A CN201410528532.2A CN201410528532A CN104932230A CN 104932230 A CN104932230 A CN 104932230A CN 201410528532 A CN201410528532 A CN 201410528532A CN 104932230 A CN104932230 A CN 104932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device
peel ply
component
outer peripheral
peripheral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285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2230B (zh
Inventor
谷冈由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32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2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2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22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Structural details or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pressure elements and layer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03G15/2057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relating to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heat element and layers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一种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包括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基底构件和覆盖构件,用该覆盖构件覆盖所述基底构件的外周面,所述覆盖构件包括第一剥离层和第二剥离层,所述第一剥离层含有第一氟碳树脂,所述第二剥离层含有第二氟碳树脂,并且叠置在所述第一剥离层的外周面中的除了所述第一剥离层的所述外周面的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之外的区域上。在该覆盖构件中,在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的沿宽度方向的端部露出的第一剥离层的外周面的动摩擦系数大于第二剥离层的外周面的动摩擦系数。

Description

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查专利第2001-317538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弹性辊,该弹性辊包括芯杆、形成在芯杆表面上的弹性体层、和形成在弹性体层表面上的剥离层,并且该弹性辊能够通过将待传送物夹持在弹性辊与另一个构件之间来传送待传送物。由弹性体材料(该弹性体材料具有大于剥离层的摩擦系数的摩擦系数)形成的、并且能够利用传送构件的摩擦力来传送待传送物的传送构件布置在剥离层的至少一个端侧上。
日本未审查专利第2005-316364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包括带;加压构件,该加压构件以与该带接触的方式布置;以及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布置在由带围绕的空间中并且向带施加压力。当带的内周面的摩擦系数是μi,记录介质在带的外周面上经过的区域的摩擦系数是μ01,并且记录介质不经过的区域(该区域被设置为具有大于摩擦系数μ01的摩擦系数)的摩擦系数是μ02时,满足μ01i02的关系。
日本未审查专利第2006-20865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加压辊,该加压辊包括金属轴;形成在该金属轴的外周上的弹性橡胶层;以及布置在该弹性橡胶层的外周上的氟碳树脂管。该加压辊具有其中弹性橡胶层由具有大量气泡或孔的弹性橡胶层形成,氟碳树脂管的内径小于弹性橡胶层的外径,弹性橡胶层沿辊的轴向的长度被设置为大于氟碳树脂管沿辊的轴向的长度,并且弹性橡胶层的外周面的部分在加压辊沿辊的轴向的端部露出的构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该构件在维持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与另一个构件之间的驱动力的传递的同时,抑制异物附着到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沿宽度方向的端部。
提供下面将描述的本发明,以便实现上述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该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包括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基底构件和覆盖构件,用该覆盖构件覆盖所述基底构件的外周面,所述覆盖构件包括第一剥离层和第二剥离层,所述第一剥离层含有第一氟碳树脂,所述第二剥离层含有第二氟碳树脂,并且叠置在所述第一剥离层的外周面中的除了所述第一剥离层的所述外周面的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之外的区域上。在所述覆盖构件中,在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露出的所述第一剥离层的所述外周面的动摩擦系数大于所述第二剥离层的外周面的动摩擦系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还包括芯体,并且所述基底构件是布置在所述芯体的外周面上的弹性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第一氟碳树脂和所述第二氟碳树脂是类似类型的氟碳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包括第一旋转体,该第一旋转体包括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个方面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第二旋转体,该第二旋转体通过与所述第一旋转体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所述构件的外周面接触,限定夹持记录介质的夹持区域;以及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加热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承载体;静电潜像形成装置,该静电潜像形成装置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用色调剂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并形成色调剂图像;转印装置,该转印装置将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根据第四方面的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将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与包括布置在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的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且与另一个构件接触的弹性构件在内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相比,该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在维持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与另一个构件之间的驱动力的传递的同时,抑制异物附着到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沿宽度方向的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与具有弹性层的外周面以与另一个构件接触的方式在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的沿宽度方向的端部露出的构造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相比,该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抑制异物附着到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沿宽度方向的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与第一氟碳树脂和第二氟碳树脂是不同类型的氟碳树脂的情况相比,该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抑制第一剥离层与第二剥离层的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与接触第二旋转体的弹性构件布置在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面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上的情况相比,该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抑制由于异物附着到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沿宽度方向的端部而引起的定影失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与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具有与第二旋转体接触的弹性构件布置在定影装置的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面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上的构造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的情况相比,该图像形成设备抑制由于异物附着到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沿宽度方向的端部而引起的图像缺陷。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的示例(加压辊)的示意图;
图2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压辊和定影带沿宽度方向的截面图;
图4是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在图3例示的区域IV中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例示在图3例示的端部区域V中加压辊与定影带之间的接触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例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以及
图7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构造的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包括具有圆筒形状或大致圆筒形状的基底构件和覆盖构件,用该覆盖构件覆盖所述基底构件的外周面,所述覆盖构件包括第一剥离层和第二剥离层,所述第一剥离层含有第一氟碳树脂,所述第二剥离层含有第二氟碳树脂,并且叠置在所述第一剥离层的外周面中的除了所述第一剥离层的所述外周面的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之外的区域上。在覆盖构件中,在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的沿宽度方向的端部露出的第一剥离层的外周面的部分的动摩擦系数大于第二剥离层的外周面的动摩擦系数。
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中,形成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的外周面的覆盖构件含有氟碳树脂,并且具有其中各具有不同的动摩擦系数的第一剥离层和第二剥离层彼此叠置的结构。因为具有小的动摩擦系数的第二剥离层的外周面在除了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之外的、记录介质经过的区域中露出,所以维持了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因氟碳树脂而允许记录介质或色调剂容易地与其分离的能力,并且抑制记录介质或色调剂的附着。另一方面,因为具有大于第二剥离层的动摩擦系数的动摩擦系数的第一剥离层的外周面在记录介质不经过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沿宽度方向的端部处露出,所以维持了在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与定影装置中的另一个构件之间的驱动力的传递,与弹性构件布置在各个端部的情况相比异物不太可能附着到端部,并且抑制了端部的污染和驱动力的传递的减小。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可以应用于用于定影装置的辊形构件和带形构件这两者,并且作为代表性示例,下面将主要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应用于加压辊或定影辊的情况。
<加压辊>
图1示意性地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的示例(加压辊)。图2例示包括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的定影装置的构造的示例(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图3示意性地例示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中的加压辊和定影带沿宽度方向的截面图。
如图1所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压辊104具有辊状形状,并且包括芯体105,该芯体105具有圆筒状;弹性层(基底构件)107,该弹性层(基底构件)107具有圆筒形状或大致圆筒形状并且布置在芯体105的外周面上;以及覆盖弹性层107的外周面的覆盖构件108。
覆盖构件108由各含有氟碳树脂的第一剥离层108A(下文中有时称作“内剥离层”)和第二剥离层108B(下文中有时称作“外剥离层”)形成,第一剥离层108A和第二剥离层108B一体彼此叠置,并且第一剥离层108A位于第二剥离层108B与弹性层107之间。外剥离层108B叠置在内剥离层108A的外周面中除了内剥离层108A的外周面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之外的区域上,并且露出的内剥离层108A的外周面沿宽度方向的各个端部的动摩擦系数大于外剥离层108B的外周面的动摩擦系数。
要注意的是,覆盖构件108(剥离层108A和108B)的宽度方向是图1中的X方向并且是与加压辊104的纵向以及芯体105的轴向平行的方向。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压辊104由例如马达(未例示)驱动以旋转。
下面将具体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压辊的构成构件。要注意的是,下面将描述的构成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等是示例,并且这些不限于以下示例。
(芯体)
芯体105是具有圆筒状构件,并且支撑布置在芯体105的外周面上的弹性层107和覆盖构件108。
芯体105沿轴向的端部由轴承构件(未例示)可旋转地支撑。
制成芯体105的材料的示例包括铝(例如,A-5052)、铁、SUS、诸如铜等的金属、合金、陶瓷和纤维强化金属(FRM),并且芯体105可以由树脂制成。
另外,芯体105的形状不限于圆筒形状(中空)并且可以是圆柱状(实心)。
(弹性层)
具有圆筒形状或大致圆筒形状的弹性层107以覆盖除了芯体105的外周面沿轴向的端部之外的、芯体105的外周面的方式形成在芯体105的外周面上。
制成弹性层107的材料的示例包括各种橡胶材料。各种橡胶材料的示例包括聚氨酯橡胶、丙烯橡胶(EPM)、硅橡胶和氟橡胶(FKM),尤其是具有良好耐热性和良好加工性的硅橡胶。硅橡胶的示例包括室温硫化(RTV)硅橡胶和高温硫化(HTV)硅橡胶,并且更具体地,聚二甲基硅橡胶(MQ)、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甲基苯基硅橡胶(PMQ)和氟硅橡胶(FVMQ)。
作为示例,弹性层107由硅橡胶制成并且具有6mm的厚度。
要注意的是,在芯体105与弹性层107之间可以布置有结合层。
(覆盖构件)
具有圆筒形状(管状形状)的覆盖构件108布置在弹性层107的外周面上。
覆盖构件108具有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中,各含有氟碳树脂的内剥离层108A和外剥离层108B彼此一体化,并且露出内剥离层108A的外周面沿宽度方向的端部。
-第一剥离层(内剥离层)-
内剥离层108A含有第一氟碳树脂,并且以覆盖弹性层107的外周面的方式布置。
制成内剥离层108A的氟碳树脂的示例包括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聚乙烯-四氟乙烯(E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氯三氟乙烯(PCTFE)和聚氟乙烯(PVF)。其中,PFA和FEP优选地作为氟碳树脂。
期望的是,内剥离层108A的厚度被设置为大于等于5μm且小于等于100μm。
-第二剥离层(外剥离层)-
外剥离层108B含有第二氟碳树脂并且叠置在内剥离层108A的外周面中除了内剥离层108A的外周面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之外的区域上,并且在加压辊104沿宽度方向的端处露出内剥离层108A的外周面的端部(露出面)。内剥离层108A的各个露出面的动摩擦系数大于外剥离层108B的外周面的动摩擦系数。
要注意的是,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动摩擦系数是经由以下测量获得的值。
更具体地,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切下的剥离层样本用作待测量样本,并且利用摩擦系数测量仪(由Rhesca Co.,Ltd.制造的Friction PlayerFPR-2000)测量该样本。
在定影装置100中,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压辊104中,外剥离层108B的外周面与记录介质P接触,并且在加压辊104沿宽度方向的端处的内剥离层108A的露出面与定影带102的外周面接触。如果外剥离层108B的厚度太小,则由于外剥离层108B被磨耗,所以内剥离层108A可能在除了加压辊104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之外的区域(纸张通过区域)中露出,并且如果外剥离层108B的厚度过大,则在加压辊104沿宽度方向的端处的内剥离层108A的露出面与定影带102之间的摩擦减小。从该观点看,期望的是,外剥离层108B的厚度是大于等于5μm且小于等于100μm。
制成外剥离层108B的材料的示例包括上述材料,这些材料是制成内剥离层108A的氟碳树脂的示例。
剥离层108A和108B中含有的氟碳树脂可以以以下方式选择:内剥离层108A的各个露出面具有大于外剥离层108B的外周面的动摩擦系数的动摩擦系数。例如,包含在内剥离层108A中的第一氟碳树脂和包含在外剥离层108B中的第二氟碳树脂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氟碳树脂。然而,为了抑制内剥离层108A和外剥离层108B的分离,第一氟碳树脂和第二氟碳树脂可以是类似类型的氟碳树脂。即使在第一氟碳树脂和第二氟碳树脂是类似类型的氟碳树脂的情况下,通过例如利用具有大于第二氟碳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的熔体流动速率的第一氟碳树脂,也可以将内剥离层108A的动摩擦系数设置为大于外剥离层108B的动摩擦系数。
要注意的是,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是372℃,并且是在5kgf的负重的条件下根据JIS K 7210测量得的值。
剥离层108A和108B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这样的添加剂的示例包括导电材料(炭黑等)、填充剂(碳酸钙等)、软化剂(链烷烃基等)、加工材料(硬脂酸等)、抗老化剂(胺基等)、固化剂(硫磺、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等)和功能性填充剂(氧化铝等)。
-覆盖构件的制造方法-
制造覆盖构件108的方法不具体限制,只要覆盖构件108具有外剥离层108B以露出内剥离层108A沿宽度方向的端部的方式叠置在内剥离层108A的外周面上的构造。
例如,利用包括能够执行两层挤压的挤压头(诸如十字头或双头等)的两层挤压器,以具有大的动摩擦系数的内剥离层108A位于内侧并且具有小的动摩擦系数的外剥离层108B位于外侧的方式,经由两层挤压来制造具有两层结构的管状构件。
要注意的是,在内剥离层108A和外剥离层108B由类似类型的氟碳树脂制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例如调节挤压温度来调节剥离层108A和108B各个的MFR。例如,在剥离层108A和108B各通过对氟碳树脂执行挤压成型而形成的情况下,随着挤压温度变高,氟碳树脂的分子链长度缩短,并且MFR会减小。因此,通过针对内剥离层108A在较高温度下执行挤压成型并且针对外剥离层108B在较低温度下执行挤压成型,获得包括具有较大的动摩擦系数的内剥离层108A和具有较小的动摩擦系数的外剥离层108B的两层管状构件。
例如,利用PFA树脂,以内剥离层108A的MFR大于等于3.0g/10分钟且小于等于4.5g/10分钟并且外剥离层108B的MFR大于等于1.8g/10分钟且小于等于3.0g/10分钟的方式,通过执行两层挤压成型,来制造这种管状构件。
然后,以所具有的长度对应于弹性层107的长度的方式,切断具有经由两层挤压成型获得的两层结构的管状构件,并且如图4所示,通过经由切割等去除端区域D中外剥离层108B的部分,使内剥离层108A在管状构件沿其宽度方向(纵向)的端处露出。
去除了外剥离层108B的管状构件的各个端部的宽度W(内剥离层108A的各个露出面的宽度)可以设置在这样的范围中:使得在定影装置100中,具有最大宽度的记录介质P不与内剥离层108A的露出面接触,并且使得确保由内剥离层108A的露出面与定影带102之间的接触实现的向定影带102传递驱动力。
内剥离层108A的露出面的宽度W之和可以是例如大于等于覆盖构件108的整个宽度的5%且小于等于15%,优选地,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10%。
要注意的是,在制造覆盖构件108的另选方法中,例如,在已经用内剥离层108A覆盖弹性层107的外周面之后,可以以使内剥离层108A的外周面的端部露出的方式用外剥离层108B覆盖内剥离层108A。
<定影装置>
现在将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包括第一旋转体,该第一旋转体包括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第二旋转体,该第二旋转体通过与第一旋转体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的外周面接触,限定夹持记录介质的夹持区域;以及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加热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中的至少一方。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如图2所例示,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00包括壳体101,该壳体101具有开口,各个开口允许记录介质P移动到壳体101之内或之外。加压辊104(作为第一旋转体的示例)、定影带102(作为第二旋转体(另一个构件)的示例)、卤素加热器109(各卤素加热器109是加热单元的示例并且加热定影带102)布置在壳体101内部的区域中。加压辊104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和定影带10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以限定夹持记录介质P并且色调剂图像T被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的夹持区域(有时称作夹持部)N的方式在区域中彼此接触。
与加压辊104相对且与加压辊104之间夹持定影带102的衬垫构件103和测量定影带102的外周面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12布置在壳体101内的区域中。将省略将记录介质P引导到夹持部N的引导构件和使记录介质P与定影带102分离的分离构件的描述,并且附图中未例示引导构件和分离构件。
[加压辊]
加压辊104是上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并且包括芯体105,该芯体105具有圆筒形状;弹性层107;覆盖构件108,该覆盖构件108由彼此叠置的内剥离层108A和外剥离层108B形成。加压辊104具有其中内剥离层108A的外周面的部分在覆盖构件108沿宽度方向的端处露出的构造。
[定影带]
如图3所示,定影带102包括基底构件102A,该基底构件102A形成为无末端环形;和剥离层102B,该剥离层102B叠置在基底构件102A的外周面上。
作为示例,基底构件102A由聚酰亚胺制成,并且具有200μm的厚度。期望的是,基底构件102A的厚度被设置为小于等于500μm,并且更期望地,大于等于30μm且小于等于300μm。
作为示例,剥离层102B由PFA制成,并且具有100μm的厚度。期望的是,剥离层102B的厚度被设置为大于等于30μm且小于等于300μm。
将省略由树脂制成且通常附接到定影带102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以便将各个端部的截面形状保持为圆形的环形盖构件的描述,并且附图中未例示环形盖构件。
(衬垫构件)
衬垫构件103是具有长方体形并且具有的纵向与定影带102的宽度方向(图3中的X方向)平行的构件,并且衬垫构件103由聚氨酯橡胶制成。衬垫构件103在存在卤素加热器109的一侧的表面用粘合剂固定到由铝制成的支撑构件116,并且衬垫构件103在存在卤素加热器109的一侧的相对侧的表面与定影带102的内周面接触。支撑构件116沿纵向的端经由托架(未例示)固定到壳体101。
[卤素加热器]
如图2所例示,作为示例,设置两个卤素加热器109,并且卤素加热器109被构造为基于由后面将描述的温度传感器112测量得的温度与定影设置温度之间的差来执行通电或停止通电。另外,在卤素加热器109内部的区域中布置有钨丝(未例示),并且钨丝由于被通电而发光,使得卤素加热器109加热定影带102并间接加热加压辊104。
要注意的是,加热单元不限于卤素加热器109,并且可以是与定影带102的内周面接触的片状加热器。另选地,加热单元可以是通过利用由于向线圈施加电流而产生的磁场的电磁感应效应对由铜等制成并且形成在定影带102上的热层进行加热的单元。
(温度传感器)
如图2所例示,温度传感器112以与定影带102的外周面隔开的方式沿定影带102的旋转方向位于比夹持部N下游。另外,作为示例,温度传感器112布置在面向定影带102沿宽度方向的中心部的一个位置处。
而且,温度传感器112被构造为向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器(未例示)发送由温度传感器112测量得的温度数据。控制器被构造为执行卤素加热器109的通电或停止通电,以便使预先设置的定影带102的定影设置温度与由温度传感器112测量得的温度之间的差靠近零。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00中,加压辊104向定影带102的外周面施加压力,使得如图5所示,内剥离层108A的在加压辊104的外周面沿宽度方向的端处露出的各个部分与面向内剥离层108A的该部分的、定影带102的外周面的端部中的一个相应端部接触。随着驱动加压辊104以旋转,驱动力在定影带102与加压辊104之间传递,并且定影带102被驱动并旋转(圆周移动)。
这里,内剥离层108A相对于定影带102的动摩擦系数大于外剥离层108B相对于定影带102的动摩擦系数。由此,通过定影带102与内剥离层108A之间的接触,比作用于定影带102的中心部的摩擦力大的摩擦力作用于定影带102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使得定影带102与加压辊104之间的驱动力的传递变得稳定(定影带102抵抗滑动)。另外,因为由氟碳树脂制成的内剥离层108A在加压辊104的端接触定影带102并且传递驱动力,所以抑制了因异物的附着而引起的加压辊104的端部的污染和驱动力的传递的减少。
要注意的是,在定影装置100中,当色调剂T被定影到记录介质P(该记录介质P沿加压辊104的宽度方向具有最大宽度)上时,记录介质P经过由定影带102和加压辊104的外剥离层108B限定的夹持部N,而不经过定影带102与加压辊104的内剥离层108A彼此接触的部分。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
现在将描述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示例。要注意的是,与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构件和部分由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相同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描述。
图6例示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20。该定影装置120包括定影辊122,该定影辊122是第一旋转体的示例;加压带124,该加压带124是第二旋转体的示例;以及卤素加热器109,该卤素加热器109加热定影辊122。
作为示例,定影辊122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压辊104(参见图1)的构造相同的构造。
卤素加热器109以不与芯体105接触的方式布置在芯体105内部的区域中,并且定影辊122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112来测量。另外,定影辊122被构造为被马达(未例示)驱动以旋转。
作为示例,加压带124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带102(参见图2)的构造相同的构造。在加压带124内的区域中布置有以限定夹持部N的方式使加压带124挤压定影辊122的衬垫构件103。因此,定影辊122向记录介质P与加压带124一起施加压力。
在定影装置120中,因为卤素加热器109布置在定影辊122内部的区域中,所以定影辊122直接由卤素加热器109加热。
虽然已经描述了在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00和上述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20中,各个辊形构件(加压辊104和定影辊122)的外周面由覆盖构件108(该覆盖构件108包括彼此叠置的两个剥离层108A和108B)形成的情况和内剥离层108A的外周面在各个辊形构件沿宽度方向的端处露出的情况,但是具有这种构造的覆盖构件108可以应用于各个带形构件(定影带102和加压带124)的剥离层。而且,在设置这种带的情况下,由在带沿宽度方向的端处露出的内剥离层与辊之间的接触施加摩擦力。由此,带与辊之间的驱动力的传递变稳定,并且随着辊被驱动以旋转,带被驱动并旋转(圆周移动)。因为弹性层或弹性构件不在带与辊彼此接触的部分处露出,所以抑制了污染。
<图像形成设备>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承载体;静电潜像形成装置,该静电潜像形成装置在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用色调剂将静电潜像显影并形成色调剂图像;转印装置,该转印装置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
图7是例示包括图2所示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00的串联式图像形成设备的构造的示例的示意图。
在图像形成设备10中,充电辊83、显影装置85、一次转印辊80(其以中间转印带86插入在一次转印辊80与相应感光体79之间的方式布置)、以及感光体清洁构件84以该顺序沿逆时针方向布置在各个感光体79的外周周围,并且这几对构件形成对应于不同颜色的显影单元。各个显影单元设置有色调剂盒71,该色调剂盒71用显影剂补充相应的一个显影装置85;和激光发生装置78,该激光发生装置78将对应于图像信息的激光束照射到显影单元的感光体79的表面的部分上,各部分(沿感光体79的旋转方向)位于相应充电辊83的下游和相应显影装置85的上游。
在图像形成设备10中,四个显影单元(各个显影单元对应于四种颜色(例如,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中的一种)沿水平方向串联设置,并且中间转印带86以通过由四个显影单元的感光体79和相应一次转印辊80限定的转印区域插入的方式布置。中间转印带86由支撑辊73、支撑辊74和驱动辊81(支撑辊73、支撑辊74和驱动辊81以该顺序沿逆时针方向布置在中间转印带86的内表面上)施加张力、支撑、并驱动,并且形成带驱动装置90。要注意的是,四个一次转印辊80位于支撑辊73的下游和支撑辊74的上游(沿中间转印带86的旋转方向)。清洁中间转印带86的外周面的转印清洁构件82布置为以与驱动辊81接触的方式隔着中间转印带86与驱动辊81相对。
用于将已经形成在中间转印带86的外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从供纸单元77经由纸张路径76传送的记录纸张的表面的二次转印带75布置为以接触支撑辊73的方式隔着中间转印体带86与支撑辊73相对。
容纳记录介质的供纸单元77布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底部中,并且以经过支撑辊73与二次转印辊75彼此接触并形成二次转印部的接触部的方式,从供纸单元77经由纸张路径76输送记录介质。经过接触部的记录介质还由传送单元(未例示)以通过定影装置100的夹持部插入的方式进一步传送,并且最终被排出到图像形成设备10之外。
现在将描述使用图7例示的图像形成设备10的图像形成方法。在各个显影单元中执行色调剂图像的形成。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感光体79的表面由相应的充电辊83充电,此后,潜像(静电潜像)由激光发生装置78(曝光装置)形成在已经被充电的感光体79的表面上。接着,用从显影装置85供给的显影剂以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方式来显影潜像,并且色调剂图像(各个色调剂图像被传递到一个一次转印辊80与相应的感光鼓79彼此接触的部分)被转印到沿箭头C的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带86的外周面上。要注意的是,在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6的外周面之后,附着到感光体79的表面的色调剂、尘土等由感光体清洁构件84来清洁,并且为下一次形成色调剂图像制备感光体79。
已经在用于相应颜色的显影单元中显影的色调剂图像以对应于图像形成的方式在中间转印带86的外周面上彼此顺序重叠的状态下被传递到二次转印部,并且已经在用于相应颜色的显影单元中显影的色调剂图像经由二次转印辊75转印到经由纸张路径76从供纸单元77传送的记录纸张的表面上。当记录纸张进一步经过定影装置100的夹持部时,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施加有压力并被加热,使得色调剂图像被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在图像已经形成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之后,记录介质被排出到图像形成设备10之外。
然后,在定影装置100中,随着加压辊104的旋转,驱动定影带102,并且在维持记录介质经过的区域允许记录介质容易地与其分离的能力的同时,抑制了加压辊104沿宽度方向的端部的污染。因此,抑制由于驱动力传递到定影带102的传递状态或污染而引起的图像缺陷(例如,图像不规则等)。
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说明是为了例示和说明的目的而提供的。并非旨在对本发明进行穷尽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而易见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想到很多修改例和变型例。选择了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以及适合于所设想的具体用途的各种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5)

1.一种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该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包括:
基底构件,该基底构件具有大致圆筒形状;以及
覆盖构件,用该覆盖构件覆盖所述基底构件的外周面,所述覆盖构件包括第一剥离层和第二剥离层,所述第一剥离层含有第一氟碳树脂,所述第二剥离层含有第二氟碳树脂,并且叠置在所述第一剥离层的外周面中的除了所述第一剥离层的所述外周面的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之外的区域上,
其中,在所述覆盖构件中,在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露出的所述第一剥离层的所述外周面的动摩擦系数大于所述第二剥离层的外周面的动摩擦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还包括:
芯体,
其中,所述基底构件是布置在所述芯体的外周面上的弹性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
其中,所述第一氟碳树脂和所述第二氟碳树脂是类似类型的氟碳树脂。
4.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包括:
第一旋转体,该第一旋转体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
第二旋转体,该第二旋转体通过与所述第一旋转体的用于定影装置的所述构件的外周面接触,限定夹持记录介质的夹持区域;以及
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加热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中的至少一方。
5.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体;
静电潜像形成装置,该静电潜像形成装置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用色调剂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并形成色调剂图像;
转印装置,该转印装置将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将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CN201410528532.2A 2014-03-18 2014-10-09 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49322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5495A JP6172001B2 (ja) 2014-03-18 2014-03-18 定着装置用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55495 2014-03-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2230A true CN104932230A (zh) 2015-09-23
CN104932230B CN104932230B (zh) 2018-10-09

Family

ID=54119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8532.2A Active CN104932230B (zh) 2014-03-18 2014-10-09 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61836B2 (zh)
JP (1) JP6172001B2 (zh)
CN (1) CN10493223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0691A (zh) * 2016-01-14 2017-07-28 新智德株式会社 定影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22504A (zh) * 2019-03-19 2020-09-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滑动构件、定影装置、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13302063A (zh) * 2018-12-27 2021-08-24 美国圣戈班性能塑料公司 打印机组件低摩擦辊衬垫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47285B2 (ja) * 2017-08-30 2022-04-05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MX2021007389A (es) 2018-12-27 2021-09-30 Saint Gobain Performance Plastics Corp Revestimiento de cojinete de baja friccion de solenoid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11192A (ja) * 2005-07-04 2007-01-1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285611A1 (en) * 2008-05-13 2009-11-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oller for fixing and image fixing apparatus using roller for fixing
US20110044734A1 (en) * 2009-08-21 2011-02-24 Toshihiko Shimokawa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20110052282A1 (en) * 2009-09-03 2011-03-03 Akira Shinshi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20120177388A1 (en) * 2011-01-11 2012-07-12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Same
CN102736497A (zh) * 2011-04-04 2012-10-17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2026A (en) * 1995-08-31 1998-02-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essing rotator and heating-fix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H11119578A (ja) * 1997-10-17 1999-04-30 Canon Inc 像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17538A (ja) 2000-05-11 2001-11-16 Arai Pump Mfg Co Ltd 弾性ローラおよび定着装置
JP4597641B2 (ja) 2004-04-01 2010-12-15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58684A (ja) * 2004-08-20 2006-03-02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
JP2006208659A (ja) 2005-01-27 2006-08-10 Mitsuma Giken Kk 加圧ローラ
JP2006276477A (ja) * 2005-03-29 2006-10-12 Canon Inc 定着フィルム及び定着装置
US8447221B2 (en) * 2011-04-04 2013-05-21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11192A (ja) * 2005-07-04 2007-01-1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285611A1 (en) * 2008-05-13 2009-11-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oller for fixing and image fixing apparatus using roller for fixing
US20110044734A1 (en) * 2009-08-21 2011-02-24 Toshihiko Shimokawa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20110052282A1 (en) * 2009-09-03 2011-03-03 Akira Shinshi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20120177388A1 (en) * 2011-01-11 2012-07-12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Same
CN102736497A (zh) * 2011-04-04 2012-10-17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0691A (zh) * 2016-01-14 2017-07-28 新智德株式会社 定影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3302063A (zh) * 2018-12-27 2021-08-24 美国圣戈班性能塑料公司 打印机组件低摩擦辊衬垫
CN111722504A (zh) * 2019-03-19 2020-09-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滑动构件、定影装置、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2230B (zh) 2018-10-09
US9261836B2 (en) 2016-02-16
JP2015179111A (ja) 2015-10-08
US20150268595A1 (en) 2015-09-24
JP6172001B2 (ja) 2017-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72540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定着装置の使用方法
CN104932230A (zh) 用于定影装置的构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1989060A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7322888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787808B2 (en) Fixing device including fixing members for applying pressure on a conveyed sheet
JP2014145840A (ja) 定着装置用摺動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200505A (ja) 定着用加圧部材、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78863A (ja) 無端ベルト、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29797A (ja) 画像定着用管状体、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222894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157135B2 (ja) エンドレスベルト、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75189A (ja)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85661A (ja) エンドレスベルト、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75633A (ja) 加圧部材、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28523B2 (ja) 定着部材、それを用いた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34691B2 (ja) 定着装置、摺動部材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74888A (ja) 定着装置、ベル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70946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61136B2 (ja) 定着ベルト、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68479A (ja)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50270A (ja) 定着装置用ローラ、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63829A (ja) 定着装置用ローラ、その製造方法、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03938A (ja) 加圧部材、定着用加圧部材の製造方法、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200527A (ja)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77193A (ja) ベルト部材、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