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7058B - 自动炒菜锅 - Google Patents

自动炒菜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7058B
CN104887058B CN201510334606.3A CN201510334606A CN104887058B CN 104887058 B CN104887058 B CN 104887058B CN 201510334606 A CN201510334606 A CN 201510334606A CN 104887058 B CN104887058 B CN 1048870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pot
pawl
preceding paragraph
ton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346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87058A (zh
Inventor
史赛赛
史云
马计铃
史根发
赵春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3346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870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87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7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87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70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炒菜锅,包括:咀嚼系统和自动翻炒机构;其中咀嚼系统包括上颚,下颚,舌体,传动带,按爪,转刀,固定轴,旋转轴,后项,杠杆,调料瓶,调料导管,前项;自动翻炒机构包括:锅,操作台,锅的运动轨道,电机,支撑臂,水平支撑板,圆柱凸轮,轮子,竖直支撑板。本发明提供的自动炒菜锅能够自动炒菜,同时提高了炒菜的效率。

Description

自动炒菜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炒菜锅。
背景技术
中国的饮食博大精深,体现在烹饪方式上就有煎、炒、烹、炸、炖、焖、煮等多种烹调技法。各种烹调方式的实质是被烹调物经过不同搭配以及各种预期火候状态后,得到不同味觉甚至视觉效果的菜品,然而,烹调技艺的掌握需要常年不断的积累以及繁复的技艺学习,一般人往往难以胜任。
目前出现了一些自动炒菜机,但往往不能实现对被加工食品的全自动加工,如还需要人工切菜等的人为介入,本发明提供的自动炒菜锅克服了这一缺陷,同时提高了炒菜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自动炒菜锅,包括:咀嚼系统和自动翻炒机构;
其中咀嚼系统包括上颚,下颚,舌体,传动带,按爪,转刀,固定轴,旋转轴,后项,杠杆,调料瓶,调料导管,前项;
自动翻炒机构包括:锅,操作台,锅的运动轨道,电机,支撑臂,水平支撑板,圆柱凸轮,轮子,竖直支撑板;
上颚,下颚,前项,后项,舌体分别模拟人的上、下颚、前脖颈,后脖颈,上颚与后项相连,下颚与前项相连;
舌体,传动带,按爪,转刀安装于上颚和下颚之间咀嚼系统的壳体内部;
舌体一端枢轴连接于传动带的一端,另一端对着上颚和下颚之间的开口;
按爪安装在传动带上方,转刀安装在传动带另一端后部;杠杆通过杠杆中心连接于转刀下部前项和后项之间的咀嚼系统的壳体内部;调料瓶安装在前项前部,通过其下部的调料导管与前项连通;
锅的运动轨道位于前项、后项下部开口的下方,安装于操作台和竖直支撑板之间,锅的运动轨道下部还安装有加热器;
竖直支撑板24一端竖直连接于水平支撑板一端上,水平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操作台连接,水平支撑板上部安装有电机;和圆柱凸轮,电机带动圆柱凸轮转动,圆柱凸轮位于锅的运动轨道下部,锅位于运动轨道上部且枢轴连接支撑臂一端,支撑臂另一端枢轴连接于圆柱凸轮。
所述的自动炒菜锅,其中水平支撑板下部安装有轮子。
所述的自动炒菜锅,自动炒菜锅的工作过程控制如下:
把食物通过上颚和下颚之间的开口放在舌体舌尖上,舌尖上有质量传感器,记录食物的质量,然后把所得的数据信息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把分析后的数据传递给安装于油瓶上的油泵。当食物放在舌尖上的时候,加热器开始工作,加热预定时间后,油泵开始根据数据使得油瓶加入适量的油;
继续加热预定时间后,咀嚼系统开始工作,舌体绕枢轴旋转,舌尖上抬,把食物吞下,送入传送带机构,按爪下压,压住食物,转刀开始旋转切割食物,按爪抬起,传送带机构继续输送食物,按爪再次下压,压住食物,转刀开始旋转切割食物,循环多次,直到切割完毕。切割后的食物通过前项,后项之间的通道掉入锅中;切割落下的食物触碰到调料开关,调料开关根据食物的多少供给相应的调料,调料通过调料导管进入前项中并掉入锅中。所述调料都是配成液体的。
当切割完食物后,按爪会碰到限位开关,咀嚼系统关闭,自动翻炒机构开始进行食物的翻炒:电机旋转,带动圆柱凸轮转动,圆柱凸轮上的支撑臂随之往复摆动,带动锅在锅的运动轨道上往复运动,实现对食物的翻炒。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炒菜锅示意图;
图2为咀嚼系统内部驱动结构俯视图;
图3为食物按压机构示意图。
图4为调料瓶示意图
图5为咀嚼系统电气控制部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自动炒菜锅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7为调料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自动炒菜锅包括咀嚼系统和自动翻炒机构,其中:
咀嚼系统包括上颚1,下颚2,舌体3,传动带22,按爪4,转刀5,固定轴6,旋转轴7,后项8,杠杆9,调料瓶10(其包括瓶口11),调料导管12,前项13。
自动翻炒机构包括:锅14,操作台15,锅的运动轨道16,电机17,支撑臂18,水平支撑板19,圆柱凸轮20,轮子21,竖直支撑板24。
上颚1,下颚2,前项13,后项8,舌体3分别模拟人的上、下颚、前脖颈,后脖颈,舌体;上颚1通过固定轴6与后项8相连,下颚2通过旋转轴7与前项13相连。
舌体3,传动带22,按爪4,转刀5安装于上颚1和下颚2之间咀嚼系统的壳体内部。舌体3一端枢轴连接于传动带22的一端,另一端对着上颚1和下颚2之间的开口;按爪4安装在传动带22上方,转刀5安装在传动带另一端后部;杠杆9通过杠杆中心23连接于转刀5下部前项13和后项8之间的咀嚼系统的壳体内部;调料瓶10安装在前项13前面外部,通过其下部的调料导管12与前项13连通。锅的运动轨道16位于前项13、后项8下部开口的下方,安装于操作台15和竖直支撑板24之间,锅14的运动轨道下部还安装有加热器,可利用涡流自感效应对锅14进行加热;竖直支撑板24下端部竖直连接于水平支撑板19一端上,水平支撑板19的另一端与操作台连接,水平支撑板19上部安装有电机17和圆柱凸轮20,电机17带动圆柱凸轮20转动,圆柱凸轮20位于锅的运动轨道16下部,锅14位于运动轨道16上部且枢轴连接支撑臂18一端,支撑臂18另一端枢轴连接于圆柱凸轮20。水平支撑板19下部安装有轮子21,用于移动自动炒菜锅。
结合附图6,将自动炒菜锅的工作过程说明如下:把食物通过上颚1和下颚2之间的开口放在舌体3舌尖上,舌尖上有质量传感器,记录食物的质量,然后把所得的数据信息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把分析后的数据传递给油泵(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到手机,通过手机就可以对锅的情况进行分析)。当食物放在舌尖上的时候,加热器开始工作,加热5秒钟后,油泵开始根据数据加入适量的油。继续加热一分钟后,咀嚼系统开始工作,舌体3绕枢轴旋转,舌尖上抬,把食物吐下,送入传送带机构22,按爪4下压,压住食物,转刀5开始旋转切割食物,按爪4抬起,传送带机构22继续输送食物,按爪4再次下压,压住食物,转刀5开始旋转切割食物,循环多次,直到切割完毕。切割后的食物通过前项13,后项8之间的通道掉入锅14中。
切割落下的食物触碰到调料开关即杠杆9,调料开关根据食物的多少供给相应的油盐酱醋等调料。结合图7说明其工作原理,杠杆9是打开调料瓶10的机构,所有的调料调成液体,装入调料瓶10中,瓶口11被杠杆9压住,利用杠杆控制液体的气压,当食物落下时,杠杆9沿杠杆中心23的轴旋转,压迫瓶口11的一端抬起,使调料瓶10的气压与外界相通,调料就会从调料10下部的调料导管下落进入锅14中。食物落下时间越长,进气口进气时间就越长,调料下落就越多。
当锅的质量不再的增加的时候,咀嚼系统关闭,自动翻炒机构开始进行食物的翻炒。电机17旋转,带动圆柱凸轮20转动,圆柱凸轮20上的支撑臂18随之往复摆动,带动锅14在锅的运动轨道16上往复运动,实现对食物的翻炒。翻炒的时间可以根据操作者自己的爱好而定。翻炒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锅14的温度并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发现温度过高时报警,直至断电处理。
结合附图2、3说明咀嚼系统内部驱动结构以及食物按压机构。如图2所示,咀嚼系统内部驱动结构包括电机301,驱动轴齿轮组302,驱动轴319,活动轴306,转刀5,第一轴套304,第二轴套307,滚筒305,活动轴齿轮组303,第一凸轮308,第二凸轮309,转盘310,拨杆311,舌体轴312,舌体3。其中电机301与电机齿轮组302同轴连接于驱动轴319,转刀5刀柄313中心同轴安装于电机齿轮组302下方;活动轴306上依次连接通过轴套304安装于活动轴306上的滚筒305,活动轴齿轮组303,转盘310,
第一凸轮308,第二凸轮309,轴套307。电机301带动驱动轴319旋转,驱动轴齿轮组302上的各齿轮可与活动轴齿轮组303上的各对应的齿轮分别啮合,以根据需要向活动轴306提供不同的传动比。例如:当活动轴306沿着滑动轴承向上运动时,图2中活动轴306下面的小齿轮和驱动轴319最下面的大齿轮啮合,此时,活动轴306下面的小齿轮转速最快,凸轮下转盘310转速也是最快,舌体3上的食物通过传送带送给转刀5的就越快。同理上面的齿轮也是同样的啮合原理,转速一点点的减慢。转盘310通过拨杆311与舌体3的后端部相连,为舌尖上抬、下降提供动力。为了减少摩擦,拨杆311采用滚轮式的(简单的轴承),转盘310转动下压拨杆311,下压到一定程度时,转盘310就越过拨杆311,对其不起作用了,所以这里是一个间歇运动。
第一凸轮308、第二凸轮309分别用于抬起按爪4和控制板315,结合附图3对此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食物按压机构包括连接杆314,控制板315,按爪4,弹簧317,凸轮接触面318。第二凸轮接触面318通过两根连杆314连接控制板315,按爪4包括爪尖316,纵杆41,横杆42,多根爪尖316垂直连接于横杆42,纵杆41垂直连接横杆42,横杆42一端连接第一凸轮接触面318。食物在传送带22上传送时,控制板315、按爪4分别按压食物,由于活动轴上设置两个凸轮,当该轴旋转时,第一凸轮308与第一凸轮接触面接触,先把按爪4抬起,然后第二同心凸轮309再与第二凸轮接触面接触,把控制板315抬起,在食物向前走后,控制板315先落而后按爪4再落。第一凸轮308的作用是提升按爪4,按爪4提升的时候,食物在传送带上前进,按爪4上装有弹簧317,用于提供按压力。控制板315压住食物时,爪尖316比控制板315高出一点,便于在切割的时候,食物滑动。爪尖316是为了增大压强,以至于在切的时候,食物不会随着转刀5的转动而移动,当按爪4抬起的时候,控制板315还压着食物,在抬起的时候,食物不会跟着按爪而动。因此两个凸轮控制实现的功能是,食物在前进的过程中,按爪4的抬起时间早于控制板315,此时不会因为按爪4抬起时,带动食物也抬起。刚开始切割的时候,第一个凸轮先把按爪4抬起,此时控制板315还压在食物上,避免抓尖在抬起的过程中把食物抬起,然后就是控制板315抬起,食物前行。
结合附图5对咀嚼系统电气控制部件说明如下:当把食品放在舌体3,舌根部就会围绕舌体活动轴54旋转,碰到继电器KM A1点的开关,接通质量传感器,KMA1点是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点;碰到继电器KMA2点(图中未示出,KMA2和KMA1两个开关放在一起,同时被触碰)的开关,接通加热系统,KMA2点是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点,当锅14热了以后,通过旋转轴7的旋转开始抬起下颚2,就会打开油瓶开关,即手动开油器53就上升,油瓶就进入空气。就会碰到单面导电的弹片C的绝缘面,当油加入的适合自己的要求时,返回下颚时,会碰到弹片C的导电面,此时电动机开始转动。当食物切割完之后,按爪4就会下落到最低点,此时触碰限位开关51,电机停止切割,在电机上还连接着一个继电器,当切割电机停止的时候,锅子电机17开始转动。图5中,52为锁死轴,一般情况下本发明自动炒菜锅不使用这个手动控制,为安全起见,需要锁死。锁死轴52处设置整个电路的启动开关。必须打开锁死轴,手动控制才能够完成。
固定轴6是圆环的支撑架,可以抬动上颚可以围绕固定轴6旋转,这样方便清理。
至于切割的类型是手动的方式调节的,分为切块,切丝,切片。至于切割的形状,通过更换不同类型的转刀5来实现。
图4是调料瓶示意图,其中调料瓶10下部连通有调料导管,上部有两个瓶口11,一个是手动瓶口11b,一个是自动瓶口11a。自动瓶口11a工作过程如上所述。手动瓶口11b在使用时,用手抬起下颚,打开手动瓶口11b,使调料瓶内部进入空气,在气压的作用下,瓶子的调料就会下去,对于不同调料,如食用油和酱油,可通过进气口的大小调节,食用油黏,进气口就可以调节的大些。不同佐料配成液体的浓度不同,这里的瓶子的导管粗细也是不同的,保证按比例供给佐料。

Claims (1)

1.一种自动炒菜锅,包括:咀嚼系统和自动翻炒机构;
其中咀嚼系统包括上颚,下颚,舌体,传动带,按爪,转刀,固定轴,旋转轴,后项,杠杆,调料瓶,调料导管,前项;
自动翻炒机构包括:锅,操作台,锅的运动轨道,电机,支撑臂,水平支撑板,圆柱凸轮,轮子,竖直支撑板;
上颚、下颚、前项、后项、舌体分别模拟人的上、下颚、前脖颈、后脖颈、舌头,上颚与后项相连,下颚与前项相连;
舌体,传动带,按爪,转刀安装于上颚和下颚之间咀嚼系统的壳体内部;
舌体一端枢轴连接于传动带的一端,另一端对着上颚和下颚之间的开口;
按爪安装在传动带上方,转刀安装在传动带另一端后部;杠杆通过杠杆中心连接于转刀下部前项和后项之间的咀嚼系统的壳体内部;
调料瓶安装在前项前部,通过其下部的调料导管与前项连通;
锅的运动轨道位于前项、后项下部开口的下方,安装于操作台和竖直支撑板之间,锅的运动轨道下部还安装有加热器;
竖直支撑板一端竖直连接于水平支撑板一端上,水平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操作台连接,水平支撑板上部安装有电机和圆柱凸轮;电机带动圆柱凸轮转动,圆柱凸轮位于锅的运动轨道下部,锅位于运动轨道上部且枢轴连接支撑臂一端,支撑臂另一端枢轴连接于圆柱凸轮;
其中水平支撑板下部安装有轮子;
自动炒菜锅的工作过程控制如下:
把食物通过上颚和下颚之间的开口放在舌体舌尖上,舌尖上有质量传感器,记录食物的质量,然后把所得的数据信息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把分析后的数据传递给油泵;
当食物放在舌尖上的时候,加热器开始工作,加热预定时间后,油泵开始根据数据加入适量的油;
继续加热预定时间后,咀嚼系统开始工作,舌体绕枢轴旋转,舌尖上抬,把食物吞下,送入传送带机构,按爪下压,压住食物,转刀开始旋转切割食物,按爪抬起,传送带机构继续输送食物,按爪再次下压,压住食物,转刀开始旋转切割食物,循环多次,直到切割完毕;切割后的食物通过前项,后项之间的通道掉入锅中;切割落下的食物触碰到调料开关,调料开关根据食物的多少供给相应的调料,调料通过调料导管进入前项中并掉入锅中;当切割完的时候,按爪会碰到限位开关,触发咀嚼系统关闭,自动翻炒机构开始进行食物的翻炒:电机旋转,带动圆柱凸轮转动,圆柱凸轮上的支撑臂随之往复摆动,带动锅在锅的运动轨道上往复运动,实现对食物的翻炒。
CN201510334606.3A 2015-06-16 2015-06-16 自动炒菜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870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4606.3A CN104887058B (zh) 2015-06-16 2015-06-16 自动炒菜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4606.3A CN104887058B (zh) 2015-06-16 2015-06-16 自动炒菜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7058A CN104887058A (zh) 2015-09-09
CN104887058B true CN104887058B (zh) 2017-05-03

Family

ID=54020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3460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87058B (zh) 2015-06-16 2015-06-16 自动炒菜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870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0300B (zh) * 2018-04-24 2020-06-09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动炒菜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933U (zh) * 1988-08-01 1989-02-22 杜密林 切菜机
JPH10192142A (ja) * 1997-01-09 1998-07-28 Inui Keikaku Kk 斜軸型カッター付攪拌機
CN1459268A (zh) * 2002-05-21 2003-12-03 李文漫 自动炒菜、做汤锅
CN101238954B (zh) * 2007-02-07 2011-12-28 蒋克亮 新型炒菜机
CN202615937U (zh) * 2012-06-07 2012-12-19 无锡统力电工有限公司 换位导线生产中导线的涂油装置
CN202622870U (zh) * 2012-06-15 2012-12-26 山东美鹰食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切菜机
CN203077394U (zh) * 2012-11-14 2013-07-24 赖宏洋 三段式切菜机改进结构
CN103876636B (zh) * 2014-02-18 2016-06-29 武汉世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炒菜机的自动加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7058A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16178Y (zh) 无烟多功能电动烧烤炉
CN202698794U (zh) 一种自动炒菜机
CN109602265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烹饪机及控制方法
CN102681458A (zh) 炒菜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4131210A1 (zh) 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出菜装置
WO2006074599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touillage automatique ou semi-automatique
CN103070623A (zh) 封闭式旋转锅铲
CN104887058B (zh) 自动炒菜锅
CN111820437A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板栗自动翻炒装置
CN202037629U (zh) 半自动切削机
CN203776652U (zh) 一种自动烹饪设备
CN206182987U (zh) 一种全自动炒菜机
CN111012196A (zh) 一种烤签夹持装置及无烟自动烧烤机
CN208692914U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
CN105042650A (zh) 设有炒菜装置的微波炉
CN210438308U (zh) 一种仿人工翻面的炸油条机
CN209251540U (zh) 一种用于油水式油炸机的智能油炸装置
CN212139106U (zh) 一种带有过滤功能的食品加工用油炸装置
CN203468401U (zh) 自动升降装置及多士炉
CN2909845Y (zh) 一种无烟炭火烧烤装置
CN110613082B (zh) 一种高温油炸机
CN104414497B (zh) 自动升降装置及多士炉
CN203436165U (zh) 自动炒食机
CN202681685U (zh) 一种烤鱼器
CN210124639U (zh) 烤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