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4363A - 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 - Google Patents

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4363A
CN104884363A CN201380066621.3A CN201380066621A CN104884363A CN 104884363 A CN104884363 A CN 104884363A CN 201380066621 A CN201380066621 A CN 201380066621A CN 104884363 A CN104884363 A CN 104884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cover
container
extraneous gas
discharge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66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84363B (zh
Inventor
山田孝
稻川义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759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2424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759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3238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808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1415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84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4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84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43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 B65D47/06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 B65D47/08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having articulated or hinged closures
    • B65D47/08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having articulated or hinged closures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base element provided with the spout or discharge pass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04Deformable containers producing the flow, e.g. squeeze bottles
    • B05B11/047Deformable containers producing the flow, e.g. squeeze bott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let or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0018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 B05B7/0025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with a compressed gas supply
    • B05B7/0031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with a compressed gas supply with disturbing means promoting mixing, e.g. balls, crowns
    • B05B7/0037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with a compressed gas supply with disturbing means promoting mixing, e.g. balls, crowns including sieves, porous member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0018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 B05B7/005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wherein ambient air is aspirated by a liquid flow
    • B05B7/0056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wherein ambient air is aspirated by a liquid flow with disturbing means promoting mixing, e.g. balls, crowns
    • B05B7/0062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wherein ambient air is aspirated by a liquid flow with disturbing means promoting mixing, e.g. balls, crowns including sieves, porous member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0018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02Spray pistols;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 B05B7/04Spray pistols;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with arrangements for mix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efore discharge

Abstract

一种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其包含:容器主体(11),其收纳内装液体;和喷嘴盖(12),其装设于容器主体(11)的口颈部(11a)且包括使通过对容器主体(11)的内部进行加压输送来的内装液体排出的排出部(13),其中,喷嘴盖(12)包括:纵向排出流路(16),其将从容器主体(11)送入的内装液体向上方送出;和前端侧排出流路(17),其连通纵向排出流路(16)与排出部(13)。喷嘴盖(12)包括主体部件(12a)和盖部件(12b),主体部件(12a)在内部具有纵向排出流路(16)。盖部件(12b)形成包含纵向排出流路(16)的正上方部分的区域的上部部件(20a),前端侧排出流路(17)具有由主体部件(12a)和盖部件(12b)形成的流路。

Description

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包含收纳内装液体的容器主体和装设于该容器主体的口颈部且具有排出喷嘴部的喷嘴盖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包括收纳内装液体的容器主体和具有排出喷嘴部的喷嘴盖的具喷嘴盖的容器,例如挤压发泡容器或挤压式双层剥离容器是通过握持并按压容器主体,而对该容器主体的内部进行加压,由此将内装液体送出至排出喷嘴部,使内装液体从前端的排出口以泡状、喷雾状或液状的形式排出。
在通过对容器主体的内部进行加压而将内装液体送出至排出喷嘴部并使内装液体排出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中,需要在配置在容器主体的口颈部的内侧的纵向流路的外侧或内侧安装例如阀机构和多孔部件,其中该阀机构是用于开闭在解除对容器主体的按压时伴随内部成为负压而将外部气体吸入到容器主体的内部的外部气体吸入口,该多孔部件用于使内装液体与空气一边混合一边发泡,因此喷嘴盖的构造或组装步骤变得复杂,并且喷嘴盖从容器主体的口颈部突出的高度变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此外,在通过对容器主体的内部进行加压而将内装液体送出至排出喷嘴部并使内装液体排出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中,例如在解除对容器主体的按压时,伴随容器主体的内部成为负压,而经由外部气体吸入口将外部气体吸入到容器主体的内部,由此能够使因按压而减容变形的容器主体恢复为本来的形状。此外,将外部气体吸入到容器主体的内部的外部气体吸入口例如能够通过阀机构而开闭,以便在按压容器主体时不使内部的空气经由外部气体吸入口流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作为使内装液体与空气混合而发泡且从排出喷嘴部以泡的状态排出的泡排出容器,已知有例如挤压发泡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挤压发泡容器是通过握持具有可挠性的瓶形状的容器主体并进行挤压操作(按压操作),而使容器主体减容变形,从而将收纳于容器主体的内部的内装液体及空气向具有排出喷嘴部的喷嘴盖的纵向排出流路送出,且使内装液体及空气通过安装于该纵向排出流路的由网眼等形成的多孔部件,由此使内装液体发泡并从排出喷嘴部以泡的状态排出。
此外,在挤压发泡容器中,在纵向排出流路中的较安装有多孔部件的部位更靠下方部分设置有使内装液体与空气混合的气液混合室,使从容器主体经由液体流路输送的内装液体与从容器主体经由空气流路输送的空气在气液混合室中混合后通过多孔部件,由此使内装液体发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9341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表2004-5314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2-12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包含:容器主体,其收纳内装液体;和喷嘴盖,其装设于该容器主体的口颈部且具有使通过对该容器主体的内部进行加压而输送的内装液体排出的排出部。上述喷嘴盖包括:纵向排出流路,其将从上述容器主体送入的内装液体向上方送出;和前端侧排出流路,其使该纵向排出流路与上述排出部连通。上述喷嘴盖具有主体部件和盖部件,该主体部件是在内部具有上述纵向排出流路。该盖部件形成包含上述纵向排出流路的正上方部分的区域的上部部件,上述前端侧排出流路具有由上述主体部件和上述盖部件形成的流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在将盖部件和主体部件打开的状态下表示的喷嘴盖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4是说明吸入阀机构的结构的图3的A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5是说明通过安装于纵向排出流路的多孔部件而使内容液与空气混合而发泡的情况的放大截面图。
图6是例示另一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也开发有如下容器,即:使用于开闭将外部气体吸入到容器主体的内部的外部气体吸入口的阀机构在排出喷嘴部的高度的范围内收纳设置在喷嘴盖的排出喷嘴部的后方,由此简化喷嘴盖的构造或组装步骤,并且抑制从容器主体的口颈部突出的高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但较理想的是开发一种可进一步简化喷嘴盖的构造或组装步骤,并且可进一步降低喷嘴盖从容器主体的口颈部突出的高度的新型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
此外,现有的用于开闭外部气体吸入口的阀机构,例如使用作为与构成喷嘴盖的主要部分的树脂材料不同的其他材质的其他构件的部件而另外形成的阀部件,因此用于将阀机构设置于喷嘴盖的构造或组装步骤变得复杂。
另一方面,作为用于开闭外部气体吸入口的简单的构造的阀机构,例如考虑可旋动地设置有如下的薄板状的阀部的阀机构:该薄板状的阀部是使喷嘴盖的外周面开口而形成外部气体吸入口,并且从喷嘴盖的内侧覆盖所形成的外部气体吸入口,以该外部气体吸入口的外周部分的内侧面为阀座部而紧贴。
然而,在使可旋动的薄板状的阀部紧贴于外部气体吸入口的外周部分的内侧面的简单构造的阀机构中,阀部配设于具有相当的大小的喷嘴盖的内侧的中空内部,因此有容器主体的内部的压力变动难以瞬间传递至阀部而损害阀机构的响应性的可能性。因此,理想的是,进一步加快阀机构的响应性,使得容器主体的内部的压力变动瞬间传递至阀部,由此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进而,如果在纵向排出流路中在比安装有多孔部件的部位更靠下方的部分设置气液混合室,需要使纵向排出流路变长相当于设置气液混合室的程度,因此难以将喷嘴盖的高度抑制得较低,并且难以紧凑地形成喷嘴盖。因此,期待如下新技术的开发:即使在没有特别地设置气液混合室或以较低的高度设置气液混合室的情况下,也能够不降低泡质地使内装液体与空气混合而发泡。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能够进一步简化喷嘴盖的构造或组装步骤,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喷嘴盖从容器主体的口颈部突出的高度,并紧凑地形成。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及组装步骤来容易地设置用于开闭外部气体吸入口的阀机构。
进而,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进一步加快由阀部所形成的阀机构的响应性,使得容器主体的内部的压力变动瞬间传递至阀部,由此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进而,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即使在没有特别地在纵向排出流路设置气液混合室、或以较低的高度设置气液混合室的情况下,也能够不降低泡质地使内装液体与空气混合而发泡。
本发明是一种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包含:容器主体,其收纳内装液体;和喷嘴盖,其装设于该容器主体的口颈部且具有使通过对该容器主体的内部进行加压输送来的内装液体排出的排出部。上述喷嘴盖包括:纵向排出流路,其将从上述容器主体送入的内装液体向上方送出;和前端侧排出流路,其使该纵向排出流路与上述排出部连通。上述喷嘴盖具有主体部件和盖部件,该主体部件在内部具有上述纵向排出流路。该盖部件形成包含上述纵向排出流路的正上方部分的区域的上部部件,上述前端侧排出流路具有由上述主体部件和上述盖部件形成的流路。
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优选形成如下的挤压发泡容器:通过以手握持并按压容器主体11,使内装液体以泡的状态从作为排出部的排出喷嘴部13排出。装设于容器主体11的口颈部11a(参照图3)的喷嘴盖12具有如下的挤压发泡功能:通过按压容器主体11的操作,使内装液体与空气混合而发泡,并从排出喷嘴部13以泡的状态排出。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能够将使内装液体与空气混合而发泡的多孔部件22从作为排出部的排出喷嘴部13的上方安装于纵向排出流路16,从而能够简化喷嘴盖12的构造和组装步骤,并且紧凑地形成容器10。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能够通过简单且组装容易的吸入阀机构15来开闭在解除对容器主体11的按压时将外部气体吸入到容器主体11的内部的外部气体吸入口14。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中,用于开闭在解除对容器主体11的按压时伴随容器主体11的内部成为负压而吸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吸入口14的吸入阀机构15(参照图3),具有包括筒状阀座部15a和阀部15b的简单的结构,并且通过使容器主体11的内部的压力变动瞬间传递至阀部15b,来提高吸入阀机构15的响应性。
进而,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能够无需在喷嘴盖12的纵向排出流路16(参照图3)设置气液混合室,而紧凑地形成喷嘴盖12,并且能够不降低泡质地使内装液体与空气混合而发泡。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包含:容器主体11,其收纳内装液体;和喷嘴盖12,其装设于容器主体11的口颈部11a,并且具有使通过对容器主体11的内部进行加压来输送的内装液体排出的排出部13,并且如图2及图3所示,喷嘴盖12包括:纵向排出流路16,其将从容器主体11送入的内装液体向上方送出;和前端侧排出流路17,其具有使纵向排出流路16与排出部13连通的前端排出口13a。喷嘴盖12具有主体部件12a和盖部件12b,主体部件12a在内部具有纵向排出流路16。盖部件12b形成包含纵向排出流路16的正上方部分的区域的上部部件20a,前端侧排出流路17具有由主体部件12a和盖部件12b形成的流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部13成为具有横向排出流路作为前端侧排出流路17的在横向上延伸设置的排出喷嘴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挤压发泡容器)10中,盖部件12b形成包含作为排出部的排出喷嘴部13整体的部分的上部部件20a。
在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挤压发泡容器)10中,盖部件12b经由绞链接合部12c与主体部件12a连结。盖部件12b在打开的状态下与主体部件12a一体成型之后(参照图2),以绞链接合部12c为中心旋动,由此将包含排出喷嘴部13整体的部分的上部封闭,与主体部件12a接合一体化(参照图1)。
此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接合一体化并不特定于接合方法自身,例如除了热熔接等各种接合方法以外,也包含利用主体部件与盖部件的嵌合所进行的一体化。此外,也包含能够在一体化之后再次分解为主体部件及盖部件的程度的一体化。
在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挤压发泡容器)10中,将使内装液体发泡的多孔部件22安装于纵向排出流路16的内部,多孔部件22在盖部件12b与主体部件12a没有接合一体化的使盖部件12b敞开的状态下,从纵向排出流路16的上方安装(参照图2)。
在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挤压发泡容器)10中,纵向排出流路16的上端部和由主体部件12a形成的盖主体部18的顶面板18a在一个面上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挤压发泡容器)10中,盖部件12b一体地形成有按压壁32b,其配置于主体部件12a的纵向排出流路16的上端开口部的内侧,位于安装在纵向排出流路16的内部的多孔部件22的外周缘部的正上方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壁32b兼作为后述的终端壁(上部终端壁)32b。
在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挤压发泡容器)10中,如上所述,排出部13为具有横向排出流路作为前端侧排出流路17的排出喷嘴部,盖部件12b在横向排出流路17与纵向排出流路16连通的角部,一体地形成有配置于横向排出流路17的与前端排出口13a相反一侧的端部的终端壁32b作为上部终端壁。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壁32b如上所述兼作为按压壁32b。
在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中,多孔部件22的下表面与液体流路24a的前端供给口26a及空气流路24b的前端供给口26b接近地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中,多孔部件22在纵向排出流路16的内部重叠装设有多个,液体流路24a及空气流路24b的前端部分以如下的位置关系分别形成:从横向观察时,来自前端供给口26a的内装液体的供给方向延长线X与来自前端供给口26b的空气的供给方向延长线Y在交叉之前到达最下层的多孔部件22的下表面。
此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纵向是如图1所示,意指使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直立的情况下的上下方向(与图1的上下方向一致)。进而,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上方意指在纵向上比成为基准的位置更高的方向或更高的位置。
此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观察来自前端供给口26a的内装液体的供给方向延长线X与来自前端供给口26b的空气的供给方向延长线Y的位置关系的横向如图5所示,为从与纵向排出流路16的中心轴方向垂直的正侧面观察纵向排出流路16中的装设有多孔部件22的部分的方向。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如图2及图3所示,在喷嘴盖12中的纵向排出流路16的周围的外侧区域的外周面开口,并且在容器主体11的内部成为负压时将外部气体吸入到容器主体11的内部的外部气体吸入口14设置成能够通过吸入阀机构15进行开闭。盖部件12b形成包含外部气体吸入口14开口的区域的部分的上部部件20a。吸入阀机构15包括:筒状阀座部15a,其包围外部气体吸入口14并从盖部件12b的内侧面突出地设置;和阀部15b,其在主体部件12a中,优选为通过单侧连接而可旋动地设置于与筒状阀座部15a对应的位置,并且能够与筒状阀座部15a的下端面紧贴。
在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挤压发泡容器)10中,盖部件12b形成包含排出喷嘴部13和外部气体吸入口14开口的区域的部分的上部部件20a。
在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挤压发泡容器)10中,盖部件12b经由绞链接合部12c与主体部件12a连结。盖部件12b在打开的状态下与主体部件12a一体成型之后(参照图2),以绞链接合部12c为中心旋动,由此将包含排出喷嘴部13和外部气体吸入口14开口的区域的部分的上部封闭,与主体部件12a接合一体化(参照图1)。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中,如图2及图3所示,外部气体吸入口14能够通过设置于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内部的吸入阀机构15进行开闭,该外部气体吸入口14从喷嘴盖12的盖主体部18的顶面板18a朝上方配置,设置有外部气体吸入室19并且在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上表面部分开口,在容器主体11的内部成为负压时将外部气体吸入到容器主体11的内部。吸入阀机构15包括:阀座部(筒状阀座部)15a,其包围外部气体吸入口14并设置于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内侧面;和阀部15b,其优选为由阀支承部(阀支承片)28支持而可旋动地设置于与阀座部15a对应的位置,并且能够与阀座部15a紧贴。外部气体吸入室19具有对吸入阀机构15的周围进行分隔的环状间隔壁34。该环状间隔壁34使上端部与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上表面部分接合并且使下端部与盖主体部18的顶面板18a接合,由此以将从外部气体吸入口14至在顶面板18a开口的顶板外部气体吸入口27的外部气体吸入流路气密地进行分隔的状态而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盖12为包括主体部件12a和盖部件12b的两个部件构成。盖部件12b形成包含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部分的上部部件20a。环状间隔壁34包括:盖侧环状间隔壁(吸入室上部部件的筒壁部)30e,其包围阀座部(筒状阀座部)15a并从盖部件12b的内侧面突出地设置;和主体侧环状间隔壁(吸入室下部部件)29b,其包围顶板外部气体吸入口27并从顶面板18a竖立设置而设置于主体部件12a。在使主体部件12a与盖部件12b接合一体化时,盖侧环状间隔壁(吸入室上部部件的筒壁部)30e的下端部分与主体侧环状间隔壁(吸入室下部部件)29b的上端部分紧贴,由此环状间隔壁24以气密地分隔外部气体吸入流路的状态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部件12b形成包含排出喷嘴部13和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部分的上部部件20a。盖部件12经由绞链接合部12c与主体部件12a连接。盖部件12在打开的状态下与主体部件12a一体成型之后,以绞链接合部12c为中心使盖部件12b旋动,由此将包含排出喷嘴部13和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部分的上部封闭,与主体部件12a接合一体化。由此,作为前端侧排出流路的横向排出流路17使用盖部件12b以与纵向排出流路16连通的状态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入阀机构15的阀座部15a成为包围外部气体吸入口14并从盖部件12的内侧面突出地设置的筒状阀座部15a。吸入阀机构15的阀部15b通过单侧连接于从盖主体部18的顶面板18a竖立设置的阀支承部(阀支承片)28,可旋动地设置于与阀座部(筒状阀座部)15a对应的位置。
进而,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如图2及图3所示,在设置在喷嘴盖12且将内装液体以与空气混合的状态向排出喷嘴部13送出的纵向排出流路16的内部装设有使内装液体发泡的多孔部件22。也如图5所示,在纵向排出流路16中的比多孔部件22更靠下方部分的内侧面,从容器主体11压送供给内装液体的液体流路24a的前端供给口26a和从容器主体11压送供给空气的空气流路24b的前端供给口26b分别开口。以如下的位置关系分别形成液体流路24a和空气流路24b的前端部分:来自液体流路24a的前端供给口26a的内装液体的供给方向延长线X与来自空气流路24b的前端供给口26b的空气的供给方向延长线Y在从横向(从侧面观察多孔部件的方向)观察时,并非平行地延长,而是在交叉之前到达多孔部件22的下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中,多孔部件22的下表面与液体流路24a的前端供给口26a和空气流路24b的前端供给口26b接近地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中,多孔部件22在纵向排出流路16的内部重叠地装设多个,液体流路24a和空气流路24b的前端部分以如下的位置关系分别形成:来自前端供给口26a的内装液体的供给方向延长线X与来自前端供给口26b的空气的供给方向延长线Y在从横向观察时,在交叉之前到达最下层的多孔部件22的下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挤压发泡容器10的容器主体11如图1所示,为具有可挠性的瓶形状的塑料制的吹塑成型品。容器主体11例如包括:有底筒状的躯体部11b,其具有大致椭圆的截面形状;肩部11c,其从躯体部11b的上端部朝上方呈曲面状缩径地设置;和口颈部11a(参照图3),其从肩部11c的上端部朝上方呈圆筒状突出地设置。作为容易以手握持的外径,躯体部11b具有例如40~80mm左右的外径。口颈部11a具有小于躯体部11b的外径的例如25~65mm左右的外径。在口颈部11a的外周面,设置有用于螺合装设喷嘴盖12的公螺纹突条。为使挤压变形(按压变形)变得良好,容器主体11以如下方式形成:单独使用或适当多种混合使用例如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等聚烯烃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聚酯类树脂作为塑料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盖12例如为塑料制的注塑成型品,如图2所示,主体部件12a与盖部件12b在打开的状态下一体地形成。作为用于形成喷嘴盖12的塑料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丙烯(PP)。
构成喷嘴盖12的主体部件12a如图2及图3所示,具有盖主体部18、以及以从盖主体部18的顶面板18a向上方突出的状态一体地设置于该顶面板18a且包含排出喷嘴部13和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部分的下部部件20b。外部气体吸入室19设置于作为纵向排出流路16的周围的外侧的区域、喷嘴盖12的以纵向排出流路16为间隔与横向排出流路17相反一侧的区域。外部气体吸入室19在构成其上表面部分的上部部件20a的吸入室上部部件30b的外周面,使外部气体吸入口14开口。包含排出喷嘴部13和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部分的下部部件20b与由盖部件12b形成的包含排出喷嘴部13及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部分的上部部件20a一体地接合,由此形成该排出喷嘴部13及外部气体吸入室19。由此,由盖部件12b形成的上部部件20a具有排出喷嘴部13中的包含纵向排出流路16的正上方部分的区域。作为排出部的排出喷嘴部13从主体部件12a的顶面板18a向上方突出,一体地设置于该顶面板18a。
盖主体部18包括:圆板形状的顶板部18a;和装设套筒部18b,其从顶板部18a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设置而设置成筒状。在装设套筒部18b的内周面,设置有与设置于容器主体11的口颈部11a的外周面的公螺纹突条螺接的母螺纹突条。在装设套筒部18b的内侧,内环18c与该装设套筒部18b隔开间隔呈同心状配置,并从顶板部18a的下表面呈圆环状突出而设置(参照图3)。内环18c在将喷嘴盖12装设于容器主体11的口颈部11a时,紧贴配置于口颈部11a的前端开口部的内周面,由此提高该前端开口部的开口周缘部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主体部18的顶板部18a使上端开口面开口,两段筒状部21在偏心至比顶板部18a的中央部更靠排出喷嘴部13的前端排出口13a侧的位置,一体地设置于该顶板部18a(参照图3)。两段筒状部21具有包括上段的扩径筒部21a和下段的缩径筒部21b的两段构造。上段的扩径筒部21a形成将从容器主体11送入的内装液体向上方送出的内装液体的纵向排出流路16。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中,纵向排出流路16的上端部与由主体部件12a形成的盖主体部18的顶面板18a以一个面连续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扩径筒部21a形成的纵向排出流路16的内部,例如重叠装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包含网眼状的材料的多孔部件22。使内装液体与空气混合并通过多孔部件22而发泡,并从排出喷嘴部13的前端排出口13a以泡的状态排出。此外,通过纵向排出流路16的上端部与盖主体部18的顶面板18a以一个面连续,能够降低容器的高度,紧凑地形成。进而,能够使多孔部件22沿着顶面板18a进入到两段筒状部21的扩径筒部21a,能够提高组装时的作业性。
在两段筒状部21的下段的缩径筒部21b,装设有延伸设置到容器主体11的底部而设置的汲取管(dip tube)23的上端部分。由此,缩径筒部21b与汲取管23的上端部分一并形成液体流路24a,该液体流路24a用于通过对容器主体11的按压操作而将内装液体向由扩径筒部21a形成的纵向排出流路16送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于扩径筒部21a与缩径筒部21b之间的台阶部分的环状凸缘部21c,空气孔25以在上下贯通该环状凸缘部21c的方式,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形成于多个部位。空气孔25形成空气流路24b,该空气流路24b用于通过对容器主体11的按压操作,经由由汲取管23及缩径筒部21b形成的液体流路24a将内装液体送入至纵向排出流路16,与此同时将容器主体11的内部的空气送入至纵向排出流路16。
通过对容器主体11的按压操作而经由液体流路24a或空气流路24b送入至由扩径筒部21a形成的纵向排出流路16的内装液体与空气在纵向排出流路16中混合并通过装设于该纵向排出流路16的多孔部件22,由此容易地发泡且微细化。发泡而成为微细的泡的内装液体被送出至排出喷嘴部13的横向排出流路17,并从前端排出口13a以泡的状态排出。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多孔部件22的下表面与由汲取管23和缩径筒部21b形成的液体流路24a的前端供给口26a、以及由空气孔25形成的空气流路24b的前端供给口26b接近地配置。此外,以如下的位置关系分别形成液体流路24a和空气流路24b的前端部分:从横向观察时,来自液体流路24a的前端供给口26a的内装液体的供给方向延长线X与来自空气流路24b的前端供给口26b的空气的供给方向延长线Y在交叉之前到达多孔部件22的下表面。由此,在空气通过各多孔部件22时,通过与各多孔部件22碰撞而产生漩涡等乱流,空气与内装液体产生乱流并混合,由此能够产生质量良好的泡。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装设于由扩径筒部21a形成的纵向排出流路16的多孔部件22例如优选为能够使用成型网眼作为包含网眼状的材料的多孔部件22。成型网眼因能够使用成型机来一体地制造后述的外周框部22a及网眼板部22b,因此价格较低,进而,能够简单地在纵向排出流路16的内部重叠装设多个多孔部件22。此外,成型网眼22优选为在纵向排出流路16重叠装设多个,这些成型网眼22优选为以从上方观察时网眼孔的位置相互错开的方式重叠配置而装设有多个。由此,能够形成纹理更细腻且泡质良好的泡。此外,作为以网眼孔的位置相互错开的方式重叠配置成型网眼22的方法,能够采用如下方法等:在以规定的旋转角度沿周向相对旋转的状态下安装上下相邻的成型网眼22的方法、以及改变上下相邻的成型网眼22的网眼孔的位置或数量的方法。
如图2及图5所示,成型网眼22具有两段构造,该两段构造包括:圆环状的厚壁的外周框部22a;和网眼板部22b,其通过使外周缘部接合于该外周框部22a,来覆盖外周框部22a的内侧开口并在该外周框部22a的厚度方向中间部分呈膜板状设置。网眼板部22b在外周框部22a的厚度方向中间部分呈膜板状设置,并且形成有多个网眼孔。由此,使装设于纵向排出流路16的多个成型网眼22在以外周框部22a为支承脚部而抵接的状态下重叠,由此能够在上下相邻的成型网眼22的网眼板部22b之间保持空间。此外,由此,从液体流路24a的前端供给口26a或空气流路24b的前端供给口26b经压送,并且如下所述在混合之前到达形成最下层的成型网眼22的下表面的网眼板部22b之后,经由多个网眼孔而通过该网眼板部22b并渗入至该网眼板部22b的背面侧的内装液体与空气以保持在上下相邻的网眼板部22b之间的空间为混合空间有效地混合,并且通过上方的网眼板部22b。由此,能够形成纹理更细腻且泡质良好的泡。通过对成型网眼实施起毛,也能够形成纹理更细腻且泡质良好的泡。
此外,在本发明中,作为装设于纵向排出流路16的多孔部件22,除成型网眼22等网眼状的材料以外,能够使用海绵、烧结金属等作为使将内装液体与空气混合而发泡的泡微细化的构件而公知的各种泡微细化部件。此外,多孔部件22并非必须在纵向排出流路16重叠装设多个,能够根据多孔部件22的大小或形状等,将一个或多个多孔部件22装设于纵向排出流路16来使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多孔部件22的由最下层的成型网眼22的网眼板部22b形成的下表面,与由汲取管23及缩径筒部21b形成的液体流路24a的前端供给口26a、以及由空气孔25形成的空气流路24b的前端供给口26b接近地配置。此外,液体流路24a及空气流路24b的前端部分以如下的位置关系分别形成:从横向观察时,来自前端供给口26a的内装液体的供给方向延长线X与来自前端供给口26b的空气的供给方向延长线Y并非平行地延长,而是在交叉之前到达最下层的多孔部件22的下表面。即,以至少在最下层的多孔部件22的下表面(由最下层的成型网眼22的网眼板部22b形成的下表面),内装液体的供给方向延长线X与空气的供给方向延长线Y并非平行地延长但不交叉的方式设计、配置各部。例如,空气流路24b的前端供给口26b以相对于成型网眼22的网眼板部22b成为非垂直的方式配置等。此外,就形成纹理更细腻且泡质良好的泡的观点而言,优选以在最上层的多孔部件22的下表面(由最上层的成型网眼22的网眼板部22b形成的下表面),内装液体的供给方向延长线X与空气的供给方向延长线Y也不交叉的方式设计、配置各部。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盖主体部18的顶板部18a中的以纵向排出流路16为间隔与排出喷嘴部13的前端排出口13a相反一侧的区域,将顶板部外部气体吸入口27配置在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正下方部分并形成开口。顶板部外部气体吸入口27使以配置于顶面板18a的上方的方式设置的外部气体吸入室19与容器主体11连通。由此,将设置有吸入阀机构15的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内部的空间置于与容器主体11的内部的空间相同的压力下,由此伴随按压容器主体11或解除按压的操作,顺利地进行利用吸入阀机构15的外部气体吸入口14的开闭。
进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阀支承片28从顶板部外部气体吸入口27的开口周缘部的顶面板18a一体地向上方竖立设置,作为阀支承部设置。单侧连接于该阀支承片28的前端部而构成吸入阀机构15的薄板状的阀部15b利用阀部自身的弹力而能够旋动地设置。
此处,关于阀部15b与阀支承片28的前端部的连接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以将阀部15b与阀支承片28一体成型而连接,也可以通过热熔接等将作为另一部件制作而成的阀部15b与阀支承片28连接。
如图2所示,与盖主体部18一并构成喷嘴盖12的主体部件12a的下部部件20b为包含排出喷嘴部13和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部分的大致下半部分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喷嘴部下部部件29a、吸入室下部部件(主体侧环状间隔壁)29b、连结下部部件29c和绞链部下部部件29d。
喷嘴部下部部件29a优选成为具有以盖主体部18的顶板部18a为底面从顶板部18a竖立设置的侧壁的形状,并且具有将开放边配置在上方的大致“コ”字形截面形状(去除四边形的1边而形成开放边的由3边构成的截面形状、上方敞开的檐沟(roof gutter)形状、或槽形钢形状)。喷嘴部下部部件29a设置成从盖主体部18的顶板部18a中的纵向排出流路16开口的部分沿着顶板部18a在横向上延伸设置。喷嘴部下部部件29a的纵向排出流路16一侧的基端部分由弯曲成大致半圆形状的抵接下部壁32a封闭。喷嘴部下部部件29a的以纵向排出流路16开口的部分为间隔与抵接下部壁32a相反一侧的前端部分,突出至的顶板部18a的周缘部的外侧,并且略微向下方弯折地延伸设置。
吸入室下部部件29b为构成主体侧环状间隔壁的部分,为以喷嘴部下部部件29a的大致半圆形状的抵接下部壁32a为间隔配置于与纵向排出流路16相反一侧,并从盖主体部18的顶面板18a竖立设置的圆筒状的部分。吸入室下部部件29b以如下方式形成:以与喷嘴部下部部件29a相同的高度从顶面板18a向上方突出,并且具有与喷嘴部下部部件29a的外宽相同的外径。如上所述,在吸入室下部部件29b的内侧,以由从顶面板18a竖立设置的阀支承片28可旋转地支承的方式设置阀部15b。
连结下部部件29c是使喷嘴部下部部件29a的外周面与吸入室下部部件29b的外周面光滑地连续而进行连结的部分。连结下部部件29c是以具有与喷嘴部下部部件29a的外宽相同的外宽的方式配置而设置一对。连结下部部件29c将喷嘴部下部部件29a与吸入室下部部件29b之间的部分分隔,设置于下部部件20b的两侧部。在连结下部部件29c的内侧形成有间隔室29e,该间隔室29e由喷嘴部下部部件29a、吸入室下部部件29b、以及连结下部部件29c包围,并且具有大致三角形的中空截面形状。
绞链部下部部件29d是从吸入室下部部件29b的以连结下部部件29c为间隔与喷嘴部下部部件29a相反一侧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地设置的一对纵肋状的部分。绞链部下部部件29d的上端面的前端缘部与绞链部上部部件30d的下端面的前端缘部可弯折地接合,由此形成绞链接合部12c。
构成盖部件12b的上部部件20a为包含排出喷嘴部13和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部分的大致上半部分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喷嘴部上部部件30a、吸入室上部部件30b、连结上部部件30c和绞链部上部部件30d。
喷嘴部上部部件30a包含纵向排出流路16的正上方部分的区域而形成,具有将开放边配置于下方的大致“コ”字形截面形狀(去除四边形的1边而形成开放边的由3边构成的截面形狀、下方敞开的檐沟形状、或槽形钢形状)。喷嘴部上部部件30a的两侧的侧壁部31具有包括外侧壁部31a和内侧壁部31b的两段构造。外侧壁部31a形成为具有与喷嘴部下部部件29a的外宽相同的外宽,并且形成为具有与喷嘴部下部部件29a相同的高度和长度。外侧壁部31a在将盖部件12b闭合时,它们的下端面以紧贴的状态分别与喷嘴部下部部件29a的两侧的侧壁部的上端面抵接。
内侧壁部31b形成为具有与喷嘴部下部部件29a的内宽相同的外宽,并且遍及外侧壁部31a的全长比外侧壁部31a更高一阶地形成。两侧的内侧壁部31b的吸入室上部部件30b一侧的端部由比内侧壁部31b更高一阶地形成的弯曲成大致半圆形状的终端上部壁32b连结。由此,喷嘴部上部部件30a的吸入室上部部件30b一侧的基端部分由大致半圆形状的终端上部壁32b封闭。大致半圆形状的终端上部壁32b的外周面的曲率半径成为与大致半圆形状的抵接下部壁32a的内周面的曲率半径相同的大小。
在盖部件12b闭合时,外侧壁部31a的下端面以紧贴的状态与喷嘴部下部部件29a的两侧的侧壁部的上端面抵接,并且内侧壁部31b以如下方式装设:以使它们的外侧面与喷嘴部下部部件29a的两侧的侧壁部的内侧面紧贴的状态嵌入至该侧壁部的内侧。此外,终端上部壁32b在盖部件12b闭合时,以如下方式装设:以使外周面与喷嘴部下部部件29a的抵接下部壁32a的内周面紧贴的状态,嵌入至抵接下部壁32a的内侧。由此,形成喷嘴部下部部件29a与喷嘴部上部部件30a成为一体的排出喷嘴部1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部件12b闭合时,终端上部壁32b的前端配置于由两段筒状部21的扩径筒部21a形成的纵向排出流路16的上端开口部的内侧,位于成为多孔部件22的外周缘部的外周框部22a的正上方部分。由此,终端上部壁32b能够作为按压壁而发挥功能,使装设于扩径筒部21a的多孔部件22稳定地固定。
进而,终端上部壁32b在横向排出流路17与纵向排出流路16连通的角部,配置于横向排出流路17的与前端排出口13a相反一侧的端部,并作为将与该前端排出口13a相反一侧的端部封闭的终端壁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终端上部壁32b形成的终端壁形成为内侧面弯曲的弯曲形状,优选具有呈圆弧状弯曲的大致半圆的截面形状。终端壁并不限定于这种形状,例如也可以将开放边朝前端排出口13a一侧配置的具有“コ”字形截面形状(去除四边形的1边而形成开放边的由3边构成的截面形状)或C字形截面形状。此外,由终端上部壁32b形成的终端壁也可以为在导管(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四边形或其他形状)的侧面的一部分(前端排出口13a方向侧)设置有切口部分或狭缝部分的形状。
通过将终端上部壁32b设为上述形状,能够稳定地固定多孔部件22,并且能够使收纳于容器主体11内的内装液体的排出方向容易地变化成横向排出流路17的前端排出口13a侧,并且能够紧凑地形成排出容器10。
吸入室上部部件30b是以喷嘴部上部部件30a的大致半圆形状的终端上部壁32b为间隔,配置于与喷嘴部上部部件30a相反一侧的部分。吸入室上部部件30b具有筒壁部30e,该筒壁部30e将盖部件12b的顶面部作为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上表面部分,从该盖部件12b的顶面部的内侧面向下方呈圆筒状突出。筒壁部30e是与吸入室下部部件29一并形成环状间隔壁34的构成盖侧环状间隔壁的部分。吸入室上部部件30b的筒壁部(盖侧环状间隔壁)30e以比喷嘴部上部部件30a的外侧壁部31a更高的高度突出,并且具有与下部部件20b的吸入室下部部件29b的内径相同的外径。在筒壁部30e的内侧,设置有筒状阀座部15a,其与筒壁部30e呈同心状地配置,以包围在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上表面部分开口的外部气体吸入口14的方式从盖部件12b的内侧面呈圆筒形状突出。筒状阀座部15a以形成为与喷嘴部上部部件30a的外侧壁部31a相同的高度的方式设置。此外,在吸入室上部部件30b的筒壁部30e中的绞链接合部12c一侧的大致半圆部分的区域的外侧设置有外周抵接壁33。外周抵接壁33通过使两侧的连结上部部件30c位于中间,以与喷嘴部上部部件30a的两侧的外侧壁部31a相同的高度连续,并沿着筒壁部30e的外周面一体地设置。
在盖部件12b闭合时,也如图3及图4所示,筒壁部30e的外侧的外周抵接壁33的下端面与吸入室下部部件29b中的绞链接合部12c一侧的大致半圆部分的区域的上端面抵接。此外,吸入室上部部件30b的筒壁部30e的比外周抵接壁33更向下方突出的下端部分以如下方式装设:以使其外周面与吸入室下部部件29b的上端部分的内侧面紧贴的状态,嵌入至吸入室下部部件29b的内侧。由此,通过将由筒壁部30e形成的盖侧环状间隔壁的下端部分与主体侧环状间隔壁29b的上端部分牢固地紧贴接合,来设置它们形成为一体的环状间隔壁34。环状间隔壁34与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上表面部分、盖主体部18的顶板部18a一并,以将从外部气体吸入口14至顶板部外部气体吸入口27的外部气体吸入流路气密地进行分隔的状态而设置。此外,由此,以从喷嘴盖12的盖主体部18的顶面板18a向上方配置的方式,设置具有将吸入阀机构15的周围分隔的环状间隔壁34的外部气体吸入室19。
此外,吸入室上部部件30b的筒壁部30e的前端侧部分以如下方式装设:以使其外周面与吸入室下部部件29b的内侧面紧贴的状态,嵌入至吸入室下部部件29b的内侧,因此在吸入阀机构15的外侧形成环状间隔壁34。环状间隔壁34由对吸入阀机构15的周围进行分隔的、吸入室上部部件30b的筒壁部30e和吸入室下部部件29b形成。环状间隔壁34以使上端部包围外部气体吸入口14的方式与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内侧面接合,并且以使下端部包围顶板部外部气体吸入口27的方式与盖主体部18的顶板部18a接合。由此,环状间隔壁34以将从外部气体吸入口14至顶板部外部气体吸入口27的外部气体吸入流路气密地进行分隔的状态而设置。
由吸入室上部部件30b的筒壁部30e和吸入室下部部件29b形成的环状间隔壁34以将从外部气体吸入口14至顶板部外部气体吸入口27的外部气体吸入流路气密地进行分隔的状态而设置,由此能够避免如下情况,即:伴随以手握持并按压容器主体11或解除按压的操作而通过从外部气体吸入口14至顶板部外部气体吸入口27的配置有吸入阀机构15的外部气体吸入流路的空气漏出至环状间隔壁34的外侧。由此,能够加快吸入阀机构15的响应性,提高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的使用容易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部件12b闭合时,也如图4所示,在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内部,以包围外部气体吸入口14的方式从盖部件12b的内侧面向下方突出的筒状阀座部15a的下端面以紧贴的状态与从盖主体部18的顶板部18a向上方竖立设置的阀支承片28的单侧连接有阀部15b的上端面28a抵接。由此,阀部15b能够以与阀支承片28的连接部为中心旋动,与筒状阀座部15a的下端面紧贴,因此能够在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内部,容易地形成能够开闭外部气体吸入口14的吸入阀机构1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没有按压容器主体11的状态下,阀部15b以在与筒状阀座部15a的下端面之间出现规定间隔的间隙的方式,单侧连接于阀支承片28(图4)。而且,由于通过按压容器主体11所引起的内压上升,阀部15b以与阀支承片28的连接部为中心发生弹性变形,与筒状阀座部15a的下端面紧贴。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应于压力的变化而移动的阀部15b优选直接面对顶板部外部气体吸入口27地设置,进而优选在阀部15b与顶板部外部气体吸入口27之间没有配置会妨碍空气流动的物体。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中,喷嘴盖12如上所述,主体部件12a与盖部件12b在打开的状态下一体地成型。在主体部件12a与盖部件12b打开的状态下,在由两段筒状部21的扩径筒部21a形成的纵向排出流路16的内部,从上方重叠装设有例如3个多孔部件22。然后,使盖部件12b以绞链接合部12c为中心而旋动,由此使主体部件12a与盖部件12b接合一体化。由此,包含排出喷嘴部12和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部分的下部部件20b的上部由上部部件20a封闭而形成排出喷嘴部13和外部气体吸入室19,并且容易地形成在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内部设置有包括筒状阀座部15a和阀部15b的吸入阀机构15的喷嘴盖12。
所形成的喷嘴盖12通过如下方式一体地安装于容器主体11,即:以在设置在喷嘴盖12的盖主体部18的两段筒状部21的缩径筒部21b安装有汲取管23的上端部分的状态,将盖主体部18装设于口颈部11a。由此,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
而且,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能够进一步简化喷嘴盖的构造和组装步骤,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喷嘴盖从容器主体的口颈部突出的高度,而能够更紧凑地形成。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喷嘴盖12为包括主体部件12a和盖部件12b的两部件结构,在使盖部件12b相对于主体部件12a打开的状态下,通过从纵向排出流路16的上方的作业或操作,例如能够将使内装液体发泡的多孔部件22容易且顺利地装设安装于纵向排出流路16。由此,无需如现有技术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那样,利用与喷嘴盖不同的部件形成具有多孔部件和阀机构等的纵向排出流路,并从后方组装于喷嘴盖或者通过从喷嘴盖的下方的作业或操作而将多孔部件或阀机构等安装于纵向排出流路,而能够与喷嘴盖12一体地容易地形成纵向排出流路。此外,由此,能够进一步简化喷嘴盖的构造和组装步骤。此外,由此,能够以将高度抑制得更低的方式形成喷嘴盖12,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容器的小型化,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所使用的部件件数或树脂量,进而可廉价地形成。
进而,当收纳于容器主体11中的内装液体例如因与空气接触而容易凝固的情况下,通过在使盖部件12b相对于主体部件12a打开的状态下,清洁内装液体的流路等,就能够轻易地排除凝固的内装液体。
进而,在排出部为具有横向排出流路17作为前端侧排出流路的排出喷嘴部13的情况下,如图1及图2所示,能够朝下形成排出喷嘴部13的前端排出口13a。通过朝下形成前端排出口13a,即使不使容器主体11倾斜而保持直立的状态进行按压(挤压),也能够对手掌排出内装液体。在没有使喷嘴盖形成为包括主体部件和盖部件的两部件构成的情况、即一体地成型喷嘴盖的情况下,因在喷嘴盖的成型时所使用的模具在结构上的制约,例如如WO2011/075640号公报中所示的容器那样,必须另外准备前端排出口朝下设置的中空管,并将中空管插入至水平地定向的横向排出流路。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通过在仅在打开的状态下一体地成型主体部件12a和盖部件12b之后,在使盖部件12b旋动而关闭的状态下使喷嘴盖12接合一体化的简单的构造和组装步骤,无需使用作为与喷嘴盖12的树脂材料不同的其他材质的其他部件的构件而另外形成的阀部件,就能够容易地设置用于开闭外部气体吸入口14的吸入阀机构15。
此外,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进一步加快由阀部15b形成的简单的阀机构15的响应性,使得容器主体11的内部的压力变动瞬间传递至阀部15b,由此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开闭外部气体吸入口14的阀机构15具有包括设置于外部气体吸入室19的内侧面的阀座部15a、以及能够与阀座部15a紧贴的阀部15b的简单的构造,并且外部气体吸入室19包括对吸入阀机构15的周围进行分隔的环状间隔壁34,环状间隔壁34以将从外部气体吸入口14至顶板部外部气体吸入口27的外部气体吸入流路气密地进行分隔的状态而设置,因此能够可靠地避免如下情况,即:伴随以手握持按压容器主体11或解除按压的操作而通过配置有吸入阀机构15的外部气体吸入流路的空气泄漏至环状间隔壁34的外侧。由此,容器主体11的内部的压力变动瞬间传递至阀部15b,因此能够有效地加快阀机构的响应性,而能够提高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的使用容易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多孔部件22在主体部件12a和盖部件12b打开的状态下,从上方安装于纵向排出流路16的内部,并且用于开闭外部气体吸入口14的吸入阀机构15设置成在将打开状态的主体部件12a与盖部件12b关闭的状态下接合一体化。由此,能够将高度抑制得更低地形成具有使内装液体发泡以泡的状态排出的挤压发泡功能的喷嘴盖12,能够容易地实现容器的小型化,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所使用的部件件数或树脂量,进而廉价地形成。
进而,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能够将喷嘴盖12的高度抑制得较低,而能够紧凑地形成喷嘴盖12,并且能够不降低泡质地使内装液体与空气混合而发泡。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主体部18的顶板部18a开口而设置的由两段筒状部21的扩径筒部21a形成的纵向排出流路16重叠装设有多孔部件22,在纵向排出流路16的比多孔部件22更靠下方部分没有设置气液混合室,因此使纵向排出流路16变短,由此能够将高度抑制得较低,紧凑地形成喷嘴盖1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如下的位置关系分别形成液体流路24a和空气流路24b的前端部分:从横向观察时,来自液体流路24a的前端供给口26a的内装液体的供给方向延长线X与来自空气流路24b的前端供给口26b的空气的供给方向延长线Y在交叉之前到达多孔部件22的下表面。由此,从液体流路24a的前端供给口26a压送的内装液体、或从空气流路24b的前端供给口26b压送的空气在混合之前到达最下层的成型网眼22的下表面,因此能够通过如下作用产生纹理细腻且泡质良好的泡,即:在空气与内装液体通过各成型网眼22(各多孔部件22)时,通过与各成型网眼碰撞而产生漩涡等乱流,空气与内装液体产生乱流并混合。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10,即使没有特别地设置气液混合室或者以较低的高度设置气液混合室的情况下,也能够不降低泡质地使内装液体与空气混合而发泡成纹理细腻的泡。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本发明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并非必须为挤压发泡容器,也可以是挤压式双层剥离容器等通过按压(挤压)容器主体而使内装液体从排出喷嘴部排出的其他挤压容器。此外,本发明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并非必须为通过按压容器主体而使内装液体排出的挤压容器,也可以为泵容器等具有使通过对容器主体的内部进行加压输送来的内装液体从排出喷嘴部排出的功能的其他各种排出容器。在除该挤压发泡容器以外的容器中,在将主体部件与盖部件打开的状态下,从纵向排出流路的上方将除多孔部件以外的其他必需的部件或构件装设安装于纵向排出流路,由此可发挥与挤压发泡容器的情形相同的作用效果。
进而,盖部件并非必须形成包含排出喷嘴部整体的部分的上部部件,也可以形成排出喷嘴部中仅包含纵向排出流路的正上方部分的区域的上部部件。盖部件并非必须经由绞链接合部而与主体部件连结,也可以成型为与主体部件分开的部件。进而,此外,也可以不在喷嘴盖设置外部气体吸入室。
此外,阀部并非必须单侧连接于主体部件,例如也可以为通过从橡胶板的中心呈放射状加入多个贯通狭缝而设置有多个阀片的阀部。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使橡胶板的中心(放射状的贯通狭缝的起点)与筒状阀座部的轴中心一致地安装。安装方法例如有利用主体部件和盖部件进行夹入固定的方法等。此外,也能够采用使用了树脂制等球体的球阀。球阀例如为如下阀部,即:代替上述阀支承片,将内径比球体的外径大的筒状体呈与外部气体吸入口为同心状地设置于主体部件侧,使其上下开口部附近的内径比球体的外径逐渐缩窄得较小,使球体不会从筒状体到达外部。球体通常因重力而配置于筒状体下部,但伴随按压容器主体或解除按压的操作,球体在筒状体中上下移动,顺利地进行外部气体吸入口的开闭。此外,优选为,以在按压容器主体而通过内压使球体与筒状体内部的上开口部接触的情况下阻断外部气体与容器主体内部的方式设定球体和筒状体的各尺寸,另一方面,以在解除容器主体的按压而球体与筒状体内部的下开口部接触的情况下不阻断外部气体与容器主体内部的方式设定球体和筒状体的各尺寸。
本发明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并非必须使多孔部件的下表面与液体流路的前端供给口及空气流路的前端供给口接近地配置,也可以在液体流路的前端供给口和空气流路的前端供给口之间保持间隔。即使在多孔部件的下表面与液体流路的前端供给口及空气流路的前端供给口之间存在有气液混合室的情况下,只要以如下的位置关系分别形成液体流路和空气流路的前端部分,就包含在本发明中,上述位置关系是指:从横向观察时,来自液体流路的前端供给口的内装液体的供给方向延长线与来自空气流路的前端供给口的空气的供给方向延长线在交叉之前到达多孔部件的下表面。
具有与纵向排出流路连通且具有前端排出口的前端侧排出流路的排出部并非必须为具有横向排出流路作为前端侧排出流路的排出喷嘴部。例如如图6所示,排出部13'也可以具有使用盖部件12b'以与纵向排出流路16'连通的状态形成的、与纵向排出流路16'的上方连续的纵向的流路作为具有前端排出口13a'的前端侧排出流路17'。即,也可以利用前端侧排出流路17'构成排出喷嘴部。进而,也可以在前端侧排出流路17'内插入中空管(未图示),利用前端侧排出流路17'和中空管构成排出喷嘴部。中空管的外径优选与前端侧排出流路17'的内径大致相同。此外,中空管可以朝向排出前端部使内径变细,也可以将中空管的整体设为L字形(弯头形)。
进而,前端侧排出流路的整体无需为主体部件和盖部件这两个部件构成,例如一部分可以仅由盖部件构成,也可以添加其他部件以3个部件以上构成。
关于上述各实施方式,本发明还揭示以下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
<1>一种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包含:容器主体,其收纳内装液体;和喷嘴盖,其装设于该容器主体的口颈部且具有使通过对该容器主体的内部进行加压输送来的内装液体排出的排出部,其中,上述喷嘴盖包括:纵向排出流路,其将从上述容器主体送入的内装液体向上方送出;和前端侧排出流路,其使该纵向排出流路与上述排出部连通,上述喷嘴盖具有主体部件和盖部件,该主体部件在内部具有上述纵向排出流路,该盖部件形成包含上述纵向排出流路的正上方部分的区域的上部部件,上述前端侧排出流路具有由上述主体部件和上述盖部件形成的流路。
<2>如上述<1>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排出部为具有横向排出流路作为上述前端侧排出流路的排出喷嘴部。
<3>如上述<2>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盖部件形成包含上述排出喷嘴部整体的部分的上部部件。
<4>如上述<3>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盖部件经由绞链接合部与上述主体部件连结,在打开的状态下与上述主体部件一体成型之后,使上述盖部件以上述绞链接合部为中心旋动,由此将包含上述排出喷嘴部整体的部分的上部封闭,与上述主体部件接合一体化。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喷嘴盖具有如下的挤压发泡功能:通过按压上述容器主体而使内装液体与空气混合而发泡,并从上述排出部以泡的状态排出。
<6>如上述<5>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将使内装液体发泡的多孔部件安装于上述纵向排出流路的内部,该多孔部件在上述盖部件与上述主体部件没有接合一体化的使上述盖部件敞开的状态下,从上述纵向排出流路的上方安装。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纵向排出流路的上端部与上述主体部件的顶面板在一个面上形成。
<8>如上述<7>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排出部从上述主体部件的顶面板突出而与该顶面板一体地设置。
<9>如上述<7>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排出部为具有横向排出流路作为上述前端侧排出流路的排出喷嘴部。
<10>如上述<6>至<9>中任一项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盖部件一体地形成有按压壁,该按压壁配置于上述主体部件的上述纵向排出流路的上端开口部的内侧,位于安装在上述纵向排出流路的内部的多孔部件的外周缘部的正上方部分。
<11>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项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排出部为具有横向排出流路作为上述前端侧排出流路的排出喷嘴部,上述盖部件在上述横向排出流路与上述纵向排出流路连通的角部,一体地形成有配置于上述横向排出流路的与上述前端排出口相反一侧的端部的终端壁。
<12>如上述<11>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终端壁形成为内侧面弯曲的形状。
<13>如上述<11>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终端壁形成为在导管的侧面的一部分设置有切口部分或狭缝部分的形状。
<14>如上述<1>至<13>中任一项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纵向排出流路具有两段筒状部。
<15>如上述<14>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两段筒状部具有上段的扩径筒部和下段的缩径筒部。
<16>如上述<15>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在上述两段筒状部的缩径筒部装设有延伸设置至容器主体的底部的汲取管的上端部分。
<17>如上述<15>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在设置在上述扩径筒部与缩径筒部之间的台阶部的环状凸缘部,空气孔以上下贯通的方式在周向上分开间隔地形成于多个部位。
<18>如上述<7>至<9>中任一项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排出部具有包括以上述主体部件的顶面板为底面从顶面板竖立设置的侧壁的喷嘴部下部部件。
<19>如上述<7>至<9>中任一项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排出部具有上方向敞开的形状的喷嘴部下部部件。
<20>如上述<2>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具有上述横向排出流路的排出喷嘴部使前端排出口朝下形成。
<21>如上述<1>至<20>中任一项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外部气体吸入口设置成能够通过吸入阀机构进行开闭,该外部气体吸入口在上述喷嘴盖中的上述纵向排出流路的外侧的区域的外周面开口,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成为负压时将外部气体吸入到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上述盖部件形成包含上述外部气体吸入口开口的区域的部分的上部部件,上述吸入阀机构包括:筒状阀座部,其以包围上述外部气体吸入口的方式从上述盖部件的内侧面突出地设置;和阀部,其设置于上述主体部件,能够与上述筒状阀座部的下端面紧贴。
<22>如上述<21>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盖部件形成包含上述排出部和上述外部气体吸入口开口的区域的部分的上部部件。
<23>如上述<22>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盖部件经由绞链接合部与上述主体部件连结,在打开的状态下与上述主体部件一体成型之后,使上述盖部件以上述绞链接合部为中心旋动,由此将包含上述排出部和上述外部气体吸入口开口的区域的部分的上部封闭,与上述主体部件接合一体化。
<24>如上述<1>至<20>中任一项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外部气体吸入口设置成能够通过设置于上述外部气体吸入室的吸入阀机构进行开闭,该外部气体吸入口从上述喷嘴盖的盖主体部的顶面板朝上方配置,设置有外部气体吸入室并且在该外部气体吸入室的上表面部分开口,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成为负压时将外部气体吸入到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上述吸入阀机构包括:阀座部,其以包围上述外部气体吸入口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外部气体吸入室的内侧面;和阀部,其能够与该阀座部紧贴,上述外部气体吸入室具有对上述吸入阀机构的周围进行分隔的环状间隔壁,该环状间隔壁使上端部与上述外部气体吸入室的上表面部分接合且使下端部与上述盖主体部的上述顶面板接合,由此以将从上述外部气体吸入口至在上述顶面板开口的顶板外部气体吸入口的外部气体吸入流路气密地进行分隔的状态而设置。
<25>如上述<24>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盖部件形成包含上述外部气体吸入室的部分的上部部件,上述环状间隔壁包括:盖侧环状间隔壁,其以包围上述阀座部的方式从上述盖部件的内侧面突出地设置;和主体侧环状间隔壁,其以包围上述顶板外部气体吸入口的方式从上述盖主体部的上述顶面板竖立设置而设置于上述主体部件,在上述主体部件与上述盖部件接合一体化时,上述盖侧环状间隔壁的下端部分与上述主体侧环状间隔壁的上端部分紧贴,由此以将上述外部气体吸入流路气密地进行分隔的状态设置上述环状间隔壁。
<26>如上述<25>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盖部件形成包含上述排出部和上述外部气体吸入室的部分的上部部件。
<27>如上述<26>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盖部件经由绞链接合部与上述主体部件连结,在打开的状态下与上述主体部件一体成型之后,使上述盖部件以上述绞链接合部为中心旋动,由此将包含上述排出部和上述外部气体吸入室的部分的上部封闭,与上述主体部件接合一体化。
<28>如上述<24>至<27>中任一项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吸入阀机构的上述阀座部为以包围上述外部气体吸入口的方式从上述盖部件的内侧面突出地设置的筒状阀座部。
<29>如上述<24>至<28>中任一项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吸入阀机构的上述阀部通过单侧连接于从上述盖主体部的上述顶面板竖立设置的阀支承部,可旋动地设置于与上述阀座部对应的位置。
<30>如上述<5>至<29>中任一项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在设置于上述喷嘴盖将内装液体以与空气混合的状态送出至上述排出部的纵向排出流路的内部,装设有使内装液体发泡的多孔部件,并且在上述纵向排出流路中的比上述多孔部件更靠下方部分的内侧面分别开口有:从上述容器主体压送供给内装液体的液体流路的前端供给口、以及从上述容器主体压送供给空气的空气流路的前端供给口,以如下的位置关系分别形成上述液体流路和上述空气流路的前端部分:从横向观察时,来自上述液体流路的前端供给口的内装液体的供给方向延长线与来自上述空气流路的前端供给口的空气的供给方向延长线在交叉之前到达上述多孔部件的下表面。
<31>如上述<30>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多孔部件的下表面与上述液体流路的前端供给口和上述空气流路的前端供给口接近地配置。
<32>如上述<30>或<31>记载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中优选上述多孔部件在上述纵向排出流路的内部重叠装设多个,上述液体流路和上述空气流路的前端部分以如下的位置关系分别形成:从横向观察时,来自前端供给口的内装液体的供给方向延长线与来自前端供给口的空气的供给方向延长线在交叉之前到达最下层的上述多孔部件的下表面。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能够进一步简化喷嘴盖的构造和组装步骤,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喷嘴盖从容器主体的口颈部突出的高度,而紧凑地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及组装步骤而容易地设置用于开闭外部气体吸入口的阀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进一步加快由阀部形成的阀机构的响应性,使得容器主体的内部的压力变动瞬间传递至阀部,由此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根据本发明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即使在没有特别地设置气液混合室或以较低的高度设置气液混合室的情况下,也能够不降低泡质地使内装液体与空气混合而发泡。

Claims (32)

1.一种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包含:容器主体,其收纳内装液体;和喷嘴盖,其装设于该容器主体的口颈部且具有使通过对该容器主体的内部进行加压输送来的内装液体排出的排出部,所述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盖包括:纵向排出流路,其将从所述容器主体送入的内装液体向上方送出;和前端侧排出流路,其使该纵向排出流路与所述排出部连通,
所述喷嘴盖具有主体部件和盖部件,该主体部件在内部具有所述纵向排出流路,该盖部件形成包含所述纵向排出流路的正上方部分的区域的上部部件,所述前端侧排出流路具有由所述主体部件和所述盖部件形成的流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部为具有横向排出流路作为所述前端侧排出流路的排出喷嘴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形成包含所述排出喷嘴部整体的部分的上部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经由绞链接合部与所述主体部件连结,在打开的状态下与所述主体部件一体成型之后,使所述盖部件以所述绞链接合部为中心旋动,由此将包含所述排出喷嘴部整体的部分的上部封闭,与所述主体部件接合一体化。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盖具有如下的挤压发泡功能:通过按压所述容器主体而使内装液体与空气混合而发泡,并从所述排出部以泡的状态排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将使内装液体发泡的多孔部件安装于所述纵向排出流路的内部,该多孔部件在所述盖部件与所述主体部件没有接合一体化的使所述盖部件敞开的状态下,从所述纵向排出流路的上方安装。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排出流路的上端部与所述主体部件的顶面板在一个面上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部从所述主体部件的顶面板突出而与该顶面板一体地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部为具有横向排出流路作为所述前端侧排出流路的排出喷嘴部。
10.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一体地形成有按压壁,该按压壁配置于所述主体部件的所述纵向排出流路的上端开口部的内侧,位于安装在所述纵向排出流路的内部的多孔部件的外周缘部的正上方部分。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部为具有横向排出流路作为所述前端侧排出流路的排出喷嘴部,所述盖部件在所述横向排出流路与所述纵向排出流路连通的角部,一体地形成有配置于所述横向排出流路的与所述前端排出口相反一侧的端部的终端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壁形成为内侧面弯曲的形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壁形成为在导管的侧面的一部分设置有切口部分或狭缝部分的形状。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排出流路具有两段筒状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段筒状部具有上段的扩径筒部和下段的缩径筒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两段筒状部的缩径筒部装设有延伸设置到容器主体的底部的汲取管的上端部分。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在所述扩径筒部与缩径筒部之间的台阶部的环状凸缘部,空气孔以上下贯通的方式在周向上分开间隔地形成于多个部位。
18.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部具有包括以所述主体部件的顶面板为底面而从顶面板竖立设置的侧壁的喷嘴部下部部件。
19.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部具有上方向敞开的形状的喷嘴部下部部件。
2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横向排出流路的排出喷嘴部使前端排出口朝下形成。
21.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外部气体吸入口设置成能够通过吸入阀机构进行开闭,该外部气体吸入口在所述喷嘴盖中的所述纵向排出流路的外侧的区域的外周面开口,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成为负压时将外部气体吸入到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
所述盖部件形成包含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口开口的区域的部分的上部部件,
所述吸入阀机构包括:筒状阀座部,其以包围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口的方式从所述盖部件的内侧面突出地设置;和阀部,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件,能够与所述筒状阀座部的下端面紧贴。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形成包含所述排出部和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口开口的区域的部分的上部部件。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经由绞链接合部与所述主体部件连结,在打开的状态下与所述主体部件一体成型之后,使所述盖部件以所述绞链接合部为中心旋动,由此将包含所述排出部和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口开口的区域的部分的上部封闭,与所述主体部件接合一体化。
24.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外部气体吸入口设置成能够通过设置于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室的吸入阀机构进行开闭,该外部气体吸入口从所述喷嘴盖的盖主体部的顶面板朝上方配置,设置有外部气体吸入室并且在该外部气体吸入室的上表面部分开口,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成为负压时将外部气体吸入到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
所述吸入阀机构包括:阀座部,其以包围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口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室的内侧面;和阀部,其能够与该阀座部紧贴,
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室具有对所述吸入阀机构的周围进行分隔的环状间隔壁,该环状间隔壁使上端部与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室的上表面部分接合且使下端部与所述盖主体部的所述顶面板接合,由此以将从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口至在所述顶面板开口的顶板外部气体吸入口的外部气体吸入流路气密地进行分隔的状态而设置。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形成包含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室的部分的上部部件,
所述环状间隔壁包括:盖侧环状间隔壁,其以包围所述阀座部的方式从所述盖部件的内侧面突出地设置;和主体侧环状间隔壁,其以包围所述顶板外部气体吸入口的方式从所述盖主体部的所述顶面板竖立设置而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件,
在所述主体部件与所述盖部件接合一体化时,所述盖侧环状间隔壁的下端部分与所述主体侧环状间隔壁的上端部分紧贴,由此以将所述外部气体吸入流路气密地进行分隔的状态设置所述环状间隔壁。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形成包含所述排出部和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室的部分的上部部件。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经由绞链接合部与所述主体部件连结,在打开的状态下与所述主体部件一体成型之后,使所述盖部件以所述绞链接合部为中心旋动,由此将包含所述排出部和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室的部分的上部封闭,与所述主体部件接合一体化。
28.如权利要求24~27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阀机构的所述阀座部为以包围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口的方式从所述盖部件的内侧面突出地设置的筒状阀座部。
29.如权利要求24~2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阀机构的所述阀部通过单侧连接于从所述盖主体部的所述顶面板竖立设置的阀支承部,可旋动地设置于与所述阀座部对应的位置。
30.如权利要求5~2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于所述喷嘴盖且将内装液体以与空气混合的状态送出至所述排出部的纵向排出流路的内部,装设有使内装液体发泡的多孔部件,并且在所述纵向排出流路中的比所述多孔部件更靠下方部分的内侧面分别开口有:从所述容器主体压送供给内装液体的液体流路的前端供给口、以及从所述容器主体压送供给空气的空气流路的前端供给口,
以如下的位置关系分别形成所述液体流路和所述空气流路的前端部分:从横向观察时,来自所述液体流路的前端供给口的内装液体的供给方向延长线与来自所述空气流路的前端供给口的空气的供给方向延长线在交叉之前到达所述多孔部件的下表面。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部件的下表面与所述液体流路的前端供给口和所述空气流路的前端供给口接近地配置。
32.如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部件在所述纵向排出流路的内部重叠装设多个,所述液体流路和所述空气流路的前端部分以如下的位置关系分别形成:从横向观察时,来自前端供给口的内装液体的供给方向延长线与来自前端供给口的空气的供给方向延长线在交叉之前到达最下层的所述多孔部件的下表面。
CN201380066621.3A 2012-12-18 2013-12-16 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843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5933A JP6124246B2 (ja) 2012-12-18 2012-12-18 ノズルキャップ付き吐出容器
JP2012-275934 2012-12-18
JP2012275934 2012-12-18
JP2012-275933 2012-12-18
JP2012-275935 2012-12-18
JP2012275935A JP6132385B2 (ja) 2012-12-18 2012-12-18 ノズルキャップ付き吐出容器
JP2012280885A JP6214154B2 (ja) 2012-12-25 2012-12-25 スクイズフォーマー容器
JP2012-280885 2012-12-25
PCT/JP2013/083622 WO2014098029A1 (ja) 2012-12-18 2013-12-16 ノズルキャップ付き吐出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4363A true CN104884363A (zh) 2015-09-02
CN104884363B CN104884363B (zh) 2017-01-18

Family

ID=50978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662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84363B (zh) 2012-12-18 2013-12-16 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427761B2 (zh)
EP (1) EP2937294B1 (zh)
CN (1) CN104884363B (zh)
MY (1) MY185364A (zh)
TW (1) TWI601671B (zh)
WO (1) WO20140980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43845A (en) * 2015-11-02 2017-05-03 Deb Ip Ltd Foaming component
JP6423495B1 (ja) * 2017-07-21 2018-11-14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ノズルキャップ、それを備えたノズル装置及び薬液の散布方法
JP7046754B2 (ja) * 2018-07-31 2022-04-04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泡吐出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8295A (ja) * 1995-01-25 1996-08-0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泡状液体絞り出し容器
JPH09156659A (ja) * 1995-12-05 1997-06-17 Kao Corp 泡吐出容器
JPH1016998A (ja) * 1996-06-27 1998-01-20 Pentel Kk 吐出容器
JP2000117162A (ja) * 1998-10-14 2000-04-25 Akira Matsumoto 簡易型ポンプディスペンサー
JP2000219254A (ja) * 1999-01-28 2000-08-08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泡噴出容器
US20070164132A1 (en) * 2003-02-18 2007-07-19 Keith Laidler Spray nozzle
CN101668508A (zh) * 2007-04-27 2010-03-10 花王株式会社 双剂型染色用或脱色用毛发化妆品
CN102639404A (zh) * 2009-12-14 2012-08-15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测量定量帽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8364A (en) * 1975-04-03 1977-04-19 Hershel Earl Wright Foam dispensing device
JPS5267607U (zh) 1975-11-14 1977-05-19
JPS5293914U (zh) 1976-01-08 1977-07-13
JPS5293914A (en) * 1976-02-02 1977-08-08 Toshiba Corp Protective controller of pump up station
JPS5723027Y2 (zh) 1977-04-12 1982-05-19
JPS59168355A (ja) * 1983-03-15 1984-09-22 Hitachi Ltd アンモニア分析方法および装置
JPS59168355U (ja) 1983-04-25 1984-11-10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包装容器
JPS60204471A (ja) 1984-03-30 1985-10-16 キヤニヨン株式会社 圧搾式フオ−マ−
US5219102A (en) * 1990-04-05 1993-06-15 Earl Wright Company Foaming device
FR2676010B1 (fr) 1991-04-30 1993-08-13 Oreal Dispositif pour la distribution de mousse, et bouton-poussoir pour un tel dispositif.
JP2934145B2 (ja) 1994-01-28 1999-08-16 花王株式会社 泡吐出容器
JP3761140B2 (ja) 1999-11-30 2006-03-29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泡噴出器
IT1307523B1 (it) 1999-12-02 2001-11-06 Taplast Spa Metodo di erogazione di liquidi sotto forma di schiuma tramitecontenitori deformabili e dispositivo utilizzante tale metodo
US6536685B2 (en) 2001-03-16 2003-03-25 Unilever Home And Personal Care Usa, Division Of Conopco, Inc. Foamer
WO2011075640A1 (en) 2009-12-18 2011-06-2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ersonal care composition foaming product and foaming dispenser
RU2577491C2 (ru) * 2010-05-31 2016-03-20 Као Корпорейшн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выдачи пены
JP2012001242A (ja) 2010-06-16 2012-01-05 Kao Corp 泡吐出容器
US8430107B2 (en) * 2011-03-11 2013-04-30 Yu Chang Esthetics Consultant Co., Ltd. Foam output device easy to produce foam
JP5717135B2 (ja) 2011-04-28 2015-05-13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泡噴出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8295A (ja) * 1995-01-25 1996-08-0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泡状液体絞り出し容器
JPH09156659A (ja) * 1995-12-05 1997-06-17 Kao Corp 泡吐出容器
JPH1016998A (ja) * 1996-06-27 1998-01-20 Pentel Kk 吐出容器
JP2000117162A (ja) * 1998-10-14 2000-04-25 Akira Matsumoto 簡易型ポンプディスペンサー
JP2000219254A (ja) * 1999-01-28 2000-08-08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泡噴出容器
US20070164132A1 (en) * 2003-02-18 2007-07-19 Keith Laidler Spray nozzle
CN101668508A (zh) * 2007-04-27 2010-03-10 花王株式会社 双剂型染色用或脱色用毛发化妆品
CN102639404A (zh) * 2009-12-14 2012-08-15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测量定量帽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3516A (zh) 2014-09-01
MY185364A (en) 2021-05-11
US9427761B2 (en) 2016-08-30
CN104884363B (zh) 2017-01-18
US20150328652A1 (en) 2015-11-19
EP2937294B1 (en) 2018-07-04
EP2937294A1 (en) 2015-10-28
TWI601671B (zh) 2017-10-11
EP2937294A4 (en) 2016-08-24
WO2014098029A1 (ja) 2014-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52374B1 (en) Dispenser
CN104884363A (zh) 具喷嘴盖的排出容器
US20050269372A1 (en) Vented dispensing package
JP5968614B2 (ja) 泡噴出容器
CN105873832A (zh) 泡沫喷出管容器
CN102686490B (zh) 挤压式容器用盖子
JP5859408B2 (ja) 泡噴出容器
JP5828377B2 (ja) 注出容器
JP2012001242A (ja) 泡吐出容器
JP6124246B2 (ja) ノズルキャップ付き吐出容器
CN102656094B (zh) 挤压式容器用盖
JP6296777B2 (ja) ノズルキャップ付き吐出容器
JP6317107B2 (ja) スクイズフォーマー容器
CN219008606U (zh) 泡沫喷出容器
JP6214154B2 (ja) スクイズフォーマー容器
JP5710402B2 (ja) 泡噴出容器
JP6132385B2 (ja) ノズルキャップ付き吐出容器
JP6512800B2 (ja) 泡吐出可能な二重容器
WO2019100051A1 (en) Multiple form dispensing container and package
JP2011240935A (ja) 泡吐出容器
TH161046A (th) ภาชนะบรรจุแบบมีส่วนปล่อยระบายซึ่งประกอบมาพร้อมด้วยฝาปิดแบบหัวพ่น
TH75688B (th) ภาชนะบรรจุแบบมีส่วนปล่อยระบายซึ่งประกอบมาพร้อมด้วยฝาปิดแบบหัวพ่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