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4030B - 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4030B
CN104874030B CN201510215723.8A CN201510215723A CN104874030B CN 104874030 B CN104874030 B CN 104874030B CN 201510215723 A CN201510215723 A CN 201510215723A CN 104874030 B CN104874030 B CN 104874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fixing material
composite fixing
f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157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4030A (zh
Inventor
冯尙彩
王慧
周松
任继东
史晓委
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iny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y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iny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157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74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74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4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4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40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将现有高分子夹板的优点和外用中药起效药方的优点结合起来,制备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该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没有固定支撑物同时具备药效的问题,且该产品非常易用,完全不需要专业人士即可操作。其很好地弥补了骨伤外固定材料的不足,是骨伤外固定材料研发的趋势。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组成如下:包括填充物和外层;填充物是由中药粉末、高分子胶、忍冬藤植物纤维形成的填充固定材料;外层为消毒无纺布。

Description

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许多种不同的矫形外科浇注材料已被开发以用于断裂的或受伤的人类肢体的固定。为此目的而发明的某些早期浇注材料包括与绷带一起的石膏的应用,它由网状织物(即棉纱布)组成,用石膏掺入缝隙和网状织物表面。
但是,浇注体石膏有许多伴随的缺点:包括较低的强度与重量比率,导致最终浇注体非常重并且体积大。另外石膏浇注体在水中通常崩解,因此制成后必须防止洗浴或其它与水接触的活动。此外,巴黎浇注体的石膏不具有透气性,从而浇注物下的空气循环无法实现,而此种空气循环对于湿气的蒸发和除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样常常导致皮肤浸渍、发炎或感染。这些以及其他的一些缺点,如夏天闷热,冬天较冷。
由于传统固定材料石膏的诸多缺点,骨伤外固定材料的研究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骨伤外固定材料主要是传统的石膏绷带、热塑夹板等,分别存在功能单一、透气性差、可塑性差等问题,并易造成皮肤红肿、发炎等缺陷。现有的高分子夹板、绷带等现有技术,高分子夹板本身只负责固定作用,鲜有其中本身具备药效的,一般都是高分子层与外用药层分开,这样貌似容易实施,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首先用药配方的问题,很难由非专业人士实施,其次是如何将药贴合的问题,往往还要添加黏贴层、棉垫层、透气层等,制备加工非常麻烦,既提高了成本,也降低了成品率,药品层往往与高分子层具备不同的保质期,这又是一个麻烦的问题。
本研究针对目前外固定材料存在的问题,以中药复方提取物为有效活性组分,以高分子胶为主要支撑材料兼顾温水浸泡后塑形,忍冬藤等中药植物纤维作为填充材料,研制新型中药外固定多功能复合材料。新制备的中药外固定材料既具有固定支撑作用,又能贴合实际需求而塑形,由于添加了中药成分,有很好的外用药辅助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现有高分子夹板的优点和外用中药起效药方的优点结合起来,制备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该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没有固定支撑物同时具备药效的问题,且该产品非常易用,完全不需要专业人士即可操作。其很好地弥补了骨伤外固定材料的不足,是骨伤外固定材料研发的趋势。
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组成如下:
包括填充物和外层;填充物是由中药粉末、高分子胶、忍冬藤植物纤维形成的填充固定材料;外层为消毒无纺布。
前述的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粉末是以下中药配比经过醇提取和旋蒸、烘干后的粉末:鸡血藤28-32份、 红花13-17份、丹参28-32份、川芎18-22份、苏木28-32份、自然铜13-17份、冰片1-5份、川乌13-17份、炒马钱子8-12份、血竭4-8份、煅石膏28-32份、土鳖虫13-17份、 当归18-22份,乳香和没药各1-3份,以上份数为重量份;所述高分子胶是聚氨酯胶或聚乙烯醇胶,填充物中还具有发泡剂;复合材料厚度为3-6mm。
前述的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配比为,鸡血藤30份、 红花15份、丹参30份、川芎20份、 苏木30份、自然铜15份、 冰片3份、川乌15份、炒马钱子10份、血竭6份、 煅石膏30份、土元15份、 当归20份,乳香和没药各1份。
前述填充物还可以包括聚乙烯、淀粉、固化剂,聚乙烯为粉状,以及无机填料,一起固化后形成填充固定材料,固化剂为加速产品硬化的作用,聚乙烯、淀粉、无机填料这些可视情况加入;
前述填充物,可以在有孔洞设置的模具中成型,以使得开模得到的填充固定材料具有均匀分布的孔,以使得空气流通;还可以具有刚性高分子材料外壳,其形状与外固定复合材料相配合,以保护外固定复合材料;
该填充固定材料在固化后是多孔的,并且有足够数量的小孔,可以使得空气、水蒸气通过,其固化后具有不少于5%的孔隙体积;
前述无机填料可以是矾土、偏硅酸钙、碳酸钙、硫酸钙、高岭土、云母、滑石、硫酸钡、碳纤维、玻璃纤维、陶瓷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填充固定材料的内侧还可以贴有聚合物薄膜,用于控制药物的释放,该薄膜均匀分布有微米级孔以利于药物的扩散与释放,薄膜的材质选自以下种类中一类聚合物的一种聚合物,聚乙烯醇、聚环氧乙烷、聚丙烯酰胺类、聚丙烯酸类、纤维素醚聚合物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和羟乙基纤维素,聚乙基噁唑啉、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乙烷和聚环氧丙烷共聚物,聚环氧乙烷或聚环氧乙烷和聚环氧丙烷聚合物的酯和聚环氧乙烷或聚环氧乙烷和聚环氧丙烷聚合物的氨基甲酸脂。
该填充固定材料还可以具有包裹层,其遇水溶解,可快速溶解在水中并在暴露于水60秒钟以内溶解,更优选的是,此内衬当暴露于水30秒钟以内溶解,最好此内衬当暴露于水中10秒钟内溶解,优选的内衬当溶解时也对带提供一种润滑作用。其可以是包括聚乙烯醇(“PVA”)和PVA的共聚物、聚丙烯酰胺、含丙烯酸的聚合物,纤维素醚聚合物如羟丙基纤维素和羟乙基纤维素、聚乙基恶唑啉、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无规和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的酯和氨基甲酸酯和聚环氧丙烷聚合物等。
前述的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中药粉末的制备:
将中药配比中鸡血藤、红花、丹参、川芎、苏木、自然铜、冰片、川乌、炒马钱子、煅石膏、土憋虫、当归粗粉碎混合,得粗粉碎混合物;使用高速粉碎机将粗粉碎混合物进行高速粉碎,使用研钵将血竭磨碎并加入,然后过200目筛,以得用于提取的中药粉碎物;
醇提取法制备复方中药提取物:将上述中药粉碎物用90%乙醇冷却回流3次,每次加入乙醇的量相对30份鸡血藤为110重量份,回流两小时,回流结束后进行抽滤,合并滤液。将所得滤液通过55℃旋转蒸发,获得浓缩提取液。在得到浓缩的中药提取液之后再依次加入乳香和没药,各1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干燥,以得醇提中药粉末。
2)忍冬藤植物纤维制备:
将忍冬藤用水洗净,再用异丙醇洗净,切制粉碎成为细又短的纤维状;
3)外固定复合材料制备:
在高分子胶溶液中,加入中药粉末和发泡剂,忍冬藤植物纤维,混合并熔融,注入模具,加温30-60min,开模得到填充固定材料;
本发明之所以利用忍冬藤植物纤维,是利用其替代一般填充用的玻璃纤维、陶瓷材料等,并可同时提供药效,其成本低廉,取得容易,相较一般应用的纤维填料又具有了药效。
所述模具可以是以螺旋工艺或者是Z-web工艺挤出成填充固定材料的,且其中所述片材有至少5%-20%的含孔体积,非软化状态下有至少300dyne/cm2的屈服应力。
用Z-web工艺加工时,可以使得填充固定材料在微观上呈波浪状,具体形成单元状重复的波浪形状单元,在填充固定材料的薄方向发生卷曲,并造成这些卷曲的重现及其后的连续性,于是使制品有着从一端看去具有排成一列的顶点的起伏的单元,其中起伏单元一侧的顶点到另一侧顶点的平行距离不大于8-12mm。
前述的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的塑形应用方法,其中:
A)打开包装后,将夹板浸泡在常温22~30℃温水中约5-10S,同时予以挤压,取出后挤出过多水分,用干毛巾去掉多余水分;
B)根据需要进行塑形,塑形变形操作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手动或者是用工具、机械操作;塑形操作时间不超过5min,塑形后经历10-15分钟的完全硬化过程。
前述忍冬藤植物纤维,可以替换为无机填料,具体可以是矾土、偏硅酸钙、碳酸钙、硫酸钙、高岭土、云母、滑石、硫酸钡、碳纤维、玻璃纤维、陶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组成如下:
包括填充物和外层;填充物是由中药粉末、聚氨酯胶、忍冬藤植物纤维形成的填充固定材料,还包括聚乙烯、淀粉、固化剂,聚乙烯为粉状,以及无机填料,一起固化后形成填充固定材料;外层为消毒无纺布。填充物中还具有发泡剂;复合材料厚度为3mm。
前述的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粉末是以下中药配比经过醇提取和旋蒸、烘干后的粉末:所述中药配比为,鸡血藤30份、 红花15份、丹参30份、川芎20份、 苏木30份、自然铜15份、 冰片3份、川乌15份、炒马钱子10份、血竭6份、 煅石膏30份、土元15份、 当归20份,乳香和没药各1份,以上份数为重量份。
前述填充物,固化剂为加速产品硬化的作用。
前述填充物,可以在有孔洞设置的模具中成型,以使得开模得到的填充固定材料具有均匀分布的孔,以使得空气流通;该填充固定材料在固化后是多孔的,并且有足够数量的小孔,可以使得空气、水蒸气通过,其固化后具有不少于10%的孔隙体积;所述固化剂具体是环氧树脂粉体。
还可以具有刚性高分子材料外壳,其形状与外固定复合材料相配合,以保护外固定复合材料;前述无机填料是高岭土;该填充固定材料的内侧还可以贴有聚合物薄膜,用于控制药物的释放,该薄膜均匀分布有微米级孔以利于药物的扩散与释放,薄膜的材质是聚环氧乙烷。
该填充固定材料还可以具有包裹层,其遇水溶解,可快速溶解在水中并在暴露于水60秒钟以内溶解,内衬当溶解时也对带提供一种润滑作用。其是包括聚乙烯醇的共聚物。
前述的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中药粉末的制备:
将前述中药配比中鸡血藤、红花、丹参、川芎、苏木、自然铜、冰片、川乌、炒马钱子、煅石膏、土憋虫、当归粗粉碎混合,得粗粉碎混合物。
使用高速粉碎机将粗粉碎混合物进行高速粉碎,使用研钵将血竭磨碎并加入,然后过200目筛,以得用于提取的中药粉碎物;醇提取法制备复方中药提取物:将上述中药粉碎物用95%乙醇冷却回流5次,每次加入乙醇的量相对30份鸡血藤为100重量份,回流两小时,回流结束后进行抽滤,合并滤液。将所得滤液通过55℃旋转蒸发,获得浓缩提取液。在得到浓缩的中药提取液之后再依次加入乳香和没药,各1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干燥,以得醇提中药粉末。
2)忍冬藤植物纤维制备:
将忍冬藤用水洗净,再用异丙醇洗净,切制粉碎成为细又短的纤维状。
3)外固定复合材料制备:
在高分子胶溶液中,加入中药粉末和发泡剂,忍冬藤植物纤维,混合并熔融,注入模具,加温30min,开模得到填充固定材料;
本发明之所以利用忍冬藤植物纤维,是利用其替代一般填充用的玻璃纤维、陶瓷材料等,并可同时提供药效,其成本低廉,取得容易,相较一般应用的纤维填料又具有了药效。
所述模具可以是以螺旋工艺或者是Z-web工艺挤出成填充固定材料的,且其中所述片材有至少10%的含孔体积,非软化状态下有至少300dyne/cm2的屈服应力。
使用Z-web工艺加工时,可以使得填充固定材料在微观上呈波浪状,具体形成单元状重复的波浪形状单元,在填充固定材料的薄方向发生卷曲,并造成这些卷曲的重现及其后的连续性,于是使制品有着从一端看去具有排成一列的顶点的起伏的单元,其中起伏单元一侧的顶点到另一侧顶点的平行距离不大于8mm。
前述的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的塑形应用方法,其中:
A)打开包装后,将夹板浸泡在常温22~25℃温水中约5S,同时予以挤压,取出后挤出过多水分,用干毛巾去掉多余水分;
B)根据需要进行塑形,塑形变形操作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手动或者是用工具、机械操作;塑形操作时间不超过5min,塑形后经历10分钟的完全硬化过程。
前述忍冬藤植物纤维,可以替换为无机填料,具体是高岭土。
实施例2
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组成如下:
包括填充物和外层;填充物是由中药粉末、聚氨酯胶、忍冬藤植物纤维形成的填充固定材料,还包括聚乙烯、淀粉、固化剂,聚乙烯为粉状,以及无机填料,一起固化后形成填充固定材料;外层为消毒无纺布。填充物中还具有发泡剂;复合材料厚度为4mm。
前述的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粉末是以下中药配比经过醇提取和旋蒸、烘干后的粉末:所述中药配比为,鸡血藤32份、 红花13份、丹参32份、川芎18份、 苏木32份、自然铜13份、 冰片5份、川乌13份、炒马钱子12份、血竭5份、 煅石膏32份、土元13份、 当归22份,乳香和没药各1份,以上份数为重量份。
前述填充物,固化剂为加速产品硬化的作用。
前述填充物,可以在有孔洞设置的模具中成型,以使得开模得到的填充固定材料具有均匀分布的孔,以使得空气流通;该填充固定材料在固化后是多孔的,并且有足够数量的小孔,可以使得空气、水蒸气通过,其固化后具有不少于12%的孔隙体积;所述固化剂具体是聚丙烯酰胺类粉体。
还可以具有刚性高分子材料外壳,其形状与外固定复合材料相配合,以保护外固定复合材料;前述无机填料是碳酸钙;该填充固定材料的内侧还可以贴有聚合物薄膜,用于控制药物的释放,该薄膜均匀分布有微米级孔以利于药物的扩散与释放,薄膜的材质是聚丙烯酰胺。
该填充固定材料还可以具有包裹层,其遇水溶解,可快速溶解在水中并在暴露于水30秒钟以内溶解,内衬当溶解时也对带提供一种润滑作用。其是包括聚乙烯醇的共聚物。
前述的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中药粉末的制备:
将前述中药配比中鸡血藤、红花、丹参、川芎、苏木、自然铜、冰片、川乌、炒马钱子、煅石膏、土憋虫、当归粗粉碎混合,得粗粉碎混合物。
使用高速粉碎机将粗粉碎混合物进行高速粉碎,使用研钵将血竭磨碎并加入,然后过160目筛,以得用于提取的中药粉碎物;醇提取法制备复方中药提取物:将上述中药粉碎物用95%乙醇冷却回流6次,每次加入乙醇的量相对30份鸡血藤为100重量份,回流两小时,回流结束后进行抽滤,合并滤液。将所得滤液通过55℃旋转蒸发,获得浓缩提取液。在得到浓缩的中药提取液之后再依次加入乳香和没药,各1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干燥,以得醇提中药粉末。
2)忍冬藤植物纤维制备:
将忍冬藤用水洗净,再用异丙醇洗净,切制粉碎成为细又短的纤维状。
3)外固定复合材料制备:
在高分子胶溶液中,加入中药粉末和发泡剂,忍冬藤植物纤维,混合并熔融,注入模具,加温35min,开模得到填充固定材料;
本发明之所以利用忍冬藤植物纤维,是利用其替代一般填充用的玻璃纤维、陶瓷材料等,并可同时提供药效,其成本低廉,取得容易,相较一般应用的纤维填料又具有了药效。
所述模具可以是以螺旋工艺或者是Z-web工艺挤出成填充固定材料的,且其中所述片材有至少12%的含孔体积,非软化状态下有至少320dyne/cm2的屈服应力。
使用Z-web工艺加工时,可以使得填充固定材料在微观上呈波浪状,具体形成单元状重复的波浪形状单元,在填充固定材料的薄方向发生卷曲,并造成这些卷曲的重现及其后的连续性,于是使制品有着从一端看去具有排成一列的顶点的起伏的单元,其中起伏单元一侧的顶点到另一侧顶点的平行距离不大于9mm。
前述的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的塑形应用方法,其中:
A)打开包装后,将夹板浸泡在常温23~26℃温水中约6S,同时予以挤压,取出后挤出过多水分,用干毛巾去掉多余水分;
B)根据需要进行塑形,塑形变形操作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手动或者是用工具、机械操作;塑形操作时间不超过6min,塑形后经历12分钟的完全硬化过程。
前述忍冬藤植物纤维,可以替换为无机填料,具体是碳酸钙。
实施例3
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组成如下:
包括填充物和外层;填充物是由中药粉末、聚氨酯胶、忍冬藤植物纤维形成的填充固定材料,还包括聚乙烯、淀粉、固化剂,聚乙烯为粉状,以及无机填料,一起固化后形成填充固定材料;外层为消毒无纺布。填充物中还具有发泡剂;复合材料厚度为5mm。
前述的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粉末是以下中药配比经过醇提取和旋蒸、烘干后的粉末:所述中药配比为,鸡血藤28份、 红花17份、丹参28份、川芎22份、 苏木28份、自然铜16份、 冰片4份、川乌17份、炒马钱子11份、血竭3份、 煅石膏29份、土元16份、 当归19份,乳香和没药各1份,以上份数为重量份。
前述填充物,固化剂为加速产品硬化的作用。
前述填充物,可以在有孔洞设置的模具中成型,以使得开模得到的填充固定材料具有均匀分布的孔,以使得空气流通;该填充固定材料在固化后是多孔的,并且有足够数量的小孔,可以使得空气、水蒸气通过,其固化后具有不少于16%的孔隙体积;所述固化剂具体是聚丙烯酰胺类粉体。
还可以具有刚性高分子材料外壳,其形状与外固定复合材料相配合,以保护外固定复合材料;前述无机填料是偏硅酸钙;该填充固定材料的内侧还可以贴有聚合物薄膜,用于控制药物的释放,该薄膜均匀分布有微米级孔以利于药物的扩散与释放,薄膜的材质是氨基甲酸酯。
该填充固定材料还可以具有包裹层,其遇水溶解,可快速溶解在水中并在暴露于水20秒钟以内溶解,内衬当溶解时也对带提供一种润滑作用。其是包括聚乙烯醇的共聚物。
前述的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中药粉末的制备:
将前述中药配比中鸡血藤、红花、丹参、川芎、苏木、自然铜、冰片、川乌、炒马钱子、煅石膏、土憋虫、当归粗粉碎混合,得粗粉碎混合物。
使用高速粉碎机将粗粉碎混合物进行高速粉碎,使用研钵将血竭磨碎并加入,然后过120目筛,以得用于提取的中药粉碎物;醇提取法制备复方中药提取物:将上述中药粉碎物用95%乙醇冷却回流6次,每次加入乙醇的量相对20份鸡血藤为100重量份,回流两小时,回流结束后进行抽滤,合并滤液。将所得滤液通过55℃旋转蒸发,获得浓缩提取液。在得到浓缩的中药提取液之后再依次加入乳香和没药,各1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干燥,以得醇提中药粉末。
2)忍冬藤植物纤维制备:
将忍冬藤用水洗净,再用异丙醇洗净,切制粉碎成为细又短的纤维状。
3)外固定复合材料制备:
在高分子胶溶液中,加入中药粉末和发泡剂,忍冬藤植物纤维,混合并熔融,注入模具,加温40min,开模得到填充固定材料;
本发明之所以利用忍冬藤植物纤维,是利用其替代一般填充用的玻璃纤维、陶瓷材料等,并可同时提供药效,其成本低廉,取得容易,相较一般应用的纤维填料又具有了药效。
所述模具可以是以螺旋工艺或者是Z-web工艺挤出成填充固定材料的,且其中所述片材有至少16%的含孔体积,非软化状态下有至少360dyne/cm2的屈服应力。
使用Z-web工艺加工时,可以使得填充固定材料在微观上呈波浪状,具体形成单元状重复的波浪形状单元,在填充固定材料的薄方向发生卷曲,并造成这些卷曲的重现及其后的连续性,于是使制品有着从一端看去具有排成一列的顶点的起伏的单元,其中起伏单元一侧的顶点到另一侧顶点的平行距离不大于7mm。
前述的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的塑形应用方法,其中:
A)打开包装后,将夹板浸泡在常温24~30℃温水中约8S,同时予以挤压,取出后挤出过多水分,用干毛巾去掉多余水分;
B)根据需要进行塑形,塑形变形操作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手动或者是用工具、机械操作;塑形操作时间不超过5min,塑形后经历14分钟的完全硬化过程。
前述忍冬藤植物纤维,可以替换为无机填料,具体是偏硅酸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所涉及的组成成分和制备方法均可根据实施方式进行相应调整,但不能超出该发明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组成如下:
包括填充物和外层;
填充物是由中药粉末、高分子胶、忍冬藤植物纤维形成的填充固定材料;
外层为消毒无纺布;
所述中药粉末是以下中药配比得到的粉末:鸡血藤28-32份、红花13-17份、丹参28-32份、川芎18-22份、苏木28-32份、自然铜13-17份、冰片1-5份、川乌13-17份、炒马钱子8-12份、血竭4-8份、煅石膏28-32份、土鳖虫13-17份、当归18-22份,乳香和没药各1份,以上份数为重量份;
所述鸡血藤、红花、丹参、川芎、苏木、自然铜、冰片、川乌、炒马钱子、血竭、煅石膏、土鳖虫、当归需经过醇提、旋蒸;所述乳香和没药与旋蒸后的中药组分混合后进行干燥,得到中药粉末;
所述高分子胶是聚氨酯胶或聚乙烯醇胶,填充物中还具有发泡剂;
复合材料厚度为3-6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配比为,鸡血藤30份、红花15份、丹参30份、川芎20份、苏木30份、自然铜15份、冰片3份、川乌15份、炒马钱子10份、血竭6份、煅石膏30份、土元15份、当归20份,乳香和没药各1份;
填充物中还具有聚乙烯、淀粉、固化剂。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中药粉末的制备:
将中药配比中鸡血藤、红花、丹参、川芎、苏木、自然铜、冰片、川乌、炒马钱子、煅石膏、土憋虫、当归粗粉碎混合,得粗粉碎混合物;
使用高速粉碎机将粗粉碎混合物进行高速粉碎粉碎,使用研钵将血竭磨碎并加入,然后过200目筛,以得用于提取的中药粉碎物;
醇提取法制备复方中药提取物:将上述中药粉碎物用90%乙醇冷却回流3次,每次加入乙醇的量相对30份鸡血藤为110重量份,回流两小时,回流结束后进行抽滤,合并滤液;将所得滤液通过55℃旋转蒸发,获得浓缩提取液;在得到浓缩的中药提取液之后再依次加入乳香和没药,各1重量份,搅拌均匀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干燥,以得醇提中药粉末;
2)忍冬藤植物纤维制备:
将忍冬藤洗净,切制粉碎成为细又短的纤维状;
3)外固定复合材料制备:
在高分子胶溶液中,加入中药粉末和发泡剂、忍冬藤植物纤维,混合并熔融,注入模具,加温30-60min,开模得到填充固定材料;
4)将填充固定材料塞入消毒无纺布外层,形成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的塑形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A)打开包装后,将夹板浸泡在常温22~30℃温水中约5-10S,同时予以挤压,取出后挤出过多水分,用干毛巾去掉多余水分;
B)根据需要进行塑形,塑形变形操作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手动或者是用工具、机械操作;塑形操作时间不超过5min,塑形后经历10-15分钟的完全硬化过程。
CN201510215723.8A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4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15723.8A CN104874030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15723.8A CN104874030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4030A CN104874030A (zh) 2015-09-02
CN104874030B true CN104874030B (zh) 2018-06-12

Family

ID=53941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1572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4030B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740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8652A (zh) * 2017-05-22 2018-09-07 太仓市神英中草药专业合作社 一种医用夹板填充用中草药组分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75A (zh) * 1992-05-11 1992-12-09 吴长桥 一种骨伤外固定用中药可塑性材料
CN1084761A (zh) * 1993-07-29 1994-04-06 夏树安 骨伤灵
CN1239652A (zh) * 1999-06-11 1999-12-29 覃建华 一种骨科矫形材料及其装置
CN2438432Y (zh) * 2000-09-07 2001-07-11 王义祥 医学高聚物外固定板
CN1456131A (zh) * 2002-05-10 2003-11-19 北京金荔中科杜仲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带尼龙搭扣低温塑型高分子骨科外固定复合胶板
CN101579416B (zh) * 2009-06-01 2011-03-30 贺兰霞 一种骨科用膏药
CN101703692A (zh) * 2009-11-05 2010-05-12 卢速江 一种治疗骨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0165B (zh) * 2010-11-15 2012-06-06 魏洪莲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4106286U (zh) * 2014-09-12 2015-01-2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新型带中药渗入功能的前臂骨折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4030A (zh)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74342B1 (ko) 하이드로겔 마스크팩 조성물, 이를 통해 제조된 하이드로겔 마스크팩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6798608B (zh) 一种蜡疗用蜡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4421A (zh) 一种用于抗衰除皱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2519A (zh) 一种强膝补肾养生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6287A (zh) 一种聚乙烯醇止血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4030B (zh) 一种掺杂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68840A (zh) 一种活血止痛的外用贴膏
CN105030734B (zh) 一种以热熔载体胶做基质制备贴膏剂的制备方法
CN204951736U (zh) 一种具有内腔填充中药的外固定复合材料的医用夹板
CN101721660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膏药
CN201658672U (zh) 一种改进型狗皮膏药
CN111184852A (zh) 一种自发热保健贴及其制作方法
CN104547797A (zh) 伤湿止痛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56548B (zh) 一种用于镇痛壮骨的外用贴膏
CN108272929A (zh) 一种粗盐热敷用缓释中药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98817A (zh) 一种镇痛膏生产工艺
CN109432203B (zh) 用于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药物组合物及中药原料组合物
CN110742946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膏药及其制作方法
CN110090286A (zh) 一种膏药、膏药贴及膏药和膏药贴的制作方法
CN112870293A (zh) 一种外伤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330776B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膏药
CN1071130C (zh) 骨科制剂及制作方法
CN107375891A (zh) 一种用于祛风湿的外用贴膏的制备方法
CN105770974A (zh) 一种医用痔疮生物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5903058A (zh) 一种含中药成分的透明薄膜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