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0146A - 外展箱 - Google Patents

外展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0146A
CN104870146A CN201380068196.1A CN201380068196A CN104870146A CN 104870146 A CN104870146 A CN 104870146A CN 201380068196 A CN201380068196 A CN 201380068196A CN 104870146 A CN104870146 A CN 104870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abduction
grip
lock
superi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81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0146B (zh
Inventor
亚龙·布鲁纳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ter Plast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ter Plast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ter Plastic Ltd filed Critical Keter Plastic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70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0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0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01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1/00Nestable, stackable or joinable containers; Containers of variable capacity
    • B65D21/02Containers specially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fittings or attachments, to facilitate nesting, stacking, or joining together
    • B65D21/0209Containers specially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fittings or attachments, to facilitate nesting, stacking, or joining together stackable or joined together one-upon-the-other in the upright or upside-down position
    • B65D21/0226Containers with movable parts adapted to be placed in alternative positions for stacking the containers at different levels, i.e. without nesting of the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3/00Storage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workshops facilitating access to, or handling of, work tools or instruments
    • B25H3/02Boxes
    • B25H3/021Boxes comprising a number of connected storage elements
    • B25H3/023Boxes comprising a number of connected storage elements movable relative to one another for access to their interi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34Trays or like shallow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1/00Nestable, stackable or joinable containers; Containers of variable capacity
    • B65D21/02Containers specially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fittings or attachments, to facilitate nesting, stacking, or joining together
    • B65D21/0235Containers stackable in a staggered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28Handles
    • B65D25/30Hand h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3/00Lids or covers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43/14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 B65D43/16Non-removable lids or covers hinged for upward or downward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Stackable Container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外展箱(100),包括:包括最下层托架(50)和最上层托架(10)的至少两个托架(10,30,50),所述至少两个托架之间通过枢转地固定到所述托架的外展连杆(12,14,32,34,52,54)互连,所述托架能够至少在叠合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转换;设置在所述最上层托架(10)处的第一抓握部分(80),所述第一抓握部分构造成被使用者抓握以便使所述托架在其展开位置与其叠合位置之间转换;以及固定机构(70),所述固定机构能够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锁定状态下,当所述托架处于其展开位置时,所述固定机构构造成卡扣锁定构件(60),由此将所述托架锁定在其展开位置;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固定机构从所述锁定构件(60)脱开,由此方便使所述托架从其展开位置移位到其叠合位置;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抓握部分附近或结合到所述第一抓握部分中,使得使用者需要在由他的第一只手抓握所述第一抓握部分的同时通过同一只手将所述固定机构从其锁定状态切换到其解锁状态,由此使所述最上层托架(10)移位而将所述托架从其展开位置转换到其叠合位置。

Description

外展箱
技术领域
当前公开的主题涉及箱子,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外展机构的箱子。
这里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外展箱”指代的是一种实施有连接多个托架的外展机构的箱子(例如,工具箱,钓具箱)。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不同尺寸和结构的外展箱是已知的。一种众所周知类型的外展箱是钓具箱。外展箱通常包括多个分隔开的托架和将托架互连的连杆元件,使得托架能够从重合的叠合状态运动到展开的外展状态,在展开的外展状态中托架竖向偏移,由此能够获得对每个托架的接近。托架被设计成接纳和存储各种工具,比如操作工具、螺钉、螺母、小箱子等。
外展箱基本上被设计成使得不同尺寸和形状的许多物品能够以方便和有序的方式存储,以便提供对容纳物品的最大程度接近。
发明内容
根据当前公开的主题,提供了一种外展箱,所述外展箱包括:
包括最下层托架和最上层托架的至少两个托架,所述至少两个托架之间通过枢转地固定到所述托架的外展连杆互连,所述托架能够至少在叠合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转换;
设置在所述最上层托架处的第一抓握部分,所述第一抓握部分构造成被使用者抓握以便使所述托架在其展开位置与其叠合位置之间转换;以及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能够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锁定状态下,当所述托架处于其展开位置时,所述固定机构构造成卡扣锁定构件,由此将所述托架锁定在其展开位置;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固定机构从所述锁定构件脱开,由此方便使所述托架从其展开位置移位到其叠合位置;
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抓握部分附近或集成到所述第一抓握部分中,使得使用者需要在由他的第一只手抓握所述第一抓握部分的同时通过同一只手将所述固定机构从其锁定状态切换到其解锁状态,由此使所述最上层托架移位而将所述托架从其展开位置转换到其叠合位置。
第一抓握部分和固定机构位于外展箱中的安全位置,即位于最上层托架处,这允许使用者以受控和安全的方式将托架从其展开位置转换到其叠合位置。这种方式消除或减少了在所述位置之间转换期间将使用者的第一只手的手指卡夹在托架之间的可能性。
所述最上层托架可以构造有顶壁、前壁和底壁。所述顶壁和所述前壁在两者之间构造有具有纵向轴线的前边缘。
所述第一抓握部分可以沿着所述前边缘的纵向轴线设置在所述前边缘的中间。
替代性地,所述第一抓握部分可以设置在所述最上层托架的顶壁处。
所述固定机构可以设置在所述最上层托架的前壁处。
所述第一抓握部分可以具有设置在所述最上层托架的顶壁处的第一抓握凹部。
所述第一抓握凹部可以构造有用于容置使用者的第一只手的下述手指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形状和尺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所述外展箱可以进一步包括盖构件。
所述盖构件可以枢转地安装到所述最上层托架并且构成了所述最上层托架的顶壁的一部分。
所述第一抓握凹部可以设置在所述盖构件处。
所述固定机构可以常设地处于其锁定状态。
术语“常设”在本文中指的是通常或大部分的时间内。
所述固定机构可以包括滑动元件,所述滑动元件具有:构造有偏置机构的第一端部,所述偏置机构用于通过在所述滑动元件上施加向外的偏置力向外偏置所述滑动元件,并由此使所述滑动元件常设地处于其锁定状态;以及包括固定突出部的第二端部,所述固定突出部构造有前表面。
所述第一抓握部分可以构造有内部区域,所述内部区域与所述滑动元件一起构成了所述固定机构。
所述滑动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构造有拇指支撑元件的中间部分,所述拇指支撑元件构造成,在通过在所述拇指支撑元件上施加向内的偏置力而将所述固定机构从其锁定状态切换到其解锁状态时,为使用者的第一只手的拇指提供支撑。
所述固定突出部可以构造成在所述固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下接纳在所述锁定构件处,并由此卡扣所述锁定构件。
所述固定突出部可以常设地凸出到所述最上层托架的底壁的表面以外。
在所述滑动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抓握部分的内部区域内的构造中,所述内部区域可以构造有偏置壁,所述偏置壁构造成接合所述偏置机构并且为所述偏置机构提供支撑,以便在所述滑动元件上施加外向的偏置力。
所述偏置机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可弯曲元件。
所述偏置机构可以包括两个可弯曲元件,所述可弯曲元件的端部构造成,在所述固定机构从其常设锁定状态切换到其解锁状态时,彼此远离地移动并且在所述偏置壁上滑动。
所述可弯曲元件的端部进一步构造成,在所述固定机构从其解锁状态切换到其常设锁定状态时,彼此靠近并且在所述偏置壁上滑动。
所述偏置机构可以为压缩弹簧。
所述滑动元件和所述偏置机构可以集成在单个元件中。
所述滑动元件和所述偏置机构可以由相同材料制成。
所述外展箱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最下层托架处的第二抓握部分,所述第二抓握部分构造成由使用者的第二只手抓握,以便在所述托架在其展开位置与其叠合位置之间转换时为所述外展箱提供支撑并且将所述外展箱保持在一定位置。
第二抓握部分位于外展箱中的安全位置处,即位于最下层托架处,这允许使用者以受控和安全的方式使托架在其展开位置与其叠合位置之间转换。这种方式消除或减少了在所述位置之间转换期间将使用者的第一只手的手指卡夹在托架之间的可能性。
所述最下层托架可以构造有前壁,所述第二抓握部分设置在所述前壁处。
所述第二抓握部分可以构造有第二抓握凹部,所述第二抓握凹部构造有用于容置使用者的第二只手的下述手指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形状和尺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所述第二抓握部分可以进一步构造有第二抓握支撑表面,所述第二抓握支撑表面构造成为使用者的第二只手的手掌和拇指提供支撑。
所述锁定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托架中的一个托架处。更具体地,所述锁定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最上层托架下方的第二托架处。
所述第二托架可以构造有顶壁和后壁,所述后壁构造有所述顶壁和所述后壁之间的具有纵向轴线的后边缘。所述锁定构件可以沿着所述纵向轴线设置在所述后边缘的中间。
替代性地,所述锁定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外展连杆中的一个处。
所述锁定构件可以为凹部或任何其它固定元件,所述凹部或任何其它固定元件构造成与所述固定机构接合,并由此被所述固定机构卡扣在其锁定状态。
所述第二托架可以构造有偏置突出部,所述偏置突出部构造成接合所述固定凸出部的前表面,以便在所述托架从叠合位置转换到其展开位置期间在所述滑动元件上施加向内的偏置力。
所述偏置突出部可以凸出到所述第二托架的顶壁的表面以外。
在将所述托架从其叠合位置转换到其展开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偏置突出部可以在将向内的偏置力施加到所述滑动元件上时将所述固定机构从其常设锁定状态切换到其锁定状态,然后在施加的向外的偏置力大于所述向内的偏置力时切换回其常设锁定状态。
托架可以包括两上以上的托架,每个托架通过外展连杆连接到至少两个别的托架,以允许托架同时移位(不包括最下层托架)。由于通过将固定机构卡扣到锁定构件形成的这种同时移位,所有的托架可以被锁定在其展开位置。
当托架处于其叠合位置时,固定机构可以进一步能够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固定机构构造成卡扣另一锁定构件,由此将托架所述在其叠合位置,在所述解锁状态下,固定机构从所述另一锁定构件脱开,由此方便托架从其叠合位置到其展开位置的移位。
所述外展箱可以进一步包括构造成将所述托架锁定在其叠合状态的至少一个闩锁。
所述至少一个闩锁可以在安装部分处枢转地安装到所述最下层托架。
所述盖构件可以构造有至少一个第一接合部分,并且所述安装部分可以构造有至少一个第二接合部分。当所述盖处于其关闭状态时,所述闩锁可以被安装到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合部分,由此将所述托架锁定在其叠合位置,使得所述最上层托架和所述中间托架被固定在所述盖构件与所述最下层托架之间。
所述外展箱可以进一步包括安装到所述托架的最上层托架的至少一个手柄。所述手柄可以用于从一处到另一处保持和运送外展箱。所述手柄可以进一步用于将托架从其叠合位置转换到其展开位置。
所述外展箱可以进一步包括安装到所述托架中的一个上的至少一个支撑元件,支撑元件在托架的展开位置中构造成撑靠在所述外展箱设置于其上的表面上,并由此防止外展箱倾翻。
附图说明
为了理解本发明并且明了本发明如何能够在实践中实施,现在将参照附图并且仅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对实施例进行描述,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当前公开的主题的一个示例的外展箱处于其叠合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外展箱处于其展开位置时的示图;
图3A为图1和图2的外展箱的最上层托架的立体图;
图3B为图3A的部分A1的放大视图;
图3C为图3A的最上层托架的示图,其中不具有外展箱的盖构件和手柄;
图3D为沿着图3C中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
图3E为图1和图2的外展箱的固定机构的滑动元件的立体图;
图3F为图1和图2的外展箱的第二托架的立体图;
图3G为图5E的部分A5的放大图;
图3H为图1和图2的外展箱的最下层托架的立体图;
图3I为沿着图3H中的线B-B截取的横截面;
图4A为沿着图1中的线C-C截取的横截面;
图4B为沿着图2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
图5A为沿着图2中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
图5B为图5A的部分A3的放大视图;
图5C为图5A的侧视图;以及
图5D为图5C的部分A4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附图的图1和图2,其中示出了根据当前公开的主题的一个示例的总体上标示为100的外展箱(cantilever box)。外展箱包括如下的三个托架:最上层托架10、中间托架30和最下层托架50。外展箱100的托架通过外展连杆相互互连,外展连杆以如下方式枢转地固定到托架的侧壁:外展连杆12和外展连杆14将最上层托架10与中间托架30连接,外展连杆32和外展连杆34将最上层托架10与中间托架30和最下层托架50连接,并且外展连杆52和外展连杆54将中间托架30与最下层托架50连接。
托架10、30和50具有其中相应的能够存储工具和其它物品的内部存储空间11、31和51。内部存储空间11、31和51可以由不同的分隔件(比如最下层托架50的分隔件9)分隔成子区域。
托架10、30和50能够在叠合位置(图1中示出)与展开位置(图2、图5A和图5C中示出)之间转换。通过将托架10、30和50从叠合位置转换到展开位置,可以使内部存储空间31和51的内含物显露给使用者。
外展箱100包括枢转地铰接到最上层托架10的盖15。在图1中盖15以其关闭状态示出并且在图2中盖15以其打开状态示出。盖具有第一接合部分11和13。
外展箱100进一步包括两个闩锁2和3,闩锁2和3构造成通过将最上层托架10固定到最下层托架50而将托架锁定在其叠合位置。
闩锁2和3分别在安装部分4和5处枢转地安装到最下层托架50(在图2中示出)。安装部分4和5分别具有第二接合部分7和8。
当盖15处于其关闭状态时,闩锁2被分别安装到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11和7,并且闩锁3被分别安装到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分13和8。闩锁2和3的这种安装将托架锁定在其叠合位置处,使得最上层托架10和中间托架30被固定在盖构件15和最下层托架50之间。
外展箱100具有枢转地安装到最上层托架10的手柄6。手柄6可以用于在闩锁2和3将托架锁定在其叠合位置时从一处到另一处保持并搬运外展箱100。
当闩锁没有将最上层托架10固定到最下层托架50时,托架可以从其叠合位置转换到其展开位置。这可以通过由使用者的一只或两只手沿箭头P1的方向(图1和图4A中示出)施加到最上层托架10上的使用者作用的拉力实现。该拉力可以施加到手柄6上或施加到最上层托架10上。
外展箱100进一步具有两个支撑元件99(图5C中示出),支撑元件99安装到中间托架30的底壁并且在托架的展开位置中构造成用于撑靠在外展箱100设置于其上的表面上,并由此防止外展箱100倾翻。
通常,将托架从其展开位置转换到其叠合位置的一个种法是通过使用者的第一只手将使用者作用的拉力沿箭头P2的方向(图2中示出)施加在最上层托架10上,同时他的第二只手支撑最下层托架50并且提供拉力的反作用力。
为了在将托架从其展开位置转换到叠合位置期间(例如,通过沿方向P2将使用者作用的拉力施加在中间托架30上而不是施加在最上层托架10上)消除或降低将使用者的手指卡夹在托架之间(例如,在中间托架与最下层托架之间)的可能性,将托架锁定在展开位置中是重要的,并且允许将托架从展开位置解锁以及以受控和安全的方式将托架转换到叠合位置是重要的。该受控和安全的方式包括迫使使用者将他的第一只手(第一只手沿方向P2作用拉力)放置在最上层托架10的特定位置处,并且将他的第二只手(第二只手支撑最下层托架并且提供拉力的反作用力)放置在最下层托架50的特定位置处。
为此,外展箱100设置有第一抓握部分80,如在下文中详细描述的,第一抓握部分80设置在最上层托架10的特定安全位置处。第一抓握部分80构造成由使用者的第一只手抓握,以将托架从其展开位置转换到其叠合位置。
此外,第一抓握部分80包括负责在托架的展开位置对托架进行锁定和解锁的固定机构70。固定机构70能够在常设锁定状态(例如,在图1和图2中示出)和解锁状态(未示出)之间切换,每种状态都会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固定机构70集成在第一抓握部分80内,从而使用者需要在通过他的第一只手抓握第一抓握部分的同时通过同一只手将固定机构70从其常设锁定状态切换到其解锁状态,由此将最上层托架10移位,以便将托架10、30和50从其展开位置转换到其叠合位置。
固定机构70在第一抓握部分80中的集成迫使将托架从其展开位置转换到其叠合位置的使用者将他的第一只手定位在第一抓握部分80处,因为在将拉力沿方向P2作用到最上层托架10上之前,托架必须经由固定机构70从其展开位置解锁。
此外,外展箱100设置有第二抓握部分90,第二抓握部分90设置在最下层托架10的特定安全位置处,如在下文中参照图3H和图3I详细描述的。第二抓握部分90构造成为使用者的支撑最下层托架50并且提供拉力的反作用力的第二只手提供空间。
托架10、30和50中的每一个都由相应的外展连杆连接到另外两个托架的事实导致了一种布置,根据该布置,托架能够以同步的方式在叠合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转换。根据外展箱100的这种布置,在最上层托架10不位移的情况下,中间托架30不能够移位,反之亦然。因此,通过在最上层托架30的展开位置中相对于外展箱100的另一元件(即锁定构件)卡扣最上层托架30,所有的托架将被锁定在该位置。根据本示例,固定机构70卡扣设置在中间托架30处的第一凹部60的形式的锁定构件(图5A至图5D中示出),由此将托架锁定在其展开位置。
当托架从其叠合位置转换到其展开位置时,由于其结构,固定机构70被构造成将托架自动地锁定在该位置处。在下文中说明该操作的自动化方式。
当托架设置在其展开位置时,固定机构70处于其常设锁定状态,其中固定机构70卡扣第一凹部60,由此将托架锁定在该位置。下文中参照图5A至图5D详细描述外展箱100的展开位置的详细说明。
当托架处于其图1中示出的叠合位置时,固定机构70处于其常设锁定状态,但在该位置时,托架未被锁定。下文中参照图4A和图4B详细描述外展箱100的叠合位置的详细说明。
当托架处于其展开位置时,通过被切换到其解锁状态,固定机构70脱开第一凹部60,由此将托架从其展开位置解锁,并且方便托架从其展开位置到其叠合位置的移位。
现在参照图3A至图3E,其中第一抓握部分80和固定机构70以详细方式呈现。图3A至图3E示出了在外展箱100中第一抓握部分80和固定机构70可以被设置于的安全位置的示例。该安全位置允许使用者以受控和安全的方式将托架从其展开位置转换到其叠合位置,这种方式消除或降低了在位置之间转换期间将使用者的第一只手的手指卡夹在托架之间的可能性。
如图3A所示,最上层托架10具有顶壁16、前壁18、底壁20、上周边缘14和底周边缘19。顶壁16包括盖15。顶壁16和前壁18构造有两者之间的前边缘17。前边缘17构成了顶边缘14的一部分。第一抓握部分80设置在顶壁16的一部分处以及前壁18的一部分处。此外,第一抓握部分80设置在前边缘17的中间,使得在最上层托架的中间选取的线A-A经过第一抓握部分80的中间。第一抓握部分80设置在前边缘17的中间,使得当被使用者抓握和拉动时,基本上相等和对称的力将被施加到最上层托架10。
如呈现了第一抓握部分80的放大视图的图3B所示,第一抓握部分80包括形成在盖15内的第一抓握凹部82,并且包括形成在前壁18的一部分内的固定机构70。第一抓握部分80构造成由使用者的第一只手抓握,具体地由这只手的五个手指抓握。具体地,第一抓握凹部82构造成由使用者的第一只手的下述四个手指抓握: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固定机构70构造成由第五个手指即拇指抓握,如下文中参照图3E详细描述的。如图3B所示,第一抓握凹部82的特征在于允许沿着第一抓握凹部82的长度容置上述四个手指的形状和尺寸。应当指出的是,尽管第一抓握凹部82被构造成容置所有的四个手指,但并不是需要所有四个手指来抓握和拉动第一抓握部分80。此外,由于第一抓握凹部82形成在盖15内,当盖处于其打开状态时,可以使用内部85(图3D中示出)代替第一抓握凹部82来将上述四个手指容置在其中。
第一抓握部分80进一步包括内部区域84(图3D中示出),内部区域84与滑动元件71一起构成了固定机构70。
如图3E所示,滑动元件71具有第一端部74、第二端部75和两者之间的中间部分78。第一端部74构造有两个可弯曲元件76和77(用作压缩弹簧)的形式的偏置机构。可弯曲元件76和77分别具有第一端部76'和第二端部77'。当滑动元件71紧密接纳在内部区域84内时,第一端部76'和第二端部77'与内部区域84的上偏置壁86接合并且由内部区域84的上偏置壁86支撑。这样的接合通过在滑动元件71上施加向外的偏置力而沿由箭头Z1(图3D中)标示的向下方向向外偏压滑动元件71,并由此使固定机构常设地处于其锁定状态。滑动元件和偏置机构可以集成在单个元件中。滑动元件71和可弯曲元件76和77被集成在单个元件中并且由相同材料制成。
中间部分78包括具有底壁73(图3D中示出)的拇指支撑元件72。底壁73成形为当第一抓握部分80由使用者的第一只手抓握时容置使用者的第一只手的第五个手指(即拇指)。
当滑动元件71沿着由箭头Z2标示的向上的方向在内部区域84内滑动时,固定机构70能够从其常设锁定状态转换到其解锁状态。当沿方向Z2在拇指支撑元件72的底壁73上施加向内的偏置力时,固定机构70能够从其锁定状态被切换到其解锁状态。当滑动元件71沿方向Z2滑动时,上偏置壁86迫使可弯曲元件76和77弯曲,使得其端部76'和77'被迫分别沿方向Z3和Z4运动,同时沿着上偏置壁86滑动并且彼此远离地移动。
当停止施加向内的偏置力时,可弯曲元件76和77回复到其初始形状,由此迫使滑动元件71沿方向Z1滑动,并由此使固定机构70呈现其常设锁定状态。
第一抓握部分80所具有的尺寸被构造成适合于普通的使用者的手的尺寸。这些尺寸包括拇指支撑元件72与第一抓握凹部82之间的合理距离。
第二端部75具有构造有前表面79'的固定突出部79。如在图3D中清楚地示出的,在固定机构70的常设锁定状态下,固定突出部79突出到底壁20的表面以外。
固定突出部79构造成接纳在中间托架30的第一凹部60内,由此将托架锁定在其展开位置。
现在参照图3F和图3G,其中中间托架30被示出。中间托架30构造有顶壁36、前壁37、后壁38、底周边缘34和顶周边缘35。顶壁36和底壁38构造有两者之间的后边缘39。后边缘39构成了顶边缘35的一部分。第一凹部60设置在后边缘39的中间,使得当托架处于其展开位置时,第一凹部60位于第一抓握部分80下方,更具体地位于固定突出部79下方。顶壁36和前壁37进一步构造有两者之间的前边缘40。中间托架30进一步具有第二凹部62。第二凹部设置在前边缘40的中间,使得当托架处于其叠合位置时,第二凹部62位于第一抓握部分80下方,更具体地位于固定突出部79下方。在托架的该位置中,第二凹部62构造成将固定突出部79容置在其中。
中间托架30进一步构造有突出到顶壁39的表面以外的偏置突出部41。由于固定突出部79和偏置突出部41突出到其相应的托架以外,在托架从其叠合位置转换到其展开位置期间固定突出部79和偏置突出部41彼此接合。当接合发生时,偏置突出部41沿方向Z2在前表面79'上、由此在整个滑动元件71上施加向内的偏置力。该偏置力使滑动元件71被向内偏置。当前表面79'经过固定突出部79并且从固定突出部79脱开时,由可弯曲元件76和77施加的向外偏置力大于所述向内偏置力,这使滑动元件71向下滑动到其自然状态。这导致了使固定突出部79弹入第一凹部60中,由此允许固定机构卡扣第一凹部60。
现在参照图3H和图3I,其中具有第二抓握部分90的最下层托架50被示出。图3H和图3I示出了在外展箱100中第二抓握部分90所位于的安全位置的示例。该安全位置允许使用者以受控和安全的方式将托架从其展开位置转换到其叠合位置,这种方式消除或降低了在位置之间转换期间将使用者的第二只手的手指卡夹在托架之间的可能性。
如图3H和图3I所示,最下层托架50具有前壁56、后壁57、底壁58、顶周边缘54和底周边缘55。第二抓握部分90形成在前壁92内。第二抓握部分90具有第二抓握凹部92和第二抓握支撑表面93。
当托架从其展开位置转换到其叠合位置时,第二抓握部分90构造成由使用者的第二只手抓握,具体地由这只手的五个手指和手掌抓握。上述抓握与使用者的第一只手对第一抓握部分80进行的抓握同时进行。具体地,第二抓握凹部92构造成接纳使用者的第一只手的下述四个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第二抓握凹部92的特征在于允许沿着第二抓握凹部92的长度容置上述四个手指的形状和尺寸。当上述四个手指接纳在第二抓握凹部92内时,使用者的第二只手的拇指和手掌构造成接合第二抓握支撑表面93,以提供施加到最上层托架10上的拉力的反作用力。
现在参照图4A、4B和5A至5D,其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外展箱100分别处于其叠合位置以及其展开位置时的不同视图。下面的描述用于总结外展箱100的操作。
如图4A和图4B所示,托架处于其叠合位置,并且闩锁3将最上层托架10固定到最下层托架50。在该位置中,最上层托架10的底边缘19靠置在中间托架30的顶边缘35上,并且中间托架30的底边缘34靠置在最下层托架的顶边缘54上。如图4B所示,固定机构70处于其常设锁定状态,而固定突起部79自由地容置在第二凹部62内。
为了将托架从其叠合位置转换到其展开位置,闩锁2和3必须打开。随后,使用者可以通过使用者的一只或两只手沿箭头P1的方向(图1中示出)在最上层托架10上施加拉力。该拉力可以在使用者拉动手柄6或在使用者抓握第一抓握部分80时被施加。使用者也可以抓握第二抓握部分90,以便将整个装置保持在一定位置并且防止装置倾翻。
如图5A至5D所示,托架10、30和50被锁定在其展开位置。在托架的该位置处,底边缘19的前部靠置在后边缘39上并且底边缘34的前部靠置在后边缘39上。此外,固定突出部79接纳在第一凹部60内,由此将托架锁定在其展开位置。如果使用者想要试图在不将固定机构切换到其解锁状态的情况下将托架转换到其叠合位置,固定突出部79将试图沿方向P3(图5D中示出)运动并且将立即接合第一凹部60的内壁61。这会将固定突出部79卡扣在一定位置,并由此将防止最上层托架10相对于中间托架30移位,并且因此防止托架转换到其叠合位置。
为了通过以受控和安全的方式将托架10、30和50转换到其叠合位置而关闭外展箱100,使用者必须完成以下步骤:
a.关闭盖15(如果之前是打开的)。如上所述,盖可以保持打开,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在下面的步骤“b”中,将使用内部85而不是第一抓握凹部82;
b.由使用者的第一只手抓握第一抓握部分80。抓握通过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置在第一抓握凹部82中,并且通过由使用者的第一只手的拇指接合拇指支撑元件72的底壁83完成;
c.由使用者的第二只手抓握第二抓握部分90。抓握通过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置在第二抓握凹部92内,并且通过由第二只手的拇指和手撑接合第二抓握支撑表面93实现;
d.由第一只手的拇指沿方向Z2在底壁83上施加向内的偏置力,由此将固定机构切换到其解锁状态并且方便托架从其展开位置到其叠合位置的移位;
e.在由第二只手紧紧地抓握第二抓握部分90并且保持在底壁83上施加向内的偏置力的同时,沿方向P2在第一抓握部分80上施加拉力,并由此使最上层托架10和中间托架30朝向最下层托架50移位,直到使这些托架进入其叠合位置。
应当指出的是,以上描述以及其相应的附图仅呈现了第一抓握部分、固定机构和第二抓握部分在当前公开的主题(用于允许安全和受控地使托架在其展开位置与其叠合位置之间转换)的外展箱上的位置的一个示例。

Claims (33)

1.一种外展箱,包括:
包括最下层托架和最上层托架的至少两个托架,所述至少两个托架之间通过枢转地固定到所述托架的外展连杆互连,所述托架能够至少在叠合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转换;
设置在所述最上层托架处的第一抓握部分,所述第一抓握部分构造成被使用者抓握以便使所述托架在其展开位置与其叠合位置之间转换;以及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能够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锁定状态下,当所述托架处于其展开位置时,所述固定机构构造成卡扣锁定构件,由此将所述托架锁定在其展开位置;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固定机构从所述锁定构件脱开,由此方便使所述托架从其展开位置移位到其叠合位置;
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抓握部分附近或集成到所述第一抓握部分中,使得使用者需要在由他的第一只手抓握所述第一抓握部分的同时通过同一只手将所述固定机构从其锁定状态切换到其解锁状态,由此使所述最上层托架移位而将所述托架从其展开位置转换到其叠合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最上层托架构造有顶壁、前壁和底壁,所述顶壁和所述前壁在两者之间构造有具有纵向轴线的前边缘,所述第一抓握部分沿着所述前边缘的纵向轴线设置在所述前边缘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最上层托架的前壁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第一抓握部分具有设置在所述最上层托架的顶壁处的第一抓握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第一抓握凹部构造有用于容置使用者的第一只手的下述手指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形状和尺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展箱,进一步包括盖构件,所述盖构件枢转地安装到所述最上层托架并且构成了所述最上层托架的顶壁的一部分。
7.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4或5的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第一抓握凹部设置在所述盖构件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常设地处于其锁定状态。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滑动元件,所述滑动元件具有:构造有偏置机构的第一端部,所述偏置机构用于通过在所述滑动元件上施加向外的偏置力向外偏置所述滑动元件,并由此使所述滑动元件常设地处于其锁定状态;以及包括固定突出部的第二端部,所述固定突出部构造有前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第一抓握部分构造有内部区域,所述内部区域与所述滑动元件一起构成了所述固定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滑动构件进一步包括构造有拇指支撑元件的中间部分,所述拇指支撑元件构造成,在通过在所述拇指支撑元件上施加向内的偏置力而将所述固定机构从其锁定状态切换到其解锁状态时,为使用者的第一只手的拇指提供支撑。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固定突出部构造成在所述固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下接纳在所述锁定构件处,并由此卡扣所述锁定构件。
13.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固定突出部常设地凸出到所述最上层托架的底壁的表面以外。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滑动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抓握部分的内部区域内,所述内部区域构造有偏置壁,所述偏置壁构造成接合所述偏置机构并且为所述偏置机构提供支撑,以便在所述滑动元件上施加外向的偏置力。
15.根据权利要求9、10和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偏置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可弯曲元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偏置机构包括两个可弯曲元件,所述可弯曲元件的端部构造成,在所述固定机构从其常设锁定状态切换到其解锁状态时,彼此远离地移动并且在所述偏置壁上滑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可弯曲元件的端部进一步构造成,在所述固定机构从其解锁状态切换到其常设锁定状态时,彼此靠近并且在所述偏置壁上滑动。
18.根据权利要求9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滑动元件和所述偏置机构集成在单个元件中。
19.根据权利要求9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滑动元件和所述偏置机构由相同材料制成。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展箱,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最下层托架处的第二抓握部分,所述第二抓握部分构造成由使用者的第二只手抓握,以便在所述托架在其展开位置与其叠合位置之间转换时为所述外展箱提供支撑并且将所述外展箱保持在一定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最下层托架构造有前壁,所述第二抓握部分设置在所述前壁处。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第二抓握部分构造有第二抓握凹部,所述第二抓握凹部构造有用于容置使用者的第二只手的下述手指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形状和尺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第二抓握部分构造有第二抓握支撑表面,所述第二抓握支撑表面构造成为使用者的第二只手的手掌和拇指提供支撑。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锁定构件设置在所述最上层托架下方的第二托架处。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第二托架构造有顶壁和后壁,所述后壁构造有所述顶壁和所述后壁之间的具有纵向轴线的后边缘。
26.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9的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第二托架构造有偏置突出部,所述偏置突出部构造成接合所述固定凸出部的前表面,以便在所述托架从叠合位置转换到其展开位置期间在所述滑动元件上施加向内的偏置力。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偏置突出部凸出到所述第二托架的顶壁的表面以外。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锁定构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设置在所述后边缘的中间。
2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锁定构件为凹部或固定元件,所述凹部或固定元件构造成与所述固定机构接合,并由此被所述固定机构卡扣在其锁定状态。
3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展箱,进一步包括构造成将所述托架锁定在其叠合状态的至少一个闩锁。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闩锁在安装部分处枢转地安装到所述最下层托架。
32.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9的权利要求31所述的外展箱,其中,所述盖构件构造有至少一个第一接合部分,并且所述安装部分构造有至少一个第二接合部分,当所述盖处于其关闭状态时,所述闩锁被安装到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合部分,由此将所述托架锁定在其叠合位置,使得所述最上层托架和所述中间托架被固定在所述盖构件与所述最下层托架之间。
3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展箱,进一步包括安装到所述托架的最上层托架的至少一个手柄。
CN201380068196.1A 2012-12-26 2013-12-24 外展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01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45948P 2012-12-26 2012-12-26
US61/745,948 2012-12-26
PCT/IL2013/051063 WO2014102783A1 (en) 2012-12-26 2013-12-24 Cantilever box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0146A true CN104870146A (zh) 2015-08-26
CN104870146B CN104870146B (zh) 2017-05-10

Family

ID=49989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819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0146B (zh) 2012-12-26 2013-12-24 外展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50029B2 (zh)
EP (1) EP2938468A1 (zh)
CN (1) CN104870146B (zh)
CA (1) CA2894254A1 (zh)
HK (1) HK1210603A1 (zh)
WO (1) WO201410278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3425A (zh) * 2017-08-14 2017-10-20 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存放不同直径成型钻刀的架子
CN109795772A (zh) * 2017-11-17 2019-05-24 史丹利工具(以色列)有限公司 具有锁定机构的整理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55871B2 (en) * 2012-03-05 2017-01-31 The Boeing Company Two-surface sandwich structure for accommodating in-plane expansion of one of the surfaces relative to the opposing surface
FR3032371B1 (fr) * 2015-02-09 2017-07-14 Macc Caisse a ouverture de type accordeon, notamment caisse a outils
EP3138664B1 (en) * 2015-09-04 2019-11-06 The Stanley Works Israel Ltd. Tool organiser
ES2955366T3 (es) 2015-12-10 2023-11-30 Keter Home And Garden Products Ltd Conjunto de recipientes
DK3288719T3 (da) * 2016-05-02 2022-05-23 Keter Home And Garden Products Ltd Forsyningsanordning
USD880859S1 (en) 2017-09-05 2020-04-14 Black & Decker Inc. Tool bit container
CN107554923B (zh) * 2017-09-15 2023-09-15 钦州学院 用于物流包裹的运输装置
USD882952S1 (en) 2017-12-04 2020-05-05 Black & Decker Inc. Tool bit container
USD882951S1 (en) 2017-12-04 2020-05-05 Black & Decker Inc. Tool bit container
US10603783B2 (en) 2017-12-04 2020-03-31 Black & Decker Inc. Tool container system
USD882950S1 (en) 2017-12-04 2020-05-05 Black & Decker Inc. Tool bit container
CN111615481B (zh) 2017-12-20 2022-11-04 凯特尔塑料有限公司 台车及其机械制动系统
IL257294A (en) 2018-02-01 2018-03-29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 Connectable box
IL260225A (en) 2018-06-24 2018-07-31 Keter Plastic Ltd pushcart
US11858687B2 (en) * 2018-09-14 2024-01-02 Tanos Gmbh Storage device
USD874143S1 (en) 2018-12-04 2020-02-04 Black & Decker Inc. Tool container
USD872479S1 (en) 2018-12-04 2020-01-14 Black & Decker Inc. Tool container
USD873019S1 (en) 2018-12-04 2020-01-21 Black & Decker Inc. Tool container
USD873017S1 (en) 2018-12-04 2020-01-21 Black & Decker Inc. Tool container
USD870457S1 (en) 2018-12-04 2019-12-24 Black & Decker Inc. Tool container
USD873018S1 (en) 2018-12-04 2020-01-21 Black & Decker Inc. Tool container
USD873012S1 (en) 2018-12-04 2020-01-21 Black & Decker Inc. Tool container
USD858103S1 (en) 2018-12-04 2019-09-03 Black & Decker Inc. Tool container
USD873013S1 (en) 2018-12-04 2020-01-21 Black & Decker, Inc. Tool container
IL265964A (en) 2019-04-11 2019-07-31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 A matching system and adapter for it
USD1028092S1 (en) * 2020-06-09 2024-05-21 Stephen Wiliam Clarke Dispensing device
US11738914B2 (en) 2021-11-18 2023-08-29 Yeti Coolers, Llc Container and latching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74037A (en) * 1943-03-06 1945-04-17 Hamilton Metal Products Compan Metal carrying case
GB2086851A (en) * 1980-11-11 1982-05-19 Chen Ming Tang Portable and extensible case
CN2410091Y (zh) * 1999-12-28 2000-12-13 陈海坚 便携式组合箱
CN1755046A (zh) * 2004-09-30 2006-04-05 布莱克-德克尔公司 大型坚固箱扩展箱盖闩锁
EP1859908A1 (en) * 2006-05-26 2007-11-28 ZAG Industries, Ltd. A containe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449898A (zh) *
US1882756A (en) * 1930-03-20 1932-10-18 Outing Mfg Company Inc Tackle box
US2361079A (en) * 1943-08-30 1944-10-24 Herbert C Berry Box
US2488067A (en) * 1946-10-21 1949-11-15 Roark Martin Luther Metal box having trays mounted on swingable linkage
US3985409A (en) * 1975-08-13 1976-10-12 Ingersoll-Rand Company Tackle box
US4621308A (en) * 1984-01-16 1986-11-04 Rodney D. Holmberg Tackle box with light unit assembly
US7278234B2 (en) * 2005-08-11 2007-10-09 Steven Marino Multipurpose tackle box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74037A (en) * 1943-03-06 1945-04-17 Hamilton Metal Products Compan Metal carrying case
GB2086851A (en) * 1980-11-11 1982-05-19 Chen Ming Tang Portable and extensible case
CN2410091Y (zh) * 1999-12-28 2000-12-13 陈海坚 便携式组合箱
CN1755046A (zh) * 2004-09-30 2006-04-05 布莱克-德克尔公司 大型坚固箱扩展箱盖闩锁
EP1859908A1 (en) * 2006-05-26 2007-11-28 ZAG Industries, Ltd. A container assembl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3425A (zh) * 2017-08-14 2017-10-20 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存放不同直径成型钻刀的架子
CN109795772A (zh) * 2017-11-17 2019-05-24 史丹利工具(以色列)有限公司 具有锁定机构的整理箱
CN109795772B (zh) * 2017-11-17 2022-07-22 史丹利工具(以色列)有限公司 具有锁定机构的整理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02783A1 (en) 2014-07-03
HK1210603A1 (zh) 2016-04-29
CA2894254A1 (en) 2014-07-03
US20150353231A1 (en) 2015-12-10
CN104870146B (zh) 2017-05-10
EP2938468A1 (en) 2015-11-04
US9850029B2 (en) 201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0146A (zh) 外展箱
EP3345816B1 (en) Folding vehicle
US20110074134A1 (en) Qwik Fold Golf Push / Pull Cart
US20100187062A1 (en) Travel luggage with a laptop computer mount
US8360268B2 (en) Case or bag having a lid element that can be opened with one hand
WO2005055759A2 (en) Convertible luggage
CN113993772B (zh) 摩托车的存储箱
JP2017039194A (ja) 工具収納ケース
WO2014125484A1 (en) Toolbox
KR100960077B1 (ko) 신축길이의 정밀도가 향상된 핸들부를 구비한 가방
US8118317B2 (en) Convertible luggage carrier
JP2007186105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操作部材配置構造
CN204871369U (zh) 学步滑板两用车
KR101529150B1 (ko) 여행용 가방
CN203008529U (zh) 一种车门关闭辅助拉手
KR102146548B1 (ko) 적층형 수납함
CN108883804B (zh) 可折叠自行车和存放系统
JP2009161034A (ja) 車両用トノボード装置
CN210337764U (zh) 用于车辆的手套箱
JP4348623B2 (ja) ボックス
KR101856247B1 (ko) 테일게이트 핸들유닛
KR200478614Y1 (ko) 파지한 손으로 개방이 용이한 잠금장치를 구비한 서류가방
KR20210000489U (ko) 승강식 수납장치
KR102626041B1 (ko) 케이스의 잠금장치
JP2782248B2 (ja) ゴルフクラブ用バッ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06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106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