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8073A - 车载用电池 - Google Patents

车载用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8073A
CN104868073A CN201510087891.3A CN201510087891A CN104868073A CN 104868073 A CN104868073 A CN 104868073A CN 201510087891 A CN201510087891 A CN 201510087891A CN 104868073 A CN104868073 A CN 104868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upside
joint portion
shape joint
pleurapoph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78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8073B (zh
Inventor
原俊之
莲见英树
冈村纯也
小野寺祐
横山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bar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68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8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8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8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16Arrangement in the rear part of the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用电池。其具备:收纳壳体,具有上侧收纳部和位于上侧收纳部的下侧的下侧收纳部;多个电池模块,具有电池单元且被上侧收纳部和下侧收纳部分别收纳至少一个;连接件,连结上侧收纳部与下侧收纳部,在对上侧收纳部施加一定以上的荷重时,负荷作用于连接件而使上侧收纳部与下侧收纳部分离,上侧收纳部相对于下侧收纳部移动。由此,在因车辆的碰撞而对上侧收纳部施加一定以上的荷重时,上侧收纳部与下侧收纳部分离而移动,并且不易对下侧收纳部施加负荷,因此在车辆碰撞时,能够减轻对位于上段和下段这两方的电池模块的负荷,能够抑制因电池模块的破损等而发生的冒烟和/或起火等。

Description

车载用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关于搭载于汽车等车辆并在收纳壳体中收纳有电池模块的车载用电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各种车辆中搭载有用于向马达和/或各种电器部件供电的车载用电池。
近年来,特别是EV(Electric Vehicle:电动汽车)和/或HEV(Hybrid ElectricVehicle: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或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车辆正在被广泛普及,在这些以电力为动力的车辆中搭载有具有高蓄电能力的车载用电池。
在车载用电池中设有收纳壳体和收纳于收纳壳体的电池模块,电池模块例如是排列镍氢电池和/或锂离子电池等的多个电池单元(二次电池)而构成的。另外,在搭载于电动车等的车载用电池中,为了保持高蓄电能力,在收纳壳体中配置多个电池模块,这些多个电池模块的各电池单元串联或并联连接。
在这样的车载用电池中,作为保持高蓄电能力的结构,有在收纳壳体中分上下两段配置电池模块的类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载用电池配置于后方侧的后备箱,通过使下段的电池模块插入到在底板上向上方开口而形成的配置凹部,从而确保后备箱的宽敞的空间。收纳电池模块的收纳壳体的下段侧的前面部形成为越往上方就越朝前方变位的倾斜部。车载用电池的下段的部分位于车体的侧梁(侧架)之间。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载用电池中,在因车辆的碰撞而从后方对车载用电池施加大的荷重时,收纳壳体的倾斜部被引导至形成配置凹部的前面部,车载用电池的整体以避开位于配置凹部的前侧的横梁的方式向斜前上方移动。因此,在车载用电池不与横梁碰撞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施加在收纳于收纳壳体的内部的电池模块的过度的负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52061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载用电池中,在从后方施加大的荷重时,无论被施加的荷重在上下方向的位置如何,车载用电池的整体均向斜前上方移动。此时倾斜部被引导到形成配置凹部的前面部,但由于倾斜部与形成配置凹部的前面部接触,所以从该前面部向车载用电池赋予相对于碰撞的反力(水平方向的分力)。
因此,虽然通过使车载用电池向斜前上方移动而抑制了对电池模块带来的过度的负荷,但根据荷重的大小(反力的大小),可能会对收纳于收纳壳体的上段的电池模块和下段的电池模块这两方的电池模块施加负荷。
特别是由于车载用电池的下段位于侧梁之间,所以在轿车等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不易对车载用电池赋予大的荷重,但由于车载用电池的上段的位置与卡车等大型车辆的车架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一致,所以大型车辆发生碰撞时,将大的荷重施加到车载用电池。此时因大的荷重,对上段的电池模块和下段的电池模块这两方的电池模块施加负荷,从而因电池模块的破损等而发生的冒烟和/或起火等的可能性变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点,减轻车辆碰撞时的对电池模块带来的负荷,抑制因电池模块的破损等而发生的冒烟和/或起火等。
技术方案
第一,本发明的车载用电池具备:收纳壳体,具有上侧收纳部和位于上述上侧收纳部的下侧的下侧收纳部;多个电池模块,具有电池单元且被上述上侧收纳部和上述下侧收纳部分别收纳至少一个;以及连接件,连结上述上侧收纳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在对上述上侧收纳部施加一定以上的荷重时,负荷作用于上述连接件而使上述上侧收纳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分离,上述上侧收纳部相对于上述下侧收纳部移动。
由此,在因车辆的碰撞而对上侧收纳部施加一定以上的荷重时,上侧收纳部与下侧收纳部分离而移动,并且不易对下侧收纳部施加负荷。
第二,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车载用电池中,优选在上述下侧收纳部的左右侧设置车辆的一对侧架。
由此,在与轿车等车高度低的其它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载用电池被侧架保护。
第三,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车载用电池中,优选上述上侧收纳部和上述下侧收纳部构成为具有形成有多个空腔部的中空截面的结构。
由此,车辆碰撞时的冲击被具有中空截面的结构吸收。
第四,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车载用电池中,优选设有正极侧的继电器和负极侧的继电器,上述正极侧的继电器或上述负极侧的继电器的至少一方收纳于上述下侧收纳部。
由此,在将包括上侧收纳部的上段和包括下侧收纳部的下段分离时,能够进行将收纳于下侧收纳部的继电器关闭的控制。
第五,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车载用电池中,优选为,上述连接件设有位于上述上侧收纳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和从上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上述上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上述上侧收纳部的下端部,上述下侧突状结合部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的上端部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一侧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结合于上述下侧收纳部。
由此,在对包括上侧收纳部的上段施加荷重时,中间部与下侧突状结合部的分界部分容易断裂。
第六,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车载用电池中,优选为,上述连接件设有位于上述上侧收纳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和从上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上述下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上述下侧收纳部的上端部,上述上侧突状结合部在与上述上侧收纳部的下端部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一侧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下而结合于上述上侧收纳部。
由此,在对包括上侧收纳部的上段施加荷重时,中间部与上侧突状结合部的分界部分容易断裂。
第七,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车载用电池中,优选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作为上述连接件,上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位于上述上侧收纳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上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位于上述上侧收纳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上述第一连接件的上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上述上侧收纳部的下端部,上述第二连接件的下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上述下侧收纳部的上端部,上述第一连接件的下侧突状结合部和上述第二连接件的上侧突状结合部在前后方向结合。
由此,在对包括上侧收纳部的上段施加荷重时,中间部与下侧突状结合部的分界部分或中间部与上侧突状结合部的分界部分容易断裂。
第八,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车载用电池中,优选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作为上述连接件,上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位于上述上侧收纳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从上述中间部向水平方向突出的中间突状结合部,上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位于上述上侧收纳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和从上述上侧突状结合部向水平方向突出的中间突状结合部,上述第一连接件的上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上述上侧收纳部的下端部,上述第二连接件的下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上述下侧收纳部的上端部,上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间突状结合部和上述第二连接件的中间突状结合部在上下方向结合。
由此,在对包括上侧收纳部的上段施加荷重时,中间突状结合部彼此的分界部分容易断裂。
第九,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车载用电池中,优选在上述第一连接件和上述第二连接件分别形成有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上述第一连接件与上述第二连接件在上述倾斜面彼此接触的状态下结合。
由此,在对包括上侧收纳部的上段施加荷重时,倾斜面彼此滑动而使上侧收纳部与下侧收纳部容易分离。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因车辆的碰撞而对上侧收纳部施加一定以上的荷重时,上侧收纳部与下侧收纳部分离而移动,并且不易对下侧收纳部施加负荷,因此在车辆碰撞时,能够减轻对位于上段和下段这两方的电池模块带来的负荷,能够抑制因电池模块的破损等而发生的冒烟和/或起火等。
附图说明
图1至图15均表示本发明车载用电池的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表示将车载用电池搭载于后备箱的状态等的示意图。
图2是车载用电池的简要分解立体图。
图3是车载用电池的立体图。
图4是车载用电池的示意截面图。
图5是表示上侧收纳部和下侧收纳部通过上侧连接件连接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
图6是电池模块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配置有电池模块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在取下顶面部的状态下的电池模块与导管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车载用电池的上段受到荷重而导致车载用电池的上段与下段分离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上侧连接件的上侧突状结合部通过安装螺丝被安装到上侧收纳部的状态的放大截面图。
图11是表示上侧连接件的第一变形例的放大截面图。
图12是表示上侧连接件的第二变形例的放大截面图。
图13是表示上侧连接件的第三变形例的放大截面图。
图14是表示上侧连接件的第四变形例的放大截面图。
图15是表示上侧连接件的第五变形例的放大截面图。
符号说明
1:车载用电池                          2:收纳壳体
3:电池模块                            4:上侧收纳部
5:下侧收纳部                          7a:空腔部
8a:空腔部                             9a:空腔部
11a:空腔部                            12a:空腔部
13a:空腔部                            16:上侧连接件
17:中间部                             18:上侧突状结合部
19:下侧突状结合部                     21:电池单元
16A:上侧连接件                        16B:上侧连接件
17B:中间部                            16C:上侧连接件
17C:中间部                            16D:第一上侧连接件
19D:下侧突状结合部                    16E:第二上侧连接件
18E:上侧突状结合部                    16F:第一上侧连接件
19F:下侧突状结合部                    19b:倾斜面
16G:第二上侧连接件                    18G:上侧突状结合部
16H:第一上侧连接件                    19H:下侧突状结合部
53:中间突状结合部                     16I:第二上侧连接件
18I:上侧突状结合部                    18b:倾斜面
54:中间突状结合部                     700:侧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车载用电池的方式进行说明。
车载用电池1具有收纳壳体2和电池模块3、3、…(参照图1和图2)。收纳壳体2具有向上方开口的上侧收纳部4、位于上侧收纳部4的下方并向上方开口的下侧收纳部5和从上方封住上侧收纳部4的开口的平板状的盖部6。在上侧收纳部4例如左右并列地收纳有四个电池模块3、3、…,在下侧收纳部5例如左右或前后并列地收纳有两个电池模块3、3。
车载用电池1配置在位于车辆的后排座椅100的后方的后备箱200中的车身底板300的上方(参照图1)。车身底板300上形成有在后备箱200向上方开口的配置凹部301。在车身底板300的下侧配置有燃料箱400、后悬架500、500和消声器600。燃料箱400位于后排座椅100的下方。
车载用电池1在包括下侧收纳部5的下段被插入到车身底板300的配置凹部301的状态下配置于后备箱200。因此,包括上侧收纳部4的上段位于车身底板300的上表面的上方。
作为车身骨架的前后延伸的侧架700、700位于车载用电池1的下段的正侧面,侧架700、700的后端位于车载用电池1的后方。在侧架700、700的后方配置有左右延伸的保险杠800。
因此,万一在轿车等车高度低的其它车辆与搭载有车载用电池1的车辆的后方碰撞时,搭载有车载用电池1的车辆的侧架700、700和保险杠800的高度与轿车等其它车辆的侧架和保险杠的高度大致相同,因此通过侧架700、700和保险杠800在车载用电池1的后方侧吸收冲击。
如此,在轿车等车高度低的车辆发生碰撞时,由于冲击被侧架700、700和保险杠800吸收,所以不会对车载用电池1施加大的荷重,能够保持车载用电池1的配置于后备箱200的状态而保护车载用电池1。
如图2至图4所示,上侧收纳部4具有面向前后方向的上侧前面壁7、位于上侧前面壁7的后侧且面向前后方向的上侧后面壁8、在左右侧分隔而配置的上侧侧面壁9、9和面向上下方向的中间隔板10。上侧前面壁7、上侧后面壁8和上侧侧面壁9、9均通过例如铝等的挤压成型而形成,均具有中空截面。
在上侧前面壁7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空腔部7a、7a、7a。在上侧前面壁7沿左右方向分隔而形成有导管插入孔7b、7b、7b。在上侧前面壁7的左右方向的一个端部形成有电缆插通孔7c、7c。
在上侧后面壁8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空腔部8a、8a、8a。在上侧后面壁8沿左右方向分隔而形成有导管插入孔8b、8b。
在上侧侧面壁9、9分别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空腔部9a、9a、…。
中间隔板10形成为面向上下方向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在中间隔板10的上表面侧沿左右方向分隔而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分隔突起部10a、10a、…(参照图2)。分隔突起部10a、10a、…向上方突出。
如图2至图4所示,下侧收纳部5具有面向前后方向的下侧前面壁11、位于下侧前面壁11的后侧并面向前后方向的下侧后面壁12、在左右侧分隔而配置的下侧侧面壁13、13和面向上下方向的底面壁14。下侧前面壁11、下侧后面壁12和下侧侧面壁13、13均通过例如铝等的挤压成型而形成,均具有中空截面。
在下侧前面壁11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空腔部11a、11a、11a。在下侧前面壁11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导管插入孔11b。
在下侧后面壁12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空腔部12a、12a、12a。在下侧后面壁12沿左右方向分隔而形成有导管插入孔12b、12b。
下侧侧面壁13、13越向下方越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倾斜。在下侧侧面壁13、13分别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空腔部13a、13a、…。
底面壁14形成为面向上下方向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在底面壁14的上表面侧,沿左右方向分隔而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分隔突起部14a、14a、14a(参照图2)。分隔突起部14a、14a、14a向上方突出。
底面壁14通过下侧连接件15、15、…与下侧前面壁11、下侧后面壁12和下侧侧面壁13、13连结(参照图2和图4)。下侧连接件15、15、…例如通过铝等的挤压成型而形成,并具有中空截面。
在下侧连接件15、15、…的下端部设有分别向内侧突出的支承突起部15a、15a、…(参照图4)。底面壁14的外周部被载置在下侧连接件15、15、…的支承突起部15a、15a、…上而结合到下侧连接件15、15、…。
下侧连接件15、15、…的上端部分别结合到下侧前面壁11、下侧后面壁12和下侧侧面壁13、13的各下端部。
上侧收纳部4和下侧收纳部5通过上侧连接件16、16、…结合(参照图2至图4)。上侧连接件16例如通过铝等的挤压成型而形成,并且如图4和图5所示,由位于上侧收纳部4和下侧收纳部5之间的中间部17、从中间部17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18、18和从中间部17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19构成。
中间部17的厚度比上侧前面壁7、上侧后面壁8、上侧侧面壁9、9、下侧前面壁11、下侧后面壁12和下侧侧面壁13、13的各厚度大。在中间部17设有向内侧突出的支承突起部17a。
上侧突状结合部18、18从中间部17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的外侧的端部和内侧的端部分别向上方突出。因此,在上侧连接件16,在上侧突状结合部18、18之间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嵌合凹部16a。
下侧突状结合部19从中间部17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的内侧的端部向下方突出。下侧突状结合部19的外表面作为接合面19a而形成。
上侧连接件16、16、…通过在嵌合凹部16a、16a、…分别嵌合有上侧收纳部4的上侧前面壁7、上侧后面壁8和上侧侧面壁9、9的各下端部而与上侧前面壁7、上侧后面壁8和上侧侧面壁9、9结合。另外,上侧连接件16、16、…在下侧突状结合部19、19、…的接合面19a、19a、…与下侧收纳部5的下侧前面壁11、下侧后面壁12和下侧侧面壁13、13的各上端部的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下,例如通过安装螺丝900、900、…与下侧前面壁11、下侧后面壁12和下侧侧面壁13、13结合。
应予说明,上侧连接件16、16、…也可以通过例如熔敷等与下侧前面壁11、下侧后面壁12和下侧侧面壁13、13结合。
如上所述,上侧连接件16如下构成,即,在下侧突状结合部19通过接合面19a而仅在一个面与下侧前面壁11、下侧后面壁12和下侧侧面壁13、13接触的状态下而结合,并且下侧突状结合部19从中间部17的一个端部突出。因此,中间部17与下侧突状结合部19的分界部分作为减弱了强度的脆弱部16b而形成,在对车载用电池1施加大的荷重时,脆弱部16b可能断裂。
应予说明,以上示出了上侧连接件16形成为下侧突状结合部19、19、…的接合面19a、19a、…与下侧收纳部5的下侧前面壁11、下侧后面壁12和下侧侧面壁13、13的各内表面接触的例子,但相反,上侧连接件16也可以形成为下侧突状结合部从中间部17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的外侧的端部向下方突出,接合面与下侧收纳部5的下侧前面壁11、下侧后面壁12和下侧侧面壁13、13的各外表面接触的形状。
中间隔板10的外周部被载置在上侧连接件16、16、…的支承突起部17a、17a、…上而结合到上侧连接件16、16、…。
收纳于上侧收纳部4且在收纳壳体2的内部位于上段的电池模块3、3、…分别在被设置于中间隔板10的分隔突起部10a、10a、…分隔的位置载置于中间隔板10的上表面的状态下进行配置(参照图2至图4)。另外,收纳于下侧收纳部5且在收纳壳体2的内部位于下段的电池模块3、3分别在被设置于底面壁14的分隔突起部14a、14a、14a分隔的位置以载置于底面壁14的上表面的状态进行配置。
电池模块3具有单元盖20和在单元盖20的内部前后并排布置的多个电池单元21、21、…(参照图6和图7)。
单元盖20具有朝向前后方向的前面部22、位于前面部22的后侧且面向前后方向的后面部23、在左右侧分隔配置的侧面部24、24、面向上下方向的顶面部25和分别安装于侧面部24、24的腔形成部26、26。
侧面部24、24具有面向左右方向的安装面部27、27、从安装面部27、27的上边缘在左右方向朝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突出的上侧突面部28、28和从安装面部27、27的下边缘在左右方向朝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突出的下侧突面部29、29。在安装面部27的除外周部以外的部分形成有左右贯通的开口部27a。
腔形成部26形成为在侧方和前后的一方开口的箱状,在左右方向的开口边缘部安装到安装面部27的外周部。通过在安装面部27、27的外周部分别安装腔形成部26、26,从而在单元盖20的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空间,这些空间作为腔30、30而形成。腔形成部26的前后的一方的开口作为连结用开口26a而形成。
在顶面部25,分别在前后两端部形成有向上下贯通的插通孔25a、25a。
电池单元21、21、…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载置于侧面部24、24的下侧突面部29、29而被单元盖20保持,且在前后具有小的间隙的状态下等间隔地并排布置(参照图7和图8)。在电池单元21,左右分隔地设置分别向上方突出的正极侧端子21a和负极侧端子21b。电池单元21、21、…的前后邻接配置的正极侧端子21a、21a、…和负极侧端子21b、21b、…分别通过具有导电性的连接板31、31、…连接,并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对于连接板31,在正极侧端子21a和负极侧端子21b例如分别螺合有未图示的螺母等紧固部件而固定于电池单元21、21。
在电池单元21、21、…的上表面,在顶面部25的下侧安装有压紧板32。在压紧板32,沿前后左右方向分隔而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配置孔32a、32a、…。在配置孔32a配置有前后邻接配置的电池单元21、21的正极侧端子21a、负极侧端子21b以及连接这两者的连接板31。
收纳于上侧收纳部4且位于上段的电池模块3中的一个电池单元21和收纳于下侧收纳部5且位于下段的电池模块3中的一个电池单元21通过上下用母线33进行连接(参照图3)。
在收纳壳体2的上侧收纳部4,在左右两端部分别收纳有插塞式传感器盒34和接线盒35(参照图2和图3)。另外,在收纳壳体2的下侧收纳部5的内部配置有负责控制整个车载用电池1的电池控制单元36和搭载有充电所需的各种部件的充电用箱37。
在插塞式传感器盒34配置有预定的连接插头和/或传感器等。
接线盒35具有形成为细长形状的筐体38和配置于筐体38并进行电流等的控制的控制部件39、39、…。作为控制部件39、39、…,例如设有继电器和/或熔断器和/或连接器端子等。在接线盒35连接有插通上侧前面壁7的电缆插通孔7c、7c的电缆40、40的一个端部,接线盒35通过电缆40、40连接到搭载于车辆的底板下的未图示的电源电路(变换器)。
应予说明,在接线盒35设有与正极电源线连接的正极侧的继电器和与负极电源线连接的负极侧的继电器,但优选的是正极侧的继电器或负极侧的继电器中的至少一方被收纳于下侧收纳部5。
在上侧收纳部4中的插塞式传感器盒34与接线盒35之间收纳有上段的电池模块3、3、…。另外,在下侧收纳部5中的电池控制单元36与充电用箱37之间收纳有下段的电池模块3、3。
如上所述,在电池模块3、3、…、插塞式传感器盒34、接线盒35、电池控制单元36和充电用箱37被收纳于收纳壳体2的状态下,与插塞式传感器盒34邻接配置的电池模块3的电池单元21和插塞式传感器盒34通过第一连接用母线41进行连接,与接线盒35邻接配置的电池模块3的电池单元21和接线盒35通过第二连接用母线42进行连接。第一连接用母线41的一个端部和第二连接用母线42的一个端部分别插通到在电池模块3、3的顶面部25、25形成的插通孔25a、25a而与电池单元21、21的正极侧端子21a或负极侧端子21b连接。
另外,邻接的电池模块3、3、…的电池单元21、21、…彼此分别通过直流连接用母线43、43、…进行连接。直流连接用母线43、43、…的两端部分别插通到在电池模块3、3的顶面部25、25、…形成的插通孔25a、25a、…而与电池单元21、21、…的正极侧端子21a、21a、…或负极侧端子21b、21b、…连接。
应予说明,插塞式传感器盒34、接线盒35和充电用箱37通过电线和/或母线与电池控制单元36等预定的各部分连接。
在电池模块3、3、…的前面侧沿左右方向并列地设有吸气用导管44、44(参照图2和图3)。吸气用导管44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吸气部45和从吸气部45的一个端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导入部46。
在吸气部45设有从左右方向的一个端部和左右方向的中间部分别向后方突出的上侧连结部45a、45a。在吸气部45的另一个端部形成有吸气用开口45b。
在下侧导入部46设有从下端部向后方突出的下侧连结部46a。
吸气用导管44、44的上侧连结部45a、45a、…分别插通在上侧前面壁7上形成的导管插入孔7b、7b、7b,上侧连结部45a、45a、…的后端部分别与左右并列的上段的电池模块3、3、…中的腔形成部26、26、…的前端部连结(参照图8)。另外,吸气用导管44、44的下侧连结部46a、46a插通在下侧前面壁11上形成的导管插入孔11b,下侧连结部46a、46a的后端部分别与左右并列的下段的电池模块3、3中的腔形成部26、26的前端部连结。
因此,吸气用导管44、44与腔形成部26、26、…的连结用开口26a、26a、…分别连通,分别从吸气用开口45b、45b吸取的冷却风经由吸气用导管44、44被输送到在上段和下段的电池模块3、3、…的内部形成的腔30、30、…。被输送到腔30、30、…的冷却风从电池单元21、21、…间的间隙向相反侧的腔30、30、…流动。
在电池模块3、3、…的后面侧沿左右方向分隔而设有排气用导管47、47(参照图2和图3)。排气用导管47具有外形为大致圆形的风扇配置部48、从风扇配置部48分别向前方突出的上侧连结突起部49、下侧连结突起部50和从风扇配置部48向侧方突出的排气部51。上侧连结突起部49的前端部被分叉为两部分。
在风扇配置部48的内部,旋转自如地配置有冷却风扇52。冷却风扇52具有通过旋转而使冷却风从上侧连结突起部49侧和下侧连结突起部50侧向排气部51侧流动的功能。
在排气部51的前端形成有排气用开口51a。
排气用导管47、47的上侧连结突起部49、49分别插通在上侧后面壁8形成的导管插入孔8b、8b,上侧连结突起部49、49的前端部分别与左右并排布置的上段的电池模块3、3、…的腔形成部26、26、…的后端部连结(参照图8)。另外,排气用导管47、47的下侧连结突起部50、50分别插通在下侧后面壁12形成的导管插入孔12b、12b,下侧连结突起部50、50的前端部分别与左右并排布置的下段的电池模块3、3中的腔形成部26、26的后端部连结。
因此,排气用导管47、47分别与腔形成部26、26、…的连结用开口26a、26a、…连通,将电池单元21、21、…冷却的冷却风从腔30、30、…经由排气用导管47、47从排气部51、51的排气用开口51a、51a排出。
上述的吸气用导管44、44、电池模块3、3、…和排气用导管47、47中的冷却风的流动通过冷却风扇52、52强制进行,从而有效地冷却电池单元21、21、…。
万一卡车等车高度高的其它车辆从后方碰撞搭载有如上构成的车载用电池1的车辆,由于卡车等其它车辆的侧架和保险杠的高度比搭载有车载用电池1的车辆的侧架700、700和保险杠800的高度高,所以会对车载用电池1的上段施加由来自其它车辆的冲击所产生的荷重P(参照图9)。
在对车载用电池1的上段施加由来自其它车辆的冲击所产生的荷重P时,上侧连接件16、16、…的脆弱部16b、16b、…断裂,使包括上侧收纳部4的上段与包括下侧收纳部5的下段分离,上段向前方移动。
因此,通过使车载用电池1的上段与下段分离并向前方移动,从而减轻由碰撞产生的负荷,通过使车载用电池1的下段与上段分离,从而不易给上段施加由碰撞产生的负荷,能够减轻对收纳于收纳壳体2的电池模块3、3、…的负荷,能够抑制因电池模块3、3、…的破损等而发生的冒烟和/或起火等。
另外,由于车载用电池1的上侧收纳部4和下侧收纳部5为具有中空截面的结构,所以能够通过具有中空截面的结构来吸收其它车辆碰撞时的冲击,能够在确保轻量化之后实现耐冲击性的提高。
此外,如上所述,通过使正极侧的继电器或负极侧的继电器中的至少一方收纳于下侧收纳部5,从而能够在将包括上侧收纳部4的上段与包括下侧收纳部5的下段分离时进行将收纳于下侧收纳部5的继电器关闭的控制,通过在上段与下段的分离同时地阻断电路,从而能够防止触电。
此外,由于将上侧收纳部4与下侧收纳部5结合的上侧连接件16的下侧突状结合部19在与下侧收纳部5中的上端部的前面或后面的一侧的面接触的状态下结合,所以在对包括上侧收纳部4的上段施加荷重时,作为中间部17和下侧突状结合部19的分界部分的脆弱部16b容易发生断裂,在对上侧收纳部4施加一定以上的荷重时,能够容易地分离上侧收纳部4与下侧收纳部5。
应予说明,以上示出了在下侧突状结合部19具有接合面19a的上侧连接件16作为例子,但相反,如图10所示,也可以通过在上侧突状结合部18具有接合面18a的上侧连接件16A来将上侧收纳部4与下侧收纳部5结合。
上侧连接件16A由中间部17、上侧突状结合部18和下侧突状结合部19、19构成,上侧突状结合部18从中间部17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的外侧的端部向上方突出,下侧突状结合部19、19从中间部17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的外侧的端部和内侧的端部分别向下方突出。上侧突状结合部18的内表面作接合面18a为而形成。在上侧连接件16,在下侧突状结合部19、19之间形成有向下方开口的嵌合凹部16a。中间部17与上侧突状结合部18的分界部分作为强度被减弱的脆弱部16b而形成。
上侧连接件16A在上侧突状结合部18的接合面18a与上侧收纳部4的上侧前面壁7、上侧后面壁8和上侧侧面壁9、9的各下端部的外表面接触的状态下,例如通过安装螺丝900与上侧前面壁7、上侧后面壁8和上侧侧面壁9、9结合。
应予说明,上侧连接件16A也可以形成为如下形状,即,上侧突状结合部18从中间部17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的内侧的端部向上方突出,接合面18a与上侧收纳部4的上侧前面壁7、上侧后面壁8和上侧侧面壁9、9的各下端部的各内表面接触。
由于上侧连接件16A在上侧突状结合部18与上侧收纳部4的下端部的前面或后面的一侧的面接触的状态下而结合,所以在对包括上侧收纳部4的上段施加荷重时,作为中间部17与上侧突状结合部18的分界部分的脆弱部16b容易断裂,在对上侧收纳部4施加一定以上的荷重时能够容易地使上侧收纳部4与下侧收纳部5分离。
以下,对上侧连接件的各变形例进行说明(参照图11至图15)。
应予说明,在以下的上侧连接件的各变形例的说明中,仅对与上述的上侧连接件16的构成不同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对于与上侧连接件16同样的构成,对上侧连接件16中的同样的部分标注与所标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另外,以下以将上侧后面壁8与下侧后面壁12结合的上侧连接件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第一变形例的上侧连接件16B由中间部17B、上侧突状结合部18、18和下侧突状结合部19构成,在中间部17B设有向下方突出的定位突起部17b。在使用上侧连接件16B的情况下,在下侧后面壁12的上端部形成向上方开口的定位凹部12c,定位突起部17b嵌合于定位凹部12c。
应予说明,在上侧连接件16B,与上侧连接件16A同样地可以设有上侧突状结合18和下侧突状结合部19、19,此时,在中间部17B的上表面侧设有向上方突出的定位突起部,在上侧后面壁8的下端部形成有向下方开口的定位凹部。
由于上侧连接件16B具有定位突起部17b,所以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与下侧后面壁12的定位。
上侧连接件16B的中间部17B与下侧突状结合部19的分界部分作为脆弱部16b形成,在对车载用电池1的上段施加大的荷重时,脆弱部16b可能断裂。
如图12所示,第二变形例的上侧连接件16C由中间部17C、上侧突状结合部18、18和下侧突状结合部19构成,在中间部17C形成有在上下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7c。在使用上侧连接件16C的情况下,在下侧后面壁12的上端部形成有在上下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2d,倾斜面17c处于与倾斜面12d接触的状态。
应予说明,在上侧连接件16C,与上侧连接件16A同样地可以设有上侧突状结合部18和下侧突状结合部19、19,此时,在中间部17C的上表面侧形成有倾斜面,在上侧后面壁8的下端部形成有倾斜面。
上侧连接件16C的中间部17C与下侧突状结合部19的分界部分作为脆弱部16b形成,在对车载用电池1的上段施加大的荷重时,脆弱部16b可能断裂。由于上侧连接件16C的倾斜面17c处于与倾斜面12d接触的状态,所以在对车载用电池1的上段施加荷重时,倾斜面17c与倾斜面12d滑动而使车载用电池1的上段与下段容易分离。
接下来,对第三变形例、第四变形例和第五变形例进行说明(参照图13至图15)。应予说明,第三变形例、第四变形例和第五变形例是分别使两个上侧连接件结合而构成的。
第三变形例是将第一上侧连接件16D与第二上侧连接件16E结合而构成的(参照图13)。
第一上侧连接件16D由中间部17、上侧突状结合部18、18和下侧突状结合部19D构成。下侧突状结合部19D从中间部17向下方突出。第二上侧连接件16E由中间部17、上侧突状结合部18E和下侧突状结合部19、19构成,在中间部17未设有支承突起部17a。上侧突状结合部18E从中间部17向上方突出。第一上侧连接件16D的下侧突状结合部19D和第二上侧连接件16E的上侧突状结合部18E例如通过安装螺丝900而结合。
第一上侧连接件16D的中间部17与下侧突状结合部19D的分界部分作为脆弱部16b而形成,第二上侧连接件16E的中间部17与上侧突状结合部18E的分界部分作为脆弱部16b而形成。因此,在对车载用电池1的上段施加大的荷重时,第一上侧连接件16D的脆弱部16b或第二上侧连接件16E的脆弱部16b可能断裂。
如此,对于第三变形例,由于结合有第一上侧连接件16D的下侧突状结合部19D和第二上侧连接件16E的上侧突状结合部18E,所以在对包括上侧收纳部4的上段施加荷重时,作为中间部17与下侧突状结合部19D的分界部分的脆弱部16b或作为中间部17与上侧突状结合部18E的分界部分的脆弱部16b容易断裂,在对上侧收纳部4施加一定以上的荷重时能够容易地使上侧收纳部4与下侧收纳部5分离。
第四变形例是将第一上侧连接件16F与第二上侧连接件16G结合而构成的(参照图14)。
第一上侧连接件16F由中间部17、上侧突状结合部18、18和下侧突状结合部19F构成。下侧突状结合部19F从中间部17向斜前下方突出,具有在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9b。第二上侧连接件16G由中间部17、上侧突状结合部18G和下侧突状结合部19、19构成,在中间部17未设有支承突起部17a。上侧突状结合部18G从中间部17向上方突出,具有在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8b。第一上侧连接件16F和第二上侧连接件16G在倾斜面19b和倾斜面18b处于接触的状态下,下侧突状结合部19F和上侧突状结合部18G例如通过安装螺丝900而结合。
在对车载用电池1的上段施加大的荷重时,倾斜面19b与倾斜面18b发生滑动而使安装螺丝900的下侧突状结合部19F与上侧突状结合部18G的分界面的部分900a可能断裂。
如此,对于第四变形例,由于在第一上侧连接件16F的倾斜面19b与第二上侧连接件16G的倾斜面18b接触的状态下结合有下侧突状结合部19F和上侧突状结合18G,所以下侧突状结合部19F和上侧突状结合部18G在倾斜面19b和倾斜面18b处容易发生滑动,在对包括上侧收纳部4的上段施加荷重时,安装螺丝900的脆弱部900a容易断裂,在对上侧收纳部4施加一定以上的荷重时,能够容易地将上侧收纳部4与下侧收纳部5分离。
第五变形例是将第一上侧连接件16H与第二上侧连接件16I结合而构成的(参照图15)。
第一上侧连接件16H由中间部17、上侧突状结合部18、18、下侧突状结合部19H和中间突状结合部53构成。下侧突状结合部19H从中间部17向下方突出,具有在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9b。中间突状结合部53从中间部17向水平方向突出。
第二上侧连接件16I由中间部17、上侧突状结合部18I、下侧突状结合部19、19和中间突状结合部54构成,在中间部17未设有支承突起部17a。上侧突状结合部18I从中间部17向上方突出,具有在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8b。中间突状结合部54从上侧突状结合部18I向水平方向突出。
第一上侧连接件16H和第二上侧连接件16I在倾斜面19b和倾斜面18b处于接触的状态下,中间突状结合部53和中间突状结合部54例如通过安装螺丝900而结合。
在对车载用电池1的上段施加大的荷重时,倾斜面19b和倾斜面18b发生滑动而使安装螺丝900的中间突状结合部53与中间突状结合部54的分界面的部分900a可能断裂。
如此,对于第五变形例,由于在第一上侧连接件16H的倾斜面19b与第二上侧连接件16I的倾斜面18b接触的状态下将中间突状结合部19H与中间突状结合部18I结合,所以下侧突状结合部19H和上侧突状结合部18I在倾斜面19b和倾斜面18b处容易滑动,在对包括上侧收纳部4的上段施加荷重时,安装螺丝900的脆弱部900a容易断裂,在对上侧收纳部4施加一定以上的荷重时,能够容易地使上侧收纳部4与下侧收纳部5分离。

Claims (10)

1.一种车载用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
收纳壳体,具有上侧收纳部和位于所述上侧收纳部的下侧的下侧收纳部;
多个电池模块,具有电池单元且被所述上侧收纳部和所述下侧收纳部分别收纳至少一个;以及
连接件,连结所述上侧收纳部与所述下侧收纳部,
在对所述上侧收纳部施加一定以上的荷重时,负荷作用于所述连接件而使所述上侧收纳部与所述下侧收纳部分离,所述上侧收纳部相对于所述下侧收纳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侧收纳部的左右侧设置车辆的一对侧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用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收纳部和所述下侧收纳部构成为具有形成有多个空腔部的中空截面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用电池,其特征在于,设有正极侧的继电器和负极侧的继电器,
所述正极侧的继电器或所述负极侧的继电器中的至少一方收纳于所述下侧收纳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用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有位于所述上侧收纳部与所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所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和从所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
所述上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所述上侧收纳部的下端部,
所述下侧突状结合部在与所述下侧收纳部的上端部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一侧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结合于所述下侧收纳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用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有位于所述上侧收纳部与所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所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和从所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
所述下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所述下侧收纳部的上端部,
所述上侧突状结合部在与所述上侧收纳部的下端部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一侧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结合于所述上侧收纳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用电池,其特征在于,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作为所述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位于所述上侧收纳部与所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所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和从所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
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位于所述上侧收纳部与所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所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和从所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所述上侧收纳部的下端部,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所述下侧收纳部的上端部,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侧突状结合部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侧突状结合部在前后方向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用电池,其特征在于,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作为所述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位于所述上侧收纳部与所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所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从所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和从所述中间部向水平方向突出的中间突状结合部,
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位于所述上侧收纳部与所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所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从所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和从所述上侧突状结合部向水平方向突出的中间突状结合部,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所述上侧收纳部的下端部,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所述下侧收纳部的上端部,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间突状结合部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中间突状结合部在上下方向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用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形成有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倾斜面彼此接触的状态下结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用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形成有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倾斜面彼此接触的状态下结合。
CN201510087891.3A 2014-02-25 2015-02-25 车载用电池 Active CN1048680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3955A JP5829706B2 (ja) 2014-02-25 2014-02-25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JP2014-033955 2014-0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8073A true CN104868073A (zh) 2015-08-26
CN104868073B CN104868073B (zh) 2019-01-18

Family

ID=53782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7891.3A Active CN104868073B (zh) 2014-02-25 2015-02-25 车载用电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85258B2 (zh)
JP (1) JP5829706B2 (zh)
CN (1) CN104868073B (zh)
DE (1) DE102015202907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0852A (zh) * 2017-03-22 2018-10-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载用高电压单元壳体、高电压单元及车辆
CN109421505A (zh) * 2017-08-25 2019-03-05 保时捷股份公司 用于为机动车辆储存电能的装置
CN109927652A (zh) * 2017-12-01 2019-06-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池托架
CN110419118A (zh) * 2017-03-01 2019-11-05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动力电池的模块化系统
WO2023080669A1 (ko) * 2021-11-05 2023-05-11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배터리케이스의 크로스멤버 및 배터리케이스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61713B2 (en) * 2014-12-28 2017-02-07 Skylar Netherl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mounting device for vehicles
US10358169B2 (en) * 2015-03-06 2019-07-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verless battery assembly for electrified vehicle
JP6342364B2 (ja) * 2015-05-21 2018-06-13 アイシン軽金属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搭載用フレーム構造体
JP6363656B2 (ja) 2016-06-23 2018-07-25 株式会社Subaru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DE102016008591B3 (de) * 2016-07-13 2017-08-24 Audi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chutz einer Batterie eines Fahrzeugs
JP6892750B2 (ja) * 2016-11-18 2021-06-23 アイシン軽金属株式会社 車両搭載用構造体
DE102016224442A1 (de) * 2016-12-08 2018-06-14 Robert Bosch Gmbh Batteri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Batterie
US9963028B1 (en) * 2017-02-21 2018-05-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support structure for electrified vehicle
JP6769903B2 (ja) * 2017-03-29 2020-10-14 株式会社Subaru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JP6794908B2 (ja) * 2017-04-11 2020-12-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6805995B2 (ja) * 2017-07-25 2020-12-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床下構造
KR102328729B1 (ko) * 2018-05-03 2021-11-17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DE112019004338T5 (de) * 2018-08-28 2021-05-12 Honda Motor Co., Ltd. Batteriepaket-anordnungsstruktur
JP2020083297A (ja) * 2018-11-19 2020-06-04 アイシン軽金属株式会社 電池の車両搭載構造
JP7143768B2 (ja) * 2019-01-09 2022-09-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下部構造
DE102019107991A1 (de) * 2019-03-28 2020-10-01 Webasto SE Batterieanordnung
JP7316523B2 (ja) * 2019-04-24 2023-07-2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テリ装置
DE202019106550U1 (de) * 2019-07-26 2020-12-16 Elringklinger Ag Batterievorrichtungen
JP7038157B2 (ja) 2020-03-17 2022-03-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搭載構造
DE102020122285A1 (de) 2020-08-26 2022-03-03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Traktionsbatterie für ein Fahrzeug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Traktionsbatterie
US11545716B2 (en) * 2020-10-26 2023-01-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raction battery upper-tier battery array support assembly and support method
US11987112B2 (en) 2021-12-14 2024-05-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pack enclosure having a sectioned sidewall
JP7103540B1 (ja) 2022-02-01 2022-07-20 Tdk株式会社 蓄電池システム
CN117341455B (zh) * 2023-12-04 2024-02-20 江苏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辆电池集成底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0616A (ja) * 2003-07-31 2005-02-24 Toyota Motor Corp バッテリパックの搭載構造
US20060016633A1 (en) * 2004-07-22 2006-01-26 Kazuhiro Fujii Battery device of vehicle power supply
JP2008269895A (ja) * 2007-04-18 2008-11-06 Toyota Motor Corp 電池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の電池ユニットを備えた車両
WO2011061571A1 (en) * 2009-11-18 2011-05-26 Hydro Aluminium Alunord Battery tray f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battery tr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06110A (ja) 1992-01-29 1993-08-13 Kawasaki Steel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06110B2 (ja) * 2008-05-16 2013-06-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の支持構造
JP2014033955A (ja) 2012-08-08 2014-02-24 Cleancare Inc 二酸化塩素ガス滅菌装置/純粋二酸化塩素溶液生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0616A (ja) * 2003-07-31 2005-02-24 Toyota Motor Corp バッテリパックの搭載構造
US20060016633A1 (en) * 2004-07-22 2006-01-26 Kazuhiro Fujii Battery device of vehicle power supply
JP2008269895A (ja) * 2007-04-18 2008-11-06 Toyota Motor Corp 電池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の電池ユニットを備えた車両
WO2011061571A1 (en) * 2009-11-18 2011-05-26 Hydro Aluminium Alunord Battery tray f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battery tray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9118A (zh) * 2017-03-01 2019-11-05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动力电池的模块化系统
US11616267B2 (en) 2017-03-01 2023-03-28 Audi Ag Modular system for traction batteries of motor vehicles
CN108630852A (zh) * 2017-03-22 2018-10-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载用高电压单元壳体、高电压单元及车辆
CN108630852B (zh) * 2017-03-22 2021-05-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载用高电压单元壳体、高电压单元及车辆
CN109421505A (zh) * 2017-08-25 2019-03-05 保时捷股份公司 用于为机动车辆储存电能的装置
CN109421505B (zh) * 2017-08-25 2021-11-02 保时捷股份公司 用于为机动车辆储存电能的装置
CN109927652A (zh) * 2017-12-01 2019-06-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池托架
CN109927652B (zh) * 2017-12-01 2022-07-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池托架
WO2023080669A1 (ko) * 2021-11-05 2023-05-11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배터리케이스의 크로스멤버 및 배터리케이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85258B2 (en) 2018-05-29
US20150243950A1 (en) 2015-08-27
DE102015202907A1 (de) 2015-08-27
JP2015157584A (ja) 2015-09-03
CN104868073B (zh) 2019-01-18
JP5829706B2 (ja)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8073A (zh) 车载用电池
JP6622368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US9873456B2 (en) Onboard battery for vehicle
CN107546346B (zh) 车载用蓄电池
JP6352972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US8573647B2 (en) Vehicle with traction battery capable of absorbing crash energy
JP6144658B2 (ja) 車載用電源装置
KR102043969B1 (ko) 배터리 모듈
JP6011949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EP3079184B1 (en) Onboard battery
US9531091B2 (en) Cabl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battery pack
EP1951554B1 (en) Harness routing structure
US9914346B1 (en) Power equipment arragement for a hybrid vehicle
JP6382524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CN114930623A (zh) 电池组、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以及电子设备
JP2006256442A (ja) 電源装置
CN111332114A (zh) 用于保护牵引电池的底盘支架
JP5997468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
CN217788663U (zh) 电池包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6544576A (zh) 电池组
JP6629515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JP7212564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
CN116250138A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JP6103363B2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ーの取付構造
US11970054B2 (en) Power storag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Subaru Co.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