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6376A - 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及拉链用链切断方法 - Google Patents

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及拉链用链切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6376A
CN104856376A CN201410067196.6A CN201410067196A CN104856376A CN 104856376 A CN104856376 A CN 104856376A CN 201410067196 A CN201410067196 A CN 201410067196A CN 104856376 A CN104856376 A CN 104856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fastener
fastener chain
cut
guide portion
down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71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6376B (zh
Inventor
泽田敏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0671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563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56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6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6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63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及拉链用链切断方法,使得在拉链用链(10)的切断部中,不会形成凹凸或细的树脂的晶须等,产品的美观不会降低,操作性不会降低。本发明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具有:将拉链用链(10)熔融切断的切断刃;以及与通过所述切断刃被切断的所述拉链用链的切断边缘接触来冷却所述切断边缘并使之成形为规定形状的冷却部件(700)。

Description

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及拉链用链切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连续的拉链用链上裁切出规定长度的拉链用链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及拉链用链切断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有从沿长度方向连续的拉链用链上裁切出规定长度的拉链用链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
作为现有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的例子,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05036号公报)公开了利用切断刃从带门襟的连续拉链用链上裁切出带门襟的规定长度的拉链用链的装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305036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使用锋利的切断刃来作为拉链用链的切断机构。这样的结构存在为了维持切断刃的锋利度而需要经常进行刃尖维护的问题。
因此,在拉链用链切断装置中,在作为切断对象的拉链用链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情况下,采用了通过发热而使拉链用链熔融来切断的切断刃。由此,切断刃可以无需维护。
但是,使拉链用链熔融来切断的切断刃会使拉链用链的切断边缘形成凹凸或细的树脂的须状毛刺等。由此,存在拉链用链的美观性降低或者操作性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的,本发明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具有:输送路径,输送拉链用链,所述拉链用链具有一对拉链带和沿所述一对拉链带的侧缘安装的一对链牙列,并由所述一对链牙列啮合而成;切断刃,将所述拉链用链熔融切断;和冷却部件,与通过所述切断刃被切断的所述拉链用链的切断边缘接触来冷却所述切断边缘。
另外,本发明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具有使所述冷却部件向所述输送路径接近或离开的移动机构。
另外,本发明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具有对所述冷却部件进行冷却的机构。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中,所述冷却部件具有上片和下片,所述上片和所述下片能够在接近而对抵的对抵姿势和离开的对抵解除姿势之间变位。
另外,本发明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具有构成所述输送路径的第一输送引导部、和第二输送引导部,所述第二输送引导部能够在与所述第一输送引导部接近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一输送引导部离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中,所述第二输送引导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冷却部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引导部和所述第二输送引导部之间。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中,在所述第二输送引导部处于第二位置时,配置有下侧夹持部件,该下侧夹持部件具有下侧第一夹持片及下侧第二夹持片,在所述下侧第一夹持片和所述下侧第二夹持片之间配置有所述切断刃。
另外,本发明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具有能够夹着拉链用链的下侧夹持部件和上侧夹持部件,所述第二输送引导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下侧夹持部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引导部和所述第二输送引导部之间。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中,所述下侧夹持部件具有下侧第一夹持片及下侧第二夹持片,在所述下侧第一夹持片和所述下侧第二夹持片之间配置有所述切断刃。
另外,本发明的拉链用链切断方法具有:切断工序,将拉链用链熔融切断,所述拉链用链具有一对拉链带和沿所述一对拉链带的侧缘安装的一对链牙列,并由所述一对链牙列啮合而成;和
冷却工序,使冷却部件与通过所述切断工序被切断的所述拉链用链的切断边缘接触来冷却所述切断边缘。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及拉链用链切断方法具有在输送路径中通过将拉链用链熔融而切断的切断刃;与被切断刃切断的拉链用链的切断边缘接触,在冷却切断边缘的同时使之成形为规定形状的冷却部件,因此,在拉链用链的切断边缘,不会形成凹凸或细的树脂的须状毛刺等,产品的美观性不会降低,操作性也不会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的拉链制造装置的概要的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狭缝形成装置中的装置结构的概要的图。
图3是表示被投入到狭缝形成装置中的拉链用链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通过狭缝形成装置形成了狭缝的拉链用链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通过拉头安装装置安装了拉头的拉链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的装置结构的概要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的下侧切断部的立体图。
图8是放大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的切断刃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中的拉链用链的送出动作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中的拉链用链的送出动作的图。
图11是放大地表示拉链用链已被送出时的切断刃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拉链用链的切断前段的保持部的动作的图。
图13是放大地表示拉链用链切断时的切断刃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14是放大地表示拉链用链切断后的切断刃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15是放大地表示拉链用链切断时的输送部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16是放大地表示拉链用链切断后的输送部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所使用的冷却部件的立体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冷却部件的驱动机构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冷却部件的移动机构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冷却部件的动作的图。
图21是表示对抵解除姿势的冷却部件进入输送路径中的情况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冷却部件的动作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拉链用链的切断部冷却成形时的输送部的动作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冷却部件对拉链用链的切断部冷却成形的图。
图25是放大地表示止挡部件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止挡部件的动作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止挡部件的动作的图。
图28是用于说明冷却部件对拉链用链的切断部冷却成形的图。
图29是用于说明冷却部件的动作的图。
图30是用于说明拉链用链切断后的保持部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用于说明包含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的拉链制造装置的概要的图。
拉链制造装置100由以下部件构成:输送拉链用链10的输送路径;沿输送路径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配置的狭缝形成装置200、拉头安装装置300、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狭缝形成装置200用于对连续的拉链用链10沿其长度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狭缝。拉头安装装置300从形成在拉链用链10上的狭缝向拉链用链10安装拉头30。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从连续的拉链用链10上裁切出规定长度的拉链用链50。
在狭缝形成装置200和拉头安装装置300之间设置有临时蓄积拉链用链10的第一存料空间130。另外,在拉头安装装置300和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之间设置有临时蓄积拉链用链10的第二存料空间160。
第一存料空间130具有供从狭缝形成装置200送出的拉链用链10缠绕的第一引导辊131、第二引导辊132、和第一升降辊135。第一引导辊131与第二引导辊132相比配置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第一升降辊135将配置在第一引导辊131和第二引导辊132之间的拉链用链10向下方推压,使拉链用链10的姿势变形成U字形。通过第一升降辊135的升降,能够吸收狭缝形成装置200和拉头安装装置300之间的工序速度差,且能够维持拉链用链10的张力。
另外,第二存料空间160具有供从拉头安装装置300送出的拉链用链10缠绕的第三引导辊161、第四引导辊162、和第二升降辊165。第三引导辊161与第四引导辊162相比配置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第二升降辊165将配置在第三引导辊161和第四引导辊162之间的拉链用链10向下方推压,使拉链用链10的姿势变形成U字形。通过第二升降辊165的升降,能够吸收拉头安装装置300和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之间的工序速度差,且能够维持拉链用链10的张力。
图2是示意地表示狭缝形成装置200中的装置结构的概要的图。图3是表示被投入到狭缝形成装置200中的拉链用链10的图。图4是表示通过狭缝形成装置200形成了狭缝的拉链用链10的图。
如图2所示,狭缝形成装置200具有:相对于输送路径能够进退的冲头220;控制该冲头220的动作的控制部210。冲头220具有大致T字形的冲头端面223。狭缝形成装置200对于在输送路径上输送的连续的拉链用链10,每隔规定的输送长度使冲头220工作,由此冲压拉链用链10。由此,在连续的拉链用链10上,形成有拉链用链10的一部分被间歇地除去而成的狭缝。
如图3所示,被投入到狭缝形成装置200中的拉链用链10具有:一对拉链带11、12;沿这一对拉链带11、12的相对的侧缘而安装的一对链牙列21、22。而且,一对链牙列21、22是啮合的状态。链牙列21、22是将纵长的单丝形成为线圈状而成的。具体来说,各链牙列21、22具有在拉链带11、12的长度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的多个链牙。该链牙列21、22被缝制在拉链带11、12上。
在通过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裁切出的拉链用链50中,在链牙列的端部没有设置止码。该拉链用链50作为完成品的拉链而被安装于衣服或箱包等。此外,拉链制造装置100也可以在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所进行的工序之后,设置向拉链用链50安装止码的工序。
而在经过了狭缝形成装置200的拉链用链10上,如图4所示,形成有由沿拉链用链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狭缝25和从该横狭缝25的中央部沿拉链用链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纵狭缝26构成的狭缝。由于形成这样的狭缝,拉头30变得容易安装到拉链用链上。
形成有以上那样的狭缝的拉链用链10接着经过第一存料空间130并被送到拉头安装装置300。
图5是用于说明通过拉头安装装置300安装了拉头30的拉链用链10的例子的图。此外,关于这样的拉头安装装置300的结构,参考并援引PCT/JP2013/076293(申请日2013月9月27日)。
以下,关于切断安装有拉头30的拉链用链10而裁切出各个拉链用链50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进行说明。
此外,拉链用链10的一对拉链带11、12和一对链牙列21、22全部由合成树脂形成。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的概要的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的下侧切断部631的立体图。另外,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的切断刃667附近的结构的图。
此外,在此后的说明中,上侧是指相对于图6的纸面来说的上侧,下侧是指相对于图6的纸面来说的下侧,前侧是指相对于图1的纸面来说的左侧,后侧是指相对于图6的纸面来说的右侧,左侧是指相对于图6的纸面来说的里侧,右侧是指相对于图6的纸面来说的近前侧。另外,前侧也称为上游侧。后侧也称为下游侧。另外,左右方向也称为宽度方向。
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具有:支架602;安装在该支架602上的支承部件604;安装在该支承部件604上的输送引导部610;输送拉链用链10的输送部614;将拉链用链10以规定的长度切断的切断部630。
支承部件604以使得输送引导部610保持规定姿势的方式进行支承。该支承部件604具有:安装在支架602的上表面上的基座605;安装在基座605的上表面上的机架606。机架606具有夹着输送引导部610配置在下方的下机架607和配置在上方的上机架609。
输送引导部610沿着输送拉链用链10的输送路径而配置。而且,输送引导部610从输送路径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向下倾斜。该输送引导部610具有:配置在输送路径的上游侧的第一输送引导部611;配置在输送路径的下游侧的第二输送引导部612。在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中,第一输送引导部611及第二输送引导部612的上表面构成拉链用链10的输送路径P。
第一输送引导部611被安装在机架606上。在该机架606上设置有输送拉链用链10的输送部614。
输送部614具有:驱动辊615;与驱动辊615相对地配置的推压辊617。驱动辊615配置在输送路径P的下方。推压辊617配置在输送路径P的上方。
驱动辊615相对于下机架607能够旋转地被支承。该驱动辊615通过未图示的电机等,能够向第一方向(顺时针的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逆时针的方向)旋转。
推压辊617将沿着输送路径P输送的拉链用链10向驱动辊615推压。由此,拉链用链10被夹在推压辊617和驱动辊615之间的同时被输送。此时,推压辊617与拉链用链10接触的同时,与驱动辊615一起旋转。该推压辊617相对于推压辊保持部616能够旋转地被保持。
推压辊保持部616安装在推压用缸618的缸杆619上。推压用缸618安装在上机架609上,以液压方式或电动方式驱动。推压用缸618的缸杆619能够沿与输送路径P垂直地交叉的方向伸缩。
推压辊保持部616通过推压用缸618的缸杆619的伸出,而向接近输送路径P的位置移动。此时,推压辊617与推压辊保持部616一起向接近输送路径P的位置移动。另外,推压辊保持部616通过推压用缸618的缸杆619的缩回,而向从输送路径P离开的位置移动。此时,推压辊617与推压辊保持部616一起向从输送路径P离开的位置移动。由此,能够调整推压辊617向驱动辊615推压拉链用链10的力。
第二输送引导部612能够向相对于第一输送引导部611接近或离开的方向移动。在基座605上安装有使第二输送引导部612移动的第二输送引导部移动用缸621。
第二输送引导部移动用缸621以液压方式或电动方式驱动。第二输送引导部移动用缸621的缸杆622能够向与输送路径P平行的方向伸缩。在该缸杆622的端部安装有板部件640。
在板部件640上安装有第三引导杆653的一端。板部件640在缸杆622伸出时接近后述的第一部件641的前表面。另外,板部件640在缸杆622缩回时从第一部件641的前表面离开。
第三引导杆653与输送路径P平行地延伸。另外,在第三引导杆653的另一端安装有连结部件656。连结部件656安装在第二输送引导部612上。第三引导杆653穿插在第一部件641的第二通孔648中。第二通孔648与输送路径P平行地形成。
第二输送引导部612通过第二输送引导部移动用缸621的缸杆622的伸出而向输送路径P的下游侧移动。另外,第二输送引导部612通过第二输送引导部移动用缸621的缸杆622的缩回而向输送路径P的上游侧移动。像这样,第二输送引导部612能够在接近第一输送引导部611的第一位置和从第一输送引导部611离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切断部630与第一输送引导部611的下游侧端部相比配置在下游侧。该切断部630具有:配置在输送路径P的下侧的下侧切断部631;配置在输送路径P的上侧的上侧切断部632。各切断部631、632能够向接近输送路径P的位置和从输送路径P离开的位置移动。
下侧切断部631具有:第一部件641;配置在第一部件641的上方的第二部件642。第二部件642能够向与第一部件641接近的下方位置和从第一部件641离开的上方位置移动。第二部件642在向下方位置移动时,从输送路径P离开。另外,第二部件642向上方位置移动时,接近输送路径P。根据实施方式,下侧切断部631具有配置在第一部件641的下方的第三部件643。第三部件643与第二部件642连结。由此,第二部件642与第三部件643一起上下移动。
在第一部件64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647和第二通孔648。第一通孔647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一部件641。第二通孔648沿前后方向贯穿第一部件641。即,第一通孔647和第二通孔648正交地配置。在第一通孔647中穿插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引导杆651。在第一引导杆651的上端安装有第二部件642。另外,在第一引导杆651的下端安装有第三部件643。即,第一引导杆651连结第二部件642和第三部件643。此外,沿第一部件641的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两个第一通孔647。另外,沿第一部件641的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两根第一引导杆651。
另外,在第一部件641上安装有第三部件移动用缸668。第三部件移动用缸668以液压方式或电动方式驱动。第三部件移动用缸668的缸杆669安装在第三部件643上。缸杆669能够沿与输送路径P垂直地交叉的方向伸缩。第三部件643通过第三部件移动用缸668的缸杆669的缩回而上升。由此,第二部件642与第一引导杆651一起上升。另外,通过第三部件移动用缸668的缸杆669伸出,第三部件643下降。由此,第二部件642与第一引导杆651一起下降。
第二部件642具有:板状的基部644;安装在基部644的上表面上的切断刃667;相对于基部644能够上下移动地配置的下侧夹持部件660;与下侧夹持部件660连结的限制部件665。下侧夹持部件660配置在基部644的上方。另一方面,限制部件665配置在基部644的下方。限制部件665能够与下侧夹持部件660一起上下移动。
在基部644上设置有第三通孔649。第三通孔649沿上下方向贯穿基部644。在第三通孔649中穿插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引导杆652。在第二引导杆652的上端安装有下侧夹持部件660。另外,在第二引导杆652的下端安装有限制部件665。而且,弹簧655配置在基部644和下侧夹持部件660之间。弹簧655向使基部644和下侧夹持部件660离开的方向施力。即,下侧夹持部件660通过弹簧655的弹压力向上方位置移动。由此,与下侧夹持部件660连结的限制部件665向接近基部644的位置移动。即,限制部件665向上方位置移动。
下侧夹持部件660配置在基部644的宽度方向中间部的上方。该下侧夹持部件660具有:下侧第一夹持片661;下侧第二夹持片662;以及连结下侧第一夹持片661和下侧第二夹持片662的连结部663。下侧第一夹持片661和下侧第二夹持片662在前后方向(输送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另外,在基部644的宽度方向两侧部,具有从基部644的上表面突出的突片645。切断刃667具有:向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安装部667a;沿宽度方向延伸并将安装部667a的上端连结起来的主体667b。切断刃667的安装部667a安装在突片645上。切断刃667的主体667b配置在连结部663的上方,并且配置在下侧第一夹持片661和下侧第二夹持片662之间。另外,切断刃667的主体667b的上端缘与下侧第一夹持片661及下侧第二夹持片662的上端缘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或者切断刃667的主体667b的上端缘配置得比下侧第一夹持片661及下侧第二夹持片662的上端缘更靠下方。
切断刃667从未图示的供电线接受电力而发热。切断刃667发热的同时与拉链用链10接触,由此能够将拉链用链10熔融并切割。
图8所示的双点划线是夹持解除部670。该夹持解除部670安装在基部644。关于详细的结构和动作将在后面说明。
以下,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的动作一起,对更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9及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中的拉链用链10的送出动作的图。首先,在第一输送引导部611上,以停止输送的状态配置拉链用链10。此时,拉链用链10被夹在输送部614的驱动辊615和推压辊617之间。然后,第二输送引导部移动用缸621使缸杆622缩回。由此,第三引导杆653和连结部件656向前侧(上游侧)移动的同时,第二输送引导部612向上游侧的第一位置移动。此时,第二输送引导部612的上游侧端部以覆盖在下侧夹持部件660的上方的方式配置,并且接近第一输送引导部611的下游侧端部。
然后,输送部614使驱动辊615向第一方向旋转。由此,拉链用链10从第一输送引导部611之上被送出到第二输送引导部612之上。输送部614将拉链用链10输送了规定的长度之后,使驱动辊615的旋转停止。即,输送部614停止拉链用链10的输送。
然后,如图10所示,第二输送引导部移动用缸621使缸杆622伸出。由此,第三引导杆653和连结部件656向后侧(下游侧)移动,并且第二输送引导部612向下游侧的第二位置移动。此时,第二输送引导部612的上游侧端部以从下侧夹持部件660的上方退避的方式配置,并且从第一输送引导部611的下游侧端部离开。
图11是放大地表示拉链用链10被向第二输送引导部612上送出时的切断刃667附近的结构的图。上侧切断部632具有与下侧夹持部件660相对地配置的上侧夹持部件680。
在上机架609上安装有上侧夹持部件移动用缸685。上侧夹持部件移动用缸685以液压方式或电动方式驱动。在上侧夹持部件移动用缸685的缸杆686上安装有上侧夹持部件680。缸杆686能够沿与输送路径P垂直地交叉的方向伸缩。上侧夹持部件680通过上侧夹持部件移动用缸685的缸杆686的伸出而下降。由此,上侧夹持部件680向与输送路径P接近的下方位置移动。另外,通过上侧夹持部件移动用缸685的缸杆686缩回,上侧夹持部件680上升。由此,上侧夹持部件680向从输送路径P离开的上方位置移动。
上侧夹持部件680具有:上侧第一夹持片681;上侧第二夹持片682;以及连结上侧第一夹持片681与上侧第二夹持片682的连结部683。上侧第一夹持片681和上侧第二夹持片682在前后方向(输送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即,上侧第一夹持片681与下侧第一夹持片661相对地配置。另外,上侧第二夹持片682与下侧第二夹持片662相对地配置。由此,下侧夹持部件660和上侧夹持部件680能够从上下方向夹着拉链用链10。即,下侧夹持部件660的下侧第一夹持片661和上侧夹持部件680的上侧第一夹持片681能够从上下方向夹着拉链用链10。另外,下侧夹持部件660的下侧第二夹持片662和上侧夹持部件680的上侧第二夹持片682能够从上下方向夹着拉链用链10。
在第二部件642上设置有夹持解除部670。该夹持解除部670由安装在基部644上的托架672、安装在该托架672上的凸轮部件移动用缸676、安装在凸轮部件移动用缸676的缸杆677上的凸轮部件675构成。凸轮部件675的前端与限制部件665相对地配置。凸轮部件675在前端具有倾斜面675a。倾斜面675a以凸轮部件675的厚度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逐渐增加的方式倾斜。
托架672从基部644的后表面向后方(下游侧)延伸。凸轮部件移动用缸676被安装在托架672的下表面。凸轮部件移动用缸676以液压方式或电动方式驱动。凸轮部件移动用缸676的缸杆677能够沿与输送路径P平行的方向伸缩。
向第二输送引导部612送出的拉链用链10如图12所示地被保持部623保持。图12是用于说明切断拉链用链10之前的保持部623的动作的图。
在第二输送引导部612设置有保持第二输送引导部612上的拉链用链10的保持部623。保持部623具有配置在第二输送引导部612的上方的按压部件625。在第二输送引导部612上安装有柱624。柱624朝向第二输送引导部612的上方延伸。保持部推压用缸626被安装在柱624上。保持部推压用缸626以液压方式或电动方式驱动。保持部推压用缸626的缸杆629能够沿与输送路径P垂直地交叉的方向伸缩。在保持部推压用缸626的缸杆627的前端配置有保持拉链用链10的按压部件625。
按压部件625通过保持部推压用缸626的缸杆627的伸出而下降。由此,按压部件625向与输送路径P接近的下方位置移动。另外,通过保持部推压用缸626的缸杆627缩回,按压部件625上升。由此,按压部件625向从输送路径P离开的上方位置移动。按压部件625向下方位置移动时,将拉链用链10压抵在第二输送引导部612的上表面。即,保持拉链用链10。另一方面,按压部件625向上方位置移动时,在按压部件625和拉链用链10之间隔开间隙。即,拉链用链10的保持被释放。
以下,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实施拉链用链10的切断工序。图13是放大地表示拉链用链10切断时的切断刃667附近的结构的图。首先,第三部件移动用缸668通过使缸杆669缩回,而使第二部件642上升。由此,下侧夹持部件660与第二部件642一起上升。
另外,上侧夹持部件移动用缸685使缸杆686伸出而使上侧夹持部件680下降。由此,拉链用链10成为被上侧夹持部件680的各夹持片和下侧夹持部件660的各夹持片夹持的状态。
而且,凸轮部件移动用缸676的缸杆677伸出,使凸轮部件675进入第二部件642和限制部件665之间。由此,凸轮部件675的倾斜面675a一边将限制部件665向下方推压,一边使限制部件665向从基部644离开的方向移动。即,限制部件665向下方位置移动。另外,下侧夹持部件660一边与限制部件665的移动同步地抵抗弹簧655的弹压力,一边向与基部644接近的位置移动。即,下侧夹持部件660在通过上侧夹持部件680的各夹持片和下侧夹持部件660的各夹持片夹持拉链用链10的同时,向下方位置移动。此时,切断刃667不与下侧夹持部件660一起移动,而是停留于上方位置。由此,切断刃667的主体667b的上端缘配置在比下侧夹持部件660的下侧第一夹持片661及下侧第二夹持片662的上端缘更靠上方。由此,切断刃667以与拉链用链10的上下面交叉的方式移动,并溶断拉链用链10。
以下,关于下侧夹持部件660、切断刃667及上侧夹持部件680返回切断前的初始状态的工序进行说明。图14是放大地表示切断拉链用链10之后的切断刃667附近的结构的图。
凸轮部件移动用缸676使缸杆677进一步伸出,以使凸轮部件675进入基部644和限制部件665之间的量增加的方式移动。由此,凸轮部件675的倾斜面675a推压限制部件665,使该限制部件665进一步向下方位置移动。此时,下侧夹持部件660的各夹持片随着限制部件665的移动而下降,从拉链用链10的下表面离开。同时,上侧夹持部件移动用缸685使缸杆686缩回而使上侧夹持部件680上升。由此,上侧夹持部件680的各夹持片从拉链用链10的上表面离开。
然后,第三部件移动用缸668使缸杆669伸出而使下侧切断部631下降。另外,上侧夹持部件移动用缸685的缸杆686缩回而使上侧夹持部件680上升。由此,上侧夹持部件680的各夹持片和下侧夹持部件660的各夹持片解除对拉链用链10的夹持。另外,凸轮部件移动用缸676的缸杆677缩回而使凸轮部件675从基部644和限制部件665之间拔出。由此,下侧夹持部件660通过弹簧655的弹压力向从基部644离开的上方位置移动。
通过上述切断工序,在连续的拉链用链10上形成有位于输送路径P的上游侧的上游侧切断边缘a。另外,在从连续的拉链用链10上裁切出的规定长度的拉链用链50上,形成有位于输送路径P的下游侧的下游侧切断边缘a’。
图15是放大地表示切断拉链用链10时的输送部614附近的结构的图。在上游侧切断边缘a和下游侧切断边缘a’之间形成有第一尺寸d的间隙。各切断边缘a、a’在采用溶断拉链用链10的切断刃的情况下,形成有凹凸或细的树脂的须状毛刺等。由此,切断后的拉链用链50存在美观性低或操作性低的问题。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中,实施上游侧切断边缘a和下游侧切断边缘a’的冷却工序。在冷却工序中,热传导性、散热性良好的冷却部件700与上游侧切断边缘a和下游侧切断边缘a’抵接。由此,以各切断边缘a、a’成为平坦的形状的方式被冷却。另外,抑制了各切断边缘a、a’产生凹凸或细的树脂的须状毛刺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为将冷却部件700配置在输送路径P中,扩大了上游侧切断边缘a和下游侧切断边缘a’之间的间隙。图16是放大地表示切断拉链用链10之后的输送部614附近的结构的图。输送部614使驱动辊615向第二方向旋转,使拉链用链10向上游侧移动。由此,能够使上游侧切断边缘a和下游侧切断边缘a’之间的间隙从第一尺寸d扩大到比第一尺寸大的第二尺寸D。
图1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所使用的冷却部件700的立体图。图18是用于说明冷却部件700的驱动机构的图。
冷却部件700具有在上下方向相对地配置的上片710和下片720。上片710和下片720能够在相互接触的对抵姿势和相互离开的对抵解除姿势之间变位。上片710和下片720沿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的宽度方向长地延伸。在以后的说明中,将上片710和下片720长地延伸的方向作为冷却部件700的长度方向。
上片710具有:上侧基部712;从上侧基部712的长度方向一端延伸的上侧前端部715;从该上侧前端部715向下方突出的上侧突部716。
另外,下片720具有:下侧基部722;从下侧基部722的长度方向一端延伸的下侧前端部725;从该下侧前端部725向上方突出的下侧突部726。
上片710的上侧前端部715和下片720的下侧前端部725是与输送路径P平行地延伸的板状体。各前端部715、725在拉链用链10的冷却成形时不与拉链用链10直接抵接。各前端部715、725作为散热翅片发挥作用,有助于降低冷却部件700自身的温度。此外,各前端部715、725的形状不限于实施方式。例如,各前端部715、725也可以形成为圆柱状。
上片710具有配置在上侧基部712的长度方向中间部的第一轴741。第一轴741与输送路径P平行地延伸。上片710能够以第一轴741为中心旋转。由此,上片710的上侧突部716能够移动到与下片720的下侧突部726接近的下方位置和从下片720的下侧突部726离开的上方位置。
另外,下片720具有配置在下侧基部722的长度方向中间部的第二轴742。第二轴742与输送路径P平行地延伸。下片720能够以第二轴742为中心旋转。由此,下片720的下侧突部726能够移动到与上片710的上侧突部716接近的上方位置和从上片710的上侧突部716离开的下方位置。
冷却部件700具有使上片710和下片720旋转的动作部件730。工作部件730具有:配置在上侧基部712和下侧基部722之间的动作主体731;连结上侧基部712和动作主体731的上连杆732;连结下侧基部722和动作主体731的下连杆733。
上片710在上侧基部712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具有第三轴743。第三轴743与输送路径P平行地延伸。另外,下片720在下侧基部722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具有第四轴744。第四轴744与输送路径P平行地延伸。另外,在动作主体731上配置有第五轴745。第五轴745与输送路径P平行地延伸。上连杆732能够相对于第三轴743和第五轴745旋转地被安装。下连杆733能够相对于第四轴744和第五轴745旋转地被安装。
动作主体731被安装在冷却部件开闭用缸751的缸杆752上。动作主体731在冷却部件开闭用缸751的缸杆752缩回时,如图18的(A)所示,配置在从上片710的第一轴741及下片720的第二轴742离开并与上片710的第三轴743及下片720的第四轴744接近的位置。由此,第三轴743通过上连杆732被抬起。另外,第四轴744通过下连杆733被压下。即,移动到上片710的上侧基部712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和下片720的下侧基部722的长度方向另一端离开的位置。此时,上片710以第一轴741为中心旋转,使上侧突部716向下方位置移动。另外,下片720以第二轴742为中心旋转,使下侧突部726向上方位置移动。由此,上片710和下片720通过上侧突部716和下侧突部726接触而成为对抵姿势。
另一方面,动作主体731是在冷却部件开闭用缸751的缸杆752伸出时,如图18的(B)所示,配置在从上片710的第三轴743及下片720的第四轴744离开并与上片710的第一轴741及下片720的第二轴742接近的位置。由此,第三轴743通过上连杆732被拉下。另外,第四轴744通过下连杆733被拉起。即,向上片710的上侧基部712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和下片720的下侧基部722的长度方向另一端接近的位置移动。此时,上片710以第一轴741为中心旋转,使上侧突部716向上方位置移动。另外,下片720以第二轴742为中心旋转,使下侧突部726向下方位置移动。由此,上片710和下片720通过上侧突部716和下侧突部726离开而成为对抵解除姿势。
图19是用于说明冷却部件700的移动机构760的图。图19示出了从上方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时的结构。
移动机构760使冷却部件700移动到接近输送路径P的位置和从输送路径P离开的位置。该移动机构760具有:沿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导轨761;沿导轨761移动的无杆缸763;安装在无杆缸763上的安装片766。
导轨761安装在机架606上。导轨761的一端配置在接近输送路径P的位置,另一端配置在从输送路径P离开的位置。
无杆缸763能够在导轨761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移动。即,无杆缸763能够向接近导轨761的一端的x方向和接近导轨761的另一端的x’方向移动。在该无杆缸763上安装有安装片766。
在安装片766上安装有冷却部件开闭用缸751。安装片766通过无杆缸763向x方向移动而向接近输送路径P的位置移动。另外,安装片766通过无杆缸763向x’方向移动而向从输送路径离开的位置移动。由此,冷却部件700能够接近输送路径P(单点划线所示的状态),或从输送路径P离开(实线所示的状态)。
作为对冷却部件700进行冷却的机构,吹风机770与冷却部件700相对地配置。吹风机770具有:与冷却部件700的前表面相对的第一吹风机771;与冷却部件700的后表面相对的第二吹风机772。该吹风机770是在冷却部件700从输送路径P离开期间,对冷却部件700吹出空气。由此,吹风机770对冷却部件700进行冷却。
以下说明拉链用链10的上游侧切断边缘a与冷却部件700抵接的工序。
移动机构760是在上游侧切断部a和下游侧切断部a’之间的间隙成为第二尺寸D之后,使冷却部件700向接近输送路径P的位置移动。此时,在冷却部件700中,如图20所示,上片710和下片720是对抵解除姿势。即,上片710配置在间隙的上方。另外,下片720配置在间隙的下方。
图21是表示通过无杆缸763向x方向移动,而安装片766向x方向移动,上片710和下片720为对抵解除姿势的冷却部件700进入输送路径P中的情况的图。
然后,冷却部件开闭用缸751的缸杆752伸出。由此,在冷却部件700中,如图22所示,上片710和下片720成为对抵姿势。即,上片710朝向间隙向下方移动。另外,下片720朝向间隙向上方移动。
在刚将拉链用链10熔融切断后,上游侧切断边缘a和下游侧切断边缘a’是半熔融状态,形成有凹凸或细的须状毛刺。假设,冷却部件700朝向间隙沿宽度方向移动,则会与凹凸或须状毛刺接触,使切断边缘的形状变形,或者使切断边缘的姿势变位。实施方式的冷却部件700朝向间隙以上述工序移动,因此不会发生上述情况。
然后,如图23所示,输送部614使驱动辊615向第一方向旋转,将拉链用链10向下游侧送出。由此,如图24所示,拉链用链10的上游侧切断边缘a与冷却部件700的上侧突部716的前表面及下侧突部726的前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抵接并被冷却。上侧突部716的前表面及下侧突部726的前表面是将上游侧切断边缘a成形为规定形状的部位。上侧突部716的前表面及下侧突部726的前表面沿与输送路径P垂直地交叉的方向延伸。由此,上游侧切断边缘a被固定成沿着冷却部件700的上侧突部716的前表面及下侧突部726前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的形状,从而能够抑制凹凸或细的树脂的须状毛刺等的产生。
以下,说明拉链用链50的下游侧切断边缘a’与冷却部件700抵接的工序。图25放大地表示止挡部件693附近的结构的图。
在第一部件641的后表面上安装有托架690。在托架690上安装有止挡件移动用缸695。止挡件移动用缸695以液压方式或电动方式驱动。在止挡件移动用缸695的缸杆696上安装有止挡部件693。
图26及图27是用于说明止挡部件693的动作的图。首先,止挡件移动用缸695的缸杆696伸出。由此,如图26所示,止挡部件693从与第三引导杆653离开的下方位置(单点划线的位置),向与第三引导杆653接近的上方位置移动。此时,止挡部件693超过第三引导杆653的下缘,并且配置在两根第三引导杆653之间的空间内。即,止挡部件693配置在安装于第三引导杆653上的连结部件656与第三引导杆653一起移动时的移动路径中。
然后,如图27所示,使第二输送引导部移动用缸621缩回,而使第三引导杆653及连结部件656向前侧移动。于是,连结部件656与止挡部件693接触。由此,第三引导杆653及连结部件656的移动被限制。
通过以上的动作,第二输送引导部612稍向上游侧移动。由此,如图28所示,拉链用链50的下游侧切断部a’与冷却部件700的上侧突部716的后表面和下侧突部726的后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抵接并被冷却。上侧突部716的后表面及下侧突部726的后表面是将下游侧切断边缘a’成形为规定形状的部位。上侧突部716的后表面及下侧突部726的后表面向与输送路径P垂直地交叉的方向延伸。由此,下游侧切断边缘a’被固定成沿着冷却部件700的上侧突部716的后表面和下侧突部726的后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的形状,从而能够抑制凹凸或细的树脂的须状毛刺等的发生。
拉链用链10的上游侧切断部a和拉链用链50的下游侧切断部a’的冷却完成后,如图29所示,冷却部件700的冷却部件开闭用缸751的缸杆752缩回,使上片710和下片720成为对抵解除姿势。
然后,移动机构760使无杆缸763向x’方向移动,使冷却部件700从输送路径P离开。
然后,如图30所示,保持部623使保持部推压用缸626的缸杆627缩回。由此,按压部件625解除对拉链用链50的压抵。拉链用链50在第二输送引导部612的上表面上滑动的同时,通过自重落到未图示的完成品收容部等中。由此,从连续的拉链用链10上裁切规定长度的拉链用链50的工序完成。
然而,在本发明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中,作为用于输送拉链用链10的结构,具有两个独立的第一输送引导部611及第二输送引导部612。如此前说明的那样,第一输送引导部611固定在基座605上。而第二输送引导部612能够向第二输送引导部移动用缸621移动地构成在基座605上。
即,第二输送引导部612能够在接近第一输送引导部611的第一位置和从第一输送引导部611离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由此,第二输送引导部612接近第一输送引导部611时,能够在输送路径P上将第一输送引导部611上的拉链用链顺畅地输送到第二输送引导部上。
另外,第二输送引导部612从第一输送引导部611离开时,能够将冷却部件700插入到第二输送引导部612和第一输送引导部611之间的空间。因此,冷却部件700能够对于配置在输送路径P上的拉链用链,冷却其切断边缘。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中,拉链用链的切断部630具有上侧夹持部件680和下侧夹持部件660。第二输送引导部612从第一输送引导部611离开并向第二位置移动时,下侧夹持部件660能够进入第二输送引导部612和第一输送引导部611之间的该空间。而且,下侧夹持部件660在拉链用链10切断时,代替输送引导部来支承拉链用链10的切断位置附近的下表面。由此,在切断拉链用链10时,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在能够避免给输送引导部带来过度的负荷的同时,能够严格地定位拉链用链10的切断位置。
以上,本发明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0及拉链用链切断方法具有:将拉链用链10熔融切断的切断刃667;与通过切断刃667被切断的拉链用链10、50的切断边缘接触来冷却切断边缘并将切断边缘固定成规定形状的冷却部件700。由此,拉链用链50的切断边缘不会形成细的树脂的须状毛刺等,产品的美观性不会降低,操作性不会降低。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涉及从连续的拉链用链裁切出规定长度的拉链用链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及拉链用链切断方法。拉链用链在被切断刃熔融切断的情况下,存在拉链用链的切断边缘会形成凹凸或细的树脂的须状毛刺,美观性降低或操作性降低的问题。本发明具有与被切断刃熔融切断的拉链用链的切断边缘接触来冷却切断边缘的同时使之固定成规定形状的冷却部件。由此,拉链用链的切断边缘不会形成细的树脂的须状毛刺,产品的美观性不会降低,操作性不会降低。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拉链用链(连续的拉链用链),11、12···拉链带,21、22···链牙列,25···横狭缝,26···纵狭缝,30···拉头,50···拉链用链(规定长度的拉链用链),100···拉链制造装置,130···第一存料空间,131···第一引导辊,132···第二引导辊,135···第一升降辊,160···第二存料空间,161···第三引导辊,162···第四引导辊,165···第二升降辊,200···狭缝形成装置,210···控制部,220···冲头,223···冲头端面,300···拉头安装装置,600···拉链用链切断装置,602···支架,604···支承部件,605···基座,606···机架,607···下机架,609···上机架,610···输送引导部,611···第一输送引导部,612···第二输送引导部,614···输送部,615···驱动辊,616···推压辊保持部,617···推压辊,618···推压用缸,619···缸杆,621···第二输送引导部移动用缸,622···缸杆,623···保持部,624···柱,625···按压部件,626···保持部推压用缸,627···缸杆,630···切断部,631···下侧切断部,632···上侧切断部,640···板部件,641···第一部件,642···第二部件,643···第三部件,644···基部,607···突片,647···第一通孔,648···第二通孔,649···第三通孔,651···第一引导杆,652···第二引导杆,653···第三引导杆,655···弹簧,656···连结部件,660···下侧夹持部件,661···下侧第一夹持片,662···下侧第二夹持片,663···连结部,665···限制部件,667···切断刃,667a···安装部,667b···主体,668···第三部件移动用缸,669···缸杆,670···夹持解除部,672···托架,675···凸轮部件,675a···倾斜面,676···凸轮部件移动用缸,677···缸杆,680···上侧夹持部件,681···上侧第一夹持片,682···上侧第二夹持片,683···连结部,685···上侧夹持部件移动用缸,686···缸杆,690···托架,691···通孔,693···止挡部件,695···止挡件移动用缸,696···缸杆,700···冷却部件,710···上片,712···上侧基部,715···上侧前端部,716···上侧突部,720···下片,722···下侧基部,725···下侧前端部,726···下侧突部,730···动作部件,731···动作主体,732···上连杆,733···下连杆,735···结合部件,741···第一轴,742···第二轴,743···第三轴,744···第四轴,745···第五轴,751···冷却部件开闭用缸,752···缸杆,760···移动机构,761···导轨,763···无杆缸,766···基台,770···吹风机,771···第一吹风机,772···第二吹风机,P···输送路径

Claims (9)

1.一种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输送路径,输送拉链用链,所述拉链用链具有一对拉链带和沿所述一对拉链带的侧缘安装的一对链牙列,并由所述一对链牙列啮合而成;
切断刃,将所述拉链用链熔融切断;和
冷却部件,与通过所述切断刃被切断的所述拉链用链的切断边缘接触来冷却所述切断边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所述冷却部件向所述输送路径接近或离开的移动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所述冷却部件进行冷却的机构。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部件具有上片和下片,所述上片和所述下片能够在接近而对抵的对抵姿势和离开的对抵解除姿势之间变位。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构成所述输送路径的第一输送引导部、和第二输送引导部,
所述第二输送引导部能够在与所述第一输送引导部接近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一输送引导部离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输送引导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冷却部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引导部和所述第二输送引导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能够夹着拉链用链的下侧夹持部件和上侧夹持部件,在所述第二输送引导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下侧夹持部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引导部和所述第二输送引导部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侧夹持部件具有下侧第一夹持片及下侧第二夹持片,在所述下侧第一夹持片和所述下侧第二夹持片之间配置有所述切断刃。
9.一种拉链用链切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切断工序,将拉链用链熔融切断,所述拉链用链具有一对拉链带和沿所述一对拉链带的侧缘安装的一对链牙列,并由所述一对链牙列啮合而成;和
冷却工序,使冷却部件与通过所述切断工序被切断的所述拉链用链的切断边缘接触来冷却所述切断边缘。
CN201410067196.6A 2014-02-26 2014-02-26 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及拉链用链切断方法 Active CN1048563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7196.6A CN104856376B (zh) 2014-02-26 2014-02-26 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及拉链用链切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7196.6A CN104856376B (zh) 2014-02-26 2014-02-26 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及拉链用链切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6376A true CN104856376A (zh) 2015-08-26
CN104856376B CN104856376B (zh) 2017-06-30

Family

ID=53902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7196.6A Active CN104856376B (zh) 2014-02-26 2014-02-26 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及拉链用链切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5637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8012B (zh) * 2017-08-16 2019-01-21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拉鏈鏈條搬運裝置和方法以及拉鏈鏈條處理裝置和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9560A (en) * 1978-12-29 1983-01-25 Yoshida Kogyo K.K.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lide fasteners
US4594925A (en) * 1984-11-14 1986-06-17 Yoshida Kogyo K. K. Apparatus for cutting a slide fastener chain
US4624369A (en) * 1983-08-15 1986-11-25 Yoshida Kogyo K. K.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orting slide fasteners
CN2631272Y (zh) * 2003-07-31 2004-08-11 刘明炎 开口式拉链自动切断机
CN1868361A (zh) * 2005-04-28 2006-11-29 Ykk株式会社 制造拉链的方法和拉链制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9560A (en) * 1978-12-29 1983-01-25 Yoshida Kogyo K.K.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lide fasteners
US4624369A (en) * 1983-08-15 1986-11-25 Yoshida Kogyo K. K.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orting slide fasteners
US4594925A (en) * 1984-11-14 1986-06-17 Yoshida Kogyo K. K. Apparatus for cutting a slide fastener chain
CN2631272Y (zh) * 2003-07-31 2004-08-11 刘明炎 开口式拉链自动切断机
CN1868361A (zh) * 2005-04-28 2006-11-29 Ykk株式会社 制造拉链的方法和拉链制造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8012B (zh) * 2017-08-16 2019-01-21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拉鏈鏈條搬運裝置和方法以及拉鏈鏈條處理裝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6376B (zh) 2017-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31561B1 (en) Horizontal band saw machine
CN103240761B (zh) 开口切断机的定位和切断装置
US9358603B2 (en) Feeding apparatus for metal strips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heat exchanger fins
US20080251214A1 (en) Face mask manufacturing machine
JP5786091B2 (ja) 薄板ガラス材の分断装置
JP4397863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KR101912788B1 (ko) 가압로울러에 의한 소재 성형용 다이커팅장치
CN102992082A (zh) 一种带有独立驱动压板机构的切带机
CN104856376A (zh) 拉链用链切断装置及拉链用链切断方法
JP3914564B1 (ja) フィルム切断装置
JP5932726B2 (ja) 製袋充填機
WO2007023598A1 (ja) 切断装置
CN106913021B (zh) 用于将拉链链条的链牙列插入拉头的装置及方法
CN104507351B (zh) 间隔形成装置、间隔形成方法以及拉链的制造方法
KR101204068B1 (ko) 봉함쇠의 제조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3162119B2 (ja) 豆腐等の切断分離装置
KR101553575B1 (ko) 시트 롤 포밍 장치용 런닝커터
CN207563557U (zh) 一种座椅滑轨支架的加工模具
EP3048057A1 (de) Vorrichtung zur bearbeitung zumindest eines verschlusses für eine verpackungsmaschine
CN105253682B (zh) 一种顶针定位模切纸品输送设备
JP3118883B2 (ja) シートバープレス装置
CN108000577A (zh) 一种双管切割装置
TWI677382B (zh) 加工機及加工方法
CN214490714U (zh) 书本横切挡规结构及书本裁切设备
US1364271A (en) Strip-wor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