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4491A - 光学层叠体、使用其的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层叠体、使用其的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4491A
CN104854491A CN201380065330.2A CN201380065330A CN104854491A CN 104854491 A CN104854491 A CN 104854491A CN 201380065330 A CN201380065330 A CN 201380065330A CN 104854491 A CN104854491 A CN 104854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laminate
mentioned
methyl
resin
acry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53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4491B (zh
Inventor
堀井笃
堀尾智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54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4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4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4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ormed with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e.g. hollows, grooves, protuberances, rib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6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having an anti-static effect, e.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8Coatings for keeping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hydrophobic or photo-catalytic fil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1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on synthetic resin layer or on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3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32B2307/306Resistant to h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355Continuous and nonuniform or irregular surface on layer or component [e.g., roofing, et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丙烯酸类基材上具有树脂层的光学层叠体、以及有效地制造该光学层叠体的方法,所述光学层叠体可抑制干涉条纹的产生,并且提高丙烯酸类基材与树脂层之间的密合性。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是在丙烯酸类基材的一面上具有树脂层的光学层叠体,其中,在该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的剖面,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显示具有峰部及谷部的脊线,在与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所取的基准长度30μm中,上述脊线的长度为31~45μm。

Description

光学层叠体、使用其的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层叠体、使用其的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像显示装置中,LCD、搭载有触控面板的LCD或EL、电子纸等由于具有节电、轻量、薄型等这样的特征,因此,近年来已替代传统的CRT显示器而得到迅速普及。
对于在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内部使用的光学层叠体而言,通常要求赋予其以不会在操作时发生损伤的硬度,因此,一般通过在透光性基材上设置硬涂层等来赋予硬度。例如,对于LCD而言,通常是通过在液晶单元的图像显示面侧配置偏振元件、并利用在透光性基材上设置有硬涂层的硬涂膜作为偏振片保护膜,从而为图像显示面赋予硬度。
以往,作为这样的硬涂膜的透光性基材,使用的是由以三醋酸纤维素为代表的纤维素酯制成的膜。这是基于纤维素酯具有下述优点:由于纤维素酯的透明性、光学各向同性优异,面内基本不具有相位差(延迟值低),因此极少会导致入射直线偏光的振动方向发生改变,对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的影响少,并且其具有适度的透水性,因此在制造使用光学层叠体而成的偏振片时,可使残留于起偏镜的水分在通过光学层叠体时干燥等。
然而,纤维素酯膜是在成本方面不利的材料,并且存在下述缺点:其耐湿、耐热性不充分,如果将以纤维素酯膜为基材的硬涂膜作为偏振片保护膜而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使用,则会导致偏振功能、色相等偏振片功能降低。
从这样的纤维素酯膜的问题点出发,已提出了使用透明性、耐热性、机械强度优异、并且与纤维素酯膜相比价格低廉、容易在市场上获取的以丙烯酸类树脂为主成分的透明塑料基材。
但是,就在以丙烯酸类树脂为主成分的基材的一面或两面形成有硬涂层的光学层叠体而言,存在会导致丙烯酸类基材与硬涂层之间的密合性变差的问题。另外,还存在会在丙烯酸类基材与硬涂层之间产生折射率差、在使用该光学层叠体来形成偏振片等的情况下会产生干涉条纹、导致外观不良这样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点,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内容:通过在对基材膜进行电晕放电处理、氧化处理等物理性的处理之外,还进行被称为锚固剂或底漆的涂料的涂布,然后形成硬涂层,由此可谋求基材膜与硬涂层之间的密合性的提高。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基材膜与硬涂层之间的界面形成凹凸的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中,硬涂膜的制造所需要的工序增多,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因此生产性变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13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976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丙烯类基材与以往经常被使用的纤维素酯膜、聚酯系膜相比,通常可使用的溶剂全部具有使该基材溶胀的能力,因此反而存在根据溶剂的不同,基材容易显著地受到溶胀的影响,会在加工时发生基材自身断裂等的问题,还存在无法将以往在透明塑料基材中已知的技术直接用于丙烯酸类基材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丙烯酸类基材上具有树脂层的光学层叠体,其中,该光学层叠体可利用较少的制造工序而得到,能够进行制造加工而不会发生丙烯酸类基材自身的断裂,并且可抑制干涉条纹的产生,且丙烯酸类基材与树脂层之间的密合性优异。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为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一种在丙烯酸类基材的一面上具有树脂层的光学层叠体,通过在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设置特定形状的凹凸,可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基于这样的见解而完成。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案。
[1]一种光学层叠体,其是在丙烯酸类基材的一面上具有树脂层的光学层叠体,其中,在该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的剖面,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显示具有峰部及谷部的脊线,在与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所取的基准长度为30μm中的上述脊线的长度为31~45μm。
[2]上述[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在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的剖面,在与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所取的基准长度30μm中,将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的谷部中从最深的谷底起按照深度顺序到第3深度为止的平均深度设为基准深度、并将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的峰部中从最高的峰顶起按照高度顺序到第3高度为止的平均高度设为基准高度,该基准高度与基准深度的高低差为0.3~3.5μm。
[3]上述[1]或[2]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上述脊线的平均倾斜角θa为15~48°。
[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上述脊线上显示的凹凸的平均间隔Sm为0.5~7μm。
[5]一种偏振片,其是在偏振膜的至少一面层叠[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而成的偏振片。
[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和/或[5]所述的偏振片。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在丙烯酸类基材上具有树脂层,可利用较少的制造工序而得到,并可抑制干涉条纹的产生,且丙烯酸类基材与树脂层之间的密合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的扫描型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STEM)。
图2放大显示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一实施方式的剖面中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的扫描型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STEM)。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的脊线、以及基准高度与基准深度的高低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的脊线、以及相邻极值点间的高低差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实施例10中得到的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剖面的扫描型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STEM)。
图7放大显示出实施例10中得到的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剖面中从硬涂层-树脂层界面到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的扫描型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STEM)。
图8示出了比较例8中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剖面的扫描型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STEM)。
图9放大显示出比较例8中得到的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剖面中从硬涂层-树脂层界面到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的扫描型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STEM)。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是在丙烯酸类基材的一面上具有树脂层的光学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在该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的剖面,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显示具有峰部及谷部的脊线,在与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所取的基准长度为30μm中的上述脊线的长度为31~45μm。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在丙烯酸类基材上具有树脂层,如图1及图2所示,丙烯酸类基材与树脂层之间的界面(以下,也简称为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具有凹凸。
另外,上述脊线的长度优选为31~45μm、更优选为32~42μm。若该脊线的长度小于31μm,则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的凹凸形状变得不充分、或平坦的部分增多,因此导致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处的密合性变差、或容易产生干涉条纹。另一方面,若该脊线的长度超过45μm,则光学层叠体的雾度上升。
具体而言,上述脊线的长度如下地进行测定。
(基准长度30μm中的脊线长度的测定方法)
这里,上述基准长度30μm所对应的脊线长度可利用例如使用了图像解析软件(Image-Pro、Media Cybernetic公司制)的上述剖面的图像解析进行测定。具体而言,使用利用电子显微镜等进行剖面观察而得到的图像,并利用上述图像解析软件,在上述图像内的树脂层与基材膜端部间的直线上取上述基准长度,使用上述图像解析软件测定该基准长度所对应的上述界面的长度。更具体而言,使用图像解析软件Image-Pro Plus、Sharp Stack版本6.2进行测定、校正、空间的校正向导、构成动态的图像、单位(microns)和操作,并根据图像的尺度画定义线,进行校正。校正后,通过距离测定在界面的两末端的2点间取基准长度。然后,以手动测定制作迹线(trace line)(阈值=3、平滑化=0、速度=3、噪声=5、自动)并将标准定为末端,由此自动地测定曲线,读取实测值作为界面的长度。
另外,就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而言,在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的剖面,在与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所取的基准长度30μm中,将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的谷部中从最深的谷底起按照深度顺序到第3深度为止的平均深度设为基准深度、并将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的峰部中从最高的峰顶起按照高度顺序到第3高度为止的平均高度设为基准高度,该基准高度与基准深度的高低差优选为0.3~3.5μm、该高低差更优选为0.7~3.0μm、进一步优选为1.0~2.5μm。该高低差为3.5μm以下时,不易产生雾,该高低差为0.3μm以上时,不易产生干涉条纹,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间的密合性得到改善。
具体而言,上述基准深度与平均高度的高低差如下地进行测定。
(基准高度与基准深度的高低差的测定方法)
如图4所示,在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的剖面,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显示具有峰部及谷部的脊线,在以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为y轴(其中,树脂层侧为正方向)、以与该y轴垂直的方向为x轴的xy平面中,在该x轴方向上取30μm的基准长度L,从该基准长度L中脊线所具有的极小点4b中的、y坐标最小的点中选择3点(4b-1),并将其平均y坐标设为基准深度5b,另一方面,从该基准长度L中脊线所具有的极大点4a中的、y坐标最大的点中选择3点(4a-1),并将其平均y坐标设为基准高度5a,该基准深度5b与基准高度5a之差(绝对值)即为基准深度5b与基准高度5a的高低差。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上述脊线的平均倾斜角θa优选为15~48°、更优选为20~48°、进一步优选为25~45°。平均倾斜角θa为48°以下时,不易产生雾,平均倾斜角θa为15°以上时,不易产生干涉条纹,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间的密合性得到改善。
具体而言,上述平均倾斜角θa如下地进行测定。
(平均倾斜角θa的测定方法)
如图5所示,在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的剖面,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显示具有峰部及谷部的脊线,在以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为y轴(其中,树脂层侧为正方向)、以与该y轴垂直的方向为x轴的xy平面中,在该x轴方向上取30μm的基准长度L,确定在该基准长度L中脊线所具有的极值点(极大点4a及极小点4b),在将全部的相邻极值点间的高低差(h1~h12、绝对值)之和设为总高低差ΣH时,以tan-1(总高低差ΣH/基准长度L)表示的值即为平均倾斜角θa。
此外,就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而言,上述脊线显示的凹凸的平均间隔Sm优选为0.5~7μm、更优选1~6μm、进一步优选2~5μm。平均间隔Sm为0.5μm以上时,不易产生雾,平均间隔Sm为7μm以下时,不易产生干涉条纹,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间的密合性得到改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平均间隔Sm可基于JIS B0601(1994)进行测定。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通过在基材中包含丙烯酸类树脂,与具备由三醋酸纤维素(TAC)制成的基材的材料相比,耐湿热性及平滑性优异,并且能够适宜地防止褶皱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述“丙烯酸类树脂”是指,丙烯酸类的树脂和/或甲基丙烯酸类的树脂。
<丙烯酸类基材>
作为丙烯酸类基材所含有的丙烯酸类树脂,没有特殊限定,但优选例如将1种或组合2种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进行聚合而形成的树脂,更具体而言,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而得到的树脂。
作为丙烯酸类基材所含有的丙烯酸类树脂,可使用具有内酯环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具有酰亚胺环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等具有环结构的树脂。
作为上述具有内酯环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日本特开2000-23001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15181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12032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25454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146084号公报等中记载的丙烯酸类树脂。
作为上述具有内酯环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优选下述通式(1)所示的具有内酯环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
[化学式1]
通式(1)中,R1、R2及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有机基团。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有机基团也可以包含氧原子。
作为上述具有内酯环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的结构中通式(1)所示的内酯环结构的含有率,优选为5~90质量%、更优选为10~7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60质量%、最优选为10~50质量%。上述通式(1)所示的内酯环结构的含有率为5质量%以上时,耐热性、耐溶剂性、表面硬度得到改善,为90质量%以下时,成形加工性得到改善。
上述具有内酯环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200万、更优选为5000~100万、进一步优选为1万~50万、最优选为5万~50万。上述具有内酯环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在上述范围内时,从上述的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另外,作为上述具有酰亚胺环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可列举例如具有戊二酰亚胺结构或N-取代马来酰亚胺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等。
作为上述具有戊二酰亚胺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优选下述通式(2)所示的具有戊二酰亚胺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
[化学式2]
上述通式(2)中,R4及R5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6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直链烷基、环戊基、环己基或苯基。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戊二酰亚胺结构例如可利用甲胺等酰亚胺化剂将(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进行酰亚胺化而形成。这里,“(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
作为上述具有N-取代马来酰亚胺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优选下述通式(3)所示的具有N-取代马来酰亚胺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
[化学式3]
上述通式(3)中、R7及R8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9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直链烷基、环戊基、环己基或苯基。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主链具有N-取代马来酰亚胺结构的丙烯酸类树脂例如可使N-取代马来酰亚胺与(甲基)丙烯酸酯进行共聚而形成。
另外,上述丙烯酸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100~140℃、更优选105~135℃、进一步优选110~130℃。若丙烯酸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10℃以上,则形成树脂层时,不易因树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所含的溶剂的存在而受到损害,另一方面,若为150℃以下时,则容易在与树脂层之间的界面形成凹凸。
丙烯酸类基材也可以包含丙烯酸类树脂以外的树脂,但优选在丙烯酸类基材中丙烯酸类树脂的比例为8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
作为上述丙烯酸类基材的厚度,优选为20~300μm,更优选的上限为200μm、下限为30μm。上述丙烯酸类基材的厚度为20μm以上时,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不易产生褶皱,另一方面,丙烯酸类基材的厚度为300μm以下时,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变薄,透光性等光学特性优异。
上述丙烯酸类基材优选为拉伸丙烯酸类基材。通过使丙烯酸类基材为拉伸丙烯酸类基材,可以使基材的强度、尺寸稳定性良好。
上述丙烯酸类基材可以如下地制造:例如,将经过湿度调节的由丙烯酸类树脂构成的小片(碎片)进行常规的熔融挤出之后,边进行冷却,边沿纵向进行拉伸,然后,沿横向进行拉伸,由此可制造上述丙烯酸类基材。
在上述熔融挤出工序中,可使用单轴、双轴、或双轴以上的螺杆,螺杆的旋转方向、转速、熔融温度可以任意地设定。
上述拉伸优选以使拉伸后达到所期望的厚度的方式进行。另外,拉伸倍率并无限定,但优选为1.2倍以上且4.5倍以下。拉伸时的温度、湿度可任意确定。拉伸方法可以为常规方法。
上述丙烯酸类基材也可以包含丙烯酸类橡胶粒子、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增塑剂等。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对上述丙烯酸类基材进行皂化处理、辉光放电处理、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UV)处理及火焰处理等表面处理。
<树脂层>
作为上述树脂层,没有特殊限定,但优选为例如包含单官能~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特别是包含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的固化物。使用单官能或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情况下,优选与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混合使用。
作为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具体例,可列举:异氰脲酸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尤其是,在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中,从抑制由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所致的基材断裂、容易控制上述表面凹凸的观点出发,特别地,最优选聚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另外,作为聚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可列举: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二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聚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这里,本说明书中的所述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表示电子束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和/或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所述“(甲基)丙烯酸酯”是指甲基丙烯酸酯及丙烯酸酯。
作为上述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具体例,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亚烷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或聚亚烷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丁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特别优选亚烷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上述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具体例,可列举: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聚亚烷基二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等。
另外,还优选上述单官能、二官能、三官能的各化合物的PO(氧乙烯)改性品、EO(环氧乙烷)改性物。
上述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含有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并含有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情况下,优选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大于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总质量比。
上述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也可以进一步含有单官能~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光聚合性单体、光聚合性低聚物、光聚合性聚合物等,上述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其含有引发剂。
(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分子量优选为180~1000,更优选其分子量为200~750、特别优选其分子量为220~450。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分子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容易得到满足上述的基准长度30μm中的脊线长度、基准高度与基准深度的高低差、平均倾斜角θa的光学层叠体,密合性、干涉条纹防止性优异。
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中的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配合量以固体成分量计,优选为50~100质量%、特别优选为70~100质量%。在相对于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而组合使用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或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情况下,优选使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中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或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配合量为上述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配合量的余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树脂层中添加有折射率调整材料、抗静电材料等其它功能性成分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功能性成分不会存在于树脂层的下部,而是不均地密集存在于上部,因此可推测,其不仅起到使后述的溶剂挥发的作用,同时还使得溶解后的丙烯酸类基材的材料成分流出至树脂层中而形成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的凹凸。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此,可在界面产生适度的凹凸、使密合性变得良好,同时还使干涉条纹防止性也变得良好,不仅如此,还能够使目标的功能(抗静电性、高折射率性、低折射率性等)良好地产生,因此优选。
(光聚合性聚合物)
作为上述光聚合性聚合物,优选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作为官能团的聚合物,优选其官能团数为10~250个、更优选为10~100、进一步优选为10~50个。
光聚合性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0~100,000、更优选为12,000~40,000。
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中的光聚合性聚合物的配合量以固体成分量计,优选为0~40质量%、更优选为0~30质量%。
(光聚合性低聚物)
作为上述光聚合性低聚物,可使用二官能以上的低聚物,优选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作为官能团的低聚物,优选其官能团数为2~30个、更优选为2~20个、进一步优选为3~15个。
光聚合性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10,000、更优选为1,500~10,000。
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中的光聚合性低聚物的配合量以固体成分量计,优选为0~40质量%、更优选为0~30质量%。
(单官能~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光聚合性单体)
作为上述光聚合性单体,可列举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等具有1个或2个以上不饱和键的光聚合性单体。作为具有1个不饱和键的单官能单体,可列举例如:苯乙烯、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作为具有2个以上不饱和键的多官能单体,可列举例如: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等、以及将这些化合物用环氧乙烷(EO)等进行改性而得到的多官能化合物等。
通过使用单官能单体,折射率调整变得容易,能够形成折射率更高的树脂层,另一方面,使用多官能单体时,硬度变得良好。
上述光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优选为200~1,000、更优选为250~750。
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中的单官能~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光聚合性单体的配合量以固体成分量计,优选为0~40质量%、更优选为0~30质量%。
上述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优选进一步含有溶剂。
就该溶剂而言,优选选择使丙烯酸类基材适度溶胀的溶剂。需要说明的是,丙烯酸类基材与以往经常使用的TAC基材不同,在基本所有种类的溶剂中发生溶胀。因此,溶剂带来的影响显著,若溶胀度过强则也会出现破裂的情况,因此可通过选择以下的溶剂而使丙烯酸类基材发生适度的溶胀,从而使构成基材的树脂成分与构成树脂层的树脂成分发生的移动达到适度的平衡,并能够在界面得到理想的脊线。
进而,上述溶剂可根据所使用的树脂成分的种类及溶解性而选择使用。作为这样的溶剂,优选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1-丁醇),而在其它的各溶剂种类中,碳原子数更多的溶剂存在良好的倾向,其中,蒸发速度快的溶剂存在良好的倾向。例如,若为酮类,则可列举甲基异丁酮;若为芳香族烃类,则可列举甲苯;若为二醇类,则可列举丙二醇单甲基醚等,也可以是它们的混合溶剂。
特别是,在本发明中,基于与树脂的相容性、涂敷性优异,并且可在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形成本申请的特异的凹凸形状,以及在加工时不会出现基材断裂的不良情况这样的理由,尤其优选包含选自甲基异丁酮、异丙醇及1-丁醇、丙二醇单甲基醚中的一种以上。如果为这些溶剂,则能够适度地溶胀而不会导致丙烯酸类基材发生破裂。
相反,酯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等)、酮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二丙酮醇)、溶纤剂类、醚类(二噁烷、四氢呋喃、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等)、脂肪族烃类(己烷等)、芳香族烃类(二甲苯)、卤化烃类(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溶纤剂类(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等)、溶纤剂乙酸酯类、亚砜类(二甲基亚砜等)、酰胺类(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有时会使丙烯酸类基材过度地溶胀,因此在对基材施加张力的情况下优选不使用这些溶剂。
上述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中的溶剂的含有比例没有特殊限定,例如,针对上述的优选溶剂,相对于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30~300质量份、更优选100~220质量份。溶剂的含有比例在上述范围以内时,容易得到满足上述的基准长度30μm中的脊线长度、基准高度与基准深度的高低差、平均倾斜角θa的光学叠层体。相对于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溶剂的含有比例为30质量份以上时,会导致上述的基准长度30μm中的脊线长度、基准高度与基准深度的高低差、平均倾斜角θa变大,在300质量份以下时,会导致上述的基准长度30μm中的脊线长度、基准高度与基准深度的高低差、平均倾斜角θa变小。
就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中的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而言,具有峰部及谷部的脊线可通过将包含聚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与上述的优选溶剂组合而有效地获得。例如,丙烯酸类基材因溶剂的存在而发生适度的溶胀,与此相伴,具有适当分子量的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浸透于丙烯酸类基材。另外,树脂层的成分浸透于丙烯酸类基材时,反而会导致丙烯酸类基材的材料成分向树脂层方向挤出、或溶剂从丙烯酸类基材向树脂层的空气面方向挥发等,由此,溶胀后的丙烯酸类基材的材料成分也浸透至树脂层中。这样,可以认为,通过使各成分发生从上部向下部、从下部向上部的移动,可在界面产生适度的具有峰部及谷部的脊线,从而使密合性变得良好,同时使干涉条纹防止性也变得良好。这些脊线的结构、平均倾斜角可通过优选的树脂层的成分、溶剂的种类、以及干燥温度的控制而进行调整。
作为用于使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中的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成为上述指定的脊线结构的优选制造方法的一例,包括如下的方法:
(第一工序)
将以聚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二官能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主成分、且包含溶剂的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涂布于丙烯酸类基材;
(第二工序)
丙烯酸类基材因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中的溶剂、单体等而发生溶胀;
(第三工序)
边在适当的干燥温度下将溶剂干燥,边使丙烯酸类基材发生溶胀,同时丙烯酸类基材的材料成分与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的成分发生相互移动,由此在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形成峰谷状的最佳的脊线;
(第四工序)
照射电离辐射线而使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固化,从而形成树脂层。
但只要是可得到上述指定的脊线的条件,则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并不限定于此。
在树脂层中添加折射率调整材料、抗静电材料等其它功能性成分的情况下,通过该丙烯酸类基材的材料成分的逆流,可使功能性成分不均地存在于树脂层的上部,各功能成分密集于光学层叠体的表面侧,因此可使目标的功能(抗静电性、高折射率性、低折射率性等)良好地产生,故优选。
上述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中可进一步含有溶剂干燥型树脂。通过组合使用溶剂干燥型树脂,可以有效地防止涂布面的被膜缺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溶剂干燥型树脂,指的是热塑性树脂等仅通过使涂敷时为了调整固体成分而添加的溶剂干燥即可形成被膜的树脂。
作为上述溶剂干燥型树脂,没有特殊限定,通常可使用热塑性树脂。
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没有特殊限定,可列举例如:苯乙烯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乙酸乙烯酯类树脂、乙烯基醚类树脂、含卤素树脂、脂环式烯烃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纤维素衍生物、硅酮类树脂及橡胶或弹性体等。上述热塑性树脂优选为非结晶性、且可溶于有机溶剂(特别是能够溶解多种聚合物、固化性化合物的通用溶剂)。特别是,从制膜性、透明性及耐候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苯乙烯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脂环式烯烃类树脂、聚酯类树脂、纤维素衍生物(纤维素酯类等)等。
作为上述引发剂,没有特殊限定,可使用公知的引发剂,例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可列举苯乙酮类、二苯甲酮类、米蚩苯甲酰苯甲酸酯、α-戊肟酯、噻吨酮类、苯丙酮类、苯偶酰类、苯偶姻类、酰基氧化膦类。另外,优选混合使用光敏剂,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例如正丁基胺、三乙胺、多正丁基膦等。
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在上述光聚合性单体/低聚物/聚合物为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树脂类的情况下,优选单独或混合使用苯乙酮类、二苯甲酮类、噻吨酮类、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等,而出于与电离辐射固化型树脂的相容性、以及黄变也少这样的理由,特别优选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另外,在上述光聚合性单体/低聚物/聚合物具有阳离子聚合性官能团的情况下,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优选单独或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芳香族重氮鎓盐、芳香族锍盐、芳香族碘鎓盐、茂金属化合物、苯偶姻磺酸酯等。
上述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上述引发剂的含量优选相对于上述光聚合性单体、光聚合性低聚物及光聚合性聚合物的总量100质量份为1~10质量份。引发剂的含量为1质量份以上时,从光学层叠体中的树脂层的硬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时,可抑制因引发剂过量残留而导致的树脂劣化,同时可防止成本上升,可得到目标的树脂层及后述的硬涂层表面的铅笔硬度。
相对于上述光聚合性单体、光聚合性低聚物及光聚合性聚合物的总量100质量份,上述引发剂的含量的更优选下限为2质量份,更优选上限为8质量份。通过使上述引发剂的含量在该范围,可更为切实地进行上述固化。
通过使上述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中含有功能性成分,可以为树脂层赋予进一步的功能。
作为功能性成分,可列举抗静电剂、折射率调整剂、防污剂、滑剂、防眩剂、硬涂性赋予剂等在通常的光学片中使用的成分。
上述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中可以含有抗静电剂。
作为抗静电剂,优选有机系抗静电剂,更具体而言,可列举锂离子盐、季铵盐、离子性液体等离子性抗静电剂、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聚乙炔等电子传导性抗静电剂。
此外,上述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中还可以含有氟、硅酮等防污剂。
使用上述功能性成分的情况下,其含量相对于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中的全部固体成分的总质量优选为1~30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就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而言,在使用包含抗静电剂的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形成树脂层的情况下(即,在树脂层含有抗静电剂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理由,通过与上述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组合,从而抗静电剂会不均地存在于树脂层的上面,因此,抗静电性能进一步提高。另外,在使用包含二氧化硅、氧化铝等超微粒作为硬涂性赋予剂的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形成树脂层的情况下(即,在树脂层含有硬涂性赋予剂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理由,通过与上述的聚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组合,从而硬涂性赋予剂会不均地存在于树脂层的上面,因此硬涂性能进一步提高。
作为上述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的制备方法,只要可使各成分均匀混合则没有特殊限定,例如,可使用涂料振荡器、珠磨机、捏合机、混合机等公知的装置进行。
另外,作为将上述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涂布在上述丙烯酸类基材上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定,可列举例如:旋涂法、浸渍法、喷雾法、模涂法、棒涂法、凹版涂布法、辊涂法、弯月面涂布法(meniscus coater)、柔版印刷法、丝网印刷法、液滴涂布(bead coater)法等公知的方法。
对于在上述丙烯酸类基材上涂布上述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而形成的涂膜,优选根据需要进行加热和/或干燥、并利用活性能量射线照射等使其固化。
干燥工序中的干燥时间优选为20秒~2分钟、更优选为30秒~1分钟。另外,干燥工序中的干燥温度优选为40~90℃、更优选为50~80℃。干燥温度超过100℃时,即使选择对丙烯酸类的溶胀性理想的溶剂,也会出现溶剂的浸透力等上升、基材发生破裂的情况,因此无论在使用何种溶剂的情况下,干燥温度均优选基本上在90℃以下。例如,作为优选的溶剂,包括甲基异丁酮,但即使是该溶剂,如果干燥温度为100℃,则在施加张力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丙烯酸类基材发生断裂。
最低温度只要为能够将溶剂干燥的程度即可,优选为50℃以上。例如,在使用甲基异丁酮且干燥温度为30℃的情况下,会导致在干燥不充分的状态下利用紫外线等进行固化,而在该情况下,固化无法顺利进行,也会产生未固化部分。此时,可能导致密合性降低。
作为上述活性能量射线照射,可列举利用紫外线或电子束的照射。
作为上述紫外线照射中的紫外线源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超高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低压水银灯、碳弧灯、黑光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等光源。另外,作为紫外线的波长,可使用190~380nm的波长范围。
作为上述电子束照射中的电子束源的具体例,可列举克罗夫特瓦尔顿(Cockcroft Wald)型、范德格里夫特型、共振变压器型、绝缘芯变压器型、或直线型、地拉米(Dynamitron)型、高频型等的各种电子束加速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树脂层的优选膜厚(固化时)为0.5~100μm、更优选为0.8~20μm,由于更容易在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形成峰谷状的最佳的脊线、并且卷曲防止性、裂纹防止性特别优异,因此最优选在3.5~13μm的范围。
另外,为了使密合性提高,优选树脂层的膜厚为0.8μm以上且低于3μm。树脂层的膜厚0.8μm也是为了形成峰谷状的最佳的脊线所需要的最低限的膜厚。树脂层的膜厚为0.8μm以上且低于3μm的情况下,上述的基准高度与基准深度的高低差优选为0.3~1.5μm。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在树脂层的膜厚取何值的情况下,均使上述高低差满足树脂层膜厚>高低差的关系。
上述树脂层的膜厚是利用电子显微镜(SEM、TEM、STEM)观察剖面、并测定任意10点而得到的平均值(μm)。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可以在上述树脂层上直接具有选自低折射率层、硬涂层、防污层、防眩层、抗静电层及高折射率层中的1层以上。
<硬涂层>
硬涂层优选由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B的固化物形成。
硬涂层的硬度在基于JIS K5600-5-4(1999)的铅笔硬度试验(负载4.9N)中,优选为H以上、更优选为2H以上。另外,上述硬涂层也可以含有功能性成分。
用以形成硬涂层的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B的详情,除了不以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为必要成分以外,与上述的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A相同。
另外,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B中,光聚合性单体(特别是多官能单体)的配合量优选为30~100质量%、更优选为40~9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0~80质量%。此时,优选使电离辐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B的余量为光聚合性低聚物及光聚合性聚合物中的至少一者。
另外,硬涂层的形成方法与上述的树脂层相同。其它的硬涂层的详情也与上述的树脂层相同。
本发明中,优选在树脂层上层叠硬涂层。为了得到作为光学层叠体的硬度,可考虑使树脂层自身为高硬度。但是,直接在丙烯酸类基材上、即树脂层使用具有多官能的反应性官能团的材料而达到2H以上的高硬度的情况下,存在不知为何会对硬涂层局部地施加压力的情况等而使丙烯酸类基材容易发生破裂这样的缺点。因此,在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中,通过使树脂层位于丙烯酸类基材与硬涂层之间,可使硬涂层的冲击不会直接传递给丙烯酸类基材、而是具有缓冲作用,故优选。另外,通过形成树脂层/硬涂层,还可以使硬度相比于仅仅层叠有硬涂层的情况而言有所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层叠硬涂层等的情况下,会导致在硬涂层与树脂层之间出现新的界面、即成为产生干涉条纹的机会的部分增多。此时,重要的是使层叠的层的折射率与其下方的层的折射率尽可能接近。因此,为了保持良好的干涉条纹防止性,优选硬涂层的折射率与树脂层的折射率基本相同,优选的折射率差为0.03以下。
硬涂层的膜厚优选为1~20μm、更优选为3.5~13μm。
<低折射率层>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优选在上述硬涂层上进一步具有低折射率层。
作为上述低折射率层,优选使用包含1)含有二氧化硅或氟化镁等低折射率无机微粒的树脂、2)作为低折射率树脂的氟类树脂、3)含有二氧化硅或氟化镁等低折射率无机微粒的氟类树脂、4)二氧化硅或氟化镁等低折射率无机薄膜等中的任一材料的低折射率层形成用组合物来形成。对于氟类树脂以外的树脂,可以使用与上述的丙烯酸类树脂同样的树脂。
另外,上述的二氧化硅优选为中空二氧化硅微粒,这样的中空二氧化硅微粒可利用例如日本特开2005-099778号公报的实施例中记载的制造方法来制作。
这些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优选为1.47以下、特别优选为1.42以下。另外,低折射率层的厚度并无限定,但通常在10nm~1μm左右的范围内适当设定即可。
作为上述氟类树脂,至少可使用在分子中包含氟原子的聚合性化合物或其聚合物。作为聚合性化合物,没有特殊限定,优选例如利用电离辐射线固化的官能团、发生热固化的极性基团等具有固化反应性的基团的化合物。另外,也可以是同时兼具这些反应性基团的化合物。相对于该聚合性化合物,聚合物是完全不具有如上所述的反应性基团等的物质。
作为上述具有利用电离辐射线固化的官能团的聚合性化合物,可广泛使用具有烯属不饱和键的含氟单体。更具体地,可列举氟代烯烃类(例如,氟乙烯、偏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全氟丁二烯、全氟-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等)。还包括作为具有(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单体的2,2,2-三氟乙(甲基)丙烯酸酯、2,2,3,3,3-五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全氟丁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己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辛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癸基)乙酯、α-三氟甲基丙烯酸甲酯、α-三氟甲基丙烯酸乙酯这样的分子中具有氟原子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分子中具有至少包含3个氟原子的碳原子数1~14的氟代烷基、氟代环烷基或氟代亚烷基和至少具有2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含氟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等。
作为上述可发生热固化的极性基团,优选例如羟基、羧基、氨基、环氧基等氢键形成基团。这些基团不仅与涂膜的密合性优异,而且与二氧化硅等无机超细微粒的亲和性也优异。作为具有热固化性极性基团的聚合性化合物,可列举例如:4-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氟乙烯-烃系乙烯基醚共聚物;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各树脂的氟改性物等。
作为上述兼具利用电离辐射线固化的官能团和发生热固化的极性基团的聚合性化合物,可列举: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部分及完全氟代的烷基酯、链烯基酯、芳基酯类、完全或部分氟代乙烯基醚类、完全或部分氟代乙烯基酯类、完全或部分氟代乙烯基酮类等。
另外,作为氟类树脂,可列举例如下述树脂。
包含至少1种具有上述电离辐射线固化性基团的聚合性化合物的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单体或单体混合物的聚合物;由上述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至少1种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这样的分子中不含氟原子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形成的共聚物;氟乙烯、偏氟乙烯、三氟乙烯、三氟氯乙烯、3,3,3-三氟丙烯、1,1,2-三氯-3,3,3-三氟丙烯、六氟丙烯这样的含氟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等。也可以使用使这些共聚物中含有硅酮成分而成的含硅酮偏氟乙烯共聚物。作为这种情况下的硅酮成分,可列举:(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乙基硅氧烷、(聚)二苯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烷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含偶氮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甲基硅酮、苯基甲基硅酮、烷基改性硅酮、芳烷基改性硅酮、氟代硅酮、聚醚改性硅酮、脂肪酸酯改性硅酮、甲基氢硅酮、含硅烷醇基硅酮、含烷氧基硅酮、含酚基硅酮、甲基丙烯酸改性硅酮、丙烯酸改性硅酮、氨基改性硅酮、羧酸改性硅酮、甲醇改性硅酮、环氧改性硅酮、巯基改性硅酮、氟改性硅酮、聚醚改性硅酮等。其中,优选具有二甲基硅氧烷结构的硅酮成分。
此外,也可以将由如下所述的化合物形成的非聚合物或聚合物用作氟类树脂。即,可以使用:使分子中具有至少1个异氰酸酯基的含氟化合物与分子中至少具有1个如氨基、羟基、羧基这样的和异氰酸酯基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进行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使含氟聚醚多元醇、含氟烷基多元醇、含氟聚酯多元醇、含氟ε-己内酯改性多元醇这样的含氟多元醇与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等。
另外,低折射率层形成用组合物中,可以与上述的具有氟原子的聚合性化合物或聚合物一起,含有上述记载的那样的各热塑性树脂。此外,可以适当使用用于使反应性基团等固化的固化剂、用于提高涂敷性或赋予防污性的各种添加剂、溶剂。
在上述低折射率层的形成中,优选使上述低折射率层形成用组合物的粘度处于可获得理想的涂布性的0.5~5mPa·s(25℃)、优选0.7~3mPa·s(25℃)的范围。由此,可实现可见光的优异反射防止层,并且能够形成均一而没有涂布不均的薄膜,且可形成密合性特别优异的低折射率层。
树脂的固化方法可以与上述硬涂层的固化方法相同。在为了固化处理而采用加热方法的情况下,优选在低折射率层形成用组合物中添加通过加热例如可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的热聚合引发剂。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总光线透过率优选为80%以上。低于80%时,安装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不仅可能导致色彩再现性、视觉辨认性受损,还存在无法获得所期望的对比度的隐患。上述总光线透过率更优选为90%以上。
上述总光线透过率可使用雾度仪(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制品编号:HM-150)、利用基于JIS K-7361的方法进行测定。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雾度优选为1%以下。为1%以下时,可获得所期望的光学特性,在将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设置于图像显示表面时不会发生视觉辨认性的劣化。雾度更优选为0.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下。
上述雾度可使用雾度仪(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制品编号:HM-150)、利用基于JIS K-7136的方法进行测定。
本发明的偏振片是在偏振膜的至少一面层叠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而成的。
作为上述偏振膜,没有特殊限定,可使用例如利用碘等进行了染色、并经过了拉伸的聚乙烯醇膜、聚乙烯醇缩甲醛膜、聚乙烯醇缩乙醛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类皂化膜等。优选在上述偏振膜与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层压处理中对丙烯酸类基材进行皂化处理。通过皂化处理,可使粘接性变得良好,还能够得到抗静电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具备上述光学层叠体和/或上述偏振片而成的图像显示装置。
作为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可列举:电视、电脑、LCD、PDP、FED、ELD(有机EL、无机EL)、CRT、平板电脑、电子纸、手机等,此外,还可适用于在图像显示装置等中使用的触控面板。
作为上述中的代表例的LCD具备透过性显示体和从背面照射上述透过性显示体的光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为LCD的情况下,其是在该透过性显示体的表面形成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和/或本发明的偏振片而成的。但是,对于搭载有触控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而言,不限于表面,也可以作为构成触控面板的透明基板使用。
作为上述中的代表例的LCD具备透过性显示体和从背面照射上述透过性显示体的光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为LCD的情况下,其是在该透过性显示体的表面形成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和/或本发明的偏振片而成的。另外,对于搭载有触控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或LCD而言,根据情况,也不限于表面,还可以作为构成装置内部的透明基板等使用。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光源装置的光源从光学层叠体、偏振片的下侧进行照射。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液晶显示元件与偏振片之间插入相位差板。还可以在该液晶显示装置的各层间根据需要而设置胶粘剂层。
这里,在本发明为具有上述光学层叠体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作为背光源,没有特殊限定,但优选为白色发光二极管(白色LED),优选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为具备白色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源的VA模式或IPS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上述白色LED是指,荧光体方式、即通过将使用了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射蓝色光或紫外光的发光二极管与荧光体组合而发出白色光的元件。其中,包含由使用了化合物半导体的蓝色发光二极管与钇/铝/石榴石型黄色荧光体组合而成的发光元件的白色发光二极管具有连续且宽范围的发射光谱,所以对于防反射性能及亮处对比度的改善是有效的,同时发光效率也优异,因此作为本发明的上述背光源是适宜的。另外,可以使耗电量小的白色LED能够广泛利用,因此还可以起到节能化的效果。
另外,上述VA(Vertical Alignment)模式是指,在未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以与液晶单元的基板垂直的方式取向而表现暗显示、在施加电压时因液晶分子倾倒而表现亮显示的工作模式。
另外,所述IPS(In-Plane Switching)模式是指,通过对设置于液晶单元的一侧基板的梳形电极对施加的横向电场,使液晶在基板面内旋转而进行显示的方式。
作为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PDP具备表面形成有电极的表面玻璃基板、和与该表面玻璃基板相对且以其间封入了放电气体的方式配置的背面玻璃基板,该背面玻璃基板的表面形成有电极及微小的沟槽,且沟槽内形成有红、绿、蓝的荧光体层。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为PDP的情况下,其也是在上述表面玻璃基板的表面或其前面板(玻璃基板或膜基板)具备上述的光学层叠体的装置。
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在玻璃基板上蒸镀有施加电压时会发光的硫化锌、二胺类物质:发光体、并对施加于基板的电压加以控制来进行显示的ELD装置;或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从而产生出人眼可识别的图像的CRT等图像显示装置。这种情况下,在如上所述的各显示装置的最表面或其前面板的表面具备上述的光学层叠体。
实施例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完全不受这些例子的限定。
实施例1
(丙烯酸类基材的制造)
对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130℃)形成的小片进行熔融混炼,在使其通过过滤器而除去异物的同时,利用熔融挤出方法将聚合物从模具的间隙挤出。接着,边冷却聚合物边将其沿纵向拉伸至1.2倍,然后沿横向拉伸至1.5倍,得到了厚40μm的丙烯酸类基材。
(树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制备)
将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M240”)100质量份及引发剂(BASF公司制、“Irg184”)4质量份溶解于甲基异丁酮150质量份中,制备了树脂层形成用组合物。
其中,树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组成如表1所示。
(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1的制备)
将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50质量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UV1700B”、10官能团、重均分子量:2,000)50质量份、及引发剂(BASF公司制、“Irg184”)4质量份溶解于甲基异丁酮150质量份中,制备了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1。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
利用模涂法在丙烯酸类基材上涂敷树脂层形成用组合物,并于70℃干燥1分钟以使溶剂蒸发,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4g/m2(干燥膜厚3.5μm)的方式形成了树脂层。对所得涂膜以照射量70mJ/cm2照射紫外线,使涂膜达到半固化(半固化状态)。
接着,在如上所述地形成的树脂层上利用模涂方法涂敷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1,并于70℃干燥1分钟以使溶剂蒸发,以干燥后的涂布量为8g/m2(干燥膜厚7μm)的方式形成了硬涂层1。对所得涂膜以紫外线照射量200mJ/cm2照射紫外线,使涂膜达到完全固化(全固化状态),得到了光学层叠体。
实施例2~16及比较例1~10
除了如表1所示那样地变更树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组成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光学层叠体。
实施例17
除了使用如下所述地制备的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2代替上述的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1作为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光学层叠体。
(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2的制备)
将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30质量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BS577”、6官能、重均分子量:1,000)46质量份、单体(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M315”、3官能)20质量份、含季铵盐低聚物(TAISEI FINE CHEMICAL株式会社制、“1SX3000”)4质量份、及引发剂(BASF公司制、“Irg184”)4质量份溶解于甲基异丁酮130质量份及正丁醇20质量份中,制备了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2。
实施例17中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由于在硬涂层中包含抗静电剂,因此具有抗静电性。
对于实施例1~17及比较例1~10中得到的光学层叠体,进行了下述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基准长度30μm中的脊线长度)
使用扫描型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对所得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的剖面进行拍摄,基于该画面根据上述的“基准长度30μm中的脊线长度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测定。
(基准高度与基准深度的高低差)
如图4所示,在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的剖面,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显示具有峰部及谷部的脊线,在以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为y轴(其中,树脂层侧为正方向)、以与该y轴垂直的方向为x轴的xy平面中,在该x轴方向上取30μm的基准长度L,从该基准长度L中脊线所具有的极小点4b中y坐标最小的点中选择3点(4b-1),并将其平均y坐标设为基准深度5b,另一方面,从该基准长度L中脊线所具有的极大点4a中y坐标最大的点中选择3点(4a-1),并将其平均y坐标设为基准高度5a,将该基准深度5b与基准高度5a之差(绝对值)作为基准深度5b与基准高度5a的高低差。
(平均倾斜角θa)
如图5所示,在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的剖面,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显示具有峰部及谷部的脊线,在以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为y轴(其中,树脂层侧为正方向)、以与该y轴垂直的方向为x轴的xy平面中,在该x轴方向上取30μm的基准长度L,确定在该基准长度L中脊线所具有的极值点(极大点4a及极小点4b),在将全部的相邻极值点间的高低差(h1~h12、绝对值)之和设为总高低差ΣH时,将以tan-1(总高低差ΣH/基准长度L)表示的值作为平均倾斜角θa。
(凹凸的平均间隔Sm)
基于JIS B0601(1994)进行了测定。
(密合性)
基于JIS K 5600,在光学层叠体的硬涂层切入1mm见方且共计100个的棋盘格,使用Nichiban(株)制工业用24mm Cellotape(注册商标)进行5次连续剥离试验,测量了残余的方格的数量。
根据未发生剥离的方格数,如下所示地进行了评价。○水平以上是作为制品良好的情况。
A:90-100
B:80-89
C:50-79
D:低于50
(干涉条纹)
在光学层叠体的与硬涂层相反一侧的面上贴合黑色的胶带之后,在三波长荧光灯下通过目测而进行了干涉条纹的有无的评价。将未能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的情况评价为A、稍微能够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的情况评价为B、能够视觉辨认到干涉条纹的情况评价为C。
(制造加工性)
在将树脂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丙烯酸类基材上并进行干燥的阶段进行了拉伸试验。拉伸程度设为2.2N/cm。
其结果,将拉伸时未发生断裂的情形评价为“良好”、将稍微产生了断裂从而引发了制造加工上的问题的情形评价为“不良”。
制造加工性“不良”的光学层叠体,其基材自身的物性脆弱,因此即使使树脂层、硬涂层等固化,其铅笔硬度(JIS K5600-5-4)也无法达到2H以上。
(雾度)
使用雾度仪(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制品编号;HM-150)、按照JISK-7136对光学层叠体的雾度值(%)进行测定,并根据下述评价标准进行了评价。
A:雾度值为0.8以下
C:雾度值超过0.8
(表面电阻)
对于在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作的各个光学层叠体,使用表面电阻值测定器(Hiresta HT-210、三菱油化株式会社制)测定了表面电阻值。
[表1]
表1-1
ND:未检出
[表2]
表1-2
ND:未检出
[表3]
表1-3
ND:未检出
PEG二(甲基)丙烯酸酯1: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M240”、分子量:286)
PEG二(甲基)丙烯酸酯2: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LIGHT ESTER 3EG”、分子量:270)
PEG二(甲基)丙烯酸酯3: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LIGHT ESTER 4EG”、分子量:314)
马来酰亚胺聚合物:(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UVT302”)
PETA: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多官能聚合物:荒川化学工业制、“BS371”
多官能低聚物: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R1403”
单体1: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
单体2:邻苯基苯酚EO改性丙烯酸酯、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M106
季铵盐:COLCOAT公司制、“COLCOAT NR121X”
ATO粒子:锑掺杂氧化锡的甲基异丁酮分散液MitsubishiMaterials Electronic Chemicals株式会社制、“EPT5DL2MIBK”
反应性二氧化硅: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MIBKSD”、平均粒径:12nm
Zirconia(氧化锆):氧化锆的MEK分散液(固体成分30%分散液、堺化学工业制、“SZR-K 4nm”)
MIBK:甲基异丁酮
PGME:丙二醇单甲基醚
MEK:甲基乙基酮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可适宜用于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CRT)、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场致发光显示器(ELD)、触控面板、电子纸、手机等的显示器、特别是高精细化显示器。
符号说明
1.丙烯酸类基材
2.树脂层
3.硬涂层
4.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
4a.极大点
4a-1.y坐标最大的极大点(3点)
4b.极小点
4b-1.y坐标最小的极小点(3点)
5a.基准深度
5b.基准高度
h.基准高度与基准深度的高低差
h1~h12.相邻极值点间的高低差

Claims (6)

1.一种光学层叠体,其是在丙烯酸类基材的一面上具有树脂层的光学层叠体,
其中,在该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的剖面,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显示具有峰部及谷部的脊线,在与所述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所取的基准长度为30μm中的所述脊线的长度为31~4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在所述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的剖面,在与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所取的基准长度30μm中,将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的谷部中从最深的谷底起按照深度顺序到第3深度为止的平均深度设为基准深度、并将丙烯酸类基材-树脂层界面的峰部中从最高的峰顶起按照高度顺序到第3高度为止的平均高度设为基准高度,该基准高度与基准深度的高低差为0.3~3.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脊线的平均倾斜角θa为15~48°。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脊线上显示的凹凸的平均间隔Sm为0.5~7μm。
5.一种偏振片,其是在偏振膜的至少一面层叠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而成的。
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和/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振片。
CN201380065330.2A 2012-12-25 2013-12-09 光学层叠体、使用其的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854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1656 2012-12-25
JP2012-281656 2012-12-25
PCT/JP2013/082991 WO2014103686A1 (ja) 2012-12-25 2013-12-09 光学積層体、こ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4491A true CN104854491A (zh) 2015-08-19
CN104854491B CN104854491B (zh) 2018-10-16

Family

ID=51020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5330.2A Active CN104854491B (zh) 2012-12-25 2013-12-09 光学层叠体、使用其的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241235B2 (zh)
JP (1) JP6565186B2 (zh)
KR (1) KR102062156B1 (zh)
CN (1) CN104854491B (zh)
TW (1) TWI607879B (zh)
WO (1) WO201410368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1460A (zh) * 2015-11-11 2018-07-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13289B2 (ja) * 2014-03-27 2018-10-3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84046B2 (ja) * 2014-07-30 2020-04-22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透明積層体
JP6690385B2 (ja) * 2016-04-27 2020-04-2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透過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JP2018080251A (ja) * 2016-11-16 2018-05-24 株式会社Dnpファインケミカル 組成物、積層部材、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0494282B (zh) * 2017-04-11 2022-02-2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及具有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面板、图像显示装置、电阻膜式触摸面板及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US20230341590A1 (en) * 2020-07-20 2023-10-26 Lg Chem, Ltd. Anti-glar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7670A (ja) 1995-01-27 1996-08-0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表面保護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80206B2 (ja) 2000-10-17 2005-08-10 古河スカイ株式会社 被覆層の密着性に優れた被覆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
JP3989176B2 (ja) 2001-01-17 2007-10-10 古河スカイ株式会社 被覆層の密着性および加工性に優れた成形加工用熱可塑性樹脂被覆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の製造方法
JP4135364B2 (ja) * 2002-01-16 2008-08-2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5352238A (ja) * 2004-06-11 2005-12-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拡散部材
JP5082097B2 (ja) * 2006-02-28 2012-11-28 国立大学法人 筑波大学 反射防止構造および該反射防止構造を有する発光素子
US20100028602A1 (en) * 2006-12-28 2010-02-04 Taisei Plas Co., Ltd. Composite of metal and resi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935627B2 (ja) * 2007-10-30 2012-05-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および光学素子作製用原盤の製造方法
JP2009150998A (ja) * 2007-12-19 2009-07-0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防眩フィルム、防眩性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266827B2 (ja) * 2008-03-25 2013-08-21 東レ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および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JP2010015109A (ja) * 2008-07-07 2010-01-21 Sony Corp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防眩性偏光子、ならびに表示装置
JP5724171B2 (ja) * 2009-01-09 2015-05-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原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表示装置
JP5521354B2 (ja) * 2009-02-27 2014-06-11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微細凹凸構造を表面に有する透明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208526A (ja) * 2009-09-02 2012-10-25 Sony Corp 光学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1081359A (ja) 2009-09-09 2011-04-21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WO2011055624A1 (ja) * 2009-11-06 2011-05-12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164433A (ja) * 2010-02-10 2011-08-25 Sony Corp 光学体、窓材、建具、および日射遮蔽部材
JP5773576B2 (ja) * 2010-04-01 2015-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構造および光学機器
JP5842320B2 (ja) * 2010-09-16 2016-01-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128629B2 (ja) * 2011-04-22 2017-05-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US9447492B2 (en) * 2011-06-03 2016-09-20 Graham J. Hubbard Conductive anti-reflective films
US20140220306A1 (en) * 2011-09-08 2014-08-07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Transparent film having micro-convexoconcave structure on surface thereof,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base film used in production of transparent fil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1460A (zh) * 2015-11-11 2018-07-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03686A1 (ja) 2014-07-03
US20150355385A1 (en) 2015-12-10
TWI607879B (zh) 2017-12-11
KR102062156B1 (ko) 2020-01-03
CN104854491B (zh) 2018-10-16
KR20150100663A (ko) 2015-09-02
TW201425045A (zh) 2014-07-01
US10241235B2 (en) 2019-03-26
JPWO2014103686A1 (ja) 2017-01-12
JP6565186B2 (ja) 2019-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3763B (zh) 光学层叠体、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偏振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854491A (zh) 光学层叠体、使用其的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3913783B (zh)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见性改善方法
KR101918870B1 (ko) 하드 코트 필름, 하드 코트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3245982B (zh) 光学层叠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JP2011225846A (ja) ハードコート層形成用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21515273A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1949558B1 (ko) 광학 적층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60037117A (ko) 광학 필름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편광판,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KR101910206B1 (ko) 광학 적층체,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US20150301403A1 (en) Polarizing plat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JP2015061754A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745348B2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反射防止物品
JP2011107335A (ja) 光学積層体
JP2006337790A (ja) 反射防止積層フィルム
WO2016072508A1 (ja) ポリマーフィルム、積層フィルム、ポリマー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