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7879A - 车辆、变速器及其变速操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变速器及其变速操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7879A
CN104847879A CN201410231719.6A CN201410231719A CN104847879A CN 104847879 A CN104847879 A CN 104847879A CN 201410231719 A CN201410231719 A CN 201410231719A CN 104847879 A CN104847879 A CN 104847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ransposition
gearshift
axostylus axostyle
brac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317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7879B (zh
Inventor
黄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317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78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47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7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7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7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2059/0291Selector apparatus comprising safety means for preventing injuries in case of accid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306/00Shif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器的变速操纵装置,其中,该变速操纵装置包括:箱体;操纵面板,该操纵面板上设置有直线形滑槽;手柄机构,该手柄机构包括操纵手柄和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可旋转地安装在箱体上,该操纵手柄与主动齿轮连接且能够带动主动齿轮旋转;换挡机构;换位机构;其中,操纵手柄穿过直线形滑槽且能够沿直线形滑槽运动,换挡从动齿轮和换位从动齿轮都与主动齿轮啮合并与主动齿轮共同旋转。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速器和车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纵置式直线形档位布置,使得换挡操作更加简便并且更加符合操作使用习惯,避免了由于误操作而导致的机械故障以及安全事故。

Description

车辆、变速器及其变速操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变速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变速器及其变速操纵装置,还设计一种包括该变速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汽车手动变速操纵机构中,手动变速器的操纵面板上通常形成有“王”字形槽,操纵杆在该“王”字形槽中滑动以操纵换挡。但是由于该“王”字形挡位布置不够直观,需要驾驶员对各个挡位的相对位置比较熟悉才能够在驾驶过程中熟练操作。而在驾驶员驾驶技术不够熟练,或者行驶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等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挂错档位的现象,而且各档位切换不直观且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器的变速操纵装置,该变速操纵装置能够实现直线形的档位切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变速器的变速操纵装置,其中,该变速操纵装置包括:
箱体;
操纵面板,该操纵面板上设置有直线形滑槽;
手柄机构,该手柄机构包括操纵手柄和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箱体上,该操纵手柄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主动齿轮旋转;
换挡机构,该换挡机构包括换挡从动齿轮、传动组件和换挡拉线,该传动组件通过换挡轴杆与该换挡从动齿轮连接在一起并将所述换挡从动齿轮的旋转运动传递到该换挡拉线;
换位机构,该换位机构包括换位从动齿轮、传动组件和换位拉线,该传动组件通过换位轴杆与该换位从动齿轮连接在一起并将所述换位从动齿轮的旋转运动传递到该换位拉线;
其中,所述操纵手柄穿过所述直线形滑槽且能够沿所述直线形滑槽运动,所述换挡从动齿轮和所述换位从动齿轮都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并与所述主动齿轮共同旋转。
优选地,所述主动齿轮上设置有沿所述主动齿轮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操纵手柄能够配合在该安装槽中并与所述主动齿轮铰接,且所述操纵手柄能够绕铰接点在经过所述安装槽且垂直于所述主动齿轮的平面上旋转。
优选地,在所述操纵手柄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对的表面上和/或在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操纵手柄相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琐止球。
优选地,所述操纵面板上还根据所述操纵手柄的行程设置有多个档位固定槽,该多个档位固定槽设置在所述直线形滑槽的一侧并与所述直线形滑槽相互连通,
所述当所述操纵手柄分别位于所述多个档位固定槽中时,所述换挡机构和所述换位机构控制所述变速器切换到相应的档位。
优选地,所述主动齿轮、所述换挡从动齿轮和所述换位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箱体侧壁的外侧,所述换挡轴杆和所述换位轴杆穿过所述箱体的侧壁向内侧延伸,所述操纵面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方,所述操纵手柄穿过所述直线形滑槽设置。
优选地,所述换挡从动齿轮和所述换位从动齿轮分别啮合在所述主动齿轮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多个凸圆,该多个凸圆沿所述换挡轴杆或所述换位轴杆的轴向方向依次固定设置在所述换挡轴杆或所述换位轴杆上,并与所述换挡轴杆或所述换位轴杆共同旋转,
多个挺杆组件,每个挺杆组件包括挺杆、壳体、活块和复位弹簧,该壳体中形成有通孔,该挺杆穿过该通孔,且所述挺杆的一端与所述凸圆相对应,所述挺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复位弹簧连接该活块,相邻的所述挺杆组件之间通过所述壳体沿所述换挡轴杆或所述换位轴杆的轴向方向固定连接,且所述多个挺杆组件中沿所述换挡轴杆或所述换位轴杆轴向方向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挺杆组件的所述壳体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多个凸圆分别与所述多个挺杆组件相对应,当所述凸圆旋转到所述凸圆的凸起部与所述挺杆相对时,所述活块从缩回位置向上运动到突出位置。
优选地,所述换挡拉线或所述换位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挺杆组件中靠近所述换挡从动齿轮或所述换位从动齿轮一侧的所述挺杆组件的所述活块上,且所述换挡拉线或所述换位拉线沿所述换挡轴杆或所述换位轴杆的轴向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多个挺杆组件的所述活块上,当所述活块向上运动时拉动所述换挡拉线或所述换位拉线。
优选地,所述活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沿所述换挡轴杆或所述换位轴杆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换挡拉线或所述换位拉线设置在该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形成有活块容纳槽,当所述活块位于所述缩回位置时,所述活块位于该活块容纳槽中且所述活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相平。
优选地,当所述凸圆的凸起部与所述挺杆相对时,所述壳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凸圆的凸起部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
优选地,所述挺杆与所述壳体的通孔的侧壁之间的径向距离为0.5-1mm。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器,其中,该变速器包括变速传动装置和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所述变速操纵装置中的换挡拉线和换位拉线与所述变速传动装置连接以控制换挡和换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包括本发明所述的变速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变速箱的变速操纵装置的操纵面板上设置有直线形滑槽,操纵手柄沿该滑槽沿直线运动以操纵主动齿轮旋转,通过手柄机构的主动齿轮与换挡从动齿轮和换位从动齿轮的啮合而将手柄机构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换挡和换位信号,从而实现了纵置式直线形档位布置,使得换挡操作更加简便并且更加符合操作使用习惯,避免了由于误操作而导致的机械故障以及安全事故。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变速操纵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手柄机构与换挡机构和换位机构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操纵面板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手柄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操纵手柄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换挡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换挡机构的传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换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换位机构的传动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箱体         2  操纵面板
21 直线形滑槽   22 档位固定槽
3  手柄机构     31 操纵手柄
32 主动齿轮     33 琐止球
4  换挡机构     41 换挡从动齿轮
42 换挡拉线     43 换挡轴杆
5  换位机构     51 换位从动齿轮
52  换位拉线    53 换位轴杆
44,54 凸圆      45,55 挺杆
46,56 壳体      47,57 活块
48,58 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以变速操纵装置实际使用状态下的方向,“轴向”和“径向”等描述请结合上下文的环境适当理解。并且,需要注意的是,主动齿轮、换挡从动齿轮和换位从动齿轮相互啮合地布置在同一平面上,而且主动齿轮的旋转轴、换挡轴杆和换位轴杆相互平行。
变速器包括变速传动装置和变速操纵装置,该变速操纵装置用于驾驶员的档位选择,并控制该变速传动装置根据所选择的档位而控制以相应的传动比输出发动机动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器的变速操纵装置,其中,该变速操纵装置包括:
箱体1;
操纵面板2,该操纵面板2上设置有直线形滑槽21;
手柄机构3,该手柄机构3包括操纵手柄31和主动齿轮32,该主动齿轮32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该操纵手柄31与所述主动齿轮32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主动齿轮32旋转;
换挡机构4,该换挡机构4包括换挡从动齿轮41、传动组件和换挡拉线42,该传动组件通过换挡轴杆43与该换挡从动齿轮41连接在一起并将所述换挡从动齿轮41的旋转运动传递到该换挡拉线42;
换位机构5,该换位机构5包括换位从动齿轮51、传动组件和换位拉线52,该传动组件通过换位轴杆53与该换位从动齿轮51连接在一起并将所述换位从动齿轮51的旋转运动传递到该换位拉线52;
其中,所述操纵手柄31穿过所述直线形滑槽21且能够沿所述直线形滑槽21运动,所述换挡从动齿轮41和所述换位从动齿轮51都与所述主动齿轮32啮合并与所述主动齿轮32共同旋转。
在本发明的变速操纵装置中,驾驶员通过对手柄机构3的操纵手柄31进行换挡控制,当操纵手柄31沿直线形滑槽21运动到所需的档位时,操纵手柄31的直线运动传递到主动齿轮32并转化为相应的旋转角度,与主动齿轮32啮合的换挡从动齿轮41和换位从动齿轮51也相应地转过相应的角度。
其中,换挡机构4和换位机构5可以采用基本相同的结构。以换挡机构4为例,换挡从动齿轮41在主动齿轮32的带动下旋转,并且该换挡从动齿轮的旋转运动通过换挡轴杆43传递到换挡拉线42。该换挡从动齿轮41、换挡轴杆43和传动组件之间的结构可以采用达到上述功能和效果的任意一种现有结构,优选地,该换挡从动齿轮41与换挡轴杆43固定地连接,因此换挡轴杆43随换挡从动齿轮41共同旋转,该传动组件与换挡轴杆43采用某种方式连接,从而使得换挡从动齿轮41的旋转运动通过换挡轴杆43和传动组件传递到换挡拉线42,从而通过换挡拉线实现换挡的操作。换位机构5的工作原理与换挡机构4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发明点在于提供一种变速操纵装置,以使得驾驶员通过控制该操纵手柄31直线地运动而实现换挡操作。因此,对于换挡机构4和换位机构5内部的传动组件的结构并不加以特殊限定,而且换挡机构4和换位机构5内部的传动组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适用的结构都可以应用到本发明中来实现从换挡从动齿轮41和换位从动齿轮51分别到换挡拉线42和换位拉线52的传动,或者采用如图6所示的结构,下文将进行详细介绍。
另外,在下文中也对本发明的换挡机构4和换位机构5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变速操纵装置中,主动齿轮32可旋转地安装在箱体1上,即主动齿轮32的旋转轴固定安装在箱体1上,而该主动齿轮32能够绕该旋转轴旋转。与主动齿轮32连接的操纵手柄31向上延伸并穿过操纵面板2上的直线形滑槽21。当驾驶员控制该操纵手柄31沿直线形滑槽21运动时,该主动齿轮32在操纵手柄31的控制下进行旋转运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变速箱的变速操纵装置的操纵面板上设置有直线形滑槽,操纵手柄沿该滑槽沿直线运动以操纵主动齿轮旋转,通过手柄机构的主动齿轮与换挡从动齿轮和换位从动齿轮的啮合而将手柄机构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换挡和换位信号,从而实现了纵置式直线形档位布置,使得换挡操作更加简便并且更加符合操作使用习惯,避免了由于误操作而导致的机械故障以及安全事故。
由于本发明的变速操纵装置中部件较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从接收驾驶员操纵的手柄机构3开始沿操纵传递的方向进行介绍。
优选地,所述主动齿轮32上设置有沿所述主动齿轮32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操纵手柄31能够配合在该安装槽中并与所述主动齿轮32铰接,且所述操纵手柄31能够绕铰接点在经过所述安装槽且垂直于所述主动齿轮32的平面上旋转。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主动齿轮32与操纵手柄31之间为铰接连接,以使得操纵手柄31能够在垂直于主动齿轮32的平面上相对于主动齿轮32旋转。
并且,当驾驶员通过该操纵手柄31控制主动齿轮32旋转时,需要先将该操纵手柄31配合在主动齿轮32的安装槽中,此时操纵手柄31沿主动齿轮32的径向方向延伸并且与主动齿轮32的接触面积最大,从而带动主动齿轮32旋转。
优选地,在所述操纵手柄31与所述主动齿轮32相对的表面上和/或在所述主动齿轮32与所述操纵手柄31相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琐止球33。
为了使得操纵手柄31能够更加牢固可靠地配合在主动齿轮32的安装槽内,在操纵手柄31和/或主动齿轮32的相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琐止球33,从而在操纵手柄31配合在主动齿轮32的该安装槽内时,能够增大操纵手柄31与主动齿轮32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只有在操纵手柄31上施加的除周向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上的力大于该琐止球33所产生的摩擦力时,该操纵手柄31才能从该安装槽脱出,也就是说,只有驾驶员故意这样操作时才能使得操纵手柄31在垂直于主动齿轮32的平面上旋转,避免了误操作的可能性。
优选地,所述操纵面板2上还根据所述操纵手柄31的行程设置有多个档位固定槽22,该多个档位固定槽22设置在所述直线形滑槽21的一侧并与所述直线形滑槽21相互连通,
所述当所述操纵手柄31分别位于所述多个档位固定槽22中时,所述换挡机构4和所述换位机构5控制所述变速器切换到相应的档位。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操纵面板2上还设置有档位固定槽22,该档位固定槽22的作用是对操纵手柄31进行定位。由于操纵手柄31的位置与主动齿轮32的旋转和周向位置直接相关,因此当操纵手柄31运动到所需的档位时,为了使得该操纵手柄31能够固定在该档位而不发生不必要的移动,就需要对该操纵手柄31进行定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当操纵手柄31沿直线形滑槽21运动到与所需档位相对的位置时,控制该操纵手柄31在垂直于主动齿轮32的平面上旋转,从而进入到直线形滑槽21的一侧的档位固定槽22中,以将该操纵手柄31固定在该档位,因此主动齿轮32也能够固定在该位置。
优选地,所述主动齿轮32、所述换挡从动齿轮41和所述换位从动齿轮51设置在所述箱体1侧壁的外侧,所述换挡轴杆43和所述换位轴杆53穿过所述箱体1的侧壁向内侧延伸,所述操纵面板2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上方,所述操纵手柄31穿过所述直线形滑槽21设置。
在如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主动齿轮32的旋转轴固定在箱体1的侧壁的外侧,因此主动齿轮32在箱体1的外侧通过操纵手柄31控制而旋转。换挡从动齿轮41和换位从动齿轮51也设置在箱体1的外侧且与主动齿轮32啮合。而换挡从动齿轮41与换挡轴杆43固定地连接,换位从动齿轮51与换位轴杆53也固定地连接,并且该换挡轴杆43和换位轴杆53都穿过箱体1的侧壁朝向内侧延伸,因此换挡机构4和换位机构5的传动组件通常都安装在箱体1内部。
操纵面板2设置在箱体1的上方,优选地,该操纵面板2可以作为箱体1的上盖板,操纵手柄31向上延伸穿过该操纵面板2的直线形滑槽21设置。操纵面板2通常设置在驾驶室内,操纵手柄31向上伸出到操纵面板2之外的部分也设置在驾驶室内,驾驶员可以方便地控制该操纵手柄31并按照操纵面板2上的档位刻度来方便地进行档位切换。
优选地,所述换挡从动齿轮41和所述换位从动齿轮51分别啮合在所述主动齿轮32的两侧。以避免换挡从动齿轮41和换位从动齿轮51相互干扰。
下面对本发明的传动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介绍,由于上文已经提到,该换挡机构4和换位机构5中的传动组件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该传动组件都采用相同的结构,因此只对换挡机构4的传动组件进行详细介绍,而对换位机构5的传动组件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多个凸圆44,该多个凸圆44沿所述换挡轴杆43或所述换位轴杆53的轴向方向依次固定设置在所述换挡轴杆43或所述换位轴杆53上,并与所述换挡轴杆43或所述换位轴杆53共同旋转,
多个挺杆组件,每个挺杆组件包括挺杆45、壳体46、活块47和复位弹簧48,该壳体46中形成有通孔,该挺杆45穿过该通孔,且所述挺杆45的一端与所述凸圆44相对应,所述挺杆45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复位弹簧48连接该活块47,相邻的所述挺杆组件之间通过所述壳体46沿所述换挡轴杆43或所述换位轴杆53的轴向方向固定连接,且所述多个挺杆组件中沿所述换挡轴杆43或所述换位轴杆53轴向方向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挺杆组件的所述壳体46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多个凸圆44分别与所述多个挺杆组件相对应,当所述凸圆44旋转到所述凸圆44的凸起部与所述挺杆45相对时,所述活块47从缩回位置向上运动到突出位置。
在本传动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换挡轴杆43或换位轴杆53上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凸轮44,该凸轮44固定在换挡轴杆43或换位轴杆53上,从而当换挡从动齿轮41或换位从动齿轮51被驱动旋转时,该换挡轴杆43或换位轴杆53与凸轮44都与该换挡从动齿轮41或换位从动齿轮51共同旋转。
而与该换挡轴杆43或换位轴杆53上的凸轮44相对应地设置有多个挺杆组件,其中的每一个挺杆组件分别与一个凸轮44相对应。
当凸轮44以换挡轴杆43或换位轴杆53为旋转轴进行旋转时,当凸轮从其他位置运动到凸起部与挺杆45相对应的位置时,凸起部能够向上推动挺杆45,由于壳体46固定的设置在箱体1内,该挺杆45在通孔中相对于壳体46向上运动,从而通过复位弹簧48向上推动活块47,此时活块47从缩回位置向上运动到突出位置;当凸轮从凸起部与挺杆45相对应的位置运动到其他位置时,挺杆45失去支撑其的外力,由于重力作用向下运动,并且通过复位弹簧48将活块47向下拉动,此时活块47从突出位置向下运动到缩回位置。
更优选地,所述换挡拉线42或所述换位拉线5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挺杆组件中靠近所述换挡从动齿轮41或所述换位从动齿轮51一侧的所述挺杆组件的所述活块47上,且所述换挡拉线42或所述换位拉线52沿所述换挡轴杆43或所述换位轴杆53的轴向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多个挺杆组件的所述活块47上,当所述活块47向上运动时拉动所述换挡拉线42或所述换位拉线52。
由于上文已经介绍了,凸圆能够随着换挡从动齿轮41或换位从动齿轮51的旋转而驱动挺杆45,从而控制活块47在缩回位置和突出位置之间运动。
并且,该换挡拉线42或换位拉线52设置在该活块47之上,并且拉线42的一端固定在靠近换挡从动齿轮41或换位从动齿轮51一侧的挺杆组件的活块47上,该换挡拉线42或换位拉线52沿着轴向方向延伸且另一端与变速传动装置连接。这样,当活块47从缩回位置运动到突出位置时,就会向上顶起该换挡拉线42或换位拉线52,从而使得换挡拉线42或换位拉线52的另一端具有一定的运动行程,以此该换挡拉线42或换位拉线52的行程来传选取的递档位信息,即换挡拉线42或换位拉线52的另一端连接到变速传动装置,通过该行程来控制变速传动装置切换到以相应的传动比输出发动机转速。
优选地,各个所述凸圆44的凸起部的相位和沿径向方向的高度不同。
也就是说,在换挡从动齿轮41或换位从动齿轮51旋转到某一档位时,设置在换挡轴杆43或换位轴杆53上的凸圆44的凸起部并不会全部都与挺杆45向配合,而是只有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凸圆44的凸起部与挺杆45配合,从而使得相应的活块47运动到突出位置,以向上顶起换挡拉线42或换位拉线52,使得换挡拉线42或换位拉线52与变速传动装置连接的末端运动一定的行程。当换挡从动齿轮41或换位从动齿轮51旋转到不同的档位时,换挡拉线42或换位拉线52运动的行程各不相同,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操纵手柄31选择的档位信息传递到变速器的变速传动装置而进行相应的换挡。
优选地,所述活块47的上表面设置有沿所述换挡轴杆43或所述换位轴杆53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换挡拉线42或所述换位拉线52设置在该凹槽中。该凹槽的设置能够防止换挡拉线42或换位拉线52在活块47的上表面上沿垂直于轴向方向的方向移动而导致的换挡不良。
优选地,所述壳体46的上表面形成有活块容纳槽,当所述活块47位于所述缩回位置时,所述活块47位于该活块容纳槽中且所述活块47的上表面与所述壳体46的上表面相平。由于壳体46固定在箱体1中,在所有的活块47都处于缩回位置时,此时档位为空挡,换挡拉线42或换位拉线52沿壳体46的上表面设置,换挡拉线42或换位拉线52与变速传动装置连接的一端处于原始位置,这样能够便于对换挡拉线42或换位拉线52的调整和校准。
优选地,当所述凸圆44的凸起部与所述挺杆45相对时,所述壳体46的下表面与所述凸圆44的凸起部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优选地,所述挺杆45与所述壳体46的通孔的侧壁之间的径向距离为0.5-1mm。
换位机构5的传动组件可以优选地采用传动组件的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图6和图7仅以换挡机构为例进行了介绍,换位机构也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并参考相同的附图,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速器,其中,该变速器包括变速传动装置和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所述变速操纵装置中的换挡拉线42和换位拉线52与所述变速传动装置连接以控制换挡和换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包括本发明所述的变速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4)

1.一种变速器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变速操纵装置包括:
箱体(1);
操纵面板(2),该操纵面板(2)上设置有直线形滑槽(21);
手柄机构(3),该手柄机构(3)包括操纵手柄(31)和主动齿轮(32),该主动齿轮(32)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该操纵手柄(31)与所述主动齿轮(32)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主动齿轮(32)旋转;
换挡机构(4),该换挡机构(4)包括换挡从动齿轮(41)、传动组件和换挡拉线(42),该传动组件通过换挡轴杆(43)与该换挡从动齿轮(41)连接在一起并将所述换挡从动齿轮(41)的旋转运动传递到该换挡拉线(42);
换位机构(5),该换位机构(5)包括换位从动齿轮(51)、传动组件和换位拉线(52),该传动组件通过换位轴杆(53)与该换位从动齿轮(51)连接在一起并将所述换位从动齿轮(51)的旋转运动传递到该换位拉线(52);
其中,所述操纵手柄(31)穿过所述直线形滑槽(21)且能够沿所述直线形滑槽(21)运动,所述换挡从动齿轮(41)和所述换位从动齿轮(51)都与所述主动齿轮(32)啮合并与所述主动齿轮(32)共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32)上设置有沿所述主动齿轮(32)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操纵手柄(31)能够配合在该安装槽中并与所述主动齿轮(32)铰接,且所述操纵手柄(31)能够绕铰接点在经过所述安装槽且垂直于所述主动齿轮(32)的平面上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纵手柄(31)与所述主动齿轮(32)相对的表面上和/或在所述主动齿轮(32)与所述操纵手柄(31)相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琐止球(3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面板(2)上还根据所述操纵手柄(31)的行程设置有多个档位固定槽(22),该多个档位固定槽(22)设置在所述直线形滑槽(21)的一侧并与所述直线形滑槽(21)相互连通,
当所述操纵手柄(31)分别位于所述多个档位固定槽(22)中时,所述换挡机构(4)和所述换位机构(5)控制所述变速器切换到相应的档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32)、所述换挡从动齿轮(41)和所述换位从动齿轮(51)设置在所述箱体(1)侧壁的外侧,所述换挡轴杆(43)和所述换位轴杆(53)穿过所述箱体(1)的侧壁向内侧延伸,所述操纵面板(2)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上方,所述操纵手柄(31)穿过所述直线形滑槽(21)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多个凸圆(44,54),该多个凸圆(44,54)沿所述换挡轴杆(43)或所述换位轴杆(53)的轴向方向依次固定设置在所述换挡轴杆(43)或所述换位轴杆(53)上,并与所述换挡轴杆(43)或所述换位轴杆(53)共同旋转,
多个挺杆组件,每个挺杆组件包括挺杆(45,55)、壳体(46,56)、活块(47,57)和复位弹簧(48,58),该壳体(46,56)中形成有通孔,该挺杆(45,55)穿过该通孔,且所述挺杆(45,55)的一端与所述凸圆(44,54)相对应,所述挺杆(45,55)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复位弹簧(48,58)连接该活块(47,57),相邻的所述挺杆组件之间通过所述壳体(46,56)沿所述换挡轴杆(43)或所述换位轴杆(53)的轴向方向固定连接,且所述多个挺杆组件中沿所述换挡轴杆(43)或所述换位轴杆(53)轴向方向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挺杆组件的所述壳体(46,56)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多个凸圆(44,54)分别与所述多个挺杆组件相对应,当所述凸圆(44,54)旋转到所述凸圆(44,54)的凸起部与所述挺杆(45,55)相对时,所述活块(47,57)从缩回位置向上运动到突出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拉线(42)或所述换位拉线(5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挺杆组件中靠近所述换挡从动齿轮(41)或所述换位从动齿轮(51)一侧的所述挺杆组件的所述活块(47,57)上,且所述换挡拉线(42)或所述换位拉线(52)沿所述换挡轴杆(43)或所述换位轴杆(53)的轴向方向延伸并设置在所述多个挺杆组件的所述活块(47,57)上,当所述活块(47,57)向上运动时拉动所述换挡拉线(42)或所述换位拉线(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块(47,57)的上表面设置有沿所述换挡轴杆(43)或所述换位轴杆(53)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换挡拉线(42)或所述换位拉线(52)设置在该凹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6,56)的上表面形成有活块容纳槽,当所述活块(47,57)位于所述缩回位置时,所述活块(47,57)位于该活块容纳槽中且所述活块(47,57)的上表面与所述壳体(46,56)的上表面相平。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凸圆(44,54)的凸起部与所述挺杆(45,55)相对时,所述壳体(46,56)的下表面与所述凸圆(44,54)的凸起部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杆(45,55)与所述壳体(46,56)的通孔的侧壁之间的径向距离为0.5-1mm。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凸圆(44,54)的凸起部的相位和沿径向方向的高度不同。
13.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该变速器包括变速传动装置和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速操纵装置,所述变速操纵装置中的换挡拉线(42)和换位拉线(52)与所述变速传动装置连接以控制换挡和换位。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变速器。
CN201410231719.6A 2014-05-28 2014-05-28 车辆、变速器及其变速操纵装置 Active CN104847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31719.6A CN104847879B (zh) 2014-05-28 2014-05-28 车辆、变速器及其变速操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31719.6A CN104847879B (zh) 2014-05-28 2014-05-28 车辆、变速器及其变速操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7879A true CN104847879A (zh) 2015-08-19
CN104847879B CN104847879B (zh) 2017-10-10

Family

ID=53847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31719.6A Active CN104847879B (zh) 2014-05-28 2014-05-28 车辆、变速器及其变速操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78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3105A (zh) * 2019-01-23 2020-07-3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主动回位的换挡装置及使用该换挡装置的换挡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91593A (en) * 1927-05-04 1931-02-10 Arthur J Hantschel Automatic gear-shifting mechanism
US3287991A (en) * 1964-03-23 1966-11-29 Allis Chalmers Mfg Co Rotary control mechanism
CN2243576Y (zh) * 1995-07-12 1996-12-25 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厂 推拉软轴控制器
KR100273575B1 (ko) * 1996-11-19 2000-12-15 정몽규 자동 변속 레버에 의한 출발과 주차시 안전 작동장치
FR2850063A1 (fr) * 2003-01-20 2004-07-23 Pierre Puppo Levier de vitesses sequentiel
CN202768811U (zh) * 2012-08-17 2013-03-06 福建省三明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双拉杆液压变速操纵阀配套使用的单操纵杆换挡控制器
CN202937785U (zh) * 2012-09-13 2013-05-15 重庆墨龙机械有限公司 大功率变速箱限位手柄总成
CN103615527A (zh) * 2013-12-02 2014-03-05 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 单手柄式多功能操纵机构
KR20140050427A (ko) * 2012-10-19 2014-04-2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수동변속기의 변속 조작장치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91593A (en) * 1927-05-04 1931-02-10 Arthur J Hantschel Automatic gear-shifting mechanism
US3287991A (en) * 1964-03-23 1966-11-29 Allis Chalmers Mfg Co Rotary control mechanism
CN2243576Y (zh) * 1995-07-12 1996-12-25 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厂 推拉软轴控制器
KR100273575B1 (ko) * 1996-11-19 2000-12-15 정몽규 자동 변속 레버에 의한 출발과 주차시 안전 작동장치
FR2850063A1 (fr) * 2003-01-20 2004-07-23 Pierre Puppo Levier de vitesses sequentiel
CN202768811U (zh) * 2012-08-17 2013-03-06 福建省三明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双拉杆液压变速操纵阀配套使用的单操纵杆换挡控制器
CN202937785U (zh) * 2012-09-13 2013-05-15 重庆墨龙机械有限公司 大功率变速箱限位手柄总成
KR20140050427A (ko) * 2012-10-19 2014-04-2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수동변속기의 변속 조작장치
CN103615527A (zh) * 2013-12-02 2014-03-05 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 单手柄式多功能操纵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3105A (zh) * 2019-01-23 2020-07-3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主动回位的换挡装置及使用该换挡装置的换挡方法
KR20200092235A (ko) * 2019-01-23 2020-08-0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능동적으로 복귀하는 변속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한 변속방법
CN111473105B (zh) * 2019-01-23 2022-01-1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主动回位的换挡装置及使用该换挡装置的换挡方法
KR102575187B1 (ko) 2019-01-23 2023-09-05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능동적으로 복귀하는 변속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한 변속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7879B (zh) 2017-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05586B1 (ko) 자동화 수동변속기 제어장치
CN101985978B (zh) 用于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换档机构
US7597024B2 (en) Gear-shift device of manual transmission
CN101611248A (zh) 自动变速器的驻车机构
CN101749418A (zh) 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操作装置
CN203836172U (zh) 一种变档控制与无级调速复合操纵装置
CN104847879A (zh) 车辆、变速器及其变速操纵装置
KR101971187B1 (ko) 자동화 수동변속기의 구동장치
CN202371143U (zh) 倒挡操作限位结构、六挡换挡器以及六挡变速器操纵机构
KR101519229B1 (ko) 수동변속기 오조작 방지 장치
US20110138958A1 (en) Shift fork with two shift jaws for a gearbox
KR102167734B1 (ko) 수동변속기 컨트롤 장치
RU2578523C1 (ru) Компактная система рычага передач
KR100558299B1 (ko) 차량의 변속작동장치
KR101181049B1 (ko) 듀얼클러치 변속기의 변속장치
CN2799311Y (zh) 机动车的选换档装置
CN104508326A (zh) 可在至少三个转换级之间切换的变速器
KR101592643B1 (ko) 기어 시프트 유닛
KR102611901B1 (ko) 다단 변속기의 변속 조작 장치
KR102465902B1 (ko) 수동변속기의 변속조작기구
CN105736686A (zh) 手动变速器的选择操作装置
KR20230044639A (ko) 자동차용 변속기구
KR20170071695A (ko) 차량용 기어 변속기구
CN104847884A (zh) 重型汽车半自动变速装置12档操纵器
KR20080020737A (ko) 자동변속기의 오조작 방지 변속조작 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