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2967B - 一种车辆的防侧翻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的防侧翻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2967B
CN104842967B CN201410153677.9A CN201410153677A CN104842967B CN 104842967 B CN104842967 B CN 104842967B CN 201410153677 A CN201410153677 A CN 201410153677A CN 104842967 B CN104842967 B CN 1048429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upport bar
main body
turning device
incl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536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2967A (zh
Inventor
李中好
陈志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536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29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42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2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2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29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9/00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 B60S9/02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 B60S9/10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by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9/00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 B60S9/02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防侧翻装置,其中,该防侧翻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控制器(1)和侧倾支撑器(2),该侧倾支撑器(2)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底盘的左右两侧并能够向所述车辆的外侧伸出,当所述车辆向左侧或向右侧的侧倾角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所述控制器(1)控制相应侧的所述侧倾支撑器(2)伸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防侧翻装置采用控制器控制侧倾支撑器伸出以在车辆向左侧或右侧侧倾时支撑车辆,以防止车辆发生侧翻。该防侧翻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会影响车辆的原有结构布置,可移植性和通用性好,而且使用简单方便,能够有效地避免车辆侧翻。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的防侧翻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的防侧翻装置,还涉及一种包括该防侧翻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车辆的动力性能越来越好,当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在前方有障碍或事故而需要进行紧急转向或者转向刹车等情况时,由于车身过度侧倾,会导致车辆出现侧翻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防侧翻装置,该防侧翻装置能够防止车辆发生侧翻事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防侧翻装置,其中,该防侧翻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控制器和侧倾支撑器,该侧倾支撑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底盘的左右两侧并能够向所述车辆的外侧伸出,
当所述车辆向左侧或向右侧的侧倾角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相应侧的所述侧倾支撑器伸出。
优选地,所述防侧翻装置还包括检测器,该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侧倾角并将该侧倾角传送到控制器,该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侧倾角与临界值比较。
优选地,所述侧倾支撑器包括支撑杆和中空的主体,该主体固定在所述车辆的底盘上,所述主体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外侧的外端上设置有第一开口,该支撑杆穿过该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并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该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沿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主体伸缩。
优选地,所述侧倾支撑器还包括气体发生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该气体发生器点火气爆。
优选地,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内侧的内端的侧壁的内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为中空的,且所述支撑杆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内侧的内端上设置有第二开口以使所述支撑杆的内部与所述主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泄气孔,当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到最大伸出行程处时,所述泄气孔将所述支撑杆的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
优选地,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止挡件,当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到最大伸出行程处时,该止挡件与所述支撑杆相互配合以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该最大伸出行程处。
优选地,所述止挡件包括限位块,所述主体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封闭的限位器壳体,与该限位器壳体相对应的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该限位块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内侧的内端与所述主体的侧壁可枢转地连接,所述限位块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外侧的外端通过弹性件与所述限位器壳体连接,所述限位块能够在该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绕所述限位块的内端旋转,
当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到最大伸出行程处时,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所述限位块的外端向所述主体的内部突出以与所述支撑杆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限位器壳体为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主体的侧壁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外侧的外端上设置有弹性缓冲部。
优选地,所述弹性缓冲部为半球型尼龙垫。
优选地,所述侧倾支撑器为多个且分别靠近所述车辆的车轮设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包括本发明所述的防侧翻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防侧翻装置采用控制器控制侧倾支撑器伸出以在车辆向左侧或右侧侧倾时支撑车辆,以防止车辆发生侧翻。该防侧翻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会影响车辆的原有结构布置,可移植性和通用性好,而且使用简单方便,能够有效地避免车辆侧翻。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安装有防侧翻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侧倾支撑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控制器 2 侧倾支撑器
21 主体 22 支撑杆
23 气体发生器 24 泄气孔
31 限位块 32 限位器壳体
33 弹性件 4 弹性缓冲部
5 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左、右”通常是指以车辆行驶方向为前方的左侧和右侧,也就是通常理解上的车辆的左右两侧,“轴向方向”指侧倾支撑器的主体2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也就是支撑杆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本发明的思想在于采用装置对车辆进行侧向支撑,以在车辆发生侧倾且侧倾角超过一定限度时,对车身进行支撑以避免发生侧翻等事故。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防侧翻装置,其中,该防侧翻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控制器1和侧倾支撑器2,该侧倾支撑器2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底盘的左右两侧并能够向所述车辆的外侧伸出,
当所述车辆向左侧或向右侧的侧倾角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所述控制器1控制相应侧的所述侧倾支撑器2伸出。
根据本发明的防侧翻装置包括控制器1和侧倾支撑器2,该控制器1控制该侧倾支撑器2,且该侧倾支撑器2设置在车辆的底盘的左右两侧。
当车辆正常行驶或者以较小的侧倾角行驶时,该侧倾支撑器2在车辆的底盘上不会伸出,也不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当车辆向左侧或向右侧的侧倾角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控制器1控制侧倾支撑器2伸出,即该侧倾支撑器2向车辆的外侧伸出,从而能够与地面接触以支撑车辆。
该车辆的向左侧或向右侧的侧倾角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然后自动或者人工地通过控制器来控制侧倾支撑器2伸出,或者该车辆的侧倾角通过驾驶员的经验来判断,从而人工地通过控制器来控制侧倾支撑器2伸出。
需要说明的是,处于安装空间和美观性等考虑,该侧倾支撑器2通常设置在车辆的底盘的左右两侧上,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该侧倾支撑器2在底盘上的位置。但是,该侧倾支撑器2通常基本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即基本沿着垂直于车辆的纵轴的方向延伸。此处“基本”指该侧倾支撑器2可能并不严格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也可能与宽度方向呈一定较小的角度。
并且,该侧倾支撑器2能够在控制器1的控制下向外伸出,即左侧的侧倾支撑器2向左伸出,右侧的侧倾支撑器2向右伸出。但是,该侧倾支撑器2并不一定以垂直于车辆纵轴的方向横向地左右伸出,也就是说该侧倾支撑器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并不一定垂直于车辆的纵轴。而且侧倾支撑器2也不一定沿着水平方向伸出。实际上,根据车辆的底盘布置以及车辆重心等因素,该侧倾支撑器2的延伸方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及相关的力学和运动学因素相应地设置,从而在车辆发生侧翻危险时能够更好地对车辆进行支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防侧翻装置采用控制器控制侧倾支撑器伸出以在车辆向左侧或右侧侧倾时支撑车辆,以防止车辆发生侧翻。该防侧翻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会影响车辆的原有结构布置,可移植性和通用性好,而且使用简单方便,能够有效地避免车辆侧翻。
优选地,所述防侧翻装置还包括检测器5,该检测器5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侧倾角并将该侧倾角传送到控制器1,该控制器1还用于将所述侧倾角与临界值比较。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检测器5来检测车辆的侧倾角,该检测器5可以采用倾角传感器等。
该检测器5将检测到的侧倾角传送到控制器1,该控制器1还能够将该侧倾角与预先存储在控制器1中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当该侧倾角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控制器1控制相应侧的侧倾支撑器2伸出,从而支撑车辆防止侧翻。
通过本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车辆防侧翻的自动控制,即通过检测器5自动检测车辆的侧倾角,通过控制器1自动判断侧倾角是否超过临界值并在侧倾角超过临界值时控制侧倾支撑器伸出以防止车辆侧翻。
通常地,通过上述的自动测量和控制的防侧翻装置能够较好的对车辆的实时状态进行判断,但是如果在车辆的行驶情况或路况较为复杂的情况下,检测器5的检测数据有可能不够准确或者即使在侧倾角没有超过临界值时也需要进行防侧翻控制,此时就需要该防侧翻装置具有手动功能,即驾驶员可以选择该防侧翻装置的工作模式,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自动检测和控制的模式,而驾驶员也可以根据驾驶经验判断对控制器1进行手动操作以使相应的侧倾支撑器2伸出。
优选地,所述侧倾支撑器2包括支撑杆22和中空的主体21,该主体21固定在所述车辆的底盘上,所述主体21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外侧的外端上设置有第一开口,该支撑杆22穿过该第一开口设置在该主体21的内部并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控制器1能够控制该支撑杆22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沿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主体21伸缩。
在本发明的侧倾支撑器2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侧倾支撑器2包括支撑杆22和中空的主体21,当车辆向左侧或向右侧的侧倾角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控制器1控制该支撑杆22穿过该第一开口沿轴向方向向外伸出,从而对车辆起到防侧翻支撑作用。
该侧倾支撑器2可以采用任意一种适用的现有技术来实现,在此优选地采用了支撑杆22和中空的主体21,而且支撑杆22相对于主体21伸缩的控制也可以采用电磁、液压或气压等方式来实现,例如,该支撑杆22和中空的主体21可以通过液压缸或气压缸等方式实现。根据如上所述的侧倾支撑器2的实施方式,可以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现有技术来实现其功能,此处不再举例赘述,而且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
优选地,所述侧倾支撑器2还包括气体发生器23,所述控制器1能够控制该气体发生器23点火气爆。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侧倾支撑器2还包括气体发生器23,该气体发生器23能够在点火发生气爆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从而该支撑杆22在气压的作用下伸出到中空的主体21之外。
该气体发生器23为常用于汽车安全领域的气体发生器23,例如安全气囊所使用的气体发生器23。该气体发生器23的特点在于充气速度快,从而使得整个防侧翻装置的响应速度快,控制器1的控制没有延时,从而提高可防侧翻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气体发生器23设置在所述主体21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内侧的内端的侧壁的内表面上。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气体发生器23设置在主体21的内端的侧壁的内表面上,其在点火发生气爆时,气体的气爆方向是朝向主体21的外端的,因此就能够将支撑杆22向车辆的外侧推出。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2为中空的,且所述支撑杆22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内侧的内端上设置有第二开口以使所述支撑杆22的内部与所述主体21的内部连通,所述支撑杆22上还设置有泄气孔24,当所述支撑杆22相对于所述主体21运动到最大伸出行程处时,所述泄气孔24将所述支撑杆22的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加便于控制支撑杆22的伸出,该支撑杆22设置为中空的,能够增大支撑杆22的受力面积,从而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对支撑杆22的压力,例如在采用气体发生器进行气爆的实施方式中,从而使得能够更快速地将支撑杆22推出。
在支撑杆22伸出到最大伸出行程处时,支撑杆22不需要继续伸出,而本实施方式中的泄气孔24的作用就是将侧倾支撑器2中的多余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从而避免气体对支撑杆22的压力过大而导致损坏或者支撑杆22从主体21中脱出。
因此,该泄气孔24可以设置在支撑杆22的侧壁上,并且该泄气孔24设置在靠近支撑杆22的内端的侧壁上。严格来说,当支撑杆22还没有运动到相对于主体21的最大伸出行程处时,该泄气孔24就已经与大气连通,从而使支撑杆22与主体21相连通的空腔内的气体压力降低,从而使得支撑杆22所受到的推力降低,支撑杆22向外伸出的速度降低,直到支撑杆22运动到最大伸出行程处时停止伸出。也就是说支撑杆22从泄气孔24露出到主体21之外运动到最大伸出行程处,该支撑杆22逐渐减速,以减少当支撑杆22运动到最大伸出行程时所受到的阻力。
优选地,所述主体21的侧壁上设置有止挡件,当所述支撑杆22相对于所述主体21运动到最大伸出行程处时,该止挡件与所述支撑杆22相互配合以将所述支撑杆22固定在该最大伸出行程处。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杆22通过止挡件固定在最大伸出行程处。该止挡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使用的方式,而且该止挡件可以设置在主体21上而直接与支撑杆22的内端相配合,即当支撑杆22运动到最大伸出行程处时,该止挡件与支撑杆22的内端相互配合从而将支撑杆22固定。或者支撑杆22上设置有与该止挡件相配合的部件。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
而且,为了提高支撑杆22相对于主体21的固定的牢固程度,该止挡件也可以在不同的部位设置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止挡件包括限位块31,所述主体2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封闭的限位器壳体32,与该限位器壳体32相对应的所述主体21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该限位块31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内侧的内端与所述主体21的侧壁可枢转地连接,所述限位块31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外侧的外端通过弹性件33与所述限位器壳体32连接,所述限位块31能够在该弹性件33的弹力作用下绕所述限位块31的内端旋转,
当所述支撑杆22相对于所述主体21运动到最大伸出行程处时,所述弹性件33处于自然状态,所述限位块31的外端向所述主体21的内部突出以与所述支撑杆22相互配合。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止挡件设置在主体21的侧壁上。具体地,在主体2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限位器壳体32,该限位器壳体32与主体21的侧壁的外表面之间围成空腔,该限位块31设置在该空腔中,并能够通过主体21的侧壁上相应的安装孔进入到主体21的内部。
具体地,该限位块31的内端与主体21的侧壁可枢转地连接,因此限位块31能够绕内端旋转,且该限位块31的外端通过弹性件33与限位器壳体32连接。
也就是说,当支撑杆22位于主体21内部时,在支撑杆22运动到最大伸出行程之前,该支撑杆22占据主体21的内部的空间,限位块31位于限位块壳体32与主体21的侧壁之间的空间内并向主体21的外侧压缩弹性件33,限位块31不会通过安装孔伸入到主体21的内部,优选地该限位块31与主体的侧壁保持平行或基本平行。
当支撑杆22运动到最大伸出行程处时,安装孔暴露在主体21的内部,限位块31的外端在弹性件33的支撑力的作用下通过安装孔进入到主体21的空腔内部,并且该限位块31的外端与支撑杆22的内端相互配合从而将支撑杆22固定在最大伸出行程处。
该弹性件33作用在限位块31上的力能够使该限位块31的外端具有向主体21之内旋转的趋势,从而使得支撑杆22伸出到最大伸出行程之后,限位块31能够与支撑杆22相互配合以将支撑杆22固定在最大伸出行程处。
优选地,所述限位器壳体为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主体2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
通常地,当本发明的防侧翻装置启动的时候都是车辆发生紧急危险的情况,在防侧翻装置启动之后很可能需要进行停车检查或查看等,因此往往不需要设置自动使支撑杆22缩回到主体21中的结构和装置。
根据上文所述的优选实施方式,该限位器壳体设置为可拆卸地,因此在支撑杆22伸出之后,操作人员可以将该限位器壳体拆下,通过拉动弹性件33将限位块31的外端通过安装孔旋转移动到主体21的侧壁之外,从而解除限位块31与支撑杆22之间的配合,使得支撑杆22能够缩回到主体之内。
当然,根据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采用能够控制支撑杆22自动缩回的结构,但是这样往往会提高防侧翻装置的整体成本,结构复杂度以及体积等,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而在此处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则采用了手动控制支撑杆22缩回的技术方案,不但简化了装置的结构和体积,而且降低了成本。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22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外侧的外端上设置有弹性缓冲部4。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支撑杆22的外端设置有弹性缓冲部4,该弹性缓冲部4在支撑杆22伸出时直接与地面或车辆周围的结构接触,因此该弹性缓冲部4能够对车辆受到的支撑力弹性地缓冲,从而防止支撑杆22磨损甚至损坏。
优选地,所述弹性缓冲部4为半球型尼龙垫。
优选地,所述侧倾支撑器2为多个且分别靠近所述车辆的车轮设置。
在车辆的一侧可以设置有多个侧倾支撑器2,通常该侧倾支撑器设置为4个,每个车轮处分别设置一个该侧倾支撑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包括本发明所述的防侧翻装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侧翻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控制器(1)和侧倾支撑器(2),该侧倾支撑器(2)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底盘的左右两侧并能够向所述车辆的外侧伸出,
当所述车辆向左侧或向右侧的侧倾角大于或等于临界值时,所述控制器(1)控制相应侧的所述侧倾支撑器(2)伸出,
所述防侧翻装置还包括检测器(5),该检测器(5)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侧倾角并将该侧倾角传送到控制器(1),该控制器(1)还用于将所述侧倾角与临界值比较,
所述侧倾支撑器(2)包括气体发生器(23),所述控制器(1)能够控制该气体发生器(23)点火气爆,
所述侧倾支撑器(2)包括支撑杆(22)和主体(21),所述支撑杆(22)能够沿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主体(21)伸缩,所述主体(21)的侧壁上设置有止挡件,当所述支撑杆(22)相对于所述主体(21)运动到最大伸出行程处时,该止挡件与所述支撑杆(22)相互配合以将所述支撑杆(22)固定在该最大伸出行程处,
所述止挡件包括限位块(31),所述主体(2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封闭的限位器壳体(32),与该限位器壳体(32)相对应的所述主体(21)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该限位块(31)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内侧的内端与所述主体(21)的侧壁可枢转地连接,所述限位块(31)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外侧的外端通过弹性件(33)与所述限位器壳体(32)连接,所述限位块(31)能够在该弹性件(33)的弹力作用下绕所述限位块(31)的内端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1)为中空的,该主体(21)固定在所述车辆的底盘上,所述主体(21)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外侧的外端上设置有第一开口,该支撑杆(22)穿过该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主体(21)的内部并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控制器(1)能够控制该支撑杆(22)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沿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主体(21)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23)设置在所述主体(21)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内侧的内端的侧壁的内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2)为中空的,且所述支撑杆(22)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内侧的内端上设置有第二开口以使所述支撑杆(22)的内部与所述主体(21)的内部连通,所述支撑杆(22)上还设置有泄气孔(24),当所述支撑杆(22)相对于所述主体(21)运动到最大伸出行程处时,所述泄气孔(24)将所述支撑杆(22)的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杆(22)相对于所述主体(21)运动到最大伸出行程处时,所述弹性件(33)处于自然状态,所述限位块(31)的外端向所述主体(21)的内部突出以与所述支撑杆(22)相互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器壳体为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主体(2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2)的沿轴向方向朝向所述车辆外侧的外端上设置有弹性缓冲部(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部(4)为半球型尼龙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倾支撑器(2)为多个且分别靠近所述车辆的车轮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侧翻装置。
CN201410153677.9A 2014-04-16 2014-04-16 一种车辆的防侧翻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1048429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3677.9A CN104842967B (zh) 2014-04-16 2014-04-16 一种车辆的防侧翻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3677.9A CN104842967B (zh) 2014-04-16 2014-04-16 一种车辆的防侧翻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2967A CN104842967A (zh) 2015-08-19
CN104842967B true CN104842967B (zh) 2017-06-06

Family

ID=53843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3677.9A Active CN104842967B (zh) 2014-04-16 2014-04-16 一种车辆的防侧翻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29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8558A (zh) * 2016-09-30 2018-04-06 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防止车辆侧翻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436242B (zh) * 2017-06-29 2019-07-26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侧碰试验的防侧翻装置
CN108639167B (zh) * 2018-06-18 2020-09-01 南京溧水高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侧翻装置
CN112373439B (zh) * 2020-11-17 2022-04-26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汽车防侧翻保护装置及其保护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89015U (zh) * 2011-03-24 2011-12-28 孙玉亮 车辆多功能侧翻判定系统及自动防侧翻装置
CN202847635U (zh) * 2012-10-30 2013-04-03 吉林大学 一种舱门气囊客车侧翻安全防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14496C1 (nl) * 2000-02-25 2000-03-30 Christiaan Johan Jansen Anti-beklemmingsinrichting voor open veiligheidsframes van bijvoorbeeld vorkheftrucks.
DE102009025446A1 (de) * 2009-06-10 2010-12-16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verstellbaren Dach und einem ausfahrbaren Überrollschutzelement
CN201415655Y (zh) * 2009-06-22 2010-03-03 邹晓宁 一种汽车防侧倾摆臂式辅助轮
CN103640542B (zh) * 2013-12-05 2016-02-24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消防车底盘防倾翻装置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89015U (zh) * 2011-03-24 2011-12-28 孙玉亮 车辆多功能侧翻判定系统及自动防侧翻装置
CN202847635U (zh) * 2012-10-30 2013-04-03 吉林大学 一种舱门气囊客车侧翻安全防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2967A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2967B (zh) 一种车辆的防侧翻装置和车辆
CN102424047B (zh) 一种汽车和汽车用防侧翻安全系统及其防侧翻安全装置
CN105905061B (zh) 一种具有追尾保护功能的座椅调整装置及其方法
CN107672592A (zh) 一种基于车辆主动变道或转向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US20130013146A1 (en) Control of vehicle rollover
CN103129510B (zh) 一种防止行人小腿下潜的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08136993A (zh) 独立的车辆行驶高度调节
CN104608721B (zh) 一种汽车前端刚度自适应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228746B (zh) 气囊装置和车辆
CN103223912B (zh) 车辆坠落保护系统以及保护方法
CN102991447A (zh) 一种用于落水车辆的逃生装置及车辆
CN206848067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测试装置
WO2021203774A1 (zh) 一种爆胎后稳定车身的平衡装置
CN200995659Y (zh) 外置式汽车安全气囊垫
CN108394370A (zh) 用于保护机动车乘员的方法
CN112660079B (zh) 收缩在汽车底盘下方的刹车吸盘装置及其制动方法
CN207697824U (zh) 一种新型防撞式汽车底盘
JP5087081B2 (ja) 側面衝突用エアバッグ制御装置
JP2016150595A (ja) 歩行者衝突検知装置
KR20160080521A (ko) 액티브 전동 사이드 스텝을 이용한 차량용 외장 에어백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205970700U (zh) 一种用于降低车辆爆胎及侧撞侵入伤害的安全装置
CN107891836A (zh) 车辆及其安全座椅
CN107226058A (zh) 客车高效防侧翻系统
CN205498639U (zh) 车辆踏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TWI522256B (zh) 防止車輛翻覆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