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2758B - 旋转支撑机构 - Google Patents

旋转支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2758B
CN104832758B CN201410815912.4A CN201410815912A CN104832758B CN 104832758 B CN104832758 B CN 104832758B CN 201410815912 A CN201410815912 A CN 201410815912A CN 104832758 B CN104832758 B CN 1048327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asing
outer cage
fixed component
support mechanism
rotary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59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32758A (zh
Inventor
荒井博臣
田中秀
田中秀一
镰田美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235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96985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235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48879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235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25450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32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2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32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27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2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on, or attaching to, an object, e.g. tree, gate, window-fram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007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pivoting adjustment
    • F16M11/201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pivoting adjustment around a vertic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4Balancing means
    • F16M2200/041Balancing means for balancing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h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包括:固定部件,其保持被支撑物;内机壳,其支撑固定部件,使得固定部件能够借助形成在固定部件与内机壳之间的倾斜轴结构在竖直平面中旋转;外机壳,其形成为从外侧覆盖内机壳;基架,其支撑内机壳和外机壳,使得内机壳和外机壳能够借助形成在内机壳和外机壳的组合体与基架之间的转动轴在水平平面中旋转;以及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其是能拆卸的并且限制被支撑物的水平旋转范围。

Description

旋转支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JP-A-2012-237323公开了一种铰链机构,在该铰链机构中,借助于从前侧到后侧将支撑部件的后立片贯通的螺栓,把止动件放置在固定位置或保持在能动位置,并且可以从前侧操作止动件。
JP-A-2005-347615公开了一种用于使与开闭装置连接的线缆弯曲的机构和一种线缆弯曲机构,该线缆弯曲机构以线缆的弯曲变形的形式经由电子装置引导件吸收因开闭操作引起的线缆运动。
JP-A-2005-300796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为防止设置在开闭装置之间的软线露出到外部用盖件覆盖,软线的位于旋转支点周围的部分。
JP-A-2007-037391公开了一种线束额外长度吸收机构,该线束额外长度吸收机构增加了额外长度的吸收部,并且能够通过使与移动侧的线束连接的线束弯曲来节省空间。
JP-A-2001-050244公开了一种单位旋转支撑机构,在该单位旋转支撑机构中,连接增强板37沿旋转轴35的轴线固定在旋转轴35上,第二支撑板41固定在连接增强板37上且经由连接轴42可旋转地支撑旋转支撑部件24b的第一支撑板40,从而第二铰链部件24a和旋转支撑部件24b彼此牢固地连接。结果,防止了机构整体尺寸的增大,并且能够以较低成本确保足够的附接强度。
JP-A-2008-075846公开了一种铰链机构,铰链机构具有箱形框架并且以能够沿左右方向摆动和/或沿前后方向倾斜的方式支撑平板显示器。该框架利用压铸法形成,从而减少了部件的数量,减小了尺寸和重量,同时确保了必要的功能和刚度,并且提高了各附接面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容易地切换被支撑物的水平旋转限制范围的旋转支撑机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这样的旋转支撑机构:在该旋转支撑机构中,与未采用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的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当被支撑物倾斜时与被支撑物连接的诸如线束等线缆束向被支撑物突出的距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这样的旋转支撑机构:在该旋转支撑机构中,在抑制重量增大的同时,与未采用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的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相对于使被支撑物做水平旋转的旋转轴的刚度。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包括:固定部件,其保持被支撑物;内机壳,其支撑所述固定部件,使得所述固定部件能够借助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内机壳之间的倾斜轴结构在竖直平面中旋转;外机壳,其形成为从外侧覆盖所述内机壳;基架,其支撑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使得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能够借助形成在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的组合体与所述基架之间的转动轴在水平平面中旋转;以及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其是能拆卸的并且限制所述被支撑物的水平旋转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旋转支撑机构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并且还包括第二旋转范围限制单元,在所述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被移除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旋转范围限制单元将所述被支撑物的水平旋转范围限制在比所述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的范围更宽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旋转支撑机构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并且具有额外的特征:所述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是旋转控制板,所述旋转控制板以所述外机壳的两个突起部中的各突起部与所述旋转控制板接触的方式限制所述水平旋转范围,并且所述旋转控制板借助螺钉能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撑机构的主体上。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包括:固定部件,其保持被支撑物;内机壳,其支撑所述固定部件,使得所述固定部件能够借助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内机壳之间的倾斜轴结构在竖直平面中旋转;外机壳,其形成为从外侧覆盖所述内机壳;以及基架,其支撑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使得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能够借助形成在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的组合体与所述基架之间的转动轴在水平平面中旋转,其中,所述倾斜轴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内机壳的第一侧板与所述固定部件之间的第一倾斜轴结构和形成在所述内机壳的第二侧板与所述固定部件之间的第二倾斜轴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旋转支撑机构基于第四方面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并且还包括保护部件,所述保护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并且保护用于所述被支撑物的电连接的线束,使得所述线束不与所述内机壳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旋转支撑机构基于第五方面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并且具有额外的特征:所述保护部件以所述线束能够在所述被支撑物与所述倾斜轴结构之间通过的方式保护所述线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旋转支撑机构基于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并且具有额外的特征:所述保护部件由树脂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旋转支撑机构基于根据第四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并且具有额外的特征:所述倾斜轴结构位于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被支撑物之间。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包括:固定部件,其保持被支撑物;内机壳,其支撑所述固定部件,使得所述固定部件能够借助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内机壳之间的倾斜轴结构在竖直平面中旋转;外机壳,其形成为从外侧覆盖所述内机壳;以及基架,其支撑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使得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能够借助形成在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的组合体与所述基架之间的转动轴在水平平面中旋转,其中,所述内机壳与所述外机壳一起紧固在所述转动轴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旋转支撑机构基于第九方面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并且具有额外的特征:所述内机壳构造为能够在推压弹性部件以向所述倾斜轴结构施加操纵负载的状态下固定在所述外机壳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的旋转支撑机构基于第九方面或第十方面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并且具有额外的特征:所述外机壳设置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限制所述被支撑物的水平旋转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基于根据第九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并且具有额外的特征:所述外机壳设置有用于将覆盖所述旋转支撑机构的盖部件固定在所述外机壳上的结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能够提供可以切换被支撑物的水平旋转限制范围的旋转支撑机构。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能够提供可以容易地切换被支撑物的水平旋转限制范围的旋转支撑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未采用该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在被支撑物倾斜时与被支撑物连接的诸如线束等线缆束向被支撑物突出的距离。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能够防止线束受损这种问题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与未采用该特征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在被支撑物倾斜时与被支撑物连接的诸如线束等线缆束向被支撑物突出的距离。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能够防止线束受损这种问题的发生。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能够确保线束的路径。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能够提供这样的旋转支撑机构:在该旋转支撑机构中,在抑制重量增大的同时,与未采用该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相对于使被支撑物做水平旋转的旋转轴的刚度。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能够提供这样的旋转支撑机构:在该旋转支撑机构中,能够在不降低组装效率的情况下提高相对于使被支撑物做水平旋转的旋转轴的刚度。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能够提供这样的旋转支撑机构:在该旋转支撑机构中,即使例如外机壳因外力而扭曲,也不会损害倾斜功能。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能够提供这样的旋转支撑机构:在该旋转支撑机构中,即使例如外机壳因外力而扭曲,也不会损害倾斜功能。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A和图1B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其中,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旋转支撑机构)可旋转地支撑操作面板(被支撑物);
图2A和图2B是示出从斜后侧观察到的图1A和图1B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操作面板10的竖直旋转范围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操作面板10的水平旋转范围的俯视图;
图5示出操作面板10由于被铰链机构支撑而可以采用的示例性姿态,操作面板10被支撑为能够围绕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轴线独立地旋转;
图6是示出从图像形成装置移除的操作面板10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操作面板10的外观的透视图,其中,与图6不同的是,移除了铰链机构的盖件;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的详细构造的透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铰链机构30的侧视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铰链机构30的正视图;
图11是图8所示的铰链机构30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线束引导件36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1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的透视图,其中,与图8不同的是,移除了线束引导件36;
图1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的分解透视图;
图15A和图15B是示出操作面板10的水平旋转范围如何受附接在铰链机构30的主体上的旋转止动件34限制的侧视图;
图16A和图16B是示出操作面板10的水平旋转范围如何受附接在铰链机构30的主体上的旋转止动件34限制的另一侧视图;
图17是示出旋转止动件34从铰链机构30的主体移除下来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8A和图18B是从与图17情况下的观察侧相反的一侧观察到的操作面板10的侧视图;
图19A和图19B是分别示出外机壳32的突起部32c、32d与止动件31a接触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0是示出在旋转止动件34被移除的状态下的操作面板10的水平旋转范围的俯视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的转动轴40及其周边的放大透视图;
图22是示出如何卷绕连接在操作面板10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之间的线束20的侧视图;
图23是与图21相对应的俯视图;
图24是以省略了与倾斜轴结构37a、37b和前盖53的位置关系无关的部件的方式示出线束20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中的布线的侧视图;以及
图25示出线束20卷绕为在倾斜轴结构37a、37b的后方延伸的情况。
[符号说明]
10:操作面板
20:线束(线缆束)
30:铰链机构(旋转支撑机构)
31:基架
31a:止动件
32:外机壳
32a-32d:突起部
33:内机壳
33a,33b:凸部用孔
33c,33d:螺钉
34:旋转止动件
35a,35b:面板固定部件
36:线束引导件
37a,37b:倾斜轴结构
38:前板
40:转动轴
42,43:旋转轴
51,52:固定点
53:前盖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A和图1B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其中,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旋转支撑机构)可旋转地支撑操作面板10(被支撑物)。更具体而言,图1A示出了包括操作面板10在内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外观。图1B是图1A的一部分(即,操作面板10及其周边)的放大图。图1A和图1B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是称为多功能机的具有诸如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复印功能、传真功能等多种功能的装置。操作面板10用于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各种操作并且向用户显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
图2A和图2B示出了从斜后侧观察到的图1A和图1B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更具体而言,图2A示出了从斜后侧观察到的包括操作面板10在内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外观。图2B是图2A的一部分(即,操作面板10及其周边)的放大图。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以使操作面板10能够围绕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轴线独立地旋转的方式支撑操作面板10。更具体而言,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操作面板10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竖直方向最大旋转(即,在竖直平面中旋转)60°(参见图3)并且能够在水平平面中从前方向左旋转达35°(参见图4)。
因此,操作面板10被铰链机构支撑为能够围绕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轴线独立地旋转且可以旋转为呈现例如如图5所示的姿态。
图6示出了从图像形成装置移除的操作面板10的外观。图6的绘制方式为将用于使操作面板10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电连接的线束20(即,线缆束)中途切断。因铰链机构被盖件覆盖,图6没有示出铰链机构的任何外观。图7示出在铰链机构的盖件被移除的情况下的操作面板10的外观。从图7可以看出,操作面板10如何被铰链机构30支撑。
接下来,将参考图8至图25对铰链机构30的详细构造进行描述。在图8中省略了将操作面板10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电连接的线束20。
如图8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具有基架31、外机壳32、内机壳33、旋转止动件34、面板固定部件35a和35b、线束引导件36、倾斜轴结构(竖直旋转轴结构)37a和37b以及前板38。在图8中,由于倾斜轴结构37b和前板38被隐藏在其它部件后,因此倾斜轴结构37b和前板38不可见。
图9、图10和图11分别是铰链机构30的侧视图、正视图和俯视图。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具有在水平平面中(沿第一方向)支撑操作面板10(被支撑物)的第一支撑部件和在竖直平面中(沿第二方向)支撑操作面板10的第二支撑部件。基架31、外机壳32和内机壳33构成第一支撑部件,而面板固定部件35a和35b、倾斜轴结构(竖直旋转轴结构)37a和37b以及前板38构成第二支撑部件。
基架31作为将铰链机构30附接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上的部件,设置有用于允许操作面板10在水平平面中旋转的转动轴40(水平旋转轴)。内机壳33和设置为从外侧覆盖内机壳33的外机壳32被一起紧固在转动轴40上,从而由基架31进行支撑。
旋转止动件34具有限制操作面板10的水平旋转范围的功能,并且能够从铰链机构30的主体拆卸下来。稍后将对使用旋转止动件34实现的旋转范围限制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面板固定部件35a和35b作为保持操作面板10的保持部件,固定至置于面板固定部件35a和35b之间的前板38上,并且还借助螺钉等固定在操作面板10上。
内机壳33具有两个平行侧板。倾斜轴结构37a形成在内机壳33的一个侧板与面板固定部件35a之间,并且将该一个侧板与面板固定部件35a连接起来使得这二者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倾斜轴结构37b形成在内机壳33的另一侧板与面板固定部件35b之间,并且将该另一侧板与面板固定部件35b连接起来使得这二者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倾斜轴结构37a、37b具有共同的轴线。也就是说,内机壳33保持倾斜轴结构37a、37b,以允许操作面板10倾斜。
线束引导件36设置在内机壳33的两个平行侧板之间。线束引导件36充当保护部件以保护将操作面板10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电连接的线束20使得线束20不与内机壳33直接接触。
图12示出了线束引导件36的外观。由树脂制成的线束引导件36保护线束20,使得线束20能够通过由倾斜轴结构37a、37b与操作面板10限定的空间。图1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的透视图,其中,与图8不同的是,移除了线束引导件36。
图1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的分解透视图。在图14中省略了线束引导件36和旋转止动件34。从图14可以看出,倾斜轴结构37a以如下方式构造而成:弹簧39和旋转轴42插入到面板固定部件35a与内机壳33之间,并且旋转轴42以螺母等进行固定;并且倾斜轴结构37b以如下方式构造而成:旋转轴43插入到面板固定部件35b与内机壳33之间,并且旋转轴43以螺母等进行固定。
[水平旋转范围限制功能]
接下来,将对使用旋转止动件34实现的旋转范围限制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采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如图4所示,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普通用户而言,操作面板10的水平旋转范围限制为自前方起到从前方向左旋转35°的方向为止的范围。在旋转止动件34从铰链机构30移除下来的状态下,水平旋转范围增加至94°。以这种方式限制水平旋转范围的原因在于防止这样的问题:操作面板10因例如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部件的干涉而受到损伤,或因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部件的接触而发生故障。
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中,旋转止动件34是旋转控制板,用于限制外机壳32(作为第一支撑部件的一部分)的两个突起部中的各突起部与旋转止动件34进行接触的水平旋转范围。旋转止动件34借助螺钉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铰链机构30的主体上。
这样,旋转止动件34充当对操作面板10的水平旋转范围进行限制的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在旋转止动件34被移除的状态下,水平旋转范围由第二旋转范围限制单元(稍后将详细描述)限制。
首先,将参考图15A、图15B、图16A和图16B对在旋转止动件34附接在铰链机构30的主体上的状态下水平旋转范围如何受限制进行描述。
图15A示出了这样的状态:旋转止动件34附接在铰链机构30的主体上并且操作面板10面向前侧且被防止向右旋转。图15B是旋转止动件34及其周边的放大图。从图15B可以看出,操作面板10因为外机壳32的突起部32a与旋转止动件34接触而被防止向右旋转。
图16A示出了这样的状态:旋转止动件34附接在铰链机构30的主体上,并且操作面板10被防止向左旋转经过相对于前方已向左偏离35°的位置。图16B是旋转止动件34及其周边的放大图。从图16B可以看出,操作面板10因为外机壳32的另一突起部32b与旋转止动件34接触而被防止向左旋转。
接下来,将参考图17至图19A和图19B对在旋转止动件34从铰链机构30的主体移除下来的状态下水平旋转范围如何受限制进行描述。
图17示出了旋转止动件34从铰链机构30的主体移除下来的状态。图18A是从与图17情况下的观察侧相反的一侧观察到的操作面板10的侧视图。图18B是图18A的一部分(即,基架31、外机壳32及它们的周边)的放大侧视图。从图18B可以看出,基架31形成有止动件31a,外机壳32形成有突起部32c、32d。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突起部32c是螺钉的头部。
在作为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的旋转止动件34从铰链机构30的主体移除下来的情况下,止动件31a和突起部32c、32d充当第二旋转范围限制单元以将操作面板10的水平旋转范围限制在更大的范围内。
图19A示出了外机壳32的突起部32c与止动件31a接触的状态。图19B示出了外机壳32的突起部32d与止动件31a接触的状态。操作面板10的水平旋转范围根据外机壳32中的突起部32c、32d的位置受限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旋转止动件34被移除的状态下,如图20所示,水平旋转范围限制为操作面板10能够在自前方起到从前方向左旋转94°的方向为止的范围内旋转。
作为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的旋转止动件34设置在这样的位置:装有铰链机构30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普通用户不能移除该图像形成装置,只有维护和检查图像形成装置的服务技师才能移除该图像形成装置。
也就是说,铰链机构30构造为:尽管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操作面板10的水平旋转范围较窄,但对于维护和检查图像形成装置的服务技师而言,可以确保在移除操作面板10背面所使用的螺钉等时所需的起子通道和工作区域(参见图20)。
[提高相对于转动轴40的刚度]
接下来,将对提高相对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中的转动轴40的刚度进行描述。图2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的转动轴40及其周边的放大透视图。从图21可以看出,如上所述,内机壳33和设置为从外侧覆盖内机壳33的外机壳32被一起紧固在转动轴40上,从而由基架31进行支撑。
外机壳32设置有用于外机壳32与内机壳33之间的定位的凸部(突起部),在与各个凸部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穿过内机壳33的凸部用孔33a、33b。内机壳33与外机壳32可以借助螺钉37c、37d彼此暂时固定在一起。也就是说,内机壳33构造为能够在推压弹簧39以向倾斜轴结构37a、37b施加操纵负载的状态下固定在外机壳32上。
在组装铰链机构30时,首先,将内机壳33与外机壳32在固定至转动轴40上之前彼此暂时固定在一起。然后,将彼此暂时固定在一起的内机壳33与外机壳32一起紧固在转动轴40上。这样因内机壳33与外机壳32组成双重结构,能够防止造成组装效率下降。
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中,如上所述,由于内机壳33和外机壳32一起紧固在转动轴40上以提供双重底部结构,使得与单重底部结构相比相对于转动轴40的刚度更高。结果,降低了操纵操作面板10时出现的波动的程度,从而实现良好的操纵性。
另外,与内机壳33和外机壳32实现为具有双板厚的单个机壳的情况不同,使用内机壳33和外机壳32提高刚度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能够防止相关部件重量的增大和产生成本的上升。
此外,由于从一侧观察时看到的外机壳32的开口被内机壳33部分封闭,因此提高了铰链机构30的整体强度。
外机壳32形成有用于对操作面板10的水平旋转范围进行限制的突起部以及用于对覆盖铰链机构30的盖件(盖部件)进行固定的螺孔等。内机壳33支撑用于使操作面板10倾斜的倾斜轴结构37a、37b。
由于如上所述外机壳32和内机壳33负责不同的功能,因此即使例如当出乎预料的大外力作用在操作面板10上时外机壳32发生扭曲,这也不会影响内机壳33的倾斜功能,从而操作面板10可以正常倾斜。
[线束20的布线]
接下来,将描述线束20如何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中进行卷绕。图22是示出如何卷绕连接在操作面板10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之间的线束20的侧视图。图23是与图21相对应的俯视图。
线束20在固定点51处固定(夹持)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框架上并且在固定点52处固定在操作面板10上。在被铰链机构30的线束引导件36保护的同时,线束20穿过由倾斜轴结构37a、37b和操作面板10限定的空间,在铰链机构30中向下笔直地延伸,然后在一定程度上下垂,并且最终在固定点51处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上。
前盖53设置在线束20的一部分的前方,使得线束20的一部分不被用户看到。线束20在前盖53的后方下垂。
如图22和图23所示,倾斜轴结构37a、37b位于转动轴40的前侧。也就是说,倾斜轴结构37a、37b位于转动轴40与操作面板10的保持位置之间。该结构确保了线束20笔直向下延伸所沿的路径。
尽管未在任何附图中示出,但基架31根据操作面板10的水平旋转轨迹被切割,从而确保了当操作面板10在水平平面中移动时线束20进行移动所用的移动空间,并且防止线束20与基架31接触以及由此造成的破损。
由于固定点51、52之间的水平距离X设定为比固定点51、52之间的竖直距离Y长,因此线束20的在前盖53后方下垂的部分沿竖直方向向下。因此,即使当操作面板10倾斜时线束20更大程度地弯曲,与线束20朝向前盖53弯曲相比,线束20沿竖直方向向下弯曲得更多。因此,即使操作面板10倾斜,也能降低线束20碰撞前盖53从而造成损伤或破损这种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图24以省略了与倾斜轴结构37a、37b和前盖53的位置关系无关的部件的方式示出线束20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中的布线。从图24可以看出,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中,延伸路径形成在操作面板10与倾斜轴37a、37b之间,并由此从操作面板10上的固定点52处近似笔直地向下延伸。
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中,由于线束20以上述方式卷绕,因此即使当操作面板10倾斜时线束20更大程度地弯曲,所得到的向下位移A也大于所得到的向前位移B。
图25示出线束20卷绕为在倾斜轴结构37a、37b的后方延伸的情况。从图25可以看出,由于线束20在倾斜轴结构37a、37b的后方延伸,因此线束20朝向前盖53弯曲得更多。因此,在图25所示的卷绕中,当线束20因操作面板10的倾斜而更大程度地弯曲时,所得到的向前位移B大于所得到的向下位移A。因此,当操作面板10倾斜时,线束20极有可能碰撞前盖53。
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中,由于线束20在铰链机构30中沿图24所示的线束路径延伸,因此尽管线束20从操作面板10沿更接近直线的路径延伸,即使在操作面板10倾斜时也能够防止线束20与前盖53接触。
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涉及这样的情况:使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铰链机构30可旋转地支撑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10。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并且同样能够适用于由铰链机构可旋转地支撑另一类型的被支撑物的情况。

Claims (15)

1.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包括:
固定部件,其保持被支撑物;
内机壳,其支撑所述固定部件,使得所述固定部件能够借助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内机壳之间的倾斜轴结构在竖直平面中旋转;
外机壳,其形成为从外侧覆盖所述内机壳;
基架,其支撑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使得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能够借助形成在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的组合体与所述基架之间的转动轴在水平平面中旋转;
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其是能拆卸的并且限制所述被支撑物的水平旋转范围;以及
第二旋转范围限制单元,在所述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被移除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旋转范围限制单元将所述被支撑物的水平旋转范围限制在比所述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所限制的所述被支撑物的水平旋转范围更宽的范围内。
2.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包括:
固定部件,其保持被支撑物;
内机壳,其支撑所述固定部件,使得所述固定部件能够借助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内机壳之间的倾斜轴结构在竖直平面中旋转;
外机壳,其形成为从外侧覆盖所述内机壳;
基架,其支撑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使得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能够借助形成在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的组合体与所述基架之间的转动轴在水平平面中旋转;以及
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其是能拆卸的并且限制所述被支撑物的水平旋转范围,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是旋转控制板,所述旋转控制板以所述外机壳的两个突起部中的各突起部与所述旋转控制板接触的方式限制所述水平旋转范围,并且所述旋转控制板借助螺钉能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撑机构的主体上。
3.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包括:
固定部件,其保持被支撑物;
内机壳,其支撑所述固定部件,使得所述固定部件能够借助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内机壳之间的倾斜轴结构在竖直平面中旋转;
外机壳,其形成为从外侧覆盖所述内机壳;
基架,其支撑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使得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能够借助形成在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的组合体与所述基架之间的转动轴在水平平面中旋转;
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其是能拆卸的并且限制所述被支撑物的水平旋转范围;以及
第二旋转范围限制单元,在所述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被移除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旋转范围限制单元将所述被支撑物的水平旋转范围限制在比所述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所限制的所述被支撑物的水平旋转范围更宽的范围内,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范围限制单元是旋转控制板,所述旋转控制板以所述外机壳的两个突起部中的各突起部与所述旋转控制板接触的方式限制所述水平旋转范围,并且所述旋转控制板借助螺钉能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撑机构的主体上。
4.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包括:
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其保持被支撑物;
内机壳,其具有彼此平行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并且支撑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使得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能够分别借助形成在所述内机壳的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的内侧之间的第一倾斜轴结构和形成在所述内机壳的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的内侧之间的第二倾斜轴结构在竖直平面中旋转;
外机壳,其形成为从外侧覆盖所述内机壳;以及
基架,其支撑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使得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能够借助形成在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的组合体与所述基架之间的转动轴在水平平面中旋转,
其中,所述第一倾斜轴结构和所述第二倾斜轴结构在所述旋转支撑机构上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前侧并且在平面图中定位成偏离所述转动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还包括保护部件,所述保护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并且保护用于所述被支撑物的电连接的线束,使得所述线束不与所述内机壳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其中,所述保护部件以所述线束能够在所述被支撑物与所述第一倾斜轴结构和所述第二倾斜轴结构之间通过的方式保护所述线束。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其中,所述保护部件由树脂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倾斜轴结构和所述第二倾斜轴结构位于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被支撑物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倾斜轴结构和所述第二倾斜轴结构位于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被支撑物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倾斜轴结构和所述第二倾斜轴结构位于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被支撑物之间。
11.一种旋转支撑机构,包括:
固定部件,其保持被支撑物;
内机壳,其支撑所述固定部件,使得所述固定部件能够借助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内机壳之间的倾斜轴结构在竖直平面中旋转;
外机壳,其形成为从外侧覆盖所述内机壳;以及
基架,其支撑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使得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能够借助形成在所述内机壳和所述外机壳的组合体与所述基架之间的转动轴在水平平面中旋转,
其中,所述内机壳与所述外机壳仅在所述转动轴的上端的所述内机壳与所述外机壳彼此重叠的位置处紧固在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其中,所述内机壳构造为能够在推压弹性部件以向所述倾斜轴结构施加操纵负载的状态下固定在所述外机壳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其中,所述外机壳设置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限制所述被支撑物的水平旋转范围。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其中,所述外机壳设置有用于将覆盖所述旋转支撑机构的盖部件固定在所述外机壳上的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支撑机构,其中,所述外机壳设置有用于将覆盖所述旋转支撑机构的盖部件固定在所述外机壳上的结构。
CN201410815912.4A 2014-02-10 2014-12-24 旋转支撑机构 Active CN1048327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3503 2014-02-10
JP2014-023502 2014-02-10
JP2014023503A JP5696985B1 (ja) 2014-02-10 2014-02-10 回動支持機構
JP2014023501A JP5648879B1 (ja) 2014-02-10 2014-02-10 回動支持機構
JP2014023502A JP5725450B1 (ja) 2014-02-10 2014-02-10 回動支持機構
JP2014-023501 2014-0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2758A CN104832758A (zh) 2015-08-12
CN104832758B true CN104832758B (zh) 2018-02-16

Family

ID=53774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5912.4A Active CN104832758B (zh) 2014-02-10 2014-12-24 旋转支撑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512960B2 (zh)
CN (1) CN1048327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18806B2 (en) * 2018-10-03 2022-05-03 Larry Verbowski 360 degree zero clearance bi-sectional damper assembly
CN114438892A (zh) * 2022-02-11 2022-05-06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梁组拼用多功能抄垫工装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7422B2 (en) * 2002-08-21 2006-02-14 Ergotron, Inc. Stand
US7413152B1 (en) * 2007-02-06 2008-08-19 Kernan Technology Co., Ltd. Carrier device for monitor
CN201513681U (zh) * 2009-07-15 2010-06-23 罗成一 液晶显示器的支架组装结构
CN201803063U (zh) * 2010-07-20 2011-04-20 周惠兴 一种两自由度云台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6745Y2 (ja) 1989-10-18 1995-06-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部付き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JPH0617153Y2 (ja) 1990-10-05 1994-05-02 株式会社野口ハードウェアー 回転盤
JP2570457Y2 (ja) 1991-09-30 1998-05-06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Oa機器の二軸式チルトヒンジ
TW467295U (en) 1999-03-03 2001-12-01 Cherng Jyieh Corp Improvement of supporting apparatu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1050244A (ja) 1999-08-04 2001-02-23 Casio Comput Co Ltd ユニット回動支持機構
TW531019U (en) * 2001-12-31 2003-05-01 Hinge Basestrong Co Ltd Improved LCD seat
JP4476674B2 (ja) 2004-04-09 2010-06-09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47615A (ja) 2004-06-04 2005-12-15 Oki Data Corp ケーブル曲げ機構及び電子機器
JP4018093B2 (ja) 2004-08-11 2007-12-05 株式会社矢野製作所 ヒンジ機構
JP4660383B2 (ja) 2005-06-24 2011-03-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ハーネス余長吸収機構
KR101253569B1 (ko) * 2006-05-09 2013-04-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지지장치
JP2008075846A (ja) 2006-09-25 2008-04-03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ヒンジ
JP2008089054A (ja) 2006-09-29 2008-04-17 Nippon Chemicon Corp ヒンジ装置及びヒンジ装置を備える機器
JP4333731B2 (ja) 2006-11-28 2009-09-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操作パネル構造体
US7510155B2 (en) * 2007-07-02 2009-03-31 Shian-Nung Huang Single spring supporting device
CN101676592B (zh) * 2008-09-17 2012-03-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旋转结构
JP5168077B2 (ja) 2008-10-17 2013-03-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操作パネル構造体
JP5213691B2 (ja) 2008-12-22 2013-06-19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在継手
JP5267358B2 (ja) 2009-06-30 2013-08-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2012237323A (ja) 2011-05-09 2012-12-06 Tok Bearing Co Ltd ヒンジ機構
CN102705665A (zh) * 2012-05-31 2012-10-03 生雷有限公司 壁挂电视的可调挂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7422B2 (en) * 2002-08-21 2006-02-14 Ergotron, Inc. Stand
US7413152B1 (en) * 2007-02-06 2008-08-19 Kernan Technology Co., Ltd. Carrier device for monitor
CN201513681U (zh) * 2009-07-15 2010-06-23 罗成一 液晶显示器的支架组装结构
CN201803063U (zh) * 2010-07-20 2011-04-20 周惠兴 一种两自由度云台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12960B2 (en) 2016-12-06
CN104832758A (zh) 2015-08-12
US20150226372A1 (en) 2015-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2758B (zh) 旋转支撑机构
JP2005296638A5 (zh)
JP2004167224A5 (zh)
JP2013503665A (ja) 装具のための肩機構
WO2017199685A1 (ja) 給電装置
JP5648879B1 (ja) 回動支持機構
JP2008136836A5 (zh)
KR100830711B1 (ko) 배전용 가공전선의 안정화 고정기구
JPH03281190A (ja) 産業用ロボットのケーブル処理構造
US20190257098A1 (en) Binding machine
CN205681487U (zh) 柔性防尘智能手机及柔性壳体
KR200495674Y1 (ko) Vr기기 거치대
KR200404396Y1 (ko) 다관절 로봇의 케이블 처리구조
CN109515548B (zh) 一种机器人腿部结构及机器人装置
JP5696985B1 (ja) 回動支持機構
KR101682842B1 (ko) Plc 유닛
JP5725450B1 (ja) 回動支持機構
JP2008167969A (ja) 遊技機
CN219509848U (zh) 一种防止电机端盖翘起的结构和塔扇
CN210381213U (zh) 一种多功能扬声器箱
CN217217012U (zh) 一种智能设备用防尘抗震式多层电路板
CN213451494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液压启闭机
CN219822223U (zh) 一种鸡蛋运输箱
CN217284556U (zh) 一种新型灭蚊装置
CN219641708U (zh) 一种便携式环境保护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