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6091A - 转动辅助机构 - Google Patents

转动辅助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6091A
CN104806091A CN201410040052.1A CN201410040052A CN104806091A CN 104806091 A CN104806091 A CN 104806091A CN 201410040052 A CN201410040052 A CN 201410040052A CN 104806091 A CN104806091 A CN 104806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liding door
lance
auxiliary body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00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6091B (zh
Inventor
中村高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riority to CN2014100400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060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06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6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6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60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动辅助机构,其兼具在打开拉门的状态下支撑拉门的功能。一种拉门的转动辅助机构,具备:撞杆(13),其设在拉门及能转动地支撑拉门的框体的一方;以及接受单元(30),其设在拉门及框体的另一方,在拉门进行关闭动作时,将撞杆(13)从捕捉开始位置引导到捕捉结束位置,从而辅助拉门的关闭动作,并且,在接受单元(30)上设有在将拉门打开为预定的角度的状态下支撑拉门的支撑臂(35),该支撑臂(35)以能在不与从捕捉开始位置至捕捉结束位置的撞杆(13)的相对移动轨迹重复的非作用位置和遮断相对移动轨迹的作用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支撑在接受单元。

Description

转动辅助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门的转动辅助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为了换气等目的而以规定的开度支撑拉门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述的装置具备总是在关闭拉门的方向上对拉门加力的臂单元、切换是否限制拉门的开度的切换单元、解除限制了拉门的开度的状态的解除部件。臂单元及解除部件设在能转动地支撑拉门的框体上,切换单元设在拉门的纵框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58224号公报
另一方面,辅助拉门的转动的转动辅助机构已经实用化。作为转动辅助机构的一个例子,存在具有在拉门的关闭动作时,向关闭位置对拉门加力,并且施加制动力而缓缓地关闭的功能的机构。当在设有转动辅助机构的拉门上安装以规定开度支撑拉门的装置时,安装在框体及拉门上的部件件数变多,为了安装转动辅助机构及支撑装置所需的工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兼具在打开拉门的状态下支撑拉门的功能的转动辅助机构。
解决上述课题的拉门的转动辅助机构具备:撞杆,其设在上述拉门及能转动地支撑上述拉门的框体的一方;以及捕捉部,其设在上述拉门及上述框体的另一方,在上述拉门进行关闭动作时,将上述撞杆从捕捉开始位置引导到捕捉结束位置,从而辅助上述拉门的关闭动作,并且,在上述捕捉部上设有在将上述拉门打开为预定的角度的状态下支撑上述拉门的支撑部,该支撑部以能在不与从上述捕捉开始位置至上述捕捉结束位置的上述撞杆的相对移动轨迹重复的非作用位置和遮断上述相对移动轨迹的作用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支撑在上述捕捉部。
根据该方案,通过将支撑部设在拉门的转动辅助机构上,遮断撞杆的相对移动轨迹,能够使进行关闭动作的拉门在中途停止,在将拉门打开为预定的角度的状态下支撑拉门。因此,转动辅助机构除了拉门的动作的辅助功能之外,还兼具以打开拉门的状态支撑拉门的功能。因此,不需要相对于安装了转动辅助机构的拉门另外设置支撑打开状态的拉门的装置。
就上述转动辅助机构而言,上述捕捉部具备固定在上述拉门或上述框体上的基体,在该基体上形成将上述撞杆从上述捕捉开始位置引导到上述捕捉结束位置的引导槽,上述支撑部是能在上述非作用位置与上述作用位置之间相对于上述基体转动地被支撑的臂,配置在上述作用位置的臂通过向上述引导槽突出,阻止上述撞杆向上述捕捉结束位置的移动。
根据该方案,支撑部由能转动地支撑在捕捉部的基体上的臂构成。因此,通过在基体上设置臂,转动辅助机构能够兼具在打开拉门的状态下支撑拉门的功能。
就上述转动辅助机构而言,上述臂优选在非作用位置构成上述引导槽的壁部。
根据该方案,构成支撑部的臂在非作用位置构成引导槽的壁部,因此能够只通过旋转向引导槽突出。另外,由于未在臂与引导槽之间设置空间,因此能够使捕捉部小型化。
就上述转动辅助机构而言,上述捕捉部具备固定在上述拉门或上述框体上的框部、能相对于上述框部移动地设置的可动部,在该可动部上形成将上述撞杆引导到上述捕捉结束位置的引导槽,上述支撑部由上述可动部构成,配置在上述作用位置的上述可动部通过上述撞杆与构成上述引导槽的壁部的抵接,阻止上述撞杆向上述捕捉结束位置的移动。
根据该方案,支撑部由能移动地设在框部的可动部构成。因此,通过在框部上设置可动部,转动辅助机构能兼具在打开拉门的状态下支撑拉门的功能。
就上述转动辅助机构而言,上述框部及上述可动部的一方具备钩挂爪,上述框部及上述可动部的另一方具备形成有钩挂在上述钩挂爪上的齿的被钩挂部,在使该被钩挂部相对于上述钩挂爪滑动接触的状态下移动。
根据该方案,可动部相对于框部在使钩挂爪与被钩挂部滑动接触的状态下移动,在作用位置,通过将被钩挂部钩挂在钩挂爪上,能够固定可动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拉门的转动辅助机构的第一实施方式,是从下方观察作为拉门的门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该门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3是构成该转动辅助机构的撞杆单元的俯视图。
图4是该撞杆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该撞杆单元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6是构成该转动辅助机构的接受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该转动辅助机构的捕捉开始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该转动辅助机构的捕捉结束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该转动辅助机构支撑了打开的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是拉门的转动辅助机构的第二实施方式,是构成转动辅助机构的接受单元的立体图。
图11是该接受单元的侧视图。
图12是该接受单元的侧视图。
图13是该接受单元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该转动辅助机构支撑了打开的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5是拉门的转动辅助机构的变形例,表示该转动辅助机构支撑了打开的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中:1—构成转动辅助机构的撞杆单元,13—撞杆,17—臂,30—构成转动辅助机构及捕捉部的接受单元,31—基体,32—引导槽,35—作为支撑部的支撑臂,41—作为支撑部及可动部的基体,41a—被钩挂部,41b—齿,42—作为框部的支撑框,42c—钩挂爪,D—作为拉门的门,F—作为框体的门框。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拉门的转动辅助机构的第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以设有转动辅助机构的拉门为门,在门侧设置构成转动辅助机构的捕捉部,在支撑门的框体上设置构成转动辅助机构的撞杆的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建筑物的壁等上设有具有长方形状的开口的门框F,在该门框F上通过未图示的铰链机构能转动地支撑能堵塞门框F的开口的门D。在门框F中,在上框的内侧面F1且靠门D的转动端D1的位置设有构成转动辅助机构的撞杆单元11。在撞杆单元11上覆盖上罩11c。
如图2所示,在门D中,在与撞杆单元11对应的位置设有构成转动辅助机构及捕捉部的接受单元30。接受单元30收放在形成在门D上端的凹部D2中。在凹部D2中,在门框F侧的侧面设有从门D的上端向下方切掉的插入口D3。
(撞杆单元的结构)
对撞杆单元1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表示卸下了撞杆单元11的上罩的状态。撞杆单元11具备在俯视中大致为长方形状的壳体12。壳体12具备大致长方形状的底壁部12a、沿底壁部12a的长边形成的一对侧壁12b。壳体12的上表面开口,在该开口中安装上罩11c。在壳体12上能转动地支撑撞杆13。撞杆13由摆动部16与臂17构成。
如图4所示,摆动部16大致呈扇形状,突出形成有第一滑动销16a及第二滑动销16b。另外,在摆动部16的前端形成转动轴16c。臂17具有与摆动部16重合的连结部17a、从连结部17a延伸的细长部17b。在细长部17b的前端突出形成销20。在细长部17b的基端形成连结在摆动部16的转动轴16c上的轴承部17c。
如图3所示,在壳体12中能相对于壳体12滑动地设有设在图3中撞杆13的右侧的第一滑动部21、第二滑动部22。第一滑动部21在外壳21a内具备轴缓冲器23。轴缓冲器23在缸23a内封入油等流体,通过在缸23a内使与杆23b为一体的活塞(省略图示)移动,产生制动力。第二滑动部22具备外壳22a、介于外壳22a及壳体12之间的压缩螺旋弹簧24。
如图4所示,在第一滑动部21的外壳21a的一端形成连结部21b。在连结部21b上形成弯曲为大致L字状的第一滑动槽21c。在将第一滑动部21及撞杆13安装在壳体12上时,撞杆13的第一滑动销16a能滑动地插入该第一滑动槽21c中。
另外,在第二滑动部22的外壳22a的一端形成连结部22b。第一滑动部21及第二滑动部22在使连结部21b、22b互相面对的状态下收放在壳体12内。在第二滑动部22的连结部22b上形成弯曲为大致L字状的第二滑动槽22c。在将第二滑动部22及撞杆13安装在壳体12上时,撞杆13的第二滑动销16b能滑动地插入该第二滑动槽22c。
如图5所示,当在壳体12中安装第一滑动部21及第二滑动部22、摆动部16及臂17时,摆动部16的转动轴16c连结在臂17的轴承部17c上,摆动部16及臂17能以转动轴16c为中心一体地转动。撞杆13在臂17的大部分向壳体12的外侧突出的状态下安装。
另外,第一滑动部21的第一滑动槽21c及第二滑动部22的第二滑动槽22c配置在向互相不同的方向上弯曲的方向。摆动部16的第一滑动销16a及第二滑动销16b分别插入第一滑动槽21c及第二滑动槽22c。第二滑动部22被压缩螺旋弹簧24在向图5中右侧按压的方向上加力,因此,第二滑动销16b配置在第二滑动槽22c中、图5中最左端的滑动开始位置。第二滑动销16b与第一滑动销16a的间隔是一定的,因此,第一滑动销16a配置在第一滑动槽21c的图5中上端的滑动开始位置。
(接受单元的结构)
接着,对接受单元3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接受单元30具备俯视大致长方形状的基体31。在基体31上凹设有撞杆13的销20滑动的引导槽32。引导槽32具有在基体31的侧面开口的开口部32a。第一槽部32b从开口部32a向相对于基体31的长边倾斜的方向与相对于开口部32a为相反侧延伸。第二槽部32c从第一槽部32b的终端与基体31的长边平行地延伸。在第二槽部32c与开口部32a之间形成卡定壁32d。
另外,第一槽部32b的一部分由作为支撑部的支撑臂35的侧面构成。支撑臂35在基体31中第二槽部32c跟前的位置,通过螺钉等调整部件36能转动地支撑在基体31上。当使调整部件36松动时,支撑臂35能转动,当紧固调整部件36时,相对于基体31不能转动地固定。
支撑臂35在前端具有大致U字状的把持部35a。在把持部35a的内侧形成能把持撞杆13的销20的凹部35b。该支撑臂35形成为在配置在未向引导槽32突出的位置时,前端部35d不从开口部32a突出的长度。另外,前端部35d与第一槽部32b的始端侧的侧壁面31b之间的间隙是至少比撞杆13的销20的直径小的宽度,因此,插入引导槽32的销20未嵌入该间隙地滑动。
另外,在支撑臂35中与基体31的底壁部对置的面上设有限制销35c。该限制销35c被插入形成在基体31上的限制槽31a中。限制槽31a的短边方向的宽度比撞杆13的销20的直径小,插入引导槽32的销20未嵌入限制槽31a地滑动。
并且,这种结构的接受单元30在使开口部32a与门D的插入口D3重合的状态下收放在门D的凹部D2中。
(作用)
接着,对撞杆单元11及接受单元30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对支撑臂35配置在非作用位置,门D进行通常的开闭动作的场合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当门D朝向堵塞门框F的开口的关闭位置以转动端D1为中心移动时,以预定的开度将撞杆13的销20插入接受单元30的开口部32a中。将此时的销20的位置称为捕捉开始位置。
当门D从该状态进一步向关闭位置移动时,销20在支撑臂35的侧面上滑动,并朝向第二槽部32c移动。此时,撞杆13以转动轴16c为中心向从下方观察门框F时为顺时针的方向旋转。此时,通过压缩螺旋弹簧24将第二滑动部22向撞杆13侧按压,对撞杆13的绕图7中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加力。此时,利用轴缓冲器23,通过第一滑动部21对撞杆13施加制动力。因此,门D被向关闭位置加力,并且施加制动力,从而缓缓地关闭。另外,摆动部16的第一滑动销16a沿第一滑动槽21c向图7中下方移动,第二滑动销16b沿第二滑动槽22c向图7中上方移动。
在销20在支撑臂35的侧面上滑动后,当门D进一步向关闭位置移动时,销20插入第二槽部32c内,第一滑动销16a在第一滑动槽21c进一步向下方滑动,第二滑动销16b在第二滑动槽22c中进一步向上方滑动。撞杆13以转动轴16c为中心绕顺时针方向旋转。
如图8所示,在门D配置在关闭位置时,销20配置在第二槽部32c的延伸方向的大致中央。另外,撞杆13的第一滑动销16a配置在第一滑动槽21c的中央部,第二滑动销16b配置在第二滑动槽22c的终端。将此时的销20的位置称为捕捉结束位置。
当门D从关闭位置开始进行打开动作时,销20经过与关闭动作时相反的路径。即,销20从第二槽部32c中拔出并在支撑臂35的侧面滑动,从而从开口部32a脱出。撞杆13绕图8中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一滑动部21克服压缩螺旋弹簧24的作用力,向门D的转动端D1侧移动,第二滑动部22也在该方向上移动。
如图7所示,在这样对门D进行开闭时,支撑臂35配置在不与从销20的捕捉开始位置到捕捉结束位置的相对移动轨迹重合的非作用位置。销20如上所述只在支撑臂35的侧面上滑动。
接着,对在使门D打开为预定的开度的状态下支撑门D的场合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首先,打开门D,使设在接受单元30的支撑臂35上的调整部件36松动。并且,将能转动的支撑臂35转动到限制销35c卡定在限制槽31a的终端。并且,在将限制销35c卡定在限制槽31a的终端的状态下,紧固调整部件36而固定。其结果,支撑臂35向引导槽32突出,配置在与从销20的捕捉开始位置到捕捉结束位置的相对移动轨迹重合的作用位置。
在将支撑臂35配置在作用位置后,当使门D进行关闭动作时,支撑臂35的把持部35a位于撞杆13的销20的相对移动轨迹上,因此销20嵌合在支撑臂35的凹部35b中。由于将支撑臂35固定在基体31上,因此不转动地支撑门D。因此,阻止门D的关闭动作,门D被支撑臂35在以预定的开度打开的状态下被支撑。在解除利用支撑臂35支撑门D的状态的场合,使调整部件36松动,向与引导槽32相反侧转动。并且,在使支撑臂35与基体31的侧壁抵接后,紧固调整部件36而固定在非作用位置。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那样的效果。
(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接受单元30上设有在将门D打开为预定的角度的状态下支撑门D的支撑臂35。支撑臂35能在不与从捕捉开始位置到捕捉结束位置的撞杆13的相对移动轨迹重合的非作用位置、遮断相对移动轨迹的作用位置之间转动地支撑在接受单元30的基体31上。因此,位于作用位置的支撑臂35由于使撞杆13的销20与凹部35b嵌合,因此能够使进行关闭动作的门D在中途停止,在使门D打开为预定角度的状态下支撑门D。因此,转动辅助机构除了门D的动作的辅助功能之外,还兼具在打开门D的状态下支撑门D的功能。因此,不需要相对于安装有转动辅助机构的门D另外设置限制器等。
(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接受单元30具备固定在门框F上的基体31,在基体31上形成将撞杆13从捕捉开始位置引导到捕捉结束位置的引导槽32。支撑部是能在非作用位置与作用位置之间相对于基体31转动地被支撑的支撑臂35,配置在作用位置的支撑臂35通过向引导槽32突出,阻止撞杆13向捕捉结束位置的移动。因此,通过在基体31上设置支撑臂35,转动辅助机构能够兼具在使门D打开的状态下支撑门D的功能。另外,在打开了门D的状态下支撑门D的场合,只要将支撑臂35转动到作用位置即可,用户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
(3)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支撑臂35在非作用位置构成引导槽32的第一槽部32b的壁部。因此,能够只通过使支撑臂35转动而向引导槽32突出。另外,由于未在支撑臂35与引导槽32之间设置空间,因此能够使接受单元30小型化。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使本发明具体化的第二实施方式。另外,第二实施方式是只改变第一实施方式的接受单元的结构,因此对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10所示,接受单元30具备作为支撑部及可动部的基体41、能滑动地支撑基体41的作为框部的支撑框42。在基体41上形成引导槽32。引导槽32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支撑框42的上表面开口,并且在正面具备开口部42a。支撑框42在使其开口部42a与引导槽32的开口部32a重合的状态下收放基体41。
如图11所示,在支撑框42的各侧面分别形成从开口部42a侧切出的切口部42b。在切口部42b的侧面中与开口部42a侧相反侧的侧端悬臂梁状地形成钩挂爪42c。该钩挂爪42c其前端形成为钩状。
另外,基体41具备从各侧面突出的被钩挂部41a。被钩挂部41a被插入切口部42b,在配置在钩挂爪42c侧的面上具备钩挂在钩挂爪42c上的齿41b。
如图12所示,当用户用手拉拽基体41时,基体41在使被钩挂部41a与钩挂爪42c滑动接触的状态下,从开口部42a被向跟前拉。如图13所示,当基体41以期望量从支撑框42拉出时,基体41为相对于支撑框42向跟前突出的状态。即,基体41中除去引导槽32的壁部配置在与从销20的捕捉开始位置到捕捉结束位置的相对移动轨迹重复的作用位置。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如图14所示,在将基体41配置在作用位置后,当使门D进行关闭动作时,撞杆13的销20不到达引导槽32的捕捉结束位置地钩挂在捕捉结束位置的跟前的引导槽32的壁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销20在第一槽部32b与第二槽部32c之间卡定。这是因为,不论撞杆13的位置是否改变,均改变引导槽32相对于撞杆单元11的相对位置。
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1)的效果之外,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4)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接受单元30具备固定在门框F上的支撑框42、能相对于支撑框42移动地设置的基体41,在基体41上设有将撞杆13引导到捕捉结束位置的引导槽32。另外,在将门D以预定的开度打开的状态下支撑门D的支撑部由基体41构成,配置在作用位置的基体41通过撞杆13与构成引导槽32的壁部的抵接,阻止撞杆13向捕捉结束位置的移动。因此,通过将基体41设在支撑框42上,转动辅助机构能兼具在打开门D的状态下支撑门D的功能。另外,因此,在打开门D的状态下支撑门D的场合,只要以期望量拉出该基体41即可,用户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
(5)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支撑框42具备钩挂爪42c,基体41具备形成有钩挂钩挂爪42c的齿41b的被钩挂部41a。基体41能在使被钩挂部41a与钩挂爪42c滑动接触的状态下移动。因此,在作用位置,能够利用被钩挂部41a及钩挂爪42c的钩挂固定以期望量拉出的基体41。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如下进行改变。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基体41相对于支撑框42向跟前拉出,将基体41从非作用位置向作用位置配置,但通过在跟前方向以外的方向上移动,也可以将基体41配置在作用位置。如图15所示,可以使基体41相对于支撑框42横着滑动。基体41在背侧的面具备第二实施方式的被钩挂部41a,支撑框42在与被钩挂部41a对应的位置具备未图示的钩挂爪42c。支撑框42的内侧具有比基体41的长度方向的宽度大的宽度,能使基体41在支撑框42内滑动。在以使门D以规定的开度打开的状态下保持门D时,将基体41用手从底面向右侧滑动并移动到作用位置。在该状态下,当使门D进行关闭动作时,撞杆13的销20与卡定壁41d抵接而被卡定,以规定开度保持门D。此时,在卡定壁41d中、销20的抵接位置与销20的外径一致地形成凹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由支撑臂35和作为可动部的基体41构成在将拉门打开为预定的角度的状态下支撑拉门的支撑部,但只要遮断撞杆的相对移动轨迹即可,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可以是位于接受单元30的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在非作用位置收放在门框F或门框D,在作用位置,使连杆的臂突出地介于撞杆13和接受单元的引导槽32之间。
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撑臂35可以利用压缩螺旋弹簧或扭转螺旋弹簧等加力单元在作用位置进行加力。

Claims (5)

1.一种转动辅助机构,其为拉门的转动辅助机构,该转动辅助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
撞杆,其设在上述拉门及能转动地支撑上述拉门的框体的一方;以及
捕捉部,其设在上述拉门及上述框体的另一方,在上述拉门进行关闭动作时,将上述撞杆从捕捉开始位置引导到捕捉结束位置,从而辅助上述拉门的关闭动作,并且,
在上述捕捉部上设有在将上述拉门打开为预定的角度的状态下支撑上述拉门的支撑部,该支撑部以能在不与从上述捕捉开始位置至上述捕捉结束位置的上述撞杆的相对移动轨迹重复的非作用位置和遮断上述相对移动轨迹的作用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支撑在上述捕捉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捕捉部具备固定在上述拉门或上述框体上的基体,在该基体上形成将上述撞杆从上述捕捉开始位置引导到上述捕捉结束位置的引导槽,
上述支撑部是能在上述非作用位置与上述作用位置之间相对于上述基体转动地被支撑的臂,配置在上述作用位置的臂通过向上述引导槽突出,阻止上述撞杆向上述捕捉结束位置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臂在非作用位置构成上述引导槽的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捕捉部具备固定在上述拉门或上述框体上的框部、能相对于上述框部移动地设置的可动部,在该可动部上形成将上述撞杆引导到上述捕捉结束位置的引导槽,
上述支撑部由上述可动部构成,配置在上述作用位置的上述可动部通过上述撞杆与构成上述引导槽的壁部的抵接,阻止上述撞杆向上述捕捉结束位置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部及上述可动部的一方具备钩挂爪,
上述框部及上述可动部的另一方具备形成有钩挂在上述钩挂爪上的齿的被钩挂部,在使该被钩挂部相对于上述钩挂爪滑动接触的状态下移动。
CN201410040052.1A 2014-01-27 2014-01-27 转动辅助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060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0052.1A CN104806091B (zh) 2014-01-27 2014-01-27 转动辅助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0052.1A CN104806091B (zh) 2014-01-27 2014-01-27 转动辅助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6091A true CN104806091A (zh) 2015-07-29
CN104806091B CN104806091B (zh) 2017-06-06

Family

ID=53691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005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06091B (zh) 2014-01-27 2014-01-27 转动辅助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0609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77459A (ja) * 2005-12-27 2007-07-12 Nakanishi Metal Works Co Ltd ドアクローザ
CN102016213A (zh) * 2008-04-24 2011-04-13 株式会社利富高 闩锁装置
CN103314172A (zh) * 2011-01-11 2013-09-18 株式会社利富高 可动体的辅助机构
WO2013162001A1 (ja) * 2012-04-27 2013-10-31 株式会社ニフコ 扉のアシスト機構
JP2013231278A (ja) * 2012-04-27 2013-11-14 Nifco Inc 可動体のアシスト機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77459A (ja) * 2005-12-27 2007-07-12 Nakanishi Metal Works Co Ltd ドアクローザ
CN102016213A (zh) * 2008-04-24 2011-04-13 株式会社利富高 闩锁装置
CN103314172A (zh) * 2011-01-11 2013-09-18 株式会社利富高 可动体的辅助机构
WO2013162001A1 (ja) * 2012-04-27 2013-10-31 株式会社ニフコ 扉のアシスト機構
JP2013231278A (ja) * 2012-04-27 2013-11-14 Nifco Inc 可動体のアシスト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6091B (zh) 201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94455B2 (en) Multipurpose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EP3119935B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KR101463514B1 (ko) 푸시 앤 푸시 도어락 장치
EP2087829A1 (en) Button device for blocking and releasing a door, particularly a door of a home appliance
KR101699118B1 (ko) 열림 버튼이 있는 도어 잠금 장치
EP1826308B1 (en) Device for closing and opening the access to a compartment
KR101307136B1 (ko) 미닫이문의 손잡이장치
JP6333607B2 (ja) 引手及び引戸
TWI523998B (zh) Door block and rod locking mechanism
CN104806091A (zh) 转动辅助机构
EP2589736A1 (en) Damper device for furniture hinges, in particular for hinges of the toggle type, and furniture hinge, in particular a hinge of the toggle type, comprising such a damper device
JP5966586B2 (ja) 車両のドアアウトサイドハンドル構造
JP4975594B2 (ja) ドア開閉機構および洗濯機
KR101500865B1 (ko) 회전이동 보조기구
CN102612584B (zh) 开闭装置及拨盘锁单元
CN101988543A (zh) 弹起式开闭装置
KR101386597B1 (ko) 도어 개폐 장치 및 도어 개폐 장치를 구비한 컴퓨터
JP6357653B2 (ja) 洗濯機
JPWO2016067466A1 (ja) 扉付筐体
EP2110628A1 (en) Home refrigerator
ITRA20070019A1 (it) Gurppo di serramenti per infissi
JP6755115B2 (ja) 洗濯機
JP6936920B2 (ja) クローザ
JP5876665B2 (ja) 折戸
JP4866654B2 (ja) 建具用取っ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