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5004B - 血细胞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细胞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05004B
CN104805004B CN201510037741.1A CN201510037741A CN104805004B CN 104805004 B CN104805004 B CN 104805004B CN 201510037741 A CN201510037741 A CN 201510037741A CN 104805004 B CN104805004 B CN 1048050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count
leukocyte count
measure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377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05004A (zh
Inventor
木村考伸
内桥欣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05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5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05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050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15/1429Signal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15/1456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without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texture or inner structure of the particle, e.g. processing of pulse signals
    • G01N15/1459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without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texture or inner structure of the particle, e.g. processing of pulse signals the analysis being performed on a sample strea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1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ological cells, e.g. blood cells
    • G01N2015/016White blood cel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2015/1006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for cytolog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2015/1402Data analysis by thresholding or gat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the acquired signals or stored dat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2015/1477Multiparame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细胞分析装置,包括:试样制备部件,用于分别制备在血液样本中混入第一试剂的第一测定试样和在所述血液样本中混入不同于第一试剂的第二试剂的第二测定试样;光学检测部件,用于向流经流动池的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分别所含有的粒子照射光,检测所述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中分别所含有的粒子发出的光,分别输出第一和第二检测信号;控制部件,根据第一检测信号进行关于白细胞的第一分类并计数第一白细胞数,根据第二检测信号进行关于白细胞的第二分类并计数第二白细胞数;输出部件,根据第一检测信号波形幅度在一定值以上的粒子的检测结果,输出第一和第二白细胞数中的其中之一并将其作为所述血液样本的白细胞数。

Description

血细胞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数血液样本中白细胞数的血细胞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历来已知有一种血细胞分析装置将试剂混入血液样本中制备测定试样,从测定试样中计数血液样本的白细胞数(比如参照特开(日本专利公开)2008-008786号公报)。
根据血液样本的不同,有时,在混合一定试剂制备测定试样时,测定试样中会有白细胞凝集。白细胞一旦如此在测定试样中凝集,数个白细胞凝集成的白细胞就会被当作一个白细胞计数,可能影响白细胞计数测定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范围只由后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在任何程度上都不受这一节发明内容的陈述所限。
因此,本发明提供
(1)一种血细胞分析装置,其具有:试样制备部件,用于分别制备在血液样本中混入第一试剂的第一测定试样和在血液样本中混入不同于第一试剂的第二试剂的第二测定试样;光学检测部件,用于向流经流动池的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分别所含有的粒子照射光,检测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中分别所含有的粒子发出的光,分别输出第一和第二检测信号;控制部件,根据第一检测信号进行关于白细胞的第一分类并计数第一白细胞数,根据第二检测信号进行关于白细胞的第二分类并计数第二白细胞数;输出部件,根据第一检测信号波形幅度在一定值以上的粒子的检测结果,输出第一和第二白细胞数中的其中之一并将其作为血液样本的白细胞数。
优选地,所述输出部件根据所述第一白细胞数与作为所述第一白细胞数计数的粒子中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波形幅度在一定值以上的粒子数之比,输出所述第一和第二白细胞数中的其中之一作为所述血液样本的白细胞数。
优选地,所述输出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波形幅度在一定值以上且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波形强度在一定值以下的粒子数,输出所述第一和第二白细胞数中的其中之一作为所述血液样本的白细胞数。
优选地,所述光学检测部件检测前向散射光和荧光作为所述第一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粒子发出的光,并输出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将所述血液样本中所含有的白细胞分类为嗜碱性粒细胞的组和除嗜碱性粒细胞外的白细胞的组。
优选地,所述光学检测部件检测前向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作为所述第一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粒子发出的光,并输出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将所述血液样本中所含有的白细胞分类为嗜碱性粒细胞的组和除嗜碱性粒细胞外的白细胞的组。
优选地,所述光学检测部件检测侧向散射光和荧光作为所述第二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粒子发出的光,并输出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将所述血液样本中所含有的白细胞至少分类为淋巴细胞的组、单核细胞的组、嗜酸性粒细胞的组。
(2)一种血细胞分析装置,其具有:试样制备部件,用于分别制备在血液样本中混入第一试剂的第一测定试样和在血液样本中混入不同于第一试剂的第二试剂的第二测定试样;光学检测部件,用于向流经流动池的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分别所含有的粒子照射光,检测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分别所含有的粒子发出的光,分别输出第一和第二检测信号;控制部件,根据第一检测信号进行关于白细胞的第一分类并计数第一白细胞数,根据第二检测信号进行关于白细胞的第二分类并计数第二白细胞数;输出部件,根据第一检测信号波形幅度在一定值以上的粒子的检测结果,显示第一白细胞数和第二白细胞数中的哪个是有效计数结果,并输出第一白细胞数和第二白细胞数。
根据上述(1)的发明,当混入第一试剂的第一测定试样中产生白细胞凝集时,此凝集块通过流动池时的长度会长于普通白细胞。因此,通过检测第一检测信号的波形幅度在一定值以上的粒子,就能判断第一测定试样中是否产生了白细胞凝集。根据此检测结果,向输出部件输出基于第一测定试样的第一白细胞数和基于混入不同于第一试剂的第二试剂的第二测定试样的第二白细胞数中的其中之一作为血液样本白细胞数。在此,如果混入第一试剂的第一测定试样中产生白细胞凝集,则输出根据混入不同于第一试剂的第二试剂的第二测定试样进行测定所得到的第二白细胞数,因此可以提高输出部件输出的白细胞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根据上述(2)的发明,当混入第一试剂的第一测定试样中产生白细胞凝集时,此凝集块通过流动池时的长度会长于普通白细胞。因此,通过检测第一检测信号的波形幅度在一定值以上的粒子,就能判断第一测定试样中是否产生了白细胞凝集。根据此检测结果,向输出部件输出基于第一测定试样的第一白细胞数和基于混入不同于第一试剂的第二试剂的第二测定试样的第二白细胞数中的哪一个是有效计数结果。在此,如果混入第一试剂的第一测定试样中产生白细胞凝集,则输出相关内容,使人们知道基于混入不同于第一试剂的第二试剂的第二测定试样测得的第二白细胞数是有效计数结果。因此,用户可以了解到有效计数结果,提高白细胞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涉及的血细胞分析装置的外观图;
图2为实施方式涉及的测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方式涉及的测定单元的流路概要图;
图4(a)为实施方式涉及的光学检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实施方式涉及的流动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方式涉及的测定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6为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7(a)为实施方式涉及的测定单元的处理流程图;
图7(b)~(d)为实施方式涉及的信号波形中特征参数的说明图;
图8为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处理单元的处理流程图;
图9(a)~(d)为实施方式涉及的散点图;
图10为实施方式涉及的结果界面的结构图;
图11(a)、(b)为变更例涉及的信息处理单元的处理流程图;
图11(c)~(e)为变更例涉及的结果界面的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用于对血液进行相关检查和分析的血细胞分析装置。下面参照附图就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血细胞分析装置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血细胞分析装置1的外观图。
血细胞分析装置1是一种检测血液样本中所含有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并对各种血细胞进行计数的多项目血细胞分析装置。血细胞分析装置1有测定单元2、配置在测定单元2前面的运送单元3以及信息处理单元4。采自患者的末梢血,即血液样本装入样本容器11中。数个样本容器11由样本架10支撑,此样本架10由运送单元3运送,血液样本供给测定单元2。
信息处理单元4具有输出部件41和输入部件42,与测定单元2、运送单元3及主计算机5(参照图2)进行了可通信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显示器作为输出部件输出图像。信息处理单元4根据测定单元2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显示在输出部件41上,并将其传送至主计算机5。
图2为测定单元2的结构示意图。
测定单元2具有手部件21、样本容器设置部件22、条形码单元23、带穿刺针241的样本吸移部件24、试样制备部件25和检测部件26。
被运送单元3送到位置P1的样本容器11由手部件21夹持着从样本架10向上抽出。然后,手部件21摇动,搅拌样本容器11内的样本。搅拌结束后的样本容器11由手部件21放置在被置于位置P1的样本容器设置部件22。然后,此样本容器11由样本容器设置部件22运送至位置P2。样本容器11置于位置P2后,设置在位置P2附近的条形码单元23从贴在样本容器11上的条形码标签读取样本号。然后,此样本容器11由样本容器设置部件22运送至位置P3。
样本容器11置于位置P3后,通过穿刺针241从样本容器11吸移一定量样本。样本吸移完成后,此样本容器11由样本容器设置部件22向前运送,由手部件21送回原来的样本架10的支撑位置。通过穿刺针241吸移的样本排出至试样制备部件25的各种反应室。试样制备部件25将试剂混入样本制备测定试样,检测部件26从试样制备部件25制备的测定试样中检测血细胞。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血细胞分析装置1有进行第一测定(WBC/BASO测定)的第一测定频道和进行第二测定(DIFF测定)的第二测定频道,用于对样本进行白细胞测定。
一般而言,白细胞分类为淋巴细胞(LYMPH)、单核细胞(MONO)和粒细胞(GRAN),粒细胞又分为嗜中性粒细胞(NEUT)、嗜碱性粒细胞(BASO)和嗜酸性粒细胞(EO)。
第一测定是从样本划分出白细胞,对所有白细胞的粒子数进行计数。此外,第一测定还进一步将白细胞分为二个组,具体而言,分为嗜碱性粒细胞的组和除嗜碱性粒细胞以外的白细胞的组,计数各组的粒子数。
第二测定是从样本划分出白细胞,对所有白细胞的粒子数进行计数。此外,第二测定还进一步将白细胞分为四个组,具体而言,分为淋巴细胞的组、单核细胞的组、嗜酸性粒细胞的组以及包含嗜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组,对各组的粒子数进行计数。
血细胞分析装置1虽然具有测定红细胞和血小板等的其他测定频道,但以下所示实施方式中,为便于说明,省略了对这些其他测定频道的说明,主要就第一和第二测定频道进行说明。
图3为测定单元2的流路概要图。
样本吸移部件24除了图2所示穿刺针241外还有注射泵242。试样制备部件25有制备第一测定用的第一测定试样的反应室251和制备第二测定用的第二测定试样的反应室252。试样制备部件25还连接有分别装制备第一测定试样用的试剂R1和R2的容器、分别装制备第二测定试样用的试剂R3和R4的容器。检测部件26具备进行第一和第二测定的光学检测部件D。
样本吸移部件24通过注射泵242向穿刺针241施加负压,从而从穿刺针241吸移样本,将所吸移的样本排出至反应室251、252。
试样制备部件25在反应室251内混合搅拌样本和试剂R1、R2,制备第一测定试样。试剂R1包含用于使红细胞溶血的表面活性剂,如可以使用希森美康株式会社生产的Lysercell(日语名称为“ライザセル”,下同)WNR作为试剂R1。试剂R2是染色剂,比如说可以用希森美康株式会社生产的Fluorocell(日语名称为“フルオロセル”,下同)WNR作为试剂R2。
试样制备部件25在反应室252混合搅拌样本和试剂R3、R4,制备第二测定试样。试剂R3用于使红细胞和血小板溶血并溶解。试剂R3中含有适度破坏细胞膜以染色白细胞核的表面活性剂,试剂R3如可以使用希森美康株式会社生产的Lysercell WDF。试剂R4是染色剂,试剂R4如可以使用希森美康株式会社生产的Fluorocell WDF。
在反应室251、252制备的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通过流路送至光学检测部件D。在此,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送至同样的光学检测部件D,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多个光学检测部件D,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分别送至不同的光学检测部件D。
图4(a)为光学检测部件D的结构示意图。光学检测部件D具有:有流动池D11的鞘流系统D1、射束点形成系统D2、前向散射光受光系统D3、侧向散射光受光系统D4、荧光受光系统D5。
图4(b)为流动池D11的结构示意图。
流动池D11由具有透光性的石英、玻璃、合成树脂等材料构成,为管状,其内部形成供测定试样和鞘液流通的流路。流动池D11设置有内部空间比其他部分细的孔口D111。孔口D111入口附近为双重管结构,其内管部分为试样嘴D112。试样嘴D112外侧的空间为鞘液流通的流路D113,鞘液流经流路D113,被导入孔口D111。
供应到流动池D11的鞘液包裹着从试样嘴D112排出的测定试样流动。然后,孔口D111将测定试样流收缩为细流,测定试样中的血细胞粒子在鞘液包被下一个一个地通过孔口D111。
返回图4(a),射束点形成系统D2使光源D21照射的波长633nm的激光通过准直镜D22和聚光镜D23照射到流动池D11。在此,光源D21使用半导体激光器。由此,激光照射到从流动池D11内通过的液流中所包含的血细胞。射束点形成系统D2还有束霖止器D24。照射到流动池D11的激光中未照射到血细胞粒子而通过流动池D11的激光受到束霖止器D24的遮挡。
前向散射光受光系统D3以第一受光元件D31接收在流动池D11前方散射的前向散射光。第一受光元件D31是光电二极管,根据收到的前向散射光输出前向散射光信号(FSC)。侧向散射光受光系统D4通过侧向集光镜D41聚集向流动池D11侧面散射的侧向散射光,并用分色镜D42将一部分光反射回去,由第二受光元件D43接收。第二受光元件D43是光电二极管,根据收到的侧向散射光输出侧向散射光信号(SSC)。荧光受光系统D5进一步让侧向散射光中透过分色镜D42的光(荧光)通过分光滤光器D51,用第三受光元件D52接受光束。第三受光元件D52是雪崩光电二极管,根据收到的荧光输出荧光信号(FL)。
光散射是诸如血细胞那样的粒子作为障碍物挡在光的前进方向上,粒子使光改变其前进方向而产生的现象。检测这种散射光就能获得有关粒子大小和材质的信息。具体而言,激光照射到血细胞粒子时,从前向散射光就能获得有关血细胞粒子大小的信息,从侧向散射光能够获得细胞核大小等血细胞粒子内部的信息。当光照射到被荧光物质染色的血细胞粒子时,会发出波长长于所照射的光的波长的荧光。血细胞粒子染色越充分荧光的强度越强,因此,检测这种荧光就能获得有关血细胞粒子染色程度的信息。信息处理单元4根据所得到的血细胞粒子的相关信息,对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血细胞数进行计数等,进行样本分析。
在此,如果血液样本中含有比如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肿瘤标记物——即透明质酸,则第一测定试样中会出现白细胞凝集的现象。此时,在第一测定频道获得的白细胞数可能少于第一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实际白细胞数。因此,发明人发现,着眼于这种白细胞的凝集块通过流动池D11时会在流动池D11内的流路方向上变为较长的形状,因此可以知道第一测定试样中是否发生白细胞凝集的现象。关于具体判断第一测定试样中是否发生白细胞凝集现象的步骤,后面将参照图8加以说明。
图5为测定单元2的结构框图。
测定单元2除了图2所示样本吸移部件24、试样制备部件25和检测部件26外,还有驱动部件27、传感器部件28和基板29。驱动部件27包括图2所示样本容器设置部件22和测定单元2内的构件等,传感器部件28包括图2所示条形码单元23和检测测定单元2内的构件等的位置的传感器。
基板29具有CPU291、存储器292、通信接口293和接口(I/F)294。CPU291通过通信接口293与信息处理单元4之间传输信号。CPU291通过接口294驱动测定单元2的各部件,同时接收各部件输出的信号。此外,CPU291从检测部件26从测定试样中各粒子获得的前向散射光信号(FSC)、侧向散射光信号(SSC)和荧光信号(FL)中获取特征参数,并存入存储器292。关于特征参数,后面将参照图7(b)~(d)进行说明。
图6为信息处理单元4的结构框图。
信息处理单元4例如由个人计算机构成,包括控制部件40、输出部件41、输入部件42。控制部件40有CPU401、ROM402、RAM403、硬盘404、读取装置405、图像输出接口406、输入输出接口407和通信接口408。
CPU401执行存储在ROM402的计算机程序和下载到RAM403中的计算机程序。RAM403用于读取存储在ROM402和硬盘404的计算机程序。
硬盘404存储有操作系统、供CPU401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及执行计算机程序所用的数据。硬盘404还存储有从测定单元2接收的数据和根据所收到的数据得到的分析结果。
读取装置405由CD驱动器或DVD驱动器构成,能够读取存储于存储介质405a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当上述程序404a存储在存储介质405a时,通过读取装置405从存储介质405a读取的程序404a存入硬盘404。
图像输出接口406将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影像信号输出到输出部件41,输出部件41根据影像信号显示图像。操作人员通过输入部件42输入指示,输入输出接口407接收输入的信号。通信接口408连接测定单元2、运送单元3及主计算机5,CPU401通过通信接口408与这些装置传输指示信号和数据。
图7(a)为测定单元2的处理流程图。
当有来自信息处理单元4的测定开始指示时,测定单元2从样本容器11吸移样本。然后,测定单元2混合吸移的样本和试剂R1、R2,制备第一测定试样(S101),并使第一测定试样流入流动池D11(S102)。接着,测定单元2对在流动池D11中流动的第一测定试样照射激光,通过第一受光元件D31、第二受光元件D43和第三受光元件D52分别检测出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和荧光(S103)。
第一受光元件D31、第二受光元件D43和第三受光元件D52根据接收的光分别输出前向散射光信号(FSC)、侧向散射光信号(SSC)和荧光信号(FL)。测定单元2对这些信号分别进行一定信号处理,获取与每当粒子从流动池D11内流过时产生的各光相应的信号波形。即,就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红细胞、白细胞等各粒子分别获取与各种光相应的信号波形。
然后,测定单元2从获取的信号波形算出分别与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和荧光相对应的峰值(强度)、幅度和面积等多个特征参数(S104)。峰值(P)如图7(b)所示,为信号波形最大值。幅度(W)如图7(c)所示,是大于一定阈值的信号波形部分的幅度。面积(A)如图7(d)所示,是从一定阈值与信号波形交叉点向下延伸的线段和信号波形所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如此算出的各光的特征参数存入存储器292。
然后,测定单元2混合所吸移的样本和试剂R3、R4,制备第二测定试样(S105),并让第二测定试样流入流动池D11(S106)。接着,测定单元2对在流动池D11中流动的第二测定试样照射激光,通过第一受光元件D31、第二受光元件D43和第三受光元件D52分别检测出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和荧光(S107)。
测定单元2对输出的前向散射光信号(FSC)、侧向散射光信号(SSC)和荧光信号(FL)进行一定信号处理,获取与每当粒子从流动池D11内流过时产生的各光相应的信号波形。然后,测定单元2从获取的信号波形算出分别与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和荧光相对应的多个特征参数(S108)。算出的各光的特征参数存入存储器292。
然后,测定单元2向信息处理单元4发送测定数据(S109),该测定数据包括根据第一测定试样就各个粒子获得的各光的特征参数和根据第二测定试样就各个粒子获得的各光的特征参数。测定单元2的处理至此结束。
图8为信息处理单元4的处理流程图。
控制部件40通过通信接口408接收到测定数据(S201:是)后,根据测定数据,在基于第一测定试样的散点图SG11上设定区域A11~A14(S202)。具体而言,第一测定试样中的各粒子如图9(a)所示,被点绘在以荧光信号峰值(FLP)和前向散射光信号峰值(FSCP)为两条轴的散点图SG11上。然后,在散点图SG11设定区域A11~A14。
图9(a)所示区域A11~A14分别为第一测定试样所含有的除嗜碱性粒细胞外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有核红细胞和溶血后的红细胞等构成的红细胞血影相对应的区域。即,区域A11~A14分别是被视为含有除嗜碱性粒细胞外的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有核红细胞和溶血后的红细胞等构成的红细胞血影的区域。控制部件40将散点图SG11上设定的区域A11~A13中所包含的粒子数分别作为第一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除嗜碱性粒细胞外的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数加以计数(S203)。
另外,在此,为便于说明,在散点图SG11上点绘了粒子,并对散点图SG11上设定的区域A11~A13所包含的粒子数进行计数。然而,散点图SG11与区域A11~A13不一定需要绘制成图形或图表,区域A11~A13中所包含的粒子数的计数也可以通过数据处理进行,即用筛选手法只抽取特定数值范围内的粒子加以计数。同样,后述散点图SG12、SG21、SG22和在其上设定的区域A10、A21~A24、A20也不一定要绘制成图形或图表,区域A10、A21~A24、A20中所包含的粒子数也可以通过数据处理来计数。
在此,如上所述,当第一测定试样中发生白细胞凝集时,设定在散点图SG11上的区域A11、A12所包含的、根据第一测定试样被当作白细胞的粒子数合计数值可能会小于第一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实际白细胞数。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下所示,判断第一测定试样中是否发生白细胞凝集。
控制部件40抽取散点图SG11的区域A11、A12中所包含的粒子,在基于所抽取的粒子的散点图SG12中设定区域A10(S204)。具体而言,区域A11、A12中所含有的粒子如图9(b)所示,点绘于以前向散射光信号幅度(FSCW)和前向散射光信号峰值(FSCP)为两条轴的散点图SG12上。然后在散点图SG12上设定区域A10。
图9(b)的区域A10是与第一测定试样中产生的白细胞凝集块相对应的区域。即,区域A10是被认为含有白细胞凝集块的区域。具体而言,区域A10是在散点图SG12中FSCW值在V1以上最大值以下,且FSCP值在最小值以上且不到最大值的区域。图9(b)所示散点图SG12显示第一测定试样中产生白细胞凝集的状态,预先设定值V1时,考虑到第一测定试样流过流动池D11内的速度等,使区域A10含有白细胞凝集块。FSCP值不到最大值是为了排除FSCP值过高的粒子。在本实施方式中,FSCP的最高阶度点绘有FSCP值比其更高的粒子。
如此设定区域A10,能够从全部白细胞中提取FSCW值大的粒子。即FSCW的值对应于流动池D11内流路方向上的长度,因此可以锁定流动池D11内的流路方向呈较长的形状的白细胞凝集块。控制部件40将散点图SG12上设定的区域A10中所含有的粒子数作为白细胞凝集块数加以计数(S205)。
在此,以散点图SG12上的全部粒子数(散点图SG11的区域A11和A12中所包含的粒子数),即在第一测定频道获取的白细胞数为N1,以散点图SG12的区域A10所包含的粒子数为N2。
控制部件40使用粒子数N2和粒子数N2/粒子数N1作为评价值。具体而言,控制部件40判断是否粒子数N2在值Va以上且粒子数N2/粒子数N1在值Vb以上(S206)。若在步骤S206判断为是,则控制部件40判断第一测定试样中的白细胞有凝集(S207),若在步骤S206判断为否,则判断第一测定试样中的白细胞没有凝集(S208)。
接着,控制部件40根据测定数据在基于第二测定试样的散点图SG21上设定区域A21~A25(S209)。具体而言,第二测定试样中的各粒子如图9(c)所示,点绘在以侧向散射光信号峰值(SSCP)和荧光信号峰值(FLP)为两条轴的散点图SG21上。然后在散点图SG21上设定区域A21~A25。
图9(c)所示区域A21~A25分别是对应于第二测定试样中含有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由溶血后的红细胞等构成的红细胞血影的区域。即,区域A21~A25分别被当作含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由溶血后的红细胞等构成的红细胞血影的区域。控制部件40分别计数散点图SG21上设定的区域A21~A24中所含有的粒子数并将其分别作为第二测定试样中含有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S210)。
在此,第二测定试样基本不会发生第一测定试样发生的那种白细胞凝集。即,散点图SG21上设定的区域A21~A24中包含的、基于第二测定试样被认为是白细胞的粒子数合计值不太可能与第二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实际白细胞数有太大差距。
图9(d)为根据散点图SG21的区域A21~A24中所含有的粒子绘制的散点图SG22。散点图SG22的两条轴与图9(b)的散点图SG12进行了同样设定,散点图SG22根据与图9(b)所示产生白细胞凝集的样本相同的样本绘制而成。
参照图9(d),与图9(b)情况不同,FSCW值大的粒子,即FSCW值在值V2以上的区域A20中所包含的粒子不存在。由此得知,即使第一测定试样中产生白细胞凝集,第二测定试样中产生白细胞凝集的可能性也很低。
返回图8,下面,控制部件40在输出部件41上显示结果界面6(S211)。关于结果界面6后面将参照图10加以说明。然后,控制部件40根据S207或S208的判断结果,即第一测定试样中是否有白细胞凝集,在结果界面6显示白细胞数。
第一测定试样中有白细胞凝集时(S212:是),控制部件40不在结果界面6显示第一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即在S203获取的区域A11、A12中分别含有的粒子数的合计(S213)。然后,控制部件40在结果界面6显示第二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即在S210获取的区域A21~A24中分别含有的粒子数的合计,将此白细胞数作为该样本的有效白细胞数显示在结果界面6(S214)。
另一方面,当第一测定试样中没有白细胞凝集时(S212:否),控制部件40在结果界面6显示第一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将此白细胞数作为该样本的有效白细胞数显示在结果界面6(S215)。并且,控制部件40在结果界面6显示第二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S216)。至此,信息处理单元4的处理结束。
在此,在第二测定频道,由于有核红细胞分布在区域A21附近,在第二测定频道被当作白细胞的粒子中可能会包含有核红细胞。而在第一测定频道,从所使用的试剂R1、R2的性质上,如区域A11和区域A12、A13所示,可以区分出有核红细胞和白细胞。因此,第一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比第二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更加精确。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测定试样中没有白细胞凝集时,如上述S215所示,第一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作为有效白细胞数显示。
在第二测定频道,有核红细胞对与白细胞对应的区域A21~A24的影响比较小,第二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比有白细胞凝集时的第一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更加精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测定频道有白细胞凝集时,如上述S214所示,第二测定频道中的白细胞数作为有效白细胞数加以显示。
输出部件41上适当显示五类白细胞数。具体而言,在上述S203、S210,计数第一测定频道获取的二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白细胞数,以及在第二测定频道获取的四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白细胞数。由在第一测定频道获取的嗜碱性粒细胞数、在第二测定频道获取的嗜中性粒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加在一起的数,算出嗜中性粒细胞数。如此获得的五类白细胞数另行根据操作人员的显示指示在输出部件41上显示。
图10为结果界面6的结构图。
结果界面6的表610包含行611~613。
行612、613中分别显示第一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和第二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行611中显示对该样本有效的白细胞数。另外,在图10所示例中,假设行611、613的数据项“AAA”中显示的是数值。
具体而言,当第一测定试样中有白细胞凝集时,行612如图10所示显示表示非显示状态的“----”(上述S213),当第一测定试样中没有白细胞凝集时,显示第一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上述S215)。行613如图10所示,显示第二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上述S214、S216)。当第一测定试样中有白细胞凝集时,行611如图10所示显示第二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作为对该样本有效的白细胞数(上述S214),当第一测定试样中没有白细胞凝集时,显示第一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作为对该样本有效的白细胞数(上述S215)。
结果界面6的区域621~624分别显示图9(a)的散点图SG11、图9(b)的散点图SG12、图9(c)的散点图SG21和图9(d)的散点图SG22。操作人员参照这些散点图也可以确认该样本的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当第一测定试样中发生白细胞凝集时,此凝集块通过流动池D11时的长度比普通白细胞大。因此,通过对在散点图SG12上设定的前向散射光信号幅度(FSCW)在值V1以上的区域A10中所含有的粒子数进行计数,可以判断第一测定试样中是否发生了白细胞凝集。当根据此计数结果判断发生白细胞凝集时,行612中出现的不是第一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而是“----”。以此,例如,操作人员可以了解到测定试样中发生了白细胞凝集,防止第一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被误用。由此,血细胞分析装置1从输出部件41输出的白细胞数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当第一测定频道发生白细胞凝集时,行611中显示第二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作为对该样本有效的白细胞数。而当第一测定频道未发生白细胞凝集时,行611中显示第一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作为对该样本有效的白细胞数。以此行611总能显示可信度高的白细胞数。
根据本实施方式,行611根据在S206的判断显示第一和第二测定频道其中之一的白细胞数。以此就能输出更为合适的白细胞数作为对该样本有效的白细胞数,由此提高了所输出的白细胞数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散点图SG12上设定的区域A10的纵轴(FSCP)值不到散点图SG12的最大值。即,散点图SG12的最大值不包含在区域A10。以此不会将FSCP过高的粒子用于判断是否发生了白细胞凝集,从而得以准确计数第一测定试样中产生的白细胞凝集块的数目。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一测定频道,能够通过散点图SG11和在其中设定的区域A11、A12精确分类、计数白细胞数。在第二测定频道,使用散点图SG21和在其中设定的区域A21~A24,虽然精度略逊于第一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精度,但也能比较精确地分类、计数白细胞数。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第一测定频道将白细胞二分类并计数,通过第二测定频道可以将白细胞四分类并计数。以此就能将白细胞分为五个分类项目(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并计数。
以上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按照图8的S206所示条件判断第一测定试样中是否发生白细胞凝集,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图11(a)、(b)所示按照其他条件进行判断。
图11(a)在图8所示处理中追加了S301取代S206。此时,控制部件40仅用图9(b)所示散点图SG12的区域A10中所包含的粒子数N2作为评价值,判断粒子数N2是否在值Va以上(S301)。图11(b)在图8所示处理中追加了S302取代S206。此时,控制部件40仅用粒子数N2在散点图SG12的所有粒子数N1中所占比例作为评价值,判断粒子数N2在散点图SG12上的所有粒子数N1中所占比例是否在值Vb以上(S302)。无论图11(a)、图11(b)哪种情况下,都能判断第一测定试样中是否发生了白细胞凝集。
另外,如图11(a)所示判断有无白细胞凝集时,粒子数N1不用于判断,因此,例如当粒子数N1是一个非常大的值时,有可能作出错误判断。如图11(b)所示判断白细胞凝集时,区域A10所含有的粒子数不单独用于判断,因此,例如当粒子数N2是一个非常小的值时可能作出错误判断。然而,通过恰当地制备第一测定试样,在图11(a)、(b)的情况下都能作出恰当的判断。由此观点来看,白细胞凝集的判断最好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同时具备图11(a)、(b)的条件。如此可以消除图11(a)、(b)的不足。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第一测定试样中发生白细胞凝集时,表610的行612中显示表示非显示状态的“---”。然而,不限于此,第一测定试样中发生白细胞凝集时,也可以如图11(c)所示,在行612显示第一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在图11(c)的例中,假设行612的数据项 “BBB”显示的是数值。此时,操作人员通过参考行611就能知道该样本的有效白细胞数。
当判断有白细胞凝集时,为通知操作人员第一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可靠性很低,也可如图11(d)所示显示记号614。也可以从表610删除行611。此时,当判断有白细胞凝集时,也可以通知操作人员,与第一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相比,第二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可靠性更高,如图11(e)所示在行613右端标注圆圈。还可以在判断有白细胞凝集时,使行612的显示颜色变为灰色。
如此,根据图11(c)~(e)的结构,操作人员可以在确认第一和第二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的同时,了解到第一和第二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中可靠性高的白细胞数。
上述实施方式用信息处理单元4的控制部件40计数各血细胞并判断测定试样中有无白细胞凝集,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由测定单元2的CPU291或主计算机5作为控制部件进行上述作业。
上述实施方式在输出部件41上显示第一和第二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和对样本有效的白细胞数,但不限于此,这些白细胞数也可以通过通信接口408向主计算机5输出。此时,还同时向主计算机5输出表示下述内容的信息:由于第一测定试样中发生了白细胞凝集,第一测定频道的白细胞数可靠性低。此外,输出部件41不限于显示屏,也可以是打印机或扬声器。此时,结果界面6的表610的内容从连接血细胞分析装置1的打印机输出,或从连接血细胞分析装置1的扬声器作为音频输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区域A10在散点图SG12上被设定为长方形,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定为椭圆形、平行四边形、用直线和曲线划定的形状等。此时,区域A10最好也设定为横轴方向较宽的形状,以对应白细胞凝集块的分布。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区域A10的纵轴方向上限设定为FSCP值不到散点图SG12的最大值,但不限于此,只要FSCP值饱和的粒子无大问题,也可以设定为FSCP值包含散点图SG12的最大值。如此,当区域A10的纵轴方向范围设定为既包含散点图SG12的最大值又包含最小值时,也可以用以前向散射光信号幅度(FSCW)为横轴、以粒子频数为纵轴的直方图代替散点图SG12。此时,在S204,直方图中FSCW值在值V1以上的粒子数被当作白细胞凝集块的数目进行计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测定试样中是否发生了白细胞凝集是根据前向散射光幅度判断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反映在流动池D11内流路方向上的粒子长度的信号波形幅度进行判断。例如,关于基于信号波形幅度进行判断的方法,也可以如图7(d)所示,使用信号波形中所设定的一定阈值与信号波形交叉点向下延伸的线段和信号波形所包围部分的面积。例如,还可以使用侧向散射光信号的幅度和荧光信号的幅度作为信号波形的幅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以荧光信号峰值(FLP)和前向散射光信号峰值(FSCP)为两条轴的散点图SG11上点绘基于第一测定试样的散点图SG11,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其点绘在以侧向散射光信号峰值(SSCP)和前向散射光信号峰值(FSCP)为两条轴的散点图SG11上。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书所示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有各种变更。

Claims (7)

1.一种血细胞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样制备部件,用于分别制备在第一血液样本中混入第一试剂的第一测定试样和在第二血液样本中混入不同于所述第一试剂的第二试剂的第二测定试样;
光学检测部件,用于向流经流动池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分别所含有的粒子照射光,检测所述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中分别所含有的粒子发出的光,分别输出第一和第二检测信号;
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进行将所述第一血液样本中所含有的白细胞分类为嗜碱性粒细胞的组和除嗜碱性粒细胞外的白细胞的组的第一分类并计数第一白细胞数,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进行将所述第二血液样本中所含有的白细胞至少分类为淋巴细胞的组、单核细胞的组、嗜酸性粒细胞的组的第二分类并计数第二白细胞数;
输出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波形幅度在一定值以上的粒子的检测结果,输出所述第一和第二白细胞数中的其中之一并将其作为所述血液样本的白细胞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部件根据所述第一白细胞数与作为所述第一白细胞数计数的粒子中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波形幅度在一定值以上的粒子数之比,输出所述第一和第二白细胞数中的其中之一作为所述血液样本的白细胞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波形幅度在一定值以上且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波形强度在一定值以下的粒子数,输出所述第一和第二白细胞数中的其中之一作为所述血液样本的白细胞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检测部件检测前向散射光和荧光作为所述第一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粒子发出的光,并输出所述第一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将所述第一血液样本中所含有的白细胞分类为嗜碱性粒细胞的组和除嗜碱性粒细胞外的白细胞的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检测部件检测前向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作为所述第一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粒子发出的光,并输出所述第一检测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检测部件检测侧向散射光和荧光作为所述第二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粒子发出的光,并输出所述第二检测信号。
7.一种血细胞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试样制备部件,用于分别制备在第一血液样本中混入第一试剂的第一测定试样和在第二血液样本中混入不同于所述第一试剂的第二试剂的第二测定试样;
光学检测部件,用于向流经流动池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分别所含有的粒子照射光,检测所述第一和第二测定试样分别所含有的粒子发出的光,分别输出第一和第二检测信号;
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进行将所述第一血液样本中所含有的白细胞分类为嗜碱性粒细胞的组和除嗜碱性粒细胞外的白细胞的组的第一分类并计数第一白细胞数,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进行将所述第二血液样本中所含有的白细胞至少分类为淋巴细胞的组、单核细胞的组、嗜酸性粒细胞的组的第二分类并计数第二白细胞数;
输出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波形幅度在一定值以上的粒子的检测结果,显示所述第一白细胞数和第二白细胞数中的哪个是有效计数结果,并输出所述第一白细胞数和第二白细胞数。
CN201510037741.1A 2014-01-29 2015-01-26 血细胞分析装置 Active CN1048050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14337A JP6092132B2 (ja) 2014-01-29 2014-01-29 血球分析装置
JP2014-014337 2014-06-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05004A CN104805004A (zh) 2015-07-29
CN104805004B true CN104805004B (zh) 2018-06-15

Family

ID=52446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7741.1A Active CN104805004B (zh) 2014-01-29 2015-01-26 血细胞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902769B1 (zh)
JP (1) JP6092132B2 (zh)
CN (1) CN1048050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4641A (zh) * 2015-08-27 2015-10-28 苏州柯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分析仪及分析方法
WO2018081880A1 (en) * 2016-11-07 2018-05-11 Kertesz Geza Equipment for carrying out hemograms
CN109270281A (zh) * 2017-07-18 2019-01-25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白细胞分类结果准确性和计数结果重复性的方法及设备
JP7002245B2 (ja) * 2017-08-10 2022-01-20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血液分析装置、血液分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0113527A1 (zh) * 2018-12-06 2020-06-11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白细胞的方法、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存储介质
CN113686759B (zh) * 2021-02-03 2023-11-24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试剂盒、poct血细胞分析仪
WO2023115389A1 (zh) * 2021-12-22 2023-06-29 深圳迈瑞动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样本分析方法
US20230314457A1 (en) * 2022-03-17 2023-10-05 Sysmex Corporation Specimen analyzer, specimen analysis method, and program
CN115468881A (zh) * 2022-11-14 2022-12-13 珩辉光电测量技术(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激光粒子计数的光学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9740A (en) * 1987-03-13 2000-12-12 Coulte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reening obscured or partially obscured cells
JP4945045B2 (ja) * 2000-04-24 2012-06-06 アイアールアイエス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マルチニューラルネット画像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2005506525A (ja) * 2001-07-27 2005-03-03 ベックマン コールター,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有核赤血球の計測法の方法
US7208319B2 (en) * 2004-02-10 2007-04-24 Beckman Coulter, Inc. Method of measurement of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
WO2006103920A1 (ja) * 2005-03-29 2006-10-05 Sysmex Corporation 癌・異型細胞および凝集粒子を弁別する方法および細胞分析装置
FR2883971B1 (fr) * 2005-03-31 2007-11-16 C2 Diagnostics Sa Dispositif optique d'analyse sanguine, appareil d'analyse equipe d'un tel dispositif
JP4976038B2 (ja) * 2006-03-29 2012-07-18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血液学的試料の測定方法
JP4914656B2 (ja) * 2006-06-26 2012-04-11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料分析用試薬、試料分析用試薬キット及び試料分析方法
JP4922682B2 (ja) * 2006-06-29 2012-04-2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
JP4817450B2 (ja) * 2007-01-31 2011-11-16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血液分析装置、血液分析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1953526B1 (en) * 2007-02-01 2017-08-30 Sysmex Corporation Hematological analyzer, method for analyzing body flui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4926812B2 (ja) * 2007-02-01 2012-05-09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血球分析装置および体液分析方法
JP5258350B2 (ja) * 2008-03-28 2013-08-07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料分析装置及び試料分析方法
CN102016577B (zh) * 2008-05-09 2015-06-17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血液分析装置,血液分析方法及溶血剂
JP5670052B2 (ja) * 2009-03-26 2015-02-18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血液分析装置、血液分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988082B (zh) * 2009-07-31 2015-04-0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白细胞分类计数试剂、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
JP2011095182A (ja) * 2009-10-30 2011-05-12 Sysmex Corp 細胞分析装置及び細胞分析方法
CN105699277A (zh) * 2011-04-28 2016-06-22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血液分析装置及血液分析方法
CN103439523A (zh) * 2013-09-09 2013-12-11 陶靖 用于样品处理和微粒分析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92132B2 (ja) 2017-03-08
CN104805004A (zh) 2015-07-29
JP2015141116A (ja) 2015-08-03
EP2902769A2 (en) 2015-08-05
EP2902769A3 (en) 2015-09-02
EP2902769B1 (en) 2021-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5004B (zh) 血细胞分析装置
US11193875B2 (en) Method for discriminating red blood cells from white blood cells by using forward scattering from a laser in an automated hematology analyzer
CN103278439B (zh) 标本分析仪及其控制系统
JP4926812B2 (ja) 血球分析装置および体液分析方法
US10281458B2 (en) Blood analyzer, blood analyz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5010443B2 (ja) 血球分析装置および血球分析方法
CN103837502A (zh) 血细胞分析方法及血细胞分析装置
JP2003510557A (ja) 全血液サンプルにおけるセル分析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4422646B (zh) 样本分析方法及样本分析装置
US9719123B2 (en) Urine sample analyzer and urine sample analyzing method
JP2020079772A5 (zh)
CN110226083B (zh) 红细胞碎片识别方法和装置、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分析方法
CN104749108B (zh) 血中丝虫幼虫的检测方法、血液分析装置和信息处理系统
JP2022039780A (ja) 測定方法、測定装置、及び測定プログラム
CN113670800A (zh)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方法
CN114450589A (zh) 分析血液样本中红细胞方法及血液分析系统
EP4257974A1 (en) Sample analysis method, sample analyzer,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2020521950A (ja) 試料分析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5201154A (zh) 血液样本的检测方法和样本分析仪
CN117907197A (zh) 血液细胞分析仪和血液细胞分析方法
CN115201497A (zh) 血液分析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