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8957A - 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8957A
CN104798957A CN201510206158.9A CN201510206158A CN104798957A CN 104798957 A CN104798957 A CN 104798957A CN 201510206158 A CN201510206158 A CN 201510206158A CN 104798957 A CN104798957 A CN 104798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francolin
stir
tea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061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德力
赵祥升
刘洋洋
弓宝
马国需
魏建和
杨美华
许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to CN2015102061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89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98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89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有以下步骤:萎调、杀青、揉捻、第一次干燥和第二次干燥。所述方法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适于商品化生产,经本方法处理的鹧鸪茶叶的含水率≤6%,茶多酚含量≥20%,水浸出物≥38%,咖啡碱≤1%,可溶性糖≥4.9%,蛋白质≥3.26%,符合内外销茶国家质量标准及GB 9679-88茶叶卫生标准,是一种安全的鹧鸪茶绿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食品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其制成品的色泽,冲泡后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主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血脂和减肥。吸烟者可减轻尼古丁伤害。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的主要品种有英山云雾茶、西湖龙井、峨眉雪芽、洞庭湖碧螺春、大悟绿茶、双桥毛尖、崂山绿茶、白马毛尖等等。
鹧鸪茶(Mallotus furetianus),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野桐属(MallotusLour.)植物,在海南有上千年的食用历史,主要分布于海南的山区、丘陵以及沿海地区,尤以万宁东山岭为盛,是海南的一种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代茶饮料植物和药用植物。鹧鸪茶叶圆味甘,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茶叶。此茶甘冽爽口,并有好闻的药香,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利胆、降压、减肥、健脾、养胃之效,还可防治感冒,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灵芝草”。
鹧鸪茶植物体带有零陵香(蕙草、薰草,因其在零陵多产,故俗称零陵香,气味芳香,为我国古代著名香料)的味道,海南居民习惯用鹧鸪茶的叶子来泡茶,以解油腻、助消化、消暑热、防感冒、健脾养胃还能用来防腐。
在海南民间鹧鸪茶的传统制作方法颇为简单:从山上将鹧鸪茶叶片带枝条一并采回,然后逐片摘下叶片,并卷成直径约为4-5cm的球状“茶叶团”,再用椰子树的叶片撕成细长条带扎紧,然后又将15-20团这样的鹧鸪茶叶片球状“茶叶团”串成念珠状的一串,晒干后或风干后即成产品。
目前,海南鹧鸪茶的商品还停留在最原始的初级产品阶段,这些产品工艺简单,形式单一,附加值低,既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也不利于鹧鸪茶产业化发展。因此,鹧鸪茶叶的加工工艺及其产品形式急需提升和改造。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通过试验研究,提供了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营养成分流失率降低,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萎调:将新鲜的鹧鸪茶叶进行摊晒式的萎调处理,摊叶厚度为0.5cm~2cm,萎调时间为2h~6h,萎调温度为25℃~35℃,每隔2h翻叶。
2)杀青:将萎调处理后的鹧鸪茶叶剪碎,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为120℃~220℃,杀青时间为5min~7min。
3)揉捻:将杀青处理后的鹧鸪茶叶进行揉捻处理,揉捻时间为5min~10min,每隔2min~5min将鹧鸪茶叶散开。
4)第一次干燥:将揉捻处理后的鹧鸪茶叶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70℃~90℃,干燥时间为2min~6min。
5)第二次干燥:将经过第一次干燥的鹧鸪茶叶进行第一次翻炒,第一次翻炒温度为55℃~60℃,第一次翻炒时间为10min~20min,将经过第一次翻炒后鹧鸪茶叶摊平晾凉至常温,进行走水处理,之后进行第二次翻炒,第二次翻炒温度为80℃~90℃,第二次翻炒时间为15min~25min,制得鹧鸪茶绿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将鹧鸪茶叶置于转速为40转/min~50转/min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萎调时间为2h~4h,萎调温度为25℃~3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萎调时间为4h,萎调温度为3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杀青温度为120℃,杀青时间为5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揉捻时间为5min,每隔3min将鹧鸪茶叶散开。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干燥温度为70℃~80℃,干燥时间为2min~4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4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第一次翻炒温度为55℃,第一次翻炒时间为15min。第二次翻炒温度为85℃,第二次翻炒时间为2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适于商品化生产,经本方法处理的鹧鸪茶叶的含水率≤6%,茶多酚含量≥20%,水浸出物≥38%,咖啡碱≤1%,可溶性糖≥4.9%,蛋白质≥3.26%,符合内外销茶国家质量标准及GB 9679-88茶叶卫生标准,是一种安全的鹧鸪茶绿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现通过以下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做的显而易见的改变和修饰也包含在本发明范围之内。
实施例1
1)萎调:将新鲜的鹧鸪茶叶进行摊晒式的萎调处理,摊叶厚度为0.5cm,萎调时间为2h,萎调温度为25℃,每隔2h翻叶。
2)杀青:将萎调处理后的鹧鸪茶叶剪碎,放入转速为40转/min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为220℃,杀青时间为5min。
3)揉捻:将杀青处理后的鹧鸪茶叶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处理,揉捻时间为5min,每隔2min将鹧鸪茶叶散开。
4)第一次干燥:将揉捻处理后的鹧鸪茶叶放入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为2min。
5)第二次干燥:将经过第一次干燥的鹧鸪茶叶进行第一次翻炒,第一次翻炒温度为55℃,第一次翻炒时间为10min,将经过第一次翻炒后鹧鸪茶叶摊平晾凉至常温,进行走水处理,之后进行第二次翻炒,第二次翻炒温度为80℃,第二次翻炒时间为15min,制得鹧鸪茶绿茶。
实施例2
1)萎调:将新鲜的鹧鸪茶叶进行摊晒式的萎调处理,摊叶厚度为1cm,萎调时间为4h,萎调温度为30℃,每隔2h翻叶。
2)杀青:将萎调处理后的鹧鸪茶叶剪碎,放入转速为45转/min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为120℃,杀青时间为5min。
3)揉捻:将杀青处理后的鹧鸪茶叶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处理,揉捻时间为5min,每隔3min将鹧鸪茶叶散开。
4)第一次干燥:将揉捻处理后的鹧鸪茶叶放入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4min。
5)第二次干燥:将经过第一次干燥的鹧鸪茶叶进行第一次翻炒,第一次翻炒温度为55℃,第一次翻炒时间为15min,将经过第一次翻炒后鹧鸪茶叶摊平晾凉至常温,进行走水处理,之后进行第二次翻炒,第二次翻炒温度为85℃,第二次翻炒时间为20min,制得鹧鸪茶绿茶。
实施例3
1)萎调:将新鲜的鹧鸪茶叶进行摊晒式的萎调处理,摊叶厚度为1.5cm,萎调时间为4h,萎调温度为30℃,每隔2h翻叶。
2)杀青:将萎调处理后的鹧鸪茶叶剪碎,放入转速为45转/min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为140℃,杀青时间为6min。
3)揉捻:将杀青处理后的鹧鸪茶叶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处理,揉捻时间为6min,每隔4min将鹧鸪茶叶散开。
4)第一次干燥:将揉捻处理后的鹧鸪茶叶放入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75℃,干燥时间为2min。
5)第二次干燥:将经过第一次干燥的鹧鸪茶叶进行第一次翻炒,第一次翻炒温度为57℃,第一次翻炒时间为10min,将经过第一次翻炒后鹧鸪茶叶摊平晾凉至常温,进行走水处理,之后进行第二次翻炒,第二次翻炒温度为82℃,第二次翻炒时间为15min,制得鹧鸪茶绿茶。
实施例4
1)萎调:将新鲜的鹧鸪茶叶进行摊晒式的萎调处理,摊叶厚度为2cm,萎调时间为6h,萎调温度为30℃,每隔2h翻叶。
2)杀青:将萎调处理后的鹧鸪茶叶剪碎,放入转速为45转/min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为160℃,杀青时间为7min。
3)揉捻:将杀青处理后的鹧鸪茶叶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处理,揉捻时间为7min,每隔5min将鹧鸪茶叶散开。
4)第一次干燥:将揉捻处理后的鹧鸪茶叶放入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85℃,干燥时间为4min。
5)第二次干燥:将经过第一次干燥的鹧鸪茶叶进行第一次翻炒,第一次翻炒温度为59℃,第一次翻炒时间为15min,将经过第一次翻炒后鹧鸪茶叶摊平晾凉至常温,进行走水处理,之后进行第二次翻炒,第二次翻炒温度为84℃,第二次翻炒时间为20min,制得鹧鸪茶绿茶。
实施例5
1)萎调:将新鲜的鹧鸪茶叶进行摊晒式的萎调处理,摊叶厚度为2cm,萎调时间为6h,萎调温度为35℃,每隔2h翻叶。
2)杀青:将萎调处理后的鹧鸪茶叶剪碎,放入转速为50转/min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为180℃,杀青时间为7min。
3)揉捻:将杀青处理后的鹧鸪茶叶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处理,揉捻时间为9min,每隔5min将鹧鸪茶叶散开。
4)第一次干燥:将揉捻处理后的鹧鸪茶叶放入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90℃,干燥时间为6min。
5)第二次干燥:将经过第一次干燥的鹧鸪茶叶进行第一次翻炒,第一次翻炒温度为60℃,第一次翻炒时间为20min,将经过第一次翻炒后鹧鸪茶叶摊平晾凉至常温,进行走水处理,之后进行第二次翻炒,第二次翻炒温度为86℃,第二次翻炒时间为25min,制得鹧鸪茶绿茶。
实施例6
1)萎调:将新鲜的鹧鸪茶叶进行摊晒式的萎调处理,摊叶厚度为2cm,萎调时间为6h,萎调温度为35℃,每隔2h翻叶。
2)杀青:将萎调处理后的鹧鸪茶叶剪碎,放入转速为50转/min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为200℃,杀青时间为7min。
3)揉捻:将杀青处理后的鹧鸪茶叶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处理,揉捻时间为10min,每隔3min将鹧鸪茶叶散开。
4)第一次干燥:将揉捻处理后的鹧鸪茶叶放入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90℃,干燥时间为4min。
5)第二次干燥:将经过第一次干燥的鹧鸪茶叶进行第一次翻炒,第一次翻炒温度为60℃,第一次翻炒时间为20min,将经过第一次翻炒后鹧鸪茶叶摊平晾凉至常温,进行走水处理,之后进行第二次翻炒,第二次翻炒温度为90℃,第二次翻炒时间为25min,制得鹧鸪茶绿茶。
对比试验设置 设置如下对比组
对比组
参照鹧鸪茶叶传统工艺:从山上将鹧鸪茶叶片带枝条一并采回,然后逐片摘下叶片,并卷成直径约为4cm~5cm的球状“茶叶团”,再用椰子树的叶片撕成细长条带扎紧,然后又将15团~20团这样的鹧鸪茶叶片球状“茶叶团”串成念珠状的一串,晒干后或风干后即成产品。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产品成分检测
一、检测方法
鹧鸪茶绿茶感官评价方法:取实施例1~6制得的鹧鸪茶绿茶各3.0g,150mL沸水冲泡,静置5min,审评茶样,外形25%,内质75%(汤色10%,香气25%,滋味30%,叶底10%),用评分与评语相结合的方法反映其品质,参考《茶叶审评与检验》第3版及GBT-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理化指标测定:鹧鸪茶绿茶中水浸出物测定参照GB 8305—87,鹧鸪茶绿茶中粗蛋白检测采用凯氏定氮法,鹧鸪茶绿茶中茶多酚、咖啡碱采用GB 8313—87测定,可溶性糖测定采用蒽酮法。杀菌辐照剂量用1,2和4kGy,卫生品质检测有砷、铅、铜、细菌总数、霉菌和大肠杆菌。
二、结果
实施例组与对比组的比较
表1
表1中的分数,总分的各自占比为:外形25%;汤色10%;香气25%;滋味30%;叶底10%。
表2
组别 茶多酚 水浸出物 咖啡碱 蛋白质 可溶性糖
实施例1 22.12 39.62 0.96 3.45 5.01
实施例2 23.58 40.43 0.87 3.52 5.33
实施例3 21.33 39.14 1.01 3.26 4.96
实施例4 20.56 38.55 0.98 3.39 4.96
实施例5 22.37 39.26 0.96 3.36 5.24
实施例6 21.98 38.45 0.92 3.43 5.29
对比组1 18.77 26.84 1.29 3.18 3.81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适于商品化生产,经本方法处理的鹧鸪茶叶的含水率≤6%,茶多酚含量≥20%,水浸出物≥38%,咖啡碱≤1%,可溶性糖≥4.9%,蛋白质≥3.26%,符合内外销茶国家质量标准及GB 9679-88茶叶卫生标准,是一种安全的鹧鸪茶绿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萎调:将新鲜的鹧鸪茶叶进行摊晒式的萎调处理,摊叶厚度为0.5cm~2cm,萎调时间为2h~6h,萎调温度为25℃~35℃,每隔2h翻叶;
2)杀青:将萎调处理后的鹧鸪茶叶剪碎,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为120℃~220℃,杀青时间为5min~7min;
3)揉捻:将杀青处理后的鹧鸪茶叶进行揉捻处理,揉捻时间为5min~10min,每隔2min~5min将鹧鸪茶叶散开;
4)第一次干燥:将揉捻处理后的鹧鸪茶叶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70℃~90℃,干燥时间为2min~6min;
5)第二次干燥:将经过第一次干燥的鹧鸪茶叶进行第一次翻炒,第一次翻炒温度为55℃~60℃,第一次翻炒时间为10min~20min,将经过第一次翻炒后鹧鸪茶叶摊平晾凉至常温,进行走水处理,之后进行第二次翻炒,第二次翻炒温度为80℃~90℃,第二次翻炒时间为15min~25min,制得鹧鸪茶绿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鹧鸪茶叶置于转速为40转/min~50转/min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萎调时间为2h~4h,萎调温度为25℃~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萎调时间为4h,萎调温度为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杀青温度为120℃,杀青时间为5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揉捻时间为5min,每隔3min将鹧鸪茶叶散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干燥温度为70℃~80℃,干燥时间为2min~4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4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第一次翻炒温度为55℃,第一次翻炒时间为15min;第二次翻炒温度为85℃,第二次翻炒时间为20min。
CN201510206158.9A 2015-04-27 2015-04-27 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7989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6158.9A CN104798957A (zh) 2015-04-27 2015-04-27 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6158.9A CN104798957A (zh) 2015-04-27 2015-04-27 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8957A true CN104798957A (zh) 2015-07-29

Family

ID=53684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06158.9A Pending CN104798957A (zh) 2015-04-27 2015-04-27 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9895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2209A (zh) * 2018-05-24 2018-08-17 道真自治县宏福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功夫绿茶制作方法
CN109393108A (zh) * 2018-07-24 2019-03-01 王康庄 一种铁观音工艺珠状鹧鸪茶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蔡烈伟: "《茶学应用知识》", 31 July 2014, 厦门大学出版社 *
闫佳等: "绿茶工艺加工山苦茶的研究", 《农产品加工》 *
闫佳等: "青茶工艺制作山苦茶的研究", 《农产品加工》 *
顾文亮等: "鹧鸪茶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利用现状", 《热带农业科学》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2209A (zh) * 2018-05-24 2018-08-17 道真自治县宏福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功夫绿茶制作方法
CN109393108A (zh) * 2018-07-24 2019-03-01 王康庄 一种铁观音工艺珠状鹧鸪茶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6043A (zh) 一种花香绿茶的加工工艺
Chen et al. Delicious and healthy tea: an overview
CN104222418A (zh) 一种玫瑰养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0530A (zh) 一种鹧鸪茶抹茶的制备方法
CN104026395A (zh) 一种配制鳜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98957A (zh) 一种鹧鸪茶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4543138A (zh) 一种化积消暑茶及其制作方法
KR101725873B1 (ko) 도라지를 이용한 혼합 침출차의 제조방법
CN106615076A (zh) 一种龙眼干的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Maung et al. Comparison of polyphenol content between laboratory processed Laphet and China and Myanmar tea (Camellia sinensis) products
CN103168867A (zh) 一种保健浓香型肉桂茶精制工艺
CN105360438A (zh) 柠檬茉莉绿茶的制备方法
JP2009112304A (ja) 飲料
CN106472749A (zh) 一种紫芽人参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94797A (zh) 制造绿茶的方法
CN107259028A (zh) 一种盘花状颗粒形青钱柳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4782840B (zh) 一种鹧鸪茶乌龙茶的制备方法
CN104770531A (zh) 一种鹧鸪茶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4068367B (zh) 一种腌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7619A (zh) 一种黄荆叶凉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03859110A (zh) 一种调解人体酸碱平衡的护肝养肝茶
CN107125343A (zh) 一种保健白茶的制备方法
KR101630949B1 (ko) 밤 약술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532977A (zh) 抗辐射降三高藏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20053A (zh) 一种石斛红茶米酒的制作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