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9220A - 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89220A
CN104789220A CN201510205640.0A CN201510205640A CN104789220A CN 104789220 A CN104789220 A CN 104789220A CN 201510205640 A CN201510205640 A CN 201510205640A CN 104789220 A CN104789220 A CN 104789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ion
near infrared
infrared ligh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056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89220B (zh
Inventor
乔学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Bochuang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056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892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89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9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89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9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的化学式为La7-7xYb7xMo7O30,其中:x为Yb3+掺杂的摩尔百分数,0.0001≤x≤0.4,且在250纳米~400纳米的紫外光有效激发下,可以发射900纳米~1100纳米的近红外光;能通过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制得,具有紫外至可见光区的宽谱带激发、强近红外发射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太阳光与太阳能电池之间的光谱失配问题,从而提高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和性能稳定性,不仅可以作为硅基太阳能电池用光转换材料,还可用于食品、医药、石油化工等诸多行业产品的分析测定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发光物理学中的发光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能源的改进和更替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能源短缺愈来愈制约着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各国政府对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刻不容缓。在各种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等)中,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提供给地球的能量大约相当于人类目前每年消耗能量的一万倍,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资源的相对广泛性和充足性,以及免维护性等优点。光伏能源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是完全可持续发展的,已经逐渐进入人类能源结构,备受各国青睐,将成为未来基础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进入实用领域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硅基电池为主,当太阳光照到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将太阳的光能变成电能,产生电流,其光电转换效率理论最大值仅为29%(Shockley-Queisser极限效率),实际转换效率约15%,且生产工艺较复杂、生产成本高。硅太阳能电池对入射光的有效响应频谱范围为400~1100纳米,仅能量大于硅太阳能电池能隙(Eg>1.12eV,λ<1100纳米)的太阳光才能被吸收(载流子热能化也将降低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而能量小于硅太阳能电池能隙的太阳光(λ>1100纳米)则不能被吸收利用,这种光谱失配现象导致太阳光能量的极大损失,因此开发可以调整太阳能光谱的发光材料,使硅太阳能电池更合理地利用太阳光,提高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是一个重要问题。
采用下转换材料,吸收电池光谱响应较差的一个短波长光子(300~500纳米),再发射出光谱响应性好的两个或多个红外光子(~1000纳米),这一过程将太阳光中的短波长的光通过量子剪裁变为长波长的光,减少了载流子热能化损耗,消除光谱失配现象,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因此,可以开发新型下转换发光材料用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由于Yb3+离子的红外发射位于1000纳米处,与单晶硅的禁带宽度非常匹配,因此常被用作下转换材料的掺杂离子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公开号为CN102618285A专利披露了Yb3+离子掺杂的下转换近红外发光材料,化学组成为La1-x-y Nd x Yb y OX(X=F,Cl,Br),其中0.001≤x≤0.35,0≤y≤0.35,可以使电池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光,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而本发明制备得到的Yb3+掺杂钼酸盐La7-7x Yb7x Mo7O30(0.0001≤x≤0.4)发光材料,研究表明其也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用于提高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用作硅基太阳能电池光转换材料,目前为止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均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用光转换材料,该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化学式为La7-7x Yb7x Mo7O30,其中:x为Yb3+掺杂的摩尔百分数,0.0001≤x≤0.4;并且,在250纳米~400纳米的紫外光有效激发下,可以发射900纳米~1100纳米的近红外光。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上述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即采用高温固相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按化学式La7-7x Yb7x Mo7O3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其中0.0001≤x≤0.4,分别称取含有镧离子La3+的化合物、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含有钼离子Mo6+的化合物,研磨并混合均匀;
(2)将步骤(1)所得物在空气气氛下预煅烧1~2次,煅烧温度为200~600℃,煅烧时间为2~15小时;
(3)将步骤(2)所得物自然冷却,研磨并混合均匀后,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600~950℃,煅烧时间为2~15小时;
(4)将步骤(3)所得物自然冷却到室温,最终得到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
进一步,所述的含有镧离子La3+的化合物为氧化镧、氢氧化镧、碳酸镧、硝酸镧中的一种;所述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为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为氧化镱、硝酸镱中的一种;所述的含有钼离子Mo6+的化合物为氧化钼和钼酸铵中的一种。
优选的,步骤(2)的预煅烧温度为300~600℃,煅烧时间为3~12小时;步骤(3)的煅烧温度为600~900℃,煅烧时间为3~13小时。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上述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即采用溶胶-凝胶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A)按化学式La7-7x Yb7x Mo7O3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其中0.0001≤x≤0.4,分别称取含有镧离子La3+的化合物、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含有钼离子Mo6+的化合物,并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或稀硝酸溶液中,得到透明溶液;再按各原料金属阳离子摩尔量的0.5~2.0倍分别添加络合剂柠檬酸或草酸,并分别在50~10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得到各原料的混合液;
(B)将步骤(A)得到的各原料的混合液缓慢混合,继续搅拌1~2小时后,静置,烘干,得到蓬松的前驱体;
(C)将步骤(B)得到的前躯体粉末置于坩埚中,在马弗炉中,空气气氛下煅烧2~3次,煅烧温度为200~800℃,煅烧时间2~15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最终得到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
进一步,所述的含有镧离子La3+的化合物为氧化镧、氢氧化镧、碳酸镧、硝酸镧中的一种;所述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为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为氧化镱、硝酸镱中的一种;所述的含有钼离子Mo6+的化合物为氧化钼和钼酸铵中的一种。
优选的,步骤(C)的煅烧温度为300~750℃,煅烧时间为3~12小时。
本发明再提供了一种上述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即采用共沉淀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Ⅰ)按照化学式La7-7x Yb7x Mo7O3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其中0.0001≤x≤0.4,分别称取含有镧离子La3+的化合物、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含有钼离子Mo6+的化合物为原料,并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或稀硝酸中,得到各原料的混合液;
(Ⅱ)将步骤(Ⅰ)所得的各原料的混合液水浴锅加热至50~80℃恒温搅拌,然后将各种原料的溶液混合在一起,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氨水,调节PH值在6~9之间,静置得到沉淀物;
(Ⅲ)将步骤(Ⅱ)得到的沉淀物洗涤数次,过滤分离后置于瓷坩埚中,在温度为50~100℃的条件下进行烘干;
(Ⅳ)将步骤(Ⅲ)所得物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200~800℃,煅烧时间为2~15小时,重复本步骤两到三次,自然冷却后,研磨并混合均匀,最终得到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
进一步,所述的含有镧离子La3+的化合物为氧化镧、氢氧化镧、碳酸镧、硝酸镧中的一种;所述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为氧化镱、硝酸镱中的一种;所述的含有钼离子Mo6+的化合物为氧化钼和钼酸铵中的一种。
优选的,步骤(Ⅳ)的煅烧温度为300~750℃,煅烧时间为3~12小时。
此外,本材料能被250纳米~400纳米的紫外光有效激发,可以发射900纳米~1100纳米的近红外光,具有很强的吸收,可有效提高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同时能减弱太阳能电池的热效应,能够作为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光转换材料应用。
并且,本材料的制备方法还具有如下的优点:1、由于本材料是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制得,无需提供还原性气氛,烧成温度较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2、制备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产品易收集,能源消耗低,对环境友好,而且合成的光转换材料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样品La6.9993Yb0.0007Mo7O30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样品La6.9993Yb0.0007Mo7O30的SEM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样品La6.9993Yb0.0007Mo7O30在355纳米波长激发下的荧光光谱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样品La6.9993Yb0.0007Mo7O30的在975纳米波长监控下的激发光谱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样品La6.3Yb0.7Mo7O30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样品La6.3Yb0.7Mo7O30的SEM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样品La6.3Yb0.7Mo7O30在310纳米波长激发下的荧光光谱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样品La6.3Yb0.7Mo7O30的在975纳米波长监控下的激发光谱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样品La4.2Yb2.8Mo7O30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样品La4.2Yb2.8Mo7O30的SEM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样品La4.2Yb2.8Mo7O30在355纳米波长激发下的荧光光谱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样品La4.2Yb2.8Mo7O30的在975纳米波长监控下的激发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化学式为La7-7x Yb7x Mo7O30,其中:x为Yb3+掺杂的摩尔百分数,0.0001≤x≤0.4;能通过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制得。
实施例1: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a6.9993Yb0.0007Mo7O30,即把作为原料的各种氧化物或碳酸盐按照目标组成化学计量比进行混合,再在常压下于空气气氛中合成。
首先,根据化学式La6.9993Yb0.0007Mo7O3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氧化镧La2O3:2.28克,氧化镱Yb2O3:0.00028克,氧化钼MoO3:2.02克,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一次煅烧,温度为300℃,煅烧时间是3小时,冷至室温,取出样品。然后,将前步样品再次充分研磨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是4小时,冷却至室温,取出样品。最后,将前步样品充分研磨后放在马弗炉中空气中煅烧,煅烧温度为600℃,煅烧时间是3小时,冷却至室温,取出后再充分研磨,即得到La6.9993Yb0.0007Mo7O30
见图1,实施例1制得的 La6.9993Yb0.0007Mo7O30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XRD测试结果显示:La6.9993Yb0.0007Mo7O30为单相材料,没有任何其它的杂质物相存在。
见图2,实施例1制得的 La6.9993Yb0.0007Mo7O30样品的SEM图,可知:该材料结晶性能良好,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在2微米左右。
见图3,实施例1制得的La6.9993Yb0.0007Mo7O30样品分别在355纳米波长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图,由图可知:发射光谱出现900纳米~1100纳米波段的近红外发光,所得材料La6.9993Yb0.0007Mo7O30可以有效的将紫外光转换为近红外发光。
见图4,实施例1制得的La6.9993Yb0.0007Mo7O30样品在975纳米波长监控下的激发光谱,可知该材料可作为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光转换材料应用。
实施例2:同样是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La6.93Yb0.07Mo7O30
首先,根据化学式La6.93Yb0.07Mo7O3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碳酸镧La2(CO3)3·8H2O:3.18克,氧化镱Yb2O3:0.028克,氧化钼MoO3:2.02克,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一次煅烧,温度为350℃,煅烧时间是5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将上述样品再次充分研磨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600℃,煅烧时间是12小时,冷却至室温,取出样品。最后将前步样品充分研磨后放在马弗炉中空气中煅烧,煅烧温度为900℃,煅烧时间是13小时,冷却至室温,取出后再充分研磨,即得到La6.93Yb0.07Mo7O30
经观测,该La6.93Yb0.07Mo7O30的主要的结构形貌性能、发光性能与实施例1相似。
实施例3: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a6.65Yb0.35Mo7O30
首先,根据化学式La6.65Yb0.35Mo7O3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氢氧化镧La(OH)3:2.57克,氧化镱Yb2O3:0.14克,氧化钼MoO3:2.02克,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一次煅烧,温度为400℃,煅烧时间是6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再次充分研磨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550℃,煅烧时间是10小时,冷却至室温,取出样品。最后将其充分研磨后放在马弗炉中空气中煅烧,煅烧温度为850℃,煅烧时间是12小时,冷却至室温,取出后充分研磨即得到La6.65Yb0.35Mo7O30
经观测,La6.65Yb0.35Mo7O30是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光转换材料,其主要的结构形貌性能、发光性能与实施例1相似。
实施例4: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6.3Yb0.7Mo7O30
首先,根据化学式La6.3Yb0.7Mo7O3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氢氧化镧La(OH)3:2.44克,氧化镱Yb2O3:0.28克,钼酸铵(NH4)6Mo7O24·4H2O:2.75克。然后,将称取的氢氧化镧、氧化镱、钼酸铵分别溶解于适量的稀硝酸溶液中,待溶解完全后,这三种所得的含镧离子La3+、含镱离子Yb3+、含钼离子Mo6+的溶液中再加入各金属阳离子摩尔量的0.5倍的络合剂柠檬酸,在5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搅拌2小时,得到各原料的混合液。接着,将上述各溶液缓慢混合且不断的搅拌1小时,静置,烘干,得到蓬松的前躯体;将前躯体置于马弗炉中煅烧,煅烧温度为300℃,煅烧时间为3小时,冷却至室温,继而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二次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是6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将前述样品再次充分研磨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750℃,煅烧时间是12小时,冷却至室温,取出样品。最后将前述样品充分研磨即得到La6.3Yb0.7Mo7O30
见图5,实施例4制备的La6.3Yb0.7Mo7O30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XRD测试结果显示: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得的La6.3Yb0.7Mo7O30为单相材料,没有任何其它的杂质物相存在。
见图6,实施例4制备的La6.3Yb0.7Mo7O30样品的SEM图,该材料结晶性能良好,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在1微米左右。
见图7,实施例4制备的La6.3Yb0.7Mo7O30样品在310纳米波长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图,可知:发射光谱出现900纳米~1100纳米波段的近红外发光,La6.3Yb0.7Mo7O30可以有效的将紫外光转换为近红外发光。
见图8,实施例4制备的La6.3Yb0.7Mo7O30样品在975纳米波长监控下的激发光谱,证实了本材料可以作为硅基太阳能电池用光转换材料应用。
实施例5: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5.6Yb1.4Mo7O30
首先,根据化学式La5.6Yb1.4Mo7O3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硝酸镧La(NO)3·6H2O:2.43克,氧化镱Yb2O3:0.28克,钼酸铵(NH4)6Mo7O24·4H2O:1.38克,将称取的氧化镱、钼酸铵分别溶解于适量的稀硝酸溶液中,并将称取的硝酸镧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完全后,这三种所得的含镧离子La3+、含镱离子Yb3+、含钼离子Mo6+的溶液中再加入各金属阳离子摩尔量的1.5倍的络合剂柠檬酸,在8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搅拌2小时,得到各原料的混合液。然后,将上述各溶液缓慢混合且不断的搅拌1.5小时,静置,烘干,得到蓬松的前躯体;将前躯体置于马弗炉中煅烧,煅烧温度为350℃,煅烧时间为5小时,冷却至室温;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二次煅烧,温度为600℃,煅烧时间是8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最后,将前述样品再次充分研磨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700℃,煅烧时间是10小时,冷却至室温,取出样品并充分研磨,即得到一种La5.6Yb1.4Mo7O30,其主要的结构形貌性能、发光性能与实施例4相似,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
实施例6: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5.25Yb1.75Mo7O30
首先,根据化学式La5.25Yb1.75Mo7O3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硝酸镧La(NO)3·6H2O:2.28克,氧化镱Yb2O3:0.35克,氧化钼MoO3:1.01克。接着,将称取的氧化镱、氧化钼分别溶解于适量的稀硝酸溶液中,并将称取的硝酸镧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完全后,这三种所得的含镧离子La3+、含镱离子Yb3+、含钼离子Mo6+的溶液中再加入各金属阳离子摩尔量的2倍的络合剂柠檬酸,在10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搅拌2小时,得到各原料的混合液。然后,将上述各溶液缓慢混合且不断的搅拌2小时,静置,烘干,得到蓬松的前躯体,再将前躯体置于马弗炉中煅烧,煅烧温度为300℃,煅烧时间为5小时,冷却至室温;再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二次煅烧,温度为450℃,煅烧时间是7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并再次充分研磨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650℃,煅烧时间是9小时,冷却至室温,取出所得样品,最后充分研磨即得到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光转换材料La5.25Yb1.75Mo7O30
经观测,该La5.25Yb1.75Mo7O30主要的结构形貌性能、发光性能与实施例4相似。
实施例7:采用共沉淀法制备La4.9Yb2.1Mo7O30
首先,根据化学式La4.9Yb2.1Mo7O3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氢氧化镧La(OH)3:1.89克,硝酸镱Yb(NO)3·5H2O:1.89克,钼酸铵(NH4)6Mo7O24·4H2O:2.75克。将称取的氢氧化镧、钼酸铵分别溶解于适量的稀硝酸溶液中,并将称取的硝酸镱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完全后,将水浴锅加热至50℃恒温搅拌,然后将各种原料的溶液混合在一起,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氨水,调节PH值在6~9之间,静置得到沉淀物。将得到的沉淀物洗涤数次,过滤分离后置于瓷坩埚中,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进行烘干,继而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300℃,煅烧时间为3小时,冷却至室温,接着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二次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是5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将取出后的样品再次充分研磨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750℃,煅烧时间是12小时,冷却至室温,取出后充分研磨即得到La4.9Yb2.1Mo7O30
见图9,实施例7制备的La4.9Yb2.1Mo7O30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XRD测试结果显示: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得的La4.9Yb2.1Mo7O30发光材料为单相材料,没有任何其它的杂质物相存在。
见图10,实施例7制备的La4.9Yb2.1Mo7O30样品的SEM图显示:该材料结晶性能良好,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在1微米左右。
见图11,实施例7制备的La4.9Yb2.1Mo7O30样品在355纳米波长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图显示:发射光谱出现950纳米~1060纳米波段的近红外发光,所制备的材料可以有效的将紫外光转换为近红外发光。
见图12,实施例7制备的La4.9Yb2.1Mo7O30样品在975纳米波长监控下的激发光谱。
实施例8:采用共沉淀法制备La4.2Yb2.8Mo7O30
先根据化学式La4.2Yb2.8Mo7O3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硝酸镧La(NO)3·6H2O:1.82克,硝酸镱Yb(NO)3·5H2O:1.26克,钼酸铵(NH4)6Mo7O24·4H2O:1.38克。将称取的硝酸镧、硝酸镱分别溶解于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并将称取的钼酸铵溶解于适量的稀硝酸溶液中,待溶解完全后,将水浴锅加热至80℃恒温搅拌,然后将各种原料的溶液混合在一起,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氨水,调节PH值在6~9之间,静置得到沉淀物。将得到的沉淀物洗涤数次,过滤分离后置于瓷坩埚中,在温度为100℃的条件下进行烘干,再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350℃,煅烧时间为5小时,冷却至室温,接着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二次煅烧,温度为600℃,煅烧时间是8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并再次充分研磨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700℃,煅烧时间是10小时,冷却至室温,最后取出所得物并充分研磨,最终得到La4.2Yb2.8Mo7O30
经过观测,本实施例制得的La4.2Yb2.8Mo7O30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其主要的结构形貌性能、发光性能与实施例7相似。
综上,各个实施例制备的化学式为La7-7x Yb7x Mo7O30,经试验证实,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均作为硅基太阳能电池用光转换材料,有效解决太阳光与太阳能电池之间的光谱失配问题,提高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和性能稳定性。并且,采用的三种制备方法均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制得,无需提供还原性气氛,烧成温度较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Claims (11)

1.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La7-7x Yb7x Mo7O30,其中:x为Yb3+掺杂的摩尔百分数,0.0001≤x≤0.4;并且,在250纳米~400纳米的紫外光有效激发下,可以发射900纳米~1100纳米的近红外光。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温固相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按化学式La7-7x Yb7x Mo7O3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其中0.0001≤x≤0.4,分别称取含有镧离子La3+的化合物、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含有钼离子Mo6+的化合物,研磨并混合均匀;
(2)将步骤(1)所得物在空气气氛下预煅烧1~2次,煅烧温度为200~600℃,煅烧时间为2~15小时;
(3)将步骤(2)所得物自然冷却,研磨并混合均匀后,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600~950℃,煅烧时间为2~15小时;
(4)将步骤(3)所得物自然冷却到室温,最终得到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镧离子La3+的化合物为氧化镧、氢氧化镧、碳酸镧、硝酸镧中的一种;所述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为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为氧化镱、硝酸镱中的一种;所述的含有钼离子Mo6+的化合物为氧化钼和钼酸铵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预煅烧温度为300~600℃,煅烧时间为3~12小时;步骤(3)的煅烧温度为600~900℃,煅烧时间为3~13小时。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溶胶-凝胶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A)按化学式La7-7x Yb7x Mo7O3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其中0.0001≤x≤0.4,分别称取含有镧离子La3+的化合物、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含有钼离子Mo6+的化合物,并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或稀硝酸溶液中,得到透明溶液;再按各原料金属阳离子摩尔量的0.5~2.0倍分别添加络合剂柠檬酸或草酸,并分别在50~10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得到各原料的混合液;
(B)将步骤(A)得到的各原料的混合液缓慢混合,继续搅拌1~2小时后,静置,烘干,得到蓬松的前驱体;
(C)将步骤(B)得到的前躯体粉末置于坩埚中,在马弗炉中,空气气氛下煅烧2~3次,煅烧温度为200~800℃,煅烧时间2~15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最终得到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镧离子La3+的化合物为氧化镧、氢氧化镧、碳酸镧、硝酸镧中的一种;所述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为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为氧化镱、硝酸镱中的一种;所述的含有钼离子Mo6+的化合物为氧化钼和钼酸铵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的煅烧温度为300~750℃,煅烧时间为3~12小时。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共沉淀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Ⅰ)按照化学式La7-7x Yb7x Mo7O3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其中0.0001≤x≤0.4,分别称取含有镧离子La3+的化合物、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含有钼离子Mo6+的化合物为原料,并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或稀硝酸中,得到各原料的混合液;
(Ⅱ)将步骤(Ⅰ)所得的各原料的混合液水浴锅加热至50~80℃恒温搅拌,然后将各种原料的溶液混合在一起,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氨水,调节PH值在6~9之间,静置得到沉淀物;
(Ⅲ)将步骤(Ⅱ)得到的沉淀物洗涤数次,过滤分离后置于瓷坩埚中,在温度为50~100℃的条件下进行烘干;
(Ⅳ)将步骤(Ⅲ)所得物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200~800℃,煅烧时间为2~15小时,重复本步骤两到三次,自然冷却后,研磨并混合均匀,最终得到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镧离子La3+的化合物为氧化镧、氢氧化镧、碳酸镧、硝酸镧中的一种;所述含有镱离子Yb3+的化合物为氧化镱、硝酸镱中的一种;所述的含有钼离子Mo6+的化合物为氧化钼和钼酸铵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Ⅳ)的煅烧温度为300~750℃,煅烧时间为3~12小时。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作为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光转换材料的应用。
CN201510205640.0A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4789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5640.0A CN104789220B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05640.0A CN104789220B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9220A true CN104789220A (zh) 2015-07-22
CN104789220B CN104789220B (zh) 2017-01-04

Family

ID=53554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05640.0A Active CN104789220B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8922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0532A (zh) * 2015-07-30 2015-12-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可原位探测温度的燃料电池用的氧离子导体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675561A (zh) * 2016-12-30 2017-05-17 江苏纳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钒钼酸盐无机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133929A (zh) * 2021-12-22 2022-03-0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类白钨矿型纳米荧光颗粒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2545A (zh) * 2010-09-26 2011-02-02 中山大学 一种碱土钼酸盐稀土光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8285A (zh) * 2012-03-12 2012-08-0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下转换近红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5038A (zh) * 2013-04-03 2013-07-24 苏州大学 一种在紫外光激发下实现近红外发光的钼酸盐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2545A (zh) * 2010-09-26 2011-02-02 中山大学 一种碱土钼酸盐稀土光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8285A (zh) * 2012-03-12 2012-08-0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下转换近红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5038A (zh) * 2013-04-03 2013-07-24 苏州大学 一种在紫外光激发下实现近红外发光的钼酸盐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 GOUTENOIRE ET AL.: "Ab Initio Determination of the Novel Perovskite-Related Structure of La7Mo7O30 from Powder Diffraction",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
G. CORBEL ET AL.: "Effects of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Mo6+ by Cr6+ and W6+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Fast Oxide-Ion Conductor Structural Effects of W6+", 《CHEM. MATER.》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0532A (zh) * 2015-07-30 2015-12-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可原位探测温度的燃料电池用的氧离子导体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140532B (zh) * 2015-07-30 2017-06-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可原位探测温度的燃料电池用的氧离子导体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675561A (zh) * 2016-12-30 2017-05-17 江苏纳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钒钼酸盐无机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133929A (zh) * 2021-12-22 2022-03-0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类白钨矿型纳米荧光颗粒的方法
CN114133929B (zh) * 2021-12-22 2023-09-22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类白钨矿型纳米荧光颗粒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9220B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1511B (zh) 一种稀土离子掺杂的卤氧化铋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Verma et al. Down-conversion from Er3+-Yb3+ codoped CaMoO4 phosphor: A spectral conversion to improve solar cell efficiency
CN103113892B (zh) 一种钨酸盐稀土光转换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215038B (zh) 一种在紫外光激发下实现近红外发光的钼酸盐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423881B (zh) 一种Cr3+掺杂的近红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ambabu et al. Synthesis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broad band greenish-yellow emitting LnVO4: Bi3+ and (Ln1, Ln2) VO4: Bi3+ (Ln= La, Gd and Y) as down conversion phosphors
Song et al. Host sensitized near-infrared emission in Nd3+-Yb3+ Co-doped Na2GdMg2V3O12 phosphor
CN104789220B (zh) 一种可以实现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85819B (zh) 一种硼钨酸镧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Energy transfer in Tb3+, Yb3+ codoped Lu2O3 near-infrared downconversion nanophosphors
Sawala et al. Near-infrared downconversion in Y (1− x) YbxVO4 for sensitization of c-Si solar cells
CN103275716B (zh) 一种铒镱共掺杂钨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194232A (zh) 一种宽带紫外-可见光激发的近红外荧光发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417815A (zh) 一种稀土钨酸盐荧光粉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73314A (zh) 一种钒酸盐基下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Yu et al. Efficient near-infrared quantum cutting in Tb3+, Yb3+ codoped LuPO4 phosphors
CN104893724A (zh) 一种新型石榴石基高效黄色荧光粉
CN103224790B (zh) 一种紫外光转换发射近红外光的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004519B (zh) 一种近红外下转换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756679A (zh) 一种可被宽谱非相干光激发的上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73308B (zh) 一种在紫外光激发下实现近红外发光的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675561B (zh) 一种钒钼酸盐无机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962545B (zh) 一种碱土钼酸盐稀土光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4750B (zh) 钨酸盐近红外量子剪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031646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下转换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15

Address after: 221300 No. 88 Liaohe West Road, P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 Normal University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i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Yunlong District Jiangsu province Xuzhou city peace road 221000 No. 57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0

Address after: 221300 506, block B,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P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zhou Bochuang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88 Liaohe West Road, Pi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 Normal University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izho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