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6746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86746B CN104786746B CN201510026212.1A CN201510026212A CN104786746B CN 104786746 B CN104786746 B CN 104786746B CN 201510026212 A CN201510026212 A CN 201510026212A CN 104786746 B CN104786746 B CN 1047867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filler
- tire
- thickness
- return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实现了耐久性的提高。在该轮胎中,折返部(46)位于三角胶(36)与第一填胶(26)之间。第二填胶(28)在胎圈芯(34)的周围折返。第二填胶的第一端(62)位于比主部(44)靠轴向内侧的位置。第二填胶的第二端(64)位于折返部(46)与第一填胶之间。在以轮辋的凸缘的高度作为基准高度时,折返部的高度与该基准高度之比在1.58以上且在1.75以下。在以轮胎与轮辋的接触面的端部作为基准位置时,折返部的端部(48)在轴向上与该基准位置一致,或者位于比该基准位置靠轴向内侧的位置。第二填胶的第一端在半径方向上与折返部的端部一致,或者位于比该折返部的端部靠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详细来说,本发明涉及用于卡车、公共汽车等的重载用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轮胎压在路面上时,会对该轮胎施加载荷。由此,胎圈的部分会以向轮辋的凸缘侧倒下的方式发生变形。在轮胎离开路面时,载荷去除。由此,胎圈的部分复原。在处于行驶状态的轮胎中,在胎圈的部分重复发生变形和复原。如果重复发生变形和复原,则胎圈的部分带有热量。发热会影响轮胎的耐久性。
轮胎的胎体具有胎体帘布层。胎体帘布层在胎圈的胎圈芯的周围折返。胎体帘布层的端部可能存在于轮胎的胎圈部分。在该轮胎具备填胶的情况下,填胶的端部也可能存在于该胎圈部分。在处于行驶状态的轮胎中,变形容易集中于胎体帘布层的端部或填胶的端部。变形的集中会影响轮胎的耐久性。
对于重载用轮胎来说,施加给轮胎的载荷比乘用车用轮胎大。因此,重载用轮胎的胎圈部分容易变为高温。而且,变形容易集中于胎体帘布层的端部或填胶的端部。在重载用轮胎中,胎圈部分的刚性很重要。从耐久性的观点出发,对胎圈部分的结构进行了各种研究。该研究的一例已在日本特开2010-179781公报中公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9781公报
存在在胎圈部分进一步追加加强部件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胎圈部分具有较高的刚性。高刚性可以抑制变形。变形的抑制有助于提高轮胎的耐久性。然而,加强部件的追加会影响质量。该加强部件的追加还会影响生产成本。
基于耐久性的观点,存在对胎圈部分采用较大的厚度的情况。然而,较大的厚度会影响质量。较大厚度还会影响生产成本。
还存在这样的情况:设定较高的内压且施加较高的载荷来使用轮胎。对于预定了这样的用途的轮胎,对胎圈部分要求更高的刚性。然而,通过追加上述加强部件或采用较大的厚度,会影响质量和生产成本。对于投入到价格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轮胎而言,通过以往那样的研究来实现耐久性的提高是存在局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耐久性的提高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胎面,其外表面构成胎面表面;一对胎侧,它们分别从该胎面的端部朝向半径方向大致内侧延伸;一对胎圈,它们分别位于比该胎侧靠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胎体,其架设于一个胎圈与另一个胎圈之间;一对第一填胶,它们分别位于比该胎圈靠轴向外侧的位置;以及一对第二填胶,它们分别位于比该第一填胶靠轴向内侧的位置。上述胎圈具有胎圈芯和三角胶。该三角胶从该胎圈芯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上述胎体具有胎体帘布层。该胎体帘布层在上述胎圈芯的周围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折返。通过该折返,在该胎体帘布层上形成主部和折返部。该主部沿着上述胎面和上述胎侧的内侧延伸。该折返部位于上述三角胶与上述第一填胶之间。上述第二填胶沿着上述胎体帘布层在上述胎圈芯的周围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折返。该第二填胶的第一端位于比上述主部靠轴向内侧的位置。该第二填胶的第二端位于上述折返部与上述第一填胶之间。在半径方向上,上述折返部的端部位于比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二端靠外侧的位置。上述第一填胶的外侧端位于比该折返部的端部靠外侧的位置。在将供该轮胎嵌合的轮辋的凸缘的高度作为基准高度时,上述折返部的高度与该基准高度之比在1.58以上且在1.75以下。在将该轮胎的与上述轮辋接触的接触面的端部作为基准位置时,上述折返部的端部与该基准位置在轴向上一致,或者该折返部的端部位于比该基准位置靠轴向内侧的位置。从上述基准位置到上述折返部的端部为止的轴向距离DX在3mm以下。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一端与上述折返部的端部在半径方向上一致,或者该第二填胶的第一端位于比该折返部的端部靠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从上述折返部的端部到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一端为止的半径方向距离DB在8mm以下。
优选的是,在该充气轮胎中,在从上述折返部的端部到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二端为止的区域中,上述折返部与上述主部大致平行。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二端处的上述三角胶的厚度tb与上述折返部的端部处的该三角胶的厚度ta之比在1.0以上且在1.1以下。
优选的是,在该充气轮胎中,上述厚度ta在11mm以上且在15mm以下。
优选的是,在该充气轮胎中,上述三角胶具有硬质部和软质部,该软质部位于比该硬质部靠轴向外侧的位置。上述硬质部具有比上述软质部的硬度大的硬度。在半径方向上,上述硬质部的外端位于比上述软质部的外端靠内侧的位置,该硬质部的外端位于比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一端靠外侧的位置。从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一端到上述硬质部的外端为止的半径方向距离DC在10mm以上且在20mm以下。
优选的是,在该充气轮胎中,上述三角胶的厚度从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二端朝向上述胎圈芯逐渐增加。在从上述胎圈芯起半径方向高度为10mm的位置处的上述三角胶的厚度tc与上述厚度tb之比在1.1以上且在1.5以下。
优选的是,在该充气轮胎中,上述折返部的端部处的上述硬质部的厚度td与上述厚度ta之比在0.1以上且在0.4以下。
优选的是,在该充气轮胎中,在从上述胎圈芯起半径方向高度为10mm的位置处的上述硬质部的厚度te与上述厚度tc之比在0.7以上且在1.0以下。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第一填胶位于比胎圈靠轴向外侧的位置。在对该轮胎施加载荷时,第一填胶会抑制胎圈部分的倒下。在该轮胎中,第一填胶覆盖折返部的端部。第一填胶抑制从折返部的端部开始的裂纹的成长。
在该轮胎中,折返部相对于凸缘高度具有适当的高度。在该轮胎中,折返部有助于刚性的提高。变形不容易集中于该折返部的端部。进而,在该轮胎中,折返部的端部相对于基准位置配置在适当的位置处。在该轮胎中,有效地抑制了变形向该折返部的端部集中。而且在该轮胎中,第二填胶的第一端相对于折返部的端部配置于适当的位置处。该配置可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变形向折返部的端部集中。该配置还能抑制第二填胶的第一端处的松散。
该轮胎的耐久性优良。在该轮胎中,为了实现耐久性的提高,不需要对胎圈部分追加加强部件或采用较大的厚度。在该轮胎中,既能够抑制对于质量和生产成本的影响,又能够实现耐久性的提高。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实现了充分的耐久性提高的充气轮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轮胎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标号说明
2:轮胎;
4:胎面;
6:胎侧;
10:胎圈;
12:胎体;
26:第一填胶;
28:第二填胶;
30:胎面表面;
34:胎圈芯;
36:三角胶;
38:硬质部;
40:软质部;
42:胎体帘布层;
44:主部;
46:折返部;
48:折返部46的端部;
62: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
64: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
66:第一填胶26的外侧端;
68:硬质部38的外侧端;
70:软质部40的外侧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并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了重载用的充气轮胎2。在图1中,上下方向为轮胎2的半径方向,左右方向为轮胎2的轴向,与纸面垂直的垂直方向为轮胎2的周向。在图1中,单点划线CL表示轮胎2的赤道面。该轮胎2的形状除了胎面花纹以外相对于赤道面对称。
在图1中,标号R表示轮辋。在该图1中,轮胎2被组装入轮辋R。该轮辋R是标准轮辋。在该轮胎2中填充有空气。该轮胎2的内压是标准内压。标号F表示轮辋R的凸缘。
在本发明中,在没有特别提及的情况下,是在轮胎2被组装到标准轮辋并且向轮胎2中填充空气以达到标准内圧的状态下测量轮胎2的各部件的尺寸和角度的。在测量时,未对轮胎2施加负载。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标准轮辋,意思是在轮胎2所依据的标准中确定的轮辋。JATMA标准中的“标准轮辋”、TRA标准中的“设计轮辋”、以及ETRTO标准中的“测量轮辋”是标准轮辋。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标准内圧,意思是在轮胎2所依据的标准中确定的内圧。JATMA标准中的“最高空气圧”、TRA标准中的“在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载荷极限”中描述的“最大值”、以及ETRTO标准中的“充气压力”是标准内压。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标准载荷,意思是在轮胎2所依据的标准中确定的载荷。JATMA标准中的“最高负载能力”、TRA标准中的“在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载荷极限”中描述的“最大值”、以及ETRTO标准中的“负载能力”是标准载荷。
该轮胎2具有胎面4、胎侧6、胎圈包布8、胎圈10、胎体12、带束14、内胎侧16、中间层18、气密层20、隔离胶(insert)22、弹性层24、第一填胶26和第二填胶28。该轮胎2被安装于卡车、公共汽车等。
虽然没有进行图示,但是该轮胎2还具有内胎。该轮胎2的内压是通过向内胎填充空气来调整的。该轮胎2为内胎型轮胎。
胎面4呈现朝半径方向外侧凸出的形状。胎面4形成与路面接触的胎面表面30。在胎面表面30上刻有槽32。通过该槽32形成胎面花纹。胎面4由耐磨性、耐热性和抓地性优良的交联橡胶构成。
胎侧6从胎面4的端部起朝半径方向大致内侧延伸。该胎侧6的半径方向外侧部分与胎面4接合。该胎侧6的半径方向内侧部分与胎圈包布8接合。根据附图可知,胎侧6位于比胎体12靠轴向外侧的位置。该胎侧6可以防止胎体12的损伤。该胎侧6由耐切性和耐风化性优良的交联橡胶构成。胎侧6的质地比胎圈包布8的质地软。软质的胎侧6有助于促进挠曲。
胎圈包布8从胎侧6向半径方向大致内侧延伸。胎圈包布8在轴向上位于比胎圈10和胎体12靠外侧的位置。胎圈包布8与轮辋R的凸缘F抵接。胎圈包布8由耐摩性优良的交联橡胶构成。胎圈包布8的质地比胎侧6的质地硬。硬质的胎圈包布8有助于提高胎圈10的部分的刚性。
胎圈10位于比胎侧6靠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胎圈10位于比胎圈包布8靠轴向内侧的位置。在该轮胎2中,胎圈10具有胎圈芯34和三角胶36。
胎圈芯34呈环状。胎圈芯34包括被卷绕的不可伸缩性线。线的典型材质为钢。根据附图可知,在该轮胎2中,胎圈芯34的轮廓为六边形。
三角胶36从胎圈芯34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在该轮胎2中,三角胶36具有硬质部38和软质部40。
硬质部38从胎圈芯34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硬质部38朝向半径方向外侧而末端变细。硬质部38由高硬度的交联橡胶构成。
软质部40位于比硬质部38靠轴向外侧的位置。软质部40位于比硬质部38靠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软质部40在半径方向上朝向内侧而末端变细,并且朝向外侧也末端变细。软质部40的质地比硬质部38软。
胎体12由胎体帘布层42构成。胎体帘布层42架设于两侧的胎圈10之间。胎体帘布层42在胎圈芯34的周围从轴向内侧向外侧折返。通过该折返,在胎体帘布层42形成主部44和折返部46。根据附图可知,主部44沿着胎面4和胎侧6的内侧延伸。折返部46位于三角胶36与第一填胶26之间。在图1中,标号PE是凸缘F的半径方向外侧端。在该轮胎2中,折返部46的端部48位于比该外侧端PF靠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
虽然没有进行图示,然而胎体帘布层42由由顶覆橡胶和排列的多个帘线构成。各帘线相对于赤道面所成的角度的绝对值为75°至90°。换言之,该胎体12具有子午线结构。帘线的材质是钢。胎体12可以由2层以上的胎体帘布层42形成。
带束14位于胎面4的半径方向内侧。带束14与胎体12层叠。带束14对胎体12进行加强。在该轮胎2中,带束14由第一层50、第二层52、第三层54和第四层56构成。即,该带束14由4个层构成。该带束14也可以由3个层构成。如图可知,4个层中的第二层52具有最大的轴向宽度。在该轮胎2中,该第二层52的轴向宽度为带束14的轴向宽度。带束14的轴向宽度优选在轮胎2的最大宽度的0.7倍以上。
虽然没有进行图示,第一层50、第二层52、第三层54和第四层56分别由顶覆橡胶和排列的多个帘线构成。各帘线由钢构成。该帘线相对于赤道面倾斜。第一层50的帘线的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层52的帘线的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相同。第二层52的帘线的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三层54的帘线的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三层54的帘线的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与第四层56的帘线的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相同。在各个层中,帘线相对于赤道面所成的角度的绝对值为15°至70°。
内胎侧16在轴向上位于胎圈包布8与胎圈10之间。内胎侧16从胎圈10的胎圈芯34的附近起向半径方向外侧沿着胎圈包布8延伸。内胎侧16由交联橡胶构成。内胎侧16的质地比胎圈包布8软。内胎侧16能够缓和变形的集中。
中间层18在轴向上位于胎圈10与内胎侧16之间。如图可知,中间层18覆盖折返部46的端部48。中间层18由交联橡胶构成。中间层18的质地比内胎侧16软。软质的中间层18能够缓和变形集中于折返部46的端部48。
气密层20位于胎体12的内侧。气密层20与隔离胶22的内表面接合。气密层20由交联橡胶构成。对气密层20使用空气阻隔性优良的橡胶。气密层20的典型的原材料橡胶是异丁橡胶或卤化异丁橡胶。气密层20有助于轮胎2的内压保持。
隔离胶22位于胎体12与气密层20之间。隔离胶22由粘结性优良的交联橡胶构成。隔离胶22与胎体12牢固地接合,也与气密层20牢固地接合。隔离胶22可防止气密层20从轮胎2剥离。
弹性层24位于带束14的端部附近。弹性层24被夹在带束14与胎体12之间。弹性层24由软质的交联橡胶构成。弹性层24吸收带束14的端部的应力。通过该弹性层24,可抑制带束14的隆起。
第一填胶26位于比胎圈10靠轴向外侧的位置。第一填胶26位于比胎圈包布8靠轴向内侧的位置。如图可知,第一填胶26在胎圈包布8的轴向内侧被内胎侧16覆盖。
在该轮胎2中,第一填胶26由内侧层58和外侧层60构成。虽然没有进行图示,但内侧层58和外侧层60分别由顶覆橡胶和排列的多个帘线构成。各帘线由有机纤维构成。作为优选的有机纤维,可举例示出聚酯纤维、尼龙纤维、人造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和芳纶纤维。优选的有机纤维是尼龙纤维。各帘线相对于半径方向倾斜。倾斜角度的一般的绝对值在40°以上且在70°以下。内侧层58的帘线的相对于半径方向的倾斜方向与外侧层60的帘线的相对于半径方向的倾斜方向相反。
第二填胶28位于比第一填胶26靠轴向内侧的位置。第二填胶28与胎体12层叠。第二填胶28沿着胎体帘布层42在胎圈10的胎圈芯34的周围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折返。如图可知,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62位于比胎体帘布层42的主部44靠轴向内侧的位置。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位于该胎体帘布层42的折返部46与第一填胶26之间。虽然没有进行图示,但第二填胶28由顶覆橡胶和排列的多个帘线构成。各帘线由钢构成。各帘线相对于半径方向倾斜。倾斜角度的一般的绝对值在40°以上且在70°以下。
如上所述,该轮胎2的第一填胶26位于比胎圈10靠轴向外侧的位置。该第一填胶26有助于提高胎圈10部分的刚性。在对该轮胎2施加载荷时,该第一填胶26抑制胎圈10部分的倒下。而且,在该轮胎2的胎圈10的附近设有第二填胶28。该第二填胶28也有助于提高胎圈10部分的刚性。在该轮胎2中,胎圈10部分的倒下被有效抑制。在该轮胎2中,胎圈10部分处的变形得到抑制。对该变形的抑制有助于提高轮胎2的耐久性。
在该轮胎2中,在半径方向上,折返部46的端部48位于比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靠外侧的位置。在该轮胎2中,折返部46比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在该轮胎2中,第一填胶26的外侧端66位于比该折返部46的端部48靠外侧的位置。在该轮胎2中,第一填胶26覆盖折返部46的端部48。该第一填胶26能够抑制自折返部46的端部48开始的裂纹的生长。在该轮胎2中,该第一填胶26还覆盖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该第一填胶26还能够抑制自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开始的裂纹的成长。该轮胎2的耐久性优良。
如后所述,在该轮胎2中,折返部46的端部48相对于凸缘F的位置被适当地进行调节。换言之,在该轮胎2中,折返部46相对于凸缘的高度具有适当的高度。在该轮胎2中,折返部46有助于提高刚性。变形不容易集中于该折返部46的端部48。
在图1中,实线BBL是胎圈基线。胎圈基线是规定供轮胎2嵌合的轮辋R的轮辋直径(参照JATMA)的线。该胎圈基线沿轴向延伸。双向箭头Hr是从胎圈基线至凸缘F的外侧端PF的半径方向高度。该高度Hr是凸缘的高度。在本申请中,该凸缘的高度Hr被称作基准高度。双向箭头Hc是从胎圈基线至折返部46的端部48的半径方向高度。
在该轮胎2中,高度Hc与基准高度Hr之比在1.58以上且在1.75以下。通过将该比设定为1.58以上,折返部46能有效地加强刚性。在该轮胎2中,可防止胎圈10部分的倒下。基于该观点,该比优选在1.60以上。通过将该比设定为1.75以下,能够制变形向折返部46的端部48的集中。基于该观点,该比优选在1.71以下。
在图2中示出了图1所示的轮胎2的胎圈10部分。在该图2中,上下方向是轮胎2的半径方向,左右方向是轮胎2的轴向,垂直于纸面的垂直方向是轮胎2的周向。
在图2中,标号Pb是轮胎2与轮辋R的接触面的外侧端。在本申请中,将该接触面的外侧端Pb称作基准位置。双向箭头DX表示从该基准位置Pb至折返部46的端部48的轴向距离。在本申请中,在折返部46的端部48位于比基准位置Pb靠轴向外侧的位置的情况下,以负数表示该距离DX。在折返部46的端部48位于比基准位置Pb靠轴向内侧的位置的情况下,以正数表示该距离DX。
在该轮胎22中,折返部46的端部48与基准位置Pb在轴向一致,或者该折返部46的端部48位于比该基准位置Pb靠轴向内侧的位置。换言之,距离DX在0mm以上。在该轮胎2中,抑制了因剪切而导致变形集中于折返部46的端部48这样的情况。该轮胎2的耐久性优良。在该轮胎2中,距离DX在3mm以下。由此,抑制了因压缩而导致变形集中于折返部46的端部48这样的情况。该轮胎2的耐久性优良。根据可有效地抑制因剪切和压缩而引起的变形集中的观点,优选使折返部46的端部48与基准位置Pb在轴向上一致。该轮胎2的耐久性更加优良。
在图2中,双向箭头DB表示从折返部46的端部48至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62的半径方向距离。在本申请中,在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62位于比折返部46的端部48靠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的情况下,以负数表示该距离DB。在该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62位于比折返部46的端部48靠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的情况下,以正数表示该距离DB。
在该轮胎2中,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62与折返部46的端部48在半径方向上一致,或者该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62位于比该折返部46的端部48靠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换言之,距离DB在0mm以上。在该轮胎2中,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62对施加于折返部46的端部48的变形的一部分进行分担。因此,在该轮胎2中,可有效抑制变形向折返部46的端部48的集中。基于该观点,距离DB优选在3mm以上。在该轮胎2中,距离DB在8mm以下。在该轮胎2中,折返部46的端部48对施加于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62的变形的一部分进行分担。在该轮胎2中,可防止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62处的松散。
这样,在该轮胎2中,折返部46相对于凸缘的高度Hr具有适当的高度。进而,在该轮胎2中,折返部46的端部48相对于基准位置配置在适当的位置。而且,在该轮胎2中,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62相对于折返部46的端部48配置在适当位置。在该轮胎2中,折返部46有助于提高刚性。在该轮胎2中,抑制了变形向折返部46的端部48的集中。在该轮胎2中,防止了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62处的松散。该轮胎2的耐久性优良。在该轮胎2中,为了提高耐久性,不必对胎圈10部分追加加强部件或采用较大厚度。在该轮胎2中,既能够抑制对质量和生产成本的影响,又能够实现耐久性的提高。根据本发明,可获得实现了充分的耐久性提高的充气轮胎2。
如上所述,在该轮胎2中,折返部46比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在该轮胎2中,该折返部46的突出长度被适当地进行了调整。在该轮胎2中,折返部46的端部48和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并无特殊之处。在该轮胎2中,折返部46的端部48和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平衡性良好地互相分担变形。在该轮胎2中,有效地抑制了变形向折返部46的端部48和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的的集中。
在图2中,双向箭头DA是从折返部46的端部48至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的半径方向距离。在该轮胎2中,基于可有效地抑制变形向折返部46的端部48和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的集中的观点,该距离DA优选在9mm以上,且优选在20mm以下。
如上所述,在该轮胎2中,胎圈10的三角胶36具有硬质部38和软质部40的2层结构。如图所示,在该轮胎2中,在半径方向上,硬质部38的外侧端68位于比软质部40的外侧端70靠内侧的位置。在该轮胎2中,硬质部38构成三角胶36的半径方向内侧部分。在该轮胎2中,硬质部38具有比软质部40的硬度大的硬度。即,硬质部38为硬质。该硬质部38有助于提高胎圈10部分的刚性。硬质部38可抑制胎圈10部分的倒下。
在该轮胎2中,在硬质部38与折返部46的端部48之间设有软质部40。在该轮胎2中,软质部40为软质。该软质部40能够缓和在折返部46的端部48的变形。
在该轮胎2中,硬质部38的硬度Hh优选在85以上且在90以下。通过将该硬度Hh设定为85以上,硬质部38有助于提高刚性。硬质部38能够抑制胎圈10部分的倒下。通过将该硬度Hh设定为90以下,适当地维持了硬质部38的刚性。在该轮胎2中,可适当维持乘坐舒适性。
在本申请中,按照“JIS K6253”的标准,利用A型的硬度计测量硬度Hh。将该硬度计按压于图1或图2所示的截面上,来测量硬度Hh。测量是在23℃的温度下进行的。后述的软质部40的硬度Hs也是同样地进行测量。
在该轮胎2中,软质部40的硬度Hs优选在55以上且在65以下。通过将该硬度Hs设定为55以上,由此,软质部40具有适度的刚性。在该轮胎2中可适当地维持操控稳定性。通过将该硬度Hs设定为65以下,由此,软质部40能够有效地有助于变形的缓和。
基于硬质部38和软质部40分别能够有效地提高耐久性的观点,硬质部38的硬度Hh与软质部40的硬度Hs之差(Hh-Hs)优选在5以上。基于对变形集中于硬质部38与软质部40的边界这一情况进行抑制的观点,该差(Hh-Hs)优选在35以下。
在该轮胎2中,优选的是,硬质部38的外侧端68位于比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62靠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在该轮胎2中,利用硬质的硬质部38抑制了变形向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62的集中。该硬质部38有助于提高轮胎2的耐久性。
在图2中,双向箭头DC是从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62至硬质部38的外侧端68的半径方向距离。在该轮胎2中,基于通过硬质部38可有效地抑制变形向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62的集中这一观点,该距离DC优选在10mm以上,且优选在20mm以下。
在图2中,实线L1是通过折返部46的端部48的直线。该直线L1与胎体帘布层42(主部44)的轴向外侧面垂直。该直线L1是通过折返部46的端部48的胎体帘布层42的第一法线。在本申请中,将该第一法线称作第一基准线。实线L2是通过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的直线。该直线L2与胎体帘布层42的轴向外侧面垂直。该直线L2是通过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的胎体帘布层42的第二法线。在本申请中,该第二法线被称作第二基准线。如图可知,胎圈10的胎圈芯34的轮廓具有位于半径方向外侧且大致沿轴向延伸的边72。在该图2中,标号Pm是该边72的中点。实线Lm是通过该中点Pm且沿轴向延伸的直线。实线L3是位于比直线Lm靠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且平行于该直线Lm的直线。在本申请中,该直线L3被称作第三基准线。双向箭头Hm是从直线Lm至第三基准线L3的半径方向高度。在本申请中,该高度Hm为10mm。该第三基准线L3规定了从胎圈芯34起半径方向高度为10mm的位置。
在图2中,从第一基准线L1至第二基准线L2的区域以标号RA表示。在本申请中,以该标号RA表示的区域是从折返部46的端部48到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为止的范围。
优选的是,在范围RA中,折返部46与主部44大致平行。换言之,优选的是,在该范围RA中,处于折返部46与主部44之间的橡胶、即三角胶36具有大致均匀的厚度。在该轮胎2中,三角胶36的厚度并无特殊之处。该三角胶36能够抑制变形向折返部46的集中。该轮胎2的耐久性优良。
优选的是,在从第二基准线L2至胎圈芯34的区域中,折返部46与主部44之间的间隔逐渐增加。换言之,在该轮胎2中,优选的是,三角胶36的厚度从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朝向胎圈芯34逐渐增加。在该轮胎2中,三角胶36的厚度并无特殊之处。该三角胶36能够抑制变形向折返部46的集中。该轮胎2的耐久性优良。
在图2中,双向箭头ta是沿着第一基准线L1测量的从折返部46至主部44的长度。在本申请中,该长度ta是三角胶36在折返部46的端部48处的厚度。双向箭头tb是沿着第二基准线L2测量的从折返部46至主部44的长度。在本申请中,该长度tb是三角胶36在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处的厚度。
在该轮胎2中,厚度tb与厚度ta之比优选在1.0以上且在1.1以下。换言之,优选的是,在范围RA中,三角胶36具有均匀的厚度,或者三角胶36的厚度随着朝向半径方向内侧而逐渐增加。在该轮胎2中,三角胶36可有效抑制变形向折返部46的集中。该轮胎2的耐久性优良。
在图2中,双向箭头tc是沿着第三基准线L3测量的从折返部46至主部44的长度。在本申请中,该长度tc是三角胶36在从胎圈芯34起半径方向高度为10mm的位置处的厚度。
在该轮胎2中,厚度tc与厚度tb之比优选在1.1以上且在1.5以下。由此,可获得以从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朝向胎圈芯34厚度逐渐增加的方式构成的三角胶36。在该轮胎2中,三角胶36的厚度并无特殊之处。该三角胶36可抑制变形向折返部46的集中。该轮胎2的耐久性优良。基于该观点,该比更优选在1.2以上,且更优选在1.4以下。
在该轮胎2中,厚度tb与厚度ta之比优选在1.0以上且在1.1以下,厚度tc与厚度tb之比优选在1.1以上且在1.5以下。在该轮胎2中,在从折返部46的端部48到胎圈芯34的区域内,三角胶36的厚度并无特殊之处。特别是,在该轮胎2中,在第二填胶28的第二端64处,三角胶36具有适当的厚度。该三角胶36可有效抑制变形向折返部46的集中。该轮胎2的耐久性优良。
在该轮胎2中,厚度ta优选在11mm以上且在15mm以下。通过将该厚度ta设定为11mm以上,由此,三角胶36具有适度的刚性。在对该轮胎2施加载荷时,该三角胶36抑制胎圈10部分的倒下。通过将该厚度ta设定为15mm以下,由此可得到从折返部46的端部48朝向胎圈芯34具有适当的厚度的三角胶36。该三角胶36可有效抑制变形向折返部46的集中。像这样将厚度ta设定为11mm以上且15mm以下的三角胶36有助于提高轮胎2的耐久性。
如图2所示,在该轮胎2中,在沿着第一基准线测量的厚度ta中含有硬质部38的厚度。在该图2中,该硬质部38的厚度以双向箭头td表示。该厚度td是硬质部38在折返部46的端部48处的厚度。
在该轮胎2中,厚度ta与厚度td之比优选在0.1以上且在0.4以下。通过将该比设定为0.1以上,硬质部38可有效抑制变形向第二填胶28的第一端62的集中。该轮胎2的耐久性优良。基于该观点,该比更优选为0.2以上。通过将该比设定为0.4以下,能够防止在三角胶36中的硬质部38的厚度与软质部40的厚度的平衡性方面形成异常部分。该三角胶36可有效抑制变形向折返部46的集中。在这种情况下,该轮胎2的耐久性也优良。基于该观点,该比更优选在0.3以下。
如图2所示,在该轮胎2中,在沿着第三基准线测量的厚度tc中含有硬质部38的厚度。在该图2中,该硬质部38的厚度以双向箭头te表示。该厚度te是硬质部38在从胎圈芯34起半径方向高度为10mm的位置处的厚度。
在该轮胎2中,厚度tc与厚度te之比优选在0.7以上。通过将该比设定为0.7以上,能够防止在三角胶36中的硬质部38的厚度与软质部40的厚度的平衡性方面形成异常部分。该三角胶36可有效抑制变形向折返部46的集中。该轮胎2的耐久性优良。在该轮胎2中,在从胎圈芯34起半径方向高度为10mm的位置处,整个三角胶36也可以由硬质部38构成。因此,该比的上限为1.0。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使本发明的效果变得明白,然而不应基于该实施例的描述限定性地对本发明进行解释。
实施例1
获得了具有图1所示的基本结构且具有下述表1所示的规格的实施例1的重载用的充气轮胎。轮胎的尺寸为12.00R20。该轮胎具有第一填胶。该情况在表的第一填胶栏中以“Y”表示。对于在第一填胶中包含的帘线使用了由尼龙纤维构成的帘线。从胎圈基线至第一填胶的外侧端的半径方向高度被设定为95mm。从胎圈基线至硬质部的外侧端的半径方向高度被设定为90mm。从胎圈基线至折返部的端部的半径方向高度Hc被设定为75mm。组装该轮胎的轮辋的尺寸为8.8×20,该轮辋的凸缘的高度Hr为45mm。
比较例1
除了未设置第一填胶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了比较例1的轮胎。该轮胎不具有第一填胶这一情况在表的第一填胶栏中以“N”表示。
实施例2-5和比较例2-3
除了调整高度Hc来如下述的表1和2那样设定比(Hc/Hr)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了实施例2-5和比较例2-3的轮胎。
实施例6和比较例4-5
除了如下述的表2那样设定距离DB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了实施例6和比较例4-5的轮胎。
实施例7和比较例6-7
除了如下述的表3那样设定距离DX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了实施例7和比较例6-7的轮胎。
实施例8-10
除了如下述的表3那样设定比(tb/ta)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了实施例8-10的轮胎。
实施例11-14
除了如下述的表4那样设定厚度ta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了实施例11-14的轮胎。
实施例15-18
除了如下述的表5那样设定距离DC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了实施例15-18的轮胎。
实施例19-22
除了如下述的表6那样设定比(tc/tb)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了实施例19-22的轮胎。
实施例23-26
除了如下述的表7那样设定比(td/ta)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了实施例23-26的轮胎。
实施例27-29
除了如下述的表8那样设定比(te/tc)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了实施例27-29的轮胎。
耐久性
将轮胎组装于标准轮辋(8.8×20)上,并向该轮胎填充空气,使内压为1650kPa。将该轮胎安装于转鼓式行驶试验机上,使轮胎负载110.58kN的纵向载荷。使该轮胎以20km/h的速度在半径为1.7m的转鼓上行驶。测量了直到在胎圈部分发生膨胀为止的时间。通过将比较例1作为100的指数,在下述的表1至8中示出了该结果。数值越大越好。
表1 评价结果
比较例1 | 比较例2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1 | |
比(Hc/Hr) | 1.67 | 1.56 | 1.58 | 1.60 | 1.67 |
距离DX[mm] | 0 | 0 | 0 | 0 | 0 |
距离DB[mm] | 8 | 8 | 8 | 8 | 8 |
距离DC[mm] | 15 | 15 | 15 | 15 | 15 |
厚度Ta[mm] | 14 | 14 | 14 | 14 | 14 |
比(tb/ta) | 1.1 | 1.1 | 1.1 | 1.1 | 1.1 |
比(td/ta) | 0.3 | 0.3 | 0.3 | 0.3 | 0.3 |
比(tc/tb) | 1.3 | 1.3 | 1.3 | 1.3 | 1.3 |
比(te/tc) | 0.9 | 0.9 | 0.9 | 0.9 | 0.9 |
硬度Hh | 90 | 90 | 90 | 90 | 90 |
硬度Hs | 59 | 59 | 59 | 59 | 59 |
第一填胶 | N | Y | Y | Y | Y |
耐久性 | 100 | 101 | 108 | 110 | 130 |
表2 评价结果
实施例4 | 实施例5 | 比较例3 | 比较例4 | 实施例6 | 比较例5 | |
比(Hc/Hr) | 1.71 | 1.75 | 1.78 | 1.67 | 1.67 | 1.67 |
距离DX[mm] | 0 | 0 | 0 | 0 | 0 | 0 |
距离DB[mm] | 8 | 8 | 8 | -1 | 0 | 9 |
距离DC[mm]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厚度Ta[mm] | 14 | 14 | 14 | 14 | 14 | 14 |
比(tb/ta) | 1.1 | 1.1 | 1.1 | 1.1 | 1.1 | 1.1 |
比(td/ta)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比(tc/tb) | 1.3 | 1.3 | 1.3 | 1.3 | 1.3 | 1.3 |
比(te/tc) | 0.9 | 0.9 | 0.9 | 0.9 | 0.9 | 0.9 |
硬度Hh | 90 | 90 | 90 | 90 | 90 | 90 |
硬度Hs | 59 | 59 | 59 | 59 | 59 | 59 |
第一填胶 | Y | Y | Y | Y | Y | Y |
耐久性 | 115 | 110 | 102 | 101 | 125 | 102 |
表3 评价结果
比较例6 | 实施例7 | 比较例7 | 实施例8 | 实施例9 | 实施例10 | |
比(Hc/Hr) | 1.67 | 1.67 | 1.67 | 1.67 | 1.67 | 1.67 |
距离DX[mm] | -1 | 3 | 4 | 0 | 0 | 0 |
距离DB[mm] | 8 | 8 | 8 | 8 | 8 | 8 |
距离DC[mm]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厚度Ta[mm] | 14 | 14 | 14 | 14 | 14 | 14 |
比(tb/ta) | 1.1 | 1.1 | 1.1 | 0.9 | 1.0 | 1.2 |
比(td/ta)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比(tc/tb) | 1.3 | 1.3 | 1.3 | 1.3 | 1.3 | 1.3 |
比(te/tc) | 0.9 | 0.9 | 0.9 | 0.9 | 0.9 | 0.9 |
硬度Hh | 90 | 90 | 90 | 90 | 90 | 90 |
硬度Hs | 59 | 59 | 59 | 59 | 59 | 59 |
第一填胶 | Y | Y | Y | Y | Y | Y |
耐久性 | 95 | 128 | 103 | 104 | 128 | 105 |
表4 评价结果
实施例11 | 实施例12 | 实施例13 | 实施例14 | |
比(Hc/Hr) | 1.67 | 1.67 | 1.67 | 1.67 |
距离DX[mm] | 0 | 0 | 0 | 0 |
距离DB[mm] | 8 | 8 | 8 | 8 |
距离DC[mm] | 15 | 15 | 15 | 15 |
厚度Ta[mm] | 10 | 11 | 15 | 16 |
比(tb/ta) | 1.1 | 1.1 | 1.1 | 1.1 |
比(td/ta) | 0.3 | 0.3 | 0.3 | 0.3 |
比(tc/tb) | 1.3 | 1.3 | 1.3 | 1.3 |
比(te/tc) | 0.9 | 0.9 | 0.9 | 0.9 |
硬度Hh | 90 | 90 | 90 | 90 |
硬度Hs | 59 | 59 | 59 | 59 |
第一填胶 | Y | Y | Y | Y |
耐久性 | 110 | 123 | 121 | 108 |
表5 评价结果
实施例15 | 实施例16 | 实施例17 | 实施例18 | |
比(Hc/Hr) | 1.67 | 1.67 | 1.67 | 1.67 |
距离DX[mm] | 0 | 0 | 0 | 0 |
距离DB[mm] | 8 | 8 | 8 | 8 |
距离DC[mm] | 9 | 10 | 20 | 21 |
厚度Ta[mm] | 14 | 14 | 14 | 14 |
比(tb/ta) | 1.1 | 1.1 | 1.1 | 1.1 |
比(td/ta) | 0.3 | 0.3 | 0.3 | 0.3 |
比(tc/tb) | 1.3 | 1.3 | 1.3 | 1.3 |
比(te/tc) | 0.9 | 0.9 | 0.9 | 0.9 |
硬度Hh | 90 | 90 | 90 | 90 |
硬度Hs | 59 | 59 | 59 | 59 |
第一填胶 | Y | Y | Y | Y |
耐久性 | 105 | 110 | 118 | 115 |
表6 评价结果
实施例19 | 实施例20 | 实施例21 | 实施例22 | |
比(Hc/Hr) | 1.67 | 1.67 | 1.67 | 1.67 |
距离DX[mm] | 0 | 0 | 0 | 0 |
距离DB[mm] | 8 | 8 | 8 | 8 |
距离DC[mm] | 15 | 15 | 15 | 15 |
厚度Ta[mm] | 14 | 14 | 14 | 14 |
比(tb/ta) | 1.1 | 1.1 | 1.1 | 1.1 |
比(td/ta) | 0.3 | 0.3 | 0.3 | 0.3 |
比(tc/tb) | 0.8 | 1.1 | 1.5 | 1.6 |
比(te/tc) | 0.9 | 0.9 | 0.9 | 0.9 |
硬度Hh | 90 | 90 | 90 | 90 |
硬度Hs | 59 | 59 | 59 | 59 |
第一填胶 | Y | Y | Y | Y |
耐久性 | 104 | 120 | 122 | 105 |
表7 评价结果
实施例23 | 实施例24 | 实施例25 | 实施例26 | |
比(Hc/Hr) | 1.67 | 1.67 | 1.67 | 1.67 |
距离DX[mm] | 0 | 0 | 0 | 0 |
距离DB[mm] | 8 | 8 | 8 | 8 |
距离DC[mm] | 15 | 15 | 15 | 15 |
厚度Ta[mm] | 14 | 14 | 14 | 14 |
比(tb/ta) | 1.1 | 1.1 | 1.1 | 1.1 |
比(td/ta) | 0.05 | 0.1 | 0.4 | 0.5 |
比(tc/tb) | 1.3 | 1.3 | 1.3 | 1.3 |
比(te/tc) | 0.9 | 0.9 | 0.9 | 0.9 |
硬度Hh | 90 | 90 | 90 | 90 |
硬度Hs | 59 | 59 | 59 | 59 |
第一填胶 | Y | Y | Y | Y |
耐久性 | 104 | 124 | 124 | 105 |
表8 评价结果
实施例27 | 实施例28 | 实施例29 | |
比(Hc/Hr) | 1.67 | 1.67 | 1.67 |
距离DX[mm] | 0 | 0 | 0 |
距离DB[mm] | 8 | 8 | 8 |
距离DC[mm] | 15 | 15 | 15 |
厚度Ta[mm] | 14 | 14 | 14 |
比(tb/ta) | 1.1 | 1.1 | 1.1 |
比(td/ta) | 0.3 | 0.3 | 0.3 |
比(tc/tb) | 1.3 | 1.3 | 1.3 |
比(te/tc) | 0.6 | 0.7 | 1.0 |
硬度Hh | 90 | 90 | 90 |
硬度Hs | 59 | 59 | 59 |
第一填胶 | Y | Y | Y |
耐久性 | 104 | 125 | 125 |
如表1至8所示,与比较例的轮胎相比,在实施例的轮胎中,评价较高。根据该评价结果,本发明的优势很明显。
以上说明的轮胎还可适用于各种重载用的车辆。
Claims (11)
1.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备:胎面,其外表面构成胎面表面;一对胎侧,它们分别从该胎面的端部朝向半径方向大致内侧延伸;一对胎圈,它们分别位于比该胎侧靠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胎体,其架设于一个胎圈与另一个胎圈之间;一对第一填胶,它们分别位于比该胎圈靠轴向外侧的位置;以及一对第二填胶,它们分别位于比该第一填胶靠轴向内侧的位置,
上述胎圈具有胎圈芯和三角胶,该三角胶从该胎圈芯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
上述胎体具有胎体帘布层,该胎体帘布层在上述胎圈芯的周围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折返,通过该折返,在该胎体帘布层上形成主部和折返部,该主部沿着上述胎面和上述胎侧的内侧延伸,该折返部位于上述三角胶与上述第一填胶之间,
上述第二填胶沿着上述胎体帘布层在上述胎圈芯的周围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折返,该第二填胶的第一端位于比上述主部靠轴向内侧的位置,该第二填胶的第二端位于上述折返部与上述第一填胶之间,
在半径方向上,上述折返部的端部位于比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二端靠外侧的位置,上述第一填胶的外侧端位于比该折返部的端部靠外侧的位置,
在将供该轮胎嵌合的轮辋的凸缘的高度作为基准高度时,上述折返部的高度与该基准高度之比在1.58以上且在1.75以下,
在将该轮胎的与上述轮辋接触的接触面的端部作为基准位置时,上述折返部的端部与该基准位置在轴向上一致,或者该折返部的端部位于比该基准位置靠轴向内侧的位置,
从上述基准位置到上述折返部的端部为止的轴向距离(DX)在3mm以下,
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一端与上述折返部的端部在半径方向上一致,或者该第二填胶的第一端位于比该折返部的端部靠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
从上述折返部的端部到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一端为止的半径方向距离(DB)在8m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从上述折返部的端部到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二端为止的区域中,上述折返部与上述主部大致平行,
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二端处的上述三角胶的厚度(tb)与上述折返部的端部处的该三角胶的厚度(ta)之比在1.0以上且在1.1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折返部的端部处的该三角胶的厚度(ta)在11mm以上且在15m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三角胶具有硬质部和软质部,该软质部位于比该硬质部靠轴向外侧的位置,
上述硬质部具有比上述软质部的硬度大的硬度,
在半径方向上,上述硬质部的外端位于比上述软质部的外端靠内侧的位置,该硬质部的外端位于比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一端靠外侧的位置,
从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一端到上述硬质部的外端为止的半径方向距离(DC)在10mm以上且在20m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三角胶的厚度从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二端朝向上述胎圈芯逐渐增加,
在从上述胎圈芯起半径方向高度为10mm的位置处的上述三角胶的厚度(tc)与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二端处的上述三角胶的厚度(tb)之比在1.1以上且在1.5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三角胶的厚度从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二端朝向上述胎圈芯逐渐增加,
在从上述胎圈芯起半径方向高度为10mm的位置处的上述三角胶的厚度(tc)与上述第二填胶的第二端处的上述三角胶的厚度(tb)之比在1.1以上且在1.5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折返部的端部处的上述硬质部的厚度(td)与上述折返部的端部处的该三角胶的厚度(ta)之比在0.1以上且在0.4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折返部的端部处的上述硬质部的厚度(td)与上述折返部的端部处的该三角胶的厚度(ta)之比在0.1以上且在0.4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从上述胎圈芯起半径方向高度为10mm的位置处的上述硬质部的厚度(te)与在从上述胎圈芯起半径方向高度为10mm的位置处的上述三角胶的厚度(tc)之比在0.7以上且在1.0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从上述胎圈芯起半径方向高度为10mm的位置处的上述硬质部的厚度(te)与在从上述胎圈芯起半径方向高度为10mm的位置处的上述三角胶的厚度(tc)之比在0.7以上且在1.0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从上述胎圈芯起半径方向高度为10mm的位置处的上述硬质部的厚度(te)与在从上述胎圈芯起半径方向高度为10mm的位置处的上述三角胶的厚度(tc)之比在0.7以上且在1.0以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07520 | 2014-01-20 | ||
JP2014007520A JP6261121B2 (ja) | 2014-01-20 | 2014-01-20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86746A CN104786746A (zh) | 2015-07-22 |
CN104786746B true CN104786746B (zh) | 2018-06-01 |
Family
ID=53552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26212.1A Active CN104786746B (zh) | 2014-01-20 | 2015-01-20 | 充气轮胎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261121B2 (zh) |
CN (1) | CN10478674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74663B2 (ja) * | 2014-02-12 | 2018-08-15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699363B2 (ja) * | 2016-06-01 | 2020-05-27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CN107685602B (zh) * | 2017-09-14 | 2024-02-09 |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高胎圈耐久性能的全钢子午线轮胎 |
EP3643536A1 (en) * | 2018-10-22 | 2020-04-29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Heavy duty pneumatic tire |
JP7272099B2 (ja) * | 2019-05-10 | 2023-05-12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
JP7468010B2 (ja) | 2020-03-13 | 2024-04-16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重荷重用タイヤ |
JP7480554B2 (ja) | 2020-03-30 | 2024-05-10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12808A (ja) * | 1981-12-28 | 1983-07-05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S6029704U (ja) * | 1983-08-06 | 1985-02-28 | オ−ツタイヤ株式会社 | ラジアルタイヤ |
JPS632708A (ja) * | 1986-06-24 | 1988-01-07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
JP2900259B2 (ja) * | 1988-06-20 | 1999-06-02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
JP3121453B2 (ja) * | 1992-09-29 | 2000-12-25 | オーツタイヤ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
JPH07232521A (ja) * | 1994-02-24 | 1995-09-05 |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
FR2807971A1 (fr) * | 2000-04-25 | 2001-10-26 | Michelin Soc Tech | Bourrelet allege de pneumatique radial |
KR20060060317A (ko) * | 2004-11-30 | 2006-06-05 |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 내구성이 향상된 중하중용 타이어 비드구조 |
JP2009286225A (ja) * | 2008-05-28 | 2009-12-10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609512B2 (ja) * | 2010-10-05 | 2014-10-22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2012106531A (ja) * | 2010-11-15 | 2012-06-07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重荷重用タイヤ |
-
2014
- 2014-01-20 JP JP2014007520A patent/JP6261121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1-20 CN CN201510026212.1A patent/CN10478674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86746A (zh) | 2015-07-22 |
JP6261121B2 (ja) | 2018-01-17 |
JP2015134587A (ja) | 2015-07-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86746B (zh) | 充气轮胎 | |
EP1440822B1 (en) | Pneumatic tire | |
US9242515B2 (en) | Pneumatic tire with side wall run flat liners | |
KR101100541B1 (ko) | 공기입 타이어 | |
EP1683654B1 (en) | Runflat tire | |
EP2423005A1 (en) | Pneumatic tire | |
EP3088210B1 (en) | Pneumatic tire | |
EP2623339A1 (en) | Motorcycle tire | |
JP4506477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装着方法 | |
CN108778779B (zh) |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 |
EP1834814B1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07020888A (zh) | 充气轮胎 | |
CN107471923B (zh) | 充气轮胎 | |
JP2009029277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US20160311269A1 (en) | Reinforced Bias- Or Radial-Carcass Tire | |
CN104827833B (zh) | 充气轮胎 | |
WO2017022837A1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EP2602125A1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08698446B (zh) | 充气轮胎 | |
US8550135B2 (en) | Pneumatic tire | |
KR102218459B1 (ko) | 공기입 타이어 | |
US20170036493A1 (en) | Run-flat tire | |
JP6610147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EP3330102B1 (en) | Pneumatic tire for motorcycles | |
CN114555386A (zh) | 缺气保用轮胎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