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9647A - 位置调整装置和纸页类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位置调整装置和纸页类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9647A
CN104769647A CN201380057550.0A CN201380057550A CN104769647A CN 104769647 A CN104769647 A CN 104769647A CN 201380057550 A CN201380057550 A CN 201380057550A CN 104769647 A CN104769647 A CN 1047696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itting portion
patchhole
adjustment
chime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75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9647B (zh
Inventor
小松广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69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9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6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0Pile receivers adjustable for different article siz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9/00Counting coins; Handling of coin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FSPECIAL FURNITURE, FITTINGS, OR ACCESSORIES FOR SHOPS, STOREHOUSES, BARS, RESTAURANTS OR THE LIKE; PAYING COUNTERS
    • A47F5/00Show stands, hangers, or shel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A47F5/0081Show stands or display racks with movable parts
    • A47F5/0093Show stands or display racks with movable parts movable in a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10Modular constructions, e.g. using preformed elements or prof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30Supports; Subassemblies; Mounting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60Coupling, adapter or lock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12Banknotes, bills and chequ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Abstract

一种位置调整装置,具备:调整体,其具有嵌合部列,所述嵌合部列由具有规定形状的多个嵌合部沿规定方向按规定的嵌合周期配置而成;保持部,其使上述嵌合部列朝向规定的保持方向,通过多个保持形态中的任一形态保持所述调整体;和被调整体,通过使与上述嵌合部嵌合的被嵌合部与上述嵌合部中的任一方嵌合,从而确定所述被调整体相对于上述保持部的位置,上述嵌合部列被配置成:上述调整体被上述保持部按第一保持形态保持时上述被嵌合部与处于可嵌合范围内的上述嵌合部列的上述嵌合部中的任一方嵌合的上述被调整体的位置、与上述调整体被上述保持部按第二保持形态保持时上述被嵌合部与处于上述可嵌合范围内的上述嵌合部列的上述嵌合部中的任一方嵌合的上述被调整体的位置之间的最小距离短于上述规定的嵌合周期。

Description

位置调整装置和纸页类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位置调整装置和纸页类处理装置,适合应用于例如放入纸币那样的纸页状介质而进行所希望的交易的现金自动存取款机(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等。
背景技术
在金融机关等使用的现金自动存取款机等根据与顾客的交易内容而例如让顾客存入纸币或硬币等现金、或将现金吐出给顾客。
作为现金自动存取款机,例如具有如下结构,其具有:纸币进出款口,其与顾客之间进行纸币的交接;输送部,其在内部输送纸币;鉴别部,其对被放入的纸币的面值、真伪和完损等进行鉴别;临时保留部,其临时保留被放入的纸币;和纸币盒,其按面值来收纳纸币。
在存款交易中,当顾客将纸币放入到纸币进出款口后,该现金自动存取款机通过输送部来输送被放入的纸币,将通过鉴别部鉴别为正常纸币的纸币保留在临时保留部中,另一方面,将鉴别为不应交易的纸币退回到纸币进出款口而返还给顾客。接着,当顾客确定存款金额后,现金自动存取款机通过鉴别部对保留在临时保留部中的纸币的面值再次进行鉴别,并通过输送部将其输送而收纳到与其面值相应的纸币盒中。
在上述纸币盒中,具有如下结构:在内部形成空间,在该空间内使纸币的纸面朝向上下地蓄积而进行收纳(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7-206768公报)。
例如,如图32中的侧视图所示,纸币盒917被逆动引导件24和前引导件26从前后夹住,并且在上下移动的台部28的上侧部分形成有用于蓄积作为纸页状介质的纸币BL的蓄积空间CS。
纸币盒917将以短边方向作为行进方向而通过输送部输送来的纸币BL夹入到进给辊32与逆动辊33之间,并通过驱动旋转而将纸币BL投放到蓄积空间CS内。被投放的纸币BL碰撞止挡件27而冲击被吸收后被叶轮34向下方向打落并重叠在蓄积完毕的纸币BL的最上部。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纸币盒917中,假如在逆动引导件24和前引导件26的间隔即引导件间隔L1与纸币BL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即短边长度L2不适合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整齐地蓄积纸币BL而发生蓄积不良。
例如,在纸币盒917中,还有可能例如图33A所示那样纸币BL进入到被蓄积的纸币BL与侧壁之间的间隙中、或如图33B所示那样纸币BL堵塞在逆动引导件24与前引导件26之间,进而弯折。
因此,在纸币盒917中,准备与纸币BL的短边长度L2相符的长度的套环951和安装螺钉952,隔着套环951而利用安装螺钉952将前引导件26固定于外壁。
但是,有时纸币的大小根据国家及地域、此外根据面值而各不相同。因此,在纸币盒917中,需要根据应收纳的纸币BL而调整成与其短边方向L2适合的引导件间隔L1。
因此,在纸币盒917中,如图34(A)和(B)所示,通过更换成与应对应的纸币BL的短边长度L2相应的长度的套环951和安装螺钉952,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调整前引导件26的位置而变更引导件间隔L1,能够对应该纸币BL。
但是,在纸币盒917中,存在这样的问题:需要与想要收纳的纸币BL的短边长度L2的种类相应的数量的、不同长度的套环951和安装螺钉952,还需要准备并管理它们的工夫。
本发明正是考虑以上问题而完成的,想要提出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调整位置的位置调整装置、和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调整对纸页状介质进行蓄积的空间的大小的纸页类处理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位置调整装置具备:调整体,其具有嵌合部列,所述嵌合部列由具有规定形状的多个嵌合部沿规定方向按规定的嵌合周期配置而成;保持部,通过多个保持形态中的任一形态将调整体保持成:使嵌合部列的任一方朝向规定的保持方向、并且位于沿规定的调整方向设定的可嵌合范围内;和被调整体,其通过使与嵌合部嵌合的被嵌合部与处于可嵌合范围内的嵌合部列的嵌合部中的任一方嵌合,从而确定所述被调整体相对于保持部的位置,各嵌合部列被配置成:调整体被保持部按第一保持形态保持时被嵌合部与处于可嵌合范围内的嵌合部列的嵌合部中的任一方嵌合的被调整体的位置、与上述调整体被上述保持部按第二保持形态保持时被嵌合部与处于可嵌合范围内的嵌合部列的嵌合部中的任一方嵌合的被调整体的位置之间的最小距离短于规定的嵌合周期。
本发明的位置调整装置通过使被调整体的被嵌合部与被保持部保持的调整体的处于可嵌合范围内的任一嵌合部嵌合,从而能够沿调整方向按规定的嵌合周期调整被调整体的位置,并且,通过切换保持部对调整体的保持形态,从而能够使被调整体的位置相差短于规定的嵌合周期的距离,因此,结果是能够按短于规定的嵌合周期的单位来调整被调整体的位置。
本发明的纸页类处理装置具备:固定侧部,其是对纸页状介质进行蓄积的蓄积空间的一侧面;调整体,其具有嵌合部列,所述嵌合部列由具有规定形状的多个嵌合部沿规定方向按规定的嵌合周期配置而成;保持部,其按多个保持形态中的任一形态将调整体保持成:使嵌合部列中的任一方朝向规定的保持方向、并且位于沿与固定侧部接触和分离的方向即调整方向设定的可嵌合范围内;被调整体,通过使与嵌合部嵌合的被嵌合部与处于可嵌合范围内的嵌合部列的嵌合部中的任一方嵌合,从而确定所述被调整体相对于保持部的位置;和可动侧部,其构成安装于被调整体并与蓄积空间的固定侧部对置的侧面,各嵌合部列被配置成:调整体被保持部按第一保持形态保持时被嵌合部与处于可嵌合范围内的嵌合部列的嵌合部中的任一方嵌合的被调整体的位置、与按第二保持形态保持时被嵌合部与处于可嵌合范围内的嵌合部列的嵌合部中的任一方嵌合的被调整体的位置之间的最小距离短于规定的嵌合周期。
本发明的纸页类处理装置通过使被调整体的被嵌合部与被保持部保持的调整体的处于可嵌合范围内的任一嵌合部嵌合,从而能够沿调整方向而按规定的嵌合周期调整被调整体的位置,并且,通过切换保持部对调整体的保持形态,从而能够使被调整体的位置相差短于规定的嵌合周期的距离,因此,结果是能够按短于规定的嵌合周期的单位来调整被安装于被调整体的可动侧部与固定侧部之间的距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被调整体的被嵌合部与被保持部保持的调整体的处于可嵌合范围内的任一嵌合部嵌合,从而能够沿调整方向而按规定的嵌合周期调整被调整体的位置,并且,通过切换保持部对调整体的保持形态,从而能够使被调整体的位置相差短于规定的嵌合周期的距离,因此,结果是能够按短于规定的嵌合周期的单位来调整被调整体的位置。本发明能够实现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调整位置的位置调整装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使被调整体的被嵌合部与被保持部保持的调整体的处于可嵌合范围内的任一嵌合部嵌合,从而能够沿调整方向而按嵌合周期调整被调整体的位置,并且,通过切换保持部对调整体的保持形态,从而能够使被调整体的位置相差短于嵌合周期的距离,因此,结果是能够按短于嵌合周期的单位来调整被安装于被调整体的可动侧部与固定侧部之间的距离。本发明能够实现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调整蓄积纸页状介质的空间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金自动存取款机的外观结构的概略立体线图。
图2是示出纸币存取款机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3是示出纸币盒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4A是示出纸币盒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4B是示出纸币盒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5是示出纸币盒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部的结构的概略立体线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调整板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8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形态的概略线图。
图8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形态的概略线图。
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部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10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部向前引导件的安装的概略线图。
图10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部向前引导件的安装的概略线图。
图11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前引导件的位置调整的概略线图。
图11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前引导件的位置调整的概略线图。
图12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部的结构的概略立体线图。
图13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部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13B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部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14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调整板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14B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调整板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14C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调整板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15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形态的概略线图。
图15B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形态的概略线图。
图15C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形态的概略线图。
图15D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形态的概略线图。
图1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入部向前引导件的安装的概略立体线图。
图1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入部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1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部的结构的概略立体线图。
图19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调整板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20A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形态的概略线图。
图20B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形态的概略线图。
图20C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形态的概略线图。
图20D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形态的概略线图。
图21A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插入部向前引导件的安装的概略立体线图。
图21B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插入部向前引导件的安装的概略立体线图。
图22A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插入部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22B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插入部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23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调整板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24A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保持部和调整板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24B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保持部和调整板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25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调整板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26A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保持部和调整板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26B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保持部和调整板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27A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保持形态的概略线图。
图27B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保持形态的概略线图。
图28A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插入部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28B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插入部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28C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插入部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29A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保持形态的概略线图。
图29B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保持形态的概略线图。
图29C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保持形态的概略线图。
图29D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保持形态的概略线图。
图30A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调整板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30B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调整板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31A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被调整体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31B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被调整体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32是示出关联技术的纸币盒的结构的概略线图。
图33A是示出关联技术的纸币盒中的蓄积不良的产生的概略线图。
图33B是示出关联技术的纸币盒中的蓄积不良的产生的概略线图。
图34A是示出关联技术的纸币盒中的前引导件的位置调整的概略线图。
图34B是示出关联技术的纸币盒中的前引导件的位置调整的概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采用附图对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下面,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1-1.现金自动存取款机的整体结构]
如图1中示出的外观那样,作为纸页类处理装置的现金自动存取款机1以箱状的壳体2为中心而构成,例如设置于金融机关等,与顾客之间进行存款交易或取款交易等与现金有关的交易。
壳体2形成为在顾客面对其前侧的状态下容易进行纸币的放入及触摸面板的操作等的部位、即从前表面的上部向上表面过渡的部分被切去一部分的那样的形状,在该部分设置有待客部3。
待客部3构成为:与顾客之间直接交涉现金或存折等,并且进行与交易有关的信息的通知及操作指示的受理,其设置有卡进出口4、存折进出口5、纸币进出款口6、硬币进出款口7和显示操作部8。
卡进出口4是供现金卡等各种卡插入或者排出的部分。在卡进出口4的里侧设置有卡处理部(后述),所述卡处理部对磁记录于各种卡上的账户号码等进行读取。
存折进出口5是供存折插入或者排出的部分。在存折进出口5的里侧设置有存折处理部(后述),所述存折处理部对记录于存折上的磁信息进行读取或进行交易内容的打印处理等。
纸币进出款口6是供顾客放入存款的纸币、并且排出向顾客吐出的纸币的部分。此外,通过驱动闸门来打开或者关闭纸币进出款口6。
硬币进出款口7是供顾客放入存款的硬币、并且排出向顾客吐出的硬币的部分。此外,与纸币进出款口6同样地通过驱动闸门来打开或者关闭硬币进出款口7。
显示操作部8为触摸面板,其由在交易时显示操作画面的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和将交易种类的选择、密码及交易金额等输入的触摸传感器一体化而形成。
下面,以现金自动存取款机1中顾客面对的正面侧为前侧、以其相反侧为后侧、以与该前侧面对的顾客角度观察的左和右为左侧和右侧、并且进一步地定义上侧和下侧来进行说明。
在壳体2内设置有对整个现金自动存取款机1统一控制的主控制部9、以及进行与纸币BL有关的各种处理的纸币存取款机10等。
主控制部9以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为中心而构成,通过从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等读取并执行规定的程序,从而进行存款交易及取款交易等各种处理。
此外,主控制部9的内部具有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贮器)、硬盘驱动器及闪存等构成的存储部,使该存储部存储各种信息。
如图2中侧视图所示,纸币存取款机10装入有进行与纸币BL有关的各种处理的多个部分。此外,通过纸币控制部11来控制纸币存取款机10的各部分。
纸币控制部11与主控制部9同样地以CPU为中心而构成,通过从ROM及闪存等读取并执行规定的程序,从而进行确定纸币BL的输送目的地的处理等各种处理。
在例如顾客进行将纸币存入的存款交易的情况下,纸币控制部11经显示操作部8(图1)而受理规定的操作输入后,将纸币进出款口6(图1)的闸门打开而将纸币放入到进出款部12内。
当纸币被放入到容纳器12A中后,进出款部12将纸币进出款口6的闸门关闭而从该容纳器12A中将纸币逐张取出并交付至输送部13。输送部13使长方形纸页状的纸币沿短边方向行进,将其输送到鉴别部14。
鉴别部14一边在其内部对纸币进行输送一边对该纸币的面值和真伪、以及损伤的程度等进行鉴别,将其鉴别结果通知给纸币控制部11。纸币控制部11根据取得的鉴别结果来确定该纸币的输送目的地。
此时,输送部13将在鉴别部14被鉴别为正常的纸币(所谓正钞)向临时保留部15输送等而临时地保留,另一方面,将鉴别为不应交易的纸币(所谓破损钞或伪钞等)输送到进出款部12而返还给顾客。
然后,纸币控制部11经显示操作部8而让顾客确定存款金额,通过输送部13将保留在临时保留部15中的纸币输送到鉴别部14而对其面值和损伤程度等进行鉴别,取得其鉴别结果。
并且,若纸币的损伤程度大,则纸币控制部11将其作为不应再使用的纸币而通过输送部13输送收纳到拒收盒16中,若损伤程度小,则将其作为应再使用的纸币而通过输送部13输送并收纳到与其面值相应的纸币盒17中。
此外,在例如顾客进行将纸币BL取出的取款交易的情况下,纸币控制部11经显示操作部8(图1)受理规定的操作输入后,使与应支付的金额相应的纸币BL从纸币盒17中输出,通过输送部13将其向鉴别部14输送。
接着,纸币控制部11通过鉴别部14对该纸币BL鉴别后将其向进出款部12输送,将纸币进出款口6(图1)的闸门打开而让顾客取走。
这样,纸币盒17将输送部13输送来的纸币BL取入并收纳到内部,并且从内部输出纸币BL而交付至该输送部13。
[1-2.纸币盒的结构]
如图3、图4A、图4B和图5中示意性示出的那样,纸币盒17将纸币BL取入并蓄积于长方体状的壳体21内。
图3示出了左侧视图,图4A示出了图3的4A-4A剖视图、即后内侧视图,图4B示出了图3的4B-4B剖视图、即前内侧视图,图5示出了图3的5-5剖视图、即平面图。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将一部分部件简化或者省略。
将壳体21的前后、左右和上下的各侧面大致封闭,对蓄积于内部的纸币BL及各部件等进行保护。此外,在壳体21的前侧部分设置有一样的平板状的前侧板22。
在壳体21的后侧板的靠上的位置穿设有沿左右长、沿上下短的纸币进出孔21H,将纸币BL的纸面朝向上下地以短边方向为行进方向而使其向壳体21内或者壳体21外行进。
在纸币进出孔21H的前方、即壳体2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使纸币BL沿输送路W向前后方向行进的输送引导件23。输送引导件23由分别配置在输送路W的上下的2块板状部件构成。
在稍离开输送引导件23的前方下侧设置有沿前后薄的板状的逆动引导件24。该逆动引导件24到达壳体21的底部。
另一方面,在前侧板22的后侧、即壳体21的前内侧面,隔着位置调整部25在左右各安装有一根前引导件26。
前引导件26形成为沿上下方向长且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短的长方体状,从壳体21的上端附近到达下端附近,此外,由牢固的部件构成为不容易变形。
位置调整部25分别设置于各前引导件26的上端和下端,将前引导件26相对于前侧板22的位置固定。
此外,位置调整部25将该前引导件26沿前后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后对其进行保持,使得前引导件26与逆动引导件24之间的间隔为比纸币BL的短边方向的长度L2稍长的引导件间隔L1(详情在后面说明)。
在前引导件26的后表面靠上的位置设置有止挡件27。止挡件27形成为小于前引导件26的长方体状,隔着弹性体而安装于前引导件26。
在壳体21内的逆动引导件24与前侧板22之间设置有台部28。台部28形成为沿上下薄的板状,在其上表面能够载置纸币BL。
此外,在台部28形成有避开前引导件26的矩形的缺口部。此外,能够通过驱动机构沿上下方向移动。
在壳体21内,在被逆动引导件24和前引导件26从前后方向夹着、并且成为台部28的上侧的空间形成有用于蓄积纸币BL的蓄积空间CS。
另一方面,在输送引导件23的前方上侧,在左右各配置有一个被进给轴31贯穿插入的进给辊32。进给辊32由摩擦力低的材料形成为沿左右薄的圆柱状,在其外周的一部分设置有由摩擦力高的材料构成的拨出部32A。
进给辊32被动力传递系统沿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驱动旋转,从而使纸币BL向后方向或者前方向行进。
此外,在输送引导件23的前方下侧,在彼此的周侧面仅局部与左右的进给辊32抵接的部位、即沿左右方向稍微偏移的部位分别设置有薄的圆柱状的逆动辊33。下面,将进给辊32与逆动辊33抵接的部位也称为门G。
逆动辊33被动力传递系统仅向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驱动旋转。此外,在比逆动辊33靠左右的外方,以空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各配置2个叶轮34。
在逆动引导件24的与逆动辊33和叶轮34对应的部分分别穿设有规定形状的孔,使逆动辊33和叶轮34的一部分露出到蓄积空间CS内。
在叶轮34中,由具有弹力性且摩擦力高的材料构成的突起部从中心部分呈放射状延长,通过驱动机构而使叶轮34旋转。此外,能够通过退避机构使叶轮34向前下方移动而使突起部从蓄积空间CS内临时地退避。
在进给辊32的左右外方分别设置有拾取臂35,所述拾取臂35贯穿插入有进给轴31并且向前方延伸地设置。在各拾取臂35的前端分别贯穿插入有拾取轴36,多个拾取辊37被各拾取轴36贯穿插入。
拾取辊37构成为与进给辊32同样的薄的圆柱状,其位于蓄积空间CS的大致正上方。此外,拾取辊37通过以进给轴31为中心而与拾取臂35和拾取轴36一同转动,从而能够上下地移动。
在进给轴31与拾取轴36之间架设有驱动带38。驱动带38随着进给轴31的旋转而行进,从而将驱动力向拾取轴36传递。
因此,被拾取轴36贯穿插入的拾取辊37能够与被进给轴31贯穿插入的进给辊32同步地旋转。
并且,在输送引导件23的上下设置有行进传感器39。行进传感器39由发光部和受光部构成,所述发光部配置在输送引导件23的下侧并发出规定的检测光,所述受光部配置在输送引导件23的上侧并接受该检测光,并且将表示其受光结果的受光信号向纸币控制部11(图2)供给。在输送引导件23适当地穿设有用于使检测光通过的通过孔。
当在输送引导件23之间有纸币BL的情况下,检测光被纸币BL遮住,因此行进传感器39不通过受光部接受检测光。另一方面,在输送引导件23之间没有纸币BL的情况下,行进传感器39接受检测光。
因此,纸币控制部11能够根据来自行进传感器39的受光信号来识别在输送引导件23之间是否有纸币BL。
此外,在拾取辊37的上方与逆动辊33的下方之间设置有上表面传感器40。上表面传感器40与行进传感器39同样地由发光部和受光部构成,其配置成使其检测光通过蓄积空间CS内和台部28的上表面。在台部28适当地穿设有用于使上表面传感器40的检测光通过的通过孔。
当在台部28上有纸币BL的情况下,由于检测光被纸币BL遮住,因此上表面传感器40不通过受光部接受检测光。另一方面,当在台部28上没有纸币BL的情况下,上表面传感器40通过受光部接受检查光。
因此,纸币控制部11能够根据来自上表面传感器40的受光信号来识别在台部28上是否有纸币BL。
根据上述结构,在纸币盒17将纸币BL收纳到内部时,首先使台部28稍微向下方移动,从而将已经蓄积于该台部28上的纸币BL的最上表面与拾取辊37之间的间隔扩大,形成足够大的蓄积空间CS。
此外,纸币盒17使进给辊32向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使逆动辊33和叶轮34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并且,当通过输送部13(图2)将纸币BL输送来后,纸币盒17使该纸币BL沿着输送路W而在输送引导件23之间向前方行进,将该纸币BL夹持在进给辊32与逆动辊33之间。
进给辊32和逆动辊33分别向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从门G将纸币BL投放到前方的蓄积空间CS内。此时被投放的纸币BL在蓄积空间CS内向前方滑行并碰撞到止挡件27。
止挡件27通过使弹性体变形而向前方稍微移动,从而将纸币BL的运动能量吸收后,利用该弹性体的复原作用将该纸币BL稍微向后方推回。
然后,纸币BL被叶轮34从后侧的端部向下方打落并堆积在已在台部28上蓄积完毕的纸币BL上。
此时,在纸币盒17中,前引导件26与逆动引导件24之间的间隔被调整成比纸币BL的短边长度L2稍长的适当的引导件间隔L1,因此能够整齐地蓄积该纸币BL。
纸币盒17随着纸币BL的蓄积张数的增加而使台部28逐渐向下方移动,从而将蓄积空间CS的高度保持成大致固定。
另一方面,纸币盒17在将收纳在内部的纸币BL向外部输出时,首先使台部28稍向上方移动,从而使已蓄积在该台部28上的纸币BL的最上表面与拾取辊37抵接。
此外,纸币盒17使进给辊32和与之联动的拾取辊37、以及逆动辊33绕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使叶轮34向前下方移动而使突起部从蓄积空间CS内临时地退避。
并且,纸币盒17通过拾取辊37的旋转而将蓄积在台部28上的纸币BL中的最上位的纸币BL向后方送出。使该纸币BL后侧的端部到达门G并被进给辊32和逆动辊33夹持。
这里,纸币盒17使进给辊32和逆动辊33双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在进给辊32的周侧面设置有摩擦力大的拨出部32A。
因此,若是被拾取辊37送出的纸币BL重叠有2张以上的状态,则使仅1张最上表面的纸币BL向后方行进,并且使除此以外的纸币BL留在蓄积空间CS内,从而以1张为单位地分离该纸币BL。然后,纸币BL在输送引导件23之间向后方行进、进而被输送部13(图2)输送到纸币存取款机10内。
这样,纸币盒17将前引导件26与逆动引导件24之间的间隔调整成比纸币BL的短边长度L2稍长的引导件间隔L1,从而能够将该纸币BL整齐地蓄积在蓄积空间CS内。
[1-3.位置调整部的结构]
下面,对位置调整部25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B所示,在纸币盒17中,在各前引导件26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位置调整部25,下面,以设置于一个前引导件26的上侧的一个位置调整部25为中心进行说明。
另外,设置于前引导件26的下侧的位置调整部25构成为与设置于该前引导件26的上侧的位置调整部25上下对称。
如图6中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所示,大体地划分,位置调整部25由保持部50、调整板60和插入部70构成。
[1-3-1.保持部的结构]
保持部50以设置成从前侧板22向前方突出的两根保持臂51和52为中心而构成。
保持臂51构成为前后方向上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短的长方体状。此外,在保持臂51的右侧面,在上下的中央部分沿着前后方向形成有比周围向左方向凹陷的槽部51D。
保持臂52在保持臂51的右侧,设置在与该保持臂51相距规定间隔的位置,该规定间隔长于前引导件26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此外,保持臂52构成为与保持臂51左右对称,形成有与槽部51D对应的槽部52D。
下面,为了方便说明,将处于前侧板22的后表面上并成为保持臂51和保持臂52的大致中间的点称为作为保持部50的位置的基准点的保持基准点Q。此外,将保持基准点Q的后方的被槽部51D和52D夹着的前后较长的范围称为可插入范围50A。
并且,在前侧板22的处于保持臂51的左侧穿设有螺纹孔53。贯穿插入于垫圈54中的固定螺钉55与该螺纹孔53螺合。
[1-3-2.调整板的结构]
作为调整体的调整板60由规定的金属材料构成,形成为上下薄的扁平的长方体状,换言之,形成为使板面朝向上下方向的长方形的板状。
在调整板60穿设有作为嵌合部的插入孔61。该插入孔61是左右长、前后短的扁平的方孔,沿厚度方向贯通调整板60。此外,通过在调整方向即前后方向上按规定间隔穿设多个插入孔61,从而构成作为嵌合部列的插入孔列62。
如图7所示,在调整板60中,在相当于图6中的左右方向的x方向上,使规定的长度X2的插入孔61位于与两端各相距长度X1的中央部分。
此外,在调整板60中,在相当于图6中的前后方向的y方向上,使5个插入孔61(61A、61B、61C、61D和61E)分别位于与以规定的微小长度即长度Y为单位的线相符的位置。长度Y例如是约0.3[mm]~约2[mm]的程度。
插入孔61A在与第一端边60E1相距2Y的位置形成为在x方向上长度为X2、在y方向上长度为2Y(即长度Y的2倍)的方孔。即,插入孔61A在xy平面上为长方形,在旋转半圈的情况下也为在x方向上长度为X2、在y方向上长度为2Y的长方形。
插入孔61B在与插入孔61A在y方向上相距长度2Y的位置、即与第一端边60E1在y方向上相距长度6Y的位置,与插入孔61A同样地形成为在x方向上长度为X2、在y方向上长度为2Y的方孔。
与之同样地,插入孔61C、61D和61E均形成为在x方向上长度为X2、在y方向上长度为2Y的方孔,并且在沿着y方向的一条直线上顺次地排列成彼此在y方向上的间隔各为长度2Y。
因此,插入孔61A、61B、61C、61D和61E与第一端边60E1的距离分别为长度2Y、6Y、10Y、14Y和18Y,若将其用算式来表示,则为2Y+n×4Y(其中,n是从0至4的整数)。
此外,插入孔61E与第二端边60E2之间的间隔为长度4Y。因此,插入孔61E、61D、61C、61B和61A与第二端边60E2的距离分别为长度4Y、8Y、12Y、16Y和20Y,若将其用算式来表示,则为n×4Y(其中,n是从1至5的整数)。
即,在调整板60中,沿着y方向以长度4Y为周期等间隔地排列插入孔61A~61E,并且从第一端边60E1和第二端边60E2到各插入孔61的距离彼此各相差长度2Y。
在调整板60中,作为从加工所需的时间及费用的角度而言能够实现量产的加工方法,通过冲切方法(所谓冲孔)而形成有各插入孔61。随之,在调整板60中,能够穿设的孔的最小长度为2Y,此外接近的孔彼此的最小间隔也为2Y。
并且,在调整板60的第二端边60E2的附近刻有由数字“1”和将其圈起的圆构成的刻印60L1,并且,在第一端边60E1的附近刻有由数字“2”和将其圈起的圆构成的刻印60L2。
调整板60整体上以穿过x方向的中心并沿着y方向的y轴线YC为中心而形成为线对称。因此,在以y轴线YC为中心旋转半圈而使板面翻转的情况下,包括调整板60的整体形状以及插入孔61A~61E的形状和位置在内均能够保持与旋转半圈之前同等。
因此,在调整板60的刻在第二端边60E2附近的刻印60L1的背面侧也刻有同样的刻印60L1,并且,在刻在第一端边60E1附近的刻印60L2的背面侧也刻有同样的刻印60L2。由此,调整板60的表面和背面均能够同样地使用。
如图6所示,该调整板60的左右两端部分分别被插入到保持部50的保持臂51和52的槽部51D和52D中,并且,通过贯穿插入垫圈54中的固定螺钉55与螺纹孔53螺合,从而该调整板60以插入孔61朝向保持方向即下方向的方式被该保持部50保持。
这里,如图8A和图8B所示,调整板60按两种保持形态被保持部50保持。
此时,调整板60的插入孔列62在任一保持形态下均位于能够嵌合范围即可插入范围50A内。
图8A为使调整板60的第一端边60E1朝向前方而与前侧板22的保持基准点Q抵接并使第二端边60E2朝向后方的保持形态。下面,将该保持形态称为第一保持形态。
在该第一保持形态中,从保持基准点Q到各插入孔61A~61E的距离分别为长度2Y、6Y、···和18Y。
图8B为使调整板60的第二端边60E2朝向前方而与前侧板22的保持基准点Q抵接并使第一端边60E1朝向后方的保持形态。下面,将该保持形态称为第二保持形态。
在该第二保持形态中,从保持基准点Q到各插入孔61E~61A的距离分别为长度4Y、8Y、···和20Y。
这样,在调整板60中,使插入孔列62的插入孔61A~61E沿着y方向以长度4Y为周期配置,并且,使从第一端边60E1到插入孔61A的距离与从第二端边60E2到插入孔61E的距离相差长度2Y。
由此,调整板60在第一保持形态或者第二保持形态下被保持部50保持时的保持基准点Q到各插入孔61A~61E的各距离彼此以同等的长度4Y为周期、并且彼此各相差半个周期即长度2Y。
[1-3-3.插入部的结构]
作为被调整体的插入部70(图6)以基部71和插入突起72为中心而构成。基部71形成为沿前后方向薄的长方体状,并且穿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2个螺纹孔73。
作为被嵌合体的插入突起72形成为沿前后薄的长方体状,其以从基部7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方式竖立设置。如图9中的平面图所示,该插入突起72以使前表面与基部71一致的方式相对于基部71设置在稍偏于前方的位置。
此外,插入突起7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为2Y,其左右方向的长度为X2。因此,插入突起72能够插入到调整板60的插入孔61A~61E中。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前引导件26的上端附近的前表面侧被切削一部分而形成安装部26A。在安装部26A,在后表面的两处穿设有螺纹孔。在前引导件26,在下端附近也形成有上下对称的安装部26A。
通过使2根安装螺钉74分别贯穿插入于两处螺纹孔73中后与安装部26A的螺纹孔分别螺合,从而插入部70被安装于前引导件26。
这里,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当插入部70被安装于前引导件26后,使基部71和插入突起72的前表面与该前引导件26的前表面大致一致。
为了方便说明,下面,将表示前引导件26、基部71和插入突起72的前表面的线称为前表面线F。
这样,插入部70被安装于前引导件26,从而使插入突起72与该前引导件26一体化。
[1-4.动作和效果]
在以上的结构中,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币盒17的位置调整部25在前引导件26的上侧和下侧双方,安装于前引导件26的插入部70的插入突起72被插入于调整板60的插入孔列62的任一插入孔61中。
在保持部50的保持臂51和52的槽部51D和52D之间插入有调整板60,并且贯穿插入于垫圈54中的固定螺钉55与螺纹孔53螺合,从而将该调整板60保持成使插入孔列62位于能够插入范围50A。
由此,位置调整部25能够将安装有插入部70的前引导件26的位置固定。
这里,在使调整板60的第一端边60E1与保持基准点Q抵接的第一保持形态(图8A)的情况下,位置调整部25能够使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70的前表面线F位于距该保持基准点Q为长度2Y、6Y、10Y、14Y或者18Y这样的以长度4Y为周期的离散的位置。
此外,在使调整板60的第二端边60E2与保持基准点Q抵接的第二保持形态(图8B)的情况下,位置调整部25能够使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70的前表面线F位于距该保持基准点Q为长度4Y、8Y、12Y、16Y或者20Y这样的以长度4Y为周期的离散的位置。
这里,在第一保持形态和第二保持形态之间对从保持基准点Q到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70的前表面线F的距离、即以保持基准点Q为基准的位置进行比较,例如如长度2Y和4Y那样,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为长度2Y,短于Y方向上的插入孔61的周期即长度4Y。
因此,通过将调整板60相对于保持部50的方向彼此不同的第一保持形态和第二保持形态组合,从而能够使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70的前表面线F位于2Y、4Y、6Y、···、18Y或者20Y这样的每隔长度2Y的离散的位置。
从其它观点来看,调整板60如上述那样地由于加工方法等的制约而使y方向上的插入孔61的周期无论如何也在长度4Y以上。
因此,在位置调整部25中,若仅简单地调整插入突起72相对于调整板60的插入孔列62的插入位置,则只能按4Y的间隔来调整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70的前表面线F的位置。
因此,在位置调整部25中,使从第一端边60E1到插入孔61A的距离与从第二端边60E2到插入孔61E的距离相差长度2Y,能够切换两种保持部50对调整板60的保持形态。
因此,在位置调整部25中,通过适当地切换第一保持形态和第二保持形态,从而能够按短于插入孔列62的各插入孔61的周期即长度4Y的长度2Y来调整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70的前表面线F的位置。
此时,在位置调整部25中,作为具体的调整作业,将保持部50的固定螺钉55卸下并将调整板60从槽部51D和52D中拔出,根据需要而改换调整板60的前后方向以变更插入突起72相对于插入孔列62的插入位置而再次安装固定螺钉55,仅这样就能够以2Y为单位使前引导件26对准所希望的位置。
其结果是,在纸币盒17中,如与图34(A)和(B)分别对应的图11A和图11B所示,不将位置调整部25的部件与其它部件做任何更换就能够调整前引导件26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
因此,关于位置调整部25,无需准备如长度不同的多种套环951和安装螺钉952那样的更换用的其它部件。
由此,在现金自动存取款机1中,即使例如开始运用后应收纳在纸币盒17中的纸币BL的种类变更、短边长度L2变更,也无需另外准备部件,能够直接使前引导件26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并变更引导件间隔L1。
此外,通过使调整板60的插入孔列62的各插入孔61彼此在y方向上的间隔各为2Y,从而保持充分的强度(图7)。
由此,在调整板60中,在安装于前引导件26的插入部70的插入突起72被插入到插入孔61中的状态下,即使随着纸币盒17的搬运等施加来自外部的冲击,插入孔61也不会发生破损,能够维持插入突起72和前引导件26的位置。
特别是,调整板60的各插入孔61的形状为在xy平面上为长方形的那样的在x方向和y方向上对称的方孔(图6、图7)。此外,插入部70的插入突起72的形状为能够插入于该插入孔61中的大小的长方体状(图6、图9)。
因此,在位置调整部25中,即使在使调整板60的第一端边60E1或者第二端边60E2中的任一方朝向前方的情况下,即在第一保持形态和第二保持形态中的任一形态时,不改变插入孔61的形状就能够将插入部70的插入突起72插入。
与此同时,通过在调整板60的x方向的中央沿y方向配置各插入孔61,从而形成插入孔列62。
因此,在位置调整部25中,即使在使被保持部50保持的调整板60的第一端边60E1或者第二端边60E2中的任一方朝向前方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插入孔列62位于可插入范围50A,所述可插入范围50A处于保持臂51和52的大致中间。
即,在位置调整部25中,由于能够在第一保持形态和第二保持形态双方共用插入孔列62的各插入孔61,因此无需在调整板60穿设2列以上插入孔列62,能够将加工所需的工夫及时间、即制造成本抑制到最小限度。
并且,由于在第一保持形态和第二保持形态中的任一形态下均能够使插入孔列62位于可插入范围50A,因此位置调整部25不改变前引导件26的相对于纸币盒17的其它部件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位置就能够仅将前后方向的位置按照2Y进行调整。
随之,由于安装于前引导件26的止挡件27的位置依然仅在前后方向变化,因此能够维持相对于门G(图3)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位置,因此,在投放的纸币BL碰撞时,能够在最适当的位置吸收其冲击。
并且,在位置调整部25中,将插入部70的插入突起72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构成得充分地长于调整板60的厚度(图6),在该插入突起72被插入于插入孔61中时能够贯通调整板60(图3)。
因此,在位置调整部25中,即使保持部50相对于前侧板22的位置精度低,在插入突起72被插入于被该保持部50保持的调整板60的插入孔61中的状态下,安装有插入部70的前引导件26相对于纸币盒17而上下具有些许间隙,也能够防止插入突起72从插入孔61中脱出,能够维持前引导件26的前后方向的位置。
并且,在调整板60的第一端边60E1和第二端边60E2的附近分别刻有刻印60L2和60L1(图6、图7、图8A、图8B)。
因此,在位置调整部25中,在保养作业人员等将保持部50对调整板60的保持形态切换时,能够一边以刻印60L2和60L1作为记号来目视确认一边将调整板60插入到保持部50的槽部51D和52D中以使前引导件26成为与想调整的位置相应的正确方向。
根据以上结构,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部25中,将调整板60的插入孔列62的插入孔61A~61E沿着y方向以长度4Y为周期进行配置,并且使从第一端边60E1到插入孔61A的距离与从第二端边60E2到插入孔61E的距离相差长度2Y。此外,保持部50借助使调整板60的方向为彼此相反方向地使第一端边60E1或者第二端边60E2分别与保持基准点Q抵接的第一保持形态和第二保持形态,将该调整板60保持成两种保持形态。并且,位置调整部25通过适当地切换第一保持形态和第二保持形态,从而能够以长度2Y为单位来调整将安装于前引导件26的插入部70的插入突起72插入到插入孔列62的任一插入孔61中时的前表面线F的位置。
[2.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部25,通过位置调整部125来调整前引导件26的位置。
[2-1.位置调整部的结构]
如与图6对应的图12所示,位置调整部125由与保持部50、调整板60和插入部70分别对应的保持部150、调整板160和插入部170构成。
[2-1-1.保持部的结构]
如图13A中的平面图所示,保持部15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部50比较,具有代替保持臂51和52的保持臂151和152,此外不具有螺纹孔53、垫圈54和固定螺钉55。
保持臂151由具有挠性的材料构成,除了具有与保持臂51的槽部51D同样的槽部151D以外,后端还设置有保持爪151C。
保持爪151C为保持臂151的后端部分比保持臂51(图6)稍微向后方延长、并且向右方向弯曲成钩状的那样的形状,将槽部151D的后端堵塞。
此外,保持爪151C的向右方向突出的部分的前表面形成为与前侧板22的后表面大致平行的平面状,另一方面,其后侧部分为朝向右斜后方向的倾斜面。
保持臂152构成为与保持臂151左右对称,除了具有与槽部52D同样的槽部152D以外,在后端部分还设置有向左方向弯折成钩状的那样的形状的保持爪152C。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说明,将保持基准点Q的后方、并且被槽部151D和152D夹着的空间中的比中央靠左侧和右侧的沿前后长的范围分别称为第一可插入范围150A和150B。
此外,由于保持臂151和152分别具有挠性,因此,当对各自的后端附近临时地施加朝向左右的外方、即彼此分离的方向的外力后,各自以将保持爪151C和152C的间隔扩大的方式挠曲。
然后,当施加的外力被解除后,保持臂151和152回到原来的形状,从而成为使保持爪151C和152C的间隔窄于槽部151D和152D的间隔的状态。
[2-1-2.调整板的结构]
调整板160(图12)整体上与调整板60(图6)同样由规定的金属材料构成,形成为上下薄的扁平的长方体状,但穿设有多个代替插入孔61的插入孔161。
如与图7对应的图14A所示,该调整板160设置有:6个插入孔161A、161B、161C、161D、161E和161F沿着y方向排列的第一插入孔列162A和5个插入孔161G、161H、161J、161K和161L沿着y方向排列的第二插入孔列162B。
此外,为了方便说明,下面,将调整板160的板面中在图12中朝向上方向、在图14A中成为近前侧的面称为第一面160S1,将其相反的面称为第二面160S2。
如图14B中放大示出的那样,插入孔161A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孔61A(图7)不同的形状,使方孔状的3个孔部161A1、161A2和161A3以沿着x方向蜿蜒的方式彼此连接并成为曲柄状。
孔部161A1为x方向的长度为X4、y方向的长度为2Y的方孔。孔部161A2为x方向的长度为X5、y方向的长度为2Y的方孔,其穿设在与孔部161A1沿x方向连接、并且相对于该孔部161A1在y方向偏离距离Y的位置。
孔部161A3为x方向的长度为X6、y方向的长度为2Y的方孔,其在x方向上连接于孔部161A2的与孔部161A1相反的一侧,并且穿设在向在y方向上与孔部161A1接近的方向错开距离Y的位置。长度X6与长度X4大致同等。
换言之,插入孔161A形成为:y方向的孔宽与长度2Y一致,但仅使x方向的中央即长度X5的部分比左右相邻的长度X4的部分和X6的部分向y方向移位长度Y。
为了方便说明,下面,将作为孔部161A2的中心的点称为插入孔中心点P。此外,如图14C所示,将沿着y方向按长度Y将孔部161A1、161A2和161A3分别分割时的各区域分别称为区域R1、R2、R3、R4、R5和R6。
在插入孔161A中,从区域R1观察,区域R5和R6在y方向上相距距离Y。
如图14A所示,插入孔161A配置在与调整板160的x方向的一端边(图中的左边)相距长度X3、并且与y方向的一端边即第一端边160E1(图中的下边)相距长度2Y的位置。
插入孔161B以与该插入孔161A同样的形状穿设于在长度X4、X5和X6的各部分在与插入孔161A之间向y方向分别偏离长度2Y的位置。
因此,插入孔161B与插入孔161A正好相距长度2Y,此外,与第一端边160E1的距离为长度6Y。
这里,从插入孔161A的区域R1(图14C)观察,插入孔161B的区域R5和R6在y方向上向与插入孔161A的区域R5和R6相反的一侧偏离距离Y。
插入孔161C、161D、161E和161F与插入孔161B同样地均穿设成与插入孔161A同样的形状,在沿着y方向的一条直线上顺次地排列成使彼此的间隔在y方向上正好各为长度2Y。此外,插入孔161F与第二端边160E2的间隔为长度Y。
这里,着眼于插入孔161A~161F各自的区域R1(图14C),与第一端边160E1的距离(间隔)分别为长度4Y、8Y、12Y、16Y、20Y和24Y,若将其用算式来表示,则为4Y+n×4Y(其中,n为0至5的整数)。
此外,从第二端边160E2到插入孔161F~161A各个区域R1的距离(间隔)分别为长度Y、5Y、9Y、13Y、17Y和21Y,将其用算式来表示,则为Y+n×4Y(其中,n为0至5的整数)。
这样,第一插入孔列162A的插入孔161A~161F沿着y方向以长度4Y为周期等间隔地排列。
另一方面,第二插入孔列162B的插入孔161G配置在与调整板160的x方向的另一端边(图中的右边)相距长度X3、并且与第一端边160E1相距长度3Y的位置,成为使插入孔161A在xy平面上旋转半圈的形状。
插入孔161G配置成在x方向上与插入孔161A相距长度X7。
这里,着眼于插入孔161A和161G,从第一端边160E1到插入孔中心点P的距离均为长度4Y。
因此,在调整板160中,从第一端边160E1观察,插入孔161G的区域R1以及插入孔161A的区域R2、R3和R4均相距长度3Y。此外,在调整板160中,从第一端边160E1观察,插入孔161G的区域R2、R3和R4以及插入孔161A的区域R1均相距长度4Y。
插入孔161H~161L均穿设成与插入孔161G同样的形状,并且在沿着y方向的一条直线上顺次地排列成使彼此的间隔在y方向上正好各为长度2Y。此外,插入孔161L与第二端边160E2的间隔为长度4Y。
这里,着眼于插入孔161G~161L各个区域R1(图14C),与第一端边160E1的距离(间隔)分别为3Y、7Y、11Y、15Y和19Y,若将其用算式来表示,则为3Y+n×4Y(其中,n为0至4的整数)。
此外,从第二端边160E2到插入孔161L~161G各个区域R1的距离(间隔)分别为6Y、10Y、14Y、18Y和20Y,若将其用算式来表示,则为6Y+n×4Y(其中,n为0至4的整数)。
这样,第二插入孔列162B的插入孔161G~161L沿着y方向以4Y为周期等间隔地排列。
这里,着眼于插入孔161A和161L,从第一端边160E1到插入孔161A的距离即长度2Y与从第二端边160E2到插入孔161L的距离即长度4Y相差半个周期即长度2Y。
此外,着眼于插入孔161G和161F,从第一端边160E1到插入孔161G的距离即长度3Y与从第二端边160E2到插入孔161F的距离即长度Y相差半个周期即长度2Y。
这样,在调整板160中,在第一插入孔列162A中沿着y方向以长度4Y为周期地配置有6个插入孔161A~161F,并且,在第二插入孔列162B中沿着y方向以长度4Y为周期地配置有5个插入孔161G~161L。
此外,在调整板160中,在第一插入孔列162A与第二插入孔列162B之间,将各插入孔161形成在彼此在xy平面上旋转半圈的方向上,并且从第一端边160E1和第二端边160E2到各插入孔161的间隔各相差长度2Y。
并且,在调整板160的第一面160S1,在第二端边160E2的附近刻有由数字“1”和将其圈起的圆构成的刻印160L1,并且在第一端边160E1的附近刻有由数字“3”和将其圈起的圆构成的刻印160L3。
在调整板160的第二面160S2,如后面所述,在第二端边160E2的附近刻有由数字“2”和将其圈起的圆构成的刻印160L2,并且,在第一端边160E1的附近刻有由数字“4”和将其圈起的圆构成的刻印160L4。
另外,当对保持臂151和152如上述那样地施加外力以将保持爪151C和152C彼此向左右方向分开时,保持部150(图13A)暂时挠曲,从而能够相对于槽部151D和152D而插拔调整板160。
在保持部150被施加将保持爪151C和152C彼此向左右方向分开的外力并且保持臂151和152发生挠曲的状态下调整板160被插入,当外力解除后,保持臂151和152回到原来的形状,从而保持部150如图13B所示地保持该调整板160。
这里,如图15A、图15B、图15C和图15D所示,调整板160按四种保持形态被保持部150保持。
图15A为使调整板160的第一面160S1朝向上方(图中的近前侧)、并且使第一端边160E1朝向前方而与前侧板22的保持基准点Q抵接、使附近刻有刻印160L1的第二端边160E2朝向后方的保持形态。此时,第一插入孔列162A位于第一可插入范围150A内,并且,第二插入孔列162B位于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内。下面,将该保持形态称为该实施方式的第一保持形态。
在该第一保持形态中,从保持基准点Q到处于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内的插入孔161G~161L各自的区域R1(图14C)的距离分别为长度3Y、7Y、···、和19Y。
图15B为使调整板160的第一面160S1朝向上方、并且使第二端边160E2朝向前方而与前侧板22的保持基准点Q抵接、并使附近刻有刻印160L3的第一端边160E1朝向后方的保持形态。此时,第二插入孔列162B位于第一可插入范围150A内,并且,第一插入孔列162A位于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内。下面,将该保持形态称为该实施方式的第二保持形态。
与第一保持形态(图15A)相比较,该第二保持形态的调整板160为沿水平方向旋转半圈的状态。
在该第二保持形态中,从保持基准点Q到处于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内的插入孔161B~161F各自的区域R1(图14C)的距离分别为长度5Y、9Y、···、和21Y。
图15C为使调整板160的第二面160S2朝向上方、并且使第一端边160E1朝向前方而与前侧板22的保持基准点Q抵接、并使附近刻有刻印160L2的第二端边160E2朝向后方的保持形态。此时,第二插入孔列162B位于第一可插入范围150A内,并且,第一插入孔列162A位于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内。下面,将该保持形态称为该实施方式的第三保持形态。
与第一保持形态(图15A)相比较,该第三保持形态的调整板160为以沿前后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半圈的状态。
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从保持基准点Q到处于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内的插入孔161B~161F各自的区域R1(图14C)的距离分别为长度4Y、8Y、···、和20Y。
图15D为使调整板160的第二面160S2朝向上方、并且使第二端边160E2朝向前方而与前侧板22的保持基准点Q抵接、并使附近刻有刻印160L4的第一端边160E1朝向后方的保持形态。此时,第一插入孔列162A位于第一可插入范围150A内,并且,第二插入孔列162B位于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内。下面,将该保持形态称为该实施方式的第四保持形态。
与第一保持形态(图15A)相比较,该第四保持形态的调整板160为以沿左右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半圈的状态。
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从保持基准点Q到处于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内的插入孔161G~161K各自的区域R1(图14C)的距离分别为长度6Y、10Y、14Y和18Y。
这样,在调整板160中,在第一插入孔列162A中沿着y方向以长度4Y为周期地配置6个插入孔161A~161F,并且,在第二插入孔列162B中沿着y方向以长度4Y为周期地配置5个插入孔161G~161L。
此外,在调整板160中,在第一插入孔列162A与162B之间,使各插入孔161彼此朝向相反方向,并且使从第一端边160E1和第二端边160E2到各插入孔161的距离各相差2Y。
由此,在调整板160中,使在第一保持形态、第二保持形态、第三保持形态或者第四保持形态下被保持部50保持时的、从保持基准点Q到处于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内的各插入孔161的区域R1的各距离彼此以同等的长度4Y为周期、并且每个保持形态各相差长度Y。
[2-1-3.插入部的结构]
插入部170(图12)以基部171和插入突起172为中心而构成。基部171形成为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基部71沿前后方向薄的长方体状,并且穿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2个螺纹孔173。基部171的前后方向的厚度是长度Y。
如图16所示,插入突起172由四根插入突起172A、172B、172C和172D构成。
插入突起172A以从基部171的上表面的靠左的部分向上方突出的方式竖立设置,形成为前后薄、上下长的长方体状。
如图17中的平面图所示,该插入突起172A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相当于长度X 4、X5和X6的和,前后方向的长度为长度Y。
插入突起172B以从基部171的上表面的比左右的中央靠右的部分向上方突出的方式竖立设置,是前后薄、上下细长的形状,但从基部171的上表面稍微向上方延伸并先朝向后方弯曲,进而再次朝向上方弯曲。
如图17所示,该插入突起172B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是长度X6、前后方向的长度是长度Y。此外,从插入突起172A观察,插入突起172B位于向右方向隔开长度X7、并且向后方向隔开长度Y的位置。
插入突起172C以与基部171的上表面的插入突起172B的右侧相邻地向上方突出的方式竖立设置,形成为前后薄、上下细长的长方体状。
如图17所示,该插入突起172C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为长度X5、前后方向的长度为长度Y。此外,从插入突起172B观察,插入突起172C位于向前方向隔开长度Y的位置,前后方向的位置与插入突起172A同等地对齐。
插入突起172D以与基部171的上表面的插入突起172B的右侧相邻地向上方突出的方式竖立设置,形成为前后薄、上下细长的长方体状,但与插入突起172B同样,从基部171的上表面稍微向上方延伸并先朝向后方弯曲,进而再次朝向上方弯曲。
如图17所示,该插入突起172D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为长度X4、前后方向的长度为长度Y。此外,从插入突起172C观察,插入突起172D位于向后方向隔开长度Y的位置,前后方向的位置与插入突起172B同等地对齐。
如图16所示,插入部17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部70同样,使两根安装螺钉74分别贯穿插入于两处螺纹孔173后分别与安装部26A的螺纹孔螺合,从而插入部170被安装于前引导件26。
此时,当插入部170安装于前引导件26后,使基部171以及插入突起172A和172C的前表面与该前引导件26的前表面大致一致。
为了方便说明,下面,将表示前引导件26、基部171以及插入突起172A和172C的前表面的线称为该实施方式的前表面线F(图17)。
这样,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插入部170安装于前引导件26,从而使4根插入突起172A~172D与该前引导件26一体化。
[2-2.动作和效果]
在以上结构中,在第二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部125中,在前引导件26的上侧和下侧双方,安装于前引导件26的插入部170的插入突起172A~172D被插入到调整板160的第一插入孔列162A和162B的任一方的插入孔161中。
在保持部150临时地被施加将保持臂151和152的保持爪151C和152C向左右方向扩大的外力的状态下,调整板160被插入到槽部151D和152D之间,外力被解除。
由此,保持部150将该调整板160保持成,使第一插入孔列162A和第二插入孔列162B分别位于第一可插入范围150A和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中的任一方。位置调整部125能够将安装有插入部170的前引导件26的位置固定。
此时,插入部170的插入突起172A(图12)位于保持部150的第一可插入范围150A内,此外,插入突起172B、172C和172D位于保持部150的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内。
这里,在位置调整部125是第一保持形态(图15A)的情况下,即,设想使调整板160的第一面160S1朝向上方并且使第一端边160E1与保持基准点Q抵接的情况。
如图15A所示,例如在插入突起172A位于插入孔161B的区域R2、R3和R4(图14C)时,插入突起172B、172C和172D分别位于插入孔161H的区域R6、R1和R5。此时,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170的前表面线F与保持基准点Q的距离为长度7Y。
此外,在第一保持形态中,插入突起172A被插入到位于第一可插入范围150A内的第一插入孔列162A的任一插入孔161A~161E中。与之相应地,插入突起172B、172C和172D被插入到位于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内的第二插入孔列162B的任一插入孔161G~161L中。
由此,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170的前表面线F能够位于长度3Y、7Y、11Y、15Y或者19Y这样的以长度4Y为周期的离散的位置。
下面,设想在位置调整部125是第二保持形态(图15B)的情况下、即,使调整板160的第一面160S1朝向上方并且使第二端边160E2与保持基准点Q抵接的情况。
如图15B所示,例如在插入突起172A位于插入孔161L的区域R2、R3和R4(图14C)时,插入突起172B、172C和172D分别位于插入孔161E的区域R6、R1和R5。此时,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170的前表面线F与保持基准点Q的距离为长度5Y。
此外,在第二保持形态下,插入突起172A被插入到位于第一可插入范围150A内的第二插入孔列162B的任一插入孔161L~161G中。与之相应地,插入突起172B、172C和172D被插入到位于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内的第一插入孔列162A的任一插入孔161E~161A中。
由此,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170的前表面线F能够位于长度5Y、9Y、13Y、17Y或者21Y这样的以长度4Y为周期的离散的位置。
并且,设想在位置调整部125是第三保持形态(图15C)的情况下、即,使调整板160的第二面160S2朝向上方并且使第一端边160E1与保持基准点Q抵接的情况。
如图15C所示,例如在插入突起172A位于插入孔161H的区域R2、R3和R4(图14C)时,插入突起172C位于插入孔161B的区域R1,插入突起172B和172D分别位于插入孔161C的区域R5和R6。此时,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170的前表面线F与保持基准点Q的距离为长度8Y。
此外,在第三保持形态下,插入突起172A被插入到位于第一可插入范围150A内的第二插入孔列162B的任一插入孔161G~161L中。与之相应地,插入突起172B、172C和172D被插入到位于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内的第一插入孔列162A的任一插入孔161A~161F中。
由此,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170的前表面线F能够位于长度4Y、8Y、12Y、16Y或者20Y这样的以长度4Y为周期的离散的位置。
并且,设想在位置调整部125是第四保持形态(图15D)的情况下、即,使调整板160的第二面160S2朝向上方并且使第二端边160E2与保持基准点Q抵接的情况。
如图15D所示,例如在插入突起172A位于插入孔161E的区域R2、R3和R4(图14C)时,插入突起172C位于插入孔161L的区域R1,插入突起172B和172D分别位于插入孔161K的区域R5和R6。此时,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170的前表面线F与保持基准点Q的距离为长度6Y。
此外,在第四保持形态下,插入突起172A被插入到位于第一可插入范围150A内的第一插入孔列162A的任一插入孔161E~161A中。与之相应地,插入突起172B、172C和172D被插入到位于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内的第二插入孔列162B的任一插入孔161L~161G中。
由此,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170的前表面线F能够位于长度6Y、10Y、14Y或者18Y这样的以长度4Y为周期的离散的位置。
这里,在第一保持形态至第四保持形态之间对从保持基准点Q到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170的前表面线F的距离、即以保持基准点Q为基准的位置进行比较,例如如长度3Y和4Y那样,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是长度Y,短于在y方向上插入孔161的周期即长度4Y。
因此,在位置调整部125中,通过使调整板160相对于保持部150的方向和面彼此不同的第一保持形态、第二保持形态、第三保持形态和第四保持形态组合,从而能够使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170的前表面线F位于3Y、4Y、5Y、6Y、···、19Y、20Y或者21Y这样的每隔长度Y离散的位置。
从其它角度来看,在位置调整部125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分别穿设于调整板160的第一插入孔列162A和第二插入孔列162B的各插入孔161受加工方法等的制约沿y方向周期为长度4Y。
因此,在位置调整部125中,若仅简单地调整插入突起172A~172D相对于调整板160的第一插入孔列162A和第二插入孔列162B的插入位置,则只能按长度4Y来调整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170的前表面线F的位置。
因此,在调整板160(图14A)中,使从第一端边160E1到插入孔161A的距离与从第二端边160E2到插入孔161L的距离相差长度2Y,并且,使从第一端边160E1到插入孔161F的距离与从第二端边160E2到插入孔161G的距离相差长度2Y。
此外,在调整板160中,第一插入孔列162A的各插入孔161A~161F和第二插入孔列162B的各插入孔161G~161L为彼此在xy平面上旋转半圈的形状。
因此,在位置调整部125中,如第一保持形态(图15A)和第二保持形态(图15B)所示,通过调整板160在xy平面上旋转半圈,从而能够使从保持基准点Q到各插入孔161的距离彼此各相差长度2Y。这样的关系在第三保持形态(图15C)和第四保持形态(图15D)之间也成立。
此外,在调整板160中,如图14B所示,关于插入孔161A等,均形成为使孔部161A2相对于y方向的孔宽为长度2Y的孔部161A1和孔部161A3而沿y方向错开(偏离)长度Y。
并且,在调整板160中,通过使沿y方向相邻的插入孔161彼此的间隔正好为2Y,从而从某插入孔161的区域R1(图14C)观察,到同一插入孔161的区域R5和R6的y方向的距离和到相邻的插入孔161的区域R5和R6的y方向的距离均为长度Y(图14A)。
另一方面,在插入部170中,相对于插入突起172B和172D,使插入突起172C沿y方向空开长度Y的间隔配置(图17)。
因此,在位置调整部125中,在将插入突起172C插入成位于某插入孔161的区域R1(图14C)时,相应于调整板160的方向,既可以使插入突起172B和172D位于相同的插入孔161的区域R5和R6,此外也可以使其位于相邻的插入孔161的区域R5和R6。
并且,在调整板160中,将第一插入孔列162A的各插入孔161A~161E的区域R1(图14C)和第二插入孔列162B的各插入孔161G~161L的区域R1配置成沿y方向将彼此的位置错开长度Y(图14A)。
因此,在位置调整部125中,如第一保持形态(图15A)和第三保持形态(图15C)所示,通过调整板160以沿前后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半圈、第一插入孔列162A和第二插入孔列162B左右调换,从而使从保持基准点Q到各插入孔161的距离彼此各相差Y。这样的关系在第二保持形态(图15B)和第四保持形态(图15D)之间也成立。
在位置调整部125中,通过适当地切换四种保持形态即第一保持形态至第四保持形态,从而能够按比第一插入孔列162A和第二插入孔列162B的各插入孔161的周期即长度4Y大幅短的长度Y来调整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170的前表面线F的位置。
此外,保持部150的保持臂151和152的末端分别形成保持爪151C和152C、并且具有挠性。因此,位置调整部125不用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进行固定螺钉55的安装作业及拆卸作业就能够施加外力以将保持爪151C和152C向左右方向扩大,或者仅解除外力就能够使保持部150保持调整板160。
并且,在切换保持形态而使从保持基准点Q到前表面线F的距离分别为Y+n×4Y、2Y+n×4Y、3Y+n×4Y和n×4Y(n为整数)时,使调整板160的朝向前方的刻印160L1~160L4的数字分别为“1”、“2”、“3”和“4”,即与距离除以4Y时的剩余一致。
由此,在位置调整部125中,在保养作业人员等将调整板160的保持形态切换时,能够直观地把握与从保持基准点Q到前表面线F的距离相应的调整板160的面和方向,能够高效率地作业。
在其它方面,第二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部125也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部25同样的作用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二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部125中,将穿设于调整板160的插入孔161形成为曲柄状,在第一插入孔列162A和第二插入孔列162B中使彼此的方向相反并分别沿y方向以长度4Y为周期地排列,此外,使插入孔列彼此的从第一端边160E1和第二端边160E2到各插入孔161的距离不同。并且,使保持部150按使调整板160的方向和面不同的四种保持形态来对调整板160进行保持。因此,位置调整部125通过适当地切换第一保持形态至第四保持形态,从而能够按长度Y为单位来调整将安装于前引导件26的插入部170的插入突起172A~172D分别插入到任一插入孔161中时的前表面线F的位置。
[3.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部25,通过位置调整部225来调整前引导件26的位置。
[3-1.位置调整部的结构]
如与图6和图12对应的图18所示,位置调整部225由分别与保持部50、调整板60和插入部70对应的保持部250、调整板260和插入部270构成。
[3-1-1.保持部的结构]
保持部250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部150大致同样地构成,但代替2个第一可插入范围150A和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而设置有1个可插入范围250A这点不同。
可插入范围250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可插入范围50A大致同样,是保持基准点Q的后方的被槽部151D和152D夹着的沿前后长的范围。
[3-1-2.调整板的结构]
如与图14A对应的图19所示,在调整板260设置有包括6个插入孔261A~261F的插入孔列262。
该调整板260为如下的结构:从第二实施方式的调整板160(图12、图14A、图14B和图14C)省略了第二插入孔列162B的插入孔161G~161L,将第一插入孔列162A的插入孔161A~161F移动到x方向的中央。
各插入孔261A~261F均为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入孔161A同样的形状,此外,沿y方向相邻的插入孔261彼此的间隔也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为长度2Y。
但是,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入孔161A的孔部161A3(图14(B))的部分的x方向的长度不是长度X6,是与孔部161A1同等的长度X4(图19)。
此外,调整板26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调整板60同样,在第二端边260E2的附近刻有由数字“1”和将其圈起的圆构成的刻印260L1,并且在第一端边260E1的附近刻有由数字“2”和将其圈起的圆构成的刻印260L2。
这里,如与图15A和图15B分别对应的图20A和图20B所示,调整板260按两种保持形态被保持部250保持。
此时,调整板260的插入孔列262在任一保持形态下均位于可插入范围250A内。
图20A为使调整板260的第一端边260E1朝向前方而与前侧板22的保持基准点Q抵接并使第二端边260E2朝向后方的保持形态。下面,将该保持形态称为该实施方式的第一保持形态。
在该第一保持形态中,从保持基准点Q到各插入孔261A~261F的区域R5和R6(图14C)的距离分别为2Y、6Y、···和22Y。
此外,在该第一保持形态中,如与图20A对应的图20C所示,从保持基准点Q到各插入孔261A~261E的区域R1(图14C)的距离分别为4Y、8Y、···和20Y。
图20B为使调整板260的第二端边260E2朝向前方而与前侧板22的保持基准点Q抵接并使第一端边260E1朝向后方的保持形态。下面,将该保持形态称为该实施方式的第二保持形态。
在该第二保持形态中,从保持基准点Q到各插入孔261F~261B的区域R5和R6(图14C)的距离分别为3Y、7Y、···和19Y。
此外,在该第二保持形态中,如与图20B对应的图20D所示,从保持基准点Q到各插入孔261E~261A的区域R1(图14C)的距离分别为5Y、7Y、···和21Y。
这样,在调整板260中,使插入孔列262的插入孔261A~261F沿y方向以长度4Y为周期进行配置,并且使从第一端边260E1到插入孔261A的区域R5和R6的距离与从第二端边60E2到插入孔261F的区域R5和R6的距离相差长度Y。
由此,在调整板260中,按第一保持形态和第二保持形态被保持部250保持时的从保持基准点Q到各插入孔261A~261F的区域R5和R6的各距离彼此以同等的长度4Y为周期、并且彼此各相差长度Y。
此外,在调整板260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在第一保持形态和第二保持形态的各个保持形态中,被保持部250保持时的从保持基准点Q到各插入孔261A~261F的区域R5和R6的各距离与到区域R1的距离彼此各相差长度2Y。
[3-1-3.插入部的结构]
如图18所示,插入部270以基部271和插入突起272为中心而构成。
下面,为了方便说明,将图18中朝向前方向的面称为插入部270的第一面270S1,将其相反面称为第二面270S2。
基部27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部71同样地形成为沿前后方向薄的长方体状,并且穿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2个螺纹孔273。
插入突起272由3根插入突起272A、272B和272C构成。插入突起272B形成为沿前后薄、沿上下细长的长方体状,以从基部271的上表面、并且左右的大致中央的第一面270S1侧的位置向上方突出的方式竖立设置。
插入突起272A和272C均与插入突起272B同样地形成为沿前后薄、沿上下细长的长方体状,以从基部271的上表面、并且插入突起272B的左右两侧且靠第二面270S2侧的位置分别向上方突出竖立设置。
上述结构的插入部270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借助于2根安装螺钉74而安装于前引导件26的安装部26A。
这里,插入部270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不同,能够按两种安装方向安装于前引导件26。
即,如图21A所示,在插入部270以第一面270S1朝向前方的状态安装于前引导件26的情况下,使插入突起272A和272C位于前方并使插入突起272B位于更靠后方。
此时,如图22A所示,在平面图上插入突起272A和272C使其前表面与前引导件26的前表面一同位于前表面线F1上。下面,将这样地使第一面270S1朝向前方地将插入部270安装于前引导件26的状态称为第一插入形态。
此外,如图21B所示,在插入部270以第二面270S2朝向前方的状态安装于前引导件26的情况下,使插入突起272B位于前方,并使插入突起272A和272C位于更靠后方。
此时,如图22B所示,在平面图上插入突起272B使其前表面与前引导件26的前表面一同位于前表面线F上。下面,将这样地使第二面270S2朝向前方地将插入部270安装于前引导件26的状态称为第二插入形态。
这样,通过插入部270相对于前引导件26的安装方向沿前后旋转半圈,从而插入部270能够在使插入突起272A和272C的前表面位于前表面线F上的第一插入形态和使插入突起272B的前表面位于前表面线F上的第二插入形态之间进行切换。
[3-2.动作和效果]
在以上结构中,在第三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部225中,在前引导件26的上侧和下侧双方,安装于前引导件26的插入部270的插入突起272A~272D被插入到调整板260的插入孔列262的插入孔261A~261F中。
在保持部250临时地被施加将保持臂151和152的保持爪151C和152C向左右方向扩大的外力的状态下,调整板160被插入到槽部151D与152D之间,外力被解除。
由此,保持部250将该调整板260保持成使插入孔列262位于可插入范围250A内。位置调整部225能够将安装有插入部270的前引导件26的位置固定。
这里,在位置调整部225中,首先设想如下的情况:插入部270是第一插入形态(图21A),因此插入突起272A和272C处于比插入突起272B靠前方。
在该第一插入形态中,并且在保持部250和调整板260是第一保持形态的情况下(图20A),调整板260的第一端边260E1朝向前方而与保持基准点Q抵接,第二端边260E2朝向后方。
如图20A所示,例如在插入突起272A、272C和272B位于插入孔261A的区域R5、R6和R1(图14C)时,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270的前表面线F与保持基准点Q的距离为2Y。
此外,由于插入突起272A~272C被插入到插入孔列262的任一插入孔261A~261F中,因此,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270的前表面线F能够位于长度2Y、6Y、10Y、14Y、18Y或者22Y这样的以长度4Y为周期的离散的位置。
接着,在插入部270是第一插入形态、并且保持部250和调整板260是第二保持形态的情况下(图20B),调整板260的第二端边260E2朝向前方而与保持基准点Q抵接,第一端边260E1朝向后方。
如图20B所示,例如在插入突起272A和272C位于插入孔261F的区域R6和R5(图14C)、并且插入突起272B位于插入孔261E的区域R1时,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270的前表面线F与保持基准点Q的距离为3Y。
此外,由于插入突起272A~272C被插入到插入孔列262的任一插入孔261A~261F中,因此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270的前表面线F能够位于长度3Y、7Y、11Y、15Y或者19Y这样的以长度4Y为周期的离散的位置。
此次,设想如下的情况:在位置调整部225中,插入部270是第二插入形态(图21B),因此插入突起272B处于比插入突起272A和272C靠前方。
在该第二插入形态中,并且在保持部250和调整板260是第一保持形态的情况下(图20C),与图20A的情况同样,调整板260的第一端边260E1朝向前方而与保持基准点Q抵接,第二端边260E2朝向后方。
如图20C所示,例如在插入突起272B位于插入孔261A的区域R1(图14C)、并且插入突起272C和272A位于插入孔261B的区域R5和R6时,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270的前表面线F与保持基准点Q的距离为4Y。
此外,由于插入突起272A~272C被插入到插入孔列262的任一插入孔261A~261F中,因此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270的前表面线F能够位于长度4Y、8Y、12Y、16Y或者20Y这样的以长度4Y为周期的离散的位置。
接着,在插入部270是第二插入形态、并且保持部250和调整板260是第二保持形态的情况下(图20D),与图20B的情况同样,调整板260的第二端边260E2朝向前方而与保持基准点Q抵接,第一端边260E1朝向后方。
如图20D所示,例如在插入突起272B、272C和272A位于插入孔261E的区域R1、R5和R6(图14C)时,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270的前表面线F与保持基准点Q的距离为5Y。
此外,由于插入突起272A~272C被插入到插入孔列262的任一插入孔261A~261E中,因此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270的前表面线F能够位于长度5Y、9Y、13Y、17Y或者21Y这样的以长度4Y为周期的离散的位置。
这里,在各保持形态和各插入形态的组合之间对从保持基准点Q到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270的前表面线F的距离、即以保持基准点Q为基准的位置进行比较,例如如长度3Y和4Y那样,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是长度Y,短于在y方向上插入孔261的周期即长度4Y。
因此,在位置调整部225中,通过使调整板160相对于保持部150的方向彼此不同的第一保持形态和第二保持形态与插入部270相对于前引导件26的安装方向彼此不同的第一插入形态和第二插入形态组合,从而能够使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270的前表面线F位于2Y、3Y、4Y、···、21Y和22Y这样的每隔长度Y离散的位置。
从其它角度来看,在位置调整部225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穿设于调整板260的插入孔列262的各插入孔261受加工方法等的制约而沿y方向以长度4Y为周期地配置。
因此,在位置调整部225中,若仅简单地调整插入突起272A~172C相对于调整板260的插入孔列262的插入位置,则只能按长度4Y的间隔来调整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270的前表面线F的位置。
因此,在调整板260(图19)中,插入孔261的形状及相邻的插入孔261彼此的间隔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并且使从第一端边260E1到插入孔261A的距离与从第二端边260E2到插入孔161F的距离彼此不同。
因此,在位置调整部225中,如第一保持形态·第一插入形态的情况(图20A)和第二保持形态·第一插入形态的情况(图20B)所示,通过调整板260在xy平面上旋转半圈,从而能够使从保持基准点Q到各插入孔161的距离彼此各相差长度Y。这样的关系在第一保持形态·第二插入形态的情况(图20C)和第二保持形态·第二插入形态的情况(图20D)之间也成立。
此外,在调整板260中,以成为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插入孔列162A的插入孔161同样的形状和配置间隔的方式形成有插入孔列262的各插入孔261。
因此,在调整板260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从某插入孔261的区域R1(图14C)观察,到同一插入孔261的区域R5和R6的y方向的距离和到相邻的插入孔261的区域R5和R6的y方向的距离均为长度Y(图19)。
另一方面,由于插入部270的相对于前引导件26的安装方向能够反转,因此能够在使插入突起272A和272C与前表面线F对齐的第一插入形态与使插入突起272B与前表面线F对齐的第二插入形态之间进行切换(图21A、图21B、图22A和图22B)。
由此,在位置调整部225中,如第一保持形态·第一插入形态的情况(图20A)和第一保持形态·第二插入形态的情况(图20C)所示,通过在第一插入形态和第二插入形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能够使从保持基准点Q到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270的前表面线F的距离彼此各相差长度2Y。这样的关系在第二保持形态·第一插入形态的情况(图20B)和第二保持形态·第二插入形态的情况(图20D)之间也成立。
在位置调整部225中,通过分别适当地切换两种保持形态和两种插入形态,从而能够按比插入孔列262的插入孔261的周期即长度4Y大幅短的长度Y来调整前引导件26和插入部270的前表面线F的位置。
在其它方面,第三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部225也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部25同样的作用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三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部225中,沿y方向以长度4Y为周期地配置调整板260的插入孔列262的各插入孔261,使从第一端边260E1和第二端边260E2到各插入孔261的距离彼此各相差长度Y。此外,保持部250按使调整板260的方向不同的两种保持形态对调整板260进行保持。并且,插入部270能够切换成使相对于前引导件26的安装方向前后反转的两种插入形态。并且,位置调整部225通过适当地切换第一保持形态和第二保持形态与第一插入形态和第二插入形态,从而能够按长度Y为单位来调整将安装于前引导件26的插入部270的插入突起272A~272C分别插入到任一插入孔161中时的前表面线F的位置。
[4.其它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插入孔61在xy平面上的形状为长方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使插入孔61在xy平面上的形状为正方形、多边形、或者圆形等、或者如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那样为曲柄状等各种形状。
此外,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使插入突起72的上表面的形状与插入孔61在xy平面上的形状大致相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如第三实施方式那样使插入突起272A~272C的上表面的形状与插入孔261在xy平面上的形状不同。在该情况下,主要是在将插入突起272A~272C插入到插入孔261中时能够相对于调整板260而将插入部270的位置固定即可。
并且,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调整板60仅设置1列插入孔列62,在相对于保持部50而使该调整板60的安装方向旋转半圈以成为两种保持形态时,在两保持形态中共用该插入孔列62,对以上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相对于保持部50而使该调整板60的安装方向以其它各种角度为单位旋转并成为多种保持形态时共用一部分插入孔,或者也可以根据保持形态采用不同的插入孔列。
例如,也可以如图23所示地,将调整板360构成为正方形板状,设置沿y方向的插入孔列362A和沿x方向的插入孔列362B双方,共用处于二者交叉的位置的插入孔361。
在该调整板360中,通过使各插入列与各端边的间隔如长度Y、2Y、3Y和4Y那样地彼此不同,并通过相对于保持部50(图6)等而使插入的方向各相差90度,从而能够切换成四种保持形态,并且能够按长度Y为单位来调整从保持基准点Q到处于可插入范围50A内的各插入孔的距离。
此外,例如如图24A所示,在与保持部50对应的保持部450中,将可插入范围450A设定在比保持臂51和52的中间靠右的位置。此外,如与图7对应的图24B所示,在与调整板60对应的调整板460中,穿设2列插入孔列462A和462B,并使从端边460E1和460E2到各插入孔461的间隔相差长度Y、2Y、3Y和4Y这四种。
通过使保持部450保持调整板460时的方向和面反转,从而仅使插入孔列462A或者462B的任一方位于可插入范围450A内,能够按长度Y为单位来调整从保持基准点Q到处于可插入范围450A内的各插入孔461的距离。
并且,在该情况下,如代替调整板460的调整板560那样,以分别沿四个端边的方式设置4列插入孔列562A、562B、562C和562D,使从各端边到各插入孔的距离按8种方式不同,从而能够切换8种保持形态,并且能够按长度0.5Y为单位来调整从保持基准点Q到处于可插入范围450A(图24A)内的各插入孔的距离。
即,在本发明中,通过使调整板相对于保持部的方向和面不同而获得n种(n是2以上的整数)保持形态,并按保持形态使各插入孔列处于可插入范围内时的各插入孔的位置各相差插入孔的周期的1/n,从而能够按该周期的1/n的长度来细微地调整插入部的位置。
并且,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调整板60为扁平的长方体状、即长方形板状并以沿厚度方向贯穿该调整板60的方式穿设各插入孔6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将调整板60构成为立方体状等各种多面体状,并将保持部50构成为能够保持该多面体。在该情况下,穿设于调整板60的插入孔61也可以为不贯穿该调整板60而能够将插入部70的插入突起72充分地插入的程度的深度的孔。关于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也同样。
并且,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通过使调整板60的从第一端边60E1到插入孔61A的间隔与从第二端边60E2到插入孔61E的间隔不同,从而按保持形态使保持部保持该调整板60时的从保持基准点Q到各插入孔61的间隔不同。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使每种保持形态的从保持基准点Q到各插入孔61的间隔不同。
例如,如图26A所示,与保持部50(图6)对应的保持部650具有与保持臂51和52对应的保持臂651和652。形成于保持臂651和652的槽部651D和652D在前端附近被与前侧板22上的从保持基准点Q到后方长度为2Y的部分对应的定位部651E和652E填埋。
另一方面,如与图7对应的图26B所示,与调整板60对应的调整板660的从第一端边660E1到插入孔661A的间隔与从第二端边660E2到插入孔661E的间隔均统一成长度2Y,但仅第一端边660E1的两端部分分别形成有向y方向在长度2Y范围切口的缺口部665A和665B。
根据上述结构,如图27A中第一保持形态所示,在保持部650以使调整板660的第一端边660E1侧朝向前方的方式对调整板660进行保持时,利用缺口部665A和665B而分别避开定位部651E和652E。因此,在调整板660中,使第一端边660E1与前侧板22抵接,并使从保持基准点Q到插入孔661A的间隔为长度2Y。
另一方面,如图27B中第二保持形态所示,在保持部650以使调整板660的第二端边660E2侧朝向前方的方式对调整板660进行保持时,使定位部651E和652E分别与第二端边660E2的两端部分抵接。因此,调整板660成为使第二端边660E2从前侧板22抬起(离开)长度2Y的状态,从保持基准点Q到插入孔661E的间隔为长度4Y。
这样,在保持部650和调整板660中,通过按保持形态使从保持基准点Q到调整板660的距离不同,也能够使从保持基准点Q到插入孔的间隔不同。关于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也同样。
并且,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将4根插入突起172A~172D设置于插入部170并均插入于调整板160的各插入孔161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通过省略插入突起172A而仅为3根插入突起172B~172D并将它们插入于调整板160的各插入孔161中。在该情况下,在各保持形态下,实质上不采用处于第一可插入范围150A内的各插入孔,仅采用处于第二可插入范围150B内的各插入孔。
并且,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将第一插入孔列162A和第二插入孔列162B这样的2列插入孔列设置于调整板16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在调整板160设置3列以上的插入孔列。
并且,在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将3根插入突起272A~272C设置于插入部270、并将它们插入于调整板260的各插入孔261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与图18中的一部分对应的图28(A)所示地在代替插入部270的插入部770中,在基部771的上表面仅设置1根插入突起772。
该插入突起772构成为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入突起172A大致同样,并且以前表面与图28(A)中的前侧面即第一面770S1对齐的方式竖立地设置在基部771的上表面的偏置的位置。
此外,与插入部270(图21A和图21B)同样,插入部770按两种安装方向安装于前引导件26。即,如与图22A对应的图28(B)中的平面图所示,插入部770在第一插入形态时使插入突起772的前表面与前表面线F重叠。此外,如与图22B对应的图28(C)中的平面图所示,插入部770在第二插入形态时使插入突起772的前表面与前表面线F分开长度2Y。
根据上述结构,如与图20A~图20D分别对应的图29A~图29D所示,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插入部770通过分别对第一保持形态和第二保持形态以及第一插入形态和第二插入形态适当地进行切换而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使自保持基准点Q起的前表面线F位于2Y、3Y、···21Y和22Y这样的按长度Y分离的位置。
并且,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使将插入部270安装于前引导件26时的安装方向相差180度(即沿前后方向反转),从而切换成两种插入形态。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使将插入部270安装于前引导件26时的安装方向沿4个方向各相差90度而切换成四种插入形态等、切换成与能够安装的方向的数量相应的各种数量的插入形态。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按插入形态使将插入突起272A等插入到插入孔261中时的前表面线F的位置相差比插入孔列262的插入孔261的周期(例如长度4Y)短的距离。
并且,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设置于插入部70的插入突起72为上下细长的长方体状,调整板60的插入孔61为沿上下方向穿设的方孔,将插入突起72插入到插入孔列62的任一插入孔61中。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这样:例如代替插入部70而将在上表面穿设有螺纹孔的螺纹孔部安装于前引导件26,在调整板60穿设多个代替各插入孔61的规定直径的圆孔即贯穿插入孔,使代替插入突起72的安装螺钉穿过调整板60的任一贯穿插入孔而与螺纹孔部螺合,从而调整并固定螺纹孔部相对于调整板60的前后方向的位置。
此外,也可以例如如图30A和图30B所示,在代替调整板60的调整板860中,代替各插入孔61而在下表面860S1突出地设置多个小的半球状的突起即嵌合突起861。在该情况下,如图31A和图31B所示,在代替插入部70的被调整体870中,在基部871的上表面设置上下短的长方体状的突出部872,在该突出部872的上表面形成与嵌合突起861嵌合的形状的嵌合凹部872D。在该结构中,通过在前引导件26的上下各个位置调整部中使嵌合凹部872D与任一嵌合突起861嵌合,从而能够相对于保持调整板860的保持部50而调整并固定被调整体870的前后方向的位置。
这样,在本发明中,通过使多个配置于调整板60的具有各种形状的嵌合部中的任一个与安装于前引导件26的插入部70或形成于被调整体870的具有各种形状的被嵌合部彼此嵌合,从而能够相对于保持调整板60的保持部50而将前引导件26的位置固定成沿前后方向调整后不容易移动即可。关于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也同样。
并且,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垫圈54和固定螺钉55、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保持爪151C和152C,从而通过保持部50等将调整板60等保持成能够拆卸,对以上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其它各种方法借助于保持部50等将调整板60等保持成能够拆卸。
并且,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与一根前引导件26的上端和下端配合地设置2个位置调整部2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相对于一根前引导件26而设置1个或者3个以上的位置调整部25。关于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也同样。
并且,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在安装于现金自动存取款机1的纸币盒17内对前引导件26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进行调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对各种装置的各种部件的位置进行调整。特别是,本发明适合于如调整板60那样地插入孔61的最小间隔、即最小周期被限制的情况下按短于该最小周期的间隔来调整位置的部位。
并且,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由作为调整体的调整板60、作为保持部的保持部50和作为被调整体的插入部70构成作为位置调整装置的位置调整部2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其它具有各种结构的调整体、保持部和被调整体构成位置调整装置。
并且,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由作为固定侧部的逆动引导件24、作为调整体的调整板60、作为保持部的保持部50、作为被调整体的插入部70和作为可动侧部的前引导件26构成作为纸页类处理装置的现金自动存取款机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其它具有各种结构的固定侧部、调整体、保持部、被调整体和可动侧部构成纸页类处理装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在按比能够加工的周期细的精度来调整部件相对于主体的位置的各种装置中也可以利用本发明。
日本申请2012-249636的整个公开作为参照而被本说明书引用。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所有文献、专利申请和技术规格与具体且个别地记载个别的文献、专利申请和技术规格作为参照而被引用的情况同程度地作为参照而被引用在本说明书中。

Claims (11)

1.一种位置调整装置,该位置调整装置具备:
调整体,其具有嵌合部列,上述嵌合部列由具有规定形状的多个嵌合部沿规定方向按规定的嵌合周期配置而成;
保持部,其通过多个保持形态中的任一形态将上述调整体保持成:使上述嵌合部列朝向规定的保持方向、并且位于沿规定的调整方向设定的可嵌合范围内;和
被调整体,通过使与上述嵌合部嵌合的被嵌合部与处于上述可嵌合范围内的上述嵌合部列的上述嵌合部中的任一方嵌合,从而确定上述被调整体相对于上述保持部的位置,
上述嵌合部列被配置成:上述调整体被上述保持部按第一保持形态保持时上述被嵌合部与处于上述可嵌合范围内的上述嵌合部列的上述嵌合部中的任一方嵌合的上述被调整体的位置、与上述调整体被上述保持部按第二保持形态保持时上述被嵌合部与处于上述可嵌合范围内的上述嵌合部列的上述嵌合部中的任一方嵌合的上述被调整体的位置之间的最小距离短于上述规定的嵌合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整装置,其中,
在上述调整体的同一侧面配置有多个上述嵌合部列,
上述保持部把上述调整体的第一侧面朝向上述规定的保持方向,并且第二侧面分别朝向彼此不同的多个方向的形态作为彼此不同的上述保持形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位置调整装置,其中,
上述嵌合部在使上述第二侧面朝向不同方向的上述多个保持形态下与上述被嵌合部分别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位置调整装置,其中,
上述保持部把上述调整体的上述第一侧面朝向上述规定的保持方向,并且上述第二侧面朝向彼此相反方向的两个形态分别作为彼此不同的保持形态,
上述调整体在第一保持形态下从与上述保持部的规定的基准点抵接的第一端边到处于上述可嵌合范围内的最近的上述嵌合部的距离、与在第二保持形态下从与上述基准点抵接的第二端边到处于上述可嵌合范围内的最近的上述嵌合部的距离之间的差短于上述嵌合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整装置,其中,
在上述调整体的多个侧面分别配置有上述嵌合部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位置调整装置,其中,
在上述调整体的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的两侧面分别配置有上述嵌合部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整装置,其中,
上述调整体具有彼此平行地配置的多个上述嵌合部列,
上述被调整体具有多个被嵌合部,上述多个被嵌合部与上述多个嵌合部列各自的各嵌合部分别嵌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整装置,其中,
上述保持部把上述调整体的第一侧面朝向上述规定的保持方向,并且第二侧面朝向彼此相反方向的两个形态分别作为彼此不同的保持形态,
在上述调整体中,构成第一嵌合部列的各嵌合部的形状与使构成第二嵌合部列的各嵌合部以沿着上述规定的保持方向的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半圈后的形状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整装置,其中,
上述调整体形成为板状,
上述嵌合部是贯穿上述调整体的板面的插入孔,
上述被嵌合体是被插入到上述插入孔中的插入突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整装置,其中,
上述被调整体具有使上述被嵌合部相对于上述规定的调整方向朝向彼此不同方向的多个插入形态,通过在上述被嵌合部与上述调整体的上述嵌合部嵌合时使上述插入形态不同,从而使上述规定的调整方向的位置相差短于上述嵌合周期的距离。
11.一种纸页类处理装置,该纸页类处理装置具备:
固定侧部,其是对纸页状介质进行蓄积的蓄积空间的一侧面;
调整体,其具有嵌合部列,上述嵌合部列由具有规定形状的多个嵌合部沿规定方向按规定的嵌合周期配置而成;
保持部,其通过多个保持形态中的任一形态将上述调整体保持成:使上述嵌合部列中的任一方朝向规定的保持方向、并且位于沿与上述固定侧部接触和分离的方向即调整方向设定的可嵌合范围内;
被调整体,通过使与上述嵌合部嵌合的被嵌合部与处于上述可嵌合范围内的上述嵌合部列的上述嵌合部中的任一方嵌合,从而确定上述被调整体相对于上述保持部的位置;和
可动侧部,其是安装于上述被调整体并与上述蓄积空间的上述固定侧部对置的侧面,
各嵌合部列被配置成:上述调整体被上述保持部按第一保持形态保持时上述被嵌合部与处于上述可嵌合范围内的上述嵌合部列的上述嵌合部中的任一方嵌合的上述被调整体的位置、与按第二保持形态保持时上述被嵌合部与处于上述可嵌合范围内的上述嵌合部列的上述嵌合部中的任一方嵌合的上述被调整体的位置之间的最小距离短于上述规定的嵌合周期。
CN201380057550.0A 2012-11-13 2013-10-07 位置调整装置和纸页类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96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9636A JP5983334B2 (ja) 2012-11-13 2012-11-13 位置調整装置及び紙葉類処理装置
JP2012-249636 2012-11-13
PCT/JP2013/077264 WO2014077050A1 (ja) 2012-11-13 2013-10-07 位置調整装置及び紙葉類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9647A true CN104769647A (zh) 2015-07-08
CN104769647B CN104769647B (zh) 2017-03-01

Family

ID=50730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755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9647B (zh) 2012-11-13 2013-10-07 位置调整装置和纸页类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352925B2 (zh)
JP (1) JP5983334B2 (zh)
CN (1) CN104769647B (zh)
BR (1) BR112015010673A2 (zh)
IN (1) IN2015DN03958A (zh)
RU (1) RU2602370C1 (zh)
WO (1) WO201407705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0576A (zh) * 2017-12-28 2018-06-29 南京怡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金融设备及其存储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48447A (ja) * 2014-08-27 2016-04-07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紙葉類処理装置
JP6612025B2 (ja) * 2014-09-30 2019-11-27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紙葉類処理装置、管理装置及び紙葉類処理方法
JP6435772B2 (ja) * 2014-10-22 2018-12-12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収納装置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JP6459756B2 (ja) * 2015-04-28 2019-01-30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収納装置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RU2677599C2 (ru) * 2016-05-17 2019-01-17 Атек Ап Ко., Лтд. Финансо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м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89598U (zh) * 2009-08-28 2010-05-26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自助服务设备及其钱箱
CN101817462A (zh) * 2009-02-27 2010-09-01 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纸片类收纳装置
JP2011129043A (ja) * 2009-12-21 2011-06-30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紙葉類処理装置
JP4878516B2 (ja) * 2006-07-12 2012-02-15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葉類集積装置
JP4887809B2 (ja) * 2006-01-31 2012-02-29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紙葉類集積装置
CN102712433A (zh) * 2010-01-21 2012-10-03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纸片类收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9068A (en) * 1961-12-12 1965-08-03 Thomas & Betts Corp Multiple terminal mounting device
JPH0372562U (zh) * 1989-11-09 1991-07-22
DE10234970B4 (de) * 2002-07-31 2005-04-28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tapeln von Blattgut
JP5044836B2 (ja) * 2006-07-31 2012-10-10 旭精工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案内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87809B2 (ja) * 2006-01-31 2012-02-29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紙葉類集積装置
JP4878516B2 (ja) * 2006-07-12 2012-02-15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葉類集積装置
CN101817462A (zh) * 2009-02-27 2010-09-01 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纸片类收纳装置
CN201489598U (zh) * 2009-08-28 2010-05-26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自助服务设备及其钱箱
JP2011129043A (ja) * 2009-12-21 2011-06-30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紙葉類処理装置
CN102712433A (zh) * 2010-01-21 2012-10-03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纸片类收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0576A (zh) * 2017-12-28 2018-06-29 南京怡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金融设备及其存储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83334B2 (ja) 2016-08-31
IN2015DN03958A (zh) 2015-10-02
CN104769647B (zh) 2017-03-01
BR112015010673A2 (pt) 2017-07-11
WO2014077050A1 (ja) 2014-05-22
JP2014098997A (ja) 2014-05-29
RU2602370C1 (ru) 2016-11-20
US9352925B2 (en) 2016-05-31
US20150291381A1 (en) 2015-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9647A (zh) 位置调整装置和纸页类处理装置
CN102119404B (zh) 纸币存取款机
CN104919501B (zh) 介质容纳装置和介质处理装置
CN103426229A (zh) 纸片类输送装置以及纸片类处理装置
US10167151B2 (en) Medium conveyance device and medium transaction device
JP6303775B2 (ja) 媒体集積装置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CN105247578A (zh) 介质保护装置和介质分离聚集装置
JP6369196B2 (ja) 媒体処理装置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CN105122319A (zh) 介质聚集装置和介质处理装置
CN103258367A (zh) 介质交易装置
CN106251471B (zh) 介质导引部件以及纸张类处理装置
JP6589383B2 (ja) 搬送ガイド、媒体収納庫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KR102079706B1 (ko) 금융자동화기기의 카세트 모듈
CN105392721A (zh) 介质输送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JP6459756B2 (ja) 媒体収納装置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CN102194288A (zh) 媒介处理装置和金融设备
CN104700494B (zh) 传感器以及监视装置
CN106663349A (zh) 介质收纳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EP2586738B1 (e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aligned bunch of items of media, and method of using said apparatus to provide an aligned bunch of items of media
CN107614405B (zh) 输送方向切换装置和介质处理装置
US11636739B2 (en) Apparatus for storing medium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3377513B (zh) 自动交易装置
KR101212109B1 (ko) 지폐 처리 장치
CN106056791B (zh) 介质输送装置及介质交易装置
CN106204954A (zh) 动力传递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

Termination date: 202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