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9343B - 流体控制设备歧管、歧管组装方法、连接用工具 - Google Patents

流体控制设备歧管、歧管组装方法、连接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9343B
CN104769343B CN201380057699.9A CN201380057699A CN104769343B CN 104769343 B CN104769343 B CN 104769343B CN 201380057699 A CN201380057699 A CN 201380057699A CN 104769343 B CN104769343 B CN 104769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unk
connecting portion
manifold
clamping element
fluid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76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9343A (zh
Inventor
竹田秀行
西垣绿
岩田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K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K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KD Corp filed Critical CK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69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9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03Housing formed from a plurality of the same valv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0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25B27/1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inserting fittings into ho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3/00Flanged joints
    • F16L23/04Flanged joints the flanges being connected by members tensioned in the radial pla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3/00Flanged joints
    • F16L23/16Flanged joi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ling means
    • F16L23/162Flanged joi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ling means the pipe ends abutting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3/00Flanged joints
    • F16L23/16Flanged joi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ling means
    • F16L23/18Flanged joi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ling means the sealing means being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41/00Branching pipes; Joining pipes to walls
    • F16L41/02Branch units, e.g. made in one piece, welded, riveted
    • F16L41/03Branch units, e.g. made in one piece, welded, riveted comprising junction pieces for four or more pipe me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0318Processes
    • Y10T137/0402Cleaning, repairing, or assemb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598With repair, tapp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598With repair, tapp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means
    • Y10T137/6116With holding means functioning only during transportation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77With flow control means for branched passag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77With flow control means for branched passages
    • Y10T137/87885Sectional block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796Puller or pusher means, contained force multiplying operator
    • Y10T29/53896Puller or pusher means, contained force multiplying operator having lever operator
    • Y10T29/539Plier typ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不使用安装槽而将第一零件及第二零件向密封构件压入。因此,本发明的一方案具有第一躯干、第二躯干、连接部,该连接部在第一躯干与第二躯干之间夹设密封构件,使连接用工具与第一躯干和第二躯干的扣合面扣合。而且,通过向扣合面施加载荷而将第一躯干与第二躯干拉近,使密封构件相互为压入状态,并通过夹紧件来保持压入状态。而且,在第一躯干和第二躯干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的主体部的内侧设置向与拉近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扩展的多个扣合面。

Description

流体控制设备歧管、歧管组装方法、连接用工具
技术领域
涉及具有第一躯干、第二躯干、连接部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歧管组装方法、连接用工具,该连接部在该第一躯干与该第二躯干之间夹设密封构件,使连接用工具与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的扣合面扣合,通过向所述扣合面施加载荷而将所述第一躯干与所述第二躯干拉近,使所述密封构件相互为压入状态,并利用夹紧件来保持所述压入状态。
背景技术
例如,以往的将第一躯干及第二躯干向密封构件压入的顺序如下进行说明。
图25是现有技术的连接用工具的外观立体图。图26是现有技术的躯干和密封构件临时插入的剖视图。
首先,设为对于图26记载的安装槽4m和安装槽5m安装有图25的连接用工具100的第一臂扣合部101和第二臂扣合部102的状态。
接着,通过将图25所示的连接用工具100的手动把手104拉近,而以把手轴105为支点而使第一臂扣合部101和第二臂扣合部102接近,将第一躯干2和第二躯干3向密封构件6压入。在向密封构件6压入后,通过未图示的夹紧件来保持连接部。
另外,包含连接的第一躯干和第二躯干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利用与夹紧件不同的固定构件,利用安装槽4m和安装槽5m向固定板进行固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483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将第一躯干2和第二躯干3向密封构件6压入,需要大的拉近载荷。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耐受大的载荷并将密封构件6均匀地压入而设置了安装槽4m及安装槽5m。然而,如图26所示,由于用于设置安装槽4m及安装槽5m的空间的存在,而第一躯干2与第二躯干3的间隔变宽,阻碍紧凑化。
另外,连接用的夹紧件的第一夹紧件构件与第二夹紧件构件的扣合部存在因外力而错误地脱落的情况。
另外,为了将歧管固定于固定板,需要专用固定构件和安装专用固定构件的安装槽空间。其结果是,零件个数增加,会阻碍紧凑化。
另外,在图15的示出现有技术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固定于固定板的状态的剖视图中,将第一躯干2B1与第二躯干2B2连接而利用夹紧件60B夹紧后,通过该躯干的安装螺栓直接向固定板80固定。这种情况下,存在,由于从躯干的固定面到连接部的尺寸变动而产生间隙Z,通过过分地拧紧安装螺栓,而向躯干主体及连接部施加过分的载荷,从而成为流体泄漏、工作不良的原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点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歧管组装方法及连接用工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以下,对于解决上述课题而有效的方案,根据需要一边示出效果等一边进行说明。
(1)一种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具有第一躯干、第二躯干、连接部,该连接部在该第一躯干与该第二躯干之间夹设密封构件,使连接用工具与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的扣合面扣合,通过向所述扣合面施加载荷而将所述第一躯干与所述第二躯干拉近,使所述密封构件相互为压入状态,并利用夹紧件来保持所述压入状态,所述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的主体部的内侧设置向与拉近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扩展的所述扣合面。
在上述(1)的结构中,由于使用主体部的内侧的扣合面来拉近,因此无需另行设置安装槽,不需要安装槽空间。因此,能够实现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紧凑化。而且,通过多个扣合面能够增加扣合面积,由于使拉近载荷分散,因此不会使躯干变形或破损而能够增加载荷。
(2)在(1)记载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中,优选的是,所述扣合面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的螺纹孔的面。
在上述(2)的结构中,也可以利用设置作为螺纹孔的孔的连接部侧的面作为扣合面。因此,若螺纹孔贯通,则能够将扣合面设置在距躯干的端面深的位置,对于密封构件能够从大范围均等地施加拉近载荷。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密封构件倾斜地被压入的情况。
(3)在(1)或(2)记载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中,优选的是,所述扣合面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的成型减薄部的面。
在上述(3)的结构中,能够成形熔融金属流动良好,或防止树脂的成形毛刺,或将为了节约成形树脂原料而设置的减薄部直接使用作为扣合面。其结果是,不需要设置扣合面的空间。
(4)在(1)或(2)记载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中,优选的是,所述扣合面的范围中,距所述主体部的连接用工具插入侧端面最远的距离大于所述端面与所述密封构件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4)的结构中,成为扣合面的范围在距主体部端面的距离中达到超过密封构件的中心轴的位置,向该扣合面施加拉近载荷时,该载荷夹着密封构件的中心轴而向两侧施加,因此能够防止密封构件倾斜地被压入的情况。
(5)在(1)或(2)记载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躯干及所述第二躯干中的任一方或两方设置至少2个以上的阀座,所述扣合面包括所述阀座之间的分隔壁面。
在上述(5)的结构中,可以使用分隔壁面作为扣合面。分隔壁面的扣合面积大,在构造上具有强度,因此通过该大扣合面积能够使拉近载荷分散,通过该构造上的强度能够不使躯干变形或破损地施加载荷。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流体泄漏或动作不良等不良情况。
(6)在(1)或(2)记载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中,优选的是,所述夹紧件由第一夹紧件构件和第二夹紧件构件构成,将所述连接部夹紧,在所述第一夹紧件构件形成用于向固定板固定的安装面,在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固定板抵接时,所述第一夹紧件构件与所述第二夹紧件构件无法分解。
在上述(6)的结构中,夹紧件保持连接部并将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向固定板固定,而且只要安装于固定板,夹紧件就不会脱落。其结果是,不需要固定用的安装槽及其空间,不需要专用的固定构件,而且也能够防止出错而夹紧件脱落的情况。
(7)在(6)记载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夹紧件构件优选与超过连接部的整周的1/2的部分扣合。
在上述(7)的结构中,第一夹紧件构件与超过连接部的整周的1/2的部分扣合,因此仅通过第一夹紧件构件就能够容易地进行临时固定,组装作业性良好。
(8)在(1)或(2)记载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中,优选的是,所述夹紧件与所述连接部的扣合面相互平行。
在上述(8)的结构中,多个连接部位置或夹紧件构件位置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的变动通过夹紧件中的移动来吸收,因此不向流体控制设备歧管施加不必要的载荷而能够将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向固定板固定。
(9)在(1)或(2)记载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具有2个或3个阀座,所述连接部为1个以上部位。
在上述(9)的结构中,能够应对阀座的个数为4个以上的全部的个数的歧管。其结果是,躯干的种类可以仅为2种。
(10)在(1)或(2)记载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中,优选的是,在将所述第一躯干与所述第二躯干拉近而使所述密封构件成为所述压入状态之后,向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组装其他的构成构件。
在上述(10)的结构中,在组装后可以利用由其他的构件覆盖的扣合面。而且,组装而覆盖扣合面的凹凸,因此能够使外观良好。
(11)优选的是,一种歧管组装方法,该歧管具有第一躯干、第二躯干、连接部,该连接部在该第一躯干与该第二躯干之间夹设密封构件,使连接用工具与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扣合,通过向该扣合面施加载荷而将所述第一躯干与所述第二躯干拉近,使所述密封构件相互为压入状态,并利用夹紧件来保持所述压入状态,其中,利用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的主体部内侧的向与拉近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扩展的多个所述扣合面。
在上述(11)的结构中,由于使用主体部的内侧的扣合面来拉近,因此无需另行设置安装槽,不需要安装槽空间。因此,能够实现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紧凑化。而且,通过多个扣合面能够增加扣合面积,由于使拉近载荷分散,因此不会使躯干变形或破损而能够增加载荷。
(12)优选的是,一种连接用工具,在第一躯干与第二躯干之间夹设密封构件,通过向所述第一躯干与所述第二躯干的扣合面施加载荷而将所述第一躯干与所述第二躯干拉近,使所述密封构件相互压入,其中,具有与处于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的主体部内侧的向与拉近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扩展的多个所述扣合面扣合的扣合面。
在上述(12)的结构中,利用主体部内侧的扣合部来拉近,因此无需设置安装槽,不需要安装槽的空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使用安装槽而能够将第一零件及第二零件向密封构件压入。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固定于固定板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AA剖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BB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躯干的俯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躯干的仰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所示的第一躯干的CC剖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所示的第一躯干的DD剖视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0所示的第一躯干和密封构件的组装顺序(第一工序)的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0所示的第二躯干和密封构件的组装顺序(第一工序)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所示的第一躯干的DD剖视图和第二躯干、及图20所示的第一扣合部的GG剖视图的组装顺序(第二工序)的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所示的第一躯干的DD剖视图和第二躯干、及图20所示的第一扣合部的GG剖视图的组装顺序(第三工序)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所示的第一躯干的DD剖视图和第二躯干、及图20所示的第一扣合部的GG剖视图和夹紧件的组装顺序(第四工序)的图。
图1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2所示的组装顺序(第四工序)的FF截面的分解图。
图1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固定于固定板的状态的连接部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固定于固定板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用工具的主视图。
图1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用工具的左侧视图。
图1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扣合部的主视图。
图1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扣合部的右侧视图。
图2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扣合部的俯视图。
图2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扣合部的外观立体图。
图22是变形例的第一扣合部的俯视图。
图2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的俯视图。
图2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的EE剖视图。
图25是现有技术的连接用工具的外观立体图。
图26是现有技术的躯干和密封构件临时插入的剖视图。
图2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用工具的仰视图。
图2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7所示的连接用工具的HH剖视图。
图2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8所示的连接用工具的FF剖视图。
图3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主视图。
图3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图30所示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HH剖视图。
图3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壁面安装时)的外观主视立体图。
图3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壁面安装时)的外观后视立体图。
图3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地板面安装时)的外观主视立体图。
图3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地板面安装时)的外观后视立体图。
图3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图30所示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II剖视图。
图3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图30所示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2)的II剖视图。
图38是现有技术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剖视图。对应于图30所示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II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歧管组装方法及连接用工具的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整体结构>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固定于固定板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AA剖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流体控制设备歧管1由第一躯干2、第二躯干3、密封构件6(在图1及图2中收纳于夹紧件60内,因此在表面未示出)、夹紧件60构成。
<第一躯干及第二躯干的整体结构>
第一躯干2、第二躯干3及密封构件6由于是流过腐蚀性高的液体的流体控制设备,因此由耐药品性高的树脂形成。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躯干的俯视图。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躯干的仰视图。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0所示的第一躯干和密封构件的组装顺序(第一工序)的图。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躯干2由大致长方体的主体部20及从主体部20延伸的第一连接部4、第一端口212及第二端口222构成。同样,如图8所示,第二躯干3由大致长方体的主体部30及从主体部30延伸的第二连接部5和端口构成。第一躯干2及第二躯干3的结构和作用效果大致相同,因此以下,通过说明第一躯干2而省略第二躯干3的详细说明。
<第一躯干及第二躯干的连接部结构>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所示的第一躯干的CC剖视图。图6所示的第一连接部4呈圆筒状,流路4h的第一流路开口部4j向第一连接部端面4i开口。在第一连接部4的第一连接部端面4i,与第一流路开口部4j呈同心圆状地在环状突起4b及其内径和外径侧形成密封槽4a。而且,在第一连接部端面4i的外周突出设置凸部4g。
如图4及图5所示,供后述的夹紧件60扣合的第一连接部保持面4f呈环状地形成于第一连接部4。未向第一连接部保持面4f插入并扣合连接用工具。第一连接部保持面4f为平面形状。
<密封构件的结构>
密封构件6以PFA等的比较硬且具有耐腐蚀性的树脂为材质,具备密封构件主体部11、把持部12、突出部13。
图2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的俯视图。图2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的EE剖视图。如图23及图24所示,密封构件主体部11是在两端面形成有作为流路的内表面11f、对第一及第二连接部4、5的环状突起4b、5b进行压入嵌合的环状槽11a、11b,且截面为左右对称的圆筒形状部。
图24所示的环状槽11a、11b的槽宽包括:形成为与第一及第二连接部4、5的环状突起4b、5b的壁厚尺寸相同或比该壁厚尺寸稍大的引导部11e;在该引导部11e的里侧分别设置由实线和虚线包围的压入余量11c、11d,且形成得比第一及第二连接部4、5的环状突起4b、5b的壁厚尺寸小的部分。
密封构件主体部11在内周面和外周面上以与设置在密封槽4a、5a的底部的倾斜对应的方式设置倾斜,在向环状槽11a、11b压入第一及第二连接部4、5的环状突起4b、5b时,倾斜面彼此抵接,环状槽11a、11b的槽宽变窄,维持压入状态的力起作用,因此防治密封力的降低。
如图23及图24所示,突出部13从主体部11的外周面朝外呈环状地形成于密封构件6。多个把持部12以规定间隔一体地形成在突出部13的外缘部。各把持部12中卡挂并扣合于第一及第二连接部4、5的凸部4g、5g的卡挂部12a向内(朝向中心)地突出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4中,为了便于理解密封构件6的形状,而省略把持部12的外周线。
<第一躯干及第二躯干的主体部结构>
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主体部20上并列配置第一功能部21及第二功能部22。
如图4及图5所示,在第一功能部21及第二功能部22之间形成有分隔壁203。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所示的第一躯干的DD剖视图。如图7所示,分隔壁203从上表面2A到达下表面2B,且与第一连接部端面4i大致平行地形成。分隔壁203由包括减薄部203A的壁厚形状形成且以能耐受向壁面的载荷的方式提高强度。
在使用处于分隔壁203的与第一连接部端面4i相对的面216和面226作为扣合面的情况下,能够扩大扣合面积并分散拉近载荷,还具有强度,因此能够不使躯干构件变形地施加载荷。
如图4、图6所示,在第一躯干2的上表面2A侧形成第一阀室211和第二阀室221。
如图6所示,第一阀室211经由第一阀孔211B而与流路4h连通。而且,第二阀室221经由第二阀孔221B而与流路4h连通。
如图4及图5所示,在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主体部20的四侧面形成有外周壁204A~204D。在外周壁204A设有第一连接部4。外周壁204A和外周壁204B处于与分隔壁203平行的关系。而且,外周壁204C与外周壁204D处于相互平行的关系,分隔壁203及外周壁204A与外周壁204D处于垂直的关系。在外周壁204C上沿垂直方向设有第一端口212及第二端口222。
如图4及图5所示,在外周壁204D侧的第一端口212及第二端口222的中心附近的位置设有躯干凸部2H,躯干凸部2H的高度如图1所示,与到固定板80的距离大致相同。由此,躯干凸部2H承受向第一端口212及第二端口222插入管时施加的载荷,能够防止第一躯干2向固定板侧挠曲的情况。尤其是相对于第一躯干而将夹紧件仅在单侧固定时有效。
如图5所示,在第一功能部21的四角形成有第一螺纹孔214、第二螺纹孔215。该第一螺纹孔214、第二螺纹孔215从上表面2A插通至下表面2B,是用于使安装螺钉通过的孔,该安装螺钉用于将组装于第一功能部21的上表面2A侧的阀体及阀驱动部2N和组装于下表面2B侧的底板2M夹着第一功能部21进行紧固。而且,在第一螺纹孔214、第二螺纹孔215的与第一连接部端面4i相对的面上形成有第一螺纹孔扣合面216、第二螺纹孔扣合面217。
如图5所示,在第二功能部22的四角形成有第一螺纹孔224、第二螺纹孔225,与第一功能部21同样,形成第一螺纹孔扣合面226、第二螺纹孔扣合面227。
由于螺纹孔贯通,因此能够将扣合面设置在距躯干的端面深的位置,在密封构件压入时,能够更均等地向第一躯干2及第二躯干3施加拉近载荷。
另外,第一螺纹孔214、第二螺纹孔215及第一螺纹孔224、第二螺纹孔225都通过基于模具的树脂成形而形成,并不仅仅是形成螺钉贯通用的孔,也是为了使成形熔融金属流动良好、及防止成形毛刺、及削减不需要的树脂原料而设置的成形减薄部。由此能够利用作为具有仅为螺纹孔以上的大面积的扣合面。
另外,第一功能部21的第一底218为圆筒形状,可以利用该圆筒曲面中的与第一连接部端面4i大致相对的部分作为第一底扣合面218a。同样可以利用第二功能部22的第二底228的侧面作为第二底扣合面228a。
可以将由处于主体部20的模具形成的拔模面中的与第一连接部端面4i大致相对的面直接利用作为扣合面,因此其形状、位置的选择自由度增大。
第一螺纹孔扣合面216、第二螺纹孔扣合面217及第一螺纹孔扣合面226、第二螺纹孔扣合面227的范围中,距主体部20的下表面2B最远的距离比下表面2B与密封构件6的中心轴Y(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流路4h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长。由此,与将流路壁213、223包围的外周部的第一螺纹孔扣合面216、第二螺纹孔扣合面217及第一螺纹孔扣合面226、第二螺纹孔扣合面227扣合的的后述第一扣合部27的第一扣合凸部274、276及第二扣合凸部275、277插入至位于比密封构件6的中心轴Y(也是流路4h的中心轴)靠上部处的部分。该位置到达密封构件6的环状槽11a的整周的3/4。因此,在密封构件6的环状槽11a的整周能够大致均等地遍及压入载荷(拉近载荷)。
<夹紧件的结构>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BB剖视图。图1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2所示的组装顺序(第四工序)的FF截面的分解图。图3所示的夹紧件60是保持第一躯干2的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躯干3的第二连接部5压入到密封构件6的状态的构件。
如图13所示,夹紧件60由第一夹紧件构件61及第二夹紧件构件62构成。
在保持部611形成扇状的第一保持槽612。而且,第一保持槽612的保持侧面617为平面形状,在对密封构件6的压入完成后的连接部4的第一连接部保持面4f进行保持时,相对于第一连接部保持面4f处于平行的位置关系。
另外,与第一夹紧件构件61同样,在第二夹紧件构件62的内侧也形成扇状的第二保持槽622和保持侧面627。通过使第一夹紧件构件61与第二夹紧件构件62嵌合,而利用第一保持槽612及第二保持槽622形成能够将密封构件6的压入完成后的连接部4、5进行覆盖保持的保持槽610。
通过第一保持槽612及第二保持槽622形成的保持槽610的直径稍大于连接部4的直径。因此,如图3所示,在通过保持槽610保持连接部时,在保持槽610与连接部4之间形成间隙X。
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保持槽612以与超过连接部4、5的整周的1/2的部分扣合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而言以与超过2/3的部分扣合的方式形成。由此,仅通过第一夹紧件构件61就能够一边进行连接部的临时保持,一边装配第二夹紧件构件62,因此作业性良好。而且,能够增加第一夹紧件构件61的构造强度,能够防止夹紧件60的破损。而且,由于从上方覆盖的一侧的第一夹紧件构件61的扣合面积增大,从而即使存在来自外部的冲击等的情况下,也难以脱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第一保持槽612与超过连接部4、5的整周的2/3的部分扣合,但是只要能够与超过1/2的部分扣合,就能够起到与超过2/3的部分扣合的情况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如图13所示,在保持部611的两端部形成有与第二夹紧件构件62的嵌合凸部623嵌合的嵌合凹部613。通过嵌合凸部623与嵌合凹部613的嵌合,第一夹紧件构件61和第二夹紧件构件62能够成为对连接部4、5进行覆盖保持的状态。
如图13所示,第一夹紧件构件61除了具有对连接部进行保持的保持部611之外,还具有用于向固定板80固定的安装部614。
在安装部614形成有与固定板80抵接的抵接面616和用于向固定板固定的螺纹孔615。安装部614是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块体,相对于保持部611的一端部而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如图3所示,在第一夹紧件构件61装配有第二夹紧件构件62的状态下,向螺纹孔615插入固定螺钉85而固定于固定板80。因此,第二夹紧件构件62由第一夹紧件构件61、第一躯干2、第二躯干3、固定板80包围,因此能防止因外力而错误地从第一夹紧件构件61脱落的情况。
<连接用工具的结构>
图1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用工具的主视图。图1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用工具的左侧视图。图1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扣合部的主视图。图1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扣合部的右侧视图。图2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扣合部的俯视图。图2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扣合部的外观立体图。图2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用工具的仰视图。图2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7所示的连接用工具的HH剖视图。图2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8所示的连接用工具的FF剖视图。
如图16所示,连接用工具40具有第一扣合构件7、第二扣合构件8及凸轮构件9。连接用工具40是用于将第一躯干2、第二躯干3向密封构件6压入的工具。连接用工具40为了防止传递力时的变形而以具有刚性的金属(不锈钢等)为材质。
图16、28所示的凸轮构件9具有杆部,经由摆动轴90和连结构件55通过固定轴10和固定螺钉而固定于第一扣合构件7。凸轮构件9构成以摆动轴90为轴进行旋转的凸轮机构。
如图28及图29所示,在凸轮构件9与第一扣合构件7之间,经由使第二扣合构件8相对于固定轴10沿轴方向滑动移动的圆筒形状的轴承81而配置第二扣合构件8。
而且,固定于第二扣合构件8的圆筒销52由固定于第一扣合构件7的轴承78的轴承面78A引导,因此能够使第二扣合构件8相对于第一扣合构件7不发生旋转地移动。第二扣合构件8由弹簧10A向凸轮构件9侧压紧。如图27所示,当凸轮构件9移动至虚线所示的位置时,第二扣合构件8以接近第一扣合构件7侧的方式滑动移动。
(第一扣合构件)
如图16所示,通过第一扣合部27由固定部73和第一固定构件77夹入并固定而构成第一扣合构件7。
如图16所示,第一固定构件77为截面L形状且形成有与第一扣合部27抵接的抵接部772。
如图18至图21所示,第一扣合部27具有:由固定部73和第一固定构件77夹入的第一安装部279;第一基板部271;第一扣合块体272;第二扣合块体273。第一基板部271与第一扣合块体272、第二扣合块体273通过一体切削加工而形成。第一基板部271与第一安装部279之间使与拉近方向垂直的槽271D和凸起279A扣合并承受载荷,利用螺栓进行固定。此时,拉近方向的载荷未作用于螺栓。
如图21所示,第一扣合块体272形成有与第一功能部21的第一螺纹孔214扣合的第一扣合凸部274及与第二螺纹孔215扣合的第二扣合凸部275。
而且,在第一扣合块体272形成有与图5所示的流路壁213对应的圆筒凹陷形状的第一流路扣合部272A。
另外,如图21所示,在第一扣合块体272的中心,在与流路4h正交的方向上形成有圆筒凹陷形状的第一底扣合部272B。
通过以上所述,第一躯干2的第一功能部21的凹部与第一扣合块体272的凸部形状配合,在相互的大范围内形成扣合面。
具体而言,如图19所示,第一扣合凸部274向比密封构件6的中心轴Y(也是流路4h的中心轴)靠上部处插入并扣合,能够传递按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扣合块体273的形状与第一扣合块体272的形状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而且,起到相同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第一扣合构件7设有脱落防止板271C。通过脱落防止板271C和第一基板部271夹入第一躯干2,并通过螺栓271B向螺栓安装孔271A拧入固定,由此在压入作业中能够防止第一躯干2脱落或压入较浅的情况。
(第二扣合构件)
而且,第二扣合构件8的形状与第一扣合构件7的形状没有太大区别。因此,省略详细说明。而且,起到相同的作用效果。
由此,第一扣合构件7与第二扣合构件8的各扣合凸部向比密封构件6的中心轴Y(也是流路4h的中心轴)靠第一躯干2的上部处插入并扣合,该位置达到密封构件6的环状槽11a的整周的3/4,因此对于密封构件6的环状槽11a能够均匀地按压大致整周。
<连接用工具的处理方法>
在第一躯干2与第二躯干3之间临时插入密封构件6,将第一扣合构件7的第一扣合块体272和第二扣合块体273从第一躯干2的第一功能部21和第二功能部22的第一底218侧插入并扣合,将第二扣合构件8同样地与第二躯干3扣合,(由于与第一相同,因此省略)凸轮构件9使杆部以摆动轴90为轴进行旋转,由此第一躯干2与第二躯干3被拉近,能够将密封构件6压入。
另外,通过将使用了凸轮构件9的凸轮机构加以利用,借助杆部的角度,能够进行第一扣合构件7与第二扣合构件8之间的微妙的位置调整。因此,对于第一躯干2、第二躯干3、密封构件6,不会施加必要以上的力,能够不破坏地进行压入作业。
另外,连接用工具40通过将使用了凸轮构件9的凸轮机构加以利用,能够将旋转运动向直行前进位移进行转换及增力。因此,仅通过向杆部施加小的力就能够产生大的压入力。
另外,连接用工具40能够通过将凸轮构件9的位置从图27的实线所示的非夹紧位置向图27的虚线所示的夹紧位置进行变更的一次动作进行操作。因此,作业成为短时间且能够提高作业性。
<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组装工序>
接着,示出流体控制设备歧管1的歧管组装工序。歧管组装工序通过以下的5个工序进行。
图8至图12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歧管组装工序(1)~(5)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0至图12中,为了便于说明而仅示出连接用工具40中的第一扣合构件7及第二扣合构件8的一部分。
(1)第一工序是通过手动作业将第一躯干2和第二躯干3向密封构件6临时插入的工序。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0所示的第一躯干2和密封构件6的组装顺序(第一工序)的图。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0所示的第二躯干3和密封构件6的组装顺序(第一工序)的图。如图8所示,向第一连接部4插入密封构件6。此时,使第一连接部4的环状突起4b与密封构件的引导部11e扣合,并使第一连接部4的凸部4g与密封构件6的卡挂部12a扣合。接着,如图9所示使第二连接部5与密封构件6同样扣合。
(2)第二工序是将连接用工具40向第一躯干2和第二躯干3装配的工序。
如图10所示,向第一功能部21的第一螺纹孔214插入第一扣合块体272的第一扣合凸部274,向第二螺纹孔215插入第二扣合凸部275。而且,向第二功能部22的第一螺纹孔224插入第二扣合块体273的第一扣合凸部276,向第二螺纹孔225插入第二扣合凸部277。
同样,向第一功能部31的第一螺纹孔314插入第一扣合块体282的第一扣合凸部284,向第二螺纹孔315插入第二扣合凸部285。而且,向第二功能部32的第一螺纹孔324插入第二扣合块体283的第一扣合凸部286,向第二螺纹孔325插入第二扣合凸部287。
如图10所示,连接用工具40的第一扣合块体272及第二扣合块体273能够相对于第一躯干2和第二躯干3比密封构件6的中心轴Y(也是流路4h的中心轴)更深地进入。具体而言,如图10、图19所示,第一、第二扣合凸部274、275、276、277、284、285、286、287插入至位于比密封构件6的中心轴Y(也是流路4h的中心轴)靠上部处的部分。该位置达到密封构件6的环状槽11a的整周的3/4。
(3)第三工序是通过连接用工具40将第一躯干2与第二躯干3的连接部4、5压入密封构件6的工序。
使凸轮构件9从图16及图17所示的位置移动180度。由此,第二扣合构件8由凸轮构件9按压而向第一扣合构件7侧移动。因此,第二扣合构件8以固定轴10为轴,向第一扣合构件7侧滑动移动,接近第一扣合构件7。
通过将第一扣合构件7与第二扣合构件8拉近,而第一躯干2、第二躯干3接近。由此,第一扣合构件7及第二扣合构件8从图10所示的状态向图11所示的状态移动,第一躯干2的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躯干3的第二连接部5被压入密封构件6。
如图10所示,连接用工具40的第一扣合块体272及第二扣合块体273能够比密封构件6的中心轴Y更深地进入。而且如图19所示,第一扣合凸部274插入至位于比密封构件6的中心轴Y靠上部处的部分。此外,第一扣合凸部276、第二扣合凸部275、277等也同样插入至深处。因此,能够使密封构件6的压入部即环状槽11a、11b的整周的约3/4包含于第一扣合块体272及第二扣合块体273的扣合面彼此面对的范围内,能够对密封构件6的环状槽11a、11b均匀地按压大致整周。因此,能够防止密封构件6倾斜而被压入的情况,能够使密封可靠。
另外,由于与整周的约3/4扣合,因此能够可靠地传递第一扣合构件7与第二扣合构件8的拉近载荷。
另外,通过与整周的约3/4扣合,而第一连接部4及第二连接部5的中心轴不会错动。因此,不会使第一连接部4与第二连接部5的中心轴错动,能够在连接部4、5的内侧面的整周始终均匀地施加力。
另外,通过与整周的约3/4扣合,能够对大致整周均匀地施加力。由此,在将第一躯干2及第二躯干3拉近时,能够保持连接部的平行地拉近,能够向密封构件6的环状槽11a、11b的整周施加均匀的力。由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压入密封。
另外,第一扣合构件7及第二扣合构件8以固定轴10为轴进行移动,因此能够进行稳定的平行移动。通过能够进行稳定的平行移动,第一扣合构件7与第二扣合构件8被平行地拉近,在密封构件6的环状槽11a、11b的整周能够均匀地施加力。
另外,通过能够在连接部4、5的内侧面的整周均匀地施加力,结果是,能够施加将形成于连接部4、5的环状突起4b、5b(参照图14)压入为密封构件6的环状槽11a、11b的压入余量11c、11d所需的力。
另外,第一扣合构件7具有第一扣合凸部274、276、第二扣合凸部275、277,能够与第一躯干2中的8处的扣合孔(螺纹孔)扣合。同样,第二扣合构件8具有第一扣合凸部284、286、第二扣合凸部285、287,能够与第二躯干3中的8处的扣合孔(螺纹孔)扣合。
因此,扣合部面积扩大且能够将在扣合部产生的应力或变形抑制得较小。而且,在作业中,第一扣合构件7不会从第一躯干2脱落,第二扣合构件8不会从第二躯干3脱落,而能够可靠地进行作业。
(4)第四工序使夹紧件60覆盖于第一连接部4及第二连接部5,如图13所示,在将第一躯干2和第二躯干3压入到密封构件6的状态下覆盖夹紧件60。具体而言,从图13的上方向覆盖第一夹紧件构件61,在此状态下从图13的下方向使第二夹紧件构件62与第一夹紧件构件61嵌合。如图3所示,在保持部611的两端部形成有与第二夹紧件构件62的嵌合凸部623嵌合的嵌合凹部613。在图11的状态下覆盖夹紧件60时,成为图12所示的状态。
然后,通过将连接用工具40从第一躯干2及第二躯干3拆下而结束第四工序。
通过以上的工序,第一躯干2与第二躯干3的连接工序结束。
(5)第五工序是在将连接部夹紧后,如图1、图2所示,向第一躯干2及第二躯干3组装流体控制所需的阀体及驱动部2N、底板2M等的工序。
如图1及图2所示,在组装第一躯干2和第二躯干3之后,安装必要的零件,由此能够将在组装后的情况下不向外面露出的扣合面在组装时进行利用。例如,第一螺纹孔214、224及第二螺纹孔215、225等被使用作为用于固定第一功能部21及第二功能部22的螺钉所插入的螺纹孔。在组装后进行插入螺钉等的组装,由此在组装时,能够使用第一螺纹孔214、224及第二螺纹孔215、225。
通过以上的工序,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组装工序结束。
<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固定>
说明本发明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通过固定螺钉85而固定于固定板80的状态。
如图1所示,流体控制设备歧管1能够通过固定螺钉85固定于固定板80。
图1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固定于固定板的状态的连接部的剖视图。如图14所示,在保持部611的内侧,在保持了连接部时在保持槽610与连接部之间形成间隙X。间隙X被使用于在将多个躯干2A1、2A2、2A3连接时,吸收固定板80与连接部与夹紧件60之间的距离的变动。
即,在将夹紧件60固定于固定板80的情况下,即使躯干2A1、2A2、2A3因大小、连接部的位置、夹紧件60的尺寸而存在变动,也能吸收该变动,不会向流体控制设备歧管1的连接部及主体部施加不必要的外力,而能够防止密封不良或破损。
<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应用。
例如,在歧管组装方法中,其他的构成构件只要不覆盖扣合面即可,也可以在将密封构件形成为压入状态之前进行组装。而且,其他的构成构件的组装可以设为将歧管向固定板固定之前,也可以设为固定后。
例如,在躯干中,存在不具有阀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为相同流体控制功能用的相同构造。
例如,还可以通过螺纹紧固进行第二夹紧件构件62向第一夹紧件构件61的固定。
例如,在躯干中,存在不具有阀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以形成为相同流体控制功能用的相同构造之间的分隔壁面。
例如,与密封构件的中心轴大致垂直的扣合面的范围也可以相对于密封构件的中心轴而配置在上下和左右这两方。
例如,扣合面并不局限于减薄部,也可以是因功能上的理由而设置的面。
例如,设于螺纹孔的扣合面也可以是各躯干的一处螺纹。或者也可以是2处。或者还可以是全部。或者也可以是跨越分隔壁面的螺纹孔。
例如,扣合面也可以为多个。而且,也可以是曲面。
例如,在实施例中第一躯干和第二躯干除了构成各躯干的功能部的连结数之外为大致相同构造,但也可以是任一单侧的躯干具有现有技术的安装槽,在连接工具中也是单侧的扣合部为以往的安装槽形状。由此,无需设置单侧的躯干的安装槽空间。能够紧凑。
例如,连接用工具的脱落防止板271C可以不是板状。可以仅使螺栓的头部扣合,或者固定也可以是卡扣配合爪。而且,只要能够将躯干与扣合构件充分扣合即可,也可以没有脱落防止板。而且,脱落防止板271C也可以与第一基板部271相同,在板状部一体形成扣合块体部而与躯干的阀室侧的形状扣合。
例如,图22是变形例的第一扣合部的俯视图。如图22所示,可以形成为第一扣合块体472的第一扣合凸部474、第二扣合凸部475、第二扣合块体473的第一扣合凸部476这3列的扣合凸部。
例如,进而,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没有第二扣合凸部475,而形成为第一扣合凸部474和第一扣合凸部476。
例如,第二扣合凸部475也可以不是与扣合面扣合并直接按压的面,而形成为仅具有引导功能的部分。这是因为,第一扣合凸部474及第一扣合凸部476是外周壁面与分隔壁面扣合的部分,是施加按压力最多的部分,因此通过仅形成该部分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使用图30至图38,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50。图30示出流体控制设备歧管50的主视图。图31示出图30所示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50的HH剖视图。图32示出流体控制设备歧管50(壁面安装时)的外观主视立体图。图33示出流体控制设备歧管50(壁面安装时)的外观后视立体图。图34示出流体控制设备歧管50(地板面安装时)的外观主视立体图。图35示出流体控制设备歧管50(地板面安装时)的外观后视立体图。图36示出图30所示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50的II剖视图。图37示出图30所示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2)的II剖视图。图38示出现有技术的流体控制歧管的剖视图。图38对应于图30所示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II截面。
<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整体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50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省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1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设为流体控制设备歧管50。此外,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50的构件等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1同样的构件,直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标号而省略说明。
如图33所示,在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主体部30的壁面安装侧的周壁304D设置多个防旋凸部3X。防旋凸部3X的固定板接地面3XA形成于与夹紧件70的接地面714A、718A水平的平面位置。通过形成防旋凸部3X,在壁面安装时能够将主体部30和夹紧件70形成为大致平面而填埋主体部30与壁面的间隙。即,在主体部30的周壁304D与壁面之间存在间隙,因此通过设置防旋凸部3X而防旋凸部3X的固定板接地面3XA、夹紧件70的接地面714A、718A、壁面成为大致同一平面,因此能够防止主体部30的旋转等的晃动。此外,防旋凸部3X优选与安装壁面之间存在微小间隙。由此,在通过夹紧件70将主体部30固定时,能够防止向夹紧件70或主体部30施加过分的力的情况。
另外,通过形成防旋凸部3X而在主体部30与壁面之间没有间隙,能够增强主体部30的强度。即,在夹紧件70与主体部30之间存在大间隙的情况下,在安装时若对于主体部30施加朝向壁面的方向的力,则主体部30挠曲而应力作用于连接部或主体部30。通过形成防旋凸部3X而主体部30与壁面之间的间隙消失,能够防止挠曲,因此能够减少向连接部或主体部30的应力。
如图35所示,主体部30的地板接地面30A与夹紧件70的接地面714A、718A为大致同一平面。因此,在地板接地面30A无需形成防旋凸部3X。需要说明的是,在地板接地面30A与接地面714A、718A的平面不同的情况下,能够与壁面安装时同样地形成防旋凸部3X。通过形成防旋凸部3X,而对应于接地面地填埋主体部30与壁面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防止旋转等的晃动。而且,地板接地面30A优选在与安装壁面之间存在微小间隙。
如图36所示,在第二躯干3内形成阀室374,对于阀室374连通第一连通流路371及第二连通流路372。在阀室374的下表面形成阀座376。而且,隔膜阀体373能够滑动地安装成相对于阀座376能够抵接分离。而且,在阀室374的内周侧面形成壁面部375。
如图36所示,第一连通流路371的流路侧面371A形成为与阀座376大致相同高度。由此,从第一连通流路371流入的流体通过与阀座376的接合部而能够不会减速地向第二连通流路372流入。
具体而言,在以往的第二躯干3B中,在与第一连通流路391的流路侧面391A之间形成阀座部396A。因此,从第一连通流路391流入的流体与阀座部396A碰撞。阀座部396A会妨碍流体的流动,因此从第一连通流路391向第二连通流路392的流动变差。
将形成以往的阀座部396A的情况和本发明那样流路侧面371A形成为与阀座376大致相同高度的情况相比,由于未形成阀座部396A而不会妨碍流体的流动。
此外,在图37所示的情况下,在阀室384的壁面部385形成相对于阀体383的中心轴沿径向扩径的扩径部387。扩径部387通过挖掘壁面部385而扩径。通过形成扩径部387,阀室384的体积增加。由于体积增加,而向阀室384流入的流体增加,因此从第一连通流路381流向第二连通流路382的流动更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使流体从第二连通流路382向第一连通流路381流动。
<夹紧件的结构>
图30所示的夹紧件70是保持第一躯干2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躯干3的第二连接部被压入到密封构件的状态的构件。
如图31所示,夹紧件70由第一夹紧件构件71及第二夹紧件构件72构成。
如图31所示,在保持部711形成扇状的第一保持槽712。而且,第一保持槽712的保持侧面717为平面形状,在保持密封构件6的压入完成了的连接部的第一连接部保持面4f时,处于与第一连接部保持面4f平行的位置关系。
另外,与第一夹紧件构件71同样地在第二夹紧件构件72的内侧也形成扇状的第二保持槽722和保持侧面727。通过使第一夹紧件构件71与第二夹紧件构件72嵌合,而利用第一保持槽712及第二保持槽722形成能够对密封构件6的压入完成了的连接部进行覆盖保持的保持槽710。
通过第一保持槽712及第二保持槽722形成的保持槽710的直径比连接部4的直径稍大。因此,如图31所示,在通过保持槽710保持连接部时,在保持槽710与连接部4之间形成间隙X。
另外,如图31所示,第一保持槽712以与超过连接部的整周的1/2的部分扣合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而言以与超过2/3的部分扣合的方式形成。由此,仅通过第一夹紧件构件71能够一边进行连接部的临时保持,一边装配第二夹紧件构件72,因此作业性良好。而且,能够增加第一夹紧件构件71的构造强度,能够防止夹紧件70的破损。而且,使从上方覆盖一侧的第一夹紧件构件71的扣合面积增大,由此即使存在来自外部的冲击等的情况下,也难以脱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槽712与超过连接部4、5的整周的2/3的部分扣合,但是只要与超过1/2的部分扣合即可,能够起到与超过2/3的部分扣合的情况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如图31所示,在保持部711的两端部形成与第二夹紧件构件72的嵌合凸部723嵌合的嵌合凹部713。通过嵌合凸部723与嵌合凹部713的嵌合,第一夹紧件构件71与第二夹紧件构件72能够形成为覆盖保持连接部的状态。
如图31所示,第一夹紧件构件71除了保持连接部的保持部711之外,在两侧还具有用于向固定板80固定的第一安装部714及第二安装部718。
在第一安装部714形成有与固定板80抵接的接地面714A和用于向固定板固定的螺纹孔715。第一安装部714是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块体,相对于保持部711的一端部而在垂直方向上形成。而且,同样在第二安装部718形成有与固定板80抵接的接地面718A和用于向固定板固定的螺纹孔719。第二安装部718是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块体,相对于保持部711的一端部而在垂直方向上形成。
如图31所示,第一夹紧件构件71在装配有第二夹紧件构件72的状态下,向螺纹孔715及螺纹孔719插入固定螺钉85并固定于固定板80。因此,第二夹紧件构件72由第一夹紧件构件71、第一躯干2、第二躯干3、固定板80包围,因此能防止因外力而错误地从第一夹紧件构件71脱落的情况。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固定板80,可以使用第一安装部714及第二安装部718这两个部位进行固定。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仅形成于一方。在仅一方形成安装部的情况下,另一方成为自由的状态。本申请人确认到在成为自由的状态时作业者有用手触碰的习性。对于固定板80使用第一安装部714及第二安装部718这两个部位进行固定,因此能够防止作业者用手触碰而第一夹紧件构件71脱落等问题。
另外,对于固定板80使用第一安装部714及第二安装部718这2个部位来固定,因此即使在承受到来自第一安装部714侧及第二安装部718侧的按压力的情况下,也不会脱落。
标号说明
1、50 流体控制设备歧管
2 第一躯干
3 第二躯干
214、224、314、324 第一螺纹孔
215、225、315、325 第二螺纹孔
216、226 第一螺纹孔扣合面
217、227 第二螺纹孔扣合面
4 第一连接部
5 第二连接部
6 密封构件
40 连接用工具
60、70 夹紧件

Claims (12)

1.一种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具有第一躯干、第二躯干、连接部,该连接部在该第一躯干的连接部端面与该第二躯干的连接部端面之间夹设密封构件,使连接用工具与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的扣合面扣合,通过向所述扣合面施加载荷而将所述第一躯干与所述第二躯干拉近,使所述密封构件相互为压入状态,并利用夹紧件来保持所述压入状态,所述流体控制设备歧管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分别由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延伸的连接部构成,
所述主体部由使四侧面被外周壁包围的大致长方体形状构成,
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外周壁的外侧,
在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的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外周壁的内侧且与所述连接部端面的内侧相对的面,设置与拉近方向大致垂直的所述扣合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合面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的螺纹孔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合面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的成型减薄部的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合面的范围中,距连接用工具插入侧端面最远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用工具插入侧端面与所述密封构件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躯干及所述第二躯干中的任一方或两方设置2个以上的阀座,
所述扣合面包括所述阀座之间的分隔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件由第一夹紧件构件和第二夹紧件构件构成,将所述连接部夹紧,在所述第一夹紧件构件形成用于向固定板固定的安装面,在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固定板抵接时,所述第一夹紧件构件与所述第二夹紧件构件无法分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紧件构件与超过所述连接部的整周的1/2的部分扣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件与所述连接部的扣合面相互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具有2个或3个阀座,所述连接部为1个以上部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控制设备歧管,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一躯干与所述第二躯干拉近而使所述密封构件成为所述压入状态之后,向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组装其他的构成构件。
11.一种歧管组装方法,所述歧管具有第一躯干、第二躯干、连接部,该连接部在该第一躯干的连接部端面与该第二躯干的连接部端面之间夹设密封构件,使连接用工具与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扣合,通过向该扣合面施加载荷而将所述第一躯干与所述第二躯干拉近,使所述密封构件相互为压入状态,并利用夹紧件来保持所述压入状态,所述歧管组装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分别由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延伸的连接部构成,
所述主体部由使四侧面被外周壁包围的大致长方体形状构成,
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外周壁的外侧,
利用在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的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外周壁的内侧且与所述连接部端面的内侧相对的面设置的与拉近的方向大致垂直的多个所述扣合面。
12.一种连接用工具,在第一躯干的连接部端面与第二躯干的连接部端面之间夹设密封构件,通过向所述第一躯干与所述第二躯干的扣合面施加载荷而将所述第一躯干与所述第二躯干拉近,使所述密封构件相互压入,所述连接用工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分别由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延伸的连接部构成,
所述主体部由使四侧面被外周壁包围的大致长方体形状构成,
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外周壁的外侧,
所述连接用工具具有与在所述第一躯干和所述第二躯干中的任一方或两方的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外周壁的内侧且与所述连接部端面的内侧相对的面设置的与拉近的方向大致垂直的多个所述扣合面扣合的扣合面。
CN201380057699.9A 2012-10-30 2013-10-25 流体控制设备歧管、歧管组装方法、连接用工具 Active CN1047693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39238 2012-10-30
JP2012-239238 2012-10-30
PCT/JP2013/078904 WO2014069344A1 (ja) 2012-10-30 2013-10-25 流体制御機器マニホールド、マニホールド組立方法、接続用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9343A CN104769343A (zh) 2015-07-08
CN104769343B true CN104769343B (zh) 2017-11-03

Family

ID=50627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7699.9A Active CN104769343B (zh) 2012-10-30 2013-10-25 流体控制设备歧管、歧管组装方法、连接用工具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31734B2 (zh)
JP (1) JP5887422B2 (zh)
KR (1) KR20150051242A (zh)
CN (1) CN104769343B (zh)
TW (1) TWI564498B (zh)
WO (1) WO20140693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45433B2 (ja) * 2014-07-25 2017-06-14 Ckd株式会社 流体供給装置
JP6279521B2 (ja) * 2015-07-21 2018-02-14 Ckd株式会社 レール取付部品の位置決め装置
JP6491627B2 (ja) * 2016-03-24 2019-03-27 Ckd株式会社 流体機器接続構造
JP6973583B2 (ja) * 2016-12-15 2021-1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黒板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BE1024953B1 (fr) * 2017-01-31 2018-08-30 Out And Out Chemistry Sprl Méthode pour connecter au moins deux vannes fluidiques et le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fluidique mis en œuvre
US11871800B2 (en) 2019-12-20 2024-01-16 Maddox Holdings, Inc. Multi-tummy layer body shaper with variable density mesh
US11457671B2 (en) 2019-12-20 2022-10-04 Maddox Holdings Inc. Maternity undergarment for gentle support and shape enhancement
US11857011B2 (en) 2019-12-20 2024-01-02 Maddox Holdings, Inc. Outerwear shapewear
JP2023006183A (ja) * 2021-06-30 2023-01-18 日本電産トーソク株式会社 電磁弁モジュ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78172A (en) * 1922-06-19 1923-12-18 S R Dresser Mfg Co Wrought-metal repair device for pipe lines
US2569734A (en) * 1948-12-15 1951-10-02 Milton Roy Co Valve and pump
US3952760A (en) * 1975-08-25 1976-04-27 Robertshaw Controls Company Multiple low pressure selector rela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532030Y2 (ja) * 1992-09-21 1997-04-09 エスエムシー株式会社 弁連結体
JP3941025B2 (ja) * 1998-01-06 2007-07-04 Smc株式会社 レール取付形流体圧機器
JP2000117655A (ja) * 1998-10-14 2000-04-25 Hanazono Kogu Kk 作業工具
US20040046390A1 (en) * 2000-04-03 2004-03-11 Mosse Richard Wolfgang Emil Pipe joint and gasket therefor
JP3567125B2 (ja) * 2000-10-16 2004-09-22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製管材へのインナーリング圧入治具
JP3780277B2 (ja) * 2003-11-06 2006-05-31 シーケーディ株式会社 流体用機器の接続部シール構造
KR200374340Y1 (ko) 2004-11-05 2005-01-27 서일봉 파이프 고정용 클램프의 구조
WO2006059362A1 (ja) * 2004-11-30 2006-06-08 Ckd Corporation 流体用機器の接続部シール構造
JP4644477B2 (ja) * 2004-11-30 2011-03-02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用ガスケット
JP2008089085A (ja) 2006-10-02 2008-04-17 Ckd Corp 流体機器のマニホールド構造体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ボディブロック
JP5019283B2 (ja) * 2006-10-11 2012-09-05 Smc株式会社 複合安全弁
JP2008138830A (ja) * 2006-12-05 2008-06-19 Asahi Organic Chem Ind Co Ltd マニホールド弁
JP2008240916A (ja) * 2007-03-27 2008-10-09 Ckd Corp 接続部シール構造
JP2008267428A (ja) * 2007-04-17 2008-11-06 Ckd Corp シール接続部の連結構造、流体機器ユニット及び圧入治具
JP5125228B2 (ja) * 2007-05-31 2013-01-23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流体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JP4575973B2 (ja) * 2007-10-05 2010-11-04 シーケーディ株式会社 流体機器接続構造及び流体機器ユニット
US8033579B2 (en) * 2007-10-05 2011-10-11 Ckd Corporation Fluid device connecting structure
US7950619B2 (en) * 2008-04-03 2011-05-31 Ckd Corporation Fluid device mounting structure
JP4965529B2 (ja) * 2008-08-22 2012-07-04 シーケーディ株式会社 接続用工具
JP4735712B2 (ja) * 2008-12-17 2011-07-27 Smc株式会社 並列形バルブアセンブリ
DE102010043865A1 (de) * 2009-11-30 2011-07-14 Horiba Stec Co., Ltd. Fluid device
JP2012117622A (ja) * 2010-12-01 2012-06-21 Ihara Science Corp 配管接続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87422B2 (ja) 2016-03-16
TW201437528A (zh) 2014-10-01
TWI564498B (zh) 2017-01-01
WO2014069344A1 (ja) 2014-05-08
US9631734B2 (en) 2017-04-25
US20150267830A1 (en) 2015-09-24
CN104769343A (zh) 2015-07-08
KR20150051242A (ko) 2015-05-11
JPWO2014069344A1 (ja) 2016-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9343B (zh) 流体控制设备歧管、歧管组装方法、连接用工具
US7785538B2 (en) Fluid handling device
US20040084099A1 (en) Sealing plug
JPS5937476Y2 (ja) 燃料タンクの蓋
TW201921805A (zh) 連接器端子組件以及連接器
JP2007287689A (ja) マットシール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CN107409468B (zh) 电子控制装置
CN109442041B (zh) 一种用于气密性检测的密封治具
KR101795166B1 (ko) 레버식 커넥터
US5277619A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EP3819421A1 (en) Support and clothes trea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2019105528A (ja) 分析プレートのセット用ホルダー、および分析キット
JP5366791B2 (ja) 電子部品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構造
TWI543719B (zh) Clamps, sliders and zippers
CN103079421B (zh) 按扣的制造方法及凸按扣
CN105938771B (zh) 易于自动化装配的防尘机械键盘开关及其装配方法
KR20190123091A (ko) 반응 웰 및 이를 이용한 검사 시스템
CN208036404U (zh) 车辆用轮轴承及含其的转向节装置
JP2011034843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756622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einforcing frame
CN216850482U (zh) 沉板式设备连接器母座
US10569269B2 (en) Methods for optimizing detection of immunoassay reactions conducted within a microfluidic microplate
CN213600718U (zh) 一种检测试剂卡壳体
CN215641302U (zh) 一种用于肌酸激酶同工酶mb的微流检测卡
CN220019390U (zh) 一种用于土壤碱解氮测定的扩散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