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9303B - 离合器用密封件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用密封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9303B
CN104769303B CN201380057707.XA CN201380057707A CN104769303B CN 104769303 B CN104769303 B CN 104769303B CN 201380057707 A CN201380057707 A CN 201380057707A CN 104769303 B CN104769303 B CN 1047693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middle ring
seal
outsid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77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9303A (zh
Inventor
塚本浩司
三宅邦明
向田明博
冈部均
横田敦
大曾根竜也
赤坂裕三
上原弘树
古市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 Corp
Nissa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k Corp
Nissa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 Corp, Nissa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69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9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2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6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25/063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F16D25/082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the line of action of the fluid-actuated members co-inciding with the axis of rotation
    • F16D25/083Actuato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50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members, by means of a sealing without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e.g. fluid-tight sealings for transmitting motion through a wall
    • F16J15/5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members, by means of a sealing without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e.g. fluid-tight sealings for transmitting motion through a wall by means of sealing bellows or diaphrag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3/00Diaphragms; Bellows; Bellows pistons
    • F16J3/04Bellows
    • F16J3/041Non-metallic bellow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00Special features for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D2300/08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F16D3/84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作为密封件的构成部件的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膜部的耐久性的离合器用密封件,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工作油滞留于膜部的凹面的离合器用密封件。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离合器用密封件为插装于干式离合器中的离合器板以及按压所述离合器板的活塞之间的环状的密封件,在固定于离合器壳的外环以及内环之间,具有固定于所述活塞的中环,在所述外环以及中环之间乃至所述内环以及中环之间,分别具有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膜部,离合器用密封件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膜部的初始形状下将所述中环配置于其冲程的中间位置。另外,在外侧膜部的直连部上,设置从第一折返部向第二折返部缩径的方向的倾斜角。

Description

离合器用密封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装于干式离合器中的离合器板以及按压所述离合器板的活塞之间的环状的离合器用密封件。本发明的离合器用密封件,例如在汽车等车辆的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或者自动变速器等中使用。
背景技术
如图5所示,先前以来,已知有一种离合器用密封件54,其为插装于干式离合器51中的离合器板52以及按压所述离合器板52的活塞53之间的环状的密封件54,在固定于离合器壳55的外环56以及内环57之间,具有固定于活塞53的中环58,在外环56以及中环58之间乃至内环57以及中环58之间,分别具有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膜部59、60。通过活塞53被工作油推压而向图上右方移动,并且按压离合器板52,离合器接通,通过活塞53向左方进行返回动作,离合器断开。为了使工作油不浸入离合器板52侧,密封件54具有对其进行密封的作用。
在上述离合器用密封件54中,伴随着活塞53的冲程动作,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膜部59、60反复产生弹性变形,并且,当高速旋转时,离心力不断地作用于该膜部59、60,因此,必须极力提高膜部59、60的耐久性。
另外,如果发生工作油滞留于膜部59、60的凹面的情况的话,则膜部59、60产生异常变形,产生的应变变大,甚至膜部59、60破损,因此,使工作油不滞留于膜部59、60的凹面极为重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525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513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以上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作为密封件的构成部件的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膜部的耐久性的离合器用密封件,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工作油滞留于膜部的凹面的离合器用密封件。更进一步,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密封件相对于离合器壳的固定力的同时能够维持离合器壳以及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的离合器用密封件。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离合器用密封件,其为插装于干式离合器中的离合器板以及按压所述离合器板的活塞之间的环状的密封件,在固定于离合器壳的外环以及内环之间,具有固定于所述活塞的中环,在所述外环以及中环之间乃至所述内环以及中环之间,分别具有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膜部,所述离合器用密封件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膜部的初始形状下,将所述中环配置于其冲程的中间位置。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离合器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离合器用密封件中,所述冲程的中间位置,为从所述中环的活塞侧冲程端限至离合器板侧冲程端限的冲程中的25~95%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离合器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离合器用密封件中,配置于所述外环以及中环之间的外侧的膜部,在固定于所述外环的外侧固定部以及固定于所述中环的内侧固定部之间,依次一体地具有:外侧根部、向活塞侧伸出的第一折返部、直连部、向离合器板侧伸出的第二折返部以及内侧根部,在所述直连部上,设置有从第一折返部向第二折返部缩径的方向的倾斜角。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离合器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离合器用密封件中,所述倾斜角的大小不足15度。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离合器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离合器用密封件中,配置于所述外环以及中环之间的外侧的膜部,在固定于所述外环的外侧固定部以及固定于所述中环的内侧固定部之间,依次一体地具有:外侧根部、向活塞侧伸出的第一折返部、直连部、向离合器板侧伸出的第二折返部以及内侧根部,在所述外侧的膜部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折返部的顶部至所述外侧根部的轴向厚度逐渐变厚的渐变形状,配置于所述内环以及中环之间的内侧的膜部,在固定于所述内环的内侧固定部以及固定于所述中环的外侧固定部之间,依次一体地具有:内侧根部、向活塞侧伸出的第一折返部、直连部、向离合器板侧伸出的第二折返部以及外侧根部,在所述内侧的膜部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折返部的顶部至所述内侧根部的轴向厚度逐渐变厚的渐变形状。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离合器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离合器用密封件中,所述外环和/或内环为经冲压成形的金属环,具有金属嵌合于离合器壳的金属嵌合部,所述膜部具有与离合器壳紧密接触的橡胶密封部。
进一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离合器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离合器用密封件中,所述橡胶密封部形成为具有密封方向性并且向轴向一侧倾斜的唇状。
例如在汽车等车辆中的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干式离合器中,如果用于使离合器间断的活塞发生冲程动作的话,则密封件的中环与其从动,因此,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膜部产生弹性变形,此时,膜部在中环的冲程一端限至另一端限之间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如果在膜部的初始形状下将中环配置于冲程一端限的话,则膜部在中环到达冲程另一端限为止遍及整个冲程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弹性变形量(应变量)大,与此相伴产生大的内部应力,并反复进行该动作,因此,膜部会早期疲劳。与之相对,在本发明中,由于在膜部的初始形状下将中环配置于冲程的中间位置,因此,无论是在中环从该中间位置朝向冲程一端限的情况下还是在中环从该中间位置朝向冲程另一端限的情况下,膜部的弹性变形量都较小,产生的内部应力也小。因此,膜部的疲劳程度得以缓和,从而膜部的耐久性得以提高。所谓的膜部的初始形状,是指膜部通过模具成形时的形状、承受外在负荷而不产生 变形的形状。
在膜部的初始形状下配置有中环的冲程的中间位置,原则上为从冲程的中央位置(例如从中环的活塞侧冲程端限至离合器板侧冲程端限的冲程中的25~75%的位置),但是,如果长时间使用离合器的话,则离合器板会发生磨损,因此,冲程有延长的倾向。因此,如果考虑上述的中环的冲程延长的情况的话,则优选的是,该初始的位置为朝向离合器板侧冲程端限变长,也就是说,从中环的活塞侧冲程端限至离合器板侧冲程端限的冲程中的25~95%的位置,由此,即使离合器板产生磨损,由于中环配置于冲程的中间位置(大致中央位置),因此,膜部的弹性变形量依然小。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膜部的耐久性,优选的是形成以下的构成。
(1)关于配置于外环以及中环之间的外侧的膜部
(1-1)在固定于外环的外侧固定部以及固定于中环的内侧固定部之间,使该外侧膜部依次一体地具有:外侧根部、向活塞侧伸出的第一折返部、直连部、向离合器板侧伸出的第二折返部以及内侧根部。
(1-2)为了当将外侧膜部朝向冲程一端限(活塞侧冲程端限)拉回时,应变不集中于外侧根部并且第一折返部不接触外侧固定部,设置以下的构成。
(1-2-1)使从第一折返部的顶部(截面圆弧形的顶部)至外侧根部的轴向厚度,形成为从径向内侧向外侧逐渐变厚的渐变形状。
(1-2-2)使外侧根部的最大轴向厚度比直连部的厚度大(例如1.5~3倍)。
(1-2-3)对外侧根部设定相对于轴向的规定的打开角度(立起角度,例如40~70度)。
(1-3)另外,为了当将外侧膜部朝向冲程另一端限(离合器板侧冲程端限)推出时,应变不集中于内侧根部并且直连部不会通过离心力膨胀,设置以下的构成。
(1-3-1)将第一以及第二折返部的折返宽度分别形成为膜部整体宽度的一半以下(例如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1-3-2)使直连部具有从第一折返部朝向第二折返部缩径的方向的倾斜角(例如10度以下的倾斜角)。
(2)关于配置于内环以及中环之间的内侧的膜部
(2-1)在固定于内环的内侧固定部以及固定于中环的外侧固定部之间,使该内侧膜部依次一体地具有:内侧根部、向活塞侧伸出的第一折返部、直连部、向离合器侧伸出的第二折返部以及外侧根部。
(2-2)为了当将内侧膜部朝向冲程一端限(活塞侧冲程端限)拉回时,第一折返部不与其他部件接触,设置以下的构成。
(2-2-1)将从第一折返部的顶部(截面圆弧形的顶部)至内侧根部的轴向厚度,形成为从径向外侧向内侧逐渐变厚的渐变形状。
(2-2-2)使内侧根部的最大轴向厚度比直连部的厚度大(例如2~4倍)。
(2-2-3)对内侧根部设定相对于轴向的规定的打开角度(立起角度,例如25~45度)。
(2-3)另外,为了当将内侧膜部朝向冲程另一端限(离合器板侧冲程端限)推出时,应变不集中于第二折返部并且直连部不会通过离心力膨胀,设置以下的构成。
(2-3-1)将第一以及第二折返部的折返宽度分别形成为膜部整体宽度的一半以下(例如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2-3-2)使直连部具有从第一折返部朝向第二折返部扩径的方向的倾斜角(例如10度以下的倾斜角)。
上述(1-1)至(2-3-2)的各构成均为本申请发明人们潜心研究的结果,根据这些构成,能够进一步提高膜部的耐久性。
另外,在这些构成中,使上述(1-3-2)直连部具有从第一折返部向第二折返部缩径的方向的倾斜角,即使在抑制工作油滞留于膜部的凹面方面也是有效的。
也就是说,如上所述,当使外侧膜部在固定于外环的外侧固定部以及固定于中环的内侧固定部之间依次具有外侧根部、向活塞侧伸出的第一折返部、直连部、向离合器板侧伸出的第二折返部以及内侧根部的情况下,由于膜部的凹面在直连部的内周侧形成于第二折返部的背面侧(活塞侧),因此,虽然工作油易于滞留于此,但是,如果使直连部具有从第一折返部向第二折返部缩径的方向的倾斜角并且将直连部形成为倾斜面状(锥形面状)的话,则工作油沿着该倾斜面从凹 面向外部流出。因此,能够抑制工作油滞留于膜部的凹面。作为这种情况下的倾斜角的大小,优选为不足15度。
另外,就现有的密封件而言,由于密封件在仅橡胶状弹性体接触离合器壳的状态下安装于离合器壳,因此,密封件相对于离合器壳的固定力比较小,而在本发明中,由于外环和/或内环形成为经冲压成形的金属环,同时具有金属嵌合部,并且金属嵌合于离合器壳,因此,能够提高密封件相对于离合器壳的固定力。另外,如果这样进行金属嵌合的话,则虽然提高了固定力,但另一方面,还有密封性下降的担心。而在本发明中,由于膜部具有与离合器壳紧密接触的橡胶密封部,因此,通过该橡胶密封部所发挥的密封作用,能够抑制密封性的下降。因此,实现了固定力高并且密封性得以维持的实用性的离合器用密封件。
作为橡胶密封部,优选的是,形成为具有密封方向性并且向轴向一侧倾斜的唇状的橡胶密封部,根据上述具有方向性的橡胶密封部,能够有效地抑制活塞工作油向离合器板侧泄漏。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实现以下的效果。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如以上说明,通过在膜部的初始形状下将中环配置于冲程的中间位置、使冲程的中间位置为从中环的活塞侧冲程端限至离合器板侧冲程端限的冲程动作中的25~95%的位置、在外侧以及内侧的膜部上设置从折返部的顶部向根部的轴向厚度逐渐变厚的渐变形状,能够提高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膜部的耐久性。另外,通过在外侧膜部的直连部上设置从第一折返部向第二折返部缩径的方向的倾斜角,能够抑制工作油滞留于膜部的凹面。另外,通过将外环和/或内环形成为经冲压成形的金属环并且金属嵌合于离合器壳,同时,在膜部上并设橡胶密封部,能够提高密封件相对于离合器壳的固定力,同时,能够维持离合器壳以及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另外,通过使用具有密封方向性并且向轴向一侧倾斜的唇状的橡胶密封部,能够有效地抑制活塞工作油向离合器板侧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离合器用密封件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2为图1的一部分放大图。
图3同为图1的一部分放大图。
图4(A)为示出比较例所涉及的离合器用密封件的动作状态的主要部分截面图,(B)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离合器用密封件的动作状态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5为示出现有例所涉及的离合器用密封件的安装状态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符号说明
11 离合器用密封件
12 外环
12a、13a 金属嵌合部
13 内环
14 中环
15 外侧膜部
15a、16b 外侧固定部
15b、16a 内侧固定部
15c、16g 外侧根部
15d、16d 第一折返部
15e、16e 直连部(ストレート部)
15f、16f 第二折返部
15g、16c 内侧根部
15h、16h 橡胶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离合器用密封件11。该实施例所涉及的离合器用密封件(波纹密封件)11,为例如插装于汽车等车辆的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中的干式离合器51(参照图5)中的离合器板52(参照图5)以及按压所述离合器板52的活塞53(参照图5)之间的环状的密封件,其具有:固定于离合器壳55(参照图5)的外环12以及内环13、配置于外环12以及内环13之间的同时固定于活塞53的中环14、配置于外环12以及中环14之间并且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环状的外侧膜部15、配置于内环13以及中环14之间并且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环状的内侧膜部16,进一步,其还具有以下的构成。
也就是说,为了降低中环14的冲程端限位置中的膜部15、16的应变量,在膜部15、16的初始形状中,中环14配置于其冲程的中间位置,换言之,在中环14位于其冲程的中间的状态下设定膜部15、16的初始形状。膜部15、16的初始形状为通过模具成形膜部15、16时的形状、应变量为零或者最小值时的形状。
在膜部15、16的初始形状中,原则上,配置有中环14的冲程的中间位置,为冲程的中央位置,例如为从中环14的活塞侧冲程端限至离合器板侧冲程端限的冲程中的25~75%的位置,但是,如果长时间使用离合器51的话,则离合器板52会慢慢地磨损,因此,冲程有逐渐延长的倾向。因此,如果考虑上述中环14的冲程逐渐延长这个情况的话,则其初始的位置优选为,朝向离合器板侧冲程端限变长,也就是说,从中环14的活塞侧冲程端限至离合器板侧冲程端限的冲程中的25~95%的位置,另外,更加优选为超过50%而在55%~90%的位置。并且,根据上述情况,即使离合器板52磨损,由于中环14配置于冲程的中间位置,因此,依然能够将膜部15、16的弹性变形量控制为较小。
另外,就膜部15、16而言,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耐久性,其如下构成。
(1)关于配置于外环12以及中环14之间的外侧膜部15
(1-1)如图2中放大所示,在固定(硫化粘接)于外环12的外侧固定部(外周侧外侧固定部)15a以及固定(硫化粘接)于中环14的内侧固定部(外周侧内侧固定部)15b之间,外侧膜部15依次一体地具有:外侧根部(外周侧外侧根部)15c、朝向中环14的冲程一端限侧(活塞侧,图中下方)伸出的截面圆弧状的第一折返部(外周侧第一折返部)15d、直连部(外周侧直连部)15e、朝向中环14的冲程另一端限侧(离合器板侧,图中上方)伸出的截面圆弧状的第二折返部 (外周侧第二折返部)15f以及内侧根部(外周侧内侧根部)15g。
(1-2)为了当将外侧膜部15朝向冲程一端限拉回时,应变不集中于外侧根部15c并且第一折返部15d不接触外侧固定部15a,设置以下的构成。
(1-2-1)从第一折返部15d的顶部(截面圆弧状的顶部)至外侧根部15c的轴向厚度,形成为从径向向外侧逐渐变厚的渐变形状。
(1-2-2)外侧根部15c的最大轴向厚度t1,为直连部15e的厚度t2的1.5~3倍。
(1-2-3)外侧根部15c的打开角度(立起角度)θ1为40~70度。
(1-3)为了当将外侧膜部15朝向冲程另一端限推出时,应变不集中于内侧根部15g并且直连部15e不会通过离心力膨胀,设置以下的构成。
(1-3-1)第一以及第二折返部15d、15f的折返宽度(从根部起的轴向突出长度)t3、t4,分别形成为膜部整体宽度(由外侧根部15c、第一折返部15d、直连部15e、第二折返部15f以及内侧根部15g构成的挠性部的轴向长度)t5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1-3-2)使直连部15e具有从第一折返部15d朝向第二折返部15f缩径的方向的10度以下的倾斜角θ2
(2)关于配置于内环13以及中环14之间的内侧膜部16
(2-1)如图3中放大所示,在固定(硫化粘接)于内环13的内侧固定部(内周侧内侧固定部)16a以及固定(硫化粘接)于中环14的外侧固定部(内周侧外侧固定部)16b之间,内侧膜部16依次一体地具有:内侧根部(内周侧内侧根部)16c、朝向中环14的冲程一端限侧伸出的截面圆弧状的第一折返部(内周侧第一折返部)16d、直连部(内周侧直连部)16e、朝向中环14的冲程另一端限侧伸出的截面圆弧状的第二折返部(内周侧第二折返部)16f以及外侧根部(内周侧外侧根部)16g。
(2-2)为了当将内侧膜部16朝向冲程一端限拉回时,第一折返部16d不接触其他的部件,设置以下的构成。
(2-2-1)从第一折返部16d的顶部(截面圆弧状的顶部)至内侧根部16c的轴向厚度,形成为从径向外侧向内侧逐渐变厚的渐变形状。
(2-2-2)内侧根部16c的最大轴向厚度t6,为直连部16e的厚度t7的2~4倍。
(2-2-3)内侧根部16c的打开角度(立起角度)θ3为25~45度。
(2-3)为了当将内侧膜部16朝向冲程另一端限推出时,应变不集中于第二折返部16f并且直连部16e不会通过离心力膨胀,设置以下的构成。
(2-3-1)第一以及第二折返部16d、16f的折返宽度(从根部起的轴向突出长度)t8、t9,分别形成为膜部整体宽度(由内侧根部16c、第一折返部16d、直连部16e、第二折返部16f以及外侧根部16g构成的挠性部的轴向长度)t10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2-3-2)使直连部16e具有从第一折返部16d朝向第二折返部16f扩径的方向的10度以下的倾斜角θ4
膜部15、16分别通过选自以下的(1)至(6)的材料成形。
(1)改良了疲劳性/低温性能的丙烯酸类橡胶
(2)改良了高温性能/耐油性的氯丁二烯橡胶
(3)改良了耐油性/橡胶强度/疲劳性的硅橡胶
(4)改良了高温性能/疲劳性的丁腈橡胶
(5)改良了疲劳性/低温性能的氢化丁腈橡胶
(6)改良了疲劳性/低温性能的氟橡胶
外环12、内环13以及中环14分别通过经冲压成形的金属环成形。
在外环12以及内环13上,分别设置有金属嵌合于离合器壳55的金属嵌合部12a、13a。
在外环12以及内环13上,分别覆盖(硫化粘接)有与离合器壳55紧密接触的橡胶密封部15h、16h,这些橡胶密封部15h、16h作为膜部15、16的一部分而设置。
另外,覆盖于外环12的橡胶密封部15h,形成为具有密封方向性并且向轴向一侧倾斜的唇状的橡胶密封部。
如上所述,在上述构成的离合器用密封件11中,通过在膜部15、16的初始形状中,将中环14配置于其冲程的中间位置,以及采用上述(1-1)至(2-3-2)的构成,能够提高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膜部15、16的耐久性。另外,通过将外环12以及内环13作为冲压成形的金属 环而金属嵌合于离合器壳55,同时,在膜部15、16上一同设置橡胶密封部15h、16h,能够提高密封件11相对于离合器壳55的固定力,同时,能够维持离合器壳55以及密封件11之间的密封性。另外,通过使用具有密封方向性并且向轴向一侧倾斜的唇状的橡胶密封部15h,能够有效地抑制活塞工作油向离合器板侧泄漏。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由于上述(1-3-2)中使外侧膜部15的直连部15e具有从第一折返部15d向第二折返部15f缩径的方向的倾斜角θ2,因此,能够抑制工作油滞留于膜部15的凹面。
也就是说,如上所述,当外侧膜部15在固定于外环12的外侧固定部15a以及固定于中环14的内侧固定部15b之间依次具有外侧根部15c、朝向中环14的冲程一端限侧伸出的截面圆弧状的第一折返部15d、直连部15e、朝向中环14的冲程另一端限侧伸出的截面圆弧状的第二折返部15f以及内侧根部15g的情况下,由于膜部15的凹面在直连部15e的内周侧形成于第二折返部15f的背面侧(活塞侧),因此,如图4(A)的比较图所示,工作油O容易滞留于该凹面上,如图4(B)所示,在该实施例所涉及的密封件11中,由于使直连部15e具有从第一折返部15d向第二折返部15f缩径的方向的倾斜角θ2,因此,工作油O沿着具有该倾斜角θ2的直连部15e从凹面向外部流出(箭头标记C)。因此,工作油O滞留于膜部15的凹面这一情况被抑制,由此,能够抑制膜部15产生异常变形、产生的应变变大、膜部15破损。这种情况下的倾斜角θ2的大小优选为不足15度,进一步优选为5至10度的范围。另外,优选的是,倾斜角θ2遍及中环14的整个冲程被维持。
此外,通过使直连部具有倾斜角来抑制工作油滞留于膜部的凹面这一做法,也能够根据需要适用于内侧的膜部16。内侧的膜部16有时在油可能滞留的方向上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直连部16e具有排出油的方向的倾斜角。

Claims (6)

1.一种离合器用密封件,其为插装于干式离合器中的离合器板以及按压所述离合器板的活塞之间的环状的密封件,在固定于离合器壳的外环以及内环之间,具有固定于所述活塞的中环,在所述外环以及中环之间乃至所述内环以及中环之间,分别具有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膜部,所述离合器用密封件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膜部的初始形状下,将所述中环配置于其冲程的中间位置,
配置于所述外环以及中环之间的外侧的膜部,在固定于所述外环的外侧固定部以及固定于所述中环的内侧固定部之间,依次一体地具有:外侧根部、向活塞侧伸出的第一折返部、直连部、向离合器板侧伸出的第二折返部以及内侧根部,在所述外侧的膜部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折返部的顶部至所述外侧根部的轴向厚度逐渐变厚的渐变形状,
配置于所述内环以及中环之间的内侧的膜部,在固定于所述内环的内侧固定部以及固定于所述中环的外侧固定部之间,依次一体地具有:内侧根部、向活塞侧伸出的第一折返部、直连部、向离合器板侧伸出的第二折返部以及外侧根部,在所述内侧的膜部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折返部的顶部至所述内侧根部的轴向厚度逐渐变厚的渐变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程的中间位置,为从所述中环的活塞侧冲程端限至离合器板侧冲程端限的冲程中的25~95%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外环以及中环之间的外侧的膜部,在固定于所述外环的外侧固定部以及固定于所述中环的内侧固定部之间,依次一体地具有:外侧根部、向活塞侧伸出的第一折返部、直连部、向离合器板侧伸出的第二折返部以及内侧根部,在所述直连部上,设置有从第一折返部向第二折返部缩径的方向的倾斜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角的大小不足1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环和/或内环为经冲压成形的金属环,具有金属嵌合于离合器壳的金属嵌合部,
所述膜部具有与离合器壳紧密接触的橡胶密封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用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密封部形成为具有密封方向性并且向轴向一侧倾斜的唇状。
CN201380057707.XA 2012-11-06 2013-10-08 离合器用密封件 Active CN1047693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4295 2012-11-06
JP2012-244295 2012-11-06
PCT/JP2013/077280 WO2014073308A1 (ja) 2012-11-06 2013-10-08 クラッチ用シ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9303A CN104769303A (zh) 2015-07-08
CN104769303B true CN104769303B (zh) 2017-09-26

Family

ID=50684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7707.XA Active CN104769303B (zh) 2012-11-06 2013-10-08 离合器用密封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00881B2 (zh)
EP (1) EP2918864B1 (zh)
JP (1) JP5985652B2 (zh)
CN (1) CN104769303B (zh)
WO (1) WO20140733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08300B1 (ko) * 2016-11-15 2018-12-19 평화오일씰공업 주식회사 본디드 피스톤 씰 및 이를 구비한 클러치 유닛
CN112384712A (zh) * 2018-08-09 2021-02-1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密封件保持件及对中式分离副缸
DE102022000813A1 (de) 2021-04-14 2022-10-20 Borgwarner Inc. Kupplungsvorrichtung mit einer Fluidrückhalteeinrichtung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27617A1 (de) * 1996-07-09 1998-01-22 Mannesmann Sachs Ag Dichtelement, insbesondere Elastomerdichtung zur Verwendung in Ringzylindern
CN1934366A (zh) * 2004-03-19 2007-03-21 Nok株式会社 活塞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36493A1 (de) 1984-10-05 1986-04-10 Dieter 3502 Vellmar Coesfeld Druckmessvorrichtung zur kontinuierlichen ueberwachung des luftdruckes in fahrzeugreifen
FR2718819B1 (fr) 1994-04-15 1996-07-19 Nadella Boîtier porte-joint d'étanchéité à palier de guidage et son application notamment à une automobile.
JPH08121609A (ja) 1994-10-24 1996-05-17 Nok Corp 往復兼回転用磁性流体シ−ルユニット
JP4075469B2 (ja) * 2001-07-23 2008-04-1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シール
US7775528B2 (en) * 2006-02-13 2010-08-17 Freudenberg-Nok General Partnership Bi-directional pattern for dynamic seals
DE102006040754B3 (de) * 2006-08-31 2008-03-27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Scheibenbremse, insbesondere für ein Nutzfahrzeug
JP2009085274A (ja) 2007-09-28 2009-04-23 Nok Corp 自動変速機用ピストンシール
CN102224354B (zh) 2008-11-25 2013-09-04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干式离合器
WO2010061856A1 (ja) 2008-11-25 2010-06-0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摩擦締結装置
JP5513231B2 (ja) 2010-04-14 2014-06-04 日本バルカー工業株式会社 ダイアフラム
JP5510195B2 (ja) 2010-08-31 2014-06-0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駆動力伝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27617A1 (de) * 1996-07-09 1998-01-22 Mannesmann Sachs Ag Dichtelement, insbesondere Elastomerdichtung zur Verwendung in Ringzylindern
CN1934366A (zh) * 2004-03-19 2007-03-21 Nok株式会社 活塞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92572A1 (en) 2015-10-15
EP2918864B1 (en) 2018-01-03
US10100881B2 (en) 2018-10-16
EP2918864A1 (en) 2015-09-16
EP2918864A4 (en) 2016-08-17
CN104769303A (zh) 2015-07-08
JP5985652B2 (ja) 2016-09-06
JPWO2014073308A1 (ja) 2016-09-08
WO2014073308A1 (ja) 2014-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27796A1 (en) Sealing device
US20090014963A1 (en) Sealing ring
CN104769303B (zh) 离合器用密封件
CN101617153B (zh) 密封装置
CN105179699B (zh) 油封
WO2012017779A1 (ja) 無段変速機のシール構造
CN1771406A (zh) 唇型密封装置
US9759330B2 (en) Energy saving seal with rocking dust lip
CN204403151U (zh) 电梯曳引机上用轻薄型轴承
CN2483560Y (zh) 压力补偿型径向密封装置
CN1288367C (zh) 密封链条
CN104819298B (zh) 油封
CN104819297B (zh) 油封
JP6405777B2 (ja) オイルシール
CN208467703U (zh) 一种转向器密封圈自动装配压头套
CN205714716U (zh) 一种带有耐磨环的传动轴
CN211875085U (zh) 整合密封件与导向环的自润耐磨快速密封元件
CN207093594U (zh) 非标四点接触球轴承
CN212480118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动密封环
CN204739213U (zh) 密封环
CN204300314U (zh) 油封安装结构和减速器
CN215831143U (zh) 一种改进型离合器密封圈
CN108488387A (zh) 一种多唇油封装置
CN210344268U (zh) 一种重载同轴活塞密封圈
CN114857270B (zh) 一种适应转子冲击载荷的高尔夫球杆型非弹性体柔性密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