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8752A - 层叠体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层叠体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8752A
CN104768752A CN201380056689.3A CN201380056689A CN104768752A CN 104768752 A CN104768752 A CN 104768752A CN 201380056689 A CN201380056689 A CN 201380056689A CN 104768752 A CN104768752 A CN 104768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uplexer
bonding force
substrate layer
adhesive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66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8752B (zh
Inventor
冈田崇嗣
井上政广
佐佐木宏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68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8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8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87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 B32B23/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comprising such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comprising such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ormed with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e.g. hollows, grooves, protuberance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2Bonding of a preformed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to the same or other solid material such as metal, glass, leather, e.g. using adhesives
    • C08J5/124Bonding of a preformed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to the same or other solid material such as metal, glass, leather, e.g. using adhesives using adhesives based on a macromolecular component
    • C08J5/128Adhesives without dilu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J230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J2301/10Esters of organic acids
    • C08J2301/12Cellulose ace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33/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ids; Metal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再加工性良好的层叠体。层叠体贴合在被粘附材料上使用。层叠体从被粘附材料侧开始依次具备第1粘合剂层、第1基材层、第2粘合剂层、以及第2基材层。此外,层叠体被贴合在被粘附材料时的被粘附材料和第1粘合剂层的粘接力设为A[N/25mm]、第1粘合剂层和第1基材层的粘接力设为B[N/25mm]、第1基材层和第2粘合剂层的粘接力设为C[N/25mm]、第2粘合剂层和第2基材层的粘接力设为D[N/25mm]时,粘接力B、C、以及D均比粘接力A大5[N/25mm]以上。

Description

层叠体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合在被粘附材料上使用的层叠体,以及使用了该层叠体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移动电话、平板电脑、车辆导航系统、个人电脑、售票机、银行的终端等电子仪器的显示装置,已知在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等显示面板的前面,通过粘合层贴合了对比度提高膜、防反射膜等滤光片的显示装置。这样的显示装置例如在滤光片的一面设在粘合层、通过该粘合层贴合在显示面板的前面来进行制造。
对显示面板和滤光片的贴合要求高位置精度,即使相互位置仅有些微偏离也被视作不良品。在显示面板和滤光片被偏离地贴合的情况下,由于显示面板昂贵而将滤光片从显示面板剥离,对显示面板进行再利用。因此,要求滤光片可良好地从显示面板剥离,即所谓的再加工性。具体而言,在要求显示面板上不残留粘合层、即所谓胶残留少的同时,还要求不要滤光片的一部分损伤而残留。
作为提高再加工性的同时抑制贴合时的气泡混入的方法,已知例如将粘合层制成2层结构,将一方粘合层对钠钙玻璃板的初期粘接力设定在规定的范围内的同时,将两者24小时后的粘接力调整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尤其作为抑制胶残留的方法,已知将对玻璃基板的粘接力设定在规定的范围内的同时,将断裂点应力设定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219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2-1169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已知为了提高再加工性,将粘接力等设定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法。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在粘合层的两个主面上配置不同种类的材料,粘接力根据材料的种类和表面状态等大不相同。为此如果仅仅对粘接力进行规定,并不一定可以得到良好的再加工性。这样的问题并不仅限于显示装置,例如在建筑物和汽车等的窗玻璃上贴合形成有还称为Low-E(Low-Emissivity、低辐射玻璃)膜的热线屏蔽膜的Low-E薄膜等滤光片的情况下也会产生。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再加工性良好的层叠体。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了这样的层叠体的显示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层叠体涉及贴合在被粘附材料上使用的层叠体。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具有显示面板的被粘附材料,和贴合在该被粘附材料上的层叠体。该层叠体为上述本发明的层叠体。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技术内容。
(1)一种层叠体,它是贴合在被粘附材料上使用的层叠体,
其中,从所述被粘附材料侧开始依次具备第1粘合剂层、第1基材层、第2粘合剂层、以及第2基材层,上述层叠体被贴合在上述被粘附材料时的上述被粘附材料和上述第1粘合剂层的粘接力设为A[N/25mm]、上述第1粘合剂层和第1基材层的粘接力设为B[N/25mm],上述第1基材层和上述第2粘合剂层的粘接力设为C[N/25mm],上述第2粘合剂层和第2基材层的粘接力设为D[N/25mm]时,粘接力B、C、以及D均比粘接力A大5[N/25mm]以上。
(2)如上述(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粘接力A为1~15[N/25mm]。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1基材层是对比度提高层或三乙酰基纤维素膜。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2基材层具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1粘合剂层以及第2粘合剂层中的至少1层为含有丙烯酸类粘合剂的层。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粘接力C以及D均比粘接力A大7[N/25mm]以上。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1粘合剂层以及第2粘合剂层中的至少1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上。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第2基材层为防反射层。
(9)如上述(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层叠体为显示装置用的滤光片。
(10)一种显示装置,它是具有带有显示面板的被粘附材料、和贴合在上述被粘附材料上的层叠体的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层叠体为上述(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
发明的效果
如果采用本发明,可提供再加工性良好的层叠体。此外,如果采用本发明,可提供具有再加工性良好的层叠体、生产性良好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具有层叠体的显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对比度提高层的一实施形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使用了层叠体的显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显示装置10例如具备具有显示面板的被粘附材料11,贴合在该被粘附材料11前面的作为滤光片的层叠体12。层叠体12从被粘附材料11侧开始依次具备第1粘合剂层13、第1基材层14、第2粘合剂层15、以及第2基材层16。
层叠体12中,层叠体12被贴合在被粘附材料11时的被粘附材料11和第1粘合剂层13的粘接力设为A[N/25mm]、第1粘合剂层13和第1基材层14的粘接力设为B[N/25mm]、第1基材层14和第2粘合剂层15的粘接力设为C[N/25mm]、第2粘合剂层15和第2基材层16的粘接力设为D[N/25mm]时,粘接力B、C、以及D均比粘接力A大5[N/25mm]以上。即,满足B-A≥5[N/25mm],C-A≥5[N/25mm],以及D-A≥5[N/25mm]。另外,本说明书中的“粘接力”以“JIS Z 0237的标准”为基准。
通过在第1基材层14之外还设置第2基材层16的同时使粘接力B、C、以及D均比粘接力A大5[N/25mm]以上,由此使层叠体12的再加工性良好。具体而言,从被粘附材料11剥离层叠体12时,可抑制第1粘合剂层13和第1基材层14的一部分残留在被粘附材料11上。尤其是,第1基材层14为如对比度提高膜、薄板状的玻璃板等由破裂等易发生损伤的材料的情况下,通过第2基材层16来增强,抑制其损伤来抑制对被粘附材料11的残留。
作为具有被粘附材料11的显示面板,可例举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等显示面板。另外,被粘附材料11并不限于仅具有单一的显示面板,还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种类,其前面层叠后述的功能层例如电磁波屏蔽层、对比度提高层等。
第1粘合剂层13是贴合被粘附材料11和第1基材层14的层,是贴合在被粘附材料11上时的粘接力A[N/25mm]与贴合在第1基材层14上时的粘接力B[N/25mm]的粘接力差(B-A)在5[N/25mm]以上的层。另外,第1粘合剂层13是具有通过相同材料构成整体的单层结构的层。即,第1粘合剂层13中不包含多层结构。
在粘接力差(B-A)低于5[N/25mm]的情况下,从被粘附材料11剥离层叠体12时,第1粘合剂层13容易残留在被粘附材料11的表面上。通过将粘接力差(B-A)设为5[N/25mm]以上,可抑制第1粘合剂层13对被粘附材料11的残留。此外,通过设为单层结构,可使生产性也良好。粘接力差(B-A)优选5.5[N/25mm]以上,进一步优选8.0[N/25mm]以上。粘接力差(B-A)基本上越大越好,但通常为10[N/25mm]左右即足够。
对粘接力差(B-A)的调整,例如根据被粘附对象的被粘附材料11以及第1基材层14,对使粘接力差(B-A)为5[N/25mm]以上的粘合剂进行选择。具体而言,对研究适用于第1粘合剂层13的各种粘合剂如下进行选择:测定与被粘附材料11的粘接力A的同时,测定与构成第1基材层14的构成材料的粘接力B,其中选择粘接力差(B-A)在5[N/25mm]以上的粘合剂、并使用。粘接力根据粘合剂的构成材料有很大变化之外,还根据被粘附对象的构成材料以及表面的凹凸等表面状态有很大变化。因此,可通过实际测定对被粘附对象的粘接力A、B来可靠地调整粘接力差(B-A)。另外,各自的粘接力A、B例如可通过调整粘合剂的组成、硬度等进行调整。
粘接力A、B本身的值只要粘接力差(B-A)在规定的范围内即可,不需要进行限制。粘接力A从与被粘附材料11的粘接性的观点考虑,优选1[N/25mm]以上。此外,粘接力A从容易与被粘附材料11剥离的观点考虑,优选15[N/25mm]以下,更优选10[N/25mm]以下。粘接力B[N/25mm]只要使粘接力差(B-A)在5[N/25mm]以上即可,通常粘接力差(B-A)在10[N/25mm]左右即足够。
另外,接触被粘附材料11的第1粘合剂层的面是玻璃板,且在第1基材层是薄板状的玻璃板的情况下,为了使粘接力差(B-A)在5[N/25mm]以上,可利用第1粘合剂层的粘接力经时变化(增加)的特性。即,在作为第1基材层的薄板状的玻璃板上贴合第1粘合剂层后放置24小时以上,接着贴合作为被粘附材料的玻璃板之后,通过在3小时以内进行剥离,由此使粘接力差(B-A)在5[N/25mm]以上。从获得良好的再加工性的方面考虑,在贴合作为第1基材层的薄板状的玻璃板后,优选在1小时以内进行剥离。通过在该时间内进行剥离,可使粘接力差(B-A)在5[N/25mm]以上,使再加工性变得良好。
对第1粘合剂层13的厚度没有限制,但优选10μm以上。通过将厚度设为10μm以上,可以可靠地将被粘附材料11和第1基材层14贴合。第1粘合剂层13的厚度优选1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20μm以上。通常,第1粘合剂层13的厚度为30μm即足够。
第2粘合剂层15是为了贴合第1基材层14和第2基材层16而设置的。第2粘合剂层15是,贴合在第1基材层14时的粘接力C[N/25mm]以及贴合在第2基材层16时的粘接力D[N/25mm]均比粘接力A大5[N/25mm]以上的层。即,粘接力差(C-A)以及粘接力差(D-A)均在5[N/25mm]以上。
通过使粘接力C、D比粘接力A大5[N/25mm]以上,可在从被粘附材料11剥离层叠体12时,在所希望的剥离部、即被粘附材料11和第1粘合剂层13之间进行剥离,可抑制其他部分、即第1基材层14和第2粘合剂层15之间、以及第2粘合剂层15和第2基材层16之间的剥离。藉此,即使第1基材层14由破裂等易发生损伤的情况下,也可根据第2基材层16更有效地增强,抑制其损伤而对被粘附材料11的残留。
对粘接力C、D的调整也例如根据作为被粘附对象的第1基材层14以及第2基材层16,对粘接力C、D均比粘接力A大5[N/25mm]以上的粘合剂进行选择。具体而言,对研究适用于第2粘合剂层15的各种粘合剂如下进行选择:在测定与构成第1基材层14的构成材料的粘接力C的同时,测定与构成第2基材层16的构成材料的粘接力D,其中选择粘接力C、D均比粘接力A大5[N/25mm]以上的粘合剂、并使用。
粘接力C、D优选均比粘接力A大7.0[N/25mm]以上。另外,对粘接力C、D的相互大小关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粘接力C大,也可以粘接力D大,也可以相互相同。粘接力C、D均比粘接力A大10[N/25mm]左右即足够。
对第2粘合剂层15的厚度没有限制,但优选10μm以上。通过将厚度设为10μm以上,可以可靠地将第1基材层14和第2基材层16进行贴合。第2粘合剂层15的厚度优选1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20μm以上。通常,第2粘合剂层15的厚度为30μm即足够。
第1粘合剂层13以及第2粘合剂层15的构成材料只要能够得到规定的粘接力差等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例举丙烯酸类粘合剂、氨基甲酸酯类粘合剂、聚酯类粘合剂、有机硅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等,其中适合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
丙烯酸类粘合剂是将丙烯酸类单体单元作为主成分含有的聚合物。作为丙烯酸类单体,可例举(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酐)、富马酸(酐)、丁烯酸、它们的烷基酯。在这里,(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以及甲基丙烯酸的总称。(甲基)丙烯酸酯也相同。
丙烯酸类单体中,优选以(甲基)丙烯酸或其烷基酯为主成分的单体。作为(甲基)丙烯酸的烷基酯,可例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等。
丙烯酸类粘合剂还可以使用丙烯酸类单体以外的单体。作为可使用的其他单体的例子,可例举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类;乙烯、丙烯、异丁烯等烯烃类;氯乙烯、偏氟乙烯等卤代烯烃类;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类单体;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等二烯类单体;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腈类单体;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丙烯酰胺类单体等。
丙烯酸类粘合剂中,为了提高凝集力,可以使用具有可成为交联点的官能团(例如,羟基、缩水甘油基等)的单体。作为具有可成为交联点的官能团的单体,例如可例举(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
在使用具有可成为交联点的官能团的单体的情况下,优选添加交联剂。通过添加交联剂,使其与交联点反应从而使聚合物交联,由此可以确保凝集力。作为交联剂,可例举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环氧树脂、金属氧化物、金属盐、金属氢氧化物、金属螯合剂、多异氰酸酯,含羧基聚合物、酸酐、聚胺等,根据可成为交联点的官能团的种类进行适当选择。
此外,为了调整粘接力,丙烯酸类粘合剂可含有硅烷偶联剂。作为硅烷偶联剂,可优选使用分子内至少具有1个烷氧基甲硅烷基的有机硅化合物。
而且,丙烯酸类粘合剂中可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着色色素等。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例举苯并三唑类、二苯酮类、水杨酸酯类、氰基丙烯酸酯类、三嗪类、N,N'-草酰二苯胺类,镍配盐类、无机类等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着色色素,可举例色调修正色素、近红外线吸收色素。色调修正色素吸收可见光的特定波长区域的一部分,改善透射可见光的色调。作为色调修正色素,例如可例举偶氮类、偶氮缩合类、二亚铵类、酞菁类、蒽醌类、靛蓝类、芘酮类、苝类、二嗪类、喹吖啶酮类、次甲基(日文:メチン)类、异吲哚啉酮类、喹酞酮类、吡咯类、硫靛类、金属络合物类、卟啉类、四氮杂卟啉类等色素。
作为近红外线吸收色素,例如可例举聚甲炔类、酞菁类、萘酞菁类、铵盐类、亚铵类、二亚铵类、蒽醌类、二硫醇金属络合物类、萘醌类、吲哚酚类、偶氮类、三芳基甲烷类、氧化钨类等色素。
第1粘合剂层13可将含有如上所述的构成成分的粘合剂涂布在第1基材层14上来形成,也可以将粘合片贴合在第1基材层14来形成,所述粘合片是预先将含有如上所述的构成成分的粘合剂成形为片状而成。同样地,第2粘合剂层15也可以将粘合剂涂布在第1基材层14或第2基材层16上来形成,也可以贴合粘合片来形成。涂布方法例如可采用浸渍涂布法、喷涂法、旋涂法、珠涂法、线棒涂布法、刮刀涂布法、辊涂法、帘式涂布法、狭缝涂布法、凹版涂布法、逆向狭缝涂布法、微凹版涂布法、逗点涂布法等。
粘合剂以及粘合片可使用市售品。例如,作为粘合剂,可例举NCK101粘合(东洋油墨株式会社(東洋インキ社)制,丙烯酸类粘合剂)、EXK04-488粘合(东洋油墨株式会社制,丙烯酸类粘合剂)。此外,作为粘合片,可例举TX48A无底材(non carrier,日文:ノンキャリア)粘合片(巴川制纸所株式会社(TOMOEGAWA社)制,丙烯酸类粘合剂)、P0280无底材粘合片(琳得科株式会社(リンテック社)制,丙烯酸类粘合剂)。另外,上述的“无底材片”是指将涂布了有机硅的二个基材通过粘合剂层叠而成的膜。
第1基材层14、第2基材层16只要至少具有基材即可,例如单一基材之外,可例举在基材的表面上具有功能膜的功能层。
作为单一基材,可例举树脂膜、薄板状的玻璃板等。另外,单一基材在根据需要、且在可能的范围中,可含有着色色素、紫外线吸收剂等。
作为树脂膜,例如可例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聚酯类;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聚丙烯酸酯类;聚碳酸酯(PC)类;聚苯乙烯类;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基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类;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缩丁醛;聚氨酯类等的膜。树脂膜的厚度优选10~200μm,更优选50~150μm。
薄板状的玻璃板是为了赋予玻璃质感、提高美观性,或为了表面保护而设置。作为这样的玻璃板,优选厚度为0.05~5mm的玻璃板。
作为功能层,可例举对比度提高层、电磁波屏蔽层、防反射层、防眩层、着色层、紫外线吸收层等。
图2是表示对比度提高层的一例的剖视图。另外,图2表示对第1基材层14采用对比度提高层的例子。
对比度提高层14’是为了抑制外来光线所导致的对比度的下降而设置的,在基材141的一面上具有对比度提高膜142的层。
作为基材141,可例举与单一的基材相同的树脂膜或薄板状的玻璃板等。对比度提高膜142向水平方向延展,且具备相互平行地配置的多个透光性区域142a和配置在这些透光性区域142a之间的暗色部142b。暗色部142b含有暗色粒子,其剖面形状可以是近似梯形之外,还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三角形等。透光性区域142a以及暗色部142b例如由含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以及光聚合引发剂的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
如果采用对比度提高层14’,可通过含有暗色粒子的暗色部142b对外来光线进行吸收来提高显示图像的对比度,而且由于透光性区域142a中不含有暗色粒子而光透射性不下降,可抑制由显示图像变暗而导致的视觉辨认度的下降。
将对比度提高层14’例如按照使对比度提高膜142、尤其是透光性区域142a以及暗色部142b与第1粘合剂层13接触的条件进行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想要从被粘附材料11剥离层叠体12,则例如透光性区域142a和暗色部142b的边界部分、或透光性区域142a中的厚度薄的部分容易损伤,损伤部分容易与第1粘合剂层13一起残留在被粘附材料11上。通过设置第2基材层16的同时将粘接力差(B-A)设为5[N/25mm]以上,即使是对比度提高层14’这样容易损伤的材料,也可抑制其对被粘附材料11的残留。
对比度提高层14’中透光性区域142a的构成材料从容易用于形成暗色部142b的沟部、可制得轻量且薄、可挠性也优良的方面考虑,优选树脂材料,例如可例举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等树脂材料。
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通过电磁波或电荷粒子射线、例如紫外线或电子射线等的照射,以交联或聚合反应进行固化。作为这样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例如可例举电离放射线聚合性预聚物以及/或电离放射线聚合性单体。
作为电离放射线聚合性预聚物(也包括低聚物),例如可例举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类、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类、多元醇(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硅酯、不饱和聚酯类等分子中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聚合性预聚物;或如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预聚物、芳香族乙烯基醚类树脂预聚物的环氧类树脂等分子中具有阳离子聚合性官能团的聚合性预聚物等。这些电离放射线聚合性预聚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电离放射线聚合性单体(monomer),优选作为分子中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聚合性单体的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具体而言可例举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丙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
此外,作为电离放射线聚合性单体的其他例子,可例举分子中具有阳离子聚合性官能团的聚合性单体。例如可例举,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等脂环族环氧化物类、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等缩水甘油醚类、4-羟丁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醚类、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等氧杂环类等。
在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作为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优选相对于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100质量份,添加光聚合引发剂0.1~5质量份左右。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从以往惯用的引发剂中适当选择。
对于分子中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聚合性单体或聚合性预聚物,例如可使用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乙酮、二甲基氨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二苯酮、对苯基二苯酮、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甲基噻吨酮、2-乙基噻吨酮、苯偶酰二甲基缩酮、苯乙酮二甲基缩酮等。此外,对于分子中具有阳离子聚合性官能团的聚合性单体或聚合性预聚物,例如可例举芳香族锍盐、芳香族重氮盐、芳香族碘盐、茂金属化合物、苯偶姻磺酸酯等。此外,作为光敏剂,可使用p-二甲基苯甲酸酯(日语:p-ジメチル安息香酸エステル)、叔胺类、硫醇类敏化剂等。
作为热固化性树脂,可例举酚醛树脂、酚醛-甲醛树脂、尿素树脂、尿素-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酯-三聚氰胺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环氧-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丙烯酸树脂、聚硅氧烷树脂、聚氨酯树脂、通用的二液固化型丙烯酸树脂(丙烯酸多元醇固化物)等。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例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共聚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二醇共聚物、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等聚酯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环状聚烯烃、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树脂;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等含卤素树脂;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苯乙烯类树脂;三醋酸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类树脂;热塑性聚氨酯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
作为对比度提高层14’中的暗色部142b,优选在粘合剂树脂中使暗色粒子分散,优选以高比例吸收射入的可见光线(外来光线)。如果采用这样的材料,则反射的外来光线不明显,即使该反射光混入图像光中也可抑制图像对比度的下降。
作为暗色粒子,可使用各种颜色的粒子,例如作为黑色粒子,可例举炭黑(墨)、黑色氧化铁等黑色颜料,或将丙烯酸等透明粒子用炭黑等黑色颜料进行染色后的树脂粒子等。暗色粒子可以是将蓝色、紫色、黄色、红色等各种颜料进行混合、无彩色化的颜料粒子,也可以是用这些颜料进行染色的树脂粒子。作为蓝色颜料,可例举铜酞菁蓝、阴丹士林蓝、钴蓝、群青等,作为紫色颜料,可例举二嗪紫等,作为黄色颜料,可例举双偶氮黄、异吲哚啉酮黄、铬黄等,作为红色颜料,可例举颜料红144(CromophtalRed typel)、喹吖啶酮红、氧化铁红(日文:弁柄)等,作为绿色颜料,可例举铜酞菁绿、铜绿等。暗色粒子的含有量相对于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优选10~100质量份。作为粘合剂树脂,可例举与透光性区域142a的树脂材料相同的树脂,例如可例举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等树脂材料。
对比度提高层14’例如可如下制造。首先,在基材141上涂布透光性区域形成用组合物,在该表面上形成用于形成暗色部142b的沟部等,由此形成透光性区域142a。例如,在由紫外线固化性树脂构成透光性区域142a的情况下,使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和光聚合引发剂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制备透光性区域形成用组合物后,将其涂布在基材141的表面上,在该表面上安放辊状的模具(赋形型辊)来形成用于形成暗色部142b的沟部的同时,通过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形成。
暗色部142b可通过将暗色粒子和粘合剂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备暗色部形成用组合物后,将其涂布在透光性区域142a之间的沟部,使其固化来形成。例如,在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的情况下,通过将暗色粒子、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以及光聚合引发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备暗色部形成用组合物,将其涂布在透光性区域142a之间的沟部后,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来形成。
透光性区域142a的厚度例如从形成暗色部142b的观点等考虑,优选20~200μm,更优选30~150μm,暗色部142b的厚度(深度)优选10~180μm,更优选20~130μm,宽度优选5~100μm,更优选5~50μm,间距优选10~200μm,更优选20~150μm。
电磁波屏蔽层是例如在基材上具有作为电磁波屏蔽膜的金属网膜的层。这样的电磁波屏蔽层通常如下制造:在基材上贴合铜箔后,通过将该铜箔加工为网孔状,或通过将铜或银等导电性油墨在基材上印刷成网孔状来进行制造。另外,基材可使用与单一的基材相同的树脂膜或薄板状的玻璃板等。
电磁波屏蔽层可以是在基材上通过溅射法形成电磁波屏蔽膜的层。电磁波屏蔽膜例如是将金属氧化物膜和金属膜交替层叠而得的膜,金属膜的层数为n,金属氧化物膜的层数为n+1(其中,n为1以上的整数)。金属氧化物膜例如可例举由铟和锡的氧化物、钛和锌的氧化物、铝和锌的氧化物、铌氧化物等构成的膜。此外,金属膜可例举由银、银合金等构成的膜。
防反射层是为了抑制可见光线(外来光线)的反射而设置。通过设置防反射层,可抑制反射眩光,并且可提高显示图像的对比度。防反射层例如为在基材上具有防反射膜的层。基材可使用与单一的基材相同的树脂膜或薄板状的玻璃板等。反射防止膜,例如可例举将折射率低的无机化合物和折射率高的无机化合物交替层叠而成的层叠膜、由折射率低的无机化合物构成的膜、由折射率低的树脂构成的膜。作为折射率低的无机化合物,例如可例举二氧化硅等。作为折射率低的树脂,例如可例举氟树脂、有机硅树脂、含氟有机硅树脂等。
防眩层是例如在表面上具有由凹凸部构成的防眩部的层。防眩部具有通过表面的凹凸部,扩散映射在该表面上的反射影像、模糊轮廓的效果。作为防眩层,可例举在基材的表面上涂布将二氧化硅等无机微粒、或丙烯酸类树脂等有机微粒分散在粘合剂中的溶液,使溶剂挥发而得由凹凸部构成防眩部的防眩层;通过喷砂、或蚀刻等在基材本身上形成由凹凸部构成防眩部的防眩层。另外,基材可使用与单一的基材相同的树脂膜或薄板状的玻璃板等。
作为着色层,可例举在基材上具有作为含有着色色素的树脂膜的着色膜的层。基材可使用与单一的基材相同的树脂膜或薄板状的玻璃板等。着色色素可例举色调修正色素、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可使用第1粘合剂层13或第2粘合剂层15所使用的色素。
作为紫外线吸收层,可例举在基材上具有作为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树脂膜的紫外线吸收膜的吸收层。基材可使用与单一的基材相同的树脂膜或薄板状的玻璃板等。此外,紫外线吸收剂可使用第1粘合剂层13或第2粘合剂层15所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
以下,对显示装置10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作为显示装置10,例如可例举被粘附材料11具有单一的显示面板,层叠体12从被粘附材料11侧起依次具有由丙烯酸类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第1粘合剂层13)、在基材上设置了对比度提高膜的对比度提高层(第1基材层14)、由丙烯酸类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第2粘合剂层15)、以及在基材上设置了防反射膜的防反射层(第2基材层16)的装置。防反射层的基材从抑制对比度提高层的损伤的观点考虑,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此外,这样的作为防反射层的基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厚度优选38μm以上,更优选75μm以上。
这样,在具有对比度提高层的情况下,从被粘附材料11剥离层叠体12时,对比度提高层容易损伤而残留在被粘附材料11上。对比度提高层之外还设置可兼作增强层的防反射层的同时,通过将粘接力B、C、以及D均设为比粘接力A大5[N/25mm]以上,不仅可以抑制粘合剂层(第1粘合剂层13)的残留,还可以抑制由损伤而导致的对比度提高层的残留。尤其,作为防反射层的基材,通过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可有效抑制由损伤而导致的对比度提高层的残留。
作为其他显示装置10,可例举将三醋酸纤维素膜作为上述显示装置10的对比度提高层(第1基材层)的装置。三醋酸纤维素膜也由于与对比度提高层那样容易损伤而可得到相同的显著效果。
进一步,作为其他显示装置10,例如可例举被粘附材料11在显示面板上依次层叠粘合层、电磁波屏蔽层、粘合层、对比度提高层的结构,层叠体12从被粘附材料11侧起依次具有由丙烯酸类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第1粘合剂层13)、薄板状的玻璃板(第1基材层14)、由丙烯酸类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第2粘合剂层15)、以及在基材上设置了防反射膜的防反射层(第2基材层16)的结构。防反射层的基材从抑制薄板状的玻璃板的损伤的观点考虑,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此外,这样的作为防反射层的基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厚度优选38μm以上,更优选75μm以上。
这样,被粘附材料11并不限于单一的显示面板,可根据显示面板的种类,其前面层叠电磁波屏蔽层、对比度提高层等功能层。此外,在层叠体12具有薄板状的玻璃板的情况下,从被粘附材料11剥离层叠体12时,薄板状的玻璃板容易损伤而残留在被粘附材料11上。薄板状的玻璃板之外还设置可兼作增强层的防反射层的同时,通过将粘接力B、C、以及D均设为比粘接力A大5[N/25mm]以上,不仅可以抑制粘合剂层(第1粘合剂层13)的残留,还可以抑制由损伤而导致的薄板状的玻璃板的残留。尤其是,作为防反射层的基材,通过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可有效抑制由损伤而导致的薄板状的玻璃板的残留。
另外,层叠体12不限于必须分别具有各2层粘合剂层以及基材层,粘合剂层以及基材层可以为分别3层以上。在该情况下,从被粘附材料11侧开始仅对粘合剂层进行计数,第3层之后的粘合剂层与其两侧相接的基材层的粘接力优选均比粘接力A大5[N/25mm]以上。通过这样设置,可在所希望的剥离部、即被粘附材料11和第1层的粘合剂层(第1粘合剂层13)之间进行剥离,可抑制其他部分的剥离。藉此,通过抑制第1层的基材层(第1基材层14)等的损伤来抑制对被粘附材料11的残留。另外,从被粘附材料11侧开始仅对基材层进行计数,第3层之后的基材层与第1层的基材层(第1基材层14)、第2层的基材层(第2基材层16)那样,可以是单一的基材之外,还可以是基材的表面上具有功能膜的功能层。
以上,对本发明的层叠体例举适用于显示装置的显示装置用的滤光片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层叠体不限于显示装置用的滤光片。本发明的层叠体也可以是贴合在建筑物或汽车等的窗玻璃上使用的低放射率的层叠体等。在该情况下,作为第1基材层、第2基材层,例如可例举单一的基材、或在基材上形成有还称为Low-E(Low-Emissivity)膜的热线屏蔽膜的基材层等。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仅是作为例子而举出的实施方式,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超出发明的技术内容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都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内,也包括在与专利权利要求记载的发明等同的范围内。
[实施例]
下面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另外,以下的例1~3、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例4~6为本发明的比较例。
<例1>
制造具有如表1所示的构成的层叠体作为例1的层叠体。
首先,如下制造第2粘合层。在甲基乙基酮6质量份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汽巴公司(Ciba社)制,商品名“TINUVIN 479”)1.13质量份、卟啉化合物(山田化学株式会社(山田化学社)制,TAP18)0.0150质量份,用混合机搅拌10分钟使其溶解。在该溶液中添加丙烯酸类粘合剂(东洋油墨株式会社制,商品名“NCK101粘合”)30质量份以及交联剂(日本聚氨酯株式会社(日本ポリウレタン社)制,商品名”coronate HL”)0.24质量份,进一步用混合机搅拌10分钟使其溶解。在PET膜上形成有有机硅层的间隔物上,用分配器涂布该溶液,在100℃的烘箱中干燥5分钟,形成厚度为25μm的第2粘合层。
接着,将上述第2粘合层贴合在作为第2基材层的防反射(AR)膜(日油株式会社(日油社)制,商品名“RL9900”,基材:PET膜,基材厚度100μm)上,得到层叠了第2粘合层和第2基材层的带粘合层的防反射膜。从该带粘合层的防反射膜的第2粘合层剥离间隔物,贴合在作为第1基材层的对比度提高膜(CRF)的PET膜面上。进一步,在作为第1基材层的对比度提高膜的PET膜面的相反侧上涂布作为第1粘合层的丙烯酸类粘合剂(东洋油墨株式会社制,商品名“NCK101粘合”)使厚度达到25μm,制作作为层叠体的滤光片。
另外,如下制造作为第1基材层的对比度提高膜(CRF)。作为基材,准备双面经易粘接处理的厚度1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带状片(东洋纺织株式会社(東洋紡績社)制,商品名:A4300),在其上涂布由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预聚物构成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使厚度达到89μm。在该涂布面上安放金属制赋形型辊,一边刻设沟状凹部形状一边从背面照射紫外线使紫外线固化树脂固化,所述金属制赋形型辊可以形成多个如下的沟状凹部:以间距51μm所形成的沟状凹部的下底侧的最大宽度的开口宽度为10μm,上底侧的最小宽度为7μm,且深度为69μm的沟状凹部。这样,可形成多个以间距51μm所形成的沟状凹部的下底侧的开口宽度为10μm、上底侧的最小宽度为7μm、且深度为69μm的沟状凹部。
另外,赋形型辊在其圆周方向上形成有对应于对比度提高膜的沟状凹部的沟状凸部(与对比度提高膜的凹形状相同形状的反凸形状),因此通过在带状片材料上向该带的长度方向、与沟状凸部的延长方向一致地进行旋转,能够以向片材料的长度方向延展的方式形成沟状凹部。
接着,在透明丙烯酸类的紫外线固化性预聚物100质量份中,混合最小粒径为2μm、最大粒径为3μm的黑色球状珠状粒子50质量份、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汽巴精化公司(チバスペシャリティケミカルズ社)制,商品名:IRGACURE 184)2质量份,制备液状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将该液状的树脂组合物涂布在上述沟状凹部形成面侧后,用刮刀刮拭。在刮拭时,同时从背面照射紫外线,使液状的树脂组合物固化。在刮拭中,上述沟状凹部形成面与刮刀的间隙保持1.5μm,该刮拭重复2次。
其结果是,可在沟状凹部形成填充了作为透明树脂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和作为暗色粒子的黑色球状珠的剖面为梯形的暗色部,在这些暗色部间的平坦部上可以1.5μm的厚度仅残留作为透明树脂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通过同时进行的紫外线照射可使该作为透明树脂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固化,形成厚度1μm的透明保护层。这样得到对比度提高膜(Micro Louver层)。另外,上述中,“透明树脂的折射率”-“球状珠的折射率”=-0.003。此外,在该沟状的暗色部的表面(下底侧)形成从透明保护层表面起深度为3μm的凹陷部。
另外,如上制造的作为第1基材层的对比度提高膜(CRF)整体的厚度为190.5μm。
<例2>
除了将作为第1基材层的对比度提高膜变更为三醋酸纤维素膜(富士膜株式会社(富士フィルム社)制,商品名:TAC膜,厚度80μm)、将作为第1粘合层的丙烯酸类粘合剂(东洋油墨株式会社制,商品名:NCK101粘合)变更为丙烯酸类粘合剂(琳得科株式会社制,商品名:SY粘合)以外,以与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作为层叠体的滤光片。
<例3>
除了将作为第1粘合层的丙烯酸类粘合剂(东洋油墨株式会社制,商品名:NCK101粘合)变更为丙烯酸类粘合剂(琳得科株式会社制,商品名:SY粘合)、将第2粘合层变更为丙烯酸类粘合剂(琳得科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0280粘合)以外,以与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作为层叠体的滤光片。
<例4>
除了将作为第1粘合层的丙烯酸类粘合剂(东洋油墨株式会社制,商品名:NCK101粘合)变更为丙烯酸类粘合剂(琳得科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0280粘合)以外,以与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作为层叠体的滤光片。
<例5>
除了在作为第1基材层的对比度提高膜上不贴合作为第2粘合层以及第2基材层的带粘合层的防反射膜以外,以与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作为层叠体的滤光片。
<例6>
除了将作为第1粘合层的丙烯酸类粘合剂(东洋油墨株式会社制,商品名:NCK101粘合)变更为丙烯酸类粘合剂(琳得科株式会社制,商品名:SY粘合)、将第2粘合层变更为无底材片(巴川制纸所株式会社制,商品名:TX48A无底材片,厚度25μm)以外,以与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作为层叠体的滤光片。
<例7>
除了将作为第1基材层的对比度提高膜变更为0.1mm的玻璃板、将第2粘合层变更为丙烯酸类粘合剂(琳得科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0280粘合)、将第2基材层变更为PET膜(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制,商品名:A4300)以外,以与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作为层叠体的滤光片。
在这里,以下述方法评价各基材层或作为被粘附材料的玻璃基板与各粘合层的粘接力、层叠体的剥离时的粘合剂的胶残留以及断裂。粘接力以JISZ 0237的标准为基准如下测定。
(粘接力)
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的带状片(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制,商品名:A4300)的一面上形成表1所示的各粘合层(第1粘合层或第2粘合层),制造具有粘合层的带状片。另外,在厚度2.5mm的钠钙玻璃板的一面通过粘合剂(厚度25μm,宽度25mm)固定表1所示的各基材层(第1基材层或第2基材层),制造具有基材层的钠钙玻璃板。之后,贴合上述带状片的粘合层和上述钠钙玻璃板的基材层,在室温下利用2kg的橡胶辊进行压接,制成压接体。对该压接体实施高压釜处理(温度60℃,压力0.95MPa,时间90分钟),制作粘接力测定用的试验片。对该试验片,使用拉伸试验机(岛津制作所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社)制,AGS-X 500NX),测定粘合层和基材层的密合强度(180度剥离,拉伸速度300mm/分钟)。
(胶残留以及断裂)
将具有表1所示的构成的层叠体(大小:200mm×300mm)的第1粘合层贴合在作为被粘附材料的钠钙玻璃板上。之后,在温度23℃且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放置7天。放置结束后,从作为被粘附材料的钠钙玻璃板剥离层叠体,基于下述算式进行计算,评价胶残留率。
胶残留率(%)=(转移到钠钙玻璃的粘合层的面积/钠钙玻璃上贴合的粘合层的面积)×100
此外,通过肉眼观察从钠钙玻璃剥离的层叠体,评价有无断裂。评价不论断裂的大小,观察到任何断裂即作为存在断裂。
另外,在例7的A的密合强度、胶残留以及断裂的测定中,在第1基材层上贴合第1粘合层,在常温、常压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以上,通过第1粘合剂在上述钠钙玻璃板上固定第1基材层,制造具有基材层的钠钙玻璃板后在30分钟以内进行剥离、测定密合强度,评价胶残留率以及有无断裂。
[表1]
由表1可知,设置第2基材层的同时使粘接力B、C、以及D均比粘接力A大5[N/25mm]以上的例1~3、7的层叠体均抑制了胶残留以及断裂,认为再加工性良好。另一方面,粘接力B比粘接力A大不足5[N/25mm]的例4的层叠体产生了胶残留。此外,没有设置第2基材层的例5的层叠体、以及粘接力C、D比粘接力A大不足5[N/25mm]的例6的层叠体发生了断裂。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层叠体再加工性良好,能够适用于各种显示面板。此外,如果采用本发明,可提供具有再加工性良好的层叠体、生产性良好的显示装置。
另外,在这里引用2012年10月30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239313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的所有内容作为本发明说明书的揭示。
符号说明
10…显示装置,11…被粘附材料,12…层叠体,13…第1粘合剂层,14…第1基材层,14’…对比度提高层,15…第2粘合剂层,16…第2基材层,141…基材,142…对比度提高膜,142a…透光性区域,142b…暗色部。

Claims (10)

1.一种层叠体,它是贴合在被粘附材料上使用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被粘附材料侧开始依次具备第1粘合剂层、第1基材层、第2粘合剂层、以及第2基材层,所述层叠体被贴合在所述被粘附材料上时的所述被粘附材料和所述第1粘合剂层的粘接力设为A[N/25mm]、所述第1粘合剂层和第1基材层的粘接力设为B[N/25mm],所述第1基材层和所述第2粘合剂层的粘接力设为C[N/25mm],所述第2粘合剂层和第2基材层的粘接力设为D[N/25mm]时,粘接力B、C、以及D均比粘接力A大5[N/25mm]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力A为1~15[N/25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基材层是对比度提高层或三乙酰基纤维素膜。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基材层具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粘合剂层以及第2粘合剂层中的至少1层为含有丙烯酸类粘合剂的层。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力C以及D均比粘接力A大7[N/25mm]以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粘合剂层以及第2粘合剂层中的至少1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上。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基材层为防反射层。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体为显示装置用的滤光片。
10.一种显示装置,它是具有带有显示面板的被粘附材料,和贴合在所述被粘附材料上的层叠体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体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
CN201380056689.3A 2012-10-30 2013-10-30 层叠体以及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87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39313 2012-10-30
JP2012239313 2012-10-30
PCT/JP2013/079460 WO2014069542A1 (ja) 2012-10-30 2013-10-30 積層体およ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8752A true CN104768752A (zh) 2015-07-08
CN104768752B CN104768752B (zh) 2017-03-08

Family

ID=50627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668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8752B (zh) 2012-10-30 2013-10-30 层叠体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4069542A1 (zh)
CN (1) CN104768752B (zh)
WO (1) WO201406954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6751A (zh) * 2018-12-27 2021-08-0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保护片
CN113445210A (zh) * 2020-03-27 2021-09-28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用于车灯的通风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65941A (ja) * 2015-12-25 2017-09-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用粘着剤組成物、有機el表示装置用粘着剤層、有機el表示装置用粘着剤層付き偏光フィルム、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7179242A (ja) * 2016-03-31 2017-10-0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画面用粘着シート、積層体、表示体及び画面保護方法
KR20240033120A (ko) * 2017-03-06 2024-03-12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기능층 부착 편광 필름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20026955A1 (ja) * 2018-07-31 2020-02-06 株式会社有沢製作所 ディスプレイ貼付用接着剤
KR102643603B1 (ko) * 2018-12-17 2024-03-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스트레처블 표시장치
JP7387522B2 (ja) * 2020-03-31 2023-11-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JP7478574B2 (ja) * 2020-03-31 2024-05-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EP4187290A1 (en) * 2020-07-22 2023-05-31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olarizing film laminat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14437A (ja) * 2001-01-23 2002-07-31 Nitto Denko Corp 広視野角偏光粘着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029029A (ja) * 2001-07-11 2003-01-29 Nitto Denko Corp 偏光粘着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2046374A (zh) * 2009-02-16 2011-05-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卷材及卷材的制造方法
JP2012116940A (ja) * 2010-11-30 2012-06-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複合フィル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03707A (ja) * 2001-02-02 2002-10-18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タッチパネル型ディスプレー用フィルター
JP2007057889A (ja) * 2005-08-25 2007-03-08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16004B2 (ja) * 2006-08-03 2013-01-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タッチパネル
JP2008070708A (ja) * 2006-09-15 2008-03-27 Bridgestone Corp 反射防止・近赤外線遮断フィルタ、これを用いた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光学フィルタ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4657378B1 (ja) * 2010-08-05 2011-03-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ロール原反、並びに、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JP2012121978A (ja) * 2010-12-08 2012-06-28 Toray Advanced Film Co Ltd 粘着シート及び表示装置
JP5648494B2 (ja) * 2011-01-25 2015-01-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粘着剤シート、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積層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14437A (ja) * 2001-01-23 2002-07-31 Nitto Denko Corp 広視野角偏光粘着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029029A (ja) * 2001-07-11 2003-01-29 Nitto Denko Corp 偏光粘着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2046374A (zh) * 2009-02-16 2011-05-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卷材及卷材的制造方法
JP2012116940A (ja) * 2010-11-30 2012-06-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複合フィル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6751A (zh) * 2018-12-27 2021-08-0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保护片
CN113445210A (zh) * 2020-03-27 2021-09-28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用于车灯的通风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69542A1 (ja) 2014-05-08
CN104768752B (zh) 2017-03-08
JPWO2014069542A1 (ja) 2016-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8752A (zh) 层叠体以及显示装置
KR101072371B1 (ko) 편광판용 접착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CN103733096B (zh) 偏光板
CN103748487B (zh) 偏光板
JP3679976B2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貼着フィルム
CN102870019B (zh) 偏光板和包括该偏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US7986389B2 (en) Adhesiv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filter, adhesive layer having optical filter functions and composite filter
JP2008250288A (ja) 画像表示用装置のための光学フィルター及び画像表示用装置
WO1998045828A9 (fr) Panneau anterieur destine a un ecran a plasma
WO2008038794A1 (fr) Composition adhésive sensible à la pression pour filtre optique, filtre optique et dispositif d&#39;affichage
CN106164194A (zh) 粘合剂层以及防飞散粘合片
JP2013210445A (ja) 偏光板
JP2012247501A (ja) 光学フィル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286692B2 (ja) 光学フィルタ用粘着剤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タ機能を有する粘着剤層、及び複合フィルタ
JP2015001649A (ja) 光学フィルタ
JP2008265187A (ja) 近赤外線吸収性粘着シート
JP2009500664A (ja) 耐衝撃性直接接触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フィルタ
CN105976895A (zh) 透明导电膜层叠用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透明导电性薄膜
JP2010066346A (ja) 画像コントラスト向上フィルター、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107825A (ja) 光学フィルタ、複合フィル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3129701A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タ
KR20090003843A (ko) 투명 점착제 조성물, 투명 점착시트, pdp용 광학 필터및 점착시트 제조방법
JP2011039196A (ja) 表示装置用前面フィルタ
JP4499995B2 (ja) 反射防止層用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反射防止層付き光学部材
JP2010224366A (ja) 近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GC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Glas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Termination date: 2019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