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9518B - 模具装置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具装置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9518B
CN104759518B CN201410743805.5A CN201410743805A CN104759518B CN 104759518 B CN104759518 B CN 104759518B CN 201410743805 A CN201410743805 A CN 201410743805A CN 104759518 B CN104759518 B CN 104759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blanking
convex portion
attachment
lead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438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9518A (zh
Inventor
小宫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High Tec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High Te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High Tec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i High Tec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59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9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9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9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21D28/14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5/00Ejecting or stripping-off devices arranged in machines or tools dealt with in this subclass
    • B21D45/003Ejecting or stripping-off devices arranged in machines or tools dealt with in this subclass in punching machines or punching tools
    • B21D45/006Stripping-off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5/00Ejecting or stripping-off devices arranged in machines or tools dealt with in this subclass
    • B21D45/06Stripping-off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04Processes
    • Y10T83/0448With subsequent handling [i.e., of produc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202With product handling means
    • Y10T83/2092Means to move, guide, or permit free fall or flight of product
    • Y10T83/2096Means to move product out of contact with tool
    • Y10T83/217Stationary strippe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具装置和控制方法。模具装置包括先端部下料冲头,该先端部下料冲头通过上模具中的冲头保持单元形成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冲头保持单元包括:冲压板,该冲压板保持先端部下料冲头;冲压板移动机构,当形成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时,在冲压板与上模分开的状态下该冲压板移动机构与上模具一起下降,并且当冲压板上升时,在使得冲压板能够靠近上模具的状态下保持冲压板;和启动机构,仅当形成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时,该启动机构与上模具的下料或冲压操作合作来操作冲压板移动机构。

Description

模具装置和控制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3年12月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3-253244并且要求其优先权的权益,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形成电枢的定子或转子的叠层铁芯并且下料(blank)或冲压并形成铁芯的模具装置和模具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地,当通过使用模具装置由带状薄板下料或冲压并形成铁芯(该铁芯形成叠层铁芯,电枢的定子或转子由该叠层铁芯构成)时,在带状薄板中,用于定位的导孔初始形成在带状薄板的宽度方向(与带状薄板的纵向成直角相交的方向)上的两侧处。然后,参考导孔的位置在模具装置中渐进地供给带状薄板,从而随后执行前述的下料或冲压加工。在这种情况下,在模具装置中,为了提高带状薄板的产量和铁芯的生产率,采用了多列铁芯。
当采用多列铁芯时,以锯齿方式分别布置各列的下料或冲压加工的位置(该位置不在与带状薄板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相同直线上,而在带状薄板的纵向(向前方向)上偏离)。因此,在每次渐进供给带状薄板时执行的下料或冲压加工中,下料或冲压形状对于各列来说分别不同。从而,像采用单列铁芯以执行下料或冲压加工的情况中一样,当允许带状薄板进入模具装置中时,发生半下料或冲压加工(不完全的部分下料)。
从而,在模具装置的入口侧,安装了下料或冲压并形成带状薄板的先端部的先端下料装置。在带状薄板进入模具装置之前,切除带状薄板的先端部以分别与各列的下料或冲压加工的位置的偏离一致,而后,允许带状薄板进入模具装置(例如,参见JP-A-7-204754)。从而,当下料或冲压导孔时,同时防止在其它列执行不完全下料或冲压加工,并且防止下料或冲压残余物粘到带状薄板上而在铁芯上形成压痕。
这里,仅当将带状薄板的先端部供给到模具装置中时,需要利用先端下料装置的带状薄板的先端部的下料或冲压加工。当利用模具装置执行铁芯的下料或冲压加工时,不需要操作先端下料装置。因此,先端下料装置包括:先端收纳工具,该先端收纳工具当带状薄板的先端部下料或冲压并且形成时突出,以收纳带状薄板的先端;先端下料模具;以及具有先端下料冲头的间歇下料机构(例如,参见JP-B-6-12943),该间歇下料机构与先端收纳工具的突起配合地操作。
发明内容
这里,如图7A和7B所示,间歇下料机构包括:先端下料冲头80;凸轮82,该凸轮82改变并且调节先端下料冲头80在上模81中的上下位置之间的位置;驱动缸83,该驱动缸83操作凸轮82;和控制阀84,该控制阀84控制驱动缸83。因此,先端下料装置的结构是大型的,并且产生先端下料装置大型化并且生产成本增大的问题。
由于先端下料装置的操作频率比模具装置的操作频率低,所以可以有益地将驱动缸和控制阀从先端下料装置去除,以手动操作凸轮并且降低生产成本。然而,当在下料或冲压并形成带状薄板的先端部之后凸轮操作缺失时,通过先端下料装置下料或冲压并形成的带状薄板在模具装置中渐进供给。从而,产生下料或冲压材料的一部分保持在模具装置中从而损坏模具装置的担心。
通过考虑上述情况设计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进行带状薄板的先端部的前期加工并且在先端部的前期加工之后下料或冲压并形成多列铁芯的模具装置和该模具装置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模具装置构造成包括:上模具,该上模具包括脱料板(stripper plate)和下料冲头(blanking punch);和下模具,该下模具包括下料模具,其中使得渐进供给的带状薄板能够通过所述脱料板抵接在所述下料模具上,并且随后通过使用所述下料冲头在所述带状薄板上执行下料或冲压加工,从而下料或冲压成铁芯,该模具装置包括:先端部下料冲头,该先端部下料冲头设置在所述上模具中的所述带状薄板的收纳侧,以通过冲头保持单元形成所述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其中所述冲头保持单元包括:冲压板,该冲压板保持所述先端部下料冲头;冲压板移动机构,当形成所述带状薄板的所述先端构造时,在所述冲压板与所述上模具分开的状态下,该冲压板移动机构连同所述上模具一起下降,并且当所述冲压板上升时,在使得所述冲压板能够靠近所述上模具的状态下,所述冲压板移动机构保持所述冲压板,和启动机构,仅当形成所述带状薄板的所述先端构造时,该启动机构与所述上模具的下料或冲压操作相配合地操作所述冲压板移动机构,并且其中当所述先端部下料冲头到达底部死点时,所述先端部下料冲头的端部从所述脱料板的下表面向下突出,而当在形成所述带状薄板的所述先端构造之后、通过所述下料冲头下料或冲压所述带状薄板时,所述先端部下料冲头的所述端部保持在所述脱料板的所述下表面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模具装置可以构造成使得所述冲压板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板,该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冲压板的上部从而向上推进,并且该固定板具有第一不规则区域,该第一不规则区域具有以规定间距形成在上部中的第一凸部;和可动板,该可动板装接于所述上模具,从而能够在所述上模具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朝着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推进,并且该可动板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下部中具有与所述第一不规则区域对置的第二不规则区域,该第二不规则区域具有以预定间距形成的第二凸部,其中所述第二不规则区域的所述第二凸部抵接所述第一不规则区域的所述第一凸部,从而使所述冲压板与所述上模具分开,而所述第一不规则区域的所述第一凸部嵌合到所述第二不规则区域的第二凹部,从而使得所述冲压板能够靠近所述上模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模具装置可以构造成使得分别形成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以及所述第一不规则区域和所述第二不规则区域的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的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侧是倾斜面,并且所述可动板在所述上模具的宽度方向上移动,使得所述第一不规则区域与所述第二不规则区域能够互相接合和互相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模具装置可以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凸部的端部、所述第二不规则区域的第二凹部的底部和所述第一凸部的端部分别形成水平平面,所述第二凸部的高度比第一凸部的高度低,所述第一凸部沿着所述上模具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比所述第二不规则区域的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部沿着所述上模具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短,并且所述第二凸部的一侧的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凸部的另一侧的倾斜面平行,并且所述第二凸部的另一侧的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凸部的一侧的倾斜面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模具装置可以构造成使得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弹性部件朝着所述上模具推进,并且所述可动板通过第二弹性部件朝着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推进。
本发明可以构造成使得所述启动机构包括:所述启动机构包括:第一接合部件,该第一接合部件装接成垂直贯穿保持所述脱料板的脱料保持器的收纳侧,并且在所述第一接合部件的上部与在所述可动板的所述一侧中的第一接合部相接合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接合部件向上推进,第二接合部件,该第二接合部件设置在所述脱料保持器的所述收纳侧的下表面中,并且在所述第二接合部件的先端部与第二接合部接合的情况下,该第二接合部件在所述脱料保持器的宽度方向上向内推进,该第二接合部在突出到所述脱料保持器的所述下表面下方的所述第一接合部件的下侧中,其中所述先端部下料冲头的操作构造成通过所述启动机构的下述的状态转换而停止:在所述第一接合部件与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接合部件从所述第二接合部脱离;当所述上模具下降时,所述第二接合部件与所述第二接合部相接合,从而锁定所述第一接合部件;以及当所述上模具上升时,所述第一接合部件从所述第一接合部脱离,并且所述可动板朝着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使得所述第一不规则区域与所述第二不规则区域互相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控制方法在模具装置中构成,所述模具装置包括:上模具,该上模具包括脱料板和下料冲头;和下模具,该下模具包括下料模具,其中使得渐进供给的带状薄板能够通过所述脱料板抵接在所述下料模具上,并且随后通过使用所述下料冲头在所述带状薄板上执行下料或冲压加工,从而下料或冲压成铁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设置先端部下料冲头,该先端部下料冲头在所述上模具中的所述带状薄板的收纳侧形成所述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当形成所述带状薄板的所述先端部构造时,使得所述先端部下料冲头的端部能够从所述脱料板的下表面向下突出;以及在形成所述带状薄板的所述先端构造之后,当通过所述下料冲头下料或冲压所述带状薄板时,将所述先端部下料冲头的端部保持在所述脱料板的所述下表面的位置的上方。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模具装置中,当形成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时,冲压板在冲压板从上模具分开的状态下与上模具一起下降,并且当冲压板上升时,冲压板保持在使得冲压板能够靠近上模具的状态下。从而,仅当带状薄板的先端部供给到模具装置时,能够形成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其后(例如,利用模具装置从带状薄板取出多列铁芯),能够防止形成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从而,当从带状薄板取出多列铁芯时,能够防止在模具装置中产生由先端部下料冲头导致的下料或冲压残余物,并且能够确实防止模具装置的切割工具损坏。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模具装置中,冲压板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板,该固定板设置在冲压板的上部从而向上推进,并且该固定板具有第一不规则区域,该第一不规则区域具有以规定间距形成在上部中的第一凸部;和可动板,该可动板装接于上模具,从而能够在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朝着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推进,并且该可动板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下部具有与第一不规则区域对置的第二不规则区域,该第二不规则区域具有以预定间距形成的第二凸部。第二不规则区域的第二凸部抵接第一不规则区域的第一凸部,以使冲压板从上模具分开。第一不规则区域的第一凸部嵌合到第二不规则区域的第二凹部,以使得冲压板能够靠近上模具。从而,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使冲压板保持在冲压板从上模具分开的状态或使得冲压板能够靠近上模具的状态下。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模具装置中,分别形成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以及第一不规则区域和第二不规则区域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的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侧是倾斜面。可动板在上模具的宽度方向上移动,使得第一不规则区域与第二不规则区域互相接合和互相脱离。从而,当可动板沿着宽度方向前后移动时,固定板能够上下移动。因此,能够使冲压板保持在通过固定板的上下运动而使冲压板从上模具分开或使得冲压板能够靠近上模具的状态。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模具装置中,第二凸部的端部、第二不规则区域的第二凹部的底部和第一凸部的端部分别形成水平平面。第二凸部的高度比第一凸部的高度低。第一凸部沿着上模具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比第二不规则区域的第二凹部的底部沿着上模具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短。此外,第二凸部的一侧的倾斜面与第一凸部的另一侧的倾斜面平行。第二凸部的另一侧的倾斜面与第一凸部的一侧的倾斜面平行。从而,当可动板移动时,由于在使得第一凸部的一侧的侧面能够抵接在可动板的第二凸部的另一侧的侧面上的同时固定板上升,所以固定板(下料冲头的先端部)能够随着可动板的运动而逐渐上升。此外,当固定板的第一凸部的端部抵接在第二不规则区域的第二凹部的底部上时,能够停止固定板(下料冲头的先端部)的上升运动。然后,可动板在固定板的第一凸部抵接在第二不规则区域的第二凹部的底部上的状态下进一步移动。当第二凸部的一侧的侧面抵接在第一凸部的另一侧的侧面上时,可动板停止其运动。结果,固定板通过可动板固定于上模具。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模具装置中,固定板通过第一弹性部件朝着上模具推进,并且可动板通过第二弹性部件朝着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推进。从而,通过简单的结构,固定板和可动板能够分别移动,能够使模具装置紧凑并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模具装置中,启动机构包括:第一接合部件,该第一接合部件装接成垂直贯穿保持脱料板的脱料保持器的收纳侧,并且在第一接合部件的上部与在可动板的一侧的第一接合部接合的情况下向上推进;和第二接合部件,该第二接合部件设置在脱料保持器的收纳侧的下表面中,并且,在第二接合部件的先端部与第二接合部接合的情况下,该第二接合部件在第二接合部件的宽度方向上向内推进,该第二接合部在突出到所述脱料保持器的所述下表面下方的所述第一接合部件的下侧中。先端部下料冲头的操作构造成通过启动机构的以下状态转换而停止。在第一接合部件与第一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第二接合部件从第二接合部脱离。当上模具下降时,第二接合部件与第二接合部接合,以锁定第一接合部件。当上模具上升时,第一接合部件从第一接合部脱离,并且可动板朝着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移动,使得第一不规则区域与第二不规则区域互相接合,从而,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通过第一接合部件和第二接合部件的合作运动而操作冲压板移动机构。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模具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当形成带状薄板的先端部构造时,使得先端部下料冲头的端部能够从脱料板的下表面向下突出,并且在形成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之后当利用下料冲头下料或冲压带状薄板时,先端部下料冲头的端部保持在脱料板的下表面的上方。因此,例如,当将多列铁芯从带状薄板取出时,能够防止在模具装置中产生由先端部下料冲头导致的下料或冲压残余物,并且能够确实地防止模具装置的切割工具损坏。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当将带状薄板的先端侧插入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模具装置内时的前视图;
图2是当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由模具装置形成时的前视图;
图3是当先端部下料冲头在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由模具装置形成之后开始上升时的前视图;
图4是当先端部下料冲头在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由模具装置形成之后上升到顶部死点之前时的前视图;
图5是当先端部下料冲头在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由模具装置形成之后上升到顶部死点时的前视图;
图6是当在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由模具装置形成之后执行铁芯的下料或冲压加工时的前视图;以及
图7A和7B是根据现有技术实例的间歇下料机构的说明图。
参考标记列表
10:模具装置
11:上模具
12:下模具
13:带状薄板
14:脱料板
15:冲头保持单元
16:先端部下料冲头
17:冲压板
18:冲压板移动机构
19:启动机构
20:可动板
21:弹簧
23:螺栓
24:保持部件
26:第二凸部
26a:第二凹部
27:第二不规则区域
28:固定板
29:第一凸部
29a:第一凹部
30:第一不规则区域
31:脱料保持器
32:弹簧
33:第一接合部件
34:螺栓
35:装接部
36:弹簧
37:第二接合部件
38:螺栓
39:第一接合部
40:第二接合部
41:内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随后,将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使读者理解本发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模具装置10是这样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该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使得渐进供给的带状薄板13能够通过设置在上模具11中的脱料板14抵接在下模具12的下料模具(在图中未示出)上,并且通过使用设置在上模具11中的下料冲头(在图中未示出)顺次执行下料或冲压加工,从而下料或冲压铁芯(例如,获得多列铁芯)。此外,在上模具11中的带状薄板13的收纳侧,在下料或冲压铁芯之前形成带状薄板13的先端构造的先端部下料冲头16通过冲头保持单元15设置。
冲头保持单元15包括:冲压板17,该冲压板17保持先端部下料冲头16;冲压板移动机构18,当形成带状薄板13的先端构造时,该冲压板移动机构18在冲压板17与上模11分开的状态下与上模具11一起下降,并且当冲压板17上升时,在使得冲压板17能够靠近上模具11的状态下保持冲压板17;和启动机构19,仅当形成带状薄板13的先端构造时,该启动机构19与上模具11的下料或冲压操作合作来操作冲压板移动机构18。下面将具体描述上述机构。
冲压板移动机构18包括固定板28,该固定板28设置在冲压板17的上部中从而向上推进,并且该冲压板移动机构18具有带有第一凸部29的第一不规则区域30,该第一凸部29以规定间距P形成在上部中。此外,冲压板移动机构18包括可动板20,该可动板20装接于上模具11,从而在上模具11中的带状薄板13的收纳侧的下部中沿着宽度方向形成的引导部(在图中未示出)中在宽度方向上可移动并且朝着一侧推进,并且该可动板20在另一侧的下部中具有与第一不规则区域30相对的第二不规则区域27,该第二不规则区域27具有以预定间距P形成的第二凸部26。然后,第二不规则区域27的第二凸部26抵接第一不规则区域30的第一凸部29,以使冲压板17从上模具11分开。第一不规则区域30的第一凸部29嵌合到第二不规则区域27的第二凹部26a,以使得冲压板17能够靠近上模具11。
这里,分别形成第一凸部29和第二凸部26以及第一不规则区域30和第二不规则区域27的第一凹部29a和第二凹部26a的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侧是倾斜面。假设当第一凸部29与第二凸部26的倾斜面互相抵接并且互相移位时的最大摩擦系数是μ,倾斜面的倾斜角度θ(与水平平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满足tanθ≤μ的表达式的角度。从而,当可动板20在宽度方向上移动时,第一凸部29和第二凸部26的倾斜面能够互相抵接并且互相移位(滑动)。从而,当可动板20的移动方向改变时,第一不规则区域30和第二不规则区域27能够互相接合和互相脱离。
固定板28通过作为第一弹性部件的一个实例并且保持成压缩状态的弹簧(在图中未示出)装接于上模具11。从而,布置在可动板20的下侧的固定板28能够朝着可动板20推进。冲压板17利用作为紧固部件的一个实例的螺栓38固定于固定板28的下部。另一方面,可动板20在平面图中具有形成为L状的一端部,并且保持作为第二弹性部件的一个实例的弹簧21的一端。此外,可动板20的一侧通过固定于上模具11的下部的保持部件24、利用作为紧固部件的一个实例的螺栓23按压到上模具11。保持部件24保持弹簧21的另一侧。根据这样的结构,当可动板20在引导部中移动到上模具11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时,能够使弹簧21保持在压缩状态下,使得能够朝着上模具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推进可动板20。
这里,第二凸部26的先端(下端)、第二不规则区域27的第二凹部26a的底部和第一凸部29的先端(上端)分别形成水平平面。第二凸部26的高度比第一凸部29的高度低。第一凸部29沿着上模具1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比第二不规则区域27的第二凹部26a的底部沿着上模具1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短。此外,第二凸部26的一侧的侧面与第一凸部29的另一侧的侧面平行,并且第二凸部26的另一侧的侧面与第一凸部29的一侧的侧面平行。
具体地,第二凸部26能够构造成等边梯形形状,该等边梯形形状具有比向下突出的上底更长的下底,该下底连接到可动板20的另一侧的下表面。第二梯形凸部26的上底的长度比间距P短。此外,第一凸部29能够构造成等边梯形形状,该等边梯形具有比向上突出的上底更长的下底,该下底连接到固定板28的上表面。第一凸部26和第二凸部29具有它们的上底长度相等并且它们的高度不同(例如,第二凸部26的高度比第一凸部29的高度低)的形状。因此,当可动板20在上模具1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固定板28移动,以使得第二凸部26能够抵接在第一凸部29上时,固定板28(进一步地,所固定到固定板28的冲压板17)能够相对于上模具11下降第二凸部26的高度。此外,当可动板20在上模具1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固定板28移动,以将第一凸部29插入到相邻的凸部26之间的间隙(第二不规则区域27的第二凹部26a)内时,固定板28(进一步地,所固定到固定板28的冲压板17)能够朝着上模具11上升第二凸部26的高度。
启动机构19包括第一接合部件33,该第一接合部件33装接成垂直贯穿保持脱料板14的脱料保持器31的收纳侧,并且该第一接合部件33通过作为弹性部件的一个实例的弹簧32向上推进,该弹簧32在上部与可动板20的一侧中的第一接合部39接合的情况下保持在压缩状态下。此外,启动机构19包括第二接合部件37,该第二接合部件37通过保持在压缩状态下的作为弹性部件的一个实例的弹簧36设置在脱料保持器31的收纳侧的下表面中,并且该第二接合部件37在先端部与从脱料保持器31的下表面突出的第一接合部件33的下侧中的第二接合部40相接合的状态下,朝着脱料保持器31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宽度方向上的内侧)推进。这里,弹簧36的一端由第二接合部件37保持,并且弹簧36的另一端由利用作为紧固部件的一个实例的螺栓34固定于脱料保持器31的装接部35保持。
冲头保持单元15具有如上所述的构造。从而,如图1所示,当形成带状薄板13的先端构造时,可动板20预先相对于固定板28移动到上模具11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以使弹簧21压缩,使得能够朝着上模具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推进可动板20,并且使得第二等边梯形凸部26的上底(下端面)能够抵接在第一等边梯形凸部29的上底(上端面)上(第一不规则区域30的第一凸部29能够抵接第二不规则区域27的第二凸部26,使得冲压板17从上模具11分开)。
此外,第一接合部39预先形成在可动板20的下表面侧的规定位置。从而,当可动板20移动到上模具11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使得第一凸部29的上端面抵接在第二凸部26的下端面上(第一凸部29抵接第二凸部26)时,第一接合部39能够布置在位于第一接合部件33的端部上方的位置处。因此,当弹簧32保持在其压缩状态从而朝着可动板20推进第一接合部件33时,第一接合部件33的端部能够嵌合到第一接合部39。从而,可动板20与第一接合部件33的端部接合,使得能够固定可动板20。此外,当弹簧36保持在压缩状态下,使得第二接合部件37朝着第一接合部件33的基侧推进时,第二接合部件37的先端部能够抵接在比突出到脱料保持器31的下表面侧的第一接合部件33的第二接合部40低的部分上。从而,能够使第二接合部件37从第二接合部40脱离。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当使得第二凸部26的下端面能够抵接在第一凸部29的上端面上时,固定部28能够相对于上模具11分离开(下降)第二凸部26的高度。因此,先端部下料冲头16的端部的高度位置能够相对于上模具11向下移动。如图2所示,当上模具11下降并且先端部下料冲头16到达底部死点时,先端部下料冲头16的端部能够从脱料板14的下表面向下突出。从而,能够通过先端部下料冲头16形成带状薄板13的先端构造。
这里,当带状薄板13的先端构造通过先端部下料冲头16形成时,随着上模具11下降,设置在脱料保持器31中的第一接合部件33在端部嵌合到可动板20的第一接合部39的状态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当脱料板14通过带状薄板13抵接在设置在下模具12中的先端部下料模具(在图中未示出)时,脱料保持器31停止其下降运动。然而,上模具11进一步继续下降。因此,装接于脱料保持器31的第一接合部件33通过可动板20被上模具11按压,使得第一接合部件33与上模具11一起向下移动。因此,第二接合部40预先从第一接合部件33的基端部形成在中心侧的规定位置。然后,当上模具11进一步下降,使得先端部下料冲头16到达底部死点时,形成在第一接合部件33中的第二接合部40能够布置在第二接合部件37的先端部的前方。如图2所示,第二接合部件37的先端部能够嵌合到第一接合部件33的第二接合部40。从而,第二接合部件37与第二接合部40接合,使得可以锁定第一接合部件33。
刚好在先端部下料冲头16到达底部死点时,上模具11改变下降运动为上升运动。这里,脱料板14使得带状薄板13能够通过设置在上模具11中并且在图中未示出的弹性部件抵接在设置于下模具12中的先端部下料模具上。因此,即使当上模具11上升时,脱料保持器31也不上升。因此,如图3所示,随着上模具11上升,先端部下料冲头16的端部从比脱料板14的下表面低的位置移动到脱料板14的下表面的位置,以增大脱料保持器31的上表面与设置在上模具11中的可动板20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当上模具11进一步上升时,脱料保持器31开始上升,使得带状薄板13从下模具12的先端部下料模具脱离,并且脱料板14位于带状薄板13上方。然后,如图4所示,当上模具11上升直到先端部下料冲头16到达位于顶部死点前方的位置时,先端部下料冲头16的端部容纳在脱料板14的内部空间41中,并且脱料保持器31的上表面与设置在上模具11中的可动板20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也进一步增大。这里,由于第二接合部件37的先端部嵌合到形成在第一接合部件33中的第二接合部40,所以第一接合部件33固定于脱料保持器31。因此,当脱料保持器31的上表面与可动板20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嵌合到可动板20的第一接合部39的第一接合部件33的端部与第一接合部件39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大。
然后,如图5所示,当上模具11上升直到先端部下料冲头16到达顶部死点的位置时,嵌合到可动板20的第一接合部39的第一接合部件33的端部从第一接合部39脱离。因此,释放可动板20的固定状态。从而,可动板20朝着上模具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移动。另一方面,由于固定部28朝着可动板20推进,所以当可动板20移动使得第二不规则区域27的相邻的凸部26(第二不规则区域27的第二凹部26a)之间的间隙位于形成在固定板28中的第一不规则区域30的第一凸部29上方时,固定板28的第一凸部29插入到可动板20的第二凹部26a内。从而,使固定板28朝着可动板20(上模具11)上升第二凸部26的高度。
这里,第二凸部26的侧表面的倾斜角度θ等于第一凸部29的侧表面的倾斜角度θ。当第一凸部29与第二凸部26的侧表面互相抵接时,倾斜角度θ满足通过tanθ≤μ表示的与最大摩擦系数μ的关系。因此,在使得第一凸部29的侧表面能够抵接在第二凸部26的侧表面上的同时,使第一凸部29插入到凹部内(即,在可动板20朝着一侧移动的同时,固定板28相对于可动板20的高度位置朝着可动板20逐渐向上上升)。然后,由于第一凸部29比第二凸部26高,所以当第一凸部29的上端面抵接在第二凹部26a的下表面上时,第一凸部29的插入(固定板28相对于可动板20的上升运动)停止。此外,在第一凸部29相对于第二凹部26a的插入停止的状态下,由于固定板28的第一插入凸部29的一侧的侧表面抵接在可动板20的第二凸部26的另一侧的侧表面上,所以可动板20朝着一侧移动,直到固定板28的第一插入凸部29的另一侧的侧表面抵接在对置的第二凸部26的一侧的侧表面上。因此,当可动板20的运动停止(第一不规则区域30与第二不规则区域27互相接合)时,固定板28通过可动板20固定于上模具11。因此,停止先端部下料冲头16的操作。
当上模具11上升直到先端部下料冲头16到达顶部死点的位置时,如图5所示,保持先端部下料冲头16的冲压板17的垂直位置与图1相比更靠近上模具11且更靠近了第二凸部26的高度(朝着上模具11侧向上上升)。因此,如图6所示,在形成带状薄板13的先端构造之后,当上模具11下降以通过下料冲头下料或冲压带状薄板13时,即,当下料冲头到达底部死点位置时,先端部下料冲头16的端部位置能够保持在脱料板14的下表面的位置的上方。从而,当将多列铁芯从带状薄板13取出时,能够停止先端部下料冲头16的操作(防止执行先端部下料冲头16的下料或冲压加工),能够防止在模具装置10中产生由先端部下料冲头16导致的下料或冲压残余物,并且能够确实防止模具装置10的切割工具损坏。
随后,下面将描述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模具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操作。
如图1所示,模具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包括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的模具装置中的控制方法,并且当使得渐进供给的带状薄板13能够通过设置在上模具11中的脱料板14抵接在下模具12的下料模具上并且随后通过使用设置在上模具11中的下料冲头来执行下料或冲压加工,从而下料或冲压铁芯(例如,得到多列铁芯)时,使用该控制方法。在上模具11中的带状薄板13的收纳侧,设置了形成带状薄板13的先端构造的先端部下料冲头16。当形成带状薄板13的先端构造时,在先端部下料冲头16到达底部死点的那刻,使得先端部下料冲头16的端部能够从脱料板14的下表面向下突出。因此,当将带状薄板13的先端侧插入到模具装置10内,并且在使得带状薄板13的先端部能够通过脱料板14抵接在设置于下模具12中的先端部下料模具上的状态下,先端部下料冲头16下降到底部死点时,能够利用先端部下料冲头16形成带状薄板13的先端构造。
此外,在形成带状薄板13的先端构造之后,当利用下料冲头下料或冲压带状薄板13时,先端部下料冲头16的端部位置保持在脱料板14的下表面的位置上方,该脱料板14使得带状薄板13能够抵接在下模具12的下料模具上。因此,当在使得插入到模具装置10内的带状薄板13能够通过脱料板14抵接在设置于下模具12中的下料模具上的状态下,下料冲头下降到底部死点以从带状薄板13下料或冲压铁芯时,能够防止在模具装置10中产生通过先端部下料冲头16导致的下料或冲压残余物。结果,能够确实地防止模具装置10的切割工具损坏。
上面通过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结构,并且可以包括能够认为处于权利要求描述的主题范围内的其它示例性实施例或修改实例。
此外,分别包括在该示例性实施例和其它示例性实施例或修改实例中的构成要素的组合可以包括在本发明中。
例如,形成在可动板中的第二凸部的形状和形成在固定板中的第一凸部的形状二者都可以设计成等边梯形形状。然而,当两个凸部具有这样的形状以互相插入时,形状不限于等边梯形形状。例如,可以使用平行四边形。
此外,当形成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时,模具装置不限于采用多列铁芯的情况,并且当采用单列铁芯时也可以使用。

Claims (7)

1.一种模具装置,包括:
上模具,该上模具包括脱料板和下料冲头;和
下模具,该下模具包括下料模具,其中
使得渐进供给的带状薄板能够通过所述脱料板抵接在所述下料模具上,并且通过使用所述下料冲头在所述带状薄板上执行下料或冲压加工,从而下料或冲压成铁芯,该模具装置包括:
先端部下料冲头,该先端部下料冲头设置在所述上模具中的所述带状薄板的收纳侧,以通过冲头保持单元形成所述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其中
所述冲头保持单元包括:
冲压板,该冲压板保持所述先端部下料冲头;
冲压板移动机构,当形成所述带状薄板的所述先端构造时,在所述冲压板与所述上模具分开的状态下,该冲压板移动机构连同所述上模具一起下降,并且当所述冲压板上升时,在使得所述冲压板能够靠近所述上模具的状态下,所述冲压板移动机构保持所述冲压板;以及
启动机构,仅当形成所述带状薄板的所述先端构造时,该启动机构与所述上模具的下料或冲压操作相配合地操作所述冲压板移动机构,并且其中
当所述先端部下料冲头到达底部死点时,所述先端部下料冲头的端部从所述脱料板的下表面向下突出,而当在形成所述带状薄板的所述先端构造之后、通过所述下料冲头下料或冲压所述带状薄板时,所述先端部下料冲头的所述端部保持在所述脱料板的所述下表面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冲压板移动机构包括:
固定板,该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冲压板的上部从而向上推进,并且该固定板具有第一不规则区域,该第一不规则区域在上部具有以规定间距形成的第一凸部;和
可动板,该可动板装接于所述上模具,从而能够在所述上模具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朝着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推进,并且该可动板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下部具有与所述第一不规则区域对置的第二不规则区域,该第二不规则区域具有以预定间距形成的第二凸部,其中
所述第二不规则区域的所述第二凸部抵接所述第一不规则区域的所述第一凸部,从而使所述冲压板与所述上模具分开,而所述第一不规则区域的所述第一凸部嵌合到所述第二不规则区域的第二凹部,从而使得所述冲压板能够靠近所述上模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分别形成所述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凸部、所述第一不规则区域的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不规则区域的所述第二凹部的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侧是倾斜面,并且所述可动板在所述上模具的宽度方向上移动,使得所述第一不规则区域与所述第二不规则区域能够互相接合和互相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凸部的端部、所述第二不规则区域的第二凹部的底部和所述第一凸部的端部分别形成水平平面,
所述第二凸部的高度比第一凸部的高度低,
所述第一凸部沿着所述上模具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二不规则区域的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部沿着所述上模具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并且
所述第二凸部的一侧的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凸部的另一侧的倾斜面平行,并且所述第二凸部的另一侧的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凸部的一侧的倾斜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弹性部件朝着所述上模具推进,并且所述可动板通过第二弹性部件朝着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推进。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装置,其中
所述启动机构包括:
第一接合部件,该第一接合部件装接成垂直贯穿保持所述脱料板的脱料保持器的收纳侧,并且在所述第一接合部件的上部与在所述可动板的所述一侧中的第一接合部相接合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接合部件向上推进,
第二接合部件,该第二接合部件设置在所述脱料保持器的所述收纳侧的下表面中,并且在所述第二接合部件的先端部与第二接合部相接合的情况下,该第二接合部件在所述脱料保持器的宽度方向上向内推进,该第二接合部位于在所述脱料保持器的所述下表面下方突出的所述第一接合部件的下侧,其中
所述先端部下料冲头的操作构造成通过所述启动机构的下述的状态转换而停止:
在所述第一接合部件与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接合部件从所述第二接合部脱离;
当所述上模具下降时,所述第二接合部件与所述第二接合部相接合,从而锁定所述第一接合部件;以及
当所述上模具上升时,所述第一接合部件从所述第一接合部脱离,并且所述可动板朝着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使得所述第一不规则区域与所述第二不规则区域互相接合。
7.一种在模具装置中的控制方法,该模具装置包括:
上模具,该上模具包括脱料板和下料冲头;和
下模具,该下模具包括下料模具,其中
使得渐进供给的带状薄板能够通过所述脱料板抵接在所述下料模具上,并且通过使用所述下料冲头在所述带状薄板上执行下料或冲压加工,从而下料或冲压成铁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设置先端部下料冲头,该先端部下料冲头在所述上模具中的所述带状薄板的收纳侧形成所述带状薄板的先端构造;
当形成所述带状薄板的所述先端部构造时,使得所述先端部下料冲头的端部能够从所述脱料板的下表面向下突出;以及
在形成所述带状薄板的所述先端构造之后,当通过所述下料冲头下料或冲压所述带状薄板时,将所述先端部下料冲头的端部保持在所述脱料板的所述下表面的位置的上方。
CN201410743805.5A 2013-12-06 2014-12-08 模具装置和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7595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3244 2013-12-06
JP2013253244A JP6322401B2 (ja) 2013-12-06 2013-12-06 金型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9518A CN104759518A (zh) 2015-07-08
CN104759518B true CN104759518B (zh) 2018-04-06

Family

ID=53270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43805.5A Active CN104759518B (zh) 2013-12-06 2014-12-08 模具装置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39634B2 (zh)
JP (1) JP6322401B2 (zh)
CN (1) CN1047595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8419B2 (ja) * 2015-05-14 2019-07-03 株式会社三井ハイテック 金型装置及び薄板材の打抜き方法
EP3109040B1 (de) * 2015-06-24 2022-11-02 Cito-System GmbH Gegenzu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rillen von papier, karton oder wellpappe
WO2019232267A1 (en) * 2018-05-30 2019-12-05 Mate Precision Tooling, Inc. Forming multi-tool
CN110303085B (zh) * 2019-07-25 2024-04-09 广东天倬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片材铆接的模具及该模具的使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901236U1 (de) * 1999-01-26 1999-04-29 Heidel Gmbh & Co Kg Werkzeuge Stanzvorrichtung
CN102218468A (zh) * 2010-04-15 2011-10-19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冲压装置
CN203030707U (zh) * 2013-01-25 2013-07-03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浮动式凹模的电机铁芯冲裁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25311A (en) * 1942-05-18 1943-07-27 Freeman Co Louis G Die for bevel cutting
US2674780A (en) * 1948-11-05 1954-04-13 Illinois Tool Works Die mechanism
US3254550A (en) * 1964-07-21 1966-06-07 Mcdonald Tool & Die Co Inc Die apparatus
US3516317A (en) * 1968-05-31 1970-06-23 Mate Punch & Die Co Corner rounding punch and die assembly
US3550491A (en) * 1968-10-11 1970-12-29 William F Wingard Punch and die assembly
JPS60190425U (ja) * 1984-05-28 1985-12-17 黒田精工株式会社 積層鉄心製造用金型装置の安全装置
JPH0612943A (ja) 1992-06-25 1994-01-2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ピアノハンドル式スイッチ
JP3187641B2 (ja) * 1994-01-24 2001-07-11 株式会社三井ハイテック 金型装置
JP2000094055A (ja) * 1998-09-18 2000-04-04 Sawafuji Electric Co Ltd 積層鉄心の製造装置
JP5016650B2 (ja) * 2009-10-02 2012-09-05 黒田精工株式会社 環状積層鉄心用ユニット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13188772A (ja) * 2012-03-13 2013-09-26 Aisin Aw Co Ltd プレス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901236U1 (de) * 1999-01-26 1999-04-29 Heidel Gmbh & Co Kg Werkzeuge Stanzvorrichtung
CN102218468A (zh) * 2010-04-15 2011-10-19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冲压装置
CN203030707U (zh) * 2013-01-25 2013-07-03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浮动式凹模的电机铁芯冲裁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10238A (ja) 2015-06-18
JP6322401B2 (ja) 2018-05-09
US9539634B2 (en) 2017-01-10
US20150158072A1 (en) 2015-06-11
CN104759518A (zh) 2015-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9518B (zh) 模具装置和控制方法
KR101727271B1 (ko) 코루게이트핀의 제조 장치
KR101910782B1 (ko) 프레스 성형품의 제조 방법 및 프레스 장치
KR102059847B1 (ko) 파스너 엘리먼트, 파스너 엘리먼트의 제조 장치 및 파스너 엘리먼트의 제조 방법
US20080110231A1 (en) Press working apparatus
CN106140934A (zh) 模具设备和冲裁薄板的方法
US20100162551A1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Heat Sink
KR101637964B1 (ko) 코루게이트 핀 제조장치
JP2019005763A (ja) ワークの製造装置
KR101096674B1 (ko) 프레스용 금형 어셈블리 및 그를 이용한 스트립 벤딩 방법
JP6671742B1 (ja) 熱交換器用フィン製造用金型装置
KR100536212B1 (ko) 적층 코아 제조 장치
JP2016055299A (ja) 絞り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KR101606324B1 (ko) 컴파운드 금형
KR101493988B1 (ko) 프로그레시브 금형의 벤딩장치
KR100897375B1 (ko) 터미널의 박스부 성형장치 및 성형방법
JP2013166152A (ja) プレス加工方法及びプレス金型
CN112059020B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方环形刀片的设备
CN214078961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方环形刀片的设备
CN211888562U (zh) 一种压边成型组件结构
CN210706132U (zh) 星徽及星徽装订机
CN102886854A (zh) 一种刹车片的摩擦片的加工模具
CN214866734U (zh) 十字交叉进料冲压铆合装置
CN218252494U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模内送料机构
KR200442918Y1 (ko) 터미널성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