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1831A - 电子钹 - Google Patents

电子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1831A
CN104751831A CN201410531734.2A CN201410531734A CN104751831A CN 104751831 A CN104751831 A CN 104751831A CN 201410531734 A CN201410531734 A CN 201410531734A CN 104751831 A CN104751831 A CN 104751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framework
central part
component
cymb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317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野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lan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olan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land Corp filed Critical Rolan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51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18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3/00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 G10H3/12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 G10H3/14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using mechanically actuated vibrators with pick-up means
    • G10H3/146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using mechanically actuated vibrators with pick-up means using a membrane, e.g. a drum; Pick-up means for vibrating surfaces, e.g. housing of an instrument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30/00General physical, ergonomic or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e.g. shape or architecture
    • G10H2230/045Special instrument [spint], i.e. mimicking the ergonomy, shape, sound or other characteristic of a specific acoustic musical instrument category
    • G10H2230/251Spint percussion, i.e. mimicking percussion instruments;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percussion instrument features; Electrophonic aspects of acoustic percussion instruments, MIDI-like control therefor
    • G10H2230/321Spint cymbal, i.e. mimicking thin center-held gong-like instruments made of copper-based alloys, e.g. ride cymbal, china cymbal, sizzle cymbal, swish cymbal, zill, i.e. finger cymb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钹。在第一传感器(41)的上表面侧载置着弹性构件(43),且在弹性构件(43)与钹心延伸设置部(2c)之间插设着插设构件(50),当中心部(2)被打击时,第一传感器(41)被钹心延伸设置部(2c)隔着弹性构件(43)及插设构件(50)按压。插设构件(50)由膜构成,因此与通过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成形品构成插设构件(50)的情况相比,可容易地制造平坦度高的插设构件(50)。其结果,可抑制由对中心部(2)的打击位置所引起的第一传感器(41)的感度误差,因此可提高对中心部(2)的打击的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电子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钹(electric cymbal)。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提高打击的检测精度的电子钹。
背景技术
在模拟原声钹(acoustic cymbal)的电子钹中,存在具备检测被打击的位置的传感器(sensor)的电子钹。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电子垫(electric pad)(电子钹),具备钹杯(cup)部30(中心部)、钹边(edge)部32、及钹面(bow)部31。在该电子垫(电子钹)中,当钹杯部片状传感器(sheet sensor)8(第一传感器)受钹杯部30按压时,钹杯部片状传感器8检测对钹杯部30的打击。
此处,在上述以往的电子垫中,为了提高打击的检测精度,对罩部(cover)2中的按压钹杯部片状传感器8的部位要求高的平坦度。
另一方面,钹杯部30是通过在具有弹性的罩部2嵌入(insert)成形芯材19而形成。因此,在将芯材19装入到模具内的状态下硫化成形罩部2。此时,存在如下情况,即芯材19因施加至模具的压力而变形,在芯材19变形的状态下成形罩部2。在该情况下,在将已成形的罩部2及芯材19从模具取出时,芯材19恢复为变形前的形状。成形后的罩部2的形状也随之变形。因此,按压钹杯部片状传感器8的部位的平坦度降低。
如此,在以往的电子垫中难以确保成形后的罩部2的平坦度。这样一来有如下问题,即当使用未充分地确保平坦度的罩部2时,打击的检测精度降低。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207481号公报(段落0038、段落0039、图1、图2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打击的检测精度的电子钹。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电子钹,中心部相对于支撑体移位,传感器部被中心部隔着插设构件按压。由此,传感器部检测对中心部的打击。
此处,插设构件由膜构成。因此,与插设构件由通过嵌入成形而形成的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情况相比,可容易地确保伴随中心部的移位而抵接于传感器部的部位的平坦度。即,可提高对中心部的打击的检测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电子钹,在中心部静止的状态下,插设构件抵接于中心部。因此,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电子钹的效果以外,还可抑制插设构件的摆动。
即,如果插设构件中的抵接于中心部的部位被中心部按压而弹性变形,则伴随该插设构件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反作用力朝向将中心部压回的方向作用。由此,当中心部静止时,可维持插设构件抵接于中心部的状态、即插设构件从传感器部分离的状态。即,可抑制第一传感器的误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电子钹,支撑体具备第一限制部、及第二限制部。此处,第一限制部限制第一传感器部朝与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移位。进而,第二限制部限制插设构件朝与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移位。因此,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电子钹的效果以外,还可防止插设构件与传感器部朝与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相对移位。因此,可防止在演奏时插设构件与传感器部相对性地位置偏移。由此,可维持在传感器部与中心部之间插设着插设构件的状态。其结果,可确保对中心部的打击的检测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电子钹,弹性构件配设在第一传感器的上表面侧。因此,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电子钹的效果以外,还可在中心部移位时使插设构件抵接于弹性构件。由此,第一传感器被中心部隔着弹性构件及插设构件按压。因此,可缓冲伴随该中心部的按压而产生的对第一传感器的冲击。即,可抑制第一传感器的损坏。
另外,可通过适当设定弹性构件的弹性或弹性构件与插设构件的间隔,而调整第一传感器的感度或伴随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插设构件的反作用力。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电子钹,将中心部静止的状态下的移位限制部与插设构件的间隔设定得宽于弹性构件与插设构件的间隔。因此,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电子钹的效果以外,还可在中心部移位时通过插设构件按压弹性构件。另一方面,将中心部静止的状态下的移位限制部与插设构件的间隔设定得窄于第一传感器与插设构件的间隔。因此,可使移位限制部较第一传感器先抵接于插设构件。
因此,可防止插设构件与第一传感器的接触,从而可减少伴随中心部的按压而产生的对第一传感器的冲击。即,可防止对第一传感器的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电子钹,在突出部的外周侧配设着第一传感器,且传感器部从底部起的高度低于突出部从底部起的高度。因此,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电子钹的效果以外,还可通过在突出部的上端配置插设构件,而将插设构件以从传感器部分离的状态支撑。因此,可简化相对于支撑体安装传感器部及插设构件的作业。
另外,当从突出部向外侧突出的插设构件的外周部分被中心部按压时,在插设构件的下表面侧支撑在突出部的状态下,外周部分被下压,从而插设构件弹性变形。因此,可使朝向将中心部压回的方向作用的反作用力变大。
由此,在钹棒(stick)等从中心部离开而解除中心部对第一传感器的按压时,可通过反作用力使插设构件迅速地从传感器部分离。其结果,可提高对中心部的打击的检测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记载的电子钹,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电子钹的效果以外,还可通过第二传感器检测对中心部或钹面部的打击的强度。
进而,具备钹架(cymbal stand)可插通的插通部的第一框架(frame)与第二框架通过由弹性材料构成的连结部连结。因此,可通过连结部使从钹架向第一框架传递的振动衰减。其结果,可减少振动从钹架向第二框架的传递。因此,可抑制通过第二传感器误检测出钹架的振动。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记载的电子钹,摆动支撑中心部的支撑体连结于钹面部。由此,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电子钹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将支撑体可相对于中心部移位地支撑。另外,支撑体与钹面部通过连结部连结。其结果,可使如下的两个零件共用化,该零件为使支撑体连结于钹面部的零件、及使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连结的零件。因此,可减少电子钹的零件件数。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所记载的电子钹,将插座(jack)安装在第一框架上。因此,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或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电子钹的效果以外,还可通过连结部来衰减从连接于插座的连接电缆(cable)传递至第一框架的振动向第二框架传递。其结果,可减少振动从连接电缆向第二框架的传递。即,可抑制通过第二传感器误检测出连接电缆的振动。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所记载的电子钹,其是具有规定刚性的圆环状的圆环部、及位于该圆环部的内周侧并且具有规定刚性的中心部分体地构成的电子钹,且具备:传感器部,具有至少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检测由对所述中心部及所述圆环部至少其中一者的打击所引起的振动;传感器收容部,支撑该传感器部,并且将所述中心部可摆动地保持;以及连结部,连结所述传感器收容部与所述圆环部,且由弹性材料构成。
附图说明
图1(a)是从上表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钹而得的立体图。图1(b)是从下表面侧观察电子钹而得的立体图。
图2(a)是主体部的俯视图。图2(b)是沿图2(a)的IIb-IIb线的主体部的剖面图。
图3(a)是电子钹的剖面图。图3(b)是图3(a)的IIIb部分上的电子钹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4是电子钹的分解立体图。
图5(a)是第一环的剖面图。图5(b)是第二环的剖面图。
图6(a)是第一框架的俯视图。图6(b)是第一框架的仰视图。图6(c)是沿图6(a)的VIc-VIc线的第一框架的剖面图。
图7(a)是第二框架的俯视图。图7(b)是沿图7(a)的VIIb-VIIb线的第二框架的剖面图。图7(c)是配设着第一传感器、弹性构件、插设构件及第二传感器的状态下的第二框架的剖面图。
图8(a)是连结环的俯视图。图8(b)是连结环的仰视图。图8(c)是沿图8(a)的VIIIc-VIIIc线的连结环的剖面图。
图9(a)是电子钹的剖面图。图9(b)是图9(a)的IXb部分上的电子钹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10(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钹的剖面图。图10(b)是图10(a)的Xb部分上的电子钹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符号的说明]
1、201:主体部
2、202:中心部
2a、202a:钹心部
2b、202b:插通孔
2c:钹心延伸设置部(中心部的一部分)
3:圆环部
3a:钹面部
3b:倾斜部
3c:钹面延伸设置部(圆环部的一部分)
10:第一环
11:钹心支撑部
12:第一凸部
20、220:第二环
21:摆动部
21a:贯通孔
21b:同直径部
21c:锥形部
22:竖立设置部
22a:突出部
22b:第二凹部
23:第一凹部
30、230:传感器收容部(支撑体)
31、231:第一框架(支撑体的一部分)
32、232:第二框架(支撑体的一部分)
41:第一传感器(传感器部的一部分)
42:第二传感器
43:弹性构件(传感器部的一部分)
50:插设构件
60、260:连结环(连结部)
61:外周凸部
62:钹面支撑部
63a、63b:固持部
64:限制部
71:第一底部
72、272:内周竖立设置部
72a:第二凸部
73:外周竖立设置部
73a:内周凸部
74:插座
81:第二底部
82:第一肋部(突出部、第一限制部)
83:第二肋部(第二限制部)
91:钹架
91a:杆
92:钹支撑部
93:紧固螺母
94:毡垫圈
100、200:电子钹
264:钹心固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a)、图1(b)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钹100的概略构成进行说明。图1(a)是从上表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钹100而得的立体图。图1(b)是从下表面侧观察电子钹100而得的立体图。
如图1(a)、图1(b)所示,电子钹100为模拟原声钹的电子打击乐器。电子钹100主要具备主体部1、第一传感器41及第二传感器42(参照图3(a)、图3(b))而构成。主体部1由演奏者打击。第一传感器41及第二传感器42检测该主体部1被打击。
电子钹100当通过钹棒等打击主体部1时,通过第一传感器41及第二传感器42等检测该被打击的位置或强度。第一传感器41及第二传感器42是经由插座74(参照图3(a)、图3(b))及连接电缆(未图示)而与声源装置(未图示)电性连接。声源装置基于从第一传感器41及第二传感器42等输出的检测信号而控制声源,产生与对主体部1的打击对应的乐音。
接下来,参照图2(a)、图2(b)对主体部1进行说明。图2(a)是主体部1的俯视图。图2(b)是沿图2(a)的IIb-IIb线的主体部1的剖面图。
如图2(a)、图2(b)所示,主体部1整体上形成为模仿原声钹的形状。另外,主体部1是金属制的部位。主体部1具备中心部2、及圆环部3。中心部2配设在中心部分。圆环部3配设在该中心部2的外周侧。
中心部2具备钹心(bell)部2a、插通孔2b、及钹心延伸设置部2c。钹心部2a形成为朝向直径方向外侧而下降倾斜的碗状。插通孔2b穿设在该钹心部2a的中心部分。钹心延伸设置部2c从钹心部2a的外周缘部分朝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设置。
钹心部2a为由演奏者利用钹棒等打击的部位。插通孔2b是供钹架91的杆(rod)91a(参照图3(a))插通的孔。钹心延伸设置部2c为从钹心部2a的外周缘部分朝向直径方向外侧较钹心部2a平缓地下降倾斜的圆环状的部位。
圆环部3具备钹面部3a、倾斜部3b、及钹面延伸设置部3c。钹面部3a形成为从直径方向内侧朝向外侧较钹心部2a平缓地下降倾斜的圆环状。倾斜部3b弯曲形成在该钹面部3a的内周缘部分。进而,倾斜部3b形成为朝向圆环部3的直径方向内侧而下降倾斜的锥(taper)状。钹面延伸设置部3c弯曲形成在该倾斜部3b的内周缘部分。进而,钹面延伸设置部3c朝向圆环部3的直径方向内侧水平(与圆环部3的轴心方向垂直的方向,图2(b)的左右方向及纸面垂直方向)地延伸设置。倾斜部3b弯曲形成在钹面部3a的内周缘部分,由此可提高圆环部3的刚性。
此外,作为构成钹100的除金属以外的材料,例如可例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纤维强化塑料(FiberReinforced Plastics,FRP)等刚性高的树脂材料。
接下来,参照图3(a)、图3(b)至图8(a)、图8(b)、图8(c)对电子钹100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图3(a)是电子钹100的剖面图。图3(b)是图3(a)的IIIb部分的电子钹100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4是电子钹100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图3(a)中,图示将电子钹100支撑于钹架91的状态。另外,图3(a)是示意性地图示包含电子钹100的轴心且将第二传感器42切断的剖面。进而,图3(a)省略圆环部3的一部分的图示。另外,在图3(b)中,省略插座74的图示。
如图3(a)所示,通常在使钹架91的杆91a插通于电子钹100的状态下使用。钹支撑部92以被限制朝下方(图3(a)的下方)的移动的状态卡止在钹架91上。钹支撑部92的上方部分(图3(a)的上方部分)形成为朝向上方而前端变细的锥状。
当使杆91a插通于电子钹100时,下述的第二环(ring)20可摆动地卡止在钹支撑部92上。在该状态下将毡垫圈(felt washer)94从电子钹100的上方嵌入于杆91a。其后,一面从毡垫圈94的上方将紧固螺母(nut)93紧固于螺刻在杆91a的上方部分的外螺纹(male screw),一面将毡垫圈94压缩。由此,电子钹100固定在钹架91上。
如图4所示,电子钹100主要具备主体部1、第一环10、第二环20、传感器收容部30、第一传感器41及第二传感器42、弹性构件43、插设构件50、以及连结环60。主体部1包含中心部2及圆环部3。第一环10内嵌于该主体部1的中心部2的插通孔2b。第二环20外嵌于该第一环10。传感器收容部30外嵌于该第二环20且配设在中心部2的下方。第一传感器41及第二传感器42收容在该传感器收容部30中。弹性构件43配设在第一传感器41的上表面侧。插设构件50插设在该弹性构件43与中心部2之间。连结环60将传感器收容部30连结于圆环部3。以下,参照图5(a)、图5(b)至图8(a)、图8(b)、图8(c)对电子钹100的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参照图5(a)、图5(b)对第一环10及第二环20进行说明。图5(a)是第一环10的剖面图,且图示包含第一环10的轴心的剖面。图5(b)是第二环20的剖面图,且图示包含第二环20的轴心的剖面。
如图5(a)所示,第一环10为杆91a(参照图3(a))可插通地形成的圆环状的构件。第一环10具备钹心支撑部11、及第一凸部12。钹心支撑部11以凸缘(flange)状形成在第一环10的轴心方向一端侧(图5(a)上侧)。第一凸部12是从位于较该钹心支撑部11靠下方的第一环10的外周面朝向直径方向外侧突出,且沿着第一环10的周向延伸设置。
钹心支撑部11包含外径不同的两个部位。该两个部位中的形成在下侧的小直径部位的外径,与中心部2的插通孔2b(参照图2(b))的内径相同。进而,两个部位中的形成在上侧的大直径部位的外径大于插通孔2b的内径。因此,当使第一环10内嵌于插通孔2b时,中心部2被摆动支撑在钹心支撑部11(参照图3(b))。
如图5(b)所示,第二环20为杆91a(参照图3(a))可插通地形成的圆环状的构件。第二环20具备摆动部21、多个竖立设置部22及第一凹部23。摆动部21被摆动支撑在钹支撑部92(参照图3(a))。多个竖立设置部22竖立设置在该摆动部21的上表面侧。第一凹部23凹设在这些多个竖立设置部22的内周面。
摆动部21在其中心部分具备沿着轴心方向(图5(b)的上下方向)贯通形成的贯通孔21a。在该贯通孔21a形成着同直径部21b、及锥形部21c。同直径部21b以固定内径形成在贯通孔21a的上侧部分(图5(b)的上侧部分)。锥形部21c连设在该同直径部21b的下方(图5(b)的下方),且从摆动部21的上表面侧朝向下表面侧逐渐扩径。
同直径部21b的内径大于杆91a的外径、且小于钹支撑部92的外径。另外,锥形部21c的最大内径大于钹支撑部92的最大外径。在图3(a)所示的剖视下,锥形部21c的下表面(朝向图3(a)的下侧的面)相对于杆91a的轴心方向(图3(a)的上下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与该锥形部21c对向的钹支撑部92的上表面(朝向图3(a)的上侧的面)相对于杆91a的轴心方向的倾斜角度。
多个竖立设置部22绕摆动部21的轴心而形成(参照图5(b))。在竖立设置部22的上端形成着朝向直径方向外侧而突出的突出部22a。另外,在竖立设置部22上,沿着竖立设置部22的周向而延伸设置着第二凹部22b。第二凹部22b通过该竖立设置部22的外周面、突出部22a的下表面侧、及摆动部21的上表面侧而形成为槽状。
第一凹部23形成为可供形成在第一环10上的第一凸部12(参照图5(a))嵌合的槽状。一面使多个竖立设置部22朝向直径方向外侧扩张,一面使第一凸部12嵌合于第一凹部23,由此将第一环10与第二环20连结(参照图3(b))。
返回至图3(a)、图3(b)对传感器收容部30进行说明。传感器收容部30具备第一框架31、及与该第一框架31分体地构成的第二框架32。这些第一框架31及第二框架32经由连结环60而相互连结。
在与中心部2的下表面侧对向的第二框架32的上表面侧(图3(b)的上侧的面),配设着第一传感器41、弹性构件43、及插设构件50。进而,在第二框架32的下表面侧(图3(b)的下侧的面)贴合着第二传感器42。
此处,参照图6(a)、图6(b)、图6(c)对第一框架31进行说明。图6(a)是第一框架31的俯视图。图6(b)是第一框架31的仰视图。图6(c)是沿图6(a)的VIc-VIc线的第一框架31的剖面图。
第一框架31为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构件。如图6(a)、图6(b)、图6(c)所示,第一框架31具备第一底部71、内周竖立设置部72、及外周竖立设置部73。第一底部71是与中心部2的下表面侧对向而配设的圆环状的部位。内周竖立设置部72竖立设置在该第一底部71的内周缘部分。外周竖立设置部73竖立设置在第一底部71的外周缘部分。
第一底部71的一部分向下方侧突出,在该突出部分配设着插座74。插座74将第一传感器41及第二传感器42与连接电缆(未图示)的一端电性连接。此外,在图6(c)中,为了简化图式而示意性地图示插座74。
内周竖立设置部72形成为筒状。形成着从内周竖立设置部72的上端部分朝向直径方向内侧突出的第二凸部72a。
第二凸部72a是可嵌合于第二环20的第二凹部22b(参照图5(b))地形成。通过第二凸部72a嵌合于第二凹部22b而将第一框架31连结于第二环20。
外周竖立设置部73的内径与圆环部3的钹面延伸设置部3c(参照图2(b))的内径相同。另外,多个内周凸部73a从外周竖立设置部73的内周面朝向直径方向内侧突出形成,且在周向上延伸设置。进而,多个内周凸部73a隔开规定的间隔并且周向等间隔地形成在周向上。
接下来,参照图7(a)、图7(b)、图7(c),依序对第二框架、第一传感器41、弹性构件43、插设构件50及第二传感器42进行说明。图7(a)是第二框架32的俯视图。图7(b)是沿图7(a)的VIIb-VIIb线的第二框架32的剖面图。图7(c)是配设着第一传感器41、弹性构件43、插设构件50及第二传感器42的状态下的第二框架32的剖面图。此外,在图7(c)中,图示与图7(b)对应的剖面。
第二框架32为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构件。如图7(a)及图7(b)所示,第二框架32具备第二底部81、第一肋(rib)部82、及第二肋部83。第二底部81为圆环状的部位。第一肋部82竖立设置在该第二底部81的上表面侧。第二肋部83竖立设置在位于该第一肋部82的内周侧的第二底部81的上表面侧。
第二底部81是可收容在第一框架31的内周竖立设置部72与外周竖立设置部73之间地形成。第二底部81的内径大于第一框架31的内周竖立设置部72的外径。另外,第二底部81的外径小于第一框架31的外周竖立设置部73的内径。进而,第二底部81的外径与中心部2的钹心延伸设置部2c的外径相同(参照图3(a))。
第一肋部82及第二肋部83为俯视第二底部81时形成为圆环状的肋状的部位。第一肋部82的内径大于第二肋部83的外径。另外,第一肋部82与第二肋部83配设为同心状。另外,第二肋部83从第二底部81起的高度,大于第一肋部82从第二底部81起的高度。
如图7(c)所示,第一传感器41是用以检测中心部2(参照图3(b))的移位的传感器。第一传感器41包含薄膜开关(membrane switch)。第一传感器41形成为圆环状,且可将第一肋部82内嵌于其内周侧地形成。进而,第一传感器41的外径小于第二底部81的外径。
弹性构件43为由海绵(sponge)构成的构件。弹性构件43形成为圆环状,且可将第一肋部82内嵌于弹性构件43的内周侧地形成。进而,弹性构件43的外径小于第一传感器41的外径。
插设构件50由可弹性变形的膜构成。插设构件50形成为圆环状,且可将第二肋部83内嵌于插设构件50的内周侧地形成。进而,插设构件50的外径与钹心延伸设置部2c(参照图3(b))的外径相同。
第二传感器42是用以检测第二框架32的振动的传感器。第二传感器42包含压电元件。第二传感器42利用双面胶带(tape)而贴合在第二框架32的下表面侧。
接下来,对在第二框架42配置第一传感器41、第二传感器42、弹性构件43及插设构件50进行说明。
如图7(c)所示,第一传感器41的内周侧外嵌于第一肋部82。由此,第一传感器41载置在第二底部81的上表面侧(图7(c)上侧)中的位于第一肋部82的外周侧的部位。
弹性构件43是在第一传感器41载置在第二底部81的状态下外嵌于第一肋部82。由此,弹性构件43载置在第一传感器41的上表面侧。
插设构件50是在第一传感器41及弹性构件43载置在第二底部81的状态下外嵌于第二肋部83。由此,插设构件50的下表面侧载置在第一肋部82的上端部分。
如上所述,将第一传感器41及弹性构件43外嵌于第一肋部82,且将插设构件50外嵌于与第一肋部82形成为同心状的第二肋部83。由此,可将第一传感器41、弹性构件43及插设构件50配置为同心状。
进而,通过第一肋部82限制第一传感器41及弹性构件43朝与轴心方向(第一传感器41及弹性构件43的高度方向,图7(c)的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移位。进而,通过第二肋部83限制插设构件50朝与轴心方向(插设构件50的高度(厚度)方向,图7(c)的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移位。因此,可防止第一传感器41、弹性构件43及插设构件50朝前后左右方向(图7(c)的左右方向、纸面垂直方向)相互地相对移位。
此外,载置在第一传感器41的上表面侧的状态下的弹性构件43从第二底部81起的高度,小于第一肋部82从第二底部81起的高度。因此,通过将插设构件50载置在第一肋部82的上端部分,可在使插设构件50从弹性构件43分离的状态下可弹性变形地支撑该插设构件50。
如上所述,在对第二框架32安装第一传感器41、弹性构件43及插设构件50时,使该等构件嵌合于第一肋部82或第二肋部83。其结果,可将该等构件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从而可简化该等构件的安装作业。
接下来,参照图8(a)、图8(b)、图8(c)对连结环60进行说明。图8(a)是连结环60的俯视图。图8(b)是连结环60的仰视图。图8(c)是沿图8(a)的VIIIc-VIIIc线的连结环60的剖面图。
如图8(a)、图8(b)、图8(c)所示,连结环60是用以使第一框架31、第二框架32及圆环部3相互连结的构件。连结环60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另外,连结环60的外周面的外径,与圆环部3的钹面延伸设置部3c的内径、及第一框架的外周竖立设置部73的内径大致相同。
连结环60具备多个外周凸部61、钹面支撑部62、一对固持部63a、固持部63b、及限制部64。多个外周凸部61突出形成在连结环60的外周面且在周向上延伸设置。钹面支撑部62从位于这些多个外周凸部61的上方的外周面朝向直径方向外侧呈凸缘状延伸设置。一对固持部63a、固持部63b从连结环60的内周面朝向直径方向内侧突出,并且在上下方向隔开间隔且在周向上延伸设置。限制部64从这些一对固持部63a、固持部63b中的位于上侧(图8(c)上侧)的固持部63a向上方突出。
在连结环60上形成着与内周凸部73a相同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个)的外周凸部61。外周凸部61的外径小于外周竖立设置部73的内径,且大于内周凸部73a的内径。进而,连结环60的外周面的外径小于内周凸部73a的内径。另外,连结环60的邻接的外周凸部61的间隔(连结环60的沿周向的长度),大于内周凸部73a的沿周向的长度。进而,外周凸部61的沿周向的长度,小于邻接的内周凸部73a的间隔(外周竖立设置部73的沿周向的长度)。
钹面支撑部62包含外径不同的两个部位。这些外径不同的两个部位中的形成在下侧(图8(c)下侧)的小直径部位的外径与外周凸部61的外径相同。
另一方面,两个部位中的位于上侧(图8(c)的上侧)的大直径部位的外径,与第一框架31的外周竖立设置部73的外径相同(参照图3(b))。
此外,在钹面支撑部62的小直径部位的下表面与外周凸部6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着间隙。该间隔略微大于第一框架31的内周凸部73a的上下宽度(图6(c)的上下方向的尺寸)。
此处,返回至图3(a)、图3(b),说明将第一框架31与圆环部3连结于连结环60的方法。
首先,将第一框架31、连结环60及圆环部3配置为同心状。其次,将第一框架31配置在连结环60的下方。进而,将圆环部3配置在连结环60与第一框架31之间。由此,圆环部3的钹面延伸设置部3c的上表面与连结环60的钹面支撑部62中的大直径部位的下表面对向配置。进而,将钹面延伸设置部3c的下表面与第一框架31的外周竖立设置部73的上端面对向配置(参照图4)。
接下来,以第一框架31的内周凸部73a通过连结环60的邻接的外周凸部61之间的方式,从该状态调整第一框架31与连结环60的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其后,使第一框架31朝上方移动至如下位置为止,该位置是外周竖立设置部73的上端面经由钹面延伸设置部3c而与钹面支撑部62中的大直径部位的下表面抵接的位置。由此,内周凸部73a配置在较外周凸部61靠上方。进而,通过钹面支撑部62的大直径部位与外周竖立设置部73夹持钹面延伸设置部3c。
接下来,从内周凸部73a配置在较外周凸部61靠上方的状态,使第一框架31相对于连结环60相对旋转。进而,使内周凸部73a插入至外周凸部61与钹面支撑部62的小直径部位的间隙中。
由此,内周凸部73a被固持在外周凸部61与钹面支撑部62的小直径部位之间,而将第一框架31连结于连结环60。进而,钹面延伸设置部3c被固持在钹面支撑部62的大直径部位与外周竖立设置部73的上端面之间,而将圆环部3连结于连结环60。
此外,在连结环60的外周面,形成着从一个或多个外周凸部61的周向一端侧向上方延伸设置的挡止部(未图示)。当内周凸部73a被插入至外周凸部61与钹面支撑部62的小直径部位的间隙中,且第一框架31相对于连结环60相对旋转至外周凸部61与内周凸部73的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一致时,内周凸部73a抵接于挡止部。由此,第一框架31不会相对于连结环60进行此以上的相对旋转。
即,使第一框架31旋转至第一框架31相对于连结环60的相对旋转被限制为止,由此,可辨识出内周凸部73a与外周凸部61嵌合(内周凸部73a与外周凸部61的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置一致)。其结果,可切实地将第一框架31连结于连结环60。
如此,在将第一框架31及圆环部3连结于连结环60时,无需螺栓(bolt)或黏结剂等。另外,可通过使第一框架31及圆环部3连结于连结环60而将第一框架31及圆环部3配置为同心状。因此,可简化电子钹100的组装作业。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周凸部73a与外周凸部61沿外周竖立设置部73或弹性环60的周向而延伸设置。然而,也能够以多个内周凸部73a及多个外周凸部61整体上形成为螺旋状的方式,使各个内周凸部73a及外周凸部61构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图6(c)的左右方向,图8(c)的左右方向)略微倾斜。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第一框架31相对于弹性环60相对旋转而内周凸部73a与外周凸部61螺合结合。由此,可将第一框架与连结环60牢固地连结。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使内周凸部73a或外周凸部61构成为在周向上连续地形成的一个部位。
另外,可通过连结环60将第一框架31、第二框架32及圆环部3相互连结。因此,可使电子钹100的零件件数减少。
此外,理想的是在使第一框架31与圆环部3连结的状态下,连结环60的上端面配置为与圆环部3的钹面部3a为同一平面状,或配置在较钹面部3a的内周缘部分(连设着倾斜部3b的部分)靠下方。由此,可提高从上表面侧观察时的电子钹100的美观。进而,可抑制在演奏电子钹100时连结环60被误打击。
返回至图8(a)、图8(b)、图8(c)说明一对固持部63a、固持部63b及限制部64。在一对固持部63a、固持部63b之间形成着第二框架32的第二底部81(参照图7(b))的外周缘部分可插入的间隙。通过将第二底部81的外周缘部分插入至该间隙中,而由一对固持部63a、固持部63b固持第二底部81。其结果,第二框架32连结于连结环60。
限制部64为限制中心部2的超出规定的摆动的圆环状的部位。限制部64的外径与中心部2的钹心延伸设置部2c的外径相同。
接下来,返回至图3(a)、图3(b)对电子钹100的各构成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在电子钹100被支撑在钹架91上的状态下,杆91a插通于第二环20的同直径部21b。此时,锥形部21c可摆动地支撑在钹支撑部92。由此,连结于第二环20的传感器收容部30、及连结于该传感器收容部30的圆环部3可摆动地支撑在钹架91。
另外,第一环10经由第二环20而被摆动支撑在钹架91上。由此,被支撑在第一环10的中心部2可摆动地被支撑在钹架91上。
因此,当圆环部3被打击并相对于钹架91摆动时,追随于此,传感器收容部30、第二环20、第一环10及中心部2也相对于钹架91而与圆环部3一体地摆动。
毡垫圈94以收容在第一环10的内周侧的状态载置在第二环20的上表面。进而,在该状态下使紧固螺母93螺合于杆91a,由此,毡垫圈94被压缩。通过调整紧固螺母93相对于杆91a的紧固量,而可调整第二环20相对于杆91a的摆动容易度。即,可经由第二环20及第一框架31而调整被摆动支撑在杆91a的圆环部3的摆动容易度。
在传感器收容部30中,第二框架32以从第一框架31分离的状态被支撑在连结环60。即,第二框架32是一面在第二底部81的内周侧与内周竖立设置部72之间隔开间隔,一面以使第二底部81从第一底部71浮起的状态保持在连结环60上。
限制部64位于较第一传感器41更靠第二底部81中的外周侧。限制部64从第二底部81起的高度(图3(b)的上下方向的尺寸)高于第一传感器41从第二底部81起的高度,且低于弹性构件43从第二底部81起的高度。
由此,在中心部2未移位的状态下,钹心延伸设置部2c及插设构件50与限制部64的间隔,宽于钹心延伸设置部2c及插设构件50与弹性构件43的间隔。因此,当中心部2被打击时,插设构件50较限制部64先抵接于弹性构件43。由此,可通过钹心延伸设置部2c及插设构件50而隔着弹性构件43按压第一传感器41。
另一方面,钹心延伸设置部2c及插设构件50与限制部64的间隔,窄于钹心延伸设置部2c及插设构件50与第一传感器41的间隔。因此,在中心部2超过规定量地摆动的情况下,钹心延伸设置部2c经由插设构件50而抵接于限制部64。即,可限制中心部2的此以上的摆动。由此,可防止第一传感器41直接被钹心延伸设置部2c及插设构件50按压。
插设构件50插设在中心部2与第一传感器41及弹性构件43之间。进而,插设部50的上表面侧抵接于中心部2的钹心延伸设置部2c的下表面侧。
此时,在插设构件50的下表面侧被支撑于第一肋部82的状态下,该插设构件50的较第一肋部82靠外周侧抵接于钹心延伸设置部2c。进而,该插设构件50的外周部分被钹心延伸设置部2c略微地下压。由此,插设构件50弹性变形,朝向将延伸设置部2c压回的方向作用有反作用力。因此,插设构件50可维持抵接于钹心延伸设置部2c的状态。
由此,可抑制中心部2静止的状态、即中心部2未被打击的状态下的中心部2或插设构件50的摆动。因此,可减少在中心部2未被打击的状态下的第一传感器41及第二传感器42的误检测。
接下来,参照图9(a)、图9(b)说明检测对中心部2的打击的方法。图9(a)是电子钹100的剖面图。图9(b)是图9(a)的IXb部分的电子钹100的局部放大剖面图。此外,在图9(a)中,图示与图3(a)对应的剖面,且示意性地图示通过钹棒打击中心部2的状态。另外,在图9(b)中,省略插座74的图示。
首先,对利用第一传感器41检测对中心部2的打击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9(a)、图9(b)所示,中心部2当被钹棒打击时,会相对于传感器收容部30相对移位,被打击的部位被向下方下压。
由此,插设构件50的外周部分(位于较第一肋部82靠外周侧的部分)被中心部2的钹心延伸设置部2c按压而弹性变形。弹性构件43被钹心延伸设置部2c隔着插设构件50按压而弹性变形。其结果,第一传感器41被钹心延伸设置部2c隔着插设构件50及弹性构件43按压。
电子钹100通过检测第一传感器41被按压而判断中心部2被打击,并将检测信号输出至声源装置(未图示)。
此时,中心部2隔着插设构件50而按压弹性构件43。因此,可通过弹性构件43衰减中心部2的振动。因此,可减少伴随对中心部2的打击而产生的打击声。
进而,中心部2隔着插设构件50及弹性构件43而按压第一传感器41。因此,可减少伴随该按压而产生的对第一传感器41的冲击。因此,可抑制由该冲击所引起的第一传感器41的损坏。
另外,当中心部2超过规定量地摆动时,中心部2抵接于限制部64,通过限制部64限制中心部2的此以上的摆动。因此,可防止由与中心部2及插设构件50的碰撞所引起的第一传感器41的损坏。
进而,形成着限制部64的连结环60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因此,可抑制伴随钹心延伸设置部2c及插设构件50与限制部64的碰撞而产生噪声。
在中心部2按压弹性构件43及第一传感器41的状态下,插设构件50及弹性构件43被中心部2的钹心延伸设置部2c下压而弹性变形。因此,当钹棒从中心部2分离而解除利用中心部2对第一传感器41赋予按压力时,中心部2被插设构件50及弹性构件43的反作用力迅速地压回。由此,可提高对中心部2的打击的检测精度。
即,在对中心部2的打击结束时,中心部2被压回而插设构件50被迅速地抬起,从而解除第一传感器41被按压的状态。由此,可停止从第一传感器41输出检测信号。由此,可防止对中心部2的打击结束之后的中心部2的振动被第一传感器41检测出。
另外,插设构件50的下表面侧被支撑在第一肋部82。由此,在插设构件50被钹心延伸设置部2c按压的状态下,插设构件50的位于较第一肋部82靠外周侧的部位被以支撑在第一肋部82的部分为支点下压,从而插设构件50弹性变形。
因此,与插设构件50被以内周缘部分为支点下压的情况相比,可缩短插设构件50的被钹心延伸设置部2c按压的部位与支点的间隔。因此,可增大朝向将钹心延伸设置部2c压回的方向作用的反作用力。
另外,钹心延伸设置部2c形成为较钹心部2a平缓地下降倾斜的形状。进而,插设构件50的外径与钹心延伸设置部2c的外径相同。因此,在通过钹心延伸设置部2c按压插设构件50时,可容易地使插设构件50沿着钹心延伸设置部2c的下表面侧弹性变形。在该情况下,插设构件50被遍及大范围地下压。其结果,可将朝向压回钹心延伸设置部2c的方向作用的反作用力赋予至钹心延伸设置部2c的大范围。
此外,通过调整构成弹性构件43的海绵的硬度、或中心部2静止的状态下的弹性构件43与插设构件50的间隔,而可设定朝向压回延伸设置部2c的方向作用的反作用力的强弱或第一传感器41的感度。
此处,第一传感器41在钹心部2c被打击而钹心延伸设置部2c被下压规定量时,检测出中心部2被打击。因此,第一传感器41的感度取决于通过钹心延伸设置部2c按压第一传感器41时所需的钹心延伸设置部2c的行程(stroke)量。
关于该方面,弹性构件43及插设构件50形成为圆环状,且弹性构件43的上表面与插设构件50的下表面在整个周向上相对向。因此,当在弹性构件43的上表面及插设构件50的下表面存在凹凸时,根据被隔着插设构件50按压的弹性构件43的位置,而在用以通过第一传感器41检测出中心部2被打击所需的钹心延伸设置部2c的行程量产生偏差。因该偏差而使第一传感器41的感度根据对中心部2的打击位置而产生差异。因此,为了提高对中心部2的打击的检测精度,而对插设构件50的下表面侧要求高的平坦度。
针对此,插设构件50由膜构成。因此,与利用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成形品构成插设构件50的情况相比,可更容易地制造平坦度高的插设构件50。其结果,可抑制因对中心部2的打击位置所引起的第一传感器41的感度误差。即,可提高对中心部2的打击的检测精度。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心部2未被打击而第一传感器41未接通(on)的状态(第一传感器41未被按压)下,插设构件50的下表面侧与弹性构件43抵接(参照图3(a))。然而,也可构成为在中心部2未被打击的状态下,插设构件50的下表面侧从弹性构件43分离。在该情况下,可更切实地防止中心部2未被打击的状态下的第一传感器41的误检测。
接下来,说明利用第二传感器42检测对主体部1的打击强度的方法。
当中心部2或圆环部3被打击,且中心部2或圆环部3伴随该打击而产生的振动传递至第二框架32时,通过第二传感器42检测出第二框架32的振动。第二传感器42根据第二框架32的振动,而将与对中心部2或圆环部3的打击的振动的强度对应的检测信号输出至声源装置。声源装置基于从第二传感器42输出的输出信号而决定从扬声器(speaker)等(未图示)放出的乐音的音量。
当中心部2被打击时,中心部2伴随该打击而产生的振动从插设构件50传递至第一肋部82。进而,通过第二传感器42检测传递至该第一肋部82的振动。
在该情况下,与使中心部2直接抵接于第二框架32的情况相比,可使向第二框架32传递的振动变小。因此,可抑制因第二框架32的过度振动而引起第二传感器42损坏或从第二底部81脱落。
另一方面,插设构件50即便在中心部2未被打击的状态下也抵接于钹心延伸设置部2c。由此,当中心部2被打击时,中心部2的振动经由插设构件50而迅速地传递至第二框架32。因此,可使从中心部2被打击后至从扬声器等(未图示)放出乐音为止的时差(time lag)变短,从而可提高对中心部2的打击的检测精度。
当圆环部3被打击时,圆环部3伴随该打击而产生的振动经由连结环60而传递至第二底部81。进而,通过第二传感器42检测出传递至该第二底部81的振动。
在该情况下,通过连结环60衰减圆环部3的振动,该被衰减的振动向第二底部81传递。因此,可抑制因第二底部81的过度振动而引起第二传感器42损坏或从第二底部81脱落。
此处,如果圆环部3与第二底部81仅在圆环部3及第二底部81的周向上的一部分连结,则振动传递路径的长度根据该连结位置与对圆环部3的打击位置的距离而不同。因此,传递至第二框架32的振动的差异根据周向上的对圆环部3的打击位置而变大。
针对此,第二底部81与圆环部3的钹面延伸设置部3c遍及整个周向而与连结环60连结。因此,只要距离连结环60的直径方向上的距离(距离中心部2的直径方向上的距离)相同,则即便在圆环部3的周向上的任一位置被打击的情况下,至第二框架32为止的振动传递路径的长度均相同。因此,可使第二传感器42的感度分布均匀化。
另外,传感器收容部30是通过连结环60连结第一框架31与第二框架32。进而,第二框架32在从第一框架31分离的状态下被保持在连结环60的一对固持部63a、固持部63b。由此,可防止第一框架31的振动直接传递至第二框架32。
第一框架31经由第二环20而被支撑在钹架91上。另一方面,钹架91将电子钹100保持在距离地面所期望的高度位置上。此时,通常在钹架91的周边,在地面上设置着鼓(drum)等打击乐器或扬声器。
因此,在电子钹100的演奏中,地面容易产生振动,该振动也传递至钹架91。进而,钹架91的振动经由第一框架31而传递至第二框架32。由此,在主体部1未被打击的状态下,第二传感器42检测出第二框架32的振动。其结果,存在误判断主体部1被打击的情况。
相对于此,通过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连结环60连结第一框架31与第二框架32。由此,可通过连结环60抑制第一框架31的振动向第二框架32传递。另外,第二框架32被以从第一框架31分离的状态支撑。由此,可防止第一框架31的振动不经由连结环60地向第二框架32传递。
因此,可抑制由钹架91的振动所引起的第二传感器42的误检测。即,可提高对主体部1的打击强度的检测精度。
此外,电子钹100被摆动支撑在钹架91上。因此,连结于插座74的连接电缆(未图示)伴随电子钹100的摆动而振动。
相对于此,插座74配设在传感器收容部30中的第一框架31上。因此,可抑制由连接电缆的摆动所引起的振动向第二框架32传递。即,可防止第二传感器42的误检测。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传感器收容部30中收容着第一传感器41及第二传感器42。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如下情况,即在传感器收容部230中收容第二传感器42,且省略第一传感器41的收容。此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10(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钹200的剖面图。图10(b)是将图10(a)的Xb部分放大的电子钹200的局部放大剖面图。此外,在图10(a)中,图示与图3(a)对应的剖面。另外,在图10(b)中,省略插座74的图示。
如图10(a)、图10(b)所示,电子钹200主要具备主体部201、第二环220、第二传感器42、传感器收容部230、及连结环260。主体部201包含中心部202及圆环部3。第二环220支撑中心部202的下方。在传感器收容部230中收容着第二传感器42。连结环260将传感器收容部230连结于主体部1。
中心部202具备钹心部202a、插通孔202b、及钹心延伸设置部2c。插通孔202b为杆91a可插通的孔。中心部202以杆91a插通于插通孔202b且被夹持在第二环220与毡垫圈94之间的状态被摆动支撑在杆91a。
第二环220为被摆动支撑在钹支撑部92的部位。第二环220的上表面侧形成为平面状。进而,第二环220由可沿钹心部202a的下表面侧的形状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构成。
传感器收容部230具备第一框架231及第二框架232。进而,这些第一框架231及第二框架232经由连结环260而连结。
第一框架231具备第一底部71、内周竖立设置部272、及外周竖立设置部73。在第一底部71配设着插座74。进而,内周竖立设置部272的内径大于第二环220的外径。
第二框架232为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圆环状的构件。第二框架232是可收容在第一框架31的内周竖立设置部272与外周竖立设置部73之间地形成。即,第二框架232的内径大于内周竖立设置部272的外径,第二框架232的外径小于外周竖立设置部73的内径。
连结环260为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圆环状的构件。连结环260具备外周凸部61、钹面支撑部62、一对固持部63a、固持部63b、及钹心固持部264。钹心固持部264固持中心部202的钹心延伸设置部2c。
钹心固持部264是从连结环260的位于上端部分的内周面朝向直径方向内侧突出而形成。在一对固持部63a、固持部63b中的位于上侧的固持部63a的上表面与钹心固持部264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着间隙。该间隙是钹心延伸设置部2c可插入地形成。通过在固持部63a与钹心固持部264之间插入钹心延伸设置部2c,而利用固持部63a与钹心固持部264固持该钹心延伸设置部2c。
在电子钹200中,当中心部202被打击时,其振动经由连结环260而传递至第二框架232。通过第二传感器42检测传递至该第二框架232的振动。
由此,中心部202的振动被以通过连结环260衰减的状态传递至第二框架232。因此,与使中心部202直接抵接于第二框架232的情况相比,可使向第二框架232传递的振动变小。由此,可抑制因第二框架232的过度振动而引起第二传感器42损坏或从第二框架232脱落。
另外,中心部202被固持于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弹性环260的固持部63a与钹心固持部264。因此,可减少伴随对中心部202的打击而产生的打击声。
此外,弹性环260的周向上的一部位沿直径方向断开。因此,与弹性环260形成为环状的情况相比,可简化弹性环260向钹心延伸设置部2c的安装作业,并且可自由地设定弹性环260的弹性。
即,在弹性环形成为环状的情况下,必须使弹性环弹性变形而使中心部202嵌入于弹性环的内周侧。因此,必须在某种程度上高地设定弹性环的弹性。
另一方面,如果弹性环的弹性过高,则因对中心部202及圆环部3的打击而产生的振动几乎不会向第二框架232传递。其结果,有难以利用第二传感器42检测第二框架232的振动的情况。
针对此,弹性环260的周向上的一部位沿直径方向断开。因此,容易使弹性环260变形而可顺利地进行弹性环260向钹心延伸设置部2c的安装。另外,其结果,可自由地设定弹性环260的弹性。其结果,可精度良好地利用第二传感器42检测对中心部202的打击的振动。
另外,通过连结环260连结第一框架231与第二框架232。由此,可通过连结环260抑制第一框架231的振动向第二框架232传递。另外,第二框架232被以从第一框架231分离的状态支撑。因此,可防止第一框架231的振动未经由连结环260地向第二框架232传递。
因此,可抑制由钹架91的振动所引起的第二传感器42的误检测。即,可提高对主体部201的打击强度的检测精度。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各实施方式任何限定。可容易地推断出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变形。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传感器收容部30、传感器收容部230具备第一框架31、第一框架231及第二框架32、第二框架232。进而,这些第一框架31、第一框架231及第二框架32、第二框架232经由弹性环60、弹性环260而连结。但是,传感器收容部也可由一体地形成着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一构件构成。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钹面延伸设置部3c的下表面侧通过外周竖立设置部73的上端面支撑。但是,也可构成为通过弹性环60、弹性环260的一部分支撑钹面延伸设置部3c的下表面侧。
具体而言,也可相比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外周竖立设置部73,而使外周竖立设置部的上端面的高度位置变低,在钹面延伸设置部3c与外周竖立设置部的上端面之间,插设与弹性环60、弹性环260不同的橡胶状弹性体。或,也可代替插设不同的橡胶状弹性体,而将钹面支撑部的小直径部位的外径设定为与钹面延伸设置部3c的外径相同,将该钹面支撑部的小直径部位插设在钹面延伸设置部3c与外周竖立设置部的上端面之间。另外,也可构成为使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相当于外周竖立设置部73的部位构成为弹性环的一部分,且省略第一框架的外周竖立设置部73,第一底部71的外周缘部分被弹性环保持。
如此,通过利用弹性环支撑钹面延伸设置部3c的下表面侧,能够容易使钹心延伸设置部2c的振动提前衰减。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传感器收容部30具备第一框架31及第二框架32,在第二框架32配设着第一传感器41、弹性构件43及插设构件50。然而,也可省略第二框架32,在第一框架的第一底部形成第一肋部82及第二肋部83,且配设第一传感器41、弹性构件43及插设构件50。由此,可减少零件件数。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器42收容在传感器收容部30中。然而,也可在传感器收容部30的外部、例如在圆环部3的下表面侧安装第二传感器42。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连结环60具备限制部64。然而,限制部64也可与连结环60分体地形成。例如也可在第二框架中较配设着弹性构件43的位置靠外周侧设置圆环状的限制部。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43的外径小于第一传感器41的外径。但是,弹性构件43的外径也可与第一传感器41的外径相同或大于第一传感器41的外径。
此外,在弹性构件43的外径与第一传感器41的外径相同的情况下,也可将这些弹性构件43及第一传感器41配设在限制部64的内周侧。由此,可通过限制部64限制弹性构件43及第一传感器41朝向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移位。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框架32的第二底部81设置着第一肋部82及第二肋部83。然而,也可形成连设于第一肋部82的上端或内周面且朝直径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肋部延伸设置部,且在该肋部延伸设置部的上表面侧竖立设置第二肋部。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肋部82的上端载置着插设构件50。然而,也可形成从第一肋部82的上端朝向直径方向内侧、或从第二肋部83的外周面朝向直径方向外侧而延伸设置的肋部延伸设置部,且在该肋部延伸设置部的上表面载置插设构件50。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肋部82及第二肋部83在俯视第二底部81时形成为圆环状。然而,第一肋部82或第二肋部83也可形成为多个圆弧状。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231包含第一底部71、内周竖立设置部272、及外周竖立设置部73。然而,也可为第一框架形成为包含外周竖立设置部73且省略第一底部71及内周竖立设置部272的形状。或也可为第一框架形成为包含第一底部71及外周竖立设置部73且省略第二内周竖立设置部272的形状。由此,可谋求第一框架的轻量化。因此,可使钹在被打击时容易相对于钹架91摆动。

Claims (10)

1.一种电子钹,具有规定刚性的圆环状的圆环部、与位于所述圆环部的内周侧且具有规定刚性的中心部分体地构成,且所述电子钹的特征在于具备:
传感器部,具有检测所述中心部的移位的第一传感器;
支撑体,支撑所述传感器部,并且将所述中心部可摆动地保持;以及
插设构件,以可弹性变形地支撑在所述支撑体的状态插设在所述中心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传感器部之间,且由膜构成;且
通过所述中心部从静止的状态移位,所述传感器部被所述中心部的外周部分隔着所述插设构件按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钹,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心部静止的状态下,所述插设构件抵接于所述中心部的外周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钹,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具备第一限制部及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限制所述传感器部向与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移位,所述第二限制部限制所述插设构件向与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移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钹,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部具备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配设在与所述插设构件对向的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上表面侧,且由弹性材料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钹,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钹具备配设在所述插设构件的下方的移位限制部,且
所述移位限制部与所述中心部静止的状态下的所述插设构件的间隔被设定得窄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插设构件的间隔,且宽于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插设构件的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钹,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具备:底部,上表面侧与所述中心部的下表面对向地配设;及突出部,从所述底部的上表面侧突出,且呈圆环状或圆弧状延伸设置;
所述传感器部配设在所述突出部的外周侧,并且从所述底部起的高度尺寸被设定得低于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底部起的高度尺寸,
所述插设构件形成为其外径大于所述突出部的外径,并且在所述插设构件的外周部分较所述突出部更向外侧突出的状态下,所述插设构件的下表面侧被支撑在所述突出部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钹,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钹具备检测所述支撑体的振动的第二传感器,
所述支撑体具备:第一框架,具有钹架可插通的插通部;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分体地构成;以及连结部,连结这些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且由弹性材料构成;且
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钹,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连结部而将所述第二框架连结于所述圆环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钹,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钹具备插座,所述插座将所述第一传感器或第二传感器与连接电缆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且所述插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连接电缆是一端连接于基于这些第一传感器或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产生乐音的声源装置。
10.一种电子钹,具有规定刚性的圆环状的圆环部、与位于所述圆环部的内周侧且具有规定刚性的中心部分体地构成,其特征在于具备:
传感器部,具有检测因对所述中心部及所述圆环部至少其中一者的打击而产生的振动的至少一个传感器;
传感器收容部,支撑所述传感器部,并且将所述中心部可摆动地保持;以及
连结部,连结所述传感器收容部与所述圆环部,且由弹性材料构成。
CN201410531734.2A 2013-12-25 2014-10-10 电子钹 Pending CN1047518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6427A JP2015121728A (ja) 2013-12-25 2013-12-25 電子シンバル
JP2013-266427 2013-12-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1831A true CN104751831A (zh) 2015-07-01

Family

ID=51945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1734.2A Pending CN104751831A (zh) 2013-12-25 2014-10-10 电子钹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65544B2 (zh)
EP (1) EP2889876A1 (zh)
JP (1) JP2015121728A (zh)
CN (1) CN10475183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6254A (zh) * 2015-10-30 2015-12-30 温州市中联异型紧固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鼓镲片装置
CN107016985A (zh) * 2015-10-23 2017-08-04 罗兰株式会社 电子打击乐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46536B2 (en) * 2010-11-16 2015-02-03 Field Electronic Drums, Llc Electronic cymbal assembly with modular self-dampening triggering system
JP2016024238A (ja) * 2014-07-16 2016-02-08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パッド
US9842574B2 (en) 2016-01-21 2017-12-12 William Randall MCFADDEN Compressive cymbal mount
JP6210424B1 (ja) * 2017-03-21 2017-10-11 Atv株式会社 電子シンバル
US10620020B2 (en) * 2017-12-14 2020-04-14 Yamaha Corporation Sensor unit that detects a strike
JP6443868B1 (ja) * 2017-12-22 2018-12-26 Atv株式会社 電子シンバル
WO2021019778A1 (ja) * 2019-08-01 2021-02-04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シンバル及びケース取付方法
EP4350685A1 (en) * 2022-10-03 2024-04-10 Meridian Handpan Limited Percussion instru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09264A (en) * 1967-12-29 1970-04-28 Allen J Green Electric drum or other percussion instrument
US5262585A (en) 1990-10-31 1993-11-16 Lenny Greene Electronic cymbal system
JP3695035B2 (ja) 1997-01-23 2005-09-14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シンバル
JP3754300B2 (ja) 2001-01-05 2006-03-08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パッド
US6632989B2 (en) * 2000-08-22 2003-10-14 Roland Corporation Electronic pad with vibration isolation features
JP3679317B2 (ja) 2000-08-22 2005-08-03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シンバル
JP4007048B2 (ja) 2002-04-24 2007-11-14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打楽器
US7323632B2 (en) * 2003-08-19 2008-01-29 Martin Richard Wachter Percussion transducer
JP4236611B2 (ja) * 2003-12-26 2009-03-11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打楽器
US7459626B2 (en) * 2004-11-05 2008-12-02 Roland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displacement of a movable member of an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US7468483B2 (en) * 2005-01-19 2008-12-23 Roland Corporation Electronic percussion instrument and displacement detection apparatus
JP5071071B2 (ja) 2007-11-27 2012-11-14 ヤマハ株式会社 打撃用電子パッド
US8785758B2 (en) * 2010-09-01 2014-07-22 Inmusic Brands, Inc. Electronic hi-hat cymbal controller
US8940994B2 (en) 2010-09-15 2015-01-27 Avedis Zildjian Co. Illuminated non-contact cymbal pickup
US8742244B2 (en) * 2011-08-31 2014-06-03 Inmusic Brands, Inc. Electronic hi-hat cymbal controller
JP5897880B2 (ja) * 2011-11-21 2016-04-06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シンバル用ピックアップ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スタンド
US20130312590A1 (en) * 2012-05-24 2013-11-28 Avedis Zildjian Co. Electromagnetic Cymbal Pickup
JP2014066832A (ja) * 2012-09-25 2014-04-17 Roland Corp シンバル用消音具
JP6179142B2 (ja) * 2013-03-14 2017-08-16 ヤマハ株式会社 打撃用電子パッドの支持構造
US9053693B1 (en) * 2014-01-07 2015-06-09 Ai-Musics Technology Inc. Digital cymbal displacement control device for electronic cymbal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6985A (zh) * 2015-10-23 2017-08-04 罗兰株式会社 电子打击乐器
CN107016985B (zh) * 2015-10-23 2021-12-28 罗兰株式会社 电子打击乐器
CN105206254A (zh) * 2015-10-30 2015-12-30 温州市中联异型紧固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鼓镲片装置
CN105206254B (zh) * 2015-10-30 2019-02-22 温州市中联异型紧固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鼓镲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79159A1 (en) 2015-06-25
EP2889876A1 (en) 2015-07-01
US9165544B2 (en) 2015-10-20
JP2015121728A (ja) 2015-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1831A (zh) 电子钹
CN102376299B (zh) 打击乐器用打击检测装置
CN103871396B (zh) 棒状电子打击乐器
CN107093420A (zh) 电子打击乐器
US9099070B2 (en) Electric drum and cymbal with spider web-like sensor
CN104978952A (zh) 可拆卸的电子鼓
US20130180388A1 (en) Percussion instrument apparatus, system and process
WO2012128669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лежения за жевательными движениями
CN104103261A (zh) 电子钹和钹边传感器组件
TW200718926A (en) Oscillatory wave detecting apparatus
CN104605822A (zh) 承载体和床垫
ATE530120T1 (de) Medizinischer schallsensor
CN103006267A (zh) 用于弹性成像的机械式压力感应超声探头
CN203950540U (zh) 防振台
CN103262575B (zh) 振荡器设备和电子仪器
CN110197651A (zh) 电子打击乐器
US20180277070A1 (en) Electronic cymbal
GB2530117A (en) Electronic drum and cymbal with spider web-like sensor
CN116754065A (zh) 一种基于多孔阵列式pzt的声振动腔体传感结构
CN106023965A (zh) 击打表面设备
CN103674348B (zh) 琴弦测力装置
JP2012014085A (ja) 打楽器
CN205758205U (zh) 采集人体生理数据的定型枕头和系统
CN210300996U (zh) 用于生物体振动检测的振动传感器及胎心监测装置
JP6782124B2 (ja) 摂食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