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44514B - 一种手性磷烯配体、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性磷烯配体、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44514B
CN104744514B CN201310742915.5A CN201310742915A CN104744514B CN 104744514 B CN104744514 B CN 104744514B CN 201310742915 A CN201310742915 A CN 201310742915A CN 104744514 B CN104744514 B CN 1047445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phenyl
hydrogen
straight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429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44514A (zh
Inventor
徐明华
于月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7429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445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44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4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44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45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磷烯配体、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磷烯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或式II所示的结构式:其中,R1、R1’、R2、R3、R2’、R3’、R4、R5、R6如说明书中定义。该手性磷烯化合物可以由四种方法,以手性2,2’‑联萘酚或其衍生物为起始原料料经二到四步反应合成得到。该手性磷烯化合物可作为手性配体用于铑催化的硼酸对潜手性的C=X(X=C,O,N)双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取得了较好的收率和对映选择性。

Description

一种手性磷烯配体、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对称催化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手性磷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这些手性磷烯化合物可以作为手性配体应用于有机不对称反应中。
背景技术
在不对称合成中,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因其能高效便捷的制备手性化合物从而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设计和合成高对映选择性和催化活性的手性配体作为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的关键,从而引起了有机化学家的广泛兴趣。
过去几十年中,大量手性配体被相继发展和报道,自从日本的Hayashi小组(Hayashi,T.;Ueyama,K.;Tokunaga,N.;Yoshida,K.J.Am.Chem.Soc.2003,125,11508-11509.)和瑞士的Carreira小组(Fischer,C.;Defieber,C.;Suzuki,T.;Carreira,E.M.J.Am.Chem.Soc.2004,126,1628-1629.)先后报道了具降莰烯骨架的手性双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中的成功应用后,手性双烯配体的研究和应用迅速成为该领域最热门的课题。
与此同时,磷烯配体作为在双烯配体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类新型配体,因其即同时具有磷元素和双键的配位特性又克服了双键配位能力弱的缺陷,从而开创了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新领域。2004,Grützmacher小组报道了首例手性磷烯配体以及其在铱催化的不对称氢化中的成功应用(Maire,P.;Deblon,S.;Breher,F.;Geier,J.;C.;Rügger,H.;H.;Grtrümacher,H.Chem.Eur.J.2004,10,4198.),自此之后,一系列的手性磷烯配体被相继设计合成和报道,并成功应用到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加成、氢化、烯丙基化以及分子内加氢酰化等反应中((a)Shintani,R.;Duan,W.-L.;Nagano,T.;Okada,A.;Hayashi,T.Angew.Chem.Int.Ed.2005,44,4611.(b)Kasák,P.;Arion,V.B.;Widhalm,M.Tetrahedron.Asymmetry.2006,17,3084.(c)Piras,E.;F.;Rüegger,H.;Stein,D.;M.;Grtrümacher,H.Chem.Eur.J.2006,12,5849.(d)Stemmler,R.T.;Bolm,C.Synlett.2007,9,1365.(e)Defieber,C.;Ariger,M.A.;Moriel,P.;Carreira,E.M.Angew.Chem.Int.Ed.2007,46,3139.(f)Duan,W.;Iwamura,H.;Shintani,R.;Hayashi,T.J.Am.Chem.Soc.2007,129,2130.(g)Minuth,T.;Boysen,M.M.K.Org.Lett.2009,11,4212.(h)Liu,Z.;Du,H.Org.Lett.2010,12,3054.
虽然目前手性磷烯配体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相较发展较为成熟的手性磷配体和氮配体,手性磷烯配体应用范围仍比较的局限;此外一些现有的磷烯配体存着结构复杂,合成步骤冗长以及对映选择性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发展结构简单、合成便易的新型手性磷烯配体仍富有较大的挑战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性磷烯配体;
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一种上述手性磷烯配体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手性磷烯配体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尤其是在铑(Rh)催化的硼酸对潜手性C=X(X=C,N,O)双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结构如式I或式II所示的手性磷烯配体,
其中,R1为氢、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R1’为氢、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R2和R3连接形成-(CH2)n-或与其相连的碳原子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其中n=3或4;R2’和R3’连接形成-(CH2)n-或与其相连的碳原子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其中n=3或4;R4为氢、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R5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R6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上述各个基团为未取代的或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卤素、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1-6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苯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互为对映异构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R1为氢、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苯基、1-萘基、2-萘基;和/或R1’为氢、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苯基、1-萘基、2-萘基;和/或R2和R3连接形成-(CH2)n-或与其相连的碳原子连接形成苯基,其中n=3或4;和/或R2’和R3’连接形成-(CH2)n-或与其相连的碳原子连接形成苯基,其中n=3或4;和/或R4为氢、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和/或R5为氢、苯基、1-萘基、2-萘基;和/或R6为氢、苯基或被选自卤素、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1-6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苯基中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的苯基、1-萘基、2-萘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R1为氢、苯基、1-萘基、2-萘基;和/或R1’为氢、苯基、1-萘基、2-萘基;和/或R2和R3连接形成-(CH2)n-或与其相连的碳原子连接形成苯基,其中n=3或4;和/或R2’和R3’连接形成-(CH2)n-或与其相连的碳原子连接形成苯基,其中n=3或4;和/或R4为氢、甲基、甲氧基;和/或R5为氢、苯基;和/或R6为氢、苯基或被选自氟、甲基、三氟甲基、叔丁基、苯基中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的苯基、1-萘基、2-萘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式I化合物选自下组:
以及式II化合物选自上述化合物1-19所对应的(S)构型对映体。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手性磷烯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方法(一):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1.将化合物20和亚磷酸三乙酯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21;
b1.在有机溶剂和碱条件下,将化合物21和化合物(b)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22;
c1.将化合物(a)和三氯化磷进行反应,得到氯化磷类化合物;
d1.在惰性气体(如氩气或氮气)保护下,在0℃下,将碱加到步骤b1制得的化合物22的有机溶剂溶液中进行反应一,然后将步骤c1制得的氯化磷类化合物加到反应体系中进行反应二,反应体系缓慢升至室温,得到式I化合物;
式中,R5为氢,R6为Ar,且所述Ar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取代或未取代萘基;R4、R1、R2、R3、R1'、R2'、R3'定义同前;
上述各个基团为未取代的或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卤素、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1-6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苯基;
方法(二):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2.在惰性气体(如氩气或氮气)保护下,在有机溶剂中,将碱加入到溴甲烷三苯基膦的溶液中,然后将化合物23加入步骤a2的反应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24;
b2.在惰性气体(如氩气或氮气)保护下,在有机溶剂中,在低价过渡金属钯催化剂与碱作用下,将化合物24与化合物(c)发生Heck反应,得到化合物25;
c2-d2.步骤同方法(一)中的c1-d1,不同点在于,用化合物25替换化合物22;
式中,R5为氢,R6为Ar,且所述Ar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取代或未取代萘基;R4、R1、R2、R3、R1'、R2'、R3'定义同前;上述各个基团为未取代的或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卤素、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1-6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苯基;
方法(三):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3.在有机溶剂中,将分子式为ArMgBr的格氏试剂加到化合物26的溶液中,滴完后,升温至回流下,进行加成反应,得到化合物27;
b3.在有机溶剂中,将碘加到化合物27的溶液中,然后进行消除反应,得到化合物28;
c3-d3.步骤同方法(一)中的c1-d1,不同点在于,用化合物28替换化合物22;
式中,R6为氢,R5为Ar,且所述Ar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萘基;R4、R1、R2、R3、R1'、R2'、R3'定义同前;上述各个基团为未取代的或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卤素、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1-6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苯基;
方法(四):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4.在惰性气体(如氩气或氮气)保护下,在有机溶剂中,将碱加到溴甲烷三苯基膦的溶液中,然后将化合物29加到上述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30;
b4-c4.步骤同方法(一)中的c1-d1,不同点在于,用化合物30替换化合物22;
式中,R6为氢,R5为氢;R4、R1、R2、R3、R1'、R2'、R3'定义同前;上述各个基团为未取代的或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卤素、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1-6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苯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方法(一)中:
步骤a1中,所述反应在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和/或所述反应在100~180℃下进行;和/或所述反应进行0.3~2小时;和/或所述化合物20和亚磷酸三乙酯的摩尔比为1:1~3;
步骤b1中,所述反应在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和/或所述反应在100~180℃下进行;和/或所述反应进行0.3~2小时;和/或所述有机溶剂为苯、甲苯;和/或所述碱为叔丁基醇钠、叔丁基醇钾;和/或所述的化合物21、碱以及化合物(b)的摩尔比为1:2~4:0.5~1.5;
步骤c1中,所述反应在50~110℃加热条件下;和/或所述反应进行6~15小时;
步骤d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甲苯;和/或所述碱为钠氢、三乙胺;和/或所述反应一进行30分钟~2小时;和/或所述反应二进行2~8小时;
所述步骤(c1)和(d1)中,所述化合物22、碱、化合物(a)和三氯化磷的摩尔比为1:1~2:1~2.5:1~6。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方法(二)中,
步骤a2中,将碱加入到溴甲烷三苯基膦的溶液中后先在0℃下进行30分钟;然后在室温下反应1小时;和/或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乙醚、乙二醇二乙醚、甲苯;和/或所述碱为钠氢、正丁基锂、叔丁基醇钾、叔丁基醇钠;和/或所述反应进行2~15小时;和/或所述化合物23、碱以及溴甲烷三苯基膦的摩尔比为1:1~3:1~2;
步骤b2中,所述反应进行60~80℃;和/或所述反应进行8~20小时;和/或所述有机溶剂为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和/或所述低价过渡金属钯催化剂为四(三苯基膦)钯(Pd(PPh3)4)、二氯(1,1’-二茂铁磷酸)钯(PdCl2(dppf))、二氯二(三苯基膦)钯(PdCl2(PPh3)2)、醋酸钯(Pd(OAc)2);和/或所述碱为三乙胺、醋酸钾、醋酸钠、碳酸氢钠;和/或所述化合物24、化合物(c)、低价过渡金属钯催化剂和碱的摩尔比为1:1.1~5:0.05~0.2:10~1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方法(三)中,
步骤a3中,在0℃下,将格氏试剂滴加到化合物26的溶液中;和/或所述加成反应进行2~8小时;和/或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醚、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等醚类化合物;和/或所述化合物26和格氏试剂的摩尔比为1:1.2~5;
步骤b3中,所述反应在回流条件下进行;和/或所述反应进行8~20小时;和/或所述有机溶剂为苯、甲苯、邻二甲苯;和/或所述化合物27和碘的摩尔比为1:0.05~0.2。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方法(四)中,
步骤a4中,在0℃下,将碱加到溴甲烷三苯基膦的溶液中反应30分钟,然后置于室温反应1小时;和/或所述反应进行2~15小时;和/或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乙醚、乙二醇二乙醚、甲苯;和/或所述碱为钠氢、正丁基锂、叔丁基醇钾、叔丁基醇钠;和/或所述化合物29、碱和溴甲烷三苯基膦的摩尔比为1:1~3:1~2。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手性磷烯配体的用途,用作不对称反应中的手性配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不对称反应为铑催化的硼酸对潜手性的C=X双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其中,X=C,O,或N。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硼酸包括芳基硼酸、杂芳基硼酸、烷基硼酸、烯基硼酸或炔基硼酸。
在本发明第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不对称催化方法,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手性磷烯配体和催化剂的存在下,对潜手性的C=X双键进行加成反应,其中,X=C,O,或N。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催化剂包括:铑催化剂。
在本发明第五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配合物或组合物,包含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手性磷烯配体和催化剂,其中,所述手性磷烯配体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01~0.1:0.01~0.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手性磷烯配体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03~0.05:0.03~0.1。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一类结构如式I或式II所示的新型手性磷烯配体,这些配体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尤其是在铑(Rh)催化的硼酸对潜手性双键C=X(X=C,N,O)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能够以良好的产率,优秀的对映选择性,得到药物合成以及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活性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发明人完成了本发明。
基团定义
如本文所用,“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是指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等。
如本文所用,“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氧基”是指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烷氧基或支链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等。
如本文所用,“卤素”是指氟、氯、溴、碘。所述“卤代的”是指基团上的一个或多个氢被卤素所取代。
如本文所用,“芳基”优选为具有6-12个碳原子的芳基,例如,苯基、萘基等。
如本文所用,“杂芳基”优选为具有1-12个碳原子的杂芳基,例如,噻吩、呋喃、吡咯、吡啶、嘧啶、吲哚等等。
本发明中,各个基团可以是未取代的,也可以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硝基、氰基、羟基、卤素、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1-6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苯基等。
本发明中,“烷基”优选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烯基”优选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烯基,“炔基”优选为具有2-6个碳原子的炔基。
手性磷烯配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性磷烯配体,其具有如下式I或式II所示的结构式(两者互为对映异构体),其中,根据联芳基轴手性构型分别为(R)和(S):
其中,R1、R1’、R2、R3、R2’、R3’、R4、R5、R6定义如前所述。
现以联芳基轴手性为(R)型的手性磷烯配体为例,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手性磷烯配体,所述(R)型手性磷烯配体的典型结构式选自下组:
本发明的磷烯配体的手性根据联芳基骨架的轴手性可以为(R)-构型和(S)-构型,应理解,本发明的手性磷烯配体除了上述(R)-构型手性磷烯配体还包括所对应的(S)-构型手性磷烯配体。
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手性磷烯配体的合成可以由四种方法得到,分别表述如下:
方法一:由下述典型反应式表示:
式中,R5为氢,R6为Ar,其中,R4、R1、R2、R3、R1'、R2'、R3'定义同前;
具体反应情况分步描述如下:
第一步:
在微波反应器中,将化合物20和亚磷酸三乙酯,在100~180℃加热条件下,反应0.3~2小时,得到化合物21。
其中,所述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所述化合物20和亚磷酸三乙酯的摩尔比为1:1~3。
第二步:
微波反应器中,有机溶剂和碱条件下,化合物21和化合物(b)(即水杨醛或者取代的水杨醛)经100~180℃加热,反应0.3~2小时,得到化合物22。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苯、甲苯;所述碱为叔丁基醇钠、叔丁基醇钾;所述的化合物21、碱以及化合物(b)的摩尔比为1:2~4:0.5~1.5。
第三步:
在50~110℃加热条件下,将化合物(a)和三氯化磷反应6~15小时,获得相应的氯化磷类化合物。
接下来,在氩气保护下,在0℃下,在有机溶剂中,将碱加入到化合物22的溶液中,反应30分钟~2小时,然后置于室温,将前述步骤制得的氯化磷类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缓慢滴加到以上体系中,反应2~8小时,得到所述手性磷烯烯配体。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甲苯;所述碱为钠氢、三乙胺;所述的化合物22、碱、化合物(a)以及三氯化磷的摩尔比为1:1~2:1~2.5:1~6。
方法二:由下述典型反应式表示:
式中,R5为氢,R6为Ar,R4、R1、R2、R3、R1'、R2'、R3'定义同前;
具体反应情况分步描述如下:
第一步:
氮气保护下,在0℃下,在有机溶剂中,将碱加入到溴甲烷三苯基膦的溶液中,反应30分钟,然后置于室温反应1小时,接下来将化合物23缓慢加入以上体系中,反应2~15小时,得到化合物24。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乙醚、乙二醇二乙醚、甲苯;所述碱为钠氢、正丁基锂、叔丁基醇钾、叔丁基醇钠;所述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所述化合物23、碱以及溴甲烷三苯基膦的摩尔比为1:1~3:1~2。
第二步:
氮气保护下,在60~80℃下,在有机溶剂中,将化合物24,在低价过渡金属钯催化剂与碱作用下,与化合物(c)发生Heck反应,反应8~20小时,得到化合物25。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所述低价过渡金属钯催化剂为四(三苯基膦)钯(Pd(PPh3)4)、二氯(1,1’-二茂铁磷酸)钯(PdCl2(dppf))、二氯二(三苯基膦)钯(PdCl2(PPh3)2)、醋酸钯(Pd(OAc)2);所述碱为三乙胺、醋酸钾、醋酸钠、碳酸氢钠;所述化合物24、化合物(c)、钯催化剂以及碱的摩尔比为1:1.1~5:0.05~0.2:10~15。
第三步:
该步骤如方法一中第三步所述。
方法三:由下述典型反应式表示:
式中,R5为氢,R6为Ar,R4、R1、R2、R3、R1'、R2'、R3'定义同前;
具体反应情况分步描述如下:
第一步:
在0℃下,在有机溶剂中,将格氏试剂(分子式为ArMgBr)缓慢滴加到化合物26的溶液中,滴完后体系缓慢升温,然后在加热回流条件下进行格氏试剂的加成,反应2~8小时,得到化合物27。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醚、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等醚类化合物;所述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所述化合物26和格氏试剂的摩尔比为1:1.2~5。
第二步:
在有机溶剂中,将碘加入到化合物27的溶液中,然后在加热回流条件下进行消除反应,反应8~20小时,得到化合物28。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苯、甲苯、邻二甲苯;所述化合物27和碘的摩尔比为1:0.05~0.2。
第三步:步骤如方法一中第三步所述。
方法四:由下述典型反应式表示:
式中,R5为氢,R6为氢,R4、R1、R2、R3、R1'、R2'、R3'定义同前;
具体反应情况分步描述如下:
第一步:
氮气保护下,在0℃下,在有机溶剂中,将碱加入到溴甲烷三苯基膦的溶液中,反应30分钟,然后置于室温反应1小时,然后将化合物29缓慢加入以上体系中,反应2~15小时,得到化合物30。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乙醚、乙二醇二乙醚、甲苯;所述碱为钠氢、正丁基锂、叔丁基醇钾、叔丁基醇钠;所述化合物29、碱以及溴甲烷三苯基膦的摩尔比为1:1~3:1~2。
第二步:步骤如方法一中第三步所述。
上述各个合成手性磷烯配体的方法中,用到的式(a)化合物可以是(R)-BINOL(即(R)-联萘酚)、(R)-3,3-二苯基联萘酚,(R)-3,3-二甲基联萘酚、(R)-H8-BINOL和(R)-H4-BINOL等,其中
(R)-H8-BINOL为(R)-H4-BINOL为
这些化合物是按照文献报道方法合成得到:(a)Wu,T.R.;Shen,L.;Chong,J.M.Org.Lett.,2004,6,2701.(b)Guo,H.;Ding,K.Tetrahedron.Lett.,2000,41,10061.(c)Shen,X.;Guo,H.;Ding,K.Tetrahedron.Asymmetry.,2000,11,4321.
若需要制备(S)型手性磷烯配体,可采用化合物(a)对应的(S)型的化合物来替换化合物(a)。
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手性磷烯配体可以应用于一些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尤其是在铑(Rh)催化的硼酸对潜手性双键C=X(X=C,N,O)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能够以良好的产率,优秀的对映选择性,得到药物合成以及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活性化合物。
具体反应情况描述如下:
在有机溶剂中,将硼酸、催化剂、本发明的手性磷烯配体以及含潜手性双键的化合物混和,在0~60℃下,搅拌15~30分钟后,加入碱反应3~20小时不等,得到手性加成产物。
其中,所述的有机溶剂是四氢呋喃(THF)、二氧六环(dioxane)或甲苯(toluene)。所述催化剂包括:铑(Rh)催化剂,如[Rh(coe)2Cl]2、[Rh(C2H4)2Cl]2。含潜手性双键的底物、硼酸、催化剂、手性磷烯配体和碱的摩尔比为1:1.5~3.0:0.03~0.05:0.03~0.05:0.5~4。
现以手性磷烯配体1、手性磷烯配体4为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手性磷烯配体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以下表1以手性磷烯配体1为例,具体列举其在铑(Rh)催化的芳基硼酸对α-二羰基化合物31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实验结果,收率(yield)良好到优秀,对映选择性(ee)良好到优秀:
表1
以下表2以手性磷烯配体4为例,具体列举其在铑(Rh)催化的芳基硼酸对环状醛亚胺33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实验结果,收率(yield)良好到优秀,对映选择性(ee)良好到优秀:
表2
以下表3以手性磷烯配体4为例,具体列举其在铑(Rh)催化的芳基硼酸对α,β-不饱和磺酸酯35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实验结果,收率(yield)优秀,对映选择性(ee)良好到优秀:
表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化学合成条件。
实施例1化合物(R)-1的合成:
25mL微波反应瓶,加入5mL(42mmol)溴化苄,9.5mL(55mmol)亚磷酸三乙酯,150℃微波加热条件下,反应30分钟。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然后通过减压蒸馏纯化,得到苄基磷酸二乙酯9.5g,产率95%。
25mL微波反应瓶,加入0.5g(4.1mmol)水杨醛,1.1g(4.5mmol)苄基磷酸二乙酯和15mL甲苯(toluene),然后加入1.38g(12mmol)叔丁基醇钾,120℃微波加热条件下,反应40分钟。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乙酸乙酯萃取,饱和氯化钠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柱层析,得到白色固体状(E)-邻苯乙烯基苯酚0.41g,产率51%。
干燥的反应瓶中,加入0.5g(1.73mmol)底物(R)-BINOL,以PCl3(5mL)为反应物兼溶剂,搅拌,回流(reflux)反应过夜,TLC跟踪至原料消失,冷却,减压尽量蒸去PCl3,油泵抽至干,再加入甲苯(10mL),搅拌至产物溶解,再减压蒸去甲苯和残余PCl3的共沸物,油泵抽至干,得产物(R)-BIONL-P-Cl为白色固体,产率100%,将所得产物溶于四氢呋喃(1mL)溶液用于接下来的反应。
氩气保护条件下,25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37mg(1.6mmol)钠氢和8mL四氢呋喃,置于0℃,然后将271mg(1.3mmol)(E)-邻苯乙烯基苯酚溶于2mL四氢呋喃溶液中,缓慢加入到反应瓶中,0℃反应1小时后加入1.7mmol(R)-BIONL-P-Cl的四氢呋喃溶液,室温反应3小时;旋转蒸发仪旋干溶剂,柱层析,得白色泡沫状固体化合物(R)-1:495mg,收率75%;1H NMR(400MHz,CDCl3)δ8.00(d,J=8.6Hz,1H),7.94(d,J=8.2Hz,1H),7.88(d,J=7.9Hz,1H),7.78(d,J=8.6Hz,1H),7.69(d,J=6.7Hz,1H),7.56(d,J=8.7Hz,1H),7.51–7.21(m,15H),7.20–7.05(m,2H);EI-MS:510[M]+.
实施例2化合物(S)-1的合成:
25mL微波反应瓶,加入5mL(42mmol)溴化苄,9.5mL(55mmol)亚磷酸三乙酯,150℃微波加热条件下,反应30分钟。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然后通过减压蒸馏纯化,得到苄基磷酸二乙酯9.5g,产率95%。
25mL微波反应瓶,加入0.5g(4.1mmol)水杨醛,1.1g(4.5mmol)苄基磷酸二乙酯和15mL甲苯(toluene),然后加入1.38g(12mmol)叔丁基醇钾,120℃微波加热条件下,反应40分钟。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乙酸乙酯萃取,饱和氯化钠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柱层析,得到白色固体状(E)-邻苯乙烯基苯酚0.41g,产率51%。
干燥的反应瓶中,加入0.5g(1.73mmol)底物(S)-BINOL,以PCl3(5mL)为反应物兼溶剂,搅拌,回流(reflux)反应过夜,TLC跟踪至原料消失,冷却,减压尽量蒸去PCl3,油泵抽至干,再加入甲苯(10mL),搅拌至产物溶解,再减压蒸去甲苯和残余PCl3的共沸物,油泵抽至干,得产物(S)-BIONL-P-Cl为白色固体,产率定量,将所得产物溶于的四氢呋喃溶液用于接下来的反应。
氩气保护条件下,25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37mg(1.6mmol)钠氢和8mL四氢呋喃,置于0℃,然后将271mg(1.3mmol)(E)-邻苯乙烯基苯酚溶解于2mL四氢呋喃溶液中,缓慢加入到反应瓶中,0℃反应1小时后加入1.7mmol(S)-BIONL-P-Cl的四氢呋喃溶液,室温反应3小时;旋转蒸发仪旋干溶剂,柱层析,得白色泡沫状固体化合物(S)-1:495mg,收率73%;1H NMR(400MHz,CDCl3)δ8.02(d,J=8.7Hz,1H),7.96(d,J=8.3Hz,1H),7.90(d,J=7.9Hz,1H),7.80(d,J=8.9Hz,1H),7.72(d,J=7.2Hz,1H),7.58(d,J=8.8Hz,1H),7.46(dd,J=17.4,8.4Hz,7H),7.38–7.24(m,7H),7.19(t,J=7.5Hz,1H),7.16–7.07(m,1H);EI-MS:510[M]+.
实施例3化合物4的合成: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所述。
1H NMR(400MHz,CDCl3)δ7.99(d,J=8.8Hz,1H),7.94(d,J=8.2Hz,1H),7.86–7.70(m,7H),7.58(t,J=8.3Hz,2H),7.51–7.37(m,8H),7.35(d,J=7.9Hz,1H),7.32–7.23(m,4H),7.19(t,J=7.5Hz,1H);EI-MS:560[M]+.
实施例4化合物5的合成: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所述。
1H NMR(400MHz,CDCl3)δ8.21(d,J=8.2Hz,1H),7.97(d,J=8.7Hz,1H),7.94–7.84(m,3H),7.84–7.72(m,3H),7.62(d,J=7.1Hz,1H),7.57–7.30(m,12H),7.30–7.17(m,4H);EI-MS:560[M]+.
实施例5化合物12合成: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所述。
1H NMR(300MHz,CDCl3)δ7.90–7.79(m,3H),7.72(s,1H),7.67(d,J=7.6Hz,1H),7.45–7.09(m,15H),7.08–6.98(m,1H),2.55(s,3H),2.53(s,3H);EI-MS:538[M]+.
实施例6化合物13的合成: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所述。
1H NMR(300MHz,CDCl3)δ8.14–7.96(m,4H),7.65(s,4H),7.55–7.16(m,15H),7.12–6.84(m,6H),6.79–6.68(m,1H),6.26–6.21(m,1H),5.62(d,J=7.8Hz,1H);EI-MS:662[M]+.
实施例7化合物14的合成: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所述。
1H NMR(500MHz,CDCl3)δ7.95–7.81(m,4H),7.65(d,J=16.3Hz,1H),7.59–7.48(m,4H),7.46–7.33(m,5H),7.32–7.20(m,5H),7.12(d,J=7.1Hz,1H),7.09–7.01(m,2H),2.47(s,3H);EI-MS:524[M]+.
实施例8化合物15的合成: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所述。
1H NMR(300MHz,CDCl3)δ8.07–7.83(m,4H),7.78(d,J=8.8Hz,1H),7.54(d,J=8.7Hz,1H),7.49–7.17(m,16H),7.08(d,J=16.4Hz,1H),6.78(dd,J=8.8,2.9Hz,1H),3.85(s,3H);EI-MS:540[M]+.
实施例9化合物16的合成: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所述。
1H NMR(300MHz,CDCl3)δ8.07–7.76(m,2H),7.75–7.57(m,2H),7.56–7.22(m,9H),7.21–6.82(m,4H),3.03–2.73(m,2H),2.66–2.54(m,1H),2.12–1.94(m,1H),1.93–1.64(m,3H),1.50–1.35(m,1H);EI-MS:524[M]+.
实施例10化合物17的合成: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所述。
1H NMR(300MHz,CDCl3)δ8.02–7.73(m,2H),7.72–7.59(m,2H),7.57(dd,J=9.3,3.9Hz,1H),7.49(d,J=7.9Hz,1H),7.46–7.08(m,11H),7.03(d,J=11.8Hz,2H),2.94–2.71(m,2H),2.65–2.47(m,1H),2.05–1.90(m,1H),1.87–1.50(m,3H),1.45–1.30(m,1H);EI-MS:514[M]+.
实施例11化合物18的合成: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所述。
1H NMR(300MHz,CDCl3)δ7.63(d,J=7.8Hz,1H),7.47(d,J=7.5Hz,2H),7.42–7.28(m,3H),7.27–7.15(m,3H),7.14–6.97(m,4H),6.91(s,2H),2.95–2.54(m,6H),2.38–2.21(m,2H),1.96–1.66(m,6H),1.66–1.46(m,2H);EI-MS:518[M]+.
实施例12化合物2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溴甲烷三苯基膦3.3g(9.2mmol)溶于50mL四氢呋喃溶液中,0℃下缓慢滴正丁基锂3.7mL(2.5M,THF)于反应体系中,维持0℃反应30分钟,然后置于室温,反应1小时后滴加水杨醛0.9mL(8.4mmol),反应过夜,加水淬灭,乙酸乙酯提取,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旋干溶剂,柱层析,得到白色固体0.95g,收率94%。
氩气保护条件下,25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37mg(1.6mmol)钠氢和8mL四氢呋喃,置于;将156mg(1.3mmol)邻乙烯基苯酚溶解于2mL四氢呋喃溶液中,然后缓慢加入到反应瓶中,0℃条件下反应1小时后加入1.7mmol(R)-BIONL-P-Cl(合成方法参照实施例1)的四氢呋喃溶液,室温反应3小时;旋转蒸发仪旋干溶剂,柱层析,得白色泡沫状固体化合物2:463mg,收率82%;1H NMR(300MHz,CDCl3)δ7.99(d,J=8.7Hz,1H),7.96–7.86(m,3H),7.56(dd,J=8.7,1.0Hz,2H),7.49–7.36(m,5H),7.34–7.17(m,4H),7.16–7.07(m,1H),7.00(dd,J=17.7,11.1Hz,1H),5.75(dd,J=17.7,1.3Hz,1H),5.29(dd,J=11.1,1.3Hz,1H);EI-MS:434[M]+.
实施例13化合物3的合成:
氮气保护条件下,干燥的100mL反应瓶中加0.4g(3.0mmol)邻羟基苯乙酮和10mL四氢呋喃,然后缓慢向反应瓶中滴加苯基格氏试剂7.5mL(1M,THF),加热回流(reflux)反应8小时,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减压旋去部分溶剂,加50mL饱和氯化铵溶液,乙酸乙酯萃取,饱和氯化钠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转蒸发仪旋干溶剂,柱层析,最后得到白色固体0.59g,收率91%。
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加入0.59g(2.7mmol)醇底物,35mg(0.14mmol)和20mL甲苯(toluene)溶液,油浴加热回流(reflux)过夜,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反应,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洗涤,饱和氯化钠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旋干,柱层析,最后得白色固体0.5g,收率94%。
氩气保护条件下,25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37mg(1.6mmol)钠氢和8mL四氢呋喃,置于;将255mg(1.3mmol)2-乙烯基苯酚溶解于2mL四氢呋喃溶液中,然后缓慢加入到反应瓶中,0℃反应1小时后加入1.7mmol(R)-BIONL-P-Cl的四氢呋喃溶液(合成方法参照实施例1),室温反应3小时;旋转蒸发仪旋干溶剂,柱层析分离,得白色泡沫状固体化合物3524mg,收率79%;1H NMR(300MHz,CDCl3)δ7.97–7.80(m,3H),7.76(d,J=8.8Hz,1H),7.44–7.27(m,11H),7.26–7.10(m,5H),7.03(d,J=8.8Hz,1H),5.81(s,1H),5.36(s,1H);EI-MS:510[M]+.
实施例14化合物6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溴甲烷三苯基膦3.3g(9.2mmol)溶于50mL四氢呋喃溶液中,0℃下缓慢滴正丁基锂3.7mL(2.5M,THF)于反应体系中,0℃应30分钟,然后置于室温,室温反应1小时后滴加对甲基苯甲醛1mL(8.4mmol),反应过夜,加水淬灭,乙酸乙酯提取,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旋干溶剂,柱层析,得到无色液体0.95g,收率95%。
干燥的25mL圆底烧瓶,加入1g(4.5mmol)邻碘苯酚,54mg(0.024mmol)醋酸钯,126mg(0.48mmol)三苯基膦,置换氮气,然后加入0.47g(4.0mmol)对甲基苯乙烯,三乙胺10mL,加热回流(reflux)过夜,冷却至室温,硅藻土过滤,旋干溶剂,柱层析,得白色固体0.39mg,收率46%。
氩气保护条件下,25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37mg(1.6mmol)钠氢和8mL四氢呋喃,置于0℃;将273mg(1.3mmol)取代苯酚溶解于2mL四氢呋喃溶液中,然后缓慢加入到反应瓶中,0℃条件下反应1小时后加入1.7mmol(R)-BIONL-P-Cl(合成方法参照实施例1)的四氢呋喃溶液,室温反应3小时;旋转蒸发仪旋干溶剂,柱层析,得白色泡沫状固体化合物6:600mg,收率84%;1H NMR(300MHz,CDCl3)δ8.03–7.83(m,3H),7.78(d,J=8.8Hz,1H),7.67(d,J=7.6Hz,1H),7.55(d,J=8.7Hz,1H),7.42(dd,J=14.3,6.3Hz,5H),7.36–7.22(m,6H),7.20(d,J=7.9Hz,1H),7.17–7.11(m,2H),7.10–6.98(m,2H),2.36(s,3H);EI-MS:524[M]+.
实施例15化合物7的合成: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4所述
1H NMR(300MHz,CDCl3)δ8.08–7.86(m,3H),7.80(d,J=8.8Hz,1H),7.67(d,J=7.2Hz,1H),7.55(d,J=8.7Hz,1H),7.50–7.37(m,5H),7.36-7.11(m,8H),7.04(d,J=16.4Hz,1H),6.83(d,J=8.6Hz,2H),3.80(s,3H);EI-MS:540[M]+.
实施例16化合物8的合成: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4所述
1H NMR(300MHz,CDCl3)δ7.94(dd,J=17.9,8.4Hz,2H),7.81(d,J=8.2Hz,1H),7.75–7.60(m,2H),7.60–7.09(m,16H),7.04(d,J=16.7Hz,1H);EI-MS:578[M]+.
实施例17化合物9的合成: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4所述
1H NMR(300MHz,CDCl3)δ7.99(d,J=8.7Hz,1H),7.93(d,J=8.2Hz,1H),7.87(d,J=8.1Hz,1H),7.76(d,J=8.8Hz,1H),7.65(d,J=7.6Hz,1H),7.54(d,J=8.8Hz,1H),7.49–7.33(m,5H),7.33–7.21(m,6H),7.18(s,1H),7.13(d,J=7.4Hz,1H),7.05(s,1H),6.99(d,J=4.5Hz,1H),6.94(d,J=8.6Hz,1H);EI-MS:528[M]+.
实施例18化合物10的合成: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4所述
1H NMR(300MHz,CDCl3)δ7.98(d,J=8.8Hz,1H),7.93(d,J=8.1Hz,1H),7.88(d,J=8.2Hz,1H),7.79(d,J=8.8Hz,1H),7.69(d,J=6.2Hz,1H),7.56(d,J=8.7Hz,1H),7.51–7.38(m,5H),7.37–7.26(m,8H),7.25–7.19(m,1H),7.16(d,J=7.4Hz,1H),7.09(d,J=16.5Hz,1H),1.35(s,9H);EI-MS:566[M]+.
实施例19化合物11的合成: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4所述
1H NMR(300MHz,CDCl3)δ7.95(d,J=8.8Hz,1H),7.89(d,J=8.2Hz,1H),7.83(d,J=8.5Hz,1H),7.77(d,J=8.8Hz,1H),7.67(d,J=7.9Hz,1H),7.60(d,J=8.0Hz,2H),7.56–7.47(m,3H),7.46–7.30(m,11H),7.29–7.03(m,6H);EI-MS:586[M]+.
实施例20化合物19的合成: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4所述
1H NMR(300MHz,CDCl3)δ7.65(d,J=7.6Hz,1H),7.49–7.41(m,2H),7.40–7.34(m,2H),7.30s,1H),7.28–7.18(m,2H),7.18–7.01(m,4H),6.98–6.88(m,2H),2.92–2.60(m,6H),2.43–2.17(m,2H),1.92–1.68(m,6H),1.67–1.51(m,2H),1.34(s,9H);EI-MS:574[M]+.
实施例21
手性磷烯配体1在铑(Rh)催化的芳基硼酸对α-二羰基化合物31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在schlenk瓶中,氩气保护下加入0.25mmolα-二羰基化合物31,0.5mmol芳基硼酸,2.7mg(0.0075mmol)[Rh(coe)2Cl]2,3.8mg(0.0075mmol)手性磷烯配体1,加入1mL甲苯(toluene),室温条件下反应0.5小时。接着向反应体系加83ul的K3PO4(2.5M)溶液,室温反应过夜,旋干溶液,柱层析分离。
32a,收率93%;94%ee;1H NMR(300MHz,CDCl3)7.88–7.57(m,2H),7.56–7.10(m,10H),6.84(d,J=6.1Hz,2H),4.99(s,1H),3.76(s,3H);ESI-MS:341[M+Na]+.
32b,收率87%;94%ee;1H NMR(300MHz,CDCl3)δ7.60(d,J=8.6Hz,2H),7.49–7.37(m,4H),7.28–7.15(m,4H),6.85(d,J=8.8Hz,2H),4.79(s,1H),3.77(s,3H);ESI-MS:499[M+Na]+.
32c,收率90%;94%ee;1H NMR(300MHz,CDCl3)δ7.85–7.74(m,2H),7.40–7.29(m,2H),7.23(d,J=8.2Hz,2H),7.14(d,J=8.0Hz,2H),7.04–6.88(m,4H),4.83(s,1H),2.33(s,3H);ESI-MS:361[M+Na]+.
32d,收率96%;95%ee;1H NMR(300MHz,CDCl3)δ7.84(d,J=8.1Hz,2H),7.65–7.46(m,6H),7.24(d,J=8.8Hz,2H),6.89(d,J=8.9Hz,2H),4.53(s,1H),3.80(s,3H);ESI-MS:477[M+Na]+.
32e,收率94%;98%ee;1H NMR(300MHz,CDCl3)δ7.84(d,J=8.0Hz,2H),7.65–7.47(m,6H),7.28–7.13(m,4H),4.48(s,1H),2.36(s,3H);ESI-MS:461[M+Na]+.
32f,收率93%;94%ee;1H NMR(300MHz,CDCl3)δ7.96–7.82(m,4H),7.81–7.72(m,2H),7.62(d,J=8.5Hz,2H),7.59–7.39(m,7H),4.58(s,1H);ESI-MS:497[M+Na]+.
32g,收率91%;95%ee;1H NMR(300MHz,CDCl3)δ7.84(d,J=8.2Hz,2H),7.70–7.48(m,6H),7.46–7.30(m,5H),4.55(s,1H);ESI-MS:499[M+Na]+.
实施例22
手性磷烯配体4在铑(Rh)催化的芳基硼酸对环状醛亚胺33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在schlenk瓶中,氩气保护下加入0.25mmol环状醛亚胺33,0.5mmol芳基硼酸,4.7mg(0.0125mmol)[Rh(coe)2Cl]2,7.0mg(0.0125mmol)手性磷烯配体4,加入1mL1,4-环氧六环(dioxane),50℃条件下反应0.5小时。接着向反应体系加83ul的K3PO4(2.5M)溶液,维持50℃反应过夜,旋干溶液,柱层析分离。
34a,收率97%;98%ee;1H NMR(300MHz,CDCl3)δ7.75–7.10(m,6H),7.07-6.90(m,2H),6.72(d,J=7.1Hz,1H),5.78(s,1H),4.93(s,1H);ESI-MS:262[M+H]+.
34b,收率96%;95%ee;1H NMR(300MHz,CDCl3)δ8.06–7.72(m,4H),7.66–7.43(m,2H),7.18–7.40(m,2H),7.02(t,J=8.2Hz,2H),6.79(t,J=8.3Hz,1H),6.00(s,1H),5.18(s,1H);ESI-MS:312[M+H]+.
34c,收率93%;97%ee;1H NMR(300MHz,CDCl3)δ7.31(t,J=7.5Hz,2H),7.22(d,J=7.7Hz,1H),7.17–6.95(m,4H),6.81(d,J=7.8Hz,1H),5.83(d,J=8.7Hz,1H),4.89(d,J=8.5Hz,1H),2.36(s,3H);ESI-MS:276[M+H]+.
34d,收率95%;97%ee;1H NMR(300MHz,CDCl3)δ7.54–7.21(m,5H),7.10(t,J=7.3Hz,1H),7.00(d,J=8.2Hz,1H),6.79(d,J=7.8Hz,1H),5.85(d,J=7.4Hz,1H),5.06(d,J=7.3Hz,1H);ESI-MS:296[M+H]+.
34e,收率98%;98%ee;1H NMR(300MHz,CDCl3)δ7.60–7.29(m,2H),7.09(d,J=8.2Hz,1H),6.89(d,J=8.4Hz,1H),6.58(s,1H),5.82(s,1H),4.92(s,1H),2.19(s,1H);ESI-MS:276[M+H]+.
34f,收率96%;97%ee;1H NMR(300MHz,CDCl3)δ7.46–7.38(m,3H),7.38–7.28(m,2H),7.15(d,J=7.4Hz,1H),6.95(t,J=7.6Hz,1H),6.62(d,J=7.7Hz,1H),5.86(s,1H),4.95(s,1H),2.23(s,3H);ESI-MS:276[M+H]+.
34g,收率83%;99%ee;1H NMR(300MHz,CDCl3)δ7.50–7.38(m,2H),7.38–7.29(m,1H),7.12(t,J=7.6Hz,1H),7.06(d,J=8.3Hz,1H),7.02(dd,J=4.9,1.4Hz,1H),6.94(d,J=7.8Hz,1H),6.05(d,J=8.7Hz,1H),4.79(d,J=8.2Hz,1H);ESI-MS:268[M+H]+.
实施例23
手性磷烯配体4在铑(Rh)催化的芳基硼酸对α,β-不饱和磺酸酯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在schlenk瓶中,氩气保护下加入0.25mmolα,β-不饱和磺酸酯35,0.5mmol芳基硼酸,4.7mg(0.0125mmol)[Rh(coe)2Cl]2,7.0mg(0.0125mmol)手性磷烯配体4,加入1mL1,4-环氧六环(dioxane),50℃条件下反应0.5小时。接着向反应体系加83ul的K3PO4(2.5M)溶液,维持50℃反应20小时,旋干溶液,柱层析分离。
36a,收率92%;99%ee;1H NMR(300MHz,CDCl3)δ7.35(d,J=1.9Hz,1H),7.34-7.29(m,5H),7.28–7.26(m,1H),7.26–7.19(m,5H),6.94–6.80(m,2H),4.73(t,J=7.0Hz,1H),4.01(d,J=7.1Hz,2H),1.27(d,J=5.6Hz,9H);ESI-MS:417[M+Na]+.
36b,收率93%;92%ee;1H NMR(300MHz,CDCl3)δ7.38–7.17(m,9H),7.13–7.03(m,3H),6.99–6.89(m,2H),4.72(t,J=7.1Hz,1H),4.01(d,J=7.1Hz,2H),2.31(s,3H);ESI-MS:375[M+Na]+.
36c,收率91%;96%ee;1H NMR(300MHz,CDCl3)δ7.74(d,J=8.7Hz,4H),7.49–7.38(m,2H),7.37–7.12(m,8H),6.93(d,J=7.2Hz,2H),4.91(t,J=7.0Hz,1H),4.19–3.95(m,2H);ESI-MS:411[M+Na]+.
36d,收率91%;94%ee;H NMR(300MHz,CDCl3)δ7.61–7.14(m,12H),6.98(d,J=8.1Hz,2H),4.73(t,J=7.1Hz,1H),3.98(d,J=7.2Hz,2H);ESI-MS:395[M+Na]+.
36e,收率85%;92%ee;H NMR(300MHz,CDCl3)δ7.61–7.14(m,12H),6.98(d,J=8.1Hz,2H),4.73(t,J=7.1Hz,1H),3.98(d,J=7.2Hz,2H);ESI-MS:395[M+Na]+.
36f,收率93%;97%ee;1H NMR(300MHz,CDCl3)δ7.40–7.30(m,3H),7.30–7.25(m,5H),7.25–7.15(m,4H),7.03–6.88(m,2H),4.72(t,J=7.1Hz,1H),3.99(d,J=7.1Hz,2H);ESI-MS:395[M+Na]+.
36g,收率87%;95%ee;1H NMR(300MHz,CDCl3)δ7.48–7.32(m,6H),7.32–7.19(m,4H),7.10–7.02(m,2H),6.97(t,J=7.5Hz,1H),6.91(d,J=8.2Hz,1H),4.22(dd,J=14.5,6.5Hz,1H),4.06(dd,J=14.5,7.7Hz,1H),3.82(s,3H);ESI-MS:391[M+Na]+.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结构如式I或式II所示的手性磷烯配体,
其中,
R1为氢、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
R1’为氢、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
R2和R3连接形成-(CH2)n-或与其相连的碳原子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其中n=3或4;
R2’和R3’连接形成-(CH2)n-或与其相连的碳原子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其中n=3或4;
R4为氢、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
R5为氢;
R6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
上述各个基团为未取代的或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卤素、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1-6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苯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磷烯配体,其特征在于,
R1为氢、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苯基、1-萘基、2-萘基;和/或
R1’为氢、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苯基、1-萘基、2-萘基;和/或
R2和R3连接形成-(CH2)n-或与其相连的碳原子连接形成苯基,其中n=3或4;和/或
R2’和R3’连接形成-(CH2)n-或与其相连的碳原子连接形成苯基,其中n=3或4;和/或
R4为氢、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和/或
R5为氢;和/或
R6为氢、苯基或被选自卤素、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1-6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苯基中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的苯基、1-萘基、2-萘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磷烯配体,其特征在于,
R1为氢、苯基、1-萘基、2-萘基;和/或
R1’为氢、苯基、1-萘基、2-萘基;和/或
R2和R3连接形成-(CH2)n-或与其相连的碳原子连接形成苯基,其中n=3或4;和/或
R2’和R3’连接形成-(CH2)n-或与其相连的碳原子连接形成苯基,其中n=3或4;和/或
R4为氢、甲基、甲氧基;和/或
R5为氢;和/或
R6为氢、苯基或被选自氟、甲基、三氟甲基、叔丁基、苯基中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的苯基、1-萘基、2-萘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磷烯配体,其特征是,式I化合物选自下组:
以及式II化合物选自上述化合物1-19所对应的(S)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性磷烯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方法(一):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1.将化合物20和亚磷酸三乙酯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21;
b1.在有机溶剂和碱条件下,将化合物21和化合物(b)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22;
c1.将化合物(a)和三氯化磷进行反应,得到氯化磷类化合物;
d1.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0℃下,将碱加到步骤b1制得的化合物22的有机溶剂溶液中进行反应一,然后将步骤c1制得的氯化磷类化合物加到反应体系中进行反应二,反应体系缓慢升至室温,得到式I化合物;
式中,R5为氢,R6为Ar,且所述Ar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取代或未取代萘基;R4、R1、R2、R3、R1'、R2'、R3'定义同权利要求1;
上述各个基团为未取代的或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卤素、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1-6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苯基;
方法(二):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2.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有机溶剂中,将碱加入到溴甲烷三苯基膦的溶液中,然后将化合物23加入步骤a2的反应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24;
b2.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有机溶剂中,在低价过渡金属钯催化剂与碱作用下,将化合物24与化合物(c)发生Heck反应,得到化合物25;
c2-d2.步骤同方法(一)中的c1-d1,不同点在于,用化合物25替换化合物22;
式中,R5为氢,R6为Ar,且所述Ar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取代或未取代萘基;R4、R1、R2、R3、R1'、R2'、R3'定义同权利要求1;上述各个基团为未取代的或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卤素、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1-6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苯基;
方法(四):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4.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有机溶剂中,将碱加到溴甲烷三苯基膦的溶液中,然后将化合物29加到上述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30;
b4-c4.步骤同方法(一)中的c1-d1,不同点在于,用化合物30替换化合物22;
式中,R6为氢,R5为氢;R4、R1、R2、R3、R1'、R2'、R3'定义同权利要求1;上述各个基团为未取代的或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卤素、C1-6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1-6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苯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氮气。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性磷烯配体的用途,其特征是,用作不对称反应中的手性配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不对称反应为铑催化的硼酸对潜手性的C=X双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其中,X=C,O,或N。
9.一种不对称催化方法,其特征是,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磷烯配体和催化剂的存在下,对潜手性的C=X双键进行加成反应,其中,X=C,O,或N。
10.一种配合物或组合物,其特征是,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磷烯配体和催化剂,其中,所述手性磷烯配体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01~0.1:0.01~0.1。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配合物或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手性磷烯配体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03~0.05:0.03~0.1。
CN201310742915.5A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手性磷烯配体、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Active CN1047445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2915.5A CN104744514B (zh)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手性磷烯配体、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2915.5A CN104744514B (zh)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手性磷烯配体、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4514A CN104744514A (zh) 2015-07-01
CN104744514B true CN104744514B (zh) 2018-03-23

Family

ID=53584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42915.5A Active CN104744514B (zh)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手性磷烯配体、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445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47289B1 (de) * 2015-09-22 2017-11-22 Evonik Degussa GmbH Monophosphite, die ein teilhydriertes binol-derivat aufweisen
CN106608859B (zh) * 2015-10-21 2021-11-19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一种含季碳手性1,2,5-噻唑啉酮-1,1-二氧化物和2,3-二氢-1,2,5-噻二唑-1,1-二氧化物的合成方法
CN109912663B (zh) * 2019-03-05 2021-06-08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氧链接环戊二烯铑络合物、其制备方法、中间体及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1771A (zh) * 2000-07-07 2003-09-10 舒瓦尔兹医药股份公司 生产3,3-二芳基丙基胺的方法
CN101279988A (zh) * 2007-04-04 2008-10-08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手性双磷配体及其合成方法与用途
CN101328190A (zh) * 2008-07-11 2008-12-24 浙江师范大学 手性n,p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423504A (zh) * 2007-10-31 2009-05-0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钯催化不对称氢化合成手性含杂原子磺内酰胺的方法
WO2012016147A2 (en) * 2010-07-30 2012-02-02 Dr. Reddy's Laboratories Ltd. Ligands for selective asymmetric hydroformylation
CN102858787A (zh) * 2010-03-09 2013-01-02 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 双磷酸化合物及使用其的不对称反应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1771A (zh) * 2000-07-07 2003-09-10 舒瓦尔兹医药股份公司 生产3,3-二芳基丙基胺的方法
CN101279988A (zh) * 2007-04-04 2008-10-08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手性双磷配体及其合成方法与用途
CN101423504A (zh) * 2007-10-31 2009-05-0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钯催化不对称氢化合成手性含杂原子磺内酰胺的方法
CN101328190A (zh) * 2008-07-11 2008-12-24 浙江师范大学 手性n,p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58787A (zh) * 2010-03-09 2013-01-02 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 双磷酸化合物及使用其的不对称反应
WO2012016147A2 (en) * 2010-07-30 2012-02-02 Dr. Reddy's Laboratories Ltd. Ligands for selective asymmetric hydroformyl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velopment of Chiral Terminal-Alkene-Phosphine Hybrid Ligands for Palladium-Catalyzed Asymmetric Allylic Substitutions;Zhaoqun Liu et al.,;《Org. Lett.》;20100610;第12卷(第13期);第3054-3057页 *
Iridium-Catalyzed Synthesis of Primary Allylic Amines from Allylic Alcohols: Sulfamic Acid as Ammonia Equivalent;Christian Defieber et al.,;《Angew. Chem. Int. Ed.》;20070321;第46卷(第17期);第3139-3143页 *
手性磷酸酯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加氢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张燕等;《分子催化》;20111031;第25卷(第5期);第449-46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4514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urihara et al. An N‐Linked Bidentate Phosphoramidite Ligand (N‐Me‐BIPAM) for Rhodium‐Catalyzed Asymmetric Addition of Arylboronic Acids to N‐Sulfonylarylaldimines
CN1608074B (zh) P-手性磷杂戊环和磷环化合物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用途
CN105153229A (zh) 一种手性三齿pnn配体及其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Kwong et al. New chiral 2, 2′-bipyridine diols as catalysts for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diethylzinc to benzaldehyde
JP6393322B2 (ja) 新規なキラル窒素−リン配位子及びアルケン類の不斉水素化のためのその使用
CN102060877B (zh) 一类含有双齿含氮配体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合成方法及其用途
CN110240616A (zh) 三联芳单膦配体、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在催化偶联反应中的用途
Yang et al.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role of PC-and PCP-type palladium catalysts in asymmetric hydrophosphination of activated alkenes incorporating potential coordinating heteroatoms
CN104744514B (zh) 一种手性磷烯配体、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CN105294667B (zh) Nnn配体、其金属络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0482644C (zh) 一种手性双烯配体、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Qian et al. Synthesis of P-and S-Stereogenic Compounds via Enantioselective C–H Functionalization
CN105688987B (zh) 一种手性磷酸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0494439B (zh) 手性联苯二膦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JP5968439B2 (ja) スピロベンジルアミン−ホスフィ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使用
CN103408573B (zh) 硼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83363A (zh) 多样性的手性氨基硼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03670B (zh) 一类二茂铁骨架的手性单膦配体WJ-Phos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25356A (zh) 手性喹啉-咪唑啉配体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Zirakzadeh et al. Synthesis of chiral, non-racemic ferrocene derivatives by ortho-metallation and partial reductive removal of ortho-directing amino groups
CN102553646B (zh) 手性双胺双膦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513274B (zh) 一种p手性钳形化合物及其钯配合物
CN104725427B (zh) 分子内c‑h芳基化反应催化合成手性膦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6044B (zh) 基于[2.2]对环芳烷骨架的有机磷化合物及其中间体和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4907404A (zh) 5-(2-(二取代膦基)苯基)-1-烷基-1h-吡唑膦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