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7843A - 耐寒蓝莓植株及其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耐寒蓝莓植株及其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7843A
CN104737843A CN201510136603.9A CN201510136603A CN104737843A CN 104737843 A CN104737843 A CN 104737843A CN 201510136603 A CN201510136603 A CN 201510136603A CN 104737843 A CN104737843 A CN 104737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omus
cold
blueberry plant
resistant
bluebe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66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7843B (zh
Inventor
肖家欣
刘晓敏
樊基胜
许庆龙
张春龙
李晴晴
张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1366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378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37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7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7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7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寒蓝莓植株及其培育方法,其中,所述耐寒蓝莓植株的根部侵染有真菌;其中,所述真菌选自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或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通过将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或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接种于该待培养的蓝莓植株上,进而使该待培养的蓝莓植株的耐寒性提高,在其培育过程中即使受到低温的侵袭,也可通过生成有益物质,保持植株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较低,实现其较好的耐寒性能。

Description

耐寒蓝莓植株及其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莓植株的培育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耐寒蓝莓植株及其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Vaccinium spp.)为杜鹃花科越橘属灌木果树。蓝莓果实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蓝莓的驯化栽培历史不长,美国于1937年将选出的15个品种进行商业性载培,之后世界各国竞相引种栽培。各国根据自己的气候特点和资源优势开展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蓝莓研究和栽培工作。一些发达国家已把普及蓝莓列为全民健康保障的一种措施,所以蓝莓的社会需求量迅速增长,产量缺口与日俱增。我国的蓝莓品种主要来源于美国和日本,现已引进适宜我国南北各地种植的品种100多个,适合在全国各气候条件下栽培。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区,兔眼蓝莓和南高丛蓝莓的部分品种的适应性较好,品质较优。
然而,长江流域蓝莓产区经常遭受“倒春寒”的侵袭,从而使得蓝莓极易受到低温的侵袭,进而导致蓝莓产量下降,甚至是成活率受到影响等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抵御低温胁迫能力的耐寒蓝莓植株及其培育方法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同时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丛枝菌根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南方地区蓝莓的生长,而蓝莓属浅根性灌木、无根毛,自然条件下野生蓝莓可与欧石南类菌根真菌形成欧石南类菌根的结构,而栽培条件下,蓝莓形成菌根极为困难,从而使得培育出的蓝莓植株中菌根侵染率很低,进而使得培育出的蓝莓植株的耐寒性能依旧很差,在受到低温侵袭时,依然会使得其出现产量下降,甚至成活率降低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抵御低温胁迫能力的耐寒蓝莓植株及其培育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寒蓝莓植株,其中,所述耐寒蓝莓植株的根部侵染有真菌;其中,
所述真菌选自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lomusintraradices)或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耐寒蓝莓植株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培育方法包括:将真菌接种于待培养的蓝莓植株上;其中,
所述真菌选自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lomusintraradices)或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或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接种于该待培养的蓝莓植株上,进而使得该待培养的蓝莓植株的耐寒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其培育过程中即使受到低温的侵袭,其也可以通过生成较多的有益物质,从而保持植株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较低,实现其较好的耐寒性能。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测试例中测得的A11、A21、A31、D11、A12、A22、A32和D12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值的柱状对比图;
图2是本发明测试例中测得的A11、A21、A31、D11、A12、A22、A32和D12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值的柱状对比图;
图3是本发明测试例中测得的A11、A21、A31、D11、A12、A22、A32和D12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值的柱状对比图;
图4是本发明测试例中测得的A11、A21、A31、D11、A12、A22、A32和D12的丙二醛(MDA)含量值的柱状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寒蓝莓植株,其中,所述耐寒蓝莓植株的根部侵染有真菌;其中,
所述真菌选自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lomusintraradices)或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设计通过将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lomusintraradices)或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接种于该待培养的蓝莓植株上,进而使得该待培养的蓝莓植株的耐寒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其培育过程中即使受到低温的侵袭,其也可以通过生成较多的有益物质,从而保持植株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较低,实现其较好的耐寒性能。
当然,耐寒蓝莓植株的根部侵染上述任意一种或多种真菌均会具有一定的耐寒性能,使耐寒蓝莓植株达到耐寒的效果,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该耐寒蓝莓植株具有更好的耐寒效果,所述真菌还可以进一步选择为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耐寒蓝莓植株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培育方法包括:将真菌接种于待培养的蓝莓植株上;其中,
所述真菌选自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lomusintraradices)或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中的一种或多种。
同样地,为了使得得到的耐寒蓝莓植株具有更好的耐寒效果,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菌还可以进一步选择为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
所述培育方法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将菌种接种于待培养的蓝莓植株上,例如,可以为喷雾法、涂抹法或是创伤接种法等,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考虑到更适合于蓝莓植株的接种方法以使得接种后的蓝莓植株的耐寒效果更好,在本发明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培育方法还可以包括:待培养的蓝莓植株置于基质中,并将真菌菌剂置于待培养的蓝莓植株的根部周围后,对待培养的蓝莓植株进行培养,制得耐寒蓝莓植株。
上述培育方法中的培养可以按照常规培养方式进行操作,例如,直接放于基质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可以不作限定,只要保证该耐寒蓝莓植株可以存活即可,当然,为了使得耐寒蓝莓植株的长势更好,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的具体条件还可以进一步限定为:培养时间为3-7个月,培养温度为10-35℃,日照时间为7-12小时/天。当然,这里的培养温度和日照时间都是按照常规自然环境进行界定的,例如,可以选择在华东区域于每年的3-11月进行培养,考虑到实际自然情况,并不能保证每天都有日照,或是每天的日照都能达到上述要求,但温度和日照只会影响蓝莓的长势等,并不代表蓝莓在其他温度及日照条件下就不生长,且温度和日照时间也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的,在此不多作赘述。
所述基质和所述真菌菌剂的用量可以不作限定,当然,为了尽可能节省成本且保证该待培养的蓝莓植株具有良好的生长条件,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对于1株待培养的蓝莓植株,所述基质的用量可以选择为2000-2500g,所述真菌菌剂的用量可以选择为10-100g,且所述真菌菌剂中真菌的孢子数为150-1500个。当然,这里的待培养的蓝莓植株的株型及大小为常规此类蓝莓植株在培育时所选择的株型及大小,在此不多作赘述。
所述基质可以选择常规的基质类型,例如,可以为一般的红壤土等,当然,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制得的基质适合于培育该待培养的蓝莓植株,且不会因基质中含有的细菌及真菌对蓝莓植株造成污染,所述培育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红壤土、石英砂和珍珠岩混合,然后进行灭菌处理制得基质。
上述基质可以以任意比例进行配料制备,当然,为了使得制得的基质适合于对蓝莓植株的培养,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对于1重量份的珍珠岩,所述红壤土的用量为28-29重量份,所述石英砂的用量为10-11重量份。
所述灭菌过程可以按照常规的高压灭菌进行操作,例如,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灭菌的具体条件可以选择为:灭菌温度为121-125℃,灭菌压力为0.11-0.12MPa,灭菌时间为0.5-3h。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述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真菌菌剂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提供的编号为BGC HUN01A的真菌菌剂、所述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真菌菌剂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提供的编号为BGC AH01的真菌菌剂、所述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真菌菌剂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提供的编号为BGCHEB04的真菌菌剂,所述待培养的蓝莓植株为兔眼蓝莓品系‘杰兔’(Premier)蓝莓,所述红壤土、石英砂和珍珠岩为常规市售品。
实施例1
将7.95kg红壤土、2.90kg石英砂和0.28kg珍珠岩混合均匀后置于压强为0.11MPa、温度为121℃的环境下高压湿热灭菌2h后,取出放凉至25℃,制得基质;将待培养的蓝莓植株置于基质中,将25g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真菌菌剂(约600个孢子)置于蓝莓植株的根部周围,栽植后培养3个月(在培养期内,培养温度维持在10-35℃,在天晴时每天的日照时间为7-12小时/天),制得耐寒蓝莓植株A1。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所述真菌菌剂为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真菌菌剂(约600个孢子),培养时间为5个月,制得耐寒蓝莓植株A2。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所述真菌菌剂为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真菌菌剂(约600个孢子),培养时间为7个月,制得耐寒蓝莓植株A3。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不使用真菌菌剂,制得蓝莓植株D1。
测试例
将上述得到的A1-A3和D1各自分为两组,A1分为A11和A12,A2分为A21和A22,A3分为A31和A32,D1分为D11和D12,并将上述进行分组,第一组为A11、A21、A31和D11,第二组为A12、A22、A32和D12,将第一组置于常温条件下(14-22℃)的环境下进行培养,第二组置于温度为9℃的环境下进行培养,培养一周后测定上述蓝莓植株的菌根侵染率、菌根依赖性和脯氨酸含量,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同时测定上述蓝莓植株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得到的结果如图1-4所示。
表1
编号 菌根侵染率(%) 菌根依赖性(%) 脯氨酸含量(μg/g)
A11 59.00±2.00 257±1.86 149.98±2.92
A21 39.00±2.00 177±1.43 125.78±4.78
A31 29.33±1.53 163±2.15 94.32±4.17
D11 0 88.60±4.57
A12 52.33±1.53 230±2.32 238.54±7.04
A22 34.00±2.65 151±1.53 216.22±6.11
A32 25.67±3.06 162±3.24 172.99±5.60
D12 0 115.12±2.52
通过表1和图1-4(图1-4中Non-AMF指的是未进行接种的蓝莓植株,G.etunicatum指的是通过幼套球囊霉接种后的耐寒蓝莓植株,G.intraradices指的是通过根内球囊霉接种后的耐寒蓝莓植株,G.Mosseae指的是通过摩西球囊霉接种后的耐寒蓝莓植株)可以看出,低温胁迫虽然降低了菌根侵染率,但是在本发明范围内制得的耐寒蓝莓植株的脯氨酸与MDA含量以及SOD、POD与CAT活性均有了提高,相对于未接种的蓝莓植株具有更好的耐寒性能,且在本发明优选范围内的通过摩西球囊霉(G.Mosseae)接种后的蓝莓植株的菌根侵染率、菌根依赖性、脯氨酸含量以及SOD、POD与CAT活性高于在本发明优选范围外(通过根内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接种的,而MDA含量却以G.Mosseae接种株最低,由此判断,在本发明优选范围内(通过G.Mosseae接种)制得的耐寒蓝莓植株在低温胁迫下的渗透调节能力与抗氧化能力最强,进而最有利于提高蓝莓植株的抗寒性,从而实现了耐寒的效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耐寒蓝莓植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寒蓝莓植株的根部侵染有真菌;其中,
所述真菌选自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lomusintraradices)或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寒蓝莓植株,其中,所述真菌为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
3.一种耐寒蓝莓植株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方法包括:将真菌接种于待培养的蓝莓植株上;其中,
所述真菌选自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lomusintraradices)或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真菌为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培育方法包括:将待培养的蓝莓植株置于基质中,并将真菌菌剂置于待培养的蓝莓植株的根部周围后,对待培养的蓝莓植株进行培养,制得耐寒蓝莓植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培养的具体条件为:培养时间为3-7个月,培养温度为10-35℃,日照时间为7-12小时/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相对于1株待培养的蓝莓植株,所述基质的用量为2000-2500g,所述真菌菌剂的用量为10-100g,且所述真菌菌剂中真菌的孢子数为150-1500个。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培育方法还包括将红壤土、石英砂和珍珠岩混合,然后进行灭菌处理制得基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相对于1重量份的珍珠岩,所述红壤土的用量为28-29重量份,所述石英砂的用量为10-11重量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灭菌的具体条件为:灭菌温度为121-125℃,灭菌压力为0.11-0.12MPa,灭菌时间为0.5-3h。
CN201510136603.9A 2015-03-25 2015-03-25 耐寒蓝莓植株及其培育方法 Active CN1047378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6603.9A CN104737843B (zh) 2015-03-25 2015-03-25 耐寒蓝莓植株及其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6603.9A CN104737843B (zh) 2015-03-25 2015-03-25 耐寒蓝莓植株及其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7843A true CN104737843A (zh) 2015-07-01
CN104737843B CN104737843B (zh) 2018-01-19

Family

ID=53578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6603.9A Active CN104737843B (zh) 2015-03-25 2015-03-25 耐寒蓝莓植株及其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378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2777A (zh) * 2018-09-30 2018-12-21 昆明学院 一种抗旱性蓝莓及培育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8952A (zh) * 2012-11-14 2013-02-13 鲁东大学 一种蓝莓栽培土壤的改良方法
CN104145768A (zh) * 2014-08-14 2014-11-19 福建省御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树莓的种植方法
CN104177162A (zh) * 2013-05-25 2014-12-03 贵州瑞蓝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兔眼蓝莓软枝扦插繁殖所需的基质配制技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8952A (zh) * 2012-11-14 2013-02-13 鲁东大学 一种蓝莓栽培土壤的改良方法
CN104177162A (zh) * 2013-05-25 2014-12-03 贵州瑞蓝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兔眼蓝莓软枝扦插繁殖所需的基质配制技术
CN104145768A (zh) * 2014-08-14 2014-11-19 福建省御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树莓的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包亚英等: "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抗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贵州农业科学》 *
郭绍霞等: "丛枝菌根真菌对彩叶草耐寒性的影响",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陈丽娜等: "丛枝菌根真菌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 《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 *
高丽霞等: "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对兔眼蓝莓在华南地区生长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2777A (zh) * 2018-09-30 2018-12-21 昆明学院 一种抗旱性蓝莓及培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7843B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1420B (zh) 一种桑黄的栽培方法
CN103168617B (zh) 虎乳灵芝的段木栽培方法
CN103387463B (zh) 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及其栽培培养料
CN103598014B (zh) 一种人工金蝉花的生产方法
CN102835248A (zh) 一种利用桑枝条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04041330A (zh) 松杉灵芝仿野生木段栽培方法
CN103250529B (zh) 一种利用益生菌营养物栽培菊花的方法
CN108782009A (zh) 一种羊肚菌增产方法
CN103891524A (zh) 灵芝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灵芝的培养基
CN103918472B (zh) 牛樟芝的椴木栽培法
CN103385112A (zh) 茶园间套栽培灵芝的生产方法
CN103467206A (zh) 一种含有烟杆的香菇袋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88356A (zh)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利用此菌制备的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此微生物肥料的应用
CN104041329A (zh) 一种灵芝的培育方法
CN103708895A (zh) 一种含松木屑的黑木耳袋料及制备方法
CN105532265A (zh) 野生干巴菌培养及原生态种植方法
CN103704138A (zh) 一种兰科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CN107125024A (zh) 一种提高黑木耳品质的栽培方法
CN104737843A (zh) 耐寒蓝莓植株及其培育方法
CN104823739A (zh) 抗旱性蓝莓及其培育方法
CN107047067A (zh) 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CN105330457A (zh) 一种紫苏专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
CN105613038A (zh) 朱红栓菌栽培方法
CN105347888A (zh) 一种以薇甘菊为主要原料的巨大口蘑栽培用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CN104876731A (zh) 一种盆栽基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