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5847B - 塑料模制组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塑料模制组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5847B
CN104725847B CN201410783973.7A CN201410783973A CN104725847B CN 104725847 B CN104725847 B CN 104725847B CN 201410783973 A CN201410783973 A CN 201410783973A CN 104725847 B CN104725847 B CN 1047258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hylene
component
copolymer
propylene
molding compou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839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25847A (zh
Inventor
乔治·施特佩尔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MS Patent AG
Original Assignee
EMS Patent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S Patent AG filed Critical EMS Patent AG
Publication of CN104725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5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25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5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0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2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14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omega-amino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lactam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47Electrical details of casings, e.g. terminals, passages for cables or wi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08K2003/2241Titanium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0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3009Sulfides
    • C08K2003/3036Sulfides of zin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4Acids;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20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14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polymeric 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L2205/16Fibres; Fibri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3Hollow or container type article [e.g., tube, vase, etc.]
    • Y10T428/1352Polymer or resin containing [i.e., natural or syntheti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塑料模制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塑料模制组合物具有提高的机械性能,特别是用于LDS应用。一种热塑性模制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A)20‑88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A1)60‑100wt%的热塑性材料;(A2_1)0‑40wt%的不同于(A1)的热塑性材料;(A2_2)0‑40wt%的不同于(A1)和(A2_1)的抗冲改性剂;(B)10‑70wt%纤维助剂;(C)0.1‑10wt%的LDS添加剂或LDS添加剂的混合物;(D)0.1‑20wt%白色颜料;(E)0‑20wt%的不同于C和/或D的粒状填料;(F)0‑2wt%的其他不同的添加剂;(A)‑(F)的总量为100wt%。

Description

塑料模制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提高的机械性能的热塑性模制组合物。除玻璃纤维外,所述模制组合物包含白色颜料及LDS添加剂。由此制得的模制制品可在局部辐射后定向金属喷镀。本发明的模制组合物特别在注射模制电路载体的生产中有用。
背景技术
模制互连器件(MID)——由热塑性塑料制成的电路载体——相较已有的电路载体具备如下优点:提高的设计自由度、有效的环境相容性以及与最终产品的生产工艺相关的合理化潜力。在注射模制中集成电子和机械功能可导致集成装置的微型化。另外,可实现全新功能并且实际上可设计成任意形状。双组份注射模制、热模压和激光消减成型是已经在生产线制造中使用了多年的MID制造技术。
另一种激光成型技术(激光直接成型,LDS)也是已知的(EP-A-1274288),其中,利用激光对在标准注射模制方法中生产的模制件进行成型。由于该激光成型,在塑料表面上随后将承载导电轨道的区域局部地利用金属原子种晶,随后在化学还原性金属化浴中在其上生长金属层。金属晶种通过分解以超细分散方式包含于载体材料中的金属化合物来产生。尤其适合激光直接成型的金属化合物是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含铜金属氧化物。塑料的未辐射区在金属化浴中保持不变。在EP-A-1274288唯一的实施例中,加工包含70wt%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0wt%氧化硅及5wt%铜/铬尖晶石的模制组合物,以形成移动电话的外壳,通过Nd-YAG激光对其进行辐射,随后在还原性铜镀浴中金属化。
WO-A-2013/076314描述了可用激光直接成型、包含基于锡及另一种选自预定组的金属的混合金属氧化物(作为LDS添加剂)的热塑性模制复合物,并且该专利显示:在包含聚碳酸酯及聚碳酸酯-ABS共混物的非加强模制复合物的基础上,这些模制组合物具备高白度并且由于氧化锑百分率升高从而可改善金属化。
类似地,对于基于非加强及非阻燃聚碳酸酯/ABS的共混物,WO-A-2012/056416表明:与所使用的LDS添加剂的类型无关,加入二氧化钛可导致模制组合物具备高白度。
WO 2013183789公开了一种具备优异的机械强度的树脂组合物,其保留了LDS活性。基于100重量份聚碳酸酯树脂组分,用于激光直接成型的树脂组合物包含:10到100重量份玻璃填料及1到30重量份用于激光直接成型的添加剂,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分包含80到30wt%的聚碳酸酯树脂及20到70wt%的苯乙烯基树脂,或包含聚碳酸酯,所述激光直接成型添加剂基于锑及锡。
WO 2013141157公开了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在焊接期间具备高耐热性,即使在老化处理后也具有优异的涂层质量,并具有高反射率。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含如下成分:基于100重量份的熔点为250℃或更高的结晶热塑性树脂(A),10-80重量份玻璃填料(B);1-30重量份激光直接成型添加剂(C),其在450nm波长处的反射率为25%或更高;以及20-150重量份二氧化钛(D)。
发明内容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热塑性模制组合物,更特别是聚酰胺模制组合物,以及更特别地,除了包含玻璃纤维还包含白色颜料和LDS添加剂的那些模制组合物,其适用于MID技术,允许生产具备良好机械性能,尤其具有高刚性、高拉伸强度及高冲击韧性的模制制品,其表现出高色彩明度L*及良好着色性能,并且其没有现有技术的缺点。此外,在激光辐射之后,所述模制制品非常易于金属化,并且导体轨道在聚合物基底上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这些电路载体的热和机械性能以及用途的相关领域首先并且主要由下面的热塑性模制组合物决定。聚酰胺目前广泛作为内部和外部的结构部件,这可基本归因于其优异的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例如强度和刚性)的改进可特别通过添加纤维加强材料(例如玻璃纤维或碳纤维)来实现。在许多情况下,除了玻璃纤维之外还使用粒状填料,无论是利用无机颜料对模制组合物染色或是承担性能的特定修饰。
可激光直接成型的模制组合物包含被称为激光添加剂的添加剂,其暴露于电磁辐射射线时释放金属。经常用于这种激光诱导的种晶的是金属氧化物,特别是尖晶石。为了增加微观粗糙度并因此增加随后施加的导体轨道的附着力,这样的模制组合物可额外包含相当量的其他填料,例如滑石。尽管如此,向玻璃纤维加强的模制组合物中添加粒状填料或白色颜料,机械性能通常显著降低,特别是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出现下降。因此,如果认为刚性、拉伸强度及冲击强度是模制制品的关键参数,那么不能或几乎不能使粒状填料与玻璃纤维组合使用。
向玻璃纤维加强的模制组合物中加入粒状填料和白色颜料(MID模制组合物所需要的)确实产生以下性能:激光可成型性、导体轨道的附着力以及浅的本征色,但同时起也导致机械性能如拉伸强度及韧性的劣化。本发明基于这些相互冲突的问题。
特别地,根据的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模制组合物,尤其具有高刚性、高拉伸强度及高冲击韧性,还具有浅的本征色(高色彩明度L*)及良好着色性能,特别地包含以下组分:
(A)20-88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
(A1)60-100wt%的热塑性材料或热塑性材料的混合物;
(A2)0-40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
(A2_1)0-40wt%的不同于(A1)的热塑性材料或不同于(A1)的热塑性材料的混合物;
(A2_2)0-40wt%的不同于(A1)和(A2_1)的抗冲改性剂;
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为100wt%组分(A);
(B)10-70wt%的纤维助剂;
(C)0.1-10wt%的LDS添加剂或LDS添加剂的混合物,至少一种LDS添加剂选自:基于锑、铜、钕、钼、铋和/或锡的金属氧化物,条件是排除尖晶石;
金属磷酸盐,优选碱性金属磷酸盐、碱金属磷酸盐;金属碱式磷酸盐;优选基于铜和/或锡的无机化合物,例如优选氧化锡,更优选锑掺杂的氧化锡,更优选涂覆锑掺杂的氧化锡的云母;
(D)0.1-20wt%的白色颜料;
(E)0-20wt%的不同于C和/或D的粒状填料;
(F)0-2wt%的其他不同的添加剂;
(A)-(F)的总量为100wt%。
在此,优选组分(A)包含以下组分:
(A1)60-100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
(A1_1)40-100,优选50-95wt%的脂肪族聚酰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其可为均聚或共聚酰胺,和
或优选仅基于不多于6个碳原子的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和/或二胺和二羧酸单元,更优选仅基于不多于6个碳原子的二胺和二羧酸单元,
或优选仅基于多于6个碳原子的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和/或二胺和二羧酸单元,更优选仅基于多于6个碳原子的二胺和二羧酸单元;
(A1_2)0-60,优选5-50wt%的无定形、部分芳族的聚酰胺,组分(A1_1)和(A1_2)的含量之和为100wt%组分(A1);
(A2)0-40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
(A2_1)0-40wt%的不同于(A1)的热塑性材料;
(A2_2)0-40wt%的不同于(A1)和(A2_1)的抗冲改性剂;
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为100wt%组分(A)。
此处的组分(A2_1)可选自:聚酰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烯烃、聚甲醛、聚酯(尤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砜(尤其是PSU、PESU、PPSU类型)、聚苯醚(polyphenylene ether)、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phide)、聚亚苯醚(polyphenyleneoxide)、液晶聚合物、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酰亚胺、聚醚酰胺、聚酯酰胺、聚醚酯酰胺、聚氨酯(尤其是TPU及PUR类型)、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物。这样的体系(A1)还可优选地与下述抗冲改性剂组合,抗冲改性剂是组分A2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优选组分(A1)全部由聚酰胺或不同聚酰胺的混合物组成。
优选组分(A)的百分率在25-84wt%范围,优选在30-80wt%范围,优选聚酰胺(A1)形式的(A)的总百分率也在25-84wt%范围,特别优选在30-80wt%范围。
组分(A2_1)的百分率优选在5-40wt%范围,优选5-30wt%范围或5-20wt%范围,分别都是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在组分(A)中的另一种基质组分(A2)作为整体,占组分(A)的总量的百分率优选在0-20wt%范围,优选0-10wt%或5-15wt%范围。但是,优选不包含另一种基质组分(A2),也即,优选仅组分(A1)存在于所述模制组合物中。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模制组合物包含至多40wt%的一种或更多种抗冲改性剂(IM)作为组分(A2_2)。优选IM浓度在5-40wt%范围,更特别在5-30wt%范围。当组分A2_1和A2_2一起使用时,A2_1比A2_2的比(A2_1∶A2_2)至少为1∶1,优选1.2∶1,更优选1.5∶1,因此,在1∶1到1∶10范围,优选在1.2∶1到1∶10范围,更优选在1.5∶1到1∶8范围。
一般而言,组分(A2_2)可选自:烯烃聚合物,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及所述聚合物的组合,优选采用酸酐基团官能化。
组分(A2_2)的百分率可在5-40wt%范围,优选5-30wt%范围或5-20wt%范围,分别都是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所述IM可为天然橡胶、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聚异丁烯,丁二烯和/或异戊二烯与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及其他共聚单体的共聚物,氢化的共聚物和/或由酸酐、(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的接枝或共聚形成的共聚物。抗冲改性剂(A2_2)还可为具有交联的弹性核(由丁二烯、异戊二烯或丙烯酸烷基酯组成并具有聚苯乙烯的接枝壳)的接枝橡胶,或可为非极性或极性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例如乙烯-丙烯、乙烯-丙烯-二烯和乙烯-辛烯或乙烯-乙酸乙烯酯橡胶),或可为非极性或极性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其由酸酐、(甲基)丙烯酸及其酯接枝或共聚形成。抗冲改性剂(A2_2)还可为羧酸官能化的共聚物,例如聚(乙烯-共聚-(甲基)丙烯酸)或聚(乙烯-共聚-1-烯烃-共聚-(甲基)丙烯酸),其中1-烯烃可为烯烃或含多于4个原子的不饱和(甲基)丙烯酸酯,包括其中部分酸基团被金属离子中和的共聚物。
优选的基于苯乙烯单体(苯乙烯及苯乙烯衍生物)及其他乙烯基芳族单体的组分(A2_2)的抗冲改性剂为基于烯基芳族化合物和共轭二烯的嵌段共聚物,还可为源自烯基芳族化合物和共轭二烯的氢化的嵌段共聚物,或这些IM类型的组合。所述嵌段共聚物包含至少一种衍生自烯基芳族化合物的嵌段(A)和至少一种衍生自共轭二烯的嵌段(B)。在氢化的嵌段共聚物中,脂肪族不饱和碳-碳双键的百分率已通过氢化被降低。合适的嵌段共聚物为线性结构的二、三、四及多嵌段共聚物。尽管如此,支化和星形结构同样也是可使用的。支化嵌段共聚物可以常规方式获得的(例如,通过将聚合物“侧臂”接枝到聚合物主链的接枝反应)。所使用、或者与苯乙烯包含于混合物中的烯基芳族单体为乙烯基芳族单体,在芳香环和/或C=C双键上取代有C1-20的烃基或卤素原子。
烯基芳族单体的实例有:苯乙烯、p-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叔丁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1,2-二苯乙烯、1,1-二苯乙烯、乙烯基二甲苯、乙烯基甲苯、乙烯基萘、二乙烯基苯、溴代苯乙烯、氯代苯乙烯及其组合。优选苯乙烯、p-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和乙烯基萘。
可能作为二烯单体的实例有: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1,3-戊二烯、1,3-己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和间戊二烯。优选1,3-丁二烯和异戊二烯,特别是1,3-丁二烯(下文中简称丁二烯)。
优选使用苯乙烯作为烯基芳族单体,优选使用丁二烯作为二烯单体,也就是说,优选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一般以已知方式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备。
另外,除了苯乙烯与二烯外,还可以使用其他共聚单体。共聚单体的百分率基于所使用单体的总量优选为0至50wt%,更优选0至30wt%,尤其优选0至15wt%。合适的共聚单体的实例为:丙烯酸酯,尤其是丙烯酸Cl-12烷基酯,例如丙烯酸正丁酯或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和对应的甲基丙烯酸酯,尤其是甲基丙烯酸C1-12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另一些可能的共聚单体是(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双官能团醇的二烯丙基醚、二乙烯醚、乙烯基甲基醚,二乙烯基苯和乙酸乙烯酯。
除了共轭二烯外,组分(A2)的氢化嵌段共聚物任选地还包含一定百分率的低级烃,例如乙烯、丙烯、1-丁烯、二环戊二烯或非共轭二烯。在氢化嵌段共聚物中,未还原的脂肪族不饱和键(来自嵌段B)的百分率低于50%、优选低于25%,更尤其低于10%。来自嵌段A的芳族组分的百分率被降低为至多25%。氢化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二嵌段共聚物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得到。嵌段共聚物优选包含20至90wt%的嵌段A,更尤其是50至85wt%的嵌段A。二烯可以1,2-取向或1,4-取向引入到嵌段B中。
未氢化嵌段共聚物的实例为: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α-甲基-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SBS)、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苯乙烯和聚(α-甲基苯乙烯)-聚丁二烯-聚(α-甲基苯乙烯)及其组合。
可市购的合适的未氢化嵌段共聚物是具有以下商品名的多种产品:(Phillips)、(Shell)、(Dexco)和(Kuraray)。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案,本发明的模制组合物的特征在于:组分(A2_2)为聚烯烃均聚物或乙烯-α-烯烃共聚物,尤其优选的是EP和/或EPDM弹性体(分别指乙丙橡胶和乙烯-丙烯-二烯橡胶)。例如,这可以是基于具有20至96wt%,优选25至85wt%乙烯的乙烯-C3-12α-烯烃共聚物的弹性体,其中C3-12α-烯烃尤其优选选自以下的烯烃: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和/或1-十二烯,组分C尤其优选乙丙橡胶和/或LLDPE和/或VLDPE。
选择地或附加地(例如在混合物中),(A2)可包含基于具有非共轭二烯的乙烯-C3-12α-烯烃三元共聚物,其中优选包含25至85wt%乙烯和至多约10wt%的非共轭二烯,其中C3-12α-烯烃更尤其优选选自以下的烯烃: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和/或1-十二烯,和/或其中非共轭二烯优选自二环[2.2.1]庚二烯、1,4-己二烯、二环戊二烯和/或尤其优选5-亚乙基降冰片烯。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也是组分(A2_2)的合适成分。组分(A2_2)的成分的其他可能形式是乙烯-丁烯共聚物或包含这些类型体系的混合物(共混物)。
组分(A2_2)优选具有包含酸酐基团的成分,其通过主链聚合物与不饱和二羧酸酐、不饱和二羧酸或不饱和二羧酸单烷基酯在足以与聚酰胺良好结合的浓度下通过热或自由基反应引入,为了该目的,优选使用选自以下的试剂:马来酸、马来酸酐、马来酸单丁酯、富马酸、乌头酸和/或衣康酸酐。
优选地,将0.1至4.0wt%的不饱和酸酐接枝到抗冲改性剂组分上作为(A2_2)的成分,或将不饱和二羧酸酐或其前体与另外的不饱和单体一起接枝。接枝度一般优选为0.1-1.0%,尤其优选为0.3-0.7%。具有0.3-0.7%马来酸酐接枝度(MAH接枝度)的乙烯-丙烯共聚物与乙烯-丁烯共聚物的混合物也是组分(A2_2)的可能的成分。用于所述组分的上述可能体系也可以混合物方式使用。
另外,组分(A2_2)还可包含具有官能团的成分,所述官能团例如羧基、酯基、环氧基、唑啉基、碳化二亚胺基、异氰酸酯基、硅烷醇基和羧酸酯基,或包含两种或更多种前述官能团的组合。携带这些官能团的单体可通过共聚作用或接枝与弹性体聚烯烃结合。另外,基于烯烃聚合物的IM也可以通过接枝不饱和硅烷化合物进行修饰,所述不饱和硅烷化合物例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弹性体聚烯烃是无规、交替或嵌段共聚物,具有直链、支化或核-壳结构,并且包含可与聚酰胺的端基反应的官能团,因此使聚酰胺与IM之间具有充分的相容性。
因此,用作组分(A2_2)的IM包括烯烃(例如乙烯、丙烯、1-丁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或烯烃与可共聚单体(例如,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己二烯)的共聚物。
特别优选如下烯烃聚合物:低密度、中密度和高密度的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和前述聚合物的组合。特别地,优选这些烯烃聚合物官能化有酸酐基团。
可用作组分(A2_2)的部分成分的市售抗冲改性剂为:来自Mitsui Chemicals的TAFMER MC201、TAFMER MH5010、TAFMER MH7010、TAFMER MH7020;EXXELOR VA1801、EXXELORVA1803、EXXELOR VA1810、EXXELOR MDEX 94-11,Exxon Mobile Chemical;FUSABONDMN493D、FUSABOND A EB560D;ELVALOY,DuPont。
就组分(A2_2)而言,离聚物也是优选的,其中与聚合物结合的羧基通过金属离子完全或部分地互连。
尤其优选通过接枝马来酸酐官能化的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物,非极性或极性烯烃均聚物和共聚物(其通过接枝马来酸酐形成),以及羧酸官能化共聚物,例如聚(乙烯-共聚-(甲基)丙烯酸)或聚(乙烯-共聚-1-烯烃-共聚-(甲基)丙烯酸),其中酸基被金属离子部分地中和。
本发明的模制组合物优选包含20wt%至88wt%或20wt%至89.8wt%的热塑性混合物(A),其包含聚酰胺(A1)及非基于聚酰胺的热塑性材料(A2),基于混合物A的量,(A2)的浓度占不超过40wt%。在此情况下,组分A1优选包含50-100wt%的脂肪族聚酰胺。组分(A1)更特别为部分结晶脂肪族聚酰胺(组分A1_1)与无定形、部分芳族聚酰胺(组分A1_2)的混合物,脂肪族聚酰胺的百分率至少为50wt%,优选至少60wt%,并且更优选至少65wt%。在此组分(A1_2)的浓度在5-50wt%范围,优选在7-40wt%范围,并且更优选在10-35wt%范围。
因此,组分(A1)由脂肪族聚酰胺或由聚酰胺混合物组成,其包含至少60wt%的脂肪族聚酰胺,优选60到93wt%的脂肪族聚酰胺,分别基于组分(A1)的总量。组分(A1)还可由脂肪族聚酰胺(A1_1)与无定形、部分芳族聚酰胺(A1_2)的混合物组成。
因此,本发明特别地包含以下组成的热塑性模制组合物:
(A)25-84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A):
(A1)60-100wt%的的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
(A1_1)50-95wt%的脂肪族聚酰胺;
(A1_2)5-50wt%的无定形、部分芳族的聚酰胺;
组分(A1_1)和(A1_2)的含量之和为100wt%组分(A1);
(A2)0-40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
(A2_1)0-40wt%的不同于(A1)的热塑性材料;
(A2_2)0-40wt%的不同于(A1)和(A2_1)的抗冲改性剂;
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为100wt%组分(A);
(B)15-60wt%的纤维助剂;
(C)0.1-10wt%的LDS添加剂或LDS添加剂的混合物,至少一种LDS添加剂全部或部分为:
·基于铜、钕、钼、铋和/或锡的金属氧化物,其中排除尖晶石;
·金属磷酸盐,碱性金属磷酸盐;金属碱式磷酸盐,优选基于铜和/或锡的无机化合物;
·氧化锡,优选锑掺杂的氧化锡,更优选涂覆锑掺杂的氧化锡的云母;
(D)0.5-10wt%的白色颜料,更具体地,二氧化钛、氧化锌和硫化锌,更具体地硫化锌;
(E)0-20wt%的不同于C和/或D的粒状填料;
(F)0-2wt%的其他不同的添加剂;
(A)-(F)的总量为100wt%。
所述聚酰胺(A1)可由以下二羧酸制备:己二羧酸、辛二羧酸、壬二羧酸、癸二羧酸、十一烷二羧酸、十二烷二羧酸、十三烷二羧酸、十四烷二羧酸、十五烷二羧酸、十六烷二羧酸、十七烷二羧酸、十八烷二羧酸、C36-二聚脂肪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萘二羧酸、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1,4-二羧酸和/或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1,3-二羧酸(CHDA)及其混合物。
合适的二胺包括如下单体:1,4-丁二胺、1,5-戊二胺、2-甲基-1,5-戊二胺、2-丁基-2-乙基-1,5-戊二胺、1,6-己二胺、2,2,4-三甲基己二胺、2,4,4-三甲基己二胺、1,8-辛二胺、2-甲基-1,8-辛二胺、1,9-壬二胺、1,10-癸二胺、1,11-十一烷二胺、1,12-十二烷二胺、1,13-十三烷二胺、1,14-十四烷二胺、间苯二甲胺和对苯二甲胺。
另外,聚酰胺还可基于内酰胺或氨基羧酸构建,尤其是α,ω-氨基酸或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内酰胺,其中以举例的方式提到以下选择:间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己内酰胺(CL)、ω-氨基己酸、ω-氨基庚酸、ω-氨基辛酸、ω-氨基壬酸、ω-氨基癸酸、ω-氨基十一酸(AUA)、十二内酰胺(LL)和α,ω-氨基十二羧酸(ADA)。己内酰胺、氨基己酸、十二内酰胺和氨基十二羧酸是尤其优选的。
聚酰胺A1_1或A1_2优选具有1.4到3.0的溶液粘度ηrel(在m-甲酚中测定,0.5wt%,20℃),优选在1.5到2.7范围,更优选在1.5到2.4范围。
脂肪族聚酰胺(A1_1)优选为:聚酰胺46、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1212、聚酰胺1010、聚酰胺1012、聚酰胺1210、聚酰胺1112、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69、聚酰胺810或其混合物、共混物、共聚物或合金。特别优选的是PA 1010或聚酰胺46、聚酰胺6及聚酰胺66及其混合物和共聚物。
对于聚酰胺(A1_2),优选共聚物6I/6T、10I/10T、12/6T及MXD6/MXDI。特别优选的是无定形共聚酰胺6I/6T、10I/10T及12/6T,其中6T单元的含量小于50mol%。特别优选的是PA 6I/6T及PA 10I/10T,优选的T∶I组成范围为20∶80到45∶55。至于共聚酰胺MXD6/MXDI,优选富含MXD6的组成,特别是MXD6含量大于80mol%,更优选含量在82到95mol%范围。特别优选的组分(A1_2)选自聚酰胺PA 10I/10T,其I∶T比率在75∶25到50∶50范围,优选70∶30到55∶45范围,特别是60∶40。相较共聚酰胺PA 6I/6T,PA 10I/10T显著降低了向注射方向的横向收缩(从0.3%降为0.1%)。
对于包含聚酰胺组分A1_1和A1_2的聚合物混合物,优选以下组成:(A1_1):PA 66和/或PA 6
(A1_2):PA 6I/6T,其中摩尔比为65∶35至75∶25,或更尤其为67∶33。
(A1_1):PA 6和PA66的混合物,比率为1∶1至1∶4,更尤其为1∶3至1∶4。
(A1_2):PA 6I/6T,其中摩尔比为65∶35至75∶25,或更尤其为67∶33。
(A1_1):PA 610和/或PA1010,其中,在混合物的情况下,组分以1∶1至4∶1的比率使用。
(A1_2):PA 6I/6T,其中摩尔比为65∶35至75∶25,或更尤其为67∶33。
(A1_1):PA66
(A1_2):PA MXD6/MXDI,其中在共聚酰胺中摩尔比为70∶30至90∶10,或更尤其为88∶12。
在这里,组分(A1_1)的百分率在每种情况下优选为50至90wt%,更尤其为60至85wt%,组分(A1_2)优选为10至50wt%,更尤其为15至40wt%。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聚合物混合物(聚酰胺基质)优选以下组成:
(A1_1):55-95wt%的PA 1010或PA 1012
(A1_2):5-45wt%的PA 6I/6T,6I百分率为62-72mol%。
(A1_1):55-85wt%的PA 610或PA 612或PA 1010或PA 1012或PA1210或PA1212或PA 11或PA 12
(A1_2):15-45wt%的PA 6T/6I或PA 10T/10I,6I或10I百分率为55-80(优选60-75)mol%。
(A1_1):70-100wt%,更优选70-90wt%的PA 6和PA 66的混合物,比率为1∶2至1∶4,更尤其为1∶4。
(A1_2):0-30wt%,更优选10-30wt%的PA 6I/6T,其中摩尔比为65∶35至75∶25,或更尤其为67∶33。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组分A1_2具有高于90℃、优选高于110℃、尤其优选高于14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以下实施方案是尤其优选的:
(A1_1):55-85wt%的PA 610或PA 612或PA 1010或PA 1012或PA 1210或PA 1212
(A1_2):15-45wt%的PA 6T/6I或PA 10T/10I,6I或10I的百分率分别为55-80(优选60-75)mol%。
组分(A1_1)的聚酰胺优选选自:聚酰胺46、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1212、聚酰胺1010、聚酰胺1012、聚酰胺1112、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69、聚酰胺810。
所述模制组合物还包含:10到70wt%,优选15到60wt%,且更优选18到55wt%的纤维助剂,优选玻璃纤维(组分B),其以例如短纤维(例如长度0.2-20mm的短切玻璃)或连续纤维(粗纱)的形式使用。玻璃纤维(B)可具有不同的截面,优选具有圆形截面(圆形纤维)和非圆形截面(扁平纤维)的玻璃纤维。
具有圆形截面的玻璃纤维(即圆形玻璃纤维)的直径通常为5-20μm、优选为6-13μm,更优选6-10μm。其优选地用作短玻璃纤维(长0.2至20mm、优选2-12mm的短切玻璃)。
在扁平玻璃纤维的情况下(即具有非圆形截面的玻璃纤维),优选使用其主截面轴同与之垂直的副截面轴的尺寸比大于2.5,优选2.5至6,更优选3至5的那些玻璃纤维。所谓“扁平玻璃纤维”具有卵形、椭圆形、收缩的椭圆形(其称作茧纤维(cocoon fibre)、多边形、矩形、或近似矩形(virtually rectangular)的截面。所使用的扁平纤维的另一特性在于主截面轴长优选为6至40μm,更尤其是15至30μm,副截面轴长优选为3至20μm,更尤其是4至10μm。在这里,扁平纤维具有非常高的堆积密度,也就是说玻璃纤维的截面以尽可能精确地方式填充玻璃纤维截面周围的虚拟矩形至至少70%的程度,优选至少80%的程度,特别优选至少85%的程度。
为了加强本发明的模制组合物,还可以使用具有圆形或非圆形截面的玻璃纤维的混合物,其中扁平玻璃纤维的百分率优选地占主导,也就是说其百分率大于纤维总质量的50%。
组分(B)优选选自:E玻璃纤维(根据ASTM D578-00,其由52-62%二氧化硅、12-16%氧化铝、16-25%氧化钙、0-10%硼砂、0-5%氧化镁、0-2%碱金属氧化物、0-1.5%二氧化钛和0-0.3%氧化铁构成;优选具有密度2.58±0.04g/cm3、弹性拉伸模量70-75Gpa、抗张强度3000-3500MPa和断裂伸长率4.5-4.8%)、A玻璃纤维(63-72%二氧化硅、6-10%氧化钙、14-16%氧化钠和氧化钾、0-6%氧化铝、0-6%氧化硼、0-4%氧化镁)、C玻璃纤维(64-68%二氧化硅、11-15%氧化钙、7-10%氧化钠和氧化钾、3-5%氧化铝、4-6%氧化硼、2-4%氧化镁)、D玻璃纤维(72-75%二氧化硅、0-1%氧化钙、0-4%氧化钠和氧化钾、0-1%氧化铝、21-24%氧化硼)、玄武岩纤维(大致组成如下的矿物纤维:52%SiO2、17%Al2O3、9%CaO、5%MgO、5%Na2O、5%氧化铁和其他金属氧化物)、AR玻璃纤维(55-75%二氧化硅、1-10%氧化钙、11-21%氧化钠和氧化钾、0-5%氧化铝、0-8%氧化硼、0-12%二氧化钛、1-18%氧化锆和0-5%氧化铁)及其混合物。
组分(B)的优选实施方案是基于如下体系的高强度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三元体系或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四元体系,其中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镁的总量基于全部玻璃组成为至少78wt%,优选至少87wt%,优选至少92wt%。
特别地,优选使用以下组成:58-70wt%二氧化硅(SiO2),15-30wt%氧化铝(Al2O3)、5-15wt%氧化镁(MgO)、0-10wt%氧化钙(CaO)和0-2wt%另外的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锆(ZrO2)、氧化硼(B2O3)、二氧化钛(TiO2)或氧化锂(Li2O)。在另一实施方案中,高强度玻璃具有如下组成:60-67wt%二氧化硅(SiO2),20-28wt%氧化铝(Al2O3),7-12wt%氧化镁(MgO),0-9wt%氧化钙(CaO)和0-1.5wt%另外的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锆(ZrO2)、氧化硼(B2O3)、二氧化钛(TiO2)、氧化锂(Li2O)。
高强度玻璃纤维尤其优选以下组成:62-66wt%二氧化硅(SiO2),22-27wt%氧化铝(Al2O3),8-12wt%氧化镁(MgO),0-5wt%氧化钙(CaO)和0-1wt%另外的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锆(ZrO2)、氧化硼(B2O3)、二氧化钛(TiO2)、氧化锂(Li2O)。
高强度玻璃的抗张强度大于或等于3700MPa,优选至少3800或4000MPa,断裂伸长率为至少4.8%,优选至少4.9或5.0%,拉伸弹性模量大于75GPa、优选大于78或80GPa,其中这些玻璃性能在23℃和50%相对湿度下在直径10μm、长度12.7mm的单个纤维上(原始单丝)确定。组分(B1)的这些高强度玻璃纤维的具体实例是Owens Corning的995号S玻璃纤维,Nittobo的T玻璃纤维,3B的HiPertex,Sinoma Jinjing Fiberglass的HS4玻璃纤维,Vetrotex的R玻璃纤维和AGY的S-1和S-2玻璃纤维。
根据本发明所使用的玻璃纤维,例如,用作粗纱(连续纤维)的直径(用于圆形玻璃纤维)以及副截面轴(用于扁平玻璃纤维)为8-20μm、优选12-18μm,其中玻璃纤维的截面可以为圆形、卵形、椭圆形、收缩的椭圆形、多边形、矩形或接近矩形。特别优选的是截面轴比(即,主截面轴与副截面轴之比)为2.5至5的所谓扁平形玻璃纤维。所述连续纤维可利用上述类型的玻璃制造,优选基于E玻璃及各种高强度玻璃的连续纤维。将这些连续纤维通过用于制造长纤维强化的棒状颗粒的已知技术,更尤其是通过拉挤成型技术结合到本发明的聚酰胺模制组合物中,在所述拉挤成型技术中,连续的纤维束(粗纱)用聚合物熔体完全浸渍,然后进行冷却和切割。在该方法中获得的长纤维强化的棒状颗粒,其颗粒长度优选为3-25mm、尤其为4-12mm,可以用常规加工方法(例如注射模制或压缩模制)进一步加工以形成模制制品。
优选的组分(B)为:E玻璃的玻璃纤维,具有非圆形截面(扁平纤维),主截面轴与副截面轴的轴比至少为2.5,尤其是3至5;和/或具有圆形或非圆形截面的高强度玻璃纤维,其玻璃组成基本基于二氧化硅、氧化铝及氧化镁组分,其中氧化镁(MgO)百分率为5-15wt%,氧化钙的百分率为0-10wt%。
作为扁平E玻璃纤维的组分(B)玻璃纤维优选具有密度2.54-2.62g/cm3、拉伸弹性模量70-75GPa、抗张强度3000-3500MPa和断裂伸长率4.5-4.8%,其中机械性能在23℃和50%相对湿度下在直径10μm、长12.7mm的单个纤维上测定。
本发明的玻璃纤维可以适用于热塑性塑料尤其适用于聚酰胺的大小提供,其包含基于氨基或环氧基硅烷化合物的粘合促进剂。
组分(C)的百分率优选为0.5-8wt%,尤其为1-6wt%。
组分(C)优选为对于UV、VIS或IR辐射的吸收系数不为零的LDS添加剂,其在暴露于电磁辐射(优选激光辐射形式)下形成金属晶种,所述金属晶种在化学金属化加工中有助于和/或允许和/或提高金属层沉积,以便在模制制品表面被辐射处产生导体轨道,其中LDS添加剂在可见光和红外线辐射范围具有吸收能力,其吸收系数为至少0.05、优选至少0.1、更优选至少0.2,和/或其中提供有吸收剂,其将辐射能量转移给LDS添加剂。
组分(C)优选地是平均粒径(D50)为50-20000纳米、优选200至15000、更优选300至5000纳米的LDS添加剂。D50值被称为对粒径的测量,是平均粒径的测量,其中50体积%的样品比D50值(中值)细,另外50%样品比D50值(中值)粗。
组分(C)优选包含选自如下的LDS(激光直接成型)添加剂:基于锑、铜、钕、钼、铋或锡的金属氧化物、混合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metal hydroxide oxide)、金属硫化物氧化物(metal sulphide oxide),其中排除尖晶石,例如铜、亚铬酸盐,例如铜铬氧化物,Shepard Black。特别优选的是: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锡和氧化锑的混合物、钕酸铋(Bi2O3.Nd2O3)、钼酸铜(CuO.xMoO3)、氧化锡和氧化铟的混合物及氧化锡和氟化锡的混合物。
尤其优选的是氧化锡及掺杂氧化锡,其中可掺杂如下元素:锑、铟、铋、钼、铝、钛、硅、铁、铜、银、镍和钴。特别优选的是掺杂锑、钛或铜的氧化锡。进一步优选的是氧化锡与至少一种其他氧化物(更特别地氧化锑)的混合物作为LDS添加剂。在此情况下使用的其他金属氧化物,不仅包含高折射系数的无色氧化物,例如特别是二氧化钛、氧化锑(III)、氧化锌、氧化锡和/或二氧化锆,还包含有色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铬、氧化镍、氧化铜、氧化钴,特别是氧化铁(Fe2O3,Fe3O4)。特别优选使用的是氧化锡和氧化锑(III)的混合物。
掺杂的氧化锡和/或金属氧化物和/或氧化锡优选以层状形成于片状基底上,更特别地页硅酸盐上,例如合成或天然云母、滑石、高岭土、玻璃片或SiO2片。优选的用于金属氧化物的基底具体为:云母或云母片。其他可被用作基底的有:片状金属氧化物,例如片状氧化铁、氧化铝、二氧化钛、二氧化硅、LCP(液晶聚合物)、全息颜料或涂覆的石墨片。
另外,组分(C)优选选自:铜(Cu)、锡(Sn)和/或铁(Fe)的磷酸盐、缩聚磷酸盐、膦酸盐、亚磷酸盐及混合的氢氧化-磷酸氧阴离子盐;更特别地选自金属磷酸盐、碱性金属磷酸盐或金属碱式磷酸盐,优选基于铜和/或锡的无机化合物,更特别地三锡磷酸盐(CAS15578-32-3)、三铜磷酸盐(CAS 7798-23-4)、二磷酸铜(CAS 10102-90-6)、碱式磷酸铜(CAS12158-74-6)、铜锡磷酸盐及其混合物。
特别优选的LDS添加剂为碱性磷酸铜、碱式磷酸铜、铜锡磷酸盐、碱性铜锡磷酸盐、磷酸锡、碱性磷酸锡及锑掺杂的氧化锡,后者优选与云母组合使用。特别优选的LDS添加剂基于云母,所述云母表面具有金属掺杂的氧化锡涂层,因为这些添加剂允许所述模制组合物具有更高的色彩明度。特别优选的是锑掺杂的氧化锡。
根据本发明的市售LDS添加剂的实例如下:Merck的Iriotec 8820、8825、8830及Minatec 230A-IR,Keeling&Walker的Stanostat CP40W、Stanostat CP15G和StanostatCP5C。
因此,组分(C)可包含选自下组的LDS添加剂:掺杂氧化锡,优选锑掺杂的氧化锡;金属氧化物与氧化锡的混合物,以层状形成于片状基底上,更特别地页硅酸盐上,例如合成或天然云母、滑石、高岭土、玻璃片或SiO2片;金属掺杂或金属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锡;金属氧化物涂覆云母;用锑掺杂的氧化锡涂覆的云母;氧化锡、氧化锑及任选的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铜铬氧化物;氧化铜;氢氧化铜;碱式磷酸铜;磷酸铜;碱性磷酸铜;铜锡磷酸盐;碱性铜锡磷酸盐;磷酸锡;碱性磷酸锡;或这些LDS添加剂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模制组合物包含0.1到20、优选0.5到10且更优选1到8wt%、更优选2-6wt%或2-5wt%的无机白色颜料(组分(D))。组分(D)为/仅包含无机白色颜料,选自:硫酸钡、氧化锌、硫化锌、锌钡白、钛锌复合氧化物及二氧化钛(金红石,锐钛矿),所述白色颜料优选的平均粒径(D50)为0.1-40μm,优选0.1-20μm,更优选0.1-10μm。特别优选的是硫化锌,特别优选的是仅将硫化锌用作组分(D)。用作组分D的金属氧化物不同于组分C和E。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组分(D)中不含二氧化钛。
组分(E)的百分率优选0-18wt%、更优选0-15wt%、特别优选2-15wt%或3-10wt%。滑石、白垩或碳酸钙(例如)可使得更容易产生金属晶种。
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全部填料都可认为是组分(D)适用的粒状填料。这些尤其包括选自以下的粒状填料:滑石(硅酸镁)、云母、硅酸盐、石英、硅灰石、高岭土、氧化硅、碳酸镁、氢氧化镁、白垩、研磨或沉淀碳酸钙、石灰、长石,不同于组分C和D的无机颜料——例如氧化铁、铁锰氧化物(例如永磁或可磁化金属或合金),中空硅酸盐填料、氧化铝、氮化硼、碳化硼、氮化铝、氟化钙及其混合物。填料还可为经表面处理的形式。
这些填料(组分E)的平均粒径(D50)为0.1-40μm,优选0.2-20μm,更优选为0.3-10μm。颗粒填料形态学指标中优选长径比L/b1和L/b2两者都为不高于10、特别为不高于5,其中长径比描述为q颗粒的最大长度L与其平均宽度b1或b2的商。在这里,b1和b2,其彼此以垂直方向排布在与长度L垂直的平面内。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热塑性聚酰胺模制组合物还可以添加剂(F)的形式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添加剂,其优选地选自:助粘剂、稳定剂、抗老化剂、抗氧化剂、抗臭氧剂、光稳定剂、UV稳定剂、UV吸收剂、UV阻滞剂、无机热稳定剂(尤其是基于卤化铜和碱性金属卤化物)、有机热稳定剂、导电添加剂、碳黑、增光剂、加工助剂、成核剂、结晶促进剂、结晶阻滞剂、助流剂、润滑剂、脱模剂、增塑剂、有机颜料和染料、标记物质及其混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组件,尤其是具有基于上述模制组合物的导体轨道的组件。MID技术的使用领域包括:汽车工程、工业自动化、医学工程学、家用电器工业、消费者电子产品、通信工业技术、计量和分析技术、机械工程和航空航天。因此本发明还涉及制品(组件),尤其是电路载体,其包含根据本发明的模制组合物生产的模制制品。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电路载体被用于制造天线。
这样的模制件为例如:便携式电子设备如PDA、移动电话和其他通信设备的外壳或外壳部件,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医疗设备如助听器、传感器技术或RFID(射频识别)应答器的外壳或外壳部件,或汽车行业如气囊模块和多功能方向盘的部件。
由于利用塑形注射模制进行设计的扩展的可能性,可生产三维电路载体。另外,可集成典型的机械功能如支架、导向器、按钮、插头和其他连接元件。用于E/E和燃料系统的连接器也是可能的。
另一些实施方案详述如下。
一种热塑性模制组合物,其包含以下组分:
(A)20-88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
(A1)60-100wt%的热塑性材料或热塑性材料的混合物;
(A2)0-40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
(A2_1)0-40wt%的不同于(A1)的热塑性材料或不同于(A1)的热塑性材料的混合物;
(A2_2)0-40wt%的不同于(A1)和(A2_1)的抗冲改性剂;
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为100wt%的组分(A);
(B)10-70wt%的纤维助剂;
(C)0.1-10wt%的LDS添加剂或LDS添加剂的混合物,至少一种LDS添加剂选自:基于铜、铟、钕、钼、铋或锡的金属氧化物或其混合物,条件是排除尖晶石;金属磷酸盐;金属碱式磷酸盐;
(D)0.1-20wt%的白色颜料;
(E)0-20wt%的不同于C和/或D的粒状填料;
(F)0-2wt%的其他不同的添加剂;
(A)-(F)的总量为100wt%。
一种热塑性模制组合物,其包含以下组分:
(A)20-88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
(A1)60-100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热塑性材料或热塑性材料的混合物
(A1_1)40-100wt%的脂肪族聚酰胺;
(A1_2)0-60wt%的无定形、部分芳族聚酰胺;
组分(A1_1)和(A1_2)的含量之和为100wt%的组分(A1);
(A2)0-40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
(A2_1)0-40wt%的不同于(A1)的热塑性材料或不同于(A1)的热塑性材料的混合物;
(A2_2)0-40wt%的不同于(A1)和(A2_1)的抗冲改性剂;
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为100wt%的组分(A);
(B)10-70wt%的纤维助剂;
(C)0.1-10wt%的LDS添加剂或LDS添加剂的混合物,至少一种LDS添加剂选自:基于锑、铜、铟、钕、钼、铋或锡的金属氧化物或其混合物,条件是排除尖晶石;金属磷酸盐;金属碱式磷酸盐;
(D)0.1-20wt%的白色颜料;
(E)0-20wt%的不同于C和/或D的粒状填料;
(F)0-2wt%的其他不同的添加剂;
(A)-(F)的总量为100wt%。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包含:
(A1)60-100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
(A1_1)40-100wt%的脂肪族聚酰胺;
(A1_2)0-60wt%的无定形、部分芳族聚酰胺;
组分(A1_1)和(A1_2)的含量之和为100wt%的组分(A1);
(A2)0-40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
(A2_1)0-40wt%的不同于(A1)的热塑性材料;
(A2_2)0-40wt%的不同于(A1)和(A2_1)的抗冲改性剂;
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为100wt%的组分(A)。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1)和/或组分(A2_1)选自:聚酰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烯烃、聚甲醛、聚酯(尤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砜(尤其是PSU、PESU、PPSU类型)、聚苯醚、聚苯硫醚、聚亚苯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酰亚胺、聚醚酰胺、聚酯酰胺、聚醚酯酰胺、聚氨酯(尤其是TPU及PUR类型)、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物。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1)的百分率为5-40wt%,优选为5-30wt%或5-20wt%,分别都是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2)选自:烯烃聚合物,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及所述聚合物的组合,优选采用酸酐基团官能化,和/或其特征在于:组分(A2_2)的百分率为5-40wt%,优选为5-30wt%或5-20wt%,分别都是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1)由脂肪族聚酰胺构成或由聚酰胺混合物构成,所述聚酰胺混合物包含至少60wt%的脂肪族聚酰胺,优选60到93wt%的脂肪族聚酰胺,分别基于组分(A1)的总量;和/或其特征在于:组分(A1)由脂肪族聚酰胺(A1_1)和无定形、部分芳族聚酰胺(A1_2)的混合物构成。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1_1)的脂肪族聚酰胺选自:聚酰胺46、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1212、聚酰胺1010、聚酰胺1012、聚酰胺1210、聚酰胺1112、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69、聚酰胺810或其混合物、共聚物、共混物或合金,特别优选的是聚酰胺46、聚酰胺6及聚酰胺66及其混合物和共聚物,或仅基于不多于6个碳原子的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和/或二胺和二羧酸单元的均聚酰胺或共聚酰胺,更优选仅基于不多于6个碳原子的二胺和二羧酸单元,或仅基于多于6个碳原子的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和/或二胺和二羧酸单元的均聚酰胺或共聚酰胺,更优选仅基于多于6个碳原子的二胺和二羧酸单元。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1)选自:不同于(A1)的聚酰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烯烃、聚甲醛、聚酯(尤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砜(尤其是PSU、PESU、PPSU类型)、聚苯醚、聚苯硫醚、聚亚苯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酰亚胺、聚醚酰胺、聚酯酰胺、聚醚酯酰胺、聚氨酯(尤其是TPU及PUR类型)、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物。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1)的百分率为5-40wt%,优选为5-30wt%或5-20wt%,分别都是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2)选自:烯烃聚合物,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及所述聚合物的组合,优选采用酸酐基团官能化,和/或其中组分(A2_2)的含量在5-40wt%范围,优选5-30wt%范围或5-20wt%范围,分别都是占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1)由脂肪族聚酰胺构成或由聚酰胺混合物构成,组分(A1)包含至少60wt%的脂肪族聚酰胺,优选60到93wt%的脂肪族聚酰胺,分别基于组分(A1)的总量。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的百分率为25-84wt%,优选为30-80wt%,优选组分(A)仅仅由聚酰胺或聚酰胺混合物形式的组分(A1)形成。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B)的百分率为15-60wt%,优选为18-55wt%,和/或其特征在于:组分(B)的玻璃纤维以短纤维的形式存在,优选以长度0.2-20mm的短切玻璃的形式或以连续纤维的形式存在。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B)由玻璃纤维形成,优选以根据ASTM D578-00的非圆形截面的E-玻璃纤维形式形成,其主截面轴同与之垂直的副截面轴的尺寸比大于2.5,优选2.5至6,更优选3至5,优选由52-62%二氧化硅、12-16%氧化铝、16-25%氧化钙、0-10%硼砂、0-5%氧化镁、0-2%碱金属氧化物、0-1.5%二氧化钛和0-0.3%氧化铁构成,或者优选组分(B)的所述玻璃纤维为基于如下体系的高强度玻璃纤维的形式: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三元体系或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四元体系,此时它们优选具有如下组成:58-70wt%、优选60-67wt%的二氧化硅(SiO2),15-30wt%、优选20-28wt%的氧化铝(Al2O3),5-15wt%、优选7-12wt%的氧化镁(MgO),0-10wt%、优选0-9wt%的氧化钙(CaO)和0-2wt%、优选0-1.5wt%的另外的氧化物,例如特别是二氧化锆(ZrO2)、氧化硼(B2O3)、二氧化钛(TiO2)或氧化锂(Li2O)或这些氧化物的组合。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C)的百分率为0.5-8wt%,优选为1-6wt%。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C)是平均粒径(d50)为50-20000纳米、优选200至15000、尤其优选300至5000纳米的LDS添加剂。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C)为选自如下的LDS添加剂:金属掺杂或金属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锡,优选锑掺杂或氧化锑掺杂的氧化锡;金属氧化物与氧化锡的混合物,以层状形成于片状基底上,更特别地页氧化硅盐,例如优选合成或天然云母、滑石、高岭土、玻璃片或SiO2片;用锑掺杂的氧化锡涂覆的云母;氧化锡与氧化锑和/或氧化铟和/或氟化锌的混合物;氧化铜;氢氧化铜;碱式磷酸铜;磷酸铜;碱性磷酸铜;铜锡磷酸盐;碱性铜锡磷酸盐;磷酸锡;碱性磷酸锡;或这些LDS添加剂的混合物。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D)的百分率为0.5到20wt%,优选为5-10wt%,更优选为1-8wt%,非常优选为2-6wt%或2-5wt%,和/或其特征在于:组分(D)选自:硫酸钡;二氧化钛(优选金红石或锐钛矿变体);氧化锌;锌钡白;钛锌复合氧化物;硫化锌;或其混合物,特别是硫化锌,此时优选组分(D)仅由硫化锌形成。
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E)的百分率为0-18wt%、优选为0-15wt%、更优选为2-15wt%或3-10wt%。
一种组件,更特别地带电子导体轨道的组件,其基于根据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优选作为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特别是PDA、移动电话和通信设备的外壳或外壳部件,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医疗设备如特别是助听器、传感器技术或RFID应答器的外壳或外壳部件,或汽车行业如特别是气囊模块和多功能方向盘的部件。
附图说明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借助如下附图描述于下文中:
图1示出激光成型的参数;并且
图2示出激光激活及金属化后的样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利用具体的工作实施例(B),并且与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较低效率的体系(VB)比较来描述本发明。下述工作实施例旨在支持本发明和解释与现有技术的差异,而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一般主题(由权利要求所定义)。
实施例B1至B17和对比例VB1至VB6
以预定加工参数(见表1)将表2和3中的组分在来自Werner und Pfleiderer的螺杆直径25mm的双螺杆挤出机中复合。所述聚酰胺颗粒和添加剂按计量进入进料区,而玻璃纤维通过侧进料机3(模具之前的缸单元)按计量进入聚合物熔体。所述复合物以挤出物的形式离开3mm直径的喷嘴,并在水冷却后造粒。颗粒在30毫巴的减压下在110℃下干燥24小时。使用Arburg Allrounder 320-210-750机器对上述复合的制剂进行注射模制以给出试样,其中区域1到4具有预定的料筒温度并具有预定的模制温度(见表1)。
表1:本发明和对比例的复合和注射模制条件
表2:实施例B1到B8的组成及性能
1)MET=拉伸弹性模量
表3:对比例VB1到VB6及实施例B9的组成及性能
1)MET=拉伸弹性模量
表4:实施例B10到B17的组成及性能
关键材料:
PA 6I/6T(70∶30) 基于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1,6-己二胺的无定形部分芳族聚酰胺,玻璃化转变温度125℃,溶液粘度1.54。
PA 10I/10T(60∶40) 基于1,10-癸二胺、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的无定形部分芳族聚酰胺,玻璃化转变温度101℃,溶液粘度1.59。
PA 1010 基于1,10-癸二胺和癸二羧酸的部分结晶脂肪族聚酰胺,熔点200℃,溶液粘度1.78。
PA 6 基于己内酰胺的部分结晶脂肪族聚酰胺,熔点225℃,溶液粘度1.90。
PA 66 基于1,6-己二胺及己二羧酸的部分结晶脂肪族聚酰胺,熔点260℃,溶液粘度1.85。
PA 610 基于1,6-己二胺及癸二羧酸的部分结晶脂肪族聚酰胺,熔点223℃,溶液粘度1.88。
PA 612 基于1,6-己二胺及十二烷二羧酸的部分结晶脂肪族聚酰胺,熔点217℃,溶液粘度1.84。
A型玻璃纤维 Owens Corning Fibreglass的长4.5mm、直径10μm(圆形截面)的Vetrotex995短切E玻璃纤维。
B型玻璃纤维 NITTO BOSEKI,Japan的长3mm、主截面轴28μm、副截面轴7μm、轴比4(非圆形截面)CSG3PA-820的短切E玻璃纤维。
C型玻璃纤维 GF O.C.HPXSS PAX95 10-4(OwensCorning(US))
LDS 添加剂1 Irotec 8825,云母上的氧化锡和氧化锑,Merck
LDS添加剂2 铬酸铜(Shepherd)
LDS添加剂3 锡基金属磷酸盐,Fabulase 330(Budenheim)
LDS添加剂4 Iriotec 8850,二氧化钛上的锡/锑氧化物,Merck
LDS添加剂5 Minatec 230 A-IR,锡锑锡石(CAS 68187-54-2),Merck
二氧化钛 KRONOS 2222二氧化钛,白色颜料,>92.5%二氧化钛,金红石,涂层:Al、Si、聚硅氧烷,d500.21μm,D4.0g/cm3
硫化锌 Sachtolith HD-S硫化锌(Sachtleben),平均粒径在0.30到0.35μm范围。
滑石 Microtalc IT Extra Mondo Minerals
根据以下标准对以下试样进行了测量。
(热-)机械性能:
根据ISO 527以1mm/分钟的拉伸速度测定拉伸弹性模量,依照ISO527以5mm/分钟的拉伸速度(非增强版)或以5mm/分钟的拉伸速度(增强版)在温度为23℃下测定所产生的应力、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所使用的试样为ISO拉伸哑铃,标准:ISO/CD 3167,类型Al,170×20/10×4mm。
根据ISO 179在ISO测试棒上(标准:ISO/CD 3167,类型Al,80×10×4mm)在温度为23℃下测量冲击强度及Charpy缺口冲击强度。
基于ISO标准11357-11-2利用颗粒样品测定了热性能(熔化温度(Tm)、熔融焓(ΔHm))、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20℃/分钟的加热速度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对于玻璃化转变温度(Tg),报告中期或转折点温度。
根据DIN EN ISO 307在20℃下利用浓度0.5wt%的m-甲酚溶液测定了相对粘度(ηrel)。所使用的样品包含颗粒。
说明中描述了对上述方法的偏差。
根据ISO 75在ISO冲击棒(尺寸80×10×4mm)上测定了HDT A(1.8MPa)及HDT B(0.45MPa)形式的耐热变形性能。
激光成型:
为了评价金属化行为,借助于Nd:YAG激光器对注射模制件(板60×60×2mm)进行成型,然后在镀铜浴中进行无电流金属化。在激光成型中,辐射模制件表面上18个测量为4×4mm大小的相邻区域。借助于Trumpf TruMark Station 5000激光器在波长1064mm处以300到7200mm速率下进行激光成型。在这一成型过程中,对脉冲频率(在10-80kHz范围)和开口(脉冲重叠,在0.03到0.09mm范围)都进行了改变。在激光成型过程后,将模制件进行清洗操作以除去激光加工的残余物。之后再将模制件连续通过具有表面活性剂和去离子水的超声波浴。清洗之后,再将模制件在还原性镀铜浴(MID Copper 100XB Strike及MIDCopper100XB Build,Mac Dermid)中在55到65℃下连续进行金属化。在Strike浴中的停留时间为20分钟,而在Build浴中的停留时间为1-3小时。MID Copper 100XB Build浴中在激光辐射区域铜的沉积速率(铜层的厚度)为平均3至5μm/h。
金属化率:
金属化率通过计算金属化区域占区域总数量的比率得到。总体而言,利用不同参数的激光在每个样品板上成型出32个区域(如图1所示),在依照上述方法进行金属化。金属化区域仅指在上述金属化步骤中完全且均匀金属化的那些区域。图2示出了经激光成型及金属化后的样品板,其中对角线以下从左下到右上的区域要么未金属化,要么金属化不足(即金属化未完全或不均匀)。
对于所有模制互连器件(MID)技术,化学还原性铜沉积都是关键的初期金属化操作,其对整层的质量是决定性的。因此,评估主金属层的质量是完全足够的。为了得到完整的MID部件,一般还要在第一铜层(主层)的基础上沉积镍,之后再沉积最后一层沉浸金。将理解的是,其他金属层,例如额外的铜、钯、锡或银层也可应用于主层之上。
色彩明度L*:
利用Datacolor的分光光度计(仪器命名:Datacolor 650),对照涂白的金属对照板,测定了尺寸2×40×50mm的样品(色板)的CIE L*a*b*值(DIN 6174),测试条件如下:测量模式:反射,测量几何:D/8°,照明:D 5410,光泽:包含,校准:UV校准,孔板:SAV。用于比色法测试的色板是利用本发明的材料和对比例的材料,在Auburg的全电子注射模制机(设备命名:ARBURG Allrounder 320A 500-170)上用加热的模具注射模制的。
注射模制参数列于表1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使用了LDS添加剂1或3),相较利用LDS添加剂1的对比例,具备明显更好的机械性能,更具体地,更高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特别是当同时使用白色颜料时,如B6与VB6的比较所示。与此平行的,本发明的模制组合物具备相同或近似的良好金属化率并具有更浅的本征色,正如高得多的色彩明度值L*所反映的。因此,对于VB6,测得100%的金属化率及42的色彩明度L*,而对于B6,测得了同样为100%的金属化率,但色彩明度值为高得多的82。将B5与B6、B7与B8比较发现,相同LDS添加剂的情况下,利用硫化锌作为白色颜料替代二氧化钛,所测得的机械性能均一贯地更好。

Claims (50)

1.一种热塑性模制组合物,其包含以下组分:
(A)20-88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
(A1)60-100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热塑性材料或热塑性材料的混合物
(A1_1)40-100wt%的脂肪族聚酰胺;
(A1_2)0-60wt%的无定形、部分芳族聚酰胺;
组分(A1_1)和(A1_2)的含量之和为100wt%的组分(A1);
(A2)0-40wt%的包含以下组分的混合物:
(A2_1)0-40wt%的不同于(A1)的热塑性材料或不同于(A1)的热塑性材料的混合物;
(A2_2)0-40wt%的不同于(A1)和(A2_1)的抗冲改性剂;
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为100wt%的组分(A);
(B)10-70wt%的玻璃纤维形式的纤维助剂;
(C)0.5-8wt%的LDS添加剂或LDS添加剂的混合物,至少一种LDS添加剂选自:基于锑、铜、铟、钕、钼、铋或锡的金属氧化物或其混合物,条件是排除尖晶石;金属磷酸盐;金属碱式磷酸盐;
(D)1-5wt%的白色颜料;
(E)0-20wt%的不同于C和/或D的粒状填料;
(F)0-2wt%的其他不同的添加剂;
(A)-(F)的总量为10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1_1)的脂肪族聚酰胺选自:
聚酰胺46、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1212、聚酰胺1010、聚酰胺1012、聚酰胺1210、聚酰胺1112、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69、聚酰胺810或其混合物或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1_1)的脂肪族聚酰胺选自仅基于不多于6个碳原子的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和/或二胺和二羧酸单元的均聚酰胺或共聚酰胺,
或仅基于多于6个碳原子的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和/或二胺和二羧酸单元的均聚酰胺或共聚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1_1)的脂肪族聚酰胺选自仅基于不多于6个碳原子的二胺和二羧酸单元的均聚酰胺或共聚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1_1)的脂肪族聚酰胺选自仅基于多于6个碳原子的二胺和二羧酸单元的均聚酰胺或共聚酰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1)选自:不同于(A1)的聚酰胺、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烯烃、聚甲醛、聚酯、聚砜、聚苯醚、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酰亚胺、聚醚酰胺、聚酯酰胺、聚醚酯酰胺、聚氨酯、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1)选自:不同于(A1)的聚酰胺、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烯烃、聚甲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SU、PPSU、聚苯硫醚、聚亚苯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酰亚胺、聚醚酰胺、聚酯酰胺、聚醚酯酰胺、TPU、PUR、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1)的含量为5-40wt%,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1)的含量为5-30wt%,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1)的含量为5-20wt%,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2)选自:烯烃聚合物,包括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及所述聚合物的组合,
和/或其中组分(A2_2)的含量在5-40wt%范围,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2)选自:烯烃聚合物,包括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及所述聚合物的组合,
和/或其中组分(A2_2)的含量在5-40wt%范围,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2)选自:烯烃聚合物,包括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及所述聚合物的组合,采用酸酐基团官能化,
和/或其中组分(A2_2)的含量在5-40wt%范围,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2)选自:烯烃聚合物,包括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及所述聚合物的组合,采用酸酐基团官能化,
和/或其中组分(A2_2)的含量在5-40wt%范围,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2)选自:烯烃聚合物,包括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及所述聚合物的组合,
和/或其中组分(A2_2)的含量在5-30wt%范围,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2)选自:烯烃聚合物,包括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及所述聚合物的组合,
和/或其中组分(A2_2)的含量在5-30wt%范围,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2)选自:烯烃聚合物,包括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及所述聚合物的组合,采用酸酐基团官能化,
和/或其中组分(A2_2)的含量在5-30wt%范围,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2)选自:烯烃聚合物,包括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及所述聚合物的组合,采用酸酐基团官能化,
和/或其中组分(A2_2)的含量在5-30wt%范围,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2)选自:烯烃聚合物,包括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及所述聚合物的组合,
和/或其中组分(A2_2)的含量在5-20wt%范围,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2)选自:烯烃聚合物,包括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及所述聚合物的组合,
和/或其中组分(A2_2)的含量在5-20wt%范围,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2)选自:烯烃聚合物,包括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及所述聚合物的组合,采用酸酐基团官能化,
和/或其中组分(A2_2)的含量在5-20wt%范围,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2)选自:烯烃聚合物,包括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及所述聚合物的组合,采用酸酐基团官能化,
和/或其中组分(A2_2)的含量在5-20wt%范围,基于组分(A1)、(A2_1)和(A2_2)的含量之和。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1)由脂肪族聚酰胺构成或由聚酰胺混合物构成,所述聚酰胺混合物包含至少60wt%的脂肪族聚酰胺,基于组分(A1)的总量。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1)由脂肪族聚酰胺构成或由聚酰胺混合物构成,所述聚酰胺混合物包含60到93wt%的脂肪族聚酰胺,基于组分(A1)的总量。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的百分率为25-84wt%。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的百分率为30-80wt%。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仅仅由聚酰胺或聚酰胺混合物形式的组分(A1)形成。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B)的百分率为15-60wt%,
和/或其特征在于:组分(B)的玻璃纤维以短纤维的形式存在,或以连续纤维的形式存在。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B)的百分率为18-55wt%,
和/或其特征在于:组分(B)的玻璃纤维以短纤维的形式以长度0.2-20mm的短切玻璃的形式存在。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B)由根据ASTM D578-00的非圆形截面的E-玻璃纤维形式的玻璃纤维形成,其主截面轴同与之垂直的副截面轴的尺寸比大于2.5。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B)由根据ASTM D578-00的非圆形截面的E-玻璃纤维形式的玻璃纤维形成,其主截面轴同与之垂直的副截面轴的尺寸比为2.5至6。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B)由根据ASTM D578-00的非圆形截面的E-玻璃纤维形式的玻璃纤维形成,其主截面轴同与之垂直的副截面轴的尺寸比为3至5。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B)由E-玻璃纤维形式的玻璃纤维形成,由52-62%二氧化硅、12-16%氧化铝、16-25%氧化钙、0-10%硼砂、0-5%氧化镁、0-2%碱金属氧化物、0-1.5%二氧化钛和0-0.3%氧化铁构成,或者
组分(B)的所述玻璃纤维为基于如下体系的高强度玻璃纤维的形式: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三元体系或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四元体系。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B)由基于如下体系的高强度玻璃纤维形成: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三元体系或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四元体系,此时它们具有如下组成:58-70wt%的二氧化硅(SiO2),15-30wt%的氧化铝(Al2O3),5-15wt%的氧化镁(MgO),0-10wt%的氧化钙(CaO)和0-2wt%的另外的氧化物,包括二氧化锆(ZrO2)、氧化硼(B2O3)、二氧化钛(TiO2)或氧化锂(Li2O)或这些氧化物的组合。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B)由基于如下体系的高强度玻璃纤维形成: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三元体系或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四元体系,此时它们具有如下组成:60-67wt%的二氧化硅(SiO2),20-28wt%的氧化铝(Al2O3),7-12wt%的氧化镁(MgO),0-9wt%的氧化钙(CaO)和0-1.5wt%的另外的氧化物,包括二氧化锆(ZrO2)、氧化硼(B2O3)、二氧化钛(TiO2)或氧化锂(Li2O)或这些氧化物的组合。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C)的百分率为1-6wt%。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C)是平均粒径d50为50-20000纳米的LDS添加剂。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C)是平均粒径d50为200至15000纳米的LDS添加剂。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C)是平均粒径d50为300至5000纳米的LDS添加剂。
4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C)为选自如下的LDS添加剂:金属掺杂或金属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锡,包括锑掺杂或氧化锑掺杂的氧化锡;金属氧化物与氧化锡的混合物,以层状形成于片状基底上;用锑掺杂的氧化锡涂覆的云母;氧化锡与氧化锑和/或氧化铟和/或氟化锌的混合物;氧化铜;氢氧化铜;碱式磷酸铜;磷酸铜;铜锡磷酸盐;碱性铜锡磷酸盐;磷酸锡;碱性磷酸锡;或这些LDS添加剂的混合物。
4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C)为选自如下的LDS添加剂:锑掺杂或氧化锑掺杂的氧化锡;金属氧化物与氧化锡的混合物,以层状形成于片状基底上;用锑掺杂的氧化锡涂覆的云母;氧化锡与氧化锑和/或氧化铟和/或氟化锌的混合物;氧化铜;氢氧化铜;磷酸铜;碱性磷酸铜;铜锡磷酸盐;碱性铜锡磷酸盐;磷酸锡;碱性磷酸锡;或这些LDS添加剂的混合物。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D)的百分率为2-5wt%,
和/或其特征在于:组分(D)选自:硫酸钡;二氧化钛,包括金红石或锐钛矿变体;氧化锌;锌钡白;钛锌复合氧化物;硫化锌;或其混合物。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D)包含硫化锌,或仅由硫化锌形成。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E)的百分率为0-18wt%。
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E)的百分率为2-15wt%。
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E)的百分率为3-10wt%。
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1)选自:不同于(A1)的聚酰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甲醛、聚酯、聚砜、聚苯醚、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酰亚胺、聚醚酰胺、聚酯酰胺、聚醚酯酰胺、聚氨酯、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和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物。
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2_1)选自:不同于(A1)的聚酰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甲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SU、PPSU、聚苯硫醚、聚亚苯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酰亚胺、聚醚酰胺、聚酯酰胺、聚醚酯酰胺、TPU、PUR、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和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物。
49.一种组件,其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48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
50.一种带电子导体轨道的组件,其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48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组合物,作为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PDA、移动电话和通信设备的外壳或外壳部件,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医疗设备包括助听器、传感器技术、或RFID应答器的外壳或外壳部件,或汽车行业包括气囊模块和多功能方向盘的部件。
CN201410783973.7A 2013-12-20 2014-12-16 塑料模制组合物及其用途 Active CN1047258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199139.0 2013-12-20
EP13199139.0A EP2886606B1 (de) 2013-12-20 2013-12-20 Kunststoffformmasse und deren Verwend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5847A CN104725847A (zh) 2015-06-24
CN104725847B true CN104725847B (zh) 2018-10-12

Family

ID=49882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83973.7A Active CN104725847B (zh) 2013-12-20 2014-12-16 塑料模制组合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3538B2 (zh)
EP (1) EP2886606B1 (zh)
JP (1) JP6510806B2 (zh)
KR (1) KR102198626B1 (zh)
CN (1) CN104725847B (zh)
CA (1) CA2874759C (zh)
TW (1) TWI6513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75919B2 (ja) * 2012-09-14 2015-02-25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ーダイレクトストラクチャリング用樹脂組成物、樹脂成形品、およびメッキ層付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EP2949704B1 (de) * 2012-12-21 2019-04-24 Ems-Patent Ag Anfärberesistente artikel und ihre verwendung
US10414863B2 (en) * 2014-12-18 2019-09-17 Victrex Manufacturing Limited Polymeric materials
KR101806597B1 (ko) * 2014-12-24 2018-01-11 롯데첨단소재(주) 레이저 직접 성형용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성형품
BR112018001705A2 (pt) * 2015-07-28 2018-09-18 Merck Patent Gmbh polímeros e revestimentos marcáveis com laser
JP6266852B2 (ja) * 2015-10-08 2018-01-24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樹脂成形品、メッキ付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アンテナを有する携帯電子機器部品の製造方法
JP6690230B2 (ja) * 2015-12-25 2020-04-28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CN105754141B (zh) * 2016-03-16 2018-11-23 四川大学 含铋敏化助剂在制备可激光直接成型的树脂组合物中的应用
EP3222649B1 (de) * 2016-03-23 2018-04-18 Ems-Patent Ag Hochtemperaturbeständige polyamidformmassen und deren verwendungen insbesondere im automobilbereich
US20190322861A1 (en) * 2016-04-29 2019-10-24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Engineering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s with high nano molding bonding strength and laser direct structuring function
TW201821534A (zh) * 2016-07-29 2018-06-16 巴斯夫歐洲公司 用於雷射燒結粉末之包含聚芳醚的聚醯胺摻合物
CN106398012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北海威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显示器壳体的塑胶材料及加工方法
KR102646677B1 (ko) * 2016-12-14 2024-03-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레이저 다이렉트 스트럭쳐링용 수지 조성물
EP3558674B3 (en) 2016-12-21 2022-08-31 Athlone Extrusions Limited A thermoformable extruded sheet with granite effect
KR102037569B1 (ko) * 2016-12-26 2019-10-28 롯데첨단소재(주) 레이저 직접 구조화용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성형품
KR101941343B1 (ko) * 2016-12-30 2019-01-22 롯데첨단소재(주) 레이저 직접 구조화 공정용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KR101894643B1 (ko) * 2016-12-30 2018-09-03 롯데첨단소재(주) 폴리아미드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KR101941342B1 (ko) * 2016-12-30 2019-01-22 롯데첨단소재(주) 레이저 직접 구조화 공정용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EP3568437B1 (en) * 2017-01-11 2023-07-26 SHPP Global Technologies B.V. Laser platable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s with a laser activatable metal compound and shaped articles therefrom
US11028250B2 (en) * 2017-01-11 2021-06-08 Shpp Global Technologies B.V. Composition with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laser plating performance by core-shell structure LDS additive with metal compounds coated on mineral filler surface
WO2018141769A1 (de) * 2017-02-03 2018-08-09 Merck Patent Gmbh Additiv für lds-kunststoffe
DE102017207143A1 (de) 2017-04-27 2018-10-31 Sivantos Pte. Lt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Tragrahmens eines Hörhilfegeräts und Tragrahmen sowie Hörhilfegerät
CN107286646B (zh) * 2017-07-21 2019-05-24 上海日之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光阻燃尼龙组合物
CN113292849A (zh) * 2017-10-03 2021-08-24 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树脂成型品
CN111108155B (zh) * 2017-10-03 2022-04-05 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金属树脂复合体、树脂组合物和金属树脂复合体的制造方法
WO2019100198A1 (en) * 2017-11-21 2019-05-31 Evonik Degussa Gmbh Semi-transparent polymer composite comprising a linear aliphatic polyamide
WO2019143200A1 (ko) * 2018-01-18 2019-07-25 주식회사 엘지하우시스 분말 슬러쉬 몰딩용 열가소성 폴리우레탄 조성물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자동차 내장재용 표피재
DE102018101790A1 (de) 2018-01-26 2019-08-01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Dichteinsatz
CN108219284A (zh) * 2018-02-09 2018-06-29 苏州虹吸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塑料合金组合物、车辆结构增强部件以及车辆
JP7234204B2 (ja) 2018-02-27 2023-03-07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成形品、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メッキ付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108424648B (zh) * 2018-04-20 2021-02-05 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CN108976753A (zh) * 2018-08-03 2018-12-11 陈强挥 一种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240966B1 (ko) * 2018-12-28 2021-04-15 롯데첨단소재(주) 폴리아미드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성형품
CN113710738A (zh) 2019-03-20 2021-11-26 提克纳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相机模块的致动器组件
KR20210148198A (ko) 2019-03-20 2021-12-07 티코나 엘엘씨 카메라 모듈에서 사용하기 위한 중합체 조성물
CN110229507A (zh) * 2019-06-28 2019-09-13 江苏晋伦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激光标记无卤阻燃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73021A (zh) * 2019-07-26 2019-10-25 东莞市众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pa5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11643566B2 (en) 2019-09-09 2023-05-09 Xerox Corporation Particulate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 metal precursor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methods associated therewith
EP4036172A4 (en) * 2019-09-27 2023-10-11 Kolon Plastics, Inc.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REINFORCED BY LONG FIBERS OF HIGH STRENGTH OBTAINED BY MELTING MIXTURE OF AN ALIPHATIC POLYAMIDE RESIN AND AN AROMATIC POLYAMIDE RESIN
WO2021095914A1 (ko) * 2019-11-13 2021-05-20 주식회사 동성코퍼레이션 안테나 기구,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샤크 안테나
US20220380577A1 (en) * 2020-02-06 2022-12-01 Nitto Boseki Co., Ltd. Glass-fiber-reinforced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glass-fiber-reinforced resin article
CN116426093A (zh) * 2020-06-09 2023-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天线振子的塑料
CH717555A1 (de) * 2020-06-22 2021-12-30 Ems Chemie Ag Polyamid-Formmasse mit niedrigem dielektrischem Verlustfaktor.
CN113831672B (zh) * 2020-06-24 2023-05-16 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共混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天线支架及终端
CN111777858B (zh) * 2020-06-30 2022-09-13 杭州本松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热熔焊接强度的聚酰胺组合物及由其制备的模塑制品
EP3945114A1 (en) * 2020-07-28 2022-02-02 MEP Europe B.V.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 for laser direct structuring
WO2022080725A1 (ko) * 2020-10-13 2022-04-21 주식회사 삼일화학 생분해성 및 항균성 황토 마스터배치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라스틱 제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262187B1 (ko) * 2020-10-13 2021-06-08 주식회사 삼일화학 생분해성 및 항균성 황토 마스터배치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라스틱 제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262190B1 (ko) * 2020-10-13 2021-06-08 주식회사 삼일화학 항균성 황토 마스터배치용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플라스틱 제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961484B (zh) * 2021-05-14 2021-07-20 苏州奥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刻蚀剂、激光刻蚀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12976B (zh) * 2021-10-11 2023-04-28 四川大学 含钼敏化助剂在树脂组合物的激光活化选择性金属化工艺中的应用
CN113956605B (zh) * 2021-12-03 2023-10-24 四川大学 一种氧化物在制备可激光活化选择性金属化的树脂组合物中的应用
EP4303259A1 (en) 2022-07-06 2024-01-10 Ems-Chemie Ag Polyamide parts with low fuel permeation
WO2024068509A1 (en) * 2022-09-27 2024-04-04 Basf Se Thermoplastic moulding compositions having an improved colour stability-1
WO2024068510A1 (en) * 2022-09-27 2024-04-04 Basf Se Thermoplastic moulding compositions having an improved colour stability-2
WO2024068508A1 (en) * 2022-09-27 2024-04-04 Basf Se Thermoplastic moulding compositions having an improved colour stability-3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1357A (zh) * 2007-11-16 2010-10-13 Ems专利股份公司 填充型聚酰胺模塑材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85085A (en) 1976-06-21 1981-02-25 Ici Ltd Polyamide compositions
US4923924A (en) * 1985-12-06 1990-05-08 Borg-Warner Chemicals, Inc. Thermoplastic impact modified polyamide-polyphenylene ether composition
EP1018534A3 (en) 1999-01-08 2002-01-09 Ube Industries, Ltd.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weld strength
JP2000204241A (ja) 1999-01-08 2000-07-25 Ube Ind Ltd ウエルド強度に優れた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DE10132092A1 (de) 2001-07-05 2003-01-23 Lpkf Laser & Electronics Ag Leiterbahnstrukturen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JP5384801B2 (ja) 2007-04-19 2014-01-08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黒色のレーザー溶着用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成形品
US10119021B2 (en) * 2008-05-23 2018-11-06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Flame retardant laser direct structuring materials
JP2010037372A (ja) 2008-08-01 2010-02-18 Toray Ind Inc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5407530B2 (ja) 2009-04-30 2014-02-05 東洋紡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品
JP5750905B2 (ja) 2010-01-29 2015-07-22 東レ株式会社 難燃性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KR20180038065A (ko) 2010-10-26 2018-04-13 사빅 글로벌 테크놀러지스 비.브이. 모든 색상 성능을 가진 레이저 직접 스트럭쳐링 물질
EP2676799B1 (en) 2011-03-18 2014-06-11 Mitsubishi Chemical Europe GmbH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resin molded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oring resin molded article with plated layer
JP2011132550A (ja) * 2011-04-07 2011-07-07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導電性軸状成形品
EP2639262A1 (en) 2012-03-16 2013-09-18 Mitsubishi Chemical Europe GmbH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
WO2013141157A1 (ja) * 2012-03-23 2013-09-26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樹脂成形品、及びメッキ層付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EP2709851B1 (en) * 2012-06-06 2016-04-13 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 Corporation Resin composition for laser direct structuring, resin-mold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lded article with plated layer
WO2014042071A1 (ja) * 2012-09-14 2014-03-20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樹脂成形品、及びメッキ層付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5675919B2 (ja) * 2012-09-14 2015-02-25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ーダイレクトストラクチャリング用樹脂組成物、樹脂成形品、およびメッキ層付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US20140206800A1 (en) * 2013-01-22 2014-07-24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Nanoscale-Sized Particle Additives For Laser Direct Structuring And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And Use Thereof
KR101773353B1 (ko) * 2016-04-19 2017-08-31 주식회사 오르페오사운드웍스 이어셋의 음색 보상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1357A (zh) * 2007-11-16 2010-10-13 Ems专利股份公司 填充型聚酰胺模塑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20909A (ja) 2015-07-02
KR102198626B1 (ko) 2021-01-06
CN104725847A (zh) 2015-06-24
EP2886606A1 (de) 2015-06-24
CA2874759A1 (en) 2015-06-20
CA2874759C (en) 2022-08-09
US20150175803A1 (en) 2015-06-25
JP6510806B2 (ja) 2019-05-08
KR20150073093A (ko) 2015-06-30
EP2886606B1 (de) 2017-11-15
TWI651367B (zh) 2019-02-21
TW201538628A (zh) 2015-10-16
US10633538B2 (en)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5847B (zh) 塑料模制组合物及其用途
TWI540178B (zh) 塑膠模製組成物及其用途
JP6242846B2 (ja) ポリアミド成形材料およびその使用
TWI659062B (zh) 聚醯胺模料及其應用
CA3001603A1 (en) Polyamide moulding compound and moulded articles produced therefro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