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1741A - 一种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1741A
CN104721741A CN201510120331.3A CN201510120331A CN104721741A CN 104721741 A CN104721741 A CN 104721741A CN 201510120331 A CN201510120331 A CN 201510120331A CN 104721741 A CN104721741 A CN 104721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herba
achyranthis asperae
rhizo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03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旻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 Away For Some Great Undertakings Bioisystech Co Ltd In Jinan
Original Assignee
Go Away For Some Great Undertakings Bioisystech Co Ltd In Jin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 Away For Some Great Undertakings Bioisystech Co Ltd In Jinan filed Critical Go Away For Some Great Undertakings Bioisystech Co Ltd In Jinan
Priority to CN2015101203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217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21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17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列当、菟丝子、何首乌、紫梢花、肉桂、独一味、大雪藤、伸筋草、三棱、苏木、马蹬草、油菜子、陆英、藏红花、红榔木、两面针、仙桃草、牛马藤、莪术、川芎、赤芍、倒扣草、紫草茸、独活、吴茱萸、安息香、枇杷核、玳玳花、大山黧豆、乌药、枸橘、娑罗子和甘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温阳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功效,兼以疏肝理气,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安全有效,治愈时间短,且药物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进行科学配伍,药剂制作工艺简便,成本低廉,治愈后不易复发。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的同时伴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静脉和深静脉。血栓可以引起炎症,炎症也可以引起血栓,两者互为因果。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通常多发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数呈游走性发作。临床特点为: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索条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病理病因
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表静脉或下肢深静脉。其临床特点为患肢局部肿痛、皮下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或伴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攻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偶可因血栓脱落而造成肺栓塞。静脉输入强刺激性、高浓度药物或使用时间较长,损伤静脉内皮细胞;浅表静脉曲张、血液淤滞;肥胖、吸烟、外伤造成静脉内皮损伤;细菌感染等。静脉血管内膜损伤后,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状硬条或串珠状硬结,全身反应不明显。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创伤、手术、妊娠、分娩、心脏病、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及长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受潮湿等,较常见是各种外科手术后引发。
症状体征
临床特点为患部肿胀、疼痛,站立或劳累加重,患部皮色加深、皮温升高。其病机为湿热下注,气血瘀阻和气血失和而致。单侧发病时、左侧多于右侧。发病时,浅静脉为一硬索条,可有自发痛。触痛或牵拉痛,一般称为“脉痹”;沿浅静脉走行及其周围组织突发色红、肿胀、灼热、疼痛,待红肿疼痛渐消后,局部可触及硬条索状物,且伴有色素沉着,或有微热和轻痛,属静脉曲张并发者,多称为“恶脉”;无静脉曲张病史者,可称为“血瘀”。
通过西医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不能改善人体的内环境,致使血栓消退之后,有复发之征象,治疗时应用的抗凝剂使病人出现内出血危险;手术后不免使用抗生素造成肝肾毒性等危害。西医治疗不仅存在副作用,且治疗成本高。
血栓性静脉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脉痹”、“胸痹”等范围,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胆湿热,外伤、染毒,经脉创伤,气血淤滞,或输血、输液,脉络受损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淤,脉道阻塞而发本病。中医将血栓性静脉炎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虚寒型:症状多见患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同时伴有疲乏感,局部胀紧压迫感,间歇性跛行。
湿热型:表现为患肢怕冷、疼痛常为游走性。行走时酸胀、沉重、乏力。下肢常出现条索状肿块活结节,红肿热痛,患肢多有浮肿。
淤滞型:表现为患肢怕冷,触之冰凉,疼痛呈持续性,皮色紫红、暗红或青紫色,肢端皮肤有瘀点、瘀斑。
  热毒型:表现为患肢指趾剧痛,昼轻夜重,肢体局部红肿,喜凉怕热,体温高,大便干等。
中医药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利用传统中医理论,增强机体防御病邪的能力,固护正气,通过辨证论治,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疗程较短,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以温阳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为原则,兼以疏肝理气,主治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制作工艺简便,毒副作用小且给药方便,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低廉。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进行科学配伍,具有疗效确切、治愈时间短、不易复发等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列当、菟丝子、何首乌、紫梢花、肉桂、独一味、大雪藤、伸筋草、三棱、苏木、马蹬草、油菜子、陆英、藏红花、红榔木、两面针、仙桃草、牛马藤、莪术、川芎、赤芍、倒扣草、紫草茸、独活、吴茱萸、安息香、枇杷核、玳玳花、大山黧豆、乌药、枸橘、娑罗子和甘草。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列当10-16份、菟丝子20-28份、何首乌15-24份、紫梢花11-20份、肉桂10-18份、独一味3-8份、大雪藤16-21份、伸筋草10-22份、三棱8-18份、苏木10-27份、马蹬草21-28份、油菜子16-21份、陆英4-9份、藏红花10-18份、红榔木12-25份、两面针4-8份、仙桃草21-27份、牛马藤21-30份、莪术15-19份、川芎16-24份、赤芍13-18份、倒扣草11-27份、紫草茸13-21份、独活17-26份、吴茱萸4-9份、安息香15-20份、枇杷核10-15份、玳玳花16-23份、大山黧豆11-24份、乌药15-19份、枸橘22-27份、娑罗子16-25份和甘草20-28份。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列当11-15份、菟丝子21-27份、何首乌17-22份、紫梢花13-18份、肉桂11-17份、独一味4-7份、大雪藤17-20份、伸筋草12-20份、三棱9-16份、苏木12-25份、马蹬草22-25份、油菜子18-20份、陆英5-8份、藏红花11-17份、红榔木15-23份、两面针5-7份、仙桃草22-26份、牛马藤22-28份、莪术16-18份、川芎17-21份、赤芍15-17份、倒扣草13-26份、紫草茸15-20份、独活18-25份、吴茱萸5-8份、安息香16-19份、枇杷核11-14份、玳玳花17-22份、大山黧豆12-23份、乌药16-18份、枸橘23-26份、娑罗子17-23份和甘草21-27份。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列当11份、菟丝子27份、何首乌19份、紫梢花18份、肉桂11份、独一味7份、大雪藤18份、伸筋草12份、三棱16份、苏木12份、马蹬草22份、油菜子19份、陆英5份、藏红花17份、红榔木23份、两面针7份、仙桃草22份、牛马藤28份、莪术16份、川芎21份、赤芍15份、倒扣草26份、紫草茸15份、独活18份、吴茱萸8份、安息香16份、枇杷核14份、玳玳花19份、大山黧豆12份、乌药16份、枸橘23份、娑罗子17份和甘草27份。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列当13份、菟丝子23份、何首乌17份、紫梢花15份、肉桂12份、独一味5份、大雪藤17份、伸筋草20份、三棱10份、苏木23份、马蹬草25份、油菜子20份、陆英6份、藏红花13份、红榔木15份、两面针6份、仙桃草25份、牛马藤26份、莪术17份、川芎17份、赤芍16份、倒扣草13份、紫草茸18份、独活19份、吴茱萸7份、安息香19份、枇杷核12份、玳玳花17份、大山黧豆21份、乌药17份、枸橘25份、娑罗子19份和甘草22份。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列当15份、菟丝子21份、何首乌22份、紫梢花13份、肉桂17份、独一味4份、大雪藤20份、伸筋草16份、三棱9份、苏木25份、马蹬草23份、油菜子18份、陆英8份、藏红花11份、红榔木17份、两面针5份、仙桃草26份、牛马藤22份、莪术18份、川芎19份、赤芍17份、倒扣草21份、紫草茸20份、独活25份、吴茱萸5份、安息香17份、枇杷核11份、玳玳花22份、大山黧豆23份、乌药16份、枸橘26份、娑罗子23份和甘草21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列当、紫梢花、大雪藤、苏木、陆英、牛马藤、赤芍、倒扣草、紫草茸和独活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3~6,搅拌60分钟~90分钟,温度30℃~5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
第二步:将何首乌、独一味、三棱、油菜子、红榔木、川芎、吴茱萸、玳玳花、乌药和娑罗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9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0℃~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7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5~50重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菟丝子、独一味、大雪藤、马蹬草、红榔木、莪术、川芎、赤芍、倒扣草、安息香、枇杷核、枸橘和娑罗子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6倍量的83-94%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提取液、124-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4400-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将步骤2药物渣加4-6倍量水浸泡1-2.5小时,加热煎煮1.5-2小时,过滤,浓缩滤液为浸膏状,为组分2;
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步骤1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温阳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功效,兼以疏肝理气,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安全有效,治愈时间短,且药物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进行科学配伍,药剂制作工艺简便,成本低廉,治愈后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以温阳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为原则,兼以疏肝理气,故选用原料药材:列当、菟丝子、何首乌、紫梢花、肉桂、独一味、大雪藤、伸筋草、三棱、苏木、马蹬草、油菜子、陆英、藏红花、红榔木、两面针、仙桃草、牛马藤、莪术、川芎、赤芍、倒扣草、紫草茸、独活、吴茱萸、安息香、枇杷核、玳玳花、大山黧豆、乌药、枸橘、娑罗子和甘草。方中列当、菟丝子、何首乌、紫梢花、肉桂温阳补肾;独一味、大雪藤、伸筋草、三棱、苏木、马蹬草、油菜子、陆英、藏红花、红榔木、两面针、仙桃草、牛马藤活血化瘀;莪术、川芎行气通经;赤芍、倒扣草、紫草茸清热解毒;独活、吴茱萸、安息香止痛;枇杷核、玳玳花、大山黧豆、乌药、枸橘、娑罗子疏肝理气;甘草调和诸药。纵观全方,配伍严谨。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列当: 味甘;性温。 归肾;肝;大肠经。补肾壮阳;强筋骨;润肠。主肾虚阳痿;遗精;宫冷不孕;小儿佝偻病;腰膝冷痛;盘骨软弱;肠燥便秘;外用治小儿肠炎。
    菟丝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甘,温。 归肝、肾、脾经。《本草汇言》:菟丝子,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但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故入肾经,虚可以补,实可以利,寒可以温,热可以凉,湿可以燥,燥可以润。《神农本草》称为续绝伤,益气力,明目精,皆由补肾养肝,温理脾胃之征验也。
    何首乌: 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 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疟,久痢,慢性肝炎,痈肿,瘰疬,肠风,痔疾。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用于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神经衰弱、高血脂症。
    紫梢花:为简骨海绵科动物脆针海绵的干燥群体。甘,温。补肾,益精,助阳。用于阳痿遗精,小便失禁,白带。
    肉桂:辛、甘,大热。 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
独活: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紫草茸:为胶蚧科动物紫胶虫在树枝上所分泌的干燥胶质。 苦,寒。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斑疹不透,疮疡肿毒。
  独一味:苦,微寒。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跌打;筋骨疼痛;关节肿痛;痛经;崩漏。①《四川中药志》:"活血行瘀,止痛,行气,消肿,续筋接骨。治跌伤筋骨及闪腰挫气等症。"②《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补髓,止血。治浮肿后流黄水,关节积黄水,骨松质发炎。"
    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细叶黑三棱、小黑三棱的块茎。辛、苦,平。 归肝、脾经。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马蹬草:淡;平。归心经。活血化瘀;止血;解毒。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瘫;子宫出血;外伤出血;神经性皮炎;下肢溃疡。
    油菜子:别名油菜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种子。辛;甘;平。归 肝、肾经。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润肠通便。主产后恶露不尽;瘀血腹痛;痛经;肠风下血;血痢;风湿关节肿痛;痈肿丹毒;乳痈;便秘;粘连性肠梗阻。
    藏红花: 甘,平。归心、肝经。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
    红榔木:为榆科植物毛榆的树皮。 苦;涩;性平。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主骨折;跌打伤痛;外伤出血;胃肠出血;尿血。
    两面针:苦、辛,平。 归肝、胃经。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
    仙桃草: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淤血肿痛。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牛马藤: 甘,温。 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麻木,通经,经闭。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倒扣草: 为苋科植物粗毛牛膝的全草。苦;酸;性微寒。 肝;肺;膀胱经。活血化瘀;利尿通淋;清热解表。主经闭;痛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淋病;水肿;湿热带下,外感发热;疟疾;咽痛;疔疮痈肿。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1)行气止痛,破血消积:用于气滞血瘀之经闭、胸胁痛、腹痛及症瘕肿块等。常配三棱。(2)消食化积:用于饮食积滞之胃腹胀痛,常配焦麦芽、焦槟榔。
玳玳花:辛;甘;微苦;性平。疏肝,和胃,理气。治胸中痞闷,脘腹胀痛,呕吐、少食。
 陆英:甘淡、微苦,平。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利尿消肿。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肾炎水肿、风湿痛、脱臼、肾炎水肿、脚气水肿、荨麻疹,跌扑损伤,骨折。
    枇杷核: 苦;平。归 肾经。化痰止咳;疏肝行气;利水消肿。主咳嗽痰多;疝气;水肿;瘰疬。
    大山黧豆:辛;温。归肝经。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主痛经;有经不调。主治子宫内膜炎及痛经。
乌药: 辛,温。 归肺、脾、肾、膀胱经。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枸橘:辛、苦,温。 归肝、胃经。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治胸腹胀满,胃痛,疝气,睾丸肿胀,乳房结核,子宫下垂,跌打损伤;解酒毒。
    枸橘: 辛、苦,温。 肝;胃经。 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消积化滞。主胸胁胀满;脘腹胀痛;乳房结块;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跌打损伤;食积;便秘;子宫脱垂。
    娑罗子:本品为七叶树科植物七叶树、浙江七叶树或天师栗的干燥成熟种子。 甘,温。 归肝、胃经。 理气宽中,和胃止痛。用于胸腹胀闷,胃脘疼痛。
    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本经》曰:“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药性论》曰:“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可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及药物、食物中毒。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大雪藤:味苦,性平。 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肿痛。
伸筋草:苦、辛、温,入肝经。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本草拾遗》:“主人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湖南药物志》:“舒筋活血,补气通络。治腰痛,关节痛,闭经。”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
苏木:甘、咸、辛、凉;心、肝、胃、脾经。活血祛瘀,消肿定痛。如妇人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心腹痛,产后血晕,痈肿,跌打损伤,破伤风。《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气心腹痛,月候不调及蓐劳。排脓止痛,消痈肿扑损瘀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并后分急痛。”活血祛瘀,消肿定痛。
独活: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吴茱萸: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安息香:为安息香科植物安息香和越南安息香的树脂。辛、苦,平。归心、脾经。开窃清神,行气活血,止痛。用于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心腹疼痛,产后血晕,小儿惊风。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胶囊剂
取列当11g、菟丝子27g、何首乌19g、紫梢花18g、肉桂11g、独一味7g、大雪藤18g、伸筋草12g、三棱16g、苏木12g、马蹬草22g、油菜子19g、陆英5g、藏红花17g、红榔木23g、两面针7g、仙桃草22g、牛马藤28g、莪术16g、川芎21g、赤芍15g、倒扣草26g、紫草茸15g、独活18g、吴茱萸8g、安息香16g、枇杷核14g、玳玳花19g、大山黧豆12g、乌药16g、枸橘23g、娑罗子17g和甘草27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列当、紫梢花、大雪藤、苏木、陆英、牛马藤、赤芍、倒扣草、紫草茸和独活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4,搅拌70分钟,温度5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7的清膏;
第二步:将何首乌、独一味、三棱、油菜子、红榔木、川芎、吴茱萸、玳玳花、乌药和娑罗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7倍量醇浓度为85%的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备用;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倍量水,煮沸7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9的清膏;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g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6g羧甲基淀粉钠、30g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80g醇浓度为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g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g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
实施例2  本发明的蜜炼丸剂
取列当13g、菟丝子23g、何首乌17g、紫梢花15g、肉桂12g、独一味5g、大雪藤17g、伸筋草20g、三棱10g、苏木23g、马蹬草25g、油菜子20g、陆英6g、藏红花13g、红榔木15g、两面针6g、仙桃草25g、牛马藤26g、莪术17g、川芎17g、赤芍16g、倒扣草13g、紫草茸18g、独活19g、吴茱萸7g、安息香19g、枇杷核12g、玳玳花17g、大山黧豆21g、乌药17g、枸橘25g、娑罗子19g和甘草22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菟丝子、独一味、大雪藤、马蹬草、红榔木、莪术、川芎、赤芍、倒扣草、安息香、枇杷核、枸橘和娑罗子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倍量的90%乙醇浸泡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将步骤2药物渣加4倍量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2小时,过滤,浓缩滤液为浸膏状,为组分2;
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步骤1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实施例3  本发明的颗粒剂
取列当15g、菟丝子21g、何首乌22g、紫梢花13g、肉桂17g、独一味4g、大雪藤20g、伸筋草16g、三棱9g、苏木25g、马蹬草23g、油菜子18g、陆英8g、藏红花11g、红榔木17g、两面针5g、仙桃草26g、牛马藤22g、莪术18g、川芎19g、赤芍17g、倒扣草21g、紫草茸20g、独活25g、吴茱萸5g、安息香17g、枇杷核11g、玳玳花22g、大山黧豆23g、乌药16g、枸橘26g、娑罗子23g和甘草21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9Mpa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4倍的蔗糖粉和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5℃干燥,获得颗粒剂。
毒性实验:
长期毒性实验: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胶囊剂对小鼠按6.43、15.72和36.41g生药/kg连续用药16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制剂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药物制剂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急性毒性试验:应用NIH小鼠4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7~24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2制备的蜜炼丸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5.74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28.7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蜜炼丸剂LD50>28.7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57.4生药/kg/日。本发明的药物临床用药量为4.6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077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1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药物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745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2的蜜炼丸剂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将本发明实施例3的颗粒剂对小鼠按6.43、15.72和36.41g生药/kg连续用药16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制剂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药物制剂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病例选择: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患者148例,其中男94例,女54例。年龄33~63岁,平均(41.5±2.1)岁。病程最长9年,最短39天;其中,虚寒型血栓性浅静脉炎者65例,虚寒型血栓性深静脉炎者83例。随机分为四组,四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等均无显著性差别,具有可比性:
胶囊剂治疗组:37人,男23人,女14人。
蜜炼丸剂治疗组:37人,男23人,女14人。
颗粒剂治疗组:37人,男24人,女13人。
对照组:37人,男24人,女13人。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统一标准。
(1)深静脉炎: 发病突然, 患肢呈凹陷性肿胀, 疼痛, 皮肤呈暗红色, 有时伴有窟积性皮炎, 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 股胫周径较健肢粗1cm以上, 行走肿痛加重, 静卧减轻, 静脉造影可见患肢深静脉血管狭窄或堵塞。
(2)浅静脉炎: 患肢局部红肿疼痛, 沿静脉循行部位可触及条索状或串球样结节, 行走痛甚。
且根据中医望、闻、问、切辨证进一步诊断为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
治疗方法:
胶囊剂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剂,每日3次,一次2粒,连服28天。
蜜炼丸剂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蜜炼丸剂,每日3次,一次1粒,连服28天。
颗粒剂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颗粒剂,每日3次,一次1包,连服28天。
    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和潘生丁,其中,阿司匹林,每日3次,每次100mg,潘生丁每次25mg , 每日3 次,连服28天。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脉管炎专业委员会1990年制定的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
有效:治疗后肿胀疼痛明显减轻,患处索状硬结范围细软缩小;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治疗结果:
参见表1和表2,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相对于西药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
表1 四组分别治疗28天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根据上述表格内的临床统计可知,胶囊剂治疗组总有效率100%,蜜炼丸剂治疗组总有效率97.3%,颗粒剂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7%,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具有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势。
表2 四组分别痊愈后患者随访1年复发率比较  例
对痊愈的患者随访1年,根据上述表格内的临床统计可知,胶囊剂治疗组复发率0%,蜜炼丸剂治疗组复发率0%,颗粒剂治疗组复发率0%,对照组复发率13.3%,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比西药具有明显的复发率低的优势。
典型病例:
    王某,男,48岁,右下肢肿胀疼痛,发凉、麻木,怕冷,主诉: 右下肢疼痛8周,现病史: 1周前无明显诱因, 出现右下肢疼痛, 伴麻木肿胀,局部胀紧有压迫感,疲乏无力,精神差;同时局部皮肤有硬结粘连,蹲下疼痛加重,并伴有间歇性跛行。西医诊断: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中医诊断: 脉痹, 证属虚寒型。确诊为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后,立即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胶囊剂。每日3次,每次2粒,服用7天后,症状逐步减轻,连续服用25天后,症状消失,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列当、菟丝子、何首乌、紫梢花、肉桂、独一味、大雪藤、伸筋草、三棱、苏木、马蹬草、油菜子、陆英、藏红花、红榔木、两面针、仙桃草、牛马藤、莪术、川芎、赤芍、倒扣草、紫草茸、独活、吴茱萸、安息香、枇杷核、玳玳花、大山黧豆、乌药、枸橘、娑罗子和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列当10-16份、菟丝子20-28份、何首乌15-24份、紫梢花11-20份、肉桂10-18份、独一味3-8份、大雪藤16-21份、伸筋草10-22份、三棱8-18份、苏木10-27份、马蹬草21-28份、油菜子16-21份、陆英4-9份、藏红花10-18份、红榔木12-25份、两面针4-8份、仙桃草21-27份、牛马藤21-30份、莪术15-19份、川芎16-24份、赤芍13-18份、倒扣草11-27份、紫草茸13-21份、独活17-26份、吴茱萸4-9份、安息香15-20份、枇杷核10-15份、玳玳花16-23份、大山黧豆11-24份、乌药15-19份、枸橘22-27份、娑罗子16-25份和甘草20-2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列当11-15份、菟丝子21-27份、何首乌17-22份、紫梢花13-18份、肉桂11-17份、独一味4-7份、大雪藤17-20份、伸筋草12-20份、三棱9-16份、苏木12-25份、马蹬草22-25份、油菜子18-20份、陆英5-8份、藏红花11-17份、红榔木15-23份、两面针5-7份、仙桃草22-26份、牛马藤22-28份、莪术16-18份、川芎17-21份、赤芍15-17份、倒扣草13-26份、紫草茸15-20份、独活18-25份、吴茱萸5-8份、安息香16-19份、枇杷核11-14份、玳玳花17-22份、大山黧豆12-23份、乌药16-18份、枸橘23-26份、娑罗子17-23份和甘草21-27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列当11份、菟丝子27份、何首乌19份、紫梢花18份、肉桂11份、独一味7份、大雪藤18份、伸筋草12份、三棱16份、苏木12份、马蹬草22份、油菜子19份、陆英5份、藏红花17份、红榔木23份、两面针7份、仙桃草22份、牛马藤28份、莪术16份、川芎21份、赤芍15份、倒扣草26份、紫草茸15份、独活18份、吴茱萸8份、安息香16份、枇杷核14份、玳玳花19份、大山黧豆12份、乌药16份、枸橘23份、娑罗子17份和甘草27份。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列当13份、菟丝子23份、何首乌17份、紫梢花15份、肉桂12份、独一味5份、大雪藤17份、伸筋草20份、三棱10份、苏木23份、马蹬草25份、油菜子20份、陆英6份、藏红花13份、红榔木15份、两面针6份、仙桃草25份、牛马藤26份、莪术17份、川芎17份、赤芍16份、倒扣草13份、紫草茸18份、独活19份、吴茱萸7份、安息香19份、枇杷核12份、玳玳花17份、大山黧豆21份、乌药17份、枸橘25份、娑罗子19份和甘草22份。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列当15份、菟丝子21份、何首乌22份、紫梢花13份、肉桂17份、独一味4份、大雪藤20份、伸筋草16份、三棱9份、苏木25份、马蹬草23份、油菜子18份、陆英8份、藏红花11份、红榔木17份、两面针5份、仙桃草26份、牛马藤22份、莪术18份、川芎19份、赤芍17份、倒扣草21份、紫草茸20份、独活25份、吴茱萸5份、安息香17份、枇杷核11份、玳玳花22份、大山黧豆23份、乌药16份、枸橘26份、娑罗子23份和甘草21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列当、紫梢花、大雪藤、苏木、陆英、牛马藤、赤芍、倒扣草、紫草茸和独活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3~6,搅拌60分钟~90分钟,温度30℃~5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
第二步:将何首乌、独一味、三棱、油菜子、红榔木、川芎、吴茱萸、玳玳花、乌药和娑罗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9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0℃~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7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5~50重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菟丝子、独一味、大雪藤、马蹬草、红榔木、莪术、川芎、赤芍、倒扣草、安息香、枇杷核、枸橘和娑罗子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6倍量的83-94%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提取液、124-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4400-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将步骤2药物渣加4-6倍量水浸泡1-2.5小时,加热煎煮1.5-2小时,过滤,浓缩滤液为浸膏状,为组分2;
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步骤1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CN201510120331.3A 2015-03-19 2015-03-19 一种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7217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0331.3A CN104721741A (zh) 2015-03-19 2015-03-19 一种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0331.3A CN104721741A (zh) 2015-03-19 2015-03-19 一种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1741A true CN104721741A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46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0331.3A Pending CN104721741A (zh) 2015-03-19 2015-03-19 一种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217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5714A (zh) * 2015-10-25 2015-12-09 李芳华 一种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5448A (zh) * 2002-08-07 2003-06-25 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
JP2003277281A (ja) * 2002-03-20 2003-10-02 Kumamoto Technology & Industry Foundation 静脈炎の予防及び治療のための医薬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7281A (ja) * 2002-03-20 2003-10-02 Kumamoto Technology & Industry Foundation 静脈炎の予防及び治療のための医薬
CN1425448A (zh) * 2002-08-07 2003-06-25 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子光等: "《现代中医治病学》", 31 January 2004,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5714A (zh) * 2015-10-25 2015-12-09 李芳华 一种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8946A (zh) 熥敷热疗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482B (zh)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腹痛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3736017A (zh) 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1678A (zh) 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013A (zh) 一种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8925A (zh)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3058A (zh) 一种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0799B (zh) 一种治疗脑梗塞的中药制剂
CN102671180B (zh) 一种治疗风湿腰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21741A (zh) 一种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58754A (zh) 一种治疗肾气虚衰型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5056197A (zh)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1271A (zh) 一种治疗瘀湿化热型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4623304A (zh) 一种治疗湿热毒蕴型慢性皮肤溃疡的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6224A (zh) 一种治疗习惯性流产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5360B (zh) 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9057A (zh) 一种治疗淤滞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2944A (zh) 一种治疗骨科扭挫伤的中药膏剂
CN104606642A (zh)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1225B (zh) 一种治疗梨状肌综合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8514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脊柱骨病的中药
CN104162048A (zh) 一种治疗膝关节增生的中药贴
CN103623377B (zh) 一种治疗痹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85607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7293A (zh)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