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1678A - 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1678A
CN104771678A CN201510118376.7A CN201510118376A CN104771678A CN 104771678 A CN104771678 A CN 104771678A CN 201510118376 A CN201510118376 A CN 201510118376A CN 104771678 A CN104771678 A CN 104771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herba
radix
rhizoma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183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赵强
赵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183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716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71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167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薏苡仁、大雪藤、丹参、三棱、红曲、鞘菝葜、盐黄柏、地龙、紫花地丁、三叉苦、虎尾兰、地锦草、蔊菜、爬树龙、伸筋草、茜草、苏木、土茯苓、鬼针草、知母、秦艽、防己、水案板、灯心草、竹叶菜、糙苏、连钱草、冬葵果、八月札、炒白术、青木香、草豆蔻、土元和滑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药物,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进行科学配伍,能够清热利湿、通络宣痹,且泻火解毒、通络止痛、调畅气机、理气和胃,标本兼治,治疗血栓性静脉炎安全有效,治愈时间短,且药剂制作工艺简便,成本低廉,治愈后不易复发。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静脉炎全称血栓性静脉炎,是深浅静脉内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通常多发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数呈游走性发作。临床特点为: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索条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急性无菌性炎症,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
病理病因
静脉输入强刺激性、高浓度药物或使用时间较长,损伤静脉内皮细胞;浅表静脉曲张、血液淤滞;肥胖、吸烟、外伤造成静脉内皮损伤;细菌感染等。静脉血管内膜损伤后,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状硬条或串珠状硬结,全身反应不明显。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创伤、手术、妊娠、分娩、心脏病、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及长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受潮湿等,较常见是各种外科手术后引发。
症状体征
由于血管内壁的刺激,造成血管壁发炎。其临床特点为患部肿胀、疼痛,站立或劳累加重,患部皮色加深、皮温升高。其病机为湿热下注,气血瘀阻和气血失和而致。单侧发病时、左侧多于右侧。发病时,浅静脉为一硬索条,可有自发痛。触痛或牵拉痛,一般称为“脉痹”;沿浅静脉走行及其周围组织突发色红、肿胀、灼热、疼痛,待红肿疼痛渐消后,局部可触及硬条索状物,且伴有色素沉着,或有微热和轻痛,属静脉曲张并发者,多称为“恶脉”;无静脉曲张病史者,可称为“血瘀”。
西医治疗不能改善人体的内环境,致使血栓消退之后,有复发之征象,治疗时应用的抗凝剂使病人出现内出血危险;手术后不免使用抗生素造成肝肾毒性等危害。
静脉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脉痹”、“胸痹”等范围,由于湿热蕴结,淤血留滞脉络致。“脉中血流不畅,则血脉凝结而痛”,肢体外伤、感染、静脉输液,都会引起静脉炎。其病理变理化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以后逐渐消退,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成棕褐色。少数病人可引起反应,如发冷,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患者常常感觉疼痛肿胀。
中医药治疗利用传统中医理论,增强机体防御病邪的能力,固护正气,通过辨证论治,减轻西医药的毒副作用,标本兼治,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疗程较短,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以清热利湿、通络宣痹为原则,兼以泻火解毒、通络止痛、调畅气机、理气和胃,主治血栓性静脉炎;配方简单、制作工艺简便,毒副作用小且给药方便,药剂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的药物。本发明为中药制剂,但精选气味平和的中药,使中药制剂的气味并不浓烈。本发明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进行了科学配伍,制作方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治愈时间短等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薏苡仁、大雪藤、丹参、三棱、红曲、鞘菝葜、盐黄柏、地龙、紫花地丁、三叉苦、虎尾兰、地锦草、蔊菜、 爬树龙、伸筋草、茜草、苏木、土茯苓、鬼针草、知母、秦艽、防己、水案板、 灯心草、竹叶菜、糙苏、连钱草、冬葵果、八月札、炒白术、青木香、草豆蔻、土元和滑石。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薏苡仁15-30份、大雪藤10-25份、丹参16-30份、三棱20-28份、红曲16-29份、鞘菝葜10-18份、盐黄柏12-19份、地龙15-20份、紫花地丁20-33份、三叉苦13-26份、虎尾兰21-34份、地锦草15-25份、蔊菜20-28份、爬树龙8-16份、伸筋草13-25份、茜草22-29份、苏木8-15份、土茯苓20-27份、鬼针草6-14份、知母12-25份、秦艽12-26份、防己15-19份、水案板13-20份、灯心草22-28份、竹叶菜13-19份、糙苏5-16份、连钱草16-25份、冬葵果12-24份、八月札22-27份、炒白术17-23份、青木香15-23份、草豆蔻11-21份、土元5-10份和滑石8-13份。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薏苡仁16-28份、大雪藤12-23份、丹参18-28份、三棱22-27份、红曲17-28份、鞘菝葜12-17份、盐黄柏13-18份、地龙17-19份、紫花地丁22-30份、三叉苦15-24份、虎尾兰22-30份、地锦草16-23份、蔊菜21-27份、爬树龙9-15份、伸筋草14-23份、茜草23-28份、苏木9-13份、土茯苓21-26份、鬼针草7-12份、知母13-24份、秦艽13-25份、防己16-18份、水案板15-19份、灯心草23-27份、竹叶菜14-18份、糙苏6-15份、连钱草18-23份、冬葵果13-21份、八月札23-26份、炒白术18-21份、青木香16-22份、草豆蔻12-20份、土元6-9份和滑石9-12份。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薏苡仁16份、大雪藤20份、丹参28份、三棱27份、红曲17份、鞘菝葜12份、盐黄柏15份、地龙18份、紫花地丁30份、三叉苦24份、虎尾兰22份、地锦草23份、蔊菜21份、爬树龙15份、伸筋草14份、茜草23份、苏木9份、土茯苓21份、鬼针草12份、知母16份、秦艽25份、防己17份、水案板19份、灯心草24份、竹叶菜18份、糙苏10份、连钱草23份、冬葵果13份、八月札23份、炒白术21份、青木香16份、草豆蔻13份、土元6份和滑石12份。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薏苡仁18份、大雪藤23份、丹参18份、三棱25份、红曲22份、鞘菝葜17份、盐黄柏13份、地龙19份、紫花地丁22份、三叉苦19份、虎尾兰26份、地锦草20份、蔊菜23份、爬树龙9份、伸筋草18份、茜草28份、苏木13份、土茯苓22份、鬼针草12份、知母13份、秦艽13份、防己18份、水案板15份、灯心草27份、竹叶菜14份、糙苏15份、连钱草19份、冬葵果17份、八月札24份、炒白术19份、青木香22份、草豆蔻12份、土元7份和滑石9份。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薏苡仁28份、大雪藤12份、丹参22份、三棱22份、红曲28份、鞘菝葜15份、盐黄柏18份、地龙17份、紫花地丁25份、三叉苦15份、虎尾兰30份、地锦草16份、蔊菜27份、爬树龙10份、伸筋草23份、茜草27份、苏木10份、土茯苓26份、鬼针草10份、知母24份、秦艽20份、防己16份、水案板16份、灯心草23份、竹叶菜15份、糙苏6份、连钱草18份、冬葵果21份、八月札26份、炒白术18份、青木香19份、草豆蔻20份、土元9份和滑石10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薏苡仁、丹参、鞘菝葜、紫花地丁、三叉苦、蔊菜、爬树龙、伸筋草、苏木、土茯苓、秦艽、防己和八月札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3~6,搅拌60分钟~90分钟,温度30℃~5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
第二步:将大雪藤、红曲、盐黄柏、虎尾兰、鬼针草、知母、水案板、竹叶菜、糙苏、冬葵果和草豆蔻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9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0℃~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7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5~50重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薏苡仁、三棱、盐黄柏、虎尾兰、地锦草、蔊菜、爬树龙、伸筋草、鬼针草、知母、秦艽、灯心草、冬葵果和青木香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6倍量的83-94%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提取液、124-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4400-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将步骤2药物渣加4-6倍量水浸泡1-2.5小时,加热煎煮1.5-2小时,过滤,浓缩滤液为浸膏状,为组分2;
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步骤1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药物剂型为: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糖衣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硬胶囊剂、口含剂、冲剂、蜜丸剂、颗粒剂、散剂、丹剂、溶液剂、糖浆剂、乳膏剂、注射剂、擦剂、软膏剂、熏蒸剂、贴剂、栓剂、酊剂、硬膏剂、凝胶剂和喷雾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药物,采用不同药性的中药材,进行科学配伍,能够清热利湿、通络宣痹,且泻火解毒、通络止痛、调畅气机、理气和胃,标本兼治,治疗血栓性静脉炎安全有效,治愈时间短,且药剂制作工艺简便,成本低廉,治愈后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血栓性静脉炎属于祖国医学“脉痹”、“ 恶脉”等范畴。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胆湿热,或外伤、染毒,或经脉创伤,气血淤滞,或输血、输液,脉络受损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淤,脉道阻塞而发本病。中医药治疗利用传统中医理论,增强机体防御病邪的能力,固护正气,通过辨证论治,减轻西医药的毒副作用,标本兼治,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疗程较短,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本发明治疗血栓性静脉炎以清热利湿、通络宣痹为原则,兼以泻火解毒、通络止痛、调畅气机、理气和胃,故选用方剂:薏苡仁、大雪藤、丹参、三棱、红曲、鞘菝葜、盐黄柏、地龙、紫花地丁、三叉苦、虎尾兰、地锦草、蔊菜、爬树龙、伸筋草、茜草、苏木、土茯苓、鬼针草、知母、秦艽、防己、水案板、灯心草、竹叶菜、糙苏、连钱草、冬葵果、八月札、炒白术、青木香、草豆蔻、土元和滑石。
方中三叉苦、虎尾兰、地锦草、蔊菜、 爬树龙、紫花地丁、土茯苓和鬼针草清热解毒兼能利湿;水案板、 灯心草、竹叶菜、糙苏、连钱草、冬葵果、茜草和滑石利水清热;薏苡仁、知母、盐黄柏、秦艽、防己清热利湿除痹;大雪藤、丹参、三棱、红曲、鞘菝葜、土元、地龙、伸筋草和苏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青木香、草豆蔻、八月札和炒白术理气和胃,调理后天之本。全方配伍科学严谨,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等功效,适用于泄泻、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肠痈、白带等症,薏米可入药,用来治疗水肿、脚气、脾虚泄泻等。适宜各种癌症患者、关节炎、急慢性肾炎水肿、癌性腹水、面浮肢肿、脚气病浮肿者、疣赘、美容者、青年性扁平疣、寻常性赘疣、传染性软疣、青年粉刺疙瘩以及其他皮肤营养不良粗糙者、适宜肺痿、肺痈者食用。
大雪藤:味苦,性平。 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肿痛。
丹参:味苦,性微寒。 归心、肝经。 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三棱:味辛;涩;凉。归肝、脾经。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症瘕痞块;瘀滞经闭;痛经;食积胀痛;跌年伤痛。
红曲:真菌类子囊菌纲曲霉目曲霉科红曲,以菌丝体及孢子入药。味甘,性温。入肝、脾、大肠经。消食和胃,活血止痛,健脾,燥胃。用于饮食停滞,胸膈满闷,消化不良。
鞘菝葜: 为百合科植物鞘柄菝葜的块茎及根。味苦,性平,祛风除湿,活血顺气,止痛。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鱼骨鲠喉。
盐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白带以及热痹、热淋等症。
地龙:咸,寒。归肝、脾、膀胱经。功效: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地龙菜等症。外用涂丹毒、漆疮等症。
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入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主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传染性肝炎;肠炎;痢疾;肾炎;腮腺炎;结膜炎;急性阑尾炎;疔疮痈肿;瘰疬。清热解毒。治疔疮痈肿,黄疸内热,小儿鼻血,阑尾炎,毒蛇咬伤。①《滇南本草》:破血,解痈疽疥癞,九种痔疮,诸疮毒症。②《纲目》: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③《本草求原》:凉血,消肿毒。治血热筋痿,敷疮妙。④《岭南采药录》:作泻药及吐药。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外用拔毒消肿。治目赤肿痛,麦粒肿,疗疮肿毒,乳痈,肠炎腹泻,毒蛇咬伤。⑥苏医《中草药手册》:治一切化脓性感染,毒蛇咬伤,淋巴结核,黄疸,肾炎,膀胱炎,关节肿痛,便血,鼻出血,眼结膜炎,前列腺炎。紫花地丁对黄金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流感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白色葡萄糖球菌、白色念珠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三叉苦: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三叉苦,以根及叶入药。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散瘀止痛。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暑,治感冒高热,扁桃体炎,咽喉炎,肺脓疡,肺炎,疟疾,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腿痛,胃痛,黄疸型肝炎,断肠草(钩吻)中毒。外用治跌打扭伤,虫蛇咬伤,痈疖肿毒,外伤感染,湿疹,皮炎。
虎尾兰: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虎尾兰,以叶入药。味酸、性凉。清热解毒、去腐生肌。用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跌打损伤;外用治痈疮肿毒,毒蛇咬伤。
地锦草: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地锦或斑地锦的干燥全草。味辛、性平。 归肝、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痢疾,泄泻,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
蔊菜:十字花科蔊菜属植物蔊菜或江剪刀草,以全草入药。 味辛、苦;性微温。归肺、肝经。 祛痰止咳;解表散寒;活血解毒;利湿退黄。主咳嗽痰喘;感冒发热;麻疹透发不畅;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疔疮痈肿;漆疮;经闭;跌打损伤;黄疸;水肿。
爬树龙:为天南星科植物下延崖角藤的根、茎。味辛、性温。 祛风湿;散瘀肿;续筋骨。主风湿关节炎;跌打瘀肿;骨折;烧伤;痈疮红肿;接骨消肿,清热解毒,止血止痛,镇咳。
伸筋草:苦、辛、温,入肝经。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本草拾遗》:“主人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湖南药物志》:“舒筋活血,补气通络。治腰痛,关节痛,闭经。”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
茜草:性寒,味苦,归肝经。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主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黄疸、疮痈、痔肿等证。《本草经疏》:“茜根,行血凉血之要药。主痹及疸。疸有五,此其为治,盖指蓄血发黄,而不专于湿热者也。痹者血病,行血软坚。则痹自愈。”。
  苏木:甘、咸、辛、凉;心、肝、胃、脾经。活血祛瘀,消肿定痛。如妇人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心腹痛,产后血晕,痈肿,跌打损伤,破伤风。《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气心腹痛,月候不调及蓐劳。排脓止痛,消痈肿扑损瘀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并后分急痛。”活血祛瘀,消肿定痛。
土茯苓:归经肝经;胃经;脾经。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主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鬼针草:性温,味苦。归肝、肺、胃经。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①《本革拾遗》:“主蛇及蜘蛛咬,杵碎敷之,亦杵绞汁服。”②《纲目》:“涂蝎虿伤。”③《福建民间草药》:“散瘀活血,消痈解毒。”④《江苏植药志》:“捣汁敷,止血。”⑤《中国药植图鉴》:“煎服,治痢疾,咽喉仲痛,噎膈反胃,贲门痉挛及食道扩张等症。有解毒,止泻,解热功效。近用治盲肠炎。”⑥《泉州本草》:“消瘀,镇痛,敛金疮。治心腹结痛,产后瘀血,月经不通,金疮出血,肠出血,出血性下痢,尿血。”⑦《闽东本草》:“治肠痈,淋浊,疟疾,黄疸,小便不利,跌打损伤。”
知母:味苦、甘,性寒,入肺、胃、肾经,有泻热除烦,滋阴润燥、 清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外感热病,高热烦躁,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等症状;其苦寒质润,性沉降,既能清热,又能生津,善治温热病邪入气分,热盛伤津;也用于治疗消渴症;痰热壅肺而喘,肺燥咳嗽,痰少不利;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等症状。
秦艽:辛、苦,微寒。归胃经、肝经、胆经。袪风湿,舒筋络,清虚热。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无问寒热新久均可配伍应用。
防己:味苦,性寒。归膀胱、脾、肾经。行水,泻下焦湿热。治水肿臌胀,湿热脚气,手足挛痛,癣疥疮肿。炮制: 原药用水洗净,捞出润透,切片,晒干。①《雷公炮炙论》:"夫使防己,要心花文黄色者,细锉,又锉车前草根相对同蒸半日后,出、晒,去车前草根,细锉用之。"②《纲目》:"今人多去皮,锉,酒洗晒干用。"
水案板:为眼子菜科植物浮叶眼子菜的全草。 味微苦;性凉。归脾、胃、大肠经。清热解毒;除湿利水。主目赤肿痛;疮痈肿毒;黄疸;水肿;痔疮出血。
     灯心草: 本品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干燥茎髓。味甘、淡,性微寒。 归心、肺、小肠经。 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创伤。
竹叶菜:为鸭跖草科植物饭包草的全草。苦,寒,《福建中草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糙苏:唇形科糙苏属植物糙苏,以地上全草或根入药。涩,平。 祛风化痰;利湿除痹;祛痰;解毒消肿。主感冒;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痈肿毒。
连钱草:辛、微苦,微寒。归肝、肾、膀胱经。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疮痈肿痛,跌扑损伤。
冬葵果:甘,寒;入大小肠、膀胱经。行水滑肠,通乳,清热排脓。治二便不通,淋病,水肿,妇女乳汁不行,乳房肿痛。配冬瓜子,利湿止痛,滑利排脓作用增强;配砂冬葵子仁,行气下乳;配茯苓,健脾利水;配王不留行,通乳作用增强;配火麻仁,润燥,滑肠,通便;配木通,用于产后因热乳汁不通,津液亏损之便秘,热淋涩痛,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八月札:为本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本通的果实。味微苦,性平。归肝、胃、膀胱经。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主肝胃气滞,脘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瘿瘤瘰疬,恶性肿瘤。
炒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味甘、苦,性温,入脾、胃经,有补脾利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运脾润燥的功效,主治脾失健运、气不化水所致之痞满腹泻,痰饮水肿;中气不足之心烦懒言,崩中漏下,久痢脱肛;脾虚气弱之奏里不固、虚汗自汗等证,白术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小肠的吸收作用,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
青木香: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干燥根。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行气止痛,解毒消肿,平肝降压。主胸胁院腹疼痛,疝气痛,肠炎,下痢腹痛,咳嗽痰喘,蛇虫咬伤,痈肿疔疮,湿疹,皮肤瘙痒,高血压病。
草豆蔻:辛,温;归肺经、脾经、胃经。功用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本草纲目》:“治瘴疠寒疟,伤暑吐下泄痢,噎膈反胃,痞满吐酸,痰饮积聚,妇人恶阻带下,除寒燥湿,开郁破气,杀鱼肉毒。”《本草原始》:“补脾胃,磨积滞,调散冷气甚速,虚弱不能饮食者最宜,兼解酒毒。”功用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土元:性寒、味咸,有毒,入心肝脾三经。具有逐瘀、破积、通络、理伤以及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下乳通经等功效,是理血伤科要药。《神农本草经》:“蛰虫,味咸寒。主心腹寒热、血积症瘕,破坚、下血闭,一名地鳖。生川泽。”《名医别录》:“生河东川泽及沙中,人家墙壁下、土中湿处。十月采,暴干。”《外科大成》:“治走马牙疳,牙落鼻崩,久不愈者。”具有逐瘀、破积、通络、理伤以及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下乳通经等功效,是理血伤科要药,适用于癌瘕积聚、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木舌、重舌等病症。
滑石: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本草经疏》:“滑石,滑以利诸窍,通壅滞,下垢腻。甘以和胃气,寒以散积热,甘寒滑利,以合其用,是为祛暑热,利水除湿,消积滞,利下窍之要药。”《本草衍义补遗》:“燥湿,分水道,实大肠,化食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心火之要药。”功用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等症。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胶囊剂
取薏苡仁16g、大雪藤20g、丹参28g、三棱27g、红曲17g、鞘菝葜12g、盐黄柏15g、地龙18g、紫花地丁30g、三叉苦24g、虎尾兰22g、地锦草23g、蔊菜21g、爬树龙15g、伸筋草14g、茜草23g、苏木9g、土茯苓21g、鬼针草12g、知母16g、秦艽25g、防己17g、水案板19g、灯心草24g、竹叶菜18g、糙苏10g、连钱草23g、冬葵果13g、八月札23g、炒白术21g、青木香16g、草豆蔻13g、土元6g和滑石12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薏苡仁、丹参、鞘菝葜、紫花地丁、三叉苦、蔊菜、爬树龙、伸筋草、苏木、土茯苓、秦艽、防己和八月札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3,搅拌80分钟,温度5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
第二步:将大雪藤、红曲、盐黄柏、虎尾兰、鬼针草、知母、水案板、竹叶菜、糙苏、冬葵果和草豆蔻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倍量醇浓度为90%的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2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备用;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9倍量水,煮沸8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30的清膏;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g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6重量g羧甲基淀粉钠、30重量g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重量g醇浓度为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g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4重量g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
实施例2  本发明的颗粒剂
取薏苡仁18g、大雪藤23g、丹参18g、三棱25g、红曲22g、鞘菝葜17g、盐黄柏13g、地龙19g、紫花地丁22g、三叉苦19g、虎尾兰26g、地锦草20g、蔊菜23g、爬树龙9g、伸筋草18g、茜草28g、苏木13g、土茯苓22g、鬼针草12g、知母13g、秦艽13g、防己18g、水案板15g、灯心草27g、竹叶菜14g、糙苏15g、连钱草19g、冬葵果17g、八月札24g、炒白术19g、青木香22g、草豆蔻12g、土元7g和滑石9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9Mpa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4倍的蔗糖粉和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5℃干燥,获得颗粒剂。
实施例3  本发明的蜜炼丸剂
取薏苡仁28g、大雪藤12g、丹参22g、三棱22g、红曲28g、鞘菝葜15g、盐黄柏18g、地龙17g、紫花地丁25g、三叉苦15g、虎尾兰30g、地锦草16g、蔊菜27g、爬树龙10g、伸筋草23g、茜草27g、苏木10g、土茯苓26g、鬼针草10g、知母24g、秦艽20g、防己16g、水案板16g、灯心草23g、竹叶菜15g、糙苏6g、连钱草18g、冬葵果21g、八月札26g、炒白术18g、青木香19g、草豆蔻20g、土元9g和滑石1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薏苡仁、三棱、盐黄柏、虎尾兰、地锦草、蔊菜、爬树龙、伸筋草、鬼针草、知母、秦艽、灯心草、冬葵果和青木香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倍量的90%乙醇浸泡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14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将步骤2药物渣加6倍量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2小时,过滤,浓缩滤液为浸膏状,为组分2;
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步骤1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试验:应用NIH小鼠6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7~24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3制备的蜜炼丸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5.74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28.7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蜜炼丸剂LD50>28.7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57.4生药/kg/日。本发明的药物临床用药量为4.6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077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1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药物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745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3的蜜炼丸剂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胶囊剂对小鼠按6.43、15.72和36.41g生药/kg连续用药16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制剂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药物制剂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将本发明实施例2的颗粒剂对小鼠按6.43、15.72和36.41g生药/kg连续用药16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制剂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药物制剂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病例选择: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血栓性静脉炎患者104例,其中男75例,女29例。年龄34~65岁,平均(43.6±2.1)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35天;因肢体手术或外伤引起者43例,因静脉输液引起者37例, 冷水刺激后15 例, 不明原因者9 例;其中,血栓性浅静脉炎者48例,血栓性深静脉炎者56例。随机分为四组,四组间年龄、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胶囊剂治疗组:26人,男18人,女8人。
颗粒剂治疗组:26人,男19人,女7人。
蜜炼丸剂治疗组:26人,男19人,女7人。
纯西药对照组:26人,男19人,女7人。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统一标准。
(1)深静脉炎: 发病突然, 患肢呈凹陷性肿胀, 疼痛, 皮肤呈暗红色, 有时伴有窟积性皮炎, 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 股胫周径较健肢粗1cm以上, 行走肿痛加重, 静卧减轻, 静脉造影可见患肢深静脉血管狭窄或堵塞。
(2)浅静脉炎: 患肢局部红肿疼痛, 沿静脉循行部位可触及条索状或串球样结节, 行走痛甚。
治疗方法:
胶囊剂治疗组:口服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剂,一日三次,一次2粒,连服30天。
颗粒剂治疗组:口服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颗粒剂,一日三次,一次1包,连服30天。
蜜炼丸剂治疗组:口服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蜜炼丸剂,一日三次,一次1粒,连服30天。
纯西药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一日三次,每次100mg,连服30天。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脉管炎专业委员会1990年制定的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
有效:治疗后肿胀疼痛明显减轻,患处索状硬结范围细软缩小;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治疗结果:
参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相对于西药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
表1 四组分别治疗30天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胶囊剂治疗组 26 20 6 0 100%
颗粒剂治疗组 26 18 7 1 96.2%
蜜炼丸剂治疗组 26 22 4 0 100%
纯西药对照组 26 9 11 6 76.9%
    根据上述表格内的临床统计可知,胶囊剂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颗粒剂治疗组总有效率96.2%,蜜炼丸剂治疗组总有效率100%,纯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76.9%,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具有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势。同时对痊愈的患者随访1年,结果统计:
胶囊剂治疗组痊愈20例,出院复发0例,复发率0%;
颗粒剂治疗组痊愈18例,出院复发0例,复发率0%;
蜜炼丸剂治疗组痊愈22例,出院复发0例,复发率0%;
纯西药对照组痊愈9例,出院复发1例,复发率11.1%。
典型病例:刘某,男,43岁,右下肢肿胀疼痛6个多月,静脉略显红肿、压痛、血管变韧,直径大约2~4mm,静脉与皮肤轻度粘连,局部可触及硬条索状物,抬腿时更加明显。血常规正常、尿化验及心肺均正常。多普勒超声探测局部血流的变化,局部血流信号消失或部分缺失,加压后管腔不能压扁。患者有输液病史,确诊为血栓性静脉炎。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胶囊剂。一日三次,每次2粒,服用10天后,症状逐步减轻,连续服用一个月后,症状消失,痊愈。随访1年正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薏苡仁、大雪藤、丹参、三棱、红曲、鞘菝葜、盐黄柏、地龙、紫花地丁、三叉苦、虎尾兰、地锦草、蔊菜、爬树龙、伸筋草、茜草、苏木、土茯苓、鬼针草、知母、秦艽、防己、水案板、灯心草、竹叶菜、糙苏、连钱草、冬葵果、八月札、炒白术、青木香、草豆蔻、土元和滑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薏苡仁15-30份、大雪藤10-25份、丹参16-30份、三棱20-28份、红曲16-29份、鞘菝葜10-18份、盐黄柏12-19份、地龙15-20份、紫花地丁20-33份、三叉苦13-26份、虎尾兰21-34份、地锦草15-25份、蔊菜20-28份、爬树龙8-16份、伸筋草13-25份、茜草22-29份、苏木8-15份、土茯苓20-27份、鬼针草6-14份、知母12-25份、秦艽12-26份、防己15-19份、水案板13-20份、灯心草22-28份、竹叶菜13-19份、糙苏5-16份、连钱草16-25份、冬葵果12-24份、八月札22-27份、炒白术17-23份、青木香15-23份、草豆蔻11-21份、土元5-10份和滑石8-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薏苡仁16-28份、大雪藤12-23份、丹参18-28份、三棱22-27份、红曲17-28份、鞘菝葜12-17份、盐黄柏13-18份、地龙17-19份、紫花地丁22-30份、三叉苦15-24份、虎尾兰22-30份、地锦草16-23份、蔊菜21-27份、爬树龙9-15份、伸筋草14-23份、茜草23-28份、苏木9-13份、土茯苓21-26份、鬼针草7-12份、知母13-24份、秦艽13-25份、防己16-18份、水案板15-19份、灯心草23-27份、竹叶菜14-18份、糙苏6-15份、连钱草18-23份、冬葵果13-21份、八月札23-26份、炒白术18-21份、青木香16-22份、草豆蔻12-20份、土元6-9份和滑石9-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薏苡仁16份、大雪藤20份、丹参28份、三棱27份、红曲17份、鞘菝葜12份、盐黄柏15份、地龙18份、紫花地丁30份、三叉苦24份、虎尾兰22份、地锦草23份、蔊菜21份、爬树龙15份、伸筋草14份、茜草23份、苏木9份、土茯苓21份、鬼针草12份、知母16份、秦艽25份、防己17份、水案板19份、灯心草24份、竹叶菜18份、糙苏10份、连钱草23份、冬葵果13份、八月札23份、炒白术21份、青木香16份、草豆蔻13份、土元6份和滑石1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薏苡仁18份、大雪藤23份、丹参18份、三棱25份、红曲22份、鞘菝葜17份、盐黄柏13份、地龙19份、紫花地丁22份、三叉苦19份、虎尾兰26份、地锦草20份、蔊菜23份、爬树龙9份、伸筋草18份、茜草28份、苏木13份、土茯苓22份、鬼针草12份、知母13份、秦艽13份、防己18份、水案板15份、灯心草27份、竹叶菜14份、糙苏15份、连钱草19份、冬葵果17份、八月札24份、炒白术19份、青木香22份、草豆蔻12份、土元7份和滑石9份。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薏苡仁28份、大雪藤12份、丹参22份、三棱22份、红曲28份、鞘菝葜15份、盐黄柏18份、地龙17份、紫花地丁25份、三叉苦15份、虎尾兰30份、地锦草16份、蔊菜27份、爬树龙10份、伸筋草23份、茜草27份、苏木10份、土茯苓26份、鬼针草10份、知母24份、秦艽20份、防己16份、水案板16份、灯心草23份、竹叶菜15份、糙苏6份、连钱草18份、冬葵果21份、八月札26份、炒白术18份、青木香19份、草豆蔻20份、土元9份和滑石1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薏苡仁、丹参、鞘菝葜、紫花地丁、三叉苦、蔊菜、爬树龙、伸筋草、苏木、土茯苓、秦艽、防己和八月札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3~6,搅拌60分钟~90分钟,温度30℃~5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
第二步:将大雪藤、红曲、盐黄柏、虎尾兰、鬼针草、知母、水案板、竹叶菜、糙苏、冬葵果和草豆蔻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9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0℃~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7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5~50重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薏苡仁、三棱、盐黄柏、虎尾兰、地锦草、蔊菜、爬树龙、伸筋草、鬼针草、知母、秦艽、灯心草、冬葵果和青木香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6倍量的83-94%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提取液、124-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4400-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将步骤2药物渣加4-6倍量水浸泡1-2.5小时,加热煎煮1.5-2小时,过滤,浓缩滤液为浸膏状,为组分2;
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步骤1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CN201510118376.7A 2015-03-18 2015-03-18 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47716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8376.7A CN104771678A (zh) 2015-03-18 2015-03-18 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8376.7A CN104771678A (zh) 2015-03-18 2015-03-18 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1678A true CN104771678A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13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8376.7A Withdrawn CN104771678A (zh) 2015-03-18 2015-03-18 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7167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5714A (zh) * 2015-10-25 2015-12-09 李芳华 一种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6579A (zh) * 2016-01-22 2016-05-25 章雪妮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496777A (zh) * 2017-08-29 2017-12-22 李光宗 外用静脉炎散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5714A (zh) * 2015-10-25 2015-12-09 李芳华 一种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6579A (zh) * 2016-01-22 2016-05-25 章雪妮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496777A (zh) * 2017-08-29 2017-12-22 李光宗 外用静脉炎散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8894B (zh)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3822A (zh)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1287B (zh)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淤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8595A (zh) 一种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中药汤剂及外用膏
CN102772712B (zh) 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71678A (zh) 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538A (zh) 一种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6017A (zh) 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8071A (zh) 一种用于痔疮治疗及术后护理的中药组方及制备方法
CN104689279A (zh) 一种用于子宫腺肌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784346A (zh) 一种治疗瘙痒症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03860773A (zh) 用于治疗心肌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66469A (zh)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CN104971271A (zh) 一种治疗瘀湿化热型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4689240A (zh)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685A (zh) 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58754A (zh) 一种治疗肾气虚衰型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4771538A (zh) 一种用于肝癌疼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127737A (zh) 用于防治痔疮术后并发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2944A (zh) 一种治疗骨科扭挫伤的中药膏剂
CN101564510A (zh) 一种有效治疗鹅掌风的中药擦剂
CN106109941A (zh) 一种用于治疗乳汁淤积症的中药冲剂及制备方法
CN104721741A (zh) 一种治疗虚寒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9057A (zh) 一种治疗淤滞型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7817A (zh) 一种用于踝关节外伤后肿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