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5730A - 屏蔽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屏蔽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85730A
CN104685730A CN201380049983.1A CN201380049983A CN104685730A CN 104685730 A CN104685730 A CN 104685730A CN 201380049983 A CN201380049983 A CN 201380049983A CN 104685730 A CN104685730 A CN 104685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omponent
cylindrical portion
shield member
screening
shielded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99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原裕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685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57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1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for shielded multiconductor cab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屏蔽连接器(1)包括:屏蔽外壳(5),其具有圆筒部(3);屏蔽部件(7),其配置在圆筒部(3)的外周,由导电性的金属箔构成;环(9),其铆接在圆筒部(3)的外周,使屏蔽部件(7)固定在圆筒部(3);及能够伸缩的导电部件(11),其设置在圆筒部(3)与环(9)之间,用于使屏蔽外壳(5)与屏蔽部件(7)导通。

Description

屏蔽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屏蔽连接器,已知有如下的屏蔽连接器,其包括:屏蔽外壳,其具有圆筒部;作为屏蔽部件的编织导体,其配置在圆筒部的外周;及屏蔽环,其被铆接在圆筒部的外周并作为将编织导体固定于圆筒部的环(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的屏蔽连接器组装在将连接在电线的末端部的端子收容的壳体上,将从壳体导出的电线的外周覆盖,防止噪声等的侵入、泄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87902号公报(JP2009-087902A)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的屏蔽连接器中,由于屏蔽部件是编织导体,因此,担心高频的噪声成分从编织导体的间隙泄漏。作为其对策,想到了将导电性的金属箔应用为屏蔽部件。
但是,在现有的屏蔽连接器中,在对屏蔽部件应用了导电性的金属箔的情况下,若将金属箔固定于屏蔽外壳的圆筒部,则在利用环进行铆接时,有可能在金属箔上发生褶皱、破裂等。
因此,不能得到屏蔽外壳与屏蔽部件的适当的接触压力,有可能屏蔽外壳与屏蔽部件的连接阻抗增加,屏蔽性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屏蔽性的屏蔽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屏蔽连接器包括:屏蔽外壳,其具有圆筒部;屏蔽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由导电性的金属箔构成;环,其铆接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使所述屏蔽部件固定在所述圆筒部;及能够伸缩的导电部件,其设置在圆筒部与所述环之间,用于使屏蔽外壳与屏蔽部件导通。
由于屏蔽部件由导电性的金属箔构成,在圆筒部与环之间设置有能够伸缩的导电部件,因此,在利用环进行铆接时,导电部件变形而使施加在屏蔽部件上的载荷减轻,能够防止屏蔽部件的损伤。
另外,由于在利用环进行铆接时,导电部件变形,因此,屏蔽部件经由导电部件以适当的接触压力连接于屏蔽外壳,能够防止屏蔽外壳与屏蔽部件的连接阻抗的增加。
因此,在这样的屏蔽连接器中,能够利用导电部件确保屏蔽外壳与屏蔽部件的连接强度,并且提高屏蔽性。
也可以是,导电部件配置在圆筒部与屏蔽部件之间。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利用环进行铆接时的导电部件的变形,从而屏蔽外壳与导电部件的接触面积及屏蔽部件与导电部件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能够使屏蔽外壳与屏蔽部件的导电性稳定化。
也可以是,导电部件配置在屏蔽部件的外周,屏蔽部件被设置为将配置有导电部件的部分折翻。
根据这样的构成,屏蔽部件与导电部件的内外周接触,并与屏蔽外壳连接。因此,能够使屏蔽外壳与屏蔽部件的导电性稳定化。
也可以是,在屏蔽外壳的圆筒部与导电部件之间设置有使导电部件相对于圆筒部定位并固定的安装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组装屏蔽部件、环等时,导电部件不会相对于圆筒部错位。因此,能够提高组装性。
因此,在这样的屏蔽连接器中,能够提高屏蔽性,并且提高组装性。
也可以是,安装部设置在圆筒部的外周,具有使导电部件嵌合的槽部。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用简易的构造而不会使零件个数增加就防止导电部件的错位。
也可以是,安装部具有:凸部,其设置在圆筒部和导电部件之中的任一者上;及凹部,其设置在圆筒部和导电部件之中的另一者上,使凸部嵌合。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相对于施加在导电部件上的多方向的载荷而提高强度,能够提高导电部件的保持强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发挥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屏蔽性的屏蔽连接器这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第1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的侧视图,图2(b)是第1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3是第2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4是第3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第3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的屏蔽外壳的立体图。
图6是组装了第3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的导电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7是第4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第4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的屏蔽外壳的立体图。
图9(a)、9(b)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的屏蔽外壳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9说明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
(第1实施方式)
使用图1、2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1。
第1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1包括:屏蔽外壳5,其具有圆筒部3;屏蔽部件7,其配置在圆筒部3的外周;及环9,其铆接在圆筒部3的外周并用于将屏蔽部件7固定于圆筒部3。
屏蔽部件7由导电性的金属箔构成。在圆筒部3与环9之间设置有能够伸缩的导电部件11。
导电部件11配置在圆筒部3与屏蔽部件7之间。
屏蔽连接器1组装于将连接在电线的末端部的端子收容的壳体(未图示)的电线导出部侧。通过用屏蔽连接器1将从壳体导出的电线的外周覆盖,从而能够防止噪声等侵入、泄漏。
屏蔽连接器1包括屏蔽外壳5、屏蔽部件7、环9、及导电部件11。
屏蔽外壳5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经由多个固定部13组装于壳体的电线导出部侧。在屏蔽外壳5上设置有在内部插通电线的圆筒部3。在圆筒部3的外周配置屏蔽部件7。
屏蔽部件7由被形成为片状的导电性的金属箔构成,被形成为筒状。屏蔽部件7配置在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的外周,将从壳体导出的电线的外周覆盖。
屏蔽部件7通过与屏蔽外壳5电气连接,从而形成防止噪声等相对于电线的侵入、泄漏的屏蔽电路。屏蔽部件7由环9固定在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
环9由导电性材料构成,配置于在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的外周配置的屏蔽部件7的外周,利用工具(未图示)等将屏蔽部件7铆接在圆筒部3,形成屏蔽电路。在环9与圆筒部3之间配置有导电部件11。
导电部件11被形成为环状,例如由垫圈、导电橡胶、海绵等能够伸缩的导电性材料构成。此外,导电部件11优选电阻率低的导电性材料。导电部件11配置在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的外周与屏蔽部件7的内周之间,经由导电部件11将屏蔽外壳5与屏蔽部件7电气连接。
通过铆接环9而使导电部件11弹性变形。由于导电部件11的弹性变形,从而施加在屏蔽部件7上的环9的压缩力被分散,抑制在屏蔽部件7上发生褶皱、破裂等。因此,能够以适当的接触压力使屏蔽外壳5与屏蔽部件7连接。
另外,由于导电部件11的弹性变形,从而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的外周面与导电部件11的内周面及屏蔽部件7的内周面与导电部件11的外周面的接触面积增加,能够提高屏蔽外壳5与屏蔽部件7的连接可靠性。
在屏蔽连接器1中,屏蔽部件7由导电性的金属箔构成,在圆筒部3与环9之间设置有能够伸缩的导电部件11。因此,在利用环9进行铆接时,导电部件11变形,使施加在屏蔽部件7上的载荷减轻,能够防止屏蔽部件7的损伤。
另外,由于在利用环9进行铆接时导电部件11变形,因此,将屏蔽部件7隔着导电部件11以适当的接触压力连接于屏蔽外壳5。因此,能够防止屏蔽外壳5与屏蔽部件7的连接阻抗的增加。
因此,在屏蔽连接器1中,能够利用导电部件11确保屏蔽外壳5与屏蔽部件7的连接强度,并且提高屏蔽性。
由于导电部件11配置在圆筒部3与屏蔽部件7之间,因此,利用环9铆接时的导电部件11的变形使屏蔽外壳5与导电部件11的接触面积及屏蔽部件7与导电部件11的接触面积增加,能够使屏蔽外壳5与屏蔽部件7的导电性稳定化。
(第2实施方式)
使用图3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101。
第2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101的导电部件11配置在屏蔽部件103的外周,屏蔽部件103在配置有导电部件11的部分被折翻地设置。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101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记相同的记号,对于构成及功能说明,参照第1实施方式,在此省略,由于与第1实施方式是相同的构成,因此,所得到的效果相同。
导电部件11配置在屏蔽部件103的端部的外周,该屏蔽部件103的端部配置在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的外周。屏蔽部件103以包围导电部件11并从导电部件11的外周侧向电线的导出部侧延伸的方式折翻地设置。
在屏蔽部件103的外周配置有环9,通过铆接环9,从而导电部件11弹性变形,并且将屏蔽部件103固定于圆筒部3而形成屏蔽电路。
导电部件11的弹性变形使屏蔽部件103的内外周面与导电部件11的内外周面的接触面积增加,能够提高屏蔽外壳5与屏蔽部件103的连接可靠性。另外,通过将屏蔽部件103以从导电部件11的外周侧向电线的导出部侧延伸的方式折翻,从而导电部件11不会暴露到外部,能够提高防水性。
在屏蔽连接器101中,导电部件11配置在屏蔽部件103的外周,将屏蔽部件103的配置有导电部件11的部分折翻地设置。因此,屏蔽部件103与导电部件11的内外周接触而连接于屏蔽外壳5,能够使屏蔽外壳5与屏蔽部件103的导电性稳定化。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中,以屏蔽部件的导电部件的外周侧向电线的导出部侧延伸的方式折翻地设置,但是,也可以将屏蔽部件的导电部件的内周侧以向电线的导出部侧延伸的方式折翻地设置。
(第3实施方式)
使用图4―6说明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201包括:屏蔽外壳5,其具有圆筒部3;屏蔽部件7,其由配置在圆筒部3的外周的导电性的金属箔构成;环9,其铆接于圆筒部3的外周,使屏蔽部件7固定于圆筒部3;及能够伸缩的导电部件11,其设置在圆筒部3与环9之间,使屏蔽外壳5与屏蔽部件7导通。
在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与导电部件11之间设置有安装部14,该安装部14使导电部件11相对于圆筒部3定位并固定。
安装部14设置在圆筒部3的外周,具有使导电部件11嵌合的槽部15。
屏蔽连接器201组装在将连接在电线的末端部的端子收容的壳体(未图示)的电线导出部侧。通过用屏蔽连接器201将从壳体导出的电线的外周覆盖,从而能够防止噪声等的侵入、泄漏。
屏蔽连接器201包括屏蔽外壳5、屏蔽部件7、环9、及导电部件11。
屏蔽外壳5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经由多个固定部组装在壳体的电线导出部侧。另外,屏蔽外壳5设置有将电线插通在内部的圆筒部3。在圆筒部3的外周配置有屏蔽部件7。
屏蔽部件7由被形成为片状的导电性的金属箔构成,被形成为筒状。另外,屏蔽部件7配置在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的外周,将从壳体导出的电线的外周覆盖。
通过将屏蔽部件7电气连接于屏蔽外壳5,从而形成防止相对于电线的噪声等的侵入、泄漏的屏蔽电路。屏蔽部件7由环9固定于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
环9由导电性材料构成,配置在屏蔽部件7的外周,该屏蔽部件7配置在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的外周,利用工具(未图示)等将屏蔽部件7铆接于圆筒部3,形成屏蔽电路。在环9与圆筒部3之间配置有导电部件11。
导电部件11被形成为环状,例如由垫圈、导电橡胶、海绵等能够伸缩的导电性材料构成。此外,导电部件11优选电阻率低的导电性材料。导电部件11配置在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的外周与屏蔽部件7的内周之间,与屏蔽外壳5和屏蔽部件7经由导电部件11电气连接。
导电部件11由于铆接环9而弹性变形。导电部件11的弹性变形使施加在屏蔽部件7上的环9的压缩力分散,抑制在屏蔽部件7上发生褶皱、破裂等。因此,能够使屏蔽外壳5与屏蔽部件7以适当的接触压力连接。
导电部件11的弹性变形使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的外周面与导电部件11的内周面及屏蔽部件7的内周面与导电部件11的外周面的接触面积增加,能够提高屏蔽外壳5与屏蔽部件7的连接可靠性。
在第1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1中,在将屏蔽部件7、环9组装于圆筒部3时,有时配置在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的外周的导电部件11在圆筒部3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最严重的情况下,认为有可能从圆筒部3脱落。因此,在第3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201中,在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与导电部件11之间设置有使导电部件11相对于圆筒部3定位并固定的安装部14。
安装部14具有在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的外周在周向连续地设置的槽部15。插通在圆筒部3的外周的导电部件11紧贴地嵌合于槽部15。由于导电部件11嵌合于槽部15,从而导电部件11不会在圆筒部3的长度方向移动,能够使导电部件11相对于圆筒部3定位并固定。
在屏蔽连接器201中,在圆筒部3与环9之间设置有能够伸缩的导电部件11。因此,在利用环9进行铆接时,导电部件11变形而使施加在屏蔽部件7上的载荷减轻,能够防止屏蔽部件7的损伤而提高屏蔽性。
在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与导电部件11之间设置有使导电部件11相对于圆筒部3定位并固定的安装部14。因此,在组装屏蔽部件7、环9等时,导电部件11不会相对于圆筒部3错位,能够提高组装性。
因此,在屏蔽连接器201中,能够提高屏蔽性,并且提高组装性。
由于安装部14设置在圆筒部3的外周并具有使导电部件11嵌合的槽部15,因此,用简易的构造而不会使零件个数增加就能防止导电部件11的错位。
(第4实施方式)
使用图7―8说明第4实施方式。
第4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301的安装部304具有:凸部305,其设置于圆筒部3;及凹部307,其设置于导电部件11并使凸部305嵌合。
此外,对于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记相同的记号,对于构成及功能说明,参照第3实施方式,在此省略,由于是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因此,所得到的效果相同。
安装部304具有凸部305和凹部307。凸部305从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的外周的上下表面(仅图示上表面)分别突设。在导电部件11组装于圆筒部3的状态下,凹部307嵌合于凸部305。
凹部307是由在导电部件11的上下表面分别贯通地设置的孔部构成。通过将导电部件11组装在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的外周,从而将凹部307嵌合于凸部305。由于凸部305与凹部307的嵌合,从而导电部件11在圆筒部3的外周不会移动,能够使导电部件11相对于圆筒部3定位并固定。
此外,例如,在屏蔽外壳5的圆筒部3,也可以如图9(a)所示设置有长孔形状的凹部307a,也可以如图9(b)所示设置有由多个(此处为4个)孔部构成的凹部307b。在这些情况下,在导电部件11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嵌合于凹部307a、凹部307b的凸部即可。这样的凸部与凹部的关系也能够使导电部件11相对于圆筒部3定位并固定。
在屏蔽连接器301中,安装部304具有:凸部105,其设置于圆筒部3;及凹部107,其设置于导电部件11并使凸部105嵌合。因此,对于施加于导电部件11的多方向的载荷,能够提高强度,能够提高导电部件11的保持强度。
在第3实施方式及第4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中,例示了在安装部中将槽部、凸部、及凹部分别分开设置的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槽部设置凸部或者凹部,并在导电部件上设置凹部或者凸部。
槽部的形状不限于在圆筒部的周向连续地形成的槽,例如,如果是在圆筒部的上下表面上形成的不连续的槽等,只要是能够与导电部件的外形嵌合的槽,也可以是任何形态。
凸部为设置在圆筒部的多个部位的突起,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圆筒部的周向设置连续地形成的凸部并在导电部件上设置与该凸部嵌合的凹部的形态,或者也可以是在圆筒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多列这样的凸部的形态等,只要是凸部与凹部能够嵌合,那么也可以是任何形态。
工业上的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屏蔽性的屏蔽连接器。

Claims (6)

1.一种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连接器包括:
屏蔽外壳,其具有圆筒部;
屏蔽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由导电性的金属箔构成;
环,其铆接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使所述屏蔽部件固定在所述圆筒部;及
能够伸缩的导电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圆筒部与所述环之间,用于使所述屏蔽外壳与所述屏蔽部件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部件配置在所述圆筒部与所述屏蔽部件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部件配置在所述屏蔽部件的外周,
所述屏蔽部件被设置为将配置有所述导电部件的部分折翻。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圆筒部与所述导电部件之间,使所述导电部件相对于所述圆筒部定位并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具有使所述导电部件嵌合的槽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具有:凸部,其设置在所述圆筒部和所述导电部件之中的任一者上;及凹部,其设置在所述圆筒部和所述导电部件之中的另一者上,并使所述凸部嵌合。
CN201380049983.1A 2012-09-27 2013-09-25 屏蔽连接器 Pending CN1046857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4160 2012-09-27
JP2012-214160 2012-09-27
JP2012-257277 2012-11-26
JP2012257277 2012-11-26
PCT/JP2013/075816 WO2014050849A1 (ja) 2012-09-27 2013-09-25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5730A true CN104685730A (zh) 2015-06-03

Family

ID=50388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9983.1A Pending CN104685730A (zh) 2012-09-27 2013-09-25 屏蔽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88264A1 (zh)
EP (1) EP2903101A1 (zh)
JP (1) JP5914679B2 (zh)
CN (1) CN104685730A (zh)
WO (1) WO201405084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9779A (zh) * 2016-10-28 2017-02-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屏蔽连接线的固定装置和空调器
CN108336594A (zh) * 2018-03-23 2018-07-27 东莞市毅林电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dmi连接器的新型屏蔽结构
CN111133646A (zh) * 2017-10-06 2020-05-0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屏蔽连接结构及线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2579B (zh) 2016-08-12 2020-01-10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JP7399792B2 (ja) 2020-06-02 2023-12-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7399793B2 (ja) 2020-06-02 2023-12-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90688A1 (en) * 1987-05-11 1988-11-17 Staeng Ltd. Adaptors
US20050037665A1 (en) * 2003-07-03 2005-02-17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Conductive path
US20050208798A1 (en) * 2004-03-22 2005-09-22 Ohtsuka Co., Ltd. Electromagnetic wave shielding structure
CN101404370A (zh) * 2007-10-03 2009-04-0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屏蔽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37388A (zh) * 2007-11-15 2009-05-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屏蔽壳单元
CN101908696A (zh) * 2009-06-08 2010-12-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射频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JP2011009054A (ja) * 2009-06-25 2011-01-13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シェルの取付構造
JP2011124062A (ja) * 2009-12-10 2011-06-23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の取付構造
US20110189888A1 (en) * 2010-02-04 2011-08-0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Header connector assembly
JP2012164688A (ja) * 2011-02-03 2012-08-30 Nok Corp 電磁波シールド用グロメット
CN102859802A (zh) * 2011-01-21 2013-01-0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7096B2 (ja) * 2002-11-26 2007-07-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機能を備えた導電路及びシールド部材
JP2005339933A (ja) * 2004-05-26 2005-12-08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電線の固定構造
JP5566715B2 (ja) * 2010-02-05 2014-08-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加締め接続構造
JP5698523B2 (ja) * 2010-12-24 2015-04-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構造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5771071B2 (ja) * 2011-06-02 2015-08-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編組の接続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90688A1 (en) * 1987-05-11 1988-11-17 Staeng Ltd. Adaptors
US20050037665A1 (en) * 2003-07-03 2005-02-17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Conductive path
US20050208798A1 (en) * 2004-03-22 2005-09-22 Ohtsuka Co., Ltd. Electromagnetic wave shielding structure
CN101404370A (zh) * 2007-10-03 2009-04-0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屏蔽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37388A (zh) * 2007-11-15 2009-05-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屏蔽壳单元
CN101908696A (zh) * 2009-06-08 2010-12-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射频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JP2011009054A (ja) * 2009-06-25 2011-01-13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シェルの取付構造
JP2011124062A (ja) * 2009-12-10 2011-06-23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の取付構造
US20110189888A1 (en) * 2010-02-04 2011-08-0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Header connector assembly
CN102859802A (zh) * 2011-01-21 2013-01-0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2012164688A (ja) * 2011-02-03 2012-08-30 Nok Corp 電磁波シールド用グロメット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9779A (zh) * 2016-10-28 2017-02-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屏蔽连接线的固定装置和空调器
CN111133646A (zh) * 2017-10-06 2020-05-0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屏蔽连接结构及线束
CN108336594A (zh) * 2018-03-23 2018-07-27 东莞市毅林电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dmi连接器的新型屏蔽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14679B2 (ja) 2016-05-11
WO2014050849A1 (ja) 2014-04-03
EP2903101A1 (en) 2015-08-05
JPWO2014050849A1 (ja) 2016-08-22
US20150188264A1 (en) 2015-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5730A (zh) 屏蔽连接器
CN101436736B (zh) 屏蔽连接器
CN107834276B (zh) 密封垫和屏蔽连接器
JP5751875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5952607B2 (ja) 防水型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8986045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shield braided part
EP2693574A1 (en) Shield connector
CN103582984B (zh) 带有屏蔽连接器的电缆
CN102388507B (zh) 用于连接到同轴线缆上的插接连接器
JP651761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5531538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6550427B2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JP2016509391A5 (zh)
CN102388506A (zh) 被屏蔽的插接连接器系统
KR101348158B1 (ko) 고전압 차폐 커넥터
US20150303611A1 (en) Shielded connector
CN104022392B (zh) 用于连接器的防水结构
KR101496574B1 (ko) 자동차 분야에서 고전압 전류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연결 장치
CN104823328A (zh) 电连接系统
KR100833802B1 (ko) 쉴드쉘 커넥터 조립체
KR20130060642A (ko) 삽입형 커넥터 쉴드 연결구조
JP2014150016A (ja) シールド付コネクタ、シールド付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KR101255788B1 (ko) 커넥터 쉴드 연결구조
JP2016149206A (ja) コネクタ
CN214589523U (zh) WiFi信号增强式智能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