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3636B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83636B
CN104683636B CN201410705298.6A CN201410705298A CN104683636B CN 104683636 B CN104683636 B CN 104683636B CN 201410705298 A CN201410705298 A CN 201410705298A CN 104683636 B CN104683636 B CN 1046836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concentration
aimed concn
maximum concentration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052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83636A (zh
Inventor
宫崎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683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3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83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3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62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copy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03G15/553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 G03G15/556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for toner consumption, e.g. pixel counting, toner coverage detection or toner density measure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38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heet thickness or rigid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51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heet type, e.g. OHP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55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heet toner dens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具备存储部(1013)、图像形成部(150)、控制部(101)以及检测图像的浓度的浓度检测部(220),通过图像形成部在纸上形成浓度补片,接收浓度补片的浓度检测结果,基于浓度检测结果对图像形成部进行调整使得基于调色剂的最高浓度与目标浓度一致,在执行浓度调整时,在存储部中存储作为纸简档的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和目标浓度,其中,该纸简档包括针对决定存储目标浓度时使用的纸的纸设定,基于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和目标浓度对图像形成部进行调整使得最高浓度与目标浓度一致。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3年11月29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了专利申请的日本的专利申请2013-248247号主张巴黎公约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中的最高浓度调整的适当的控制。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即使纸上的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重量(以下称为调色剂附着量)相同,在纸的种类等不同的情况下,也由于其影响而最终输出的图像的浓度不同。
例如,在涂布纸中由于纸表面光滑而图像浓度变浓,但是在粗糙的纸中有图像浓度变淡的趋势。这是因为,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工序中调色剂对纸的浸透程度产生大的影响。
因此,如果使用以如涂布纸那样的容易表现图像浓度的纸为基准来对打印浓度基准进行设计或调整后的图像形成装置来对粗糙的纸等形成图像,则产生图像浓度变淡的问题。
因此,提出了如下技术:在这样的浓度降低超出通过通常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浓度调整功能所能够解决的范围的情况下,通过在固定水平的范围内改变调色剂附着量来避免问题。
另外,除了如上那样的与纸种类的差异相应的相对浓度调整以外,还存在使用规定基准的纸来使图像形成装置的最高浓度成为基准值的绝对调整。
此外,关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浓度调整的技术,在日本特开2012-1879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39561号公报中有记载。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以上的日本特开2012-18797号公报中,提出了如下技术:即使是同一种类的纸也能够设定不同的调色剂附着量,由此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实现不同的颜色再现。另外,在以上的日本特开2009-139561号公报中,提出了如下技术:如果是普通纸则执行普通纸用的最高浓度调整,如果是涂布纸则执行涂布纸用的最高浓度调整。
但是,在上述的专利公报中都没有提出使用规定基准的纸来使图像形成装置的最高浓度成为基准值的绝对调整。此外,为了通过图像形成装置调整最高浓度,可考虑分为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和最高浓度自动调整来进行两个阶段的调整的方法。
例如,为了通过图像形成装置调整最高浓度,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设置时等初始时,对加工(process)单元的固有的特性进行校正。因此,客户工程师(Customer Engineer)决定最高浓度基准作为最高浓度初始调整。然后,在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以后的任意的时期,用户利用浓度传感器检测通过图像形成部在纸上形成的浓度补片(patch)的浓度,对图像形成部进行调整使得最高浓度与规定的目标浓度一致,以抑制伴随环境变动、加工单元的经年劣化所产生的特性变化。
此外,不管是由客户工程师进行的最高浓度初始调整,还是由用户进行的最高浓度调整,通过图像形成来在纸上形成校准图表,由浓度传感器检测校准图表的最高浓度部分(满补片(ベタパッチ)),直到确认出检测结果为期望的浓度(调色剂附着量)为止调整图像形成装置各部分。此外,在图像形成部中,通过变更带电电压、显影偏置电压,以增减调色剂附着量的方式进行调整。
另外,在该最高浓度的调整中,为了适当地管理最高浓度,需要用户在最高浓度调整中也使用与客户工程师在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决定目标浓度时使用的纸相同的纸和相同的纸设定。
因此,在用户执行最高浓度自动调整时,需要记住客户工程师在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及其纸设定。
另外,在由用户进行的最高浓度调整时,需要进行将针对由客户工程师进行的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的纸设定作为纸的简档(profile)进行再现的作业。其结果,存在为了进行该再现的作业而花费时间的问题。
另外,存在如下问题:如果在该再现的作业中设定有错误,则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无法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极其难以执行使图像形成装置的最高浓度成为期望的基准值的调整。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在调整图像形成装置的最高浓度时无需进行麻烦的设定作业而能够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反映了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以下部分:
存储部,存储各种信息;
图像形成部,对纸形成基于调色剂的图像;
控制部,控制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的图像的形成;
其中,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纸上形成浓度补片,接收所述浓度补片的浓度检测结果,基于所述浓度检测结果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调整,以使得基于所述调色剂的最高浓度与目标浓度一致,在执行浓度调整时,
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和所述目标浓度,其中,该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是包括针对决定所述目标浓度时使用的纸的纸设定的纸简档,
基于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和所述目标浓度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最高浓度与所述目标浓度一致。
(2)在以上的(1)中,所述控制部能够执行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和最高浓度自动调整这两种浓度调整。在此,所述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以使所述最高浓度与目标浓度一致的方式决定该目标浓度。而且,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在作为所述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决定了所述目标浓度以后的任意的时期,通过所述浓度检测部检测所述浓度补片的浓度来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调整使得所述最高浓度与所述目标浓度一致。
(3)在以上的(1)~(2)中,作为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中的所述纸设定,至少包括纸种类、纸克重、调色剂附着量偏移值以及加工调整中的某一个信息。
(4)在以上的(1)~(3)中,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被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预先决定的存储位置中,在调整最高浓度时,从所述存储部读出所述目标浓度,并且读出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
(5)在以上的(1)~(4)中,具备设有用于收容纸的托盘的供纸部,能够与所述托盘的设定对应地将所述纸简档与该托盘相关联起来,在调整最高浓度时,将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不与所述托盘相关联而使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如下效果。
(1)将决定针对最高浓度的目标浓度时使用的纸的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和最高浓度的目标浓度存储在存储部中,基于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和目标浓度对图像形成部进行调整使得最高浓度与目标浓度一致,由此无需记住最高浓度的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及其纸设定,不需要进行将针对最高浓度的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的纸设定作为纸简档进行再现的作业,能够削减用于纸设定的再现的作业的时间,能够消除由于弄错纸设定的再现而无法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的担忧,无需进行麻烦的设定作业而能够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
(2)在以上的(1)中,具有进行决定最高浓度的目标浓度的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和在任意的时期调整最高浓度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的功能,将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的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和最高浓度的目标浓度存储在存储部中,基于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和目标浓度进行最高浓度自动调整,由此无需记住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及其纸设定,不需要进行再现针对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的纸简档的作业,能够削减用于纸设定的再现的作业的时间,能够消除由于弄错纸设定的再现而无法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的担忧,无需进行麻烦的设定作业而能够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
(3)在以上的(1)~(2)中,通过以包括纸种类、纸克重、调色剂附着量偏移值以及加工调整的信息的状态存储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无需记住最高浓度的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及其纸设定,不需要进行将针对最高浓度的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的纸设定作为纸简档进行再现的作业,能够削减用于纸设定的再现的作业的时间,能够消除由于弄错纸设定的再现而无法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的担忧,无需进行麻烦的设定作业而能够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
(4)在以上的(1)~(3)中,在存储部中的预先决定的存储位置中存储有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在调整最高浓度时,从存储部读出目标浓度和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由此无需进行麻烦的设定作业而能够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
(5)在以上的(1)~(4)中,不依赖于与托盘的设定对应地将纸简档与该托盘相关联的功能,在调整最高浓度时能够将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不与该托盘相关联而使用,由此无需关于托盘进行麻烦的设定作业而能够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设定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动作时的画面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动作时的画面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动作时的画面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动作时的画面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动作时的画面例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动作时的画面例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动作时的画面例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动作时的画面例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动作时的画面例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动作时的画面例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动作时的画面例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动作时的画面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实施方式)的具体例。
〈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图1表示包括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系统结构。图2表示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外观结构。此外,该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从未图示的个人计算机(PC)等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等网络接收打印作业。另外,该图像形成装置100构成为除了具备后述的打印机部150中的打印输出功能以外还具备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并将其复制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的复印功能等的所谓的数字彩色复合机。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控制部101、供纸部105、输送部107、通信部110、操作显示部120、扫描仪部130以及打印机部150而构成。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后级连接有作为中继(relay)单元的中间处理装置200和后处理装置300。在此,中间处理装置200和后处理装置300作为处理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100一起构成图像形成系统。此外,中间处理装置200和后处理装置300是在图像形成系统中进行各种处理的处理装置的一例。
控制部101作为整体控制部控制图像形成系统。供纸部105送出托盘中收容的纸。输送部107与图像形成的定时匹配地输送从托盘送出的纸。通信部110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操作显示部120受理来自客户工程师、用户等操作员的操作,并且进行各种信息显示。扫描仪部130读取原稿。打印机部150在纸上形成图像并输出。
通信部110具备通信控制部111和通信IF部112。通信控制部111控制通信功能。通信IF部112经由未图示的网络等而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PC、浓度检测器等相当于外部设备。操作显示部120具备:对各种设定画面、操作画面、作业选择画面、作业编辑画面、输出预约作业列表画面等进行显示的功能;向操作员显示各种向导信息、通知、警告等的功能;从操作员受理各种设定/选择操作、编辑操作的功能;受理输出指示(图像形成的开始指示)的功能。
操作显示部120具有操作显示控制部121、操作部122以及显示部123而构成。操作显示控制部121控制显示部123和操作部122。操作部122由在显示部123的画面上铺设的触摸开关及其它开关构成。显示部123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
扫描仪部130具备扫描仪控制部131和行成像传感器(line image sensor)132。除此以外,扫描仪部130中包括未图示的原稿输送功能、原稿图像处理电路等。扫描仪控制部131控制扫描仪部130中的原稿读取功能。行成像传感器132读取原稿来生成成像数据。
打印机部150是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具备打印机控制部151和打印引擎152。打印机控制部151控制打印机部150中的打印机功能。打印引擎152通过电子照相方式等使用调色剂等在纸上形成图像。作为该打印引擎152,对带电的感光体(像载体)进行与图像数据相应的曝光,改变感光体表面的电位来形成静电潜像,利用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形成静电潜像,使该静电潜像转印到纸。在该图像形成时,通过变更带电电位、显影偏置电位、转印电位这样的加工条件,能够改变纸上的图像的浓度。
控制部101总体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在此,控制部101具备图像控制CPU1011、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控制部1012、存储各种数据的存储部1013、硬盘装置(HDD)1014、图像存储器1015、读取处理部1017、写入处理部1018等而构成。在此,图像控制CPU 1011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整体。存储部1013具备ROM 1013a、RAM 1013b、非易失存储器1013c等而构成。ROM 1013a中存储有程序、各种固定数据等,图像控制CPU 1011按照ROM 1013a中保存的程序来进行动作。RAM1013b被用作在图像控制CPU 1011执行程序时暂时保存各种数据的工作存储器。非易失存储器1013c对在电源断开后也应存储的用户数据、系统数据、各种设定值等进行存储。后述的纸简档被制作并存储在非易失存储器1013c中。
DRAM控制部1012进行如下控制等:针对由动态RAM构成的图像存储器1015的读写和刷新(refresh)的定时控制;将图像数据压缩后保存到图像存储器1015、或者从图像存储器1015读出压缩图像数据后进行解压缩时的定时控制等。
HDD 1014蓄积经由网络而从外部设备接收到的打印数据、RIP处理的处理过程中生成的中间数据等。读取处理部1017对扫描仪部130所输出的图像数据实施放大处理、镜像处理、误差扩散处理等。
写入处理部1018根据从图像存储器1015读出并解压缩后的图像数据,以与打印机部150的动作相应的定时输出用于驱动打印机部150的信号。
此外,图像控制CPU 1011、通信控制部111、操作显示控制部121、扫描仪控制部131、打印机控制部151分别由以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以及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为主要部分的电路来构成,按照ROM中保存的程序来执行各种控制。
此外,打印机部150的机械结构作为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已知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此外,该打印机部150所包括的打印引擎152如果是单色则用单色的调色剂在纸上形成图像,如果是彩色则用多个颜色的调色剂在纸上形成图像。例如在形成单色图像的情况下,主要使用黑色(K)的调色剂。另外,在形成彩色图像的情况下,主要使用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等的调色剂。
中间处理装置200具备控制中间处理装置200的各部分的中间处理控制部201、使输送中的纸翻转的翻转部210以及读取输送中的图像的调色剂浓度的作为浓度检测部的浓度传感器220而构成。此外,中间处理控制部201通过与控制部101进行通信,来在控制部101的控制下控制中间处理装置200的动作。
另外,浓度传感器220如图3所示那样,从发光元件221向输送中的纸照射规定波长的光,由受光元件222接收其反射光,从而检测纸上的调色剂浓度。在此,在与彩色图像对应的情况下,发光元件221和受光元件222使用与各颜色的调色剂对应的波长的光来构成。
后处理装置300是具备对记录纸附加折痕、或者用订书钉将多个记录纸装订在一起、或者用穿孔器形成孔这样的各种后处理功能的装置。在此,后处理装置300具备控制后处理装置300的各部分的后处理控制部301、执行各种后处理的后处理部310以及排出纸的排出部390而构成。此外,后处理控制部301通过与控制部101进行通信,来在控制部101的控制下控制后处理装置300的动作。
〈非易失存储器的存储内容〉
在此,说明非易失存储器1013c中存储的纸简档、D-MAX调整值等。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针对图像形成中使用的纸的设定信息在与供纸部105的托盘相关联的状态下被登记为纸简档1013p,被存储在非易失存储器1013c等中。
在图4中,图4的(a)示意性地表示非易失存储器1013c中保存的纸简档1013p、D-MAX调整值1013d1、目标浓度1013d2。
另外,图4的(b)示意性地表示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针对非易失存储器1013c的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情形,之后在动作说明时进行说明。另外,图4的(c)示意性地表示最高浓度自动调整中针对非易失存储器1013c的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情形,之后在动作说明时进行说明。
此外,在此,各纸简档1013p例如被附加有“#1”,“#2”,“#3”,…,“#500”等不同的识别编号,由控制部101进行识别。
在此,纸简档是指针对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使用的纸的设定信息,该设定信息中包括纸种类、纸名称、纸克重、纸颜色、纸厚度、穿孔、卷曲调整、吹气(air blow)、调色剂附着量偏移值、表面背面调整,…,加工调整,按托盘的浓度调整等。此外,期望的是至少包括纸种类、纸克重、调色剂附着量偏移值以及加工调整的信息。
另外,期望的是,在“#001”~“#500”等不同的纸简档中,预先将规定的编号、例如#500预约为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此外,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是包括针对在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决定浓度的目标浓度时使用的纸的纸设定的纸简档。
〈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
下面,按顺序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最高浓度调整,存在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和最高浓度自动调整这两种。
最高浓度初始调整是指,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设置时等初期时为了对执行带电、曝光、显影、转印等加工处理的加工单元的固有的特性进行校正而由客户工程师执行的调整。
最高浓度自动调整是指如下的由用户进行的调整:在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以后的任意的时期、例如在每天开始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时,由浓度传感器检测通过打印机部150在纸上形成的浓度补片的浓度,对打印机部150进行调整使得最高浓度与规定的目标浓度一致,以抑制伴随环境变动、加工单元的经年劣化所产生的特性变化。
另外,在进行了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和最高浓度自动调整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在使用将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值与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值合计得到的D-MAX调整值1013d1(参照图4)控制了打印机部150中的最高浓度的状态下形成图像。
〈最高浓度初始调整的概要〉
在此,说明由客户工程师进行的最高浓度初始调整的概要。在最高浓度初始调整时,客户工程师决定在最高浓度调整中使用的纸(图5中的步骤S11)。此外,为了适当地管理最高浓度,在由用户进行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中也使用与客户工程师在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决定目标浓度时使用的纸相同的纸。
然后,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针对所决定的纸输出校准图表,由浓度传感器220或外部的浓度传感器检测校准图表中的最高浓度的补片(图5中的步骤S12)。在此,控制部101接收浓度传感器220或外部的浓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然后,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基于校准图表的检测结果对最高浓度进行初始调整(图5中的步骤S13)。然后,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设定关于最高浓度的目标浓度(图5中的步骤S14),将所设定的目标浓度和所使用的纸设定(纸简档)存储到非易失存储器1013c(图5中的步骤S15)。
〈最高浓度自动调整的概要〉
在此,说明由用户进行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的概要。在最高浓度自动调整时,为了适当地管理最高浓度,从非易失存储器1013c读出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的纸设定,以使用与客户工程师在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决定目标浓度时使用的纸相同的纸。另外,从非易失存储器1013c读出最高浓度的目标浓度(图5中的步骤S21)。此外,在执行最高浓度自动调整的时间点,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从非易失存储器1013c读出最高浓度调整用的纸简档和最高浓度的目标浓度。
然后,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针对所决定的纸输出校准图表,由浓度传感器220或外部的浓度传感器检测校准图表中的最高浓度的补片(图5中的步骤S22)。在此,控制部101接收浓度传感器220或外部的浓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然后,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对最高浓度进行自动调整使得校准图表的检测结果与目标浓度一致(图5中的步骤S23)。
〈最高浓度初始调整的详情〉
下面,参照图6的流程图、图7以后的画面说明图来详细说明由客户工程师进行的最高浓度初始调整。
客户工程师一边参照显示部123的显示画面123G11、一边对操作部122进行操作,从通常画面菜单操作为“服务”、“加工调整”、“鼓特性调整”、“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图7中的A1)。由此,控制部101将最高浓度初始调整的显示画面123G12(图8)显示在显示部123上(图6中的步骤S101)。此外,在该图8的最高浓度初始调整的显示画面中,显示有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各颜色的正负10个等级的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值。
在此,关于将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的浓度检测由系统内部设备的浓度传感器220执行、还是由未图示的外部设备执行,由客户工程师进行选择(图6中的步骤S102)。
在由系统内部设备的浓度传感器220执行浓度检测的情况下(图6中的步骤S102中“系统内部设备”),当由客户工程师在图8的显示画面123G12中选择了“向印刷模式”(图8中的A2)时,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在显示部上显示显示画面123G13(图9)。
图9的显示画面123G13是在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输入用于打印校准图表的指示的画面。在该图9的显示画面123G13中,客户工程师按下“纸设定”的标签(图9中的A6)来决定使用于最高浓度初始调整的纸之后,按下设置于操作部122的启动按钮。
当在该图9的显示画面123G13的状态下按下启动按钮时,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在规定的纸上打印校准图表(图6中的步骤S103)。打印了校准图表的纸从图像形成装置100被输送至中间处理装置200,通过控制部101和控制部201的控制,由浓度传感器220检测校准图表所包含的补片的浓度(图6中的步骤S104)。此外,当校准图表的打印完成时,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在显示部123上显示显示画面123G12(图8)。
在此,在客户工程师在图8的显示画面123G12中选择“目标浓度确认”的标签(图8中的A3)时,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最高浓度初始调整结果确认画面123G14(参照图10)被显示在显示部123上。客户工程师通过该最高浓度初始调整结果确认画面123G14来确认校准图表的检测结果,确认是否得到了期望的最高浓度(图6中的步骤S105)。
在客户工程师判断为未得到期望的最高浓度的情况下(图6中的步骤S105中“否”),客户工程师对“前画面”标签(图10中的A8)进行操作,从而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能够调整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值的显示画面123G12(图8)被显示在显示部123上。
在此,客户工程师对显示画面123G12中的各颜色的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值进行调整(图6中的步骤S106),直到判断为得到了期望的最高浓度为止反复执行上述的校准图表的印刷/检测(图6中的步骤S103~)。此外,通过这种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值的调整,非易失存储器1013c内的D-MAX调整值1013d1中的“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值”被变更。
另一方面,在客户工程师通过最高浓度初始调整结果确认画面123G14(参照图10)判断为得到了期望的最高浓度的情况下(图6中的步骤S105中“是”),客户工程师对“目标浓度登记”标签(图10中的A7)进行操作,从而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询问目标浓度的登记的弹出式画面123G15(参照图11)被显示在显示部123上。
当客户工程师在询问目标浓度的登记的弹出式画面123G15(参照图11)中操作“否”的标签(图11中的A10)时,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最高浓度初始调整结果确认画面123G14(参照图10)被显示在显示部123上。
当客户工程师在询问目标浓度的登记的弹出式画面123G15(参照图11)中操作“是”的标签(图11中的A9)时,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登记目标浓度时的登记名称输入画面123G16(参照图12)被显示在显示部123上。
当客户工程师在该登记名称输入画面123G16(参照图12)中操作“取消”的标签(图12中的A11)时,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能够调整初始调整值的显示画面123G12(图8)被显示在显示部123上,能够重复上述的动作。
当客户工程师在该登记名称输入画面123G16(参照图12)中输入登记名称之后操作“确认”的标签(图12中的A12)时,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目标浓度(最高浓度自动调整的目标值)被登记为非易失存储器1013c的“目标浓度”1013d2(图6中的步骤S111)。
另外,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与该目标浓度的登记并行地,包括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的纸设定的纸简档(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被登记为非易失存储器1013c的“纸简档#500”(图6中的步骤S112)。此外,也可以将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的纸设定登记为最高浓度自动调整中使用的纸设定,而不是登记为纸简档。
此外,图4的(b)中示意性地表示如上那样的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的对非易失存储器1013c的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值的变更或登记、目标浓度的登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的登记。
以上的步骤S103~S106的说明是针对在校准图表的检测中使用了作为系统内部设备的浓度传感器220的情况,但是作为由外部设备进行浓度检测的处理的步骤S107~S110是大致相同的处理。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在由外部设备进行浓度检测的情况下,将外部设备连接到通信I/F部112,控制部101能够读取检测值。
〈最高浓度自动调整的详情〉
下面,参照图13的流程图、图14以后的画面说明图来详细说明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0时由用户进行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
用户一边参照显示部123的显示画面123G21、一边对操作部122进行操作,从通常画面菜单操作为“服务”、“加工调整”、“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图14中的B1)。
此外,在图14的显示画面中,控制部101仅在用户开放用的加工调整菜单中显示“最高浓度自动调整”的项目。另外,在无法进行基于浓度传感器220的浓度检测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将“最高浓度自动调整”的项目设为非显示或不能选择的状态。并且,在非易失存储器1013c内不存在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应该登记的目标浓度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因此,控制部101将“最高浓度自动调整”的项目设为非显示或不能选择的状态。
然后,通过由用户操作“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图14中的B1),控制部101将最高浓度自动初始调整的显示画面123G22(图15)显示在显示部123上(图13中的步骤S101)。在该图15的显示画面123G22中,显示有目标浓度输出条件、目标浓度等。此外,在该图15的显示画面123G22中,最高浓度自动调整未完成。因此,调整后浓度的项目被显示为“---”等。
另外,在图15的显示画面123G22中,通过由用户操作“向印刷模式”的标签(图15中的B2),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在显示部上显示显示画面123G23(图16)。该图16是在最高浓度自动调整中输入用于打印校准图表的指示的显示画面123G23。
此外,当由用户在该图16的显示画面123G23中操作“关闭印刷模式”的标签(图16中的B3)时,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返回到前一步的图15的显示画面123G22。
在显示有该图16的显示画面123G23的状态下,控制部101判断供纸部105中是否存在与非易失存储器1013c内的#500中登记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用的纸简档(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非易失存储器1013c内的#500中登记的纸简档)相关联的托盘(图13中的步骤S202)。
如果供纸部105中不存在与非易失存储器1013c内的#500中登记的纸简档相关联的托盘(图13中的步骤S203中“否”),则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来在图16的显示画面123G23上以弹出式画面等显示“请将最高浓度自动调整用的纸放置在托盘上”等警告消息。
此外,在该时间点,设置于操作部122的启动按钮处于不能操作的状态,用户无法开始打印校准图表。
此外,在虽然在某一个托盘中收容有最高浓度自动调整的纸、但是没有与非易失存储器1013c内的#500中登记的纸简档相关联的情况下,用户还能够在该时间点使纸简档与托盘相关联。
但是,在即使是与非易失存储器1013c内的#500中登记的纸简档相同的纸、由于纸尺寸的关系而也无法由浓度传感器220进行浓度检测的情况下,期望的是,以弹出式画面等显示“请将最高浓度自动调整用的纸放置在托盘上”等警告消息。
在供纸部105中存在与非易失存储器1013c内的#500中登记的纸简档相关联的托盘的情况下(图13中的步骤S203中“是”),或者在用户按照上述的警告消息补充了纸或者将纸简档与托盘相关联使得能够打印的情况下(图13中的步骤S206中“是”),由控制部101选择与非易失存储器1013c内的#500中登记的纸简档相关联的托盘,来作为在最高浓度自动调整中打印校准图表时的托盘(图13中的步骤S204)。
当像这样选择了与非易失存储器1013c内的#500中登记的纸简档相关联的托盘时,设置于操作部122的启动按钮变为能够操作的状态。然后,变为用户能够指示校准图表的打印开始的状态。
此外,虽然原则上是将纸简档与托盘相关联,但是也可以存在如下功能:在调整最高浓度时,将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不与托盘相关联而使用。例如,能够不变更托盘的设定,而在托盘中放入所需张数的与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对应的纸来执行最高浓度自动调整。通过这样,无需关于托盘进行麻烦的设定作业而能够执行最高浓度自动调整。
在此,用户按下设置于操作部122的启动按钮(图13中的步骤S207)。在该图16的显示画面123G23的状态下按下启动按钮时,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对与非易失存储器1013c内的#500中登记的纸简档相关联的托盘中收容的规定的纸应用非易失存储器1013c内的#500中登记的纸简档,通过打印机部150打印校准图表(图13中的步骤S208)。
此外,在该时间点,在使用将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值与前次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值合计得到的D-MAX调整值1013d1控制了打印机部150中的最高浓度的状态下,打印校准图表。但是,在用户初次使用所设置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时,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值还未被登记。因此,在使用仅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值的D-MAX调整值1013d1控制了打印机部150中的最高浓度的状态下,打印校准图表。
另外,打印了校准图表的纸从图像形成装置100被输送至中间处理装置200,通过控制部101和控制部201的控制,由浓度传感器220检测校准图表所包含的补片的浓度(图13中的步骤S209)。
在打印该校准图表并检测浓度的定时,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图17的显示画面123G24被显示在显示部123上。在该图17所示的显示画面123GG24中,通过弹出式画面(图17中的B4),对用户明确地传达打印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图表来检测浓度的情况。
当以上的校准图表的打印(图13中的步骤S208)和浓度检测(图13中的步骤S209)结束时,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以使由浓度传感器220检测出的浓度检测值与非易失存储器1013c中存储的目标浓度1013d2一致的方式计算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值。即,根据由浓度传感器220检测出的浓度检测值与非易失存储器1013c中存储的目标浓度1013d2的偏差计算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值。
然后,该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值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而被登记到非易失存储器1013c内的D-MAX调整值1013d1中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值”(图13中的步骤S210)。另外,当通过最高浓度自动调整而登记了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值时,如图18那样显示了“完成了最高浓度自动调整”这样的消息的状态的显示画面123G25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被显示在显示部123上。
此外,以上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能够通过在最少1张纸上打印校准图表并由浓度传感器220执行浓度检测来实现,但是也能够在使用将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值与本次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值合计得到的D-MAX调整值1013d1控制了打印机部150中的最高浓度的状态下为了确认而打印校准图表。
通过在使用将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值与本次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值合计得到的D-MAX调整值1013d1控制了打印机部150中的最高浓度的状态下执行用于确认的校准图表的打印来进行浓度传感器220的浓度检测,能够将浓度传感器220的浓度检测结果作为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后的浓度来显示在图18的显示画面123G25中(图18中的B5)。
此外,在如上那样执行了最高浓度自动调整的情况下,期望的是,检测调整后的最高浓度,并作为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履历来在非易失存储器1013c内的某一个区域中保管。
另外,通过用户在图18的显示画面123G25中操作“调整履历”的标签(图18中的B6),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按调整日期时间将通过上述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得到的调整后的最高浓度进行一览显示的显示画面123G26(参照图19)被显示在显示部123上。此外,在该图19的显示画面123G26中,当由用户操作“关闭”的标签(图18中的B7)时,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返回到前一步的图18的显示画面123G25。
〈通过本实施方式得到的效果〉
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最高浓度调整分为由客户工程师进行的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和由用户进行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而且,在用户执行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中,通过校准图表的打印和浓度检测来自动地执行最高浓度的调整。因此,能够简易地执行适当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
此外,以往是需要通过由用户重复执行校准图表的打印和浓度检测以及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值的变更来调整为期望的最高浓度,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这种重复。
另外,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最高浓度调整分为由客户工程师进行的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和由用户进行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而且,在用户执行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中,通过校准图表的打印和浓度检测来自动地执行最高浓度的调整。因此,消除了用户的判断、手动调整的重复。其结果,能够简易地执行适当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
另外,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用户无需记住客户工程师在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及其纸设定。由此,不需要进行将针对最高浓度的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的纸设定作为纸简档进行再现的作业。其结果,能够削减用于纸设定的再现的作业的时间。另外,能够消除由于弄错纸设定的再现而无法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的担忧。其结果,无需进行麻烦的设定作业而能够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能够执行决定最高浓度的目标浓度的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和在任意的时期调整最高浓度的最高浓度自动调整这两种浓度调整。在此,在存储部中存储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的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和最高浓度的目标浓度,基于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和目标浓度进行最高浓度自动调整。通过这样,无需记住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及其纸设定。因而,不需要进行再现针对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的纸简档的作业。其结果,能够削减用于纸设定的再现的作业的时间。另外,能够消除由于弄错纸设定的再现而无法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的担忧。由此,无需进行麻烦的设定作业而能够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
另外,通过以包括纸种类、纸克重、调色剂附着量偏移值以及加工调整的信息的状态存储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无需记住最高浓度的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及其纸设定。由此,不需要进行将针对最高浓度的初始调整中使用的纸的纸设定作为纸简档进行再现的作业。其结果,能够削减用于纸设定的再现的作业的时间。另外,能够消除由于弄错纸设定的再现而无法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的担忧。由此,无需进行麻烦的设定作业而能够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
另外,在存储部中的预先决定的存储位置中存储有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然后,在调整最高浓度时,从存储部读出目标浓度和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由此,无需进行麻烦的设定作业而能够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
另外,不依赖于与托盘的设定对应地将纸简档与该托盘相关联的功能,在调整最高浓度时能够将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不与该托盘相关联而使用。由此,无需关于托盘进行麻烦的设定作业而能够适当地调整期望的最高浓度。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利用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具体结构不限于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即,即使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的变更、追加,其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Claims (15)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以下部分:
存储部,存储各种信息;
图像形成部,对纸形成基于调色剂的图像;
控制部,控制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的图像的形成;
其中,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纸上形成浓度补片,接收所述浓度补片的浓度检测结果,基于所述浓度检测结果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调整,以使得基于所述调色剂的最高浓度与目标浓度一致,在执行浓度调整时,
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和所述目标浓度,其中,该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是包括针对决定所述目标浓度时使用的纸的纸设定的纸简档,
基于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和所述目标浓度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调整,以使得具有所述纸简档的纸设定的纸中的所述最高浓度与所述目标浓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能够执行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和最高浓度自动调整这两种浓度调整,
其中,在所述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以使所述最高浓度与目标浓度一致的方式决定该目标浓度,
在最高浓度自动调整中,在作为所述最高浓度初始调整而决定了所述目标浓度以后的任意的时期,通过浓度检测部检测所述浓度补片的浓度来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最高浓度与所述目标浓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中的所述纸设定,至少包括纸种类、纸克重、调色剂附着量偏移值以及加工调整中的某一个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预先决定的存储位置中,
在调整最高浓度时,从所述存储部读出所述目标浓度,并且读出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有用于收容纸的托盘的供纸部,
所述控制部能够与所述托盘的设定对应地将所述纸简档与该托盘相关联起来,
在调整最高浓度时,将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不与所述托盘相关联而使用。
6.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和处理装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和所述处理装置中的某一个中具备以下部分:
存储部,存储各种信息;
图像形成部,对纸形成基于调色剂的图像;
浓度检测部,检测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纸上形成的图像的浓度;以及
控制部,控制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的图像的形成;
其中,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纸上形成浓度补片,通过所述浓度检测部检测所述浓度补片的浓度,基于所述浓度检测部的浓度检测结果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调整,以使得基于所述调色剂的最高浓度与目标浓度一致,在执行浓度调整时,
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和所述目标浓度,其中,该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是包括针对决定所述目标浓度时使用的纸的纸设定的纸简档,
基于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和所述目标浓度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调整,以使得具有所述纸简档的纸设定的纸中的所述最高浓度与所述目标浓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能够执行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和最高浓度自动调整这两种浓度调整,
其中,在所述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以使所述最高浓度与目标浓度一致的方式决定该目标浓度,
在最高浓度自动调整中,在作为所述最高浓度初始调整而决定了所述目标浓度以后的任意的时期,通过所述浓度检测部检测所述浓度补片的浓度来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最高浓度与所述目标浓度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中的所述纸设定,至少包括纸种类、纸克重、调色剂附着量偏移值以及加工调整中的某一个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预先决定的存储位置中,
在调整最高浓度时,从所述存储部读出所述目标浓度,并且读出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有用于收容纸的托盘的供纸部,
所述控制部能够与所述托盘的设定对应地将所述纸简档与该托盘相关联起来,
在调整最高浓度时,将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不与所述托盘相关联而使用。
11.一种图像形成控制方法,控制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存储各种信息的存储部、对纸形成基于调色剂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控制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的图像的形成的控制部,该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具有以下的步骤:
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纸上形成浓度补片,接收所述浓度补片的浓度检测结果,基于所述浓度检测结果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调整,以使得基于所述调色剂的最高浓度与目标浓度一致,在执行浓度调整时,
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和所述目标浓度,其中,该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是包括针对决定所述目标浓度时使用的纸的纸设定的纸简档,
基于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和所述目标浓度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调整,以使得具有所述纸简档的纸设定的纸中的所述最高浓度与所述目标浓度一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能够执行最高浓度初始调整和最高浓度自动调整这两种浓度调整,
在所述最高浓度初始调整中,以使所述最高浓度与目标浓度一致的方式决定该目标浓度,
在最高浓度自动调整中,在作为所述最高浓度初始调整而决定了所述目标浓度以后的任意的时期,通过浓度检测部检测所述浓度补片的浓度来对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最高浓度与所述目标浓度一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中的所述纸设定,至少包括纸种类、纸克重、调色剂附着量偏移值以及加工调整中的某一个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被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预先决定的存储位置中,
在调整最高浓度时,从所述存储部读出所述目标浓度,并且读出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设有用于收容纸的托盘的供纸部,
能够与所述托盘的设定对应地将所述纸简档与该托盘相关联起来,
在调整最高浓度时,将所述目标浓度对应纸简档不与所述托盘相关联而使用。
CN201410705298.6A 2013-11-29 2014-11-28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6836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8247A JP5904196B2 (ja) 2013-11-29 2013-11-29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並びに画像形成制御方法
JP2013-248247 2013-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3636A CN104683636A (zh) 2015-06-03
CN104683636B true CN104683636B (zh) 2019-03-29

Family

ID=53265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05298.6A Active CN104683636B (zh) 2013-11-29 2014-11-28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04468B2 (zh)
JP (1) JP5904196B2 (zh)
CN (1) CN1046836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04167B2 (ja) * 2015-08-04 2018-04-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用紙判断方法
JP6786991B2 (ja) * 2016-09-21 2020-11-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992347B2 (ja) * 2017-09-15 2022-01-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用紙情報算出プログラム及び用紙情報算出方法
JP2021016062A (ja) * 2019-07-11 2021-02-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調整用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0841A (zh) * 2001-09-27 2003-04-16 佳能株式会社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95357B2 (ja) 2006-03-31 201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
JP5233259B2 (ja) 2007-12-05 2013-07-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39619A (ja) * 2008-12-10 2010-06-2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858692B2 (ja) * 2010-10-28 2016-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材判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99700B2 (ja) 2011-03-10 2015-04-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78187B2 (ja) * 2012-02-16 2014-08-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0841A (zh) * 2001-09-27 2003-04-16 佳能株式会社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06059A (ja) 2015-06-08
CN104683636A (zh) 2015-06-03
JP5904196B2 (ja) 2016-04-13
US9304468B2 (en) 2016-04-05
US20150153697A1 (en) 2015-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82987B2 (en) Print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8970894B2 (en) Print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a print job having a paper type not included in a paper information database
CN10468363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JP4931977B2 (ja) 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CN107977170B (zh) 打印管理设备和存储打印管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US872417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quality adjustment method
US8537378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method, printer driver program,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CN103905682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系统
US2023024715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CN103139419A (zh) 图像形成系统、服务器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3436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外部装置、課金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764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483870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109574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メンテナンスシステム
JP405942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8967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1797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17105215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節電制御方法
CN102141754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色材管理方法
JP200905351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支援装置
JP2003198767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7307536B2 (ja) デバイス情報監視装置及びデバイス情報監視方法
JP544196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3037137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349657A (ja) 画像形成装置、使用環境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