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2045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82045A
CN104682045A CN201410696840.6A CN201410696840A CN104682045A CN 104682045 A CN104682045 A CN 104682045A CN 201410696840 A CN201410696840 A CN 201410696840A CN 104682045 A CN104682045 A CN 104682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major part
component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968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本正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2659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324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82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2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93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at the end of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zero insertion force or no fri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028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comprising means for preventing flowing or wicking of solder or flux in parts not desired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能够沿着预定方向与匹配连接器配合。连接器包括保持构件、多个接触件和多个接触防止构件。保持构件包括保持部分。多个接触件分别包括被保持部分和主要部分。被保持部分由保持部分保持。主要部分在预定方向上分别延伸自被保持部分。主要部分在预定方向上突出超过保持部分。每个主要部分具有管状形状。每个接触防止构件由绝缘体制成。接触防止构件分别占据主要部分的内部。接触防止构件在预定方向上分别突出超过主要部分。

Description

连接器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防止用户的手指与接触件的末端接触的结构。
如图29(a)所示,JP3,575,295B中的连接器100包括接触件101、保持接触件101的保持构件102、和附接至接触件101的接触防止构件103。接触件101具有被保持部104和主要部分105。被保持部104由保持构件102保持。主要部分105大致具有管状形状,并且在预定方向(PD)上从被保持部104延伸出。如图29(b)所示,主要部分105形成有孔106,每个孔106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半径方向上穿入主要部分105中。接触防止构件103具有头部部分107、轴部分108和弹性部分109。头部部分107比主要部分105的内部形状更大。轴部分108具有与主要部分105的内部形状对应的形状。每个弹性部分109延伸自轴部分108。每个弹性部分109的端部形成有在半径方向上向外突出到轴部分108之外的接合部分110。当接触防止构件103插入接触件101中时,接触防止构件103的接合部分110与主要部分105的孔106接合。因而,接触防止构件103附接至接触件101。接触防止构件103的头部部分107突出超过接触件101的末端,并且防止用户的手指111与接触件101的末端接触。
当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配合时,接触件有时接收与预定方向偏斜的力。JP3,575,295B中的连接器问题在于,当接触件接收偏斜的力时接触件可能翘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防止用户的手指与接触件的末端接触并且即使接触件接收偏斜的力时根据其接触件几乎不翘曲的结构。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能够沿着预定方向(PD)与匹配连接器配合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保持构件、多个接触件和多个接触防止构件。保持构件包括保持部分。多个接触件分别包括被保持部分和主要部分。被保持部分由保持部分保持。主要部分在预定方向上分别延伸自被保持部分。主要部分在预定方向上突出超过保持部分。每个主要部分具有管状形状。每个接触防止构件由绝缘体制成。接触防止构件分别占据主要部分的内部。接触防止构件在预定方向上分别突出超过主要部分。
接触防止构件占据主要部分的内部,并且突出超过主要部分。因为接触防止构件突出超过主要部分,因此可以防止用户的手指与接触件的末端接触。因为主要部分由接触防止构件从其内部加固,因此接触件几乎不翘曲。
可以通过研究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和通过参照附图获得对本发明的目的的认识和对本发明的结构的更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被包括在图1的连接器中的接触件和接触防止构件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图3的接触件和接触防止构件的剖视图。接触件尚未形成有压接部分。
图5是示出在装配图3的接触件和接触防止构件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图5的接触件和接触防止构件的透视图。接触防止构件插入接触件中。接触件尚未形成有压接部分。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图7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被包括在图7的连接器中的接触件和接触防止构件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接触件和接触防止构件的剖视图。接触件尚未形成有压接部分。
图11是示出在装配图9的接触件和接触防止构件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图11的接触件和接触防止构件的透视图。接触防止构件插入接触件中。接触件尚未形成有压接部分。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图13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被包括在图13的连接器中的接触件和接触防止构件的透视图。
图16是示出图15的接触件和接触防止构件的剖视图。接触件尚未形成有压接部分。
图17是示出在装配图15的接触件和接触防止构件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接触件处于中间构件的状态中。
图18是示出图17的中间构件和接触防止构件的透视图。接触防止构件被安装在中间构件上。
图19是示出图18的中间构件和接触防止构件的透视图。中间构件被卷绕在接触防止构件上。
图20是示出根据一种修改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在该修改例中图1的连接器的围绕部分由绝缘体形成。
图21是示出图20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3是示出图22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4是示出被包括在图22的连接器中的接触件和接触防止构件的透视图。
图25是示出图24的接触件和接触防止构件的剖视图。
图26是示出图25的接触件的末端和接触防止构件的放大剖视图。
图27是示出在装配图24的接触件和接触防止构件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接触防止构件尚未形成有大形状部分。
图28是示出图27的状态之后的状态的透视图。接触件形成有压接部分。
图29是示出JP3,575,295B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图29(a)是示出连接器的剖视图。图29(b)是示出图29(a)的接触件和接触防止构件的放大剖视图。
尽管本发明容易进行各种修改并且形成各种可替换的形式,但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通过在附图中的示例的方法示出并且将在本文中具体地描述。然而,应该理解附图和对其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到公开的具体形式,而是相反,旨在覆盖落入由随附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的修改例、等同例和替换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0能够沿着预定方向(前后方向,PD)与匹配连接器(未示出)配合。连接器10具有配合端部12和接收部分14。配合端部12能够与匹配连接器配合。接收部分14接收匹配连接器的一部分。配合端部12被定位在连接器10的前端处。接收部分14被定位在配合端部12的后方。具体地,接收部分14从配合端部12向后凹陷。
图示的连接器10包括保持构件20、多个接触件30、多个接触防止构件50和外壳60。保持构件20由绝缘体制成。每个接触件30由导体制成。每个接触防止构件50由绝缘体制成。外壳60由金属制成。
如图2所示,保持构件20包括由两个塞块(即前塞块24和后塞块26)组成的保持部分22。保持部分22可以由一个塞块组成。
如图1至4所示,每个接触件30包括被保持部分32和主要部分36。被保持部分32由保持部分22保持。主要部分36在预定方向上突出超过被保持部分3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主要部分36向前延伸以在预定方向上突出超过保持部分22。如图2至4所示,被保持部分32形成有在径向方向上突出的止动部分34。在本实施例中,止动部分34由如图2所示的前塞块24和后塞块26固定,从而被保持部分32由保持部分22保持。此外,止动部分34设置有平面部分34',从而可以防止接触件30被旋转。主要部分36具有管状形状。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主要部分36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平面中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形状。
接触件30的主要部分36是连接至匹配连接器(未示出)的匹配接触件(未示出)的部分。另一方面,接触件30的后部(包括被保持部分32)是连接至信号线的连接部分。虽然本实施例的主要部分36具有圆柱形管状形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取决于匹配连接器(未示出)的匹配接触件(未示出)的形状等,主要部分36可以具有正方形管状形状。另外,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接触件30具有中空结构,在所述中空结构中,孔从每个接触件30的前端30F穿入至其后端30R。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每个接触件30可以具有将主要部分36与连接部分(接触件30的后部)分离的隔断壁。
与JP3,575,295B的连接器不同,本实施例中的每个主要部分36没有形成连接在主要部分36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孔,如图3和4所示。因此,当信号线通过软钎焊连接至接触件30时,流过连接部分的内部的软焊料不能流动到作为连接匹配接触件(未示出)的接触部分的主要部分36的外表面外。虽然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接触件30没有形成连接接触件30的外部和内部之间的孔,但是如果接触件30的每个主要部分36没有形成孔,则接触件30的每个连接部分可以形成有孔。
如图4和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接触防止构件50具有头部部分52和轴部分54。轴部分54沿着预定方向(前后方向)延伸。除如之后描述的被压接以变形的部分外,轴部分54具有杆状形状,所述杆状形状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平面中具有相同的尺寸。头部部分52形成在轴部分54的前端处。头部部分52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平面中具有比轴部分54更大的形状(大形状部分)。具体地,如图3和4所示,头部部分52的最大尺寸几乎与主要部分36的外围尺寸相同。具体地,头部部分(大形状部分)52分别向外突出到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平面中由主要部分36的内壁限定的形状之外。轴部分54分别被容纳在接触件30中。头部部分52分别从主要部分36的前端30F向前突出。
最佳如图3所示,接触件30的每个部件被压接以形成有压接部分40,从而本实施例中的接触防止构件50分别被附接至接触件30。具体地,如图5和6所示,轴部分54分别从接触件30的前端30F插入主要部分36中,并且区域42随后被压接以变形,从而形成压接部分40(见图3)。通过形成压接部分40,轴部分54的部件被变形以分别占据压接部分40的内部。因此,接触防止构件50分别由接触件30保持。
如图5和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接触防止构件50仅在轴部分54的一个端部处设置有比轴部分54更大的大形状部分(头部部分52)。因此,当轴部分54分别插入主要部分36中时,不必要的载荷不会被分别施加到接触防止构件50和接触件30,从而可以防止接触防止构件50和接触件30的非故意的变形。
另外,如图2和4所示,接触防止构件50的轴部分54分别占据主要部分36的内部。换句话说,接触件30的主要部分36的内部分别由轴部分54加固。由此,本实施例中的接触件30几乎不变形。
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压接部分40形成在被保持部分32上。因此,如图1所示,压接部分40不暴露在接收部分14中。因为每个主要部分36具有与图2和3中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接触件30几乎不变形。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每个压接部分40可以被形成以从被保持部分32延伸至主要部分36。换句话说,每个压接部分40可以被形成以桥接被保持部分32和主要部分36。
如图1和2所示,外壳60部分地覆盖保持构件20。外壳60具有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平面中围绕多个接触件30的主要部分36全部的围绕部分62。本实施例中的围绕部分62限定接收部分14,同时围绕部分62的端部形成配合端部12。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围绕部分62形成为外壳60的一部分,但是围绕部分62可以形成为保持构件20的一部分。围绕部分62可以设置在保持构件20和外壳60二者上。
例如,参照图20和21,变形例中的连接器10C包括取代上述实施例中的外壳60的、由绝缘体制成的围绕部分62C。具体地,连接器10C包括多个接触件30、保持构件20、由绝缘体制成的围绕部分62C。每个接触件30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的接触件30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并且由如上所述的保持构件20保持。围绕部分62C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平面中围绕多个接触件30的主要部分36全部。如图1和20所示,类似于上述实施例的围绕部分62,本实施例中的围绕部分62C限定接收部分14C,并且围绕部分62C的端部形成配合端部12C。具体地,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接收部分14,接触件30的主要部分36被定位在由该变形例中的围绕部分62C限定的接收部分14C中。另外,围绕部分62C可以与保持构件20一体地形成。
参见图7和8,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10A是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连接器10的变形示例。在图7和8中,使用与连接器10的那些参考标记相同的参考标记指示与图1和2示出的连接器10的那些构件相同的构件。如图7和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保持构件20和外壳6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保持构件20和外壳60相同。因此,不对那些构件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5和11,尚未被压接的每个接触件30A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尚未被压接的接触件30相同的结构。因此,参照图9至12,下文主要描述接触防止构件50A的结构和将接触防止构件50A附接至接触件30A的方法。
如图10和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接触防止构件50A具有轴部分54A和大形状部分56A。轴部分54A沿着预定方向(前后方向)延伸。轴部分54A在预定方向上具有比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轴部分54更长的长度。轴部分54A具有杆状形状,所述杆状形状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平面中具有相同的尺寸。本实施例中的轴部分54A的部分分别从接触件30A的前端30F突出。本实施例中的轴部分54A的剩余部分分别被容纳在接触件30A中。大形状部分56A被设置在轴部分54A的后端处。大形状部分56A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平面中具有比轴部分54A更大的形状。大形状部分56A分别被容纳在接触件30A中。
最佳如图9所示,接触件30A的每个部件被压接以形成有压接部分40A,从而本实施例中的接触防止构件50A分别被附接至接触件30A。具体地,如图11和12所示,轴部分54A分别从接触件30A的后端部30R插入主要部分36中,并且区域42A随后被压接以变形,从而形成压接部分40A(见图9)。通过形成压接部分40A,大形状部分56A的部分分别被变形以占据压接部分40A的内部,从而接触防止构件50A分别由接触件30A保持。另外,如第一实施例中的图3所示,每个压接部分40A可以被形成在被定位在止动部分34的前方的部分处。
最佳如图11和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接触防止构件50A仅在轴部分54A的一个端部处设置有比轴部分54A更大的大形状部分56A。因此,当轴部分54A分别插入接触件30A中时,不必要的载荷不会被分别施加到接触防止构件50A和接触件30A,从而可以防止接触防止构件50A和接触件30A的非故意的变形。
另外,如图8和10所示,接触防止构件50A的轴部分54A分别占据接触件30A的主要部分36的内部。换句话说,接触件30A的主要部分36的内部分别由轴部分54A加固。由此,本实施例中的接触件30A几乎不变形。
如图8和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压接部分40A形成在被保持部分32A上。本实施例中的每个主要部分36具有相同的形状。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接触件30A几乎不变形。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接触件30、30A通过切割等形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第三实施例中,每个接触件可以通过卷动基于压制金属板获得的坯料圆柱状地形成。下面描述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13和14,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10B是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连接器10的变化示例。在图13和14中,使用与连接器10的那些参考标记相同的参考标记指示与图1和2示出的连接器10的那些部分相同的部分。如图13和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保持构件20和外壳6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保持构件20和外壳60相同。因此,不对那些部分进行详细地说明。
虽然,如图14至16所示,接触件30B的主要功能与上述接触件30、30A相同,但是接触件30B的制造方法不同于接触件30、30A的制造方法。因为制造方法的差异,所以每个接触件30B的结构上的细节不同于接触件30、30A的结构上的细节。
如图15至1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接触件30B通过分别围绕接触防止构件50B卷绕基于压制金属板获得的中间构件70形成。中间构件70分别被围绕接触防止构件50B卷绕,从而接触防止构件50B分别由接触件30B保持。
参见图16至18,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接触防止构件50B具有包括如上所述的接触防止构件50B和接触防止构件50A两个特征的结构。每个接触防止构件50B具有头部部分(大形状部分)52B、轴部分54B和大形状部分56B。头部部分52B相当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接触防止构件50B的头部部分52。头部部分52B被定位在轴部分54B的前方。大形状部分56B相当于第二实施例中的接触防止构件50A的大形状部分56A。大形状部分56B被定位在轴部分54B的后方。具体地,在预定方向上,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接触防止构件50B在轴部分54B的一端部上具有大形状部分52B并且在其另一个端部上具有大形状部分56B。大形状部分52B和56B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平面中具有每个都比轴部分54B的形状更大的形状。
如图17所示,每个中间构件70形成有成为止动部分34B的部分34B'。图示的中间构件70处于中间构件70连接至支架72的状态。如图18所示,接触防止构件50B被安装在中间构件70上,从而头部部分52B分别从中间构件70的前端30F'突出,并且大形状部分56B分别从部分34B'向后延伸。具体地,接触防止构件50B被安装在中间构件70上,从而轴部分54B分别被定位在前端30F'和部分34B'之间。然后,如图19所示,中间构件70分别围绕接触防止构件50B卷绕。由此,接触防止构件50B分别由接触件30B保持。之后,支架72分别与接触件30B分离,从而获得如图15所示的接触件30B和接触防止构件50B。
基于上述制造方法,每个接触件30B具有接合处30C。如图16所示,接触防止构件50B的轴部分54B分别占据主要部分36B的内部,并且每个接触件30B没有形成连接接触件30B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孔。因此,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当信号线通过软钎焊连接至接触件30B时,软焊料不能流动到接触件30B的外表面外。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接触件30B的每个主要部分36B没有形成孔,则接触件30B的每个连接部分可以形成有孔。
参照图16,空间存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止动部分34B和大形状部分56B之间。如图14所示,止动部分34B是被保持部分32B的由保持部分22保持的部分。由此,即使存在空间时,接触件30B也几乎不变形。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每个接触防止构件50B可以被修改,从而每个空间不存在于止动部分34B和接触防止构件50B之间。
基于上述制造方法,每个具有比主要部分36B的内部形状更大的形状的大形状部分52B和56B可以分别被设置在管状主要部分36B的相对端部处。因此,分别防止接触防止构件50B脱离接触件30B。
在本实施例中,当中间构件70围绕接触防止构件50B卷绕时,具有比正常尺寸稍大的尺寸的每个接触防止构件50B可以被按压以压缩和变形。在此情况下,接触件30B分别通过卷绕中间构件70与接触防止构件50B的表面接合,从而接触防止构件50B分别由接触件30B保持。因此,头部部分52B和大形状部分56B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省略。另外,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压接部分40、40A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形成在接触件30B上。
参见图22和23,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器10D是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0的变化示例。在图22和23中,使用与连接器10的那些参考标记相同的参考标记指示与图1和2示出的连接器10的那些构件相同的构件。如图22和2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保持构件20和外壳6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保持构件20和外壳60相同。因此,不对那些构件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24和2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接触件30D基于压制金属板并且随后通过弯曲所述金属板获得。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接触件30D具有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接触件30B(见图15)的接合处30C。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每个接触件30D可以通过切割等形成。
具体地,如图24和25所示,每个接触件30D具有被保持部分32D和主要部分36D。被保持部分32D由保持部分22保持。主要部分36D在预定方向上延伸自被保持部分32D。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主要部分36D向前延伸以在预定方向上突出超过保持部分22。如图23至25所示,被保持部分32D形成有在径向方向上突出的止动部分34D。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止动部分34D由如图23所示的前塞块24和后塞块26固定,从而被保持部分32D由保持部分22保持。主要部分36D具有管状形状。除如之后描述那样的被压接以变形的部分外,本实施例中的主要部分36D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平面中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形状。最佳如图25所示,每个接触件30D形成有隔断部分44D,所述隔断部分44D将软钎焊与接触防止构件50D分离,从而当信号线通过软钎焊连接至接触件30D时,软钎焊被防止黏附至接触防止构件50D。之后描述每个接触防止构件50D。在本实施例中,隔断部分44D被定位在止动部分34D的后方。
如图25和2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接触防止构件50D具有头部部分(大形状部分)52D、内装配部分56D和轴部分54D。轴部分54D沿着预定方向(前后方向)延伸。除如之后描述那样的被压接以变形的部分外,轴部分54D具有杆状形状,所述杆状形状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平面中具有相同的尺寸。具体地,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平面(垂直平面)中,本实施例中的轴部分54D具有比由接触件30D的主要部分36D的内壁38D限定的形状更小的尺寸。因此,如图26所示,在主要部分36D的内壁38D和轴部分54D之间存在微小的空间,并且轴部分54D没有紧密装配在内壁38D上。内装配部分56D被设置在轴部分54D的前端处。内装配部分56D在垂直平面中具有比轴部分54D更大的尺寸。换句话说,轴部分54D在垂直平面中具有比内装配部分56D更小的尺寸。具体地,内装配部分56D在垂直平面中紧密装配在主要部分36D的整个内壁38D上。头部部分52D被设置在内装配部分56D的前端处。具体地,内装配部分56D在预定方向上被定位在头部部分52D和轴部分54D之间。本实施例中的头部部分52D在预定方向上与主要部分36D没有任何间隙地接触。换句话说,头部部分52D与主要部分36D的端部的整个圆周接触。此外,头部部分52D在垂直平面中具有比内装配部分56D更大的尺寸。具体地,头部部分52D在垂直平面中具有比轴部分54D更大的尺寸。具体地,如图25和26所示,头部部分(大形状部分)52D向外突出到由主要部分36D的内壁38D在垂直平面中限定的形状之外。内装配部分56D和轴部分54D被容纳在接触件30D中。头部部分52D从主要部分36D的前端30F向前突出。
在本实施例中,轴部分54D具有杆状形状,所述杆状形状在垂直平面中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形状。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接触防止构件50D的相对于其头部部分52D的端部具有比由主要部分36D的内壁38D在垂直平面中限定的形状更小的尺寸。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接触防止构件50D在预定方向上仅在一端部处形成有大形状部分(头部部分52D),其中大形状部分(头部部分52D)向外突出到由主要部分36D的内壁38D在垂直平面中限定的形状之外。
如图27和2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接触防止构件50D通过利用夹具80来热焊接由树脂制成的杆材料54D1而形成。图示的接触件30D被连接至支架72。当形成接触防止构件50D的时候,支架72保持接触件30D。
具体地,参照图27,在连续形成之后,长的杆材料54D1插入接触件30D的主要部分36D中,杆材料54D1被切割以具有预定长度。可替换地,杆材料54D1可以首先被切割以具有预定长度,并且随后可以被插入接触件30D的主要部分36D中。随后,接触件30D的一部分被压接以形成压接部分40D,从而杆材料54D1被固定以不在预定方向上移动。在该状态中,如图28所示,杆材料54D1的端部从接触件30D的前端30F向前突出,并且头部部分52D随后通过使用夹具80形成。夹具80形成有凹槽82,所述凹槽82具有与头部部分52D的形状一致的形状。在夹具80被加热超过杆材料54D1的熔点之后,被加热的夹具80被压贴着杆材料54D1的端部。因此,头部部分52D形成,同时过多的树脂被推动进入主要部分36D从而形成内装配部分56D。换句话说,接触防止构件50D通过上述过程形成。之后,支架72与接触件30D分离。
在使用夹具80的上述加热过程中,头部部分52D在预定方向上被紧密装配在接触件30D的前端30F上,同时内装配部分56D紧密装配在主要部分36D的内壁38D上。因此,接触防止构件50D(尤其是,头部部分52D及其附近)抵靠接触件30D的松弛可以被抑制。
在上述描述的制造方法中,杆材料54D1插入接触件30D中,并且随后接触件30D的一部分被压接,从而杆材料54D1相对于接触件30D的位置被固定。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接触件30D在其内部可以设置有突出部,并且随后杆材料54D1可以被按压装配进入接触件30D中,从而杆材料54D1相对于接触件30D的位置被固定。
例如,可以使用诸如如图11所示的接触防止构件50A的预模铸的绝缘体取代具有简单形状的杆材料54D1。在此情况下,在绝缘体插入如图12所示的接触件30A中之后,压接部分40A(见图9)被形成,并且夹具80随后被压贴着如图28所示的绝缘体,从而头部部分52D(大形状部分)被形成。在上述过程中,代替形成压接部分40A并且抵靠着绝缘体按压夹具80,夹具80可以在绝缘体的移动通过按压大形状部分56A的后部(见图11)被限制的状态下被压贴着如图28所示的绝缘体。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第三实施例,大形状部分分别形成在接触防止构件的相对的端部处。尽管如此,接触防止构件50D仅在其一个端部处具有大形状部分。接触防止构件50D可以通过使用具有简单形状的树脂杆形成,并且可以通过适合于自动化的上述制造方法形成。因此,包括仅在其一个端部处具有大形状部分的接触防止构件50D的接触件30D在成本上具有优势。
上述连接器10、10A、10B和10D对于要求防止用户的手指与直径较小的接触件30、30A、30B和30D的末端接触的医学设备而言尤其有用。
本申请基于分别在2013年11月27日和2014年6月27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3-245042和JP2014-133000,所述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被合并在本文中。
尽管已经描述了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在本领域熟练的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其它的和进一步的修改,并且旨在请求保护落入本发明的真实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实施例。

Claims (13)

1.一种能够沿着预定方向与匹配连接器配合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包括保持部分;
多个接触件,所述多个接触件分别包括被保持部分和主要部分,所述被保持部分由保持部分保持,所述主要部分在预定方向上分别延伸自被保持部分,所述主要部分在预定方向上突出超过保持部分,每个所述主要部分具有管状形状;和
多个接触防止构件,每个接触防止构件由绝缘体制成,所述接触防止构件分别占据主要部分的内部,所述接触防止构件在预定方向上分别突出超过主要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每个主要部分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方向上没有形成连接在主要部分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每个主要部分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平面中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每个接触件形成有保持接触防止构件的压接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压接部分形成在被保持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每个主要部分具有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垂直平面中限定预定形状的内壁;
每个接触防止构件在预定方向上具有两个端部;并且
每个接触防止构件的所述两个端部中的仅一个端部形成有在垂直平面中向外突出到所述预定形状之外的大形状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每个接触件是被卷绕在接触防止构件上的被压制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每个主要部分具有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垂直平面中限定预定形状的内壁;
每个接触防止构件在预定方向上具有两个端部;并且
每个接触防止构件的所述两个端部中的每个端部形成有在垂直平面中向所述预定形状外突出的大形状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每个主要部分具有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垂直平面中限定预定形状的内壁;
每个接触防止构件具有在预定方向上突出超过主要部分的大形状部分;
所述大形状部分是在垂直平面中向外突出到所述预定形状之外的热焊接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每个接触防止构件进一步具有内装配部分和轴部分;
所述大形状部分在预定方向上与主要部分之间没有任何间隙地接触;
所述内装配部分在预定方向上被定位在所述大形状部分和所述轴部分之间;
所述内装配部分在垂直平面中紧密装配在主要部分的整个内壁上;并且
所述轴部分在垂直平面中具有比内装配部分更小的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每个接触防止构件具有另一端部,所述另一端部没有形成所述大形状部分并且在垂直平面中比所述预定形状更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外壳,其中所述外壳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平面中围绕全部所述多个接触件的主要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保持构件具有延伸自保持部分的围绕部分;并且
所述围绕部分在垂直于预定方向的平面中围绕全部所述多个接触件的主要部分。
CN201410696840.6A 2013-11-27 2014-11-26 连接器 Pending CN1046820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26592.6A CN107732497B (zh) 2013-11-27 2014-11-26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5042 2013-11-27
JP2013245042 2013-11-27
JP2014-133000 2014-06-27
JP2014133000A JP5826895B2 (ja) 2013-11-27 2014-06-27 コネクタ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26592.6A Division CN107732497B (zh) 2013-11-27 2014-11-26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2045A true CN104682045A (zh) 2015-06-03

Family

ID=5175315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96840.6A Pending CN104682045A (zh) 2013-11-27 2014-11-26 连接器
CN201710826592.6A Active CN107732497B (zh) 2013-11-27 2014-11-26 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26592.6A Active CN107732497B (zh) 2013-11-27 2014-11-26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66912B2 (zh)
EP (1) EP2879241B1 (zh)
JP (1) JP5826895B2 (zh)
CN (2) CN104682045A (zh)
TW (1) TWI57100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5487A (zh) * 2016-05-04 2018-12-21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高压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26895B2 (ja) * 2013-11-27 2015-12-0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85900B2 (ja) * 2014-11-04 2017-08-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750525B2 (ja) 2017-02-02 2020-09-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及び雄側シールド端子
FR3095086B1 (fr) * 2019-04-12 2021-04-16 Aptiv Tech Ltd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contact de puissance mâle et contact de puissance mâle
JP7412681B2 (ja) 2020-11-17 2024-01-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3663A1 (de) * 1998-11-09 2000-05-31 Yazaki Corp Anschlußklemme
US6113436A (en) * 1998-04-15 2000-09-0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Shock preven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plug
CN101354930A (zh) * 2007-07-28 2009-01-28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连接器的介质支撑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EP2418743A1 (de) * 2010-08-10 2012-02-15 Mennekes Elektrotechnik GmbH & Co. KG Steck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9012A (en) * 1974-10-31 1976-07-13 Bunker Ramo Corporation Stamped contact tip
US4647122A (en) 1985-08-16 1987-03-03 Itt Corporation Filter connector
US4906212A (en) * 1989-04-11 1990-03-06 Amp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pin and socket connector
US5108317A (en) * 1991-03-21 1992-04-28 Amp Incorporated Sealed metal shel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olding a plastic insert within a metal shell
DE4400555A1 (de) * 1993-01-11 1994-07-14 Siemens Ag Albis Kurzschlussfreier Steckverbinder
JP3131869B2 (ja) 1995-11-21 2001-02-05 有限会社八千代製作所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等用コネクター
JP3323445B2 (ja) 1998-08-03 2002-09-09 本多通信工業株式会社 グラウンド強化板とグラウンド強化板付きコネクタ
US6135815A (en) * 1998-11-20 2000-10-2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MI shield having self-aligning device
JP2002170622A (ja) * 2000-11-30 2002-06-1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US6482036B1 (en) * 2002-06-13 2002-11-19 Blaine L. Broussard Waterproof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262627B (en) * 2003-01-20 2006-09-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Plug structure and forming method
TWM248105U (en) * 2003-12-02 2004-10-21 Quidy Entpr Ltd Improved ceramic insulation pad structure of wiring terminal
CN2671093Y (zh) * 2003-12-15 2005-01-12 奎地企业有限公司 接线端子的陶瓷绝缘垫
JP2006256448A (ja) * 2005-03-16 2006-09-28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自動車用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08108675A (ja) 2006-10-27 2008-05-08 Toshiba Corp プラグ
JP4358258B2 (ja) * 2007-05-29 2009-11-0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8398442B2 (en) 2009-09-08 2013-03-19 Yazaki Corporation Terminal fitting and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US8382533B2 (en) * 2010-07-02 2013-02-26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terminal
US9331416B2 (en) * 2011-08-19 2016-05-03 Lear Corporation Touch proof end cap for a leading end of a conducting connector
JP5704404B2 (ja) 2011-10-25 2015-04-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ピン端子
CN202888510U (zh) * 2012-06-29 2013-04-17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橡胶挠性电连接器
JP5965265B2 (ja) * 2012-09-24 2016-08-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
CN103390834A (zh) * 2013-07-29 2013-11-13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自校准功能的多自由度浮动电连接器
JP5826895B2 (ja) * 2013-11-27 2015-12-0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3436A (en) * 1998-04-15 2000-09-0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Shock preven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plug
DE19953663A1 (de) * 1998-11-09 2000-05-31 Yazaki Corp Anschlußklemme
CN101354930A (zh) * 2007-07-28 2009-01-28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连接器的介质支撑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EP2418743A1 (de) * 2010-08-10 2012-02-15 Mennekes Elektrotechnik GmbH & Co. KG Steck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5487A (zh) * 2016-05-04 2018-12-21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高压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79241A1 (en) 2015-06-03
TW201539876A (zh) 2015-10-16
TWI571008B (zh) 2017-02-11
EP2879241B1 (en) 2016-04-13
JP5826895B2 (ja) 2015-12-02
JP2015128042A (ja) 2015-07-09
CN107732497B (zh) 2021-02-12
CN107732497A (zh) 2018-02-23
US9466912B2 (en) 2016-10-11
US20150147898A1 (en) 2015-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2045A (zh) 连接器
EP2220725B1 (en) Coaxial connector with telescoping center conductor mechanism
US7857651B2 (en) Coxial connector having resilient ring and sealing ring
TWI415340B (zh) 接觸件及電氣連接器
CN104253368B (zh) 组装电气端子组件的方法
US7677934B2 (en) Female electrical terminal
US8678867B2 (en) Electrical terminal and receptacle assembly
WO2009029210A1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US8403695B2 (en) Plug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releasing mechanism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CN104272530A (zh) 连接器
JP6190348B2 (ja) コネクタの支持構造及びアダプタ
CN103563182A (zh) 端子配合器
JP2016189273A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気的接続装置
JP4971075B2 (ja) ソケット端子
JP2010086797A (ja) 端子金具及び端子金具付き電線
CN104348069A (zh) 插拔夹具
JP6696750B2 (ja) サーマルコネクタ
JP2012129012A (ja) 端子金具の接続構造
CN202487908U (zh) 带开关的电源连接器
JP2008084726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コアの導電連結構造
TWI606660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JP5066618B2 (ja) コンタクト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CN104577370A (zh) 线缆连接器组合
CN214849218U (zh) 带护套结构的usb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202308454U (zh) 一种插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