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6924A -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6924A
CN104666924A CN201510147634.4A CN201510147634A CN104666924A CN 104666924 A CN104666924 A CN 104666924A CN 201510147634 A CN201510147634 A CN 201510147634A CN 104666924 A CN104666924 A CN 104666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
herba
radix
medicin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76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 Lei
Original Assignee
孙凯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孙凯 filed Critical 孙凯
Priority to CN2015101476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669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66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692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决明子、牛膝、天门冬、隔山消、金果榄、鳖甲、秋石、老君须、麦斛、竹根七、女贞子、鼠李、面根藤、江珧柱、黄木耳、红门兰、铁角凤尾草、石龙芮、鱼鳔、沙苑子、野西瓜苗、南五味子、八月炸、双肾草、吐铁、头发七、蕨麻、分心木、狗脊、牛筋草。本发明以滋阴、补肾、养肝为主,兼以健脾、补气、潜阳、生津,有效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有效,加快愈合,没有副作用,并且不易复发。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症状体征:1、一般症状:疲倦乏力。2、消化道症状:常有食欲不振或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与肝功能障碍和门静脉高压,使胃肠道阻性充血而分泌与吸收功能发生紊乱所致,晚期出现腹水或消化道出血。3、营养不良的表现:消瘦,贫血,有各种维生素缺乏症,如夜盲,皮肤粗糙,毛囊角化,舌光滑,口角炎,阴囊炎,脂溢性皮炎,指甲苍白或呈匙状,多发性神经炎等。4、血液系统表现:出血倾向多见,由凝血因子缺乏及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皮肤黏膜出现出血点或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女性常有月经过多,脾功能亢进时,对血细胞的生成产生抑制作用及对血细胞的破坏增加,使红,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可因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引起,溶血性贫血可因脾功能亢进引起,病情较轻,临床不易辨认,肝炎后肝硬化还可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血液病。5、呼吸系统表现:血气分析表明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中约半数血氧饱和度降低,氧分压下降,不合并原发性心肺疾病的肝硬化病人由于肺血管异常而出现的动脉氧合不足,动脉低氧血症,发绀,杵状指等症候群称为肝肺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肝硬化伴发发绀,杵状指,发生机制主要是右向左分流所致,肝硬化时可并发肺动静脉瘘和胸膜蜘蛛痣,可使静脉血未经气体交换而直接分流入肺静脉,病人出现明显的发绀,低氧血症,而且吸氧难以纠正。6、皮肤表现:可有黄疸,血胆红素多在17.1~51.3μmol/L以下,可能由于溶血引起,但多数因肝细胞功能障碍对胆红素不能摄取或不能结合,排泌等所致,若肝细胞有炎症坏死,黄疸加深,可达68.4~85.5μmol/L以上,甚至达342.0μmol/L。7、内分泌系统:女性月经紊乱,男性性欲减退,阳痿,睾丸萎缩及男乳女化。8、糖代谢: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比非肝硬化者为高,肝功能损害严重时还可出现低血糖,进食可缓解。9、电解质代谢:(1)低钾。(2)低钠。10、肝脾情况:肝硬化时肝脾的大小,硬度和平滑度,随病情的早晚而不同,肝脏性质与肝内脂肪浸润多少,肝细胞再生与结缔组织增生和收缩的程度有关,早期肝大,表面光滑,中等硬度,肋下1~3cm,晚期缩小,坚硬,表面结节状不平,边锐利,肋下不能触及时,剑突下多可触到,一般无压痛,如有炎症存在可有压痛,大部分病人有脾大,可在肋下触及,一般2cm以上,晚期可肿大平脐,有时为巨脾,无压痛,表面光滑,若伴脾周围炎或脾栓塞时可有压痛。11、腹水:腹水的出现常提示肝硬化已进入晚期,是失代偿的表现,在出现腹水前,常有腹胀,其后腹水逐渐出现,短期出现较多量腹水者常有诱因可寻,如上消化道出血,感染,门静脉血栓,外科手术等等。12、胸腔积液:腹水病人伴胸腔积液者不少见,约5%~10%,多为右侧,双侧者较少,单纯左侧胸腔积液者少见,胸腔积液发生的原因,可能有低蛋白血症;奇静脉半奇静脉开放,压力增高;肝淋巴流增加导致胸膜淋巴管扩张,淤积,破裂,使淋巴液外溢;腹腔压力增高,膈肌腱索变薄形成孔道,则腹水流入胸腔,但因肝硬化时抵抗力下降,应警惕结核性感染导致的胸膜炎。13、神经精神症状:如出现嗜睡,兴奋和木僵等症状,应警惕肝性脑病的发生。
    病因: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等。
1、病毒性肝炎:目前在中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是引起门静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因素。2、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3、营养障碍:多数学者承认营养不良可降低肝细胞对有毒和传染因素的抵抗力,而成为肝硬化的间接病因。4、工业毒物或药物:长期或反复地接触含砷杀虫剂、四氯化碳、黄磷、氯仿等,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双醋酚汀、异烟肼、辛可芬、四环素、氨甲蝶呤、甲基多巴,可产生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进而导致肝硬化。黄曲霉素也可使肝细胞发生中毒损害,引起肝硬化。5、循环障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可使肝内长期淤血缺氧,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称淤血性肝硬化,也称为心源性肝硬化。6、代谢障碍:如血色病和肝豆状核变性(亦称Wilson病)等。7、胆汁淤积:肝外胆管阻塞或肝内胆汁淤积时高浓度的胆红素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久之可发生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所致者称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由肝外胆管阻塞所致者称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8、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时由于虫卵在汇管区刺激结缔组织增生成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可引起显著的门静脉高压,亦称为血吸虫病性肝硬化。9、原因不明:部分肝硬化原因不明,称为隐源性肝硬化。
目前无特效药,不宜滥用药物,否则将加重肝脏负担而适得其反。1、补充各种维生素:维生素C、E及B族维生素有改善肝细胞代谢,防止脂肪性变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亦可服用酵母片。酌情补充维生素K、B12和叶酸。2、保护肝细胞的药物:如肝泰乐、维丙肝、肝宁、益肝灵(水飞蓟素片)、肌苷等。10%葡萄糖液内加入维生素C、B6、氯化钾、可溶性胰岛素。西医治疗,有副作用,疗效也不理想。
肝硬化中医辨证有以下六种:1.肝气郁结:临床表现:胁肋胀痛或窜痛,烦躁易怒,善太息,口干口苦,或咽部有异物感,纳差或食后胃脘胀痛,腹胀,乳房胀痛或结块,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2.脾虚湿盛:临床表现: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恶心或呕吐,腹胀,自汗,气短乏力,口淡不欲饮,面色萎黄,便溏或黏滞不畅,舌质淡,舌体胖或齿痕多,苔薄白或腻,脉沉细或细弱。3.湿热内蕴:临床表现:皮目黄染,黄色鲜明,脘闷纳呆,腹胀,恶心或呕吐,口干苦或口臭,胁肋灼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畅,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4.肝肾阴虚:临床表现:腰痛或腰酸腿软,眼干涩,五心烦热,或低烧,口干咽燥,耳鸣耳聋,头晕眼花,胁肋隐痛,劳累加重,小便短亦,大便于结,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5.脾肾阳虚:临床表现:纳差或脘闷腹胀,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早泄,耳鸣耳聋,下肢水肿,小便清长或夜尿频数,便溏或五更泻,舌质淡胖,苔润,脉沉细或迟。6.血淤络阻:临床表现:胁痛如刺,痛处不移,脸色晦黯或面部红纹赤缕,面颈胸部蟹爪纹,朱砂掌,或腹壁青筋暴露,肋下积块,或大便色黑,舌质紫暗或瘀斑,脉弦或沉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药物,本发明以滋阴、补肾、养肝为主,兼以健脾、补气、潜阳、生津,有效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有效,加快愈合,没有副作用,并且不易复发。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决明子、牛膝、天门冬、隔山消、金果榄、鳖甲、秋石、老君须、麦斛、竹根七、女贞子、鼠李、面根藤、江珧柱、黄木耳、红门兰、铁角凤尾草、石龙芮、鱼鳔、沙苑子、野西瓜苗、南五味子、八月炸、双肾草、吐铁、头发七、蕨麻、分心木、狗脊、牛筋草。
其中,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决明子10-20重量份、牛膝25-30重量份、天门冬10-15重量份、隔山消6-10重量份、金果榄10-20重量份、鳖甲7-13重量份、秋石15-22重量份、老君须15-25重量份、麦斛10-16重量份、竹根七14-20重量份、女贞子14-20重量份、鼠李3-7重量份、面根藤10-20重量份、江珧柱15-25重量份、黄木耳13-24重量份、红门兰10-20重量份、铁角凤尾草10-20重量份、石龙芮2-6重量份、鱼鳔10-20重量份、沙苑子14-24重量份、野西瓜苗25-30重量份、南五味子10-20重量份、八月炸15-20重量份、双肾草15-25重量份、吐铁10-15重量份、头发七8-14重量份、蕨麻8-13重量份、分心木15-23重量份、狗脊6-11重量份、牛筋草8-14重量份。
其中,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决明子10-16重量份、牛膝25-28重量份、天门冬10-13重量份、隔山消6-8重量份、金果榄10-16重量份、鳖甲7-10重量份、秋石15-18重量份、老君须15-20重量份、麦斛10-13重量份、竹根七14-18重量份、女贞子14-18重量份、鼠李3-5重量份、面根藤10-16重量份、江珧柱15-20重量份、黄木耳13-20重量份、红门兰10-15重量份、铁角凤尾草10-16重量份、石龙芮2-5重量份、鱼鳔10-16重量份、沙苑子14-20重量份、野西瓜苗25-28重量份、南五味子10-18重量份、八月炸15-18重量份、双肾草15-20重量份、吐铁10-13重量份、头发七8-10重量份、蕨麻8-10重量份、分心木15-20重量份、狗脊6-9重量份、牛筋草8-10重量份。
其中,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决明子15重量份、牛膝26重量份、天门冬12重量份、隔山消7重量份、金果榄15重量份、鳖甲8重量份、秋石16重量份、老君须17重量份、麦斛12重量份、竹根七16重量份、女贞子15重量份、鼠李4重量份、面根藤15重量份、江珧柱17重量份、黄木耳15重量份、红门兰13重量份、铁角凤尾草13重量份、石龙芮4重量份、鱼鳔14重量份、沙苑子15重量份、野西瓜苗26重量份、南五味子15重量份、八月炸16重量份、双肾草15重量份、吐铁12重量份、头发七9重量份、蕨麻9重量份、分心木16重量份、狗脊8重量份、牛筋草9重量份。
其中,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决明子18重量份、牛膝28重量份、天门冬14重量份、隔山消8重量份、金果榄18重量份、鳖甲12重量份、秋石20重量份、老君须22重量份、麦斛15重量份、竹根七18重量份、女贞子18重量份、鼠李6重量份、面根藤18重量份、江珧柱22重量份、黄木耳22重量份、红门兰18重量份、铁角凤尾草18重量份、石龙芮5重量份、鱼鳔16重量份、沙苑子22重量份、野西瓜苗28重量份、南五味子19重量份、八月炸18重量份、双肾草23重量份、吐铁15重量份、头发七12重量份、蕨麻12重量份、分心木22重量份、狗脊10重量份、牛筋草10重量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决明子、金果榄、鳖甲和秋石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倍~6倍量醇浓度为65%~7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0~1.2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面根藤、江珧柱、黄木耳和红门兰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1~1.23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0℃~6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膏体混合物;所述的膏体和淀粉的重量比为1∶0.01~0.02;将所述膏体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
第五步,将所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理、包衣处理,即得中药制剂片剂成品;所述的颗粒、滑石粉、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1~3∶0.05~0.3。
其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0.3:0.05~0.3,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
其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决明子、鳖甲蒸馏结晶后研磨成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加入3-5倍量的70-80%乙醇浸泡0.5-2.5小时、加热提取1-2次,每次0.5-1.0小时、过滤得提取液,合并提取液,再经截流分子量为38000-84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减压除去乙醇,浓缩为80-90℃时相对密度为1.03-1.08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步骤2得到的药渣加2-3倍量水浸泡1.0-2.0小时,1.0-1.5小时提取1次,将提取液减压加热浓缩为80-90℃时相对密度为1.1-1.11的浸膏,作为组分2;
步骤4:将组分1、组分2与步骤1得到的粉末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2倍量的蜂蜜搓成蜜炼丸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的药物,药物的剂型还可以为: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蜜丸剂、糖浆剂、散剂丹剂、溶液剂、注射剂、喷剂、滴液剂、酊剂、膏剂、栓剂、硬膏剂和贴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滋阴、补肾、养肝为主,兼以健脾、补气、潜阳、生津,有效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有效,加快愈合,没有副作用,并且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药物包括:决明子、牛膝、天门冬、隔山消、金果榄、鳖甲、秋石、老君须、麦斛、竹根七、女贞子、鼠李、面根藤、江珧柱、黄木耳、红门兰、铁角凤尾草、石龙芮、鱼鳔、沙苑子、野西瓜苗、南五味子、八月炸、双肾草、吐铁、头发七、蕨麻、分心木、狗脊、牛筋草。
本发明以滋阴、补肾、养肝为主,兼以健脾、补气、潜阳、生津,其中,决明子、牛膝、天门冬、隔山消、金果榄、鳖甲、秋石、老君须、麦斛、竹根七、女贞子、鼠李、面根藤滋阴;江珧柱、黄木耳、红门兰、铁角凤尾草、石龙芮、鱼鳔、沙苑子、野西瓜苗、南五味子、八月炸、双肾草补肾;吐铁、头发七养肝;蕨麻、分心木健脾;狗脊、牛筋草补气。各味药材科学配伍,达到治疗目的。
各药材的药理如下:
决明子:性味苦甘,凉。①《本经》:"味咸,平。"②《别录》:"苦甘,微寒,无毒。"③《本草正》:"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经】入肝、肾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经。"②《本草经疏》:"足厥阴肝,亦入胆、肾。"【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①《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②《别录》:"疗唇口青。"③《药性论》:"利五脏,除肝家热。"④《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熁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衄;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⑤《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⑥《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擦癣癞。"⑦《医林纂要》:"泻邪水。"⑧《湖南药物志):"明目,利尿。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牛膝:【性味】甘苦酸,平。①《本经》:"味苦酸。"②《别录》:"酸,平,无毒。"③《本草正》:"味苦甘,气微凉。"【归经】入肝、肾经。①《纲目》:"足厥阴,少阴。"②《本草汇言》:"入足三阴经。"【功能主治】生用散瘀血,消痈肿。治淋病,尿血,经闭,症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①《本经》:"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②《别录》:"疗伤中少气,男肾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③《药性论》:"治阴痿,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④《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癥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胎,壮阳。"⑤《本草衍义》:"与苁蓉浸酒服,益肾;竹木刺入肉,捣烂罨之,即出。"⑥张元素:"强筋。"⑦《本草衍义补遗》:"能引诸药下行。"⑧《滇南本草》:"止筋骨疼,强筋舒筋,止腰膝酸麻,破瘀坠胎,散结核,攻瘰疬,退痈疽、疥癞、血风、牛皮癣、脓窠。"⑨《纲目》:"治久疟寒热,五淋尿血,茎中痛,下痢,喉痹,口疮,齿痛,痈肿恶疮,伤折。"⑩《本草正》:"主手足血热瘙痹,血燥拘挛,通膀胱涩秘,大肠干结,补髓填精,益阴活血。"
天门冬:【性味】甘苦,寒。①《本经》:"味苦,平。"②《别录》:"甘,大寒,无毒。"③《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归经】入肺、肾经。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经。"②《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功能主治】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①《本经》:"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②《别录》:"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③《药性论》:"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④《千金方》:"治虚劳绝伤,老年衰损羸瘦,偏枯不随,风湿不仁,冷痹,心腹积聚,恶疮,痈疽肿癞,亦治阴痿、耳聋、目暗。"⑤《日华子本草》:"镇心,润五脏,益皮肤,悦颜色,补五劳七伤,治肺气并嗽,消痰、风痹热毒、游风、烦闷吐血。"⑥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痿蹷嗜卧,足下热痛。"⑦《本草蒙筌》:"能除热淋,止血溢妄行,润粪燥秘结。"⑧《纲目》:"润燥滋阴,清金降火。"⑨《植物名实图考》:"拔疔毒。"
隔山消:【性味】①《贵阳民间药草》:"甘苦,平,无毒。"②《陕西中草药》:"甘微辛,平。"【功能主治】养阴补虚,健脾消食。治虚损劳伤,痢疾,疳积,胃痛饱胀,白带,疮癣。①《纲目》:"主腹胀积滞。"②《草木便方》:"醋磨涂癣。"③《分类草药性》:"消食积,下乳,补虚弱。"④《贵州民间方药集》:"外用治疮毒、鱼口。"⑤《陕西中草药》:"滋阴养血,健脾顺气,镇静止痛,催乳。治胃痛腹胀,虚劳,肾虚腰痛,阳萎,小儿痞块,白带,乳汁不足。"⑥《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肾炎水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⑦《江西草药》:"清热解毒,顺气止痢。"
金果榄:【性味】苦,寒。①《药性考》:"苦,大寒。"②《纲目拾遗》:"性凉。"③《本草再新》:"味甘酸,性寒,无毒。"【归经】《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口腔炎,腮腺炎,乳腺炎,阑尾炎,痈疽疔疮,急慢性肠炎,菌痢,胃痛,热嗽失音。①《药性考》:"解毒。咽喉痹急,口烂宜服。疽痈发背,焮赤疔瘯,蛇蝎虫伤,磨涂。治目痛,耳胀,热嗽,岚瘴,吐衄,一切外症。"②《柑园小识》:"祛内外结热,遍身恶毒,消瘴疠,双单喉蛾及齿痛,切薄片含;磨涂疔疮肿毒。"③《本草再新》:"滋阴降火,止渴生津。"④《陆川本草》:"治小儿胎毒。"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利咽止痛。治白喉,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热咳失音,菌痢,跌打,蛇伤。"⑥《广西中草药》:"治急性胃肠炎,口腔炎。"⑦《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胃痛,外感高热症,接触性皮炎等。"
鳖甲: 性味咸,微寒。【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癓瘕,久疟疟母。
秋石:性味咸,寒,①《医学入门》:"味咸,无毒。"②《本草从新》:"咸平。"③《本草便读》:"咸寒。"【归经】入肺、肾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②《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治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噎食反胃,遗精,白浊,膏淋,妇女赤白带下。①《本草蒙筌》:"滋肾水,养丹田,安和五脏,润泽三焦,消咳逆稠痰,退骨蒸邪热,积块软坚,明日清心。"②《医学入门》:"治羸弱久嗽,眼昏头眩,腹胀喘满,腰膝酸疼,遗精白浊。"③《纲目》:"治虚劳冷疾,小便遗数。"④《本草备要》:"滋阴降火。"⑤《本经逢原)):"能滋阴降火而不伤胃,补益下元真火,散瘀血,助阴精,降邪火,归真阳,止虚热嗽血,骨蒸劳瘵。"⑥《现代实用中药》:"内服多用淡秋石,应用于口腔及喉头慢性诸炎症。咸秋石多作口腔咽喉疮之外用药。"
老君须:【性味】辛,平。①《草木便方》:"辛,温。"②《陕西中草药》:"味甘微辛,性平。"【功能主治】 补肾,健脾,化毒。治虚痨久嗽,浮肿,白带,月经不调,瘰疬,疮疥。①《草木便方》:"补益强阴,化毒。治伤劳久嗽,虚肿,疡劳,蛇、虫、疯狗伤。"②《分类草药性》:"贴痒子,散毒,通疝气,止鼻血,治女人白带头晕,涂疥疮。"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止疼,去毒,治瘰疬,下乳,止咳。"④《陕西中草药》:"滋阴补肾,健脾益气,调经活血。治月经不调,阴虚白带。"
麦斛:【性味】甘;辛;凉;无毒。【归经】肺;胃经。【功能主治】 清热滋阴;润肺止咳。主肺热咳嗽;肺痨咯血;咽喉疼痛;热病烦渴;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竹根七:【性味】《陕西中草药》:"味甘微苦,性寒。"【功能主治】滋阴泻火,活血调经。治劳热咳嗽,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①《陕西中草药》:"除风湿,清热泻火,镇痛止血,调经活血,滋阴补虚。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跌打损伤,劳伤,月经不调,骨蒸劳热。"②《成都中草药》:"益气活血,清肺,解毒。"
女贞子:【性味】甘、苦,凉。【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鼠李:【性味】苦甘,凉。①《唐本草》:"味苦。"②《本草图经》:"味甘苦。"③《纲目》:"苦,微寒,无毒。"【归经】 《本经逢原》:"入肝、肾。"【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消积杀虫。治水肿腹胀,疝瘕,瘰疬,疥癣,齿痛。①《本经》:"主寒热,瘰疬疮。"②《本草经集注》:"主大热。"③《唐本草》:"下血及碎肉,除疝瘕积冷气,九蒸酒渍,服三合,日二。"④《食疗本草》:"主胀满、谷胀,和面作讲子,空心食之,少时当泻。"⑤《日华子本草》:"治水肿。"⑥《品汇精要》:"杀虫,消毒。"⑦《纲目》:"治痘疮黑陷及疥癣有虫。"⑧《医林纂要》:"取汁熬膏,滋阴,养肾,活血。"
江珧柱:【性味】甘咸,平。①《本草从新》:"甘咸,微温。"②《本草求原》:"甘,平,无毒。"【功能主治】 滋阴补肾,调中。①《本草从新》:"下气调中,利五脏,疗消渴,消腹中宿食。"②《本草求原》:"滋真阴,止小便。"③《随息居饮食谱》:"补肾。与淡菜同。"
面根藤:【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微甜,无毒。"【功能主治】治淋病,白带,月经不调,小儿疳积。①《分类草药性》:"治白带,通月经并五淋,小儿呕吐乳症。"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疳积和产后感冒。"③《陕西植药调查》:"凋经,活血,滋阴,补虚。"
黄木耳: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滋阴润肺,生津。用于虚痨咳嗽,咳血,肺结核等症。
红门兰:【性味】甘;平。【归经】心;肾;胃经。【功能主治】 补肾养阴;健脾益胃。主阴虚痨热;烦躁口渴;不思饮食;月经不调。
铁角凤尾草:【性味】《陕西中草药》:"味淡,性平。"【功能主治】清热,渗湿,止血,散瘀。治痢疾,淋病,白带,月经不调,疮疖疔毒,跌打腰痛。①《植物名实图考》:"治红白痢,连根叶酒煎服。"②《峨嵋药植》:"治跌打损伤及腰痛,浸酒服。"③《广西药植名录》:"外用止血,治火伤。"④《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疔疮热疖,捣烂敷。"⑤《陕西中草药》:"利水,通淋,补肾,调经。治小便淋涩,月经不调,白带,遗精,阴虚盗汗。"
石龙芮:【性味】苦辛,寒。①《纲目》:"甘,寒,无毒。""微辛苦涩。"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寒。"③《广西中药志》:"味微辛,性温。"【功能主治】治痈疖肿毒,瘰疬结核,疟疾,下肢溃疡。(子)风湿寒痹,补肾明目;(叶)前痈肿毒疮,下瘀血,止霍乱。①《唐本事》:"《别录》云:主毒肿痈疖疮,蛔虫,齿龋。""捣汁,洗马毒疮,并服之,又涂蛇蝎毒及痈肿。"②孟诜:"久食除心下烦热,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结核聚气,下瘀血,止霍乱。"③《上海常用中草药》:"外用截疟消肿。"
鱼鳔:【性味】甘,平。①《海药本草》:"无毒。"②《纲目》:"甘,平,无毒。""鳔胶,甘咸,平,无毒。"③《本草新编》:"味甘,气温。"【归经】 《本草新编》:"入肾。"【功能主治】补肾益精,滋养筋脉,止血,散瘀,消肿。治肾虚滑精,产后风痉,破伤风,吐血,血崩,创伤出血,痔疮。①《本草拾遗》:"主竹木入肉经久不出者,取白敷疮上四边,肉烂即出刺。"②《海药本草》:"主月蚀疮,阴疮,痔疮,并烧灰用。"③《饮膳正要》:"与酒化服之,消破伤风。"④《纲目》:"鳔,止折伤血出不止;鳔胶,烧存性,治妇人难产,产后风搐,破伤风痉,止呕血,散瘀血,消肿毒。"⑤《本草新编》:"补精益血。"⑥《本草求原》:"养筋脉,定手战,固精。"
沙苑子:【性味】甘,温。①《纲目》:"甘,温,无毒。"②《本草汇言》:"味甘兼苦。"【归经】入肝、肾经。①《本草通玄》:"走肾、肝二经。"②《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功能主治】补肝,益肾,明目,固精。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遗精早泄,小便频数,遗尿,尿血,白带。①《本草衍义》:"补肾。"②《纲目》:"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乏。"③《本草从新》:"补肾,强阴,益精,明目。治带下,痔漏,阴癀。性能固精。"④《医林纂要》:"坚肾水,泻邪湿,去症瘕痔瘘。"⑤《会约医镜》:"止遗沥,尿血,缩小便。"⑥《本草求原》:"治肺痿,肾冷,尿多,遗溺,明目,长肌肉。亦治肝肾风毒攻注。"
野西瓜苗:【性味】全草:甘,寒。种子:辛,平。【功能主治】全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咳,利尿。用于急性关节炎,感冒咳嗽,肠炎,痢疾;外用治烧烫伤,疮毒。种子:润肺止咳,补肾。用于肺结核咳嗽,肾虚头晕耳鸣耳聋。
八月炸:性味甘、温。【功能主治】疏肝,补肾,止痛。主治:胃痛,疝痛,睾丸肿痛,腰痛,遗精,月经不调,白带,子宫脱垂。用于脘胁胀痛,经闭痛经,小便不利,蛇虫咬伤。
双肾草: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200m的山坡草地或杂木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西藏等地。【性味】甘;淡;平【归经】肾经。【功能主治】补肾;止带;活血。主肾虚腰痛;折带过多;跌打损伤。
吐铁:性味甘咸,寒。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咸,寒,无毒。"②《本草从新》:"甘酸咸,寒。"【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髓,明目,生津,润燥。①《本草从新》:"补肝肾,益精髓,明耳目。"②《医林纂要》:"除烦醒酒。"③《纲目拾遗》:"润喉燥,生津。"
头发七: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收敛止汗。用于头晕,洗净,肾虚体弱,遗精,盗汗;外用治黄水疮。
蕨麻:【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补气血,健脾胃,生津止渴,利湿。用于病后贫血,营养不良,脾虚腹泻,风湿痹痛。
分心木:【性味】《本草再新》:"味苦涩,性平,无毒。"【归经】《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功能主治】固肾涩精。治遗精滑泄,淋病,尿血,遗溺,崩中,带下,泻痢。①《本草再新》:"健脾固肾。"②陈念祖:"收涩精气。"③《山西中药志》:"利尿清热。治淋病尿血,暑热泻痢。"④《中药材手册》:"治遗溺,崩中下血。"⑤《陕西中药志》:"治耳聋。"⑥《天津中草药》:"固涩收敛。治遗精,尿频,带下。"
狗脊:【性味】苦、甘,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脊,祛风湿。用于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风湿痹痛。
牛筋草:【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无毒。"②《闽东本草》:"味甘淡,性凉。"【归经】①《百草镜》:"入肝经。"②《闽东本草》:"入肺、胃二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①《百草镜》:"行血,长力。"②《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热,消疝气。"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强筋骨,治遗精。"④《闽东本草》:"治小儿急惊,石淋,腰部挫伤,肠风下血,反胃,喘咳。"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活血补气。治脱力劳伤,肺结核。"
优选,所述药物仅由上述原料药材构成。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片剂
药方:决明子15g、牛膝26g、天门冬12g、隔山消7g、金果榄15g、鳖甲8g、秋石16g、老君须17g、麦斛12g、竹根七16g、女贞子15g、鼠李4g、面根藤15g、江珧柱17g、黄木耳15g、红门兰13g、铁角凤尾草13g、石龙芮4g、鱼鳔14g、沙苑子15g、野西瓜苗26g、南五味子15g、八月炸16g、双肾草15g、吐铁12g、头发七9g、蕨麻9g、分心木16g、狗脊8g、牛筋草9g。
其制备过程为:
第一步,将决明子、金果榄、鳖甲和秋石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倍量醇浓度为65%的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面根藤、江珧柱、黄木耳和红门兰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量水,煮沸2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3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 6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膏体混合物;所述的膏体和淀粉的重量比为1∶0.01;将所述膏体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
第五步,将所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理、包衣处理,即得中药制剂片剂成品;所述的颗粒、滑石粉、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1∶0.05。
实施例2 胶囊剂
药方:决明子18g、牛膝28g、天门冬14g、隔山消8g、金果榄18g、鳖甲12g、秋石20g、老君须22g、麦斛15g、竹根七18g、女贞子18g、鼠李6g、面根藤18g、江珧柱22g、黄木耳22g、红门兰18g、铁角凤尾草18g、石龙芮5g、鱼鳔16g、沙苑子22g、野西瓜苗28g、南五味子19g、八月炸18g、双肾草23g、吐铁15g、头发七12g、蕨麻12g、分心木22g、狗脊10g、牛筋草10g。
其制备过程为: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1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1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0.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3 蜜炼丸剂
药方:决明子14g、牛膝25g、天门冬12g、隔山消8g、金果榄15g、鳖甲8g、秋石18g、老君须18g、麦斛12g、竹根七20g、女贞子20g、鼠李5g、面根藤20g、江珧柱20g、黄木耳16g、红门兰14g、铁角凤尾草16g、石龙芮5g、鱼鳔15g、沙苑子20g、野西瓜苗25g、南五味子15g、八月炸16g、双肾草20g、吐铁12g、头发七10g、蕨麻10g、分心木20g、狗脊10g、牛筋草12g。
其制备过程为:
步骤1:将决明子、鳖甲蒸馏结晶后研磨成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加入3倍量的80%乙醇浸泡2.5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0小时、过滤得提取液,合并提取液,再经截流分子量为38000-84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减压除去乙醇,浓缩为90℃时相对密度为1.08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步骤2得到的药渣加3倍量水浸泡2.0小时, 1.5小时提取1次,将提取液减压加热浓缩为90℃时相对密度为1.11的浸膏,作为组分2;
步骤4:将组分1、组分2与步骤1得到的粉末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2倍量的蜂蜜搓成蜜炼丸剂。
药物的毒性试验
①急性毒性试验:应用NIH小鼠4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片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6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30g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片剂LD50>30g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60g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8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33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0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451倍。因此本发明的药物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②蓄积毒性试验:试验方法:选用20只健康小白鼠,雌、雄各10只,以本发明实施例2的胶囊剂为对象,剂量设计每5天为一期,每期剂量分别为0.10LD50、0.15LD50、0.2LD50、0.35LD 50、0.50LD50,此样品的雌性、雄性小鼠的LD 50均为5000m份/k份BW(五个剂量为500、750、1000、1750、2500m份/k份BW)。每5天称体重一次,调整给药量,按0.1ml/10份BW经口灌胃。20天后,动物无死亡情况发生,试验结束,按递增剂量给受试物20天后,雌性、雄性动物均无死亡情况发生。说明本发明的药物,不具有蓄积毒性。
临床试验
选取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的患者200例,年龄和病程都不具有统计意义,不影响试验的对比。现将患者分为四组,片剂组、胶囊剂组、蜜炼丸剂组和对照组。
诊断标准:
(1)门脉高压症状:腹壁静脉怒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静脉瘤、脾大、腹水等。
(2)肝功能不全的表现:肝掌、蜘蛛痣、乳房增大、睾丸萎缩和肝性昏迷等。肝功能试验血清胆红素增高、白蛋白减少,血清胆碱酯酶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清胆固醇减少等。肝闪烁扫描显示肝萎缩(尤其右叶),有时左叶增大。CT扫描显示由于再生结节所致的肝表面不整。
(3)肝肾阴虚型:腰痛或腰酸腿软,眼干涩,五心烦热,或低烧,口干咽燥,耳鸣耳聋,头晕眼花,胁肋隐痛,劳累加重,小便短亦,大便于结,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试验方法
片剂组:本组患者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片剂进行治疗。每日2次,每次2.5g,饭后口服,2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3个疗程。
胶囊剂组:患者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胶囊剂进行治疗。每日2次,每次1粒,饭后口服,2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3个疗程。
蜜炼丸剂组:患者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蜜炼丸剂进行治疗。每日2次,每次1丸,2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3个疗程。
对照组:患者使用水飞蓟素胶囊进行治疗。一次一粒,一日三次,2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3个疗程。
疗效标准
肝硬化的疗效标准可分为四个级别,即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1、治愈: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腹水、黄疸完全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肝脾明显回缩变软或稳定不变,肝功能恢复正常,体力明显恢复,且停药后半年内均未复发。
2、显效:治疗显效的患者腹水、黄疸消退,主要临床症状消失,体力明显恢复,肝脾稳定不变,肝功能亦得到明显改善,治愈后的患者如果半年内出现复发,也被认为是显效。
3、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腹水、黄疸明显消退,临床症状减轻,肝功能得到改善,表示肝硬化治疗取得效果。
4、无效:接受规范治疗半个月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发生进一步恶化或死亡,提示治疗无效。
治疗结果
表1为各组的治疗结果对比
组别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片剂组 40(80%) 4(8%) 3(6%) 3(6%)
胶囊剂组 42(84%) 3(6%) 4(8%) 1(2%)
蜜炼丸剂组 42(84%) 4(8%) 2(4%) 2(4%)
对照组 20(40%) 10(20%) 12(24%) 8(16%)
由表1可以得知,三个治疗组的治疗情况要远远好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效果好,疗效高。
表2为治愈的治疗时间对比
组别 治愈 第一疗程 第二疗程 第三疗程
片剂组 40 8(20%) 14(35%) 18(45%)
胶囊剂组 42 7(16.67%) 15(37.71%) 20(47.62%)
蜜炼丸剂组 42 5(11.9%) 16(38.1%) 21(50%)
对照组 20 1(5%) 5(25%) 14(70%)
由表2可以得知,三个治疗组的治疗时间要少与对照组。由此可知,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见效快,疗效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治疗效果好,疗效水准高,见效快。
典型:患者王某,女,40岁,患有肝肾阴虚型肝硬化已有1年,服用其他药物无效。患者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蜜炼丸剂进行治疗。每日2次,每次1丸,2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进行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1个疗程,治愈。使用过程中,患者没有出现任何情况的副作用,也未出现任何过敏现象。后期跟进也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决明子、牛膝、天门冬、隔山消、金果榄、鳖甲、秋石、老君须、麦斛、竹根七、女贞子、鼠李、面根藤、江珧柱、黄木耳、红门兰、铁角凤尾草、石龙芮、鱼鳔、沙苑子、野西瓜苗、南五味子、八月炸、双肾草、吐铁、头发七、蕨麻、分心木、狗脊、牛筋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决明子10-20重量份、牛膝25-30重量份、天门冬10-15重量份、隔山消6-10重量份、金果榄10-20重量份、鳖甲7-13重量份、秋石15-22重量份、老君须15-25重量份、麦斛10-16重量份、竹根七14-20重量份、女贞子14-20重量份、鼠李3-7重量份、面根藤10-20重量份、江珧柱15-25重量份、黄木耳13-24重量份、红门兰10-20重量份、铁角凤尾草10-20重量份、石龙芮2-6重量份、鱼鳔10-20重量份、沙苑子14-24重量份、野西瓜苗25-30重量份、南五味子10-20重量份、八月炸15-20重量份、双肾草15-25重量份、吐铁10-15重量份、头发七8-14重量份、蕨麻8-13重量份、分心木15-23重量份、狗脊6-11重量份、牛筋草8-14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决明子10-16重量份、牛膝25-28重量份、天门冬10-13重量份、隔山消6-8重量份、金果榄10-16重量份、鳖甲7-10重量份、秋石15-18重量份、老君须15-20重量份、麦斛10-13重量份、竹根七14-18重量份、女贞子14-18重量份、鼠李3-5重量份、面根藤10-16重量份、江珧柱15-20重量份、黄木耳13-20重量份、红门兰10-15重量份、铁角凤尾草10-16重量份、石龙芮2-5重量份、鱼鳔10-16重量份、沙苑子14-20重量份、野西瓜苗25-28重量份、南五味子10-18重量份、八月炸15-18重量份、双肾草15-20重量份、吐铁10-13重量份、头发七8-10重量份、蕨麻8-10重量份、分心木15-20重量份、狗脊6-9重量份、牛筋草8-1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决明子15重量份、牛膝26重量份、天门冬12重量份、隔山消7重量份、金果榄15重量份、鳖甲8重量份、秋石16重量份、老君须17重量份、麦斛12重量份、竹根七16重量份、女贞子15重量份、鼠李4重量份、面根藤15重量份、江珧柱17重量份、黄木耳15重量份、红门兰13重量份、铁角凤尾草13重量份、石龙芮4重量份、鱼鳔14重量份、沙苑子15重量份、野西瓜苗26重量份、南五味子15重量份、八月炸16重量份、双肾草15重量份、吐铁12重量份、头发七9重量份、蕨麻9重量份、分心木16重量份、狗脊8重量份、牛筋草9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决明子18重量份、牛膝28重量份、天门冬14重量份、隔山消8重量份、金果榄18重量份、鳖甲12重量份、秋石20重量份、老君须22重量份、麦斛15重量份、竹根七18重量份、女贞子18重量份、鼠李6重量份、面根藤18重量份、江珧柱22重量份、黄木耳22重量份、红门兰18重量份、铁角凤尾草18重量份、石龙芮5重量份、鱼鳔16重量份、沙苑子22重量份、野西瓜苗28重量份、南五味子19重量份、八月炸18重量份、双肾草23重量份、吐铁15重量份、头发七12重量份、蕨麻12重量份、分心木22重量份、狗脊10重量份、牛筋草10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决明子、金果榄、鳖甲和秋石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倍~6倍量醇浓度为65%~7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0~1.2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面根藤、江珧柱、黄木耳和红门兰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1~1.23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0℃~6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膏体混合物;所述的膏体和淀粉的重量比为1∶0.01~0.02;将所述膏体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
第五步,将所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理、包衣处理,即得中药制剂片剂成品;所述的颗粒、滑石粉、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1~3∶0.05~0.3。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0.3:0.05~0.3,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
8.一种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决明子、鳖甲蒸馏结晶后研磨成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加入3-5倍量的70-80%乙醇浸泡0.5-2.5小时、加热提取1-2次,每次0.5-1.0小时、过滤得提取液,合并提取液,再经截流分子量为38000-84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减压除去乙醇,浓缩为80-90℃时相对密度为1.03-1.08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步骤2得到的药渣加2-3倍量水浸泡1.0-2.0小时,1.0-1.5小时提取1次,将提取液减压加热浓缩为80-90℃时相对密度为1.1-1.11的浸膏,作为组分2;
步骤4:将组分1、组分2与步骤1得到的粉末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2倍量的蜂蜜搓成蜜炼丸剂。
CN201510147634.4A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46669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7634.4A CN104666924A (zh)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7634.4A CN104666924A (zh)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6924A true CN104666924A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02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7634.4A Withdrawn CN104666924A (zh)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669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8743A (zh) * 2016-03-22 2016-07-13 孙象军 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75A (zh) * 1994-01-29 1995-08-02 于强 治疗肝硬化腹水症的药品
CN1879864A (zh) * 2006-05-14 2006-12-20 干石亮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腹水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75A (zh) * 1994-01-29 1995-08-02 于强 治疗肝硬化腹水症的药品
CN1879864A (zh) * 2006-05-14 2006-12-20 干石亮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腹水的汤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8743A (zh) * 2016-03-22 2016-07-13 孙象军 一种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0572B (zh) 一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1085B (zh) 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655B (zh) 一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69474A (zh) 一种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0051A (zh) 一种治疗小儿疳积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5853878A (zh) 一种强身益寿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2622A (zh) 一种治疗面瘫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5037A (zh) 一种治疗风湿蕴毒型慢性湿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90176B (zh) 一种治疗食道癌的中药制剂
CN105434952A (zh) 一种治疗丹痧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5197A (zh) 一种治疗桥本氏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5984A (zh)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758A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3058A (zh) 一种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3538A (zh) 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6924A (zh)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1575A (zh) 一种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中药配方
CN103816352B (zh)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5920238A (zh)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58701A (zh) 一种胃结石碎石后护理治疗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3586A (zh) 一种治疗肺脓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67815A (zh) 一种治疗小儿肺肾两虚型哮喘的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67895A (zh) 用于治疗牛产后血瘀型胞衣不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6933A (zh) 一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3894A (zh) 一种治疗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Ren Lei

Inventor after: Tian Gendong

Inventor before: Sun Ka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11

Address after: 250014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seven hospital, Qianfo Hill 16766 hospital, ten Ji'nan Road, Shandong, Shandong, China

Applicant after: Ren Lei

Address before: 250014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seven hospital, Qianfo Hill 16766 hospital, ten Ji'nan Road, Shandong, Shandong, China

Applicant before: Sun Kai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