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0144B - 一种磷系四酚单体、氰酸酯衍生物和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磷系四酚单体、氰酸酯衍生物和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0144B
CN104650144B CN201410787532.4A CN201410787532A CN104650144B CN 104650144 B CN104650144 B CN 104650144B CN 201410787532 A CN201410787532 A CN 201410787532A CN 104650144 B CN104650144 B CN 1046501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anate
copolymer
group
phosphorus system
phen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875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50144A (zh
Inventor
林棋灿
凌清川
汪孟纬
周裕伟
林庆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DING FINE CHEMICAL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ODING FINE CHEMICAL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ODING FINE CHEMICAL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ODING FINE CHEMICAL INDUSTR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875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501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50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0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50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01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系四酚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同时还提供了其氰酸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此外还公开了氰酸酯/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工艺过程简单,产品纯度高,很好地填补了市场空白;采用本发明的氰酸酯衍生物制备的氰酸酯/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共聚物具备热性能好、疏水效果优异、介电常数低及阻燃性能佳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材料,具有在电子领域推广应用的良好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磷系四酚单体、氰酸酯衍生物和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系四酚单体、其氰酸酯衍生物及制备方法,该氰酸酯衍生物还可继续合成为氰酸酯/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共聚物。
背景技术
近来,磷系化合物已逐渐被运用于高分子材料制备中,以赋予材料优异的阻燃性能,相较于传统卤素阻燃剂,磷系化合物在高温下不会产生有毒气体,环境危害性较低,同时还具有加工性能好、添加量少等优点,俨然成为目前阻燃材料发展的主流。
磷系化合物DOPO(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英文全名为9,10-dihydro-9-oxa-10-phosphaphenanthrene 10-oxide)结构中含有P-H键,对烯烃、环氧键和羰基极具活性,具有可作为有机合成中亲核基(nucleophile)的特性,可反应生成许多衍生物,是一种广受学界及业界青睐的新型阻燃剂中间体。
酚类化合物为聚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以及氰酸酯树脂等众多高分子材料的原料,在工业上使用十分广泛。因此,许多文献以DOPO以及benzoquinone(苯醌)为原料,合成磷系双酚单体DOPOBQ,具体合成过程可参见文献Wang,C.S.;Lin,C.H.,Polymer 1999,40,747.,DOPOBQ为磷系双酚单体的先驱体,是一种环保反应型无卤阻燃剂,结构式如下所示:
但是,DOPOBQ存在溶解度与反应性不佳等问题,在工业应用中有所限制,因此,行业内一直致力于开发性能更优的替代产品。
2010年,林庆炫等提交的中国台湾专利I449707中,使用DOPO、4-hydroxyacetophone(4-羟基苯乙酮)以及phenol(苯酚)于酸催化下反应,制得新型磷系双酚单体,成功改善了上述弊端,反应式如下:
为了在材料性质上有更进一步的突破,设计合成更多官能数的磷系酚类单体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氰酸酯树脂自身可于高温下进行三环化聚合,形成交联三迭氮(Triazine)网状结构,反应式如下:
该固化物具有高的热性质、热稳定性以及优异的低介电特性等,但由于其固化过程十分缓慢,且反应后期黏度上升阻碍流动性,造成极性末端基-OCN残留,导致材料介电常数与吸水率上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两种改善方法:
(1)、加入单官能基团降低氰酸酯交联密度,如文献Yueh,S.J.;Yang,S.P.;Wu,M.F.;Wang,C.S.,J.Polym Sci.Part A:Polym Chem.2004,42,2589.,藉由改善反应后其流动性不佳的问题而避免末端基残留,然而此方法将导致材料热性质下降,并非最佳的改善途径;
(2)、使用可与氰酸酯基团反应的化合物进行共聚合,如文献Hwang,H.J.;Wang,C.S.J.Appl.Polym.Sci 1998,68,1199.,综合来看,目前以双马来酰亚胺(Bismaleimide)与氰酸酯进行共聚合反应最为广泛,所得共聚物称为BT树脂(Bismaleimide-Triazineresin),反应式如下:
BT树脂具有类似于聚酰亚胺(polyimide)的优异耐热性,并与其他热固型树脂兼容性佳,因此广受业界重视。尽管如此,其仍存在介电常数不够低、吸水率高以及脆性高等问题,使之在电子材料中的应用受限。
近来,亦有许多研究将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Benzoxazine)树脂和氰酸酯树脂进行共聚,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是(1)、Kumar,K.S.S.;Nair,C.P.R.;Ninan,K.N.,Eur.Polym.J.2009,45,494.,(2)、Kimura,H.;Ohtsuka,K.;Matsumoto,A.,ExpressPolym.Lett.2011,5,1113.及(3)、Li,X.;Gu,Y.,Polym.Chem.2011,2,2778.,所得材料表现出足以取代BT树脂的优异特性。
在2012年本实验室发表的文献Lin,C.H.;Huang,S.J.;Wang,P.J.;Lin,H.T.;Dai,S.A.,Macromolecules 2012,45,7461.中,也对此系统做详细的探讨,并推测氰酸酯在三环化时将与Benzoxazine树脂进行加成与重排反应,形成对称的alkyl isocyanurat(烷基异氰尿酸酯)结构,使之具有优异的低介电特性,其机制反应式如下:
所得共聚物相较于BT树脂更符合印刷电路板基材的需求,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材料,但是材料性能仍不尽人意,亟需在合成方法和原料上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系四酚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同时还提供了其氰酸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此外还公开了氰酸酯/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共聚物的制备方法;进而获得了纯度更高、耐热和阻燃性能佳、疏水性好、热稳定性强的磷系阻燃材料,并具有在电子行业推广应用的良好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如通式(Ⅲ)的磷系四酚单体,
其中,n为1-4的整数;
X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烷基、烷氧基、环烷基、卤素、酸基、酯基、酚基、硝基、胺基、烯基、炔基及腈基;
R为选自氢、C1-C6烷基、苯基、C1-C6烷氧基、苯烷基、苯氧基、C1-C6卤烷基、C3-C7环烷基、-CF3及卤素原子所组成的群组。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前述的磷系四酚单体,X、R均为氢,磷系四酚单体的结构式如式(Ⅲ-a):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如通式(Ⅳ)的磷系氰酸酯,
该磷系氰酸酯(Ⅳ)由前述的磷系四酚单体(Ⅲ)与溴化氰在碱性触媒催化下反应制得;
其中,n为1-4的整数;
X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烷基、烷氧基、环烷基、卤素、酸基、酯基、酚基、硝基、胺基、烯基、炔基及腈基;
R为选自氢、C1-C6烷基、苯基、C1-C6烷氧基、苯烷基、苯氧基、C1-C6卤烷基、C3-C7环烷基、-CF3及卤素原子所组成的群组。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前述的磷系氰酸酯,X、R均为氢,磷系氰酸酯的结构式如式(Ⅳ-a)所示: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前述的磷系氰酸酯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具体的合成步骤为:首先,将化合物(Ⅰ)与DOPO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生成化合物(Ⅱ);然后,化合物(Ⅱ)与苯酚或具取代的苯酚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制得磷系四酚单体(Ⅲ);最后,将磷系四酚单体(Ⅲ)与溴化氰在碱性触媒催化下反应得到氰酸酯(Ⅳ)。
基于前述的氰酸酯(Ⅳ)的氰酸酯/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前面制得的氰酸酯(Ⅳ)与式(A)的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树脂均匀混合,形成黏稠溶液;
其中,Ar为选自以下基团所组成的群组:
m为1至100的整数,
其中,X、Y为选自氢、C1-C6烷基及苯基所组成的群组。
(2)、将该粘稠溶液升温固化,得到氰酸酯/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共聚物。
具体地,Ar为
更具体地,步骤(2)中,置于循环烘箱进行固化,升温条件为150℃、180℃、200℃及220℃各两小时,固化结束后,将固化物缓慢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磷系四酚单体及其氰酸酯衍生物的工艺过程简单,产品纯度高,很好地填补了市场空白;采用本发明的氰酸酯衍生物制备的氰酸酯/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共聚物具备热性能好、疏水效果优异、介电常数低及阻燃性能佳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材料,具有在电子领域推广应用的良好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得的化合物Ⅱ-a的DSC曲线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得的化合物Ⅱ-a的1H-NMR分析谱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制得的化合物Ⅲ-a的高解析质谱仪图谱;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制得的化合物Ⅲ-a的DSC曲线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制得的化合物Ⅲ-a的1H-NMR分析谱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制得的化合物Ⅳ-a的1H-NMR分析谱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得的化合物的FTIR对比谱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比较例1和比较例2制得的化合物Ⅲ-a的1H-NMR分析比较谱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制得的共聚物的DMA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制得的共聚物的TMA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制得的共聚物在氮气气氛下的TGA曲线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制得的共聚物在空气气氛下的TGA曲线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P(Ⅳ-a/O)-1共聚物的变温FTIR分析谱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制得的共聚物的吸水性能检测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原料说明: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原料5,5'-伸甲基双(2-羟基苯甲醛)(5,5'-Methylenebis(2-hydroxybenzaldehyde)),即化合物Ⅰ-a为自制,自制方法请参照本申请发明人发表的文献(Lin,C.-H.;Feng,Y.-R.;Dai,K.-H.;Chang,H.-C.;Juang,T.-Y.J.Polym.Sci.Part A:Polym.Chem.2013,51,2686.)所公开的方法进行制备,此处不再详述。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其他原料均为市购,以下是各原料的市购渠道之一但不单单限于该市购渠道:
DOPO,购自国庆化学;
苯酚(phenol),购自Showa;
溴化氰(carbononitridic bromide,BrCN),购自TCI;
三乙胺(triethylamine,TEA),购自SHOWA;
对甲苯磺酸(p-toluenesulfonic acid monohydrate,pTSA),购自SHOWA;
ODABz(4,4'-oxydianiline–based benzoxazine),购自高鼎化学;
N,N-二甲基乙酰胺(N,N-dimethylacetamide,DMAc),购自TEDIA,其系藉于减压下与氢化钙(购自Acros)的蒸馏而纯化,并以分子筛存放;
本发明所使用的其他有机溶剂皆为一般商业产品(HPLC级),且使用时并无进一步纯化。
实施例1
合成化合物Ⅱ-a:
化合物Ⅱ-a是由化合物I-a与DOPO反应制得,合成步骤如下:在一具有温度指示装置的分离式反应器(0.5L)中,加入20g(78mmol)化合物I-a、50.5g(234mmol)DOPO及150毫升甲苯于8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后降温产物自然析出;将析出物以甲醇加热溶解后倒入1L去离子水中析出洗涤,抽气过滤取滤饼并使用真空烘箱在80℃下烘干即得化合物Ⅱ-a,产率为83%。
对化合物Ⅱ-a进行性能检测,其分子式为C39H30O8P2
(1)、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扫描图见图1,由图1可知,化合物Ⅱ-a熔点为169℃。
(2)、将化合物Ⅱ-a溶在DMSO-d6溶剂中,以超导核磁共振光谱仪(1H-NMR)分析,谱图如图2所示,所得化学位移为:δ=9.3ppm(2H,Ar-OH),8.4-6.4ppm(22H,Ar-H),5.9-5.8ppm(2H,-OH),5.6-5.4ppm(2H,-CH),3.6-3.4ppm(2H,-CH2),与其结构式是吻合的。
实施例2
合成化合物Ⅲ-a:
化合物Ⅲ-a是由实施例1制得的化合物Ⅱ-a与苯酚反应制得,合成步骤如下:在一具有温度指示装置的三颈反应器(0.1L)中,加入1g(1.45mmol)化合物Ⅱ-a、1.3667g(14.5mmol)苯酚(phenol)以及0.04g(化合物Ⅱ-a的4wt%)p-TSA,氮气气氛下130℃搅拌反应7小时,待反应结束后以乙醚震荡清洗,再以甲醇溶解后滴入去离子水中析出产物,抽气过滤后滤饼以异丙醇/DMAc共溶剂再结晶可得高纯度产物。
对化合物Ⅲ-a进行性能检测,其分子式为C51H38O8P2
(1)、高解析质谱仪图谱如图3所示,分子量为839.2,与上述分子式吻合。
(2)、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扫描图见图4,由图4可知,化合物Ⅲ-a熔点为239℃。
(3)、将化合物Ⅲ-a溶在DMSO-d6溶剂中,以超导核磁共振光谱仪(1H-NMR)分析,谱图如图5所示,化学位移为:δ=9.3-9.2ppm(4H,Ar-OH),8.2-6.4ppm(30H,Ar-H),5.6-5.4ppm(2H,-CH),3.6-3.4ppm(2H,-CH2),与其结构式吻合。
实施例3
合成化合物Ⅳ-a:
化合物Ⅳ-a是由实施例2制得的化合物Ⅲ-a与溴化氰反应制得的,合成步骤如下:将一架有进料管的三颈低温反应器(0.1L)抽真空数次并通入氮气,加入10mL除水DMAc并冷却至-13℃,随后加入0.5克(0.595mmol)化合物Ⅲ-a以及0.3149g(0.595×5mmol)溴化氰。然后,将0.3009克(0.595×5mmol)TEA以及10毫升除水DMAc倒入进料管中,缓慢滴入反应器内,维持温度约-11至-13℃,持续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盐类析出,抽气过滤取滤液并以去离子水析出清洗数次,再次过滤后将滤饼置于真空烘箱50℃下真空烘干,得白色产物。
对化合物Ⅳ-a进行性能检测,其分子式为C55H34N4O8P2
(1)、将化合物Ⅳ-a溶在DMSO-d6溶剂中,以超导核磁共振光谱仪(1H-NMR)分析,谱图如图6所示,其1H-NMR化学位移如下:δ=8.2-6.4ppm(30H,Ar-H),5.6-5.4ppm(2H,-CH),3.6-3.4ppm(2H,-CH2),与其结构式吻合;
(2)、将化合物Ⅳ-a与KBr盐类均匀混合压制成片,以傅里叶转换红外线光谱仪(FTIR)检测,谱图如图7所示,相较于化合物Ⅲ-a,新出现的特征峰位置为2273cm-1-2237cm-1,符合其结构式。
比较例1
以实施例1中所用的化合物Ⅰ-a为原料,和DOPO及苯酚(phenol)在酸触媒催化下以一步反应进行制备化合物Ⅲ-a,反应式如下。
对产物进行性能检测,通过核磁共振光谱仪(1H-NMR)分析,谱图如图8所示,可见所得对比例1制得的化合物Ⅲ-a纯度明显较实施例产物低。
比较例2
先以DOPO和4-羟基苯甲醛(4-hydroxybenzaldehyde)反应获得化合物DAH,进一步与4,4’-双酚F(4,4'-bisphenol F)于酸触媒催化下反应,制得化合物Ⅲ-a,反应式如下:
对产物进行性能检测,通过核磁共振光谱仪(1H-NMR)分析,谱图如图8所示,可见所得对比例2制得的化合物Ⅲ-a纯度明显较实施例产物低。
实施例4
制备氰酸酯/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氰酸酯/benzoxazine)共聚物:.
将实施例3制得的化合物Ⅳ-a与ODABz粉体混合物以DMAc为溶剂于铝制模具中均匀搅拌,然后置入循环烘箱进行固化,升温条件为150℃、180℃、200℃及220℃各两小时,固化结束后,将固化物缓慢冷却至室温,以防止固化物龟裂。
ODABz:当Ar为通式(A)的化合物即为ODABz。
另外,本实施例4中制备了不同当量比的共聚物,制备方法相同,不作赘述。为了方便描述,共聚物采用代号P(Ⅳ-a/O)-n进行统一标识,其中,O表示为ODABz,n系Ⅳ-a与ODABz的当量比。举例而言:化合物Ⅳ-a与ODABz当量比为3:1时,代号则为P(IV-a/O)-3;化合物Ⅳ-a与ODABz当量比为1:1时,代号则为P(IV-a/O)-1;化合物Ⅳ-a与ODABz当量比为1:3时,代号则为实例中P(IV-a/O)-1/3;化合物Ⅳ-a以及ODABz均聚物,代号则分别为P(IV-a)以及P(O)。
性能测试:
图9所示为固化物的动态机械分析(DMA)图。可观察到仅有单一tanδpeak,表示所得固化物为均匀相的共聚物。由图9可见,随化合物Ⅳ-a的比例增加,固化物的玻璃转移温度(Tg)明显上升。该结果显示化合物Ⅳ-a与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树脂(benzoxazine)制得的共聚固化物能获得相较于一般benzoxazine树脂具有更加优异的耐热性。
此外,还通过热机械分析(TMA)进行了进一步性能检测,参见图10,固化物的玻璃转移温度(Tg)的变化趋势与图9相同,P(Ⅳ-a/O)-1固化物即可达Tg值213℃,相较于P(O)固化物Tg值高出约41℃。根据图10还可发现,共聚物的热膨胀系数(CTE)同样表现出比P(O)更低的数值,说明共聚除了提升材料的耐热性外,还提升了其尺寸稳定性。
图11、图12是热重分析仪(TGA)对固化物的检测结果,以分析其热稳定性,参见图11和图12,固化物在氮气环境下的5%热裂解温度(Td5%)约介于400-420℃之间,空气环境下约350-420℃之间,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焦炭残余率部分(char yield),共聚物相较于P(O)均聚物皆高出约20%,说明以化合物Ⅳ-a进行共聚合,除了可提升耐热性外,磷元素的导入亦使材料的热稳定性上升,这是本发明的一大创造性的发现。
测试数据详见表1:
表1、氰酸酯/benzoxazine共聚物热性能检测
上面对共聚物的热性能进行了检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通过RF阻抗/材料分析仪对材料的电气性能(介电常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表2:
a:测试温度为25℃,1GHz和0.1GHz下的介电常数;
b:测试温度为25℃,1GHz和0.1GHz下的介质损耗角。
表2、氰酸酯/benzoxazine共聚物的电气性能
由表2分析可知,以化合物Ⅳ-a和ODABz共聚后所得固化物将有助于改善材料的电气性质,推断其原因可能是:共聚过程中,氰酸酯树脂进行三环化聚合,随后具多电子特性的三迭氮(triazine)结构攻击benzoxazine杂环上缺电子的亚甲基,进而使杂环上多电子的氧原子回攻而进行重排反应,最后获得高度对称的alkyl isocyanurate结构,因而达到降低介电常数的作用,其反应机制如下面的反应式所示:
上述机理推测可由图13所示的P(Ⅳ-a/O)-1共聚物的变温FTIR分析中获得验证。
图14所示是对共聚物的吸水性能进行检测的结果图,检测方法为:将所得材料裁切为长、宽各约1cm,厚度约2mm的正方形块材,静置于100℃的沸水中,观测其重量随时间的变化,由图14可见,共聚物随Ⅳ-a比例增加,吸水率下降,表示加入化合物Ⅳ-a将因DOPO上联苯结构的疏水性而促使材料获得更优异的疏水效果。
材料的UL-94难燃测试分析结果见下面的表3:
表3、UL-94难燃测试结果
由表3可知,当Ⅳ-a添加少量时,P(Ⅳ-a/O)-1/3即可获得最高的V-0等级,充分表现化合物Ⅳ-a能够大大提升材料的阻燃性能。
性能检测仪器和方法总述:
(1)、差示扫描量热计(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型号:Perkin-Elmer DSC 7,氮气流速为20mL/min。
(2)、热重损失分析仪(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型号:Thermo CahnVersaTherm,氮气与空气流速为20mL/min。取3-5mg的待测物置于白金盘中,通入氮气(或空气),以20℃/min的升温速率,由40℃升至800℃,藉热分解曲线求其热分解温度(Td),5wt%高分子热分解的温度即为Td5%,在800℃时的残余重量百分比即焦炭残余率(Charyield%)。
(3)、动态机械分析仪(Dynamic Mechanical Analyzer,DMA),型号:Perkin-ElmerPyris Diamond;
测试方法为:将硬化之固化物制成长20mm,宽10mm,厚2mm的试片,升温速率为5℃/min,频率为1Hz,以测定储存模数(Storage Modulus E')及Tanδ曲线。
(4)、热机械分析仪(Thermal Mechanical Analysis,TMA),型号:Perkin-ElmerPyris Diamond。将样品置入仪器中量其薄膜长度,升温速率为5℃/min,从40℃-250℃,取50-150℃之间的数据测定热膨胀系数(CTE)。以由线转折处(onset)的温度定义为Tg
(5)、超导核磁共振光谱仪(400MHz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型号:Varian Unity Inova-400,DMSO-d6化学位移为δ=2.49ppm。
(6)、傅里叶转换红外线光谱仪(Fourier Transfer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型号:Perkin-Elmer Spectrum RX I,扫描波数范围400~4000cm-1,扫描次数至少32次。
(7)、高解析质谱仪(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HRMS),型号:Finnigan/Thermo Quest MAT 95XL。
(8)、RF阻抗/材料分析仪(RF impedance/material analyzer),型号:AgilgentE4991A,参数设置开始为100MHz,停止为100MHz或1GHz,将待测物制作成薄膜或块材后加以测量。
(9)、UL-94难燃测试(UL-94 VTM vertical thin test),样品制备成长127mm、宽12.7mm、厚1.27mm的长方体试片,一端固定,并于正下方放置棉花,起始施加火源于样品另一端维持10秒,侦测火焰自熄时间t1,并观察样品是否滴落,以及落于棉花的情形,待冷却后重复试验于同一样品上,侦测火焰自熄时间计为t2,若t1+t2小于10秒,并且无垂滴情形发生,则记为难燃等级V-0;若t1+t2介于10至30秒间,且不燃烧至上端固定夹,垂滴物不使棉花燃烧,则记为难燃等级V-1;若垂滴物引起棉花燃烧,则记为难燃等级V-2。
以上各实施例通过具体结构——即化合物通式Ⅲ和通式Ⅳ中的X和R都为氢,介绍了磷酸四酚单体、氰酸酯衍生物及共聚物的合成过程和性能,X和R不仅可以是氢原子,X还可以选自烷基、烷氧基、环烷基、卤素、酸基、酯基、酚基、硝基、胺基、烯基、炔基及腈基,R还可以选自C1-C6烷基、苯基、C1-C6烷氧基、苯烷基、苯氧基、C1-C6卤烷基、C3-C7环烷基、-CF3及卤素原子所组成的群组,材料的性能、合成方法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工艺过程简单,产品纯度高,很好地填补了市场空白;而且通过氰酸酯衍生物制备的氰酸酯/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共聚物同样具备热性能好、疏水效果优异、介电常数低及阻燃性能佳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材料,具有在电子领域推广应用的良好前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磷系氰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系氰酸酯如通式(Ⅳ),
该磷系氰酸酯(Ⅳ)由磷系四酚单体(Ⅲ)与溴化氰在碱性触媒催化下反应制得;所述磷系四酚单体如通式(Ⅲ):
其中,n为1-4整数;
X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烷基、烷氧基、环烷基、卤素、酯基、酚基、硝基、胺基、烯基、炔基及腈基;
R为选自氢、C1-C6烷基、苯基、C1-C6烷氧基、苯烷基、苯氧基、C3-C7环烷基、-CF3及卤素原子所组成的群组;
合成路线如下:
合成步骤为:首先,将化合物(Ⅰ)与DOPO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生成化合物(Ⅱ);然后,化合物(Ⅱ)与苯酚或具取代的苯酚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制得磷系四酚单体(Ⅲ);最后,将磷系四酚单体(Ⅲ)与溴化氰在碱性触媒催化下反应得到氰酸酯(Ⅳ)。
2.一种氰酸酯/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权利要求1制得的氰酸酯(Ⅳ)与式(A)的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树脂均匀混合,形成黏稠溶液;
其中,Ar为选自以下基团所组成的群组:
m为1至100的整数,
其中,X、Y为选自氢、C1-C6烷基及苯基所组成的群组;
(2)、将该粘稠溶液升温固化,得到氰酸酯/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氰酸酯/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r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氰酸酯/氧代氮代苯并环己烷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置于循环烘箱进行固化,升温条件为150℃、180℃、200℃及220℃各两小时,固化结束后,将固化物缓慢冷却至室温。
CN201410787532.4A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磷系四酚单体、氰酸酯衍生物和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6501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87532.4A CN104650144B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磷系四酚单体、氰酸酯衍生物和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87532.4A CN104650144B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磷系四酚单体、氰酸酯衍生物和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0144A CN104650144A (zh) 2015-05-27
CN104650144B true CN104650144B (zh) 2018-01-30

Family

ID=53241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87532.4A Active CN104650144B (zh) 2014-12-17 2014-12-17 一种磷系四酚单体、氰酸酯衍生物和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01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6660A (zh) * 2019-10-10 2020-05-08 苏州巨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磷活性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63378A (zh) * 2020-04-29 2021-10-29 苏州巨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磷改性阻燃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7641B (zh) * 2020-09-04 2020-12-11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含磷化合物、环氧树脂组合物、模塑料制品、制法及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8802A (zh) * 2009-04-01 2012-03-14 韩国埃迪碧化学株式会社 有机磷类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1950A (zh) * 2009-12-30 2012-11-14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包含磷和氰氧基的热固性单体以及组合物
CN102807587A (zh) * 2012-08-15 2012-12-05 高鼎精细化工(昆山)有限公司 磷氟系双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利用磷氟系双胺化合物制备聚酰亚胺的方法
CN103724945A (zh) * 2013-12-31 2014-04-16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724944A (zh) * 2013-12-31 2014-04-16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8802A (zh) * 2009-04-01 2012-03-14 韩国埃迪碧化学株式会社 有机磷类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1950A (zh) * 2009-12-30 2012-11-14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包含磷和氰氧基的热固性单体以及组合物
CN102807587A (zh) * 2012-08-15 2012-12-05 高鼎精细化工(昆山)有限公司 磷氟系双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利用磷氟系双胺化合物制备聚酰亚胺的方法
CN103724945A (zh) * 2013-12-31 2014-04-16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724944A (zh) * 2013-12-31 2014-04-16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0144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Outstanding dielectric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main chain-type poly (benzoxazine-co-imide-co-siloxane)-based cross-linked networks
Liang et al.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a novel phosphorous‐containing flame‐retardant hardener for epoxy resin
Chang et al. Benzoxazine-based phosphinated bispheno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preparing flame-retardant, low dielectric cyanate ester thermosets
Espinosa et al. Novel phosphorilated flame retardant thermosets: epoxy–benzoxazine–novolac systems
Zhang et al. Synthesis and copolymerization of benzoxazines with low-dielectric constants and high thermal stability
Na et al.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fluorinated epoxy resins cured with 4-trifluoromethyl phenylbenzimidazole for application in electronic materials
TWI655197B (zh) 含磷化合物及其製造方法
Li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polymerization of brominated benzoxazine monomers and thermal stability/flame retardance of the polymers generated
Gao et al. Synthesis of borosiloxane/polybenzoxazine hybrids as highly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lame retardant materials
CN104650144B (zh) 一种磷系四酚单体、氰酸酯衍生物和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Lin et al. High‐Tg and low‐dielectric epoxy thermosets based on a propargyl ether‐containing phosphinated benzoxazine
Lin et al. Preparation of phosphinated bisphenol from acid‐fragmentation of 1, 1, 1‐tris (4‐hydroxyphenyl) etha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igh‐performance cyanate esters
CN105153144A (zh) 主链双胺型喹喔啉基苯并噁嗪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0975A (zh) 三胺型喹喔啉基苯并噁嗪及其制备方法
TWI625346B (zh) Development of dicyclopentadiene-derived polyethers with low dielectric and flame retardancy application
Lim et al. Thermally stable and flame retardant low dielectric polymers based on cyclotriphosphazenes
CN107556479B (zh) 一种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9827B (zh) 基于壳聚糖衍生物的具有高的阻燃性能的透明环氧树脂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Di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lame retardant epoxy resins based on phosphorus-containing biphenyl-type phenolic resin
CN113603723B (zh) 磷系(2,6-二甲基苯醚)寡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固化物
TWI573820B (zh) 聚氧代氮代苯并環己烷前驅物及其製備方法
CN113429363A (zh) 一种新型苯并噁嗪及其合成方法
CN102775638A (zh) 一种阻燃硅烷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
JP6555975B2 (ja) 新規イミン基含有樹脂
Zhou et al. A low dielectric constant material synergized by calix [4] arene and benzocyclobutene un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