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2392B -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2392B
CN104642392B CN201510015670.5A CN201510015670A CN104642392B CN 104642392 B CN104642392 B CN 104642392B CN 201510015670 A CN201510015670 A CN 201510015670A CN 104642392 B CN104642392 B CN 1046423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mosorosea
spore
conidium
bacterium
wettable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56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42392A (zh
Inventor
胡琼波
董廷艳
姜艳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0156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42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2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2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42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2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各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玫烟色棒束孢菌IfB01的分生孢子纯孢粉15~25%,润湿剂1~5%,分散剂5~10%,紫外保护剂0.5~1.5%,稳定剂1~3%,载体60~74%;所述载体为白炭黑,所述可湿性粉剂可用于防治烟粉虱Bemisia tabaci,其室内毒力在处理后第13天,半致死浓度LC50为0.04×106孢子/mL,而纯孢粉的为0.07×106孢子/mL;在1×106孢子/mL浓度时的半致死时间LT50为8.76天,纯孢粉为9.25天。田间防治效果,以2×107孢子/mL浓度处理,对番茄和芥蓝上的烟粉虱在处理后第14天防效分别为82.73%和66.5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化学防治是当前防治害虫的主要方法,然而,化学杀虫剂的大量施用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食品安全,还会致使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性,引起害虫再次猖狂为害。因此,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应用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势在必行。
虫生真菌资源丰富,对人、畜无毒害,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且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效,具有与细菌、病毒杀虫剂所不同的独特优势。因此真菌杀虫剂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真菌杀虫剂因为本身是生命体,对高温、干旱及紫外线等环境因子敏感,防治效果不稳定,因此虫生真菌的分生孢子不能直接应用于大田害虫的防治,必须开发出合适的剂型,加工成制剂才可规模化应用。目前,真菌杀虫剂已研制的剂型主要有:原粉剂、粉剂、可湿性粉剂、油剂、颗粒剂及无纺布菌条等。
可湿性粉剂是一种农药基础剂型,具有加工方便、储运方便、施用技术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是一种适合于虫生真菌分生孢子的剂型。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大害虫,曾被称为超级害虫(supper bug),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将玫烟色棒束孢菌的分生孢子加工成适宜的剂型,对推广应用真菌杀虫剂防治控制烟粉虱为害、保护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现有技术已有利用玫烟色棒束孢菌的分生孢子制备可湿性粉剂的报道,申请号为201310721138.6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玫烟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技术利用玫烟色棒束孢SCAU-IFCF02菌株的分生孢子粉,选用滑石粉或硅藻土为载体、亚甲基二荼磺酸钠为分散剂、抗坏血酸或荧光素为紫外保护剂,加工成可湿性粉剂;申请号为201310721075.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将玫烟色棒束孢菌的分生孢子与苏云金杆菌加工成的一种复配的可湿性粉剂。
玫烟色棒束孢菌Isaria fumosorosea菌株IfB01是申请人前期分离筛选的一株烟粉虱高效虫生真菌菌株,其对B型烟粉虱高度致病,为了将该菌株大规模用于害虫防治,并进一步发挥其杀虫效果,亟需将该菌制成一种理想的真菌制剂,最大化发挥杀虫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缺乏针对玫烟色棒束孢菌Isaria fumosorosea菌株IfB01的真菌制剂,提供一种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发展微生物农药制剂技术。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可湿性粉剂在防治害虫方面的应用,具体地,提供所述可湿性粉剂在防治烟粉虱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各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玫烟色棒束孢菌的分生孢子纯孢粉15~25%,润湿剂1~5%,分散剂5~10%,紫外保护剂0.5~1.5%,稳定剂1~3%,载体60~74%;所述载体为白炭黑;本发明所提供的玫烟色棒束孢菌纯孢粉来自玫烟色棒束孢菌菌株IfB01,所述玫烟色棒束孢菌菌株IfB01于2012年10月1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2400。
现有技术中已有将玫烟色棒束孢菌菌株IfB01用于防治烟粉虱的报道,但用活体的菌株防治害虫,其防治效果差,菌株易受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其防治效果差,本发明是利用玫烟色棒束孢菌菌株IfB01,将该菌株与载体和其他助剂混合制成可大规模用于田间防治害虫的可湿性粉剂。
真菌的分生孢子作为一种细胞体,其对制剂中的助剂及载体非常敏感,不同菌株真菌的分生孢子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真菌杀虫剂剂型的加工要比化学杀虫剂复杂得多;真菌制剂中载体主要起到与分生孢子相容的作用,白炭黑是一种稳定的惰性载体,但现有技术中白炭黑对不同真菌的活性影响显著不同,有研究报道白炭黑对木霉孢子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也有研究报道白炭黑对白僵菌孢子粉影响不显著,由此可以看出,针对不同的真菌,需要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载体,才能发挥真菌制剂的杀虫效果,载体和载体的含量选择不恰当,会大大影响真菌的活性,本发明针对玫烟色棒束孢菌菌株IfB01对载体进行筛选,发现使用白炭黑时,对烟色棒束孢菌菌株IfB01分生孢子影响最小,所制得的该粉剂不仅能保持玫烟色棒束孢菌菌株IfB01较高的萌发率,而且能够保护活体菌株不受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从而提高害虫防治效率。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各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玫烟色棒束孢菌的分生孢子纯孢粉15~25%,润湿剂3%,分散剂7%,紫外保护剂0.5~1.5%,稳定剂1~3%,载体60~70%。
更优选地,上述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各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玫烟色棒束孢菌的分生孢子纯孢粉20%,润湿剂3%,分散剂7%,紫外保护剂1%,稳定剂2%,载体67%。
优选地,所述玫烟色棒束孢菌的分生孢子纯孢粉含孢量为1.5~2.0×1011个孢子/g,含水量为2.0~2.5%,分生孢子萌发率 > 95%。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润湿剂和分散剂的比例为3:7。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ispwet WP-410或MorwetEFW;所述分散剂选自888润湿分散剂、EFW-425或BorresperseNA;所述稳定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或PEG8000;所述紫外保护剂选自荧光素钠或邻羟基苯并三唑类UV-328。
更优选地,所述润湿剂为MorwetEF-W;分散剂为EFW-425;稳定剂为黄原胶;紫外保护剂为UV-328。
上述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纯孢粉与助剂(润湿剂、分散剂、稳定剂和紫外保护剂)和载体按照上述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制得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
提供上述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在防治烟粉虱方面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各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玫烟色棒束孢菌的分生孢子纯孢粉15~25%,润湿剂1~5%,分散剂5~10%,紫外保护剂0.5~1.5%,稳定剂1~3%,载体60~74%;所述载体为白炭黑,将所述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烟粉虱Bemisia tabaci,其室内毒力在处理后第13天,半致死浓度LC50为0.04×106孢子/mL,而纯孢粉的为0.07×106孢子/mL;在1×106孢子/mL浓度时的半致死时间LT50为8.76天,纯孢粉为9.25天。田间防治效果,以2×107孢子/mL浓度处理,对番茄和芥蓝上的烟粉虱在处理后第14天防效分别为82.73%和66.5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本发明所述可湿性粉剂可大规模用于田间防治害虫。
附图说明
图1为白炭黑、纯孢粉、润湿剂的质量比对湿润时间的影响;字母a、b、c等表示显著性(p=0.05)差异比较,字母相同时代表两个数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不相同的字母代表具有显著性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描述。下述所使用的实验方法若无特殊说明,均为本技术领域现有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配料或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通过商业途径可得到的配料或材料;本发明不应限制于实施例范围。
实施例1 玫烟色棒束孢菌纯孢粉的制备与质量检查
S1:一级固体培养,从玫烟色棒束孢菌IfB01菌株斜面取分生孢子接种于PDA(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0-15g,水1000 mL)平板上,25℃培养箱中培养2周左右,刮下分生孢子,备用。
S2:二级液体培养,取上述培养的分生孢子,悬浮于无菌0.02%(v/v)Tween-80溶液中,再接种于装有PD液体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 mL)中,在25±1℃,170r/min震荡培养48 h为种子液,备用。
S3:三级大米发酵产孢培养,将大米用清水浸泡两天,再放入聚丙烯塑料袋中,高温高压灭菌,接种上述种子液,25±1℃下培养2周,然后用无菌水将孢子洗脱,离心分离,真空冷冻干燥机干燥20小时后制得纯孢粉,密封保存于4℃冰箱中备用。
S4:含孢量测定:准确称取10 mg的纯孢粉于1 mL 0.02%(v/v)Tween-80溶液中,充分混合均匀,稀释一定的倍数,采用血球计数板测定孢子浓度,重复3次,计算孢子粉的含孢量。结果如表1。
S5:含水量测定:将洗净的称量瓶在120℃干燥箱中干燥30 min,冷却后称重,得称量瓶重m1;取1g孢子粉于称量瓶中,称总重m2,然后于120℃干燥箱内烘于 2 h,称重得m3,重复3次,计算含水量:含水率(%)=(m2-m3)/(m2-m1)×100%。结果如表1。
S6:分生孢子萌发率测定:取适量纯孢粉,用1 mL无菌的0.02%(v/v)Tween-80溶液悬浮,接种入装有100 mL灭菌的营养液(2%葡萄糖,1%蛋白胨)的250 mL三角瓶中,于25±1℃、170r/min下振荡培养72 h,显微镜下记录萌发和未萌发的孢子数,重复3次,计算孢子萌发率。结果如表1。
实施例2 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载体与助剂的筛选
供试纯孢粉:实施例1制备的纯孢粉。
供试载体:硅藻土(Diatormite)、轻质碳酸钙(Light calcium carbonate)、白炭黑(White carbon black)、高岭土(Kaoline)均从广州东巨实验仪器有限公司购买。
供试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Na)(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Dispwet WP-410、Morwet EFW均从南京捷润科技有限公司购买。
供试分散剂:888润湿分散剂(江苏无锡市新颖助剂有限公司),EFW-425、BorresperseNA均从南京捷润科技有限公司购买。
供试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Na,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黄原胶(Xanthan Gum)(Beijing Solarbio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PEG8000(广州德为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供试紫外保护剂:荧光素钠(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邻羟基苯并三唑类UV-328(欧稳德,青岛德达志成化工有限公司)
一、载体的筛选
首先根据供试载体对分生孢子萌发率及菌落生长速率的影响,确定载体的种类,然后再根据载体的湿润时间,确定载体的用量。
(1)分生孢子萌发率测定:将10 mg纯孢粉分别与10 mg供试载体混合均匀,室温下放置2周,然后按实施例1中方法检测分生孢子萌发率。
(2)菌落生长速率测定:将各供试载体加入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0-15g,水1000 mL)中,含量为30 mg/mL,灭菌后制成含药平板,接入IfB01菌株的直径为5 mm的菌饼,4 次重复,25℃下培养7天,测量菌落直径(纵横两个方向的平均值),计算菌落直径日增长量:
菌落直径日增长量(cm/d)= D/生长天数;D为菌落直径(cm)。对照为不添加载体的情况,结果表明(表2),白炭黑作载体时对分子孢萌发率几乎没有影响,因此确定白炭黑为候选载体。继续下一步实验,确定白炭黑的用量。
(3)白炭黑用量的确定:将白炭黑/孢子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下列质量分数:14/80/6,24/70/6,34/60/6,44/50/6,54/40/6,64/30/6和74/20/6均匀混合,准确称量样品1 g,从烧杯口齐平位置一次均匀倒进盛有100 mL水的250 mL烧杯液面上,记录样品全部润湿所需时间,3次重复,以不加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对照。结果如图1,44/50/6,54/40/6,64/30/6和74/20/6四种比例的湿润时间都不超过30秒钟,是合适的白炭黑用量,在不加润湿剂的情况下,如对照白炭黑的润湿时间达到约半个小时。
二、润湿剂的筛选
根据供试湿润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率的影响及湿润时间,确定湿润剂的种类。
(1)分生孢子萌发率测定:将各润湿剂以6%的比例加入含20%孢子粉的样品中,余下部分以载体补充,取上述样品 1g,以不加润湿剂的样品为对照,测定孢子萌发率,方法同实施例1。
(2)润湿时间测定:将供试润湿剂以6%的比例加入含20%纯孢粉的样品中,余下部分白炭黑补充,充分混匀,制成待测样品备用(5g)。量取自来水100 mL装入250 mL烧杯中,将烧杯25±1℃下水加热,待温度恒定后,称取适量待测样品,从与烧杯口齐平位置一次性均匀地倾倒在该烧杯液面上,不扰动液面,同时立即用秒表计时,直至试样全部润湿为止,记下润湿时间,如此重复五次,作为该试样的润湿时间,以不加润湿剂的样品为对照。实验结果如表3,供试润湿剂的润湿时间均小于180s,但供试润湿剂对孢子粉萌发率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Morwet EF-W和WP410的润湿效果明显,对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均高于对照且差异不大,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孢子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综合考虑润湿时间和相容性实验结果,MorwetEF-W和WP410均可作为IfB01菌株可湿性粉剂的润湿剂,但MorwetEF-W的润湿时间要小于WP410,故选择MorwetEF-W为可湿性粉剂的润湿剂。
三、分散剂的筛选
首先根据供试分散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率的影响及悬浮率,确定分散剂的种类。再根据悬浮率与湿润时间,确定分散剂与悬浮剂的用量比例。
(1)分生孢子萌发率测定:将各分散剂以6%的比例加入含 6% MorwetEF-W和 20 %孢子粉的样品中,余下部分载体补充,取上述样品 1g,以不加润湿剂的样品做为对照,测定孢子萌发率,方法同实施例1。
(2)分散剂悬浮率测定:将供试分散剂以6%的比例加入含6% Morwet EF-W和20%孢子粉的样品中,余下部分以白炭黑为载体补充,充分混匀,制成待测样品备用。称取500 mg样品直接置于盛有250mL 自来水(30±1)℃的量筒中,轻轻振摇使试样分散,盖上塞子,以量筒底部为轴心,在l min内上下颠倒30次,打开塞子,静止水浴30min,用吸管在10-15s内将溶液从225 mL(9/10)处吸出,操作过程中不要晃动或搅起量筒内的沉降物,确保吸管顶端总是在液面几毫米以下,量筒中剩余物为下悬液,将下悬液倒入已干燥称重的100mL烧杯中,蒸馏水冲洗量筒,洗液同样置于烧杯中,将盛有下悬液的烧杯放入10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重,重复3次,按以下公式计算悬浮率。实验结果如表4,供试分散剂的悬浮率差异不显著,但与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差异显著,综上选择EFW-425为可湿性粉剂的分散剂。
(3)润湿剂、分散剂最佳配比的筛选:将从助剂中筛选出的悬浮性较好的助剂与润湿性较高的助剂按1:9、2:8、3:7、4:6、5:5、6:4、7:3、8:2、9:1经粉碎机混合均匀与分生孢子粉和载体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1g混合制剂,测定其悬浮率,润湿时间。实验结果如表5,MorwetEF-W/ EFW-425以3:7配比时,悬浮率达到92.61%,湿润时间只有13.33S,是最适宜的比例。
(4)润湿剂+分散剂用量的筛选:将分散剂与润湿剂按最佳配比,制剂用量按4%、6%、8%、10%、12%、14%、16%的比例与分生孢子粉和载体混合均匀配制为1g制剂,测定悬浮率与润湿时间。实验结果如表6,当润湿剂+分散剂用量为10%时,其悬浮率为92.61%,湿润时间仅10.33秒钟,是最适宜的用量。
四、稳定剂的筛选
制剂中添加合适的稳定剂,不但能减少和防止农药在贮存期内有效成分的分解,而且还可以保持制剂的良好物理性状。根据供试稳定剂对分生分生孢子萌发率的影响及悬浮率,筛选稳定剂。再根据悬浮率与湿润时间,确定稳定剂的用量比例。
(1)分生孢子萌发率和悬浮率:将1.0%供试稳定剂分别加入筛选出的润湿剂和分散剂(润湿剂:分散剂为3:7,总用量为10%)中,以白炭黑为载体补足至100%,常温储存7天后,以不加稳定剂的制剂作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测定孢子萌发率及悬浮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以黄原胶为稳定剂时所得的分生孢子萌发率最好,且悬浮率也较高(表7)。
(2)稳定剂热储稳定性的测定:按筛选的湿润剂、分散剂最佳配比及用量,将1.0%黄原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PEG8000分别加入到制剂中,以白炭黑为载体补足100%,配制为1g制剂,54±1℃热贮14天后,经摇床培养96h后测定孢子萌发率和悬浮率,以不加稳定剂的制剂作为对照。表8所示,真菌孢子在高温下失活,但加入稳定剂后可以保证制剂有效成分不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黄胶原的热贮稳定性较好。
(3)稳定剂用量的测定:按筛选出的湿润剂、分散剂最佳配比及用量,将筛选出的稳定剂黄原胶设置如下比例:0.5%、1.0%、1.5%、2.0%、3.0%,以载体白炭黑补足100%制成1 g样品。结果表明,黄原胶的用量以2.0%为最好(表9)。
五、紫外保护剂的筛选
根据供试紫外保护剂对分生分生孢子活率的影响及对分生孢子的抗紫外保护性能,筛选出最适宜的紫外保护剂。
(1)对孢子活力的影响:取纯孢粉10 mg于灭菌离心管中,用1 mL无菌0.02%(v/v)吐温80溶液震荡摇匀制成母液,将母液加入无菌水中,稀释一定倍数后分装在3个烧杯中,第一个烧杯中加入0.01g荧光素钠,第二个加入0.01g UV-328,第三个烧杯作为空白对照,移取0.1 mL处理液涂布于PDA平板上,25±1℃下培养 2天,观察各平板长出菌落形成单位数(cfu),每处理设置3个重复。记录平板内菌落数目,计算每克(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g = 实际读数×稀释倍数。实验结果如表10,UV-328比荧光素钠的保护力强。
(2)对分生孢子抗紫外线的影响:将依照0.5-1.5%的紫外保护剂与上述筛选出的纯孢粉、湿润剂、分散剂、稳定剂混合制备可湿性粉剂,分别置于以下四种紫外光照条件下:(处理1:254nm,10cm,30min)、(处理2:254nm,10cm,1h)、(处理3:365nm,10cm,30min)、(处理4:365nm,10cm,1h)处理后,25±1℃培养48 h后观察菌落数,计算保护剂对孢子的保护性能。以不加任何保护剂为对照,重复3次。实验结果如表11,苯并三唑类紫外保护剂UV-328与分生孢子粉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在紫外波长254nm时UV-328的保护作用要强于荧光素钠。
综上所述,白炭黑是最适宜的载体种类,44-74%(m/m)都是其合适用量;MorwetEF是最适宜的湿润剂,EFW-425是最适宜的分散剂,MorwetEF的EFW-425以 3:7(m/m)比例以占可湿性粉剂10%(m/m)的用量最合适;黄原胶是最适宜稳定剂,其用量比例以2.0%(m/m)为最好;而UV-328则是适宜的紫外保护剂,其用量为0.5-1.5%为宜。
实施例3 20%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的配制与性能检测
一、20%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的配制
将实施例1制备的纯孢粉与分散剂EFW-425、润湿剂Morwet EF-W、稳定剂黄原胶、紫外保护剂UV-328、载体白炭黑混合均匀而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玫烟色棒束孢菌纯孢粉20%,Morwet EFW 3%,EFW-425为7%,黄原胶2%,UV-328为1%,白炭黑67%。
二、20%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检测,过程如下:
(1)分生孢子含量:将制剂充分混和均匀,称取1.0 g样品,置于150 mL三角瓶中,加入无菌水约100mL,振荡使其均匀分散。然后血球计数板上计数孢子数,重复3次。
(2)分生孢子萌发率:方法同实施例1。
(3)含水量:方法同实施例1。
(4)润湿时间:根据国标GB-T5451农药可湿性粉剂润湿时间测定。
(5)悬浮率:按照国标GB/T 14825-93进行测定。
(6)pH的测定:按GB/T 1601-1993农药 pH 值的测定方法进行。
(7)细度的测定:按 GB/T 16150-1995 方法进行。
(8)检测结果:所制备的产品性能指标优良,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萌发率 ≥90%,润湿性 ≤ 3 min,可湿性粉剂悬浮率79.32%,水分含量为3.01%,制剂含孢量为1.30×1010个孢子/g,细度(过325目标准筛)≥ 98%,pH = 7.01,所配制的可湿性粉剂的性能指标符合农药制剂产品要求。
实施例4 玫烟色棒束孢菌可湿性粉剂室内毒力实验和田间药效试验
一、玫烟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室内毒力实验
选取长势均匀健康的扶桑苗,留下约20片左右新叶,清洗干净放入养虫笼中晾干,将烟粉虱成虫以每片叶子释放50对计算释放到养虫笼中产卵,待发育到2龄若虫期时进行实验。用无菌水将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玫烟色棒束孢菌可湿性粉剂配制为108、107、106、105和104个孢子/mL浓度梯度,以相同浓度梯度的纯孢子粉悬浮液为对照,采用FAO推荐的浸渍法,将叶片在不同浓度分生孢子悬浮液里浸渍 20 s,置于培养皿中晾干,在光照14:10(L:D)、温度25±1℃、相对湿度70±10%光照培养箱中培养,每处理重复3次。从第3d开始,每48h在解剖镜下检查,若虫虫体干瘪、颜色变枯黄者即为死亡。记录14天统计死亡情况,分析计算各浓度下的死亡率。
结果表明,20%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对2龄烟粉虱的致死率高于纯孢粉的,如在浓度1×108时,第13天校正死亡率达到了92.42%,高于纯孢粉的89.91%(表12)。20%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的LC50值和LT50值也低于纯孢粉的值,比如,其第13天的LC50值,可湿性粉剂为0.04×106孢子/mL低于纯孢粉的0.07×106孢子/mL(表13);可湿性粉剂的LT50(1×107孢子/mL浓度下)为7.18天,短于纯孢粉的7.60天(表14)。
二、玫烟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实验
试验在防虫网大棚中进行,棚中分别种植番茄和芥蓝两种作物,番茄株行距40×50cm,小区面积10.4m2,每个小区种植60株;芥蓝株行距25×35cm,小区面积7.2m2,每个小区种植90株。小区之间设置保护行。设3个处理:A:玫烟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以1.0×107孢子/mL浓度施药1次;B:玫烟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以2.0×107孢子/mL浓度施药1次;C:玫烟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以1.0×107孢子/mL浓度施药2次,间隔时间2d。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CK)。重复3次。每小区标定10株作物,记录死亡与存活的若虫数,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分别于1d、3d、7d、14d调查定株上的虫口数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
虫口减退率(%)=100×(药前活虫数-药后活虫数)/药前活虫数
校正药效(%)=100×(防治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结果表明,以2.0×107孢子/mL浓度施药1次效果最好,在番茄上处理后第14天的防效为82.7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15),在芥蓝上的防效为66.58%(表16)。

Claims (3)

1.一种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玫烟色棒束孢菌的分生孢子纯孢粉15~25%,润湿剂1~5%,分散剂5~10%,紫外保护剂0.5~1.5%,稳定剂1~3%,载体60~74%;所述载体为白炭黑;所述玫烟色棒束孢菌于2012年10月1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2400;所述玫烟色棒束孢菌的分生孢子纯孢粉含孢量为1.5~2.0×1011 个孢子/g,含水量为2.0~2.5%,分生孢子萌发率 > 95%;所述润湿剂和分散剂的比例为3:7;所述润湿剂为Morwet EF-W,所述分散剂为EFW-425,所述稳定剂为黄原胶,所述紫外保护剂为UV-3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玫烟色棒束孢菌的分生孢子纯孢粉20%,润湿剂3%,分散剂7%,紫外保护剂1%,稳定剂2%,载体67%。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在防治烟粉虱方面的应用。
CN201510015670.5A 2015-01-13 2015-01-13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及其应用 Active CN104642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5670.5A CN104642392B (zh) 2015-01-13 2015-01-13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5670.5A CN104642392B (zh) 2015-01-13 2015-01-13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2392A CN104642392A (zh) 2015-05-27
CN104642392B true CN104642392B (zh) 2018-05-01

Family

ID=53234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5670.5A Active CN104642392B (zh) 2015-01-13 2015-01-13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423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9633A (zh) * 2015-12-15 2017-06-2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循环利用玫烟色拟青霉防治烟粉虱的方法
CN105695344B (zh) * 2016-03-25 2019-05-17 重庆大学 棒束孢微菌核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CN106591146B (zh) * 2016-12-02 2019-06-18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的发酵培养方法
CN106954642A (zh) * 2017-04-18 2017-07-18 福建省龙梦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多肉植物主要害虫的药剂配方
CN108522545B (zh) * 2018-06-13 2021-04-06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70870B (zh) * 2018-06-13 2021-06-18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48795A (zh) * 2018-12-12 2019-04-02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零价铁-玫烟色棒束孢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03138A (zh) * 2021-12-16 2022-04-29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真菌杀虫剂专用桶混增效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2314A (zh) * 2012-11-12 2013-05-29 华南农业大学 玫烟色棒孢霉菌株及其在防治烟粉虱方面的应用
CN103749441A (zh) * 2013-12-24 2014-04-30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49545A (zh) * 2013-12-24 2014-04-30 华南农业大学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2314A (zh) * 2012-11-12 2013-05-29 华南农业大学 玫烟色棒孢霉菌株及其在防治烟粉虱方面的应用
CN103749441A (zh) * 2013-12-24 2014-04-30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49545A (zh) * 2013-12-24 2014-04-30 华南农业大学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mplementary effect of Phloxine B on the insecticidal efficacy of Isaria fumosorosea SFP-198 wettable powder against greenhouse whitefly,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Jae Su Kim etc.;《Pest Managemnt Scince》;20100817;第66卷(第12期);第1338页第2.4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2392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2392B (zh)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及其应用
CN106879636B (zh) 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应用
CN105176828B (zh) 球孢白僵菌XNBb-04菌株及其培养方法
JP2017504353A (ja) 冬虫夏草の宿主昆虫であるコウモリガ科蛾の人工低海抜培養方法
CN105705629A (zh) 用作生物防治剂的粉红粘帚霉的分离株
CN102433282A (zh) 枯草芽孢杆菌nb12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CN103749441B (zh)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74106B (zh) 一种球毛壳菌生物菌肥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654665B (zh) 一种制备枯草芽孢杆菌的方法
CN104894035A (zh) 一种芽孢杆菌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CN109699680A (zh) 一种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CN108967437A (zh) 一种双丙环虫酯和啶虫脒复配增效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04988098B (zh) 一株防治甜菜根腐病并且促进甜菜生长的芽孢杆菌菌株
CN109221190A (zh) 一种有效防治棉蚜的复配杀虫剂
CN102634459A (zh) 一株对美国白蛾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应用
CN107549198A (zh) 一种生防菌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136142A (zh) 一种白黄链霉菌及利用该微生物制备生防微生物菌剂的方法与应用
CN106434362A (zh) 一株抗紫外线的高毒力金龟子绿僵菌诱变菌株MaUV‑1及其应用
CN109439591A (zh) 一种暗色产色链霉菌sicau417及其应用
CN108552205A (zh) 法尼醇在防治黑粉病中的用途
CN107916237A (zh) 一株发光杆菌Hb1029及其应用
CN104962491B (zh) 一种除草剂2,4‑d的降解菌株及其生产的菌剂和应用
Nemat Alla et al. Granular formulation of Fusarium oxysporum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faba bean and tomato Orobanche
CN104059888A (zh) 一种夜蛾颗粒体病毒、含该病毒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993631A (zh) 一种刀孢轮枝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