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23718B - 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23718B
CN104623718B CN201510029768.6A CN201510029768A CN104623718B CN 104623718 B CN104623718 B CN 104623718B CN 201510029768 A CN201510029768 A CN 201510029768A CN 104623718 B CN104623718 B CN 1046237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uze
shitosan
chitosan
kpetrolatum
petrolat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297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23718A (zh
Inventor
谈伟强
黄春兰
张利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0297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237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23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3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23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37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将壳聚糖混合物溶于弱酸溶液中,制得壳聚糖混合液;然后将医用纱布浸润在壳聚糖混合液中制成壳聚糖纱布,再将壳聚糖纱布浸润在融化的凡士林、石蜡油混合液中,即得1~5%浓度的壳聚糖凡士林纱布。本发明是一种结合壳聚糖和传统凡士林纱布的优势,制备出具有抗菌、保湿、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功能且价格低廉的新型医用敷料。本发明的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在加强原有的保湿性同时,又具有抗菌性能和独有的止血、止痛、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疤痕形成等性能。产品对人体无刺激性、无明显毒性,原料丰富,制作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创面处理。

Description

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敷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对伤口愈合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使用敷料的目的远远不止是为了覆盖创面,敷料还必须能促进伤口愈合(虞渝生, 谈伟强. 瘢痕的形成机制及治疗.《10000 个科学难题医学卷》. 科学出版社, 2011.8, 十一五规划. 442-4;Tan WQ (谈伟强), Gao ZJ,Xu JH, Yao HP. Inhibiting scar form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by adenovirus-mediated mutant Smad4: a preliminary report. Exp Dermatol. 2011, 20(2): 119-24)。以前的观点认为应尽可能的为伤口创造一个干燥的环境,以减少感染机会、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湿润的环境中伤口愈合的更快。由于损伤或疾病等因素造成皮肤缺损时,常常造成创面水分、电解质及蛋白质丢失,开放的创面还增加了感染的概率,早期有效地封闭创面可以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理想的创面敷料的主要性能要求:①物理性能:适宜的强度、张力、弹性;平均孔距及孔的含量能抵御细菌的侵袭;适宜的透气性、透湿性及吸水性;有适宜的厚度;便于操作和固定。②生物学性能:能很好地帖附在创面;无毒性、无抗原性,控制感染;适宜的生物降解性;促进新真皮组织的形成;降低收缩,无瘢痕形成愈合;血液相容性和止血性。目前还没有敷料能完全达到这些要求。
天然壳聚糖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止血、止痛、抗菌、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疤痕等优点,在伤口敷料方面的研究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来源天然,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要求,使得它们在制备伤口敷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可以通过粉、膜、无纺布、胶带、绷带、溶液、水凝胶、干凝胶、棉纸、洗液、乳膏等多种形式制成伤口敷料。
通常认为分子量小于10万(单位为道尔顿(D),下同)的为低分子量壳聚糖,分子量为几十万、几百万的为高分子量壳聚糖。在低分子量壳聚糖中,分子量在1万以下的又称为低聚壳聚糖或壳寡糖。高分子量壳聚糖降解后成为低分子量壳聚糖,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张利云, 丁仕力, 陈 璋, 杨 虎, 张梦媛, 谈伟强, 宣贵达. 壳聚糖护肤液保湿和抗菌作用的研究. 材料导报. 2013,27(1):52-6;杨虎, 郑丽君, 黄新建,张梦媛, 谈伟强. 壳聚糖护肤液促进大鼠伤口愈合的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1,44(12):891-3)。其分子质量的高低与其水溶性、吸湿保湿性、抗菌抑菌以及免疫调节等性能有关。
创面的常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以及其他肠道阴性杆菌。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言,随着壳聚糖分子量的增大抗菌作用逐渐增强;当分子量为305kD万时,壳聚糖的浓度很低,抗菌作用也很明显;当浓度为0.5%时,129kD及以上分子量的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均很明显。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来说,随着分子量的减小,抗菌作用逐渐增强,分子量小于5000 的样品在0.125% 的浓度下即可显著抑制细菌的生长。对革兰氏阳性菌,随壳聚糖的分子量增大,抗菌作用逐渐增强,其原因主要是分子量越大,所形成的外层膜越致密,越能阻止营养物质进入细菌细胞,因而抗菌作用效果更明显。对革兰氏阴性菌,随壳聚糖的分子量减小,抗菌作用逐渐增强,分子量为5000以下,抗菌作用最强(郑连英, 朱江峰, 孙昆山. 壳聚糖的抗菌性能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0, 18(02): 22-4)。其原因主要是分子量越小,越容易进入细胞壁的空隙结构内,干扰细胞的新陈代谢,以杀死细菌。
低分子量的壳聚糖有相对更佳的保湿性能。这是因为壳聚糖被降解后,壳聚糖分子中的氢键作用被削弱,晶体结构受到破坏,分子呈松散状态,有利于水分子的接近进而与其分子中的亲水基团如羟基和氨基形成氢键,因此吸湿和保湿性能也大大提高。特别是低聚壳聚糖(分子量10kD以下)具有优于甘油和透明质酸的吸湿保湿功能,且在一定的分子量范围内,随均分子量的降低,保湿增湿性能逐渐增强(俞露, 文九巴, 陶建中. 低聚壳聚糖的性质和应用研究.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37(4): 43-6)。
在免疫调节方面,壳聚糖可以活化T淋巴细胞,促使其释放出各种细胞因子。这种作用也与分子量有关。高分子量的甲壳素和壳聚糖产生诱导补体介导作用,低聚糖则产生补体效应(高维锡, 于慧, 耿越. 甲壳素、壳聚糖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研究进展.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5(1):147-50)。
综上所述,单一分子量的壳聚糖具有的药理作用也相对单一,因此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混合,制成壳聚糖混合液,可以充分发挥壳聚糖的众多性能。如果能找到一种合适的载体,既能承载上述壳聚糖混合液,又对伤口愈合有促进作用,则可成为一种优势互补的新型敷料。
凡士林纱布用于术后患者的切口引流创面覆盖,有利于创面修复,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其制作也非常方便(将凡士林与石蜡油以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混合油,然后按一定重量比,将混合油融入纱布即可制成凡士林油纱布)。其保湿性能良好,但因其本身不含抗菌物质,不具有抗菌性能(奚廷斐. 生物材料进展(一).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4, 8(3):184-9)。在其制作过程中加入壳聚糖混合物而制成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后,将使其具有抗菌性能。另外,因为壳聚糖同时还具有保湿、止血、止痛、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疤痕形成等性能,壳聚糖凡士林纱布与单纯凡士林纱布相比,各个方面将有质的飞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壳聚糖凡士林纱布,是一种结合壳聚糖和传统凡士林纱布的优势,制备出具有抗菌、保湿、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功能且价格低廉的新型医用敷料。
本发明壳聚糖凡士林纱布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一定量的壳聚糖混合物溶于弱酸溶液中,制得壳聚糖混合液;然后将纱布浸润在壳聚糖混合液中一定时间,制成壳聚糖纱布;再将壳聚糖纱布浸润在融化的凡士林、石蜡油(重量比为1:2~2:1)混合液中,即得1~5%浓度的壳聚糖凡士林纱布。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制备壳聚糖混合液:取一定量的稀酸溶液,加入一定量的壳聚糖混合物,均匀混合,制得质量浓度为1-5%的壳聚糖混合液。所用酸为醋酸、柠檬酸或山梨酸中的一种,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2%。所用的壳聚糖混合物一般同时包含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壳聚糖,均匀混合,重量比范围为4:1~1:4;极端情况也可单独应用高分子量或低分子量壳聚糖。
壳聚糖混合物由含高分子量壳聚糖和低分子量壳聚糖组成,分子量大于10万的为高分子量壳聚糖,低于10万的为低分子量壳聚糖。
(2)制备壳聚糖纱布:将纱布浸入壳聚糖混合液一定时间(12小时-48小时),取出后干燥处理(冷冻冻干机干燥6-24小时或干燥箱烘干1-3小时)。
(3)制备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先制备融化的凡士林石蜡油混合物,凡士林和石蜡油按照1:2~2:1的重量比混合;将壳聚糖纱布浸入凡士林石蜡油混合物中1分钟-1小时,取出沥干;也可将凡士林石蜡油混合物与纱布按照3: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
(4)消毒处理:采用高压蒸汽灭菌、过滤除菌或环氧乙烷处理。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该敷料将壳聚糖溶于酸溶液中,壳聚糖呈溶解状态,其性能得以更好体现;2)该敷料所需材料简单,无复杂的技术要求和高端的设备需求,成本低,易于推广;3)该敷料含有酸溶液,给创面创造了微酸环境,且酸溶液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进一步加强了抗感染能力,促进伤口愈合;4)凡士林石蜡油将壳聚糖包裹起来,对壳聚糖有缓释作用;5)凡士林和石蜡油本身具有保湿作用,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6)该敷料保留了凡士林纱布的性能:与创面组织亲和力好、柔软、透气性佳、成本低,保湿性能更强;7)该敷料拥有壳聚糖的药理作用,具有抗菌、保湿、止血、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疤痕形成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 为制备的壳聚糖凡士林纱布成品(含3%的壳聚糖)。
图2 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
图3 为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
图4 为外用各种纱布后人体皮肤湿度增加值。
图5 为外用各种纱布后大鼠皮肤湿度增加值。
图6 为促进伤口愈合实验研究中的大鼠创面模型。
图7 为大鼠第3天(左)、7天(中)和14天(右)创面愈合情况(1为凡士林纱布组,2为壳聚糖凡士林纱布组)。
图8 为3天时壳聚糖凡士林纱布组(左)和凡士林纱布组(右)创面组织HE染色图片。
图9为7天时壳聚糖凡士林纱布组(左)和凡士林纱布组(右)创面组织HE染色图片。
图10为14天时壳聚糖凡士林纱布组(左)和凡士林纱布组(右)创面组织HE染色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壳聚糖凡士林纱布的制作
将1.5g高分子量壳聚糖(分子量为80万)、1.5g低分子量壳聚糖(分子量3千)加入97g弱酸性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制得3%的壳聚糖混合液;将普通脱脂纱布浸入壳聚糖混合液中24小时,取出纱布,在60~65℃的干燥箱里干燥1小时;将干燥后的纱布浸入融化了的凡士林石蜡油(凡士林与石蜡重量比为2:1)中1分钟,取出沥干;再用环氧乙烷消毒,即得3%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图1,是多层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叠加后的图)。此处弱酸性溶液选用1%醋酸。
实施例2 壳聚糖凡士林纱布的制作
将0.5g高分子量壳聚糖(分子量为20万和50万各半)、0.5g低分子量壳聚糖(分子量为5万和10万各半)加入99g1%醋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制得1%的壳聚糖混合液;将普通脱脂纱布浸入壳聚糖混合液中12小时,取出纱布,在冷冻冻干机干燥6小时;将干燥后的纱布浸入融化了的凡士林石蜡油(凡士林与石蜡重量比为1:2)中1小时,取出沥干,即得1%壳聚糖凡士林纱布。此处壳聚糖混合液采用过滤除菌,凡士林石蜡油混合物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弱酸性溶液采用0.5%山梨酸。
实施例3 壳聚糖凡士林纱布的制作
将2g高分子量壳聚糖(分子量为分别为20万、80万各1g)、3g低分子量壳聚糖(分子量3千、1万和5万各1g)加入95g弱酸性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制得5%的壳聚糖混合液;将普通脱脂纱布浸入壳聚糖混合液中48小时,取出纱布,在60~65℃的干燥箱里干燥3小时;将干燥后的纱布浸入融化了的凡士林石蜡油(凡士林与石蜡重量比为1:1)中30分钟,取出沥干;再经环氧乙烷消毒,即得5%壳聚糖凡士林纱布。此处弱酸性溶液选用2%柠檬酸。
实施例4 壳聚糖凡士林纱布的制作
将3g高分子量壳聚糖(分子量为30万)加入97g弱酸性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制得3%的壳聚糖混合液;将普通脱脂纱布浸入壳聚糖混合液中36小时,取出纱布,在冷冻冻干机干燥24小时;将干燥后的纱布浸入融化了的凡士林石蜡油(凡士林与石蜡重量比为2:1)中40分钟,取出沥干;经环氧乙烷消毒后制得3%壳聚糖凡士林纱布。此处弱酸性溶液选用2%醋酸。
实施例5 壳聚糖凡士林纱布的制作
将5g低分子量壳聚糖(分子量为5千、1万各1.5g,分子量5万2g)加入95g弱酸性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制得5%的壳聚糖混合液;将普通脱脂纱布浸入壳聚糖混合液中18小时,取出纱布,在60~65℃的干燥箱里干燥2小时;将凡士林石蜡油混合物与纱布按照3: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制得5%壳聚糖凡士林纱布。此处壳聚糖混合液采用过滤除菌,凡士林石蜡油混合物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弱酸性溶液采用1%山梨酸。
实施例6 壳聚糖凡士林纱布的制作
将5g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壳聚糖混合物(分子量为3千、5万、20万、30万和80万各1g)加入95g弱酸性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制得5%的壳聚糖混合液;将普通脱脂纱布浸入壳聚糖混合液中16小时,取出纱布,在冷冻冻干机干燥12小时;将凡士林石蜡油混合物与纱布按照3: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制得5%壳聚糖凡士林纱布。此处壳聚糖混合液采用过滤除菌,凡士林石蜡油混合物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弱酸性溶液采用1%山梨酸。
实施例7抗菌作用研究
实验方法:
先制作直径为1cm 的圆形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壳聚糖纱布、凡士林纱布、普通纱布的纱布片,再重叠成8层。将普通纱布分别浸入青霉素,链霉素溶液和生理盐水中24小时,烘干1小时,分别制得青霉素纱布、链霉素纱布和生理盐水纱布。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含菌数浊度为0.5 mcf的菌悬液,用医用棉签将细菌均匀的涂在平板上,每种菌重复3块平皿。用无菌镊子将制得的圆形纱布贴在含菌平皿上,每皿贴5种不同的纱布(分别为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壳聚糖纱布、凡士林纱布、生理盐水纱布,以及青霉素或链霉素纱布),纱布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然后在37℃下培养24h,测定纱布的抑菌圈直径。
实验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实验结果(图2,平板上涂布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标记1为壳聚糖纱布,2为壳聚糖凡士林纱布,3为生理盐水纱布,4为凡士林纱布,5为青霉素纱布):青霉素纱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大,平均达到26mm;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和壳聚糖纱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相等,平均为18mm,抑菌作用较强;凡士林纱布和生理盐水纱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抑菌圈出现,无抑菌作用。
大肠杆菌的实验结果(图3,平板上涂布有大肠杆菌菌落,标记6为壳聚糖纱布,7为壳聚糖凡士林纱布,8为生理盐水纱布,9为凡士林纱布,10为链霉素纱布): 链霉素纱布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大,平均达到40mm;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和壳聚糖纱布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相等,平均为22mm,抑菌作用较强;凡士林纱布和生理盐水纱布对大肠杆菌无明显抑菌圈出现,无抑菌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和壳聚糖纱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而创面的常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实施例8 人体皮肤保湿性能检测
该检测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认证后开展。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敷料成品对人体未产生任何过敏刺激作用,未引起皮肤红肿瘙痒等各种不良反应。
实验方法:
人体皮肤保湿率测定:选取6位健康受试者,年龄为24±1岁。试验前用统一的温和清洁剂清洗左前臂屈测皮肤,在恒定环境中静坐30min,然后用数字皮肤水分检测仪检测每个试验部位,分别重复3次,得出其平均值,即为该区域皮肤的初始湿度值。然后将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壳聚糖纱布,凡士林纱布,普通纱布分别贴在每个试验部位,每处试验区域为2cmx2cm,在20min,40min,60min,80min,100min,120min,140min后,在这些部位再次分别检测,重复3次,计算平均值。将每次检测的湿度值减去涂抹前的湿度值即为该时段该部位的湿度增加值。
实验结果:检测结果参见表1,湿度增加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参见图4。
表1和图4是各种样品在20min,40min,60min,80min,100min,120min,140min的皮肤湿度增加的比例及皮肤湿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表和图中可以看出,贴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和壳聚糖纱布的皮肤湿度值增加的比例明显比贴了凡士林纱布和普通纱布的皮肤湿度值增加的比例高。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证实,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和壳聚糖纱布之间,p>0.05,无显著性差异;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壳聚糖纱布和凡士林纱布,普通纱布相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凡士林纱布和普通纱布相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和壳聚糖纱布相比于凡士林纱布和普通纱布,保湿性较好。凡士林纱布相比于普通纱布,保湿性较好。
以上实验表明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壳聚糖纱布有良好的保湿效果。
实施例9 大鼠背部皮肤保湿性能检测
实验方法
将脱毛后大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实验室提供,体重200~250g,均为雄性)背部统一用温和清洁剂洗净,在恒定环境中静置30min,在大鼠左右背部各画2个2cm x2cm方格,共4个。用数字皮肤水分检测仪检测受试部位,重复3次,得出其平均值作为大鼠背部皮肤初始湿度值 。将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壳聚糖纱布,凡士林纱布,普通纱布依次贴在受试部位,在25min,50min,75min,100min,125min后分别检测受试部位的湿度值,均重复检测3次,取平均值。将每次每处检测的平均值减去平均初始湿度值即为该时刻该受试部位的湿度增加值。
实验结果 检测结果参见表2,湿度增加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参见图5。
表2和图5是各种样品在25min,50min,75min,100min,125min的大鼠背部皮肤湿度增加的比例及皮肤湿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表2和图2中可以看出,贴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和壳聚糖纱布的皮肤湿度值增加的比例比贴了凡士林纱布和普通纱布的皮肤湿度值增加的比例高。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和壳聚糖纱布相比较,在25min,50min,p>0.05,测得的湿度增加值无显著性差异;在75min,100min,125min时,p<0.05,有显著性差异。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壳聚糖纱布较凡士林纱布,普通纱布相比较,在25min,p>0.05,无显著性差异;在50min,75min,100min,125min时,p<0.05,有显著性差异。凡士林纱布和普通纱布相比较,在25min,p>0.05,无显著性差异;在50min,75min,100min,125min时,p<0.05,有显著性差异。在25min时,各个样品测得的湿度增加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后期(50min,75min,100min,125min)才显现出差异性(p<0.05),考虑在25min时,纱布作用时间太短,纱布的保湿性能未完全体现所致。所以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壳聚糖纱布与凡士林纱布,普通纱布相比较,保湿性较好,凡士林纱布相比于普通纱布,保湿性较好。
以上实验表明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壳聚糖纱布有良好的保湿效果。
实施例10 CCK-8法检测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对细胞的增殖毒性
原理:
Cell counting kit-8简称CCK-8试剂,利用CCK-8试剂检测细胞活性的方法通常称为cck-8法,它是为克服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稳定性不佳、 对于重复性实验结果容易出现较大差异等不足而近年来新出现的细胞活性检测方法。基于WST-8,广泛应用于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的快速高灵敏度检测。WST-8与MTT类似,在电子耦合试剂存在的情况下,可以被线粒体内的一些脱氢酶还原生成橙黄色的formazan。对于同样的细胞,颜色的深浅和细胞数目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实验方法:
1)材料浸提液制备 将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和凡士林纱布制成lcm2的正方形纱布片,再重叠成8层,加入10ml培养基置37℃恒温箱中浸提24h即成材料浸提液。
2)细胞悬液制备 取对数生长期的NIH3T3细胞,用DMEM细胞培养液离心稀释吹打成浓度为10x104/ml的均匀单细胞悬液。
3)CCK-8步骤 将配置好的单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孔细胞悬液量为100ul,复种5孔,孔板周围加PBS100ul,保持湿度。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细胞已完全贴壁,实验组分别用10%、50%、100%浓度的材料浸提液替换等量(100ul/孔)原培养液,然后置入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同时设立阴性对照孔(不加药物,100%新鲜培养基交换)。24h后将96孔板取出,每孔加入CCK-8试剂,10ul/孔,于CO2培养箱中继续孵育1.5h后,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各组的吸光光度值,取5个孔OD值平均值,检测波长为450nm。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相对增殖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RGR=实验组A均值÷阴性对照组A均值×100%。然后根据RGR值按《GB/T 16175-1996。医用有机硅材料生物评价试验方法》中细胞相对增殖率与细胞毒性的分级的关系评定材料的细胞毒性等级。
评分 相对增殖率/%
0级 ≥100
1级 75~99
2级 50~74
3级 25~49
4级 l~24
5级0
4)统计学分析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l7.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one-way ANOVA进行显著性检验。实验结果参见表3。
实验结果:
每组的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和凡士林纱布与阴性对照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统计分析提示阴性对照,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凡士林纱布三组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即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对NIH3T3细胞的增殖几乎无毒性。所以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几乎无细胞毒性。
实施例11 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对大鼠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
实验方法:
1)实验动物与分组:
清洁级大鼠16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重200~250g,雄性,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A组大鼠左侧创面敷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右侧创面敷凡士林纱布;B组大鼠右侧创面敷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左侧创面敷凡士林纱布。
2)动物创伤模型的建立(图6):
大鼠常规饲养3d后,于腹腔内注射2%戊巴比妥钠30~50ml/1000g,麻醉成功后用剪刀剪去背部区域的毛,脱毛膏进一步除去大鼠背部的毛。用外科方法剪去2块直径2.0cm的圆形全层皮肤形成开放创面,深达筋膜。
3)给药方法:
创伤模型建立后,即刻用碘伏棉球消毒止血,在A组大鼠背部,左侧创面敷上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右侧创面敷上凡士林纱布。B组大鼠右侧创面敷上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左侧创面敷上凡士林纱布。纱布覆盖整个创面。缝合固定,包扎。大鼠单笼饲养,每3天换药1次,直至愈合。
4)评估创面愈合情况:
(1)肉眼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2)创面面积计算:采用透明硫酸膜描记法,每组内随机选取2只大鼠,共4只。分别于给药0,3,7,14 d后用半透明纸绘得创面图形,再将图形描至小方格纸上,测定小方格的格数表示创面面积,并记录最终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x100%。愈合时间:创面制作后,以创面愈合率大于或等95%的天数为创面愈合时间。记录造模后至创面愈合所需时间。创面面积结果结果参见表4。
(3)创面组织学染色:分别于开始敷纱布后3、7、14 d,每次每组处死2只大鼠,共四只。取创面边缘至创面中心宽约0.5cm的修复组织,4%多聚甲醛液固定,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片厚5μm,行HE染色后用普通光镜观察。其余大鼠观察至创面愈合。
5)统计学分析:用SPSS17.0统计软件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果:
1)肉眼观察示:3天时大鼠两侧伤口均有收缩,壳聚糖凡士林纱布侧收缩较好,肉眼观察创面面积略小。7天时壳聚糖凡士林纱布侧伤口收缩明显,收缩程度明显大于凡士林侧。14天时壳聚糖凡士林纱布侧创面组织对合佳,创面闭合,基本已经完成创面修复;而凡士林纱布侧创面组织对合欠佳,明显未闭合(图7)。
2)创面面积愈合情况参见表4。
表4提示壳聚糖凡士林纱布侧与凡士林纱布侧比较,创面愈合的更快,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创面面积愈合时间,分别为壳聚糖凡士林纱布侧平均为15天,凡士林纱布侧平均为19天。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相比于凡士林纱布,壳聚糖凡士林纱布有较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的功能。
3)组织学观察结果:
组织修复在术后3天(图8),两侧创面均以白细胞浸润为主,实验侧(壳聚糖凡士林纱布侧)有毛细血管芽及新生血管形成,而对照侧(凡士林纱布侧)见大量炎症细胞,少有内皮细胞;术后7天(图9),实验侧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明显增多,初步形成毛细血管网,炎症细胞较前稀疏,成纤维细胞增多,有胶原纤维形成,而对照侧新生血管也有形成,数量较少,炎症细胞较实验组密集,散在分布成纤维细胞未见明显胶原纤维形成;术后14天(图10),实验侧毛细血管多,毛细血管网结构正常,可见部分新生血管分化为成熟血管,胶原纤维多且排列有序,基本平行于皮肤创面;且可见到正常皮肤的表皮向创面爬行,创面已经开始进行上皮化过程;对照侧仍以新生血管为主,量较前增多,未分化,成纤维细胞增殖紊乱,形态不规则,胶原纤维数量也较少且排列不规则,未见上皮化过程。
综上,肉眼观察,创面面积愈合情况,组织学观察情况均提示实验侧(壳聚糖凡士林纱布侧)相比于对照侧(凡士林纱布侧),实验侧创面愈合的速率更快。即壳聚糖凡士林纱布相比于市面上的凡士林纱布,有较好的促进创面愈合能力。

Claims (5)

1.一种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制备壳聚糖混合液:取稀酸溶液,加入壳聚糖混合物,均匀混合,制得质量浓度为1-5%的壳聚糖混合液,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2%;所用的壳聚糖混合物由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壳聚糖均匀混合,重量比范围为4:1~1:4;
(2)制备壳聚糖纱布:将医用纱布浸入壳聚糖混合液12小时-48小时,取出后干燥处理;
(3)制备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先制备融化的凡士林石蜡油混合物,将凡士林和石蜡油按照1:2~2:1的重量比混合,将壳聚糖纱布浸入凡士林石蜡油混合物中1分钟-1小时,取出沥干;
(4)消毒处理:采用高压蒸汽灭菌、过滤除菌或环氧乙烷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用酸选用醋酸、柠檬酸或山梨酸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干燥处理选用冷冻冻干机干燥6-24小时或干燥箱烘干1-3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其特征在于,步骤(3)选用将凡士林石蜡油混合物与壳聚糖纱布按照3: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取出沥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用的壳聚糖混合物采用单独高分子量壳聚糖或单独低分子量壳聚糖壳聚糖替换。
CN201510029768.6A 2015-01-22 2015-01-22 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6237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9768.6A CN104623718B (zh) 2015-01-22 2015-01-22 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9768.6A CN104623718B (zh) 2015-01-22 2015-01-22 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3718A CN104623718A (zh) 2015-05-20
CN104623718B true CN104623718B (zh) 2017-04-12

Family

ID=53203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9768.6A Active CN104623718B (zh) 2015-01-22 2015-01-22 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237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6853A (zh) * 2015-12-02 2016-02-17 湖北依耀生物医疗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壳聚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075534A (zh) * 2016-07-07 2016-11-09 浙江大学 一种壳聚糖藻酸盐敷料及其浸渍制备方法
CN106390179B (zh) * 2016-11-17 2018-11-09 广州润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粘连止血功能的聚氨酯海绵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39146A (zh) * 2017-01-23 2018-07-31 周新民 一种可溶解的纯壳聚糖纱布及应用方法
CN107693833A (zh) * 2017-10-18 2018-02-16 张家港蓝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生物活性玻璃的祛疤湿性敷料及制备方法
CN109097989A (zh) * 2018-08-21 2018-12-28 随月丽 一种提高纯棉布料耐用性的处理方法
CN109224114B (zh) * 2018-10-10 2021-06-04 广州润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50076B (zh) * 2018-12-08 2023-09-01 郑州和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医用聚硅酮臭氧油凡士林敷料及基于该敷料的创面护理贴
CN111714443A (zh) * 2019-03-19 2020-09-29 王向军 肛管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80177A (zh) * 2020-03-06 2020-06-16 熊才 一种二氧化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0043A (zh) * 2011-02-23 2011-07-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一种含纳米银和壳聚糖的脱脂棉纱布及其制备装置与方法
CN102133422A (zh) * 2011-03-15 2011-07-27 绍兴文理学院 亲水性的凡士林纱布
CN102138872A (zh) * 2011-03-03 2011-08-03 浙江大学 壳聚糖护肤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5912A (zh) * 2013-05-24 2013-12-18 海安县美佳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凡士林油纱布的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1308A (zh) * 2007-05-14 2007-12-05 罗晓浔 壳聚糖止血剂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0043A (zh) * 2011-02-23 2011-07-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一种含纳米银和壳聚糖的脱脂棉纱布及其制备装置与方法
CN102138872A (zh) * 2011-03-03 2011-08-03 浙江大学 壳聚糖护肤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33422A (zh) * 2011-03-15 2011-07-27 绍兴文理学院 亲水性的凡士林纱布
CN103445912A (zh) * 2013-05-24 2013-12-18 海安县美佳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凡士林油纱布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3718A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23718B (zh) 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DE915973C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haemostatisch wirkenden Pfropfen und Verbaenden
US10238768B2 (en) Wound-healing and hemostatic sponge of squid ink polysaccharide/chitosan,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Shyna et al. A nonadherent chitosan-polyvinyl alcohol absorbent wound dressing prepared via controlled freeze-dry technology
JP2008532662A (ja) 抗菌創傷包帯の作製方法およびその使用
CN107693835A (zh) 一种聚乙烯醇/胶原蛋白/季铵化壳聚糖静电纺丝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15564A (zh) 一种淀粉基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2481A (zh) 一种止血抗菌的聚氨酯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8452A (zh) 一种骨创面止血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10383A (zh) 一种壳聚糖藻酸盐敷料及其冻干制备方法
CN111481735A (zh) 一种医用抗菌护创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8991A (zh) 纳米银-猪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4716A (zh) 一种抗菌除湿型敷料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97381A (zh) 一种用于针后贴的海藻酸钙复合膜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498855A (zh) 一种抗菌止血溶胶及其制备方法
TWI263501B (en) Sponge wound dressing made from chitin and alginat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Cao et al. Preparation of biodegradable carboxymethyl cellulose/dopamine/Ag NPs cryogel for rapid hemostasis and bacteria-infected wound repair
CN105727360A (zh) 用于手术皮肤切口、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创面的生物材料及其应用
CN100384485C (zh) 处理慢性创伤的微生物纤维素创伤敷料
CN111012945B (zh) 一种防水中药液体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15554A (zh)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4017B (zh) 一种氧化海藻酸钠改性的甲壳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75534A (zh) 一种壳聚糖藻酸盐敷料及其浸渍制备方法
TW201134458A (en) Novel multi-type wound dr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12999408B (zh) 冻凝胶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