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9570A - 铁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铁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19570A
CN104619570A CN201380046298.3A CN201380046298A CN104619570A CN 104619570 A CN104619570 A CN 104619570A CN 201380046298 A CN201380046298 A CN 201380046298A CN 104619570 A CN104619570 A CN 104619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mentioned
car room
pipeline
overall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62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19570B (zh
Inventor
神田正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619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9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19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95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27/00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1D27/0018Air-conditioning means, i.e. combining at least two of the following ways of treating or supplying air, namely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7/00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e of control gear and control systems
    • B61C17/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driving cabins, footplates or engine rooms; Ventilation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道车辆,能够与多个设备所设置的位置无关地对各设备内或者框体内所设置的设备进行温度调节。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具备设备(3、30)、空调装置(4A、4B)以及管道(5)。多个设备设置在车室内。空调装置(4A、4B)对在设备内或者收容了设备的框体内流动的空气进行调整。管道(5)在空调装置与设备之间输送空气,在车室内在靠近该车室的壁的位置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

Description

铁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铁道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通过气体(空气、大气)对主转换装置、功率转换装置等进行冷却的铁道车辆。作为这种铁道车辆,存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即特开2010-69919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699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铁道车辆中,有时按照每个铁道车辆,与所搭载的各设备的形状、配置相匹配,使作为铁道车辆整体对主转换装置等各设备进行调温(温度调节)的构成变更。
因此,在铁道车辆中,只要能够与多个设备所设置的位置无关地对各设备内或者框体内所设置的设备进行温度调节,则就是优选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具备设备、空调装置以及管道。多个设备设置在车室内。空调装置对在设备内或者收容了设备的框体内流动的空气进行调整。管道在空调装置与设备之间输送空气,在车室内在与该车室的壁接近的位置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的内部构成的示意俯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的沿着图1的II-II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的与图2不同位置的局部示意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的与图2、3不同位置的局部示意剖视图。
图5是从车室内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所使用的管道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在图5的管道的可开口部的一个上形成有开口部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的空调装置以及管道的配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的空调装置以及管道的配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的沿着图8的IX-IX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10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剖视图。
图11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的与图10不同位置处的示意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的空调装置以及管道的配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13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的空调装置以及管道的配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14是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的沿着图13的XIV-XIV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15是从车室内侧观察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所使用的管道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6是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所使用的设备的空调系统的概略构成图。
图17是在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所使用的管道上设置的、开口面积变化的开口部的示意图,是表示开口关闭的状态的图。
图18是在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所使用的管道上设置的、开口面积变化的开口部的示意图,是表示开口开放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例示的多个实施方式包括同样的构成要素。因此,以下,对于同样的构成要素赋予共通的符号,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在各图中,为了方便而赋予表示方向的箭头。FR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LH为车宽方向的左方(车辆的朝向行进方向的右方),UP为车辆上方。此外,前方以及后方能够根据行进方向而更换。
<第一实施方式>
在图1~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在铁道车辆1(火车、电气车辆)的车体2上,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三个)车室2A~2C。车室2A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前方侧)的端部,车室2C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后方侧)的端部。车室2B位于车室2A与车室2C之间。车室2B与车室2A、2C相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更长(面积更大)。此外,车室2A~2C分别由壁2a(隔壁)区分。壁2a位于车室2B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侧。壁2a沿着车宽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壁2a为大致平坦的四方形状并且为板状。此外,在壁2a上能够设置凹凸、开口、门、加强部件等。车室2A、2C是操作者(乘员)等所处的乘员室(操作室、运转室、控制室、车长室)。车室2B是设置有设备3、30等的设备室(机械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那样,在车室2B中,作为设备3,设置有特高设备框3A、主转换装置3B、辅助电源装置3C、辅助框3D、主送风机3E、制动器控制设备3F、保安装置3G等。此外,在主转换装置3B的框体3c(外壳、收容部、箱、框、空间,参照图2)内,收容有该主转换装置3B的控制单元3H(设备30)。在辅助电源装置3C的框体3c内,收容有该辅助电源装置3C的控制单元3I(设备30)。此外,在辅助框3D的框体3c内,收容有车辆控制装置3J(设备30)。空调装置4A进行车室2A内的空气的调整(调节)。空调装置4B进行车室2C内的空气的调整。此外,空调装置4A还进行向设备3输送而在该设备3的框体3c内的空间3b(参照图2)中流动的空气的调整。即,空调装置4A被共用于车室2A(第二车室)内的空气的调整、以及向车室2B内的设备3输送而在该设备3的框体3c内的空间3b中流动的空气的调整(设备30周围环境的调整)。但是,在空调装置4A中,虽然面向车室2A内和面向设备3、30共用温度调节部(例如冷却部、加热部,未图示),但是空气不会混合。即,在空调装置4A内,面向车室2A内和面向设备3、30的空气的路径相互分离。此外,设备3不限定于上述设备。设备3例如还包括电气设备、电子仪器、原动机(内燃机)、马达、蓄电池(二次电池)以及各种装置等。
此外,通过在设备3的框体3c内流动的被调整后的空气,来调整框体3c内的部件(电气部件、电子部件、发热部分)、框体3c内所收容的设备30的温度。作为设备3的框体3c内所设置的设备30,除了上述控制单元3H、3J(控制基板)以及车辆控制装置3J以外,还具有其他控制单元(控制基板、单元、电子电路)、电路基板组件、电路基板(基板)、继电器、开关、接触器、变频器、转换器、功率转换部、电容器、蓄电池(二次电池)、电气部件、电子部件等。此外,框体3c构成为,无需与一个一个设备30对应而构成一个一个框体3c,虽然未图示,但能够与多个设备30对应,构成用于将该多个设备30配置在框体3c内的共通的框体3c,向该框体3c的内部导入空气,调整后的空气向该多个设备30喷吹。此外,能够构成为,对该框体3c所收容的多个设备30中的一部分设备30喷吹调整后的空气,对其他设备30不喷吹调整后的空气。此外,也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向框体3c内的一部分导入调整后的空气(即,在框体3c内限定供给调整后的空气的区域)、或对框体3c内的空气流动进行调整,或者为此在框体3c内例如设置壁部3d等构造物、形状。设备3、30能够成为需要温度调整的设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由空调装置4A调整后的空气,经由往路管道51(输送部分、管道5,参照图2)向设备3、30输送。此外,在设备3(框体3c)内流动的空气,经由复路管道52(返回部分、管道5)向空调装置4A返回。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设备3、30(框体3c内)用的空气在专用的管道5中循环,因此难以受到污染。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2所示那样,车室2B由壁2b(底壁、地板壁、下壁)、两个壁2c(侧壁)以及壁2d(顶壁、上壁)围起。另外,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示意剖视图。
壁2b位于车室2B的下侧。壁2b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以及车宽方向。此外,壁2b为大致平坦的四方形状并且为板状。壁2c位于车室2B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壁2c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此外,壁2c为大致平坦的四方形状并且为板状。壁2d具有中央部2d1和两个端部2d2。中央部2d1位于车室2B的上侧且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部。中央部2d1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以及车宽方向。中央部2d1为大致平坦的四方形状并且为板状。端部2d2在车室2B的上侧并且在车宽方向的两端侧位于中央部2d1与壁2c之间。端部2d2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端部2d2为,当对图2进行主视时,沿着随着朝向上方而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斜上方向延伸。此外,端部2d2为大致平坦的四方形状并且为板状。在壁2b、2c、2d上能够设置凹凸、开口、门、加强部件等。壁2b、2c、2d能够适当地分割而构成,壁2b、2c、2d的区分能够适当地变更。此外,在车室2B中,设置有作为柱、梁、骨格等起作用的框架2e。框架2e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上下方向、车宽方向设置。框架2e能够具有中空(封闭截面)或者中实(所谓中实是指与中空不同、正中的部分未被挖空)的截面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2所示那样,设备3(框体3c)经由安装工具31等设置于壁2b。此外,如图1、2所示那样,设备3(框体3c)与车宽方向两侧的壁2c靠近(接近、相邻接)设置,由此,在设备3(框体3c)与设备3(框体3c)之间设置有空间S。该空间S能够作为供操作者(操作者)、乘员等通过的通路或者操作空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2所示那样,管道5具有第一部分5a(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第二部分5b(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第三部分5c(连续部)。第一部分5a在车室2B的车宽方向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左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一部分5a在比车室2B的上下方向中央部M靠上侧(或者比壁2c的上下方向中央部靠上侧),在车宽方向的端部、即在车室2B的上侧并且在车宽方向一侧的角部,位于与壁2c接近的位置。此外,第一部分5a沿着壁2c上侧的端部延伸。第二部分5b在车室2B的车宽方向另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右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二部分5b在比车室2B的上下方向中央部M靠上侧(或者比壁2c的上下方向中央部靠上侧),在车宽方向的端部、即在车室2B的上侧并且在车宽方向另一侧的角部,位于与壁2c接近的位置。此外,第二部分5b沿着壁2c上侧的端部延伸。第三部分5c在车室2B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前侧)沿着车宽方向延伸。此外,虽然未图示,但第三部分5c也位于比车室2B的上下方向中央部M靠上侧(或者比壁2a的上下方向中央部靠上侧)。第三部分5c在第一部分5a与第二部分5b之间连续。此外,第三部分5c将第一部分5a与第二部分5b连通。此外,在图1中仅示出复路管道52,但往路管道51以及复路管道52也分别具有第一部分5a、第二部分5b以及第三部分5c。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往路管道51与复路管道52经由空调装置4A内或者设备3(框体3c)内连通,并未直接连通。此外,管道5例如通过由绝热性较高的材料构成、具有绝热层、设置空气层、或者实施绝热处理,由此提高绝热性(隔热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管道5具有大致四方形状的封闭截面形状,但也可以具有其他封闭截面形状(例如圆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2所示那样,在沿着壁2c的第一部分5a以及第二部分5b的各自中,复路管道52位于比往路管道51靠上方的位置。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在沿着壁2a的第三部分5c中,复路管道52也位于比往路管道51靠上方的位置。复路管道52的空气的温度为,被设备3、30加热而比往路管道51的空气的温度更高的情况较多。根据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复路管道52位于比往路管道51靠上侧的位置,因此往路管道51难以受到复路管道52的热的影响,即、难以被加热。此外,在设备3(框体3c)内的空间3b中空气被加热的情况下,该被加热的空气容易从设备3向位于靠上侧的复路管道52排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2所示那样,至少一部分设备3(框体3c)与管道5相接设置,设置于设备3的开口部3a与设置于管道5的开口部5d(开口),在车宽方向上相互对置并且重叠。开口部3a与开口部5d之间,通过密封部件32(例如O型环、填料、衬垫等)密封,能够抑制气体的泄漏、液体的浸入等。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构成为,设备3靠近管道5侧(壁2c侧)而安装于车体2(壁2b),由此在设备3与管道5之间夹持密封部件32,该密封部件32的面压提高,密封部件32的密封性提高。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通过比较简单的构成以及通过比较容易的安装操作,就容易提高设备3与管道5之间的密封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3所示那样,至少一部分设备3(框体3c)的高度比管道5的位置低。另外,图3是与图2不同位置的局部剖视图并且为示意剖视图。
在这种情况下,在管道5与设备3之间夹持有连接管道6。连接管道6通过使用了固定件(例如螺钉等)的固定、接合(例如熔敷、粘合、焊接等),而固定于管道5。连接管道6的一侧的开口部6a与管道5的开口部5d重叠,连接管道6的另一侧的开口部6b与设备3的开口部3a重叠。连接管道6与设备3的连接部分,通过密封部件32等密封。然后,在图3的构成中,也与图2的构成同样,构成为,设备3靠近管道5侧而安装于车体2(壁2b),由此在设备3与连接管道6之间夹持密封部件32,该密封部件32的面压提高,密封部件32的密封性提高。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通过比较简单的构成并且提高比较容易的安装操作,就容易提高设备3与连接管道6之间的密封性。此外,连接管道6还能够使用于设备3的开口部3a与管道5的开口部5d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错开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4所示那样,管道5经由安装工具7安装于壁2c(或者壁2a、壁2b、壁2d)。另外,图4是与图2、3不同位置的局部剖视图并且为示意剖视图。
多个安装工具7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此外,图4的构成仅为一个例子,管道5也可以通过固定件(例如螺钉等)固定于壁2a~2d等。此外,在管道5与壁2a~2d、框架2e之间也可以夹有绝热材料。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5所示那样,在管道5的车室2B内侧的壁部5e上,设置有多个可开口部8。另外,图5是从车室内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中使用的管道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在可开口部8,沿着圆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四个)圆弧状的凹部8a(凹槽)。设置有凹部8a的部分的厚度比其他部分(一般部分)的厚度薄。通过用工具、手指等按压多个凹部8a或者多个凹部8a的内侧,由此操作者能够将比这些凹部8a靠内侧的区域8b(盖部、壁部5e的一部分)切除,而如图6所示那样,能够形成规定形状(大小)的空气的开口部5d。由多个凹部8a围起的区域8b,是脆弱部(薄壁部)的一个例子。多个可开口部8沿着管道5的长边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地设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多个可开口部8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到后侧分散地设置,由此即使在设备3(框体3c)的设置位置变化了的情况下,也容易构成管道5与设备3之间的空气的路径。即,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容易提高设备3的布局的自由度。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铁道车辆1具备管道5,该管道5在空调装置4A与设备3、30之间输送空气,在车室2内在靠近该车室2的壁2c的位置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第一部分5a以及第二部分5b。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无论车室2B内所设置的设备3、30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如何,利用管道5的第一部分5a、第二部分5b,都能够容易地使通过空调装置4A调整后的空气作用于各设备3、30。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无论各自的设置位置(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如何,都能够容易地对设备3内的温度、湿度等进行高效的调整。因此,作为一个例子,无论设备3的发热量等如何,能够容易地提高设备3在车室2B内的布局的自由度。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管道5容易利用壁2c、框架2e等设置在车室2B内。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容易将铁道车辆1构成为标准车辆。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在框体3c的内部收容有设备30的设备3中,通过调整后的空气,进行框体3c内(空间3b)的空气的交换(换气、扫气)、框体3c内的温度、湿度的调整,并且还进行设备30的温度的调整等。并且,设备3、30有时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难以动作。与此相对,空调装置4A即使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也能够动作。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使空调装置4A动作,利用该空调装置4A使设备3、30的环境温度降低,能够更迅速地成为该设备3、30容易动作的状态。此外,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利用空调装置4A使设备3、30的环境温度上升,还能够更迅速地成为该设备3、30容易动作的状态。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对设备3内的部件、设备30,容易减少使用耐热性较高的部件、实施耐热对策、实施绝热对策所需要的麻烦、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第一部分5a(延伸部)以及第二部分5b(延伸部)在比车室2B的上下方向中央部M靠上侧位于车宽方向的端部。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利用在车室2B内比较容易成为空闲的空间(静区空间)的、比车室2B的上下方向中央部M靠上侧且为车宽方向端部一侧的区域,来配置管道5(第一部分5a、第二部分5b)。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容易抑制管道5与设备3(框体3c)、部件等的干涉,管道5容易在车室2B内以困难(不良情况)更少的状态设置。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容易提高车室2B内的空间的利用效率。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在设备3(框体3c)内,设备3(框体3c)的车宽方向的布局的自由度,容易提高能够从第一部分5a以及第二部分5b中的任一方导入空气的部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管道5具有在车室2B的车宽方向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5a(第一延伸部)、以及在车室2B的车宽方向另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5b(第二延伸部),设备3(框体3c)位于与车室2B的车宽方向一侧或者另一侧的壁2c靠近的位置,位于与车宽方向一侧的壁2c靠近的位置的设备3(框体3c)、和位于与车宽方向另一侧的壁2c靠近的位置的设备3(框体3c)之间的空间S,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将空间S利用为供操作者(操作者)、乘员等通过的通路或者操作空间。此外,作为一个例子,操作者(操作者)能够从空间S对应车宽方向两侧的设备3。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车室2B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确保有空间S的配置的铁道车辆1中,能够更高效或者更容易地得到向沿车辆前后方向配置的多个设备3内的空间3b中流动调整后的空气的构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管道5具有:往路管道51(输送部分),与车室2B的车宽方向一侧的壁2c靠近设置,并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从空调装置4A向设备3、30(框体3c)输送空气;以及复路管道52(返回部分),与车宽方向一侧的壁2c靠近设置,并且位于比往路管道51靠上方的位置,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使空气从设备3、30(框体3c)向空调装置4A返回。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往路管道51难以受到复路管道52的热的影响,即、难以被加热。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在设备3(框体3c)内的空间3b中空气被加热的情况下,该被加热的空气容易从设备3(框体3c)向位于更上侧的复路管道52排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管道5具有:在车室2B的车宽方向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5a(第一延伸部);在车室2B的车宽方向另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5b(第二延伸部);以及在第一部分5a与第二部分5b之间连续、将第一部分5a与第二部分5b连通的第三部分5c(连续部)。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能够使第一部分5a与第二部分5b连通的构成成为比较简单的构成。因此,作为一个例子,能够从一个空调装置4A,向在车室2B内的车宽方向两侧分别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5a以及第二部分5b、进而向与第一部分5a以及第二部分5b连接的各设备3、30,供给调整后的空气。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空调装置4A由车室2B以及车室2A(第二车室)共用,该车室2A与该车室2B区分并设置在比该车室2B靠前方或者后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前方)。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与对每个车室2A、2B设置空调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铁道车辆1的构成更简化,并且容易提高能量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在管道5上设置有多个可开口部8,该可开口部8能够通过在凹部8a(脆弱部)将一部分切除来形成空气的开口部5d(开口)。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操作者能够对可开口部8进行选择而比较容易地形成与设备3(框体3c)的开口部3a连通的开口部5d。因此,作为一个例子,车室2B内的设备3、30(框体3c)的布局的自由度容易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1A具备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基于该同样构成的同样的作用以及结果(效果)。此外,在图7中省略设备3、30(框体3c)等的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调装置4A、4B、管道5等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管道5的第一部分5a与第二部分5b相互分离而不连通。然后,从空调装置4B向第二部分5b(的往路管道51,在图7中未图示)输送空气,并且从第二部分5b(的复路管道52)向空调装置4B返回空气。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通过两个空调装置4A、4B,容易更高效地调整设备3(框体3c)内的空间3b的温度、湿度等。此外,空调装置4B还进行车室2C(第二车室)的空气的调整。
<第三实施方式>
图8、9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1B具备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另外,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的一个例子的按照图8的IX-IX线的示意剖视图。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基于该同样构成的同样的作用以及结果(效果)。此外,在图8、9中省略设备3、30(框体3c)等的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管道5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管道5的构成往路管道51以及复路管道52的部分5f、5f,在车室2B的上侧并且在车宽方向中央侧排列配置,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在车室2B的上侧沿着壁2d设置有在两个框架2e间连续的框架2f(椽)。管道5经由安装工具7固定于框架2f。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在设备3(框体3c)位于车室2的中央部的情况下,容易向设备3、30供给调整后的空气。
<第四实施方式>
图10、1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1C具备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基于该同样构成的同样的作用以及结果(效果)。此外,在图10中省略设备3、30(框体3c)等的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管道5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构成管道5的复路管道52的部分5g、5h,在车室2b的上侧并且在车宽方向两侧,经由安装工具7固定于壁2d的端部2d2。部分5g、5h在与端部2d2靠近(接近、相邻接)的位置,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连接管道6通过使用了固定件(例如螺钉等)的固定、接合(例如熔敷、粘合、焊接等)固定在复路管道52(部分5g、5h)上。固定于复路管道52的连接管道6,被从上方按压于设备3(框体3c)。连接管道6的开口部6b与设备3的开口部3a重叠。连接管道6与设备3的连接部分通过密封部件32等密封。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构成为,与管道5一起固定于构成顶棚的壁2d的连接管道6载放在设备3上,由此在设备3与连接管道6之间夹持有密封部件32,该密封部件32的面压提高,密封部件32的密封性提高。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构成并且通过比较容易的安装操作,就容易地提高设备3与连接管道6之间的密封性。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容易进一步抑制复路管道52与设备3(框体3c)、部件等的干涉,复路管道52容易以困难更少的状态设置于车室2B内。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车室2B内的空间的利用效率容易进一步提高。此外,既能够将往路管道51沿着壁2d设置,也能够将往路管道51以及复路管道52的双方沿着壁2d设置。
<第五实施方式>
图1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1D具备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基于该同样构成的同样的作用以及结果(效果)。此外,在图12中省略设备3、30(框体3c)等的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车体2、管道5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无车室2C,空调装置4B进行向设备3(框体3c)输送并在框体3c内的空间3b中流动的空气的调整。空调装置4A进行车室2A内的空气、向设备3、30(框体3c)输送并在设备3(框体3c)内的空间3b中流动的空气的调整。此外,空调装置4A对配置在车室2B的车辆前后方向前方侧的设备3(框体3c)内的空气进行调整,空调装置4B对配置在车室2B的车辆前后方向后方侧的设备3(框体3c)内的空气进行调整。与空调装置4A连接的管道5具有:位于车宽方向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左侧)的第一部分5a;位于车宽方向另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右侧)的第二部分5b;以及将第一部分5a的车辆前后方向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后方侧)的端部与第二部分5b的车辆前后方向一侧的端部进行连接而沿着车宽方向的第三部分5c,管道5在整体上构成为U字状。此外,与空调装置4B连接的管道5具有:位于车宽方向另一侧的第一部分5a;位于车宽方向一侧的第二部分5b;以及将第一部分5a的车辆前后方向另一侧的端部与第二部分5b的车辆前后方向另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前方侧)的端部进行连接而沿着车宽方向的第三部分5c,管道5在整体上构成为U字状。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通过两个空调装置4A、4B,容易更高效地对设备3(框体3c)内的空间3b的温度、湿度等进行调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两个空调装置4A、4B在车室2B内能够与设备3、30对应的区域的大小不同。具体地说,空调装置4A所对应的区域(与空调装置4A连接的管道5包围的区域),比空调装置4B所对应的区域(与空调装置4B连接的管道5包围的区域)更窄。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调装置4A还进行车室2A内的空气的调整,因此使空调装置4A在车室2B内与设备3、30对应的区域,比空调装置4B在车室2B内与设备3、30对应的区域窄。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能够更高效地使用两个空调装置4A、4B。
<第六实施方式>
图13、14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1E具备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另外,图14是按照图13的XIV-XIV线的示意剖视图。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基于该同样的构成的同样的作用以及结果(效果)。此外,在图13、14也省略设备3、30(框体3c)等的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车体2、管道5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无车室2C,空调装置4B进行向设备3输送并在设备3(框体3c)内的空间3b中流动的空气的调整。空调装置4A进行车室2A内的空气、以及向设备3输送并在设备3(框体3c)内的空间3b中流动的空气的调整。此外,空调装置4A对配置在车室2B的车辆前后方向前方侧的设备3(框体3c)内的空气进行调整,空调装置4B对配置在车室2B的车辆前后方向后方侧的设备3(框体3c)内的空气进行调整。与空调装置4A连接的管道5具有:位于车宽方向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左侧)的第一部分5a;位于车宽方向另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右侧)的第二部分5b;以及将第一部分5a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与第二部分5b的车辆前后方向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后方侧)的端部进行连接而沿着车宽方向的第三部分5c,管道5在整体上构成为h字状。此外,与空调装置4B连接的管道5具有:位于车宽方向另一侧的第一部分5a;位于车宽方向一侧的第二部分5b;以及将第一部分5a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与第二部分5b的车辆前后方向另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前方侧)的端部进行连接而沿着车宽方向的第三部分5c,管道5在整体上构成为h字状。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通过两个空调装置4A、4B,容易对设备3(框体3c)内的空间3b的温度、湿度等进行更高效的调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往路管道51的第三部分5c位于框架2f的宽度方向(车辆前后方向)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车辆前后方向后方侧),复路管道52的第三部分5c位于框架2f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第三部分5c经由安装工具7固定于框架2f。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第三部分5c容易更容易或者更高效地设置。
<第七实施方式>
图1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1F具备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基于该同样的构成的同样的作用以及结果(效果)。此外,在图15中也省略设备3、30(框体3c)等的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车体2、管道5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用于安装管道5的部分5h的、构成顶棚的壁2d(的端部2d2),在多个位置P(边界线部分)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壁2d从上方载放到壁2c侧。在壁2c上设置有将相互相邻接的部分5h连接的U字状的部分5i(连接部)。部分5i的与部分5h连接的端部5j(开口部),均朝向上方开放,部分5h的与部分5i连接的端部5k(开口部)均朝向下方开放。因此,通过将两个壁2d从上方载放到壁2c上,由此各壁2d上所设置的部分5h与部分5i连接并连通。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将多个壁上所设置的管道5的部分5h比较容易地连接,一系列的管道5更容易地构成。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还容易得到对端部5j、5k重叠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的构成(例如O型环等,未图示)。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在与位置P对应而在车室2B内的上侧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连续的框架2f的情况下,容易得到管道5对框架2f进行迂回而抑制管道5与框架2f的干涉的构成。
<第八实施方式>
图1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1G具备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基于该同样的构成的同样的作用以及结果(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调装置4A、管道5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空调装置4A具有冷却部4A1(冷却装置)、加热部4A2(加热装置)以及切换部9(闸门)等。然后,通过切换部9能够切换为冷却部4A1与管道5连通的状态、以及加热部4A2与管道5连通的状态。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通过对切换部9进行切换,由此既能够将空调装置4A作为冷却部加以利用、或者也能够作为加热部加以利用。
<第九实施方式>
图17、18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铁道车辆1H具备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基于该同样的构成的同样的作用以及结果(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能够对开口部5d的开口状态进行可变设定。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流量控制部10具有可动部11、引导部12、驱动部13、控制电路14以及传感器15等。可动部11由引导部12引导,能够在对开口部5d进行覆盖(堵塞)的位置(图17所示的位置)、与使开口部5d开放的位置(图18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可动部11具有盖部11a以及臂部11b(齿条部)。引导部12构成为对可动部11(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为盖部11a)进行引导的导轨。驱动部13能够构成为具有小齿轮13a的马达。小齿轮13a与设置于臂部11b的齿条(未图示)啮合。因此,驱动部13通过小齿轮13a的转动位置,能够使可动部11的盖部11a的位置、即开口部5d的开口面积变化。控制电路14对驱动部13的转动进行控制。传感器15例如构成为温度传感器,对设备3(框体3c)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控制电路14例如能够在设备3、30的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使开口部5d的开口面积增大,使经由开口部5d向设备3(框体3c)内导入的冷却后的空气的流量增加。此外,控制电路14例如能够在设备3、30内的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使开口部5d的开口面积减小,使经由开口部5d向设备3(框体3c)内导入的冷却后的空气的流量减少。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对设备3(框体3c)内的温度、湿度分别独立地进行调整。此外,能够对设备3(框体3c)内的温度、湿度更致密地进行调整。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例示,但上述实施方式仅为一个例子,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主旨,并且包含于专利请求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和其均等的范围。此外,各构成要素的规格(构造、种类、方向、形状、大小、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数量、配置、位置、材质等),能够适当地变更而实施。例如,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引擎盖式火车的该引擎盖部分的车室。
工业上的利用领域
本发明在收纳电气设备等并对这些设备等实施调温的铁道车辆中利用。
符号的说明
1…铁道车辆,2A…车室(第二车室),2B…车室,2C…车室(第二车室),2a~2d…壁,3、30…设备,3c…框体,4A、4B…空调装置,5…管道,5a…第一部分(延伸部),5b…第二部分(延伸部),5c…第三部分(连续部),5d…开口部(开口),51…往路管道(输送部分),52…复路管道(返回部分),8…可开口部,8a…凹部(脆弱部),S…空间。

Claims (7)

1.一种铁道车辆,具备:
多个设备,设置在车室内;
空调装置,对在上述设备内或者收容了上述设备的框体内流动的空气进行调整;以及
管道,在上述空调装置与上述设备之间输送空气,在上述车室内在靠近该车室的壁的位置上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铁道车辆,其中,
在上述车室内在靠近该车室的壁的位置上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在上述车室的比上下方向中央部靠上侧位于车宽方向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铁道车辆,其中,
上述管道具有:
第一延伸部,位于上述车室的车宽方向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延伸部,位于上述车室的车宽方向另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上述设备位于靠近上述车室的车宽方向一侧或者另一侧的上述壁的位置,位于靠近上述车宽方向一侧的上述壁的位置的上述设备与位于靠近上述车宽方向另一侧的上述壁的位置的上述设备之间的空间,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铁道车辆,其中,
上述管道具有:
输送部分,作为在上述车室内在靠近该车室的壁的位置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靠近上述车室的车宽方向一侧的上述壁地设置,向上述设备输送空气;以及
返回部分,在比该输送部分靠上侧,靠近上述车宽方向一侧的上述壁地设置,使空气从上述设备向上述空调装置返回。
5.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铁道车辆,其中,
上述管道具备:
第一延伸部,位于上述车室的车宽方向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第二延伸部,位于上述车室的车宽方向另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
连续部,在上述第一延伸部与上述第二延伸部之间连续,将该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铁道车辆,其中,
上述空调装置由上述车室、以及与该车室区分并设置在比该车室靠前方或者后方的第二车室共用。
7.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铁道车辆,其中,
在上述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可开口部,该多个可开口部能够通过在脆弱部将一部分切除来形成空气的开口。
CN201380046298.3A 2012-09-26 2013-03-12 铁道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195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2478A JP5897442B2 (ja) 2012-09-26 2012-09-26 鉄道車両
JP2012-212478 2012-09-26
PCT/JP2013/001585 WO2014049895A1 (ja) 2012-09-26 2013-03-12 鉄道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9570A true CN104619570A (zh) 2015-05-13
CN104619570B CN104619570B (zh) 2017-03-08

Family

ID=50387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629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19570B (zh) 2012-09-26 2013-03-12 铁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2626B2 (zh)
EP (1) EP2902298B1 (zh)
JP (1) JP5897442B2 (zh)
CN (1) CN104619570B (zh)
IN (1) IN2015DN01666A (zh)
WO (1) WO2014049895A1 (zh)
ZA (1) ZA20150140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3311A (zh) * 2015-06-04 2015-11-25 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机组及安装有该空调机组的悬挂式吊轨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220741B3 (de) * 2018-11-30 2020-04-23 Siemens Mobility GmbH Vorrichtung zur Wärmeabfuhr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und Schienenfahrzeug
JP7249843B2 (ja) * 2018-12-28 2023-03-31 株式会社東芝 枕梁モジュール
FR3106556B1 (fr) * 2020-01-23 2022-02-11 Speedinnov Motrice ferroviaire avec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équipement technique
WO2023053252A1 (ja) * 2021-09-29 2023-04-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機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5570A (ja) * 1984-06-01 1985-12-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両用給風装置
JPH0569824A (ja) * 1991-04-23 1993-03-23 Kawasaki Heavy Ind Ltd 乗物の換気装置
CN200977914Y (zh) * 2006-11-08 2007-11-21 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内燃机车干式冷却系统
CN201214411Y (zh) * 2008-04-23 2009-04-01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车补风的通风装置
CN101516713A (zh) * 2006-09-19 2009-08-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体用冷却装置
JP2009234310A (ja) * 2008-03-26 2009-10-15 Hitachi Ltd 軌条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09967A (en) * 1949-08-13 1955-06-07 Gen Motors Corp Cooling and ventilating system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locomotives
US3862549A (en) * 1972-11-29 1975-01-28 United Aircraft Prod Modular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JPS51127514U (zh) * 1975-04-11 1976-10-15
JPS55125863U (zh) * 1979-03-02 1980-09-05
FR2600607B1 (fr) * 1986-06-27 1990-04-13 Alsthom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et de ventilation pour une voiture ferroviaire constituee de deux compartiments d'extremite a un seul etage et d'un compartiment central a deux etages
JPS6389874U (zh) * 1986-12-03 1988-06-10
AU641327B1 (en) * 1992-10-27 1993-09-16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Ventilating apparatus for conveyance
ATE171425T1 (de) * 1993-05-21 1998-10-15 Schweizerische Lokomotiv Vorrichtung zum belüften mindestens eines fahrmotors und/oder einer kühleinrichtung eines schienentriebfahrzeuges und schienentriebfahrzeug mit einer derartigen vorrichtung
US6238282B1 (en) * 1999-11-30 2001-05-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ocomotive cabin venti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DE102005057541A1 (de) * 2005-12-01 2007-06-14 Siemens Ag Einbau einer Kühlanlage in ein Schienenfahrzeug, insbesondere einen Triebwagenzug
WO2009011162A1 (ja) * 2007-07-19 2009-01-2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軌道系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JP5178278B2 (ja) * 2008-03-28 2013-04-10 株式会社東芝 鉄道車両用の冷却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鉄道車両
DE102008025540A1 (de) * 2008-05-27 2009-12-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Lokomotive
JP2010069919A (ja) 2008-09-16 2010-04-02 Toshiba Corp 鉄道車両
DE102009031237A1 (de) * 2009-06-26 2011-01-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nergieoptimiertes Klimasystem für Lokomotiven
DE102010062660A1 (de) 2010-12-08 2012-06-14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Schienenfahrzeug mit einem Maschinenraum sowie mit mindestens einem Führerraum sowie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eines Überdrucks im Maschinenraum in Verbindungmit einer Klimatisierung mindestens eines Führerraumes
DE102010062647A1 (de) * 2010-12-08 2012-06-14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Schienenfahrzeug mit einem zur Kühlung von elektrischen Vorrichtungen vorgesehenen Klimatisierungssystem sowie Verfahren zum Kühlen der elektrischen Vorrichtungen in dem Schienenfahrzeug
US9180891B2 (en) * 2012-03-30 2015-11-10 Electro-Motive Diesel, Inc. HVAC system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a mobile machine cabi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5570A (ja) * 1984-06-01 1985-12-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両用給風装置
JPH0569824A (ja) * 1991-04-23 1993-03-23 Kawasaki Heavy Ind Ltd 乗物の換気装置
CN101516713A (zh) * 2006-09-19 2009-08-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体用冷却装置
CN200977914Y (zh) * 2006-11-08 2007-11-21 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内燃机车干式冷却系统
JP2009234310A (ja) * 2008-03-26 2009-10-15 Hitachi Ltd 軌条車両
CN201214411Y (zh) * 2008-04-23 2009-04-01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车补风的通风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3311A (zh) * 2015-06-04 2015-11-25 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机组及安装有该空调机组的悬挂式吊轨车辆
CN105083311B (zh) * 2015-06-04 2018-08-31 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机组及安装有该空调机组的悬挂式吊轨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201501401B (en) 2016-10-26
CN104619570B (zh) 2017-03-08
WO2014049895A1 (ja) 2014-04-03
IN2015DN01666A (zh) 2015-07-03
JP2014065413A (ja) 2014-04-17
US20150166082A1 (en) 2015-06-18
EP2902298A1 (en) 2015-08-05
EP2902298A4 (en) 2016-05-18
US10112626B2 (en) 2018-10-30
EP2902298B1 (en) 2019-11-20
JP5897442B2 (ja)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9570A (zh) 铁道车辆
US20190165437A1 (en) Battery device for an at least partially electrically operated motor vehicle
US8757245B2 (en)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US20150228947A1 (en)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
US8047318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battery
US8875532B2 (en) Device for regulat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of a vehicle and vehicle system
CN103477042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热电发生器的具有热交换器的装置
US20140050966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battery module
CN104126246A (zh) 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组温度调节构造
CN204605450U (zh) 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KR20110099638A (ko) 차량용 공조 장치
CN103158496A (zh) 用于提高机动车辆的能量效率的设备
KR20120051586A (ko) 공조용 열교환기 및 이 열교환기를 갖는 공조 장치
WO2016088475A1 (ja) 車両用電源装置及び冷却回路
US10144267B2 (en) Mode door with integrated stratification features
CN102729770A (zh) 车辆空调
CN109256608A (zh) 用于控制车辆的电池和其他电气部件的温度的系统和方法
CN105365552A (zh) 用于协调空气通过量的装置
US10957951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for a battery of a vehicle, vehicle having such a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battery of a vehicle
CN100443321C (zh) 空调机
US20160233530A1 (en) Fuel Cell Assembly with Cooling System
US20100200190A1 (en) Method for cooling an energy accumulator
KR101877999B1 (ko) 배터리 냉각장치
CN109802523A (zh) 用于驱动系统的冷却系统和车辆驱动系统
US20160028132A1 (en) Temperature-control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a battery of a moto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