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2883B - 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模内调节 - Google Patents

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模内调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2883B
CN104602883B CN201380045857.9A CN201380045857A CN104602883B CN 104602883 B CN104602883 B CN 104602883B CN 201380045857 A CN201380045857 A CN 201380045857A CN 104602883 B CN104602883 B CN 1046028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re surface
ply
steering effect
surface molded
re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58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2883A (zh
Inventor
J·N·布朗
J·E·斯通
R·T·扬恰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Original Assignee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filed Critical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Publication of CN104602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2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2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28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0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 B29C33/306Exchangeable mould parts, e.g. cassette moulds, mould 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52Unvulcanised treads, e.g. on used tyres; Retreading
    • B29D30/54Retrea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0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 B29C33/308Adjustable 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81Parts of pneumatic tyre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模、方法和系统,用于调节具有由模形成的胎面的轮胎中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

Description

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模内调节
技术领域
当前公开的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形成轮胎的模、方法和系统。更特别地,当前公开的发明涉及形成的轮胎中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模内调节和随之发生的轮胎漂移或横向牵引的任何趋势的调节。
背景技术
轮胎印迹或轮胎接地面可以包括轮胎和轮胎在其上操作的地面之间的接触区域。在接地面界面处来自地面的轮胎上的力和力矩的分布有助于有效的车辆转向能力和操纵。例如,转向牵引表现为当方向盘释放时车辆向左或向右漂移的趋势。该牵引由围绕垂直于接地面的Z轴线的轮胎上的扭转力矩(在下文中称为“回正扭矩”)和垂直于接地面处沿着Y轴线的车辆的前进速度的横向力(在下文中称为“横向力”)导致。
在轮胎设计中,预测漂移或横向牵引(即,当轮胎沿着期望路径滚动时漂移或向旁边牵引)可以是设计特征。例如,轮胎可以设计成朝着道路中心线牵引以抵消形成于道路中的路拱,由此允许轮胎沿直线滚动。如图9(A)和9(B)中相应地所示,路拱在右手侧驾驶地区(例如,法国、德国、韩国、美国等)和左手侧驾驶地区(例如,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不同。车辆的直转弯是车辆性能的相关安全特征。所以车辆制造商已制定容许漂移量的限制。
帘布层转向效应残余回正扭矩(“PRAT”)可以用于保持在倾斜道路(例如,由于道路的排水梯度引起的斜坡)上的直线行驶。PRAT是一种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其基于通过轮胎印迹作用于轮胎的力矩或扭矩的产生量化轮胎相对于滚动方向横向移动的趋势。在北美和欧洲(即,右手侧驾驶地区),可接受的PRAT为大约-3N-m,但是该参数可以随着道路类型和车辆设计而变化。在日本和其它左手侧驾驶地区,可能需要正PRAT。
正是作用于轮胎印迹内的所有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和生成轮胎操作期间的相应PRAT或PRLF。已知模可以设计成具有元件,所述元件具有与如图10的示例性模所示的相等的PRAT贡献。在图10的模中,示例性元件A、B、C的每一个具有-3N-m的相等的PRAT贡献(使得模的总PRAT贡献为由元件的平均PRAT贡献确定的-3N-m)。已知模也可以设计成具有不相等的PRAT贡献。例如,在图10的模中,示例性元件A可以具有相对于示例性元件B和C的贡献的不相等的PRAT贡献。在某些情况下,在轮胎结构已设计成与特定模设计结合获得预期PRAT之后,模制轮胎的PRAT可能仍然偏离预期值。在不对轮胎结构设计产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PRAT的校正必须对模进行调节。必须进行模的大投资,并且模型冻结之后的变化变得成本很高,不仅由于所需的劳动力和材料,而且由于模更换期间轮胎生产的损失。
所以需要PRAT和其它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调节,其可靠地预测模制轮胎中的这样的参数,同时消除高成本的模更换。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模,用于调节具有由所述模形成的胎面的轮胎中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所述模包括限定所述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多个胎面模制元件。所述多个胎面模制元件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每个元件具有预定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和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具有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的预定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不同的预定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用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实现所述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用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实现由此形成的至少一个轮胎噪声序列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胎的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与所述轮胎的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比较。待测量和比较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包括帘布层转向效应残余回正扭矩、帘布层转向效应残余横向力和帘布层转向效应残余转向力中的至少一项。
当前公开的模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可互换胎面模制元件,其中所述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和所述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一个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增加所述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胎面模制元件和所述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另一个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减小所述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在当前公开的模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配置成形成所述胎面中的横向沟槽。所述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可以配置成形成所述胎面中的横向沟槽,所述横向沟槽不同于由所述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在所述胎面中形成的横向沟槽。所述横向沟槽之间的差异可以由以下方式之一实现:改变每个横向沟槽从假想参考线偏离的角,所述假想参考线在所述胎面的宽度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垂直于所述胎面的横向中心线;和改变布置在横向沟槽的相对侧的一对沟槽侧壁中的至少一个沟槽侧壁的倾斜角。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倾斜角可以从假想参考线被测量,所述假想参考线在胎面厚度的深度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垂直于所述胎面的长度向方向和宽度向方向两者。
提供一种方法,用于调节轮胎中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如本文中当前公开的至少一个模并且形成具有由所述模形成的胎面的至少一个轮胎。所述方法也包括确定所述轮胎的一个或多个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将所述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与所述轮胎的相应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比较。如果所述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不同于所述相应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则通过用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所述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调节所述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在一些实施例中,用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所述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实现由此形成的至少一个轮胎噪声序列的调节。
另外,提供一种系统,用于调节具有由模形成的胎面的轮胎中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所述系统包括当前公开的至少一个模,每个模具有胎面模制腔,一系列可互换胎面模制元件沿着所述胎面模制腔的至少一部分布置。用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至少一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实现所述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调节。
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详细描述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当考虑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时本发明的固有和各种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似的部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显示具有多个胎面模制元件的示例性轮胎模的部分截面透视图。
图2显示用图1的模形成的示例性轮胎的侧视透视图。
图3显示用于图1的模中的多个胎面模制元件的示例性布置的俯视图。
图4显示沿着线4-4获得的图3的布置的侧视端视图。
图5显示图3的胎面模制元件的示例性修改布置的俯视图,其中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已用替代胎面模制元件替换从而提供模的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以形成具有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轮胎。
图6显示沿着线6-6获得的图5的布置的侧视端视图。
图7显示用于图1的模中的多个胎面模制元件的示例性布置的俯视图。
图8显示图7的胎面模制元件的示例性修改布置的俯视图,其中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已用替代胎面模制元件替换从而提供模的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以形成具有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轮胎。
图9(A)和9(B)相应地显示右手侧驾驶地区和左手侧驾驶地区中的路拱的差异。
图10显示具有带有相等PRAT贡献的元件的示例性现有技术的模布置。
图11显示如当前公开的具有带有不相等PRAT贡献的元件的示例性模布置。
图12和13显示图11的模布置的示例性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公开的发明涉及用于调节、改变和/或校正模制轮胎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和装置。PRAT表示作用于轮胎的力矩或扭矩并且可以根据帘布层转向效应残余横向力(“PRLF”)乘以轮胎的印迹的轮胎拖距进行表达。PRLF(在本文中也称为帘布层转向效应残余转向力,或“PRCF”)表示沿着轮胎印迹的长度作用的合力或有效横向力。轮胎拖距是印迹的纵向中心线和PRLF的纵向位置之间的距离。所以,如果PRAT变化,则PRLF和轮胎拖距中的至少一项变化。因此,如当前公开的,PRAT的描述可以与PRLF(其也与PRCF可互换地使用)和轮胎拖距可互换地使用,除非具体说明。而且,PRAT、PRLF和PRCF在本文中均可以被称为“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并且统称为“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原因是每个参数有助于轮胎中的帘布层转向效应的生成和控制。
如本文中公开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包括PRAT)经由轮胎模内的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的替换被修改,由此调节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如当前公开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预选元件,原因在于多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可以被设计和变得可用以便在模中使用以调节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通过替换模内的某些胎面模制元件,整个模不必被更换并且不会有由于新模的设计和制造引起的生产延迟。
根据需要这些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可以用于校正锥度效应。轮胎锥度效应也可以影响轮胎横向牵引的趋势,原因是锥度效应基于轮胎的形状量化轮胎横向牵引的趋势。该趋势可以影响车辆的转向性能。一般而言,轮胎形状越趋向于锥形,轮胎呈现的锥度效应越大(也就是说,轮胎呈现的横向牵引越大)。因此,也可以与本文中当前描述的方法结合考虑锥度效应。
由于轮胎制造过程,在模制轮胎之前可能不真正知道轮胎的PRAT、PRLF和轮胎拖距中的一项或多项。尽管PRAT以及PRLF和轮胎拖距可以由轮胎的结构内的各部件的布置生成(有时称为“轮胎结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但是PRAT以及PRLF和轮胎拖距也可以通过在轮胎的胎面中形成某些特征而生成(称为“胎面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正是作用于轮胎印迹内的所有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总和生成轮胎操作期间的相应PRAT或PRLF。
因此,当前公开的发明的实施例包括用于调节轮胎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模、方法和系统。一些实施例包括提供模,所述模具有一起限定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的模。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或“胎面模制元件”)包括均具有预定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为了形成模制胎面,无论作为轮胎的一部分还是独立于轮胎,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选择性地布置在模内以形成具有外、轮胎操作侧(在本文中也称为胎面的“接地侧”)的模制胎面。胎面的轮胎操作侧包括暴露表面,所述暴露表面配置成接合轮胎在其上操作的地面(即,胎面的接地侧围绕轮胎环形地延伸)。
而且,胎面包括布置在胎面厚度内的空隙特征。空隙特征可以沿着接地侧布置并且可以从接地侧延伸到胎面厚度中。例如,空隙特征可以包括沟槽和刀槽花纹。沟槽可以在胎面的长度向方向上长度向地延伸以形成纵向沟槽,或者可以在胎面的宽度向方向上长度向地延伸以形成横向沟槽。刀槽花纹包括形成胎面内的间断的窄沟槽或者甚至狭缝。
通过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可以以任何期望布置被布置并且必要时被更换以调节或改变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在本文中也称为“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或“模帘布层转向效应”),其又模制成轮胎胎面并且最终用于生成轮胎中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可以使用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应当理解模内的所有多个胎面模制元件在任何时间可以是或不是相同设计或者具有相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
模可以是用于形成模制轮胎的任何类型的轮胎模。模也可以是用于形成模制胎面的任何类型的胎面模。例如,胎面模可以包括翻新模以形成模制胎面以便以后在制造翻新轮胎中使用。在胎面模中形成的胎面可以形成任何胎面,包括在相对端部之间沿长度向延伸的胎面的条带。
在本文中预期的任何模中,一个或多个胎面模制元件可以布置成阵列以限定用于形成模制胎面的胎面模制腔,无论在轮胎模中还是在胎面模中。阵列沿着胎面模制腔的长度(即,在胎面的长度向方向上)延伸以限定胎面的长度。胎面模制元件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设计,所述设计可以细微地或显著地不同。例如,不同设计的胎面模制元件可以被使用并且选择性地布置在阵列内以控制在轮胎操作期间由轮胎生成的噪声。例如,不同设计的胎面模制元件的每一个可以包含用于形成不同胎面空隙特征的不同部件,或者可以产生用于控制轮胎噪声生成的不同节距。选择性模制元件布置的一些示例性效果在共同拥有的和共同未决的名称为“可变PRCF谐波的优化(Optimization of Variable PRCF Harmonics)”的美国专利序列号____中被提供,上述专利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本文中。
应当理解胎面模制元件可以至少部分地延伸横越模的胎面模制腔的全宽度以形成胎面的接地侧的至少一部分。当部分地延伸横越胎面的宽度时,多个胎面模制元件可以以横向相邻布置并排地布置以形成胎面的全宽度。
为了获得轮胎中的期望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更具体地,在轮胎操作期间的任何指定时间的轮胎印迹中的期望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模可以设计成具有目标或预期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模可以包括限定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这样做时,胎面模制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非零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即,大于或小于零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应当理解多个胎面模制元件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胎面模制元件设计,每个具有不同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也应当理解多个胎面模制元件的每一个胎面模制元件可以不具有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原因是多个胎面模制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不具有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也就是,零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
在一些实施例中,胎面模制元件可以包括具有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预选或预定量的不同设计的和可互换的胎面模制元件。所以,模可以具有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可调节范围,原因是不同胎面模制元件彼此替换。例如,模带有的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包括选定设计的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也称为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和至少一个替代设计的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也称为替代胎面模制元件)二者。选定设计和替代设计可以具有不同的非零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应当理解不同的非零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可以包括任何非零值。例如,选定和替代设计中的一个可以提供负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而另一个提供正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其中负小于零并且正大于零。在特定实施例中,选定设计和替代设计可以具有相等绝对值的相反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例如,如果选定和替代设计中的一个具有X的PRAT值,则相反PRAT贡献为-X(或X乘以负1)。因此如果胎面模制元件具有-1.0牛顿-米(N-m)的PRAT贡献,则相反PRAT贡献将等于1.0N-m。
为了提供在每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方向上的可调节性,模带有的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相等数量的选定设计的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元件和替代设计的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元件,每一个可互换。在这样的情况下,模包含选定设计的胎面模制元件与替代设计的替代胎面模制元件的1:1比率。以该方式,可以通过调节选定和替代设计的胎面模制元件的比率控制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例如,当用替代设计的胎面模制元件替换选定设计的所有胎面模制元件时,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可以被调节到可调节范围内的初始限度或极限。此外,当用第一设计的胎面模制元件替换替代设计的所有胎面模制元件时,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可以被调节到可调节范围内的上限或极限。应当理解任何其它设计的附加替代胎面模制元件也可以用作选定设计的胎面模制元件或形成多个胎面模制元件的另一设计的任何其它胎面模制元件的替代物。
当前公开的方法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形成具有由模形成的胎面的轮胎。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轮胎模中模制轮胎形成轮胎。这样做时,胎面在附连到轮胎时被模制。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形成和模制轮胎的任何方法。例如,由加强件和未固化橡胶(其可以是天然的和/或合成的)的一个或多个层形成的生轮胎可以放置在轮胎模内。生轮胎可以包括围绕轮胎的外圆周环形地布置的胎面材料。一旦放置在轮胎模内,模被加热并且生轮胎放置在压力下以将各层结合在一起并且形成最后、固化轮胎。
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包括胎面模的模中模制胎面执行形成轮胎。如例如当形成翻新轮胎时,模制胎面随后用于形成轮胎。当形成翻新轮胎时,胎面结合到预固化轮胎胎体。可以使用形成翻新轮胎的任何已知方法。例如,粘合剂或缓冲胶(其包括任何天然或合成橡胶)的层可以施加到胎面和轮胎胎体之间的界面,并且组件可以放置到固化包络中并且在真空下放置。包络组件然后可以放置在固化容器(例如,高压釜)内并且在压力下加热以将胎面结合到轮胎胎体并且由此形成翻新轮胎。只要至少模制轮胎的胎面部分,轮胎就可以由形成轮胎的任何已知方法形成。应当理解轮胎可以是任何已知轮胎,无论这样的轮胎是充气轮胎还是非充气轮胎。
这样的方法的另外实施例包括测量形成的轮胎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并且确定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是大于、小于还是近似等于轮胎的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待测量和比较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包括PRAT、PRLF和PRCF中的至少一项。测量和比较揭示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是否需要被调节以形成具有更接近地获得期望、预期和/或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的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轮胎。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轮胎沿着地面滚动时可以测量轮胎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导致轮胎的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确定轮胎的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和预期用于轮胎的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之间的近似差异。由于通过轮胎的印迹生成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因此当轮胎圆周滚动通过印迹(也就是,通过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接触区域)时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可以连续地变化。所以,当轮胎的不同部分滚动通过轮胎印迹时轮胎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受到变化。
因此,当在操作期间轮胎滚动时可以间歇地或连续地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这样做时,可以围绕轮胎的圆周测量恒定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或可变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轮胎的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可以被视为具有在被测量范围内操作的平均值,所述被测量范围具有最大和最小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而且,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可以包括目标平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目标最大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和/或目标最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最大和最小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限定轮胎的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范围。
可以领会在测量轮胎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中,可以确定围绕轮胎的圆周的轮胎胎面的仅仅一部分生成不同于期望用于轮胎的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作为响应,可以通过更换其中的特定胎面模制元件改变胎面模制腔的仅仅某个部分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
应当理解可以使用测量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任何已知方法或手段。这样的被测量参数可以与轮胎的一个或多个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比较。例如,可以通过测量由在特定竖直负荷下在测试地面上旋转的轮胎生成的扭矩确定PRAT。
应当注意当轮胎胎面滚动通过轮胎印迹时轮胎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可以围绕轮胎变化。尽管模可以形成胎面使得围绕轮胎测量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相同,但是应当理解变化可以保持在特定公差或范围内。所以,模可以具有沿着胎面模制腔的长度在特定公差或范围内大体恒定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以生成具有沿着胎面的长度的大体恒定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轮胎胎面。这样做时,模可以具有沿着胎面模制腔的长度的平均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例如在由沿着胎面模制腔长度的任何部分的最大和最小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限定的PRAT贡献的限定范围内。类似地,模制胎面和由此产生的轮胎将具有平均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所述平均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具有特定目标变化范围,其中范围例如由最大和最小目标PRAT限定。
当轮胎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被确定为具有不同于轮胎的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值(即,大于或小于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目标范围)时,调节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可以包括(1)如果轮胎的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超过轮胎的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例如,当轮胎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大于轮胎的目标最大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或平均PRAT值时),则用具有更小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至少一个其它胎面模制元件替换一个或多个胎面模制元件;或(2)如果轮胎的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超过轮胎的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例如,当轮胎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小于轮胎的目标最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或平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时),则用具有更大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至少一个其它胎面模制元件替换一个或多个胎面模制元件。如果确定轮胎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近似或接近等于轮胎的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或目标平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和/或可用或预选胎面模制元件的任何替换将不提供更接近轮胎的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则不执行替换。应当理解正被替换的胎面模制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具有零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或非零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
由于多个胎面模制元件可以包括不同尺寸和/或形状的元件,因此在为了改变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而替换胎面模制元件中,具有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胎面模制元件可以替换相同尺寸和形状的胎面模制元件。因此,具有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可替换胎面模制元件被说成物理可互换。
一旦调节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可以通过使用经调节的模形成轮胎,并且确定轮胎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是大于、小于还是近似等于轮胎的预期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以确保对模的调节是足够的,或确定是否需要或期望对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进一步调节,而形成随后的轮胎。
应当理解可以通过在轮胎胎面中形成一个或多个新横向沟槽获得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胎面模制元件。特别地,远离轮胎的横向中心线延伸的沿着胎面的宽度的一个或多个横向沟槽的布置生成围绕轮胎印迹的特定力矩。应当注意横向沟槽离胎面横向中心线布置越远,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生成增加。类似地,由于模是胎面的负或凸形状,因此当横向沟槽模制构件离模的胎面模制腔的横向中心线更远布置时胎面模制元件的PRAT(或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增加。因此,一些实施例提供通过配置替换胎面模制元件以在胎面中形成横向沟槽而获得替换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的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应当理解任何横向沟槽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延伸横越胎面的宽度。而且,当提供多个沟槽时,沟槽可以保持分离和独立,或者可以交叉以形成连续至少部分地延伸横越胎面的宽度的连续横向沟槽。
作为另一例子,可以通过调节或改变一个或多个横向沟槽的某些特征或特性获得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特别地,通过配置替代胎面模制元件以形成与由选定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在胎面中形成的横向沟槽不同的横向沟槽而获得替代胎面模制元件中的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论述通过改变横向沟槽的设计生成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
参考附图,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并且特别参考图1,提供具有形成胎面模制腔14的多个胎面模制元件12的示例性轮胎模10。在轮胎模中,胎面模制腔形成轮胎模制腔16的一部分,所述轮胎模制腔配置成也接收、成形和形成轮胎的其它部分,如相对的轮胎侧壁。根据当前公开的方法,图1的模10用于形成示例性轮胎,如图2中所示的轮胎40。
轮胎40包括胎面42,所述胎面具有带有接地表面46的外、接地侧44。借助于与轮胎40模制,胎面42和接地侧44具有围绕轮胎环形地延伸的长度。应当注意图1中所示的模10包括在胎面模制腔16的长度向方向上延伸的纵向沟槽形成构件30以便用于形成轮胎胎面42中的示例性纵向沟槽48,如图2中所示。应当理解胎面42可以呈现多个配置中的任何一个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由于胎面模制腔形成胎面的负或凸形状,因此当相对于胎面模制腔描述或限定模特征时,应当理解可以相对于由本文中所述的任何模形成的胎面或轮胎描述或限定相应胎面特征。此外,胎面的长度向、宽度向和深度向方向与胎面模制腔的相应长度向、宽度向和深度向方向相互对应。例如,胎面的长度向或纵向方向沿着平行于胎面的横向中心线的胎面的长度延伸。例如,当胎面模制到环形轮胎时长度向方向可以是圆周的,或者当胎面在平坦胎面模中模制时长度向方向可以是线性的。胎面的宽度向方向相对于胎面的长度向方向或长度沿着胎面的宽度横向地延伸。胎面的深度向方向横切过胎面厚度延伸。长度向、宽度向和深度向方向延伸使得每个垂直于其它。
例如,模10显示为分段模,其中模腔由在模打开和闭合操作期间径向可移位的多个模部段18形成。然而,可以使用任何已知模类型。例如,模可以包括具有相对半部的蛤壳型模,其中在模打开和闭合操作期间相对半部相对于轮胎轴向地平移。然而应当理解模10可以替代地形成胎面模,其可以模制具有线性地或环形地延伸的长度的胎面。因而,胎面模制腔可以存在而没有配置成接收轮胎的其它部分的其它模腔部分。
胎面模制元件布置在模内以形成胎面模制腔的长度并且因此形成胎面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胎面模制元件布置在沿着胎面模制腔的长度并且在长度向方向上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阵列中。例如,参考图1,多个示例性胎面模制元件12布置在一对阵列20中。每个阵列在胎面模制腔14的长度向方向L14上,并且实际上在模制胎面的长度向方向L14上延伸。阵列20沿着模分型线PL可分离。
应当理解横向相邻的胎面模制元件或阵列的纵向或长度向对准可以根据需要变化。例如,参考图1,胎面模制元件12可以在胎面模制腔14的纵向方向L14上移位。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7和8中的例子所示,胎面模制元件12可以在胎面模制腔的纵向方向L14上对准使得该对的每个胎面模制构件的整个长度横向地彼此相邻。换句话说,胎面模制元件的横向相邻阵列可以纵向地对准,如图1和7中的例子所示。
也应当理解多个胎面模制元件可以设计成使得一个或多个胎面模制元件横向地布置以延伸横越胎面模制腔的全宽度以模制胎面的全宽度。例如,参考图1,每个胎面模制元件具有宽度W12使得多个胎面模制元件12形成横向相邻的胎面模制元件的多个对。每个这样的对包括胎面模制元件,该胎面模制元件与另一胎面模制元件横向相邻地布置以一起延伸横越胎面模制腔14的全宽度W14以便形成相应胎面的全宽度。两个或更多个横向相邻的胎面模制元件可以配置成延伸横越胎面模制腔的全宽度以便形成胎面的全宽度。此外,延伸横越胎面模制腔的全宽度的两个或更多个胎面模制元件的横向布置可以包括相同设计的或两个或更多个不同设计的、胎面模制元件。例如,布置的两个或更多个胎面模制元件的每一个可以具有相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或者可以具有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
如上所述,在任何时间,模可以包括具有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一个或多个不同设计的多个胎面模制元件。与另一胎面模制元件可互换的具有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胎面模制元件在本文中被称为替代胎面模制元件。应当理解可以提供一个以上替代胎面模制元件设计使得不同的替代胎面模制元件设计的每一个具有不同的、可互换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例如,参考图1,多个胎面模制元件包括第一设计的一个或多个选定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121A、121B,第二设计的一个或多个选定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122A、122B,以及替代设计的一个或多个替代胎面模制元件12XA、12XB
因此,可以说胎面模制元件121A形成一对胎面模制元件121A、121B中的一个并且替代胎面模制元件12XA形成一对替代胎面模制元件12XA、12XB中的一个。每一对中的胎面模制元件可以并排布置以延伸横越胎面模制腔的全宽度的至少一部分或大部分以形成胎面的接地侧的宽度的至少一部分。因而,每个替代胎面模制元件12XA、12XB可以与每个相应阵列20中的相应的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121A、121B可互换。所以,由于用替代胎面模制元件替换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或反之)改变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因此应当理解选定和替代设计提供不同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例如,选定和替代设计中的一个具有非零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而另一个可以具有任何其它非零或零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在另一例子中,替代设计可以具有预定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所述预定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具有等于正被替换的设计的预定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绝对值。
结合图3和5进一步描述总模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调节。参考图3,显示在模内重复的胎面模制元件12的图案化布置。元件的图案形成具有第一设计的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121、第二设计的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122和替代设计的替代胎面模制元件12X的单阵列或系列20。至少元件121和122提供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其中替代胎面模制元件12X与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121可互换。所以,为了改变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胎面模制元件121、12X中的一个可以用另一个替换。现在参考图5,图3中的布置的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121已用替代胎面模制元件12X更换以改变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应当理解可以提供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121的多个替代设计,每个具有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从而进一步改变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而且,第二设计的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122的一个或多个替代设计也可以被提供以进一步提供模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可调节性。
应当注意图3中所示的模包括具有相等数量的选定可移除和替代胎面模制元件121、12X的多个胎面模制元件。如本文中所述,当选定可移除和替代胎面模制元件具有相反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时这便于相对于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在相反方向上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相等调节(即,增加和减小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
应当理解在胎面模制元件中产生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和因此获得替代设计的任何方式可以被使用。例如,可以通过将横向沟槽加入模制胎面生成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横向沟槽具有部分地或完全地纵向延伸横越胎面的宽度的长度。横向沟槽在横向方向上相对于假想线成任何角纵向地延伸,所述假想线垂直于胎面的长度向或纵向方向延伸。因而,假想线限定胎面的宽度向方向。可以领会任何一个或多个胎面模制元件可以配置成形成这样的横向沟槽。特别地,胎面模制元件包括横向沟槽形成构件以实现这样的目的。横向沟槽形成构件形成待形成的沟槽的负或凸形状,其中胎面模制元件相对于胎面模制腔布置,正如横向沟槽相对于胎面布置。
可以通过改变横向沟槽的各特征并且因此改变沿着一个或多个胎面模制元件布置的相关特征控制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例如,横向沟槽长度可以增加或减小,和/或横向沟槽位置可以变化。在另一例子中,可以通过改变限定横向沟槽的宽度的一对侧(该对侧也称为“第一”和“第二”侧)中的任何侧的斜率或倾斜角控制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由于每侧包括一个或多个侧壁,因此改变任一侧的斜率或倾斜角改变相应沟槽侧壁的斜率或倾斜角。因此,相对于模,这通过改变形成横向沟槽模制构件的宽度的一对相对侧中的任何相应侧而实现。
具体参考图3和4中所示的实施例,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121具有布置在模的横向侧上的横向沟槽模制构件22A和布置在模的另一横向侧上的横向沟槽模制构件22B。模的侧和因此胎面的侧由中心线CL分离。每个横向沟槽模制构件22A、22B具有限定构件和任何由此产生的横向沟槽的宽度的相对侧24、26。
每侧24、26包括具有由倾斜角β24、β26限定的斜率的一个或多个侧壁28,所述倾斜角相对于在胎面模制腔的深度向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线被测量(参见图4)。深度向方向垂直于胎面模制腔的长度向方向和宽度向方向两者延伸,其中宽度向方向垂直于长度向方向延伸。为了参考目的,侧24形成前侧并且侧26形成在轮胎胎面中形成的横向沟槽的后侧。当轮胎滚动时,前侧是进入轮胎和接地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的横向沟槽的第一部分,而横向沟槽的后侧是进入接触区域的一对侧中的最后侧。接触区域也可以被称为接地面或轮胎印迹。
如图3和4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不同设计的胎面模制元件。如图4中进一步所示,每个横向沟槽形成构件22A、22B的前侧倾斜角β24和后侧倾斜角β26是不同的,由此提供胎面模制元件121、12X的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应当注意在提供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中,仅仅前侧或后侧倾斜角可以在横向沟槽形成构件22A、22B之间变化,如果提供两个横向沟槽形成构件的话。
应当理解胎面模制元件设计可以根据需要在任何期望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上不同。例如,继续参考图3和4,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121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可以在值上与替代胎面模制元件12X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相反。尽管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这可以通过改变元件121、12X之间的各种特征中的任何一个而获得,但是也可以通过提供横向沟槽形成构件22A、22B之间的相同、但是相反布置的倾斜角而获得相反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特别地,对于每个元件121、12X,横向沟槽形成构件22A的前侧倾斜角β24和沟槽形成构件22B的后侧倾斜角β26在绝对值上相等。类似地,横向沟槽形成构件22A的后侧倾斜角β26和沟槽形成构件22B的前侧倾斜角β24在绝对值上相等。
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横向沟槽(或限定沟槽的宽度的它的任何侧)沿着胎面的宽度横向地延伸的方向控制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任何一个或多个横向沟槽从在胎面的宽度向方向上延伸的假想参考线(即,其中假想参考线垂直于胎面的纵向方向和深度向方向延伸)偏离的角控制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
在如图7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各种胎面模制元件。胎面模制元件可以包括多对横向相邻的胎面模制元件,即,第一对121A、121B,第二对122A、122B,和第三对123A、123B。应当注意第一和第三对包括部分地延伸横越胎面模制腔的宽度并且布置在胎面模制腔的横向侧之一上的仅仅一个横向沟槽形成构件22。胎面模制元件的第二对122A、122B一起形成纵向地延伸横越胎面模制腔的全宽度的单个横向沟槽。
参考图8,通过改变横向沟槽形成构件的每一个相对于胎面模制腔的宽度向方向纵向地延伸的角调节图7中的模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可以通过改变横向沟槽形成构件的任何侧24、26纵向地延伸横越胎面模制腔的宽度的角α24、α26实现改变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这可以通过用相应的替代胎面模制元件12X,1A、12X,2A、12X,2B和12X,3B替换胎面模制元件121A、122A、122B和123B而实现。应当注意,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横向沟槽形成构件的长度可以已被改变。而且,应当理解一个或多个横向沟槽可以已被加入任何元件,例如元件121B和123A。还应当理解横向沟槽形成构件的任何侧的倾斜可以改变。
当前公开的发明预料通过用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调节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具有与正被替代的每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不同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为了控制帘布层转向效应,可以使用具有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以该方式,当轮胎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从轮胎的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特性充分偏离时可以根据需要并且根据任何已知方法调节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
例子:
如图10中所示提供第一模(或“参考”),其具有带有相等PRAT贡献的示例性元件A、B、C。所以,ABCACB的PRAT=-3N-m,每个元件贡献大约-3N-m。
如图11中所示提供第二模,A元件由相等数量的-8N-m的A-元件和+2N-m的A+元件替换。A+和A-元件设计成与参考相比具有±6°Psi 3。B和C元件均贡献-3N-m。所以,A-BCA+CB的PRAT=-3N-m。
因此,尽管两个示例性模具有相同PRAT,但是第二模可以容易地改变以获得期望PRAT值。附加的A+和A-元件可以构造成允许组合的范围。应当理解模不限于本文中所示的三个元件并且选定元件的PRAT(和其它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不限于本文中提供的值。这样的组合和值作为例子被提供以举例说明现有的模可以容易地被修改而不损害生产能力。可以在模的寿命期间进行改变以获得一个或多个期望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如PRAT。
例子:
在图12中显示图11的模布置的第一示例性改变。为了实现全正PRAT调节,-8N-m的示例性元件A-由+2N-m的示例性元件A+替换。B和C元件均贡献-3N-m。所以,A+BCA+CB的PRAT=-1.3N-m
例子:
在图13中显示图11的模布置的第二示例性改变。为了实现全负PRAT调节,+2N-m的示例性元件A+由相等数量的-8N-m的示例性元件A-替换。B和C元件均贡献-3N-m。所以,A-BCA-CB的PRAT=-4.7N-m。
所以,具有不同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胎面模制元件可以彼此交换以调节或改变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这样的交换(或增加、减少或替换)可以仅仅沿着模的一部分实现。这样做时,尽管应当领会一个以上胎面模制元件可以替换单个胎面模制元件,但是单个胎面模制元件可以替换不同设计的单个胎面模制元件。在调节轮胎中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方法中,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必要时可以增加或减小以达到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从而获得等于、近似等于或以另外方式接近地表示轮胎的目标或预期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的轮胎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值。
在用于调节具有由模形成的胎面的轮胎中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系统中,可以提供如当前公开的至少一个模。每个这样的模可以包括胎面模制腔,一系列可互换胎面模制元件沿着所述胎面模制腔的至少一部分布置。用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至少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可以实现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调节。在这样的系统中,任何选定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可以与一个或多个非选定替代可移除元件可互换。这样的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工作站,所述工作站具有在那里的模以便执行当前公开的方法。包含多个模工作站的系统可以将当前公开的模和方法与其它各种模和模制方法组合。这样的组合可以增加生产能力,同时实现模调节,如本文中当前教导的。
也可以预料当前公开的发明提供可修改的模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现有的模的仅仅部分需要被调节以获得总期望谐波分布。可以基于由选定胎面模制元件生成的轮胎噪声的优选特性修改轮胎噪声序列。所以能够减小由轮胎的频谱显示的噪声产生峰值的幅度并且在大频带上分配该能量(即,接近“白噪声”)。当在元件(即,节距)中产生变化时,节距可以布置成解决扭转振动并且衰减与其关联的胎面噪声。用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或增加、减少和/或交换)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此实现由其形成的至少一个轮胎噪声序列的调节。因此,在围绕轮胎的圆周分布中,节距分隔序列可以选择性地布置成衰减可归因于节距振动的共振。一个元件可以不同于相邻元件,和/或图案可以不同于相邻图案。例如,相邻图案可以在每个图案中的元件的数量和/或每个图案中的元件的布置上不同。当这样的参数需要调节(与声学性能的调节一起或独立于声学性能的调节)时,这可以实现而不牺牲必要的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并且不发生新模的投资。
本文中公开的尺寸和值不应当被理解为严格地限制到所述的确切数值。相反地,除非另外指出,每个这样的尺寸旨在表示所述值和该值周围的功能等效范围。例如,公开为“40mm”的尺寸旨在表示“大约40mm”。而且,本文中公开的尺寸和值不限于测量的指定单位。例如,用英制单位表达的尺寸被理解为包括以米制和其它单位表示的等效尺寸(例如,公开为“1英寸”的尺寸旨在表示“2.5cm”的等效尺寸)。
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方法”或“过程”指的是可以按照不同于所示的其它顺序被执行而不脱离当前公开的发明的范围的一个或多个步骤。而且,一些步骤可以是可选的并且可以被省略。步骤的任何序列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旨在将本文中所述的方法限制到任何特定序列,也不旨在排除增加步骤、省略步骤、重复步骤或同时执行步骤。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方法”或“过程”可以包括至少由一个电子或基于计算机的装置执行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所述装置具有处理器以便执行执行步骤的指令。
术语“一”和词语的单数形式应当被认为包括相同词语的复数形式,使得术语表示提供一个或多个某物。术语“至少一个”和“一个或多个”可互换地使用。描述为“在a和b之间”的范围包括“a”和“b”的值。
本文中引用的每个文献(包括任何交叉引用或相关专利或申请)由此通过引用完整地合并于本文中,除非明确地排除或另外限制。任何文献的引用不是承认它相对于本文中公开或要求权利的任何发明是现有技术或它单独地或在与任何其它一个或多个参考文献的任何组合中教导、暗示或公开任何这样的发明。此外,在该文献中的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与通过引用合并的文献中的相同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矛盾的情况下,在该文献中指定给该术语的含义或定义应当占主导。
尽管已示出和描述公开的装置的特定实施例,但是将理解可以进行各种变化、添加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因此,除了附带的权利要求中所述的以外,不应当对当前公开的发明的范围强加限制。

Claims (30)

1.一种模,用于调节具有由所述模形成的胎面的轮胎中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所述模包括:
限定所述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多个胎面模制元件,所述多个胎面模制元件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
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每个元件具有预定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和
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具有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的预定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不同的预定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
其中用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实现所述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其中所述轮胎的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与所述轮胎的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比较,并且待测量和比较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包括帘布层转向效应残余回正扭矩、帘布层转向效应残余横向力和帘布层转向效应残余转向力中的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所述模包括可互换胎面模制元件,其中:
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一个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增加所述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并且
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另一个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减小所述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其中:
如果所述轮胎的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超过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则用具有更小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所述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并且
如果所述轮胎的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超过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则用具有更大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所述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其中:
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一个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包括负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并且
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另一个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包括正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的预定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具有等于正被替换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的每一个的预定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绝对值。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其中用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实现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形成的至少一个轮胎噪声序列的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配置成形成所述胎面中的横向沟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配置成形成所述胎面中的横向沟槽,所述横向沟槽不同于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在所述胎面中形成的横向沟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其中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形成的横向沟槽和配置成由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形成的横向沟槽之间的差异由以下方式之一实现:
改变每个横向沟槽从假想参考线偏离的角,所述假想参考线在所述胎面的宽度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垂直于所述胎面的横向中心线;和
改变布置在横向沟槽的相对侧的一对沟槽侧壁中的至少一个沟槽侧壁的倾斜角,所述倾斜角从假想参考线被测量,所述假想参考线在胎面厚度的深度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垂直于所述胎面的长度向方向和宽度向方向两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其中:
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的每一个配置成形成在所述胎面的横向中心线的一侧并且至少部分地延伸横越其宽度的横向沟槽,和在所述横向中心线的另一侧并且至少部分地延伸横越其宽度的另一横向沟槽;并且
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形成的横向沟槽中的至少一个不同于由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形成的相应横向沟槽。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的每一个部分地延伸横越胎面模制腔的全宽度以形成所述胎面的接地侧的至少一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模,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形成至少一对胎面模制元件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形成至少一对替代胎面模制元件,并且其中每一对的胎面模制元件连续地布置以延伸横越所述胎面模制腔的大致全宽度并且由此形成所述胎面的接地侧的至少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的横向沟槽交叉以形成连续横向沟槽。
15.一种方法,用于调节轮胎中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至少一个模;
形成具有由所述模形成的胎面的至少一个轮胎;
确定所述轮胎的一个或多个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
将所述一个或多个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与所述轮胎的相应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比较;以及
如果所述一个或多个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不同于所述相应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则通过用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调节所述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待测量和比较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包括帘布层转向效应残余回正扭矩、帘布层转向效应残余横向力和帘布层转向效应残余转向力中的至少一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提供可互换胎面模制元件,其中:
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一个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增加所述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并且
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另一个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减小所述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轮胎的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超过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则用具有更小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所述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并且
如果所述轮胎的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超过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则用具有更大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所述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一个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包括负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并且
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另一个的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包括正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具有预定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所述预定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具有等于正被替换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的每一个的预定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绝对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用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实现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形成的至少一个轮胎噪声序列的调节。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配置成形成所述胎面中的横向沟槽。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
形成所述胎面中的横向沟槽,所述横向沟槽不同于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在所述胎面中形成的横向沟槽;
通过以下方式之一配置将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形成的横向沟槽和将由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形成的横向沟槽之间的差异:
改变每个横向沟槽从假想参考线偏离的角,所述假想参考线在所述胎面的宽度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垂直于所述胎面的横向中心线;和
改变布置在横向沟槽的相对侧的一对沟槽侧壁中的至少一个沟槽侧壁的倾斜角,所述倾斜角从假想参考线被测量,所述假想参考线在胎面厚度的深度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垂直于所述胎面的长度向方向和宽度向方向两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的每一个配置成形成在所述胎面的横向中心线的一侧并且至少部分地延伸横越其宽度的横向沟槽,和在所述横向中心线的另一侧并且至少部分地延伸横越其宽度的另一横向沟槽;
其中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形成的横向沟槽中的至少一个不同于由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形成的相应横向沟槽。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延伸横越胎面模制腔的全宽度以形成所述胎面的接地侧的至少一部分。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形成至少一对胎面模制元件;并且
用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形成至少一对替代胎面模制元件;
其中每一对的胎面模制元件连续地布置以延伸横越所述胎面模制腔的大致全宽度并且由此形成所述胎面的接地侧的至少一部分。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的横向沟槽交叉以形成连续横向沟槽。
2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重复可互换胎面模制元件的调节直到被测量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近似等于所述轮胎的目标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
29.一种系统,用于调节具有由模形成的胎面的轮胎中的一个或多个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所述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至少一个模,每个模具有胎面模制腔,一系列可互换胎面模制元件沿着所述胎面模制腔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使得用至少一个替代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替换至少一个或多个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实现所述模的总帘布层转向效应贡献的调节。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任何选定可移除胎面模制元件与一个或多个非选定替代可移除元件可互换。
CN201380045857.9A 2012-12-28 2013-12-06 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模内调节 Active CN1046028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46983P 2012-12-28 2012-12-28
US61/746,983 2012-12-28
PCT/US2013/073460 WO2014105386A1 (en) 2012-12-28 2013-12-06 In-mold adjustment of plysteer paramet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2883A CN104602883A (zh) 2015-05-06
CN104602883B true CN104602883B (zh) 2017-10-24

Family

ID=51021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5857.9A Active CN104602883B (zh) 2012-12-28 2013-12-06 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模内调节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950448B2 (zh)
EP (1) EP2938474B1 (zh)
JP (1) JP6033960B2 (zh)
KR (1) KR101759510B1 (zh)
CN (1) CN104602883B (zh)
BR (1) BR112015004749A2 (zh)
IN (1) IN2015DN02118A (zh)
MX (1) MX2015005907A (zh)
RU (1) RU2015108803A (zh)
WO (1) WO2014105386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0796A (en) * 1996-01-17 1998-10-13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tread element mold chamfer to modify RCF and/or RSAT using the existing mold
CN101224541A (zh) * 2008-02-05 2008-07-23 揭阳市天阳模具有限公司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花纹扇形块的精确制造方法
CN201205744Y (zh) * 2008-04-07 2009-03-11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巨型轮胎活络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62861A (en) 1969-01-14 1971-02-16 Uniroyal Inc Tire mold with removable inserts
JPH02270609A (ja) * 1989-04-13 1990-11-05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タイヤ
JPH03186405A (ja) * 1989-12-14 1991-08-1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DE69304021T2 (de) 1992-11-20 1996-12-19 Sumitomo Rubber Ind Verfahren zur Auswahl eines Laufflächenprofils, der ein Schräglaufen des Fahrzeuges verhindert
DE69303354T2 (de) 1992-12-30 1996-11-14 Michelin Rech Tech Lauffläche, die das Restausrichtsmoment ausgleicht
JP3749348B2 (ja) * 1997-05-06 2006-02-2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用加硫金型
DE60018813T2 (de) 1999-01-13 2006-03-30 Bridgestone Corp. Reifen mit hervorragender Lenkungstabilität
JP2001219715A (ja) * 1999-01-13 2001-08-14 Bridgestone Corp 操縦安定性にすぐれる空気入りタイヤ
US6695024B2 (en) * 2001-08-03 2004-02-24 Bridgestone/Firestone North American Tire, Llc Pneumatic tire having tapered tie bars
US7090735B2 (en) 2001-08-06 2006-08-15 Bridgestone/Firestone North American Tire, Llc Method of compensating for residual aligning torque (RAT)
US8447578B2 (en) * 2008-05-07 2013-05-21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Method of designing a tire having a target residual aligning torque
JP5529643B2 (ja) * 2010-06-22 2014-06-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に文字列を表示する方法
US20120067477A1 (en) * 2010-09-17 2012-03-22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tread having asymmetric chamfer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0796A (en) * 1996-01-17 1998-10-13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tread element mold chamfer to modify RCF and/or RSAT using the existing mold
CN101224541A (zh) * 2008-02-05 2008-07-23 揭阳市天阳模具有限公司 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花纹扇形块的精确制造方法
CN201205744Y (zh) * 2008-04-07 2009-03-11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巨型轮胎活络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59510B1 (ko) 2017-07-19
JP6033960B2 (ja) 2016-11-30
JP2015530945A (ja) 2015-10-29
US20150246466A1 (en) 2015-09-03
EP2938474A1 (en) 2015-11-04
IN2015DN02118A (zh) 2015-08-14
BR112015004749A2 (pt) 2017-07-04
WO2014105386A1 (en) 2014-07-03
EP2938474B1 (en) 2019-12-04
EP2938474A4 (en) 2016-07-20
CN104602883A (zh) 2015-05-06
RU2015108803A (ru) 2017-02-01
MX2015005907A (es) 2015-09-23
KR20150045497A (ko) 2015-04-28
US9950448B2 (en) 2018-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93040B2 (en) Composite layer tire
CN108698345B (zh) 具有可变剪切元件的轮胎
EP2376296B1 (en) Tyre for two-wheeled vehicle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20073725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discharge of fluids during a process for vulcanization and molding of a green tire and tire for vehicle wheels
US11904561B2 (en) Tire with shaped tread
CN104602883B (zh) 帘布层转向效应参数的模内调节
EP330294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tread splicing
CN105793006B (zh) 力变化谐波的模内优化
EP3397472B1 (en) Tire with pre-formed ribbon tread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EP2393673B1 (en) Tyre for two -wheeled vehicle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131633A (zh) 起伏状的扁平模具
JP460835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5962282B2 (ja) プレキュア更生タイヤおよびプレキュア更生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H10119054A (ja) プレキュアトレッドの成形金型及び製造方法
JP6074931B2 (ja) プレキュア更生タイヤ、プレキュアトレッドおよびプレキュア更生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EP3727819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mousse for vehicle wheels
JP2023552074A (ja) エラストマー材料の二重湾曲要素を成形するための型および方法
WO2023119088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rolling resistance of a running tyr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consumption of a running vehicle
RU2505398C2 (ru) Способ армирования автомобильных шин с упругими спицами и матрица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колес
CN104640717A (zh) 具有复合带束的轮胎
KR20090047713A (ko) 자동차용 타이어의 제조 방법
KR20050121948A (ko) 용접된 벨트를 갖는 공기입 타이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04

Address after: French Clermont Ferrand

Applicant after: Compagnie General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Address before: French Clermont Ferrand

Applicant before: Compagnie General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Applicant before: Michelin Research &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