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4670B - 用于执行装置到装置发现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执行装置到装置发现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84670B CN104584670B CN201380044165.2A CN201380044165A CN104584670B CN 104584670 B CN104584670 B CN 104584670B CN 201380044165 A CN201380044165 A CN 201380044165A CN 104584670 B CN104584670 B CN 1045846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covery
- network
- service
- signal
- wtru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6—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dis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描述了用于执行装置到装置(D2D)发现的方法和设备。服务发现过程可包括可发现装置(例如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通过无线连接发送用于无线电资源的发现请求,以便为了执行用于给定服务的射频(RF)邻近检测的传输。WTRU可从网络接收包括用于RF邻近检测的配置的发现响应,该配置可与服务相关联。用于RF邻近的配置可通过专用信令(例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接收,特别是对于可发现WTRU来说。用于RF邻近的配置可在广播信道(例如发现共享信道(DISCH))上接收,特别是对于监视WTRU来说,并且可包括每一个与RF邻近检测配置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服务标识,或有效性信息和测量配置。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8月23日申请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692,556、 2013年1月15日申请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752,830和2013年8月7 日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63,260的权益,其内容以全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此。
背景技术
邻近服务(ProSe)可支持蜂窝技术生态系统中的装置到装置(D2D) 通信。ProSe可依靠两个或更多个装置(例如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用户设备(UE)、移动站)之间的邻近性,并且允许特定的商业和社交应用、网络卸载或公共安全直接通信。其他选项,例如Wi-Fi或蓝牙,也可支持 D2D通信,但是它们可运行在免许可(license-exempt)频带,因此它们可能经受较高的干扰和较低的服务质量(QoS)。ProSe可使用D2D发现和各种通信过程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描述了用于执行装置到装置(D2D)发现的方法和设备。服务发现过程可包括可发现的装置(例如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通过无线连接发送对无线电资源的发现请求,以便为给定服务执行射频(RF)邻近检测的传输。
服务发现过程可包括WTRU从网络接收包括用于RF邻近检测的配置的发现响应,其中配置可与相关服务相关联。用于RF邻近的配置可通过专用信令(例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接收,特别是对于可发现的WTRU来说。用于RF邻近的配置可在广播信道(例如发现共享信道 (DISCH))上得以接收,特别是对于监视WTRU来说。从广播信道接收的传输可包括每个都与RF邻近检测配置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服务标识(即与该服务相关联的传输资源),或者有效信息和测量配置。由WTRU接收的在广播信道上的传输可使用特定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RNTI)或子帧定时由PDSCH来调度。
服务发现过程可包括WTRU使用接收的用于相关服务的RF邻近检测配置发起操作。可发现的WTRU可确定它可在配置资源的有效时间期间在配置的资源上发起RF邻近检测信号的传输。监视WTRU可确定它可在配置资源的有效时间期间使用相关联的测量配置在配置的资源上发起RF邻近检测信号的接收。
服务发现过程可包括检测到用于相关服务的RF邻近信号的监视WTRU 可触发WTRU1)通过无线连接发起对相关测量对象的测量报告的传输;2) 通过无线连接发起对用于相应于给定服务的D2D会话的无线电资源配置的请求(以发起D2D数据传输);或者3)通过无线连接发起对无线电资源的请求,以便为给定服务执行RF邻近检测的传输(用于互相发现)。
服务发现过程可包括WTRU从网络接收用于D2D信道的配置。
可发现WTRU可在资源有效性期满时、在该WTRU不再认为与网络上行链路同步时或其它情况,终止RF邻近检测或终止关于邻近检测的RF信号的传输。
WTRU中的应用可通过向包括服务标识的无线模块的请求触发服务发现过程。也可应用根据发现等级和WTRU角色(例如监视、可发现的)的优先级规则。
附图说明
更详细的理解可以从下述结合附图以示例的方式给出的详细描述中得到,其中:
图1A展示了在其中一个或多个公开实施例可得以实现的示例通信系统;
图1B展示了可在图1A所示的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示例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
图1C展示了可在图1A所示的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示例无线电接入网和示例核心网;
图2A和2B示出了对网络参数的可发现和监视状态影响的示例;
图3示出了对上行链路(UL)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发现过程影响的示例;
图4示出了带内分配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专用发现信道的示例;
图5示出了带外分配的公共发现信道的示例;
图6示出了通过UL带内时分复用(TDM)分配的发现信道的示例;
图7A和7B示出了用于发现信号设计的长期演进(LTE)信号属性;
图8示出了装置到装置(D2D)下行链路(DL)或上行链路(UL)同步的示例;
图9示出了使用网络定义的时间窗的分布式D2D同步策略的示例;和
图10示出了寻求装置匿名保护(device anonymity preservation)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示出了可以在其中实施一个或多个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示例通信系统100的图示。通信系统100可以是将诸如语音、数据、视频、消息、广播等之类的内容提供给多个无线用户的多接入系统。通信系统100可以通过系统资源(包括无线带宽)的共享使得多个无线用户能够访问这些内容。例如,通信系统100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信道接入方法,例如码分多址 (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FDMA(OFDMA)、单载波FDMA(SC-FDMA)等等。
如图1A所示,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 102a,102b,102c,102d、无线电接入网络(RAN)104、核心网络106、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108、因特网110和其他网络112,但可以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涵盖任意数量的WTRU、基站、网络和/或网络元件。 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每一个可以是被配置成在无线环境中操作和/或通信的任何类型的装置。作为示例,WTRU 102a,102b,102c, 102d可以被配置成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E)、移动站、固定或移动用户单元、寻呼机、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脑、上网本、个人计算机、无线传感器、消费电子产品等等。
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基站114a和基站114b。基站114a,114b中的每一个可以是被配置成与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至少一者无线交互,以便于接入一个或多个通信网络(例如核心网络106、因特网110 和/或其他网络112)的任何类型的装置。例如,基站114a,114b可以是基站收发信站(BTS)、节点B、演进型节点B(eNB)、家用节点B(HNB)、家用eNB(HeNB)、站点控制器、接入点(AP)、无线路由器以及类似装置。尽管基站114a,114b每个均被描述为单个元件,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基站114a, 114b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互联基站和/或网络元件。
基站114a可以是RAN 104的一部分,该RAN 104还可以包括诸如站点控制器(BS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中继节点之类的其他基站和/ 或网络元件(未示出)。基站114a和/或基站114b可以被配置成传送和/或接收特定地理区域内的无线信号,该特定地理区域可以被称作小区(未示出)。小区还可以被划分成小区扇区。例如与基站114a相关联的小区可以被划分成三个扇区。由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站114a可以包括三个收发信机,即针对所述小区的每个扇区都有一个收发信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基站 114a可以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并且由此可以使用针对小区的每个扇区的多个收发信机。
基站114a,114b可以通过空中接口116与WTRU 102a,102b,102c, 102d中的一者或多者通信,该空中接口116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无线通信链路 (例如射频(RF)、微波、红外(IR)、紫外(UV)、可见光等)。空中接口 116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来建立。
更具体地,如前所述,通信系统100可以是多接入系统,并且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信道接入方案,例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 等等。例如,在RAN 104中的基站114a以及WTRU 102a,102b,102c可以实施诸如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之类的无线电技术,其可以使用宽带CDMA(WCDMA)来建立空中接口116。 WCDMA可以包括诸如高速分组接入(HSPA)和/或演进型HSPA(HSPA+) 的通信协议。HSPA可以包括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和/或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基站114a和WTRU 102a,102b,102c可以实施诸如演进型UTRA(E-UTRA)的无线电技术,其可以使用长期演进(LTE) 和/或高级LTE(LTE-A)来建立空中接口116。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基站114a和WTRU 102a,102b,102c可以实施诸如IEEE 802.16(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CDMA2000、CDMA2000 1x、CDMA2000演进数据优化(EV-DO)、临时标准2000(IS-2000)、临时标准95(IS-95)、临时标准856(IS-856)、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GSM/EDGE RAN(GERAN)等等的无线电技术。
图1A中的基站114b可以是无线路由器、家用节点B、家用e节点B或者接入点,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RAT,以便于在诸如商业处所、家庭、车辆、校园等等的局部区域的通信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站114b和 WTRU 102c,102d可以实施诸如IEEE 802.11之类的无线电技术以建立无线局域网络(WLAN)。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基站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实施诸如IEEE 802.15之类的无线电技术以建立无线个人局域网络 (WPAN)。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基站114b和WTRU 102c,102d可以使用基于蜂窝的RAT(例如WCDMA、CDMA2000、GSM、LTE、LTE-A等)以建立微微小区(picocell)和毫微微小区(femtocell)。如图1A所示,基站 114b可以具有至因特网110的直接连接。由此,基站114b不必经由核心网络106来接入因特网110。
RAN 104可以与核心网络106通信,该核心网络106可以是被配置成将语音、数据、应用程序和/或网际协议上的语音(VoIP)服务提供到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一者或多者的任何类型的网络。例如,核心网络106可以提供呼叫控制、计费服务、基于移动位置的服务、预付费呼叫、网际互联、视频分配等,和/或执行高级安全性功能,例如用户认证。尽管图 1A中未示出,需要理解的是RAN 104和/或核心网络106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RAN进行通信,这些其他RAT可以使用与RAN 104相同的RAT或者不同的RAT。例如,除了连接到可以采用E-UTRA无线电技术的RAN 104,核心网络106也可以与使用GSM无线电技术的其他RAN(未显示)通信。
核心网络106也可以用作WTRU 102a,102b,102c,102d接入PSTN 108、因特网110和/或其他网络112的网关。PSTN 108可以包括提供普通老式电话服务(POTS)的电路交换电话网络。因特网110可以包括互联计算机网络以及使用公共通信协议的装置的全球系统,所述公共通信协议例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网际协议(IP)套件的中的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和IP。网络112可以包括由其他服务提供方拥有和/或运营的无线或有线通信网络。例如,网络112可以包括连接到一个或多个RAN的另一核心网络,这些RAN可以使用与RAN104相同的RAT或者不同的RAT。
通信系统100中的WTRU 102a,102b,102c,102d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可以包括多模式能力,即WTRU 102a,102b,102c,102d可以包括用于通过不同通信链路与不同的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多个收发信机。例如,图1A 中所示的WTRU 102c可以被配置成与使用基于蜂窝的无线电技术的基站 114a进行通信,并且与使用IEEE 802无线电技术的基站114b进行通信。
图1B示出了可以在图1A所示系统100中使用的示例WTRU 102。如图1B所示,WTRU102可以包括处理器118、收发信机120、发射/接收元件(例如天线)122、扬声器/麦克风124、键盘126、显示屏/触摸板128、不可移动存储器130、可移动存储器132、电源134、全球定位系统(GPS) 芯片组136和外围设备138。需要理解的是,在与以上实施方式保持一致的同时,WTRU 102可以包括上述元件的任何子组合。
处理器118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常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处理器、与DSP核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电路、其他任何类型的集成电路(IC)、状态机等。处理器118可以执行信号编码、数据处理、功率控制、输入/输出处理和/或使得WTRU 102能够操作在无线环境中的其他任何功能。处理器118可以耦合到收发信机120,该收发信机 120可以耦合到发射/接收元件122。尽管图1B中将处理器118和收发信机 120描述为独立的组件,处理器118和收发信机120可以被一起集成到电子封装或者芯片中。
发射/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成通过空中接口116将信号发送到基站 (例如基站114a),或者从基站(例如基站114a)接收信号。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发射/接收元件122可以是被配置成传送和/或接收RF信号的天线。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发射/接收元件122可以是被配置成传送和/或接收例如IR、UV或者可见光信号的发射器/检测器。仍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发射/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成发送和接收RF信号和光信号两者。发射/接收元件122可以被配置成传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的任意组合。
此外,尽管发射/接收元件122在图1B中被描述为单个元件,但是WTRU 102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发射/接收元件122。更特别地,WTRU 102可以使用MIMO技术。由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WTRU 102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发射/接收元件122(例如多个天线)以用于通过空中接口116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
收发信机120可以被配置成对将由发射/接收元件122发送的信号进行调制,并且被配置成对由发射/接收元件122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如上所述, WTRU 102可以具有多模式能力。由此,收发信机120可以包括多个收发信机以用于使得WTRU 102能够经由多RAT进行通信,例如UTRA和IEEE 802.11。
WTRU 102的处理器118可以被耦合到扬声器/麦克风124、键盘126和 /或显示屏/触摸板128(例如,液晶显示器(LCD)单元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单元),并且可以从上述装置接收用户输入数据。处理器 118还可以向扬声器/麦克风124、键盘126和/或显示屏/触摸板128输出用户数据。此外,处理器118可以访问来自任何类型的合适的存储器中的信息,以及向任何类型的合适的存储器中存储数据,所述存储器例如可以是不可移动存储器130和/或可移动存储器132。不可移动存储器130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硬盘或者任何其他类型的存储器存储装置。可移动存储器132可以包括用户标识模块(SIM)卡、记忆棒、安全数字(SD)存储卡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18可以访问来自物理上未位于WTRU 102上而位于例如服务器或者家用计算机(未示出)上的存储器的数据,以及向上述存储器中存储数据。
处理器118可以从电源134接收功率,并且可以被配置成将功率分配给 WTRU 102中的其他组件和/或对至WTRU 102中的其他组件的功率进行控制。电源134可以是任何适用于给WTRU 102加电的装置。例如,电源134 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干电池(镍镉(NiCd)、镍锌(NiZn)、镍氢(NiMH)、锂离子(Li-ion)等)、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处理器118还可以耦合到GPS芯片组136,该GPS芯片组136可以被配置成提供关于WTRU 102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例如经度和纬度)。作为来自GPS芯片组136的信息的补充或者替代,WTRU 102可以通过空中接口116从基站(例如基站114a,114b)接收位置信息,和/或基于从两个或更多个相邻基站接收到的信号的定时来确定其位置。在与实施方式保持一致的同时,WTRU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位置确定方法来获取位置信息。
处理器118还可以耦合到其他外围设备138,该外围设备138可以包括提供附加特征、功能性和/或无线或有线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模块。例如,外围设备138可以包括加速度计、电子指南针(e-compass)、卫星收发信机、数码相机(用于照片或者视频)、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振动装置、电视收发信机、免持耳机、蓝牙○R模块、调频(FM)无线电单元、数字音乐播放器、媒体播放器、视频游戏播放器模块、因特网浏览器等等。
图1C示出了可以在图1A所示系统100中使用的示例RAN 104和核心网106。如上所述,RAN 104可使用E-UTRA无线电技术通过空中接口116 来与WTRU 102a、102b、102c进行通信。该RAN 104还可与核心网106进行通信。
RAN 104可以包含e节点B 140a、140b、140c,应该理解的是RAN 104 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e节点B和RNC而仍然与实施方式保持一致。e节点B 140a、140b、140c每个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收发信机,该收发信机通过空中接口116来与WTRU 102a、102b、102c通信。在一个实施方式中,e节点B 140a、140b、140c可以实施MIMO技术。由此,e节点B 140a例如可以使用多个天线向WTRU 102a传送无线信号,并从WTRU 102a接收无线信号。
该e节点B 140a、140b、140c中的每一个可与特定小区(未示出)关联,并可配置为处理无线电资源管理决策、切换决策、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的用户调度等。如图1C所示,e节点B 140a、140b、140c可以通过X2接口相互通信。
图1C中所示的核心网106可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42、服务网关144和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146。虽然将上述各个组件表示为核心网106的一部分,但应当可以理解的是,任何一个组件都可由核心网运营商以外的实体拥有和/或操作。
MME 142可以通过S1接口连接至RAN 104中的e节点B 140a、140b、 140c中的每一个,并可用作控制节点。例如,MME 142可以用于对WTRU 102a、102b、102c的用户认证、承载激活/去激活、在WTRU 102a、102b、 102c的初始连接期间选择特定服务网关等。MME 142还可提供控制平面功能,用于在RAN 104和使用其他无线电技术,例如GSM或WCDMA的RAN 之间进行切换。
服务网关144可以通过S1接口连接至RAN 104中的e节点B 140a、 140b、140c中的每一个。服务网关144通常可以向/从WTRU 102a、102b、 102c路由和转发用户数据分组。服务网关144还可执行其他功能,例如在e 节点B间的切换期间锚定用户面,当下行链路数据可用于WTRU 102a、102b、 102c时触发寻呼、管理和存储WTRU 102a、102b、102c上下文等。
服务网关144还可连接至PDN网关146,该PDN网关可向WTRU 102a、 102b、102c提供对分组交换网络的接入,例如因特网110,从而便于WTRU 102a、102b、102c与IP使能设备之间的通信。
核心网106可以便于与其他网络的通信。例如,核心网106可以向WTRU 102a、102b、102c提供对电路交换网络的接入,例如PSTN 108,以便于WTRU 102a、102b、102c与传统陆线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核心网106可以包括IP网关(例如,IP多媒体子系统(IMS)服务器),或可以与该IP网关进行通信,该IP网关用作核心网106与PSTN 108之间的接口。此外,核心网106可以向WTRU 102a、102b、102c提供对网络112的接入,该网络112 可以包括由其他服务提供商拥有/操作的有线或无线网络。
对从蜂窝技术生态系统接收邻近服务(ProSe)的关注日益增加。ProSe 可依靠两个或更多个装置(例如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用户设备 (UE)、移动站)之间的邻近性,并允许特定的商业和社交应用、网络卸载或公共安全直接通信。
其它的选项,例如Wi-Fi或蓝牙,可允许两个装置之间的直接通信 (D2D),但是它们工作在免许可频带上,因此它们可能经受较高的干扰和较低的服务质量(QoS)。并且,蜂窝技术可允许D2D通信的网络控制。这对减少设备的扫描时间从而减少它们的功耗特别有益。然而,这在由中央基础设施提供的链路安全等级方面也可以是有益的。相同的资源可被重用于 D2D,并且基础设施模式可在每个模式间干扰等级的紧密控制下得以实施。并且,向蜂窝技术增加D2D能力对公共安全应用将是有益的。相同的技术可被用于直接或D2D模式中的本地呼叫(例如目前可通过陆地中继无线电 (TETRA)获得的),但是还可允许通过相同的装置接入国家蜂窝网络。这可产生规模经济。两种能力的紧密整合可在重大灾害的情况下改善响应时间和协作。
ProSe可要求D2D发现和通信过程,因此每个过程可互相独立地得以使用。在此描述了使用新D2D发现功能的方法和设备,其中可允许一个或若干监视装置识别一个或若干可发现装置。该新D2D发现功能可以应用级别或以网络级别来触发,以确保发现服务连续性、优化服务和RF标识之间的映射、在发现过程中控制优先级等级、在移动情况下控制发现以及控制涉及多个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发现过程。
此后,术语“装置”可不限制其应用性的包含诸如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WTRU)、用户设备(UE)、移动装置或网络节点、任意应用或用户、客户端、网络适配器或其任意组合这样的任意实体。通过扩展,装置还可不限制其应用的包含固定或移动中继、毫微微小区、小型小区和家用演进型Node-B (HeNB)。
此后,术语“网络”可指具有控制装置(例如WTRU)发送和/或接收的能力或传输被这样的装置用作参考的信号的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任意元件或功能。网络元件的示例可包括eNB、MME、服务网关(S-GW)等。通过扩展,网络还可涉及在特定环境下具有网络能力的任意装置。例如,在某些公共安全应用中,装置对特定功能可承担网络角色,例如提供同步参考。
此后,术语“发现”可指通过其第一装置可检测到第二装置的过程。
此后,术语“服务发现”可指通过其装置可检测到服务的可用性的过程。
此后,术语“RF发现”可指通过其第一设备可基于第二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特性检测到第二装置的邻近性的过程。例如,第一装置可检测由第二装置传输的信号,或者第一装置可由网络通知第二装置的邻近性(例如以小区等级的邻近性)。
此后,术语“RF邻近性”可指第一装置处于第二装置的范围内。该范围可与度量测量相关。例如,RF邻近性可由第一装置基于第二装置传送的发现信号的测量来检测,或由可接收在第二装置的传输上执行的测量(或等同物)的网络中的实体来检测。
此后,术语“发现标识”可指可被用来确定发现过程和请求装置之间关系的标识符。发现标识可与RF发现过程、服务发现过程或两者相关联。
此后,术语“服务发现标识”可指与服务发现过程相关联的发现标识。
此后,术语“RF发现标识”可指与RF发现过程相关联的发现标识。
此后,术语“发现信号”可指由第一装置传送的发现信号。这样的信号可由第二装置接收,并可被用于检测RF邻近性。发现信号可包括有效载荷 (例如服务发现标识)。
此后,术语“发现共享信道”或“DISCH”可指可包括发现信息的逻辑信道。
此后,术语“物理发现共享信道”或“PDISCH”可指用于发现信号和/ 或用于有效载荷传输的物理信道。例如,PDISCH可携带DISCH消息。术语DISCH和PDISCH可交换使用。
此后,术语“可发现服务”可指可由另一个装置(例如WTRU或应用) 使用服务发现过程检测到的服务。
此后,术语“可检测装置”可指可由另一个装置(例如第一WTRU)使用RF发现过程检测到的装置(例如第二WTRU)。
此后,术语“可发现装置”、“可发现WTRU”或“探寻装置”可指可通过宣告服务(即该装置可具有至少一个可发现服务)、通过传输发现信号(即可检测装置)或两者的结合可发现的装置。可发现装置因此可以是传输发现信号和/或请求在DISCH上(例如由网络广播的)至少发现标识传输和/或在 DISCH上执行至少发现标识传输的装置。可发现装置还可被称为探寻装置。
此后,术语“搜寻装置”或“搜寻WTRU”可指发起发现过程的装置。
此后,术语“监视装置”、“监视WTRU”或“扫描装置”可指主动搜索服务、另一个装置或两者的装置。例如,监视装置可在给定的时间/频率资源中和/或在DISCH上监视发现信号和/或发现标识。监视装置在此还可被称为潜在邻居。
此后,术语“发现服务器”可指实现与发现过程管理相关的功能的实体。这例如可以是网络中的节点或无线电接入网(RAN)中的节点。
此后,术语“发现区域”可指对于其发现过程可由发现服务器管理的地理区域。这可相应于小区、小区组、跟踪区域(TA)、一部分TA等。
此后,术语“服务邻近性”可指在与第二装置相同的发现区域中的第一装置。
此后,术语“订阅服务”可指可以是发现过程候选者的一个或多个发现标识的集合。
此后,术语“私有服务”可指每一个都受限于具有适当凭据接入相关服务的监视装置集合的一个或多个发现标识的集合。
在此描述了服务发现过程和设备。服务发现过程可通过第一装置基于服务的特性检测第二设备的可用性来实现。这样的特性可包括但不限于例如如在此描述的服务发现标识。
服务可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过程。这例如可以是用于两个或更多个装置之间的RF发现、两个或更多个装置之间直接数据传输的建立从而这些装置可随后直接互相传输通信信号、或者数据可在多个装置间无必须在服务eNB 或更一般地在RAN中传播地交换的本地路径优化的过程。它还可包括通过其装置确定服务区域并且然后将该服务区域报告给网络中的协作实体的过程。
服务可包括但不限于应用。这可以是例如诸如Facebook或Google圈这样的社交网络应用、诸如Foursquare或广告业务这样的商业应用、包括本地媒体流的多媒体分发或直接支付服务。
服务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例如userA@application.com等)。
服务可包括但不限于关系(例如“友谊”、商业合同等)。
服务还可与服务类型相关联。例如,服务可以是协作功能、无线电接入服务、社交网络服务、公共安全服务、封闭组服务(closed group service)、开放服务、单向服务(例如广播)、交互(例如双向、多播)服务或其组合。服务可由在相同或不同RAN和/或PLMN中的另一个装置托管(host)。其它装置可以在或不在RF邻近性内。
在此描述了RF发现过程和设备。在RF发现过程中,第一装置可基于相关装置的至少一个无线电特性检测第二装置的邻近性。例如,第一装置可检测由第二装置传输的信号,或者第一装置可由网络通知第二装置的邻近性 (例如以小区等级)。一个这样的特性可以是应用于发现信号的度量(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等)。第二装置可与相同或不同的RAN和/或PLMN相连接。
RF发现中邻近性的确定可由接收到由第二装置传输的发现信号的第一装置来执行。RF发现中邻近性的确定可由诸如发现服务器或eNB这样的网络实体基于由接收到发现信号的装置提供的至少一个报告来执行。RF发现中邻近性的确定可由以前已传输过至少一个发现信号的第一装置基于由接收到至少一个发现信号的第二装置提供的至少一个报告来执行。该包括可通过网络中继或直接通过D2D传输信道被发送给第一装置。
RF发现过程可由装置发起。在该情况下,该装置可从网络请求用于发现信号传输的资源。可替换地,RF发现过程可由网络实体发起。至少第一装置可由网络提供用于发现信号传输的资源。至少一个其它装置还可接收相同的资源分配,使得该其它装置可从第一装置接收发现信号。在该情况下,具有必要凭据(例如被允许检测第一设备)的装置可被提供相关资源分配。这样的信令可被包括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中、介质访问控制(MAC)控制元素中、动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消息中、特定于该目的的逻辑信道(例如DISCH)上或广播的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块(SIB)) 中。网络还可向其它装置提供测量配置以使能在发现信号上执行的测量的上报。
在此描述了发现预选取方法和设备。发现预选取可指用于确定RF发现过程是否或何时可在两个装置间发起的过程或过程集合。预选取可基于服务或装置近似地理位置的知识,例如基于装置的服务小区或TA。预选取可确保网络资源和/或装置电池资源有效地得以使用。如在此所述那样,预选取可由网络或由装置执行。预选取可由或可不由发起RF发现过程或确定邻近性的相同实体执行。
在一些解决方案中,发现预选取可由诸如发现服务器这样的网络实体执行。发现服务器功能可位于eNB、MME中或网络中的其它位置。在该情况下,网络实体可维护相应于已知在由该网络实体控制的特定地理区域(即发现区域)下的装置的发现标识和这些装置的近似位置的列表。预选取可通过验证在该列表中的第一发现标识是否相应于在该列表中第二发现标识的可发现服务以及近似装置位置足够接近来实现。可发现服务可以是可被检测和 /或允许由另一个装置使用服务发现过程检测的装置或服务。
允许网络实体维护在特定地理区域下发现标识的列表的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到由网络实体控制的区域中的装置可向网络实体提供它的发现标识和它的近似位置,以便它被加入列表。该装置可周期性地或一旦移动到定义的服务区域或改变定义的服务区域时通过非接入层(NAS)或RRC消息提供该信息。
允许网络实体维护在特定地理区域下发现标识的列表的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出由网络实体控制的区域的装置可向网络实体提供它的发现标识和它的近似位置,以便它被从列表中移除。该装置可周期性地或一旦移动出定义的服务区域时通过NAS或RRC消息提供该信息。
允许网络实体维护在特定地理区域下发现标识的列表的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当相应于特定发现标识的装置的近似位置改变时(或当该装置改变 RCC或演进分组系统(EPS)移动性管理(EMM)状态时),由另一个网络实体(例如MME或eNB)通知发现服务器。
允许网络实体维护在特定地理区域下发现标识的列表的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只要发现服务器检测到具有相应于可发现服务的服务标识的至少第二装置位于与第一装置相同的近似位置,它可通知网络实体或向网络实体 (例如eNB或MME)指示。发现服务器可在它检测到具有相应于可发现服务的发现标识的第二装置位于与第一装置相同的近似位置时通知第一和/或第二装置。网络实体可发起RF发现过程。
发现预选取可由装置执行。为了支持基于装置的预选取,装置可通过与应用服务器的任意可能通信措施向管理它发现标识和可发现服务的应用服务器提供它的近似位置。装置可周期性地或一旦相应于网络定义服务区域的近似位置改变时提供该信息。应用服务器可在它检测到具有相应于可发现服务的发现标识的第二装置位于与第一装置相同的近似位置时通知第一或第二装置。
装置可发起RF发现过程或通知网络RF发现过程可被发起。装置可向网络指示相应于可发现服务的装置的标识和它的发现标识(例如通过NAS 或RRC信令)。
标识可与服务发现和/或RF发现相关联。例如,在基于网络的方法中,与服务发现相关联的标识可由在网络等级已知的标识组成,例如全球唯一临时标识(GUTI)、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分组临时移动用户标识(P-TMSI) 等。从端用户的角度,标识可相应于电话号码、email地址或应用特定标识。
标识可被构造为多个方面的组合。例如,这样的方面可包括服务和/或装置种类、类型、优先级、接入性和/或接入权限或使用其它类似的原则(例如服务标识可使用<应用标识符+应用特定标识符>的形式来构造,并且RF 标识可使用<装置种类+服务类型+要求的接入权限>的形式来构造)。
可在标识的至少一部分上应用安全机制。为了机密性,可在标识的至少一部分上应用加密,使得仅具有相关联安全上下文的接收机可正确解析标识。类似地,为了完整性验证,可在标识的至少一部分上应用认证,使得仅具有相关联安全上下文的接收机可验证标识的正确解析。循环冗余校验 (CRC)可以是标识的一个方面,使得接收机可在例如当在标识上应用了扰码时验证接收标识的正确性(例如对于RF发现标识)。
过滤可根据一个或多个这样的方面被应用。例如,网络可在从另一个装置接收到包括发现请求的请求时应用过滤。过滤还可基于接入权限得以应用 (例如以在限制发现其它应用(私有服务)的同时允许一些应用)。过滤可进一步基于优先级得以应用(例如以限制由发现引起的小区中的附加负载)。
网络可在可用于发现过程的资源低于特定阈值时丢弃具有较低优先级的信号或消息(例如发现请求)。装置可接收到发现标识时在发现过程期间基于服务类型应用过滤,例如以在发起对服务的请求前限制潜在候选者的范围。装置可丢弃和/或忽略具有不同于该装置感兴趣的类型的类型的标识。在另一个示例中,如果装置认证或CRC验证或两者失败,它可丢弃和/或忽略标识。
标识可由相同应用的多个用户共享。例如,在服务与无线电接入技术 (RAT)应用相关的情况下,相同小区的装置可使用公共标识,使得给定装置可发现多个其它装置或可被它们发现。在另一个示例中,相同应用的不同实例可具有相同的标识以表示对每个实例相同的服务(例如“与用户B相连接”)。
标识可由至少一个公共部分和至少一个专用部分组成。例如,标识的公共部分可与小区、位置区域(LA)、TA、服务发现区域、PLMN和/或装置邻近区域相关联。如果公共部分与小区相关联,在相同小区中的所有装置可共享相同的标识公共部分。公共部分还可相应于应用、服务等。装置可在它的标识中具有多个公共部分(例如小区标识部分和应用/服务标识部分)。标识的专用部分可与唯一用户相关联,或者可与组、应用或服务相关联。例如,与位置(例如小区、TA或装置近似区域)相关联的标识公共部分可被应用服务器或D2D服务器用来识别在相同区域中的至少一对装置,并且因此可符合RF邻近性过程。标识可在位置区域变化时或在服务标识变化时由装置或网络实体提供给应用服务器或D2D服务器。
装置可在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例如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时自动地更新它的服务标识。例如,装置可将公共小区标识部分附加到专用标识来构造服务标识。网络也可以这样进行。可替换地,服务标识可由网络和/或由应用显式地更新。
标识可与期满时间(或有效时间)相关联。例如,装置可存储它可能感兴趣的一个或多个标识;该标识可与有效期间相关联。装置可执行发现请求,并在它在可不超过相关标识的有效期间的期间内没有接收到对该标识的响应时重复该请求。装置标识还可在给定区域(例如小区、TA、路由区域(RA)、发现区域和/或邻近区域)中有效。标识可对于小区中连接持续时间有效。一旦装置改变小区(例如发生切换)和/或装置改变LA、RA或TA,标识或该标识的部分可不再有效。
发现ID可从可用于选取的选项集合中选取,可被称为“选取规则”。选取规则可在WTRU中预配置,或者由网络提供。选取规则可由eNB使用单播或广播信令提供给WTRU。可选地,选取规则可由核心网实体(例如MME 或ProSe功能)在WTRU中配置。选取规则可使用应用层信令或开放移动联盟(OMA)在WTRU中配置。选取规则可为选取用于传输的标识符或在接收期间过滤标识符提供标准。该标准可包括发现类型,从而标识符集合可被用于开放发现或受限发现。该标准可包括应用ID,从而对于特殊应用可允许标识符集合。该标准可包括相对于非目标发现的目标发现,从而可为目标发现分配标识符集合。该标准可包括邻近范围,从而可为范围(例如小、中、大)分配标识符集合。例如,如果发现被配置用于大范围,WTRU可从为大区域传输分配的集合中选取标识符。选取规则可与其它参数相关联,以定义标识符可被如何用于传输或接收。例如,规则可包括用于标识符集合传输的功率、传输时刻、接收窗等。
服务发现标识可与服务相关联。服务发现标识可被在此描述的过程用来确定什么装置感兴趣、提供、参与或使相关服务变得可用。
服务发现标识可由控制功能(例如NAS或RRC)生成。例如,网络可为相关应用分配标识。装置可使用例如RRC过程或NAS过程接收标识。
服务发现标识可由应用(例如Facebook、FourSquare等)生成。应用可管理可如在此所述那样被分配给服务的标识集合。应用可在所述应用的不同实例间传递标识。例如,诸如Facebook这样的应用可向第一用户的关系(例如约翰的朋友)分配标识,将该标识提供给与该关系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用户(例如提供给约翰的朋友的一些或所有),并将该标识与服务发现过程相关联,从而其他用户的任意可发现第一用户。发现开始时间(例如绝对时间)以及发现过程的有效期间(例如作为绝对期满时间)的调度也可与标识一起提供。装置和相关应用间的应用编程接口(API)可被用来交换与标识相关的信息,包括标识自身。
服务发现标识可由客户端使用例如对中央服务器的请求来生成,中央服务器可以是由运营商控制的和/或驻留在因特网协议(IP)网络中的任意地方。该请求可使用类似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SOAP)、通用即插即用(UPnP)等的协议作出。
服务发现标识可包括但不限于数值(例如十六进制数)。标识的不同部分可被分配标识的不同方面。例如,不同的值范围或组可被分配给标识的不同方面。
服务发现标识可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名称(例如字符串)。可使用类似于域名系统(DNS)结构的分层命名系统,例如形式<实例ID.服务类型.域>或 <应用ID::连接ID>。服务名称的每个元素可进一步与数值相关联。
服务发现标识可包括但不限于统一资源标识符(URI)(例如用户A@应用.com)。
服务发现标识可包括但不限于元素的结构列表(例如使用诸如可扩展标记语言(XML)这样的标记语言)。
服务发现标识可包括但不限于从多个标识推导的标识。该标识可通过合并例如类型标识符(ID)、服务ID、装置ID、运营商ID、用户ID等的一个或多个来构造。
服务发现标识可包括但不限于RF发现标识,或其推导值。
服务发现标识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上任意的参考或索引。
以上的合并也是可能的。特别地,标识可包括位置信息(例如小区标识、邻居小区标识、PLMN、发现区域标识等)。装置可基于这样的位置信息来确定它是否对该服务感兴趣。这还可被网络用来执行预选取。
一旦服务标识不再有效,与该标识相关联的任意参数(例如RF标识) 可被取消。例如,相应于用户和应用的URI(例如john@m.facebook.com) 可使用XML与RF发现标识(例如对物理资源的索引)、服务类型(例如“可发现的”)和接入权限(例如“朋友”)组合。它还可包括位置信息。它还可包括发现开始时间(绝对时间)和发现过程有效期间(作为绝对期满时间) 的调度。
RF发现标识可与装置相关联。RF发现标识可进一步被在此描述的过程用来确定什么装置在附近,或者给定装置是否在附近。
RF发现标识可由无线电控制功能(例如NAS或RRC)生成。网络可为给定装置分配标识。装置可使用例如RRC过程或NAS过程接收标识。
RF发现标识可由客户端使用例如对中央服务器的请求来生成。这样的服务器可以是运营商控制的。该请求可使用RRC或NAS协议来作出。
RF发现标识可包括但不限于对物理资源的索引、时间和/或频率和/或空间物理资源或扰码序列(例如使用相关联服务发现标识的函数发起的)。扰码序列可应用在被用作RF发现信号的传输上。扰码序列可被应用于PDISCH 的传输。RF发现标识可进一步包括但不限于数值(例如十六进制数)或服务发现标识(例如作为RF发现信号的有效载荷)、CRC或对以上任意的参考或索引。一旦RF发现标识不再有效,与该标识相关联的任意参数(例如无线电资源)可被取消并且对于相关装置不再可用。
装置可将优先级与发现过程相关联。这样的优先级可基于与相应过程相关联的QoS类别。可替换地,发现过程可与发现等级相关联。
装置可使用这样的发现等级来在不同类型的服务间或传输类型间(例如在于RF发现过程相关的传输和基于网络的传输间)实施优先级。
可向装置分配功率发现等级,其可指示最大功率等级。功率发现等级可限制装置对发现等级范围的接入(例如具有功率等级3的装置可能不能接入发现等级5至7)。功率等级可涉及最大发现范围(例如200米)。例如,可基于RF发现的最大范围指定3个不同等级的功率发现等级(例如分别为50 米、200米和500米)。这可与允许用于相应FR发现信号的最大传输(Tx) 功率相关。
发现等级可基于服务类型。相应于公共服务应用的一个服务类型与相应于商业应用的另一个服务类型相比可具有较高的优先级。例如,紧急信号或由医疗装置发起的发现过程与广告在装置附近餐馆的过程相比可被分配较高的值。
发现等级可基于订户简档。例如,相应于支持公共安全应用的订户的装置可具有较高优先级类别的相应服务。
发现等级可基于装置种类。发现等级可与最小延迟要求相关联。装置种类可限制对特定发现等级的接入。
发现等级可基于装置状态。在公共安全部署中,在集群中起主角色作用的装置可被分配特权发现等级。
发现等级的使用可被应用资源调度(发现等级可转换为QoS类别指示符(QCI))。这可影响发现信号参数(无竞争vs.基于竞争的、重复、带宽等)。
发现等级可基于不同请求间的抢占(preemption)(例如释放正在进行但未完成的现有过程有利于发起相应于新请求的新过程)。
发现等级可基于网络通信、发现过程释放策略(例如超时值可与发现等级相关)的优先次序。
发现等级可在发现服务注册期间被分配。它们可与不同的计费 (charging)值相关联。装置依赖于它请求的发现过程类型可使用不同的发现等级。一些类别可兼容RRC_空闲模式,而其它的可不兼容。
在专用发现用例中,装置的子集(即潜在邻居)可在发现请求中被指示。潜在邻居的概念可以非常大,并且例如可指附着于一个小区的所有装置。例如,该集合可由EPS在来自一个装置的特定请求后提供。在盲发现用例中,可以没有潜在邻居指示。
对称发现等级可被指定用于发现过程中涉及的、希望被发现的不同装置。
不对称发现等级可在发现过程中涉及的至少一个装置可能不希望被发现时被指定。
开放发现等级可应用于无在先鉴权地在任意时间可被发现的装置(受制于初始运营商和用户设置)。
当在任意发现过程前可能需要来自用户或应用的在先鉴权时,可应用受限发现等级。如果发现过程以应用等级被鉴权,则关于邻居装置的信息可受限于特定应用,不受限于由相同用户运行的其它应用。
发现过程可在两个或多个装置之间的通信发生前(先验过程)或后(后验过程)发起。装置可源于一个或若干PLMN。该过程可由网络独立于应用地应用。在该情况下,应用可能不知道这两个装置是邻居。从网络的角度,发现增益(和最终通信增益)可改善性能(例如D2D通信可降低网络业务负载)。应用可直接调用发现过程,并且发现增益可在该应用自身及网络性能上实现。
发现过程可特别地适用于商业/社交使用、网络卸载和公共安全。发现过程不但可应用于在网络覆盖下的装置,并且在公共安全情况下还可应用于不在网络覆盖的一个或若干装置。发现过程还可以是公共安全应用(例如一键通话(push-to-talk)应用)中呼叫过程的一部分。
在此描述了用于发现过程配置的方法和设备。发现过程配置可由网络执行以配置装置发起/终止或重配置装置发现过程。发现过程可由网络配置、应用或装置事件显式地触发(开始/停止/中断)。基于网络的事件可在网络检测到特殊装置不工作(out-of-service)或上报降低链路条件时得以触发。网络可为附近全部有能力的装置发起发现过程以开始发现过程。基于网络的事件可从外部应用服务器或应用实体触发。基于网络的事件可响应于拥塞得以触发。网络可配置装置寻找邻居以发起卸载。如果网络确定数据面连接在是相同IP网络或物理位置的一部分的两个装置之间,可触发基于网络的事件。
基于装置的事件可通过装置检测到它不工作或上报降低的链路条件来触发。装置可自动地发起到监听(接收)模式的移动,以便寻找来自邻近装置的任意发现信号。自动开始监听模式的决定可基于以前的显式配置或基于策略的配置。
基于装置的事件可由运行在该装置上的应用来触发。该装置可发起与在相同IP网络中目的地装置的会话(该信息可以应用等级得以交换)。
装置可发起与在相同地理位置中目的地装置的会话(例如应用交换、全球定位系统(GPS)协作和触发装置的非接入层(NAS)/接入层(AS)发起直接发现)。
发现过程配置可包括发现模式的配置、与发现相关联的策略、资源配置和开始、停止和测量发现传输的规则。
发现过程配置可包括发现模式的配置、与发现相关联的策略、资源配置和开始、停止和测量发现传输的规则。发现过程配置可包括发现信号资源配置,从而发现资源可由网络配置具有有效区域(例如发现资源可被配置用于整个网络或用于发现区域或用于一个小区)。取决于该有效区域,装置可被配置为在它从一个区域切换到另一个时重获取发现资源。
发现过程配置可包括信标传输周期信息和指示但不限于仅监听、仅传输或交替监听和传输期间的操作信息的发现模式。操作信息的发现模式还可指示广播或专用信令是否可被用于发现过程。
装置可被网络配置,以便当它开始监视发现标识时,该装置可解码广播信道以检查发现标识是否在该发现区域中得以公告,或者该装置可向网络传输专用信令以宣告它监视发现标识。装置可被网络配置以在发现资源可被指示的情况下通过解码广播信道,或通过使用专用信令来重获取发现资源。
发现过程配置可包括传输信息、接收信息或两者的组合的占空比。发现过程配置可包括用于发现信令的测量配置信息。
装置可在不同的时间通过配置信息来配置,包括但不限于当装置可首次附着于网络时;当装置可首次进入小区或可与小区相连接时(例如当有、无移动控制信息的RRC重配置时),当装置可执行用于D2D通信的服务请求时;和/或在装置发现请求后。
用于发现配置的消息可使用新的或现有的系统信息块消息或使用专用 RRC信令、MAC信令或专用NAS信令来为整个小区广播。
可在广播信道中为不同的邻近服务组指示不同的发现配置。例如,注册 ProSe服务S1(ProSe组G1的一部分)和S2(ProSe组G2的一部分)的装置可被配置为通过解码广播信道识别与ProSe服务组G1(用于S1)和ProSe 服务组G2(用于S2)相关联的发现配置。当被触发以运行用于S1的发现过程时,该装置可应用与组G1发现配置相关联的发现过程。
发现过程可由包括发现过程配置(请求/响应)、发现过程报告、发现过程修改和/或发现过程释放的阶段组成。每个阶段可被映射为一个或若干相关联的消息。一些阶段可被合并或划分为子阶段。可能需要附加的阶段来处理移动性和涉及多个发现区域或多个PLMN的发现过程。
在发现请求阶段,实体(装置或网络)可向另一个实体(网络或装置) 发送请求以开始发现过程。
请求发起方可提供状态参数。请求发起方可呈现“可发现”或“监视”状态。该角色可基于当前的装置状态(电池电量(battery level)、位置、接收(Rx)信号干扰加噪声比(SINR)等)和/或安全上下文在发现过程前以应用等级来定义。
请求发起方可提供发现类型参数。发现过程可目的在于RF邻近性或仅在于在发现区域中存在的服务。RF邻近性情况可涉及服务检测。
发现类型可指示该发现过程是“开放的”还是“受限的”。在“开放的”情况下,可允许任意装置发现请求发起者。在“受限的”情况下,装置可要求显式许可以发现请求发起方。
发现类型可指示发现过程是“有目标的”或“无目标的”。在“有目标的”情况下,请求方可定义要发现的特定发现标识。在“无目标的”情况下,请求方可不定义要发现的特定发现标识,并且可开放以发现附近的任意装置。
请求发起方可提供对临时发现过程标识符(T-DPI)的参考。该参考可被用来指示该请求不是新的,替代地是被拒绝请求的重复。例如,这在消息包括由网络请求的报告时也是有用的。
请求发起方可提供发现标识的列表。请求发起方可提供要监视或公告的发现标识列表。在监视情况下,请求发起方还可提供它自己的发现标识,其中发现变成对称过程。在可发现情况下,发起者可请求仅公告一部分发现标识。它还可提供具有适当凭据以接入相关服务的监视装置集合(这等同于提供加密发现标识,并向特定装置集合提供密钥)。该列表还可在诸如发现服务注册或更新等这样的预备阶段提供。
请求发起者可提供相应于发现过程持续时间的生存时间(TTL)参数。对于静态发现过程(例如公共服务的公告),它可取无限值。若干单位可被用于该字段,包括但不限于绝对结束时间和时间单位(子帧、秒等)的持续时间。计时器可在接收到发现响应时开始。
请求发起者可提供成功/失败/报告的最大次数。这些次数可被用来释放发现过程。它们可与例如TTL值独立或组合地使用。
请求发起方可如前所述那样提供发现等级。
请求发起方可提供安全上下文。取决于用来执行发现标识宣告的方法 (例如在小区或小区组中广播的DISCH上),该标识可被加密以保持机密性。在该情况下,关于将使用的加密密钥/方法的指示可被提供,使得具有相应密钥的应用能够解码发现标识。
请求发起方可提供关于发现信号存在的报告。装置可提供在其附近(其中它们的调度得以广播)发现信号的初始报告。该报告可被网络用来最大化将在发现过程中使用的发现标识正交性。
发现发起者可提供被动或主动发现。被动发现可指示该装置在发现过程期间可最终切换到空闲模式。这不仅可将它的角色限制为监视,还可使在发现过程期间网络消息发送策略中得以考虑(例如在寻呼机会期间传输的消息等)。
请求发起者可提供释放触发选项。发现过程释放触发可在发现请求中得以指示,并且可基于成功/失败/报告的最大数目、TTL和由发起者发送的显式发现释放消息的至少一个。
在多PLMN发现的情况下,可增加到请求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目标PLMN,其中请求发起者可提供一个或若干个目标PLMN标识符,被监视的发现标识已知将被定位;和与被监视发现标识(例如电话号码等)相关联的装置标识符。
在传输发现请求消息后,装置可存储T-DPI用于将来参考,开始与该发现请求相关联的计时器,和/或在相应信道上监视发现响应。
在发现响应阶段,网络可提供它对由装置传输的发现请求的回答。网络可接受或拒绝发现请求。
在接受的情况下,网络可提供发现过程标识符(DPI)(在任意消息(发现报告、释放等)中用来指示该过程的唯一标识符)。
在接受情况下,网络可提供专用于该发现过程的专用发现RNTI。在一些情况下,相同的RNTI可用于不同的发现过程(例如多播发现)。
在接受的情况下,网络可提供初始报告。在监视情况下,网络可直接在它的响应中提供与请求相关的可发现的发现标识列表。例如,如果请求旨在发现组标识,网络可在它的响应中提供是该组一部分并在发现区域中出现的当前发现标识。如果监视装置没有用于该可发现装置的凭据,该报告可简单地不列出它。在可发现情况下,网络可在它的响应中直接提供已经监视该发现标识的服务标识的列表。
在接受情况下,网络可提供DISCH参数。网络可提供解码DISCH所需的信息,例如调度、安全参数等。
在接受情况下,网络可提供RF发现标识。网络可分配一个或一组包括资源信息的与RF发现过程相关联的RF发现标识。这些标识可已经在其它正在进行的发现过程中得以使用。
在接受情况下,网络可提供与发现信号相关联的附加参数(即不包括在 RF发现标识中的,例如初始传输功率等)。
一旦接收到发现响应(接受)消息,装置可监视PDCCH中的专用RNTI,调度DISCH接收,开始与该发现过程相关联的计时器(设置为TTL),并开始与该发现过程相关联的计数器(成功/失败/报告的最大数目)。如果提供了 RF标识组,唯一的RF标识可基于装置或服务参数从该组中得以选取。如果调度信息包括在RF发现标识中,发现信号传输或接收可得以调度。网络发起发现请求的情况可类似地得以处理。
网络可在它的请求中传输上述参数的任意。
在拒绝情况下,网络可提供T-DPI,使得装置可在将来的发现请求尝试中参考该响应。
在拒绝情况下,网络可提供拒绝理由。拒绝的理由可包括但不限于饱和的网络、服务ID在网络上不被允许、服务ID不再可用(例如在应用于以前在发现区域中识别的服务的RF发现的情况下,该服务可能已离开发现区域或经历无线电链路故障)和需要切换可发现/监视角色。
在拒绝情况下,网络可在下一个经鉴权的请求前提供计时器值。例如,无穷大的值可指示相应服务在相关区域(例如小区、发现区域或PLMN)中对于相关装置不被允许、不支持或无效。
在拒绝情况下,网络可提供关于发现信号存在的报告。网络在接受请求前请求装置提供关于它当前附近的第一或附加报告。这在信号传输可干扰其它正在进行的发现过程的“可发现”情况下可能特别有用。它还可提供关于发现区域的调度信息来分析。
一旦接收到发现响应(拒绝)消息,装置可传输包括所需报告的新的发现请求,开始用于下一个请求时间的计时器,存储T-DPI用于未来参考,和 /或向应用报告具有其原因的故障。
在发现报告阶段,实体(网络或装置)可向另一个实体(装置或网络) 发送关于发现过程的报告。
当发现报告消息由网络发送时,以下参数可以是发现报告消息的一部分:监视“可发现”发现标识的装置(通过它们的RF标识或通过服务标识标识的)列表、已报告“发现标识”发现的监视装置的列表、与每个监视装置相关联的发现信号测量、指示经监视的发现标识在发现区域中当前可发现的标志、RF发现标识、安全上下文、经过滤的发现候选者的列表、阈值调整和/或指示发现过程释放的标志。
当发现报告消息由装置发送时,以下参数可以是发现报告消息的一部分,其可以是何时报告事件可被触发(例如周期上报或基于事件的触发)的指示、在报告消息中可报告的装置的数目(从而在周期报告的情况下,报告配置也可包括周期性)、可在报告中发送的参数、关于被监视信号的测量结果、关于被监视信号的RF邻近性结果、关于发现信号的定时问题和/或潜在发现候选者的列表。
一旦接收到发现报告消息,装置可在发送新报告之前开始计时器。如果接收到监视服务标识的装置的列表,装置可请求新的发现过程以发起RF发现。如果被监视的服务标识在发现区域中变得可发现,装置可传输旨在RF 邻近性的新的发现请求。如果被监视的RF标识变得可发现并包括调度信息,装置可开始监视该发现信号。如果被监视的RF标识变得可发现但不包括调度信息,装置可开始监视相关调度信息。如果指示发现过程释放的标志被设置,装置可采取在发现过程释放阶段描述的动作。
附加地,如果来自监视装置的潜在候选者的列表被网络接收,网络可过滤那些候选者并向监视装置传输新的报告。
在装置处于IDLE模式并被配置为传输报告的情况下,装置可被配置为切换到连接(CONNECTED)模式并传输该报告。RF邻近性可触发到CONNECTED模式的RRC转换。装置可被配置为延迟报告传输,直到下一次CONNECTED模式转换(即发现过程不触发RRC转换)。装置可被配置为保持处于IDLE模式并传输报告(例如发现报告可以是无连接方法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装置可不建立用于报告传输的专用S1-U承载。发现报告可在例如随机接入信道(RACH)这样的竞争资源中得以传输,使得报告传输可不干扰蜂窝通信。
装置可指示发现过程配置的至少一个元素(例如无线电资源分配、发现标识、发现区域等)不再有效。该指示可通过专用或广播信令或计时器期满来提供。
对于专用信令,装置可通过专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或因特网协议 (IP)信令来接收这样的指示。对于广播信令,在系统信息块(SIB)中广播的比特可指示装置何时必须获取发现配置的至少一个元素。多个比特可被用来为不同的服务类型、发现类型等提供该指示。
对于计时器期满,发现配置可对给定持续时间有效。
基于各种触发,装置可被配置为重获取发现过程配置的至少一个元素 (例如无线电资源分配、发现标识、发现区域等)。装置可通过专用请求/响应来重获取那些元素,从而装置可被配置为通过RRC或IP信令来请求发现配置重获取。装置可被配置为切换到CONNECTED模式和/或使用ProSe功能重建立RRC连接。然后,装置可被配置为通过专用RRC或IP信令接收经更新的发现配置。对于广播信令,装置可被配置为通过解码广播信道来重获取发现配置。
在发现过程释放阶段,发现过程可被停止。过程释放发起者可以是装置或网络。例如,网络可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终止低优先级的发现过程。装置可在应用接收到所需发现信息时或在应用被用户关闭时终止发现过程。装置一旦接收到终止发现过程的消息可终止该发现过程。一旦改变D2D邻近区域(例如小区、TA),装置可终止发现过程并清除发现过程配置。网络可在装置离开D2D邻近区域时终止发现过程。
以下参数可以是发现释放消息的一部分:释放原因(例如饱和的网络) 和在下一次经授权的请求前的计时器值。
一旦从网络接收到发现释放消息,装置可终止与该发现过程相关联的任意信号传输,重置应用于该发现过程的任意计时器,和/或开始用于下一次经授权请求时间的计时器。
装置可通过在发现信号测量资源的至少一个集合上执行发现测量并向网络上报结果来帮助RF发现。发现测量的测量和报告可由RRC协议的测量子系统来管理和控制。可替换地,它可通过逻辑信道(例如DISCH)来管理。 D2D发现过程的配置可被用来测量发现信号和报告发现过程的配置。
测量配置可包括扫描装置可考虑报告的白名单装置的集合(每一个经配置的装置可由小区特定或区域特定标识符来识别,例如小区RNTI(C-RNTI) 或系统构架演进(SA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TMSI))。
测量配置可包括扫描装置可不考虑报告的黑名单装置的集合。测量配置可包括用于装置执行扫描或测量以检测来自邻居搜索装置的发现信号的间隙(gap)配置或不连续传输(DTX)配置模式。测量配置可包括装置可监视以检测邻居搜索装置的资源或频率。
在事件触发报告情况下,来自扫描装置的报告配置可包括绝对和相对事件配置(即比较发现信号测量何时高于或低于绝对阈值或相对地比较来自其它装置的测量)。在事件触发报告情况下,来自扫描装置的报告配置可包括当检测到一个或配置数目N个邻居搜索装置时触发报告的配置。在事件触发报告情况下,来自扫描装置的报告配置可包括在已经检测的装置不再可被检测到(例如离开该配置)时执行报告的配置。在事件触发报告情况下,来自扫描装置的报告配置可包括当新装置变得比已经检测到的装置好时的配置。
在装置离开发现区域“DA1”到另一个发现区域“DA2”的情况下,发现过程可被转移到新的发现区域或被释放。在发现过程转移中,特定的消息可被用来在两个发现服务器间转移发现信息。将被转移的发现参数可类似于具有被用于DA1的发现服务器应用以下修改的初始请求参数:TTL值可基于剩余的过程持续时间得以更新,监视发现标识的装置的当前列表可被增加到用于DA1的发现服务器,已识别发现标识的监视装置的当前列表可被增加到用于DA1的发现服务器,并且可增加的加密密钥/方法标识符可增加到用于DA1的发现服务器。
基于初始请求,DA2发现服务器可接受或拒绝发现过程转移。在“拒绝”情况下,发现过程可在切换完成前由DA1发现服务器释放。
在发现过程释放中,DA1发现服务器可在切换完成前释放发现过程,装置可切换到新小区,并且装置可向DA2发现服务器请求新的发现过程。
在发现请求涉及若干PLMN的情况下,源PLMN可将发现请求转移给目标PLMN。上述初始请求参数可包括在该转移消息中。一些参数可被增加或修改,例如通过更新计时器(TTL)和计数器。发现服务器可提供可帮助目标PLMN中装置跟踪的地理指示。
一旦接收到发现报告消息,可使用一下过程:目标PLMN可在它的网络中跟踪目标装置标识符并选取相应的发现区域,目标PLMN可将发现请求转发给选取的发现服务器,发现服务器可接受或拒绝该发现请求,目标 PLMN可将发现响应传输给源PLMN,发现服务器可与目标装置发起新的发现过程,目标PLMN可将发现报告和/或发现调度指示转发给源PLMN,和/ 或源PLMN可有将那些消息转发给相应发现服务器的责任。
在RF发现过程的情况下,源PLMN可向监视装置提供测量配置。该测量配置可包括测量间隙和指示目标PLMN载波频率。在测量间隙期间,装置可同步到目标PLMN信号,解码当前的子帧号并解码发现信号得以调度的子帧。装置不需要附着于目标PLMN。在测量间隙结束时,装置可切换回源 PLMN并向它的发现服务器传输报告。源PLMN可将该报告转发给目标PLMN。发现过程释放可由该过程中涉及的任意PLMN请求,并且可被分布于涉及PLMN的集合。
监视装置可请求多PLMN发现。可发现装置可请求单个PLMN发现。这可简化测量处理(在拜访PLMN上的装置由于它仅监视可附着或不附着)。
由网络发起的可发现和监视请求过程在此得以描述。
网络可发起可发现和监视请求过程。这例如可在从源接收到发现请求后得以执行。至少一个装置可处于可发现状态并且至少一个装置可处于监视状态。处于可发现状态的装置可传输至少一个发现信号。处于监视状态的装置可接收或尝试接收至少一个发现信号。装置可既处于可发现状态也处于监视状态,从而它可传输至少一个发现信号和接收或尝试接收至少一个发现信号 (例如在不同的资源中)。装置可处于“空”状态,在该状态期间它不传输或尝试接收任意发现信号。
图2A示出了对用于包括多个可发现装置205、监视装置210和搜索装置215的网络200的参数的可发现和监视状态影响的示例。图2B在示出了对用于包括多个监视装置255、可发现装置260和搜索装置265的网络250 的参数的可发现和监视状态影响的示例。在发现过程中,可发现或监视状态可独立于装置状态(搜索装置或潜在邻居)。搜索装置215和265可被指定为监视状态,从而它们各自的潜在邻居可被指定为可发现状态。
如图2A和2B所示,可发现和监视装置的选取可源于发现响应性、装置电池电量、网络能量效率和容量之间的妥协。该妥协可受网络参数影响,例如网络中节点(装置)的数目、它们当前的电池功率等级、它们的移动性和发现信号带宽等。因此,网络200和250可访问这些度量以作出对可发现请求的最优决定。如果一个度量未更新,网络200和250可从一个或若干节点请求特定的报告(例如基于电池功率等级)。基于它当前的状态,网络200 和250可将节点指定为可发现、监视、通信或空闲模式(在一些情况下,通信模式可与可发现或监视模式共存)。
可发现和监视请求消息可以是单播、多播或广播,并且可包括但不限于指示以下内容的参数的组合:装置是否可处于可发现或监视状态(如果可应用的话)、信道接入模式(基于竞争和/或无竞争参数)、资源分配模式(静态、半持续或动态(通过控制信道))、Tx功率分配(例如可发现请求)、信道资源分配(特定资源或资源集合)、信号索引(特定索引或索引集合)、Tx定时偏移(与参考同步相关)、结束过程的触发(信号确认、邻居识别完成、计时器或单发(single-shot)过程)、发现请求参数(例如发现组标识;诸如装置、网络或应用这样的发起者;优先级、延迟需求或安全参数)、发现信号同步(即发现信号包括同步突发/前导码(该突发可在不同的信道上得以发送))、包括但不限于格式、分集方案、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附加发现信号参数和确认参数:信道资源分配(与具有时间偏移的可发现信号相同的资源或不同的资源)、将应用的测量(包括但不限于功率或定时偏移)。
对于与相同D2D发现请求相关联的可发现和监视请求,参数的该组合可不同。
联合可发现/监视过程可得以实现,而不是使用两个分离的过程,从而可发现和监视参数可被联合地提供(例如在相同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 中)给发现过程中涉及的节点。如图2A和2B所示,可为每个节点定义可发现期间230和280以及监视期间240和290。这些期间可准确地得以定义 (例如单个或多个可发现/监视阶段可交织)。可发现/监视模式切换可取决于特定事件。例如,在第一发现信号识别后,节点可从监视模式切换到可发现模式。模式切换可取决于计时器或计数器。例如,只要节点没有其它Tx信号要发送(取决于它的网络UL调度),它可切换到可发现模式。每次节点转换到可发现状态,节点可增加计数器。当计数器限制达到,可发现模式可被终止。如果邻居识别失败,新的可发现请求可由网络发送。
可发现/监视请求发起者还可负责处理它的优先级。例如,如果新的发现请求以较高的优先级得以接收,并且节点已处于可发现状态,则网络可处理优先权机制并以类似于与该发现过程相关联的监视会话的方式终止初始可发现会话(至少对于该节点)。
在此描述了应用于装置定位的D2D发现过程。D2D发现的一个可能应用可以是位置和存在服务增强。发现信号及其确认可被用来计算搜索装置和其邻居之间的往返时间(RTT)。该RTT可被用来计算这两个装置之间的距离。如果这两个装置的任一个的位置已是已知的(通过诸如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A-GNSS)这样的任意LTE定位过程),则第二装置的位置可得以估计。发现信号或确认信号的到达角度(AoA)可被用来为装置位置的其中之一提供方向信息(具有较好初始位置估计的装置可被用作参考)。
以上过程可被结合以获得增强的估计。并且,如果多于2个装置涉及在 D2D发现中,则该估计可通过将由每个装置获得的信息相关来改善(例如3 个装置间计算的RTT或AoA可被用来获取精确的位置,如在一般三角测量或三边测量方法那样)。
发现过程可与RRC连接管理交互。发现过程可由EUTRAN或较高层装置(例如NAS、ProSe客户端、装置应用层)的信令来触发。在一个方法中,当发现过程被触发时,它可发起装置建立新的RRC连接。在另一个方法中,当发现过程被触发并且装置被指定为发现信息的发射机时,该装置可发起连接建立。可设置连接建立原因以指示原因是ProSe发现。
RF发现可包括发送和/或接收标识与发送装置相关联的参数的RF消息。发送装置(或宣告装置)可传输RF发现消息,该消息可映射到任意以下参数:装置ID、用户ID、应用ID、应用服务类型和/或ProSe ID。
接收机(或监视)装置可被配置为监视感兴趣的RF发现ID。当接收机检测到匹配经配置的签名的RF发现ID时,接收机可执行以下描述的动作。相同的装置可执行宣告和监视发现过程、或宣告一个发现过程并监视另一个发现过程、或以上任意组合的功能。
一旦成功检测到RF发现ID,装置可发起RRC连接请求以请求从 RRC_IDLE转换到RRC_CONNECTED。
一旦成功检测到RF发现ID,装置可发起发现测量报告的传输。
一旦成功检测到RF发现ID,如果装置已出于RRC_CONNECTED模式,装置可发起对授权的调度请求以发送服务发现消息。
一旦成功检测到RF发现ID,装置可向较高层(例如NAS和/或ProSe 客户端)发送消息。
一旦成功检测到RF发现ID,装置可向eNB发送RACH消息。
一旦成功检测到服务发现消息,装置可发起RRC连接请求以请求从 RRC_IDLE转换到RRC_CONNECTED。
一旦成功检测到服务发现消息,装置可发起发现测量报告的传输。
一旦成功检测到服务发现消息,装置可发起调度请求。该调度请求配置可被提供给装置以请求对交叉链路通信的授权。授权的目的可以是携带响应有效载荷(例如服务发现确认)。
一旦成功检测到服务发现消息,装置可向较高层(例如NAS和/或ProSe 客户端)发送消息。
一旦成功检测到服务发现消息,装置可使用请求向eNB发送RACH消息以获取授权。
发现过程和相关传输可影响现有LTE过程。例如,作为在此应用的一般原则,可能期望确保发现对经调度和/或正在进行的传输具有最小的可能影响。例如,在用于发现的资源可以是小区特定的并且触发可以是装置自动的情况下(例如网络可控制资源的分配,但不控制执行RF发现传输的触发)。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可能不能精确地确定对于给定的子帧冲突情况是否可能发生。
可替换地,对于该原则的例外可能需要一些规则,从而与发现相关的传输可优先于经调度和/或正在进行的传输。例外的一个原因可包括但不限于当 RF发现由网络使用到相关装置和/或装置组的动态信令控制时,其对网络可以是已知的并且包括相关装置。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可具有精确确定对于给定的子帧冲突情况何时可能发生的能力。
在一个情况下,考虑可以是发现资源在哪里可被调度每装置。在另一个情况下,考虑可以是资源集合可以在哪里被调度用于发现,但是在该集合中由装置使用的特定资源可能不被网络所知。这些考虑在时间(子帧)和/或频率(物理资源块(PRB))碰撞的情况下在此得以讨论。例如,装置的所有传输(例如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即以装置特定方式得以应用)或仅当相关传输可旨在与也可应用于与发现过程相关的传输相同的收发机链。
实现多个收发机链的装置可通过将不同的收发机链用于每一个过程互相独立地执行网络相关LTE物理层过程和发现相关物理层过程。例如,处于空闲模式的装置、或为单载波操作配置的装置、或为带内连续载波操作配置的装置、和/或配置具有单一定时提前组(TAG)的装置可将第二收发机专用于发现。
具有与以上不同架构的装置,或更一般地,将相同的收发机链用于LTE 操作和发现操作的装置,可得益于以下描述的行为。
网络通信和发现过程间的优先次序可考虑以下参数:发现等级、装置发现状态(监视或可发现)、发现信号属性(例如重复等)和装置能力。可发现装置可具有较小的灵活性以丢弃发现子帧从而每个丢弃,监视装置可受影响,而特殊监视装置的丢弃仅可影响它自己的发现过程。
基于发现等级,相对于发现信号发送/接收,装置可丢弃或优先排序以下网络通信。在所有情况下,丢弃情况可受限于相关信令的最大连续或比例 (该比例可特定于发现等级)。如果接收到特殊的网络请求,可绕过这些规则。
装置可优先考虑在为RF发现调度的子帧中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CCH)上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传输。
装置可优先考虑在为RF发现调度的子帧中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PUSCH)(重)传输。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相关子帧是用于RF发现的子帧,它还可优先考虑用于PDCCH上自适应重传的相应调度时机 (occasion)。
装置可优先考虑在为RF发现调度的子帧中在PUCCH上的专用调度请求(D-SR)。可替换地,在这样的情况下,装置可延迟到下一次D-SR时机。
装置可优先考虑在为RF发现调度的子帧中在PUCCH上的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 /秩指示符(RI))。
装置可优先考虑在为RF发现调度的子帧中在PUCCH上的周期CSI报告(CQI/PMI/RI)。可替换地或附加地,在这样的情况下,装置可丢弃周期 CSI传输(即优先次序可以是根据报告是周期的还是非周期的)。
装置可优先考虑在为RF发现调度的子帧中的非周期探测参考信号 (SRS)传输。装置可优先考虑在为RF发现调度的子帧中的周期SRS传输。可替换地,在这样的情况下,装置可丢弃周期SRS传输(即优先次序可以是根据SRS是周期的还是非周期的)。
装置可优先考虑在为RF发现调度的子帧中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专用(无竞争)资源中的前导码传输。可替换地或附加地,在这样的情况下,装置将前导码传输延迟到下一次PRACH时机。
装置可优先考虑在为RF发现调度的子帧中在PRACH基于竞争的资源中的前导码传输(即优先次序可以是根据触发是装置自发的还是网络控制的)。
装置可优先考虑在为RF发现调度的子帧中是传输时间间隔(TTI)捆绑传输一部分的传输。
相关装置可使用是小区特定的信令来确定RF发现传输(即该装置可不使用专用信令接收调度信息,例如网络可不知道)。相关装置可以是监视装置(例如网络可不知道)。
使用寻址到其C-RNTI(例如网络知道)的专用信令接收用于RF发现的控制信息的可发现装置可替代地将相反的优先次序用于至少一个以上传输。
装置可优先考虑在为子帧的RF发现调度的子帧中的PDCCH接收,其中可接收用于自适应重传正在进行的HARQ进程的控制信令,或者装置可优先考虑在为RF发现调度的子帧中RA响应窗中用于RA-RNTI的PDCCH 解码。
装置可优先考虑在为RF发现调度的子帧中的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 (PHICH)接收。
装置可优先考虑在为RF发现调度的子帧中的寻呼、多播控制信道 (MCCH)或系统信息(SI)接收。
装置可优先考虑在为RF发现调度的子帧中用于半持久调度(SPS)授权的PDSCH接收。
装置可优先考虑在为RF发现调度的子帧中的多播业务信道(MTCH) 接收。
如果计时器运行(例如T310、T311或T320),装置可暂停RF发现过程。
相关装置可使用是小区特定的信令来确定RF发现传输(即装置可不使用专用信令接收调度信息,例如网络可能不知道)。
相关装置可以是监视装置(例如网络可能不知道)。结果,使用寻址到其C-RNTI(例如网络知道)的专用信令接收用于RF发现的控制信息的可发现装置可替代地将相反的优先次序用于以上传输的至少一个。
在DL HARQ反馈和发现子帧冲突的情况下,装置可使用在下一次反馈机会中捆绑或复用的HARQ确认。这可要求网络增加在相应PDCCH中的下行链路指定索引(DAI)。
如果HARQ反馈与发现子帧冲突,网络可增加在下一次反馈机会中的 DAI。如果装置不使用该发现子帧,则该装置可任意重发该确认。
对于UL HARQ反馈,如果UL HARQ和发现子帧间有冲突,装置可在下一次反馈机会(DL子帧)中接收附加的PHICH。
网络可具有可用于处理发现子帧和网络通信之间的调度冲突的各种选项。
图3示出了影响UL HARQ的发现过程的示例。通过执行图3的UL HARQ过程305,发现资源可在子帧n+8中在频分复用(FDD)UL频带上被分配给可发现装置(WTRU1)。在该情况下,发现过程可干扰来自可发现装置的最终PUSCH重传。
参考图3,WTRU1可在PUSCH信道上传输未被eNB正确接收的数据。在子帧n+4处,eNB可通过在控制信道上传输否定确认(NACK)来向WTRU1 指示PUSCH未被正确接收。因为WTRU1可根据LTE标准在子帧n+8处重传该数据,与发现资源分配的冲突可能发生。
在图3的一个发现影响方案310中,网络可限制在子帧n处对WTRU1 的PUSCH分配(因为WTRU1可能不能重传该消息,如果需要的话)。Tx/Rx 切换间隙可被增加到发现资源以允许在子帧n的第一部分中的重传和在子帧 n+8的第二部分中的发现过程。当eNB知道子帧n+8被调度用于发现时,子帧可限制WTRU1的调度(即在该子帧中可没有可被分配给WTRU1的授权)。在图3的发现影响方案315中,发现资源可在子帧n+4中在FDD UL 上被分配给可发现WTRU,并且DL业务可在子帧n处被分配给该WTRU。可发现WTRU可能不能在子帧n+4中传输ACK。(伪造)肯定确认(ACK) 可在子帧n+4中通过PHICH被反馈,并通过在子帧n+12中的PDCCH请求在子帧n+16中的重传,如由LTE标准允许那样。
在图3的发现影响方案315中,即使eNB未正确接收,它也在子帧(n+4) 中确认数据。WTRU1可将子帧n+8用于发现。在子帧n+12处,eNB可向 WTRU1指示用于子帧n+16的新授权,并且指示它不是为新传输分配的,替代地为数据的重传而分配。WTRU1可在子帧n+16上重传该数据,并且没有与发现冲突。
网络可在子帧n处限制对该WTRU的任意PDSCH分配,因为该WTRU 可能不能重传消息,如果需要的话。网络可允许合并的确认和发现信号(即要求eNB正确地解码发现信号,这可带来在传输功率等方面附加的要求等)。
报告传输调度可能与发现子帧冲突。网络可允许合并的报告和发现信号 (即要求eNB正确地解码发现信号,这可带来在传输功率等方面附加的要求等)。
当有需要发送给eNB的上行链路数据可用时,可触发装置在为ProSe 发现或通信预留的子帧上发送调度请求(SR)。该装置可认为被配置为ProSe 资源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不可用于发送SR。在连续配置多个ProSe资源的情况下,SR-prohit计时器可在预留的ProSe子帧块中第一子帧处开始。当 SR被触发时,可以认为子帧不能用于ProSe发现或通信,并且SR可被传输。当有需要发送给eNB的上行链路数据可用时,可触发装置在为ProSe发现或通信预留的子帧上发送上行链路RACH。装置可认为被配置为ProSe资源的 TTI不可用于发送RACH,或者RACH被触发时认为该子帧不可用于ProSe 发现或通信,并传输RACH。
网络可延迟在eNB调度器中的重传(DL HARQ是异步过程)。
发现资源可分配给FDD DL频带(子帧n+4)并且可在子帧n中向装置分配UL业务。在发现资源和PHICH接收间可能有冲突。
网络可在发现子帧结束时分配发现信号以便首先解码PHICH,并且网络可切换到发现信号接收或传输(定时问题需要仔细评估和Rx/Tx切换间隙)。如果发现区域可被分配给子帧n,网络可在子帧n-4处限制PUSCH分配。
如果网络处于时分复用(TDD)模式,相同的限制可应用,但传输及其确认件的时间关系可等于k个子帧,其中k≥4并取决于TDD DL-UL配置。同样地,由于DL和UL子帧间可能的不对称,UL子帧可包括多于一个DL 传输的确认。在该情况下,如果该子帧可被分配给发现监视,调度限制可被扩散至若干DL子帧。
在此描述对现有LTE过程可能的增加。对于基础设施模式,空闲模式装置可监视DISCH。如果重选的小区属于不同的发现区域(例如如在系统信息获取期间根据发现区域标识检测那样),对不同小区的小区重选可无效与发现相关的至少部分配置(例如使用专用信令接收的和/或通过系统信息广播接收的任意配置)。
对于基础设施模式,用于指定D2D资源的PDCCH接收可不影响DRX 计时器(即从PDCCH盲解码的角度,用于D2D发现的调度可独立)。PDCCH 解码可附加地解码用于发现特定调度的子帧(例如DI-RNTI)。
时间对准计时器(TAT)期满可附加地无效某些类型的发现信号格式(例如要求与小区上行链路定时的某些形式的同步的那些格式)。TAT期满可附加地排除用于RF发现的发现信号的任意传输,并且可附加地无效至少部分 RF发现配置(例如专用部分(如果有的话)、持续资源)。
对于无线电链路监视(RLM),在计时器T310运行时,装置可不执行任意用于RF发现的发现信号的传输。对于DL无线电链路故障(RLF)和连接重建立,在计时器T311(和/或计时器T301)可运行时,装置可不执行任意用于RF发现的发现信号的传输。对于UL RLF,当装置已达到前导码传输的最大数目时,它可不执行任意用于RF发现的发现信号的传输。
为了移动,在计时器T304运行(正在进行切换(HO))时,装置可不执行任意用于RF发现的发现信号的传输。为了功率设置,如果在给定的子帧中,装置具有用于PUSCH、PUCCH和/或PRACH的上行链路传输,并且该装置在达到其最大输出功率前没为传输RF发现信号剩余功率,该装置可不执行任意用于RF发现的发现信号的传输。
只要要求被满足,或者只要没有专用信令,测量间隙可取决于装置实现。装置可不在去激活的辅小区(SCell)上执行RF发现。SCell去激活可去激活和/或终止在相关SCell上正在进行的RF发现。
在此描述了可在其上由装置传输和/或接收发现信息的传输信道的结构。
对DISCH的配置的可替换修订可包括但不限于经广播的DISCH控制信息(例如对于空闲模式装置和/或连接模式装置,通过广播控制信道 (BCCH))。装置可在经广播的系统信息中接收用于一个或多个DISCH的配置。装置还可接收PDISCH配置。对于具有DISCH控制信息的专用信令(例如对于连接模式装置,在信令无线电承载1(SRB1)上),装置可通过专用RRC信令接收用于一个或多个DISCH的配置。WTRU还可接收PDISCH配置。
用于DISCH获取的可替换修订可包括但不限于在PDISCH上的DISCH 和在PDSCH上的DISCH。DISCH可使用PDISCH的信息传输服务,特别是在PDISCH可在装置间直接得以传输时。例如,DISCH可使用小区的部分上行链路资源类似于PUSCH地得以调度。DISCH可使用网络和一个或多个装置间传统LTE物理信道的信息传递服务。在该情况下,相关的信道可以是共享信道、广播/多播信道或专用信道。例如,装置可在由小区中多个装置共享的RNTI调度的小区的PDSCH上接收DISCH。
DISCH可以是包括发现信息的信道(例如在这样的信道上的传输可包括发现信号和/或可包括有效载荷)。这样的有效载荷可由一个或多个消息组成。这样的消息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发现标识。装置可监视和接收DISCH上的传输,并在DISCH上传输。
装置可在DISCH传输上执行安全过程(例如加密/解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在基础设施模式中,装置可从网络接收必要的安全上下文。在无基础设施模式中,装置可被预配置具有必要的安全上下文。对于在广播信道上接收的DISCH配置,无安全(或可替换地空加密算法)可被应用。
对发现服务感兴趣的装置可获取经广播的系统信息和DISCH参数。该装置可进一步根据在此描述的过程获取DISCH。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该装置可在连接到网络时报告用于这样的服务的能力,和/或可使用具有DISCH 参数的专用信令来配置。该装置然后可根据在此描述的过程获取DISCH。
装置可由较高层(例如RRC层)配置具有一个或多个DISCH信道。装置可在经广播的系统信息上接收这样的配置。例如,装置可在小区的BCCH 上接收DISCH控制信息。特别地,处于空闲的装置可依靠在BCCH接收的控制信息获取DISCH。该信息可经受修改期间(例如装置可假设为给定修改期间接收的信息在整个期间有效,并且该信息只有在修改期间边界处可被更新)。装置可接受指示DISCH控制信息是否可在当前修改期间结束时被修改的信令,以便装置可重获取DISCH控制信息。该信息可涉及可用于小区和/ 或相关小区的区域的DISCH的获取。该信息可借助可包括一个或多个 DISCH-配置消息的系统信息块(SIB)来携带。该信息可包括发现区域标识 (例如包括在DISCH区域配置中的DISCH-区域ID,每个DISCH一个)。该信息还可包括用于至少一个DISCH的调度信息(例如通过DISCH调度信息信息元素(IE))。这样的调度信息可相应于DL DISCH(即用于由网络执行的DISCH传输)。可替换地,这样的调度信息可附加地包括用于PDISCH 的调度(即用于装置的DISCH传输的资源调度)。
这样的调度信息可指示半静态调度信息。例如,该信息可包括诸如时间域调度这样的参数和/或诸如子帧分配(即在无线电帧中的哪个(哪些)子帧)、用于该无线电帧的期间和偏移(例如相应于系统帧号(SFN)mod期间=偏移)、信令MCS(应用于相关子帧的DISCH传输)、在子帧中非DISCH区域的指示(例如在DISCH开始之前的符号数)和/或可用于DISCH传输的物理资源块(PRB)集合的至少一个这样的物理参数。
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调度信息可指示用于DISCH传输动态调度的参数。例如,该信息可包括可应用于DISCH调度的RNTI(DI-RNTI)。不同的RNTI 可被分配给每个在小区中可用的DISCH。装置可使用信号发送的RNTI来解码在PDCCH上的调度信息,获得在小区的公共搜索空间中的DCI。DISCH 传输可在频域和时域中调度。
例如,DISCH消息可由DISCH-消息类型(例如DISCH区域配置、DISCH 调度信息等)的序列组成。每个消息可应用于下行链路DISCH(例如PDSCH 上)或上行链路PDISCH(例如用于装置传输)。
对于处于连接模式的装置,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该装置可使用专用信令 (例如作为RRC连接重配置过程的一部分,或作为来自网络的对发现请求的响应的一部分)来接收这样的配置。装置可通过专用RRC信令来接收这样的配置。例如,处于连接模式的装置可接收在SRB1上的DISCH控制信息。该装置可接收类似于在此为控制信息,包括调度信息,可在系统广播上接收的情况描述的信息的信息。在该情况下,一旦去使能发现功能的重配置、一旦接收到切换命令或一旦转换到空闲模式,该装置可无效该配置(至少对通过专用信令接收的配置来说)。对于切换命令,如果目标小区不在与源小区相同的区域中(例如对于特定的PLMN,由可应用于相关小区的参数 DISCH-areaID来确定),该装置无效该配置。
接收的配置对装置驻留在其上的小区(或者对于装置连接的小区)有效。在该情况下,一旦改变该装置驻留在其上的小区的小区重选,它可无效该配置。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该配置可在具有相同发现区域标识的任意小区上有效(例如对于特定的PLMN,由可应用于相关小区的参数DISCH-区域ID来确定)。
在此公开用于DISCH调度的方法。DISCH可在两个装置间的物理信道上(例如在PDISCH上)传输。在DISCH上的传输自身可以是发现信号(如果由装置传输)。典型地,在基础设施模式中,网络可为DISCH分配和还可能动态调度资源。可替换地,并且特别是在无基础设施模式中,装置可为定时方面调度DISCH传输。DISCH可被传输(例如在小区的PDSCH上)。
对于给定的区域(例如小区的覆盖区域),至少一个DISCH可由网络使用一个或多个PDSCH来传输。例如,不同的DISCH可根据支持服务类型被使用。对于给定的小区,一个DISCH可为商业广告提供发现服务,另一个可为社交网络提供发现服务,另一个可为公共安全服务提供发现服务等。
在基础设施模式中,装置可在SRB1上在上行链路中传输DISCH消息 (例如作为RRC信令)。DISCH可由网络传输。
DISCH可静态地或动态地得以调度。当静态调度时,DISCH可被认为是周期传输的新广播信道。当动态调度时,发现特定RNTI(DI-RNTI)可在PDCCH上使用(动态或半持久;SPS-D-RNTI可在半持久情况下得以使用)。D-RNTI可由高等级消息来提供。
为静态调度DISCH,装置可通过分析新的系统信息块(SIBxx,例如 SIB14)来获取DISCH周期和子帧偏移。可通过在PDCCH上发送的发现特定RNTI(DI-RNTI)来通知装置DISCH内容改变。DI-RNTI可以是静态参数,或者他可由高等级消息来提供。DCI格式1C可被修改以包括该新的通知。可为该修改通知提供可配置的次数每修改期间。装置可解码在下一个修改期间(其中应用改变)中的DISCH,并获取经更新的发现信息。
如果使用多个DISCH,装置可获取在类似于IE多播广播单频率网络 (MBSFN)区域信息列表的消息中的字段。该字段可确定指示对相关联 DISCH改变的比特位置。当接收到DI-RNTI PDCCH时,装置可分析包括在经修改的DCI格式1C中的位图。为了处理在DCI格式1C上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和发现两者,比特9可被保留(例如0用于MBMS,1 用于发现)。装置可基于它当前监视的服务标识来确定是否解码经更新的 DISCH。
发现过程中涉及的网络可维护已知当前在特定物理区域(发现区域)中并已使能发现服务的处于空闲模式或连接模式的装置列表。对于每个装置,网络可维护用于每个装置的订阅服务和私有服务的列表;装置的状态(空闲或连接模式),装置的服务小区和C-RNTI(如果处于连接模式);和如果处于连接模式至少以小区等级已知的或者如果处于空闲模式以TA等级的装置位置。发现服务器可由MME或位置服务器(例如演进服务移动位置中心(E-SMLC))信号发送装置状态或位置的改变。
一旦检测到发现对的装置可能在彼此的RF附近,网络可发起RF发现过程。发现对可由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定义,其中第一装置在第二装置的允许列表中,并且第二装置在第一装置的监视列表中。如果可应用,附加的条件可基于装置的至少一个的发现属性来定义。
基于两个装置的服务小区(如果已知的话)、它们的地理位置或它们的 TA,可确定它们在彼此的RF附近。标准可取决于装置的RRC状态。如果两个装置组成发现对,则该发现对在彼此的RF附近。
一旦在发现对变得在彼此RF附近时开始的计时器期满,网络可发起RF 发现过程。计时器的值可取决于装置的RRC状态。例如,如果装置的其中之一处于空闲模式,可使用较大的值。
RF发现过程可包括发现服务器确定是在彼此RF附近的至少一个发现对的一部分的装置是发送装置或接收装置(或两者)。发送或接收装置的角色可不必要地与该装置是否在较高层请求邻近信息相链接。网络可优化发送和接收装置的指定以最小化在传输和/或电池消耗方面发现资源的使用(例如通过优选地将发送装置的角色指定给是彼此RF邻近的多个发现对的一部分并且当前不处于空闲模式的装置)。发现服务器可请求控制发送装置的服务小区的eNB向该装置配置发现资源用于传输。
当发送装置初始地处于空闲模式时,它可通过使用寻呼被首先带回到连接模式。发现资源可由发现信号的属性(例如扰码标识、CRC掩码、 Zadoff-Chu基序列或循环位移索引等,取决于发现信号的本性)和可周期发生的、在其中可传输发现信号的子帧集合组成。eNB可使用诸如由C-RNTI 或发现特定RNTI(D-RNTI)扰码的具有CRC的DCI这样的物理层信令来调度发现信号的传输(在配置的子帧集合内)。
发现服务器可请求控制接收装置服务小区的eNB向该装置配置发现资源用于接收。当接收资源处于空闲模式时,它可使用寻呼被首先带回连接模式。可替换地,发现资源可通过系统信息被提供给处于空闲模式的装置。发现资源可由发现信号的至少一个属性和可周期发生、在其中可接收发现信号的子帧集合组成。发现资源可作为接收装置测量配置的一部分来配置。eNB 可使用诸如由C-RNTI或发现特定RNTI(D-RNTI)扰码的具有CRC的DCI这样的物理层信令来调度发现信号的接收(在配置的子帧集合内)。
网络可确保对发送和接收装置配置的发现资源间有足够的重叠。在装置未连接到相同的服务小区的情况下,这可要求eNB间的协作。
eNB可从RRC信令接收来自接收装置的测量结果(例如测量报告),并将该信息提供给发现服务器。可替换地,发现服务器可从NAS信令接收来自接收装置的测量结果。发现服务器可基于接收的测量确定两个装置RF邻近,或不(或不再)RF邻近。发现服务器可使用NAS信令将RF邻近结果 (肯定或否定)提供给装置的至少一个。结果可包括诸如距离的估计、路径损耗等这样的测量。NAS信令可由装置中的应用发起(即请求)。一旦检测到发现对中的装置变得彼此RF邻近,或者一旦检测到发现对中的装置不再彼此RF邻近,NAS信令可由网络(发现服务器)(例如周期性地)发起。发现服务器还可使用类似于用于提供RF邻近结果的NAS过程(或使用相同的NAS信令)来提供邻近结果,其中邻近性不限于RF邻近。
装置可(一旦来自应用或端用户的请求)通过使用NAS信令使能或去使能发现服务的使用。装置可出于该目的发起RRC连接请求。装置还可将该信息作为NAS消息(例如移动管理消息)的一部分提供,例如TA更新。与至少一个发现属性一起,装置可向网络提供监视列表和/或允许列表。装置可为至少一个装置请求立即(immediate)发现信息。
装置可为至少一个装置请求发现信息改变的通知。例如,装置可在另一个装置不再邻近或变得邻近时接收通知。
在RF发现过程期间,发送装置可根据配置的发现资源、传输功率和定时传输发现信号。如果使用有效RNTI扰码的具有CRC的DCI在相同或以前的子帧中得以接收,该发现信号可得以传输。有效的RNTI可以是装置的小区RNTI(C-RNTI)或D-RNTI。
在RF发现过程期间,接收装置可尝试在配置的发现资源中检测发现信号,和使用有效RNTI扰码的具有CRC的DCI是否在相同的或以前的子帧中接收到。有效的RNTI可以是该装置的C-RNTI或发现特定RNTI。接收装置可尝试在属性值集合间盲检测发现信号属性的值,其中值集合可以是预定义的或由较高层提供。例如,属性可以是可能基序列集合间的特定 Zadoff-Chu基序列。接收装置可为每个检测到的发现信号估计它的信号强度、信号质量和定时。
接收装置可使用物理层信令(例如在PUCCH上检测的二进制指示)、 MAC或RRC层信令(例如测量报告)向eNB报告以下测量结果的至少一个。当装置在空闲模式中接收并检测到至少一个发现信号时,为了提供测量结果,装置可发起RRC连接。可替换地,接收装置可使用NAS信令向发现服务器报告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可包括至少一个发现信号检测的肯定或否定指示、可能属性值集合的可能或在发现信号上检测的属性值的列表。测量结果还可包括信号强度和/或质量信息以及定时接收信息。
以上描述的过程可被用来使能分布式系统用于服务发现和邻近检测。在此描述了具有来自网络基础设施全力支持的分布式服务发现。
网络(例如诸如eNB这样的网络组件)可在BCCH的系统信息上广播用于DISCH的配置。例如,SIB可包括为动态调度在DISCH上的传输配置 RNTI(例如DI-RNTI)的DISCH调度信息IE。可替换地,SIB可配置半静态的PRB资源集合和MCS。SIB可附加地包括允许装置确定在DISCH上传输的调度时机的参数,包括相应于SFN mod期间=偏移的期间、偏移和无线电帧中的子帧分配。例如,当DISCH由网络在BCCH上广播并且在装置间附加地存在用于RF发现传输的PDISCH时,一个附加的物理发现RNTI (PD-RNTI)可被配置用于PDISCH资源的调度。网络可在BCCH动态地调度DISCH传输(例如通过PDCCH上的DI-RNTI)。网络可在PDISCH上动态地调度DISCH传输(例如通过PDCCH上的PD-RNTI)。
网络可在BCCH上传输关于DISCH传输的发现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发现标识。例如,每个标识可与对用于RF邻近检测的物理资源(时间/频率) 的配置(例如索引)相关联。在另一个示例中,每个标识可与用于RF邻近检测的窗口相关联。在另一个示例中,这样的发现实体可源于在发现请求中装置接收的发现信息。网络可从一个或多个装置接收对资源的请求以执行用于给定发现标识的RF发现。对于给定的发现标识,网络可向一个或多个装置指定和/或调度用于RF发现的资源。网络可将RF发现标识指定给给定的服务发现标识。网络可调度装置(例如通过在PDCCH或DISCH上的 PD-RNTI)在给定的资源中(例如在PDISCH上)传输发现信号。网络可调度装置(例如通过在PDCCH或DISCH上的PD-RNTI)监听在给定的资源中(例如在PDISCH上)的发现信号。
可发现装置可使用由网络传输的信号获取DISCH配置。装置可确定它可以是可发现的。例如,应用可生成和/或确定适当的服务发现标识,并通过 API请求使特定的服务发现标识对其它装置可获得。
装置可发起服务发现请求过程,从而该装置可向网络传输至少一个发现标识(例如到网络)。该装置可通过信令无线电承载(SRB)在RRC协议数据单元(PDU)中传输NAS消息。
装置可从网络接收响应(例如接受、拒绝、使用回退的拒绝)。例如,接受响应可包括传输与服务发现标识相关联的RF发现信号必须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例如定时、窗口、RF发现标识和/或物理资源)。
装置可在接受响应中接收与服务发现标识相关联的RF发现标识符。否则,装置可监视DISCH以检测这样的信息。
装置可在接受响应中接收用于发现信号的调度信息。否则,装置可在 PDCCH或DISCH上监视PD-RNTI以检测用于相关发现标识的这样的信息。
装置可在与对服务发现标识的请求相关联的资源中、在这样的资源可获得的子帧中传输RF发现信号。
装置可从网络接收关于对于相关联的RF发现标识RF邻近的一个或多个装置的报告。这可完成用于互相发现的过程。
可替换地,装置可不接收任意报告,并且用于单向发现的过程可被终止。在该情况下,可能已检测到RF邻近性的其它装置可向它们各自的应用报告该发现。给定服务标识,应用可确定什么RF邻近和应用是否可接着使服务标识可发现。如果是,则过程可在相反方向上重复以便互相发现。
监视装置可使用由网络传输的信号获取DISCH配置。
装置可确定它可监视发现标识。例如,应用可确定适当的服务发现标识,并且通过API请求监视特定的服务发现标识特定的时间窗口。
在第一装置中的应用可根据用户输入和/或根据以应用等级与对等应用 (例如在第二装置中)的数据交换发起监视过程。例如,在第二装置中的应用可向在第一装置中的应用指示它可以针对特定时间期间是可发现的。一旦接收到该指示,用户可得以通知并且可同意执行监视过程。可替换地,应用可自动通过API执行监视请求。以应用等级交换的指示可包括服务发现标识。
监视装置可在DISCH上监视相关服务标识。如果装置检测到相关服务发现标识,该装置还可在DISCH上接收用于相关联的RF发现信号的调度信息。如果装置未在DISCH上接收到用于相关联的RF发现信号的调度信息,该装置可向网络报告对服务发现标识感兴趣,使得它可随后接收调度信息。装置可在PDCCH上监视PD-RNTI以检测用于相关发现标识的调度信息。
装置可在与服务发现标识相关联的资源中、在这样的资源被调度的子帧中监视RF发现信号。装置可检测用于该服务发现标识的RF邻近。
例如,装置可通过API报告用于相关联服务发现标识的RF邻近。应用然后可确定什么RF邻近并且该应用是否可接着使服务标识可发现。
装置可发起服务发现过程(例如在相反的“方向”上以便互相发现)。装置可向网络报告用于相关联服务发现标识的RF邻近。
例如,第一用户“鲍勃”和第二用户“约翰”对于应用X(例如Facebook) 可具有已知的关系(例如他们是朋友)。对于给定的用户,应用X可为每个关系管理标识(例如URI或等同的数字令牌)(例如约翰@Facebook=>鲍勃和鲍勃@Facebook=>约翰,或Facebook::约翰鲍勃)。第三用户“玛利亚”可与鲍勃没有已知的关系,但是可具有到约翰的连接。应用X可实现到与每个相关用户的装置相关联的无线模块的API。应用X应用的实例可在每个相关用户的装置上运行,并且可为每个实例使能邻近检测功能。
在该示例中,鲍勃可能希望确定他的朋友约翰是否邻近。因此,鲍勃可激活在他Facebook应用中的邻近检测功能。鲍勃还可激活功能,通过该功能他希望使他自己(例如他的应用和他的装置)可见以便由他的朋友约翰发现。Facebook应用可识别相应的连接。相应连接的标识可能已经是已知的(例如当两个用户连接时使用应用得以确定),或者应用可通过建立的因特网连接从应用服务器获得该连接标识。该连接标识可同API传递。该连接标识可在该过程中被转换为发现ID。
玛利亚和约翰的Facebook应用可都已使他们各自的邻近检测功能使能,使得邻近的朋友可被检测。无线模块可由应用通过API配置具有必要的标识。玛利亚、鲍勃和约翰的装置的每一个可根据传统的方法获取在小区中的系统信息广播,并附加地可因此获取DISCH配置。
鲍勃可使他的装置在应用X中对约翰的装置来说是可发现的,该应用可确定服务发现标识(例如应用X::约翰鲍勃),将它转换为适当的格式并向该装置的无线模块传递请求。鲍勃的装置可向网络发送包括服务发现标识的请求。鲍勃的装置可接收确认该请求的发现响应。
在约翰装置中的应用X可具有激活的发现功能,并且可获知用于与鲍勃的装置的连接的服务发现标识(例如应用X::约翰鲍勃)。应用X可已配置约翰装置的无线模块具有感兴趣的所有标识,包括“应用X::约翰鲍勃”。
玛利亚装置中的应用X可具有激活的发现功能,并且可没有与鲍勃装置的连接但可具有与约翰装置的连接(例如应用X::玛利亚鲍勃)。应用X 可已配置约翰装置的无线模块具有所有感兴趣的标识。
玛利亚、鲍勃和约翰的装置可获取用于小区的DISCH(例如通过由 PDCCH上的DI-RNTI的动态调度)。所有3个装置可检测在DISCH上广播的包括相应于应用X::约翰鲍勃的标识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发现标识和包括 RF发现标识和有效期间的用于RF发现信号的相关联的配置(以时间和频率为单位)。
玛利亚的装置可不识别相应于应用X::约翰鲍勃的标识。除了继续监视DISCH外,玛利亚的装置可不执行任意其它动作。
约翰的装置可识别相应于应用X::约翰鲍勃的标识,并发起相应RF 发现信号的监视。
鲍勃的装置可在为服务发现标识分配的时间/资源中传输相应的RF发现信号。鲍勃的装置可重复该传输,直到有效期间期满。
约翰的装置可在为服务发现标识分配的时间/资源中成功地接收相应的 RF发现信号。在约翰装置中的无线模块可通过API向应用X指示服务标识的存在和邻近的检测。应用可确定发现过程完成(单向发现),或应用可使用相应于应用X::鲍勃约翰的标识发起服务发现以使用类似的过程、但作为可发现装置来完成互相发现。
鲍勃的装置可终止用于相关服务标识的RF邻近信号的传输。约翰装置中的无线模块可通过API向应用X指示对相关服务标识的发现过程的完成。该应用可确定发现过程完成(单向发现),或该应用可使用相应于应用X:: 鲍勃约翰的标识发起服务发现以使用类似的过程、但作为监视装置完成互相发现。
在此描述具有来自网络基础设施部分支持的服务发现。这与以前的描述的不同之处在于装置可自己在由网络分配和调度的资源上广播发现标识 (ID)(即在每应用地计费时网络可决不检测发现ID,并且网络可检测发现 ID,并且每装置地执行计费,并且网络可不需要关于发现ID的任意信息)。资源还可被用来检测邻近性。
在此描述无网络基础设施的服务发现。这与以前的描述的不同之处在于装置可被配置为确定用于DISCH的资源,并在DISCH上执行所有操作。在 DISCH上的传输还可被用来检测邻近并起主-从作用。
网络可通过接入权限、应用类型等来“监督”请求。监视装置可确定感兴趣的服务ID范围的子集。
发现信道可以是为D2D发现预留的资源的集合。这可包括发现信号、确认信号和最终,同步信号。发现信号信道可以是为一个或多个发现传输信号预留的资源的集合。
在此描述了用于在一个或多个子帧中传输至少一个发现信号的方法和设备。这些方法和设备可作为包括但不限于在此描述的任意过程的高级发现过程的一部分得以使用。
在此描述了发起传输过程的触发。传输过程可在装置从网络接收到显式指示时发起以发起传输过程。该指示可由探测请求或由探测和扫描请求组成。该指示可通过物理层、MAC或RRC信令来提供。
传输过程可响应于周期过程来发起。自从另一个传输过程(例如最后传输过程或由相同事件触发的最后传输过程)可能已逝去了一段时间。该时间段可以是预定义的或由网络通过较高层信令提供。
传输过程可在装置检测到特定类型的发现信号高于在以前的子帧中特定质量阈值时得以发起。检测的发现信号的类型可以是请求传输过程的发起的特定类型(例如由希望发现附近装置的另一个装置传输的)。
传输过程可在装置切换或重建立后(例如根据由IE的指示)或在检测到装置可能已进入使能发现过程的区域后发起。
以下附加条件可能对装置满足以对特定的事件发起传输过程有用。装置可处于使能发现过程的区域或小区中。装置可与网络同步(例如定时提前计时器可运行)。装置可未经历无线电链路问题(例如同步条件可得以检测)。发现信号的特性及用于其传输的传输功率、子帧和资源可取决于触发该传输过程的事件。
在此描述中断传输过程的触发。传输过程可在装置从网络接收到中断传输过程的显式指示时被终止。例如,装置可接收抢占触发该传输过程的探测过程或请求、或改变其探测或扫描状态的探测或扫描请求。该指示可通过物理层、MAC或RRC信令来提供。
传输过程可在装置自指示该过程后传输最大数目的发现信号时得以发起。传输过程可在装置检测到特定类型的发现信号高于在以前的子帧中的特定质量阈值时得以发起。检测的发现信号的类型可以是请求传输过程的中断是特定类型(例如由另一个装置传输的)。传输过程可在装置从在探寻/扫描请求提供的潜在邻居的列表中识别所有元素时得以发起。
在此还描述了用于发现信号资源和索引的方法和设备。图4示出了带内分配的PLMN专用发现信道的示例。图5示出了带外分配的公共发现信道的示例。因此,发现信道可位于带内(即共享与网络相同的频谱)或带外(即在网络频谱之外)。
带外情况可引起附加的RF复杂性,包括但不限于功率放大器、滤波器或双工器。在该情况下,发现信道可专用于一个PLMN,或在不同的PLMN 间被共享,这可使属于不同PLMN的装置间的发现简单。
蜂窝网络和D2D双工方法可以是FDD、半FDD(HFDD)或TDD。然而,D2D TDD模式可能是优选的,因为它不要求在每个装置上增加两个基带和RF链,因为需要一个附加的Tx或Rx链。
在带外情况下,D2D双工方法可以是TDD,并且发现信道可更接近TDD 频带、FDD DL频带或FDD UL频带地得以分配。不同的干扰场景可应用于每个情况。
如果D2D双工方法是TDD,发现信道可被分配给网络DL或UL资源,该网络处于FDD或TDD模式。在DL资源上的分配可具有多个扫描装置不需要为接收发现信号重配置Rx的优势。在UL资源上的分配可减少可影响 eNB接收而不是装置的D2D干扰。由于网络控制D2D发现和通信,它可以更容易地减轻那些干扰。
独立于双工模式,发现信道可相应于子帧、时隙、正交频分复用(OFDM) 符号、子载波、资源块或载波的集合。该信道可在发现信号、确认信号或最终同步信号间划分或在它们间共享。那些资源可被分配在与网络通信相同的时隙上(例如干扰可被仔细地处理),或在专用于发现信道的时隙上。
图6示出了使用UL带内时分复用(TDM)分配的发现信道的示例。发现信号可被配置为根据调度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资源将被使用的资源模式或偏移集。发现信号可通过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传输运行于TDM,其中 TDM模式作为给装置的配置参数。交叉链路(XL)发现资源是具有上行链路资源的TDM的和带内的。在XL子帧中使用的其它资源可受限于上行链路资源的子集。另外,指定的XL子帧可进一步被配置为运行在装置特定TDD 模式(例如将时隙0用于传输发现信号,并将时隙1用于监听发现信号)。
为了确保低功率信标的适当接收,可能希望配置邻近装置在信标传输或接收可发生的子帧中执行DTX。网络可为邻近装置配置DTX模式具有关于存在DTX模式配置时如何操作的操作规则。在一个示例中,装置可禁止在为DTX配置的子帧上执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调度请求(SR)或将它用于SPS目的。在另一个示例中,装置可被配置具有允许特定上行链路传输以比交叉链路发现传输更高的优先级得以执行的优先次序规则。例如,如果在DTX分配的子帧中,可能要求发送上行链路肯定确认(ACK)/否定确认 (NACK)和CQI,可认为A/N和CQI比交叉链路DTX具有较高的优先级。
发现信道可以是基于竞争的或无竞争的(TDD或FDD)或两者的组合 (例如LTE中的PRACH分配)。一些资源可被预留给特定用户(例如当他们的发现过程具有较高优先级或较低延迟要求时),而其它资源可被组织在分配给用户组的集合中。
在可使用基于竞争的接入资源且发现信号确认可能未通过网络或直接从装置得以接收的情况下,随机回退(back-off)过程可被应用以解决该竞争。该回退可被应用于任意D2D发现资源。
在传输过程中使用的D2D发现资源集合可基于来自网络(例如通过物理层(PHY)、MAC或RRC信令)的资源的显式指示来确定。例如,装置可通过使用具有预确定映射的资源配置索引由资源集合指示。
在传输过程中使用的D2D发现资源集合可根据配置参数来确定,例如装置特定参数(例如C-RNTI)或小区特定参数(例如PCI)。例如,在发现信号是PRACH时,前导码索引可以是C-RNTI的函数。
在传输过程中使用的D2D发现资源集合可根据可运行于的发现模式(例如使用时隙0发送并且使用时隙1接收)来确定。
在另一个方法中,装置可以自治方式从较大的候选者集合中随机地确定资源集合(例如开始以某种顺序(例如依次地)使用资源块(RB)的顺序等)。
使用的方法可取决于触发传输过程的事件。一个方法可能更适用于周期传输过程,而另一个方法在该过程由接收到发现信号触发时可能更有用。
在此描述了用于发现信号设计的方法和设备。
发现信号可由信号或LTE系统中当前使用的物理信道组成。它还可由当前未定义的信号组成。可能需要某些功能以支持该信号的使用,并且某些功能可通过使用该信号来使能。
特定类型发现信号的发送和/或接收可要求在先粗或精定时获取。要求在先精定时获取的发现信号的示例可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PDCCH、PDSCH、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ICH)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要求在先粗定时获取的发现信号的示例可包括但不限于PRACH、SRS和UL解调参考信号(DM-RS)。诸如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这样的其它类型的发现信号可不使用任意在先同步。
特定类型的发现信号可包括可由接收机用来估计粗或精定时的参考模式。这样的发现信号的示例可包括但不限于PSS/SSS、物理广播信道(PBCH) 和PRACH。
特定类型的发现信号可包括保护频带和/或保护时间,从而提供对时间或频率偏移的保护,并允许与常规LTE网络信号接近(在频率或时间中)的信号的传输。这样的发现信号的示例可包括但不限于PSS/SSS和PRACH。
特定类型的发现信号可允许信息有效载荷的传输。这样的信号的示例可包括但不限于PDSCH、PUCCH和PUSCH。其它发现信号可仅以诸如索引和/或代码这样的参数的有限集合为特征。
特定类型的发现信号在带宽(子载波或资源块的数目)和时间(时隙或子帧的数目)方面可具有灵活性。特定类型的发现信号可在资源或资源集合中并行地得以传输。对于给定接收信噪比,特定类型的发现信号可通过较高或较低的丢失检测概率或差错概率来检测。特定类型的发现信号可在当前系统中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得以使用,而其它的可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得以使用。特定类型的发现信号可具有与LTE以前版本(例如R8-11)的通用性和/或兼容性,允许当前的装置Tx和Rx链无修改或小成本地被重用。
图7A和7B示出了用于发现信号设计的LTE信号属性。这些信号的其中之一或组合可被用作发现信号设计的基线。基于Zadoff-Chu序列的信号可特别地感兴趣,因为它们可允许在相同资源集合上不同用户间的正交传输。如果在相同的Zadoff-Chu基序列上使用不同的循环时间位移,可能需要粗同步。例如,对于3至5个RB分配,具有低互相关的30个基序列可用。那些基序列的任意的循环时间位移可允许纯正交序列(假设循环位移比信道脉冲响应长,零互相关)的生成。可为PUSCH和PUCCH上的DMRS定义12 个等空间循环时间位移。这可允许高达5.55μs的延迟扩展。在D2D发现上下文中,这可允许在相同的资源集合上在相同的小区中运行12个并行的探测过程。通过该方法,装置还可以能够并行地解码不同的探测信号,从而同时发现不同的邻居。
合并到PBCH信道的PSS/SSS的重用可允许在发现信号中包括有效载荷 (从而包括附加内容)。可替换地,PRACH信号的重用可被实现为它已经特别地为随机接入设计并且可仅需要对D2D发现稍微的修改。
并且,附加的分集方案可被包括在发现信号设计中。那些方案可以是时间、频率或空间分集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可使用重复编码(例如发现信号可在若干时间/频率/空间资源中得以重复)。可实施分配交织(例如不同用户的发现信号可被分离并交织在若干时间/频率/空间资源中)。发现信号可在附加资源上得以扩展,其中发信信号由伪噪声序列复用。
在此还公开了用于发现信号传输功率和定时的方法和设备。图8示出了装置到装置(D2D)下行链路(DL)或上行链路(UL)同步的示例。装置可将DL或UL网络同步用作D2D传输的参考。在探测状态中,装置可传输特殊的同步突发,其可以是发现信号的一部分或在不同的信道资源上独立地得以传输。该装置可在诸如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这样的外部同步源上同步。
可在发现信号中包括时间戳。也可加入任何其它相关定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网络UL定时提前状态。
可要求发现信号发射机调整其定时。网络可要求该调整(例如基于它对不同装置的定时的知识,如在定时提前过程期间要求那样)。可要求该调整以降低发现信号发射机和一个或若干潜在邻居之间的定时偏移。
潜在邻居可在第一发现信号传输后通过确认信道向发射机要求定时调整。潜在邻居可以已参与与另一个装置的发现过程,并且这两个发现信号发射机之间的定时差可能太大以至于不能正确解码两个信号。潜在邻居可要求该调整以正确设置以下D2D通信阶段(例如以对于多径改变更健壮等)。
可要求该调整以实现一般D2D组同步。在若干潜在邻居可参与发现过程并且这些装置可不全在相同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同步任务可以是调整该组中最延迟的装置的定时以便实现组内的一般同步。每个装置可跟踪它自身和它邻居间的定时差,并通过确认信号或借助通信阶段中的其它手段通信该信息。在每个装置发现后,发射机可将它的定时更新为最延迟的装置。
图9示出了使用由网络定义的时间窗的分布式D2D同步策略的示例。分布式同步调整(每装置或每装置组)可在由网络定义的定时窗口内发生,以便限制与网络的D2D干扰。定时窗口的另一个目的可以是保存装置的能力以实现D2D通信和网络通信的并行检测或传输。
在此还描述了用于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发现信号Tx功率在给定小区中可以是静止的,并且可基于包括但不限于小区大小或传播环境(例如城市或乡间)的参数被预确定。对于第一传输,Tx功率可被分配为最小值。如果该传输未被确认,则上升(ramp up)可被应用于每个新传输的功率。可达到的最大功率可以是静止网络参数,或则它可由网络确定并被分配(例如基于包括但不限于干扰等级或业务负载的当前网络状态通过探测请求过程)。
在发现信号发射机和潜在邻居间可使用闭环机制。不同的测量可在接收机处得以应用以确定将被应用于发现信号Tx功率的偏移。该偏移可通过确认消息来发送或通过扫描报告间接被发送。在解码扫描报告后,网络可通过特殊的消息或通过新的探测请求向探测装置传输Tx功率调整。网络可基于包括但不限于干扰等级或业务负载的当前网络状态使功率增加请求有效。网络可最终请求从其它装置请求探测(sounding)过程以确保网络资源仍然可在D2D发现和常规网络通信间正确地得以共享。
静态或最大Tx功率可被划分为D2D范围种类。这些种类可限制对一个装置可接入的最大D2D范围。该限制可基于包括但不限于在市区环境中最大D2D干扰等级或诸如计费方法(例如装置接入越高种类向用户收费越多) 的网络参数来定义。最终,D2D网络参数可被定义为具有到种类A范围(例如50m)接入的D2D用户的最大数、具有到种类B范围(例如100m)接入的D2D用户的最大数等。
发现信号可包含包括但不限于发射机标识、发射机组标识、发射机网络参数(例如小区、PLMN、附着状态、RRC状态等)和/或来自发射机的功率和定时参考的参数。定时可显式地由时间戳来提供,或者隐式地通过同步突发来提供。
发现信号可包含包括但不限于发现信号重传数、发现信号最大重传数、来自发射机的服务描述(例如如果该发射机是专用于存储广告的装置,它可包括存储名称以及一些存储宣传(promotion))、用于D2D发现的预选取装置(潜在邻居)的列表(由诸如C-RNTI这样的任意装置特定标识符来标识)、目标装置能力(例如附着到网络、特定PLMN、特定小区、特定组或中继能力)的列表、确认请求(其可包括消息目的地:装置或eNB)、发现过程标识符、发现过程优先级和/或发现过程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如果有的话)的参数。
上述参数的至少一个可在发现信号有效载荷中显式地得以提供。另外,上述参数的至少一个可隐式地包括在发现信号属性中。这可通过特殊的发现信号、特殊的发现信号资源或特殊的发现信号索引来实现。允许从其属性获取信号信息的映射可通过映射表来实现。该表或特殊参数可由网络在发现信号传输前或后分发给装置(例如通过D2D发现请求或通过D2D邻居通知)。
除其资源和索引映射外,发现信号可不具有其它属性和可由eNB在扫描报告后提供的任意其它信息(通过该资源和索引的映射)。
安全性可能是无线通信中任意新特征的重要考虑。它对D2D应用来说特别敏感,因为该种类的服务如果未被适当地保护可轻易地泄露用户希望保持机密的用户标识、用户位置和与特定组的关系。同样地,由于在D2D通信中,因为一部分控制被分散给装置,安全缺口通过这类型的应用在整个网络中可能是开放的。
信任中心可被映射到具有安全信任能力的任意网元,包括但不限于 eNB、MME、家乡用户服务器(HSS),或可被映射到具有相同能力的特殊装置节点。映射到具有相同能力的特殊装置节点可特殊地适用于离线网络 D2D发现的情况。
为了实现安全性,D2D发现环境可授权D2D发现请求。取决于应用,负责授权的信任中心可位于网络中不同的等级(例如MME、eNB或装置)。该授权可与存储在另一个实体(例如HSS)中或该信任中心自身中的D2D 装置简档相关。该授权后可跟随发现优先级处理。如果网络已由于其它发现过程饱和,新的发现可被网络延迟或拒绝。
D2D发现中另一个重要安全项可以是发现过程中涉及的一个或若干实体的匿名。取决于D2D发现请求类型,可要求搜索装置、D2D发现组和/或潜在邻居的匿名。不同的方法和设备可被应用以保留该匿名。
图10示出了搜索装置匿名保护的示例。如图10所示,网络可定义发现信号资源分配和D2D发现请求之间的秘密映射。网络可使用普通eNB-装置安全链路向一个或多个装置发送探测和扫描请求。这些请求可如任意其它网络数据那样被加密,并且它们可受限于包括要识别的发现信号资源。即使发现信号可由D2D发现请求中未涉及的装置识别,但该装置可能不能识别关于该D2D发现请求的特殊信息。该秘密映射可周期性地得以更新,使得特定应用和特定发现信号之间无互相关发生。
在接收到扫描报告后(即在该D2D发现请求的发现信号识别后),网络可检查到它相应于经授权的D2D发现请求,并通过邻居通知消息向该经授权的节点提供经授权的细节,包括但不限于搜索装置、D2D发现组和搜索应用。
搜索装置、组和/或潜在邻居标识可通过经加密的信号来发送。该加密可基于预共享的密钥、证书或凭据。取决于要求的机密等级,那些安全参数可离线或无线地得以分发。在它们被无线通信的情况下,它们可由普通网络安全过程来保护(例如它们可作为D2D发现请求的参数来发送),并且它们可每装置对或每D2D发现组地得以分配。要求匿名的装置可保持在扫描模式。
除匿名问题外,可确保发现信号发射机的认证。这可通过由信任中心控制的、可向探测装置提供签名参数并在扫描报告后检查它的相同选项来处理。可替换地,它可被分发给装置并基于预共享的密钥、证书或凭据(用于信号签名)。
由于D2D通信的Tx功率低于eNB的,它对泛洪或阻塞攻击更敏感。例如,网络入侵者可连续传输发现信号以便干扰给定区域中的任意D2D发现,或以便从其它装置获取某些信息。这些类型的攻击可通过信任中心周期性地更新发现信道使得入侵者可能不能跟踪他并干扰D2D发现来减轻。该解决方案的健壮性可通过更新周期减低来增加。可替换地,网络可建立过程以在给定D2D分配资源上报告不良或异常行为。扫描装置可报告具有不良索引的特定干扰或信号(即可帮助网络识别入侵者的任意信息)。网络可将该信息与其自己的当前D2D发现请求、探测装置等的知识互相关,以便对该行为作出好的决定。
可恶化D2D服务的另一个攻击是重放攻击。在该攻击中,入侵者可记录信号,然后随后将它重放以占用已在网络上被授权的节点的标识。结果,入侵者可能能够使用正确的加密参数发送信号。在D2D发现上下文中,两个计数器措施可应用于发现信号。
基于发射机处的网络时间参考,时间戳(例如子帧号)可被添加到信号有效载荷。该时间戳可在接收机处相对于网络时间参考得以检查。如果该时间戳无效,该信号可被丢弃,并且最终可向网络发送报告。
发现信号在发射机处可根据时间参数被随机化(例如随机化种子可等于子帧号)。在接收机处可根据相同的时间参数执行去随机化。在重放攻击情况下,种子可不同,并且信号可不被理解。令牌可与发现信号一起得以发送。该令牌可被用来编码发现信号的一部分,并且对于任意新过程可被更新。这些措施可与包括但不限于加密密钥的其它安全参数的周期更新组合。
在此描述了发起接收过程的触发。装置可单独地被配置为在该装置从网络接收到发起接收过程的显式指示后开始监听发现信号。该指示可由探测请求或探测和扫描请求组成。该指示可由物理层、MAC或RRC信令提供。
装置可单独地被配置为当自从发起或完成另一个传输过程(例如最后传输过程或由相同事件触发的最后传输过程)后逝去了一段时间时开始监听发现信号。该一段时间可以是预定义的,或由网络通过较高层信令提供。
装置可单独地被配置为在该装置检测到特定类型的发现信号高于在以前的子帧中的特定质量阈值时开始监听发现信号。检测的发现信号的类型可以是请求传输过程发起的特定类型(例如由希望发现附近装置的另一个装置传输的)。
装置可单独地被配置为在切换或重建立可能已经发生后(例如IE指示它可能得以完成)和/或在检测到该装置已进入可使能发现信号的区域后开始监听发现信号。
为了装置发起接收过程,可能需要满足附加的条件,至少对特定事件来说,其可包括但不限于装置正位于可使能发现过程的区域或小区中、装置与网络同步(即定时提前计时器运行)和/或装置未经历无线电链路问题(即可检测到同步条件)。
发现信号的特性以及用于其传输的传输功率、子帧和资源可取决于触发传输过程的事件。
在此描述了中断接收过程的触发。接收过程可被终止。例如,装置可从网络接收中断接收过程的显式指示。装置可能已接收到抢占触发该接收过程的扫描过程或请求或改变其探测或扫描状态的探测或扫描请求。该指示可由物理层、MAC或RRC信令来提供。在另一个示例中,自从发起该过程后,装置可接收最大数目的发现信号。在另一个示例中,装置可检测到特定类型的发现信号高于在以前的子帧中的特定的质量阈值。检测的发现信号的类型可以是请求传输过程中断的特殊类型(例如由另一个装置传输的)。装置可从它查找的潜在邻居的列表中识别所有元素。
在此描述了用于发现信号接收的方法和设备。取决于发现信号设计和发现过程配置,可应用单个(一次一个发现信号迭代接收)或并行检测(一次若干发现信号迭代接收)。并行检测可对不同装置信号间的定时和功率偏移强加限制。可在每个检测的健壮性和并行处理的最大数目之间定义最优折衷。
取决于D2D发现类型,可进行特定或盲检测。在特定检测中,装置可知道在扫描的信道中可能出现哪个发现信号。在盲检测中,装置可能不知道在扫描的信道中可能出现哪个发现信号。
发现信号的接收可从同步阶段开始。同步参考可基于网络(DL或UL)、特定同步突发或诸如GPS信号这样的外部源。这些不同方法可被组合。接收机可基于网络同步打开它的接收窗口,并可通过自相关(重复模式)和/ 或通过参考模式和到来信号之间的互相关在接收窗口内识别到来的同步突发。自相关和互相关处理可在时域或频域(例如通过使用滑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中实现。
如果发现信号包括已知的参考模式(导频、前导码等),信道估计和补充可在接收过程后。发现信号设计可指示解码策略。在发现信号重用LTE 信道设计(PRACH、PDCCH、PDSCH等)的情况下,可重用相同的解码链。
在并行检测情况下,迭代解码技术也可得以应用,其中可从到来的信号中减去识别的发现信号,并且可进行新的解码迭代。
如果发现信号被重传,可使用以前的传输应用信号合并。信号的不同部分可在每个传输中得以发送,并且接收机可馈入解码器并相对已接收的部分尝试新的解码(增加的冗余)。可替换地或组合地,相同的消息可被发送若干次,并且接收机可合并同步和正交(IQ)值,或在将该合并发送给解码器前合并对数似然率(Chase合并)。重传可通过信号确认来终止。
如果发现信号包括有效载荷,信号完整性检查可通过CRC解码来完成。接收过程还可包括发现信号测量。可被测量的度量是以下但不限于RSRP、 RSRQ、CQI、路径损耗或时间和频率偏移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
在此描述了用于发现信号接受的方法和设备。有效载荷可与发现信号相关联。CRC可在信号传输时得以执行,并且可用于在接收时检查信号完整性。可替换地,发现信号可不包括任意CRC(例如PRACH信号),并且信号确认可基于度量阈值(例如在此描述的那些)得以确定。
发现信号可包括在接受前检查的一个或若干参数。可检查组关系或发现优先级(例如如果接收机识别组成员关系,它可停止并不接受发现信号,还可终止发现过程)。可在发现信号中设定的优先级可低于在接收机处设定的当前最小等级(例如因为它的电池电量可能已经很低)。在该情况下,接收机可终止该过程。
在此描述的方法可组合以取得最终决定。这些接受标准可被用于信号确认决策和/或用于装置较高层过程或应用。
实施例
1.一种用于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执行装置到装置(D2D)发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所述WTRU向另一个WTRU或网络发送发现请求,以发起用于执行服务的射频(RF)邻近检测的发现过程;和
所述WTRU在信道上监视发现响应。
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现请求包括至少一个发现标识,以及所述WTRU具有可发现状态或监视状态。
3.根据实施例1-2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WTRU接收用于D2D信道的配置。
4.根据实施例1-3中任一者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WTRU中的应用触发服务恢复过程。
5.根据实施例1-4中任一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现请求还包括基于所述WTRU的电池电量或安全上下文的状态参数。
6.根据实施例1-5中任一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现请求还包括对临时发现过程标识符的参考以指示所述发现请求是否是被拒绝请求的重复。
7.根据实施例1-6中任一者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WTRU向所述另一个WTRU或所述网络发送发现报告消息。
8.根据实施例1-7中任一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现请求还包括与指示RF发现的最大范围的功率等级相关联的发现等级参数。
9.根据实施例1-8中任一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现请求还包括与相应于公共服务应用的服务相关联的发现等级参数。
10.一种用于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执行装置到装置(D2D)发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所述WTRU从另一个WTRU或网络接收用于射频(RF)邻近检测的配置,其中所述配置与服务相关联并且包括发现过程标识符。
11.根据实施例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于RF邻近检测的配置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通过专用信令被接收。
12.根据实施例10-11中任一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于RF邻近检测的配置在发现共享信道(DISCH)上被接收。
13.根据实施例10-12中任一者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DISCH上接收与RF邻近检测配置相关联的至少一个服务标识、有效性信息和测量配置。
14.根据实施例13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服务标识、所述有效性信息和所述测量配置的传输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使用特定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RNTI)和子帧定时调度。
15.根据实施例13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WTRU确定资源的有效时间以在所述资源上发起RF邻近检测信号的传输。
16.根据实施例13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WTRU确定资源的有效时间以使用所述测量配置在所述资源上发起RF邻近检测信号的接收。
17.一种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该WTRU包括:
发射机,被配置为向另一个WTRU或网络发送发现请求以发起用来执行服务的射频(RF)邻近检测的发现过程;和
接收机,被配置为在信道上监视发现响应。
18.根据实施例17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发现请求包括至少一个发现标识。
19.根据实施例17-18中任一者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接收机被配置为接收用于装置到装置(D2D)信道的配置。
20.根据实施例17-19中任一者所述的WTRU,所述发现请求还包括基于所述WTRU的电池电量或安全上下文的状态参数。
21.根据实施例17-20中任一者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发现请求还包括对临时发现过程标识符的参考,以指示所述发现请求是否是被拒绝的请求的重复。
尽管以上以特定的组合描述了特征和元素,但是一个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每个特征或元素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的特征和元素任意组合地使用。此外,在此描述的实施例可在包括在由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软件或固件中实现。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子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传送)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制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寄存器、缓冲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设备、磁性介质(例如内部硬盘和可移除磁盘)、磁光介质和诸如CD-ROM盘和数字通用盘(DVD)这样的光介质。与软件相关联的处理器可用来实现在WTRU、UE、终端、基站、Node-B、 eNB、HNB、HeNB、AP、RNC、无线路由器或任何主计算机中使用的射频收发机。
Claims (12)
1.一种在被配置成执行装置到装置发现的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中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发送针对用于执行服务的邻近检测的发现过程的第一发现请求,其中所述第一发现请求包括发现标识;
在与所述发现标识关联的有效时间段期满之后,发送针对用于执行所述服务的邻近检测的所述发现过程的第二发现请求,其中所述第二发现请求包括所述发现标识,其中所述发现标识包括具有应用标识的第一部分和具有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标识的第二部分;和
接收对所述第二发现请求的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现过程由所述WTRU上运行的应用发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组、应用或所述服务相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发送针对资源的请求,该资源用于所述第一发现请求的传输;以及
接收可用资源的指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用资源的所述指示被接收为广播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WTRU和与所述发现标识相关联的装置之间的通信在发送所述第一发现请求之前发生。
7.一种被配置成执行装置到装置(D2D)发现的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该WTRU包括:
发射机,被配置为发送针对用于执行服务的邻近检测的发现过程的第一发现请求,其中所述第一发现请求包括发现标识;
在与所述发现标识关联的有效时间段期满之后,所述发射机被配置为传送针对用于执行所述服务的邻近检测的所述发现过程的第二发现请求,其中所述第二发现请求包括所述发现标识,其中所述发现标识包括具有应用标识的第一部分和具有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标识的第二部分;和
接收机,被配置为接收对所述第二发现请求的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发现过程由所述WTRU上运行的应用发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组、应用或所述服务相关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WTRU,其中:
所述发射机还被配置为发送针对资源的请求,该资源用于所述第一发现请求的传输;以及
所述接收机还被配置为接收可用资源的指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可用资源的所述指示被接收为广播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WTRU和与所述发现标识相关联的装置之间的通信在传送所述第一发现请求之前发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27376.9A CN110062371B (zh) | 2012-08-23 | 2013-08-22 | 用于执行装置到装置发现的方法和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261692556P | 2012-08-23 | 2012-08-23 | |
US61/692,556 | 2012-08-23 | ||
US201361752830P | 2013-01-15 | 2013-01-15 | |
US61/752,830 | 2013-01-15 | ||
US201361863260P | 2013-08-07 | 2013-08-07 | |
US61/863,260 | 2013-08-07 | ||
PCT/US2013/056140 WO2014031829A2 (en) | 2012-08-23 | 2013-08-22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27376.9A Division CN110062371B (zh) | 2012-08-23 | 2013-08-22 | 用于执行装置到装置发现的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84670A CN104584670A (zh) | 2015-04-29 |
CN104584670B true CN104584670B (zh) | 2019-04-19 |
Family
ID=4912390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27376.9A Active CN110062371B (zh) | 2012-08-23 | 2013-08-22 | 用于执行装置到装置发现的方法和设备 |
CN201380044165.2A Active CN104584670B (zh) | 2012-08-23 | 2013-08-22 | 用于执行装置到装置发现的方法和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27376.9A Active CN110062371B (zh) | 2012-08-23 | 2013-08-22 | 用于执行装置到装置发现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9843986B2 (zh) |
EP (2) | EP2888922B1 (zh) |
JP (2) | JP6031610B2 (zh) |
KR (4) | KR102461556B1 (zh) |
CN (2) | CN110062371B (zh) |
CA (1) | CA2882856C (zh) |
SG (1) | SG11201501291WA (zh) |
TW (1) | TWI621371B (zh) |
WO (1) | WO2014031829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267715A3 (en) * | 2010-05-06 | 2018-05-02 | Koninklijke KPN N.V. | Method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for deactivating or activating a cell in such a network |
GB2496908B (en) | 2011-11-28 | 2017-04-26 | Ubiquisys Ltd | Power management in a cellular system |
CN103313301A (zh) | 2012-03-16 | 2013-09-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实现报告测量以及报告测量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
EP2832150B1 (en) | 2012-03-25 | 2017-11-22 | Intucell Ltd.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performance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9154267B2 (en) * | 2012-07-02 | 2015-10-06 | Intel Corporation |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mechanism for intracell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
JP5886968B2 (ja) * | 2012-08-28 | 2016-03-16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
US10623938B2 (en) * | 2012-09-06 | 2020-04-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based peer discovery |
US9826382B2 (en) * | 2012-09-11 | 2017-11-2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Proximity service in communications |
GB2506363A (en) * | 2012-09-26 | 2014-04-02 | Broadcom Corp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retransmissions of wireless signals |
GB2506389B (en) * | 2012-09-27 | 2015-02-25 | Broadcom Corp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
US9924503B2 (en) * | 2012-10-09 | 2018-03-20 | Snu R&Db Found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496948B2 (en) * | 2012-10-19 | 2022-11-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hoc/network assisted device discovery protocol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
CN103781177B (zh) * | 2012-10-19 | 2018-10-30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基站 |
IL222709A (en) | 2012-10-25 | 2016-02-29 | Intucell Ltd | A method and mechanism for coordina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communications cells in solar systems |
US9307521B2 (en) * | 2012-11-01 | 2016-04-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ransmission scheme and quasi co-location assumption of antenna ports for PDSCH of transmission mode 10 for LTE advanced |
US9532224B2 (en) * | 2012-11-05 | 2016-12-27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of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and apparatus thereof |
CN104885552A (zh) * | 2012-11-06 | 2015-09-02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装置-到-装置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JP6028038B2 (ja) * | 2012-11-07 | 2016-11-16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プロセッサ |
US9167444B2 (en) | 2012-12-04 | 2015-10-2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for managing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
US9014004B2 (en) | 2012-12-04 | 2015-04-2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for managing load balance in a cellular heterogeneous network |
KR101988506B1 (ko) | 2012-12-14 | 2019-09-30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디스커버리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906266A (zh) * | 2012-12-31 | 2014-07-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系统 |
US20150333813A1 (en) * | 2013-01-06 | 2015-11-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
WO2014109968A1 (en) * | 2013-01-09 | 2014-07-17 | Ntt Docomo, Inc. | Secure radio access with inter-enb carrier aggregation |
US9173089B2 (en) * | 2013-01-10 | 2015-10-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llocation of device id i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
GB2509912B (en) * | 2013-01-16 | 2018-08-15 | Sony Corp |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
US9313607B2 (en) | 2013-01-18 | 2016-04-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Network-assisted UE detection in direct mode UE-to-UE communication |
US20140204847A1 (en) * | 2013-01-18 | 2014-07-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Network-assisted d2d communication using d2d capability information |
US10212646B2 (en) * | 2013-01-25 | 2019-02-19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cell discovery |
US20140211705A1 (en) * | 2013-01-28 | 2014-07-31 |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
US9967727B2 (en) * | 2013-02-22 | 2018-05-08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ess network selection and traffic routing |
IL224926A0 (en) | 2013-02-26 | 2013-07-31 | Valdimir Yanover |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cellphone network |
US9402262B2 (en) * | 2013-03-14 | 2016-07-26 | Fujitsu Limited |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EP2782409A1 (en) * | 2013-03-20 | 2014-09-24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Deterministic UE behaviour for CSI/SRS Reporting during DRX |
CN104322105A (zh) * | 2013-03-22 | 2015-01-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识别方法和装置 |
KR102045332B1 (ko) * | 2013-03-26 | 2019-11-1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랜을 이용해서 트래픽을 오프 로드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JP5738338B2 (ja) * | 2013-03-29 | 2015-06-24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
US9467267B2 (en) * | 2013-04-05 | 2016-10-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ximity-based service between more than two operators |
KR20160002710A (ko) * | 2013-04-08 | 2016-01-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근접성을 기반으로 하는 서비스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170987B1 (ko) * | 2013-04-09 | 2020-10-29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대 단말 통신을 위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9974066B2 (en) * | 2013-05-01 | 2018-05-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4144446A (zh) * | 2013-05-10 | 2014-11-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获取无线访问节点服务质量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KR102215406B1 (ko) * | 2013-05-16 | 2021-02-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망에서 디스커버리 기법 |
WO2014196771A1 (ko) * | 2013-06-03 | 2014-12-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D2d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단말의 발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
US9814037B2 (en) * | 2013-06-28 | 2017-11-07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efficient channel estimation and beamforming in FDD system by exploiting uplink-downlink correspondence |
US10531431B2 (en) * | 2013-07-02 | 2020-01-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
GB2518584B (en) | 2013-07-09 | 2019-12-25 | Cisco Tech Inc | Power setting |
KR102026792B1 (ko) * | 2013-07-12 | 2019-09-30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D2d 탐색 수행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사용하는 단말 |
US9480007B2 (en) * | 2013-07-26 | 2016-10-25 | Intel IP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for efficient small cell discovery |
US9584985B2 (en) | 2013-07-30 | 2017-02-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anaging a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using an MBMS relay device |
JP2016532362A (ja) * | 2013-07-31 | 2016-10-13 | テレコム・イタリア・エッセ・ピー・アー | 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管理 |
US9326122B2 (en) | 2013-08-08 | 2016-04-26 | Intel IP Corporation |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packet based device-to-device (D2D) discovery in an LTE network |
US9762306B2 (en) * | 2013-08-08 | 2017-09-12 | Intel IP Corporatio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lectrical downtilt adjustment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stem |
US9854506B2 (en) | 2013-08-08 | 2017-12-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iming synchroniz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for asynchronous LTE deployments |
TWI612839B (zh) * | 2013-08-09 | 2018-01-21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 使用者設備及其裝置對裝置通訊選擇方法 |
US9532361B2 (en) * | 2013-08-09 | 2016-12-27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device-to-device for open discovery |
US9451631B2 (en) * | 2013-08-14 | 2016-09-2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KR101769387B1 (ko) * | 2013-08-18 | 2017-08-3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기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058876B1 (ko) * | 2013-08-19 | 2019-12-26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장치 간 통신에서의 혼잡 상황 해결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064389B1 (ko) * | 2013-08-30 | 2020-01-13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액세스 포인트 탐색 방법 및 장치 |
US9408034B2 (en) * | 2013-09-09 | 2016-08-02 |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 Extended area event for network based proximity discovery |
PL3047696T3 (pl) * | 2013-09-18 | 2020-11-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Komunikacja urządzenie-urządzenie pomiędzy urządzeniami do komunikacji bezprzewodowej przy użyciu identyflkatora grupy i identyfikatora aplikacji |
US10117224B2 (en) * | 2013-09-20 | 2018-10-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AC subheader for D2D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for public safety |
US9955336B2 (en) * | 2013-09-25 | 2018-04-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iscovery signals in D2D communication and devices for supporting same |
JP6503556B2 (ja) * | 2013-09-26 | 2019-04-2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端末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
US20150089382A1 (en) | 2013-09-26 | 2015-03-26 | Wu-chi Feng | Application context migration framework and protocol |
KR20180011871A (ko) * | 2013-09-27 | 2018-02-02 | 코닌클리즈케 케이피엔 엔.브이. | 공공 안전시스템 |
US10299231B2 (en) * | 2013-09-27 | 2019-05-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
EP3057368B1 (en) * | 2013-10-11 | 2019-07-17 | Kyocera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er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9699689B2 (en) * | 2013-10-18 | 2017-07-04 | Daniel A. Katz | Communication of plain information during channel access |
EP3063964B1 (en) * | 2013-10-28 | 2021-11-24 | Koninklijke KPN N.V. |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and control in a wide area network |
CN104581613B (zh) * | 2013-10-29 | 2019-07-30 | 索尼公司 | 增强用户装置之间的邻近服务发现的方法及设备 |
US10631162B2 (en) * | 2013-10-30 | 2020-04-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erform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9681409B2 (en) * | 2013-10-30 | 2017-06-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wireless devices for enabling synchronization in D2D communications |
CN104602245B (zh) * | 2013-10-31 | 2019-10-22 | 索尼公司 | 增强邻近服务设备到设备发现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CN105874866B (zh) * | 2013-11-01 | 2021-04-0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分配资源和发送/接收资源分配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
KR102119247B1 (ko) * | 2013-11-01 | 2020-06-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2 단계 탐색 절차 |
CN104618985B (zh) * | 2013-11-01 | 2019-09-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发现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US20150131529A1 (en) * | 2013-11-14 | 2015-05-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rver aided nan cluster merging |
US9414310B2 (en) | 2013-11-27 | 2016-08-0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mall cell power control in an enterprise network environment |
US20160278069A1 (en) * | 2013-11-29 | 2016-09-2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ication recognition qos-differentiated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5080484A1 (ko) * | 2013-11-29 | 2015-06-04 | 엘지전자(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디스커버리 메시지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9686736B2 (en) | 2014-01-17 | 2017-06-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to improve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search |
US9609581B2 (en) * | 2014-01-21 | 2017-03-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arameters for device to device discovery |
KR101918830B1 (ko) | 2014-01-29 | 2018-11-14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디바이스 대 디바이스 검색 또는 통신을 위한 리소스 선택 |
US10390288B2 (en) * | 2014-01-30 | 2019-08-20 | Lg Electronics Inc. | D2D operation method perform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
EP3107230B1 (en) * | 2014-02-13 | 2020-06-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for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CN105191458B (zh) * | 2014-02-27 | 2019-05-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接收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5133816A1 (ko) * | 2014-03-04 | 2015-09-11 | 엘지전자(주) | 단말 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탐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EP3116251A4 (en) * | 2014-03-07 | 2017-08-02 | Kyocera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management server, and user terminal |
US9655163B2 (en) * | 2014-03-11 | 2017-05-16 |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device-to-device (D2D) ser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509386B1 (en) * | 2014-03-18 | 2021-07-2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User equipment, prose server and coresponding methods for updating a prose application code |
CN106233668B (zh) | 2014-03-18 | 2019-11-05 | 夏普株式会社 | 设备到设备通信装置和方法 |
JP6755181B2 (ja) * | 2014-03-18 | 2020-09-1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レス端末装置間通信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
CN104936292B (zh) * | 2014-03-18 | 2019-02-0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用于设备到设备信号传输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CN110769496B (zh) | 2014-03-19 | 2022-07-08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Wtru及由wtru执行的方法 |
US9813910B2 (en) * | 2014-03-19 | 2017-11-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evention of replay attack in long term evolution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
JP6426358B2 (ja) * | 2014-03-20 | 2018-11-2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基地局、ユーザ装置、送信タイミング情報送信方法、及び発見信号送信方法 |
US9629145B2 (en) | 2014-03-20 | 2017-04-18 | Intel Corporation | Resource allocation technique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s |
CN104936165A (zh) * | 2014-03-20 | 2015-09-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覆盖状况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0660146B2 (en) * | 2014-03-21 | 2020-05-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synchronization priority |
US10064053B2 (en) * | 2014-03-21 | 2018-08-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uthentication in device to device discovery |
US9578484B2 (en) * | 2014-03-24 | 2017-02-21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fferentiation of payload size for D2D discovery |
US9888519B2 (en) * | 2014-03-24 | 2018-02-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D2D transmission in connected state |
WO2015147811A1 (en) * | 2014-03-26 | 2015-10-01 |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 Policy synchronization for multiple devices |
US10111231B2 (en) * | 2014-03-28 | 2018-10-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2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5149266A1 (en) * | 2014-04-01 | 2015-10-08 | Sony Corporation | Unified header design for discovery messages |
CN104980912B (zh) * | 2014-04-11 | 2019-10-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ProSe临时标识的通知与更新方法和装置 |
US10237717B2 (en) | 2014-04-13 | 2019-03-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roximity-based notif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
WO2015160158A1 (ko) * | 2014-04-13 | 2015-10-22 | 엘지전자(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 단말 그룹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5850218B (zh) | 2014-04-22 | 2019-05-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d2d通信的发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
EP3139687A4 (en) | 2014-04-30 | 2017-12-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CN105025462A (zh) * | 2014-04-30 | 2015-1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授权处理方法、装置、近距离服务器、及归属用户服务器 |
EP3138335B1 (en) | 2014-05-01 | 2023-12-20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 |
CN106465353A (zh) * | 2014-05-08 | 2017-02-2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终端、基站及处理方法 |
US10506604B2 (en) | 2014-05-08 | 2019-12-10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Device to-device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
KR101804927B1 (ko) * | 2014-05-08 | 2017-12-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단말간 직접 통신을 지원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신호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9661653B2 (en) | 2014-05-08 | 2017-05-23 | Intel IP Corporation | Device 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s |
KR20150128515A (ko) * | 2014-05-09 | 2015-11-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D2d 시스템에서 자원할당, 디스커버리 및 시그널링 관련 기법 |
EP3140980B1 (en) * | 2014-05-09 | 2020-08-19 | Sony Corporation |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of enabling usage of resources for a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
EP2942993B1 (en) * | 2014-05-09 | 2020-03-25 | Sun Patent Trust |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2d discovery transmission |
US9876767B2 (en) * | 2014-05-09 | 2018-01-23 | Alcatel Lucent | Secure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
KR102319182B1 (ko) * | 2014-05-09 | 2021-10-29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D2D(Device to Device)통신 단말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10051610B2 (en) * | 2014-05-09 | 2018-08-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chemes related to resource allocation, discovery and signaling in D2D systems |
WO2015172151A1 (en) * | 2014-05-09 | 2015-11-12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An extensible solution for device to device discovery message size |
WO2015170937A1 (en) | 2014-05-09 | 2015-11-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by d2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US20170086238A1 (en) * | 2014-05-15 | 2017-03-23 | Lg Electronics Inc. | As-nas interaction method for d2d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504148B2 (en) | 2014-05-23 | 2019-12-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eer-to-peer relaying of discovery information |
US10142847B2 (en) * | 2014-05-23 | 2018-11-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cure relay of discovery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
EP3512268B1 (en) * | 2014-06-17 | 2021-11-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ceiving synchronizing signals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
US9655102B2 (en) | 2014-06-20 | 2017-05-1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9967131B2 (en) | 2014-06-27 | 2018-05-0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ement by device-to-device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6471787B (zh) * | 2014-06-28 | 2019-12-17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获取对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邻近服务的授权 |
US20150382289A1 (en) * | 2014-06-28 | 2015-12-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Obtaining Authorization to Use Proximity Servic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439147B2 (en) * | 2014-06-30 | 2016-09-06 | Intel IP Corporation | Mechanisms of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for NAN devices |
US20160014794A1 (en) * | 2014-07-08 | 2016-01-14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US9883320B2 (en) | 2014-07-21 | 2018-01-3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rocessing request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CN105451153B (zh) * | 2014-07-28 | 2019-02-01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在通信系统中用于控制ProSe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576314B (zh) | 2014-08-01 | 2020-06-12 |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 用于d2d通信的传输定时控制 |
US9882698B2 (en) | 2014-08-04 | 2018-01-30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resource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AU2015301066B2 (en) | 2014-08-06 | 2019-02-07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
US10225810B2 (en) * | 2014-08-06 | 2019-03-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6702942B2 (ja) * | 2014-08-06 | 2020-06-03 |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d2d)プリエンプションおよびアクセス制御 |
US10805926B2 (en) * | 2014-08-07 | 2020-10-13 | Apple Inc. |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ximity services for multi-carrier capable mobile devices |
EP3178272B1 (en) * | 2014-08-07 | 2020-07-22 | Intel IP Corporation |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ue behavior for d2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inter-cell d2d discovery |
EP3178173A4 (en) * | 2014-08-07 | 2018-03-14 | Intel Corporation | Packet data unit mapping into time resource patterns for efficient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
CN105451338B (zh) | 2014-08-07 | 2019-05-21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 |
EP2983387A1 (en) * | 2014-08-07 | 2016-02-10 | Alcatel Lucent | Facilitating direct user equipment to user equipment transmission |
WO2016022227A1 (en) * | 2014-08-07 | 2016-02-11 | Intel IP Corporation | Resource allocation technique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discovery |
WO2016021703A1 (ja) * | 2014-08-08 | 2016-02-11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ユーザ端末及び基地局 |
CN105338639A (zh) | 2014-08-08 | 2016-02-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设备到设备资源池测量及上报的方法及设备 |
WO2016021702A1 (ja) * | 2014-08-08 | 2016-02-11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ユーザ端末 |
US9614915B2 (en) * | 2014-08-18 | 2017-04-04 | Google Inc. | Seamless peer to peer internet connectivity |
US10284386B2 (en) * | 2014-08-28 | 2019-05-07 | Maxlinea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high security mode in a network |
US9402195B2 (en) | 2014-09-07 | 2016-07-2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Operation of base st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9844070B2 (en) | 2014-09-10 | 2017-12-1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coupling long term evolution media access control scheduling from subframe rate procedures |
US10182430B2 (en) * | 2014-09-12 | 2019-01-15 | Nec Corporation | Radio station, radio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terminal measurement |
CN105407532B (zh) * | 2014-09-12 | 2020-03-2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d2d通信方法及装置 |
ES2879377T3 (es) * | 2014-09-19 | 2021-11-2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Procedimiento de comunicación y aparato e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o que soporta la comunicación D2D |
WO2016048069A1 (ko) | 2014-09-24 | 2016-03-3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D2d 신호의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
US11265937B2 (en) * | 2014-09-24 | 2022-03-0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Device discovery in a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sing two types of discovery |
US10681525B2 (en) | 2014-09-25 | 2020-06-09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ccess control mechanisms for D2D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
US9813957B2 (en) * | 2014-09-25 | 2017-11-0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signal of neighboring cell signal by D2D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805891B2 (en) | 2014-09-25 | 2020-10-1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nchronization procedure and resour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in D2D system |
EP3200555B1 (en) * | 2014-09-26 | 2020-08-12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20160100285A1 (en) * | 2014-10-07 | 2016-04-07 |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 Extended Area Event for Network Based Proximity Discovery |
US9408060B2 (en) * | 2014-10-14 | 2016-08-02 | Radius Networks Inc. | Interleaving multiple bluetooth low energy advertisements |
JP6507556B2 (ja) * | 2014-10-16 | 2019-05-0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20170339679A1 (en) * | 2014-10-21 | 2017-11-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2d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WO2016064450A1 (en) * | 2014-10-23 | 2016-04-28 | Fujitsu Limited | Device-to-device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s |
JP6520044B2 (ja) * | 2014-10-24 | 2019-05-2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端末、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
US9729396B2 (en) | 2014-11-04 | 2017-08-08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ynamic radio access network orchestration |
US9706591B2 (en) * | 2014-11-05 | 2017-07-11 | Intel Corporation | Device to-device (D2D) transmit behavior |
CN104410975B (zh) * | 2014-11-06 | 2018-06-15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资源配置方法、系统、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和终端 |
JP6110575B2 (ja) | 2014-11-07 | 2017-04-05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ユーザ端末及び装置 |
EP3217759B1 (en) * | 2014-11-07 | 2020-03-11 | Kyocera Corporation | Base station and user terminal |
JP6731918B2 (ja) * | 2014-11-17 | 2020-07-29 | イートン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Eaton Corporation | ドライブインドライブのバルブ装置付き回転流体圧力装置 |
US10171364B2 (en) * | 2014-11-25 | 2019-01-0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
KR102251353B1 (ko) * | 2014-11-25 | 2021-05-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근접 네트워크 구성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KR102251326B1 (ko) * | 2014-11-25 | 2021-05-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근접 네트워크 구성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US20160157254A1 (en) * | 2014-11-26 | 2016-06-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inform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2d communications |
KR102208438B1 (ko) * | 2014-11-26 | 2021-01-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근접 서비스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US20160165652A1 (en) * | 2014-12-07 | 2016-06-09 | Acer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offloading network traffic to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US10212673B2 (en) * | 2014-12-09 | 2019-02-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proximity of UE in D2D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10791452B2 (en) | 2014-12-17 | 2020-09-29 | Alcatel Lucent | Public safety/security UE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for prose via presence information |
ES2913054T3 (es) * | 2014-12-19 | 2022-05-31 |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 Control de servicios de comunicación dispositivo a dispositivo de servicios de proximidad |
US10673852B2 (en) * | 2014-12-23 | 2020-06-02 | Mcafee, Llc | Self-organizing trusted networks |
US20160189439A1 (en) * | 2014-12-24 | 2016-06-30 | Vetco, Inc. | Tri-system smartphone mobile application for outdoor motor sports |
US9998879B2 (en) | 2015-01-08 | 2018-06-12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traffic to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devices |
US9801039B2 (en) * | 2015-01-08 | 2017-10-24 | Intel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data between awareness networking devices |
US10306450B2 (en) * | 2015-01-09 | 2019-05-28 | Acer Incorporated | Proximity request validat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identity request method, and network entity using the same |
US9955334B2 (en) | 2015-01-09 | 2018-04-24 | Acer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performing proximity discovery for network entity and user equipment |
US10219279B2 (en) * | 2015-01-14 | 2019-02-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gnaling to request increased transmission power limit in an emergency |
WO2016117936A1 (en) | 2015-01-21 | 2016-07-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of d2d discovery message transmission |
US9602998B2 (en) | 2015-01-21 | 2017-03-21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in a data link group |
FR3032083A1 (fr) * | 2015-01-23 | 2016-07-29 | Orange | Differentiation de classes de services de proximite dans des messages entre terminaux mobiles |
US9843992B2 (en) | 2015-02-02 | 2017-12-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ell search for D2D enabled UEs in out of network coverage |
US9820298B2 (en) | 2015-03-09 | 2017-11-14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Scheduling request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US10327236B2 (en) | 2015-03-09 | 2019-06-18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Secondary cell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US10182406B2 (en) | 2015-03-09 | 2019-01-1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Power headroom report for a wireless device and a base station |
US10700845B2 (en) | 2015-03-09 | 2020-06-30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Secondary cell deactiv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a base station |
US9820264B2 (en) | 2015-03-09 | 2017-11-14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Data and multicast signals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US9936508B2 (en) | 2015-03-13 | 2018-04-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chanisms for association request signaling between IoE devices |
US10057352B2 (en) | 2015-03-13 | 2018-08-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net of everything device relay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
US10542507B2 (en) * | 2015-03-13 | 2020-01-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covery and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 for user-tracking zones in a cellular network |
US10200846B2 (en) | 2015-03-24 | 2019-02-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6162676A (zh) * | 2015-03-25 | 2016-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直通系统中继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
JP6526829B2 (ja) * | 2015-03-30 | 2019-06-05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中継サービスを要求するための通信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
US10582508B2 (en) | 2015-03-31 | 2020-03-03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Facilit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
US9668232B2 (en) * | 2015-04-03 | 2017-05-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abling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
US9877334B2 (en) * | 2015-04-05 | 2018-01-23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Cell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US11641255B2 (en) | 2015-04-05 | 2023-05-02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WO2016163824A1 (ko) * | 2015-04-08 | 2016-10-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주파수의 선택적 우선화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
EP3282628B1 (en) * | 2015-04-08 | 2022-06-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lurality of d2d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992815B2 (en) * | 2015-04-09 | 2018-06-05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of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making handover decis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and control node thereof |
WO2016161603A1 (en) * | 2015-04-09 | 2016-10-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rigger condition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for relay selection |
WO2016164084A1 (en) * | 2015-04-09 | 2016-10-13 | Intel Corporation | Resolving concurrent communications at a relay user equipment (ue) |
EP3282772B1 (en) | 2015-04-10 | 2021-05-26 | Kyocera Corporation |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
CN106160981A (zh) * | 2015-04-10 | 2016-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道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WO2016163851A1 (ko) * | 2015-04-10 | 2016-10-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전송 우선 순위 결정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
US9918314B2 (en) | 2015-04-14 | 2018-03-1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plink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WO2016175639A1 (ko) * | 2015-04-30 | 2016-11-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d2d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
EP3289792B1 (en) * | 2015-05-01 | 2020-06-24 | Assa Abloy AB | Continuous authentication |
TWI577205B (zh) * | 2015-05-08 | 2017-04-0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行動通訊裝置及服務持續方法 |
JPWO2016181547A1 (ja) * | 2015-05-14 | 2018-02-2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US20180213385A1 (en) * | 2015-06-02 | 2018-07-26 | Nec Corporation | Wireless terminal apparatus,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
US10200177B2 (en) | 2015-06-12 | 2019-02-0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Scheduling request on a secondary cell of a wireless device |
US9894681B2 (en) | 2015-06-12 | 2018-02-13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Uplink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US9948487B2 (en) | 2015-06-15 | 2018-04-17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10219308B1 (en) * | 2015-06-18 | 2019-02-26 | Sprint Spectrum L.P.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sing a plurality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
US9894626B2 (en) | 2015-06-18 | 2018-02-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for a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
CN112312314B (zh) | 2015-06-23 | 2024-06-25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邻近服务通信的优先级处理 |
WO2016205991A1 (zh) * | 2015-06-23 | 2016-12-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免授权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
US9844065B2 (en) * | 2015-06-30 | 2017-12-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Optimizing the reach of a message beacon device |
KR102011823B1 (ko) * | 2015-07-03 | 2019-08-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단말 간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10863492B2 (en) * | 2015-07-16 | 2020-12-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ow latency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US10244422B2 (en) | 2015-07-16 | 2019-03-2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to manage network utilization according to wireless backhaul and radio access network conditions |
US9648569B2 (en) | 2015-07-25 | 2017-05-0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mall cell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9860852B2 (en) | 2015-07-25 | 2018-01-0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mall cell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10285114B2 (en) * | 2015-07-29 | 2019-05-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broadcasting service discovery information |
US10341423B2 (en) * | 2015-07-31 | 2019-07-02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content using a mobile device |
CN106454927A (zh) * | 2015-08-07 | 2017-02-22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户设备、网络节点和测量方法 |
EP3334207B1 (en) * | 2015-08-07 | 2021-05-2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device for reception, at a second frequency, and transmission, at a first frequency, of sidelink direct discovery information |
WO2017025145A1 (en) * | 2015-08-13 | 2017-02-16 | Telecom Italia S.P.A.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inter-plmn proximity services |
ES2897648T3 (es) * | 2015-08-19 | 2022-03-0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Control de uso de UE retransmisor |
KR102513274B1 (ko) | 2015-08-21 | 2023-03-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합 재전송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7034185A1 (en) * | 2015-08-21 | 2017-03-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Filter bank multicarrier modulation-based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
WO2017043905A1 (ko) * | 2015-09-12 | 2017-03-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기 |
US10200164B2 (en) | 2015-09-22 | 2019-02-0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Carrier activat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
US10172124B2 (en) | 2015-09-22 | 2019-01-01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Carrier select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
CN115767140A (zh) | 2015-09-30 | 2023-03-07 | 索尼公司 |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及传输系统中的传输单元 |
CA3000200C (en) | 2015-10-06 | 2020-10-20 | Kodiak Networks, Inc. | Ptt network with radio condition aware media packet aggregation scheme |
GB2557803B (en) | 2015-10-06 | 2021-07-07 | Kodiak Network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uning PTT over LTE |
KR101990753B1 (ko) | 2015-10-17 | 2019-06-20 | 콤캐스트 케이블 커뮤니케이션스 엘엘씨 | 부분 서브프레임 및 전체 서브프레임에서의 제어 채널 구성 |
US9820296B2 (en) | 2015-10-20 | 2017-11-14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
WO2017075797A1 (zh) * | 2015-11-06 | 2017-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及业务服务器 |
US10341833B2 (en) | 2015-11-10 | 2019-07-02 | At&T Mobility Ii Llc | Automatic proximity discovery area technique |
CN106686571B (zh) | 2015-11-11 | 2020-06-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发现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
US9888365B2 (en) | 2015-11-23 | 2018-02-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etwork-based control for the relaying of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messages |
US9826408B2 (en) | 2015-12-07 | 2017-11-2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uplink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10143002B2 (en) | 2016-01-12 | 2018-11-2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centraliz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split radio access network environment |
US9813970B2 (en) | 2016-01-20 | 2017-11-0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small cell power control and load balancing for high mobility user equipment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CN106997527A (zh) | 2016-01-25 | 2017-08-01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p2p的信用支付方法及装置 |
WO2017129287A1 (en) | 2016-01-25 | 2017-08-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mplicit spatial replay protection |
CN106997530B (zh) | 2016-01-25 | 2022-10-14 |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卡模拟的信用支付方法及装置 |
EP3408997B1 (en) | 2016-01-25 | 2022-01-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Explicit spatial replay protection |
CN105681439A (zh) * | 2016-01-29 | 2016-06-15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通信的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终端和基站 |
US10420134B2 (en) | 2016-02-02 | 2019-09-1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ubframe scheduling in a split medium access control radio access network environment |
US10548121B2 (en) | 2016-02-03 | 2020-01-28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Downlink and up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10880921B2 (en) | 2016-02-04 | 2020-12-29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Detection threshold for a wireless network |
US10091697B1 (en) | 2016-02-08 | 2018-10-0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itigation of uplink interference with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US10694453B2 (en) * | 2016-02-26 | 2020-06-23 | Apple Inc. | Discovery and network access procedures for 5G thing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967910B2 (en) * | 2016-03-03 | 2018-05-0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D2D communication group |
US20170257751A1 (en) * | 2016-03-05 | 2017-09-07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Off-Network Wireless Mission Critical Session Initiation |
US10306660B2 (en) * | 2016-03-24 | 2019-05-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chanisms for co-existence between communication modes in a mesh wide area network |
US10477378B2 (en) * | 2016-04-22 | 2019-11-12 | Blackberry Limited | Wireless network discovery using a MIMO transceiver |
US10098059B2 (en) | 2016-04-29 | 2018-10-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covering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10200992B2 (en) | 2016-05-06 | 2019-02-05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Uplink signal starting posi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FR3051273A1 (fr) * | 2016-05-10 | 2017-11-17 | Orange | Technique d'authentification d'un dispositif utilisateur |
CN105979577A (zh) * | 2016-05-11 | 2016-09-28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获取用户到访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CN107404723B (zh) * | 2016-05-20 | 2020-08-2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
US10645631B2 (en) * | 2016-06-09 | 2020-05-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vice detection in mixed static and mobile device networks |
US10404794B2 (en) * | 2016-06-21 | 2019-09-03 | Orion Labs | Discovery and formation of local communication group |
DE112016007007T5 (de) | 2016-06-22 | 2019-03-07 | Intel Corporation |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für vollduplex-disposition |
US10098066B2 (en) | 2016-06-27 | 2018-10-09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Auxiliary back-off to avoid battery and network resource depletion in variable network conditions |
WO2018004677A1 (en) * | 2016-07-01 | 2018-01-04 | Intel IP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s in internet-of-things devices |
US10469260B2 (en) | 2016-07-08 | 2019-11-05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ultiple cryptographic key generation for two-way communication |
US10411888B2 (en) | 2016-07-08 | 2019-09-10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Cryptography method |
US10433166B2 (en) | 2016-07-08 | 2019-10-01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Cryptography using RF power measurement |
WO2018015062A1 (en) | 2016-07-18 | 2018-01-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Location information based on counters of grid cells |
CN107645392B (zh) * | 2016-07-20 | 2020-07-1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用户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
US10631271B2 (en) * | 2016-08-25 | 2020-04-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utonomous resource selection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s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
US10389467B2 (en) * | 2016-08-26 | 2019-08-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hysical cell identification channel (PCICH) |
US10375562B2 (en) * | 2016-08-31 | 2019-08-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xchanging a recommendation of a set of D2D rat types for a proximity-based service and searching for a binary code that identifies a proximity-based service on at least one D2D rat type in accordance with a D2D rat sequence |
WO2018052343A1 (en) * | 2016-09-13 | 2018-03-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dentification of neighboring network nod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7872293B (zh) | 2016-09-28 | 2023-04-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
US10635619B2 (en) * | 2016-10-12 | 2020-04-28 | Cirrus Logic, Inc. | Encoding for multi-device synchronization of devices |
US11147062B2 (en) | 2016-10-14 | 2021-10-12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Dual connectivity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network and wireless device |
US20180124831A1 (en) | 2016-10-29 | 2018-05-03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Dual connectivity scheduling request for wireless network and wireless device |
US10848977B2 (en) | 2016-11-02 | 2020-11-24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Dual connectivity with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
US10292012B1 (en) * | 2016-10-31 | 2019-05-14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Reverse locationing with Bluetooth angle of arrival (AoA) |
CN117134867A (zh) | 2016-11-02 | 2023-11-28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接收机带宽适配 |
US10560264B2 (en) | 2016-11-08 | 2020-02-11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Cryptographic key creation using optical parameters |
GB2556090B (en) * | 2016-11-18 | 2019-07-17 | Bluwireless Tech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554188B1 (en) * | 2016-12-20 | 2021-07-0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communication parameter |
US10264595B2 (en) | 2016-12-21 | 2019-04-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ffic-priority based silencing technique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
WO2018112895A1 (zh) * | 2016-12-23 | 2018-06-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终端及域主节点 |
CN110495213B (zh) * | 2017-01-04 | 2022-01-14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邻居关系建立的无线电网络节点、网络节点、无线装置以及其中执行的方法 |
US9942815B1 (en) * | 2017-01-17 | 2018-04-10 | Mbit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on determination of a base station at a client device |
EP3562261B1 (en) * | 2017-01-26 | 2023-09-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elay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KR102001366B1 (ko) * | 2017-03-02 | 2019-07-19 | 어보브반도체 주식회사 | 복수 기기의 저전력블루투스 연결방법 |
WO2018194202A1 (ko) * | 2017-04-21 | 2018-10-25 | 엘지전자(주) | V2x 통신 장치 및 그의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
CN107104798B (zh) * | 2017-04-28 | 2020-03-03 | 郭铮铮 | 一种基于无连接通信验证的信息传递方法 |
US10820225B2 (en) * | 2017-05-05 | 2020-10-27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RACH preamble on a wireless network |
WO2019006747A1 (en) * | 2017-07-07 | 2019-01-10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DING SURVEY SIGNAL |
CN107318034B (zh) * | 2017-07-14 | 2019-11-05 | 杭州弘易科技有限公司 | 互动视频展示方法和装置 |
US10834719B2 (en) * | 2017-08-01 | 2020-11-10 | Nec Corporation | Base st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first terminal apparatus, metho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system |
EP3447966B1 (en) * | 2017-08-25 | 2020-12-02 | ADVA Optical Networking SE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active traffic restoration in a network |
CN111052855A (zh) * | 2017-09-08 | 2020-04-21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装置以及能力信息通知方法 |
KR102455266B1 (ko) * | 2017-10-17 | 2022-10-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외부 전자 장치에 대한 데이터 통신을 제어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통신 시스템 |
CN108280876A (zh) * | 2018-01-23 | 2018-07-13 | 赵毅勇 | 一种基于动态三维模型场景式虚拟展现的工业监控系统 |
US11343666B2 (en) * | 2018-02-13 | 2022-05-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aveform design of discovery signals |
US10841781B2 (en) | 2018-02-13 | 2020-11-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covery preamble content for a device discovery procedure |
EP3531580B1 (en) | 2018-02-21 | 2021-08-11 | ADVA Optical Networking SE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dynamically the operation of an optical network |
US11457508B2 (en) | 2018-04-30 | 2022-09-27 | Apple Inc. | Message mapping via frequency and/or time indexing |
DE102019206080A1 (de) | 2018-04-30 | 2019-10-31 | Apple Inc. | Message mapping über frequenz- und/oder zeitindexierung |
US11889514B2 (en) * | 2018-06-28 | 2024-01-30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Side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s and scheduling requests for new radio vehicle sidelink shared channel data transmissions |
JP6867338B2 (ja) * | 2018-07-25 | 2021-04-28 | ノキア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オサケユイチア | インター・オペレータd2dオペレーション |
EP3834470A4 (en) * | 2018-08-09 | 2022-04-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FOR COMMUNICATION BY SECONDARY LINK IN A WIRELESS NETWORK |
CN109032808B (zh) * | 2018-08-10 | 2021-09-24 | 马鞍山百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云计算系统 |
WO2020029670A1 (en) | 2018-08-10 | 2020-02-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xposure of monitoring event |
US11057826B2 (en) * | 2018-08-24 | 2021-07-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canning enhancements for next generation Wi-Fi channels |
CN111201834B (zh) * | 2018-09-18 | 2023-04-1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使用侧链路发现消息的装置发现 |
CN112771942B (zh) * | 2018-09-28 | 2024-05-24 | 索尼集团公司 | 发现信令的方法、相关网络节点和相关无线电子设备 |
EP3900201A1 (en) * | 2018-12-17 | 2021-10-27 | IDAC Holdings, Inc. | Communication in a resonance magnetic coupled system |
CN109947238B (zh) * | 2019-01-17 | 2020-07-14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wifi的非合作式手势识别的方法 |
CN111263465B (zh) * | 2019-02-01 | 2021-12-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US11432132B2 (en) * | 2019-02-14 | 2022-08-30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Dropping extraneous discovery messages |
CN112789941B (zh) | 2019-04-30 | 2023-12-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418345B (zh) * | 2019-07-25 | 2022-08-19 | 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US11115894B2 (en) | 2019-08-14 | 2021-09-07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anaging FTM frames of WLAN RTT bursts |
JP6820568B2 (ja) * | 2019-09-30 | 2021-01-27 | サン パテント トラスト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EP4274369A3 (en) * | 2019-10-03 | 2024-05-29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Device to device service discovery via a relay device |
KR102283839B1 (ko) * | 2019-10-31 | 2021-07-30 |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동적 스케줄링 요청 방법 및 그 장치 |
US11632665B2 (en) * | 2019-11-06 | 2023-04-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oximity services session authorization and provisioning support over a 5G system |
EP4111813A1 (en) * | 2020-02-24 | 2023-01-04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A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ement of sidelink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US11122525B1 (en) * | 2020-06-24 | 2021-09-14 |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 Wireless channel access and power adjust access requests |
US11477848B2 (en) * | 2020-06-29 | 2022-10-18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Disseminating alerts or other notifications using ProSe direct discovery signaling |
CN113949994B (zh) * | 2020-07-16 | 2022-10-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临近服务通信方法、管理网元、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 |
CN111865724B (zh) * | 2020-07-28 | 2022-02-08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视频监控设备信息采集控制实现方法 |
US11843997B2 (en) * | 2020-08-18 | 2023-12-12 | Apple Inc. | Network slicing framework for time-sensitive peer-to-peer networking |
US11489953B2 (en) | 2020-09-18 | 2022-11-01 | Shenzhen Fugui Precision Ind. Co., Ltd. | Personnel contact history record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US11470059B2 (en) * | 2020-10-14 | 2022-10-11 | Schweitzer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secure communication in an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
CN116939553A (zh) * | 2022-03-29 | 2023-10-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中继终端的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US20240257134A1 (en) * | 2023-02-01 | 2024-08-01 | Jpmorgan Chase Bank, N.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lligent threat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in point-of-sale terminal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32085A (zh) * | 2009-06-24 | 2010-12-29 | 英特尔公司 | 无线网络中的对等协商 |
WO2011130630A1 (en) * | 2010-04-15 | 2011-10-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proximity detection signal for peer discovery |
WO2012088470A1 (en) * | 2010-12-22 | 2012-06-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figu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05091A (en) | 1959-04-24 | 1961-10-17 | Thomas F Cote | Adjustable flashlight holder |
US3605625A (en) | 1968-09-27 | 1971-09-20 | Tamper Inc | Curve liners |
GB0223498D0 (en) * | 2002-10-09 | 2002-11-13 | Nokia Corp | Provision of information regarding a mobile station |
US7640546B2 (en) * | 2004-01-16 | 2009-12-29 | Barclays Capital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active devices on network |
US7852799B2 (en) * | 2004-01-20 | 2010-12-14 | Qualcomm, Inc. | Network using randomized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
US8005091B2 (en) * | 2007-07-10 | 2011-08-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nd maintaining hybrid connection identifications (IDs) for peer-to-peer wireless networks |
US7961708B2 (en) | 2007-07-10 | 2011-06-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ding methods of communicating identifiers in peer discovery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
US9198017B2 (en) | 2008-05-19 | 2015-11-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frastructure assisted discovery in a wireless peer-to-peer network |
US8554200B2 (en) * | 2008-09-12 | 2013-10-08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for device to-device communication |
US8493887B2 (en) * | 2008-12-30 | 2013-07-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entralized control of peer discovery pilot transmission |
US8605625B2 (en) | 2009-04-02 | 2013-12-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er discovery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KR20150079997A (ko) * | 2009-06-19 | 2015-07-08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홈 노드 b를 탐지하고 측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US9432818B2 (en) * | 2010-02-11 | 2016-08-30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devices |
US8812657B2 (en) | 2010-04-15 | 2014-08-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etwork-assisted peer discovery |
US9351143B2 (en) * | 2010-06-01 | 2016-05-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homed peer-to-peer network |
KR20150092359A (ko) | 2010-06-23 | 2015-08-12 |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 이벤트-트리거식 피어 발견 |
US10250678B2 (en) * | 2010-07-07 | 2019-04-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ybrid modes for peer discovery |
US9503833B2 (en) * | 2011-03-23 | 2016-11-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provisioning of mobile entities for peer-to-peer service |
CN103563332B (zh) * | 2011-05-24 | 2016-10-19 | 阿瓦亚公司 | 社交媒体身份发现和映射 |
CN102883404B (zh) * | 2011-07-14 | 2015-07-08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实现机器对机器业务的方法、m2m终端、ap和系统 |
GB2494460B (en) * | 2011-09-12 | 2013-10-23 | Renesas Mobile Corp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procedure |
WO2013049959A1 (en) * | 2011-10-02 | 2013-04-11 |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 Signaling for device-to-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10034317B2 (en) * | 2011-10-24 | 2018-07-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allowing base station to support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wing D2D device to efficiently transmit D2D communication request signal |
WO2013073915A1 (ko) * | 2011-11-18 | 2013-05-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통신 요청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GB2497589A (en) * | 2011-12-16 | 2013-06-19 | Renesas Mobile Corp |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3095220A1 (en) * | 2011-12-20 | 2013-06-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uncat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
CN104054282B (zh) * | 2012-01-18 | 2018-02-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装置对装置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
US9295094B2 (en) * | 2012-05-07 | 2016-03-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to-peer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US9019913B2 (en) * | 2012-05-21 | 2015-04-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2D system information to a UE served by a home evolved Node-B |
US9084241B2 (en) * | 2012-05-21 | 2015-07-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vailable resource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
US8849203B2 (en) * | 2012-06-27 | 2014-09-30 | Alcatel Lucent | Discovering proximity devices in broadband networks |
US9154267B2 (en) * | 2012-07-02 | 2015-10-06 | Intel Corporation |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mechanism for intracell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
US9867026B2 (en) * | 2012-07-18 | 2018-01-0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discovering device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ES2440170B1 (es) * | 2012-07-27 | 2015-03-11 | Telefonica Sa | Metodo para implementar un mecanismo de equilibrado de carga de celula en redes inalambricas |
CN104126317B (zh) * | 2013-01-14 | 2019-04-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的注册方法、近距离业务服务器和移动管理实体 |
TWI641283B (zh) * | 2013-01-16 | 2018-11-11 |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 與裝置對裝置(d2d)訊號發送相關聯的方法及無線傳輸/接收裝置 |
US9706481B2 (en) * | 2013-03-15 | 2017-07-11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me-power frequency hopping for D2D discovery |
US9398438B2 (en) * | 2013-05-10 | 2016-07-19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DD configuration for D2D open discovery |
JP6211698B2 (ja) * | 2013-08-08 | 2017-10-11 | インテ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 Lte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近接サービス及びd2dディスカバリのためのシグナリング |
KR20170036744A (ko) * | 2014-09-25 | 2017-04-03 | 인텔 아이피 코포레이션 | 디바이스-대-디바이스(d2d) 발견 메시지의 확률적 송신을 위한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
-
2013
- 2013-08-22 KR KR1020207022212A patent/KR10246155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8-22 CA CA2882856A patent/CA2882856C/en active Active
- 2013-08-22 CN CN201910227376.9A patent/CN110062371B/zh active Active
- 2013-08-22 JP JP2015528646A patent/JP6031610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8-22 KR KR1020217036068A patent/KR10246167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8-22 CN CN201380044165.2A patent/CN104584670B/zh active Active
- 2013-08-22 SG SG11201501291WA patent/SG11201501291WA/en unknown
- 2013-08-22 EP EP13759606.0A patent/EP2888922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8-22 KR KR1020157007341A patent/KR10214460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8-22 TW TW102129989A patent/TWI621371B/zh active
- 2013-08-22 US US13/973,272 patent/US9843986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8-22 WO PCT/US2013/056140 patent/WO2014031829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8-22 EP EP21208511.2A patent/EP3986083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08-22 KR KR1020227037585A patent/KR10258008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
- 2016-10-24 JP JP2016207583A patent/JP6310988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2-11 US US15/837,876 patent/US10959155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3-22 US US17/208,636 patent/US11595876B2/en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2-10 US US18/167,519 patent/US1209633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32085A (zh) * | 2009-06-24 | 2010-12-29 | 英特尔公司 | 无线网络中的对等协商 |
WO2011130630A1 (en) * | 2010-04-15 | 2011-10-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proximity detection signal for peer discovery |
WO2012088470A1 (en) * | 2010-12-22 | 2012-06-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figu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Operator Managed and Operator Assisted D2D;Intel;《3GPP TSG-SA WG1 Meeting #57 S1-120063》;20120217;第1-4页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84670B (zh) | 用于执行装置到装置发现的方法和设备 | |
JP7116117B2 (ja) |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のための分散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 |
JP6383766B2 (ja) | ローカライズド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にアクセス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RU2743580C2 (ru) |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в системах радиосвязи | |
TW201841518A (zh) | 網路存取隱私 | |
CN107211470A (zh) | 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改善资源分配 | |
US11606836B2 (en) | Configur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parameter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 |
US2016004462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ext-aware synchronization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 |
WO2024215451A1 (en) |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configuration, and policy for proof-of-coverage | |
TW202249508A (zh) | 5g系統對演進封包系統重選擇的安全處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