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3079A - 药剂送料器及分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药剂送料器及分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3079A
CN104583079A CN201380044895.2A CN201380044895A CN104583079A CN 104583079 A CN104583079 A CN 104583079A CN 201380044895 A CN201380044895 A CN 201380044895A CN 104583079 A CN104583079 A CN 104583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container
medicine container
medicament
vibration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48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3079B (zh
Inventor
吉名克宪
浅冈千晴
竹田仲治
岩谷高志
小田智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am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yam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034145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4583079(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yam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yam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83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3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3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3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7/00Supplying or feeding fluent-solid, plastic, or liquid material, or loose masses of small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7/04Supplying or feeding fluent-solid, plastic, or liquid material, or loose masses of small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by vibratory fee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7/00Supplying or feeding fluent-solid, plastic, or liquid material, or loose masses of small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7/16Separating measured quantities from supply
    • B65B37/18Separating measured quantities from supply by weig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9/00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e.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in flat, folded, or tubula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Subdividing filled flexible tubes to form packages
    • B65B9/06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in a longitudinally-folded web, or in a web folded into a tube about th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placed upon i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7/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weighing material of special form or property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3/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pensing or fluids, semiliquids or granular material from reservoirs
    • G07F13/04Coin-free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pensing or fluids, semiliquids or granular material from reservoirs by weight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009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assembling and dispensing of pharmaceutical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220/00Specific aspects of the packaging operation
    • B65B2220/14Adding more than one type of material or article to the same package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46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movable storage containers or supports

Landscapes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 Supply Of Fluid Materials To The Packaging Lo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开发一种能够更加高度自动化地进行散剂称重作业的药剂送料器;该药剂送料器(1)具备药剂容器(2A)和主体装置(3);主体装置(3)自上方起设有振动台(20)、激振机构(21a、21b)、中间台(22)、防振台(23)、重量测量机构(25)以及基座部件(26);在将药剂容器(2A)移动并载置于主体装置(3)上之后,对内置于振动台(20)中的电磁铁(30a、30b)通电;然后,使振动台(20)振动而使散剂排出;对于刚设置于振动台(20)上的药剂容器(2A)的原重量(G)与现重量(g)进行比较,经常计算散剂的落下量(H)(G-g);然后,当散剂的落下量(H)成为所期望的重量时,使振动台(20)停止振动。

Description

药剂送料器及分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量规定量的药剂并将其取出的药剂送料器。本发明的药剂送料器能够作为对分配散剂的散剂分配装置供给散剂的装置而适当地进行使用。另外,本发明的药剂送料器也可用作内置于散剂分包装置中的装置,其中,该散剂分包装置具备利用所述散剂分配装置分配散剂,进而将散剂分别进行包装的功能。
另外,本发明设计一种内置有药剂送料器的分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大医院或大规模的药房中,引入了散剂分包装置或具备散剂分包功能的分药装置。此处,所谓的散剂分包装置是指将一次服用量的散剂等分别进行包装的装置。在使用散剂分包装置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化地进行将一次服用量的散剂等进行包装的作业中的大部分作业。
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散剂分包装置200是将一次服用量的散剂分别进行包装的装置,如图49所示,在该散剂分包装置200的内部设有药剂供给装置201、散剂分配装置202以及药剂包装装置203。
如图49、图50所示,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药剂供给装置201具备投入料斗205和粉末送料器206。
如图50所示,粉末送料器206在槽(trough)210的下方设置有两块压电元件207、208,通过压电元件207、208而使槽210进行振动。
如图49所示,散剂分配装置202具备分配盘212和刮出装置215。分配盘212具有剖面呈圆弧状且俯视时呈环状的沟槽216。通过电动机219而使分配盘212以固定的速度进行旋转。
刮出装置215具有能够升降和旋转的圆盘217,在该圆盘217上设置有刮板218。
如图49所示,药剂包装装置203具备包装用料斗220和包装装置221。
接下来,对使用散剂分包装置200分包散剂时的步骤进行说明。
散剂分包作业是由药剂师按照医师的处方而操作散剂分包装置200进行。即,药剂师确认医师的处方,并从未图示的药架取出装有所配散剂的药瓶。然后,使用天平等秤而秤量出所配的规定散剂的总重量。
即,在所配散剂为一日服用3次、每次1.0g且为20天量的药剂的情况下,取出(1.0×3×20=60)g的散剂。更加具体而言,将容器放在秤上称量皮重,使用药匙从药瓶取出散剂,并将散剂放入秤上的容器中,从而秤出60g的散剂。
然后,将所秤出的60g散剂投入药剂供给装置201的投入料斗205中。
另外,同时对粉末送料器206的压电元件207、208(图50)通电而使槽210振动,进而,使分配盘212以20~30rpm左右的转速进行旋转。
投入到投入料斗205中的散剂从投入料斗205下端的开口落入粉末送料器206的槽210中。然后,通过使槽210振动而使散剂缓慢地向前端侧移动而被整流。另外,在槽210上移动的期间内,整流不断进行,药剂的流动成为层流状态。即,与药剂流垂直的方向上的剖面中的药剂的分布固定,且每单位时间内药剂前进的距离也固定。其结果是,60g的散剂均匀地分散,且以每小时固定的速度缓慢地朝向前端侧移动。
然后,最终在前头移动的散剂到达槽210的前端,在前头移动的散剂从槽210的前端落入分配盘212的沟槽216中。另外,后方的散剂以每次固定量的方式落入分配盘212中。然后,最后位于最后方的散剂落入分配盘212中,60g的散剂全部进入沟槽216内。
另一方面,由于分配盘212以规定的速度进行旋转,因而从槽210落下的散剂均匀地分散在分配盘212的沟槽216中。
即,通过粉末送料器206而使散剂一点一点地落入分配盘212中,且分配盘212以固定速度进行旋转,因而散剂均匀地分散在分配盘212的沟槽216中。
当散剂相对于分配盘212的落下结束时,暂时使分配盘212停止旋转。然后,使刮出装置215的圆盘217落入分配盘212的沟槽216内。进而,使分配盘212旋转与分配个数相对应的角度。利用之前的示例进行说明,由于将60g的散剂分成60包,因而使分配盘212旋转(60/360)度,使与(60/360)度相对应份量的散剂堆积在圆盘217的前面侧。然后,使圆盘217进行旋转,通过刮板218将与(60/360)度相对应份量的散剂刮出至分配盘212外部,并投入至包装用料斗220中。从包装用料斗220落下的散剂在包装装置221进行包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2000-85703号
发明内容
在使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散剂分包装置200时,能够自动化地进行将一次服用量的散剂包装的作业中的大部分作业。
然而,现有技术的散剂分包装置200仍有不得不依靠人手进行的工序,难以说是能够完全自动化地进行散剂的分包的装置。
即,现有技术的散剂分包装置200需要药剂师从药架取出装有所期望的散剂的药瓶,并从该药瓶秤出规定量的散剂的作业。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着眼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而开发出一种能够更加高度自动化地进行散剂称量作业的药剂送料器。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形态的药剂送料器具备药剂容器和主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容器相对于主体装置拆装自如,并且,所述药剂容器设有用于排出药剂的药剂排出部;主体装置具备振动台、使振动台进行振动的激振机构、将药剂容器暂时固定于振动台上的容器保持机构、以及直接或间接地测量药剂容器的重量的重量测量机构,该药剂送料器将药剂容器载置于振动台上,利用容器保持机构将药剂容器固定于振动台上,并使振动台进行振动而从药剂排出部每次少量地排出药剂,并且利用重量测量机构而检测药剂的排出量。
在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中,将药剂容器固定于振动台上,并且使药剂容器与振动台直接接触。通过以该状态使振动台进行振动,能够使药剂容器的整体或一部分振动。因此,药剂容器内的药剂缓慢地向药剂排出部侧移动,药剂被整流而使药剂流层流化,然后从药剂排出部排出。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药剂送料器中配备有重量测量机构,因而能够检测药剂的排出量,从而能够自动化地进行散剂等的称量作业。
优选药剂送料器中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药剂容器是否与振动台接触的接触传感器。
在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中,由于设置有多个检测药剂容器是否与振动台接触的接触传感器,因而能够确认药剂容器相对于振动台的姿态。因此,本发明的药剂送料器能够将药剂容器相对于振动台的姿态的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即,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通过使药剂容器与振动台直接接触,并使振动台进行振动,从而使药剂容器振动而使药剂移动,因此,药剂容器的姿态必须在一定的容许范围内。
例如,为了通过振动而在每单位时间内从药剂容器排出固定量的药剂,最好使药剂容器呈水平姿态。假设以药剂容器的药剂排出部侧向上倾斜的姿态将药剂容器安装于振动台上,则即便赋予振动也难以使药剂向药剂排出部侧移动。
另外,假设药剂容器呈药剂容器的轴线与振动台的中心线发生偏移或者交叉的姿态,则在通过振动使药剂移动时,药剂不会成为层流状态而成为乱流状态。即,振动台欲使药剂移动的方向与由药剂容器的周壁限制的散剂等的流道的方向不同,与流动方向交叉的剖面中的药剂的分布不均。
与此相对,在本形态中,由于能够将药剂容器相对于振动台的姿态的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与流动方向交叉的剖面中的药剂的分布均匀。因此,根据本发明,药剂的移动容易被整流,从而容易成为层流状态。因此,根据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每单位时间的排出量的偏差较小。
药剂送料器优选药剂容器的一部分或全部为磁性体,且容器保持机构设有磁铁。
优选磁铁为电磁铁。
在本形态中,容器保持机构中采用电磁铁。因此,仅对电磁铁通电便可将药剂容器吸附保持于振动台上。另外,在停止对电磁铁通电时,能够使药剂容器远离振动台。
优选磁铁设置于振动台上,在振动台与磁铁之间设有弹性部件,在将药剂容器吸附于磁铁上时,在磁铁的吸附力的作用下使得磁铁相对于振动台而相对移动,从而使磁铁与药剂容器、以及振动台与药剂容器相抵接。
优选磁铁为电磁铁。
在本发明的药剂送料器中,在将药剂容器吸附于电磁铁等时,在电磁铁等的吸附力的作用下使得电磁铁等相对于振动台而相对移动,从而使电磁铁等与药剂容器、以及振动台与药剂容器相抵接。因此,在本发明的药剂送料器中,振动台与药剂容器的密接性较高,能够正确地将振动台的振动传递至药剂容器。
推荐如下构成的药剂送料器,即:药剂容器的一部分或全部为磁性体,容器保持机构设有永久磁铁和电磁铁,通过至少永久磁铁的磁力而将药剂容器固定于振动台,并且对电磁铁通电而使电磁铁产生将永久磁铁的磁力抵消的磁力,从而将药剂容器相对于振动台的固定解除。
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的容器保持机构具有永久磁铁和电磁铁,且通过至少永久磁铁的磁力而将药剂容器固定于振动台上。因此,在药剂容器被安装于主体装置上的状态下,对于电磁铁的通电量较少。在假设采用仅通过永久磁铁的磁力而将药剂容器固定于振动台上的构成时,则在将药剂容器固定于振动台上的期间内无需对电磁铁通电。因此,电磁铁不会发热,而不会将药剂容器内的药剂加热。另外,由于在将药剂容器固定于振动台上的期间内无需对电磁铁通电,因而消耗电力较小。因此,药剂送料器整体的消耗电力也小且发热少,因此不易对药剂造成影响。
优选药剂送料器具备对主体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
优选药剂送料器设有防振台,在激振机构与防振台之间设有防振部件,所述重量测量机构检测防振台的总重量,并根据重量测量机构的检测重量的变化而检测药剂的排出量。
在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中,重量测量机构检测防振台的总重量。另外,通过激振机构而使振动台进行振动,但是,由于在激振机构与防振台之间设有防振部件,因而激振机构的振动不易传递至防振台。
在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中,由于如上所述利用重量测量机构检测防振台的总重量,因而重量测量机构不易受振动的影响,从而能够准确地测量药剂容器等的重量。
优选药剂送料器具备中间台和经由防振部件而支撑中间台的防振台,所述激振机构、所述振动台以及所述容器保持机构载置于所述中间台上,所述重量测量机构检测防振台的总重量,并根据重量测量机构的检测重量的变化而检测药剂的排出量。
关于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重量测量机构也检测防振台的总重量。即,重量测量机构除测量振动台和振动台上的药剂容器的重量以外,还测量中间台、防振部件、激振机构及容器保持机构的全部重量。
另外,通过激振机构而使振动台进行振动,但是,振动的部件均载置于中间台上,防振台经由防振部件而支撑中间台,因此,中间台等的振动不易传递至防振台。
在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中,由于如上所述利用重量测量机构检测防振台的总重量,因而重量测量机构不易受振动的影响,从而能够准确地测量出药剂容器等的重量。
药剂送料器优选药剂容器具有贮存药剂的药剂贮存部,在该药剂贮存部与药剂排出部之间设有狭窄开口部和导出路部,并且将药剂容器载置于振动台上,并使药剂容器振动而将药剂贮存部中的药剂从狭窄开口部排出至导出路部内,进而使药剂在导出路部内朝向药剂排出部侧移动,从而使药剂从药剂排出部落下。
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可谓是使药剂容器发挥现有技术下的药剂送料器中的料斗205的作用和槽210的作用。
即,本形态中所采用的药剂容器具有贮存药剂的药剂贮存部,且在该药剂贮存部与药剂排出部之间设有狭窄开口部。因此,通过狭窄开口部而限制通过振动而向药剂排出部侧移动的药剂的流量,从而形成层流化的起始部分。
即,药剂容器中的散剂等可谓是任意地内置于药剂贮存部,并在药剂贮存部中呈不规则的状态。而且,使药剂容器进行振动,而使内部的药剂向药剂排出部侧移动,但是,如上所述,药剂是任意地内置于药剂容器中,而药剂的移动混乱。
药剂通过移动而到达狭窄开口部,但是,在此期间,药剂受到振动,而从无规则的状态变为朝向一个方向的状态。进而,药剂在通过狭窄开口部时每单位时间的通过量被限制,因此,药剂流的波动被抑制,从而药剂的流动变整齐。
然后,从狭窄开口部排出的散剂等沿着导出路部前进。散剂等进而在沿着导出路部前进期间变整齐而不断层流化,并以高度层流化的状态从药剂排出部落下。
药剂送料器优选在药剂容器内设置有整流部件,且将药剂容器载置于振动台上,并使药剂容器振动而使药剂容器内的药剂朝向药剂排出部侧移动,并且在移动时,药剂的一部分或全部从所述整流部件通过。
由于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内设置有整流部件,因而能够使药剂流变均匀。
优选所述整流部件能够进行更换。
在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中,能够根据药剂的特性而更换整流部件。
药剂送料器优选在药剂容器内设置有线圈状部件,且将药剂容器载置于振动台上,并使药剂容器振动而使药剂容器内的药剂朝向药剂排出部侧移动,并且在移动时,药剂的一部分或全部横穿过所述线圈状部件。
在本发明的药剂送料器中,线圈状部件作为整流部件而发挥作用。另外,能够使散剂的团块崩解而恢复至本来的粉末状。
药剂送料器优选在药剂容器内设置有干燥剂收容部,且在该干燥剂收容部内配置有干燥剂。
根据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能够防止药剂受潮,从而能够顺畅地排出药剂。
药剂送料器优选具备下述测量功能,即:通过重量测量机构测量出排出药剂之前的药剂容器的重量即原重量,并在使振动台振动而从药剂排出部每次少量地排出药剂时通过所述重量测量机构监视药剂容器的重量,当药剂容器的当前的重量即现重量与从原重量减去目标排出量后的值一致时或者大致一致时,使振动台停止振动。
对于药剂容器的重量的测量装置进行说明,药剂容器的重量的测量可以是直接进行,也可以是间接进行。即,既可以直接仅测量药剂容器的重量,也可以测量包括振动台等机器在内的重量。
在本发明的药剂送料器中,有效地利用将药剂排出之前的药剂容器的重量即原重量和药剂容器的当前的重量即现重量,当现重量与从原重量中减去目标排出量后的值一致时,使振动台停止振动。或者,考虑落下途中的药剂的重量,当现重量稍小于与从原重量中减去目标排出量后的值而大致一致时使振动台停止振动。因此,在排出目标量的药剂之后,使振动台停止振动,从而停止排出药剂。
药剂送料器优选能够改变振动台的振动模式。
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能够根据药剂的特性或总排出量而使振动台以恰当的振动模式振动。
药剂送料器优选在使振动台振动而从药剂排出部每次少量地排出规定量的药剂时,能够将排出初期的振动模式与其后的振动模式设为不同的模式。
根据本形态,在排出药剂的过程中,可以在最初开始排出时与排出状况变稳定的状态时改变振动模式。因此,能够稳定地排出药剂。
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优选使振动台振动而从药剂排出部每次少量地排出规定量的药剂时排出初期的振动模式有多种,并且根据药剂的种类和/或总排出量而改变排出初期的振动模式。
药剂送料器也可以构成为:药剂容器以安装于主体装置上的姿态为基准而在其顶面侧设有开口,能够从该开口向药剂容器内投入药剂。
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适于分包配方频率小的药剂的用途。另外,本形态的药剂送料器也适于将不适于在药剂容器内保管的药剂分包的用途。
另外,优选分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保管有多个药剂容器的容器保管部、上述药剂送料器以及从容器保管部取出规定的药剂容器并将其载置于药剂送料器的振动台上的容器移动机构。
根据本形态的分药装置,选定药剂容器,并将其载置于药剂送料器的振动台上为止的工序也是自动化的。
优选药剂容器以安装于主体装置上的姿态为基准而在其底侧且不与振动台接触的位置处设有容器侧卡合部,在容器保管部中设有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保管部侧卡合部。
分药装置优选具备用于分配散剂的散剂分配装置,并通过药剂送料器将药剂投入散剂分配装置中。
本形态的分药装置具备例如现有技术中所说明那样的散剂分配装置。因此,基于散剂分配装置的作业效率的提高作用与本发明的药剂送料器的作用相结合,从而能够实现较高等级的自动化,并且能够高效率地进行散剂的分包等。
分药装置优选具备多个重量测量机构,并且实施双重测量工序,其中,所述双重测量工序是指:在使用药剂送料器从药剂容器排出药剂之后,利用该药剂送料器的重量测量机构以外的其他重量测量机构再次测量药剂容器的重量。
在本发明的分药装置中,由于在排出药剂之后使用其它重量测量机构再次测量药剂容器的重量,因此,即便万一药剂送料器的重量测量机构有不良情况,也不会包装错误处方量的药剂。另外,进而当通过再次测量而发现测量值存在较大差异时,能够发现重量测量机构的故障。
分药装置优选具备重量已知的砝码部件,该砝码部件配置于规定的砝码部件待机位置处,并利用容器移动机构而使砝码部件移动并载置于药剂送料器上,从而实施重量测量机构的检查。
根据本形态,能够检测出重量测量机构的异常。另外,能够始终准确地称量药剂。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药剂送料器能够自动地进行散剂等的称量作业。因此,具有能够减轻药剂师所做的工作,从而能够实现高度的自动化的效果。另外,具有也可减少现有技术中不可避免的人为失误的效果。
关于本发明的分药装置,也具有能够减轻药剂师所做的工作,从而能够实现高度的自动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的结构简单进行说明的机构图,且表示主体装置与药剂容器位于分开的位置上的状态。
图2是对图1的药剂送料器进行说明的机构图,且表示药剂容器被固定于主体装置上的状态。
图3是对图1的药剂送料器进行说明的机构图,且表示药剂容器被固定于主体装置上并使振动台振动时的状态。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且是使用第一形态的药剂容器且与实用品接近的结构的药剂送料器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形态的药剂容器的立体图。
图6是第一形态的药剂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第一形态的药剂容器的A-A剖面图。
图8中的(a)是第一形态的药剂容器中所采用的整流部件的主视图,(b)其侧视图,(c)是从箭头A方向观察(b)时的参考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且是使用第二形态的药剂容器且与实用品接近的结构的药剂送料器的立体图。
图10是第二形态的药剂容器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且是使用第三形态的药剂容器且与实用品接近的结构的药剂送料器的立体图。
图12是第三形态的药剂容器的立体图。
图13是第三形态的药剂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第三形态的药剂容器的盖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以水平姿态为基准而从斜下侧观察第三形态的药剂容器的盖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16是以水平姿态为基准而从上方观察第三形态的药剂容器的盖部件时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从第三形态的药剂容器拆除可动盖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将可动盖部打开的状态下的第三形态的药剂容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9是图4、图9、图11的药剂送料器中所采用的主体装置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9的主体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1是图20的分解立体图中示出的振动台的剖面立体图。
图22是图20的分解立体图中示出的中间台的中央剖面立体图及表示防振台、防振部件及重量测量机构的立体图,且是将这些部件沿高度方向配置而进行图示的图。
图23是偏离图20的分解立体图中示出的中间台的中央的位置处的剖面立体图。
图24是图19的主体装置的A-A剖面图。
图25是图19的主体装置的剖面立体图。
图26中的(a)是对图11的药剂送料器中将药剂容器载置于主体装置的振动台上之前主体装置与药剂容器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概略立体图,(b)是对两者的中心轴的偏移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27中的(a)是对图11的药剂送料器中刚将药剂容器载置于主体装置的振动台上之后主体装置与药剂容器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概略立体图,(b)是对两者的中心轴的偏移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28是对图11的药剂送料器中将药剂容器载置于主体装置的振动台上并对电磁铁通电的状态下主体装置与药剂容器的关系进行说明的简图,其中,(a)是对两者的相对关系进行说明的立体图,(b)是对两者的中心轴的偏移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29是设置有图11的药剂送料器的分药装置的外观图。
图30是图29的分药装置的简图。
图31是表示图12的药剂容器与图30的分药装置中所采用的手部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32是表示图29的分药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3是表示图12的药剂容器与变形例的分药装置中所采用的手部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34是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的立体图。
图35是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6是从背面侧观察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的盖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37是从图36的状态拆除梳状整流部件后的立体图。
图38是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的盖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9是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的剖面图,其中,(a)表示可动盖部闭合的状态,(b)表示可动盖部打开的状态。
图40是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其中,(a)表示使用时的状态,(b)表示拆除盖部件时的状态。
图41是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的局部放大剖面图,且表示将盖部件拆除后的状态。
图42是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的剖面图,且表示排出内部的药剂时的行为。
图43是第五形态的药剂容器的立体图。
图44是第五形态的药剂容器的立体图,且表示利用常用方法投入药剂时的状态。
图45是第五形态的药剂容器的立体图,且表示利用其它方法投入药剂时的状态。
图46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进行说明的机构图。
图47是表示容器保管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48是表示容器保管部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49是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散剂分包装置的构成图。
图50是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粉末送料器的构成图。
(符号说明)
1                       药剂送料器
2A、2B、2C、2D、2E、2F  药剂容器
3                       主体装置
5                       容器主体
6                       铁板部
7                       整流部件
8                       药剂排出部
12                      周壁底面
13                      狭窄开口部
15                      收纳空间
17                      散剂贮存部
18                      导出路部
20                      振动台
21a、21b                激振机构
22                      中间台
23                      防振台
25                      重量测量机构
26                      基座部件
30a、30b                电磁铁(容器保持机构)
32a、32b                弹性体
33a、33b、33c、33d      接触传感器
35                      振动检测传感器
40                      防振部件
50                      药剂送料器
152                     容量测量装置
100                     分药装置
202                     散剂分配装置
212                     分配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接近于实际设计的形式的实施方式的部件混杂而结构复杂。因此,为了容易理解发明,首先对实施方式的机构特征与动作原理进行说明。继而,之后对于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1构成散剂分包装置或具备散剂分包功能的分药装置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1设置于散剂分配装置202的分配盘212附近。
若利用机构图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1的构成,则如图1至图3所示。即,药剂送料器1具备药剂容器2和主体装置3。
进而,所述药剂容器2具备容器主体5、铁板部6及整流部件7。
容器主体5是利用树脂制成的纵长的容器,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开口而构成药剂排出部8。
药剂容器2在保管时如图1所示被放置成竖立姿态或倾斜姿态,而在使用时,如图2、图3所示被设置成水平姿态,因此,将容器主体5的、以作为开口面的药剂排出部8为基准而与其相对置的面称为底面10,将连接药剂排出部8与底面10的壁面称为周壁面11。另外,将周壁面11中的、尤其是在使用时设为水平姿态时位于底侧的面称为周壁底面12。
容器主体5具有由底面10与周壁面11围成的收纳空间15(图2),且仅一面成为开口面而形成药剂排出部8。另外,在容器主体5的外周面侧设置有突起16。突起16在将容器主体5设为水平姿态时朝向下侧突出,并且位于容器主体5的底面10附近的位置处。即,突起16从距离药剂排出部8最远的位置垂下。
铁板部6是包含铁氧体等磁性成分的钢板。铁板部6安装于容器主体5的外周部且周壁底面12上。
整流部件7是梳状(图1、2、3中未图示梳形状)的板。整流部件7位于容器主体5的内部,仅在与周壁底面12侧之间形成有空隙(狭窄开口部13)。整流部件7以狭窄开口部13侧的端部朝向容器主体5的内侧(底面10侧)的方式倾斜。
整流部件7能够相对于容器主体5进行装卸。另外,图示的整流部件7仅为一例,可根据药剂的特性而进行更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主体5的内部被整流部件7隔开,以整流部件7为分界,底面10侧作为散剂贮存部17而发挥作用。另外,以整流部件7为分界,周壁底面12的药剂排出部8的区域作为导出路部18而发挥作用。
接着,对主体装置3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主体装置3从上方起具备振动台20、激振机构21a、21b、中间台22、防振台23、重量测量机构25以及基座部件26。
以下,依次进行说明。振动台20是块状的载置台,其内部内置有电磁铁30a、30b。即,在振动台20上设置有磁铁安装孔28a、28b,在该磁铁安装孔28a、28b中内置有电磁铁30a、30b。
另外,电磁铁30a、30b是经由弹性体32a、32b而固定于磁铁安装孔28a、28b的底部。因此,电磁铁30a、30b相对于振动台20具有些许自由度。
如图1所示,电磁铁30a、30b的吸附部(铁芯的前端)31a、31b位于较振动台20的上表面低的位置上。
另外,在电磁铁30a、30b的两外侧且振动台20的四角处,设置有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具体而言,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是电极。
进而,在振动台20的一侧面安装有振动检测传感器35。
激振机构21a、21b是压电元件且呈板状。
中间台22及防振台23实际上如下所述呈复杂的形状,但在机构学上只不过是台座,故在图1至图3中仅图示为平板状。
重量测量机构25是公知的称重传感器(load cell),其具备上设置面36与下设置面37,且两个设置面位于相互偏离的位置上。
基座部件26实际上也如下所述呈复杂的形状,但在机构学上只不过是台座,故在图1至图3中仅图示为平板状。
接着,对主体装置3的各构成部件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在主体装置3中,如图1至图3所示,在振动台20与中间台22之间设置有激振机构21a、21b。即,如图1所示,振动台20与中间台22相对置,振动台20的一端与中间台22的一端之间通过激振机构21a而被连接。另外,振动台20的另一端与中间台22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激振机构21b而被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振动台20与中间台22之间连接的部件除所述激振机构21a、21b以外无其它部件。因此,振动台20呈被激振机构21a、21b从中间台22支撑在空中的结构。
另外,在中间台22的下部配置有防振台23,在中间台22与防振台23之间配置有防振部件40。防振部件40是兼备防振功能和减振功能的部件,并且由弹簧38与未图示的减振橡胶而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中间台22与防振台23之间连接的部件除所述防振部件40以外无其它部件。因此,中间台22呈被防振部件40从防振台23支撑在空中的结构。
另外,在防振台23的下部配置有重量测量机构25,进而,在该重量测量机构25的下部配置有基座部件26。
重量测量机构25的上设置面36连接于防振台23的下表面,重量测量机构25的下设置面37安装于基座部件26上。
如上所述,上设置面36与下设置面37位于相互偏离的位置上,因此,重量测量机构25的中间部分成为相对于基座部件26而被悬臂支撑的结构,且在其自由端侧支撑防振台23。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防振台23与基座部件26之间连接的部件除所述重量测量机构25以外无其它部件。因此,防振台23呈被重量测量机构25从防振台23支撑在空中的结构。
另外,基座部件26经由防振部件41而安装于散剂分配装置202的分配盘212的附近。
由于基座部件26是支撑药剂送料器1的主体装置3整体的基台,故主体装置3安装于散剂分配装置202的分配盘212的附近。
在本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1中,如上所述,呈振动台20被激振机构21a、21b支撑在空中的结构,因此,当使激振机构21a、21b振动时,该振动被传递至振动台20,从而使振动台20进行振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振动台20、激振机构21a、21b、中间台22及其附件的重量全部由防振台23支撑。进而,防振台23的全部重量由重量测量机构25的上设置面36支撑。因此,在机构上位于重量测量机构25上方的所有部件的重量全部施加于重量测量机构25的上设置面36上。因此,通过重量测量机构25而测量位于重量测量机构25上方的所有部件的重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药剂容器2载置于振动台20上时,则间接地测量出药剂容器2的重量。
另外,虽然如上所述振动台20及激振机构21a、21b产生振动,但产生振动的部件全部载置于中间台22上,且在中间台22与防振台23之间配置有防振部件40,因此,振动台20及激振机构21a、21b的振动不易传递至防振台23。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重量测量机构25连接于防振台23上,故重量测量机构25不易受振动台20、激振机构21a、21b的振动的影响,从而能够检测出准确的重量。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激振机构21a、21b与防振台23之间具有防振部件40,故重量测量机构25不易受振动的影响。
另外,进而,本实施方式具备中间台22和经由防振部件40支撑中间台22的防振台23,且在中间台22上载置有激振机构21a、21b和振动台20,因此,重量测量机构25不易受振动的影响。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1具备药剂容器2和主体装置3,通常情况下两者是相互分开的,而在分包散剂时,将两者结合而构成药剂送料器1。
即,如上所述,药剂送料器1的主体装置3固定于散剂分配装置202的分配盘212的附近。
与此相对,如图1所示,药剂容器2是载置于未图示的容器架而加以保管。即,在药剂容器2中填充有规定的散剂,并且以例如图1所示的竖立姿态或未图示的倾斜姿态而被载置于未图示的容器架中。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1构成散剂分包装置(或者分药装置,整体形状未图示)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1设置于散剂分配装置202的分配盘212附近。作为构成散剂分包装置的装置,除此以外还有搬送药剂容器2的机械手(容器移动机构)43。机械手43具备未图示的X-Y平台和抓持药剂容器2的手部45。
另外,散剂分包装置(整体形状未图示)具备读取处方的处方读取机构46和控制各机器的动作的控制装置47。
处方读取机构46是读取处方中记载的处方药的药品名、处方量及其它内容的装置。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1的功能进行说明。再者,由于药剂送料器1构成散剂分包装置(整体形状未图示)的一部分,故包括散剂分包装置整体的动作在内而对药剂送料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药剂容器2与主体装置3相互分开,而在分包散剂时,将两者结合而构成药剂送料器1。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药剂容器2以竖立姿态或倾斜姿态进行保管,散剂贮存于散剂贮存部17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利用机械手43的手部45抓持药剂容器2并移动药剂容器2,从而如图2所示载置于主体装置3上。
更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在使药剂容器2移动的同时改变其姿态。即,使药剂容器2移动至主体装置3的附近,进而将药剂容器2放倒成水平姿态,并放置于振动台20上。再者,此时如图2所示成为周壁底面12在下的姿态。即,以药剂容器2的铁板部6面向振动台20的姿态将药剂容器2放置于振动台20上。
然后,对内置于振动台20的电磁铁30a、30b通电。由此,电磁铁30a、30b产生磁力,而将药剂容器2的铁板部6吸附至振动台20侧的吸附部(铁芯的前端)31a、31b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铁30a、30b经由弹性体32a、32b而被固定于磁铁安装孔28a、28b的底部,电磁铁30a、30b相对于振动台20具有些许自由度,因此,如图2所示,电磁铁30a、30b略微向铁板部6侧移动,而吸附部31a、31b与药剂容器2的铁板部6紧密接触。
进而,通过药剂容器2的铁板部6、或者振动台20本身具有的弹性而使铁板部6或者振动台20发生变形,从而使两者相配合。
由此,药剂容器2的铁板部6与振动台20的表面及电磁铁30a、30b紧密接触。
接着,在本实施方式中,确认药剂容器2与振动台20的密接程度及药剂容器2的姿态。
具体而言,对设置于电磁铁30a、30b周围的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间通电,若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间相互导通,则判断为药剂容器2与振动台20的密接程度及药剂容器2的姿态正常。相反地,若各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间不导通,则药剂容器2与振动台20的密接程度不充分、或者药剂容器2的姿态异常。
即,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是从振动台20的表面露出的电极。另一方面,由于在药剂容器2的外周部且周壁底面12上设置有铁板部6,故若药剂容器2与振动台20紧密接触且药剂容器2的姿态正常,则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与铁板部6接触,从而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经由铁板部6而导通。
相反地,若存在药剂容器2与振动台20的密接程度不充分等问题,则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的任一个或全部不与铁板部6接触,而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彼此之间成为绝缘状态。
当确认到各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间相互导通时,使振动台20进行振动。更具体而言,对激振机构21a、21b通上固定频率的电流而使其产生振动,通过该振动而使振动台20进行振动。再者,通过振动检测传感器35监视振动台20的振幅,改变输入至激振机构21a、21b的电流频率,以使振幅变大。
另外,振动开始后相继使散剂分配装置202的分配盘212进行旋转。
另外,振动开始后相继测量药剂容器2的重量。药剂容器2的重量是从重量测量机构25的检测重量中减去一定值后的重量。更具体而言,药剂容器2的重量是从重量测量机构25的检测重量中减去主体装置3的位于重量测量机构25上方的部件的重量后的重量。
即,关于重量测量机构25,由于振动台20、激振机构21a、21b、中间台22及其附件的重量全部由防振台23支撑,且通过重量测量机构25测量防振台23的重量,故通过重量测量机构25测量出位于重量测量机构25上方的所有部件的重量。
因此,在药剂容器2被载置于振动台20的状态下,利用重量测量机构25检测出将振动台20等的重量与药剂容器2的重量相加后的值。
此处,由于振动台20等的重量已知,故通过从重量测量机构25检测出的重量中减去振动台20等的重量,从而能够间接地检测出药剂容器2的重量。
刚设置于振动台20后的药剂容器2的重量被记为原重量G。另外,始终监视药剂容器2的重量。即,药剂容器2的当前重量作为现重量g而被监视。
当振动台20开始振动时,药剂容器2进行振动。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药剂容器2通过电磁铁30a、30b而被牢固地接合于振动台20,且与振动台20的密接程度也很高,因此,药剂容器2以与振动台20相同的频率振动。由此,贮存于药剂容器2的散剂贮存部17的散剂朝向药剂排出部8侧缓慢移动。
再者,通过振动台20进行振动,药剂容器2本身也受到向前进方向移动的力,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药剂容器2的后端部设置有突起16,通过该突起16与振动台20等的一部分抵接而防止药剂容器2本身前进。因此,药剂容器2不移动而仅其内部的散剂移动。
然后,散剂到达通过整流部件7的部位而形成的狭窄开口部13处。由于狭窄开口部13的开口高度被限制,因而从狭窄开口部13通过的散剂的高度变一致。即,散剂宛如河川般沿着药剂容器2的周壁底面12流动,从周壁底面12至散剂顶部为止的高度在宽度方向上一致。
从狭窄开口部13通过后的散剂被排出至导出路部18。然后,散剂宛如河流般沿着导出路部18流动,最终到达药剂容器2的药剂排出部8,并如瀑布般落下,进入下方的分配盘212的沟槽216中。
散剂正在落下的情况是根据药剂容器2的重量降低而确认。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散剂自药剂容器2的药剂排出部8落下的过程中,药剂容器2的当前重量也继续作为现重量g而被监视。并且,经常对于刚设置于振动台20后的药剂容器2的原重量G与现重量g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出散剂的落下量H(G-g)。
另外,为了使每单位时间的散剂的落下量h固定不变,而反馈振动台20的振动强度。即,当每单位时间的落下量h过少时,则提高振动的频率。相反地,当落下量过多时,则降低频率。振幅的大小也同样地进行反馈,以使每单位时间的落下量h固定不变。
然后,当散剂的总落下量H成为所期望的重量时,使振动台20停止振动。
然后,与现有技术的散剂分包装置同样地,使分配盘212停止旋转,使分配盘212旋转与分配个数相对应的角度,利用未图示的刮出装置将散剂刮出至分配盘212外部,并且输送至下一阶段侧的药剂包装装置(未图示)。
接着,对本发明的更接近于实用设计的形式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所说明的药剂送料器50,虽然为了使总高度变低而部件形状与图1所示的机构图大不同,且零件的组装关系混杂,但各部件的基本结构及功能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相同。以下所说明的药剂送料器50的构成部件基本上具备之前所说明的药剂送料器1的所有功能。因此,对于形状不同但发挥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符号和名称。另外,部件等的说明以与之前的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重复部分仅简单地进行说明。
与之前的实施方式同样地,接近于实用设计的形式的药剂送料器50也具备药剂容器2和主体装置3(图4)。
首先,对药剂容器2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用途而准备五种药剂容器2A、2B、2C、2D、2E、2F。
即,第一形态的药剂容器2A如图5所示是在药剂排出部8处不具有盖的类型。第二形态的药剂容器2B如图10所示为双面敞开型,是在药剂排出部8处不具有盖、且在呈水平姿态时相当于顶面的部位大幅敞开的类型。第三形态的药剂容器2C如图12所示为密闭型,是具有盖的类型。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2D如图34所示为密闭型,是具有盖的类型。第五形态的药剂容器2E如图43所示为密闭型,是具有盖且在相当于顶面的部位具有大盖而能够打开或关闭的类型。
接着,依次进行说明,如图5、图6所示,第一形态的药剂容器2A具备容器主体5、铁板部6及整流部件7。
容器主体5是利用树脂制成的纵长的容器,其长度方向的一端成为药剂排出部8。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图6所示,容器主体5的剖面形状呈六边形。即,容器主体5的周壁面11包括周壁底面12在内具有六个面。
更加具体来说,以如图5、图6所示将容器主体5水平放置的状态为基准,容器主体5的剖面形状呈左右对称。而且,以如图5、图6所示将容器主体5水平放置的状态为基准,容器主体5具有与周壁底面12相对置的周壁顶面51。
另外,作为将周壁顶面51与周壁底面12连接的面,具有左右的垂直周壁52a、52b及左右的倾斜周壁53a、53b。
因此,当以如图5、图6所示水平放置的状态为基准时,容器主体5呈自上方起沿顺时针方向由水平姿态的周壁顶面51、垂直姿态的右垂直周壁52b、倾斜姿态的右倾斜周壁53b、水平姿态的周壁底面12、倾斜姿态的左倾斜周壁53a、垂直姿态的左垂直周壁52a共计六个面围成的形状。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散剂流动的周壁底面12比其它面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容易将散剂从其它周壁集中至周壁底面12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在容器主体5的外周面侧设置有突起16。突起16的位置等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相同,在使容器主体5呈水平姿态时,突起16朝向下侧突出。
铁板部6被形成为与所述周壁底面12及左右的倾斜周壁53a、53b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形状。
即,如图6所示,铁板部6的剖面形状呈左右对称,具有平面状的周壁底面抵接部55,在该周壁底面抵接部55的两边具有倾斜周壁抵接部56a、56b。
在周壁底面抵接部55与倾斜周壁抵接部56a、56b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该角度与所述容器主体5的周壁底面12与左右的倾斜周壁53a、53b之间的角度相等。
铁板部6被粘接在容器主体5的外周面侧且与周壁底面12相对应的部位上。
如图8所示,整流部件7利用树脂制成,并且设有大致正方形的封闭板部57、第一梳状部58以及第二梳状部60。
第一梳状部58从封闭板部57的底边附近起沿倾斜方向延伸,且自由端侧分隔为多个而呈梳状。
第二梳状部60从封闭板部57的背面向斜后方延伸,且自由端侧分隔为多个而呈梳状。
如图5、图7所示,整流部件7位于容器主体5的内部,梳状部58、60的自由端侧朝向底面10侧倾斜。即,整流部件7的梳状部58、60以自由端侧成为容器主体5的内侧的方式倾斜。
如图7所示,在第一梳状部58的自由端与周壁底面12之间及第二梳状部60的自由端与周壁底面12之间,形成有狭窄开口部13。第一梳状部58、第二梳状部60以狭窄开口部13侧的端部朝向容器主体5的内侧(底面10)的方式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主体5的内部也被整流部件7隔开,以整流部件7为分界,底面10侧作为散剂贮存部17而发挥作用。另外,以整流部件7为分界,周壁底面12的药剂排出部8的区域作为导出路部18而发挥作用。
接着,对药剂容器2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以下所说明的各变形例的说明中,对于与之前所说明的药剂容器2A相同的部件、或者发挥相同作用的部位,对相同符号赋予B、C、D、E、F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参照图9、图10对第二形态的药剂容器2B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药剂容器2B是双面敞开型,并且是不具有药剂排出部8的盖且呈水平姿态时相当于顶面的部位大幅敞开的类型。即,药剂容器2B可谓是将所述第一形态的药剂容器2A的顶部除去而构成的。更加简单来说,药剂容器2B不具有相当于周壁顶面51(图6)的部分。
与所述第一形态的药剂容器2A同样地,药剂容器2B具备容器主体5B、铁板部6B及整流部件7B。
容器主体5B是利用树脂制成的纵长的流槽状容器,其长度方向的一端成为药剂排出部8B。
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主体5B的周壁面11B包括周壁底面12B在内具有五个面。
更加具体来说,以如图10所示将容器主体5B水平放置的状态为基准,容器主体5B的剖面形状呈左右对称。而且,以如图9、图10所示将容器主体5B水平放置的状态为基准,与周壁底面12B相对侧敞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在容器主体5B的外周面侧设置有突起16B。突起16B的位置等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相同,在使容器主体5B呈水平姿态时,突起16B朝向下侧突出。
铁板部6B的形状与之前所说明的第一形态的药剂容器2A的铁板部6相同,被成形为与周壁底面12B等相对应的形状。
铁板部6B被粘接在容器主体5B的外周面侧且与周壁底面12B相对应的部位上。
整流部件7B的主要部分与所述第一形态的药剂容器2A中采用的整流部件相同,设置有封闭板部57B、第一梳状部58B及第二梳状部(图中未图示出第二梳状部)。但是,封闭板部57B的总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形态的药剂容器2A中采用的封闭板部。
接着,参照图12对第三形态的药剂容器2C进行说明。药剂容器2C呈密闭型,在容器主体5C上设置有盖部件120。
即,药剂容器2C具备容器主体5C、铁板部6C及盖部件120。另外,在药剂容器2C中,在盖部件120的后端侧与其呈一体地设置有整流部7C(图13)。另外,整流部7C发挥与所述整流部件7A、7B相同的作用,但是,由于如下所述其是盖部件120的一部分,故记载为整流部7C。
另外,药剂容器2C具备输送用铁板部157。
容器主体5C是利用树脂制成的纵长的容器,其长度方向的一端成为药剂排出部8C。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12、13所示,容器主体5C的剖面形状呈六边形。即,容器主体5C的周壁面11C包括周壁底面12C在内具有六个面。
更加具体来说,以如图11所示将容器主体5C水平放置的状态为基准,容器主体5C的剖面形状呈左右对称。而且,以如图13所示将容器主体5C水平放置的状态为基准,容器主体5C具有与周壁底面12C相对置的周壁顶面51C。
另外,作为将周壁顶面51C与周壁底面12C连接的面,具有左右的垂直周壁52aC、52bC以及左右的倾斜周壁53aC、53bC。
因此,当以如图11所示水平放置的状态为基准时,如图13所示,容器主体5C呈自上方起沿顺时针方向由水平姿态的周壁顶面51C、垂直姿态的右垂直周壁52bC、倾斜姿态的右倾斜周壁53bC、水平姿态的周壁底面12C、倾斜姿态的左倾斜周壁53aC、垂直姿态的左垂直周壁52aC共计六个面围成的形状。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壁底面12C并非平坦面,而如图12、图13所示,在药剂排出部8侧具有阶梯部121。即,以水平姿态为基准,药剂排出部8C侧向下侧降低一层而形成下阶梯部122。换而言之,周壁底面12C以阶梯部121为分界而分成上阶梯部123与下阶梯部122。
因此,在与周壁底面12C连接的各壁、即倾斜姿态的右倾斜周壁53bC和倾斜姿态的左倾斜周壁53aC中,与下阶梯部122连接的部位的面积大于其它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周壁底面12C的药剂排出部8C侧的部位上设置有下阶梯部122,因此,容器主体5C的药剂排出部8C侧向下侧凸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在容器主体5C的外周面侧设置有突起16C。突起16C的位置等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相同,在使容器主体5C呈水平姿态时,突起16C朝向下侧突出。
铁板部6C被形成为与所述周壁底面12C的上阶梯部123以及与其连接的左右倾斜周壁53aC、53bC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形状。
铁板部6C被粘接在容器主体5C的外周面侧且与周壁底面12C的上阶梯部123相对应的部位上。
如图11、12、13所示,输送用铁板部157设置于周壁顶面51C上。
盖部件120具备盖主体部125、可动盖部134及整流线圈126。另外,在盖部件120的后端侧,通过盖部件120的一部分和整流线圈126而形成整流部7C。
盖主体部125的正面侧设有框部127,而在后面侧设置有线圈支撑部128和梳状整流部130。
另外,在正面侧的框部127中,具有作为固定用框131发挥作用的部位和作为抵接用框132发挥作用的部位。
即,框部127在从正面观察时与容器主体5C的剖面形状同样呈六边形,以水平姿态为基准,框部127具有顶边133、左右垂直边135a、135b、左右倾斜边136a、136b以及底边137。而且,通过顶边133和左右垂直边135a、135b而形成固定用框131,通过左右倾斜边136a、136b及底边137而形成抵接用框132。
即,构成固定用框131的三边、即顶边133和左右垂直边135a、135b的内周与容器主体5C的药剂排出部8C的内周形状相同,从而能够与容器主体5C的药剂排出部8C嵌合。
即,固定用框131的顶边133的位置和长度与容器主体5C的周壁顶面51C的内面相同,固定用框131的左右垂直边135a、135b的位置和长度与容器主体5C的左右垂直周壁52aC、52bC的内面相同。
但是,框部127的剩余的左右倾斜边136a、136b和底边137小于容器主体5C的药剂排出部8C的内周形状。即,框部127的抵接用框132的部位小于容器主体5C的药剂排出部8C的内周形状。
在抵接用框132上安装有磁铁155。磁铁155作为用于维持可动盖部134闭合的状态的止动器而发挥作用。
另外,框部127内由固定用框131围成的区域具有遮蔽壁138而呈有底状。
在遮蔽壁138上设置有磁铁156。磁铁156作为用于维持可动盖部134打开的状态的止动器而发挥作用。
进而,在固定用框131的左右垂直边135a、135b的内侧形成有轴承部140a、140b。
在盖主体部125的后部侧,倾斜板部141从框部127的遮蔽壁138的背面侧向斜下方延伸。而且,如图16所示,倾斜板部141的前端侧(自由端侧)呈梳状142。进而,在倾斜板部141两边部的自由端附近位置处,设置有朝向下方垂下的线圈支撑壁143a、143b。
而且,如图15所示,在两个线圈支撑壁之间安装有整流线圈126。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倾斜板部141前端侧(自由端侧)的梳状142的部分、和位于其下方的整流线圈126而构成整流部7C。
如图13、图14所示,可动盖部134具备压板部145、轴承部146以及抓扣部147。压板部145是大致五边形的板。压板部145的形状与容器主体5C的药剂排出部8C的下方区域的开口形状相同。
抓扣部147从压板部145的一边(顶边)突出。另外,在抓扣部147与压板部145之间形成有轴承部146。
可动盖部134经由图14所示的轴144而被安装在框部127中。即,将同一轴144插通在框部127的轴承部140a、140b和可动盖部134的轴承部146中,从而将可动盖部134以能够相对于框部127摆动的方式安装于框部127中。另外,在所述轴144上设置有螺旋扭力弹簧148a、148b,该螺旋扭力弹簧148a、148b对于可动盖部134的压板部145施加朝向与框部127的抵接用框132侧接触方向的力。
在可动盖部134安装于框部127上的状态下,盖主体部125的正面形状与容器主体5C的药剂排出部8C的开口形状相同。
在可动盖部134的背面侧且与所述磁铁155、156相对应的部位上设置有铁板。
如图12、图13所示,盖部件120安装于容器主体5C的药剂排出部8C中。即,盖部件120的固定用框131安装于药剂排出部8C中,通过遮蔽壁138而将药剂排出部8C的开口部分的上半部分(以水平姿态为基准)封闭。另一方面,由于框部127的抵接用框132小于药剂排出部8C的开口部分,因而在抵接用框132的底边137与药剂排出部8C的周壁底面12C之间存在间隙。即,在设想如图17所示以将盖部件120安装于容器主体5C的状态将可动盖部134拆除的状态下,在抵接用框132的底边137与药剂排出部8C的周壁底面12C之间存在间隙150。
但是,可动盖部134的压板部145大于抵接用框132,且其形状与容器主体5C的药剂排出部8C的下方区域的开口形状相同,因此,药剂排出部8C的开口部分的下半部分(以水平姿态为基准)也被可动盖部134封闭。
因此,当将可动盖部134闭合时,药剂排出部8C全部被封闭。另外,在可动盖部134的背面设置有未图示的铁板,该铁板吸附在设置于抵接用框132上且用于维持闭合状态的磁铁155上。因此,可动盖部134维持闭合的姿态。
另一方面,当按压可动盖部134的抓扣部147而将可动盖部134打开时,则间隙150打开。在抓扣部147的背面设置有未图示的铁板,该铁板吸附在设置于遮蔽壁138上且用于维持打开状态的磁铁156上,从而使可动盖部134维持打开的姿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主体5C的内部也被整流部件7C隔开,以整流部件7C为分界,底面10C侧作为散剂贮存部17而发挥作用。另外,以整流部件7C为分界,周壁底面12C的药剂排出部8C的区域作为导出路部18C而发挥作用。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药剂容器2C中,由于整流部件7C设置于盖部件120上,因而导出路部18C的长度小于其它的药剂容器2A、2B。
接着,参照图34至图41对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2D进行说明。药剂容器2D是对所述第三形态的药剂容器2C加以改良而成的,虽然设计不同,但结构部件的功能在很多方面上是相同的。因此,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2D的说明仅限于与第三形态的药剂容器2C不同之处。
药剂容器2D具备容器主体5D、铁板部6D及盖部件120D。
容器主体5D是利用树脂制成的纵长的容器。容器主体5D的周壁底面12D的内面侧大致平坦,但是,如图39所示,在周壁底面12D的内侧部分具有倾斜部181a、181b。内侧的倾斜部181b是平缓的倾斜面,与其相连的倾斜部181a的倾斜度较大。在容器主体5D的与倾斜部181a、181b相对应的外周部分上设有凹部350。
如图35所示,在容器主体5D的开口附近且其周壁顶面51D的外侧具有阶梯部160,且具有高度稍低的低顶面部161。而且,在阶梯部160上设置有卡合部件162。卡合部件162具有主体部166、卡合部163a、163b、接合部164a、164b以及载置部165。主体部166是呈大致四边形的板状的部位。在主体部166的一边上设置有棒状的接合部164a、164b。接合部164a、164b与主体部166配置于同一平面内。接合部164a、164b平行地延伸。在主体部166的与设置有接合部164a、164b的一边呈相反侧的边上设置有钩状的卡合部163a、163b。卡合部163a、163b朝着与主体部166正交的方向突出。另外,在主体部166上设置有载置部165。载置部165朝向与卡合部163a、163b相同的方向竖起,且是用于载置下述按压部件240的台座。接合部164a、164b呈悬臂状接合于容器主体5D的阶梯部160上。即,卡合部件162经由接合部164a、164b而连接于容器主体5D的阶梯部160上,主体部166与低顶面部161平行地配置。卡合部件162具有弹性。
在低顶面部161上安装有盖部件237。在盖部件237上设置有顶面开口238和前面开口239。
在低顶面部161与盖部件237之间的空间372中设置有按压部件240。按压部件240的下表面与载置部165接触,上部从盖部件237的顶面开口238突出。
输送用铁板部157D分成两个小输送用铁板部157aD、157bD。
盖部件120D具备盖主体部125D、可动盖部134D、整流线圈126D及梳状整流部件130D。另外,如图39等所示,在盖部件120D中配置有干燥剂182。
如图37、图38所示,盖主体部125D是将两个盖主体部片125a、125b接合而制成的。以下,以两者结合的状态为基准进行说明。
盖部件120D的正面侧具有框部127D,而在后面侧具有线圈支撑部128D。
另外,在正面侧的框部127D中,具有作为固定用框131D发挥作用的部位、和作为抵接用框132D发挥作用的部位。
框部127D内由固定用框131D围成的区域具有遮蔽壁138D而呈有底状。
如图38、图39所示,由固定用框131D围成的区域成为凹部373。而且,如图39、图40所示,在凹部373内且遮蔽壁138D的表面部上设置有板簧185。如图38所示,板簧185的两端具有安装部186a、186b。夹在两个安装部186a、186b中间的区域为功能区域187,并且被成形为弯曲形状,且具有角部188。
在盖主体部125D的后部侧,倾斜板部141D从框部127D的遮蔽壁138的背面侧向斜下方延伸。但是,如图37所示,在倾斜板部141D的中央部位置处形成有很大的开口。因此,若从后部侧观察盖主体部125D时,如图37所示具有凹部19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凹部190的开口处安装有梳状整流部件130D,凹部190被梳状整流部件130D封闭。
梳状整流部件130D是在板状部362的前端部形成有梳状部365的部件。在板状部36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确保透气性的小孔36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梳状整流部件130D的一边上设有卡合部191,通过将该卡合部191卡合于凹部190的内侧,从而将梳状整流部件130D安装于盖主体部125D的后部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梳状整流部件130D拆装自如,因而能够根据药剂的特性而更换梳状整流部件130D。
另外,在凹部190内内置有干燥剂182。为了便于制图而描绘为干燥剂182是直接投入粒状的干燥剂,但是,优选以装入袋等中的状态投入凹部190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干燥剂182装在凹部190中,且利用梳状整流部件130D将该凹部190封闭,但是,由于在梳状整流部件130D上设置有小孔366,因而能够对于装入药剂容器2D内的药剂进行除湿。
另外,在盖主体部125D的后部侧且其上方附近的位置处,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卡合板192。在卡合板192上设置有卡合孔193。
可动盖部134D具备压板部145D、轴部194以及抓扣部147。抓扣部147D位于压板部145D的延长线上,抓扣部147D与压板部145D形成同一平面。
在压板部145D的背面侧设置有衬垫236。
轴部194设置于压板部145D的左右边部上。如图35所示,轴部194具有从上侧观察时的形状呈发夹状的弹性部235。弹性部235具有以压板部145D的边为基端而如图35所示朝向后方侧延伸的分离侧部195、和呈“U”字状折回至前侧的返回侧部196,弹性部235整体具备弹性。而且,在返回侧部196的外侧设置有轴片197。
另外,在压板部145D的背面侧突出有卡合片149。卡合片149呈棒状或板状,且呈悬臂状地设置于压板部145D上。在卡合片149的前端设置有凹部198和小突起199。
通过将轴部194的轴片197与盖主体部125D的轴承部140a、140b卡合,从而将可动盖部134D安装于盖主体部125D中。
在安装时,使弹性部235挠曲而缩短左右轴片197间的距离,将可动盖部134D的背面侧插入盖体本部125D的凹部373内,在该状态下使弹性部235恢复而使左右轴片197卡合于轴承部140aD、140bD中。在拆除可动盖部134D时,与所述相反,使弹性部235挠曲而缩短左右轴片197间的距离,并使左右的轴片197脱离轴承部140aD、140bD。
如图39所示,盖部件120D安装于容器主体5D的药剂排出部8D中。在将盖部件120D安装于容器主体5D中的状态下,如图40中的(a)所示,盖部件120D的卡合板192从盖部件237的前面开口239进入内部空间,而卡合部件162的卡合部163卡合于卡合板192的卡合孔193中。
另外,如图40中的(b)所示,当按压容器主体5D的按压部件240时,卡合部件162产生挠曲,而将卡合部件162的卡合部163与卡合板192的卡合孔193的卡合解除。因此,能够容易地从容器部件5D拆除盖部件120D。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盖部134D闭合时,如图39中的(a)所示,卡合片149的凹部198与板簧185的角部188卡合,可动盖部134D以闭合姿态保持稳定。
在打开可动盖部134D时,按压可动盖部134D的抓扣部147D。由此,可动盖部134D以轴片197(图35)为中心而摆动。此时,随着可动盖部134D的摇动,与板簧185的角部188卡合的卡合片149的凹部198的前端部抵抗板簧185的弹性力进行移动。然后,如图39中的(b)所示,卡合片149的小突起199越过板簧185的角部188,从而使可动盖部134D以打开姿态保持稳定。
接着,参照图43、图44对第五形态的药剂容器2E进行说明。药剂容器2E是在所述第四形态的容器主体5D的周壁顶面51D上设置有较大的开口300,且在该开口300处设置有大盖301。在药剂容器2E中,可以打开大盖301而向内部投入药剂。
另外,将大盖301翻转后的顶面形状被形成为与容器主体5E的底面形状相对应。由于将大盖301翻转后的底面侧大于顶面,因而在将大盖301翻转后放在桌子上时,大盖301保持稳定的姿态。
因此,如图44所示,通过将大盖301拆除,并将其翻转后垫在容器主体5E下,从而能够将大盖301用作容器主体5E的台座。
进而,关于另一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5F,之后进行叙述。
接着,对主体装置3进行说明。
如图19至图25所示,主体装置3从上方起具备振动台20、激振机构21a、21b、中间台22、防振台23、重量测量机构25以及基座部件26。
振动台20是块状的载置台。
振动台20的外观形状如图19、图20所示呈大致长方体状。即,振动台20呈由作为上表面的载置面61、长边侧侧面62a、62b、短边侧侧面63a、63b以及底面65围成的形状。
在作为上表面的载置面61的长边部上设置有边缘部66(图21)。边缘部66的表面相对于载置面61倾斜。即,在载置面61的边缘部66上设有倾斜面68。载置面61与倾斜面68的夹角和所述铁板部6的周壁底面抵接部55与倾斜周壁抵接部56a、56b的夹角大致相等。
在载置面61上,设置有磁铁安装孔28a、28b和传感器安装孔73a、73b、73c、73d。
磁铁安装孔28a、28b呈直线地排列设置于载置面61的中心线上。传感器安装孔73a、73b、73c、73d设置于载置面61的四角。
在振动台20的短边侧侧面63a、63b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倾斜面67a、67b。
倾斜面67a、67b均遍及短边侧侧面63a、63b的大致整个高度方向的区域。另外,两个倾斜面67a、67b平行,由载置面61与两个倾斜面67a、67b及底面65所构成的四边形如图24、图25所示呈平行四边形。更具体而言,一个倾斜面67a是载置面61侧被切除而成为从底面65侧至载置面61的上坡,与此相对,另一个倾斜面67b的从底面65侧至载置面61的倾斜呈外伸(overhang)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在磁铁安装孔28a、28b的内部内置有电磁铁30a、30b。另外,电磁铁30a、30b经由弹性体32a、32b而被固定于磁铁安装孔28a、28b的底部。因此,电磁铁30a、30b相对于振动台20具有些许自由度。
如图19所示,电磁铁30a、30b的吸附部(铁芯的前端)31a、31b位于略低于振动台20的上表面即载置面61的位置上。
另外,在传感器安装孔73a、73b、73c、73d中设置有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载置面61的四角设置有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
进而,在振动台20的短边侧侧面63b上安装有振动检测传感器35。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台20上安装有传感器托架70,经由该传感器托架70而设置有振动检测传感器35。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托架70是将钢板弯折成大致“C”字形而制成的,如图20所示,传感器托架70具备长方形的传感器保持部69、将传感器保持部69的两边弯折而形成的间隔保持板74、以及将间隔保持板74的另一端进一步朝向内侧弯折而形成的安装内凸缘79。而且,安装内凸缘79通过螺钉(螺钉未图示)被固定在振动台20的短边侧侧面63b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托架70除了保持振动检测传感器35的功能以外,也可以如下所述作为用于阻止药剂容器2移动的嵌合凹部108而发挥作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传感器托架70的传感器保持部69与振动台20的短边侧侧面63b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作为嵌合凹部108而发挥作用。
激振机构21a、21b是压电元件,其具有板状的主体部71,且在主体部71的两端设置有薄板状的连接片72a、72b。在连接片72a、72b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螺钉的开口64。
接着,对中间台22进行说明。
如图20所示,中间台22的大致外观在俯视时呈大致“H”状。
即,中间台22在俯视时具有长方形的主体部76、和从主体部76的四角沿着长边突出的四个突出部77a、77b、77c、77d。
而且,主体部76的短边中的夹在所述突出部77a、77b、77c、77d中间的区域成为倾斜面78a、78b。
倾斜面78a、78b与所述振动台20的倾斜面67a、67b相对应。
即,中间台22的倾斜面78a、78b平行,且倾斜角度与振动台20的倾斜面67a、67b相同。
另外,振动台20的倾斜面67a位于中间台22的倾斜面78a的延长线上,振动台20的倾斜面67b位于中间台22的倾斜面78b的延长线上。
将视线转移至中间台22的内部,如图22所示,在主体部76的内部具有较大的空腔部75,主体部76的背面大幅敞开。
另外,如图23所示,在四个突出部77a、77b、77c、77d的内部设置有下侧开口的圆孔85。
如图19、图20所示,在中间台22的一侧短边上,经由托架86而安装有配重87。配重87是四角柱状的钢材。
接着,对防振台23进行说明。
如图20所示,防振台23是使中央部突出而在内部设有空间的板体。
即,防振台23呈将一张板体弯折后的形状,在防振台23的中央位置处,剖面形状呈“コ”字状的凸条80沿长度方向延伸。即,当从内侧观察时,凸条80具有顶面81和从该顶面81的两边垂下的垂直壁82a、82b。
另外,在凸条80的开口端,沿着其两边设置有凸缘部88a、88b。即,垂直壁82a、82b的下端相互朝向外侧弯折而形成凸缘部88a、88b。凸缘部88a、88b均呈长板状,其长度大于凸条80。即,凸缘部88a、88b的两端部位于较凸条80的长度方向两端更靠外侧的位置上。
凸缘部88a、88b的两端部的突出部分作为中间台支撑部83a、83b、83c、83d而发挥作用。
防振台23的各部的位置关系与所述中间台22的各部相对应。即,设置于防振台23中央位置处的凸条80呈被收纳于中间台22的空腔部75中的大小及位置关系。
另外,防振台23的四个中间台支撑部83a、83b、83c、83d的位置与中间台22的四个突出部77a、77b、77c、77d相对应。
基座部件26具有四边形的平板部97,其四角部分被冲切并弯折而形成弹簧支撑部90a、90b、90c、90d。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主体装置3的各构成部件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在主体装置3中,如图19、20、24、25所示,在振动台20与中间台22之间设置有激振机构21a、21b。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台20与激振机构21a、21b之间配置有连接板91a、91b,经由连接板91a、91b而将激振机构21a、21b的连接片72a安装于振动台20上。
另一方面,中间台22与激振机构21a、21b之间直接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台20和中间台22上分别设有倾斜面67a、67b、倾斜面78a、78b,激振机构21a、21b安装于两者的倾斜面67a、67b、倾斜面78a、78b上。
更加具体而言,激振机构21a、21b的上部侧的连接片72a和连接板91a、91b被两个压块93a、93b夹住,在这两个压块93a、93b中插通螺钉99a,从而将激振机构21a、21b与连接板91a、91b固定。
进而,连接板91a、91b与振动台20的倾斜面67a、67b接触,并通过压块93c及螺钉99b而被安装于振动台20的倾斜面67a、67b上。
另一方面,激振机构21a、21b的下方侧的连接片72b与中间台22的倾斜面78a、78b接触,并通过压块93d及螺钉99c而被安装于中间台22的倾斜面78a、78b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台20与中间台22之间具有激振机构21a、21b,在激振机构21a、21b以外的其他部位,振动台20并未被支撑。因此,振动台20呈被激振机构21a、21b从中间台22支撑在空中的结构。
另外,在中间台22的下部配置有防振台23。对于两者的位置关系说明如下:如图22、图23、图24所示,设置于防振台23的中央位置处的凸条80进入中间台22的空腔部75中。但是,凸条80的顶面81与中间台22的空腔部75的内面未接触。即,虽然中间台22与防振台23相互交错,但在机构学上与图1所示的结构相同,凸条80的顶面81与中间台22的空腔部75的内面并未接触。
另外,防振台23的中间台支撑部83a、83b、83c、83d位于中间台22的四个突出部77a、77b、77c、77d的正下方,两者之间通过防振部件40而被连接。
防振部件40是兼备防振功能与减振功能的部件,如图所示,防振部件40是由弹簧38和减振橡胶96组合而成的。
即,如图23所示,在中间台22的四个突出部77a、77b、77c、77d上,设置有下侧开口的圆孔85,弹簧38的大部分进入中间台22的圆孔85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中间台22与防振台23之间连接的部件除所述防振部件40以外无其它部件。因此,中间台22呈被防振部件40从防振台23支撑在空中的结构。
如上所述,虽然中间台22与防振台23相互交错,但在机构学上与图1所示的结构相同,中间台22呈被防振部件40从防振台23支撑在空中的结构。
另外,如图22、图23、图24所示,在防振台23的下部配置有重量测量机构25,进而,在重量测量机构25的下部配置有基座部件26。
如图22、图24、图25所示,重量测量机构25的大部分位于设置于防振台23的中央位置处的凸条80内,重量测量机构25的上设置面36连接于防振台23的凸条80的顶面81的内面上。
另一方面,重量测量机构25的下设置面37安装于基座部件26上。
如上所述,上设置面36与下设置面37位于相互偏移的位置上,因此,重量测量机构25的中间部分呈相对于基座部件26而被悬臂支撑的结构,且在其自由端侧支撑防振台23。
在本实施方式中,重量测量机构25的大部分进入防振台23及中间台22的内部,位置关系复杂,但在机构学上与图1所示的结构相同,重量测量机构25的中间部分呈相对于基座部件26而被悬臂支撑的结构,且在其自由端侧支撑防振台23。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防振台23与基座部件26之间连接的部件除所述重量测量机构25以外无其它部件。因此,防振台23呈被重量测量机构25从基座部件26支撑在空中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4、图25所示,重量测量机构25的大部分位于设置于防振台23的中央位置处的凸条80内,且设置于防振台23的中央位置处的凸条80位于中间台22的空腔部75内,因此,就高度方向上的关系而言,可以说重量测量机构25的大部分进入中间台22中。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重量测量机构25的高度对于主体装置3的总高度的影响小,从而主体装置3的总高度低。
另外,与之前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基座部件26经由防振部件41而被安装于散剂分配装置202的分配盘212附近。
即,基座部件26的四角部分被冲切并弯折而形成弹簧支撑部90a、90b、90c、90d(图19),该弹簧支撑部90a、90b、90c、90d的下表面经由防振部件41而被安装在散剂分包装置202的基座等上。另外,防振部件41具备弹簧84(图20)和防振橡胶(未图示)。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50的功能进行说明。
药剂送料器50的功能大体上与所述药剂送料器1相同,对内置于振动台20的电磁铁30a、30b通电而将药剂容器2A、2B、2C、2D、2E固定在振动台20上,由此使药剂容器2A、2B、2C、2D、2E振动而使散剂排出。以下,以使用药剂容器2C(图12)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即,以使用第三形态的有盖型药剂容器2C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通过电磁铁30a、30b的磁力而将药剂容器2C固定于振动台20上。此处,如所述图11所示,药剂容器2C在药剂排出部8侧具有阶梯部121,周壁底面12C以阶梯部121为分界而分成上阶梯部123与下阶梯部122。而且,铁板部6C被粘接在容器主体5C的外周面侧且与周壁底面12C的上阶梯部123相对应的部位上。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药剂容器2C中的容器主体5C的周壁底面12C的上阶梯部123,通过电磁铁30a、30b(图2)的磁力而被固定于振动台20上。
另外,由于药剂容器2C的形状和振动台20的形状与之前的实施方式不同,因而药剂容器2C进行特有的动作。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利用机械手的手部(未图示)等来搬送药剂容器2C。
在搬送时,将药剂容器2C的姿态从开始的竖立姿态变更为如图11、图26中的(a)所示的横卧姿态,并使其靠近主体装置3。
此时,通过图1的机械手43而控制手部45的姿态,以使药剂容器2C的轴线BC与主体装置3的轴线MC尽可能地一致,但是,很难使两条轴线始终完全一致,两条轴线有时会如图26中的(b)所示相互偏移。
而且,虽然药剂容器2C是以药剂容器2C的轴线BC与主体装置3的轴线MC偏移的状态设置于振动台20上,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药剂容器2C的底部附近的铁板部6C具有倾斜周壁抵接部56a、56b,而铁板部6C呈大致锥形状。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振动台20的载置面61上也设置有边缘部66,而振动台20呈大致锥形状。
因此,在将药剂容器2C设置于振动台20上时,如图27所示,呈在所述锥形状的引导下使振动台20的倾斜面68与药剂容器2C侧的倾斜周壁抵接部56a、56b一致的趋势。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药剂容器2C的后端附近设置有突起16。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50中,在传感器托架70的传感器保持部69与振动台20的短边侧侧面63b之间具有嵌合凹部108。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药剂容器2C被设置于振动台20上时,药剂容器2C的突起16嵌合在主体装置3侧的嵌合凹部108中。
因此,药剂容器2C的姿态得到修正,如图27中的(b)所示,药剂容器2C的轴线BC靠近主体装置3的轴线MC。但是,也存在下述情况,即:药剂容器2C的倾斜周壁抵接部56a、56b与振动台20的倾斜面68不完全一致,而如图27中的(a)所示产生药剂容器2C的倾斜周壁抵接部56a、56b与振动台20的倾斜面68不一致的部位D。该情况下,如图27中的(b)所示,药剂容器2C的轴线BC与主体装置3的轴线MC略微偏移。
在该状态下,当对电磁铁30a、30b通电时,电磁铁30a、30b吸引设置于药剂容器2C的周壁底面12C上且呈平面状的周壁底面抵接部55C,而使周壁底面抵接部55C靠近振动台20侧,从而使周壁底面抵接部55C与振动台20的载置面61紧密接触。而且,在此时所受的力的作用下,药剂容器2C与振动台20的锥形状变一致,从而如图28中的(b)所示,药剂容器2C的轴线BC与主体装置3的轴线MC一致。
另外,由于药剂容器2C的周壁底面抵接部55C与振动台20的载置面61紧密接触,因而药剂容器2C的水平姿态也得以确保。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设置于载置面61四角的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相互导通为条件,而判断药剂容器2C与振动台20的密接程度及药剂容器2C的姿态是否正常。
在本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50中,也是在将药剂容器2C固定于振动台20之后使药剂容器2C振动而使散剂排出,此时,通过振动也对药剂容器2C施加朝向前进方向的力。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50中,由于设置于药剂容器2C后端部的药剂容器2C的突起16嵌合在主体装置3侧的嵌合凹部108中,因而药剂容器2C本身不会在轴方向上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药剂容器2C内的药剂朝向药剂排出部8C侧前进时,药剂从图16所示的倾斜板部141的梳状142的部分和整流线圈126通过,并且横穿整流线圈126而从线之间的间隙通过。因此,药剂的流动平滑化。另外,即便存在药剂的团块,该团块也在通过梳状142的部分和整流线圈126时崩解而恢复至粉状。
以上,以使用第三形态的药剂容器2C的情形为例对药剂送料器50的动作进行了说明,但是,使用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2D时的动作也是相同的。
但是,在取代第三形态的药剂容器2C而使用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2D(图34)时,具有优先排出先填充于药剂容器2D中的药剂这一效果。
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2D是将盖部件120D拆除后向内部填充药剂,因而是以竖立姿态投入药剂。因此,所投入的药剂从容器主体5D的底面10D侧逐渐堆积。
另一方面,在排出药剂时,如图42所示,将药剂容器2D放倒成横卧姿态。此处,在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2D中,在周壁底面12D的内面侧且内侧部分处设有倾斜部181a、181b。因此,如图42所示,先投入至药剂容器2D而堆积于容器主体5D的底面10D侧的旧药剂层360转入新药剂层361的下方。因此,旧药剂层360的药剂混入新药剂层361的药剂中而被排出。
进而,在通过振动而使药剂移动时,旧药剂层360的药剂在新药剂层361的下方流动。
此处,两层药剂同时移动,在到达梳状整流部件130D的位置时,如图42所示,两层的上部侧被梳状整流部件130D的板状部位362拢上去。尤其是,由于梳状整流部件130D整体呈倾斜姿态,因而两层的上部侧被梳状整流部件130D的板状部位362翻上去,进而如箭头所示返回至底面10D侧。因此,在下层侧移动的旧药剂层360优先被排出,从而能够实现药剂容器2D内的药剂的先入先出的流动。
接着,对药剂送料器50的外围设备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50构成具备散剂分包功能的分药装置100的一部分。
分药装置100的整体结构例如如图30所示。从功能方面来看,分药装置100在上下方向上分为药剂架部区域103、药剂分割区域105及药剂包装区域106。
最上部的药剂架部区域103的周围排列有药剂容器收纳架101,且在药剂容器收纳架101的内部设置有药剂容器移动装置102。
药剂架部区域103利用未图示的除湿装置进行除湿。另外,在药剂架部区域103的内部设置有未图示的集尘装置,从而除去药剂架部区域103内的尘埃。例如在药剂架部区域103设置鼓风机,通过鼓风机而使药剂架部区域103内的空气循环。而且,在鼓风机的进气侧等一定的通气路径设置过滤器,从而除去漂浮于药剂架部区域103内的尘埃等。
药剂容器移动装置102具有上下升降轴110、水平移动臂180以及保持药剂容器2C的手部112。如图30所示,水平移动臂180在两个部位处设有关节168、169。手部112能够改变药剂容器2C的姿态。另外,在药剂容器移动装置102中采用电磁铁170的手部112。即,如图30、图31所示,在水平移动臂180的前端设置有电磁铁170。
在药剂分割区域105中设置有散剂分配装置202。在本实施方式中,散剂分配装置202具有两个分配盘212。在散剂分配装置202中设置有多台本实施方式的药剂送料器5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个分配盘212中分别设置有多台药剂送料器50。更加具体来说,在各个分配盘212中分别设置有三台药剂送料器50。各药剂送料器50沿切线方向安装于各分配盘212上。另外,药剂送料器50相对于各分配盘212的安装角度并不限定于切线方向,但是,通过将药剂送料器50沿切线方向安装于各分配盘212上,具有药剂的分配精度提高的效果。另外,利用药剂容器移动装置102保持药剂容器2C并将药剂容器2C固定于振动台20时、或者从振动台20上拆除药剂容器2C时,能够实现药剂容器移动装置102的多余动作减少这一效果。
在药剂包装区域106中内置有药剂包装装置203。
另外,在分药装置100中,设置有读取处方的处方读取机构46和控制各机器的动作的控制装置47。
另外,在药剂包装区域106的外壁侧设置有图29所示的药剂容器投入口151。在药剂容器投入口151的内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等的重量测量机构152和读取装置(未图示)。读取装置可采用条形码读取器或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读取器等。
在将药剂容器2C设置于药剂容器投入口151中后,在药剂容器投入口151内部测量出药剂容器2C的总重量,并保存在控制装置47的保存器中。另外,利用条形码读取器等读取设置于药剂容器2C上的未图示的条形码等,并通过药剂容器移动装置102将药剂容器2C搬送至药剂架部区域103的规定位置处并加以保管。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药剂容器移动装置102具有电磁铁170的手部11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1所示,使电磁铁170靠近药剂容器2C的输送用铁板部157,然后对电磁铁170通电而吸附输送用铁板部157,从而将药剂容器2C保持并进行移动。
另外,在使用第二形态的药剂容器2B(图9)时,将已另外在配药台等测量或者未测量的药剂从药剂容器2B的敞开的上部侧(呈水平姿态时的顶部侧)投入之后,将药剂容器2B设置于药剂容器投入口151中,其中,药剂容器2B是双面敞开型的容器,并且是无盖且在呈水平姿态时相当于顶面的部位大幅敞开的类型的容器。在将第二形态的药剂容器2B设置后,测量出药剂容器2B的总重量,并保存在控制装置47的保存器中之后,通过药剂容器移动装置102直接搬送至任一个药剂送料器50处,并将基于处方信息的量的药剂排出至散剂分配装置202中。
分药装置100整体的控制大体上如图32的流程图所示。
以下,根据图32的流程图对分药装置100整体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2所示,利用处方读取机构46读取处方的内容,从而开始进行所有动作。
即,当在步骤1中输入处方的内容后,转移至步骤2,立即开始进行药剂容器2C的搬出作业。更加具体而言,驱动药剂容器移动装置102,从配置于药剂架部区域103中的多个药剂容器2中选出收容有与处方吻合的药剂的药剂容器2,并将其设置于药剂送料器50的主体装置3上。另外,此时通过未图示的按压片而按压可动盖部134的抓扣部147,从而打开可动盖部134,通过用于维持打开状态的磁铁156的吸附力而使可动盖部134维持打开状态。
接着,转移至步骤3,对电磁铁30a、30b通电而将药剂容器2C固定于振动台20上。
然后,转移至步骤4,使计时器开始进行计时。该计时器规定用于判断药剂容器2C是否正常地设置的时间,例如1秒左右的极短的时间。
当在计时器结束计时之前确认所有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间全部通电时(步骤5中为“是”),判断为药剂容器2C被设置为正常姿态,并转移至步骤6。另一方面,当在等待固定时间后也无法确认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接触时(步骤12),则很有可能发生振动台20上存在异物等的异常,因而转移至步骤13而重新实施一系列动作。更加具体而言,停止对电磁铁30a、30b通电,并驱动药剂容器移动装置102而利用手部112重新抓住药剂容器2C并将其抬起,将药剂容器2C再次设置于药剂送料器50的主体装置3上并再次实施步骤3之后的动作。
在第一次试行或再次试行后于步骤5中确认通电而转移至步骤6时,开始测量药剂容器2C的重量。即,测量出药剂容器2C的原重量G并加以保存,进而监视药剂容器2C的现重量g。
然后,转移至步骤7,开始使振动台20进行振动,同时使散剂分配装置202的分配盘212进行旋转。
然后,转移至步骤8,使计时器开始进行计时。在接下来的步骤9中监视每一定时间的药剂容器2C的重量变化,同时在步骤10中等待排出规定量的散剂。
即,监视药剂容器2C的重量变化,并在步骤9中确认重量是否以每一定时间降低至少规定量以上的方式持续降低。若重量以每一定时间降低至少规定量以上的方式持续降低,则药剂正常地自药剂容器2C落下,因此,进入步骤10,在步骤10中确认是否排出规定量的散剂。当散剂的排出量不足时,返回至步骤9。由此,在步骤9、步骤10中一面确认药剂的落下一面等待排出规定量的散剂。
即,在步骤10中等待药剂容器2C的原重量G与现重量g之差成为所期望的排出量。然后,当达到所期望的排出量时,转移至步骤11,使振动台20停止振动。
之后的步骤与公知的分药装置100相同,将药剂加以分割并刮出,并且分别进行包装。
另外,当在到达所期望的排出量之前的期间内,药剂容器2C的重量停止下降时,则无法确认到散剂继续落下,从而预测药剂容器2C内的散剂不足,因此,转移至步骤14,显示表示散剂不足的错误信息并结束一系列工序。
当一系列的排出工序或包装工序结束时,停止对电磁铁进行通电,使药剂容器移动装置102进行动作而将药剂容器2C搬送至原来的位置。
此处,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分药装置100的特有构成,在使药剂容器移动装置102进行动作而将药剂容器2C搬送至原来的位置时,再次测量药剂容器2C的总重量。更加具体而言,在将药剂容器2C搬送至原来的位置时,将药剂容器2C暂时搬送至药剂容器投入口151,并将药剂容器2C放在药剂容器投入口151处所设有的重量测量机构152上,从而再次测量药剂容器2C的总重量。
然后,对于最初(此次的药剂排出即将开始之前)的药剂容器2C的总重量与药剂排出后的药剂容器2C的总重量进行比较。而且,确认两者之差与在所述工序中排出的药剂的排出量是否一致。即,实施排出量的确认工序。
或者,对于由药剂容器投入口151处所设有的重量测量机构152测量出的药剂容器2C的重量与在药剂送料器50中测量出的药剂排出后的药剂容器2C的重量进行比较,确认两者是否一致。即,实施药剂送料器50的重量测量机构25是否准确的检查工序。
然后,再次测量药剂容器2C的总重量,当药剂容器2C的总重量正常时,使药剂容器移动装置102进行动作而将药剂容器2C搬送至原来的位置。若药剂容器2C的总重量存在异常,则立即发出警报而告知药剂师。
接着,对双面敞开型的第二形态的药剂容器2B及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2E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第二形态的药剂容器2B、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2E在手动地进行散剂等的分包时使用。即,存在使用频率少的药剂、毒性强的药剂、或者因为吸湿性强或不耐高温等原因而不宜保管在分药装置100的药剂容器收纳架101中的药剂。或者,也存在必须将片剂或胶囊弄碎而进行配方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第二形态的药剂容器2B、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2E固定于药剂送料器50的振动台20上,并从敞开的顶部侧将大概量的药剂投入药剂容器2B、2E中。在使用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2E时,卸下大盖301而打开开口300,并从开口300投入药剂。然后,测量药剂容器2B的重量。即,测量出药剂容器2B、2E的原重量G并加以保存,进而监视药剂容器2B、2E的现重量g。
然后,使振动台20开始进行振动,同时使散剂分配装置202的分配盘212进行旋转,等待药剂容器2B、2E的原重量G与现重量g之差变为所期望的排出量。然后,当达到所期望的排出量时,使振动台20停止进行振动。
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利用药剂送料器1、50向散剂分配装置202的分配盘212供给散剂,但是,也可以从药剂送料器1、50直接向药剂包装装置203供给散剂。
另外,也可以考虑利用本发明的药剂送料器1、50供给片剂或胶囊。
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药剂送料器1、50中,在振动台20的四角设置有接触传感器33a、33b、33c、33d,但是,接触传感器的数量可以为任意数量。然而,为了判断振动台20是否与药剂容器2A、2B、2C、2D、2E的底部密接,优选至少在振动台2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两个以上的接触传感器。另外,为了确认药剂容器2A、2B、2C、2D、2E的轴线与振动台20的轴线是否一致,优选至少在振动台20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两个以上的接触传感器。
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将刚设置于振动台20后的药剂容器2C的重量作为原重量G加以保存,将药剂容器2C的当前重量设为现重量g,将两者之差设为散剂的排出量,但是,也可以根据重量测量机构25的总检测重量求出散剂的排出量。即,也可以将包括振动台20等机器的重量在内的重量且药剂容器2A、2B、2C、2D、2E刚设置于振动台20后重量测量机构25检测出的重量设为原重量G,将散剂排出过程中重量测量机构25检测出的重量设为现重量g,将两者之差设为散剂的排出量。
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作为容器保持机构而使用电磁铁30a、30b,并利用电磁铁30a、30b直接吸附药剂容器2的构成。即,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利用磁力的容器保持机构。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构成,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机械机构而保持药剂容器2。例如,也可以采用通过螺线管或小型马达、或者气缸等使某些卡合部件或嵌合部件进行动作,从而机械性地保持药剂容器2的构成。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电磁铁30a、30b通电而将药剂容器2固定于振动台20上,但是,也可以利用永久磁铁、或者同时使用永久磁铁和电磁铁而将药剂容器2固定于振动台20上。
具体来说,作为容器保持机构,取代电磁铁30a、30b而采用非励磁式电磁铁、或者被称为自保持螺线管的结构的磁铁。
所述自保持螺线管等同时使用永久磁铁和电磁铁,平常主要通过永久磁铁而发挥吸附力。而且,在使磁性吸附的物体脱离自保持螺线管等时,对电磁铁进行通电,产生与永久磁铁呈反方向的磁力。
或者,在吸附时也对电磁铁通电而产生与永久磁铁呈同一方向的磁力,而在脱离时提供反方向的电流而产生与永久磁铁呈反方向的磁力。
由于电磁铁30a、30b与自保持螺线管的形状相似,因而即便在采用自保持螺线管时,主体装置3的形状也与所述图19至图25相同。援用图19至图25及图32,将容器保持机构设为自保持螺线管30a、30b而进行说明。
在使用自保持螺线管30a、30b的情况下,在所述步骤2中开始进行药剂容器2的搬出作业时,对自保持螺线管30a、30b通电,抑制磁力的产生。
然后,与之前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开始进行药剂容器2的搬出作业。从多个药剂容器2中选出收容有与处方吻合的药剂的药剂容器2C,并将其设置于药剂送料器50的主体装置3上。
接着,停止对自保持螺线管30a、30b通电,使永久磁铁的磁力发挥作用而将药剂容器2固定于振动台20上。
接下来的工序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但是,在使药剂容器2脱离振动台20时,再次对自保持螺线管30a、30b通电,抵消永久磁铁的磁力。
由于自保持螺线管30a、30b在未通电的状态下维持吸附力,因此,与使用电磁铁30a、30b的构成相比,消耗电力较少。就所述方面而言,采用自保持螺线管30a、30b的构成较采用电磁铁30a、30b的构成优异。
另外,自保持螺线管30a、30b的消耗电力少,且发热量小。因此,对药剂容器2内的药剂造成的影响较小,从这一点来看也推荐使用自保持螺线管。
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药剂容器2C侧设置突起16并使其卡合于主体装置3侧,从而阻止药剂容器2C前进,但是,在主体装置3侧设置突起并使其卡合于药剂容器2A、2B、2C、2D、2E侧的一部分、或者在药剂容器2上设置凹部的构成亦有效。
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防振部件40、41,例示了由弹簧与减振橡胶组合而成的部件,但是,也可以采用由弹簧单独构成的防振部件,还可以采用仅利用树脂等而制成的防振部件。
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中间台22与防振台23之间设置防振部件40,从而防止振动传递至防振台23,但是,除了该构成以外、或者取代该构成,也推荐通过软件而除去振动的影响。例如,考虑到对重量测量机构25的检测值进行傅立叶变换而除去振动的影响的方法。
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设置于药剂容器投入口151中的重量测量机构152再次测量药剂容器2C的总重量,但是,也可以在其它部位设置重量测量机构来再次测量药剂容器2C的总重量。另外,也可以将药剂容器2C从药剂的排出中所使用的药剂送料器1、50转移到其它的药剂送料器1、50中再次测量总重量。即,当通过再次测量而发现测量值存在某些异常时,则也可检测出进行比较的任一个重量测量机构25、152的故障。
另外,再次测量的工序并非必需工序,亦可将此省略。
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采用在药剂容器2C的原重量G与现重量g之差变为所期望的排出量后使振动台20停止振动的构成,但是,考虑到时滞,也推荐在原重量G与现重量g之差略小于所期望的排出量的状态下使振动台20停止振动。
另外,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监视药剂容器2C的重量减少情况而确认药剂是否持续落下,但是,也可以另外设置散剂落下传感器,并利用散剂落下传感器来确认药剂是否持续落下。
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容器移动机构采用了具有抓持药剂容器2的类型的手部45(图1)的机构、或者具有利用电磁铁的手部112(图30)的机构。前者的手部45是手部45本身独立于臂而进行动作。后者的手部112是手部112本身与臂呈一体而不相对动作,通过物理吸附而保持药剂容器2。
除此以外,还考虑到通过物理性的嵌合或卡合而保持药剂容器2的手部。
例如如图33所示的药剂容器2F与手部172的组合所示,通过使两者相对移动而卡合。
即,如图33所示,药剂容器2F在周壁顶面51D上设置有导轨173。导轨173在两面设有卡合槽174。
在另一侧的手部172中设置有剖面形状呈“C”字形的沟槽175。如图所示,沟槽175的长度方向前端侧敞开。另外,沟槽175的长度方向后端封闭(未图示)。
手部172的沟槽175的剖面形状与导轨173的剖面形状近似,两者能够卡合,并且在卡合状态下,两者仅能够直线移动而无法分离。
手部172呈一体地安装于机械臂上。
在利用图33所示的手部172保持药剂容器2F时,使机械臂进行动作,而使手部172靠近药剂容器2F,并使导轨173的端部与沟槽175的开口端对准。然后,使机械臂直线移动,将导轨173插入沟槽175中。由此,药剂容器2F成为仅在沿着导轨173的方向上具有自由度的状态,从而实质上被保持于手部172中。
另外,主体装置3具有电磁铁30a、30b、或者自保持螺线管30a、30b、激振机构(压电元件)等的通电部件,因而容易发热。当担心发热对药剂容器2内的药剂造成影响时,最好设置对主体装置3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
作为冷却机构的例子,可以采用如图46所示在主体装置3上设置冷却用的散热片305、或者在其附近设置送风机306的构成。
另外,作为进一步发展的构成,推荐可根据药材或排出时期、总排出量而改变振动台20的振动模式的构成。
药剂的粒径或吸湿性根据种类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因此,使振动台20振动时,药剂容器2内的药剂的行为根据药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存在受到振动时容易整流化而流动的药剂和难以整流化的药剂。另外,通过振动一次而移动的量根据药剂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另外,还存在药剂的排出量在药剂的排出初期不稳定这一问题。
因此,形成为能够改变每单位时间的振动数(频率)或者振幅大小的构成,从而根据药材或排出时期、总排出量而改变频率或振幅大小。
例如,预先针对药剂的排出容易度进行试验,将预定利用药剂送料器1、50排出的所有药剂划分为多个等级。将此称为例如“流动系数”,并将药剂划分为流动系数1至流动系数3。
另外,根据药剂的总排出量而将排出量等级分成多个等级。例如按照每20g划分排出量,并称为“排出量20、排出量40、排出量60”。
另外,根据振动的频率和振幅而将振动等级分成多个等级。将此称为例如“振动等级1、振动等级2”,例如能够在振动等级1(最小振动)至振动等级20(最大振动)之间进行变化。
而且,根据“流动系数”和“排出量”而选择恰当的振动等级。另外,振动等级分为排出初期的振动等级和稳定期的振动等级。
例如,在如“流动系数1”所示为容易排出的药剂,且如“排出量20”所示总排出量较少时,以如振动等级3所示舒缓的振动开始振动,在经过固定时间后,切换成如振动等级10所示强烈的振动。或者,切换成下述方式,即:以如振动等级10所示强烈的振动为中心,而对振动台20的振动强度进行反馈控制,以使每单位时间的排出量h固定不变。
另外,在如“流动系数3”所示为难以排出的药剂,且如“排出量80”所示总排出量较多时,以如振动等级11所示强烈的振动开始振动,在经过固定时间后,切换成如振动等级15所示更加强烈的振动。或者,以如振动等级15所示强烈的振动为中心进行反馈控制,以使每单位时间的排出量h固定不变。
另外,最好赋予检查药剂送料器1、50的重量测量机构25是否准确的检查功能。
例如,预先准备重量已知的砝码部件,并将砝码设置于药剂架部区域103等中。然后,利用机械手43等使砝码部件移动至振动台20上,利用重量测量机构25测量砝码部件的重量。若测量值与砝码的重量一致,则重量测量机构25准确,若测量值与砝码的重量不同,则重量测量机构25发生故障。
另外,作为砝码部件,也可以有效利用药剂容器2本身。例如,预先在药剂容器2中放入无害的粉末或粒状物,并预先测量出其重量。预先将用作砝码部件的药剂容器2与其它药剂容器2一并设置于药剂架部区域103等中。然后,根据需要而利用机械手43等使用作砝码的药剂容器2移动,将其设置于振动台20上,从而对重量测量机构25进行检查。
将药剂容器2设置到药剂架部区域103中的方法不限,例如,可以考虑如图47所示设置有多个垂直壁320和载置台323的药剂架328。在垂直壁320上设置有上部卡合部325,在载置台323上设置有下部卡合部326。上部卡合部325和下部卡合部326在未图示的施力部件的作用下维持突出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药剂容器2是在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2D的构成的基础上,在盖部件120D上设置有卡合突起370。另外,在药剂容器2D的后端部设有凹部371。
如图所示,上部卡合部325通过推动药剂容器2D的盖部件120D而如箭头所示向上方转动。下部卡合部326通过推动药剂容器2的铁板部6而没入载置台323中。
当朝向药剂架328推动药剂容器2时,上部卡合部325和下部卡合部326抵抗施力部件的力而离开。然后,当药剂容器2D到达规定位置时,上部卡合部325在未图示的施力部件的作用下恢复,与盖部件120D的卡合突起370卡合。另外,下部卡合部326在未图示的施力部件的作用下恢复,并卡合于药剂容器2D后端部的凹部371中。
在取出药剂容器2D时,利用机械手43等保持药剂容器2D并使其远离药剂架328。此时,上部卡合部325和下部卡合部326抵抗施力部件的力而离开,从而将卡合解除。
另外,可以考虑例如如图48所示设置有多个垂直壁340和载置台343的药剂架345。在垂直壁340上具有开口346,在开口346中设有向上突出的突起(保管部侧上部卡合部)347。
另外,在载置台343上设置有保管部侧下部卡合部348。保管部侧下部卡合部348为突块。
本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药剂容器2如第四形态的药剂容器2D所示在后端部具有凹部350。在容器主体5D的周壁底面12D上设置有容器侧卡合部352。容器侧卡合部352的位置是周壁底面12D的较中央略靠近盖部件120D的位置,在将药剂容器2D设置于振动台20上时,不会碰撞到振动台20。容器侧卡合部352呈环状且设置有沿药剂容器2D的长度方向贯穿容器侧卡合部352的方形孔351。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药剂容器2D的容器侧卡合部352插入开口346中,并向下推动药剂容器2D,将药剂架345的突起(保管部侧上部卡合部347)插入容器侧卡合部352的孔351中,由此将药剂容器2D悬挂于药剂架345上。
另外,此时,设置于载置台343上的突起(保管部侧下部卡合部)348卡合于药剂容器2的凹部350中。
在以上所说明的药剂容器2中,有盖类型的药剂容器2原则上是将盖部件120拆除后投入药剂,但是,在第五形态的药剂容器2E中,由于可动盖部134E容易拆除,因而在投入药剂时也可以不用拆除盖主体部125E。此时,若如图45所示在可动盖部134E的部位安装上漏斗状部件355而进行作业,则药剂不易洒落。

Claims (23)

1.一种药剂送料器,其具备药剂容器和主体装置,所述药剂送料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药剂容器相对于主体装置拆装自如,并且,所述药剂容器设有用于排出药剂的药剂排出部,
主体装置具备:振动台、使振动台进行振动的激振机构、将药剂容器暂时固定于振动台上的容器保持机构、以及直接或间接地测量药剂容器的重量的重量测量机构,
所述药剂送料器将药剂容器载置于振动台上,利用容器保持机构将药剂容器固定于振动台上,并使振动台进行振动而从药剂排出部每次少量地排出药剂,并且利用重量测量机构而检测药剂的排出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剂送料器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药剂容器是否与振动台接触的接触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药剂容器的一部分或全部为磁性体,容器保持机构设有磁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
磁铁设置于振动台上,在振动台与磁铁之间设有弹性部件,在将药剂容器吸附于磁铁上时,在磁铁的吸附力的作用下使得磁铁相对于振动台而相对移动,从而使磁铁与药剂容器、以及振动台与药剂容器相抵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
药剂容器的一部分或全部为磁性体,容器保持机构设有永久磁铁和电磁铁,通过至少永久磁铁的磁力而将药剂容器固定于振动台上,并且对电磁铁通电而使电磁铁产生将永久磁铁的磁力抵消的磁力,从而将药剂容器相对于振动台的固定解除。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送料器具备对主体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剂送料器设有防振台,在激振机构与防振台之间设有防振部件,
所述重量测量机构检测防振台的总重量,并根据重量测量机构的检测重量的变化而检测药剂的排出量。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剂送料器设有中间台和经由防振部件而支撑中间台的防振台,所述激振机构、所述振动台以及所述容器保持机构载置于所述中间台上,
所述重量测量机构检测防振台的总重量,并根据重量测量机构的检测重量的变化而检测药剂的排出量。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
药剂容器具有贮存药剂的药剂贮存部,在该药剂贮存部与药剂排出部之间设有狭窄开口部和导出路部,
所述药剂送料器将药剂容器载置于振动台上,并使药剂容器振动而将药剂贮存部中的药剂从狭窄开口部排出至导出路部内,进而使药剂在导出路部内朝向药剂排出部侧移动,从而使药剂从药剂排出部落下。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
在药剂容器内设置有整流部件,
所述药剂送料器将药剂容器载置于振动台上,并使药剂容器振动而使药剂容器内的药剂朝向药剂排出部侧移动,并且在移动时,药剂的一部分或全部从所述整流部件通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部件能够进行更换。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
在药剂容器内设置有线圈状部件,
所述药剂送料器将药剂容器载置于振动台上,并使药剂容器振动而使药剂容器内的药剂朝向药剂排出部侧移动,并且在移动时,药剂的一部分或全部横穿过所述线圈状部件。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
在药剂容器内设置有干燥剂收容部,在该干燥剂收容部内配置有干燥剂。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剂送料器具备下述测量功能,即:通过重量测量机构测量出排出药剂之前的药剂容器的重量即原重量,并在使振动台振动而从药剂排出部每次少量地排出药剂时通过所述重量测量机构监视药剂容器的重量,当药剂容器的当前的重量即现重量与从原重量减去目标排出量后的值一致或者大致一致时,使振动台停止振动。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送料器能够改变振动台的振动模式。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
在使振动台振动而从药剂排出部每次少量地排出规定量的药剂时,能够将排出初期的振动模式与其后的振动模式设为不同的模式。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
使振动台振动而从药剂排出部每次少量地排出规定量的药剂时排出初期的振动模式有多种,并且根据药剂的种类和/或总排出量而改变排出初期的振动模式。
18.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送料器,其特征在于,
药剂容器以安装于主体装置上的姿态为基准而在其顶面侧设有开口,能够从该开口向药剂容器内投入药剂。
19.一种分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容器保管部,其中保管有多个药剂容器;
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送料器;以及
容器移动机构,其从容器保管部取出规定的药剂容器并将其载置于药剂送料器的振动台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分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药剂容器以安装于主体装置上的姿态为基准而在其底侧且不与振动台接触的位置处设有容器侧卡合部,
在容器保管部中设有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保管部侧卡合部。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分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药装置具备用于分配散剂的散剂分配装置,并通过药剂送料器将药剂投入散剂分配装置中。
22.如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分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药装置具备多个重量测量机构,并且实施双重测量工序,其中,所述双重测量工序是指:在使用药剂送料器从药剂容器排出药剂之后,利用该药剂送料器的重量测量机构以外的其他重量测量机构再次测量药剂容器的重量。
23.如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分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药装置具备重量已知的砝码部件,该砝码部件配置于规定的砝码部件待机位置处,并利用容器移动机构而使砝码部件移动并载置于药剂送料器上,从而实施重量测量机构的检查。
CN201380044895.2A 2012-09-19 2013-09-18 药剂送料器及分药装置 Active CN1045830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6146 2012-09-19
JP2012206146 2012-09-19
PCT/JP2013/075203 WO2014046148A1 (ja) 2012-09-19 2013-09-18 薬剤フィーダ及び薬剤払出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3079A true CN104583079A (zh) 2015-04-29
CN104583079B CN104583079B (zh) 2016-10-26

Family

ID=50341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4895.2A Active CN104583079B (zh) 2012-09-19 2013-09-18 药剂送料器及分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7) JP6308395B2 (zh)
KR (1) KR102145938B1 (zh)
CN (1) CN104583079B (zh)
TW (1) TWI613132B (zh)
WO (1) WO2014046148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9353A (zh) * 2016-12-28 2017-08-25 成都宇亨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发药机的称重机构
CN109307780A (zh) * 2017-07-28 2019-02-05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测试片收纳容器连续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测定系统和方法
TWI668157B (zh) * 2014-09-24 2019-08-11 日商湯山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藥劑送料器、藥劑送料器之容器載置裝置、以及分藥裝置
CN110270814A (zh) * 2018-03-13 2019-09-24 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药剂称装及金属压合设备
CN110314094A (zh) * 2019-07-09 2019-10-11 安徽海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利用的尼拉帕尼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31855A (zh) * 2018-07-19 2020-01-31 连景峰 应用于眼睑下垂及眼睑闭合不全的磁力装置
CN111372548A (zh) * 2018-01-11 2020-07-03 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散剂称量装置和药剂分包系统
CN112013930A (zh) * 2019-06-01 2020-12-01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自动检测间歇式投放固态药剂量装置
CN113049073A (zh) * 2020-06-09 2021-06-29 昆山骅麟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天平式塑胶粒子母料称量装置
CN113066233A (zh) * 2021-04-02 2021-07-02 上海点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lc智能配药系统
CN117284566A (zh) * 2023-11-24 2023-12-26 淄博市临淄泛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单甘酯自动输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08395B2 (ja) * 2012-09-19 2018-04-11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薬剤フィーダ及び薬剤払出し装置
WO2015076267A1 (ja) 2013-11-22 2015-05-28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薬剤払出し装置
WO2016020358A2 (en) * 2014-08-08 2016-02-11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arrangement and drug delivery device for testing the mechanical integrity of a cartridge arranged inside the device
JP5953471B1 (ja) * 2014-09-24 2016-07-20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薬品払出装置及び散薬調剤業務支援システム
JP7085104B2 (ja) * 2015-04-20 2022-06-16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薬品払出装置
FR3039527B1 (fr) * 2015-07-28 2022-01-21 Movidis Microdoseur a regulation du debit massique
TWI730974B (zh) * 2015-08-11 2021-06-21 日商湯山製作所有限公司 藥劑配發裝置
CN105799990A (zh) * 2016-04-29 2016-07-27 镇江苏峰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分装装置中的送料机构
JP7113413B2 (ja) * 2017-01-19 2022-08-05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薬剤払出し装置、散薬秤量装置及び薬剤分包システム
CN107028763A (zh) * 2017-03-27 2017-08-11 成都蒲江珂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药物制备装置
JP6802989B2 (ja) * 2018-05-15 2020-12-23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薬剤払出し装置
JP6406785B1 (ja) * 2018-07-03 2018-10-17 株式会社トーショー 散薬分包機
JP7348616B2 (ja) 2018-08-31 2023-09-21 株式会社タカゾノ 散剤計量分包装置
JP7269618B2 (ja) * 2018-12-07 2023-05-09 株式会社タカゾノ 薬剤供給装置及び薬剤包装装置
JP6860246B1 (ja) * 2020-02-27 2021-04-14 株式会社トーショー 散薬分包装置
WO2022230590A1 (ja) 2021-04-27 2022-11-03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薬剤フィーダ及び薬剤払出し装置
EP4302743A1 (en) * 2021-06-29 2024-01-10 Yuyama Mfg. Co., Ltd. Drug sortation apparatus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4327Y2 (zh) * 1989-02-08 1993-11-10
CN2541329Y (zh) * 2002-01-30 2003-03-26 王品越 倾倒式振动给料装置
CN201006772Y (zh) * 2006-12-15 2008-01-16 伊江平 一种真空包装机
CN201484690U (zh) * 2009-08-12 2010-05-26 曾鸿飞 一种用于定量分装机的振动下料装置
CN101717005A (zh) * 2009-11-20 2010-06-02 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茶叶包装机的精量给料器
CN201501545U (zh) * 2009-08-14 2010-06-09 厦门鑫景辉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计重分料机的物料加料装置
CN201506484U (zh) * 2009-08-14 2010-06-16 安徽省长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包装设备领域的自动秤重设备
CN201506482U (zh) * 2009-08-14 2010-06-16 安徽省长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包装设备领域的新型下料斗结构
CN202147864U (zh) * 2011-06-24 2012-02-22 江苏腾通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式加料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24487U (zh) * 1979-08-02 1981-03-05
JPS58112985U (ja) * 1982-01-26 1983-08-02 日本ニユクリア・フユエル株式会社 試料容器
JPS5926403A (ja) * 1982-08-06 1984-02-10 株式会社東京商会 全自動調剤機
JPS6091288U (ja) * 1983-11-30 1985-06-22 株式会社東京商会 調剤機
JPS61152222A (ja) * 1984-12-27 1986-07-10 江尻 公一 自動給餌装置
JPS6296009U (zh) * 1985-12-02 1987-06-19
DE3880376T2 (de) * 1987-06-08 1993-10-21 Ngk Insulators Ltd Apparat zum Wiegen von pulvrigem Material.
JPH0767427B2 (ja) * 1988-01-28 1995-07-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調理器
JPH0763675B2 (ja) * 1988-05-11 1995-07-12 株式会社エー・アンド・デイ 多目的振動装置
JP2582684B2 (ja) * 1991-06-06 1997-02-19 株式会社エー・アンド・デイ 粉粒体自動排出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に使用可能な振動フィーダ装置およびロータリーストッカ
JP2563196Y2 (ja) * 1992-02-14 1998-02-18 正二 湯山 散薬定量供給装置
JPH05270502A (ja) * 1992-03-29 1993-10-19 Tokyo Shokai:Kk 散薬収納装置
JPH05270503A (ja) * 1992-03-29 1993-10-19 Tokyo Shokai:Kk 散薬収納装置
JPH07111369B2 (ja) * 1993-03-11 1995-11-29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原料相互の汚染を防止した計量配合装置
JPH07132135A (ja) * 1993-09-11 1995-05-23 Tokyo Shokai:Kk 散薬供給装置
JP3848719B2 (ja) * 1997-02-25 2006-11-22 高園産業株式会社 薬剤選択供給装置
JP2000024811A (ja) * 1998-07-10 2000-01-25 Okuma Corp 工作機械の主軸装置
JP4057159B2 (ja) 1998-09-10 2008-03-05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散薬分配装置
JP2002019967A (ja) * 2000-07-10 2002-01-23 Sanko Air Plant Ltd 粉粒体供給用フィーダ及びその供給システム
JP2002096802A (ja) * 2000-09-21 2002-04-02 Ueda Avancer Corp 秤量式全自動散薬分割方法、秤量式全自動散薬分割装置及び秤量式全自動散薬分割分包装置
TWI247604B (en) * 2004-10-22 2006-01-21 Fang-Ju Lin Drug packing device
JP4889572B2 (ja) * 2007-06-05 2012-03-07 株式会社トーショー 振動排出カセット
JP4787338B2 (ja) * 2009-01-27 2011-10-05 株式会社エルクエスト 薬剤分包機
JP4903237B2 (ja) * 2009-02-26 2012-03-28 株式会社エルクエスト 分包機
JP5978493B2 (ja) * 2011-08-03 2016-08-24 システムエルエスアイ株式会社 薬剤分包装置
JP6308395B2 (ja) * 2012-09-19 2018-04-11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薬剤フィーダ及び薬剤払出し装置
JP7063675B2 (ja) * 2018-03-29 2022-05-09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耐熱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4327Y2 (zh) * 1989-02-08 1993-11-10
CN2541329Y (zh) * 2002-01-30 2003-03-26 王品越 倾倒式振动给料装置
CN201006772Y (zh) * 2006-12-15 2008-01-16 伊江平 一种真空包装机
CN201484690U (zh) * 2009-08-12 2010-05-26 曾鸿飞 一种用于定量分装机的振动下料装置
CN201501545U (zh) * 2009-08-14 2010-06-09 厦门鑫景辉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计重分料机的物料加料装置
CN201506484U (zh) * 2009-08-14 2010-06-16 安徽省长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包装设备领域的自动秤重设备
CN201506482U (zh) * 2009-08-14 2010-06-16 安徽省长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包装设备领域的新型下料斗结构
CN101717005A (zh) * 2009-11-20 2010-06-02 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茶叶包装机的精量给料器
CN202147864U (zh) * 2011-06-24 2012-02-22 江苏腾通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式加料器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8157B (zh) * 2014-09-24 2019-08-11 日商湯山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藥劑送料器、藥劑送料器之容器載置裝置、以及分藥裝置
CN107089353A (zh) * 2016-12-28 2017-08-25 成都宇亨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发药机的称重机构
CN109307780A (zh) * 2017-07-28 2019-02-05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测试片收纳容器连续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测定系统和方法
CN109307780B (zh) * 2017-07-28 2022-07-08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测试片收纳容器连续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测定系统和方法
CN111372548A (zh) * 2018-01-11 2020-07-03 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散剂称量装置和药剂分包系统
CN110270814A (zh) * 2018-03-13 2019-09-24 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药剂称装及金属压合设备
CN110270814B (zh) * 2018-03-13 2024-04-05 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药剂称装及金属压合设备
CN110731855A (zh) * 2018-07-19 2020-01-31 连景峰 应用于眼睑下垂及眼睑闭合不全的磁力装置
CN112013930A (zh) * 2019-06-01 2020-12-01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自动检测间歇式投放固态药剂量装置
CN110314094A (zh) * 2019-07-09 2019-10-11 安徽海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利用的尼拉帕尼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49073A (zh) * 2020-06-09 2021-06-29 昆山骅麟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天平式塑胶粒子母料称量装置
CN113066233A (zh) * 2021-04-02 2021-07-02 上海点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lc智能配药系统
CN117284566A (zh) * 2023-11-24 2023-12-26 淄博市临淄泛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单甘酯自动输送装置
CN117284566B (zh) * 2023-11-24 2024-02-02 淄博市临淄泛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度单甘酯自动输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3079B (zh) 2016-10-26
JP2018035001A (ja) 2018-03-08
KR102145938B1 (ko) 2020-08-19
JPWO2014046148A1 (ja) 2016-08-18
JP2020171748A (ja) 2020-10-22
JP2021191560A (ja) 2021-12-16
WO2014046148A1 (ja) 2014-03-27
JP6308395B2 (ja) 2018-04-11
JP7037732B2 (ja) 2022-03-17
JP2024050987A (ja) 2024-04-10
TW201420459A (zh) 2014-06-01
JP6860832B2 (ja) 2021-04-21
KR20150058349A (ko) 2015-05-28
JP2020146503A (ja) 2020-09-17
JP2019088904A (ja) 2019-06-13
JP7001980B2 (ja) 2022-01-20
TWI613132B (zh) 2018-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3079A (zh) 药剂送料器及分药装置
JP7397497B2 (ja) 薬剤払出し装置
JP7471560B2 (ja) 薬品払出装置
JP6833183B2 (ja) 散薬調剤業務支援システム
JP7194893B2 (ja) 散薬秤量装置
JP2023014239A (ja) 薬剤払出し装置
JP6422606B1 (ja) 散薬収容容器、散薬放出装置、及び散薬分包機
JP6833184B2 (ja) 散薬調剤業務支援システム
JP7466901B2 (ja) 薬剤供給装置
JP6945239B2 (ja) 散薬収容容器、散薬放出装置、及び散薬分包機
JP2022169438A (ja) 薬剤フィーダ及び薬剤払出し装置
JP2024051169A (ja) 薬剤供給装置
JP2022135702A (ja) 散薬・錠剤自動分包装置
JP2024026769A (ja) 調剤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