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8157B - 藥劑送料器、藥劑送料器之容器載置裝置、以及分藥裝置 - Google Patents

藥劑送料器、藥劑送料器之容器載置裝置、以及分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8157B
TWI668157B TW104131032A TW104131032A TWI668157B TW I668157 B TWI668157 B TW I668157B TW 104131032 A TW104131032 A TW 104131032A TW 104131032 A TW104131032 A TW 104131032A TW I668157 B TWI668157 B TW I6681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container
vibration
feeder
medicine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1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9006A (zh
Inventor
粕屋雅彥
吉名克憲
浅岡千晴
山本高天
青山真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湯山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湯山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湯山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9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9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8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815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3/00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00Packaging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powders, granular or loose fibrous material, loose masses of small articles, in individual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or jars
    • B65B1/30Devices or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or determining the quantity or quality or the material fed or fil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7/00Supplying or feeding fluent-solid, plastic, or liquid material, or loose masses of small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7/04Supplying or feeding fluent-solid, plastic, or liquid material, or loose masses of small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by vibratory fee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7/00Supplying or feeding fluent-solid, plastic, or liquid material, or loose masses of small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7/16Separating measured quantities from supply
    • B65B37/18Separating measured quantities from supply by weigh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3/00Weighing apparatus with automatic feed or discharge for weighing-out batches of material
    • G01G13/16Means for automatically discharging weigh receptacles under control of the weigh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開發一種能夠以準確之量排出藥劑之藥劑送料器。
本發明之藥劑送料器係具有藥劑容器2與容器載置裝置3之藥劑送料器1。藥劑容器2相對於容器載置裝置3裝卸自如。於藥劑容器2具有排出藥劑之藥劑排出部。另具有振動台50、加振器件51、容器保持器件、及重量測定器件。容器載置裝置3具有磁鐵通電線65、加振器件通電線68、及測定器件通電線70,且具有將電線中之任一者予以保持之電線保持構件73。電線保持構件73保持電線,且具有彈性,電線固定部76之位置根據外力而移動,當外力消失時電線固定部76回到原來之位置。

Description

藥劑送料器、藥劑送料器之容器載置裝置、以及分藥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計量特定量之藥劑後取出之藥劑送料器。本發明之藥劑送料器較佳地用作對分配散劑之散劑分配裝置供給散劑之裝置。又,本發明之藥劑送料器適合作為內置於散劑分包裝置之裝置,該散劑分包裝置具備如下功能,即,利用上述散劑分配裝置分配散劑,進而將其個別地包裝。
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內置有藥劑送料器之分藥裝置。
近年來,於大醫院或大規模之藥店,引進有散劑分包裝置或具備散劑分包功能之分藥裝置。此處,所謂散劑分包裝置係將散劑等以每次服用量為單位個別地包裝之裝置。若使用散劑分包裝置,則能夠使將散劑等以每次服用量為單位進行包裝之作業之大部分自動化。
專利文獻1中揭示之散劑分包裝置200係將散劑以每次服用量為單位個別地包裝之裝置,如圖39般,於內部具有藥劑供給裝置201、散劑分配裝置202、及藥劑包裝裝置203。
如圖39、圖40般,專利文獻1中揭示之藥劑供給裝置201包含投入料斗205及粉體送料器206。
如圖40所示,粉體送料器206於槽210之下方設置有2片壓電元件207、208,而使槽210振動。
如圖39般,散劑分配裝置202包含分配盤212及撥出裝置215。分配盤212之剖面為圓弧狀,於俯視時具有環狀之溝槽216。分配盤212 係藉由馬達219而以固定之速度旋轉。
撥出裝置215具有升降及旋轉之圓盤217,且於該圓盤217設置有撥板218。
如圖39般,藥劑包裝裝置203包含包裝用料斗220及包裝裝置221。
其次,對使用散劑分包裝置200對散劑進行分包之情形時之順序進行說明。
對散劑進行分包之作業係藥劑師根據醫生之藥方操作散劑分包裝置200而進行。即,藥劑師確認醫生之藥方,自未圖示之藥架取出裝入有所配之散劑之藥瓶。繼而,使用天平等秤秤量出所配之特定散劑之總重量。
即,於開出一天服用3次之散劑、每1次1.0克之藥方,且開出20天量之藥劑之藥方之情形時,取出(1.0×3×20=60)克之散劑。更具體而言,將容器置於秤上且減去包裝重量,使用藥匙自藥瓶中取出散劑,並將散劑裝入秤上之容器中,秤量出60克之散劑。
繼而,將秤量出之60克之散劑投入至藥劑供給裝置201之投入料斗205。
又,同時對粉體送料器206之壓電元件207、208(圖40)通電而使槽210振動,進而,使分配盤212以每分鐘20至30轉數左右旋轉。
投入至投入料斗205之散劑自投入料斗205下端之開口落入至粉體送料器206之槽210。繼而,藉由槽210振動,從而散劑緩慢地向前端側移動,並被整流。又,於在槽210上移動期間進行整流,從而藥劑流成為層流狀態。即,相對於藥劑流正交之方向之剖面上之藥劑之分佈成為固定,且每單位時間藥劑行進之距離亦成為固定。其結果,60克散劑均勻地分散,且每單位時間以固定之速度緩慢地朝向前端側移動。
繼而,終於在最前排移動之散劑到達至槽210之前端,在最前排移動之散劑自槽210之前端落下至分配盤212之溝槽216。又,後續之散劑每單位時間僅固定之量落下至分配盤212。繼而,最終最末尾之散劑落下至分配盤212,從而60克散劑全部進入至溝槽216內。
另一方面,分配盤212以特定之速度旋轉,故而自槽210落下之散劑均勻地分散於分配盤212之溝槽216。
即,散劑藉由粉體送料器206而每次少量地落下至分配盤212,且分配盤212以固定速度旋轉,故而散劑均勻地分散於分配盤212之溝槽216。
當散劑落下至分配盤212結束時,暫且停止分配盤212之旋轉。繼而,於其後使撥出裝置215之圓盤217下降至分配盤212之溝槽216內。進而,於其後使分配盤212僅旋轉與分配個數相對應之角度。若以上文之例進行說明,則將60克散劑分包為60包,故而使分配盤212僅旋轉(60/360)度,僅將(60/360)度之量之散劑集中於圓盤217之前表面側。繼而,旋轉圓盤217,藉由撥板218將(60/360)度之量之散劑撥出至分配盤212之外部,並投入至包裝用料斗220。自包裝用料斗220落下之散劑由包裝裝置221進行包裝。
若使用專利文獻1中揭示之散劑分包裝置200,則能夠使將散劑以每次服用量為單位進行包裝之作業之大部分自動化。
然而,先前技術之散劑分包裝置200保留有必須依靠人工之步驟,故而難以說其係能夠使散劑之分包完全自動化之裝置。
即,先前技術之散劑分包裝置200必需如下作業,即,藥劑師自藥架取出裝入有所需之散劑之藥瓶,並自該藥瓶秤量出特定量之散劑。
因此,本申請人為了使秤量出散劑之作業自動化,而開發具備重量測定器件之藥劑送料器,並進行了專利申請(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2中揭示之藥劑送料器包含容器載置裝置及藥劑容器。於容器載置裝置設置有振動台、加振器件及電磁鐵,能夠藉由電磁鐵將藥劑容器固定於振動台。
專利文獻2中揭示之藥劑送料器係使振動台振動而將藥劑自藥劑容器投入至分配盤。繼而,利用重量測定器件監控此時之藥劑容器之重量,當排出固定量之藥劑時停止振動台之振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0-85703號公報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2014-46148號公報
根據專利文獻2中揭示之藥劑送料器,能夠省略秤量出特定量之散劑之作業。
然而,試製專利文獻2中揭示之藥劑送料器,進行反覆實驗,調查藥劑之目標排出量與實際排出量之差後發覺,兩者之間存在0.5g左右之誤差之情形較多。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開發一種能夠解決該問題,排出更準確之量之藥劑的藥劑送料器。
本發明者等人尋找了排出量產生誤差之原因。其結果,判明將藥劑送料器與外部連接之電線之彈性為誤差之原因。
即,專利文獻2中揭示之藥劑送料器具有用以固定藥劑容器之電磁鐵、及用以使藥劑容器振動之加振器件,且具有用以對其等供電之電線。又,具有用以將重量測定器件之信號輸出至外部之電線。
該等電線為較細者,但與本體部物理性連接,其重量或彈力雖 小但會對重量測定器件之檢測值造成影響。
又,專利文獻2中揭示之藥劑送料器具有振動台,於使用時本體部會振動。因此,振動台之振動傳遞至各電線,從而各電線振動。其結果,於正在排出藥劑時,電線之位置或彎曲情況發生變化,而使測定值產生0.5g左右之誤差。
基於上述見解而開發出之態樣係一種藥劑送料器,其特徵在於:其係具有藥劑容器與容器載置裝置者,上述藥劑容器相對於容器載置裝置裝卸自如,且於上述藥劑容器具有將藥劑排出之藥劑排出部,容器載置裝置具有振動台、使振動台振動之加振器件、將藥劑容器暫時固定於振動台之容器保持器件、及直接或間接地測定藥劑容器之重量之重量測定器件,能夠將藥劑容器載置於振動台,並利用容器保持器件將藥劑容器固定於振動台,使振動台振動而將藥劑自藥劑排出部每次少量地排出,並藉由重量測定器件檢測藥劑之排出量,另具有與外部連接之1或複數條電線,且具有將上述電線之全部或任一者予以保持之電線保持構件,電線保持構件具有電線固定部,藉由該電線固定部保持電線,且電線保持構件具有彈性,電線固定部之位置根據外力而移動,當外力消失時電線固定部回到原來之位置。
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係將藥劑容器固定於振動台,使藥劑容器與振動台直接接觸。於該狀態下使振動台振動,藉此能夠使藥劑容器之整體或一部分振動。因此,藥劑容器內之藥劑緩慢地向藥劑排出部側移動,且藥劑被整流從而藥劑流層流化,而自藥劑排出部排出。
又,於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中配備有重量測定器件,故而能夠檢測藥劑之排出量,且能夠使秤量出散劑等之作業自動化。
又,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具有電線保持構件,電線由電線保持構件之電線固定部予以保持。電線保持構件具有彈性,電線固定部之位置根據外力而移動,當外力消失時電線固定部回到原來之位置。因 此,防止於正在排出藥劑時電線之位置或彎曲情況發生變化,從而解決測定值產生誤差之問題。
作為一個態樣,考慮如下構成,即,藥劑容器之一部分或全部為磁性體,容器保持器件具有磁鐵構件,藉由磁力將藥劑容器固定,且具有與磁鐵構件連接之磁鐵通電線、與加振器件連接之加振器件通電線、及與重量測定器件連接之測定器件通電線。
推薦電線保持構件之一部分或全部為盤簧。
亦可具有複數個電線保持構件。
較理想為,容器保持器件具有永久磁鐵與電磁鐵,至少藉由永久磁鐵之磁力將藥劑容器固定於振動台,對電磁鐵通電而產生抵消永久磁鐵之磁力的磁力,藉此解除藥劑容器相對於振動台之固定。
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中,容器保持器件具有永久磁鐵與電磁鐵,至少藉由永久磁鐵之磁力將藥劑容器固定於振動台。因此,在將藥劑容器裝設於容器載置裝置之狀態下,對電磁鐵之通電量較少。假設若為採用僅藉由永久磁鐵之磁力將藥劑容器固定於振動台之構成之情形,則在將藥劑容器固定於振動台期間,無需對電磁鐵通電。因此,電磁鐵不會發熱,從而藥劑容器內之藥劑不會被加熱。又,於將藥劑容器固定於振動台期間,由於無需對電磁鐵通電,故而消耗電力較小。因此,就藥劑送料器整體而言消耗電力亦較小,且發熱亦較少,故而不易對藥劑造成影響。
較理想為,於藥劑容器內具有1或2個以上之線圈狀構件,上述線圈狀構件中之至少一個為橫向設置且軸線與藉由使振動台振動而產生之藥劑流方向交叉之姿勢,且為於上下方向上具有自由度而藉由振動台之振動上下移動之可動線圈。
存在於藥劑容器內粉狀之藥劑變為塊狀之情形。根據本態樣,由於藉由振動使可動線圈上下移動,故而塊被弄碎,從而藥劑被順利 地排出。
較理想為,設置有覆蓋可動線圈之上部之簷構件,於該簷構件設置有開口,開口位於可動線圈正上方之位置,且行進至簷構件上之藥劑自開口落下至可動線圈。
於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中,由於藥劑直接落下至可動線圈內,故而將塊弄碎之作用較強。
較理想為,於藥劑容器內具有2個以上之線圈狀構件,上述線圈狀構件中之至少一個為橫向設置且軸線與藥劑流方向交叉之姿勢,且為於上下方向上不具有自由度之固定線圈。
於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中,線圈狀構件作為整流構件而發揮功能。又,能夠使散劑之塊崩解而還原為本來之粉體狀。
較理想為,於藥劑容器內具有2個以上之線圈狀構件,上述線圈狀構件中之至少一個為橫向設置且軸線與藉由使振動台振動而產生之藥劑流方向交叉之姿勢,且為於上下方向上具有自由度而藉由振動台之振動上下移動之可動線圈,上述線圈狀構件中之至少一個為橫向設置且軸線與藥劑流方向交叉之姿勢,且為於上下方向上不具有自由度之固定線圈,於上述可動線圈之藥劑流方向之下游側,具有上述固定線圈。
如上所述般,可動線圈具有將藥劑塊弄碎之功能。又,如上所述般固定線圈具有作為整流構件之功能。
於藥劑中存在塊之情形時,利用可動線圈將其弄碎。然而,於該狀態下,藥劑層之厚度不一致。
本態樣中,由於在可動線圈之下游側具有固定線圈,故而被弄碎而變成粉狀之藥劑得以平整,從而變為固定厚度之較薄之層。
較理想為,本發明之藥劑送料器具備計量功能,即,藉由重量測定器件測定排出藥劑之前之藥劑容器之重量即原重量,於使振動台 振動而將藥劑自藥劑排出部每次少量地排出時,藉由上述重量測定器件監控藥劑容器之重量,在藥劑容器之當前之重量即現重量與自原重量減去目標排出量所得之值一致時或大體一致時,使振動台之振動停止。
附帶對藥劑容器之重量之測定器件進行說明,藥劑容器之重量之測定為直接與為間接並無特別要求。即,可僅直接測定藥劑容器之重量,亦可測定包含振動台等機器在內之重量。
本發明之藥劑送料器係有效利用排出藥劑之前之藥劑容器之重量即原重量、與藥劑容器當前之重量即現重量,於現重量與自原重量減去目標排出量所得之值一致時使振動台之振動停止。或者考慮落下中途之藥劑之重量,於現重量略少於自原重量減去目標排出量所得之值且大體一致時,使振動台之振動停止。因此,於排出目標量之藥劑之後,使振動台之振動停止,從而停止藥劑之排出。
較理想為,監控藥劑容器之重量,於藥劑容器之重量之每單位時間之變化未達固定之情形時變更振動台之振動模式。
作為藥劑容器之重量之每單位時間之變化未達固定之原因,考慮於藥劑容器內藥劑凝結。
因此,於藥劑容器之重量之每單位時間之變化未達固定之情形時變更振動台之振動模式,解除塊。例如以使振動台之振幅變大之方式變更振動模式。
較理想為,於即便變更振動台之振動模式藥劑容器之重量之每單位時間之變化仍未達固定之情形時,停止振動台之振動,執行特定之短缺處理步驟。
作為即便變更振動台之振動模式藥劑容器之重量之每單位時間之變化仍未達固定之情形之原因,考慮藥劑容器內之藥劑剩餘量變少。
因此,停止振動台之振動,執行特定之短缺處理步驟。
較理想為,於短缺處理步驟中,記憶已排出之藥劑之重量,於重新載置藥劑容器之後,藉由自動或手動而再啟動時,於總排出量與目標排出量一致時或大體一致時使振動台之振動停止。
根據本態樣,即便於不滿足特定量之排出量之狀態下產生短缺,但補充短缺之藥品並重新開始排出時,由於記憶有補充前完成之排出量,故而能夠算出補充後必須排出之量。因此,無需回收已排出之藥劑而再次自最初起重新排出,從而作業效率較高。
較理想為,於藥劑之排出量接近於目標量之情形時變更振動台之振動模式。
例如於藥劑之排出量成為目標量減去固定量(相對於目標量足夠小)時,減小振動台之振幅、或降低振動頻率。
亦可為藥劑容器具有一面開口之容器本體、及構成藥劑排出部且可裝卸地裝設於容器本體之開口之蓋構件,於上述蓋構件具有卡合片,於藥劑容器之外周部具有凹部,且具有覆蓋該凹部並且相對於容器本體揺動之揺動構件,上述蓋構件之卡合片配置於上述凹部,揺動構件之一部分與上述卡合片卡合而將蓋構件固定於容器本體。
又,亦可為藥劑容器具有大致整個面被覆蓋且於內部具有空間之本體,以被載置於容器載置裝置之姿勢為基準,於較藥劑排出部更深處側之位置設置有懸空底構件,於使藥劑容器為縱向姿勢時,內部之藥劑不會到達至較懸空底構件更靠深處。
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適於對一次配量較少之藥劑進行分包之用途。
關於一次配量較少之藥劑,結果為固定期間內之消費量(銷售量)較少。因此,庫存量亦較少,若將上述藥劑收容於普通尺寸之藥劑容器,則藥劑容器內之閒置空間變大,而存在因空間中之水蒸氣而導致 藥劑吸濕之情形。
根據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藥劑容器內之收容藥劑之空間變窄,從而藥劑不易返潮。
又,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亦適於對配藥之頻度較低之藥劑進行分包之用途。
又,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適於將藥劑容器以縱向姿勢保管,且相對於容器載置裝置以橫向姿勢載置之情形。
若將收容有少量藥劑之藥劑容器以縱向姿勢保管,則藥劑會集中於相當於底之部位。若將該容器設為橫向姿勢而設置於容器載置裝置,則藥劑偏靠於較藥劑排出部更遠之部位(深處側)。
此處,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係藉由使振動台振動而使藥劑容器之整體或一部分振動,從而使藥劑容器內之藥劑緩慢地向藥劑排出部側移動,但於收容於藥劑容器內之藥劑之量為少量之情形時,滯留於深處側之藥劑到達至藥劑排出部需花費時間。
本態樣中,開發出作為用以收容少量藥劑之藥劑容器,內部之藥劑不會到達至較懸空底構件更靠深處,故而振動台開始振動後直至藥劑到達至藥劑排出部所需之時間較短。
藥劑容器亦可為以被裝設於容器載置裝置之姿勢為基準而於其上表面側具有開口,能夠將藥劑自該開口投入至藥劑容器內。
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適於對配藥之頻度較低之藥劑進行分包之用途。又,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亦適於對將片劑粉碎成粉狀而成之藥劑、或將複數種藥劑於研缽中混合後調劑而成之藥劑進行分包之用途。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亦適於對不宜保管於藥劑容器內之藥劑進行分包之用途。
又,亦可為藥劑容器具有貯存空間形成構件與底部形成構件,貯存空間形成構件具有至少覆蓋側面之側面壁,並且於底部具有開 口,底部形成構件之一部分或全部為磁性體,貯存空間形成構件相對於底部形成構件可裝卸,容器保持器件具有磁鐵構件,藉由磁力而將藥劑容器固定。
關於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亦適於對配藥之頻度較低之藥劑進行分包之用途。又,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亦適於對將片劑粉碎成粉狀而成之藥劑、或將複數種藥劑於研缽中混合後調劑而成之藥劑進行分包之用途。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亦適於對不宜保管於藥劑容器內之藥劑進行分包之用途。
較理想為,在貯存空間形成構件與底部形成構件之間具有彈性體,以載置於容器載置裝置之振動台之姿勢為基準,底部形成構件之水平方向之全長較貯存空間形成構件之水平方向之全長更長,底部形成構件之前端成為藥劑排出部,將藥劑容器載置於振動台,並利用容器保持器件將藥劑容器固定於振動台,當使振動台振動時,自貯存空間形成構件之開口落下至底部形成構件之藥劑於底部形成構件上行進,並自藥劑排出部每次少量地排出藥劑。
根據本態樣,振動台之振動難以傳遞至貯存空間形成構件,從而藥劑之移動順利。
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中,在貯存空間形成構件與底部形成構件之間具有彈性體,兩者之間成為斷開般之構造。因此,底部形成構件直接受到來自振動台之振動而大幅地振動,但載置於上部側之貯存空間形成構件之振動較小。如此,於本態樣中,貯存空間形成構件之振動與底部形成構件之振動不同步。
因此,貯存空間形成構件內之藥劑落下至底部形成構件,且於底部形成構件順利地移動而自前端之藥劑排出部排出。
推薦之分藥裝置之特徵在於:具有上述藥劑送料器、及分配散劑之散劑分配裝置,藉由藥劑送料器將藥劑投入至散劑分配裝置。
一種分藥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係採用上述藥劑送料器者,進而推薦之構成係具有構成藥劑送料器之複數個容器載置裝置,上述容器載置裝置係配置於上述散劑分配裝置之周邊,且上述分藥裝置具有報知構件,該報知構件報知將上述容器載置裝置係應載置特定之藥劑容器或特定之物品之容器載置裝置。
「特定之藥劑容器」不受限定,可列舉例如填充有使用頻度較低之藥劑的藥劑容器、或裝入有總排出量較少之藥劑的藥劑容器、裝入有將片劑弄碎而成為粉狀之藥劑的藥劑容器。
於處理此種特殊之藥劑之情形時,存在如下情形:不依賴重量測定器件之計量,而是利用外部之計量器預先秤量後填充至藥劑容器,並利用散劑分配裝置進行分配。
於此種情形時,存在藥劑師直接用手保持藥劑容器而載置於容器載置裝置之情形,但於有複數個容器載置裝置之情形時,存在無法判斷應將藥劑容器設置於哪一個容器載置裝置之情形。
根據本態樣,應設置藥劑容器之容器載置裝置明確,從而作業效率提高。
又,「特定之物品」不受限定,可列舉例如用以對重量測定器件進行校正或檢定之砝碼。
對於該情形,亦存在無法判斷應將砝碼載置於哪一個容器載置裝置之情形。
根據本態樣,應載置「特定之物品」之容器載置裝置明確,從而作業效率提高。
進而推薦之分藥裝置之特徵在於:具有構成藥劑送料器之複數個容器載置裝置、設置複數個藥劑容器並保管之容器保管裝置、及容器移動器件,上述容器載置裝置係配置於上述散劑分配裝置之周邊,設置有容器保管裝置及散劑分配裝置之區域由殼體覆蓋,於該殼體具 有複數個門部,能夠使藥劑容器出入於內部,上述門部中之至少一個為自動搬入用門,且自該自動搬入用門搬入之藥劑容器係由上述容器移動器件搬送至特定之位置,其他至少一個門部為手動搬入用門部,該手動搬入用門部為能夠供作業人員自外部將手插入而將藥劑容器導入至殼體內之大小,且設置於作業人員能夠將藥劑容器載置於任一個容器載置裝置之位置。
亦可為藥劑容器以被裝設於容器載置裝置之姿勢為基準而於其上表面側具有開口,能夠將藥劑自該開口投入至藥劑容器內,於藥劑容器中水平方向之一端具有藥劑排出部,且具有供臨時載置藥劑容器之臨時載置台,該臨時載置台係以藥劑投入部成為上側、且藥劑排出部成為上方向般之傾斜姿勢臨時載置藥劑容器者。
亦可為於藥劑容器設置記憶器件或識別藥劑容器之識別器件,於臨時載置台設置有讀出上述記憶器件或識別器件中所記錄之內容之讀出器件及/或寫入器件。
又,關於容器載置裝置之態樣係一種藥劑送料器之容器載置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係與收容藥劑之藥劑容器成為一體而構成藥劑送料器者,且具有振動台、使振動台振動之加振器件、將藥劑容器暫時固定於振動台之容器保持器件、及直接或間接地測定藥劑容器之重量之重量測定器件,容器保持器件係具有磁鐵構件且藉由磁力將藥劑容器固定者,且上述容器載置裝置具有與磁鐵構件連接之磁鐵通電線、與加振器件連接之加振器件通電線、及與重量測定器件連接之測定器件通電線,能夠將藥劑容器載置於振動台,並利用容器保持器件將藥劑容器固定於振動台,使振動台振動而將藥劑自藥劑排出部每次少量地排出,並藉由重量測定器件檢測藥劑之排出量,且上述容器載置裝置具有保持上述電線中之任一者之電線保持構件,電線保持構件具有電線固定部,藉由該電線固定部保持電線,且電線保持構件具有彈 性,電線固定部之位置根據外力而移動,當外力消失時電線固定部回到原來之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藥劑送料器,能夠使秤量出散劑等之作業自動化。
又,根據本態樣之藥劑送料器,散劑等之計量值產生誤差之問題得以解決。
1‧‧‧藥劑送料器
2‧‧‧藥劑容器
3‧‧‧容器載置裝置
5‧‧‧容器本體
6‧‧‧固定用鐵板部
7‧‧‧輸送用鐵板部
7a‧‧‧小輸送用鐵板部
7b‧‧‧小輸送用鐵板部
8‧‧‧蓋構件
10‧‧‧蓋本體部
11‧‧‧可動蓋部
12‧‧‧抓扣部
13‧‧‧藥劑排出部
14‧‧‧周壁下表面
15‧‧‧乾燥劑插入部
16‧‧‧側壁
17‧‧‧散劑貯存部
18‧‧‧送料器蓋
19‧‧‧報知構件
20‧‧‧整流部
21‧‧‧乾燥劑
22‧‧‧中蓋
25‧‧‧固定整流線圈
26‧‧‧可動整流線圈
27‧‧‧整流線圈保持部
28‧‧‧線圈收容空間
29‧‧‧頂面部
30‧‧‧側面部
31‧‧‧固定線圈保持壁
32‧‧‧可動線圈保持壁
33‧‧‧前端閉合壁
35‧‧‧簷蓋(簷構件)
36‧‧‧缺口
37‧‧‧下設置面
38‧‧‧防振構件
39‧‧‧孔
40‧‧‧載置圈部
41‧‧‧銷部
42‧‧‧防振構件
43‧‧‧開口
46‧‧‧底部
48‧‧‧間隙
50‧‧‧振動台
51‧‧‧加振器件
51a‧‧‧加振器件
51b‧‧‧加振器件
52‧‧‧中間台
53‧‧‧防振台
55‧‧‧重量測定器件
56‧‧‧基礎構件
58‧‧‧容器保持部
61‧‧‧載置面
62‧‧‧自我保持螺線管
62a‧‧‧磁鐵構件
62b‧‧‧磁鐵構件
63a‧‧‧短邊側側面
63b‧‧‧短邊側側面
65‧‧‧磁鐵通電線
66‧‧‧設置板
67a‧‧‧傾斜面
67b‧‧‧傾斜面
68‧‧‧加振器件通電線
70‧‧‧測定器件通電線
71‧‧‧夾片
72‧‧‧連接器
73‧‧‧電線保持構件
74‧‧‧本體部
75‧‧‧空洞部
76‧‧‧電線固定部
77‧‧‧凸條
78a‧‧‧傾斜面
78b‧‧‧傾斜面
79‧‧‧頂面
81‧‧‧藥劑容器
82‧‧‧開口
83‧‧‧上設置面
85‧‧‧本體部
90‧‧‧資訊記錄構件
91‧‧‧電子紙
100‧‧‧分藥裝置
101‧‧‧殼體
102‧‧‧藥劑架部區域
103‧‧‧藥劑分割區域(散劑分配裝置)
105‧‧‧藥劑包裝區域
106‧‧‧容器保管裝置
107‧‧‧轉筒構件
108‧‧‧容器設置部
110‧‧‧容器移動器件
111‧‧‧臂構件
112‧‧‧臂構件
113‧‧‧手部
115‧‧‧平台
116‧‧‧分配盤
117‧‧‧清掃裝置
118‧‧‧蓋構件(揺動構件)
120‧‧‧撥出裝置
122‧‧‧藥劑包裝裝置
123‧‧‧散劑投入料斗
125‧‧‧蓋本體部
126‧‧‧周壁上表面
127‧‧‧框部
128‧‧‧資訊讀取裝置
130‧‧‧門部(自動搬入用門)
131‧‧‧固定用框
132‧‧‧抵接用框
134‧‧‧可動蓋部
138‧‧‧遮蔽壁
140‧‧‧軸承部
140a‧‧‧軸承部
140b‧‧‧軸承部
145‧‧‧壓固板部
146‧‧‧抓扣部
147‧‧‧抓扣部
149‧‧‧卡合片
150‧‧‧間隔板(懸空底構件)
151‧‧‧藥劑容器
152‧‧‧開口
155‧‧‧內部空間
156‧‧‧蓋構件
157‧‧‧高度制限構件
158‧‧‧間隔壁
159‧‧‧安裝片
160‧‧‧階部
161‧‧‧低頂壁部(凹部)
162‧‧‧卡合構件
163‧‧‧本體部
164‧‧‧抓扣部
166a‧‧‧卡合構件
166b‧‧‧卡合構件
167‧‧‧鉸鏈部
170‧‧‧藥劑容器
171‧‧‧周壁下表面
180a‧‧‧門部(手動搬入用門部)
180b‧‧‧門部(手動搬入用門部)
181a‧‧‧傾斜部
181b‧‧‧傾斜部
185‧‧‧板彈簧
186a‧‧‧安裝部
186b‧‧‧安裝部
187‧‧‧功能區域
188‧‧‧角部
192‧‧‧卡合板(卡合片)
193‧‧‧卡合孔
194‧‧‧彈性賦予部
195‧‧‧去往側部
196‧‧‧返回側部
197‧‧‧軸片
199‧‧‧小突起
235‧‧‧彈性部
236‧‧‧襯墊
237‧‧‧揺動蓋
239‧‧‧前表面開口
250‧‧‧滑板
251‧‧‧底吻合部
252‧‧‧側面
253‧‧‧側面吻合部
300‧‧‧藥劑容器
301‧‧‧貯存空間形成構件
302‧‧‧底部形成構件
303‧‧‧本體部
304‧‧‧側面壁
305‧‧‧開口
306‧‧‧開口(下部側)
307‧‧‧擋板
308‧‧‧蓋
309‧‧‧導向片
310‧‧‧底部
311‧‧‧傾斜壁
313‧‧‧導件支承構件
315‧‧‧藥劑排出部
316‧‧‧縱壁
317‧‧‧支承部形成構件
318‧‧‧罩部
319‧‧‧狹縫部
320‧‧‧彈性構件(彈性體)
321‧‧‧支持台
322‧‧‧支承構件
323‧‧‧凹部
324‧‧‧銷
325‧‧‧突起
340‧‧‧臨時載置台
341‧‧‧溝槽
342‧‧‧縱壁部
345‧‧‧敞開部
346‧‧‧資訊讀取裝置
350‧‧‧間隙
373‧‧‧凹部
700‧‧‧容器移動器件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之立體圖。
圖2係圖1之藥劑送料器之藥劑容器之立體圖。
圖3係圖2之藥劑容器之分解立體圖。
圖4係使圖2之藥劑容器之容器本體局部斷裂而自後方觀察藥劑容器之局部斷裂立體圖。
圖5(a)係將圖2之藥劑容器之蓋構件之中蓋及簷蓋卸除而自後方觀察該蓋構件之立體圖,(b)係其局部放大圖,(c)係抽出固定整流線圈進行表示之立體圖,(d)係抽出可動整流線圈進行表示之立體圖。
圖6係將圖2之藥劑容器之蓋構件之中蓋卸除而自後方觀察該蓋構件之立體圖。
圖7係圖2之藥劑容器之A-A剖視圖。
圖8係表示藥劑送料器中之藥劑容器內之散劑流的圖2之藥劑容器之A-A剖視圖。
圖9係圖2之藥劑容器之B-B剖視圖。
圖10係圖1之藥劑送料器之容器載置裝置及裝設於容器載置裝置之送料器蓋之立體圖。
圖11係圖10之容器載置裝置之分解立體圖。
圖12係圖10之容器載置裝置之A-A剖視圖
圖13係圖10之容器載置裝置之剖視立體圖。
圖14係說明圖1之藥劑送料器之電線保持構件之行為的主要部分立體圖,(a)係散劑排出前之電線保持構件附近之立體圖,(b)係散劑排出過程中之電線保持構件附近之立體圖,(c)係散劑排出後之電線保持構件附近之立體圖。
圖15係供設置圖1之藥劑送料器之分藥裝置之外觀圖。
圖16係圖15之分藥裝置之概略圖。
圖17係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之藥劑容器的立體圖。
圖18係本發明之又一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之立體圖。
圖19係本發明之又一實施形態之藥劑容器之蓋構件的分解立體圖。
圖20係圖16之局部放大圖,表示一散劑分配裝置之分配盤及設置於其周圍之容器載置裝置。
圖21係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之立體圖。
圖22係圖21之藥劑容器之分解立體圖。
圖23係圖21之藥劑容器之剖視圖,(a)表示可動蓋部打開之狀態,(b)表示可動蓋部關閉之狀態。
圖24係圖21之藥劑容器之剖視圖,(a)表示將蓋構件裝設於容器本體之狀態,(b)、(c)表示將蓋構件自容器本體卸除時之順序。
圖25係本發明之又一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之藥劑容器的剖視圖。
圖26係說明將要將藥劑容器載置於容器載置裝置之前之行為的立體圖。
圖27係本發明之又一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之藥劑容器的立體圖。
圖28係圖27之藥劑容器之貯存空間形成構件之分解立體圖。
圖29係圖27之藥劑容器之剖視圖。
圖30係圖27之藥劑容器之分解立體圖。
圖31係圖27之藥劑容器之底部形成構件之分解立體圖。
圖32係圖31之底部形成構件之剖視圖。
圖33係臨時載置台之立體圖。
圖34係自後方觀察本發明之又一實施形態之藥劑容器之蓋構件的立體圖。
圖35係使圖34之蓋構件之一部分斷裂而表示之立體圖。
圖36係圖34之藥劑容器之剖視圖。
圖37係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中採用之藥劑容器之分解立體圖。
圖38係圖37所示之藥劑容器之剖視圖。
圖39係專利文獻1中揭示之散劑分包裝置之構成圖。
圖40係專利文獻1中揭示之粉體送料器之構成圖。
以下,進一步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進行說明。
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上下及上下方向係以如圖1般將藥劑容器2以正規之姿勢安裝於容器載置裝置3之狀態作為基準。又,將藥劑容器2之藥劑排出部(圖7)13側設為前方側,將其相反側設為後方側。左右方向係與藥劑容器2之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
如圖1般,本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包含藥劑容器2及容器載置裝置3。又,於容器載置裝置3,如圖10般安裝有送料器蓋18。再者,於作圖之關係上,於圖1中省略了送料器蓋18。
藥劑容器2係密閉型之容器,如圖2、3般包含容器本體5、輸送用鐵板部7、固定用鐵板部6、及蓋構件8。
容器本體5係由樹脂製作之縱長之容器,且長度方向之一端開口。
於藥劑容器2安裝有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等資訊記錄構件90及電子紙91。此處,電子紙91係具有視覺性之顯示媒體,如紙般薄,且能夠電性覆寫顯示內容。
於本實施形態中,於資訊記錄構件90中記憶藥劑之種類。又,視需要亦可記憶將藥劑填充至藥劑容器2之日期或填充量。進而,亦可使資訊記錄構件90記憶剩餘藥量、分出量、使用期限等。
又,較理想為,於電子紙91上顯示填充至資訊記錄構件90之藥劑之種類、填充藥劑之日期、或填充量、剩餘藥量、分出量、使用期限等。
又,於容器本體5設置有輸送用鐵板部7。於本實施形態中,輸送用鐵板部7被分成兩個小輸送用鐵板部7a、7b。輸送用鐵板部7係由包含鐵氧體等磁性體成分之鋼板所製作。
蓋構件8具有蓋本體部10及可動蓋部11。於可動蓋部11具有抓扣部12,藉由按壓該抓扣部12而如圖7般打開可動蓋部11。藉由打開可動蓋部11,從而容器本體5之內外連通之藥劑排出部13打開,繼而,可動蓋部11維持使藥劑排出部13打開之狀態。
又,於蓋本體部10之後端側,如圖4至圖8般設置有乾燥劑插入部15與整流部20。
乾燥劑插入部15係有底之凹處,具有平行地設置之側壁16。而且,側壁16之頂面成為隨著朝向後方而向下側傾斜之傾斜面。
如圖7、圖8般,於乾燥劑插入部15之內部內置有乾燥劑21。
整流部20係設置於蓋本體部10之後端側。如圖4、圖5、圖6般,整流部20係以固定整流線圈25與可動整流線圈26為主要構成構件者。
即,於蓋本體部10,在乾燥劑插入部15之後方且靠下部側之位 置設置有整流線圈保持部27。
整流線圈保持部27成為具有左右之側面部30與頂面部29且底面側敞開之構造,且於內部具有收容固定整流線圈25與可動整流線圈26之線圈收容空間28。於本實施形態中,以藥劑流方向為基準而於其上游側具有可動整流線圈26,於下游側具有固定整流線圈25。
整流線圈保持部27之側面部30於功能上被劃分為固定線圈保持壁31、可動線圈保持壁32、及前端閉合壁33。
固定線圈保持壁31之頂面係與上述乾燥劑插入部15之側壁16之頂面形成同一平面者,如圖5般成為隨著朝向後方而向下側傾斜之傾斜面。
左右之固定線圈保持壁31之內周面側相互為平行面。
如圖4、圖5、圖6般,左右之固定線圈保持壁31之外表面側隨著朝向後方而向內側傾斜。
其次,對左右之可動線圈保持壁32進行說明。左右之可動線圈保持壁32之任一者均厚度較薄,且平行。又,其高度一致。
如圖5(b)般,於可動線圈保持壁32設置有孔39。孔39之直徑充分大於可動整流線圈26之線徑。
其次,對左右之前端閉合壁33進行說明。左右之前端閉合壁33與左右之可動線圈保持壁32連續,隨著朝向後方而向內側傾斜。而且,左右之前端閉合壁33之後端側彼此吻合而將線圈收容空間28之後端側閉合。因此,整流線圈保持部27之後端側成為三角形。
於側面部30之下邊側、且可動線圈保持壁32與前端閉合壁33之交界部分,設置有缺口36。
如圖5(c)般,固定整流線圈25為盤簧,且係將線材捲繞成圓形而成者,中間部分係將線材彼此隔開間隔而捲繞。固定整流線圈25之兩端部係將線材密集地捲繞而形成有載置圈部40。固定整流線圈25之兩 端平滑。即,載置圈部40平滑。
相對於此,可動整流線圈26如圖5(d)般線材自兩端突出,而形成銷部41。銷部41於可動整流線圈26之軸線之延長線上突出。
關於可動整流線圈26,中間部分亦係將線材彼此隔開間隔地捲繞。
固定整流線圈25及可動整流線圈26係收容於上述線圈收容空間28。更具體而言,固定整流線圈25係配置於固定線圈保持壁31,其兩端之載置圈部40一體地固定於固定線圈保持壁31。因此,固定整流線圈25係其兩端無法移動地被保持,即便受到振動,整體上亦不會上下移動。
於將固定整流線圈25收容於線圈收容空間28之狀態下,線圈收容空間28之中間部於由線材製作之圈彼此之間具有間隙。該間隙較線材之線徑大。上述間隙較理想為線材直徑之1倍至5倍左右,更理想之間隙為線材直徑之2倍至3倍左右。具體而言,線材彼此之間隙為1mm至5mm左右,更理想為2mm至3mm。
又,固定整流線圈25之線徑為0.5mm至2.0mm左右。
固定整流線圈25之外徑為10mm至25mm左右,更理想為12mm至18mm。
相對於此,可動整流線圈26於上下方向上具有自由度。即,可動整流線圈26係藉由將銷部41插入至可動線圈保持壁32之孔39而防止自線圈收容空間28脫離。
又,如上所述般,由於可動線圈保持壁32之孔39充分大於可動整流線圈26之線徑,故而銷部41與孔39之間具有相當大之間隙。進而,可動整流線圈26既不為壓縮狀態亦並非拉伸狀態。
因此,當可動整流線圈26受到振動時,可動整流線圈26自身於上下方向上移動。
關於可動整流線圈26,亦於由線材製作之圈彼此之間具有間隙。該間隙與上述固定整流線圈25相比稍大。上述間隙較理想為線材直徑之1倍至6倍左右,更理想之間隙為線材直徑之2倍至4倍左右。具體而言,線材彼此之間隙為1mm至6mm左右,更理想為2mm至4mm。
又,可動整流線圈26之線徑為0.5mm至2.0mm左右。
可動整流線圈26之外徑為10mm至25mm左右,更理想為12mm至18mm。
上述乾燥劑插入部15之頂面與線圈收容空間28之固定整流線圈25之上部由中蓋22封閉。
即,乾燥劑插入部15之側壁16之頂面與固定線圈保持壁31之頂面形成同一傾斜平面,於兩者裝設板狀之中蓋22而將乾燥劑插入部15之上部側與線圈收容空間28之固定整流線圈25之上部側封閉。
又,線圈收容空間28之可動整流線圈26之上部由簷蓋(簷構件)35封閉。
此處,簷蓋35之平面形狀與俯視左右之可動線圈保持壁32及左右之前端閉合壁33時之輪郭線一致。因此,由左右之可動線圈保持壁32包圍之區域、與由左右之前端閉合壁33包圍之區域之頂面側由簷蓋35封閉。
於本實施形態中,於簷蓋35之中央部分設置有開口43。開口43之大小為5mm見方至15mm見方左右。於本實施形態中,開口43為正方形,但亦可為其他多邊形,還可為圓。
開口43之位置為可動整流線圈26之正上方之位置,且為可動整流線圈26之長度方向中心或其附近部。
因此,線圈收容空間28之頂面於可動整流線圈26正上方之位置、且將可動整流線圈26平放之狀態下之長度方向中心部與外部連 通。
如圖7般,蓋構件8係裝設於容器本體5之開口。
於裝設有蓋構件8之狀態下,如圖4、圖7、圖8般,在容器本體5之底部46與線圈收容空間28之底側開口部之間具有間隙48。即,構成線圈收容空間28之周壁之固定線圈保持壁31、可動線圈保持壁32及前端閉合壁33之下端之任一者均未到達至容器本體5之底部46,如圖4、圖7、圖8般線圈收容空間28成為保持為中空之狀態。
因此,可動整流線圈26之上部由簷蓋35覆蓋。
固定整流線圈25及可動整流線圈26之軸線相互平行,且其軸線成為相對於容器本體5之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
於將蓋構件8裝設於容器本體5之狀態下,固定整流線圈25及可動整流線圈26之任一者均橫向設置,且軸線為與藉由使振動台50振動而產生之藥劑流方向正交之姿勢。
又,可動整流線圈26於上下方向上具有自由度,藉由振動台50之振動而上下移動。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使形成於可動線圈保持壁32且用以保持可動整流線圈26之孔39充分大於可動整流線圈26之線徑,而對可動整流線圈26於上下方向上賦予自由度,因此,實際上可動整流線圈26於前後方向亦具有自由度。
固定整流線圈25及可動整流線圈26之側面與容器本體5之底部46接觸或稍微隔開。
固定用鐵板部6係包含鐵氧體等磁性體成分之鋼板。固定用鐵板部6係安裝於容器本體5之外周部且周壁下表面14。安裝有固定用鐵板部6之面與安裝有上述輸送用鐵板部7之面對向。
其次,對藥劑送料器1之容器載置裝置3進行說明。
如圖10至圖13般,容器載置裝置3自上方起包含振動台50、加振 器件51a、51b、中間台52、防振台53、重量測定器件55、基礎構件56及設置板66。
振動台50係載置藥劑容器2之載置台。如圖10、圖11般,振動台50具有大致長方體之本體部85,於其上部形成有流槽狀之容器保持部58。
振動台50之頂面成為載置藥劑容器2之載置面61。於載置面61內置有磁鐵構件62a、62b。磁鐵構件62a、62b係容器保持器件。磁鐵構件62a、62b為電磁鐵之一種,且為自我保持螺線管。
於振動台50之短邊側側面63a、63b,在中央部分形成有傾斜面67a、67b。
加振器件51a、51b為壓電元件。亦能夠採用馬達或螺線管作為加振器件51a、51b。
如圖11般,中間台52之概略外觀於俯視時呈大致「H」狀。
於中間台52具有傾斜面78a、78b。而且,於中間台52之傾斜面78a、78b之延長部分上具有振動台50之傾斜面67a、67b。
於中間台52之內部,如圖12、圖13般具有較大之空洞部75,本體部74之背面大面積地敞開。
如圖11般,防振台53係使中央部突出而於內部設置有空間之板體。
於容器載置裝置3中,如圖10、11、12、13般,於振動台50與中間台52之間設置有加振器件51a、51b。
於本實施形態中,在振動台50與中間台52之間存在加振器件51a、51b,於加振器件51a、51b以外之部位振動台50未受到支持。因此,振動台50成為由加振器件51a、51b支持為自中間台52中空之構造。
又,於中間台52之下部,經由防振構件38而配置有防振台53。 於本實施形態中,將中間台52與防振台53之間連接之構件除防振構件38以外並無其他構件。因此,中間台52成為由防振構件38支持為自防振台53中空之構造。
又,於防振台53之下部,如圖12、圖13般配置重量測定器件55,進而於重量測定器件55之下部配置有基礎構件56。
重量測定器件55為荷重元(load cell)。重量測定器件55之大部分如圖12、圖13般位於設置在防振台53之中央之凸條77內,重量測定器件55之上設置面83與防振台53之凸條77之頂面79之內表面連接。
另一方面,重量測定器件55之下設置面37安裝於基礎構件56。
基礎構件56係經由彈簧等防振構件42而安裝於設置板66。又,容器載置裝置3係經由設置板66而安裝於下述分藥裝置100之分配盤116之附近。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於設置板66設置有連接器72與電線保持構件73。電線保持構件73為螺旋彈簧,且以直立姿勢固定於設置板66。
電線保持構件73之下端一體地固定於設置板66,而無法相對於設置板66相對移動。電線保持構件73之上端為自由端。
容器載置裝置3如上所述般包含振動台50、加振器件51a、51b、中間台52、防振台53、重量測定器件55、基礎構件56及設置板66。該等構件中,於振動台50、加振器件51a、51b、及重量測定器件55連接有電線。
即,振動台50具有磁鐵構件62a、62b,且磁鐵構件62a、62b為自我保持螺線管,故而為了使其動作而必須供給電力。因此,於磁鐵構件62a、62b具有磁鐵通電線65。
加振器件51a、51b為壓電元件,故而為了使其動作而必須供給電力。因此,於加振器件51a、51b具有加振器件通電線68。
重量測定器件55為荷重元,且係將重量轉換為電信號者。因此,於重量測定器件55具有作為信號線之測定器件通電線70。
於本實施形態之容器載置裝置3中,上述磁鐵通電線65、加振器件通電線68及測定器件通電線70中之任一者均連接於連接器72。各電線之引伸路徑如圖10般。即,磁鐵通電線65、加振器件通電線68及測定器件通電線70於中間部暫且被捆束,並由夾片71固定於中間台52。
然後,磁鐵通電線65、加振器件通電線68及測定器件通電線70之三者之自夾片71至連接器72之間係由電線保持構件73之自由端側予以保持。
更具體而言,電線保持構件73之自由端側係將繞組之前端部分之環狀部分彎曲成垂直姿勢,而形成圈狀之電線固定部76。而且,藉由接著劑等將電線固定於圈狀之電線固定部76。
於本實施形態中,由藥劑容器2及容器載置裝置3構成一組藥劑送料器1。
本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係被用作例如圖15、圖16所示之分藥裝置100之構成零件。
本實施形態之分藥裝置100由殼體101包圍,其內部被劃分為藥劑架部區域102、藥劑分割區域103、及藥劑包裝區域105。
於殼體101設置有複數個門部130、180a、180b。門部130、180a、180b之任一者均係用以使藥劑容器2出入於分藥裝置100內之門。門部130、180a、180b之任一者均藉由未圖示之馬達之動力而開閉。
又,門部130、180a、180b之開閉原則上係藉由作業人員操作未圖示之操作顯示部之觸控面板等而進行。
此處,設置於覆蓋藥劑架部區域102之位置之門部130係自動搬入用門,於門部130之內側具有供臨時載置藥劑容器2之藥劑容器臨時 載置部(未圖示)。自門部130插入並設置於藥劑容器臨時載置部之藥劑容器2、及自該自動搬入用門搬入之藥劑容器2係藉由下述容器移動器件110而自動地搬送至下述容器保管裝置106或特定之容器載置裝置3。
設置於覆蓋藥劑分割區域103之位置之門部180a、180b係手動搬入用門部,主要用於使用如下所述之藥劑投入口敞開型之藥劑容器81之情形。
設置於覆蓋藥劑分割區域103之位置之門部180a、180b係於作業人員自外部將手插入而將藥劑投入口敞開型之藥劑容器81導入至殼體101內,並將藥劑投入口敞開型之藥劑容器81設置於特定之容器載置裝置3時使用。因此,門部180a、180b為作業人員能夠自外部將手插入並將藥劑容器2導入至殼體101內之大小,且設置於作業人員能夠將藥劑容器2載置於任一個容器載置裝置3之位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能夠藉由未圖示之開閉機構將覆蓋藥劑分割區域103整體之罩開閉,但由於覆蓋藥劑分割區域103整體之罩較大,故而於開閉時花費時間。
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在覆蓋藥劑分割區域103之位置設置相對較小之門部180a、180b,從而使將藥劑投入口敞開型之藥劑容器81設置於特定之容器載置裝置3之作業變得容易。於本實施形態中,可打開門部180a、180b將藥劑投入口敞開型之藥劑容器81裝入至殼體101內,故而不存在將覆蓋藥劑分割區域103整體之罩開閉之麻煩。
又,門部180a、180b亦被有效利用於將用以對重量測定器件進行校正或檢定之砝碼置於特定之容器載置裝置3之情形。
於藥劑架部區域102,設置有供設置藥劑容器2之容器保管裝置106。於本實施形態中,容器保管裝置106具有於大致水平方向上旋轉之立式之轉筒構件107,且於轉筒構件107之外周面設置有複數個容器 設置部108。容器設置部108係藉由機械卡合而保持藥劑容器2者,可藉由將藥劑容器2壓入而保持藥劑容器2,當拉拽藥劑容器2時,卡合被解除而使藥劑容器2脫離。
於自藥劑架部區域102至藥劑分割區域103之區域,設置有容器移動器件110。容器移動器件110為機械手。容器移動器件110係具有2條臂構件111、112及手部113者。於手部113設置有磁鐵,能夠將藥劑容器2之鐵板磁性固定而保持。
藥劑分割區域103係內置有散劑分配裝置之區域,於平台115上設置有2個分配盤116。於藥劑分割區域(散劑分配裝置)103之2個分配盤116之周邊設置有複數個容器載置裝置3。
於本實施形態中,在各分配盤116之周圍各設置有3個容器載置裝置3。又,於容器載置裝置3之附近設置有資訊讀取裝置128。
此處,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0般,容器載置裝置3成為如下狀態:僅振動台50之一部分位於平台115之上方,其他構件即加振器件51a、51b、中間台52、防振台53、重量測定器件55、基礎構件56及設置板66埋設於平台115之下方。
又,於容器載置裝置3之振動台50裝設有送料器蓋18。送料器蓋18係由樹脂製作而成者,且係覆蓋容器保持部58之外周之框。於容器保持部58之後端側設置有報知構件19(圖10、圖20)。報知構件19為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等燈。於本實施形態中,使用有複數種顏色之燈。更具體而言,將紅色、綠色、藍色之燈用作報知構件19。
報知構件19係報知為應載置藥劑容器2之容器載置裝置3之情況者。
又,為了檢定容器載置裝置3之重量測定器件55是否正常地發揮功能或加上修正值進行校正,存在將重量已知之砝碼(未圖示)載置於 容器載置裝置3之情形,但報知構件19亦用於對作業人員通知應載置砝碼之容器載置裝置3之用途。
本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中,藥劑容器2與容器載置裝置3為分別不同者,藥劑容器2係保管於容器保管裝置106,容器載置裝置3係設置於藥劑分割區域(散劑分配裝置)103之分配盤116之周邊。
此外,於藥劑分割區域103設置有清掃裝置117及撥出裝置120。
於藥劑包裝區域105內置有藥劑包裝裝置122。藥劑包裝裝置122與公知之藥劑包裝裝置同樣地,為將藥劑以每次服用量為單位進行包裝之機械,如公知般包含分包紙供給裝置及分包裝置。又,於包裝部設置有投入藥劑之散劑投入料斗123。
如上所述般,本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中,藥劑容器2與容器載置裝置3為分別不同者,於分包散劑時,將兩者結合而構成藥劑送料器1。
藥劑送料器1具有如下功能:停止對內置於振動台50之磁鐵構件62a、62b之通電,將藥劑容器2固定於振動台50,使藥劑容器2振動而使散劑排出。
於實際作業中,將藥劑容器2設置於門部130上所設置之藥劑容器臨時載置部,其後,將門部130關閉而將藥劑容器2裝入至殼體101內。
藉由將門部130關閉而解除未圖示之安全裝置,從而容器移動器件110等成為可進行動作之狀態,容器移動器件110自動地進行動作,將藥劑容器2搬運至藥劑架部區域102之轉筒構件107。
即,於本實施形態中,藥劑容器2係以縱向姿勢被保管於容器保管裝置106,散劑係貯存於藥劑容器2內。於本實施形態中,利用容器移動器件110之手部113保持藥劑容器2,移動藥劑容器2,且如圖1般載置於容器載置裝置3。
藥劑容器2係如上所述般設置於轉筒構件107,由手部113保持並移動,且如圖1般載置於容器載置裝置3。假設於使藥劑容器2為水平姿勢而移動之情形時,在將要將藥劑容器2設置於容器載置裝置3之前,較理想為如圖26般以使藥劑容器2之藥劑排出部13側成為上方之方式使藥劑容器2暫且傾斜。
藉由以使藥劑排出部13側成為上方之方式使藥劑容器2傾斜,從而內部之散劑向遠離藥劑排出部13側之方向集中。
藉由該姿勢變更動作,而於打開可動蓋部11時,防止散劑灑落。
上述「暫且傾斜」之動作係用以使內部之散劑集中於一側之動作。只要僅使可動蓋部11附近之藥劑後退,便能夠防止於打開可動蓋部11時散劑灑落,故而傾斜角度亦可平緩。
又,傾斜所需之時間較佳為儘量短,推薦迅速並強有力地傾斜。藉由迅速並強有力地傾斜,從而並非內部之散劑全部均勻地移動,而能夠使可動蓋部11附近之散劑重點移動。
繼而,停止對內置於振動台50之磁鐵構件62a、62b之通電。磁鐵構件62a、62b係自我保持螺線管62,藉由停止通電而使永久磁鐵之磁力恢復,於振動台50產生磁力,從而將藥劑容器2之固定用鐵板部6吸附於振動台50。
繼而,對加振器件51a、51b接通固定頻率之電流而使其等產生振動,藉由該振動而使振動台50振動。
又,於振動開始前後使分配盤116旋轉。
於振動開始前後,利用重量測定器件55測定藥劑容器2之重量。藥劑容器2之重量係自重量測定器件55之檢測重量減去固定值後所得者。更具體而言,藥劑容器2之重量係自重量測定器件55之檢測重量減去容器載置裝置3之較重量測定器件55更靠上方之構件之重量後所得者。
剛設置於振動台50後之藥劑容器2之重量被記憶為原重量G。又,藥劑容器2之重量始終受到監控。即,藥劑容器2當前之重量係作為現重量g被監控。
若振動台50開始振動,則藥劑容器2振動。此處,於本實施形態中,藥劑容器2係藉由磁鐵構件62a、62b之永久磁鐵而牢固地接合於振動台50,且與振動台50之密接程度亦較高,故而藥劑容器2以與振動台50相同之頻率振動。其結果,貯存於藥劑容器2之散劑貯存部17之散劑朝向藥劑排出部13側緩慢地移動。
繼而,散劑通過整流部20。通過整流部20後之散劑如河流般流動,最後到達至藥劑容器2之藥劑排出部13,如瀑布般落下,進入至下方之分配盤116之溝槽。
散劑處於落下過程中係藉由藥劑容器2之重量下降而確認。即,於本實施形態中,於散劑自藥劑容器2之藥劑排出部13落下之過程中,仍藉由重量測定器件55繼續監控藥劑容器2當前之重量(現重量g)。繼而,將剛設置於振動台50後之藥劑容器2之原重量G與現重量g加以比較,始終計算散劑之落下量H(G減去g)。
繼而,於散劑之總落下量H成為所需之重量後,停止振動台50之振動。
即,當重量測定器件55測定之藥劑容器2之現重量g相對於藉由重量測定器件55測定之振動開始前之原重量G僅變少所需之重量時,停止振動台50之振動。
又,於停止振動台50之振動之前,較理想為於減小振動台50之振幅且降低振動頻率之狀態下運轉。
例如,於當前之散劑排出量成為自最終排出散劑之量(目標排出量)減去數克所得之量之情形時,於減小振動台50之振幅且降低振動頻率之狀態下運轉。繼而,於減小振動台50之振幅且降低振動頻率之 狀態下排出剩餘之數克。
繼而,如上所述般,於散劑之總落下量H成為所需之重量後,停止振動台50之振動。
其後,容器移動器件700自動地進行動作,使藥劑容器2返回至藥劑架部區域102之轉筒構件107。
又,於如儘管振動台50持續振動但散劑仍不再落下之情形、或儘管振動台50持續振動但每單位時間之散劑落下量仍不過度變少之情形時,自動地變更振動台50之振動模式。
若具體地進行說明,則於使振動台50振動並且持續監控藥劑容器2之重量時,儘管散劑之落下量H未達到所需之重量但藥劑容器2之重量之每單位時間之變化已未達固定之情形時,使振動台50之振幅變大。或者增大或減小振幅之頻率。又,若可能,則增加橫向振幅或長度方向之振幅。
儘管使振動台50振動但藥劑容器2之重量之每單位時間之變化仍未達固定之原因在於以下2點。
(1)散劑之黏著
散劑於藥劑容器2內黏著或變成塊,從而無法通過整流部20。
(2)散劑不足
於藥劑容器2內無散劑。
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儘管使振動台50振動但藥劑容器2之重量之每單位時間之變化仍未達固定之情形時,最初懷疑散劑之黏著,而增大振動台50之振幅。假設原因為散劑之黏著,則藉由增大振動台50之振幅,而有可能消除原因。
繼而,於即便增大振動台50之振幅但藥劑容器之重量之每單位時間之變化仍未達固定之情形時,停止振動台之振動,對使用者進行特定之報知。例如於未圖示之顯示裝置進行異常顯示。或者藉由聲音 或警報音、光對使用者通知分藥裝置100產生有異常之情況。
繼而,執行特定之短缺處理步驟。
於短缺處理步驟中,記憶該藥劑容器2已排出之藥劑之重量。
已得知產生異常之使用者手動地或使用容器移動器件110將藥劑容器2取出並進行檢查。
於本實施形態中,於短缺處理步驟中,使用容器移動器件110將藥劑容器2取出。即,於即便增大振幅但藥劑容器2之重量之每單位時間之變化仍未達固定之情形時,停止振動台之振動,繼而容器移動器件110自動地進行動作,使藥劑容器2移動至設置於門部130之藥劑容器臨時載置部(未圖示)。
當將藥劑容器2設置於門部130上所設置之藥劑容器臨時載置部(未圖示)時,門部130自動地打開。使用者自藥劑容器臨時載置部取出藥劑容器2,對藥劑容器2內進行檢查。於藥劑容器2內無散劑之情形時,向藥劑容器2中補充藥劑。又,於藥劑容器2內散劑變成塊之情形時,將塊粉碎。
其後,手動地或使用容器移動器件110再次將藥劑容器2載置於容器載置裝置3,且藉由自動或手動使振動台50及分配盤116再啟動。於本實施形態中,將藥劑容器2設置於門部130上所設置之藥劑容器臨時載置部(未圖示),並進行特定之操作,藉此容器移動器件110進行動作,將藥劑容器2搬運至容器載置裝置3。
如上所述般,於作業中斷之前記憶藥劑容器2已排出之藥劑之重量,故而自藥劑容器2僅排出剩餘之排出量之散劑。
其次,對本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特有之作用之一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如上所述般能夠檢測散劑之落下量(排出量)H,使特定量之散劑自藥劑容器2排出。而且,本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之散劑之排出量的誤差較小。
即,本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之目標排出量與實際自藥劑容器2排出之藥劑之量的差較小。
以下,對該理由進行說明。
於藥劑送料器1中,自容器載置裝置3引出有電線(磁鐵通電線65、加振器件通電線68、及測定器件通電線70)。因此,容器載置裝置3雖為較弱之力,但自電線受到一些力。
於先前技術中,自電線受到之力產生變化,而使重量測定器件55之測定值產生誤差。
對先前技術之藥劑送料器1進行說明。於先前技術之藥劑送料器1中,自容器載置裝置3引出之電線(磁鐵通電線65、加振器件通電線68、及測定器件通電線70)係連接於未圖示之控制裝置等,但其引出路徑或引出方法並未決定而是順其自然。即,使電線分佈於各機器之間隙,而將自容器載置裝置3引出之電線連接於控制裝置等。
又,作為公知之方法,有時亦採用將電線捆束、或將電線固定於壁等而予以支持之方法。
然而,於任一情形時,電線之一端均位於容器載置裝置3側,電線之下一個支持部為不動之點。
即,於先前技術中,電線之一端係固定於容器載置裝置3側,遠離容器載置裝置3之下一個支持點為固定點,不移動。
而且,藥劑送料器1為如下構造,即,具有振動台50,使振動台50振動而使散劑自藥劑容器2排出。因此,於振動時電線搖動。而且,存在於振動前後電線之姿勢略微變化之情形。
即,因使振動台50振動而導致電線搖動,從而電線之彎曲情況微妙地變化。若簡單地說明,則電線有某些彎曲習性,但因受到振動而使彎曲習性發生變化。其結果,藥劑送料器1自電線受到之力產生變化,從而重量測定器件55之測定值產生0.5g左右之誤差。
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中,電線之中繼點可動。即,於本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中,於設置板66設置有電線保持構件73。電線保持構件73為螺旋彈簧,上端根據外力而任意移動。而且,於本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中,自容器載置裝置3引出之電線最初由電線保持構件73之自由端側之電線固定部76中繼支持。
因此,雖然因使振動台50振動而導致電線搖動,但其揺動被電線保持構件73之彈性吸收。而且,當振動台50停止振動時,電線保持構件73恢復為原來之姿勢。因此,於振動前後電線之彎曲情況或彎曲習性不變,振動前後之藥劑送料器1自電線受到之力不產生變化,從而重量測定器件55之測定值不會產生誤差。
圖14表示振動前後之電線及電線保持構件73之行為。於使振動台50振動之前,夾片71與電線保持構件73之電線固定部76之間之電線以如圖14(a)般之彎曲情況連接。
繼而,當使振動台50振動時,電線搖動,與其相應地電線保持構件73搖動(圖14b)。因此,未對電線施加過度之力,從而電線之彎曲習性並未改變。
當振動台50停止振動時,如圖14(c)般電線保持構件73恢復為原來之姿勢。此時,由於電線之彎曲習性並未改變,故而振動前後之藥劑送料器1自電線受到之力未產生變化,從而重量測定器件55之測定值不會產生誤差。
又,作為本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特有之效果係自藥劑容器2順利地排出散劑。
即,本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中,作為特有之構成,於藥劑容器2具有整流部20。而且,作為特有之構成,於整流部20具有二個線圈,其內部之一線圈為可動整流線圈26,於上下方向上具有自由度。因此,當振動台50振動時,可動整流線圈26亦於上下方向振動。
因此,於散劑中存在塊之情形時,該塊會因可動整流線圈26之上下移動而破裂。
以下,對該方面進行說明。
將藥劑容器2設置於容器載置裝置3,當使振動台50振動時,藥劑容器2內之散劑80如圖8之箭頭般朝向藥劑排出部13側緩慢地移動,而到達至整流部20。於整流部20之後端側具有整流線圈保持部27,於俯視時成為三角形。因此,到達至該部位之散劑被適度地撥開而擴散。
此處,整流部20中,構成線圈收容空間28之可動線圈保持壁32及前端閉合壁33之下端之任一者均未到達至容器本體5之底部46,如圖8般於容器本體5之底部46與線圈收容空間28之底側開口部之間具有間隙48。
又,於可動線圈保持壁32與前端閉合壁33之交界部分設置有缺口36。
因此,移動至藥劑排出部13側之散劑如圖4、圖9般自間隙48及缺口36進入至整流部20。多數散劑於容器本體5之底部46與線圈收容空間28之底側開口部之間自間隙48進入至整流部20,且通過整流部20之下側,但藉由設置缺口36,而易於進而將散劑自外側導入至可動整流線圈26側。
而且,如上所述般可動整流線圈26上下移動,故而藉由可動整流線圈26之線材擊打散劑,若存在塊則使其破裂。
其後,散劑到達至下游之固定整流線圈25之部位。固定整流線圈25並不上下移動,散劑通過線材之間之間隙而層流化。
即,利用可動整流線圈26擊打散劑之塊,從而塊崩解。然而,於該狀態下,存在散劑之塊被弄碎而成為山狀者,從而散劑流不會成為層流狀態。
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在可動整流線圈26之下游側設置固定整流線圈25,而使散劑之山平整。
其結果,散劑成為層流狀態,最後到達至藥劑排出部13,並自藥劑排出部13排出。
又,藥劑容器2內之相對較大之藥劑塊行進至簷蓋(簷構件)35上,且自設置於簷蓋35之開口43落下至可動整流線圈26。
即,於粒子徑不同之物質混合存在之情形時,若使其於上下方向上振動,則粒子較大者向上移動,粒子較小者向下降落。
因此,當使藥劑容器2振動時,粒子較大之塊向上浮升,並以該狀態朝向藥劑排出部13前進。繼而,塊行進至簷蓋(簷構件)35上,並自設置於簷蓋35之開口43落下至可動整流線圈26。
落下之塊被可動整流線圈26之線材擊打而被較細地粉碎。
尤其是於收納在藥劑容器2內之散劑為例如乳糖般之具有黏性者,且所收納之散劑之量較多之情形時,開口43之存在發揮效果。
即,於散劑之填充量較多之情形時,雖藉由振動使散劑向藥劑排出部13移動,但於整流部20附近散劑滯留。又,若該散劑具有黏性,則於整流部20附近散劑被壓縮而產生塊。
此處,於本實施形態中,在線圈收容空間28之頂面設置有開口43。又,開口43之大小具有散劑之塊不會堵塞之程度之大小。因此,塊自開口43進入至線圈收容空間28內,並落下至可動整流線圈26而受到擊打。其結果,塊解除,而維持散劑之排出。
於以上所說明之實施形態中,例示了採用密閉型之藥劑容器2之藥劑送料器1,但亦可採用如圖17所示之藥劑投入口敞開型之藥劑容器81。藥劑容器81係以被裝設於容器載置裝置3之姿勢為基準而於其上表面側具有開口82,能夠自該開口82將藥劑投入至藥劑容器內。
又,一面參照圖21至24一面說明藥劑容器之又一變化例。藥劑 容器170為密閉型之容器。
藥劑容器170係對上述圖1至圖9所圖示之藥劑容器2實施改良而成者,雖然設計不同,但構成零件之功能於多數方面共通。因此,藥劑容器170之說明係以與上述藥劑容器2不同之方面作為重點而進行。又,對與上文之實施形態相同之構件標註相同之符號,並省略部分說明。
藥劑容器170包含容器本體5、鐵板部6、及蓋構件118。
容器本體5係由樹脂製作而成之縱長之容器。容器本體5之周壁下表面171之內表面側大致平坦,但如圖23所示般於深處側部分具有傾斜部181a、181b。深處側之傾斜部181b為平緩之傾斜面,與其連續之傾斜部181a之傾斜較陡。於容器本體5之相當於傾斜部181a、b之外周部分具有間隙350。
如圖22、圖23所示,於容器本體5之開口附近且係其周壁上表面126之外側,具有階部160,且具有高度略低地製作之低頂壁部(凹部)161。而且,於階部160設置有卡合構件162(僅圖示於圖22)。
於低頂壁部(凹部)161裝設有揺動蓋(揺動構件)237。如圖22般,揺動蓋237具有恰好覆蓋低頂壁部161之大小之本體部163、及自本體部163朝橫向兩側突出之抓扣部164。於本體部163之一端具有鉸鏈部167。
又,於本體部163之下表面側形成有卡合構件166a、166b。卡合構件166a、166b為鉤形狀。
揺動蓋237係鉸鏈部167與容器本體5側卡合併以鉸鏈部167為中心揺動。
其次,對蓋構件118進行說明。蓋構件118具有蓋本體部125及可動蓋部134。
於可動蓋部134具有抓扣部147,藉由按壓該抓扣部147而如圖 23(a)般打開可動蓋部134。藉由可動蓋部134打開,而將使容器本體5之內外連通之藥劑排出部13打開,繼而,可動蓋部134維持將藥劑排出部13打開之狀態。
又,於蓋本體部125之後端側,與上文之實施形態同樣地設置有乾燥劑插入部15與整流部20。
蓋本體部125係將兩個蓋本體部片接合而製作成者。以下,以兩者結合後之狀態為基準進行說明。
蓋本體部125於正面側具有框部127,於後面側設置有乾燥劑插入部15與整流部20。
又,於正面側之框部127,具有作為固定用框131發揮功能之部位及作為抵接用框132發揮功能之部位。
框部127內之由固定用框131包圍之區域有底,且具有遮蔽壁138。
如圖22、圖23般,由固定用框131包圍之區域成為凹部373。而且,於凹部373且遮蔽壁138之表面部,如圖23般設置有板彈簧185。如圖23般,板彈簧185於兩端具有安裝部186a、186b。由兩個安裝部186a、186b夾隔之區域為功能區域187,其成形為折彎之形狀,且具有角部。
又,於蓋本體部125之後部側且其上方附近,設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之卡合板(卡合片)192。於卡合板192設置有2個卡合孔193。蓋本體部125之後部側(乾燥劑插入部15與整流部20)與上文之實施形態相同,故而省略詳細之說明。
其次,對可動蓋部134進行說明。可動蓋部134包含壓固板部145、彈性賦予部194及抓扣部147。抓扣部147位於壓固板部145之延長部分上,抓扣部147描繪出自壓固板部145之平面向稍後方彎曲之曲面。
於壓固板部145之背面側設置有襯墊236。
彈性賦予部194係設置於壓固板部145之左右邊部。如圖22般,彈性賦予部194具有自上側觀察時之形狀為髮夾狀之彈性部235。彈性部235係以壓固板部145之邊作為基端而具有如圖22般向後方側延伸之去往側部195、及呈「U」字狀折回而到達至前側之返回側部196,整體上具備彈性。而且,於返回側部196之外側設置有軸片197。彈性賦予部194之自由端側向外側張開而形成抓扣部146。
又,於壓固板部145之背面側突出有卡合片149。卡合片149為棒狀或板狀且以懸臂狀設置於壓固板部145。於卡合片149設置有小突起199。
可動蓋部134係藉由彈性賦予部194之軸片197與蓋本體部125之軸承部140卡合而安裝於蓋本體部125。
於安裝時,將兩側之抓扣部146向距離縮短之方向按壓,使彈性部235彎曲而縮短左右之軸片197間之距離,從而將可動蓋部134之背面側插入至蓋本體部125之凹部373內,且於該狀態下使彈性部235復原而使左右之軸片197卡合於軸承部140。於卸除可動蓋部134之情形時,相反地使彈性部235彎曲而縮短左右之軸片197間之距離,從而使左右之軸片197自軸承部140a、140b脫離。
蓋構件118係如圖23、圖24般裝設於容器本體5。於將蓋構件118安裝於容器本體5之狀態下,如圖24(a)般蓋構件118之卡合板(卡合片)192自揺動蓋(揺動構件)237之前表面開口239進入至內部之空間,從而揺動蓋237之卡合構件166a、166b卡合於卡合板192之卡合孔193。
即,蓋構件(揺動構件)118之卡合板(卡合片)192位於形成於容器本體5之外周之低頂壁部(凹部)161,將蓋構件118閉合而覆蓋低頂壁部161,並且蓋構件(揺動構件)118之卡合板(卡合片)192與蓋構件(揺 動構件)118之卡合板(卡合片)192卡合而將蓋構件118固定於容器本體5。
再者,當如圖24(b)般打開揺動蓋237時,揺動蓋237之卡合構件166a、166b與卡合板192之卡合孔193之卡合解除。因此,如圖24(c)般能夠容易地自容器本體5卸除蓋構件118。
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可動蓋部134關閉時,如圖23(a)般卡合片149之小突起199與板彈簧185之較角部188更靠上之部分卡合,從而可動蓋部134以關閉之姿勢穩定。
於打開可動蓋部134時,按壓可動蓋部134之抓扣部147。其結果,可動蓋部134以軸片197為中心揺動。此時,與板彈簧185之角部188卡合之卡合片149之小突起199伴隨著可動蓋部134之揺動,而小突起199與板彈簧185之彈力相對抗地移動。繼而,如圖23(b)般卡合片149之小突起199越過板彈簧185之角部188,從而可動蓋部134以打開之姿勢穩定。
以上所說明之實施形態對如下之例進行了說明,即,主要使用密閉型之藥劑容器2、170,將藥劑容器2、170自設置於殼體101之門部130插入,並藉由容器移動器件110使藥劑容器2、170移動,但亦可藉由手動將藥劑容器2、170搬入至殼體101內。
尤其是於採用如圖17所示之藥劑投入口敞開型之藥劑容器81之情形時,藉由手動將藥劑容器81搬入至殼體101內,並設置於所需之容器載置裝置3。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在殼體101內設置有複數個容器載置裝置3,且於各容器載置裝置3設置有報知構件19(圖10、圖20)。報知構件19係報知為應載置藥劑容器2之容器載置裝置3者。
於使用藥劑投入口敞開型之藥劑容器81之情形時,打開手動搬入用門部180a、180b之任一者而將藥劑容器81裝入至殼體101內,但此時,任一個容器載置裝置3之報知構件19點亮,通知應設置藥劑容 器81之容器載置裝置3。
以下進行說明。
藥劑投入口敞開型之藥劑容器81係用於對使用頻度相對較低之藥劑進行分包之時。更具體而言,於在分藥裝置100之容器保管裝置106、或保管於外部之密閉型之藥劑容器2、170中無填充有所配之藥劑者之情形時使用。
於此種狀況之情形時,在未圖示之操作顯示部顯示如「請置於手動撥盒(藥劑投入口敞開型之藥劑容器81之含義)」、或「產生空缺盒,於手動撥盒之情形時請設置於送料器(容器載置裝置3之含義)」般之催促使用者進行作業之訊息。
繼而,於未圖示之操作顯示部之觸控面板等呈現對手動撥門A(手動搬入用門部180a之含義)進行「打開」、「關閉」、「分配開始」之顯示。
同時,任一個容器載置裝置3之報知構件19點亮。若作業人員按下觸控面板等之「打開」,則手動搬入用門部180a藉由馬達之動力而自動打開。
即,位於最靠近點亮之容器載置裝置3之位置的手動搬入用門部180a打開。作業人員用手將藥劑投入口敞開型之藥劑容器81自手動搬入用門部180a插入,並將藥劑容器81載置於點亮之容器載置裝置3。
此時,實施對記憶於藥劑容器81之RFID等資訊記錄構件90中之資訊進行讀取之資訊讀取動作,且實施對所使用之藥劑容器81是否準確地載置於容器載置裝置3進行確認之確認動作。
繼而,若作業人員按下觸控面板之「分配開始」,則手動搬入用門部180a藉由動力而關閉。
當確認藥劑容器81被準確地載置於容器載置裝置3時,操作顯示部中之訊息顯示結束。又,報知構件19滅燈。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報知構件19係使用複數種顏色之燈,故而能夠根據顏色之變化及發光方式(為連續點亮抑或為亮滅交替)之變化而對使用者傳達各種訊息。
原則上,於要求載置藥劑容器81(於進行校正或檢定之情形時為砝碼)之情形時,報知構件19成為特定顏色之亮滅交替顯示。例如綠色之燈亮滅交替。
於正在執行某些作業之情形時,成為特定顏色之連續點亮。例如綠色之燈連續點亮。例如於自藥劑容器81排出藥劑之情形時,綠色之燈連續點亮。此外,關於自通常之藥劑容器2排出之情形、利用砝碼進行校正或檢定之情形、及調整振動台50之振動頻率之情形等,亦為綠色之燈連續點亮。
於作業結束之情形時,成為特定顏色之連續點亮。例如藍色之燈連續點亮。例如,於自藥劑容器2、81排出藥劑結束之情形、或利用砝碼進行之校正等結束之情形、振動頻率之調整完成之情形時,藍色之燈連續點亮。於使用藥劑投入口敞開型之藥劑容器81分配藥劑時,綠色之燈連續點亮,當分配作業結束時,燈之顏色變為藍色。作業人員觀察其顯示而得知作業結束,從而自容器載置裝置3卸除藥劑容器81。
於產生有某些錯誤之情形時,成為特定顏色之連續點亮。例如紅色之燈連續點亮。例如,於將砝碼置於容器載置裝置3進行校正但校正失敗之情形時,紅色之燈連續點亮。
其次,對推薦之控制方法進行說明。
推薦能夠根據藥種或排出時期、總排出量而變更振動台50之振動模式之構成。
藥劑之粒子徑或吸濕性根據種類而各不相同。因此,於使振動台50振動時,藥劑容器2內之藥劑之行為根據藥劑而不同。
於受到振動時,存在整流化後易流動之藥劑、與難以整流化之藥劑。又,因一次振動而移動之量根據藥劑之種類而不同。
又,藥劑之排出初期存在藥劑之排出量不穩定之問題。
因此,設為能夠變更每單位時間之振動數(頻率)、或振幅之大小之構成,根據藥種或排出時期、總排出量而改變頻率或振幅之大小。
例如,預先對藥劑之排出容易性進行實驗,將利用藥劑送料器1預定排出之所有藥劑分為複數個階段。將其稱為例如「流動係數」,將藥劑分為流動係數1至流動係數3。
又,根據藥劑之總排出量,將排出量級別劃分為複數個階段。例如將排出量以20克為單位劃分,而稱為「排出量20、排出量40、排出量60」。
又,根據振動之頻率與振幅,將振動級別劃分為複數個階段。將其稱為例如「振動級別1、振動級別2」,例如設為能夠自振動級別1(最小振動)變化至振動級別20(最大振動)。
而且,根據「流動係數」與「排出量」而選擇適當之振動級別。又,關於振動級別,區分排出初期之振動級別與穩定期之振動級別。
例如,於為如「流動係數1」般易排出之藥劑、且如「排出量20」般總排出量較少之情形時,以如振動級別3般緩慢之振動開始振動,若經過固定之時間,則切換為如振動級別10般增強之振動。或者切換為如下方式:以如振動級別10般增強之振動為中心,以使每單位時間之排出量h成為固定之方式對振動台50之振動強度進行反饋控制。
又,於為如「流動係數3」般難以排出之藥劑、且如排出量80般總排出量較多之情形時,以如振動級別11般增強之振動開始振動,若經過固定之時間,則切換為如振動級別15般更增強之振動。或者,以 如振動級別15般增強之振動為中心,以使每單位時間之排出量h成為固定之方式進行反饋控制。
又,於貯存在藥劑容器2內之藥劑之量較少之情形時,較理想為於藥劑到達至前端之藥劑排出部13之前之期間,使振動級別較強。
即,於本實施形態中,藥劑容器2係以縱向姿勢被保管於容器保管裝置106。因此,於保管時,藥劑集中於遠離藥劑排出部13之位置。
又,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將要將藥劑容器2設置於容器載置裝置3之前,如圖26般,以使藥劑容器2之藥劑排出部13側成為上方之方式使藥劑容器2暫且傾斜。藉由該動作,藥劑容器2內之藥劑集中於遠離藥劑排出部13之位置。
此處,假設若貯存於藥劑容器2內之藥劑為少量,則於將藥劑容器2剛載置於容器載置裝置3之後,內部之藥劑偏靠於遠離藥劑排出部13之位置。
繼而,使振動台50振動而使藥劑於藥劑容器2內向藥劑排出部13側移動,但於貯存在藥劑容器2內之藥劑為少量之情形時,偏靠深處之藥劑到達至藥劑排出部13會花費時間。
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其對策,採用如下構成,即,於藥劑到達至前端之藥劑排出部13之前之期間使振動級別較強。又,藉由監控藥劑容器2之重量而判定藥劑是否已到達至藥劑排出部13。
更具體而言,於開始振動之初期,以較由上述流動係數等決定之初始值更強之振動使振動台50振動。繼而,監控藥劑容器2之重量,於檢測到藥劑容器2之重量即便略微減少之情形時,判定為藥劑已到達至藥劑排出部13。
其後使振動減弱,以由上述流動係數等決定之初始值使振動台50振動。
進而,當檢測到藥劑容器2之重量已減少固定量時,將振動台50之振動切換為增強之振動。
例如,於振動剛開始後,以如振動級別12之較強之振動使振動台50振動。繼而,例如若藥劑僅排出如0.3克般之極少量,則使振動級別降至上述振動級別3。繼而,若進而排出固定之藥劑,則切換為如振動級別10般增強之振動。或者,切換為如下方式,即,以如振動級別10般增強之振動為中心,以使每單位時間之排出量h成為固定之方式對振動台50之振動強度進行反饋控制。
如此般自振動級別3等初始值切換為振動級別10等通常值之時序較理想為以藥劑之排出量為基準。
例如,以如振動級別12之較強之振動使振動台50振動,當藥劑僅排出如0.3克般極少量時,使振動級別降至上述振動級別3,當藥劑排出例如0.8克時,切換為如振動級別10般增強之振動。或者,切換為如下方式,即,以如振動級別10般增強之振動為中心,以使每單位時間之排出量h成為固定之方式對振動台50之振動強度進行反饋控制。
自振動級別3等初始值切換為振動級別10等通常值之時序亦可基於時間。
上述控制方法係於貯存在藥劑容器2內之藥劑為少量之情形時推薦,但亦可不論貯存於藥劑容器2內之藥劑之剩餘量多少而實施。
又,於如一次配量較少之藥劑般貯存於藥劑容器2內之藥劑之量始終較少之情形時,將藥劑容器2製成懸空底亦有效。
例如,如圖25所示,於藥劑容器2內設置間隔板(懸空底構件)150,故意縮窄藥劑容器2之空間。
其結果,藥劑容器2實際上之最深處部(底部懸空底構件150)與藥劑排出部13之距離縮短,從而藥劑提前到達至藥劑排出部13。
圖25所示之藥劑容器151具有大致整個面被覆蓋且具有內部空間155之容器本體5,以被載置於容器載置裝置3之姿勢為基準,在較藥劑排出部13更靠深處側之位置設置有間隔板(懸空底構件)150。
因此,藥劑容器151即便設為縱向姿勢,內部之藥劑亦不會到達至較間隔板(懸空底構件)150更靠深處。
於圖25所示之藥劑容器151中,於設為縱向姿勢之情形時,在相當於底之壁面設置有開口152,將棒等插通於開口152並按壓間隔板(懸空底構件)150,而能夠變更間隔板(懸空底構件)150之位置。又,藉由設置間隔板(懸空底構件)150,能夠使實際之空間變窄,從而能夠期待如下效果:即便於在藥劑容器151內保管少量藥劑之情形時,亦可減輕藥劑帶有濕氣之危險。
其次,一面參照圖27至圖33一面對藥劑容器之另一變化例進行說明。以下說明之藥劑容器為藥劑投入口敞開型之藥劑容器300。
如圖30般,藥劑容器300包含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與底部形成構件302。
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具有本體部303,該本體部303之四周之側面被側面壁304完全覆蓋,且上下之面開口。
即,本體部303於俯視時為長方形。本體部303於上部具有開口305,能夠自該開口305投入藥劑。
又,於本體部303之底,如圖29般亦具有開口306。
下部側之開口306較上部側之開口305小。而且,兩者係由傾斜之側面壁304連接。
於本體部303之側面壁304安裝有RFID等資訊記錄構件90。於本實施形態中,於資訊記錄構件90中記憶有特定出藥劑容器300之符號等。
於本體部303之一對側面設置有導向片309。導向片309位於本體 部303之長邊側之側面壁304,且自側面壁304水平(以載置於容器載置裝置3之姿勢為基準)地突出。又,導向片309沿側面壁304之長邊延伸。而且,於一端部形成有擋板307。擋板307係位於導向片309之末端部分且剖面積被製作得較大之部位。
於本體部303之上部之開口305裝設有蓋308。
底部形成構件302呈與上述固定用鐵板部6相同之剖面形狀,且係包含鐵氧體等磁性體成分之鋼板。
如圖29、圖30般,底部形成構件302係以底部310為中心將其兩側向上方彎折而形成有傾斜壁311。
又,底部形成構件302之長度方向之一端敞開而構成藥劑排出部315。於底部形成構件302之長度方向之另一端側具有縱壁316,而被封閉。
於底部形成構件302之底部310且靠近藥劑排出部315之區域,設置有複數個突起325。
如圖27般,底部形成構件302之全長較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之全長更長。
於底部形成構件302之傾斜壁311之外周部,設置有導件支承構件313。
如圖31般,導件支承構件313包含支承部形成構件317與彈性構件(彈性體)320。
導件支承構件313為大致長方體之箱形形狀。於導件支承構件313之頂面部分具有罩部318,於箱形部分之頂面與罩部318之間,形成有供上述導向片309卡合之狹縫部319。
狹縫部319之藥劑排出部315側敞開,縱壁316側封閉。
於導件支承構件313之內部,設置有2根自頂壁部垂下之銷324。
彈性構件320係設置於底部形成構件302之傾斜壁311,且安裝於 呈支架狀向外側突出之支持台321。
即,彈性構件320係設置於底部形成構件302之傾斜壁311,且於其外周部具有支持台321,自該支持台321立設有兩個彈性構件320。
具體而言,彈性構件320為彈簧。於彈性構件320之上部設置有支承構件322。於支承構件322形成有凹部323。
支承部形成構件317覆蓋彈性構件320,內部之銷324與彈性構件320之凹部323卡合。
又,上述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係經由導件支承構件313而安裝於底部形成構件302。
即,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之導向片309卡合於導件支承構件313之狹縫部319,而使兩者一體化。
導件支承構件313具有彈性構件320,故而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與底部形成構件302係以於其間介置有彈性構件320之狀態連接。
再者,如上所述般,狹縫部319之藥劑排出部315側敞開,縱壁316側封閉,故而能夠藉由使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沿底部形成構件302之長度方向向藥劑排出部315側移動,而將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自底部形成構件302卸除。
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之下部側之開口306並未與底部形成構件302之底部310接觸,而於兩者之間存在間隙。
本實施形態之藥劑容器300可與上述藥劑投入口敞開型之藥劑容器81同樣地使用。即,將藥劑投入至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內,藉由手動將藥劑容器300搬入至殼體101內,並設置於所需之容器載置裝置3。
繼而,使容器載置裝置3之振動台50振動,而將藥劑自藥劑排出部315排出。此處,本實施形態之藥劑容器300中,在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與底部形成構件302之間具有彈性構件320,故而藥劑容器300之 底部形成構件302振動而使藥劑移動,但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之振動量較底部形成構件302小。
因此,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重量測定器件55之檢測精度較高。又,藥劑之移動順利。
即,根據實施形態,在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與底部形成構件302之間具有彈性構件320,兩者之間成為如斷開般之構造。因此,底部形成構件302直接受到來自振動台50之振動而大幅地振動,但設置於上部側之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之振動較小。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中,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之振動與底部形成構件302之振動不同步。
因此,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內之藥劑自下部側之開口306落下至底部形成構件302,於底部形成構件302順利地移動而自前端之藥劑排出部315排出。
本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或分藥裝置100中,藥劑送料器1係藉由內置之重量測定器件55而計量排出至下游側之分配盤116等之藥劑,但亦存在如下情形:例外地利用外部之計量器計量藥劑,且於計量後填充至藥劑容器,並利用散劑分配裝置進行分配。
於此種情形時,將藥劑容器300置於桌上,將所計量之藥劑投入至貯存空間形成構件301。
此處,上述藥劑容器300於底部具有底部形成構件302,底部形成構件302之剖面形狀為溝槽狀,且與桌上表面接觸之部分之面積較小。因此,若將藥劑容器300直接置於桌上,則不穩定,有藥劑容器300翻倒之擔憂。
作為解決該問題之方法,於本實施形態之分藥裝置100中,設置有供臨時載置藥劑容器之臨時載置台340。
臨時載置台340係具有藥劑容器300之底部形成構件302之底面吻合之設置溝槽341之台。
設置溝槽341之一側為敞開部345,且於另一側設置有縱壁部342。
又,設置溝槽341以使敞開部345側成為上方之方式略微傾斜。傾斜角度為3度至10度左右,於本實施形態中為5度。
於本實施形態中,在縱壁部342設置有資訊讀取裝置346。
於本實施形態中,能夠將藥劑容器300置於臨時載置台340上而使其穩定,且自本體部303之開口305投入藥劑。更具體而言,以使藥劑容器300之底部形成構件302之傾斜壁311與臨時載置台340之設置溝槽341之傾斜面吻合,且使底部形成構件302之縱壁316抵接於臨時載置台340之縱壁部342之姿勢,將藥劑容器300置於臨時載置台340。
其結果,藥劑容器300之底部形成構件302成為傾斜姿勢,藥劑排出部315朝向上方向。因此,不會存在藥劑自藥劑排出部315灑落之情況。
又,特定出藥劑容器300之資訊由資訊讀取裝置346讀取。
於以上所說明之實施形態中,在藥劑容器2設置有整流部20,整流部20係以固定整流線圈25與可動整流線圈26作為主要之構成構件者。
然而,例如於填充大黃粉末般之流動性較差之藥劑之情形時,固定整流線圈25或可動整流線圈26反而成為障礙。因此,於填充如大黃粉末般之流動性較差之藥劑之情形時,較理想為使用卸除線圈後之狀態之藥劑容器。
圖34、圖35、圖36表示裝設於變化例之藥劑容器之蓋構件156。
蓋構件156與上述圖5、圖6、圖9所示之蓋構件8之不同點在於,不具有固定整流線圈25及可動整流線圈26。
又,於圖6、圖9、圖19所示之蓋構件8中,在簷蓋35之中央部分設置有開口43,但於圖34、圖35、圖36所示之蓋構件156中無該開 口。
進而,於圖5、圖6、圖9所示之蓋構件8設置有前端閉合壁33,但於圖34、圖35、圖36所示之蓋構件156無前端閉合壁33,該部分敞開。
於圖34、圖35、圖36所示之蓋構件156中,代替可動整流線圈26而設置有高度制限構件157。
高度制限構件157係限制導入至蓋構件156之藥劑之量的間隔件,裝設於可動線圈保持壁32。
如圖35般,高度制限構件157於俯視時為溝槽狀之構件且於中央具有間隔壁158,於其兩側具有安裝片159。
高度制限構件157之安裝片159與可動線圈保持壁32接觸。又,間隔壁158之上邊與簷蓋35接觸。在間隔壁158之下邊與容器本體5之底部46之間具有間隙。
於藥劑通過該間隙時,藥劑高度之波動經調整而使高度均勻地一致,且藥劑之排出量精確化。繼而,藥劑受到振動而被較佳地引導,向藥劑排出部13側前進。
作為使用流動性較差之藥劑之情形時之另一對策,亦考慮改良藥劑容器2之容器本體5之底部46從而使藥劑之滑動良好之方法。
例如,如圖37、圖38所示,於容器本體5之底部46裝設滑板250。滑板250係對不鏽鋼或鋁等金屬板進行彎曲加工而製作者。
滑板250呈順應容器本體5之底部46之形狀的形狀。
具體而言,滑板250之剖面形狀為溝槽狀,且其具有與容器本體5之底部46之形狀吻合之底吻合部251、及為容器本體5之側面252且與底部46之附近吻合之側面吻合部253。側面吻合部253較底吻合部251長。
又,滑板250較容器本體5之全長短,且被裝設於容器本體5之開 口附近。
於本實施形態中,滑板250係將以提高非黏著性之方式被實施有表面處理之金屬板作為素材。例如,對鐵、不鏽鋼、鋁合金實施使鎳與氟樹脂共析之表面處理後之素材作為滑板250之素材較佳。
較理想為於表面之皮膜均勻地分佈有以體積比計為30%左右之非黏著性樹脂(例如氟樹脂)。
滑板250之素材不受限定,亦可將氟樹脂等非黏著性優異之樹脂本身作為素材。滑板250之形狀不受限定,但較理想為覆蓋容器本體5之底部46且容器本體5之開口附近者。
其原因在於:容器本體5之開口附近係例如圖1般自容器載置裝置3之振動台50露出之部分,有振動台50之振動相對較難傳遞,藥劑之流動較其他部位稍變差之擔憂。
滑板250較理想為覆蓋容器本體5之底部46之更大範圍者。具體而言,滑板250亦可為全面覆蓋容器本體5之底部46者。亦可採用如下滑板:其係將利用例如氟樹脂進行表面處理後之金屬板彎曲加工成溝槽狀而製作者,且其外形形狀順應容器本體5之底部46之形狀,其全長與容器本體5之底部46之全長匹敵。
又,亦可代替滑板250而以非黏著性優異之樹脂塗佈容器本體5之內表面。
以上所說明之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之特徵在於:容器載置裝置3具有振動台50、使振動台50振動之加振器件51、將藥劑容器2固定於振動台50之容器保持器件(磁鐵構件62)、及直接或間接地測定藥劑容器2之重量之重量測定器件55,能夠將藥劑容器2載置於振動台50,並利用容器保持器件將藥劑容器2固定於振動台50,使振動台50振動而將藥劑自藥劑容器2每次少量地排出,且藉由重量測定器件55檢測藥劑之排出量,當自藥劑容器2排出之藥劑之總量接近目標量時,振 動台50之振動變小。
以上所說明之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之特徵在於:容器載置裝置3具有振動台50、使振動台50振動之加振器件51、將藥劑容器2固定於振動台50之容器保持器件、及直接或間接地測定藥劑容器2之重量之重量測定器件55,能夠將藥劑容器2載置於振動台50,並利用容器保持器件將藥劑容器2固定於振動台50,使振動台50振動而將藥劑自藥劑容器2每次少量地排出,且藉由重量測定器件55檢測藥劑之排出量,於自藥劑容器2排出之藥劑之總量未達目標量且每單位時間之藥劑之排出量成為固定量以下之情形時,振動台50之振動變大。
以上所說明之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具備如下構成,即,於即便振動台50之振動變大但每單位時間之藥劑之排出量仍為固定量以下之情形時,記憶至當前為止之總排出量,停止振動台50之振動,將藥劑容器2自振動台卸除。
以上所說明之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具備如下構成,即,於將藥劑容器2再次固定於振動台50時,使振動台50重新開始振動而將藥劑自藥劑容器2每次少量地排出,當自藥劑容器2排出之藥劑之總量達到目標量時,停止振動台50之振動。
於以上所說明之實施形態中,僅設置有一個電線保持構件73,但亦可具有複數個電線保持構件73。圖18為設置有2個電線保持構件73之例。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乾燥劑插入部15之頂面與線圈收容空間28之固定整流線圈25之上部被中蓋22封閉,且利用簷蓋(簷構件)35將線圈收容空間28之可動整流線圈26之上部封閉,但亦可如圖19所示般,利用使兩者一體化而成之全蓋23將蓋本體部10之後端側封閉。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揭示有利用磁性者作為容器保持器件,但亦可利用馬達等其他致動器作為容器保持器件。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介紹了使用稱為「流動係數」之係數的控制,以下針對「流動係數」進行追加說明。
於上述實施形態之藥劑送料器1中,設為能夠變更振動台50之每單位時間之振動數(頻率)或振幅之大小之構成,可根據藥種或排出時期、總排出量進行改變頻率或振幅之大小之動作。
若更詳細地進行說明,則本實施形態之振動台50成為能夠使振動之大小根據預先設定之設定值而可變之構造(成為能夠使振動之頻率與振幅可變之構造)。而且,於排出各藥品時,根據作為使振動台50進行動作時之目標的設定值(以下,亦稱為振動值)分配「流動係數」。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分為「流動係數1」至「流動係數3」之3個階段,但更理想為分為「流動係數1」至「流動係數9」之9個階段。
若對該「流動係數」具體地進行說明,則該「流動係數」係針對每個出貨之藥劑送料器1而設定之值,且成為實際使用藥劑送料器1對藥品之排出容易性預先進行實驗後所分配之值。具體而言,首先,使用成為基準之藥品(例如氧化鎂),取得用以於特定時間內分出特定量之振動值並劃分為「流動係數1」。繼而,針對各種藥品,取得用以於相同時間內分出與成為基準之藥品為相同量之振動值,根據該振動值分配「流動係數」。再者,以流動係數之數值越大則振動台部之振動越大之方式建立對應。
亦即,「流動係數」係為了使各種藥品與成為基準之藥品同樣地排出而作為目標之振動之設定值,且由於成為「流動係數」之數值越大則越難流動之藥品,故而其亦係表示藥品之排出容易性之值。
繼而,根據「流動係數」與「排出量」選擇適當之振動級別。又,振動級別係區分排出初期之振動級別與穩定期之振動級別者。例如於為如「流動係數1」般易排出之藥品且如「排出量20」般總排出 量較少之情形時,以如振動級別3般緩慢之振動開始振動,若檢測到固定之藥品之減少量(若達到固定之秤量值),則切換為如振動級別10般增強之振動。或者,切換為如下方式:以如振動級別10般增強之振動為中心,以使每單位時間之排出量h成為固定之方式對振動台部之振動強度進行反饋控制。
於以上所說明之實施形態中,利用藥劑送料器1將散劑供給至藥劑分割區域(散劑分配裝置)103之分配盤116,但亦可自藥劑送料器1直接將散劑供給至藥劑包裝裝置122。
又,亦考慮利用本發明之藥劑送料器1、50供給片劑或膠囊。

Claims (27)

  1. 一種藥劑送料器,其特徵在於:其係具有藥劑容器與容器載置裝置者,且上述藥劑容器相對於容器載置裝置裝卸自如,且於上述藥劑容器具有將藥劑排出之藥劑排出部,容器載置裝置具有振動台、使振動台振動之加振器件、將藥劑容器暫時固定於振動台之容器保持器件、及直接或間接地測定藥劑容器之重量之重量測定器件,能夠將藥劑容器載置於振動台,並利用容器保持器件將藥劑容器固定於振動台,使振動台振動而將藥劑自藥劑排出部每次少量地排出,並藉由重量測定器件檢測藥劑之排出量,且另具有與外部連接之1或複數條電線,且具有將上述電線之全部或任一者予以保持之電線保持構件,電線保持構件具有電線固定部,藉由該電線固定部保持電線,且電線保持構件具有彈性,電線固定部之位置根據外力而移動,當外力消失時電線固定部回到原來之位置。
  2. 如請求項1之藥劑送料器,其中藥劑容器之一部分或全部為磁性體,容器保持器件具有磁鐵構件,藉由磁力將藥劑容器固定,且該藥劑送料器具有與磁鐵構件連接之磁鐵通電線、與加振器件連接之加振器件通電線、及與重量測定器件連接之測定器件通電線。
  3. 如請求項1或2之藥劑送料器,其中電線保持構件之一部分或全部為盤簧。
  4. 如請求項1或2之藥劑送料器,其具有複數個電線保持構件。
  5. 如請求項3之藥劑送料器,其具有複數個電線保持構件。
  6. 如請求項1或2之藥劑送料器,其中容器保持器件具有永久磁鐵與電磁鐵,至少藉由永久磁鐵之磁力將藥劑容器固定於振動台,對電磁鐵通電而產生抵消永久磁鐵之磁力的磁力,藉此解除藥劑容器相對於振動台之固定。
  7. 如請求項1或2之藥劑送料器,其中於藥劑容器內具有1或2個以上之線圈狀構件,上述線圈狀構件中之至少一個為橫向設置且軸線與藉由使振動台振動而產生之藥劑流動方向交叉之姿勢,且為於上下方向上具有自由度而藉由振動台之振動上下移動之可動線圈。
  8. 如請求項7之藥劑送料器,其中設置有覆蓋可動線圈之上部之簷構件,且於該簷構件設置有開口,開口位於可動線圈正上方之位置,行進至簷構件上之藥劑自開口落下至可動線圈。
  9. 如請求項1或2之藥劑送料器,其中於藥劑容器內具有2個以上之線圈狀構件,上述線圈狀構件中之至少一個為橫向設置且軸線與藥劑流方向交叉之姿勢,且為於上下方向上不具有自由度之固定線圈。
  10. 如請求項1或2之藥劑送料器,其中於藥劑容器內具有2個以上之線圈狀構件,上述線圈狀構件中之至少一個為橫向設置且軸線與藉由使振動台振動而產生之藥劑流方向交叉之姿勢,且為於上下方向上具有自由度而藉由振動台之振動上下移動之可動線圈,上述線圈狀構件中之至少一個為橫向設置且軸線與藥劑流方向交叉之姿勢,且為於上下方向上不具有自由度之固定線圈,於上述可動線圈之藥劑流方向之下游側,具有上述固定線圈。
  11. 如請求項1或2之藥劑送料器,其具備計量功能,即,藉由重量測定器件測定排出藥劑之前之藥劑容器之重量即原重量,於使振動台振動而將藥劑自藥劑排出部每次少量地排出時,藉由上述重量測定器件監控藥劑容器之重量,在藥劑容器當前之重量即現重量與自原重量減去目標排出量所得之值一致時或大體一致時,使振動台之振動停止。
  12. 如請求項1或2之藥劑送料器,其監控藥劑容器之重量,於藥劑容器之重量之每單位時間之變化未達固定之情形時變更振動台之振動模式。
  13. 如請求項12之藥劑送料器,其於即便變更振動台之振動模式而藥劑容器之重量之每單位時間之變化仍未達固定之情形時,停止振動台之振動,執行特定之短缺處理步驟。
  14. 如請求項13之藥劑送料器,其於短缺處理步驟中,記憶已排出之藥劑之重量,於重新載置藥劑容器之後,藉由自動或手動而再啟動時,當總排出量與目標排出量一致時或大體一致時使振動台之振動停止。
  15. 如請求項1或2之藥劑送料器,其於藥劑之排出量接近於目標量之情形時變更振動台之振動模式。
  16. 如請求項1或2之藥劑送料器,其中藥劑容器具有一面開口之容器本體、及構成藥劑排出部且可裝卸地裝設於容器本體之開口之蓋構件,上述蓋構件具有卡合片,於藥劑容器之外周部具有凹部,且具有覆蓋該凹部並且相對於容器本體揺動之揺動構件,上述蓋構件之卡合片配置於上述凹部,揺動構件之一部分與上述卡合片卡合而將蓋構件固定於容器本體。
  17. 如請求項1或2之藥劑送料器,其中藥劑容器具有大致整個面被覆蓋且內部具有空間之本體,以被載置於容器載置裝置之姿勢為基準,於較藥劑排出部更深處側之位置設置有懸空底構件,於使藥劑容器為縱向姿勢時,內部之藥劑不會到達至較懸空底構件更靠深處。
  18. 如請求項1或2之藥劑送料器,其中藥劑容器係以被裝設於容器載置裝置之姿勢為基準而於其上表面側具有開口,能夠將藥劑自該開口投入至藥劑容器內。
  19. 如請求項1或2之藥劑送料器,其中藥劑容器具有貯存空間形成構件與底部形成構件,貯存空間形成構件具有至少覆蓋側面之側面壁,並且於底部具有開口,底部形成構件之一部分或全部為磁性體,貯存空間形成構件相對於底部形成構件可裝卸,容器保持器件係具有磁鐵構件且藉由磁力將藥劑容器固定者。
  20. 如請求項19之藥劑送料器,其中於貯存空間形成構件與底部形成構件之間具有彈性體,以載置於容器載置裝置之振動台之姿勢為基準,底部形成構件之水平方向之全長較貯存空間形成構件之水平方向之全長更長,底部形成構件之前端成為藥劑排出部,將藥劑容器載置於振動台,利用容器保持器件將藥劑容器固定於振動台,當使振動台振動時,自貯存空間形成構件之開口落下至底部形成構件之藥劑於底部形成構件上行進,並自藥劑排出部每次少量地排出藥劑。
  21. 一種分藥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如請求項1至20中任一項之藥劑送料器、及分配散劑之散劑分配裝置,藉由藥劑送料器將藥劑投入至散劑分配裝置。
  22. 如請求項21之分藥裝置,其具有構成藥劑送料器之複數個容器載置裝置,上述容器載置裝置係配置於上述散劑分配裝置之周邊,且上述分藥裝置具有報知構件,該報知構件報知上述容器載置裝置係應載置特定之藥劑容器或特定之物品之容器載置裝置。
  23. 如請求項21或22之分藥裝置,其具有構成藥劑送料器之複數個容器載置裝置、設置複數個藥劑容器並予保管之容器保管裝置、及容器移動器件,上述容器載置裝置係配置於上述散劑分配裝置之周邊,設置有容器保管裝置及散劑分配裝置之區域由殼體覆蓋,該殼體具有複數個門部,能夠使藥劑容器出入於內部,上述門部之至少一個為自動搬入用門,自該自動搬入用門搬入之藥劑容器係由上述容器移動器件搬送至特定之位置,其他至少一個門部為手動搬入用門部,該手動搬入用門部為能夠供作業人員自外部將手插入而將藥劑容器導入至殼體內之大小,且設置於作業人員能夠將藥劑容器載置於任一個容器載置裝置之位置。
  24. 如請求項21或22之分藥裝置,其中藥劑容器以被裝設於容器載置裝置之姿勢為基準而於其上表面側具有開口,能將藥劑自該開口投入至藥劑容器內,且於藥劑容器中水平方向之一端具有藥劑排出部,具有供臨時載置藥劑容器之臨時載置台,該臨時載置台係以如藥劑投入部成為上側、且藥劑排出部成為上方向般之傾斜姿勢臨時載置藥劑容器者。
  25. 如請求項23之分藥裝置,其中藥劑容器以被裝設於容器載置裝置之姿勢為基準而於其上表面側具有開口,能將藥劑自該開口投入至藥劑容器內,且於藥劑容器中水平方向之一端具有藥劑排出部,具有供臨時載置藥劑容器之臨時載置台,該臨時載置台係以如藥劑投入部成為上側、且藥劑排出部成為上方向般之傾斜姿勢臨時載置藥劑容器者。
  26. 如請求項24之分藥裝置,其中於藥劑容器設置記憶器件或識別藥劑容器之識別器件,於臨時載置台設置有讀出記錄於上述記憶器件或識別器件之內容之讀出器件及/或寫入器件。
  27. 一種藥劑送料器之容器載置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係與收容藥劑之藥劑容器成為一體而構成藥劑送料器者,且具有振動台、使振動台振動之加振器件、將藥劑容器暫時固定於振動台之容器保持器件、及直接或間接地測定藥劑容器之重量之重量測定器件,容器保持器件係具有磁鐵構件且藉由磁力將藥劑容器固定者,上述藥劑送料器之容器載置裝置具有與磁鐵構件連接之磁鐵通電線、與加振器件連接之加振器件通電線、及與重量測定器件連接之測定器件通電線,能夠將藥劑容器載置於振動台,並利用容器保持器件將藥劑容器固定於振動台,使振動台振動而將藥劑自藥劑排出部每次少量地排出,且藉由重量測定器件檢測藥劑之排出量,上述藥劑送料器之容器載置裝置具有保持上述電線中之任一者之電線保持構件,電線保持構件具有電線固定部,藉由該電線固定部保持電線,且電線保持構件具有彈性,電線固定部之位置根據外力而移動,當外力消失時電線固定部回到原來之位置。
TW104131032A 2014-09-24 2015-09-18 藥劑送料器、藥劑送料器之容器載置裝置、以及分藥裝置 TWI6681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4480 2014-09-24
JP2014-194480 2014-09-24
JP2015023325 2015-02-09
JP2015-023325 2015-02-09
JP2015086294 2015-04-20
JP2015-086294 2015-04-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9006A TW201619006A (zh) 2016-06-01
TWI668157B true TWI668157B (zh) 2019-08-11

Family

ID=55580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1032A TWI668157B (zh) 2014-09-24 2015-09-18 藥劑送料器、藥劑送料器之容器載置裝置、以及分藥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5) JP6731153B2 (zh)
TW (1) TWI668157B (zh)
WO (1) WO20160474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51630B2 (ja) * 2017-09-15 2021-10-20 株式会社タカゾノ 秤量装置
JP7057883B2 (ja) * 2018-01-11 2022-04-21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散薬秤量装置及び薬剤分包システム
JP6802989B2 (ja) * 2018-05-15 2020-12-23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薬剤払出し装置
JP7050299B2 (ja) * 2018-08-31 2022-04-08 株式会社タカゾノ 散剤計量装置及び散剤計量装置で用いられる容器
JP7345092B2 (ja) * 2021-04-27 2023-09-15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薬剤フィーダ及び薬剤払出し装置
WO2022230590A1 (ja) * 2021-04-27 2022-11-03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薬剤フィーダ及び薬剤払出し装置
CN113110226A (zh) * 2021-05-08 2021-07-13 涂国秀 一种医用碎药装置控制电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15513A (ja) * 1982-06-09 1983-12-15 Satake Eng Co Ltd 計量ホツパ−装置
JP2003023723A (ja) * 2001-07-06 2003-01-24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固定構造
CN104583079A (zh) * 2012-09-19 2015-04-29 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药剂送料器及分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8472B1 (zh) * 1970-12-12 1976-03-17
JP2000344201A (ja) * 1999-06-02 2000-12-12 Ueda Avancer Corp 粉体投入装置
JP3347320B1 (ja) * 2002-04-12 2002-11-20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薬剤包装装置
JP3373503B2 (ja) * 2002-04-12 2003-02-04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薬剤包装装置
JP2005160858A (ja) * 2003-12-04 2005-06-23 Tosho Inc 散薬分包機付き調剤台
JP2009302368A (ja) * 2008-06-16 2009-12-24 Olympus Corp 配線保持装置、及び、基板検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15513A (ja) * 1982-06-09 1983-12-15 Satake Eng Co Ltd 計量ホツパ−装置
JP2003023723A (ja) * 2001-07-06 2003-01-24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固定構造
CN104583079A (zh) * 2012-09-19 2015-04-29 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药剂送料器及分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47375A (ja) 2020-09-17
JP6731153B2 (ja) 2020-07-29
JP2023014239A (ja) 2023-01-26
JPWO2016047449A1 (ja) 2017-08-24
TW201619006A (zh) 2016-06-01
JP2022097545A (ja) 2022-06-30
WO2016047449A1 (ja) 2016-03-31
JP2024022635A (ja) 2024-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8157B (zh) 藥劑送料器、藥劑送料器之容器載置裝置、以及分藥裝置
JP6860832B2 (ja) 薬剤容器
JP7089683B2 (ja) 薬品払出装置
JP7277687B2 (ja) 薬品払出装置
JP7096982B2 (ja) 薬剤払出し装置、並びに、薬剤払出し方法
JP2016187544A5 (zh)
WO2022230590A1 (ja) 薬剤フィーダ及び薬剤払出し装置
JP2022169438A (ja) 薬剤フィーダ及び薬剤払出し装置
JP2023160919A (ja) 薬剤フィーダ及び薬剤払出し装置
JP2024019144A (ja) 薬剤払出し装置
JP2022060860A (ja) 薬剤供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