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49326A - 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49326A CN104549326A CN201310481410.8A CN201310481410A CN104549326A CN 104549326 A CN104549326 A CN 104549326A CN 201310481410 A CN201310481410 A CN 201310481410A CN 104549326 A CN104549326 A CN 1045493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lfur
- high stability
- solution
- high activity
- coba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耐硫变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以镍、钴和钼三元组分作为活性组分;以活性炭作为载体,氧化铝作为载体助剂。本发明采用活性炭作为催化剂的载体主架构,氧化铝作为载体助剂,利用活性炭的大比表面和孔容,为变换反应提供丰富的孔道;利用氧化铝的丰富电荷,将其附着在活性炭孔道内壁上,丰富活性炭表面电荷,增加变换反应活性位的数量及效果;同时配合镍、钴和钼三元活性组分,使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活性和活性稳定性,并且在苛刻条件下表现良好,寿命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硫变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O水煤气变换是合成氨、合成甲醇及制氢等工业生产的关键过程,在此过程中,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钴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因具有适温范围宽、变换活性高、耐硫及抗中毒性能强等特点,在变换过程中的工业应用业绩尤为突出。此类催化剂一般采用共沉淀法、混捏法或浸渍法制得,其活性组分一般选自以钴和钼为代表的Ⅷ族和VIB族金属化合物,助剂一般选自碱金属、碱土金属及稀土金属化合物等,载体组分一般选自Mg、Al、Ti的化合物。
活性炭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炭吸附材料,由于其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稳定的化学性质,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和易再生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医疗和环保等众多领域。活性炭材料的主要构成元素是碳,此外还包括氮、氧、氢、硫等其他元素,后面这些元素一般以表面官能团的形式存在。活性炭孔结构可调,可以根据不同反应要求制备出合适孔径分布的催化剂,活性炭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活性金属组分的分散,同时,提高对硫化氢和水煤气的吸附;此外,活性炭结构较稳定,耐酸碱,生焦倾向低。随着对活性炭功能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结合其特殊的结构优势和吸附性能,将其用于制备耐硫变换催化剂的载体材料,增强催化剂耐低硫及高压高空速高水气比能力,成为提高耐硫变换催化剂综合性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文献《钾改性活性炭负载钴钼基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剂》涉及一种活性炭作载体的耐硫变换催化剂,该催化剂载体活性炭用碱金属钾改性,钴钼为活性组分,用于水煤气变换反应,在250℃时活性最佳。该催化剂不含镍,不含氧化铝,与本专利不同。
专利CN1141363C和专利CN1141364C涉及轻质油品选择性脱硫醇的方法,其中所涉及的催化剂以活性炭为载体,氧化镍或/和氧化钴含量为0.01%~5%,氧化钼或/和氧化钨含量为0.50%~9.5%。不含氧化铝,活性组分含量与本专利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该催化剂成本较低、强度高、孔容和比表面大、活性和活性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适用于高空速、中高温、高负荷的苛刻变换工艺条件,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该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镍、钴和钼的三元组分;活性炭作为载体,氧化铝作为载体助剂。
各组分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数为:
其中:
镍、钴、钼来自镍、钴、钼的可溶性盐类,优选硝酸镍、硝酸钴、钼酸铵。
氧化铝来自铝的可溶性盐类,优选硝酸铝。
活性炭选自竹质活性炭、椰壳活性炭、煤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等,优选椰壳活性炭,外观为粉状,粒度为180目以上,180目以上指的是比180目更细的活性炭。
活性炭与氧化铝需具有合适配比,活性炭与氧化铝的质量比在10:1~8:1之间,优选9.4:1~8.6:1,在此区间催化剂活性最好,耐苛刻条件能力最佳。
本发明催化剂采用混捏法制备,活性组分、载体原料按照特定方式混合,成型、干燥、焙烧,制得成品催化剂;包括如下步骤:
①溶液的配制:
将一定量的可溶性钼酸铵盐用去离子水溶解,得到溶液A。将一定量的可溶性镍盐和钴盐用去离子水溶解,得到溶液B。将一定量可溶性铝盐用去离子水溶解,得到溶液C。
②催化剂成型:
将一定量的活性炭粉碎过180目筛,放入捏合机中,加入溶液C,捏合30分钟~60分钟;加入溶液A,捏合均匀,自然晾干;粉碎后,加入溶液B,捏合均匀,成型。
③干燥:
成型后的催化剂在室温下放置24~48h自然晾干。
④焙烧:
干燥后的催化剂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焙烧处理,升温过程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20℃经1h升温至220℃,在200℃下恒温1h,再经1h升温至所需的焙烧温度,焙烧温度为450~560℃,优选500~530℃,焙烧时间为2~6h。
成型可以是挤条、压片、压环等,催化剂外形无限定。
所述的耐硫变换催化剂技术指标:
比表面m2·g-1 120~300m2·g-1,优选180~240m2·g-1
孔容mL·g-1 0.20~0.80mL·g-1,优选0.30~0.60mL·g-1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活性炭作为催化剂的载体主架构,氧化铝作为载体助剂,利用活性炭的大比表面和孔容,为变换反应提供丰富的孔道;利用氧化铝的丰富电荷,将其附着在活性炭孔道内壁上,丰富活性炭表面电荷,增加变换反应活性位的数量及效果;同时配合镍、钴和钼三元活性组分,使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活性和活性稳定性,并且在苛刻条件(高温、高空速)下表现良好,寿命长。
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大比表面和孔容、成本较低、堆密度低,机械强度高、活性和活性稳定性好,寿命长。能够满足煤化工中变换工段对变换催化剂的要求,尤其满足苛刻条件对催化剂的要求,适用于高空速、中高温、高负荷等苛刻变换工艺条件,同时适用于高负荷长换剂周期条件。
该催化剂采用混捏法制备,其制备过程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活性组分在载体中分散状况好,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浸渍法,既节约了制备用水量,又简化了制备过程及操作工序,成本优势显著,较长的寿命减少了换剂频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催化剂加压活性评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料气净化器;2、减压器;3、混合器;4、压力表;5、停工阀;6、加热炉;7、反应管;8、管内热偶管;9、冷凝器;10、分离器;11、排液器;12、湿式流量计;13、汽化器;14、水槽;15、水计量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中催化剂加压活性评价如下:
加压活性评价装置(如图1所示)用于模拟工业条件下,测定原粒度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CO变换率,评价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等各项性能。采用某合成氨车间变换前工艺气为原料气,配入适量的H2S,按照不同水气比的要求,使高温气化的水蒸气与原料气在反应管中进行反应,反应后尾气用色谱分析。
加压评价条件为:原料气组成,CO47~49%(V/V),CO25~10%(V/V),H2S>0.05%(V/V),余为氢气;空速6000h-1;压力:4.0MPa;催化剂装量:100mL。
CO变换率计算公式为:XCO=(YCO–YCO’)/[YCO(1+YCO’)]×100%
YCO-反应器进口气体CO的摩尔分数(干基)
YCO’-反应器出口气体CO的摩尔分数(干基)
实施例1
将7.4g钼酸铵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得到钼酸铵溶液A;将15.6g硝酸镍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将3.9g硝酸钴加入到硝酸镍溶液中,搅拌溶解,得到含镍钴的溶液B,将9.9g硝酸铝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得到硝酸铝溶液C。
先将活性炭粉碎过180目筛,称取79.1g粉碎过的活性炭,加入溶液C,捏合60分钟,加入溶液A捏合均匀,自然晾干;粉碎后,加入溶液B,捏合、成型,自然晾干。再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焙烧处理,升温过程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20℃经1h升温至220℃,在200℃下恒温1h,再经1h升温至530℃焙烧3h后,自然降至室温,即得到耐硫变换催化剂C-1。其强度、孔结构及其加压活性评价结果见表1、2、3。
实施例2
将13.5g钼酸铵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得到钼酸铵溶液A;将38.9g硝酸镍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将11.6g硝酸钴加入到硝酸镍溶液中,得到含镍钴的溶液B。将6.9g硝酸铝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得到硝酸铝溶液C。
先将活性炭粉碎过180目筛,称取69.1g粉碎过的活性炭,加入溶液C,捏合30分钟,加入溶液A捏合均匀,自然晾干;粉碎后,加入溶液B,捏合、成型,自然晾干,再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焙烧处理,升温过程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20℃经1h升温至220℃,在200℃下恒温1h,再经1h升温至550℃焙烧3h后,自然降至室温,即得到耐硫变换催化剂C-2。其强度、孔结构及其加压活性评价结果见表1、2、3。
实施例3
将8.6g钼酸铵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得到钼酸铵溶液A;将25.3g硝酸镍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将5.8g硝酸钴加入到硝酸镍溶液中,得到含镍钴的溶液B。将8.2g硝酸铝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得到硝酸铝溶液C。
先将活性炭粉碎过180目筛,称取76.8g粉碎过的活性炭,加入溶液C,捏合50分钟,加入溶液A,捏合均匀,自然晾干;粉碎后,加入溶液B,捏合、成型,自然晾干,再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焙烧处理,升温过程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20℃经1h升温至220℃,在200℃下恒温1h,再经1h升温至500℃焙烧3h后,自然降至室温,即得到耐硫变换催化剂C-3。其强度、孔结构及其加压活性评价结果见表1、2、3。
实施例4
将12.3g钼酸铵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得到钼酸铵溶液A;将35.0g硝酸镍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将9.7g硝酸钴加入到硝酸镍溶液中,得到含镍钴的溶液B。将7.3g硝酸铝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得到硝酸铝溶液C。
先将活性炭粉碎过180目筛,称取71.2g粉碎过的活性炭,加入溶液C,捏合40分钟,加入溶液A,捏合均匀,自然晾干;粉碎后,加入溶液B,捏合、成型,自然晾干,再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焙烧处理,升温过程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20℃经1h升温至220℃,在200℃下恒温1h,再经1h升温至480℃焙烧3h后,自然降至室温,即得到耐硫变换催化剂C-4。其强度、孔结构及其加压活性评价结果见表1、2、3。
实施例5
将9.8g钼酸铵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得到钼酸铵溶液A;将31.1g硝酸镍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将7.8g硝酸钴加入到硝酸镍溶液中,得到含镍钴的溶液B。将8.2g硝酸铝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得到硝酸铝溶液C。
先将活性炭粉碎过180目筛,称取73.8g粉碎过的活性炭,加入溶液C,捏合45分钟,加入溶液A,捏合均匀,自然晾干;粉碎后,加入溶液B,捏合、成型,自然晾干,再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焙烧处理,升温过程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20℃经1h升温至220℃,在200℃下恒温1h,再经1h升温至560℃焙烧3h后,自然降至室温,即得到耐硫变换催化剂C-5。其强度、孔结构及其加压活性评价结果见表1、2、3。
实施例6
将12.3g钼酸铵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得到钼酸铵溶液A;将38.9g硝酸镍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将5.8g硝酸钴加入到硝酸镍溶液中,得到含镍钴的溶液B。将8.2g硝酸铝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得到硝酸铝溶液C。
先将活性炭粉碎过180目筛,称取70.3g粉碎过的活性炭,加入溶液C,捏合35分钟,加入溶液A,捏合均匀,自然晾干;粉碎后,加入溶液B,捏合、成型,自然晾干,再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焙烧处理,升温过程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20℃经1h升温至220℃,在200℃下恒温1h,再经1h升温至450℃焙烧3h后,自然降至室温,即得到耐硫变换催化剂C-6。其强度、孔结构及其加压活性评价结果见表1、2、3。
实施例7
将8.6g钼酸铵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得到钼酸铵溶液A;将35.0g硝酸镍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将11.6g硝酸钴加入到硝酸镍溶液中,得到含镍钴的溶液B。将8.7g硝酸铝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得到硝酸铝溶液C。
先将活性炭粉碎过180目筛,称取72.3g粉碎过的活性炭,加入溶液C,捏合55分钟,加入溶液A,捏合均匀,自然晾干;粉碎后,加入溶液B,捏合、成型,自然晾干,再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焙烧处理,升温过程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20℃经1h升温至220℃,在200℃下恒温1h,再经1h升温至510℃焙烧3h后,自然降至室温,即得到耐硫变换催化剂C-7。其强度、孔结构及其加压活性评价结果见表1、2、3。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7,增加实施例7中的活性炭与氧化铝的质量比,活性炭:氧化铝=12:1,在合适范围之外。
将8.6g钼酸铵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得到钼酸铵溶液A;将35.0g硝酸镍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将11.6g硝酸钴加入到硝酸镍溶液中,得到含镍钴的溶液B。将45.6g硝酸铝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得到硝酸铝溶液C。
先将活性炭粉碎过180目筛,称取74.8g粉碎过的活性炭,加入溶液C,捏合55分钟,加入溶液A,捏合均匀,自然晾干;粉碎后,加入溶液B,捏合、成型,自然晾干,再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焙烧处理,升温过程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20℃经1h升温至220℃,在200℃下恒温1h,再经1h升温至510℃焙烧3h后,自然降至室温,即得到耐硫变换催化剂C-8。其强度、孔结构及加压活性评价结果见表1、2、3。
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7,降低实施例7中的活性炭与氧化铝的质量比,活性炭:氧化铝=6:1,在合适范围之外。
将8.6g钼酸铵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得到钼酸铵溶液A;将35.0g硝酸镍溶于35.0ml去离子水中,将11.6g硝酸钴加入到硝酸镍溶液中,得到含镍钴的溶液B。将85.3g硝酸铝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得到硝酸铝溶液C。
先将活性炭粉碎过180目筛,称取69.4g粉碎过的活性炭,加入溶液C,捏合55分钟,加入溶液A,捏合均匀,自然晾干;粉碎后,加入溶液B,捏合、成型,自然晾干,再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焙烧处理,升温过程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20℃经1h升温至220℃,在200℃下恒温1h,再经1h升温至510℃焙烧3h后,自然降至室温,即得到耐硫变换催化剂C-9。其强度、孔结构及加压活性评价结果见表1、2、3。
上述实施例1-9中所述催化剂进行高温高压水热处理,试验条件为:在原粒度加压评价装置上,以氮气和水蒸汽为介质,干气空速:4000h-1;压力:6.0MPa;评价入口温度:350℃;催化剂装量:20.0mL;水汽比为1.8条件下处理100小时。试验结束后取出催化剂烘干,测试催化剂强度变化,结果见表1,水热处理后的催化剂抗水合性能良好,未发现含水合峰的物相结构。
表1催化剂孔容、比表面及强度变化表
表2催化剂加压活性评价表
表3催化剂运行400h后加压活性评价表
由表2、表3可见,该发明耐硫变换催化剂(C1~C7)空速6000h-1条件下中高温活性良好,并且运行200h后稳定性良好,能够适应高温、高空速苛刻变换工艺条件,寿命较长。活性炭与氧化铝配比在合适范围之外的催化剂(C8~C9)活性及活性稳定性低于配比在合适范围内的催化剂(C1~C7)。
Claims (10)
1.一种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以镍、钴和钼三元组分作为活性组分;以活性炭作为载体,氧化铝作为载体助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在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数如下:
其中,活性炭与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0:1~8: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镍、钴、钼来自镍、钴、钼相应的可溶性盐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镍、钴、钼相应的可溶性盐类,分别为硝酸镍、硝酸钴、钼酸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铝来自铝的可溶性盐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的可溶性盐类为硝酸铝。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为竹质活性炭、椰壳活性炭、煤质活性炭或果壳活性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为椰壳活性炭,外观为粉状,粒度为180目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硫变换催化剂技术指标:比表面为120~300m2·g-1;孔容为0.20~0.80cm3·g-1。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的配制:
将可溶性钼盐用去离子水溶解,得到溶液A;将可溶性镍盐和钴盐用去离子水溶解,得到溶液B;将可溶性铝盐用去离子水溶解,得到溶液C;
(2)催化剂成型:
将活性炭粉碎过180目筛,放入捏合机中,加入溶液C,捏合30~60分钟;再加入溶液A,捏合均匀,自然晾干;粉碎后,最后加入溶液B,捏合均匀,成型;
(3)干燥:
成型后的催化剂在室温下放置24~48h自然晾干;
(4)焙烧:
干燥后的催化剂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焙烧处理,升温过程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20℃经1h升温至220℃,在200℃下恒温1h,再经1h升温至450~560℃,焙烧2~6h制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81410.8A CN104549326B (zh) | 2013-10-15 | 2013-10-15 | 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81410.8A CN104549326B (zh) | 2013-10-15 | 2013-10-15 | 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49326A true CN104549326A (zh) | 2015-04-29 |
CN104549326B CN104549326B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3067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81410.8A Active CN104549326B (zh) | 2013-10-15 | 2013-10-15 | 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49326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52061A (zh) * | 2016-06-30 | 2018-01-0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活性炭基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774268A (zh) * | 2016-08-29 | 2018-03-0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活性炭基脱硫剂回收利用的方法 |
CN109387596A (zh) * | 2017-08-02 | 2019-02-2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耐硫变换催化剂小型评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2403482A (zh) * | 2020-11-30 | 2021-02-26 | 青岛联信催化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钴钼系co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58632A2 (en) * | 2002-12-20 | 2004-07-15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latinum-alkali/alkaline-earth catalyst formulations for hydrogen generation |
CN101722005A (zh) * | 2009-12-01 | 2010-06-09 | 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铝酸镁为载体的高压耐硫变换催化剂无污染制备工艺 |
CN102225339A (zh) * | 2011-03-31 | 2011-10-26 | 昌邑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耐油co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
2013
- 2013-10-15 CN CN201310481410.8A patent/CN10454932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58632A2 (en) * | 2002-12-20 | 2004-07-15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latinum-alkali/alkaline-earth catalyst formulations for hydrogen generation |
CN101722005A (zh) * | 2009-12-01 | 2010-06-09 | 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铝酸镁为载体的高压耐硫变换催化剂无污染制备工艺 |
CN102225339A (zh) * | 2011-03-31 | 2011-10-26 | 昌邑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耐油co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52061A (zh) * | 2016-06-30 | 2018-01-0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活性炭基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774268A (zh) * | 2016-08-29 | 2018-03-0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活性炭基脱硫剂回收利用的方法 |
CN109387596A (zh) * | 2017-08-02 | 2019-02-2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耐硫变换催化剂小型评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9387596B (zh) * | 2017-08-02 | 2022-04-08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耐硫变换催化剂小型评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2403482A (zh) * | 2020-11-30 | 2021-02-26 | 青岛联信催化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钴钼系co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403482B (zh) * | 2020-11-30 | 2022-09-23 | 青岛联信催化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钴钼系co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49326B (zh) | 2016-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49336B (zh) | 活性炭基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69116B (zh) | 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3706373B (zh) | 一种低温高活性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51701B (zh) | 高浓度co合成气耐硫变换预变换处理方法 | |
CN103769234B (zh) | 耐硫变换催化剂的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552637B (zh) | 钴钼系低温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3182311B (zh) | 一种耐硫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 | |
CN104549326A (zh) | 高活性高稳定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48961A (zh) | 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13486A (zh) | 一种用于费托合成的核-壳结构Fe3O4@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0813296A (zh) | 一种纳米多孔Ni-Fe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
Chen et al. | Ethanol steam reforming over attapulgite-based MCM-41 supported Ni-Ce-Zr catalyst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 |
CN102350355A (zh) | 铁系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50007B (zh) | 一种低成本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3769130B (zh) | 低温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4549324A (zh) | 镁铝炭复合载体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49062A (zh) | 草酸酯通过加氢生产乙醇酸酯的催化剂 | |
CN101856617B (zh) | 一种用于富氢气氛中的铁基无铬高温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3464169B (zh) | 一种费托合成用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 |
CN102500386A (zh) | 一种铈镍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5478131A (zh) | Co中高压低温耐硫预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69154B (zh) | 低成本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23341A (zh) | 一种新型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
CN114100624B (zh) | 高岭土改性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49998A (zh) | 一种双金属活性组分焦炉气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