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43255A - 一种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43255A
CN104543255A CN201510041546.6A CN201510041546A CN104543255A CN 104543255 A CN104543255 A CN 104543255A CN 201510041546 A CN201510041546 A CN 201510041546A CN 104543255 A CN104543255 A CN 104543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f
flower
dry
health tea
process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15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娥珍
黄梅华
何全光
辛明
黄振勇
覃仁源
阳仁桂
黄茂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gro Products Proces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gro Products Proces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gro Products Proces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gro Products Proces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5100415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432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43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32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采摘、初次干燥、杀青、冷却、揉捻、干燥和包装。发明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鲜嫩明亮、滋味醇厚,富含生育酚、脂肪酸、甾体等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癌、补虚润肺等功效,而且充分利用珍贵资源,增加了牛大力的营养附加值,使用经脱水干燥的空气进行初次干燥,避免了天气潮湿高温导致牛大力叶/花品质劣化,加工方法简单易行,可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饮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 Champ.)又称牛古大力、山莲藕、大力薯等,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为豆科蝶形花科植物美丽崖豆藤的块根,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港澳等地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灌木丛中。牛大力药性甘平,归肺、肾经,具有补虚润肺、壮腰健肾、强筋活络的功效,对腰肌劳损、肺结核、祛痰镇咳、保肝护肝、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提高免疫力等疗效显著,是中国南方地区民间广泛采用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备受人们的追捧。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牛大力的生长条件、组培快繁、药用成分、药理作用等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究,牛大力的加工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从其入药部分块根中分离鉴定出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异黄酮类、查尔酮类化合物、牛大力多糖等,这些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而目前对于牛大力的开发应用主要以根为主,对牛大力藤叶及花的研究及利用报道较少,根据赖富丽等对牛大力藤叶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得知,牛大力藤叶含有较高成分的维生素E(11.52%)、亚麻酸乙酯(10.26%)、γ-谷甾醇(8.53%)、棕榈酸乙酯(8.23%)、叶绿醇(7.00%) 、亚麻酸甲酯(5.04%)、亚油酸乙酯(4.13%)、亚油酸(4.09%)和植二烯(3.89%)等,其中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和免疫调节功能,亚油酸具有很好的抗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同时,发明人还通过对牛大力花研究,发现用花泡茶也有较好的提神、恢复体力的效果。
由此可见,牛大力藤叶和花都有很好的药理和保健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利用的价值。但在目前对牛大力的加工利用中,藤叶一般只是作为下脚料,而花更是由于回收困难而舍弃,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所以如何充分利用牛大力藤叶和花这一宝贵资源,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研究将牛大力藤叶、花加工成保健茶饮料,可很好地提高牛大力药材资源的利用率,最大程度的发挥其药理及保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牛大力藤叶或/和花保健茶,以提高牛大力药材资源的利用率,最大程度的发挥其药理及保健作用,并提供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路线是这样实现的:
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原料由牛大力的叶或/和花组成。
牛大力叶和花保健茶中叶和花的重量比为1:99-99:1。
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采摘:选取牛大力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的鲜叶,细嫩枝梢上个大饱满的花蕾,避免病虫叶/花、雨水叶/花、露水叶/花掺入其中。
(2)初次干燥:将鲜叶/花分别摊放在干净的摊放台上,摊放厚度2-3 cm,用15-25℃,含水量30%的干燥空气进行初次干燥,干燥后含水量降至65%-70%。
(3)杀青:经初次干燥后的叶/花分别进行滚筒杀青,杀青温度220-240℃,杀青时间4-5 min,要求:原料投量稳定,火温均匀,杀青至含水量55%-60%,要求:叶/花质地柔软,无焦边灼伤,初显露清香。
(4)冷却:杀青后的叶/花及时冷却至15-25℃。
(5)揉捻:冷却后的叶/花分别进行机械揉捻,投料量自然装满揉捻机即可,压力“轻、重、轻”,转速为“慢、快、慢”,以此多次循环,揉捻时间20-25 min。
(6)干燥:将揉捻后的叶/花分别置于烘干机上进行初干、足干,初干温度100-110℃,摊放厚度1-2 cm,初干时间12-15 min,要求:原料含水量35%-40%,叶色转暗、条索收紧,花蕾有刺手感;初干后进行足干,足干温度90-100℃,摊放厚度1-2 cm,烘至原料含水量4%-5%,出烘摊凉。
(7)包装:摊凉后的牛大力叶/花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加工出的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色、香、味俱佳,颜色鲜翠、香味淡雅、口味醇厚,富含生育酚、脂肪酸、甾体等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营养与保健功效;同时通过利用牛大力叶和花废弃资源,变废为宝,增加了牛大力副产品的开发价值;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用经脱水干燥的空气对原料进行初次干燥,缩短了自然摊晒时间,避免天气潮湿高温导致原料摊晒过程中品质劣化,同时也避免自然摊晒过程中异物掺入;加工方法简单易行,容易实现规模及产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及加工方法1
(1)原料采摘:选取牛大力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的鲜叶,细嫩枝梢上个大饱满的花蕾,避免病虫叶/花、雨水叶/花、露水叶/花掺入其中。
(2)初次干燥:将鲜叶/花分别摊放在干净的摊放台上,摊放厚度2-3 cm,用15℃,含水量30%的干燥空气进行初次干燥,干燥后含水量降至70%。
(3)杀青:将经初次干燥后的叶/花分别进行滚筒杀青,杀青温度220℃,杀青时间4 min,要求:原料投量稳定,火温均匀,杀青至含水量60%,要求:叶/花质地柔软,无焦边灼伤,初显露清香。
(4)冷却:杀青后的叶/花及时冷却至15℃。
(5)揉捻:冷却后的叶/花分别进行机械揉捻,投料量自然装满揉捻机即可,压力“轻、重、轻”,转速为“慢、快、慢”,以此多次循环,揉捻时间20 min。
(6)干燥:将揉捻后的叶/花分别置于烘干机上进行初干、足干,初干温度100℃,摊放厚度1-2 cm,初干时间12 min,要求:原料含水量40%,叶色转暗、条索收紧,花蕾有刺手感;初干后进行足干,足干温度90℃,摊放厚度1-2 cm,烘至原料含水量5%,出烘摊凉。
(7)包装:摊凉后的牛大力叶/花分别按以上工序加工完成后,按照叶10份:花990份,混合后按每包20克进行包装。
实施例2 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及加工方法2
(1)原料采摘:选取牛大力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的鲜叶,细嫩枝梢上个大饱满的花蕾,避免病虫叶/花、雨水叶/花、露水叶/花掺入其中。
(2)初次干燥:将鲜叶/花分别摊放在干净的摊放台上,摊放厚度2-3 cm,用20℃,含水量30%的干燥空气进行初次干燥,干燥后含水量降至67%。
(3)杀青:将初次干燥后的鲜叶/花分别进行滚筒杀青,杀青温度230℃,杀青时间5 min,要求:原料投量稳定,火温均匀,杀青至含水量57%,要求:叶/花质地柔软,无焦边灼伤,初显露清香。
(4)冷却:杀青后的叶/花及时冷却至20℃。
(5)揉捻:冷却后的叶/花分别进行机械揉捻,投料量自然装满揉捻机即可,压力“轻、重、轻”,转速为“慢、快、慢”,以此多次循环,揉捻时间23 min。
(6)干燥:将揉捻后的叶/花分别置于烘干机上进行初干、足干,初干温度105℃,摊放厚度1-2 cm,初干时间14 min,要求:原料含水量38%,叶色转暗、条索收紧,花蕾有刺手感;初干后进行足干,足干温度95℃,摊放厚度1-2 cm,烘至原料含水量5%,出烘摊凉。
(7)包装:摊凉后的牛大力叶/花分别按以上工序加工完成后,按照叶500份:花500份,混合后按每包20克进行包装。
实施例3 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及加工方法3
(1)原料采摘:选取牛大力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的鲜叶,细嫩枝梢上个大饱满的花蕾,避免病虫叶/花、雨水叶/花、露水叶/花掺入其中。
(2)初次干燥:将鲜叶/花分别摊放在干净的摊放台上,摊放厚度2-3 cm,用25℃,含水量30%的干燥空气进行初次干燥,干燥后含水量降至65%。
(3)杀青:将初次干燥后的鲜叶/花分别进行滚筒杀青,杀青温度240℃,杀青时间5 min,要求:原料投量稳定,火温均匀,杀青至含水量55%,要求:叶/花质地柔软,无焦边灼伤,初显露清香。
(4)冷却:杀青后的叶/花及时冷却至25℃。
(5)揉捻:冷却后的叶/花分别进行机械揉捻,投料量自然装满揉捻机即可,压力“轻、重、轻”,转速为“慢、快、慢”,以此多次循环,揉捻时间25 min。
(6)干燥:将揉捻后的叶/花分别置于烘干机上进行初干、足干,初干温度110℃,摊放厚度1-2 cm,初干时间15 min,要求:原料含水量35%,叶色转暗、条索收紧,花蕾有刺手感;初干后进行足干,足干温度100℃,摊放厚度1-2 cm,烘至原料含水量4%,出烘摊凉。
(7)包装:包装:摊凉后的牛大力叶/花分别按以上工序加工完成后,按照叶990份:花10份,混合后按每包30克进行包装。
实施例4 牛大力叶和花配方组成及包装成品形式
除按照实施例1-3配方进行加工和包装外,还可以按照如下配方组成进行加工,加工过程条件控制如下表所示:
应用实施例:
本技术发明的牛大力叶/花保健茶具有诸多营养功效,如缓解疲劳,促进睡眠,养颜及缓解视觉疲劳等作用。
实施例一:王某为广西南宁农药企业员工,男,47岁,长期从事农药制剂加工工作,由于长期接触农药及化学试剂,明显感觉体力不如从前,而且容易疲劳,服用本技术研制的牛大力叶保健茶20g/袋,每天服用3次,3个月后感觉到体力较以前有了较好的恢复作用,而且工作时间精神好,仿佛年轻了几岁。
实施例二:小黄,女19岁,广西南宁某高校卫校学生,由于经常加班,日夜颠倒,导致精神紧张,经常在工作中出现疏忽,服用本技术牛大力叶和花保健茶30g/袋,连用2个月后,精神精力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进,在工作中不容易出错,能轻松应付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实施例三:韦某,男55岁,湖南长沙人,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水稻种田能手,家里一直种有50亩水稻,长期的劳作和辛勤导致出现了手脚经常出现麻木的情况,干不了重活,服用本技术的牛大力花保健茶20g/袋,服用3个月后,精气神较以前有了明显好转,手脚不易出现麻木的症状,而且吃饭休息均恢复正常。
实施例四:赵某,男28岁,北京人,在国内某知名网站做编辑工作,由于长期熬夜撰写稿子,导致睡眠不好,易醒,多梦,到了工作时又精神不集中,疲劳倦怠。服用本技术的牛大力叶保健茶3个月后,以上症状逐渐缓解,即时轮到晚上工作时,白天休息一切正常,晚上照样可以对工作应付自如。
实施例五:陈某,女28岁,北京人,是知名模特,由于长时间到世界各地工作,日夜休息不能规律,导致眼睛总是出现肿胀,视力下降,睡眠不佳,易疲劳等情况,服用本技术牛大力叶和花保健茶后3个月,以上症状均有明显减轻,气色好了很多,工作顺风顺水。

Claims (3)

1.一种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茶的原料由牛大力的叶或/和花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其特征在于:牛大力叶和花保健茶中叶和花的重量比为1:99-99:1。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采摘:选取牛大力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的鲜叶,细嫩枝梢上个大饱满的花蕾,避免病虫叶/花、雨水叶/花、露水叶/花掺入其中;
(2)初次干燥:将鲜叶/花分别摊放在干净的摊放台上,摊放厚度2-3 cm,用15-25℃,含水量30%的干燥空气进行初次干燥,干燥后含水量降至65%-70%;
(3)杀青:经初次干燥后的叶/花分别进行滚筒杀青,杀青温度220-240℃,杀青时间4-5 min,要求:原料投量稳定,火温均匀,杀青至含水量55%-60%,要求:叶/花质地柔软,无焦边灼伤,初显露清香;
(4)冷却:杀青后的叶/花及时冷却至15-25℃;
(5)揉捻:冷却后的叶/花分别进行机械揉捻,投料量自然装满揉捻机即可,压力“轻、重、轻”,转速为“慢、快、慢”,以此多次循环,揉捻时间20-25 min;
(6)干燥:将揉捻后的叶/花分别置于烘干机上进行初干、足干,初干温度100-110℃,摊放厚度1-2 cm,初干时间12-15 min,要求:原料含水量35%-40%,叶色转暗、条索收紧,花蕾有刺手感;初干后进行足干,足干温度90-100℃,摊放厚度1-2 cm,烘至原料含水量4%-5%,出烘摊凉;
(7)包装:摊凉后的牛大力叶/花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包装。
CN201510041546.6A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 Pending CN1045432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1546.6A CN104543255A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1546.6A CN104543255A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43255A true CN104543255A (zh) 2015-04-29

Family

ID=53061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1546.6A Pending CN104543255A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4325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2890A (zh) * 2015-12-11 2016-03-30 李雪壮 一种牛大力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6974036A (zh) * 2017-03-15 2017-07-25 广东金山百草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牛大力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47874A (zh) * 2017-03-02 2017-08-18 广东金山百草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牛大力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6818A (zh) * 2019-01-29 2019-04-05 韩佳妹 一种猫须草茶制备工艺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5104A (zh) * 2013-06-03 2013-09-25 邓春喜 牛大力茶包及制作方法
CN103652096A (zh) * 2012-08-31 2014-03-26 孙儒 一种银杏茶制作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2096A (zh) * 2012-08-31 2014-03-26 孙儒 一种银杏茶制作工艺
CN103315104A (zh) * 2013-06-03 2013-09-25 邓春喜 牛大力茶包及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赖富丽等: "牛大力藤叶脂溶性成分的GC-MC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2890A (zh) * 2015-12-11 2016-03-30 李雪壮 一种牛大力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7047874A (zh) * 2017-03-02 2017-08-18 广东金山百草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牛大力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4036A (zh) * 2017-03-15 2017-07-25 广东金山百草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牛大力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6818A (zh) * 2019-01-29 2019-04-05 韩佳妹 一种猫须草茶制备工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9867B (zh) 一种保健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4474B (zh) 一种美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5882B (zh) 一种澳洲坚果叶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4543255A (zh) 一种牛大力叶或/和花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1755972A (zh) 一种金花茶圆茶及加工方法
CN104186834A (zh) 以刺五加茶为基茶加入松针的配制茶
CN102599288A (zh) 以白茶为基茶加入松花的配制茶
CN104605270A (zh) 一种小麦胚芽冲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03859401A (zh) 一种滋阴养颜水果花茶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1817A (zh) 三降养生富硒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4209A (zh) 一种陈皮虾壳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2714A (zh) 一种玛咖保健茶
CN103202429B (zh) 一种鸡骨美容挂面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6597A (zh) 一种美容养颜的代餐粉
CN105285170A (zh) 一种营养银斛绿茶的生产方法
CN102919461A (zh) 一种连翘茶
CN107668612A (zh) 一种缓解视疲劳的保健菊花酱
CN104171083B (zh) 一种提高夏暑乌龙茶品质的方法
CN106035800A (zh) 一种润妍茶茶包
CN103211165A (zh) 一种金银花面条及其制作方法
CN103222582A (zh) 一种豆渣蔬菜馒头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92474B1 (ko) 국화 분말을 함유한 분식류 제조용 조성물
CN105411978A (zh) 中华节日化妆品及制造技术
CN104187525B (zh) 一种富含钙铁离子的余甘子叶混合食品用香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0619A (zh) 一种降压排毒营养粉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