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53C - 电连接器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电子仪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电子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353C
CN1045353C CN95116996A CN95116996A CN1045353C CN 1045353 C CN1045353 C CN 1045353C CN 95116996 A CN95116996 A CN 95116996A CN 95116996 A CN95116996 A CN 95116996A CN 1045353 C CN1045353 C CN 104535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ver plate
matrix
connector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16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477A (zh
Inventor
松永活也
山本胜久
七田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iden Corp
Ricoh Co Lt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Ricoh Co Lt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Ricoh Co Lt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3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3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5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01R13/453Shutter or cover plate opened by engagement of counter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computer periphe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9/00Electrical connectors
    • Y10S439/946Memory card cartridge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基体和盖板的开闭式连接器,以及使用该连接器的插件型或者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本发明的连接器在非使用期间收成一个薄形物,因此不会损害插件的可携带性,对插件及个人计算机上安装连接器的位置也很少限制。本发明提出了在开闭盖板时使用连杆的提案,也提出了将组合插头装入连接器中时提高其连接稳定性及可靠性的装置,和基体和盖板间可以自由地对开闭、转动、非常适用于插件型电子仪器的装置。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电子仪器
本发明涉及与薄型调制解调卡等携带方便的插件中的组合式插头相连接或者与个人计算机中的通信用组合插头相连接所必需的插座型电连接器,以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插件及个人计算机等电子仪器。
作为典型的通信组合插头,有如图36所示的用于连接电话线路的组合插头。该组合插头具有:呈长方体的连接器本体110;横跨连接器本体100的前端边缘部并且向外突出的突出部120;自该突出部120沿着连接器本体110向其后端部一侧延伸并且具有弹性的弹力臂130;以及弹力臂130的两侧所具备的阶梯状的止挡部140、140(附图中只示出了一侧的止挡部140)。与信号线151相连接的端子150在连接器本体100的另一个前端缘部暴露出来。
在将室内线路与电话机相连接时经常使用的电话线组合插头被用来与图36中所示的通信组合插头进行连接。这种组合插头长久以来一直是只将端子(电极)等部分收容在外壳内,其缺点是不能防止人体接触到这些端子以及灰尘、尘土等付着在端子上。
图37中所示的组合插头能克服上述缺点,这也是一种公知的插头。图37所示的组合插头中,在收容着端子等部件的外壳200的开口部210处通过枢轴221装设了盖板220。该组合插头在不使用时,盖板220如虚线所示那样盖紧开口部,可以防止人体接触到端子以及防止灰尘、尘土附着在端子上。而在使用时,盖板220如实线所示那样开启,组合插头100可以插入外壳200中,实现连接。
另外,近来便携式或者笔记本式等多种多样的个人计算机的使用日益普遍。以个人计算机为媒介的通信手段也可日趋多样化。在这种形势下,人们尝试着将组合插头100与插入个人计算机的扩展槽中使用的调制解调卡等插件相连接。以及将组合插头100直接与个人计算机相连接。与此相关连,人们长期以来提出了种种连接方式。
在图38所示出的连接方式中,将比组合插头100要大的适配器310的电缆300连接到将要插入个人计算机PC的扩展槽S中的PCMCIA卡(个人计算机存贮器卡国际协会推荐卡)等的卡上,再把组合插头100整体插入到上述适配器310中。
在图39所示出的连接方式中,组合插头J进退自如地安装在插件C上。使用时,将组合插头100垂直地插入自插件C突出的组合插座J的插入口K内,就可实现连接。作为这种组合插座的实例,有(比方说)Megaherts公司生产的称之谓“X-插座”的调制解调卡用的组合插座。插件C在插入个人计算机的扩展槽中时,其朝向是确定了的。此时,如图40所示,组合插头100就只能自下方插入从插件C上突出的组合插座J的插入口K中。
在图41所示的连接方式中,组合插座J进退自如地安装在个人计算机PC的外壳内,将组合插头100象图42中所示的那样垂直地插入自个人计算机PC突出的组合插座J上的插入口K中,就可以实现连接。
但是,上述的那些连接方式中存在下列问题。
(1)在使用图37所示的那种组合插座的仪器中,外壳200必须大到足以收容组合插头100的整体的程度,把这样的组合插座装在很薄的插件或者个人计算机的外壳上时,会使插件的可携带性受到损害,对个人计算机而言,其安装地点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2)在图38所示出的连接方式中,不但要额外地设置适配器310及电缆300,还要确保该适配器310的安置场所(如桌上等),在桌面使用效率方面会产生不经济的地方。
(3)在图39及图40中所说明的连接方式中,组合插座J的端子在使用时完全暴露在外,故在处理高电压时会有触电危险。采用图41及4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另外,在使用于具备图43所示的上、下二层扩展槽S1、S2的个人计算机PC时也会产生问题。比方说插入下层扩展槽S1中的插件C′与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规格的电缆(SCSI电缆)300相连,而插入上层插槽S2中的插件C上的组合插座J欲与组合接头100相连接时,从组合插座J突出的组合插头100会象图44所示的那样与插入下层槽S1中的插件C′的SCSI电缆300发生干扰,因此,实际上这样使用是不可能的。
(4)如果采用如图40所示的那种连接方式,组合插座J的下方难以确保很大的空间,故而容易造成把个人计算机PC从桌面上抬起,与组合插头100相连的信号线151容易弯曲、断路。采用图41及图42所示的连接方式时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事实和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基体及开、闭该基体上的开口部分的盖板的电连接器,以及使用这种插件型以及个人计算机型(以下统称为电子计算机型)电子仪器。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书中,单称“连接器”时指电连接器,称“相匹配的连接器”时指相匹配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这种连接器装入插件中时不损害插件的可携带性,装入个人计算机中时很少制约其安装场所;以及提供使用这种连接器的插件型或者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这种连接器在与之匹配的连接器未连接的非使用状态下,其端子由盖板完全覆盖住,从而能消除人体接触端子而触电的危险;以及提供使用这种连接器的插件型或者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使用时尘埃不会附着在其端子上的连接器,以及提供使用这种连接器的插件型或者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适配器及电缆等多余部件,能使组合插头等插接件对插件及个人计算机进行连接的连接器,以及使用这种连接器的插件型或者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这种连接器能够使所有形式的个人计算机例如具有上、下二层二个扩展槽的个人计算机中与插入扩展槽的插件相连接的组合插头不与插入其他扩展槽中的插件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电缆发生干扰。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上述连接器的插件型或者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这种连接器能够避免个人计算机被从桌面上顶起,与组合插头相连的信号线弯曲、容易造成断线等情况。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这种连接器的插件型或者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
本申请中公开的一个发明涉及连接器,另一个发明涉及使用连接器的电子仪器。而且,使用连接器的电子仪器中包括以将连接器装在薄型插件上为基本构成的所谓插件型电子仪器和以将连接器装入个人计算机中为基本构成的所谓插件型电子仪器。
下面,从连接器、插件型电子仪器以及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三方面分别描述其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1)连接器
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上面具有开口部分的基体和开启、关闭该基体的开口部分的盖板;而且还具备:上述的基体;设在基体中、用于接受并且挡住长方体形的相匹配接头的接受面;设在基体中、并且与由上述接受面所接受并且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的端子实现弹性接触的端子部件;开闭转动自如地以枢轴方式支持在基体的一侧的上述盖板,该盖板在开启时与上述基体的接受面之间形成相匹配连接器的收容空间,由上述接受面所接受并且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即被夹持在它与上述接受面之间;与被上述接受面接受且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的啮合部件发生啮合从而防止该相匹配连接器被拔出的啮合机构;以及限制盖板相对于基体的开启角度的开启位置限制机构。
采用本发明的连接器的话,由于不使用时盖板关闭,人体不会接触到基体中设置的端子部件,因此即使在处理高电压时也不会有触电的危险。另外,在盖板关闭的非使用期间,由于盖板的作用,尘埃不会付着在设在基体中的端子部件上,因此能提高使用时相连接的连接器的端子与基体侧的端子部件之间的接触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由于使用时盖板的开启角度受开启位置限制机构所限制,由接受面所接受并且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在啮合定位机构的作用防止拔出,加上相匹配连接器由接受面和盖板所夹住,因此,能够稳定由接受面所接受并且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的装配状态,从而起到进一步提高上述接触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作用。
本发明的连接器中,可以把使用连杆的机构用作上述的开启位置限制机构。本申请中提出了二种使用连杆的开启位置限制机构的具体构成。
其中一种是,将长度方向具有长孔的连杆的一端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基体的另一段部,并且使设在盖板侧面上的突起物移动自如地嵌入并且保持在上述长孔中。盖板处于开启位置时,上述突起物到达上述连杆的另一端部,碰上该长孔的边缘,对盖板的开启位置构成制约。具有上述构成的开启位置限制机构在连接器使用时,连杆从两侧支撑住相匹配连接器,从而能起到稳定相匹配连接器的安装状态的作用。另外,连杆还起到提高基体与盖板之间的结合强度的作用。
另外一种是,连杆的一端绕与盖板的装动轴心平行的轴心转动自如地装入盖板上,收容在基底内的上述连杆的另一端上设有突起物,该突起物设在基体的侧壁上,且移动自如地嵌入并且保持在该侧壁的长度方向上的细长导槽中。盖板处于开启位置时,上述突起物碰到上述导沟的边缘部分,从而会限制盖板的开启位置。开启位置限制机构这样构成以后,不仅可以发挥稳定上述的相匹配连接器的安装状态以及提高基体与盖板之间的结合强度的作用,而且还在开启、关闭上述的盖板和基体时不会使连杆从盖板及基体上凸出。由此,从下面参照附图31~图33作到叙述可以看出,可以提高使用时的方便感,而且具有可以方便地用作所谓的双向开启式连接器的效果。
本发明的连接器可以把具有图36中所示结构的组合插头用相匹配连接器。此时,啮合定位机构最好采用下列的具体结构:即,当把相匹配的连接器插入处于开启位置的盖板和基体的接受面之间的收容空间中时,按下相匹配连接器的啮合定位部分使弯臂部分向靠近连接器本体的方向变形之后,由于弯臂部分的变形恢复而与上述啮合定位部分进行啮合的防拔突起物设在盖板的下表面一侧。采用这样构成的话,就可以把现在的通信用的组合插头以和以往相同的使用方法来作为相匹配连接器来使用。此时,最好采用下列构成:基体的另一端的边缘中间部分上设有比相匹配连接器的突出部分的横向宽度还宽的凹进部分,盖板上设有在关闭位置上向上述凹进部分的对向位置突出的凸片部分。这样一来,将作为相匹配连接器的组合插头的凸出部分伸入基体中的凹进部分后就可以用该突出部分抬起盖板上的凸片部分,这样可进一步提高使用中的方便感。
在本发明的连接器中,可以采用下列结构:即基体上设置有能够收容处于关闭位置的盖板的开口部分,以及接触处于关闭时的盖板、并且使盖板的表面与该基体上的上述开口部分周围的端面平齐的位置限制的盖板接受部分。采用这种构成的话,由于盖板关闭时能被收容在基体上的开口部分之内,因此可使该连接器的厚度与基体的厚度相同。从而起到容易使连接器实现薄型化的作用。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这样的构成:即接受面作成由正方形的相匹配连接器的下表面的支持面和支撑着相匹配连接器的前面的正面构成的V字形槽形面,另外该槽形面上的上述支持面被做成与处于开启位置的盖板上与相匹配连接器相对的里表面大致平行。采用这种构成之后,由于相匹配的连接器插入基体的接受面和盖板之间的收容空间后有接受面和盖板所夹紧,从而可以稳定相匹配的连接器的安装状态,就可以起到提高相匹配连接器的端子与基体上的端子部件之间的接触可靠性及稳定性的作用。另外,具有接受面的上述支持面能够起到相匹配的连接器容易插入的引导面的作用,故能提高使用时的方便感。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盖板以相对开、闭、转动自如地通过枢轴支持在基体一端的结构。这样一来,可以任意选择固定基体后打开盖板和与此相反的固定盖板打开基体这二种操作中任意一种,这也能起到提高使用时的方便感的作用。
对于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其他一些特征及效果,参照下面对实施例的说明可以进一步地加以了解。
(2)插件型电子仪器
本发明所叙述的“使用连接器的插件型电子仪器”是指设置了上述的连接器以及用于固定上述连接器的基体的凹进部的调制解调器等插件。
这样构成的电子仪器中,连接器构成了插件的一部分。另外,由于使用了上面描述的那些连接器,可以发挥出它们各自的作用。连接器的厚度被设在插件的厚度之内,因此容易保持插件的可携带性。而且,本发明的这种插件既薄又便于携带,所以能够无障碍地与组合插头等相匹配插头进行连接。另外,由于无需使适配器,没有必要确保安放适配器的地方。这一点就能提高空间利用率。而且,只用一只手使用适配器连接器就能打开连接器的盖板,之后将适配器连接器直接插入连接器中就能实现连接,使用时尤感方便。
在具有上述构成的电子仪器中,如果基体的高度与调制解调卡等插件的高度一致而且上述的基体收容且保持在上述插件上形成的凹进部分中,该基体的另一端露出插件的端面的话,就能在盖板关闭的非使用期间使连接器的上、下表面与插件的上、下表面平齐,从而具有插件的可携带性不因连接器而受到损害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使用连接器的另一种插件型电子仪器是在调制解调器等插件中设置以下部分:上述的连接器;形成在上述插件上的、上述连接器的基体在深度方向上进退自如地保持在其中的凹进部分;介于上述基体与上述插件之间的、将基体自上述凹进部分推向凸出方向的推用弹簧体;设在基体一端、并且在基体与盖板的枢轴部分向上述凹进部分的外部凸出时碰上插件上的凹进部分的入口开口部分的横切方向上突出的凸片,从而防止基体凹部分拔出的第一啮合体;介于盖板和基体之间、用于将盖推向开启方向的开启弹簧体;设在盖板上、在盖板与上述的基体一起退进插件的凹进部分的过程中一边压紧插件侧的上述凸片一边滑动并且使盖板关闭的滑条部分;设在盖板上的、与上述凸片发生啮合以阻止基体从凹进部分凸出的第2啮合体;以及容许盖板向着基体的内部按下只够解除第2啮合提与插件一侧的上述凸片之间的啮合的幅度的空间。
在具有上述构成的电子仪器中,在基体退进插件上的凹进部分内的状态下用手指将插件按向基体内部时,第2啮合体与凸片之间的啮合被解除,在推出弹簧的力的作用下基体与盖板一起从插件的凹进部分弹出,直至第1啮合体碰到上述凸片。而且,盖板从上述凹进部分弹出时,上述凸片对盖体上的滑条部分的压紧作用不再发挥,盖板在开启弹簧的作用下开启,相匹配插头可以插入基体顶着弹出弹簧体的力推入上述凹进部分内时,在推入过程中滑条部分因为被上述凸片所压紧,故开启角度逐渐变小。基体被完全推入时,盖板因其滑条部分被上述凸片压紧而完全关闭。同时,第2啮合体滑过上述凸片后在开启弹簧的力的作用下回到与凸片发生啮合的位置。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插件型电子仪器的话,正象下面结合图31~图33将要描述的那样,基体或者盖板只在使用时从插件凸出,在不使用时它们能退到插件上的凹进部分中。因此,不会损害插件的可携带性。
在具有这种构成的插件型电子仪器中,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从端子部件延伸出来的滑动端子导出到基体一端的外侧,该滑动端子与配备在插件一侧的导电面保持住弹性接触。这样以来,由于从端子部件延伸出来的滑动端子与插件侧的导电面保持着弹性接触,没有必要再使用柔性配线板,这样就带来配线简化的好处。而且,非常适用于进退型连接器,即使基体从插件的凹进部分向外突出,端子部件也会通过滑动端子与插件侧的导电面保持着电气连接状态。
在发明中使用连接器的另一种插件型电子仪器是在调制解调卡等中装设上:将上述连接器的基体一端与上述插件上形成的凹进部分的内端以枢轴方式支撑起来并且与盖板的转动轴心平行的轴体;设在基体与插件之间的、允许上述基体以上述轴体为中心从上述凹进部分的一侧拔出、转动但不允许从另一侧拔出、转动的基体位置确定机构;以及设在盖板和插件之间的允许盖板以上述轴体为中心从上述凹进部分的一侧插件之间的、允许盖板以上述轴体为中心从上述凹进部分的一侧拔出、转动而不允许从另一侧拔出、转动的盖板位置确定机构。
采用这种构成的插件型电子仪器的话,将基体从插件上的凹进部分的一侧拔出并转动时,盖板将被盖板位置确定机构保持在上述的凹进部分中,而从上述凹进部分的另一侧拔出并且装动盖板时,基体将被基体位置确定机构保持在上述凹进部分中。因此,基体和盖板不会被同时向同方向拔出并且转动。而且,根据本发明,基体打开时把基体从凹进部分的拔出方向与盖板打开时把盖板从凹进部分拔出的方向互相相反,因此可以利用插件上表面一侧的空间或者下表面一侧的空间将相匹配的连接器连接上。这样,即使个人计算机上并排设置了上、下两层扩展槽,也可以在这二个扩展槽中都插入插件进行使用。
(3)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
本发明的使用连接器的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是指含有个人计算机的那类设备。
本发明中的另一种利用连接器的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是指在个人计算机构成的仪器中设置有:具有配备有许多操作键的基底部分及显示画面并且具备相对于上述基底部分可以开闭的盖板部分的个人计算机,以及安装在上述基底部分上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另一种使用连接器的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是由个人计算机构成的电子仪器,它具备:配备有大量操作键的基底部分及显示画面并且具备相对于上述基底部分可以开闭的盖板部分的个人计算机;上述盖板上设置的凹进部分;基体嵌入上述凹进部分而实现固定的上述连接器。
在以上这些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中,连接器构成了插件、个人计算机的基座部分或者盖板的一部分。因此,连接器的安装位置可以无限制地来选定。特别是,在连接器设在其盖板上的凹进部分中的个人计算机而言,连接器在不使用时构成了盖板的一部分,因此该连接器从盖板上凸出也不会造成障碍。而且,连接器本身还能发挥所具有的上述作用。
以上所述的连接器以及使用连接器的电子仪器的特征和作用、效果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说明将变得更明了。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1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插件型电子仪器的第1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插件型电子仪器的第2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插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的第1实施例处于非使用状态时的外观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的第1实施例处于使用状态时的外观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的第2实施例处于非使用状态时的外观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的第2实施例处于使用状态时的外观图。
图9是表示图3的插件剖开之后的主要部分的部分平面图。
图10是表示图2或图3中的插件上安装的连接器的盖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图2或图3中的插件上安装的连接器的盖板处于开启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图2或图3中所示的插件上安装的连接器的盖板处于开启状态时的概略性纵断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图2或图3中所示的插件上安装的连接器中有相匹配的连接器插入时的概略性的纵断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图2或图3中所示的插件上安装的连接器中有相匹配的连接器纵断剖视图。
图14是利用组合插头打开连接器的盖板这一动作的说明图。
图15是利用组合插头打开盖板的连接器中插入了组合插头,处于连接状态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插件型电子仪器的第3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17是表示图16的插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18是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的第3实施例处于非使用状态时的外观图。
图19是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的第3实施例处于使用状态时的外观图。
图20是表示图16中所示插件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21是剖开之后表示图16中所示插件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22是装入图16所示插件中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23是装入插件中的连接器的作用说明图。
图24是装入插件中的连接器的作用说明图。
图25是装入插件中的连接器的作用说明图。
图26是用来说明第1实施例的连接器作为可以两面的连接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连接器的第2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28是表示插件型电子仪器的第4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9是表示图28的插件的连接器安装状态的说明图。
图30是表示图28中所示插件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图31是表示图28中的插件中装入的连接器在其基体及盖板均处于关闭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32是表示图28中所示的插件中插入的连接器在其盖板处于开启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33是图28中所示的插件中装入的连接器在其盖板处于开启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34是第4实施例插件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35是第4实施例插件的另一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36是组合插头的概略斜视图。
图37是现有的组合插座的说明图。
图38是使用适配器的常规连接方式的说明图。
图39是现有的插件使用状态说明图。
图40是现有的其他使用状态说明图。
图41是现有的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42是表示图4所示的插座的使用状态剖面图。
图43是表示具有二层扩展槽的个人计算机及现有的插件等的说明图。
图44是表示现有的连接方式中组合插头与插入扩展槽中的插件的电缆相互干扰时的说明图。
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连接器A。图中,1为连接器A的基体,2为连接器A的盖板,它们分别由具有电器绝缘特性的合成树脂整体成型。基体1被制成上方看开口部分1的薄箱形。基体1的内部具有呈V字形槽形面的接受面12。该V字形接受面12由一侧的呈倾斜面的支持面12a与另一侧的也呈倾斜面的相对面12b以直角相连而形成。
正如图12及图13中所示出的那样,上述的支持面12a设在侧壁部分3上。而且,自基体1的内部的一侧(图中右侧)向另一侧(图中左侧)延伸的端子部件3的前端31插入到上述侧壁部分3上形成的凹部13a中。端子部件3自身具有弹性,其前端部31被上述凹部13a的边缘3b所挡住。该端子部件3的前端31的近处被弯曲成山梁形。本连接器A中配备了二根端子部件3,这二根端子部件3之间设置了隔板14。另外,端子部件3从基体1的一侧向外引出,构成连接端子32。
如图1所示,侧壁部分13设在自基体1的另一侧稍稍靠里的位置上。这样,在基体另一侧的边缘中间部分形成了一个凹入部分15。另外,基体1两侧的侧壁16、16与上述的端壁卟吩3之间分别设置了一个中间壁部分17、17。此外,在基体1的一端,自侧壁16、16向内突出地设置了轴19、19。与此相对,在基体1的另一端部,自中间壁部分7、17向着侧壁16、16方向突出地设置了轴18、18。图1中只表示出了一侧的轴19。
盖板2两侧的侧壁21、21的一端分别具有一个圆孔22、22,该圆孔22、22嵌入上述的轴19、19中,可使盖板2开闭旋转自如地以枢轴形式支持在基体1的一端。另外,盖板2的上述侧壁21、21的一部分上设有三角形的厚壁23、23。与此相对,上述基体1的中间壁部分7、17上也设有V字形的盖板接受部分4a、24a,用于在盖体2处于关闭状态期间收容厚壁部分23、23并且将其托住。而且,在盖体2关闭、厚壁部分23、23与盖板接受部分24a、24a相接触的状态下,盖体2被收容在基体1的开口部分11中,而且盖板2的表面与基体1中的上述开口部分11周面的端面相平齐。
4为连杆,在长度方向上有一长孔41,该连杆4的一端设有圆孔42,该圆孔42嵌入基体1的上述轴18上,使连杆4的一端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基体1的另一端。上述长孔41滑动自如地嵌如了自盖板2的厚壁部分23突出的、具有一个鳄部25的突起物24。从图11可以看出,盖板2处于开启位置时,突起物24处于连杆4的一端并且与到达长孔41的边缘部分,从而限定了盖板2的开启位置。这样,借助于连杆4和突起物24,可以构成对盖板2相对于基体1的开启角度进行限制的开启角度限制结构。而且,以图12及图13中可以看出,基体1一侧的接受面上所具有的支持面12a相对于开启位置的盖板2的里表面26大致互相平行。
如图1、12及13示,盖体2的另一端的侧面以一定间隔设置了一对防拔突起物27、27,用于在拔出作为相匹配的连接器使用的、如图36所示的插头100时使用,其详细构造将在下面评述。
在图36所示的插头100中,突出部分120的横向宽度比上述基体1中的凹入部分15(图1、图12及图13)的宽度略小一些。换言之,凹入部分15的宽度比突出部分120的横向宽度还稍宽一些。而且,上述的盖板2上还备有在处于关闭位置时向上述凹部15的相对位置突出的突出部28。
图2中示出了插件型电子仪器的第1实施例,图3中则示出了插件型电子仪器的第2实施例。
图2及图3中示出的插件均使用了图1中的连接器A。其中,图3中的插件C的一个端面上露出了与耳戴式机或耳塞式耳机的插头相连的插座31的插孔31,通过电缆按有多极连接器MC,另外其表面上还设有喇叭或麦克风用的音孔SH、MH。
在图2或图3所示的插件C中,连接器A被收容并且保持在插件C的一端形成的凹进部分C1中。下面参照图1及图9作具体说明。将设在连接器A的基体1的侧壁16、16上的长凸条10、10插入形成在上述凹进部分C1的两个侧壁面上的长槽C2、C2中,从而被收容、保持在凹进部分C1中。另外,10a、10a是防止拔出用的爪体。
从图10至图13等附图可以看出,箱形基体1的高度与插件C的厚度一致。因此,在盖板2关闭时的非使用期间,连接器A的上、下表面与插件C的上、下表面平齐,盖板2关闭时连接器A构成了插件C的一部分。另外,由于连接器A在不使用时不会从插件C的上、下表面突出,因此不会破坏插件C的可携带性。
图2及图3中所示的插件C的作用说明如下。
如图9、图10等附图所示的那样,盖板2关闭时,基体1上的开口部分11由盖板2所堵塞,端子部分3也由盖体2所覆盖住,故而能防止人体触及端子部件3以及尘埃付着在端子部件3上。这样,在处理高电压等场合时会减少触电的危险,而且也不会造成使用时端子部件3被尘埃所沾污而引起接触不良的情况。
在上述的连接器A中,扳起处于关闭位置的盖板2的一端使之以轴19为中心转动时,突起物24在连杆4上的长孔中一边移动,连杆4就一边以轴18为中心转动。突起物24被长孔41中的边缘部分阻挡住时,盖板2的开启角度就受到限制。此时,用手握住组合插头100,象图14中所示的那样把其突出部分120插入基体1上的凹入部分15中,再用该突出部分120向图中的箭头方向扳起盖板2上的突出部分28。再象图15中所示的那样,将组合插头100直接插入接受面12与盖板2之间的收容空间中,该组合插头100由接受面12所接受并且将其阻挡住(参照图1)。与此同时,组合插头100插入时弯臂部分130会向靠近连接器本体110的方向发生弯曲,止挡部分140、140会滑过盖板2上的防拔突起物27、27,随着弯臂130的恢复变形与防拔突起物27、27相啮合,从而阻止组合插头100被拔出。要使插头100连接器A脱离时,使弯臂部分130向靠近连接器本体110的方向变形,使止挡部分140、140与防拔突出物27、27分离,再将组合插头100拔出。上述的防拔突起物27、27与接受面12所接受并且挡住的插头100上的止挡部分140啮合之后防止该插头100被拔出,因此,该防拔突起物27、27也是止挡机构的组成部分。
接受面12接受并且阻挡住组合插头100时,组合插头100由于防拔突起物27、27的作用而被防止拔出,并由接受面12与盖板12夹住,故能得到安定的使用状态。由于这一作用以及不使用时基体1的开口部11被盖板2盖住使得灰尘不会付着在端子部件3上这一事实,使用时插头100的端子150与端子部件3之间可以实现高度可靠的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开启时,一对连杆4、4横跨在盖板2和基体1之间成为架设状态。故在使用时,连杆4、4能起到从两侧支挂着插头100使之安定妆且提高基体1与盖板2之间的结合强度的作用。
如图4所示,可以将插件C插入设在个人计算机PC的基底部分410的侧面上的扩展槽S中,再把组合插头100连接到该插件C上的连接器A中。图中的插件C是属于插入扩展槽中的插件C上的连接器安装部分是从扩展槽S突出的这一类型。
图5及图6示出了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的第1实施例。该电子仪器是一台个人计算机PC。该个人计算机PC具备排列着许多操作键411…的基底部分410和显示画面412,以及相对于上述基底部分410可以开闭的盖板部分413。在这种个人计算机PC中,连接器A装在上述的基底部分410上。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是装在基底410左侧外的角部,但也可以自由地安装在基底410的其他地方。在图7和图8所示的个人计算机PC中,连接器A的基座部分1是通过嵌入其盖板部分413形成的凹进部分414中而安装的,装在盖板413上其他地方也是可以的。这样一来,不使用时连接器A构成盖板413的一部分,而且对连接器A的安装位置几乎没有限制。另外,在不使用时连接器A的盖板2处于关闭状态时,其盖板2的表面与盖板部分413的表面平齐。
图1b示出了插件型电子仪器的第3实施例(以后将进行描述),而图18及图19则示出了个人计算机型电子仪器的第3实施例(以后将进行描述)。
正如图20-图23中所示的那样,在连接器A中,基底部分1的一端具有弹簧承受突出部分5、5。该弹簧承受突出部分5、5与深深地凹进插件C中的凹进部分C1(该实施例的凹进部C1具有底面)的端壁面之间设有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圈簧构成的推出用弹性体51、51。基体1的壁16、16上设置的凸条10、10对着上述弹性体滑动自如地嵌入到上述凹进部分C1上的槽C2中。由于采用这一构成,基体1在深入方向(图31中以符号D表示)进退自如地保持在插件C的凹进部分C1中,而且由于推出弹簧51、51的力而从凹进部C1推向平时的突出方向。
在盖板2上,设在基体1的一端的轴19、19转动自如地嵌入侧壁21、21的一端上的园孔22、22中。而且,如图21-25所示,在盖板2与基体1之间放入了用于将盖板1推向开启方向的开启弹簧体52、52,由于该开启弹簧体52、52的力的作用,盖板1总是被推向开启方向。该开启弹簧体52、52可以用圈簧来构成。
如图20所示,插件C中的凹进部C1的入口凹进部分(插件C的端面上形成凹进部分C1的地方的缺口)C3的两侧,在插件C的表面上横切其入口开口部分C3的方向上有突片C4、C4呈对向状态突出。而且,盖板2的上板29运动自在地嵌合在这二块突片C4、C4之间。
上述的弹簧承受突出部分5、5上设有第1啮合体54、54。另外,在盖板2的上板29的两侧呈阶梯状凸出的滑道20、20上还设有第2啮合体55、55。此时,当基体1自插件C的凹进部分C1滑出时,第1啮合体54、54碰上上述的突出片C4、C4,起到防止基体1从凹进部分C1拔下的作用。因此,第1啮合体54、54的高度应该是能使它与上述突出片与上述突出片C4、C4啮合的高度。另外,第2啮合体55、55在基体1从上述凹进部分C1退出时与上述突出片C4、C4啮合,起到阻止上述的基体1从凹进部分C1凸出的作用。因此,第2啮合体55、55象图24中所示的那样具备:当基体1自凸出位置进入凹进与上述的凸片C4、C4相啮合的啮合面55a、55a以及使基体1在自凸出位置退进凹进部C1的过程中滑过凸片C4、C4的斜面55b、55b。
在盖板2和基体1一起从突出位置退进插件C的凹进部分C1的过程中,上述的滑条部分20、20借助于插件侧的上述凸片C4、C4一边反抗着开启弹簧52、52的力一边滑动。这样,随着滑条部分20、20一边由凸片C4、C4压缩着一边滑动,盖板2开始关闭,其开启角度徐徐缩小。
基体1与盖板2的关系是盖板2可以按入基体1的内部。亦即,盖板2具有以轴19为中心从其关闭位置进一步向基体1体内稍稍嵌入一些的动作余量。将盖板2这样按入以后,可以解除上述凸片C4、C4相对于第2啮合体55、55的啮合。
自基体1中设置的端子部件3(参照图1、图12和图13)延伸出滑动端子35。如图21至25所示的那样,上述滑动端子35引出到基体1的一端之外。而且,该滑动端子35与插件C上的凹进部C1的底面上配备的导电面总是保持着弹性连接状态。
连接器A的其他构成与已经通过图1等图描述过的第1实施例的连接器一样。例如,基体1呈薄的箱形,其内部具有呈V字形槽形面的接受面12及端子部件3这一点、基体1的另一端的边缘中间部分形成有凹进部分15这一点、由连杆4的突起物24构成限制盖体2相对于基体1的开启角度的开启位置限制机构这一点、以及盖板2具有防止插头100被拔出的功能这一点等等,都与通过图1等图已经说明过的连接器一样。因此,本实施例中打开盖体2接入相匹配的连接器即接头100以后的状态,也是与图13相对应的状态。
下面参照图22-图25说明其作用。图22-图25是图16沿X-X线的部分剖面图中种种状态的说明图。由于剖视的缘故,片C4用剖面形式来表示。
在基体1被推至插件C上的凹进部分C1中的状态下,如图22所示,盖板2上的滑条部分20、20被凹进部分C1中的凸片C4、C4所压住,因此即使开启弹簧体52的力加到了盖板2上,盖板2依旧闭合。另外,由于第2啮合体55啮合在上述凸片C4、C4上,基体1即使被推出弹簧51在凸出方向上推紧,也还是保持在凹进部分C1中。
如图23所示,用指尖F将盖板2向着箭头F1的方向按入基体1的内部中时,第2啮合体相对于突片C4的啮合被解除,在推出弹簧体51的力的作用下,基体1与盖板2一起从凹出部分C1弹出(凸出)。图24表示基体1自凹进部分C1弹出途中的情形。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在弹出过程中,盖体2上的滑条部分20是在被上述凸片C4、C4压紧的状态下滑动的,盖体2并不开启。当第1啮合体54象图25所示的那样碰上上述凸片C4时,基体1的弹出立即停止。而且上述凸片C4相对于盖板2上的滑条部分20的压紧作用不再发挥,因此在开启弹簧体52的力的作用下盖板2开启。把盖板2这样打开之后,就能在与图13说明的状态相同的状态下插入组合插头100,实现连接。
另外,当顶着推出弹簧体51的力将基体1推入凹进部C1中时,盖板2上的滑条部分20在推入过程中被上述凸片C4所压紧,开启角度逐渐变小,当基体1完全退进时,盖板2上的滑条部分20被上述凸片C4压紧,使盖板2完全闭合。同时,第2啮合体55在滑过上述凸片C4之后,在开启弹簧52的力的作用下回到与凸片C4啮合的位置并且与凸片C4啮合。在本实施例中,基体1即使相对于插件C的凹进部分C1作、退动作,滑动端子35也与导电面D保持着弹性接触。
连接器A的其他构成及作用与根据图1等附图已经叙述的第1实施例中的连接器A相同。如通过盖板2防止人体接触端子部件3以及防止尘埃付着在端子部件3上的作用、连杆4限制盖板2的开启角度的作用、使用时连杆4从两侧支持住插头100使之安全从而起到提高基体1和盖板2之间的结合强度的作用等等与连接器A的第1实施例中已经说明的作用相同。
从图16可以看出,在不使用期间连接器A的上表面与插件C的表面平齐,在盖板2关闭期间连接器A构成插件C的一部分。
如图17所示,插件C可以插入个人计算机PC的基体410的侧面上设置的扩展槽S中,再将插头100连接到从插件C凸出的连接器A中。如该图所示,插件C中的连接器A是进退式的,插件C的整体做也能插入扩展槽S中的形式也是可以的。
图18和图19中所示的个人计算机PC具备基座部分410以及显示画面412,而且还具备对于上述基座部分410可以开闭的盖板413,上述的连接器A就安装在上述基座部分410上。在本实施例中,按下弹出按钮415时,连接器A的盖板2被向基体1的内部按入,第2啮合体55相对于突片C4的啮合作用被解除,基体1在推出弹簧51的作用下与盖板2一起从凹进部C1弹出。其中,图18示出了其非使用状态,而图19示出了它的使用状态。
但是,个人计算机等电子仪器中有时也会象图43中所示的那样装有比较靠近的上、下二层的、供调制解调插件等插入的扩展槽S1、S2。在扩展槽S1、S2这样配置时,再象上述的第1或第2实施例那样将连接器A的基体1固定在插件C中以及象第3实施例的插件C(参照图16)那样将盖板2相对于基体1开闭的话,由于使用时盖板2的凸出方向只是由盖板2的表面侧边所确定,因此当(比方说)上层的扩展槽S2中插入了上述插件C时下层扩展槽S1中插入的插件C及电缆300有时会造成麻烦。另外,扩展槽的配置因个人计算机的种类不同而有多种多样,有时还要求插头从插件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哪一面都可以插入,而第1实施例及第2、第3实施例则处理不了这样的要求。
作为处理这种要求的对策,我们考虑在第1实施例的连接器A中,将基体1安装成相对于插件C的凹进部C1能向其里侧转动,从而使盖板2能在基体1收容在凹进部分C1内的状态下向插件C的表面一侧开启,或者使基体1在盖板2收容在凹进部分C中的状态下向插件C的底表面侧开启。然而,如果把连接器A以这种方式安装在凹进部分C1中的话,象(比方说)图26中所示的那样在盖板2收容在凹进部分C1中的状态下将基体1向插件C的底表面一侧开启时,连杆4会向插件C的上表面一侧凸出,不能成为满足上述要求的解决方法。
图27中所示的第2实施例的连接器A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开发的,下面参照图27-图35说明连接器A的第2实施例以及使用这种连接器A的插件型电子仪器的第4实施例。
如图27-图29所示,基体1在其一端的两侧的每个侧壁16上都设有轴体6,该轴体6被嵌入插件C的凹进部分C1的内端上设置的轴孔61中,使基体1的一端以枢轴方式支持在插件C上。上述轴6的轴心与装在基体1上的盖板的转动轴心亦即轴19的轴心一致。另外,基体1与盖板2的安装结构与第1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基体1的另一端设有朝侧向凸出的第1凸片62。对应于该第1凸片62,在插件C的凹进部分C1上形成有如图29和30所示的第1啮合部63。另外,盖板2上也设有向侧向凸出的第2凸片64,对应于该第2凸片64,基体1的侧壁16上设有啮合缺口64。插件C的凹进部分C1中还设有第2啮合凹部6b(参照图30)。以上所述的基体1一侧的第1凸片62和与此对应的插件C一侧的第一啮合凹部63在基体1和插件C之间构成了一种基体位置确定机构。该基体位置确定机构虽然允许上述的基体1以上述的轴6为中心从凹进部分C1的下表面侧拔出或者转动,但是不允许从其上表面一侧拔出或者转动。另外,盖板2一侧的第2凸片64与插件C一侧的第2啮合缺口66在盖板2和插件C之间构成了一种盖板位置确定机构。该盖板位置确定机构虽允许盖板2以上述的轴6(或者轴19)为中心从上述凹进部分C1的表面侧拔出,转动,但不允许其从内表面一侧拔出、转动。
盖板2与基体1之间通过连杆7、7来互相连结。连杆7的一端设有圆孔72,该圆孔72嵌入盖板2上的厚壁部分23上突出的轴71上。设在连杆7的另一端的突出物73移动自如地嵌入并且保持在基体1的侧壁16上开设的长孔形导槽74中。导槽74在侧壁16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盖板2处于开启位置时,上述突出物73如图32所示的那样碰到上述导槽74的边缘部分,限制了盖板2的开启位置。因此,上述连杆7与上述突起物73及导槽74一起构成了开启位置限制机构。
连接器A的其他构造与通过图1等附图已经说明过的第1实施例的构造相同。如基体为薄箱形、其内部设有V字槽形面构成的接受面12及端子部件3这一点、盖板2上具有插头防拔功能这一点等均与第1实施例中已经说明的构造相同。因此,在第3实施例中打开盖板2插入相匹配的连接器即接头100后的状态即为图13中所示的状态。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
当盖板2处于关闭状态时,盖板2的上表面及基底1的下表面象图28和图29所示的那样与插件C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平齐,连接器A构成插件C的一部分。
使用中要求从插件C的表面一侧将插头100插入时,就象图32中所示的那样打开盖板2。把盖板2拉起时,盖板2的第2凸片64从插件C上的第2啮合凹部66拔出而实现无阻碍地转动。而在基体1中,其第1凸片62由会挂住插件C上的第1啮合凹部63,故不会发生盖板2与基体1一起向凹进部分C的表面一侧凸起的情况。相反,当需要从插件C的内表面一侧插入插头100时,使基体1象图33中所示的那样向插件的内表面一侧凸出。当把盖板2向下扳起时,基体1的第1凸处62能从插件C的第1啮合凹部63拔出而实现无阻碍的转动,而盖板2上的第2凸片64由于会被插件C上的第2啮合凹部66挡住,故不会发生盖板2与与基体1一起朝凹进部分C1的里面一侧凸起的情况。
这样,在设有上、下二层扩展槽的个人计算机中,如果象图34所示的那样在上层的扩展槽中插入与SCSI电缆300相连的插件C’,将插入下层扩展槽中的插件C中的连接器A的基体1向下扳开,再插入插头100的话,上述的SCSI电缆300就不会成为障碍。与此相反,如果象图35中所示的那样,在下层的扩展槽中插入与SCSI电缆300相连的插件C’,再把插入上层扩展槽中的插件C的连接器A的盖板2向上扳起,再插入插头100的话,上述的电缆300就不会成为障碍。
其他一些作用与上面叙述的各实施例的作用相同。例如用盖板2阻止人体接触端子部件3以及防止尘埃付着在端子部件3上的作用、连杆7限制盖板2的开启角度的作用,以及使用的连杆7支撑在插头100的两侧使之安定并且起到提高基体1与盖板2之间的结合强度的作用等等,都与第1实施例中所说的作用相同。
下面列举本发明的其他一些理想的实施例。
(1)正如表示,连接器A的第1实施例的图3-图5以及表示插件型电子仪器的第1及第2实施例的图9-图11等所示的那样,在盖板2的侧壁21上设有呈球面的凸出部分81,开闭盖板2时该凸出部分81滑过连杆81,相对于连杆4上的长孔41作进、退运动。随着盖板2的开闭,凸出部分81滑过连杆4时的感觉会传到手上,那便是开闭盖板2的振动感,使用起来的方便感得到提高。
(2)正如表示连接器A的第2实施例及插件型电子仪器的第4实例的图29及图30所示的那样,基体1的侧壁16、16上设有呈球面的凸出部分82、82,与此相对应,插件C的凹进部分C1的壁上设有制品82a、82a。此外,在第2凸片64上设有呈球面的凸出部分83a。这样一来,基体1相对于盖板2开闭时凸出部分82、82进出缺口82a、82a时的冲击会以颤动感的形式传到手上。另外,将盖板2相对于基体1开闭时凸出部分83进出缺口83a时的冲击也会以颤动感的形式传到手上,这会在开闭基体1及盖板2时形成颤动感,从而提高使用起来的方便感。
(3)连接器A的第2实施例中所叙述的连杆7可以代替第1实施例中的连杆4。此时,基体1的侧壁16上有必要设置导槽。
(4)如表示插件型电子仪器的第4实施例的图31-图33等附图所示的那样,弹性配线板9与连接端子32相连,从而可以吸收基体1的开闭冲击。
(5)图36中所示的组合插头100以外的长方形连接器也可以用作与之匹配的连接器。

Claims (27)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上面设有开口部分的基体,以及开启、关闭上述基体上的开口部分的盖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的基体;
设在基体中、用于接受并且挡住长方体形的相匹配连接器的接受面;设在基体中、并且与由上述接受面所接受并且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的端子实现弹性接触的端子部件;
上述的盖板,该盖板开闭转动自如地被以枢轴方式支持在上述基体的一侧;该盖板开启时,在该盖板和上述基体的接受面之间形成一个容纳相匹配的连接器的收容空间;所述的相匹配的连接器由上述的接受面所接受并且抵住,并且被夹持在上述盖板和上述接受面之间;
与被上述接受面所接受且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的啮合部件发生啮合从而防止该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被拔出的啮合机构;以及
限制盖板相对于基体的开启角度的开启位置限制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基体和盖板分别由具有电气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整体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将长度方向具有长孔的连杆的一端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基体的另一端部,并且使设在盖板侧面上的突起物移动自如地嵌入并且保持在上述长孔中;盖板处于开启位置时,上述突起物到达上述连杆的另一端部,碰上该长孔的边缘,对盖板的开启位置构成制约;上述的连杆和突起物构成了一个开启位置限制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连杆一端以可绕与盖板的转动轴心平行的轴心自如地转动的方式装在盖板上,收容在基底内的上述杆连的另一端上设有突起物,该突起物设在基体的侧壁上,且移动自如地嵌入并且保持在该侧壁的长度方向上的细长导槽中;盖板处于开启位置时,上述突起物碰到上述导槽的边缘部分,从而会限制盖板的开启位置;上述的连杆、突起物及导槽构成了一个开启位置限制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电连接器把具有下列构造的组合插头作为相匹配连接器:长方体形的连接器本体;横跨该连接器本体的前端向外突出的凸出部分;自该凸出部分沿着连接器的本体向其后端部一侧延伸的、且具备弹性的弯臂部分;和设在该弯臂部分两侧的台阶状的啮合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在盖板的内表面侧设有将相匹配连接器插入处于开启位置的盖板和基体的接受面之间的收容空间时,按下上述啮合部使上述弯臂部分向连接器本体方向变形以后弯臂部分恢复形变时与上述啮合部发生啮合的防拔突起物,该防拔突起物构成了一种啮合定位机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基体的另一端部的边缘中部设置有比相匹配连接器的突出部分的横向宽度还宽的凹进部分,在盖体上则设置有处于关闭位置时向上述凹进部分的相对位置突出的凸片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接受面由支持着长方体形的相匹配连接器的下表面的支持面与支持着相匹配连接器电连接器的前表面的正面形成的V字形槽形面所构成,上述的支持面设置在自基体的另一端稍稍靠里的端壁部分上,凹进部分与该端壁部的端面相接触。
9.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基体上设置有能收容处于关闭位置的盖板的开口部分以及与关闭时的盖板相碰且限制盖板的表面的位置,使之与基体上上述开口部分周围的端面平齐的盖板接受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盖板接受部分在基体两侧的侧壁内侧分别设置的中间壁上呈V字形设置,盖板的部分侧壁上设有在盖板关闭时与上述的盖板接受部相接触的三角形厚壁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接受面由支持着长方体形的相匹配连接器的下表面的支持面和支持着相匹配连接器的前表面的正面直角相连构成的V字形槽形面所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接受面中的支持面被设置成和处于开启位置的盖板与相匹配连接器相对的内表面大致平行。
13.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接受面中的支持面被设置在从基体的另一端稍稍靠里的端壁部分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端子部件在基体的内部从其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同时,其前端部分插入到端壁内形成的凹部中,并且依靠端子部件自身的弹性定位于上述凹部的边缘上。
15.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的盖板的侧壁上设有呈球面的凸出部分,开闭上述盖板时,该凸出部分滑过连杆,并相对于该连杆上长孔作进退运动。
16.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盖板以枢轴方式支撑在基体的一侧,并能自如地作相对开、闭、转动等运动。
17.一种使用电连接器的电子仪器,具有调制解调卡等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和设置在上述插件上的,用于固定上述电连接器的基体的凹进部分。
18.如权利要求17所记载的电子仪器,其中所述的基体的高度与调制解调卡等插件的厚度相同,而且该基体被收容在上述插件上的凹进部分中,该基体的另一端露出插件的端面。
19.一种使用电连接器的电子仪器,具有:调制解调卡等构成的插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如权利要求16中所记载的电连接器,以及设置在上述插件上用来以枢轴方式支撑上述电连接器的基体的凹进部分。
20.一种使用电连接器的电子仪器,由包括个人计算机在内的设备构成,该电子仪器包括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上面设有开口部分的基体,以及开启、关闭上述基体上的开口部分的盖板,
其特征在于上述电连接器包括:
上述的基体;
设在基体中、用于接受并且挡住长方体形的相匹配连接器的接受面;设在基体中、并且与由上述接受面所接受并且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的端子实现弹性接触的端子部件;
上述的盖板,该盖板开闭转动自如地被以枢轴方式支持在上述基体的一侧;该盖板开启时,在该盖板和上述基体的接受面之间形成一个容纳相匹配的连接器的收容空间;所述被夹持在上述盖板和上述接受面之间;
与被上述接受面所接受且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的啮合部件发生啮合从而防止该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被拔出的啮合机构;以及
限制盖板相对于基体的开启角度的开启位置限制机构。
21.一种使用电连接器的电子仪器,它由包括个人计算机在内的设备所构成,
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上面设有开口部分的基体,以及开启、关闭上述基体上的开口部分的盖板,
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上述的基体;
设在基体中、用于接受并且挡住长方体形的相匹配连接器的接受面;设在基体中、并且与由上述接受面所接受并且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的端子实现弹性接触的端子部件;
上述的盖板,该盖板开闭转动自如地被以枢轴方式支持在上述基体的一侧;该盖板开启时,在该盖板和上述基体的接受面之间形成一个容纳相匹配的连接器的收容空间;所述的相匹配的连接器由上述的接受面所接受并且抵住,并且被夹持在上述盖板和上述接受面之间;
与被上述接受面所接受且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的啮合部件发生啮合从而防止该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被拔出的啮合机构;以及
限制盖板相对于基体的开启角度的开启位置限制机构。
22.一种使用电连接器的电子仪器,它由个人计算机在内的设备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排列着许多操作键的基座部分和显示画面,并且具有相对于上述基座部分能够开闭的盖板的个人计算机;以及装在上述基座部分上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个上面设有开口部分的基体,
设在基体中、用于接受并且挡住长方体形的相匹配连接器的接受面;
设在基体中、并且与由上述接受面所接受并且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的端子实现弹性接触的端子部件;
上述的盖板,用于开启、关闭上述基体上的开口部分,该盖板开闭转动自如地被以枢轴方式支持在上述基体的一侧;该盖板开启时,在该盖板和上述基体的接受面之间形成一个容纳相匹配的连接器的收容空间;所述的相匹配的连接器由上述的接受面所接受并且抵住,并且被夹持在上述盖板和上述接受面之间;
与被上述接受面所接受且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的啮合部件发生啮合从而防止该挡住的相匹配连接器被拔出的啮合机构;以及
限制盖板相对于基体的开启角度的开启位置限制机构。
23.一种使用电连接器的电子仪器,它由个人计算机在内的机器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排列着许多操作键的基座部分和显示画面,并且具有相对于上述基座部分能够开闭的盖板的个人计算机;设在上述盖板上的凹进部分;以及将其基体嵌入该凹进部分中的、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那种电连接器。
24.一种使用电连接器的电子仪器,它由调制解调卡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电连接器;形成在上述插件上与上述电连接器的基体在深度方向上进退自如地保持在其中凹进部分;介于上述基体与上述插件之间的、将基体自上述凹进部分推向凸出方向的推用弹簧体;设在基体一端、并且在基体与盖板的枢轴部分向上述凹进部分的外部凸出时碰上插件上的凹进部分的入口开口部分的横切方向上突出的凸片,从而防止基体从凹进部分拔出的第1啮合体;介于盖板和基体之间、用于将盖板推向开启方向的开启弹簧体;设在盖板上、在盖板与上述的基体一起退进插件的凹进部分的过程中一边压紧插件侧的上述凸片一边滑动并且使盖板关闭的滑条部分;设在盖板上的、与上述凸片发生啮合以阻止基体从凹进部分凸出的第2啮合体;以及容许盖板向着基体的内部按下只够解除第2啮合体与插件一侧的上述凸片之间啮合的幅度的空间。
25.如权利要求24所记载的使用电连接器的电子仪器,其中,从端子部件整体地延伸出来的滑动端子引导至基体一端的外部,该滑动端子与设置在插件一侧的导电面保持着弹性连接。
26.一种使用电连接器的电子仪器,它由调制解调卡等插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连接器的基体一端与上述插件上形成的凹进部分的内端以枢轴方式支撑起来并且与盖板的转动轴心平行的轴体;设在基体与插件之间的、允许上述基体以上述轴体为中心从上述凹进部分的一侧拔出、转动但不允许从另一侧拔出、转动的基体位置确定机构;以及设在盖板和插件之间的、允许盖板以上述轴体为中心从上述凹进部分的一侧拔出、转动而不允许从另一侧拔出、转动的盖板位置确定机构。
27.如权利要求26载使用电连接器的电子仪器,其中,在基体的侧壁上设有呈球面的凸出部分;与此相对应,在插件的凹进部分的壁面上设有凹部;盖体上的第2突片上设有呈球面的凸出部分;与此相对应,在插件的凹进部分的壁面上设有一个凹部。
CN95116996A 1994-11-14 1995-08-29 电连接器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电子仪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35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279510A JP2602786B2 (ja) 1994-11-14 1994-11-14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を利用した電子機器
JP279510/94 1994-11-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77A CN1123477A (zh) 1996-05-29
CN1045353C true CN1045353C (zh) 1999-09-29

Family

ID=17612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169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353C (zh) 1994-11-14 1995-08-29 电连接器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电子仪器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5679013A (zh)
JP (1) JP2602786B2 (zh)
KR (1) KR100225430B1 (zh)
CN (1) CN1045353C (zh)
DE (1) DE19540104C2 (zh)
FR (1) FR2726946B1 (zh)
GB (1) GB2295281B (zh)
HK (1) HK1000150A1 (zh)
MY (1) MY114281A (zh)
TW (1) TW2697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1824B1 (en) 1992-04-08 2003-05-13 3Com Corporation Media connector interface for electrical apparatus
US6099329A (en) * 1992-04-08 2000-08-08 3Com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coaxial jack
US5773332A (en) * 1993-11-12 1998-06-30 Xircom, Inc. Adaptable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US6773291B1 (en) 1993-11-12 2004-08-10 Intel Corporation Compliant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US7074061B1 (en) 1993-11-12 2006-07-11 Intel Corporation Versatile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US6005774A (en) * 1994-12-09 1999-12-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JP2708011B2 (ja) * 1995-05-18 1998-02-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機器
WO1998058425A1 (en) * 1997-06-16 1998-12-23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adapter for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card
US6012953A (en) 1997-08-05 2000-01-11 3Com Corporation Surface moun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US6183307B1 (en) * 1997-11-17 2001-02-06 Xircom, Inc. PC cards with integrated I/O communication receptacles
US5971777A (en) 1997-11-21 1999-10-26 3Com Corporation Breakaway physical/electrical media jack
US6000957A (en) * 1997-12-29 1999-12-14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PC card extendable interface
US6116927A (en) * 1998-03-02 2000-09-12 3Com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use between media connectors and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cards
US6102714A (en) * 1998-03-02 2000-08-15 3Com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s having dual biased contact pins
US6113409A (en) * 1998-10-05 2000-09-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ing apparatus for cartridge of learning device
US6159037A (en) * 1998-11-05 2000-12-12 3Com Corporation Illuminated connector
TW389006B (en) * 1998-11-20 2000-05-01 Hon Hai Prec Inductry Co Ltd Method of assembling electric device and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and product thereof
US6483698B1 (en) * 1998-11-27 2002-11-1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radle for supporting a PDA and simila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6198632B1 (en) 1998-11-30 2001-03-06 3Com Corporation Slim media jack
US6109934A (en) * 1998-11-30 2000-08-29 3Com Corporation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to a communications card
US6135786A (en) * 1998-11-30 2000-10-24 3Com Corporation Removable modular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to a communications card
US6120307A (en) * 1998-11-30 2000-09-19 3Com Corporation Modular connector with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6115256A (en) * 1998-12-04 2000-09-05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Card with retractable RJ jack
US6139368A (en) * 1998-12-21 2000-10-31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Filtered modular connector
US6217350B1 (en) 1999-02-01 2001-04-17 3Com Corporation Media jack adaptor and system
US6457992B2 (en) 1999-02-08 2002-10-01 3Com Corporation Visual feedback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6174205B1 (en) 1999-05-28 2001-01-16 3Com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ard extension and adapter port
GB2351187B (en) * 1999-06-07 2003-02-12 Richard White A fascia for a connector housing
US6193522B1 (en) * 1999-08-11 2001-02-27 Sheng-Hsin Liao Signal adaptation plug with rotatable connector
US6190186B1 (en) * 1999-08-11 2001-02-20 Sheng-Hsin Liao Signal adaptation plug
US6398564B1 (en) 1999-10-12 2002-06-04 3Com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for compact computer devices
US6224427B1 (en) * 1999-12-15 2001-05-01 Avaya Technology Corp. Modular jack having a plug-positioning member
GB9929821D0 (en) * 1999-12-17 2000-02-09 Drewnicki Richard Telephone adapter
JP2001201671A (ja) * 2000-01-20 2001-07-27 Hosiden Corp 光コネクタ
US6483712B1 (en) 2000-03-20 2002-11-19 3Com Corporation Illuminating electrical jack system
US6394850B1 (en) 2000-03-20 2002-05-28 David Oliphant Contact pin design for a modular jack
US6338656B1 (en) 2000-03-20 2002-01-15 3Com Corporation Modular jack for Type III PCMCIA cards
US6333860B1 (en) 2000-03-20 2001-12-25 3Com Corporation Emi shield with connector cover extension
US6325674B1 (en) 2000-03-20 2001-12-04 3Com Corporation Card edge connector for a modular jack
US6361357B1 (en) 2000-04-13 2002-03-26 3Com Corporation Remotely illuminated electronic connector for improving viewing of status indicators
US6375479B1 (en) 2000-08-31 2002-04-23 3Com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connector with an alignment mechanism for use with electronic devices
US6509876B1 (en) 2000-09-08 2003-01-21 3Com Corporation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398565B1 (en) 2000-10-12 2002-06-04 3Com Corporation Connector with an insulation shield
US6428347B1 (en) 2000-10-12 2002-08-06 3Com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mpression connection for retractable connectors
US6386922B1 (en) 2000-10-13 2002-05-14 3Com Corporation Low profile connector with extending latch mechanism
US6482019B1 (en) 2000-10-13 2002-11-19 3Com Corporation Retracting modular jack for portable appliance connections
US6439900B1 (en) 2000-10-13 2002-08-27 3Com Corporation Sliding connector interface with non-metallic contacts
US6456496B1 (en) 2000-10-30 2002-09-24 3Com Corporation Type III pccard system with full wall modular extendable RJ45/11 connector
US6542358B1 (en) 2000-10-31 2003-04-01 3Com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platform with wireless electrical interface
JP3562762B2 (ja) * 2000-12-27 2004-09-08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カード型デバイス用コネクタ
JP2002216911A (ja) * 2000-12-28 2002-08-02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コネク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US6650546B2 (en) 2001-02-27 2003-11-18 3Com Corporation Chip component assembly
US6447306B1 (en) 2001-02-28 2002-09-10 3Com Corporation PC card configuration
US6577500B2 (en) 2001-02-28 2003-06-10 3Com Corporation Wireless PC card
JP3814196B2 (ja) * 2001-12-04 2006-08-23 エフシーアイ アジア テクノロジー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シャッター付きコネクタ
JP2003203710A (ja) * 2002-01-09 2003-07-18 Sony Corp 防水仕様のモジュラージャック
US6674652B2 (en) 2002-01-29 2004-01-06 3Com Corporation Integrated shield wrap
JP3670622B2 (ja) * 2002-05-27 2005-07-13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US7416517B2 (en) * 2003-03-04 2008-08-26 Mitchell Donald W Interactive martial arts training apparatus
JP2005056797A (ja) * 2003-08-07 2005-03-03 Jst Mfg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MY137176A (en) * 2003-09-11 2009-01-30 Clipsal Australia Pty Ltd Shuttered electrical connecter socket
US6932656B2 (en) * 2003-12-18 2005-08-23 Chin-Mao Kan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US7037141B1 (en) * 2005-02-08 2006-05-02 Huang-Chou Huang Communication socket having a channel transversely defined in the body and a plug identifying member securely received in the channel
KR100893937B1 (ko) * 2007-02-14 2009-04-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합 연결장치
JP2008299532A (ja) 2007-05-30 2008-12-11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TW200944620A (en) * 2008-04-30 2009-11-01 Ming-Chong Pan Method of producing colored electroforming patches
DE102008044943B4 (de) * 2008-08-29 2012-02-02 Günther Spelsberg GmbH & Co. KG Elektroinstallationsdose
CN101764307B (zh) * 2008-12-23 2012-05-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M364314U (en) * 2009-03-09 2009-09-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379468B (en) 2009-03-25 2012-12-11 Protek Shanghai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socket and portable electrical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1893915B (zh) * 2009-05-22 2012-08-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11051781A1 (en) * 2009-10-30 2011-05-05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Receptacle and plug, and connec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receptacle and the plug
US20110184757A1 (en) * 2010-01-25 2011-07-28 Daniel Isaac S Interactive medical card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medical information stored thereon
CN201781135U (zh) * 2010-07-27 2011-03-30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KR101735646B1 (ko) * 2010-08-09 2017-05-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처리보드 및 이를 갖춘 디스플레이장치
TWI387165B (zh) 2010-08-24 2013-02-21 Wistron Corp 可調整開口高度之連接器機構
JP2012053524A (ja) * 2010-08-31 2012-03-15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モジュラージャックを備えた機器
CN102386500B (zh) * 2010-09-01 2013-09-1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开口高度的连接器机构
JP5178792B2 (ja) * 2010-09-03 2013-04-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20120069516A1 (en) * 2010-09-22 2012-03-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481994B (zh) * 2011-09-01 2015-04-21 Wistron Corp 連接模組及應用其之機體
USD702693S1 (en) * 2011-11-23 2014-04-15 Digital Hard Copy Digital storage medium card
USD702692S1 (en) * 2011-11-23 2014-04-15 Digital Hard Copy Card for holding a digital storage medium
CN202405499U (zh) * 2011-11-23 2012-08-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JP2013157411A (ja) * 2012-01-30 2013-08-15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ケーブル接続装置
TWI479752B (zh) * 2012-03-01 2015-04-01 Wistron Corp 連接器機構
DE102012102188B4 (de) * 2012-03-15 2017-07-27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Steckverbinders
US9257802B2 (en) 2012-07-03 2016-02-09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Ltd. Slidable 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3531944B (zh) * 2012-07-03 2016-04-13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掀盖式插座连接器
CN103729022A (zh) * 2012-10-15 2014-04-16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TWI464969B (zh) * 2012-10-25 2014-12-11 Wistron Corp 連接器結構以及電子裝置
US8827726B2 (en) * 2012-12-14 2014-09-09 Energy Full Electronics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TWM461186U (zh) * 2013-02-22 2013-09-01 Kinsun Ind Inc 網路連接器之防塵蓋結構
JP6176574B2 (ja) * 2013-09-30 2017-08-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床用配線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床用配線器具
US9185819B2 (en) * 2014-01-03 2015-11-10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Singapore) Pte. Ltd. Sequenced orthogonal disconnection of electronic modules
CN105630101A (zh) * 2014-11-26 2016-06-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壳体及电子装置
JP7018309B2 (ja) * 2017-12-27 2022-02-10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電気部品用ソケット
JP7063613B2 (ja) * 2017-12-27 2022-05-09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開閉体の開閉機構
US11119532B2 (en) * 2019-06-28 2021-09-1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implement microphones in thin form fact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10429406B (zh) * 2019-08-27 2024-05-28 南京协澳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可插拔式模块装置
CN113839265A (zh) * 2020-06-24 2021-12-24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解锁支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5054A (en) * 1990-06-05 1991-10-0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igh density connector
US5240422A (en) * 1991-06-28 1993-08-31 Nec Corporation Connector
US5248262A (en) * 1992-06-19 1993-09-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igh density connector
US5316488A (en) * 1993-06-04 1994-05-31 Molex Incorporated Connector apparatus for IC packs
US5352125A (en) * 1993-01-08 1994-10-04 Molex Incorporated Anti-wick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65456A1 (de) * 1963-03-15 1969-03-13 Elektromotoren Kirsch Bernhard Steckerkupplung fuer Anschlussleitungen von Schweissgeraeten
GB2021334A (en) * 1978-05-15 1979-11-28 Promotors Ltd Cartridge mechanism
GB8619776D0 (en) * 1986-08-14 1986-09-24 Bicc Plc Electrical socket
JP2860362B2 (ja) * 1990-03-17 1999-02-24 アムフェノル―トゥヘル、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ッ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接触装置、特に加入者識別モジュールの接触装置
GB9122823D0 (en) * 1991-10-28 1991-12-11 Nat Power Plc A connecting device
JPH0714575U (ja) * 1991-12-27 1995-03-10 センチュリー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ーのロック機構
US5183404A (en) * 1992-04-08 1993-02-02 Megahertz Corporation Systems for connection of physical/electrical media connectors to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cards
GB2294820B (en) * 1992-04-08 1996-07-24 Megahertz Corp Media connector interface for use with a PCMCIA-architecture communications card and method
US5385479A (en) * 1992-08-10 1995-01-31 Murata Mfg. Co., Ltd. Modular jack
DE4232622C1 (de) * 1992-09-29 1994-03-31 Siemens Nixdorf Inf Syst Kontaktiervorrichtung zum Anschluß einer mehrere Kontaktleiterbahnen aufweisenden Leiterfolie
US5411405A (en) * 1993-11-12 1995-05-02 Angia Communications, Inc. Miniature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5054A (en) * 1990-06-05 1991-10-0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igh density connector
US5240422A (en) * 1991-06-28 1993-08-31 Nec Corporation Connector
US5248262A (en) * 1992-06-19 1993-09-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igh density connector
US5352125A (en) * 1993-01-08 1994-10-04 Molex Incorporated Anti-wick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316488A (en) * 1993-06-04 1994-05-31 Molex Incorporated Connector apparatus for IC pac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295281A (en) 1996-05-22
JPH08138796A (ja) 1996-05-31
FR2726946A1 (fr) 1996-05-15
DE19540104C2 (de) 2000-06-15
HK1000150A1 (en) 1997-12-24
DE19540104A1 (de) 1996-06-05
US5679013A (en) 1997-10-21
KR100225430B1 (ko) 1999-10-15
GB2295281B (en) 1997-04-23
CN1123477A (zh) 1996-05-29
KR960019860A (ko) 1996-06-17
FR2726946B1 (fr) 1999-07-16
JP2602786B2 (ja) 1997-04-23
TW269749B (en) 1996-02-01
GB9517953D0 (en) 1995-11-08
MY114281A (en) 200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53C (zh) 电连接器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电子仪器
CN1189985C (zh) 卡片连接用适配器
US7573707B2 (en) Docking station for portable computer
CN102736698B (zh) 机箱
CN1280955C (zh) 卡用连接装置
TWI309547B (en) Sliding-cover faceplat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920734A (zh) 电子设备和组件
CN1308391A (zh) 卡连接用适配器和带天线的ic卡
CN101042603A (zh) 电子设备和单元
CN101042602A (zh) 电子设备和单元
CN1254885C (zh) 卡适配器
CN1881695A (zh) 连接器
US797216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latching mechanism
CN207459319U (zh) 卡托、插接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525608A (zh) 电连接插头
US2008003253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latching mechanism
CN1423850A (zh) 电气插座箱设备和方法
KR20130083254A (ko) 락킹 구조가 개선된 플랫 케이블 접속용 커넥터
CN109494502B (zh) 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2859464A (zh) 用于显示器壳体的可移除覆盖板
JP2011124179A (ja) コンセントブロック
KR100608830B1 (ko) 접지스프링핑거를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107492741A (zh) 一种防尘式电脑usb数据插口结构
CN211295549U (zh) 滑动式u盘结构
CN101562954B (zh) 具有遮蔽插孔结构的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90929

Termination date: 201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