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7230B - 一种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7230B
CN104527230B CN201510013361.4A CN201510013361A CN104527230B CN 104527230 B CN104527230 B CN 104527230B CN 201510013361 A CN201510013361 A CN 201510013361A CN 104527230 B CN104527230 B CN 1045272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ment
element heater
printing
ticket
paper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33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27230A (zh
Inventor
沈新锋
陈根土
赵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NSIGMA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SIGMA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SIGMA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SIGMA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133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272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27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7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27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72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本发明设置正、反两个进纸走向,并根据加热记录判断打印头中常用加热元件的位置,然后在有可能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下,分析当前待打印的车票位图,确定其沿着所述正、反两个进纸走向进行印制时打印位点的时序分布,进而通过匹配运算分别确定以正、反两个走向进纸时常用加热元件受到加热的时间区间,从中选择能够延迟该加热时间区间的进纸走向和相应的时序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
背景技术
热敏打印的原理是在加热温度和加热位置可控的前提之下,通过对热敏打印纸进行加热使其显色。其中,热敏打印纸包括基质层以及热敏发色层,基质层基本属于普通纸张,在基质层上涂附有热敏发色层。热敏发色层当中具有显色剂以及隐色染料,在常温下,显色剂与隐色染料之间的化学反应极为缓慢,可能会经历多年才会使热敏打印纸变黑;然而,当加热到一定温度(一般在70摄氏度至200摄氏度)以上后,显色剂与隐色染料的反应速度急剧加快,甚至在几微秒之内就能够呈现出黑色,表现出充分的温度敏感性。因此,可以用发热打印头对热敏打印纸的特定位置进行加热,促使特定位置处的显色剂与隐色染料迅速反应变黑而显示出字符或者图案。
用作热敏打印纸的所述隐色染料的化学成分包括三苯甲烷基系物质、荧烷系物质、无色苯酰亚甲基蓝系物质等,而作为所述显色剂的主要是:对位羟基苯甲酸及其酯类(PHB)、水杨酸、芳族砜等。热敏打印支持生成蓝色、紫红和黑色等颜色,当然在实际应用当中以蓝色、黑色特别是黑色居多。质量较好的热敏打印可以保存达十年,因而是一种高可靠性的打印技术。
在热敏打印当中,利用电致热的打印头接触并加热所述热敏打印纸的特定位置。所述发热打印头具有由密集排布的各个加热元件所组成的点阵,加热元件是半导体材料制作的,当通过电流时能够快速升温到足以引起热敏打印纸化学反应的程度。从而,热敏打印机会按照待打印的图案或者文字的位图,控制对应位图各点的加热元件通过电流,以便使热敏打印纸的特定位置呈现形成图案或者文字的黑色。目前广泛应用的打印头将加热元件横向排列为一行,因而可以以位图的一行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打印,这样就提高了打印速度。
热敏打印具有分辨率高、打印速度快、成本较低、设备轻小便携、工作噪声小的优点,因而特别适用票据等小幅面打印。热敏型车票打印机就是这一技术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应用。
在热敏打印当中,某个打印点的颜色深度和呈现面积与对该点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的热量输出具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为了保证均衡和稳定的打印效果,热敏打印要求各加热元件在每一个打印周期内达到恒定的热量输出。加热元件在一个打印周期内的温度变化曲线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还会受到该元件在上次加热之后残留的余热状况的影响。余热是加热元件在上一次加热结束之后因尚未恢复为环境温度而保留的热量。因而,在每一个打印周期当中,需要考虑该加热元件在之前的一个甚至多个打印周期当中的加热记录,以便实现对本打印周期内热量输出的准确控制。
除了影响打印质量以外,不适当的热量输出控制还有可能烧坏打印头加热元件,造成设备报废。加热元件每个打印周期都是以ms来计算的,如果出现对某个加热元件在降温不足的情况下连续加热,就会造成打印头损坏。因此,在采用基于加热记录的热量输出控制以外,还在打印头内置热敏电阻用于温度检测,当发生过热时切断供给加热元件的电流。
热敏型车票打印机是一种专用型热敏打印设备,其从计算机或者售票终端等主机设备接收以车票模版生成的车票位图数据,通过打印头加热用热敏纸制作的车票基材,从而生成完整的车票。
热敏型车票打印机同样需要对打印头执行热量输出控制以及过热保护。不过,由于其属于基于车票模版的打印,因而与一般的热敏打印相比较仍然存在自身特有的因素,例如,需要对打印头的局部加热元件过热问题予以关注并且在控制上加以优化。
车票打印机容易发生局部过热的原因是每次打印所采用的位点均较为固定。在车票模版上,需要打印内容主要包括车次、发车时间、起始站、终到站、票价、旅客姓名以及身份证编号,这些打印内容在车票票面上的分布位置都是固定的。这也就意味着打印头当中与相应位置对应的部分加热元件被通电加热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位置的加热元件,局部过热就容易发生在这些应用频率高的常用加热元件当中。
对于局部过热问题来说,基于加热记录的热量输出虽然能够对每次打印进行相对精确地控制,但是随着打印量的增大,常用加热元件不可避免地会因热量累加而不能及时散热,呈现出过热的趋势。为了保证打印质量以及防止加热元件的毁损,这时候就不得不中断打印一定的时间,相应地降低了出票的速度,而且随着长时间的使用,常用加热元件仍然具有较高的损坏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本发明设置正、反两个进纸走向,并根据加热记录判断打印头中常用加热元件的位置,然后在有可能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下,分析当前待打印的车票位图,确定其沿着所述正、反两个进纸走向进行印制时打印位点的时序分布,进而通过匹配运算分别确定以正、反两个走向进纸时常用加热元件受到加热的时间区间,从中选择能够延迟该加热时间区间的进纸走向和相应的时序方案。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纸仓单元,用于储存载有车票基材的纸筒;
压纸滚筒以及从动辊,用于将纸仓单元的车票基材以纸带的形式输入热敏车票打印机的打印部分;
切断单元,设置在所述打印部分的入口处,用于将纸带按照一张车票的宽度来切割出单张的车票基材;
静电输送辊,用于使单张的车票基材通过静电的吸附而紧贴在所述静电输送辊的辊体表面,并且以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可旋转方向之一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车票基材以两种进纸走向之一经过打印头之后到达打印部分的输出口;
打印头,具有行式排列的一组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在通过电流时输出热量,从而对车票基材进行加热显色;
主电路板,用于从两种进纸走向当中选择其中之一,并且按照与被选中的进纸走向相符合的打印时序在每个打印周期控制打印头上各个加热元件的热量输出,并且控制静电输送辊的旋转方向,以便实现所选中的进纸走向。
优选的是,所述主电路板包括:
进纸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负责驱动压纸滚筒的步进电机,从而使压纸滚筒在转动状态时输送纸带;
输送控制单元,用于向负责驱动静电输送辊的步进电机发送旋转角度控制信号,该旋转角度控制信号指示出正或者负的旋转行程量,从而使得该静电输送辊沿着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可旋转方向中的其中之一进行转动;
图形缓存单元,用于接收和暂存当前待打印的车票票面位图数据;
加热记录单元,用于建立和维护加热记录查询表单,所述加热记录查询表单保存所述打印头当中每个加热元件在之前的若干个打印周期中的热量输出记录;并且,所述加热记录单元根据热量输出记录,按照预定的标准从各个加热元件当中选择常用加热元件;
匹配分析单元,用于通过匹配运算确定能够优化所述常用加热元件的加热时间区间的进纸走向和相应的热敏打印时序方案,进而指示所述输送控制单元按照该进纸走向控制所述静电输送辊的转动方向;
加热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分析单元确定的热敏打印时序方案,依次控制打印头在每个打印周期当中执行热量输出的加热元件;
过热保护单元,用于执行对加热元件的温度检测和过热时的打印中断。
优选的是,所述匹配分析单元用于执行如下的匹配运算:分析在图形缓存单元当中暂存的车票票面位图,将该位图划分为若干个打印区块;根据当前车票票面位图当中各个打印区块的位置,预测打印其中任何一个打印区块时所应用的常用加热元件;对于两个进纸方向,分别测算在每个进纸方向下对各个打印区块进行热敏打印时,各个常用加热元件的热量输出时间区间;根据各常用加热元件的热量输出时间区间的情况,从两个进纸走向当中选择能够延迟常用加热元件的加热时间区间的进纸走向,并决定与该进纸走向相符合的热敏打印时序方案。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匹配分析单元按照如下方式将车票票面位图划分为若干个打印区块:以行作为单位,确定每一行的位图数据当中所存在的打印位点区段;根据在各行位图数据当中打印位点区段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合并打印位点区段而生成打印区块。
进一步优选的是,预测打印任何一个打印区块时所应用的常用加热元件包括:求所述任何一个打印区块的外接矩形,并根据该外接矩形在行的方向上覆盖的位点范围,确定该位点范围内所含有的常用加热元件。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热量输出时间区间包括打印任何一个打印区块的起始时刻以及持续时间。
进一步优选的是,从两个进纸走向当中选择能够延迟常用加热元件的加热时间区间的进纸走向具体包括:针对打印头的每一个常用加热元件,为其确定能够延迟该常用加热元件的加热时间区间的适用进纸走向;然后,分别统计适用正向进纸的常用加热元件的数量以及适用反向进纸的常用加热元件的数量,最终选所适合的常用加热元件数量多的进纸走向,作为所选中的实际热敏打印的进纸走向。
优选的是,所述静电输送辊表面的外周设置一圈引导辊,通过引导辊与所述静电输送辊共同夹持和输送车票基材。
优选的是,所述车票票面位图数据是按照车票模版将需要热敏打印的信息设置在票面的固定位置处而生成的。
优选的是,所述打印头具有320个或者更多的按行排列的加热元件。
本发明在不增加打印头硬件成本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算法的优化,尽可能防止车票打印当中常用加热元件的持续性工作,避免了打印头局部过热引起打印中断甚至是设备损坏,有助于保持稳定的打印效果并且延长车票打印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敏车票打印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敏车票打印机主电路板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票票面位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热记录查询表单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匹配运算确定优化加热区间的进纸走向以及时序方案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票票面位图打印区块划分示意图;
图7A和图7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按照正、反进纸方向确定的常用加热元件热量输出时间区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热敏车票打印的过程是以具有行式排列加热元件的打印头按照车票模版的位图对以热敏纸制作的车票基材上的特定位点进行加热直至显色。由于所述打印头是由逐一排列的一行加热元件组成的,因而经历一个打印周期的时间可以完成一行位点的打印。由步进电机驱动的走纸机构负责移动车票基材,从而配合打印头逐行完成车票票面的打印。车票票面的打印一般只在车票基材的一个表面进行,需要热敏打印的信息主要包括车次、发车时间、起始站、终到站、票价、旅客姓名以及身份证编号等,并且这些信息将按照车票模版被打印于票面的固定位置处。车票基材的另外一面则没有热敏打印功能,而是事先印制乘车须知等必要的信息。
图1所示出的是本发明所述热敏车票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纸仓单元1用于储存载有车票基材的纸筒,在压纸滚筒2以及从动辊3的带动下,车票基材以纸带的形式经输入口4进入热敏车票打印机的打印部分。在打印部分的入口处设置切断单元5,从而可以将纸带按照一张车票的宽度来切割出单张的车票基材,被切断后的车票基材随即受到静电输送辊6基于静电的吸附而紧贴在该辊体的表面上。静电输送辊6具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可旋转方向,从而在顺时针转动时可以带动该车票基材以从上到下的方向经过打印头7,而当逆时针转动时带动车票基材以从下到上的方向经过该打印头7,这样就实现了正、反两种进纸走向。打印头7贴近静电输送辊6,打印头7具有行式排列的一组加热元件,加热元件是采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电致发热器件,在通过电流时会迅速输出热量,从而可以利用这些加热元件对贴附在静电输送辊6表面的车票基材进行加热显色。为了保证打印成像的质量,打印头一般具有320个或者更多的加热元件,因而对于打印的车票票面位图来说,其一行至少可以具有320个位点。热敏打印完成之后,车票基材继续随着静电输送辊6的转动而被输送到输出口8,车票从该输出口8处弹出至车票打印机的机身之外。为了保证单张车票基材的贴附和输送效果,可以在所述静电输送辊6表面的外周(除了打印头所在的位置以外)设置一圈引导辊9,通过引导辊9与所述静电输送辊6共同夹持和输送车票基材。打印头7连接该热敏车票打印机的主电路板10,主电路板10按照特定的打印时序在每个打印周期上对打印头7上各个加热元件的供电进行控制,从而也就实现了对各加热元件热量输出控制。主电路板10进而还控制静电输送辊6的旋转方向,以便使进纸走向与打印头的打印时序方案相匹配。
图2示出了所述主电路板10的框架结构示意图。所述主电路板10包括进纸控制单元1001、输送控制单元1002、图形缓存单元1003、加热记录单元1004、匹配分析单元1005、加热控制单元1006以及过热保护单元1007。
所述进纸控制单元1001用于控制负责驱动压纸滚筒2的步进电机,从而使压纸滚筒2在转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之间切换,在转动状态时将纸带送入输入口4。进纸控制单元1001还可以通过外接角传感器件来检测压纸滚筒2每次转过的行程,从而计算出每次输送到输入口4以内的纸带量,当每次输入的纸带量达到一张车票的宽度时,进纸控制单元1001控制切断单元5来切割出单张的车票基材。
正如上面介绍的,被切断后的车票基材随即受到静电输送辊6,并且输送控制单元1002会向负责驱动静电输送辊6的步进电机发送旋转角度控制信号,该旋转角度控制信号指示出正或者负的旋转行程量,从而使得该静电输送辊6沿着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可旋转方向中的其中之一进行转动,而且在每一个旋转方向下,输送控制单元1002都能够适当地决定旋转行程量的大小,从而使得车票基材能够经过位置固定的打印头7之后到达输出口8。
图形缓存单元1003用于从计算机或者售票终端上位机接收和暂存当前待打印的车票票面位图数据。车票票面位图数据是在车票模版的基础上生成的。一幅车票票面位图数据由以二维矩阵排列的若干位点数据构成,位点数据是二值化数据,也即每个位点的二值化数据取值可以是0或者1,对应于打印效果而言,例如,0可以表示该位点在热敏打印过程中不显色,而1可以表示该位点在热敏打印中显色。如图3所示的车票票面位图,其中显示出进行热敏打印的信息主要包括车次、发车时间、起始站、终到站、票价、旅客姓名以及身份证编号等,在票面位图上,与这些信息相对应的位置处的位点数据表示为1,而其它位置的位点的位图数据则表示为0。如图3中的局部放大视图所示,其中黑色的圆点表示位点数据值为1的位点,而白色的圆点表示位点数据值为0的位点。
上面介绍过,打印头7是由行式排列的一组加热元件构成的,而加热记录单元1004用于记录其中每个加热元件在之前的若干个打印周期中的是否存在通电输出热量的过程。如图4的表格所示,加热记录单元1004可以建立和维护一加热记录查询表单(LTU),在该表单中对于第1直至第N个加热元件,分别记录每个加热元件在之前的5个打印周期中是否执行了热量输出。根据加热记录,可以按照预定的标准从各个加热元件当中选择常用加热元件。例如,加热记录单元1004可以确定之前的连续5个打印周期当中均执行了热量输出的加热元件属于常用加热元件。或者,可以将在之前的5个打印周期当中至少执行了3次热量输出的加热元件确定为所述常用加热元件。正如上文所介绍的,由于车票打印属于模版打印,历次打印当中被加热的位点其所在位置相对固定,因而一般会使得打印头7当中一些固定的加热元件成为常用加热元件,即常用加热元件的分布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
进而,匹配分析单元1005会执行图5所示的方法流程,通过匹配运算确定能够优化加热时间区间的进纸走向和相应的时序方案。如图5所示,在步骤501当中,分析在图形缓存单元1003当中暂存的车票票面位图,将该位图划分为若干个打印区块。打印区块的划分采用如下方法来执行,首先,以行作为单位,确定每一行的位图数据当中所存在的打印位点区段。上面介绍过,数值为1的位点是在随后的热敏打印当中需要进行显色的位点,即打印位点;对于每一行位图数据,如果其中存在着打印位点,则将该行内的打印位点划分为一个或者多个打印位点区段;将该行当中彼此连续的打印位点或者相邻打印位点之间的间隔不超过预定阈值(例如不超过10个位点)的打印位点归入同一个打印位点区段;而如果相邻打印位点之间的间隔超过预定阈值,则两个位点分别归入不同的打印位点区段;每个打印位点区段用该区段的起始位点位置和终止位点位置加以表示。接下来,根据在各行位图数据当中打印位点区段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合并打印位点区段而生成打印区块。从位图数据的第一行或者最后一行开始,执行如下的迭代运算以便通过合并打印位点区段而生成打印区块:首先,如果确定第N行位图数据当中存在至少一个打印位点区段,则判断与之相邻的第N+1行位图数据当中是否也具有至少一个打印位点区段;如果第N+1行当中不存在打印位点区段,则终止对第N行当中的打印位点区段的合并运算;进而,如果第N+1行具有至少一个打印位点区段,则判断第N行中的一个打印位点区段和第N+1行当中的一个打印位点区段的位置重合度是否在预定范围之内,具体来说,计算第N行该打印位点区段的起始位点与第N+1行该打印位点区段的起始位点之间的起始偏移量,以及计算第N行该打印位点区段的终止位点与第N+1行该打印位点区段的终止位点之间的终止偏移量,并且判断起始偏移量和终止偏移量是否均在预定偏移阈值(如5个位点)之内,如果二者均处在预定偏移阈值以内,则认为第N行和第N+1行当中的这两个打印位点区段的位置重合度符合要求,可以将两个打印位点区段归并至一个打印区块。这样,依次将第N行中全部打印位点区段与第N+1行中全部打印位点区段两两执行位置重合度计算以及重合区段之间的合并。完成上述计算之后,继续执行第N+1行的打印位点区段与第N+2行的打印位点区段之间的位置重合度计算以及重合区段的合并。进一步来说,为了消除区段合并过程中的偏移累积造成的误差,可以设置一个最大偏移范围;对于第N+1行当中的某个打印位点区段,当决定是否将其归并到一个打印区块时,还要判断该打印位点区段的起始位点和终止位点与该打印区块中的最左侧位点和最右侧位点之间的偏移量是否在最大偏移范围以内,只有在不超过最大偏移范围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该打印位点区段到该打印区块的归并。迭代执行上述算法,直至将整个车票票面位图划分为若干个打印区块。例如,如图6所示,图3中的车票票面位图被划分为虚线框所示的若干个打印区块。
步骤502,根据当前车票票面位图当中各个打印区块的位置,预测打印其中任何一个打印区块时所应用的常用加热元件。具体来说,求任何一个打印区块的外接矩形,并根据该外接矩形在行的方向上覆盖的位点范围;进而,可以确定该位点范围内所含有的常用加热元件;从而,可以确定车票票面位图的每个打印区块在执行打印过程中会使用到那些常用加热元件。基于打印区块位置而确定常用加热元件的方法实现过程简单,只需要进行打印区块的位点范围与加热元件位置的比对就能够完成,提高了运算的速度。
步骤503,按照正、反两个进纸方向,分别测算在每个进纸方向下进行热敏打印时,各个常用加热元件的热量输出时间区间。例如,在所述步骤502当中,已经确定针对图6所示的打印区块601、602、603的热敏打印将应用一常用加热元件A,则通过按照正向进纸方向(在图6中按从上至下方向打印)进行测算,确定该常用加热元件A的热量输出时间区间如图7A所示,包括T1、T2和T3,由于热敏打印过程当中输纸速度是恒定的,对车票票面进行打印的起始行和终止行也是固定的,因而其中各热量输出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由打印区块601、602、603各自的上边缘所在行与所述起始行的距离决定,而各热量输出时间区间的持续时间由打印区块601、602、603各自所占据的行数决定。而当按照反向进纸方向(图6中按由下至上方向打印)进行测算时,该常用加热元件A的热量输出时间区间如图7B所示,同样包括T1、T2和T3,其中各热量输出时间区间的持续时间与图7A所示情况相同,但是区间的排列顺序发生了变化,各热量输出时间区间的起始时刻由打印区块601、602、603各自下边缘所在行与所述终止行的距离决定,因而不同于图7A中示出的情况。
步骤504中,根据各常用加热元件的热量输出时间区间的情况,从正、反两个走向当中选择能够延迟常用加热元件的加热时间区间的进纸走向,并决定与该进纸走向相符合的热敏打印时序方案。例如,图7A和图7B所示的常用加热元件A在正、反走向下的热量输出时间区间,可以计算在总打印时间的前半程当中热量输出时间区间的分布长度,其中图7A的加热时间区间在前半程的分布长度小于图7B,因而图7A对应的正向进纸的模式下,该常用加热元件A的热量输出主要集中在总打印时间的后半程,而在前半程具有较多的非加热间隙,对于在之前的打印过程当中积累了较多余热的该加热元件A来说,显然选择图7A对应的正向进纸模式可以利用非加热间隙强化散热,缓解了打印头的局部加热元件被持续性加热带来的不良影响,避免了局部过热现象的发生。当然,根据图7A和图7B只能对一个常用加热元件A的状况进行判断,而打印头7的一行加热元件当中具有多个常用加热元件。因而,需要针对每一个常用加热元件,为其确定可以达到热量输出时间区间最优化的进纸走向;然后,分别统计适用正向进纸的常用加热元件的数量以及适用反向进纸的常用加热元件的数量,最终选所适合的常用加热元件数量多的进纸走向,作为实际热敏打印的进纸走向。
匹配分析单元1005根据为实际热敏打印所决定的进纸走向,一方面向输送控制单元1002发出信号,以便输送控制单元1002能够按照匹配分析单元1005所决定的进纸走向而控制静电输送辊6的转动方向;另一方面,匹配分析单元1005根据该进纸走向可以确定对车票票面位图中各行的打印时序,进而,加热控制单元1006可以根据该打印时序依次控制在每个打印周期当中执行热量输出的加热元件,从而在热敏的车票基材上实现票面特定位点的显色。过热保护单元1007则继续执行对加热元件的温度检测,在发生过热时实现打印中断。
可见,本发明在不增加打印头硬件成本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算法的优化,尽可能防止车票打印当中常用加热元件的持续性工作,避免了打印头局部过热引起打印中断甚至是设备损坏,有助于保持稳定的打印效果并且延长车票打印机的使用寿命。
以上描述中的尺寸和数量均仅为参考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应用尺寸,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纸仓单元,用于储存载有车票基材的纸筒;
压纸滚筒以及从动辊,用于将纸仓单元的车票基材以纸带的形式输入热敏车票打印机的打印部分;
切断单元,设置在所述打印部分的入口处,用于将纸带按照一张车票的宽度来切割出单张的车票基材;
静电输送辊,用于使单张的车票基材通过静电的吸附而紧贴在所述静电输送辊的辊体表面,并且以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可旋转方向之一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车票基材以两种进纸走向之一经过打印头之后到达打印部分的输出口;
打印头,具有行式排列的一组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在通过电流时输出热量,从而对车票基材进行加热显色;
主电路板,用于从两种进纸走向当中选择其中之一,并且按照与被选中的进纸走向相符合的打印时序在每个打印周期控制打印头上各个加热元件的热量输出,并且控制静电输送辊的旋转方向,以便实现所选中的进纸走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包括:
进纸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负责驱动压纸滚筒的步进电机,从而使压纸滚筒在转动状态时输送纸带;
输送控制单元,用于向负责驱动静电输送辊的步进电机发送旋转角度控制信号,该旋转角度控制信号指示出正或者负的旋转行程量,从而使得该静电输送辊沿着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可旋转方向中的其中之一进行转动;
图形缓存单元,用于接收和暂存当前待打印的车票票面位图数据;
加热记录单元,用于建立和维护加热记录查询表单,所述加热记录查询表单保存所述打印头当中每个加热元件在之前的若干个打印周期中的热量输出记录;并且,所述加热记录单元根据热量输出记录,按照预定的标准从各个加热元件当中选择常用加热元件;
匹配分析单元,用于通过匹配运算确定能够优化所述常用加热元件的加热时间区间的进纸走向和相应的热敏打印时序方案,进而指示所述输送控制单元按照该进纸走向控制所述静电输送辊的转动方向;
加热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分析单元确定的热敏打印时序方案,依次控制打印头在每个打印周期当中执行热量输出的加热元件;
过热保护单元,用于执行对加热元件的温度检测和过热时的打印中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分析单元用于执行如下的匹配运算:分析在图形缓存单元当中暂存的车票票面位图,将该位图划分为若干个打印区块;根据当前车票票面位图当中各个打印区块的位置,预测打印其中任何一个打印区块时所应用的常用加热元件;对于两个进纸方向,分别测算在每个进纸方向下对各个打印区块进行热敏打印时,各个常用加热元件的热量输出时间区间;根据各常用加热元件的热量输出时间区间的情况,从两个进纸走向当中选择能够延迟常用加热元件的加热时间区间的进纸走向,并决定与该进纸走向相符合的热敏打印时序方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分析单元按照如下方式将车票票面位图划分为若干个打印区块:以行作为单位,确定每一行的位图数据当中所存在的打印位点区段;根据在各行位图数据当中打印位点区段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合并打印位点区段而生成打印区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预测打印任何一个打印区块时所应用的常用加热元件包括:求所述任何一个打印区块的外接矩形,并根据该外接矩形在行的方向上覆盖的位点范围,确定该位点范围内所含有的常用加热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输出时间区间包括打印任何一个打印区块的起始时刻以及持续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从两个进纸走向当中选择能够延迟常用加热元件的加热时间区间的进纸走向具体包括:针对打印头的每一个常用加热元件,为其确定能够延迟该常用加热元件的加热时间区间的适用进纸走向;然后,分别统计适用正向进纸的常用加热元件的数量以及适用反向进纸的常用加热元件的数量,最终选所适合的常用加热元件数量多的进纸走向,作为所选中的实际热敏打印的进纸走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输送辊表面的外周设置一圈引导辊,通过引导辊与所述静电输送辊共同夹持和输送车票基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票票面位图数据是按照车票模版将需要热敏打印的信息设置在票面的固定位置处而生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头具有320个或者更多的按行排列的加热元件。
CN201510013361.4A 2015-01-09 2015-01-09 一种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 Active CN1045272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3361.4A CN104527230B (zh) 2015-01-09 2015-01-09 一种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3361.4A CN104527230B (zh) 2015-01-09 2015-01-09 一种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7230A CN104527230A (zh) 2015-04-22
CN104527230B true CN104527230B (zh) 2016-02-17

Family

ID=52842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3361.4A Active CN104527230B (zh) 2015-01-09 2015-01-09 一种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272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3989B (zh) * 2016-08-31 2018-03-06 浙江网新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敏型火车票打印机
CN115782423B (zh) * 2023-01-30 2023-05-09 北京英特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彩票终端打印故障检测预警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7950C2 (zh) * 1983-10-19 1987-01-29 Espera-Werke Gmbh, 4100 Duisburg, De
CN103112254A (zh) * 2013-02-01 2013-05-22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敏头加热调节装置、方法及热敏打印机
CN103171309A (zh) * 2011-12-21 2013-06-26 苏州雪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热敏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96978B1 (fr) * 1992-10-19 1994-12-09 Sca Gemplus Procédé d'impression par transfert thermique.
JP2000108389A (ja) * 1998-10-01 2000-04-18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発券プリンタ
JP2001162854A (ja) * 1999-12-07 2001-06-19 Seiko Instruments Inc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7950C2 (zh) * 1983-10-19 1987-01-29 Espera-Werke Gmbh, 4100 Duisburg, De
CN103171309A (zh) * 2011-12-21 2013-06-26 苏州雪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热敏打印机
CN103112254A (zh) * 2013-02-01 2013-05-22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敏头加热调节装置、方法及热敏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7230A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046048C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rewritable recording and erasing and rewritable recording film
US7330201B2 (en) Thermal print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CN100455444C (zh) 控制在热敏打印机中的打印的方法和设备
JP546507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3632969A (en) Electronic printhead protection
US8817316B2 (en)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CN104527230B (zh) 一种防止局部过热的热敏车票打印机
CN109532239A (zh) 一种打印机分段打印方法、装置及热敏打印机
CN103029435B (zh) 打印机和操作打印机的方法
US6795103B2 (en) Thermal printer having thermally activating apparatus for heat-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JPH0242357B2 (zh)
JPH06210889A (ja) 熱転写印刷方法
EP272357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d adjusting printhead pressure
US739748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donor material use
CN105263714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GB2282567A (en) Multi-ribbon printer
WO2007094070A1 (ja) 記録媒体
JP2009023143A (ja) リライタブルカードプリンタ
JPH07256993A (ja) 巻取リール上へのリボンの巻取り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100296997B1 (ko) 인쇄장치및인쇄방법및컴퓨터-판독가능기억매체
JP4286602B2 (ja) 画像消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9203679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调整方法
JP3215148B2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H0532009A (ja) 記録装置
JPH07214813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1100 Nanyuan street, Hangzhou, Zhejiang, Linping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INSIGMA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1100 Nanyuan street, Hangzhou, Zhejiang, Linping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INSIGMA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