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7842B - 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7842B
CN104517842B CN201310454685.2A CN201310454685A CN104517842B CN 104517842 B CN104517842 B CN 104517842B CN 201310454685 A CN201310454685 A CN 201310454685A CN 104517842 B CN104517842 B CN 1045178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rea
groove
workfunction layers
type work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46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7842A (zh
Inventor
赵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4546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178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17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7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78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78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silicon technology
    • H01L21/8232Field-effect technology
    • H01L21/8234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 H01L21/8238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e.g. CMOS
    • H01L21/823828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e.g. CMOS with a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gate conductors, e.g. particular materials, sha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提供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半导体衬底,去除第一区域中的虚拟栅极和第二区域中的虚拟栅极,以形成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在第一和第二沟槽中依次沉积高K介电层、覆盖层、阻挡层和P型功函数金属层;在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上形成牺牲层;去除部分的所述牺牲层和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去除位于第二沟槽中的所述牺牲层和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去除剩余的所述牺牲层;在露出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沟槽的底部和侧壁上依次沉积形成N型功函数金属层和金属电极层。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采用一次光刻工艺形成具有后HK/后MG结构的半导体器件,以使形成的半导体器件结构具有良好的间隙填充边缘和较低金属栅极电阻,提高半导体的良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去除虚拟栅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IC)尤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主要器件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工业技术日益的成熟,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具有更高性能和更强功能的集成电路要求更大的元件密度,而且各个部件、元件之间或各个元件自身的尺寸、大小和空间也需要进一步缩小。对于具有更先进的技术节点的CMOS而言,后高K/金属栅极(high-k and metal gate last)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CMOS器件中,以避免高温处理工艺对器件的损伤。同时,需要缩小CMOS器件栅极介电层的等效氧化层厚度(EOT),例如缩小至约1.1nm。在后高K(high-k last,HK last process)技术中,为了到达较小的EOT的厚度,采用化学氧化物界面层(chemical oxide IL)代替热栅氧化物层(thermal gate oxide)。
在目前的后高K/后金属栅极(high-K&gate last)技术中,包括去除虚拟多晶硅栅极和栅极氧化层以形成栅极沟槽,在栅极沟槽中沉积形成界面氧化层和高K介电层,接着在栅极沟槽中高K介电层上沉积形成功函数金属层和金属电极层,然后采用化学机械研磨(CMP)去除多余的功函数金属层和金属电极层,以形成金属栅极。如图1所示,为目前的后高K/后金属栅极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在步骤100中,去除NMOS区域和PMOS区域中的虚拟栅极和栅极氧化层以形成金属栅极沟槽;在步骤101中,在NMOS区域和PMOS区域中的金属栅极沟槽中依次沉积形成界面层、高K介电层、覆盖层、阻挡层和P型功函数金属层;在步骤102中,采用光刻工艺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图案化的光刻胶层和底部抗反射涂层,以覆盖PMOS区域露出NMOS区域;在步骤103中,去除NMOS区域中的P型功函数金属层,然后去除图案化的光刻胶层和底部抗反射涂层;在步骤104中,采用光刻工艺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图案化的光刻胶层和底部抗反射涂层,以覆盖NMOS区域露出PMOS区域;在步骤105中,回刻蚀(recess)PMOS区域中的底部抗反射涂层和P型功函数金属层;在步骤106中,在PMOS区域中填充N型功函数金属层和电极层;在步骤107中,执行化学机械研磨。
如图2A-2E所示,为根据现有的技术制作后HK/后MG结构的半导体器件的横截面示意图,2A所示,采用刻蚀工艺去除位于半导体衬底200上NMOS区域和PMOS区域中的虚拟栅极和栅极介电层保留位于虚拟栅极结构两侧的间隙壁201,以形成金属栅极沟槽,在金属栅极沟槽中沉积形成高K介电层202、覆盖层203、阻挡层204和PMOS功函数金属层205,接着在PMOS功函数金属层205上形成底部抗反射涂层206和光刻胶层207。
如图2B所示,图案化所述底部抗反射涂层206和光刻胶层207,以露出NMOS区域覆盖PMOS区域;根据图案化的底部抗反射涂层206和光刻胶层207去除NMOS区域中的PMOS的功函数金属层以露出阻挡层204,接着去除图案化所述底部抗反射涂层206和光刻胶层207。
如图2C所示,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图案化的底部抗反射涂层208和光刻胶层209,以露出PMOS区域覆盖NMOS区域,回刻蚀PMOS区域中沟槽内的底部抗反射涂层,同时去除了沟槽顶部的PMOS功函数金属层以露出阻挡层204,再去除底部抗反射涂层208和光刻胶层209。
如图2D所示,在半导体衬底上沉积形成NMOS功函数金属层210和金属电极层211。
如图2E所示,采用化学机械研磨工艺去除掉多余的金属层以露出层间介电层,最后形成金属栅极212。
然而,目前的后高K介电层/后金属栅极与前高K介电层/后金属栅极相比,在形成的金属栅极沟槽中沉积高K介电层和覆盖层之后,这将使栅极堆叠填充变的不容易实现,尤其对于较为先进的技术节点而言。另一方面,在双功函数金属栅极工艺中为了实现在半导体衬底中分别形成PMOS功函数金属层和NMOS功函数金属层,使得薄膜堆叠层和填充工艺变的非常的复杂。在现有的后高K介电层/后金属栅极工艺中,需要两个光刻工艺。一个光刻工艺用于去除在NMOS区域中的PMOS功函数金属薄膜,另一个光刻工艺用于回刻蚀金属栅极顶部的金属薄膜以扩大间隙填充的边缘同时减小金属栅极的电阻。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法,在后高K介电层/后金属栅极制造工艺中只采用一次光刻工艺,以使形成的器件结构具有良好的间隙填充边缘和较低金属栅极电阻。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半导体衬底,所述第一区域包括虚拟栅极,所述第二区域包括虚拟栅极;去除所述第一区域中的虚拟栅极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虚拟栅极,以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形成第一沟槽,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形成第二沟槽;在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的底部及侧壁上依次沉积形成高K介电层、覆盖层、阻挡层和P型功函数金属层;在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上形成牺牲层;回刻蚀去除部分的位于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顶部附近的所述牺牲层和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以露出部分所述阻挡层;去除位于第二沟槽中的所述牺牲层和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以露出所述阻挡层;去除剩余的所述牺牲层,以露出所述第一沟槽中的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在露出的所述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底部和侧壁上依次沉积形成N型功函数金属层和金属电极层。
本发明还提出了另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包括:提供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半导体衬底,所述第一区域包括虚拟栅极,所述第二区域包括虚拟栅极;去除所述第一区域中的虚拟栅极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虚拟栅极,以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形成第一沟槽,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形成第二沟槽;在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的底部及侧壁上依次沉积形成高K介电层、覆盖层、阻挡层和P型功函数金属层;在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上形成牺牲层;回刻蚀去除部分的位于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顶部附近的所述牺牲层、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所述阻挡层和所述覆盖层,以露出部分所述高K介电层;去除位于第二沟槽中的所述牺牲层和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以露出所述阻挡层;去除剩余的所述牺牲层,以露出所述第一沟槽中的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在露出的所述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底部和侧壁上依次沉积形成N型功函数金属层和金属电极层。
优选地,所述半导体衬底和所述高K介电层之间还形成有界面层,所述界面层的材料为热氧化层、氮的氧化物层或化学氧化层,所述界面层的厚度范围为5埃至10埃。
优选地,所述第一区域为PMOS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NMOS区域。
优选地,采用CVD、ALD或者PVD工艺形成所述界面层、所述高K介电层、所述覆盖层、所述阻挡层、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所述N型功函数金属层、所述金属电极层。
优选地,采用湿法刻蚀或者干法刻蚀去除第二区域中的P型功函数金属层,所述刻蚀工艺具有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对所述阻挡层的高蚀刻选择比。
优选地,采用干法刻蚀或者湿法刻蚀去除所述牺牲层。
优选地,所述覆盖层的厚度范围为5埃至20埃,所述阻挡层层的厚度范围为5埃至20埃,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的厚度范围为10埃至580埃。
综上所示,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采用一次光刻工艺形成具有后HK/后MG结构的半导体器件,以使形成的半导体器件结构与传统工艺形成的半导体器件结构具有良好的间隙填充边缘和较低金属栅极电阻,以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整体性能,提高半导体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目前的后高K/后金属栅极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图2A-2E为根据现有技术制作具有后HK/后MG结构的半导体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A-3F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制作具有后HK/后MG结构的半导体器件相关步骤所获得的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制作具有后HK/后MG结构的半导体器件的工艺流程图;
图5A-5F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制作具有后HK/后MG结构的半导体器件相关步骤所获得的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制作具有后HK/后MG结构的半导体器件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以说明本发明的方法。显然,本发明的施行并不限于半导体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发明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下面将结合图3A-3F对本发明所述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如图3A所示,提供半导体衬底300,半导体半导体衬底300可包括任何半导体材料,此半导体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Si、SiC、SiGe、SiGeC、Ge合金、GeAs、InAs、InP,以及其它Ⅲ-Ⅴ或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也是可选地,半导体衬底300可以包括外延层。半导体衬底300还可以包括有机半导体或者如Si/SiGe、绝缘体上硅(SOI)、或者绝缘体上SiGe(SGOI)的分层半导体。
半导体衬底300包括各种隔离结构301,这些隔离部件可以包括不同结构,并且由不同的处理技术来形成。例如隔离部件可以包括浅沟槽隔离部件(STI)。半导体衬底300还包括阱。
半导体衬底300包括NMOS区域和PMOS区域,NMOS区域具有形成在均匀掺杂的沟道区上的虚拟栅极结构,所述虚拟栅极结构包括栅极氧化层和虚拟栅极,以及栅极氧化物层和虚拟栅极两侧形成的栅极间隙壁,PMOS区域具有形成在均匀掺杂的沟道区上的虚拟栅极结构,所述虚拟栅极结构包括栅极氧化层和虚拟栅极,以及栅极氧化物层和虚拟栅极两侧形成的栅极间隙壁,虚拟栅极的材料可以为多晶硅或者为氮化硅或者无定型碳,其中,虚拟栅极的材料优选未掺杂的多晶硅,栅极间隙壁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中一种或者他们组合构成。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化实施方式,所述间隙壁为氧化硅、氮化硅共同组成。半导体衬底300还包括位于NMOS虚拟栅极和PMOS虚拟栅极两侧的源漏区。
在半导体衬底300和虚拟栅极上方形成层间介电层302。实施化学机械研磨(CMP)工艺去除多余的层间介电层,使得露出虚拟栅极的虚拟栅极层。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形成层间介电层以露出虚拟栅极的虚拟栅极层。
实施刻蚀工艺以去除NMOS区域和PMOS区域中的虚拟栅极和栅极氧化层保留位于虚拟栅极和栅极氧化层两侧的栅极间隙壁303,以在NMOS区域和PMOS区域中形成金属栅极沟槽。刻蚀工艺可以包括干法刻蚀、湿法刻蚀或者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的组合。在去除虚拟栅极以露出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之后,也可以采用例如稀释的氢氟酸或其他适合工艺以去除栅极氧化层,以完全露出半导体衬底的表面形成金属栅极沟槽。
在层间介电层302上、栅极间隙壁303上、金属栅极沟槽的底部及层面上沉积形成界面层(IL)和高K(HK)介电层304。IL层的可以为热氧化层、氮的氧化物层、化学氧化层或者其他适合的薄膜层。可以采用CVD、ALD或者PVD等适合的工艺形成界面层。界面层的厚度范围为5埃至10埃。高K电介质的材料可以选择为但不限于LaO、BaZrO、AlO、HfZrO、HfZrON、HfLaO、HfSiON、HfSiO、LaSiO、AlSiO、HfTaO、HfTiO、(Ba,Sr)TiO3(BST)、Al2O3、Si3N4、氮氧化物或者其他适合的材料。可以采用CVD、ALD或者PVD等适合的工艺形成高K介电层。高K介电层的厚度范围为10埃至30埃。
在高K介电层304上形成覆盖层305,覆盖层305的材料可以为La2O3、AL2O3、Ga2O3、In2O3、MoO、Pt、Ru、TaCNO、Ir、TaC、MoN、WN、TixN1-x或者其他适合的薄膜层。可以采用CVD、ALD或者PVD等适合的工艺形成覆盖层。覆盖层的厚度范围为5埃至20埃。在覆盖层305上沉积形成阻挡层306,阻挡层的材料可以选择为但不限于TaN、Ta、TaAl或者其他适合的薄膜层。可以采用CVD、ALD或者PVD等适合的工艺形成阻挡层。阻挡层的厚度范围为5埃至20埃。在阻挡层306上形成P型功函数金属层307,P型功函数金属层为PMOS功函数金属可调层,P型功函数金属层(PWF)的材料可以选择为但不限于TixN1-x,TaC,MoN,TaN或者其他适合的薄膜层。可以采用CVD、ALD或者PVD等适合的工艺形成P型功函数金属层。P型功函数金属层的厚度范围为10埃至580埃。
接着,在P型功函数金属层307上沉积形成牺牲层308,所述牺牲层308的材料优选底部抗反射涂层,形成的底部抗反射涂层填充完剩余的金属栅极沟槽,底部抗反射涂层308覆盖半导体衬底300。底部抗反射涂层有两种涂层材料:有机抗反射涂层(Organic),在硅片表面旋涂,依靠有机层直接接收掉入射光线;无机抗反射涂层(Inorganic),在硅片表面利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形成。一般材料为:TiN或SiN。通过特定波长相位相消而起作用,最重要的参数有:材料折射率、薄膜厚度等。
如图3B所示,执行回刻蚀工艺去除部分的位于NMOS区域和PMOS区域中的金属沟槽顶部附近的P型功函数金属层307和底部抗反射涂层308以露出部分阻挡层306,以形成沟槽309。回刻蚀工艺可以采用湿法刻蚀或者干法刻蚀,回刻蚀具有P型功函数金属层对阻挡层的高刻蚀选择比,。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干法刻蚀执行回刻蚀工艺,干法蚀刻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反应离子蚀刻(RIE)、离子束蚀刻、等离子体蚀刻或者激光切割。例如采用等离子体刻蚀,刻蚀气体可以采用基于氧气(O2-based)的气体。具体的,采用较低的射频能量并能产生低压和高密度的等离子体气体来实现干法刻蚀。作为一个实例,采用等离子体刻蚀工艺,采用的刻蚀气体为基于氧气(O2-based)的气体,刻蚀气体的流量范围可为50立方厘米/分钟(sccm)~150立方厘米/分钟(sccm),反应室内压力可为5毫托(mTorr)~20毫托(mTorr)。其中,干法刻蚀的刻蚀气体还可以是溴化氢气体、四氟化碳气体或者三氟化氮气体。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蚀刻方法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局限与该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选用其他常用的方法。
如图3C所示,在阻挡层306上,沟槽309的底部以及侧壁上形成底部抗反射涂层310和图案化的光刻胶层311,图案化的光刻胶层311露出NMOS区域覆盖PMOS区域。将底部抗反射涂层310涂覆在光刻胶311的底部来减少底部光的反射。
如图3D所示,根据图案化的光刻胶层311刻蚀去除NMOS区域中的底部抗反射涂层308、底部抗反射涂层310和PMOS功函数金属层307,以露出阻挡层306。去除NMOS区域中的PMOS功函数金属层307以露出阻挡层306的刻蚀工艺可以采用湿法刻蚀或者干法刻蚀,所述刻蚀工艺具有P型功函数金属层307对低于阻挡层306的高刻蚀选择比。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以所述被图形化的光刻胶层为掩膜,采用干法刻蚀工艺,在通入氯化硼和氯气的刻蚀条件下,对底部抗反射涂层和PMOS功函数金属层进行刻蚀,反应室内压力可为5~20毫托(mTorr);功率:300-800W;时间:5-15s;所述氯化硼和氯气的流量范围可为0~150立方厘米/分钟(sccm)和50~200立方厘米/分钟(sccm)。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蚀刻方法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局限与该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选用其他常用的方法。
然后,去除底部抗反射涂层和图案化的光刻胶层,去除半导体衬底300上的剩余的底部抗反射涂层308、底部抗反射涂层310和图案化的光刻胶层311,以露出NMOS区域中的阻挡层306,露出PMOS区域中的阻挡层306和P型功函数金属层307。
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底部抗反射涂层308具有良好的间隙填充能力并且优选采用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工艺去除底部抗反射涂层308,这样很容易去除掉底部抗反射涂层308。
如图3E所示,在PMOS区域中的阻挡层306和P型功函数金属层307上,以及NMOS区域中的阻挡层306上依次沉积形成N型功函数金属层312和金属电极层313,NMOS功函数金属层312和金属电极层313覆盖半导体衬底。N型功函数金属层(NWF)为NMOS功函数金属可调层,N型功函数金属层的材料可以选择为但不限于TaC、Ti、Al、TixAl1-x或者其他适合的薄膜层。可以采用CVD、ALD或者PVD等适合的工艺形成N型功函数金属层。N型功函数金属层的厚度范围为10埃至80埃。金属电极层的材料可以选择为但不限于Al、W或者其他适合的薄膜层。可以采用CVD、ALD或者PVD等适合的工艺形成金属电极层。在采用上述工艺形成金属电极层的过程中没有空洞的形成。在半导体衬底300中NMOS区域和PMOS区域中形成金属栅极结构叠层。
如图3F所示,执行化学机械研磨(CMP)工艺以平坦化NMOS器件和PMOS器件,以在NMOS区域中形成金属栅极314A、在PMOS区域中形成金属栅极314B。CMP工艺可以具有金属电极层313对层间介电层302的高刻蚀选择比。如图3F所示,采用CMP工艺去除多余的金属电极层、功函数金属层、阻挡层、覆盖层和高K介电层以露出层间介电层,并且使NMOS区域中的金属栅极层的顶部、PMOS区域中的金属栅极层的顶部、栅极间隙壁和层间介电层的顶部齐平。CMP工艺为金属栅极叠层314A、314B,以及层间介电层提供基本平坦的表面。
参照图4,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制作具有后HK/后MG结构的半导体器件的的工艺流程图,用于简要示出整个制造工艺的流程。
在步骤401中,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层间介电层(ILD0),NMOS区域中的虚拟栅极结构和PMOS区域中虚拟栅极结构。去除NMOS区域中的虚拟栅极结构和PMOS区域中的虚拟栅极结构,以形成金属栅极沟槽;
在步骤402中,在NMOS区域和PMOS区域中的金属栅极沟槽中依次沉积形成界面层、高K介电层、覆盖层、阻挡层和P型功函数金属层;
在步骤403中,在P型功函数金属层上形成牺牲层,牺牲层覆盖半导体衬底;
在步骤404中,执行回刻蚀工艺去除NMOS区域和PMOS区域中的位于金属栅极沟槽顶部附近的牺牲层和P型功函数金属层,露出部分的阻挡层;
在步骤405中,采用光刻工艺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图案化的光刻胶层,以露出NMOS区域覆盖PMOS区域;
在步骤406中,根据图案化的光刻胶层去除NMOS区域中的P型功函数金属层和牺牲层露出阻挡层,去除剩余的牺牲层、图案化的光刻胶层和底部抗反射涂层,以露出PMOS区域中的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
在步骤407中,在NMOS区域中和PMOS区域中填充N型功函数金属层和金属电极层,以形成金属栅极结构层;
在步骤408中,执行CMP。
图5A-5F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制作具有后HK/后MG结构的半导体器件相关步骤所获得的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下面将结合图5A-5F对本发明所述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如图5A所示,提供半导体衬底500,半导体半导体衬底500可包括任何半导体材料,此半导体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Si、SiC、SiGe、SiGeC、Ge合金、GeAs、InAs、InP,以及其它Ⅲ-Ⅴ或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也是可选地,半导体衬底500可以包括外延层。半导体衬底500还可以包括有机半导体或者如Si/SiGe、绝缘体上硅(SOI)、或者绝缘体上SiGe(SGOI)的分层半导体。
半导体衬底500包括各种隔离结构501,这些隔离部件可以包括不同结构,并且由不同的处理技术来形成。例如隔离部件可以包括浅沟槽隔离部件(STI)。半导体衬底500还包括阱。
半导体衬底500包括NMOS区域和PMOS区域,NMOS区域具有形成在均匀掺杂的沟道区上的虚拟栅极结构,所述虚拟栅极结构包括栅极氧化层和虚拟栅极,以及栅极氧化物层和虚拟栅极两侧形成的栅极间隙壁,PMOS区域具有形成在均匀掺杂的沟道区上的虚拟栅极结构,所述虚拟栅极结构包括栅极氧化层和虚拟栅极,以及栅极氧化物层和虚拟栅极两侧形成的栅极间隙壁,虚拟栅极的材料可以为多晶硅或者为氮化硅或者无定型碳,其中,虚拟栅极的材料优选未掺杂的多晶硅,栅极间隙壁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中一种或者他们组合构成。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化实施方式,所述间隙壁为氧化硅、氮化硅共同组成。半导体衬底500还包括位于NMOS虚拟栅极和PMOS虚拟栅极两侧的源漏区。
在半导体衬底300和虚拟栅极上方形成层间介电层502。实施化学机械研磨(CMP)工艺去除多余的层间介电层,使得露出虚拟栅极的虚拟栅极层。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形成层间介电层以露出虚拟栅极的虚拟栅极层。
实施刻蚀工艺以去除NMOS区域和PMOS区域中的虚拟栅极和栅极氧化层保留位于虚拟栅极和栅极氧化层两侧的栅极间隙壁503,以在NMOS区域和PMOS区域中形成金属栅极沟槽。刻蚀工艺可以包括干法刻蚀、湿法刻蚀或者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的组合。在去除虚拟栅极以露出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之后,也可以采用例如稀释的氢氟酸或其他适合工艺以去除栅极氧化层,以完全露出半导体衬底的表面形成金属栅极沟槽。
在层间介电层502上、栅极间隙壁503上、金属栅极沟槽的底部及层面上沉积形成界面层(IL)和高K(HK)介电层504。IL层的可以为热氧化层、氮的氧化物层、化学氧化层或者其他适合的薄膜层。可以采用CVD、ALD或者PVD等适合的工艺形成界面层。界面层的厚度范围为5埃至10埃。高K电介质的材料可以选择为但不限于LaO、BaZrO、AlO、HfZrO、HfZrON、HfLaO、HfSiON、HfSiO、LaSiO、AlSiO、HfTaO、HfTiO、(Ba,Sr)TiO3(BST)、Al2O3、Si3N4、氮氧化物或者其他适合的材料。可以采用CVD、ALD或者PVD等适合的工艺形成高K介电层。高K介电层的厚度范围为10埃至30埃。
在高K介电层504上形成覆盖层505,覆盖层505的材料可以为La2O3、AL2O3、Ga2O3、In2O3、MoO、Pt、Ru、TaCNO、Ir、TaC、MoN、WN、TixN1-x或者其他适合的薄膜层。可以采用CVD、ALD或者PVD等适合的工艺形成覆盖层。覆盖层的厚度范围为5埃至20埃。在覆盖层505上沉积形成阻挡层506,阻挡层的材料可以选择为但不限于TaN、Ta、TaAl或者其他适合的薄膜层。可以采用CVD、ALD或者PVD等适合的工艺形成阻挡层。阻挡层的厚度范围为5埃至20埃。在阻挡层506上形成P型功函数金属层507,P型功函数金属层为PMOS功函数可调层,P型功函数金属层(PWF)的材料可以选择为但不限于TixN1-x,TaC,MoN,TaN或者其他适合的薄膜层。可以采用CVD、ALD或者PVD等适合的工艺形成P型功函数金属层。P型功函数金属层的厚度范围为10埃至580埃。
接着,在P型功函数金属层507上沉积形成牺牲层508,牺牲层508的材料优选底部抗反射涂层,形成的底部抗反射涂层填充完剩余的金属栅极沟槽,底部抗反射涂层508覆盖半导体衬底500。底部抗反射涂层有两种涂层材料:有机抗反射涂层(Organic),在硅片表面旋涂,依靠有机层直接接收掉入射光线;无机抗反射涂层(Inorganic),在硅片表面利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形成。一般材料为:TiN或SiN。通过特定波长相位相消而起作用,最重要的参数有:材料折射率、薄膜厚度等。
如图5B所示,执行回刻蚀工艺去除部分的位于NMOS区域和PMOS区域中的金属沟槽顶部附近的底部抗反射涂层、P型功函数金属层、阻挡层和覆盖层,露出部分的高K介质层504,以形成沟槽509。回刻蚀工艺可以采用湿法刻蚀或者干法刻蚀,回刻蚀具有P型功函数金属层/阻挡层/覆盖层对阻挡层的高刻蚀选择比,同时回刻蚀具有P型功函数金属层、阻挡层和阻挡层的低刻蚀选择比。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干法刻蚀执行回刻蚀工艺,干法蚀刻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反应离子蚀刻(RIE)、离子束蚀刻、等离子体蚀刻或者激光切割。例如采用等离子体刻蚀,刻蚀气体可以采用基于氟气(F-based)的气体。具体的,采用较低的射频能量并能产生低压和高密度的等离子体气体来实现干法刻蚀。作为一个实例,采用等离子体刻蚀工艺,采用的刻蚀气体为基于气(F-based)的气体,刻蚀气体的流量范围可为50立方厘米/分钟(sccm)~150立方厘米/分钟(sccm),反应室内压力可为5毫托(mTorr)~20毫托(mTorr)。其中,干法刻蚀的刻蚀气体还可以是溴化氢气体、四氟化碳气体或者三氟化氮气体。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蚀刻方法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局限与该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选用其他常用的方法。
如图5C所示,在高K介电层504上,沟槽509的底部以及侧壁上形成底部抗反射涂层510和图案化的光刻胶层511,图案化的光刻胶层511露出NMOS区域覆盖PMOS区域。将底部抗反射涂层510涂覆在光刻胶511的底部来减少底部光的反射。
如图5D所示,根据图案化的光刻胶层511刻蚀去除NMOS区域中的底部抗反射涂层508、底部抗反射涂层510和P型功函数金属层507,以露出阻挡层506。去除NMOS区域中的PMOS功函数金属层507以露出阻挡层506的刻蚀工艺可以采用湿法刻蚀或者干法刻蚀,所述刻蚀工艺具有,P型功函数金属层对阻挡层的高刻蚀选择比。
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以所述被图形化的光刻胶层为掩膜,采用干法刻蚀工艺,在通入氯化硼和氯气的刻蚀条件下,对底部抗反射涂层和PMOS功函数金属层进行刻蚀,反应室内压力可为5~20毫托(mTorr);功率:300-800W;时间:5-15s;所述氯化硼和氯气的流量范围可为0~150立方厘米/分钟(sccm)和50~200立方厘米/分钟(sccm)。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蚀刻方法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局限与该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选用其他常用的方法。
然后,去除剩余的底部抗反射涂层508、底部抗反射涂层510和图案化的光刻胶层,去除半导体衬底500上的剩余的底部抗反射涂层508、底部抗反射涂层510和图案化的光刻胶层511,以露出NMOS区域中的阻挡层506,露出PMOS区域中的阻挡层506和P型功函数金属层507。
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底部抗反射涂层508具有良好的间隙填充能力并且优选采用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工艺去除底部抗反射涂层508,这样很容易去除掉底部抗反射涂层508。
如图5E所示,在PMOS区域中的P型功函数金属层507上,NMOS区域中的阻挡层506上,在层间介电层上的高K介电层上沉积形成N型功函数金属层512,接着在N型功函数金属层512上沉积形成金属电极层513,金属电极层513覆盖半导体衬底。N型功函数金属层(NWF)为NMOS功函数金属可调层,N型功函数金属层的材料可以选择为但不限于TaC、Ti、Al、TixAl1-x或者其他适合的薄膜层。可以采用CVD、ALD或者PVD等适合的工艺形成N型功函数金属层。N型功函数金属层的厚度范围为10埃至80埃。金属电极层的材料可以选择为但不限于Al、W或者其他适合的薄膜层。可以采用CVD、ALD或者PVD等适合的工艺形成金属电极层。在采用上述工艺形成金属电极层的过程中没有空洞的形成。在半导体衬底500中NMOS区域和PMOS区域中形成金属栅极结构叠层。
如图5F所示,执行化学机械研磨(CMP)工艺以平坦化NMOS器件和PMOS器件,以在NMOS区域中形成金属栅极514A、在PMOS区域中形成金属栅极514B。CMP工艺可以具有金属电极层313对层间介电层302的高刻蚀选择比。如图5F所示,采用CMP工艺去除多余的金属电极层、功函数金属层高K介电层以露出层间介电层,并且使NMOS区域中的金属栅极层的顶部、PMOS区域中的金属栅极层的顶部、栅极间隙壁和层间介电层的顶部齐平。CMP工艺为金属栅极叠层514A、514B,以及层间介电层提供基本平坦的表面。
参照图6,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制作具有后HK/后MG结构的半导体器件的的工艺流程图,用于简要示出整个制造工艺的流程。
在步骤601中,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层间介电层(ILD0),NMOS区域中的虚拟栅极结构和PMOS区域中虚拟栅极结构。去除NMOS区域中的虚拟栅极结构和PMOS区域中的虚拟栅极结构,以形成金属栅极沟槽;
在步骤602中,在NMOS区域和PMOS区域中的金属栅极沟槽中依次沉积形成界面层、高K介电层、覆盖层、阻挡层和P型功函数金属层;
在步骤603中,在P型功函数金属层上形成牺牲层,牺牲层覆盖半导体衬底;
在步骤604中,执行回刻蚀工艺去除NMOS区域和PMOS区域中部分的位于金属栅极沟槽顶部附近的牺牲层、P型功函数金属层、阻挡层和覆盖层,露出部分的高K介电层;
在步骤605中,采用光刻工艺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图案化的光刻胶层,以露出NMOS区域覆盖PMOS区域;
在步骤606中,根据图案化的光刻胶层去除NMOS区域中的牺牲层和P型功函数金属层,去除剩余的牺牲层、图案化的光刻胶层和底部抗反射涂层,以露出PMOS区域中的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
在步骤607中,在NMOS区域中和PMOS区域中填充N型功函数金属层和金属电极层,以形成金属栅极结构层;
在步骤608中,执行CMP。
综上所示,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采用一次光刻工艺形成具有后HK/后MG结构的半导体器件,以使形成的半导体器件结构与传统工艺形成的半导体器件结构具有良好的间隙填充边缘和较低金属栅极电阻,以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整体性能,提高半导体的良品率。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8)

1.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半导体衬底,所述第一区域包括虚拟栅极,所述第二区域包括虚拟栅极;
去除所述第一区域中的虚拟栅极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虚拟栅极,以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形成第一沟槽,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形成第二沟槽;
在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的底部及侧壁上依次沉积形成高K介电层、覆盖层、阻挡层和P型功函数金属层;
在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上形成牺牲层;
回刻蚀去除部分的位于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顶部附近的所述牺牲层和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以露出部分所述阻挡层;
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底部抗反射涂层和覆盖第一区域的光刻胶层,其中所述牺牲层与所述底部抗反射涂层的材料一致;
去除位于第二沟槽中的所述底部抗反射涂层、所述牺牲层和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以露出所述阻挡层;
去除光刻胶层、底部抗反射涂层和剩余的所述牺牲层,以露出所述第一沟槽中的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
在露出的所述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底部和侧壁上依次沉积形成N型功函数金属层和金属电极层。
2.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半导体衬底,所述第一区域包括虚拟栅极,所述第二区域包括虚拟栅极;
去除所述第一区域中的虚拟栅极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虚拟栅极,以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形成第一沟槽,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形成第二沟槽;
在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的底部及侧壁上依次沉积形成高K介电层、覆盖层、阻挡层和P型功函数金属层;
在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上形成牺牲层;
回刻蚀去除部分的位于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顶部附近的所述牺牲层、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所述阻挡层和所述覆盖层,以露出部分所述高K介电层;
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底部抗反射涂层和覆盖第一区域的光刻胶层,其中所述牺牲层与所述底部抗反射涂层的材料一致;
去除位于第二沟槽中的所述底部抗反射涂层、所述牺牲层和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以露出所述阻挡层;
去除光刻胶层、底部抗反射涂层和剩余的所述牺牲层,以露出所述第一沟槽中的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
在露出的所述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底部和侧壁上依次沉积形成N型功函数金属层和金属电极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和所述高K介电层之间还形成有界面层,所述界面层的材料为热氧化层、氮的氧化物层或化学氧化层,所述界面层的厚度范围为5埃至10埃。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为PMOS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NMOS区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CVD、ALD或者PVD工艺形成所述界面层、所述高K介电层、所述覆盖层、所述阻挡层、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所述N型功函数金属层、所述金属电极层。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湿法刻蚀或者干法刻蚀去除第二区域中的P型功函数金属层,所述刻蚀工艺具有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对所述阻挡层的高蚀刻选择比。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干法刻蚀或者湿法刻蚀去除所述牺牲层。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的厚度范围为5埃至20埃,所述阻挡层的厚度范围为5埃至20埃,所述P型功函数金属层的厚度范围为10埃至580埃。
CN201310454685.2A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Active CN1045178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4685.2A CN104517842B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4685.2A CN104517842B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7842A CN104517842A (zh) 2015-04-15
CN104517842B true CN104517842B (zh) 2018-02-06

Family

ID=52792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4685.2A Active CN104517842B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178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3746B (zh) * 2015-03-09 2019-01-22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US9653682B1 (en) * 2016-02-05 2017-05-16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structure
CN110970303B (zh) * 2018-09-28 2024-06-21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US10872826B2 (en) * 2018-10-31 2020-12-2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device and method
US11387346B2 (en) * 2020-04-24 2022-07-1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Gate patterning process for multi-gate device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3741A (zh) * 2011-07-28 2013-01-30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81620B1 (ko) * 2010-09-01 2017-09-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오스 트랜지스터의 제조방법
US8765588B2 (en) * 2011-09-28 2014-07-01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Semiconductor process
US8669618B2 (en) * 2011-12-15 2014-03-11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metal gat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3741A (zh) * 2011-07-28 2013-01-30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7842A (zh)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8539B (zh) 多栅极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97689B (zh) 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106941096B (zh) 具有金属栅电极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11031302B2 (en) High-k metal gat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3854982B (zh)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US20140131808A1 (en) Replacement metal gate structure for cmos device
TW201013850A (en) Method for forming metal gates in a gate last process
TW201314790A (zh) 具有金屬閘極堆疊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CN104517842B (zh) 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104752447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8010884A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5244318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US20130154022A1 (en) CMOS Devices with Metal Gat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CN104752350B (zh) 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104752316B (zh) 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104752349B (zh) 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104766883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7978564A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5097690B (zh) 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104916590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79289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33746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6653693B (zh) 改善核心器件和输入输出器件性能的方法
CN104752425A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4810324B (zh) 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