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6671A -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服务器装置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服务器装置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6671A
CN104516671A CN201410483589.5A CN201410483589A CN104516671A CN 104516671 A CN104516671 A CN 104516671A CN 201410483589 A CN201410483589 A CN 201410483589A CN 104516671 A CN104516671 A CN 104516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ction
user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order
accord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835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6671B (zh
Inventor
间岛宏
大西岳
柴田胜之
大屋纪雄
鹫尾昌宜
山埜启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Ten Ltd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16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6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6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6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for remote control of applia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75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 a vehicle
    • H04M1/6083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 a vehicle by interfacing with the vehicle audio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服务器装置以及程序。为了解决即使用户反复操作设备也无法实现对操作熟悉的课题。本发明遵照操作次序间歇地向电子装置分别发送多个指令。由此,在电子装置中遵照操作次序间歇地执行多个指令,分阶段地显示操作画面,因此用户能够掌握直至显示作为目的的操作画面为止的操作次序。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服务器装置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用户所执行的操作进行辅助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汽车导航装置等电子设备的多功能化、高功能化得到发展,其操作手法也越来越复杂化。进一步地,由于触摸面板等的采用,操作画面被分层,要到达希望的操作画面需要经过多次操作。在这样的电子设备中,对于操作不熟练的用户无法容易地到达希望的操作画面。
为此,提出了如下技术:在用户所持有的便携式端末中显示电子设备的操作指南,并且省略中途经过而立即显示希望的操作画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由此,用户不必携带操作指南,并且不必进行多次的操作,就能够立即到达希望的操作画面。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9-27586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如提出的技术这样,如果省略中途的操作画面而立即显示希望的画面,则用户不能判别经过什么样的操作以及分层而到达相关的操作画面。因此,在再次显示同一画面的情况下,用户需要再次显示操作指南并从便携式端末发送指示。在这样的技术中,即使用户反复操作设备,也不能实现对操作的熟练,因此成为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实现用户希望的动作或显示操作画面时,用户能够学习车载设备的操作手法并对操作熟练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形态一的发明,是一种能够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所述电子装置按照用户操作来分阶段地显示操作画面,在受理了遵照规定的操作次序的多个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实现规定功能或显示规定功能用的操作画面,该通信装置具备:存储单元,其存储与遵照所述操作次序的所述多个用户操作分别对应的多个指令;以及发送单元,其遵照所述操作次序间歇地向所述电子装置分别发送所述多个指令。
此外,形态二的发明,在形态一所述的通信装置中,还具备:变更单元,其按照用户设定来变更所述多个指令中的各个指令发送时的发送间隔;所述发送单元以变更后的所述发送间隔来分别发送所述指令。
此外,形态三的发明,在形态一所述的通信装置中,还具备:输入单元,其输入用户的指示;每次输入了用户的指示后,所述发送单元遵照所述操作次序来发送所述多个指令之中的一个指令。
此外,形态四的发明,在形态一所述的通信装置中,所述电子装置具备触摸面板,通过该触摸面板来受理遵照规定的操作次序的多个用户操作。
此外,形态五的发明,在形态一所述的通信装置中,还具备:接收单元,其从规定的服务器装置接收所述多个指令的组。
此外,形态六的发明,在形态一至五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中,所述发送单元间歇地向所述电子装置分别发送从规定的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多个指令的组。
此外,形态七的发明,是一种与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服务器装置,其中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所述电子装置按照用户操作分阶段地显示操作画面,在受理了遵照规定的操作次序的多个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实现规定功能或显示规定功能用的操作画面,该服务器装置具备:存储单元,其按所述电子装置的各个机型分别存储与遵照所述操作次序的所述多个用户操作分别对应的多个指令的组;以及发送单元,其向所述通信装置发送与指定的电子装置的机型相应的所述多个指令的组。
此外,形态八的发明,是一种包含电子装置和能够与所述电子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在内的通信系统,所述电子装置具备:受理单元,其受理用户操作;以及显示单元,其按照所述用户操作分阶段地显示操作画面,在受理了遵照规定的操作次序的多个用户操作的情况下,显示表示规定功能已实现的画面或规定功能用的操作画面;所述通信装置具备:存储单元,其存储与遵照所述操作次序的所述多个用户操作分别对应的多个指令;以及发送单元,其遵照所述操作次序间歇地向所述电子装置分别发送所述多个指令。
此外,形态九的发明,是一种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方法,所述电子装置按照用户操作分阶段地显示操作画面,在受理了遵照规定的操作次序的多个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实现规定功能或显示规定功能用的操作画面,该通信方法包含:a)获取与遵照所述操作次序的所述多个用户操作分别对应的多个指令的步骤;以及b)遵照所述操作次序间歇地向所述电子装置分别发送所述多个指令的步骤。
此外,形态十的发明,在形态九所述的通信方法中,还包含按照用户设定来变更所述多个指令中的各个指令发送时的发送间隔的步骤,所述步骤b)中,以变更后的所述发送间隔来分别发送所述指令。
此外,形态十一的发明,是一种能够通过包含在通信装置中的计算机来执行的程序,其中,所述通信装置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所述电子装置按照用户操作分阶段地显示操作画面,在受理了遵照规定的操作次序的多个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实现规定功能或显示规定功能用的操作画面,使所述计算机执行:a)获取与遵照所述操作次序的所述多个用户操作分别对应的多个指令的步骤;以及b)遵照所述操作次序间歇地向所述电子装置分别发送所述多个指令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形态一至六以及形态八至十一的发明,由于在电子装置中通过遵照操作次序间歇地执行多个指令,从而分阶段地显示操作画面,所以用户能够理解直至实现规定功能或显示作为目的的操作画面为止的操作次序。
此外,特别地,根据形态二的发明,用户能够以自己希望的间隔,向电子装置发送指令并使其被执行。
此外,特别地,根据形态三的发明,用户能够以自己希望的定时,向电子装置发送指令并使其被执行。
此外,特别地,根据形态四的发明,用户能够使用触摸面板进行操作,所以能够容易地操作电子装置。
此外,特别地,根据形态五的发明,由于从规定的服务器装置接收多个指令的组,所以通信装置不必预先存储多个指令的组。
此外,特别地,根据形态六的发明,通信装置在不必预先存储多个指令的组的基础上,能够间歇地发送多个指令。
此外,根据形态七的发明,能够向通信装置提供与电子装置的机型相应的多个指令的组。
此外,特别地,根据形态十的发明,用户能够以自己希望的间隔,向电子装置发送指令并使其被执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通信系统的概要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端末的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车载设备的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服务器的构成的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次序的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次序的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次序的图。
图8是在便携式端末中显示操作指南的例子。
图9是车载设备的画面转换的例子。
图10是车载设备的画面转换的例子。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端末的构成的图。
图1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端末的处理次序的图。
图13是变更待机时间的画面的例子。
图1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端末的构成的图。
图1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次序的图。
图16是表示通信系统的变形例的图。
符号说明:
1   便携式端末
2   车载设备
3   服务器
4   网络
10  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1-1.概要>
图1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包含便携式端末1以及车载设备2的通信系统10的概要。
便携式端末1是智能电话和便携式电话等可移动的通信装置,由用户在车辆内外利用于信息通信。
车载设备2是汽车导航装置等搭载于车辆中的电子装置。此外,车载设备2也作为与便携式端末进行数据的收发的通信装置来发挥作用。
通过使这样的便携式端末1和车载设备2进行信息通信,通信系统10形成为系统。
服务器3存储各种内容,经由网络4与便携式端末1进行内容的收发。内容除了图像数据和音乐数据以外,还包含车载设备2的操作指南和操作车载设备2的操作指令。
用户从规定的服务器下载与车载设备2相符的操作指南用应用,并将其存储在便携式端末1中。用户启动相关的应用,使对希望的操作进行说明的操作指南显示在便携式端末1中。
在显示了操作指南的状态下,如果用户对触摸面板的启动开关进行触摸操作,则操作指令隔开间隔而被依次发送给车载设备2。车载设备2在每次接收指令时,执行相关的指令。
其结果是,在车载设备2中,画面依次进行转换,显示执行希望的功能的操作画面。或者,执行希望的功能本身。另外,在画面进行转换时,触摸开关成为由用户进行了触摸操作后的显示。即,成为高亮显示等。
用户在显示器24上参照进行转换的操作画面,从而能够掌握操作次序,在想要再次显示相同的画面的情况下,能够遵照所掌握的操作次序自己进行操作。
此外,用户通过熟练操作次序,从而不必再次参照操作指南,能够消除在便携式端末1中操作车载设备2的繁琐。
<1-2.构成>
接着,详细说明具备便携式端末1以及车载设备2的通信系统10的构成。首先,说明便携式端末1的构成。图2示出便携式端末1的构成。
便携式端末1是可移动的通信装置,由用户在机动车等车辆内外利用于信息通信。例如是智能电话和便携式电话。便携式端末1利用通信功能,与车载设备2和服务器3进行信息通信。此外,便携式端末1具有执行从规定的服务器下载的应用的功能。此外,便携式端末1具备:对端末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1、通信部12、显示器13、存储部14、以及协作部15。
控制部11是具备CPU、RAM、以及ROM的微型计算机。控制部11与便携式端末1所具备的其他构成连接,对设备整体进行控制。另外,后面叙述控制部11所具备的各功能。
通信部12具备利用了无线通信的通信功能,接入到网络4而与服务器3进行信息通信。例如,是利用了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连)或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无线通信技术的信息通信。
显示器13显示文字或图形等各种信息,按照可视方式向用户提示信息。例如是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显示器13具备触摸面板13a。
触摸面板13a感知用户对显示在显示器13中的按钮区域的接触,并将感知到的位置信息向控制部11发送。
存储部14是存储数据的存储器。例如,是EEPROM(Electrical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速存储器、具备磁盘的硬盘驱动器等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此外,存储部14存储有待机时间数据14a以及程序14b。此外,存储部14存储从服务器3发送的内容。
待机时间数据14a是对便携式端末1向车载设备2发送操作指令的间隔进行规定的时间数据。
程序14b通过控制部11来读出,其是为了控制部11控制便携式端末1而执行的固件。此外,程序14b是从服务器下载的应用的程序。
协作部15具备利用了小功率无线通信的通信功能,与近距离存在的车载设备2进行信息通信。例如,是利用了Wi-Fi(Wireless Fidelity)等无线LAN技术或蓝牙(Bluetooth)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的信息通信。
对前述的控制部11所具备的各功能进行说明。控制部11具备:信息获取部11a、显示控制部11b、指令发送部11c、以及计时部11d。
信息获取部11a对通信部12以及协作部15进行控制,与车载设备2以及服务器3进行各种信息的收发。
显示控制部11b在显示器13中显示图像或文字等数据。此外,显示控制部11b基于输入至触摸面板13a的触摸位置,使显示器13中显示的图像等发生变化。
指令发送部11c经由协作部15将后述的操作指令发送至车载设备2。另外,后面叙述操作指令。
计时部11d是对指令发送部11c发送操作指令后的经过时间进行测量的定时器。
接着,说明车载设备2的构成。车载设备2是搭载于车辆的电子装置。例如,是汽车导航装置或汽车音频装置等。此外,车载设备2按照用户的操作分阶段地在显示器中显示操作画面,在受理遵照规定的操作次序的多个操作后,显示规定功能用的操作画面。即,车载设备2具备多层次且多种类的操作画面,是与各操作画面中的操作相对应地,进行向其他操作画面的转换和动作的设备。另外,车载设备2除了是固定设置于车辆中的设备以外,也可以是在每次利用时搬入车辆来使用的可移动的设备。图3示出车载设备2的构成。车载设备2具备:对设备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部21、协作部22、开关23、显示器24、以及存储部25。
控制部21是具备CPU、RAM、以及ROM的微型计算机。控制部21与便携式端末1所具备的其他构成连接,并对设备整体进行控制。另外,后面叙述控制部21所具备的各功能。
协作部22具备利用了小功率无线通信的通信功能,与近距离存在的车载设备2进行信息通信。例如,是利用了Wi-Fi(Wireless Fidelity)等无线LAN技术或蓝牙(Bluetooth)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的信息通信。
开关23是由用户按下并机械式工作的按压按钮。即,是硬件型的开关机构。开关23在由用户按下后,将输入信号发送至控制部21。
显示器24显示文字或图形等各种信息,按可视方式向用户提示信息。例如,是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显示器24具备触摸面板24a。
触摸面板24a感知用户对显示器13中显示的按钮区域的接触,将感知到的位置信息向控制部21发送。
存储部25是存储数据的存储器。例如,是EEPROM(Electrical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闪速存储器、具备磁盘的硬盘驱动器等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此外,存储部25存储有机型数据25a以及程序25b。
机型数据25a是表示车载设备2的种类的数据。设备的种类用于确定设备的年份或型号。具体来说,确定相应的设备的操作画面的设计、操作方法、执行处理的指令体系等。
程序25b通过控制部21而读出,是为了控制部21对车载设备2进行而被执行的固件。
对前述的控制部21所具备的各功能进行说明。控制部21具备指令接收部21a以及显示控制部21b。
指令接收部21a经由协作部22从便携式端末1接收内容。
显示控制部21b将图像或文字等数据显示在显示器24中。此外,显示控制部21b基于输入至触摸面板24a的触摸位置,使显示器24中显示的图像等发生变化。
接着,说明服务器3的构成。服务器3是向便携式端末1提供数据或服务的计算机(服务器装置)。图4示出服务器3的构成。服务器3具备:控制部31、通信部32、以及存储部33。
控制部31是具备CPU、RAM、以及ROM的微型计算机。控制部31与服务器3所具备的其他构成连接,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另外,后面叙述控制部31所具备的功能。
通信部32具备有线或无线的通信功能,与网络4连接而与便携式端末1进行信息通信。
存储部33是存储数据的存储器。例如,是具备磁盘的硬盘驱动器等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存储部33存储有内容33a、机型对照表33d、以及程序33e。
内容33a是经由网络4向便携式端末1提供的数据。内容33a包含操作指南33b以及操作指令33c。
操作指南33b是包含以记载了操作车载设备2的方法的操作次序书作为内容的文字和图形在内的数据。操作指南33b按车载设备2的每个机型而存储于存储部33中。
操作指令33c是向车载设备2指示规定的处理的执行的命令语句。一个操作指令33c相当于用户针对车载设备2的一个操作。车载设备2接收操作指令33c后,执行由操作指令33c指示的规定的处理。另外,操作指令33c在指示对触摸面板的触摸的情况下,包含显示器上的坐标信息。此外,操作指令33c在指示车载设备2的硬件型开关的动作的情况下,包含开关的名称信息。
此外,操作指令33c有时是与基于操作指南的操作次序相应的多个指令的组(集合)。以下,在叙述为“操作指令”的情况下,有时表示“多个操作指令的组”。
机型对照表33d是对照示出车载设备2的机型名和由相关的机型名的车载设备2利用的操作指南以及操作指令的数据表。控制部31通过参照机型对照表33d,来确定由规定的机型利用的操作指南以及操作指令。另外,有时根据操作指南以及操作指令,在多个机型中进行利用。此外,操作指南和操作指令有时被利用于分别不同的机型中。因此,车载设备2的机型名和操作指南以及操作指令有时为复杂的对照关系。参照这样的机型对照表33d来确定由规定的机型利用的操作指南以及操作指令在操作指南以及操作指令的读出处理中有用。
程序33e通过控制部31而被读出,是为了控制部31对服务器3进行控制而被执行的固件。
对控制部31所具备的功能进行说明。控制部31具备内容发送部31a。内容发送部31a从存储部33中读出以由规定的机型利用的操作指南33b以及操作指令33c作为内容的内容33a,并将其编辑为能够发送至便携式端末1的形式。并且,将编辑成的内容33a经由通信部32向便携式端末1发送。
<1-3.处理>
接着,对便携式端末1、车载设备2、以及服务器3的处理次序进行说明。图5以及图6示出便携式端末1、车载设备2、以及服务器3的处理次序。本处理以用户对便携式端末1的操作为契机而开始。
首先,用户操作便携式端末1的触摸面板13a等,使规定的应用启动(图5的步骤S101)。相关的应用是用于使车载设备2的操作指南显示在便携式端末1中,并操作车载设备2的应用。用户可以预先经由网络4从规定的服务器将应用下载至便携式端末1。
应用启动后,便携式端末1的协作部15与车载设备2的协作部22进行通信的协作处理,以便与车载设备2进行数据的收发(步骤S102)。
接着,便携式端末1的信息获取部11a判断协作部15与车载设备2的协作部22之间的协作处理是否成功(步骤S103)。
信息获取部11a判断为协作处理不成功时(步骤S103中为“否”),显示控制部11b在显示器13中显示车载设备2的机型输入画面(步骤S104)。在显示器13中显示了机型输入画面后,用户确认车载设备2的机型编号,使用触摸面板13a来输入机型编号。另外,也可以取代显示机型输入画面,而显示机型一览表(列表),用户对显示的机型编号进行触摸操作来进行机型编号的输入。
另一方面,便携式端末1和车载设备2之间的协作处理被判断为成功后(步骤S103中为“是”),或者由用户输入机型编号后,便携式端末1的信息获取部11a经由协作部15对车载设备2请求发送机型数据(步骤S105)。
车载设备2的控制部21从便携式端末1接收机型数据的发送请求后,从存储部25读出机型数据25a,并向便携式端末1发送(步骤S201)。
在将机型数据25a向便携式端末1发送后,信息获取部11a判断与机型数据25a相应的内容是否已经存储在存储部14中(步骤S106)。
信息获取部11a判断为内容存储在存储部14中时(步骤S106中为“是”),判断该内容是否为最新版(步骤S107)。最新版的版数信息可以从服务器3另外接收。例如,便携式端末1可以在应用的启动后立即从服务器3接收最新版的版本信息。
信息获取部11a在判断为内容没有存储在存储部14中的情况下(步骤S106中为“否”),以及在判断为内容不是最新版的情况下(步骤S107中为“否”),经由通信部12向服务器3请求发送由车载设备2利用的内容(操作指南以及操作指令)(步骤S108)。此时,信息获取部11a判断为内容为最新版(步骤S107中为“是”),不向服务器3进行内容的发送请求,而执行后述的步骤S109(图6)。
服务器3的内容发送部31a从便携式端末1接收内容的发送请求后,参照存储部33的机型对照表33d,从存储部33中读出以由该机型利用的操作指南以及操作指令作为内容的内容33a(步骤S301)。
内容发送部31a将读出的内容33a向便携式端末1发送(图6的步骤S302)。
便携式端末1的信息获取部11a从服务器3接收包含操作指南以及操作指令在内的内容33a后,使内容33a存储在存储部14中。即,存储作为操作次序的操作指南33b、以及与遵照操作次序的多个操作分别对应的多个指令。并且,显示控制部11b使包含在内容33a中的操作指南33b显示在显示器13中(步骤S109)。
操作指南33b的显示器13的初始显示是操作菜单画面。用户从操作菜单画面中选择希望的操作。另外,操作菜单优选分类为功能性的项目而进行显示。这是为了用户能够直观地选择希望的操作。另外,作为功能性的项目指的是与利用状況(情形)或利用场面(场景)相匹配的项目。例如,是“使用导航”、“操作音频”、“打电话”等。
这里,说明便携式端末1的显示器13中显示的操作指南33b的例子。图8是在便携式端末1的显示器13中显示操作指南33b的画面的例子。图8中示出的操作指南33b使开关照明的色彩与用户的喜好相匹配地进行设定,示出用户应操作什么样的按钮。即,为了设定开关照明的色彩,在按下开关的“菜单”(“MENU”)(TB1)后,如果依次触摸触摸面板的按钮即“设定和编辑”(TB2)、“公共设定”(TB3)、以及“设定”(TB4),则表示到达开关照明的色彩的设定画面的意思。这样,用户能够在便携式端末1的显示器13中参照车载设备2的操作指南33b。
再次参照图6。将操作指南33b显示在显示器13中后,便携式端末1的指令发送部11c判断是否将与显示的操作指南匹配的操作指令发送至车载设备2(步骤S110)。相关的判断根据是否已由用户向触摸面板13a输入了应向车载设备2发送操作指令的操作来进行。
指令发送部11c判断为不向车载设备2发送操作指令时(步骤S110中为“否”),显示控制部11b使操作指南33b继续显示在显示器13中。
另一方面,指令发送部11c判断为向车载设备2发送操作指令时(步骤S110中为“是”),向车载设备2发送初始化指令(步骤S111)。另外,是否将初始化指令向车载设备2发送的判断由指令发送部11c根据用户是否触摸了例如图8所示的规定的触摸面板按钮13aa来判断即可。
所谓初始化指令指的是,向作为操作的基准的画面转移的指令。这是为了,在各操作指令包含触摸面板的位置坐标的情况下,通过从基准画面起进行指令的执行,从而使触摸面板示出的操作按钮位置与操作指令所包含的显示器上的坐标位置相匹配。
在发送初始化指令的时间点,由于在显示器中显示有什么样的画面不明确,所以用于向成为基准的画面转移的按钮的坐标位置也不明确。因此,在初始化指令中不包含触摸面板13a的坐标位置,而包含车载设备2的硬件开关23的名称信息。由此,接收到初始化指令的车载设备2的控制部21进行应在硬件开关23被按下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另外,基准画面例如是表示导航中的车辆的当前位置的画面。
指令发送部11c发送初始化指令后,接着将操作指令发送至车载设备2(步骤S112)。另外,在应向车载设备2发送的操作指令为多个的情况下,指令发送部11c发送一个在一系列的操作次序之中应最先执行的操作指令。例如,在图8中是按下开关“TB1”后被执行的操作指令。
在车载设备2的指令接收部21a接收操作指令后,显示控制部21b执行操作指令(步骤S202),对显示器24的显示进行更新。另外,后面叙述步骤S202的详细的处理内容。
接着,指令发送部11c判断是否已将与一系列的操作相关的所有的操作指令发送至了车载设备2(步骤S113)。
指令发送部11c判断为未发送所有的操作指令时(步骤S113中为“否”),参照计时部11d而检测从发送最近的操作指令起的经过时间。
接着,指令发送部11c判断从发送最近的操作指令起的经过时间是否经过了规定的待机时间(步骤S114)。待机时间是由于执行多个操作指令而使画面发生转换的时间间隔。例如,为1秒。但只要是用户能够掌握画面的转换的时间即可。
指令发送部11c判断为从发送最近的操作指令起的经过时间未经过规定的待机时间时(步骤S114中为“否”),再次判断待机时间的经过。即,指令发送部11c直至经过待机时间为止,都对操作指令的发送进行待机。
另一方面,指令发送部11c判断为从发送最近的操作指令起的经过时间经过了规定的待机时间时(步骤S114中为“是”),将操作指令向车载设备2发送(步骤S112)。此时,应向车载设备2发送的操作指令是一系列的操作指令之中下一次应执行的指令。例如,是图8中触摸按钮“TB2”后被执行的指令。
在指令发送部11c一个个地发送一系列的所有操作指令之前,即发送与图8中示出的“TB1”至“TB4”相当的指令之前,重复执行上述的步骤S112、步骤S113、步骤S114、以及步骤S202。由此,指令发送部11c遵照操作次序将多个指令按照待机时间间歇地分别发送至车载设备2,由车载设备2间歇地执行指令。
指令发送部11c判断为已发送所有的操作指令后(步骤S113中为“是”),本处理结束。
接着,对车载设备2的步骤S202中的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步骤S202在每次车载设备2的指令接收部21a从便携式端末1接收到初始化指令以及操作指令时被执行。
处理开始后,指令接收部21a判断是否接收到了初始化指令(步骤S202a)。另外,在接收到的指令中包含应操作的硬件开关的名称的情况下,指令接收部21a将接收到的指令判别为初始化指令。此外,在接收到的指令中包含应操作的触摸开关的坐标的情况下,指令接收部21a将接收到的指令判断为操作指令。指令接收部21a判断为接收到了初始化指令后(步骤S202a中为“是”),显示控制部21b进行在初始化指令中包含的名称的开关被按下的情况下被执行的处理(步骤S202b)。例如,如前所述,是转移至表示导航中的车辆的当前位置的画面的处理。
另一方面,指令接收部21a判断为未接收到初始化指令时(步骤S202a中为“否”),显示控制部21b进行在操作指令中包含的坐标信息的触摸开关被触摸了的情况下被执行的处理(步骤S202c)。显示控制部21b执行操作指令后,本处理结束,返回至图6的处理。
接着,说明指令发送部11c将一系列的操作指令发送至车载设备2时的车载设备2的显示器24中的画面转换的例子。
图9以及图10是为了将开关照明的色彩与用户的喜好相匹配地进行设定而分别发送用户应操作的一系列的操作指令时的、车载设备2的显示器24中的画面转换的例子。画面从图9至图10按照操作指令的执行从画面1依次转换为画面5。即,从作为操作的开始画面的画面1到达作为规定功能用的操作画面的画面5。
首先,作为“画面1”示出的画面是基准画面。画面1是与车载设备2的“地图”(“MAP”)开关23的按下相当的指令被执行的画面。为了使触摸面板示出的操作按钮的位置与操作指令所包含的坐标位置相匹配,车载设备2执行初始化指令,并转换为在操作指令的执行前预先决定的基准画面。从相关的基准画面起开始操作指令的执行。
接着,作为“画面2”而示出的画面是在画面1的基准画面中与“菜单”开关MS的触摸操作相当的指令被执行的画面。在菜单画面中显示多个触摸面板按钮24aa。在画面2中,经过待机时间,发送下一个操作指令并执行与“设定和编辑”按钮24ab的触摸相当的指令后,画面转换为画面3。另外,此时,应执行的操作按钮在画面上高亮显示。此外,在以下的画面转换中也同样。通过操作按钮的高亮显示,用户能够掌握在各画面中应操作哪个操作按钮。
在“画面3”中示出的设定和编辑画面中,显示成为设定对象的多个触摸面板按钮24ac。在画面3中,经过待机时间,发送下一个操作指令并执行与“公共设定”按钮24ad的触摸相当的指令后,画面进一步转换为画面4(图10)。
在“画面4”中示出的公共设定画面中,显示成为设定对象的功能的名称和与各功能相对应的多个触摸面板按钮24ae。在画面4中,经过待机时间,发送下一个操作指令并执行与“LED开关照明”所对应的“设定”按钮24af的触摸相当的指令后,画面进一步转换为画面5。
在“画面5”中示出的照明的设定画面中,显示表示能设定的色彩的多个触摸面板按钮24ag。用户为了与自己的喜好相匹配地对开关照明的色彩进行设定,只要在画面5中触摸表示希望的色彩的触摸面板按钮即可。
这样,操作画面到达用于与用户的喜好相匹配地对开关照明的色彩进行设定的画面5。即,各操作画面从画面1至画面5按照不省略中途经过的方式来进行转换。此外,各操作画面在每次经过分别发送操作指令的待机时间时进行转换。进一步地,用户应触摸的操作按钮在各画面中被高亮显示。由此,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在各画面中正在操作哪个按钮。
如以上,第1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端末1将与遵照操作指南的多个用户操作分别对应的多个操作指令遵照操作指南而间歇地分别发送至车载设备2。由此,在车载设备2中遵照操作次序来间歇地执行多个指令。由此,操作画面被分阶段地进行显示,用户能够在显示器24上确认并理解直至设为目的的操作画面被显示为止的操作次序。
此外,用户为了到达希望的画面,而能够在画面上识别应进行什么样的一系列的操作,所以能够熟练车载设备2的操作。
此外,用户通过较少的触摸操作被自动引导至想要使用的功能的操作画面,所以车载设备2的便利性得到提高。
此外,用户查看装订后的指南册子后,能够省去一面与操作画面对照一面进行操作的劳力和时间。
此外,为了操作车载设备2而利用车载设备2所使用的指令以及触摸位置,所以车载设备2是较少的设计变更即可。
此外,由于显示规定功能用的操作画面,所以用户自己能够判断动作的开始以及对操作画面的最终操作(确认)。进一步地,不增加指南参照时的操作模式。
<2.第2实施方式>
<2-1.概要>
接着,说明第2实施方式。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是从便携式端末1向车载设备2每经过待机时间时发送操作指令。第2实施方式能够由用户进行待机时间的变更。发送操作指令的待机时间有时是车载设备2中画面被更新的时间。通过使用户能够变更待机时间,来以用户希望的间隔更新车载设备2的画面,所以用户更容易识别画面的转换,车载设备2的操作的熟练变得更容易。第2实施方式包含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以及处理,所以以下主要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
<2-2.构成>
首先,对第2实施方式中的便携式端末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1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端末1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之间主要的不同点是便携式端末1的控制部11具备待机时间变更部11e。其他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构成,并且同样地发挥作用。
待机时间变更部11e按照用户针对触摸面板13a的输入操作,对存储部14中存储的待机时间数据14a进行变更。即,待机时间变更部11e按照用户的设定来变更多个指令中的各个指令发送时的发送间隔。通过待机时间变更部11e对待机时间数据14a进行变更后,指令发送部11c基于变更后的待机时间来发送操作指令。
<2-3.处理>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中的处理次序进行说明。图12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变更便携式端末1中的待机时间的处理次序。
首先,待机时间变更部11e基于用户对触摸面板13a的输入操作,判断是否变更待机时间(步骤S401)。相关的判断通过预先在触摸面板13a中显示规定的按钮,并由待机时间变更部11e根据是否由用户触摸了该按钮来判断即可。
待机时间变更部11e判断为未变更待机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401中为“否”),本处理结束。既然用户不希望变更待机时间,就不必再继续待机时间的变更处理。
待机时间变更部11e判断为变更待机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401中为“是”),开始用户对触摸面板13a的待机时间的变更输入的受理。
待机时间变更部11e从存储部14中读出待机时间数据14a(步骤S402),显示控制部11b使当前的待机时间显示在显示器13中(步骤S403)。由此,用户能够掌握当前设定的待机时间,能够判断从当前的待机时间起应变更多少程度。
接着,待机时间变更部11e受理用户的待机时间的变更输入的操作(步骤S404)。变更输入的操作的受理通过预先将规定的按钮显示在触摸面板13a中,并根据有无对该按钮的触摸操作来判断即可。此外,优选按照用户对该按钮的触摸操作来变更显示器13中显示的待机时间。这是为了,用户能够一面参照设定的待机时间一面进行变更输入的操作,使用户对待机时间的设定操作容易。
图13示出这样的待机时间的变更输入受理画面的例子。在便携式端末1的显示器13中,显示当前设定的待机时间TI。用户通过触摸待机时间TI的变更按钮13ab以及13ac,能够一面参照显示的待机时间TI一面在显示器13上进行变更,而变更为希望的待机时间。
再次参照图12。待机时间变更部11e在用户对待机时间的变更输入完成后,更新待机时间数据14a(步骤S405)。即,待机时间变更部11e利用由用户变更了存储部14的待机时间数据14a后得到的待机时间数据来进行重写。由待机时间变更部11e进行待机时间数据14a的更新后,本处理结束。
如以上,第2实施方式使用户能够对待机时间进行变更。通过使用户能够对待机时间进行变更,能够按照用户希望的间隔,向电子装置发送指令并使其被执行。由此,由于以用户希望的间隔来更新车载设备2的画面,所以用户更易于识别画面的转换,车载设备2的操作熟练变得更容易。
<3.第3实施方式>
<3-1.概要>
接着,说明第3实施方式。在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每次经过待机时间时,将操作指令从便携式端末1向车载设备2发送。相对于此,第3实施方式中,在每次用户进行操作时,将操作指令从便携式端末1向车载设备2发送。由此,用户能够按照希望的定时来进行操作指令的发送、即操作画面的转换。因此,用户能够特别地在希望熟练的画面中花费足够的时间来玩味和分析画面,能够实现车载设备2的操作能力的提高。第3实施方式包含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以及处理,以下,主要对与第1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3-2.构成>
首先,说明第3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端末1的构成。图14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端末1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之间的主要的不同点是便携式端末1具备指示输入部16这一点。其他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并且同样地发挥作用。
指示输入部16由用户按下,是机械式工作的按压按钮。指示输入部16由用户按下后,将输入信号发送至控制部11。用户通过按下指示输入部16,能够对便携式端末1输入应发送操作指令的指示。另外,指示输入部16可以由触摸面板13a的触摸按钮构成。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机械式的按压按钮(硬件型开关)。
<3-3.处理>
接着,对第3实施方式中处理次序进行说明。图15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处理次序。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之间的主要的不同点是取代步骤S114而由便携式端末1执行步骤S114a的处理这一点。其他的处理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执行,并且同样地发挥作用。
在步骤S113中,指令发送部11c判断为未发送与操作次序相关的所有的操作指令时(步骤S113中为“否”),判断是否存在应从用户发送操作指令的指示(步骤S114a)。即,指令发送部11c判断是否正在从指示输入部16向控制部11发送输入信号。
指令发送部11c判断为不存在应从用户发送操作指令的指示时(步骤S114a中为“否”),再次判断是否存在操作指令的发送指示,以后,直至存在发送指示为止都重复进行判断。即,便携式端末1成为发送指示的待机状态。
另一方面,指令发送部11c判断为存在应从用户发送操作指令的指示时(步骤S114a中为“是”),发送操作指令。此时,指令发送部11c发送一系列的操作指令之中应最先执行的一个操作指令。即,指令发送部11c在每次向指示输入部16输入用户的指示时,按照遵照操作指南的操作次序的顺序,将多个指令之中的一个指令向车载设备2发送。另外,以后的处理如针对第1实施方式中的处理次序所说明的那样。
如以上,第3实施方式在每次用户进行操作时,将操作指令从便携式端末1向车载设备2发送。由此,能够按照用户希望的定时,向电子装置发送指令并使其被执行。即,用户由于能够按照希望的定时来进行操作画面的变更,所以特别地能够在希望熟练的画面中花费足够的时间来玩味和分析画面,能够实现车载设备2的操作能力的提高。
此外,第3实施方式例如在车载设备2的商店和机动车经销商等中,对顾客进行车载设备2的操作说明时是有效的。这是由于,在确认了顾客对操作说明的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发送操作指令来进行操作画面的变更。
<4.变形例>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以下,说明这样的变形例。包含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以下说明的方式在内的所有的方式能够进行适当组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端末1从服务器3获取内容,向车载设备2发送了操作指令。相对于此,本变形例中,用户和服务器3进行通信,服务器3选择适当的操作指令来发送。图16示出这样的变形例。
在本变形例中,使操作者OP进驻服务器3,操作者OP经由网络4与便携式端末1的用户进行通话。操作者OP通过与用户之间的通话,来掌握用户希望的操作内容。并且,选择适当的操作指令,发送至便携式端末1。可以说,是操作者OP对车载设备2的远程操作。
便携式端末1接收操作指令后,将接收到的操作指令向车载设备2发送。车载设备2执行接收到的操作指令后,将用户希望的画面显示在显示器24中。在该情况下,用户无需在便携式端末1的显示器13中参照操作指南,并且也不存在操作触摸面板的劳力和时间。另外,车载设备2具备操作指令的接收单元,可以从服务器3不经由便携式端末1就直接接收操作指令。
对其他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端末1将多个指令间歇地向车载设备2发送。但是,也可以集中多个操作指令来发送。在该情况下,接收到操作指令的车载设备2间歇地执行操作指令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按照用户操作分阶段地显示操作画面,在受理了遵照规定的操作次序的多个用户操作的情况下,显示规定功能用的操作画面(“LED开关照明的设定画面”)。但是,也可以取代规定功能用的操作画面的显示,而实现规定功能。针对用户的不必选择的功能,不显示规定功能用的操作画面就实现规定功能,这样是简便的。所谓规定功能的实现,例如,是在导航功能中将自己家指定为目的地来执行导航。在将自己家指定为目的地的操作中,既然目的地被确定,就不必显示操作画面。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端末1从服务器3接收包含操作指南以及操作指令的内容,向车载设备2发送。但是,车载设备2也可以预先存储内容。在该情况下,用户操作车载设备2使操作指南被显示。车载设备2遵照操作次序依次执行操作指令,分阶段地显示至用户希望的操作画面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显示操作指南,由用户输入指示,但是也可以由用户以声音来输入希望的画面的名称。在该情况下,便携式端末1具备麦克风,具备声音解析的功能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车载设备2作为搭载于车辆的设备进行了说明。但是,车载设备2也可以是不搭载于车辆中的设备。例如,是个人计算机、电视机、微波炉等家庭用电子设备。总之,只要是具备触摸面板,在显示希望的画面之前需要多个操作的设备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用户进行输入操作的设备使用触摸面板进行了说明。但是,不必利用触摸面板。即,只要是鼠标等画面上的指示器、遥控器等红外线指示器等由指示设备进行操作的设备即可。总之,只要可以指定显示器的特定区域,分阶段地更新并控制分层后的画面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便携式端末1和车载设备2作为不同的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可以将便携式端末1和车载设备2作为一体的装置来构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车载设备2的操作指南以及操作指令向便携式端末1发送,但是也可以将与车载设备2连接的设备的操作指南等向便携式端末1发送。在该情况下,向服务器3发送的机型数据25a是表示与车载设备2连接的设备的种类的数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遵照程序的CPU的运算处理作为软件来实现各功能。但是,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由电气式的硬件电路来实现。

Claims (11)

1.一种通信装置,能够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电子装置按照用户操作来分阶段地显示操作画面,在受理了遵照规定的操作次序的多个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实现规定功能或显示规定功能用的操作画面,
该通信装置具备:
存储单元,其存储与遵照所述操作次序的所述多个用户操作分别对应的多个指令;以及
发送单元,其遵照所述操作次序间歇地向所述电子装置分别发送所述多个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该通信装置还具备:
变更单元,其按照用户设定来变更所述多个指令中的各个指令发送时的发送间隔,
所述发送单元以变更后的所述发送间隔来分别发送所述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该通信装置还具备:
输入单元,其输入用户的指示,
每次输入了用户的指示后,所述发送单元遵照所述操作次序来发送所述多个指令之中的一个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电子装置具备触摸面板,通过该触摸面板来受理遵照规定的操作次序的多个用户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该通信装置还具备:
接收单元,其从规定的服务器装置接收所述多个指令的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间歇地向所述电子装置分别发送从规定的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多个指令的组。
7.一种与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服务器装置,其中,所述通信装置能够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电子装置按照用户操作分阶段地显示操作画面,在受理了遵照规定的操作次序的多个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实现规定功能或显示规定功能用的操作画面,
该服务器装置具备:
存储单元,其按所述电子装置的各个机型分别存储与遵照所述操作次序的所述多个用户操作分别对应的多个指令的组;以及
发送单元,其向所述通信装置发送与所指定的电子装置的机型相应的所述多个指令的组。
8.一种通信系统,包含电子装置和能够与所述电子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
所述电子装置具备:
受理单元,其受理用户操作;以及
显示单元,其按照所述用户操作分阶段地显示操作画面,在受理了遵照规定的操作次序的多个用户操作的情况下,显示表示规定功能已实现的画面或规定功能用的操作画面,
所述通信装置具备:
存储单元,其存储与遵照所述操作次序的所述多个用户操作分别对应的多个指令;以及
发送单元,其遵照所述操作次序间歇地向所述电子装置分别发送所述多个指令。
9.一种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方法,
所述电子装置按照用户操作分阶段地显示操作画面,在受理了遵照规定的操作次序的多个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实现规定功能或显示规定功能用的操作画面,
该通信方法包含:
a)获取与遵照所述操作次序的所述多个用户操作分别对应的多个指令的步骤;以及
b)遵照所述操作次序间歇地向所述电子装置分别发送所述多个指令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
该通信方法还包含按照用户设定来变更所述多个指令中的各个指令发送时的发送间隔的步骤,
所述步骤b)中,以变更后的所述发送间隔来分别发送所述指令。
11.一种能够通过包含在通信装置中的计算机来执行的程序,其中,所述通信装置与电子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电子装置按照用户操作分阶段地显示操作画面,在受理了遵照规定的操作次序的多个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实现规定功能或显示规定功能用的操作画面,
使所述计算机执行:
a)获取与遵照所述操作次序的所述多个用户操作分别对应的多个指令的步骤;以及
b)遵照所述操作次序间歇地向所述电子装置分别发送所述多个指令的步骤。
CN201410483589.5A 2013-09-30 2014-09-19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服务器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Active CN1045166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03275 2013-09-30
JP2013203275A JP6178688B2 (ja) 2013-09-30 2013-09-30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サー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6671A true CN104516671A (zh) 2015-04-15
CN104516671B CN104516671B (zh) 2018-04-03

Family

ID=52673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83589.5A Active CN104516671B (zh) 2013-09-30 2014-09-19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服务器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25829B2 (zh)
JP (1) JP6178688B2 (zh)
CN (1) CN104516671B (zh)
DE (1) DE1020141125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30206A1 (en) * 2018-01-23 2019-07-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xtending mobile-to-vehicle apis to the cloud
US20220012313A1 (en) * 2018-08-02 2022-01-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vehicle inform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operating with mobile termina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7563A (zh) * 2006-11-17 2008-05-28 行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动态导航方法及系统
JP2009027586A (ja) * 2007-07-23 2009-02-05 Clarion Co Ltd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車載機器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759359A (zh) * 2012-07-18 2012-10-31 深圳市凯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与移动终端交互的定位导航设备及其交互方法
CN103118904A (zh) * 2010-09-17 2013-05-22 歌乐株式会社 车载信息系统、车载装置、信息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9690A (ja) * 1996-04-23 1997-11-04 Omron Corp 集中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JP2005197771A (ja) * 2003-12-26 2005-07-21 Dowango:Kk リモコンシステム
JP2008028463A (ja) * 2006-07-18 2008-02-07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リモコンシステム
JP5526654B2 (ja) 2009-08-20 2014-06-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信プログラム、データ送信装置および操作手順書編集方法
JP2011232867A (ja) * 2010-04-26 2011-11-17 Ricoh Co Ltd 動作解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動作解析方法及び動作解析プログラム
JP2012010096A (ja) * 2010-06-24 2012-01-12 Yamaha Corp リモコ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7563A (zh) * 2006-11-17 2008-05-28 行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动态导航方法及系统
JP2009027586A (ja) * 2007-07-23 2009-02-05 Clarion Co Ltd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車載機器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3118904A (zh) * 2010-09-17 2013-05-22 歌乐株式会社 车载信息系统、车载装置、信息终端
CN102759359A (zh) * 2012-07-18 2012-10-31 深圳市凯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与移动终端交互的定位导航设备及其交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4112588A1 (de) 2015-04-02
US9325829B2 (en) 2016-04-26
US20150094052A1 (en) 2015-04-02
JP2015069428A (ja) 2015-04-13
JP6178688B2 (ja) 2017-08-09
CN104516671B (zh) 2018-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91383B2 (ja) 通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携帯端末、家庭電気機器、及び家庭電気機器の動作設定システム
EP2736225A1 (en) System for remote control by vehicle-mounted device
CN103517105A (zh) 家电设备控制系统、电视机及控制方法
CN105122931A (zh) 电子设备及在其用户门户服务器中注册个人云装置的方法
WO2014067256A1 (zh) 一种遥控方法、智能终端及智能遥控系统
WO2015014144A1 (zh) 一种安装应用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US1031297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wer wirelessly
US8909356B2 (en) Appliance control device, registration method of appliance control device, and program
EP3007515A1 (en) Method, terminal, client, smart car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wireless network
CN102881137B (zh) 通过手持终端实现遥控多个设备的方法、系统及手持终端
KR20210026834A (ko) 홈 어플라이언스 및 이를 서버에 등록하기 위한 어플리케이션을 갖춘 이동 단말기
JP201618906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電子機器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50019033A1 (en) Providing user interface of a frequency converter over a wireless connection
JP2018092666A (ja) ネットワーク上の客体検索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4516671A (zh)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服务器装置以及程序
CN113743143A (zh) 物联网智能设备的配网绑定方法及系统
KR102009182B1 (ko) 앱 다운로드 시스템, 스마트 테이블 및 이를 이용한 앱 설치 방법
CN104123064A (zh) 在智能穿戴设备中控制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设备及方法
CN10371636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1792142B1 (ko) 사물인터넷과 연동되는 무선제어장치와 그를 제어하는 스마트기기의 디바이스 셋업방법
KR101997938B1 (ko) Ble를 이용한 디바이스 등록/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987597A (zh) Fsu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352926B1 (ko) 설정용 통신 장치, 통신 시스템, 정보 단말의 제어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KR102001886B1 (ko) 원격제어중계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20120124328A (ko) 전기제품의 레시피 변경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