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9501B - 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 - Google Patents

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9501B
CN104509501B CN201410342201.XA CN201410342201A CN104509501B CN 104509501 B CN104509501 B CN 104509501B CN 201410342201 A CN201410342201 A CN 201410342201A CN 104509501 B CN104509501 B CN 1045095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l
axis
spool axis
fishing line
fis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22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9501A (zh
Inventor
池袋哲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509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9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9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95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容易地组装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本卷线筒单元9由卷线筒14、卷线筒轴20构成。卷线筒轴20设置于渔线轮主体11,转动自如。卷线筒14安装于卷线筒轴20。卷线筒单元9具有缺口部114、突出部116。缺口部114设置于卷线筒14或卷线筒轴20的任一方。缺口部114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下凹。突出部116设置于卷线筒14或卷线筒轴20的任一另一方。突出部116与缺口部114接合。

Description

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特别是,由配置于垂钓用渔线轮主体、转动自如的卷线筒轴和安装于上述卷线筒轴的卷线筒构成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
背景技术
垂钓用渔线轮,例如,双轴承渔线轮包括渔线轮主体和卷线筒单元。卷线筒单元具有安装于渔线轮主体且转动自如的卷线筒轴,以及安装于卷线筒轴的卷线筒(参考专利文献1)。卷线筒具有卷线胴部、和安装于卷线胴部两端的凸缘部。卷线筒安装于卷线筒轴,并可与其一起转动。具体来说,通过配置于卷线胴部的通孔的接合销与卷线筒轴的接合孔接合,将卷线筒安装于卷线筒轴。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专利第4307655号
发明内容
在现有的卷线筒单元中,将卷线筒安装于卷线筒轴时,首先,将卷线筒轴穿入在卷线筒的内周部分上沿轴方向形成的轴安装孔。接着,将沿直径方向贯通卷线筒的卷线胴部的通孔与卷线筒轴的接合孔的位置对准。接着,将接合销穿入卷线筒的卷线胴部的通孔,接合销的顶端部与卷线筒轴的接合孔相接合。但是,此时,将卷线筒轴穿入卷线筒的轴安装孔后,因卷线筒轴的接合孔配置于卷线筒的轴安装孔的内部,很难将卷线筒的通孔和卷线筒轴的接合孔的位置对准。即,将卷线筒安装于卷线筒轴时,存在组装效率低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易于组装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
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由卷线筒轴和卷线筒所构成。卷线筒轴设置于垂钓用渔线轮主体,且相对于渔线线主体转动自如。卷线筒安装于卷线筒轴。卷线筒单元具有缺口部和突出部。缺口部设置于卷线筒和卷线筒轴的任一方。缺口部沿卷线筒轴的方向开口而形成缺口部。突出部设置于卷线筒和卷线筒轴的任一另一方。突出部与缺口部相接合。
本卷线筒单元上,与突出部接合的缺口部,沿卷线筒轴的方向开口而形成缺口部。因此,将卷线筒安装于卷线筒轴时,仅将卷线筒轴穿入卷线筒,即可容易地将突出部接合于缺口部。即,将卷线筒安装于卷线筒轴时,通过目测突出部和缺口部即可使之相接合,可以容易地组装卷线筒单元。
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2中的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上,缺口部具有开口端部、第1抵接部、第2抵接部。开口端部沿卷线筒轴的方向开口。在卷线筒轴的转动方向,突出部抵接于第1抵接部。沿卷线筒轴的方向,突出部抵接于第2抵接部。
此时,将突出部由开口部插入至缺口部,使该突出部与第2抵接部相抵接,从而沿卷线筒轴的方向卷线筒被定位。另外,在该状态下,沿卷线筒轴的转动方向该突出部通过第1抵接部被定位。这样,可以简单地将卷线筒对着卷线筒轴定位。
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3中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上,卷线筒具有为使其安装于卷线筒轴的安装部。卷线筒轴具有轴主体部和被安装部。被安装部设置于轴主体部的外周,卷线筒安装于其上。沿卷线筒轴的方向上,缺口部设置于安装部和被安装部的任一方的端部。
此时,因在沿卷线筒轴的方向上,缺口部设置于卷线筒的安装部和卷线筒轴的被安装部的任一方的端部,通过将卷线筒的安装部安装于卷线筒轴的被安装部,即可简单地将突出部接合于缺口部。即,可以容易地组装卷线筒单元。
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4中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上,缺口部设置于卷线筒的安装部的端部。
此时,通过将卷线筒轴的突出部接合于卷线筒的安装部的端部的缺口部,可以容易地组装卷线筒单元。
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5中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上,缺口部设置于卷线筒轴的被安装部的端部。
此时,通过将卷线筒的突出部接合于卷线筒轴的被安装部的端部的缺口部,可以容易地组装卷线筒单元。
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6中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上,缺口部为沿卷线筒轴的方向设置的槽部的一部分。
此时,将卷线筒的突出部沿卷线筒轴的槽部移动,使其接合于槽部的端部,从而可以容易地组装卷线筒单元。
在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7中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上,缺口部具有第1抵接部、第2抵接部。在卷线筒轴的转动方向上,突出部抵接于第1抵接部。在沿着卷线筒轴的方向上,突出部抵接于第2抵接部。槽部具有第1壁部、第2壁部。第1壁部设置在卷线筒轴的转动方向。第2壁部设置在沿卷线筒轴的方向。在此,第1壁部包含第1抵接部,第2壁部包含第2抵接部。
此时,沿着槽部将突出部插入缺口部,使该突出部抵接于卷线筒轴的缺口部的第2抵接部(槽部的第2壁部),从而使卷线筒沿卷线筒轴的方向定位。另外,该状态下,通过卷线筒轴的缺口部的第1抵接部(槽部的第1壁部),将该突出部沿卷线筒轴的转动方向定位。这样,可以容易地将卷线筒对着卷线筒轴定位。
在技术方案1至7的任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8中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上,突出部朝向卷线筒轴的直径方向突出设置。
此时,因突出部朝向卷线筒轴的直径方向突出设置,仅通过将卷线筒轴穿入卷线筒,即可容易地将突出部接合于缺口部。即可以容易地组装卷线筒单元。
在技术方案1至8的任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9中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上,卷线筒和卷线筒轴的任一方具有设置于卷线筒轴的直径方向的安装孔。突出部为安装于安装孔的突出销。
此时,仅通过将突出销安装在设置于卷线筒和卷线筒轴的任一方的安装孔,即可容易地形成突出部。
在技术方案9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10中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上,突出销铆接固定于安装孔。
此时,通过将突出销铆接固定于安装孔,不用特别准备其他的部件,即可容易地形成突出部。另外,这样,可以容易地固定突出销。
在技术方案9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11中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上,突出销粘接固定于安装孔。
此时,通过将突出销粘接固定于安装孔,可以容易地固定突出销。
在技术方案9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12中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上,安装孔具有内螺纹部。突出销具有以螺纹配合方式固定于内螺纹部的外螺纹。突出销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固定于安装孔。
此时,通过将突出销以螺纹配合的方式固定于安装孔,可以容易且确实地固定突出销。
在技术方案9至12的任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13中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上,安装孔设置于卷线筒轴。安装孔为沿直径方向贯通卷线筒轴的通孔。突出销较卷线筒轴的直径长。突出销安装于通孔的状态下,突出销的两端部的至少任一端从卷线筒轴突出。
此时,因突出销的两端部的至少任一端从卷线筒轴突出,通过将突出销安装于通孔,即可容易地形成突出部。
在技术方案8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14中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上,卷线筒具有为将其安装于卷线筒轴的安装部。突出部为折弯部。突出部,即折弯部,由沿卷线筒轴的方向上的安装部的端部朝向卷线筒轴部分折弯来形成。
此时,通过将沿卷线筒轴的方向上的安装部的端部朝向卷线筒轴部分折弯,即可容易地形成突出部。
在技术方案14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15中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折弯部具有第3抵接部,第4抵接部。在卷线筒轴的转动方向上,第3抵接部与缺口部抵接。在沿卷线筒轴的方向上,第4抵接部与缺口部抵接。
此时,通过将折弯部的第3抵接部与缺口部抵接,使卷线筒沿着卷线筒轴的转动方向定位。另外,通过将折弯部的第4抵接部与缺口部抵接,使卷线筒沿着沿卷线筒轴的方向定位。这样,可以容易地将卷线筒对着卷线筒轴定位。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以容易地组装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右视图。
图3为沿图2中的剖面线Ⅲ-Ⅲ剖切的剖面图。
图4为沿图2的剖面线Ⅳ-Ⅳ剖切的剖面图。
图5为卷线筒单元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为卷线筒单元的剖面图。
图7为卷线筒轴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8为卷线筒轴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卷线筒单元的剖面图。
图10A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卷线筒单元的剖面图。
图10B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卷线筒的轴安装部的侧视图。
图10C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卷线筒轴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9卷线筒单元
11 渔线轮主体
14 卷线筒
10 双轴承渔线轮
20 卷线筒轴
14 卷线筒
14d 轴安装部
64d 插入孔
114 缺口部
114a 开口端部
114b 第1抵接部
114c 第2抵接部
115 轴主体部
116 突出销
117 槽部
120 被安装部
120a 销安装孔
214b 折弯部
214c 第3抵接部
214d 第4抵接部
R1 第1区域
R2 第2区域
R3 第3区域
D1 第1间隙
D2 第2间隙
D3 第3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1.渔线轮的整体结构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轴承渔线轮10为用于抛饵的双轴承渔线轮。该渔线轮包括渔线轮主体11;配置于渔线轮主体11的侧面,驱动卷线筒转动的手柄12;配置于手柄12的渔线轮主体11一侧,用于调整曳力(卸力)的星形曳力器13;由卷线筒14及卷线筒轴20构成的卷线筒单元9。
手柄12具有臂部12a、和安装于臂部12a的两端且转动自如的把手12b。臂部12a安装于驱动轴30的顶端,且相对于驱动轴30不可转动,由螺母28固定连接于驱动轴30。手柄12配置于在后面提到的第2侧罩16b。
2.渔线轮主体的结构
渔线轮主体11,例如为镁合金等的轻金属制成的部件。如图1至图4所示,渔线轮主体11具有框架15、安装于框架15的两侧面的第1侧罩16a及第2侧罩16b、轴支承部35。卷线筒14通过卷线筒轴安装于渔线轮主体11的内部,且转动自如。第1侧罩16a安装于第1侧板15a,覆盖第1侧板15a的外侧,且可拆卸。第2侧罩16b螺纹固定于第2侧板15b,覆盖第2侧板15b的外侧。
如图1至图4所示,框架15内配置有:卷线筒14;离合器操作部件17,其用于在通过拇指控制卷线筒轴放线时放置拇指;匀线机构18,其用于将渔线均匀的卷入卷线筒14内。
另外,在框架15和第2侧罩16b之间设置有:齿轮机构19;离合器机构21;离合器控制机构22;曳力机构23;抛饵控制机构24。
齿轮机构19用于将来自手柄12的旋转力传递至卷线筒14及匀线机构18。如图4所示,齿轮机构19具有驱动轴30、固定于驱动轴30的驱动齿轮31、与驱动齿轮31啮合的筒状的小齿轮32。驱动轴30安装于第2侧板15b及第2侧罩16b,且转动自如。辊型的单向离合器50禁止驱动轴30向放线方向转动(逆转)。辊型的单向离合器50安装于第2侧罩16b和驱动轴30之间。驱动齿轮31安装于驱动轴30,通过曳力机构23与驱动轴30相连接。
离合器机构21用于连接和断开卷线轴14和手柄12。离合器控制机构22用于,响应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操作而控制离合器机构21。如图3所示,离合器控制机构22具有离合器拨叉45,其使小齿轮32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移动。离合器操作部件17被操作至离合器断开位置后,离合器拨叉45将小齿轮32移动到离合器断开位置。另外,离合器控制结构22具有图未示的离合器返回机构,其与卷线筒的收线方向的转动连动,使离合器机构21离合器接通。
如图1所示,离合器操作部件17配置于第1侧板15a及第2侧板15b之间的后部的卷线筒14的后方。离合器操作部件17与离合器控制结构22相连接。通过使离合器操作部件17滑动,离合器机构21切换为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曳力机构23用于制动卷线筒14的放线方向的转动。抛饵控制机构24用于调整卷线筒14的转动时的阻力。
卷线筒制动装置26通过离心力的作用防止抛饵时的渔线缠绕在一起。卷线筒制动装置26配置于框架15和第1侧罩16a之间。如图3所示,卷线筒制动装置26具有制动鼓66、转动部件62、多个(例如6个)制动片64。在制动片64的直径方向内侧,制动鼓66被轴支承部35支承。转动部件62采取压入卷线筒轴20等适当的固定方法与其连接,并可一体转动。制动片64安装于转动部件62,可以以与卷线筒轴20不同的轴为中心进行摇动。卷线筒制动装置26上,卷线筒14旋转时,制动片64受离心力的作用而摇动,与制动鼓66接触。通过这样,制动卷线筒14的旋转。
如图3及图4所示,小齿轮32贯通第2侧板15b,向卷线筒轴20方向延伸。小齿轮32为卷线筒轴20贯通其中心的筒状部件。小齿轮32安装在第2侧板15b及第2侧罩16b,并可相对于第2侧板15b及第2侧罩16b自如转动,且在轴方向移动自如。小齿轮32被轴承52及轴承54所支承。小齿轮32的一端(图4左端)形成有与离合销21a接合的接合槽32a。由该小齿轮21和离合销21a构成离合器机构21。离合器控制结构22将小齿轮21在接通位置或断开位置移动。
如图3及图4所示,框架15具有第1侧板15a、与第1侧板15a隔开所定的间隔并相对配置的第2侧板15b、将第1侧板15a及第2侧板15b的前后以及下部一体连接的多个(例如3个)连接部15c。下侧的连接部15c一体地形成安装钓竿的钓竿安装部15d。第1侧板15a的中央部上,以卷线筒轴20的轴心C为中心形成圆形的开口部15e。轴支承部与开口部15e相连接,且可拆卸。
如图3及图4所示,卷线筒单元9主要由卷线筒14、卷线筒轴20构成。卷线筒14安装于卷线筒轴,可与之一体转动。例如,卷线筒14设置于第1侧板15a和第2侧板15b之间。卷线筒14受渔线轮主体11的支承并可自如转动。
卷线筒14具有卷线胴部14b、凸缘部14a、连接部14c、轴安装部14d。卷线胴部14b呈筒状,渔线缠绕在其外周部分。凸缘部14a设置于卷线胴部14b的两端部。连接部14c与卷线胴部14b、轴安装部14d相连接。连接部14c呈圆环状。连接部14c与卷线胴部14b、轴安装部14d形成一体。
轴安装部14d为用于将卷线筒14安装于卷线筒轴20的部分。轴安装部14d设置于卷线胴部14b的内周部分。具体来说,轴安装部14d在连接部14c的内周部分与连接部14c形成一体。轴安装部14d呈圆筒状。即,轴安装部14d具有插入卷线筒轴20的插入孔64d(参照图6)。卷线筒轴20穿入轴安装部14d的插入孔64d,卷线筒14安装于卷线筒轴20,且可与之一体转动。
如图5及图6所示,轴安装部14d具有缺口部114。缺口部114设置于轴安装部14d的端部。另外,缺口部114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开口而形成缺口部。例如,缺口部114在轴安装部14d的端部,切口成凹状。例如,缺口部114的凹部具有开口端部114a、第1抵接部114b、第2抵接部114c。开口端部114a为朝向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开口的部分。第1抵接部114b为在凹状的缺口部114上相对的一对壁部。突出部在卷线筒轴20的转动方向上,抵接于第1抵接部114b。第2抵接部114c为凹状的缺口部114的底部。在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上,后面提到的突出销116抵接于第2抵接部114c。
卷线筒轴20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渔线轮主体11。卷线筒14安装于卷线筒轴20。例如,卷线筒轴20由非磁性金属制成。如图3及图4所示,卷线筒轴20贯通于第2侧板15b,向第2侧罩16b的外侧延伸。
如图4、图5及图6所示,卷线筒轴20具有轴主体部115、突出销116。轴主体部115的一端(图4左端)被轴承收装部35a通过轴承38a所支承,并可自如转动。轴主体部115的第2侧罩16b向外侧延伸的另一端(图4右端)由轴承38b支承在形成于第2侧罩16b的突部16d上,并可自如转动。
如图4所示,轴主体部115的中间部形成有大径部20a。构成离合器机构21的离合销21a沿直径方向贯通于大径部20a的贯通的第2侧板15b的部分。离合销21a的两端分别自卷线筒轴20的外周表面突出。
另外,如图6、图7及图8所示,大径部20a具有被安装部120。被安装部120设置于大径部20a的外周部分。被安装部120安装有卷线筒14的轴安装部14d(参照图6)。更具体地说,轴安装部14d对着轴安装部14d的插入孔64d配置于被安装部120。
被安装部120具有设置于卷线筒轴20的直径方向的销安装孔120a(安装孔的一例)。例如,销安装孔120a为沿卷线筒轴20的直径方向贯通的贯通孔。具体来说,在后面提到的被安装部120的第2区域R2上,销安装孔120a于直径方向贯通卷线筒轴20。销安装孔120a上安装有突出销116(突出部的一例)。例如,突出销116铆接固定于销安装孔120a。
如图6所示,突出销116自被安装部120(轴主体部115的外周部分)向外侧突出。突出销116较被安装部120的轴主体部115的直径长。突出销116安装于销安装孔120a的状态下,突出销116的两端部分别自被安装部120的外周部分突出。突出销116的两端部与卷线筒14的轴安装部14d上的缺口部114相接合。
另外,如图7及图8所示,被安装部120具有第1区域R1、第2区域R2、第3区域R3。第1区域R1、第2区域R2、第3区域R3涂覆有固定剂,例如粘接剂。另外,图8放大了表示后面提到的第1间隙D1至第3间隙D3的实际间隙。
第1区域R1为用于将卷线筒14粘接固定于卷线筒轴20的区域。第1区域R1在被安装部120的外周部分呈环状。多个第1区域R1,例如两个第1区域R1,沿着卷线筒轴20的方向,以所定的间隔设置于被安装部120的外周部分。另外,两个第1区域R1设置于两个第2区域R2之间。第1区域R1和第2区域R2之间,形成台阶。第1区域R1的直径较第2区域R2的直径小。
第1领域R1和卷线筒14的插入孔64d之间,形成有第1间隙D1。第1间隙D1配置有粘接剂。第1间隙D1较后面提到的第2间隙D2大。例如,第1间隙D1设定为0.05mm。例如,粘接剂涂覆于第1区域R1、第2区域R2、第3区域R3的状态下,通过将卷线筒轴20穿入卷线筒14的插入孔64d,使粘接剂配置于第1间隙D1。粘接剂配置于第1间隙D1的方式,将在后面提到的“3.卷线筒单元的组装以及固定”中详细说明。
第2区域R2为主要用于将卷线筒14在半径方向定位的区域。第2区域R2也是涂覆粘接剂的区域。第2区域R2在被安装部120的外周部分呈环状。多个第2区域R2,例如两个第2区域R2,沿着卷线筒轴20的方向,以所定的间隔设置于被安装部120的外周部分。具体来说,两个第2区域R2形成于被安装部120的两端部。第2区域R2的直径较第1区域大的直径大。
第2区域R2和卷线筒14的插入孔64d之间,形成有第2间隙D2。因第2间隙D2为用于将卷线筒14在半径方向定位的第2区域R2周围的间隙,故为微小间隙。第2间隙D2上配置有粘接剂。第2间隙D2较第1间隙D1小。例如,第2间隙D2设定为0.01mm以下。例如,粘接剂涂覆于第1区域R1、第2区域R2、第3区域R3的状态下,通过将卷线筒轴20穿入卷线筒14的插入孔64d,包含第1间隙D1的剩余粘接剂在内的粘接剂配置于第2间隙D2。粘接剂配置于第2间隙D2的方式,将在后面提到的“3.卷线筒单元的组装以及固定”中详细说明。
第3区域R3为粘接剂主要存留的区域。第3区域R3也是粘接剂涂覆的区域。例如,第3间隙D3存留有自第1间隙D1排出的剩余粘接剂。第3区域R3为被安装部120的外周部分呈环状的环状槽。第3区域R3设置于两个第2区域R2之间。更具体地说,第3区域R3设置于两个第2区域R1之间。第3区域R3和第1区域R1之间形成台阶。第3区域R3的直径较第1区域R1的直径以及第2区域R2的直径小。
第3区域R3和卷线筒14的插入孔64d之间,形成有第3间隙D3。第3间隙D3较第1间隙D1大。具体来说,第3间隙D3较第1间隙D1及第2间隙D2大。第3间隙D3配置有粘接剂。例如,第3间隙D3设定为0.15mm。例如,粘接剂涂覆于第1区域R1、第2区域R2、第3区域R3的状态下,通过将卷线筒轴20穿入卷线筒14的插入孔64d,包含第1间隙D1的剩余粘接剂在内的粘接剂配置于第3间隙D3。粘接剂配置于第3间隙D3的方式,将在后面提到的“3.卷线筒单元的组装以及固定”中详细说明。
另外,在此,第1间隙D1、第2间隙D2以及第3间隙D3根据卷线筒轴20的被安装部120(第1区域R1、第2区域R2以及第3区域R3)的外周表面与卷线筒14的插入孔64d的内周表面之间的半径方向的距离而定义。
3.卷线筒单元的组合以及固定
首先,将粘接剂涂覆于卷线筒轴20的被安装部120上的第1区域R1、第2区域R2、第3区域R3。接着,自卷线筒14的轴安装部14d的一端一侧朝向另一端一侧,卷线筒轴20穿入卷线筒14的轴安装部14d的插入孔64d。接着,卷线筒轴20的突出销116(两端部)与卷线筒14的轴安装部14d的缺口部114相接合。具体来说,突出销116与缺口部114的第1抵接部114b以及第2抵接部114c相抵接。这样,沿着卷线筒轴20的方向(卷线筒轴20的轴方向)以及卷线筒轴20的转动方向上,卷线筒14相对于卷线筒轴20定位。接着,该状态下,将卷线筒轴20的被安装部120的两端部,即被安装部120的第2区域R2对着轴安装部14d的插入孔64d的两端部配置。这样,在以卷线筒轴20为基准的半径方向,卷线筒14相对于卷线筒轴20定位。这样,第2区域R2周围的第2间隙D2成为微小间隙。
另外,如在此所示的,粘接剂涂覆于第1区域R1、第2区域R2、第3区域R3的状态下,卷线筒轴20穿入卷线筒14的轴安装部14d上的插入孔64d时,作用于粘接剂的剪切力使粘接剂均一地填满第1间隙D1。这样,可以使第1领域R1周围形成的第1间隙D1具有用于粘接卷线筒14的轴安装部14d的插入孔64d与卷线筒轴20的被安装部120的空间(粘接空间)的功能。接着,第1间隙D1上余留的剩余粘接剂进入第3间隙D3,填满第3间隙D3。这样,第3区域R3的周围形成的第3间隙D3不仅为粘接空间,还具有剩余粘接剂的存留空间的功能。接着,粘接剂被第2区域R2所阻拦,存留于两个第2区域R2之间(第1间隙D1以及第3间隙D3)。接着,两个第2区域R2之间(第1间隙D1以及第3间隙D3)余留的剩余粘接剂自第1间隙D1被挤入第2间隙D2,填满第2间隙D2。这样,第2间隙D2被粘接剂均一地填满。从而使得第2区域R2的周围形成的第2间隙D2具有粘接空间的功能。
综上所述,第1间隙D1具有粘接空间的功能。第2间隙D2具有用于将卷线筒14相对于第2区域R2的卷线筒轴20在半径方向定位的空间的功能,且具有粘接空间的功能。第3间隙D3具有粘接空间的功能,且具有自第1间隙D1进入的剩余粘接剂的存留空间的功能。
这样,粘接剂配置于卷线筒14的插入孔64d和卷线筒轴20的被安装部120之间。经过所定的时间,粘接剂硬化,卷线筒14固定于卷线筒轴20。
4.特征
(A-1)本卷线筒单元9由卷线筒20、卷线筒14构成。卷线筒轴20设置于渔线轮主体11,且转动自如。卷线筒14安装于卷线筒轴20。卷线筒单元9具有缺口部114、突出销116。缺口部114设置于卷线筒14。缺口部114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开口从而形成缺口部。例如,突出销116的顶端部设置于卷线筒轴20。突出销116与缺口部相接合。
本卷线筒单元9上,与突出销116接合的缺口部114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开口而成。因此,将卷线筒14安装于卷线筒轴20时,仅通过将卷线筒轴20穿入卷线筒14,即可容易地将突出销116与缺口部114相接合。即,将卷线筒14安装于卷线筒轴20时,通过目测突出销116与缺口部114即可使之相接合,可以容易地组装卷线筒单元9。
(B-1)本卷线筒单元9的缺口部具有开口端部114a、第1抵接部114b、第2抵接部114c。开口端部114a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开口。在卷线筒轴20的转动方向上,突出销116与第1抵接部114b抵接。在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上,突出销116与第2抵接部114c抵接。
此时,将突出销116自开口端部114a插入缺口部114,通过将该突出销116与第2抵接部114c抵接,使卷线筒14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定位。另外,在该状态下,通过第1抵接部114b,沿卷线筒轴20的转动方向将该突出销116定位。这样,可以容易地将卷线筒14对着卷线筒轴20定位。
(C-1)本卷线筒单元9的卷线筒14具有用于安装于卷线筒轴20的轴安装部14d。卷线筒轴20具有轴主体部115、被安装部120。被安装部120设置于轴主体部115的外周,安装于卷线筒14。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上,缺口部114设置于轴安装部14d的端部。
此时,因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上,缺口部114设置于卷线筒14的轴安装部14d的端部,通过将卷线筒14的轴安装部14d安装于卷线筒轴20的被安装部120,即可容易地将突出销116与缺口部接合。即,可以容易地组装卷线筒单元9。
(D-1)本卷线筒单元9的突出销116沿卷线筒轴20的直径方向突出。此时,因突出销116沿卷线筒轴20的直径方向突出,仅将卷线筒轴20插入卷线筒14,即可容易地将突出销116与缺口部114接合。即,可以容易地组装卷线筒单元9。
(E-1)本卷线筒单元9的卷线筒轴20具有销安装孔120a。突出销116为安装于销安装孔120a的突出销116。此时,仅将突出销116安装于设置在卷线筒轴20的销安装孔120a,即可容易地形成突出销116。
(F-1)本卷线筒单元9的销安装孔120a设置于卷线筒轴20。销安装孔120a为沿直径方向,贯通卷线筒轴20的通孔。突出销116较卷线筒轴20的直径长。突出销116安装于通孔的状态下,突出销116的两端部分别从卷线筒轴20突出。此时,通过将突出销116安装于通孔,因突出销116的两端部分别较卷线筒轴20突出,可以容易地形成突出销116。
(G-1)本卷线筒单元9的突出销116铆接固定于销安装孔120a。此时,通过将突出销116铆接固定于销安装孔120a,不用特别准备其他的部件,即可容易地形成突出销116。另外,这样,可以容易地固定突出销116。
<第2实施方式>
在第2实施方式中,卷线筒轴20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除了卷线筒轴20的结构,因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此省略说明。其次,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以相同的符号标注。另外,在此省略的结构以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为准。
1.卷线筒轴的结构
如图9所示,卷线筒轴20具有轴主体部115、突出销116。例如,轴主体部115的大径部20a的被安装部120具有设置于卷线筒轴20的直径方向的安装孔120a。销安装孔120a为沿卷线筒轴20的直径方向,设置于被安装部120的有底孔部。突出销116(突出部的一例)安装于销安装孔120a。
突出销116自轴主体部115的外周表面向外侧突出。突出销116较被安装部120的轴主体部115的直径短,较销安装孔120a的深度长。在突出销116安装在销安装孔120a的状态下,突出销116的一端部,自卷线筒轴20的外周表面突出,突出销116的另一端部配置于销安装孔120a的内部。例如,突出销116铆接固定于销安装孔120a。
2.特征
(A-2)本卷线筒单元9,仅使突出销116一端部突出,即可容易地将突出销116安装于销安装孔120a。
(B-2)除去上述(E-1),可以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A-1)~(G-1)同样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中,卷线筒单元9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除去卷线筒单元9的结构,因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此省略说明。其次,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以相同的符号标注。另外,在此省略的结构以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为准。
1.卷线筒单元的结构
如图10A至图10C所示,卷线筒单元9主要由卷线筒14、卷线筒轴20构成。卷线筒14具有卷线胴部14b、凸缘部114a、轴安装部14d。
轴安装部14a具有安装部主体214a、折弯部214b(突出部的一例)。安装部主体214a呈筒状。折弯部214b为将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上的安装部主体214a的一端部向内周一侧弯折的部分。换句话说,折弯部214b通过将安装部主体214a的一端部朝向卷线筒轴20的一侧,部分弯折而形成。折弯部214b具有第3抵接部214c、第4抵接部214d。第3抵接部214c在卷线筒轴20的转动方向上与缺口部114抵接。第4抵接部214d在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上与缺口部114抵接。
卷线筒轴20具有轴主体部115、槽部117、被安装部120。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槽部117设置于轴主体部115的外周部分。槽部117具有一对第1壁部117a(第1抵接部的一例)、第2壁部117b(第2抵接部的一例)。一对第1壁部117a在卷线筒轴20的转动方向上彼此相对设置。第2壁部117b为连接一对第1壁部117a的壁部。具体来说,第2壁部117b为形成槽部117的端部的壁部。
槽部117包括缺口部114。缺口部114为设置于槽部117的被安装部120的部分。在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上,缺口部114设置于卷线筒轴20的被安装部120的端部。缺口部114具有一对第1抵接部114b(一对第1壁部117a的一部分)、第2抵接部114c(第2壁部117b)。
如图10A及图10C所示,第1抵接部114b为第1壁部117a的一部分。具体来说,第1抵接部114b可以为被安装部120的端部且第1壁部117a的端部。在卷线筒轴20的转动方向上,折弯部214b的第3抵接部214c抵接于第1抵接部114b。第2抵接部114c为第2壁部117b。在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上,折弯部214b的第4抵接部214d抵接于第2抵接部114c。
2.特征
(A-3)卷线筒单元9的缺口部114为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上设置的槽部117的一部分。此时,通过将卷线筒14的折弯部214b沿着卷线筒轴20的槽部117移动,与槽部117的端部相接合,即可容易地组装卷线筒单元9。
(B-3)本卷线筒单元9的缺口部114具有第1抵接部114b、第2抵接部114c。在卷线筒的转动方向上,折弯部214b抵接于第1抵接部114b。在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上,折弯部抵接于第2抵接部114c。槽部117具有第1壁117a、第2壁部117b。第1壁部117a设置于卷线筒轴20的转动方向。第2壁部117b设置于沿着卷线筒轴20的方向。再次,第1壁部117a包含第1抵接部114b,第2壁部117b包含第2抵接部114c。
此时,将折弯部214b插入卷线筒轴20的槽部117,将该折弯部214b抵接于缺口部114的第2抵接部114c(第2壁部117b),从而使卷线筒14沿着卷线筒轴20的方向定位。接着,在该状态下,缺口部114的第1抵接部114b(第1壁部117a的一部分)使得该折弯部214b沿着卷线筒轴20的转动方向定位。这样,可以容易地将卷线筒14对着卷线筒轴20定位。
(C-3)本卷线筒单元9的卷线筒14具有用于将其安装于卷线筒轴20的轴安装部14d。折弯部214b由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上的轴安装部14d的端部,朝向卷线筒轴20部分弯折而形成。此时,通过将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上的轴安装部14d的端部,朝向卷线筒轴20部分弯折,即可容易地形成突出部。
(D-3)本卷线筒单元9的折弯部214b具有第3抵接部214c、第4抵接部214d。在卷线筒轴20的转动方向,第3抵接部214c抵接于缺口部114的第1抵接部114b。在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第4抵接部214d抵接于缺口部114的第2抵接部114c。此时,折弯部214b的第3抵接部214c抵接于缺口部114的第1抵接部114b,使得卷线筒14沿着卷线筒轴20的转动方向定位。另外,折弯部214b的第4抵接部214d抵接于缺口部114的第2抵接部114c,从而使得卷线筒14沿着沿卷线筒轴20的方向定位。这样,可以容易地将卷线筒14对着卷线筒轴20定位。
<其他实施方式>
(a)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展示了以铆接固定突出销116的例,任意的突出销116的固定方式均可。例如,将突出销116粘接固定于销安装孔120a也可以。另外,销安装孔120a形成有内螺纹部,突出销116形成有外螺纹部,将突出销116旋合固定于销安装孔120a也可以。这样的结构也可以获得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b)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展示了将突出销116设置于卷线筒轴20的例,将突出销116安装于卷线筒14也可以。此时,与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同样的销安装孔120a形成于卷线筒14的轴安装部14d。另外,如上述第3实施方式,与突出销116接合的槽部117(缺口部114)形成于卷线筒轴20。这样的结构也可以获得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行业中的可用性
本发明可在垂钓用渔线轮以及卷线筒单元中广泛应用。

Claims (10)

1.一种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具备:
卷线筒轴,其转动自如地设置于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
卷线筒,经由固定剂而被固定于所述卷线筒轴,其具有:卷线胴部;设置于所述卷线胴部的内周部分且安装于所述卷线筒轴的圆筒状的轴安装部;以及连接所述卷线胴部和所述轴安装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形成于所述卷线胴部的轴向中央附近,并且所述圆筒状的轴安装部从所述连接部向轴向两侧延伸而形成;
缺口部,其设置于所述卷线筒的轴安装部的端部,沿所述卷线筒轴的方向切口而沿径向外方以及所述卷线筒轴的方向开口;以及
突出部,其设置于所述卷线筒轴,与所述缺口部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部具有:在所述卷线筒轴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突出部抵接的第1抵接部、沿所述卷线筒轴的方向上与所述突出部抵接的第2抵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向所述卷线筒轴的径向突出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线筒轴具有设置于径向的安装孔,
所述突出部为安装于所述安装孔的突出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销铆接固定于所述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销粘接固定于所述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具有内螺纹部,
所述突出销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部进行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突出销通过螺纹配合而固定于所述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为沿径向贯通所述卷线筒轴的通孔,
所述突出销较所述卷线筒轴的直径长,
所述突出销安装于所述通孔的状态下,所述突出销的两端部的至少任一方从所述卷线筒轴突出。
9.一种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具备:
卷线筒轴,其转动自如地设置于垂钓用渔线轮主体;
卷线筒,具有:卷线胴部;设置于所述卷线胴部的内周部分且安装于所述卷线筒轴的圆筒状的轴安装部;以及连接所述卷线胴部和所述轴安装部的连接部;
槽部,在所述卷线筒轴上沿轴向形成缺口而成;
折弯部,其沿所述卷线筒轴的方向上的所述卷线筒的轴安装部的端部朝向所述卷线筒轴部分弯折而形成,与所述槽部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具有:在所述卷线筒轴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槽部相抵接的第3抵接部、在沿所述卷线筒轴的方向与所述槽部相抵接的第4抵接部。
CN201410342201.XA 2013-09-30 2014-07-17 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 Active CN1045095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03880 2013-09-30
JP2013203880A JP6376739B2 (ja) 2013-09-30 2013-09-30 釣用リールのスプール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9501A CN104509501A (zh) 2015-04-15
CN104509501B true CN104509501B (zh) 2019-07-30

Family

ID=52739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2201.XA Active CN104509501B (zh) 2013-09-30 2014-07-17 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15555B2 (zh)
JP (1) JP6376739B2 (zh)
KR (1) KR102240448B1 (zh)
CN (1) CN104509501B (zh)
MY (1) MY168638A (zh)
TW (1) TWI6194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88679B2 (ja) * 2016-05-24 2020-04-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845695B2 (ja) * 2017-01-19 2021-03-24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US11058100B1 (en) 2018-06-01 2021-07-13 Jeff Crawford, Jr. Open face fishing reel with quick-release spool
JP7166095B2 (ja) * 2018-07-19 2022-11-07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US10394555B1 (en) * 2018-12-17 2019-08-27 Bakhtgerey Sinchev Computing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reducing a computing operation time and memory usage associated with determining, from a set of data elements, a subset of at least two data elements, associated with a target computing operation result
JP1653951S (zh) * 2019-10-25 2020-03-02
JP1677922S (zh) * 2020-09-09 2021-01-25
US11671686B1 (en) 2020-09-18 2023-06-06 Apple Inc. Camera module subcomponents attached via vertically-spread adhesive
US11546142B1 (en) 2021-12-22 2023-01-03 Bakhtgerey Sinchev Cryptography key generation method for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38440A (en) * 1946-04-17 1948-03-23 Occan City Mfg Company Spool for fishing reels
US5746381A (en) * 1995-06-07 1998-05-05 Daiwa Seiko, Inc. Fishing reel with clutch mechanism utilizing an engaging protrusion and engaging reces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518330A (fr) * 1919-04-23 1921-05-23 Thomas Lenaghan Perfectionnements aux systèmes téléphoniques automatiques
JPS4950484U (zh) * 1972-08-14 1974-05-02
JPS5917172Y2 (ja) * 1979-05-30 1984-05-19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両軸受型魚釣用リ−ル
JPS61197869U (zh) * 1985-05-31 1986-12-10
US4746079A (en) * 1986-05-22 1988-05-24 Newell Carl W Spool for fishing reel
US4805849A (en) * 1986-11-08 1989-02-21 Daiwa Seiko Inc. Spool in a double-bearing type fishing reel
US5333812A (en) * 1991-06-07 1994-08-02 Shimano Inc. Clutch structure for a fishing reel
JP2549786Y2 (ja) * 1991-08-19 1997-09-3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3033414U (ja) * 1996-07-10 1997-01-28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
SG80003A1 (en) * 1997-12-10 2001-04-17 Shimano Kk Mechanical assembly with incompatible metallic materials
US6032894A (en) * 1998-05-14 2000-03-07 Johnson Worldwide Assoicates, Inc. Cartridge spool system for bait cast fishing reel
JP4307655B2 (ja) 1999-10-19 2009-08-05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2002058399A (ja) * 2000-08-22 2002-02-26 Shimano Inc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ロック機構
JP3977730B2 (ja) * 2002-12-03 2007-09-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部品
JP4785448B2 (ja) * 2005-07-20 2011-10-05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部品
JP5205176B2 (ja) * 2008-08-18 2013-06-05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軸支持構造
JP5124435B2 (ja) * 2008-12-16 2013-01-23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5270441B2 (ja) * 2009-04-28 2013-08-21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5746462B2 (ja) * 2009-08-20 2015-07-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連結構造
JP5349348B2 (ja) * 2010-01-22 2013-11-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支持構造
US8746604B2 (en) * 2011-03-04 2014-06-10 Shimano Inc. Fishing reel
JP5956740B2 (ja) * 2011-11-08 2016-07-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釣り用リール及び釣り用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38440A (en) * 1946-04-17 1948-03-23 Occan City Mfg Company Spool for fishing reels
US5746381A (en) * 1995-06-07 1998-05-05 Daiwa Seiko, Inc. Fishing reel with clutch mechanism utilizing an engaging protrusion and engaging recess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9501A (zh) 2015-04-15
KR20150037477A (ko) 2015-04-08
TW201511676A (zh) 2015-04-01
MY168638A (en) 2018-11-26
KR102240448B1 (ko) 2021-04-14
TWI619436B (zh) 2018-04-01
JP2015065913A (ja) 2015-04-13
JP6376739B2 (ja) 2018-08-22
US9615555B2 (en) 2017-04-11
US20150090825A1 (en) 2015-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9501B (zh) 垂钓用渔线轮的卷线筒单元
CN104509502B (zh) 垂钓用渔线轮
KR102395200B1 (ko) 듀얼 베어링 릴, 및 듀얼 베어링 릴의 스풀
JP2015065913A5 (zh)
TWI589226B (zh) 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及雙軸承捲線器
KR102278089B1 (ko) 양 베어링 릴
US8430349B2 (en) Master gear assembly
KR102294432B1 (ko) 양 베어링 릴 및 양 베어링 릴의 클러치 기구
JP2015065961A5 (zh)
EP2361501A1 (en) Spinning reel fishing line guide mechanism
JP2015065914A5 (zh)
KR101966231B1 (ko) 낚시용 릴의 릴 본체 및 낚시용 릴
EP3033941A1 (en) Dual-bearing reel
EP1425966A1 (en) Fishing reel component
US10433531B2 (en) Handle assembly for spinning reel and spinning reel
KR101998090B1 (ko) 낚시용 릴의 릴 본체, 낚시용 릴 및 낚시용 릴의 릴 본체 제조 방법
CN110089502A (zh) 曳力旋钮
JP5931495B2 (ja) 両軸受型リール
KR102005125B1 (ko) 낚시용 스피닝 릴
KR20150089909A (ko) 양 베어링 릴의 릴 본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