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7842B - 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7842B
CN104507842B CN201280075086.3A CN201280075086A CN104507842B CN 104507842 B CN104507842 B CN 104507842B CN 201280075086 A CN201280075086 A CN 201280075086A CN 104507842 B CN104507842 B CN 1045078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ide brake
brake body
braking device
resp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50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7842A (zh
Inventor
白石直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07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7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78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78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66B5/18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 B66B5/22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by means of linearly-movable wedges

Abstract

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具有:支撑体,其设有相对于导轨倾斜的倾斜引导部;承受侧制动体,其被设置于支撑体;按压侧制动体,其一边被倾斜引导部引导一边相对于支撑体向上方移位,从而在与承受侧制动体之间把持导轨;以及调整用弹性体,其产生与按压侧制动体向上方的移位反向的弹性恢复力。按压侧制动体相对于支撑体越向上方移位,则在承受侧制动体与按压侧制动体之间把持导轨时的把持力的大小就越大。按压侧制动体相对于支撑体越向上方移位,则调整用弹性体的弹性恢复力的大小就越大。

Description

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升降体(例如轿厢和对重等)赋予制动力以使升降体紧急停止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如下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其为了使升降体紧急停止,通过一对制动件把持用于引导升降体的导轨,从而对升降体赋予制动力。一对制动件被安装于升降体上的支撑体的倾斜部引导并相对于支撑体向上方移位,从而从两侧接近导轨并把持导轨。
以往,提出了如下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其为了调整赋予给升降体的制动力的大小,在用于阻止制动件向上方的移位的上框部分与制动件之间设置能够拆装的垫片,一边更换垫片一边调整垫片的高度尺寸,从而调整制动件相对于支撑体的上限位置。
此外,以往还提出了如下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其为了调整赋予给升降体的制动力的大小,在制动件的上端部设置调整螺栓,调整调整螺栓从制动件的上端部突出的突出量,从而调整制动件相对于支撑体的上限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908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2-2229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中,无法在电梯运转过程中调整紧急停止装置赋予给升降体的制动力的大小,在电梯的运转过程中紧急停止装置赋予给升降体的制动力大小是恒定的。与此相对,在实际的电梯中,例如根据搭乘升降体的乘客人数的变动以及悬挂升降体的主绳索的断裂的有无等,紧急停止装置所负荷的载重大小在电梯的运转过程中会大幅变动。
因此,在现有的电梯中,尽管紧急停止装置所负荷的载重的大小发生变动,在紧急停止装置动作时赋予给升降体的制动力的大小也为恒定,因而针对升降体的减速性能根据电梯的状态而发生大幅变动,根据电梯的状态,有时升降体会急剧减速,对升降体带来较大的冲击。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无论电梯的状态如何,都能够使赋予给升降体的制动力的大小成为更适当的大小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具有:支撑体,其设有相对于引导升降体的导轨倾斜的倾斜引导部,且被设置于升降体;承受侧制动体,其被设置于支撑体;按压侧制动体,其一边被倾斜引导部引导一边相对于支撑体向上方移位,从而在与承受侧制动体之间把持导轨;以及调整用弹性体,其产生与按压侧制动体相对于支撑体向上方的移位反向的弹性恢复力,按压侧制动体相对于支撑体越向上方移位,则在承受侧制动体与按压侧制动体之间把持导轨时的把持力的大小越大,按压侧制动体相对于支撑体越向上方移位,则调整用弹性体的弹性恢复力的大小越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在进行紧急停止装置的制动动作时,能够按照紧急停止装置的负荷载重的大小调整按压侧制动体向上方的移位量。由此,无论电梯的状态如何,都能够使赋予给升降体的制动力的大小成为更适当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在乘客搭乘图1的轿厢的状态下悬挂体断裂时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通过图1的紧急停止装置的制动动作使得轿厢以恒定的减速度减速时的紧急停止装置的负荷载重W与紧急停止装置的把持力F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4是表示图1的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制动动作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图2的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制动动作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在电梯的状态为低负荷载重状态时,进行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的制动动作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7是表示在电梯的状态为高负荷载重状态时,进行图6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的制动动作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8是表示在电梯的状态为低负荷载重状态时,进行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的制动动作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9是表示在电梯的状态为高负荷载重状态时,进行图8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的制动动作的状态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结构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2和一对对重导轨(未图示)。在一对轿厢导轨2之间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有轿厢(升降体)3,在一对对重导轨之间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有对重4。
在井道1的上部设有曳引机5和反绳轮6。曳引机5是产生使轿厢3和对重4升降的驱动力的驱动装置。此外,曳引机5具有包括电动机的曳引机主体(驱动装置主体)7和设置于曳引机主体7且凭借曳引机主体7而旋转的驱动绳轮8。反绳轮6在水平方向上与驱动绳轮8分离配置。
在驱动绳轮8和反绳轮6上卷绕着用于悬挂轿厢3和对重4的多条悬挂体9。作为悬挂体9,例如可使用绳索或带等。轿厢3凭借驱动绳轮8的旋转而一边被各轿厢导轨2引导一边在井道1内升降。对重4凭借驱动绳轮8的旋转而一边被各对重导轨引导一边向与轿厢3相反的方向在井道1内升降。
在轿厢3的下部设有在轿厢3的速度过大(异常)时对轿厢3赋予制动力的一对紧急停止装置11,该一对紧急停止装置11分别面对一对轿厢导轨2设置。一对紧急停止装置11构成为彼此联动。在一对紧急停止装置11中的一方设有操作杆(未图示)。
操作杆连接限速器绳索(未图示)。限速器绳索卷绕于在井道1的上部设置的限速器的限速器绳轮(未图示)。在轿厢3升降时,限速器绳索与轿厢3一起移动,限速器绳轮随着轿厢3的移动而旋转。限速器在限速器绳轮的旋转速度过大(异常)时,把持限速器绳索。通过限速器把持限速器绳索使得轿厢3相对于限速器绳索移位,从而实现对操作杆的操作。
通过对操作杆进行操作,从而各紧急停止装置11进行分别把持各轿厢导轨2的制动动作。在进行了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时,轿厢3被赋予制动力,轿厢3减速而紧急停止。紧急停止装置11把持轿厢导轨2的力(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F被调整为使得轿厢3以1G(G:重力加速度)以下的恒定的减速度(例如,0.6G)减速。
图2是表示在乘客12搭乘图1的轿厢3的状态下悬挂体9断裂时的电梯的结构图。图2示出了轿厢3为乘客12满员的状态。如图2所示,如果悬挂体9断裂,则轿厢3由于重力而加速,轿厢3的下降速度上升。当轿厢3的下降速度(下落速度)过大时,通过限速器对限速器绳索的把持,紧急停止装置11的操作杆被操作。由此来进行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此时,紧急停止装置11不仅负荷轿厢3内的乘客12的载重,还负荷轿厢3自身的所有载重。因此,悬挂体9断裂且轿厢3为乘客12满员的图2所示的状态是制动动作时的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为最大的高负荷载重状态。
与此相对,图1所示的状态是悬挂体9未断裂且乘客12未搭乘轿厢3的状态。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进行了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时,并不存在乘客的载重,还能通过对重4的载重减轻轿厢3的载重的一部分,因此此时由紧急停止装置11负荷的载重W1大幅小于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进行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时的紧急停止装置11所负荷的载重W2(W1<W2)。因此,悬挂体9未断裂且乘客12未搭乘轿厢3的图1所示的状态是在制动动作时的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为最小的低负荷载重状态。
即,关于在进行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时由紧急停止装置11负荷的载重W,其在悬挂体9断裂的状态下的值大于在悬挂体9未断裂的状态下的值,搭乘轿厢3的乘客12的载重越大则该载重W就越大。如上,在进行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时由紧急停止装置11负荷的载重W根据轿厢3内的载重的大小和悬挂体9的断裂的有无而不同。
图3是表示通过图1的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使得轿厢3以恒定的减速度(例如,0.6G)减速时的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与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F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在紧急停止装置11中,如图3所示,根据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的变化,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F发生变化,从而将通过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进行减速时的轿厢3的减速度保持恒定。因此,在紧急停止装置11中,高负荷载重状态下的制动动作时的把持力(对应于负荷载重W2的把持力)F2的大小大于低负荷载重状态下的制动动作时的把持力(对应于负荷载重W1的把持力)F1的大小。
图4是表示图1的紧急停止装置11进行制动动作的状态的放大图。此外,图5是表示图2的紧急停止装置11进行制动动作的状态的放大图。在图中,紧急停止装置11具有:紧急停止框(支撑体)21,其固定于轿厢3的下端部;承受侧制动体22,其设置于紧急停止框21;按压侧制动体23,其与操作杆联动,能够在与承受侧制动体22之间把持轿厢导轨2;调整用弹性体24,其设置于按压侧制动体23的上端部;以及止挡件25,其避开调整用弹性体24设置于按压侧制动体23的上端部。
紧急停止框21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彼此分离设置的倾斜引导部31和支撑承受部32。轿厢导轨2通过倾斜引导部31与支撑承受部32之间的空间。倾斜引导部31以其与支撑承受部32之间的间隔朝向上方而连续变窄的方式相对于支撑承受部32倾斜。由此,倾斜引导部31也以其与轿厢导轨2之间的间隔朝向上方而连续变窄的方式相对于轿厢导轨2倾斜。
承受侧制动体22配置于轿厢导轨2与支撑承受部32之间的空间内。在承受侧制动体22与支撑承受部32之间设有多个把持用弹性体33。把持用弹性体33通过承受侧制动体22向接近支撑承受部32的方向的移位而产生弹性恢复力。承受侧制动体22越接近支撑承受部32,则把持用弹性体33的弹性恢复力的大小越大。
按压侧制动体23配置于轿厢导轨2与倾斜引导部31之间的空间内。在未进行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的通常时,按压侧制动体23的位置成为离开轿厢导轨2的通常位置。在轿厢3的速度过大而操作了操作杆时,按压侧制动体23从通常位置一边被倾斜引导部31引导一边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移位。
按压侧制动体23由于从通常位置一边被倾斜引导部31引导一边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移位,从而向接近支撑承受部32的方向移位,在与承受侧制动体22之间把持轿厢导轨2。紧急停止装置11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与承受侧制动体22之间把持轿厢导轨2,从而产生对轿厢3的制动力。
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与承受侧制动体22之间把持轿厢导轨2以后,如果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进一步向上方移位,则倾斜引导部31与轿厢导轨2之间的间隔被按压侧制动体23扩张。由此,承受侧制动体22向接近支撑承受部32的方向移位,把持用弹性体33的弹性恢复力增大。把持用弹性体33的弹性恢复力越大,则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F的大小越大。即,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越向上方移位,则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与承受侧制动体22之间把持轿厢导轨2时的把持力)F的大小越大。
在紧急停止框21上固定有位于按压侧制动体23的上方的限制部34。调整用弹性体24配置于按压侧制动体23与限制部34之间。作为调整用弹性体24和把持用弹性体33,可使用材料本身具有弹性的弹性体(例如橡胶等)或通过加工材料而具有弹性的弹性体(例如螺旋弹簧、碟形弹簧、环簧等)。
在按压侧制动体23位于通常位置时,调整用弹性体24从限制部34向下方离开。按压侧制动体23从通常位置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移位,从而调整用弹性体24在接触到限制部34后,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与限制部34之间被压缩。由此,调整用弹性体24产生与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的移位反向的弹性恢复力。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的大小根据调整用弹性体24的压缩量而变化。即,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越向上方移位(即,按压侧制动体23越向接近限制部34的方向移位),则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的大小越大。
在紧急停止装置11进行制动动作时,按压侧制动体23抵抗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而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移位。使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移位的力根据紧急停止装置11进行制动动作时的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的大小而变化。因此,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越大,则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的移位量越大。由此,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越大,则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F的大小也越大。
在按压侧制动体23到达了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的规定的上限位置时,止挡件25被夹在限制部34与按压侧制动体23之间,阻止了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由此,防止了按压侧制动体23向比规定的上限位置靠上方的位置移位,防止了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F变得过大。在该例子中,止挡件25为包围调整用弹性体24的非弹性的圆筒状部件。止挡件25的高度尺寸小于调整用弹性体24的高度尺寸。由此,在调整用弹性体24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与限制部34之间被压缩的状态下,止挡件25接触限制部34并被夹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与限制部34之间。因此,在该例子中,限制部34兼备承受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体承受部的功能和承受止挡件25的止挡件承受部的功能。
在图1和图4所示的低负荷载重状态下进行了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时(即,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为图3的W1时),止挡件25仍保持离开限制部34,凭借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抑制了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的移位。由此,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的移位量变小,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F的大小根据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1的大小而变小。
在图2和图5所示的高负荷载重状态下进行了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时(即,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为图3的W2时),无法凭借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完全抑制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止挡件25到达限制部34,按压侧制动体23到达规定的上限位置。由此,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的移位量为最大,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F的大小为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的设定范围内的最大值。
接着,说明动作。在轿厢3移动时,限速器绳索与轿厢3一起移动,限速器绳轮根据轿厢3的移动而旋转。在轿厢3的下降速度过大时,限速器进行动作而通过限速器来把持限速器绳索。由此,限速器绳索的移动停止,轿厢3相对于限速器绳索向下方移位。
当轿厢3相对于限速器绳索移位时,操作杆被操作。由此,按压侧制动体23一边被倾斜引导部31引导,一边与调整用弹性体24和止挡件25一起朝限制部34向上方移位。由此,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与承受侧制动体22之间把持轿厢导轨2,调整用弹性体24被夹在限制部34与按压侧制动体23之间。
此后,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一边压缩调整用弹性体24一边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进一步向上方移位时,承受侧制动体22一边被轿厢导轨2按压一边接近支撑承受部32,把持用弹性体33在承受侧制动体22与支撑承受部32之间被压缩。由此,产生把持用弹性体33的弹性恢复力,产生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F。轿厢3被赋予对应于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F的制动力。
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一边压缩调整用弹性体24一边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移位时,按压侧制动体23越向上方移位,则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的大小越大。此外,按压侧制动体23凭借对应于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的大小的力而向上方移位。因此,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的大小越大,则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所停止的位置就越为上方的位置。即,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所停止的位置被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调整为对应于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的大小的位置。由此,根据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的大小调整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F的大小。
在电梯的状态为图1和图4所示的低负荷载重状态时,如果进行了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则止挡件25仍保持离开限制部34,凭借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而使得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停止。由此,按压侧制动体23被保持于比规定的上限位置低的位置处,此时,紧急停止装置11产生最小的把持力F1。
在电梯的状态为图2和图5所示的高负荷载重状态时,如果进行了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则无法凭借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而停止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而是通过止挡件25接触限制部34而阻止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由此,按压侧制动体23到达规定的上限位置,此时,紧急停止装置11产生最大的把持力F2。
在这种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11中,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越向上方移位,则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与承受侧制动体22之间把持轿厢导轨2时的把持力F的大小越大,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越向上方移位,则与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反向的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的大小越大,因此在进行了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时,能够根据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的大小来调整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量。由此,即使搭乘轿厢3的乘客12的载重发生变动、或悬挂轿厢3的悬挂体9断裂而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的大小发生变动,也能够在电梯的运转过程中,根据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的大小来调整紧急停止装置11对轿厢导轨2的把持力F的大小。因此,无论电梯的状态如何,都能够使赋予给轿厢3的制动力的大小变得更为适当,能够防止在紧急停止装置11进行制动动作时对轿厢3赋予较大的冲击。
此外,按压侧制动体23在到达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的规定的上限位置时会被止挡件25阻止,因此能够防止紧急停止装置11对轿厢导轨2的把持力F变得过大,能够更为可靠地防止在紧急停止装置11进行制动动作时对轿厢3赋予较大冲击。
此外,在紧急停止框21上设有位于按压侧制动体23的上方的限制部34,调整用弹性体24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与限制部34之间被压缩,从而产生弹性恢复力,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调整用弹性体24产生对应于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的大小的弹性恢复力。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调整用弹性体24设置于按压侧制动体23,但也可以将调整用弹性体24设置于限制部34。这样也可以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与限制部34之间压缩调整用弹性体24,能够使调整用弹性体24产生对应于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的大小的弹性恢复力。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止挡件25设置于按压侧制动体23,但也可以将止挡件25设置于限制部34。这样也可以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与限制部34之间夹入止挡件25以阻止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限制部34设置于紧急停止框21,但也可以将轿厢3的底部作为限制部34。这样也可以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与限制部34之间压缩调整用弹性体24,并能够通过限制部34承受止挡件25而阻止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止挡件25为圆筒状部件,但只要能够避开调整用弹性体24配置止挡件25,止挡件25的形状就可以为任意形状。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上设有止挡件25,但只要在图2和图5所示的高负荷载重状态下进行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时,能够通过调整用弹性体24承受使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移位的力,就可以不设置止挡件25。
第2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在电梯的状态为低负荷载重状态时,进行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的制动动作的状态的结构图。此外,图7是表示在电梯的状态为高负荷载重状态时,进行图6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的制动动作的状态的结构图。另外,低负荷载重状态是悬挂轿厢3的悬挂体9未断裂、而且轿厢3中未搭乘乘客12的状态,高负荷载重状态是悬挂轿厢3的悬挂体9断裂、而且轿厢3为乘客12满员的状态。
轿厢3的底部为承受止挡件25向上方的移位的止挡件承受部41。在紧急停止框21上固定有弹簧承受部(弹性体承受部)42,该弹簧承受部42位于按压侧制动体23的上方且位于止挡件承受部41的下方。
调整用弹性体24和止挡件25保持于弹簧承受部42。止挡件25具有能够相对于弹簧承受部42在上下方向移位的螺栓43和安装于螺栓43的下端部的止动板44。螺栓43具有沿上下贯通弹簧承受部42的螺纹轴部45和固定于螺纹轴部的上端部的头部(卡合部)46。止动板44螺合于螺纹轴部45的下端部,从而安装于螺栓43。
调整用弹性体24在弹簧承受部42与止动板44之间被压缩。止挡件25借助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而相对于弹簧承受部42向下方被施力。止挡件25相对于弹簧承受部42向下方的移位是通过螺栓43的头部46卡合于弹簧承受部42而被限制的。
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上设有:调整螺栓47,其从按压侧制动体23的上端部向上方突出;以及与调整螺栓47螺合的固定螺母48。
通过调整调整螺栓47相对于按压侧制动体23的螺合量,来调整调整螺栓47从按压侧制动体23的上端部起的突出量。通过紧固固定螺母48来固定调整螺栓47相对于按压侧制动体23的位置。
在按压侧制动体23位于通常位置时,调整螺栓47向下方离开止挡件25,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移位,从而接触到止挡件25的止动板44的底面,一边压缩调整用弹性体24一边顶起止挡件25。即,通过与按压侧制动体23一起向上方移位的调整螺栓47顶起止动板44,使得调整用弹性体24在按压侧制动体23与弹簧承受部42之间被压缩,从而产生与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的移位相反的弹性恢复力。
止挡件承受部41在按压侧制动体23到达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的规定的上限位置时承受止挡件25的头部46。通过止挡件承受部41承受止挡件25,从而阻止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的移位。即,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是在到达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的规定的上限位置时被止挡件25阻止的。
在图6所示的低负荷载重状态下进行了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时,止挡件25仍保持离开止挡件承受部41,凭借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抑制了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的移位。由此,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的移位量变小,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F的大小根据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1的大小而变小。
在图7所示的高负荷载重状态下进行了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时,无法凭借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完全抑制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止挡件25到达止挡件承受部41,按压侧制动体23到达规定的上限位置。由此,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的移位量为最大,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F的大小为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的设定范围内的最大值。其他结构和动作都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如上,即使在固定于紧急停止框21的弹簧承受部42上保持调整用弹性体24和止挡件25,也能够根据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量来改变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的大小,因此能够根据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的大小来调整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的移位量。因此,即使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的大小发生变动,也能够在电梯的运转过程中,根据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的大小来调整紧急停止装置11对轿厢导轨2的把持力F的大小。此外,即使无法在按压侧制动体23的上端部安装调整用弹性体24和止挡件25,也能够将调整用弹性体24和止挡件25设置于紧急停止装置11。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在按压侧制动体23的上端部设有调整螺栓47和固定螺母48,但也可以不设置调整螺栓47和固定螺母48,由按压侧制动体23直接接触止挡件25。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止挡件承受部41为轿厢3的底部,弹簧承受部42设置于紧急停止框21,然而既可以将止挡件承受部41和弹簧承受部42分别设置于紧急停止框21,也可以将止挡件承受部41和弹簧承受部42分别设置于轿厢3。
第3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在电梯的状态为低负荷载重状态时,进行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的制动动作的状态的结构图。此外,图9是表示在电梯的状态为高负荷载重状态时,进行图8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的制动动作的状态的结构图。图中,在紧急停止框21上设有根据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而按压调整用弹性体24的按压机构部51。
按压机构部51具有:调整体52,其能够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在上下方向(沿着轿厢导轨2的方向)移位;以及按压体53,其配置于比调整体52远离轿厢导轨2的位置,根据调整体52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在上下方向的移位而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在水平方向(与轿厢导轨2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的方向)移位。
在紧急停止框21上固定有:调整体用引导部54,其沿上下方向引导调整体52的移位;以及弹性体承受部55,其配置于比按压体53远离轿厢导轨2的位置。
调整体52配置于作为轿厢3的底部的止挡件承受部41与按压侧制动体23之间。此外,调整体52通过与止挡件承受部41的卡合(即,通过止挡件承受部41承受调整体52)而被阻止向上方的移位,并且通过与倾斜引导部31的上端部的卡合而被阻止向下方的移位。因此,调整体52在与止挡件承受部41卡合的调整体上限位置和与倾斜引导部31的上端部卡合的调整体下限位置之间的范围内,一边被调整体用引导部54引导,一边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移位。
在按压侧制动体23位于通常位置时,设置于按压侧制动体23的上端部的调整螺栓47向下方离开调整体52,通过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移位而接触调整体52的底面并顶起调整体52。在按压侧制动体23到达规定的上限位置时,调整体52卡合于止挡件承受部41(即,止挡件承受部41承受调整体52),从而阻止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因此,调整体52具备在规定的上限位置阻止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的作为止挡件的功能。
在调整体52的按压体53侧的部分设有相对于轿厢导轨2倾斜的调整体倾斜部52a。调整体倾斜部52a以其与轿厢导轨2之间的间隔朝向上方而连续变窄的方式相对于轿厢导轨2倾斜。
按压体53设有与调整体倾斜部52a接触的按压体倾斜部53a。按压体倾斜部53a以与调整体倾斜部52a相同的倾斜角度相对于轿厢导轨2倾斜。
按压体53在轿厢3的底部与倾斜引导部31的上端部之间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在水平方向被引导。按压体53通过向离开轿厢导轨2的方向移位而接近弹性体承受部55,通过向接近轿厢导轨2的方向移位而离开弹性体承受部55。调整用弹性体24在按压体53与弹性体承受部55之间被压缩。由此,调整用弹性体24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的弹性恢复力的方向成为不同于调整体52的移位方向的水平方向。贯通调整用弹性体24和弹性体承受部55的卡合螺栓56与按压体53螺合。卡合螺栓56卡合于弹性体承受部55,从而阻止按压体53向接近轿厢导轨2的方向的移位。
调整体52被调整螺栓47顶起,从而一边通过调整体倾斜部52a向水平方向推出按压体53,一边抵抗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而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移位。按压体53根据调整体52向上方的移位,而一边压缩调整用弹性体24,一边向离开轿厢导轨2的方向移位。由此,调整体52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越向上方移位(即,调整体52越接近调整体上限位置),则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的大小越大。
这里,调整体倾斜部52a和按压体倾斜部53a相对于轿厢导轨2的倾斜角度越急,则与调整体52的移位量相对的按压体53的移位量越小,调整体倾斜部52a和按压体倾斜部53a相对于轿厢导轨2的倾斜角度越缓,则与调整体52的移位量相对的按压体53的移位量越大。在按压机构部51中,通过调整调整体倾斜部52a和按压体倾斜部53a相对于轿厢导轨2的倾斜角度,从而相对于调整体52向上下方向的移位量调整按压体53向水平方向的移位量。即,通过调整体倾斜部52a和按压体倾斜部53a相对于轿厢导轨2的倾斜角度的调整,来对调整用弹性体24的压缩量(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的大小)与调整体52的移位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在该例子中,按压体53向水平方向的移位量(调整用弹性体24的压缩量)小于调整体52向上下方向的移位量。
在图8所示的低负荷载重状态下进行了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时,调整体52仍保持离开止挡件承受部41,凭借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抑制了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的移位。由此,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的移位量变小,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F的大小根据紧急停止装置11的负荷载重W1的大小而变小。
在图9所示的高负荷载重状态下进行了紧急停止装置11的制动动作时,无法凭借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完全抑制按压侧制动体23向上方的移位,调整体52到达止挡件承受部41,按压侧制动体23到达规定的上限位置。由此,按压侧制动体23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的移位量为最大,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F的大小为紧急停止装置11的把持力的设定范围内的最大值。其他结构和动作都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
在这种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11中,按压体53根据调整体52向上方的移位,而一边压缩调整用弹性体24,一边向离开轿厢导轨2的方向移位,因此通过调整与调整体52的移位量相对的按压体53的移位量,能够对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的大小与按压侧制动体23的移位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由此,能够对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的大小与按压侧制动体23的移位量之间的关系应用多种组合,能够较大地设定紧急停止装置11所要求的规格的范围。由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对应于所要求的规格的紧急停止装置11,还能够实现紧急停止装置11的成本降低。
此外,在调整体52设有相对于轿厢导轨2倾斜的调整体倾斜部52a,调整体52一边通过调整体倾斜部52a按压按压体53,一边相对于紧急停止框21向上方移位,因而仅通过调整调整体倾斜部52a相对于轿厢导轨2的倾斜角度,就能够容易地对调整用弹性体24的弹性恢复力的大小与按压侧制动体23的移位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在按压侧制动体23的上端部设有调整螺栓47和固定螺母48,但也可以不设置调整螺栓47和固定螺母48,而是由按压侧制动体23直接接触调整体52。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止挡件承受部41为轿厢3的底部,但也可以将止挡件承受部41设置于紧急停止框21。

Claims (5)

1.一种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其具有:
支撑体,其设有相对于引导升降体的导轨倾斜的倾斜引导部,且被设置于上述升降体;
承受侧制动体,其被设置于上述支撑体;
按压侧制动体,其一边被上述倾斜引导部引导一边相对于上述支撑体向上方移位,从而在与上述承受侧制动体之间把持上述导轨;以及
调整用弹性体,其产生与上述按压侧制动体相对于上述支撑体向上方的移位反向的弹性恢复力,
上述按压侧制动体相对于上述支撑体越向上方移位,则在上述承受侧制动体与上述按压侧制动体之间把持上述导轨时的把持力的大小越大,
上述按压侧制动体相对于上述支撑体越向上方移位,则上述调整用弹性体的弹性恢复力的大小越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其中,
上述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还具有止挡件,该止挡件在上述按压侧制动体到达相对于上述支撑体的规定的上限位置时阻止上述按压侧制动体向上方的移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其中,
在上述升降体和上述支撑体中的一方设有位于上述按压侧制动体的上方的弹性体承受部,
上述调整用弹性体在上述按压侧制动体与上述弹性体承受部之间被压缩,从而产生上述弹性恢复力。
4.一种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其具有:
支撑体,其设有相对于引导升降体的导轨倾斜的倾斜引导部,且被设置于上述升降体;
承受侧制动体,其被设置于上述支撑体;
按压侧制动体,其一边被上述倾斜引导部引导一边相对于上述支撑体向上方移位,从而在与上述承受侧制动体之间把持上述导轨;
调整用弹性体,其产生与上述按压侧制动体相对于上述支撑体的移位方向不同的作用于水平方向的弹性恢复力;以及
按压机构部,该按压机构部具有:调整体,其一边被上述按压侧制动体按压一边相对于上述支撑体向上方移位;以及按压体,其根据上述调整体向上方的移位而向离开上述导轨的方向移位,从而压缩上述调整用弹性体,
上述按压侧制动体相对于上述支撑体越向上方移位,则在上述承受侧制动体与上述按压侧制动体之间把持上述导轨时的把持力的大小越大,
上述按压侧制动体相对于上述支撑体越向上方移位,则上述调整用弹性体的弹性恢复力的大小越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其中,
上述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还具有止挡件,该止挡件在上述按压侧制动体到达相对于上述支撑体的规定的上限位置时阻止上述按压侧制动体向上方的移位。
CN201280075086.3A 2012-08-02 2012-08-02 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078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69713 WO2014020743A1 (ja) 2012-08-02 2012-08-02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止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7842A CN104507842A (zh) 2015-04-08
CN104507842B true CN104507842B (zh) 2016-05-18

Family

ID=50027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508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07842B (zh) 2012-08-02 2012-08-02 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586792B2 (zh)
EP (1) EP2881353A4 (zh)
JP (1) JP5955388B2 (zh)
KR (1) KR101827068B1 (zh)
CN (1) CN104507842B (zh)
BR (1) BR112015001696A2 (zh)
WO (1) WO20140207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5102837U1 (de) * 2015-06-01 2016-09-06 Wittur Holding Gmbh Aufzugsbrems- und/oder Fangvorrichtung mit geschweißtem Bremsbelag
CN105035907B (zh) * 2015-08-28 2018-10-23 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制动力的装置
US10486939B2 (en) 2015-09-27 2019-11-26 Otis Elevator Company Breaking system for a hoisted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braking a hoisted structure
KR102076322B1 (ko) * 2015-11-26 2020-03-02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 칸의 비상 멈춤 장치
US20170275136A1 (en) * 2016-03-24 2017-09-28 Home Conveyance Safety Ltd. Emergency fall arresting system
CN109476452B (zh) * 2016-07-26 2021-02-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
KR102301990B1 (ko) * 2017-10-06 2021-09-15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의 비상 멈춤 장치
EP3620419A1 (en) * 2018-09-07 2020-03-11 KONE Corporation Constant deceleration progressive safety gear system
CN114249205A (zh) * 2020-09-24 2022-03-29 湖南大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轿厢并行电梯的缓速器
EP4186842A1 (en) * 2021-11-25 2023-05-31 Otis Elevator Company Progressive elevator safety brake
KR102490969B1 (ko) * 2022-05-10 2023-01-26 대륜엔지니어링 주식회사 가동식 데크 리프팅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22990A (ja) 1986-03-24 1987-09-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非常止め装置
JPH05147856A (ja) 1991-11-27 1993-06-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非常止め装置
JP2803974B2 (ja) 1993-07-30 1998-09-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非常止め装置
JP3532349B2 (ja) 1996-06-11 2004-05-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CN2288164Y (zh) * 1997-03-07 1998-08-19 无锡市南方电梯技术有限公司 渐进式安全钳
US6371261B1 (en) * 1997-11-06 2002-04-16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lybdenum alloy elevator safety brakes
JP2001192184A (ja) * 2000-01-11 2001-07-17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非常止め装置
WO2001098193A1 (de) * 2000-06-22 2001-12-27 Inventio Ag Bremsfangvorrichtung mit anpassung der bremskraft für aufzug
TW513374B (en) 2000-12-08 2002-12-11 Inventio Ag Safety brake with retardation-dependent braking force
DE10127664C1 (de) * 2001-06-07 2003-04-17 Kendrion Binder Magnete Gmbh Elektromagnetisch betätigbare Bremsvorrichtung
KR100951518B1 (ko) * 2003-10-07 2010-04-07 오티스 엘리베이터 컴파니 원격 리셋 가능한 로프 없는 엘리베이터용 비상 정지 장치
CN100537389C (zh) * 2004-04-20 2009-09-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紧急停止系统
EP2517998B1 (en) * 2004-12-15 2014-04-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safety device
JP4951891B2 (ja) 2005-08-10 2012-06-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止め装置
ATE504532T1 (de) * 2006-11-08 2011-04-15 Otis Elevator Co Aufzugbremsvorrichtung
MY143851A (en) * 2006-12-05 2011-07-15 Inventio Ag Braking device for holding and braking a lift cabin in a lift facility
JP4966740B2 (ja) * 2007-05-23 2012-07-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止め装置
JP2008303014A (ja) 2007-06-06 2008-12-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動装置
JP2009046274A (ja) * 2007-08-22 2009-03-05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昇降防止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WO2011042972A1 (ja) * 2009-10-08 2011-04-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張り車装置
JP5603755B2 (ja) * 2010-11-24 2014-10-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ES2565828T3 (es) * 2011-04-19 2016-04-07 Otis Elevator Company Freno de elevador que tiene una característica de liberación de fren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55388B2 (ja) 2016-07-20
WO2014020743A1 (ja) 2014-02-06
US20150217971A1 (en) 2015-08-06
BR112015001696A2 (pt) 2017-07-04
KR20150038120A (ko) 2015-04-08
US9586792B2 (en) 2017-03-07
EP2881353A4 (en) 2016-03-30
EP2881353A1 (en) 2015-06-10
KR101827068B1 (ko) 2018-02-07
JPWO2014020743A1 (ja) 2016-07-11
CN104507842A (zh)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7842B (zh) 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
JP4966740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止め装置
CA2013259C (en) Elevator traction sheave brake
CN101605713B (zh) 电梯的安全装置
JP5501995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06466685U (zh) 一种物流输送装置
CN2892780Y (zh) 一种齿轮齿条传动施工升降机的超载检测保护装置
JP4594803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非常止め装置
CN105858399A (zh) 新型安全钳及电梯防坠落装置
US7607518B2 (en) Emergency brake of elevator
JP6723472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止め装置
CN101580200B (zh) 电梯牵引机械
CN211945795U (zh) 电梯制动装置以及电梯装置
CN208394686U (zh) 一种新型矿井提升机制动装置
CN106494963A (zh) 抱闸防坠器
CN207404781U (zh) 一种自动仓储系统的升降机构
CN217176700U (zh) 一种井下煤矿用的安全提升机结构
CN207061568U (zh) 一种电梯井底部防护装置
CN215101323U (zh) 无机房货载电梯防坠保护装置
CN218261452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弹簧缓冲器
KR20110130776A (ko) 엘리베이터의 비상 정지장치
CN207497862U (zh) 电梯的备用减速结构
JP6326599B2 (ja) エレベータ
CN209815434U (zh) 一种电梯超载称重机构
CN210083222U (zh) 旁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