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83149A - 一种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83149A
CN104483149A CN201410741007.9A CN201410741007A CN104483149A CN 104483149 A CN104483149 A CN 104483149A CN 201410741007 A CN201410741007 A CN 201410741007A CN 104483149 A CN104483149 A CN 104483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test
weight
cbi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410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83149B (zh
Inventor
熊云霞
梅荣兵
田天
孙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410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831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83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3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83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3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首先测量或按照试验要求提供所需相关参数:吊臂长度;仰角参考点距基线高;仰角参考点距吊基座中心线距离;吊臂重量;吊臂初始位置重心坐标;吊机基座中心纵向坐标位置;吊机基座中心横向坐标位置;试验时平台重量;试验时平台重心坐标;试验吊物重量;吊臂旋转半径。然后获取参数吊臂仰角参考点距吊臂重心的距离;吊臂仰角,选取参数吊臂旋转角。通过以上参数得到第i个位置下对应的吊物位置坐标与吊臂重心位置坐标,进行装载计算,并校核浮态、稳性。根据每一步校核过的配载计算结果,得到整个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一种配载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配备将军吊的浮式海洋平台,需要在完工阶段对每一台吊机分别进行吊机负荷试验以验证各吊机的起重能力。吊机负荷试验通常在靠近岸边执行试验,以吊机吊臂能吊起岸上测试所用重物的位置为准。
试验的具体内容,是将吊机吊臂自存放位置,旋转至岸上重物位置吊起重物,然后按照试验的具体要求吊举重物进行旋转。整个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调载。试验时,由于吊臂和所吊重物位置的不断变换,会使得平台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浮态随之发生变化。而吊机的正常工作是需要在一定的横纵倾范围内,方能进行。由于吊臂、重物位置的移动和码头阵风的影响而产生了一个较大的倾覆力矩,需要对整个试验过程的稳性进行校核以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本发明,对一种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吊机负荷试验时的各工况(即吊机吊举某一重量重物以某一旋转半径在某一旋转角对应位置)进行浮态和稳性校核。当浮态或稳性不满足要求情况下,提供压载方案以同时满足试验浮态和稳性要求。配载获取时,需要得到某工况(第i个位置)下对应的吊物位置坐标(XLi,YLi,ZLi)与吊臂重心位置坐标(XCBi,YCBi,ZCBi),作为输入参数。
因此,如何选取旋转角,计算对应吊物与吊臂重心位置,并进行浮态稳性校核,是试验安全进行的基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内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通过选取旋转角,得到对应吊物与吊臂重心位置,来进行配载计算。并详细地给出了获取流程,清晰地表达了整个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测量或由吊机厂商提供试验吊机的如下参数:
L--吊臂长度,单位m;
H--吊臂仰角参考点距基线高,单位m;
A--吊臂仰角参考点距吊基座中心线距离,单位m;
XCP--吊机基座中心纵向坐标位置,单位m;
YCP--吊机基座中心横向坐标位置,单位m;
WCB--吊臂重量,单位T;
S2、根据平台实际情况和试验要求,测量或给定如下参数:
WLU--试验时平台重量,含吊臂,单位T;
(XLU,YLU,ZLU)--试验时平台重心坐标,单位m;
(XCB0,YCB0,ZCB0)--吊臂初始位置重心坐标,单位m;
WL--试验吊物重量,单位T;
R--重物旋转半径,单位m;
α--吊臂旋转角,逆时针为正,单位deg;
j--整个吊机负荷试验中,吊臂按照某一给定R和WL旋转一周所对应的试验次数,称为一次试验,共计k次;
i--第j次试验中,一个α所对应的试验步骤,称为一次工况,满足如下原则:
-i=1--α取初始位置;
-i=i+1--第i个位置逆时针的下一个α角;
-i=in--最后一个位置,即从i=1开始,完成360°的位置;
S3、装载时,计入如下重量重心:
-使用空船重:重量WLU,重心(XLU,YLU,ZLU);
-扣除初始位置吊臂:重量-WCB重心(XCB0,YCD0,ZCB0);
-添加对应位置吊臂:重量WCB,重心(XCBi,YCBi,ZCBi);
-添加对应位置吊物:重量WL,重心(XLi,YLi,ZLi);
根据如下公式,获得第j次试验过程中,第i个位置下对应的吊物位置坐标(XLi,YLi,ZLi)与吊臂重心位置坐标(XCBi,YCBi,ZCBi):
吊物位置:
X Li = X CP + R × sin α Y Li = Y CP + R × cos α Z Li = H     (式1)
吊臂重心位置:
X CBi = X CP + ( D × cos β + A ) × sin α Y CBi = Y CP + ( D × cos β + A ) × cos α Z CBi = H + D × sin β     (式2)
其中,β--吊臂仰角,即吊臂与XY平面的夹角,逆时针为正,单位deg,按照如下公式获得:
β=arccos((R-A)/L)    (式3)
D--吊臂仰角参考点距吊臂重心的距离,单位m,按照如下公式获得:
D = ( ( X CB 0 - X Cp ) 2 + ( Y CB 0 - Y Cp ) 2 - A ) 2 + ( Z CB 0 - H ) 2
                                                        (式4)
S4、浮态校核:首先在无额外压载水的情况下进行浮态校核,若浮态满足要求,则进行下一步骤;若不满足,则调整压载水,从本次试验的第一个工况i=1开始重新计算浮态,直至浮态满足要求;
S5、稳性校核:若稳性满足要求,则进行S6;若不满足,则调整压载水,从本次试验的第一个工况i=1开始重新计算S4、S5,直至浮态、稳性均满足要求;
S6、按照S3-S5计算下一工况i=i+1,直至本次试验的最后一个工况i=in,计算完成;
S7、按照以上步骤计算下一次试验j=j+1,直至试验完成j=jk;
其中,
涉及坐标系均为右手坐标系:
纵向:自船舯,向艏为正;
横向:自平台中心线,左舷为正;
垂向:自平台基线,向上为正。
一般情况下,步骤S2中,α取以下位置:
①α=α0,α0为吊臂初始吊起重物时与YZ平面的夹角;
②α=45°,吊臂与左舷、船艉呈45°;
③α=90°,吊臂指向船艉;
④α=135°,吊臂与船艉、右舷呈45°;
⑤α=180°,吊臂指向右舷;
⑥α=-135°,吊臂与右舷、船艏呈45°;
⑦α=-90°,吊臂指向船艏;
⑧α=-45°,吊臂与船艏、左舷呈45°;
⑨α=0,吊臂指向左舷。
而且如果位置②-⑨与①角度相差在5°范围内,则予以排除。
试验中不进行调载,出现浮态或稳性不满足要求,均需从第一个工况开始重新计算。
本发明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首先测量或按照试验要求提供所需相关参数:吊臂长度;仰角参考点距基线高;仰角参考点距吊基座中心线距离;吊臂重量;吊臂初始位置重心坐标;吊机基座中心纵向坐标位置;吊机基座中心横向坐标位置;试验时平台重量;试验时平台重心坐标;试验吊物重量;吊臂旋转半径。然后获取参数吊臂仰角参考点距吊臂重心的距离(m);吊臂仰角,选取参数吊臂旋转角。通过以上参数计算得到第i个位置下对应的吊物位置坐标与吊臂重心位置坐标,进行装载计算,并校核浮态、稳性。根据每一步校核过的配载计算结果,得到整个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情况。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方法,公式简单、意义明确,易于掌握;
2、本发明简化了吊机负荷试验配载计算时,吊臂位置的选取,在实际配合施工计算中,提高了计算效率;
3、本发明覆盖了在一般情况下,吊机负荷试验最危险的几个状态(所产生的倾斜最大,稳性最弱),可以有效保证试验的安全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参数示意图;
图2是为图1的辅助示意图。
图3是旋转角选取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标号1为平台上甲板;标号2为吊臂;标号3为吊臂重心;标号4为仰角参考点;标号5为重物;标号6为吊机基座。图中示出了相关参数。具体结合本发明方法,说明如下:
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配载的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流程如图4所示:
S1、测量或由吊机厂商提供试验吊机的如下参数:
L--吊臂长度(m);
H--吊臂仰角参考点距基线高,即吊臂与吊机铰接点距基线高(m);
A--吊臂仰角参考点距吊基座中心线距离,即吊臂与吊机铰接点至吊基座中心线的水平距离(m);
XCP--吊机基座中心纵向坐标位置(m);
YCP--吊机基座中心横向坐标位置(m);
WCB--吊臂重量(T);
S2、根据平台实际情况和试验要求,提供或给定如下参数:
WLU--试验时平台重量,含吊臂(T);
(XLU,YLU,ZLU)--试验时平台重心坐标(m);
(XCB0,YCB0,ZCB0)--吊臂初始位置重心坐标,此时吊臂置于存放位置(m);
WL--试验吊物重量(T)。
R--重物旋转半径,即吊臂在XY平面的投影长度(m);
α--吊臂旋转角,即吊臂与YZ平面的夹角,逆时针为正(deg)。如无明确要求,α一般选取以下位置,如图3所示:
①α=α0,α0为吊臂吊起重物时与YZ平面的夹角(图中,标号9表示初始位置);
②α=45°,吊臂与左舷、船艉呈45°;
③α=90°,吊臂指向船艉;
④α=135°,吊臂与船艉、右舷呈45°;
⑤α=180°,吊臂指向右舷;
⑥α=-135°,吊臂与右舷、船艏呈45°;
⑦α=-90°,吊臂指向船艏;
⑧α=-45°,吊臂与船艏、左舷呈45°;
⑨α=0,吊臂指向左舷;
如果位置②-⑨与①角度相差在5°范围内,可不计。
j--整个吊机负荷试验中,吊臂按照某一给定R和WL旋转一周所对应的试验次数,称为一次试验,共计k次。一次试验中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调载。
i--第j次试验中,一个α所对应的试验步骤,称为一次工况,满足如下原则:
-i=1--α取位置①;
-i=i+1--第i个位置逆时针的下一个α角,如:第i个位置α=45°,则第i+1个位置α=90°;
-i=in--最后一个位置,即从i=1开始,完成360°的位置。如果α所取位置②-⑨与①角度相差在5°范围内,n=8;否则n=9。
S3、装载时,计入如下重量重心:
-使用空船重:重量WLU,重心(XLU,YLU,ZLU);
-扣除初始位置吊臂:重量-WCB,重心(XCB0,YCB0,ZCB0);
-添加对应位置吊臂:重量WCB,重心(XCBi,YCBi,ZCBi);
-添加对应位置吊物:重量WL,重心(XLi,YLi,ZLi)。
根据如下公式,获得第j次试验过程中,第i个位置下对应的吊物位置坐标(XLi,YLi,ZLi)与吊臂重心位置坐标(XCBi,YCBi,ZCBi):
吊物位置:
X Li = X CP + R × sin α Y Li = Y CP + R × cos α Z Li = H     (式1)
吊臂重心位置:
X CBi = X CP + ( D × cos β + A ) × sin α Y CBi = Y CP + ( D × cos β + A ) × cos α Z CBi = H + D × sin β     (式2)
其中,β--吊臂仰角,即吊臂与XY平面的夹角,逆时针为正(deg),按照如下公式获得:
β=arccos((R-A)/L)    (式3)
D--吊臂仰角参考点距吊臂重心的距离(m),按照如下公式获得:
D = ( ( X CB 0 - X Cp ) 2 + ( Y CB 0 - Y Cp ) 2 - A ) 2 + ( Z CB 0 - H ) 2
                                                  (式4)
S4、浮态校核。首先在无额外压载水的情况下进行浮态校核,若浮态满足要求,则进行下一步骤;若不满足,则调整压载水,从本次试验的第一个工况(i=1)开始重新计算浮态,直至浮态满足要求。
S5、稳性校核。若稳性满足要求,则进行S6;若不满足,则调整压载水,从本次试验的第一个工况(i=1)开始重新计算S4、S5,直至浮态、稳性均满足要求。
S6、按照S3-S5计算下一工况(i=i+1),直至本次试验的最后一个工况(i=in)计算完成。
S7、按照以上步骤计算下一次试验(j=j+1),直至试验完成(j=jk)。
需要说明的是:
1)本发明所涉及坐标系均为船体坐标系(右手坐标系):
纵向:自船舯,向艏为正;
横向:自平台中心线,左舷为正;
垂向:自平台基线,向上为正。
2)由于一次试验中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调载,因而一旦任何工况出现浮态或稳性不满足要求,均需从第一个工况开始重新计算。
3)本发明不限制具体的浮态与稳性校核的计算方式,可运用总体性能计算软件或手动计算。
附图4是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配载计算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以半潜式平台吊机负荷试验为例,已知:吊臂长度L=64m,吊臂仰角参考点距基线高H=50m,吊臂仰角参考点距吊机基座中心线距离A=2m;吊机基座中心纵向坐标位置XCP=-35,横向坐标位置YCP=-25;吊臂重量WCB=100T,初始位置重心位置(XCB0,YCB0,ZCB0)=(-2,-25,48);试验时平台重量(含吊臂)WLU=15000T,重心位置(XLU,YLU,ZLU)=(-0.5,0,24);试验要求进行2次试验(即k=2),分别以R1=40m为半径调取重物WL1=180T和以R2=60m为半径调取重物WL2=100T;吊物初始位置α0=20°,计算方法如下:
1)根据以下原则选取旋转角α:
自0°起,每隔45°选取作为旋转角,至360°,作为旋转标准角;吊物初始位置时的旋转角,但若此角与任一标准角相差在5°范围内,此角可不计。第一个旋转角应为初始位置时的旋转角或与其相差在5°范围内的标准角,下一个旋转角应为上一个旋转角逆时针+45°。
选取得到:α1=20°,α2=45°,α3=90°,α4=135°,α5=180°,α6=-135°,α7=-90°,α8=-45°,α9=0°。
2)根据如下公式,计算D--吊臂仰角参考点距吊臂重心的距离(m):
D = ( ( X CB 0 - X CP ) 2 + ( Y CB 0 - Y CP ) 2 - A ) 2 + ( Z CB 0 - H ) 2
计算得到:D=31.06m。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β--吊臂仰角(吊臂与XY平面的夹角)(deg):
β=arccos((R-A)/L)
计算得到:β1=53.58°,β2=25.01°。
根据如下公式,获得第j次试验过程中,第i个位置下对应的吊物位置坐标(XLi,YLi,ZLi)与吊臂重心位置坐标(XCBi,YCBi,ZCBi):
吊物位置:
X Li = X CP + R × sin α Y Li = Y CP + R × cos α Z Li = H + L × sin β
吊臂重心位置:
X CBi = X CP + ( D × cos β + A ) × sin α Y CBi = Y CP + ( D × cos β + A ) × cos α Z CBi = H + D × sin β
试验1(j=1)计算结果,见下表:
位置i 旋转角α XCBi YCBi ZCBi XLi YLi ZLi
1 20 -28.01 -5.79 75.00 -21.32 12.59 50.00
2 45 -20.54 -10.54 75.00 -6.72 3.28 50.00
3 90 -14.56 -25.00 75.00 5.00 -25.00 50.00
4 135 -20.54 -39.46 75.00 -6.72 -53.28 50.00
5 180 -35.00 -45.44 75.00 -35.00 -65.00 50.00
6 -135 -49.46 -39.46 75.00 -63.28 -53.28 50.00
7 -90 -55.44 -25.00 75.00 -75.00 -25.00 50.00
8 -45 -49.46 -10.54 75.00 -63.28 3.28 50.00
9 0 -35.00 -4.56 75.00 -35.00 15.00 50.00
试验2(j=2)计算结果,见下表:
位置i 旋转角α XCBi YCBi ZCBi XLi YLi ZLi
1 20 -24.69 3.33 63.13 -14.48 31.38 50.00
2 45 -13.68 -3.68 63.13 7.43 17.43 50.00
3 90 -4.85 -25.00 63.13 25.00 -25.00 50.00
4 135 -13.68 -46.32 63.13 7.43 -67.43 50.00
5 180 -35.00 -55.15 63.13 -35.00 -85.00 50.00
6 -135 -56.32 -46.32 63.13 -77.43 -67.43 50.00
7 -90 -65.15 -25.00 63.13 -95.00 -25.00 50.00
8 -45 -56.32 -3.68 63.13 -77.43 17.43 50.00
9 0 -35.00 5.15 63.13 -35.00 35.00 50.00
3)取j=1。
4)不打入额外压载水。
5)取i=1。
6)将以下重量重心数据带入总体性能计算软件计算装载工况。
项目 重量,T LCG,m TCG,m VCG,m
平台 15000.0 -0.50 0.00 24.00
项目 重量,T LCG,m TCG,m VCG,m
吊臂(初始位置) -100.0 -2.00 -25.00 48.00
吊臂(位置i) 100.0 XCBi YCBi ZCBi
重物(位置i) 180.0 XLi YLi ZLi
7)校核浮态,若浮态满足要求,进行8);否则,进行9)。
8)校核稳性,若稳性满足要求,进行10);否则,进行9)。
9)调整压载水,返回5)重新按步骤计算。
10)取i=i+1,若i>in,进行11);否则,进行6)。
11)取j=j+1,若j>jk,计算完成;否则,进行4)。
本发明给出的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计算方法,公式简单,意义明确,为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计算提供了理论方法,并能保证试验的安全进行。本发明可以比较简单、准确地确定吊物与吊臂在试验过程中的重心位置,提供简易的试验配载计算流程,对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计算起到了指导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测量或由吊机厂商提供试验吊机的如下参数:
L--吊臂长度,单位m;
H--吊臂仰角参考点距基线高,单位m;
A--吊臂仰角参考点距吊基座中心线距离,单位m;
XCP--吊机基座中心纵向坐标位置,单位m;
YCP--吊机基座中心横向坐标位置,单位m;
WCB--吊臂重量,单位T;
S2、根据平台实际情况和试验要求,测量或给定如下参数:
WLU--试验时平台重量,含吊臂,单位T;
(XLU,YLU,ZLU)--试验时平台重心坐标,单位m;
(XCBo,YCBo,ZCBo)--吊臂初始位置重心坐标,单位m;
WL--试验吊物重量,单位T;
R--重物旋转半径,单位m;
α--吊臂旋转角,逆时针为正,单位deg;
j--整个吊机负荷试验中,吊臂按照某一给定R和WL旋转一周所对应的试验次数,称为一次试验,共计k次;
i--第j次试验中,一个α所对应的试验步骤,称为一次工况,满足如下原则:
-i=1--α取初始位置;
-i=i+1--第i个位置逆时针的下一个α角;
-i=in--最后一个位置,即从i=1开始,完成360°的位置;
S3、装载时,计入如下重量重心:
-使用空船重:重量WLU,重心(XLU,YLU,ZLU);
-扣除初始位置吊臂:重量-WCB,重心(XCBo,YCBo,ZCBo);
-添加对应位置吊臂:重量WCB,重心(XCBi,YCBi,ZCBi);
-添加对应位置吊物:重量WL,重心(XLi,YLi,ZLi);
根据如下公式,获得第j次试验过程中,第i个位置下对应的吊物位置坐标(XLi,YLi,ZLi)与吊臂重心位置坐标(XCBi,YCBi,ZCBi):
吊物位置:
X Li = X CP + R × sin α Y Li = Y CP + R × cos α Z Li = H    (式1)
吊臂重心位置:
X CBi = X CP + ( D × cos β + A ) × sin α Y CBi = Y CP + ( D × cos β + A ) × cos α Z CBi = H + D × sin β    (式2)
其中,β--吊臂仰角,即吊臂与XY平面的夹角,逆时针为正,单位deg,按照如下公式获得:
β=arccos((R-A)/L)   (式3)
D--吊臂仰角参考点距吊臂重心的距离,单位m,按照如下公式获得:
D - ( ( X CBO - X CP ) 2 + ( Y CBO - Y CP ) 2 - A ) 2 + ( Z CBO - H ) 2
               (式4)
S4、浮态校核:首先在无额外压载水的情况下进行浮态校核,若浮态满足要求,则进行下一步骤;若不满足,则调整压载水,从本次试验的第一个工况i=1开始重新计算浮态,直至浮态满足要求;
S5、稳性校核:若稳性满足要求,则进行S6;若不满足,则调整压载水,从本次试验的第一个工况i=1开始重新计算S4、S5,直至浮态、稳性均满足要求;
S6、按照S3-S5计算下一工况i=i+1,直至本次试验的最后一个工况i=in,计算完成;
S7、按照以上步骤计算下一次试验j=j+1,直至试验完成j=jk
其中,
涉及坐标系均为右手坐标系:
纵向:自船舯,向艏为正;
横向:自平台中心线,左舷为正;
垂向:自平台基线,向上为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α取以下位置:
①α=α0,α0为吊臂初始吊起重物时与YZ平面的夹角;
②α=45°,吊臂与左舷、船艉呈45°;
③α=90°,吊臂指向船艉;
④α=135°,吊臂与船艉、右舷呈45°;
⑤α=180°,吊臂指向右舷;
⑥α=-135°,吊臂与右舷、船艏呈45°;
⑦α=-90°,吊臂指向船艏;
⑧α=-45°,吊臂与船艏、左舷呈45°;
⑨α=0,吊臂指向左舷。
3.根据权利要求2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如果位置②-⑨与①角度相差在5°范围内,则予以排除。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试验中不进行调载,出现浮态或稳性不满足要求,均需从第一个工况开始重新计算。
CN201410741007.9A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 Active CN1044831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41007.9A CN104483149B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41007.9A CN104483149B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3149A true CN104483149A (zh) 2015-04-01
CN104483149B CN104483149B (zh) 2017-02-22

Family

ID=52757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41007.9A Active CN104483149B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8314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8191A (zh) * 2020-10-23 2021-01-29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平台的浮态吊重旋转压载配重方法
CN114065443A (zh) * 2021-11-30 2022-02-18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横担旋转吊装牵引力及旋转点剪切力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14083A (ko) * 2011-07-29 2013-02-07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잠수함의 경사시험 장치와 그 방법
CN103389220A (zh) * 2013-08-01 2013-11-13 太原科技大学 大型桥式起重机降载当量试验检测方法
CN103439135A (zh) * 2013-09-09 2013-12-11 长沙东屋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桥式起重机的试重模块及其组合试验负载的方法
CN103969065A (zh) * 2013-02-03 2014-08-06 江齐锋 防爆设备吊车负荷试验方法
CN203869888U (zh) * 2014-06-11 2014-10-08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一种模拟起重机载荷的试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14083A (ko) * 2011-07-29 2013-02-07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잠수함의 경사시험 장치와 그 방법
CN103969065A (zh) * 2013-02-03 2014-08-06 江齐锋 防爆设备吊车负荷试验方法
CN103389220A (zh) * 2013-08-01 2013-11-13 太原科技大学 大型桥式起重机降载当量试验检测方法
CN103439135A (zh) * 2013-09-09 2013-12-11 长沙东屋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桥式起重机的试重模块及其组合试验负载的方法
CN203869888U (zh) * 2014-06-11 2014-10-08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一种模拟起重机载荷的试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梅荣兵 等: "自升式钻井平台完整稳性计算方法研究", 《2010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8191A (zh) * 2020-10-23 2021-01-29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平台的浮态吊重旋转压载配重方法
CN114065443A (zh) * 2021-11-30 2022-02-18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横担旋转吊装牵引力及旋转点剪切力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CN114065443B (zh) * 2021-11-30 2024-04-09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横担旋转吊装牵引力及旋转点剪切力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3149B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15437B (zh) 一种全回转起重船压载水调配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915418B (zh) 一种近浅海环境监测系泊系统的设计方法
CN103295078A (zh) 深水悬链线系泊缆的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CN103057661A (zh) 船舶上层建筑整体吊装工艺
CN104504201A (zh) 一种船舶分段吊装方案的自动化设计方法
CN104483149A (zh) 一种浮式海洋平台吊机负荷试验的配载获取方法
CN105253264A (zh) 一种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海浪补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89193B (zh) Fpso大面积海工模块的动态定位方法
CN103029812A (zh) 将引水员绳梯、舷梯下平台与船舶外板固定的固定装置
CN104802928A (zh) 半潜式平台的建造合拢方法
CN105464049A (zh) 深水抛填船实时测控验收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7268523A (zh) 一种双船并靠的码头系泊方法
CN105586864A (zh) 自升式平台桁架式桩腿的合拢方法
CN102951260B (zh) 舵桨在船体分段的安装方法
CN102431912A (zh) 一种塔机配重重量评估方法
CN109178203B (zh) 一种浮托安装实测的船体姿态校准方法
CN106321028A (zh) 一种水下采油树的安装方法和系统
CN107796603A (zh) 一种平台悬臂梁负荷试验方法
CN106347583B (zh) 可拆卸式靠泊工装
CN112213357B (zh) 一种可在大型水域开展水下爆炸毁伤试验的浮体平台
CN205499276U (zh) 一种自升式液化天然气平台
CN107651566A (zh) 一种起重机波浪补偿功能验证方法
CN104802925B (zh) 海洋平台推进器的拆卸方法
Yang et al.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challenging floatover installation of Liwan 3-1 mega topsides with a t-shaped barge
RU2466900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веса судна и аппликаты его центра тяжест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