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73404B - 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73404B
CN104473404B CN201410522872.4A CN201410522872A CN104473404B CN 104473404 B CN104473404 B CN 104473404B CN 201410522872 A CN201410522872 A CN 201410522872A CN 104473404 B CN104473404 B CN 1044734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stock
fixture block
pull
pull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228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73404A (zh
Inventor
黄德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 Xiaojia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5228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734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73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3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73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3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通过采用锁紧机构,当推拉杆转动至贴合在箱体背面时,该锁紧机构将两者锁定,实现普通拉杆箱的移动方式;另外通过杠杆、推块、按压机构、推动机构以及位于把手内部的按钮机构,当按下按钮机构时,可将锁紧机构解锁,推拉杆可倾斜一定角度,实现推拉杆倾斜直立移动的方式;按下按钮机构也可将连杆机构抬起,再推动推拉杆即可将其收起贴合在箱体背面,实现在推拉杆任意伸长程度时,均能够控制推拉杆的倾斜或收起,非常方便快捷的可在普通拉杆箱和推拉杆倾斜式拉杆箱之间切换。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两种同样能够实现便捷在普通拉杆箱和推拉杆倾斜式拉杆箱之间切换的技术方案。

Description

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李箱,具体是一种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0710165865.3的专利申请中,利用滑动臂来连接装置板以及倾斜可伸缩把手,实现了倾斜可伸缩把手与行李箱主体形成一定的角度,在保持行李箱主体直立的情况下,使用者可拖动行李箱,使用时省力且手部更为舒适,但该行李箱只能拖着行走。
申请号为201320581059.5的专利申请中,提供了多个实现旅行箱直立移动的技术方案,不仅让旅行箱能够使拉着移动,还可被推着移动,使用者可选择的移动方式更多,虽然该直立移动式的行李箱具有省力、使用舒服等优点,但是在一些场合不如普通的箱体倾斜型的行李箱,例如在较为崎岖的路面,直立式的行李箱移动时更容易晃动,使用者不好操控,这点不如箱体倾斜型的行李箱稳定。
申请号201220182068.2的专利申请中,采用了设置在箱体背面下方的两个定位器和外杆下端的定位扣件,实现了伸缩杆可与箱体形成一定角度,箱体可以直立或是倾斜拉动或推动,但这种方案的相比前述的技术方案,定位器和定位扣件位于箱体下端,拉动过程受力很大,箱体也容易出现倾斜晃动,难以真正的实现直立移动,而且伸缩杆的倾斜角度时需要内杆收缩起来后再调节,十分麻烦。
拉杆倾斜箱体直立的行李箱和普通箱体倾斜的行李箱各具有优点,因此如何将这两种类型的行李箱结合在一起,并且能够简单快捷的在这两类行李箱之间切换,让使用者能够方便利用这两类行李箱的优点将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可在普通行李箱与拉杆倾斜式行李箱之间进行切换的行李箱,使该行李箱具备这两种类型的行李箱的移动方式。
本发明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包括箱体、下端与箱体背面铰接且包括外、中层杆套的推拉杆、固定连接在外层杆套上的固定座以及用于将推拉杆与箱体限定在目标角度的连杆机构,其中推拉杆还包括位于顶部的把手以及位于中层杆套内的可将中层杆套与外层杆套卡住限定在某一伸长程度的第一卡块,所述连杆机构的前端与箱体连接,后端与固定座铰接,该后端可向上转动至使推拉杆贴合在箱体的背面,还包括锁紧机构,设置在箱体和固定座上,当推拉杆转动至贴合在箱体背面时,该锁紧机构将两者锁定;杠杆,位于固定座上,当推拉杆转动至目标角度时,杠杆的前端与连杆机构的下表面接近或接触;推块,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固定座上,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位,当推块下移时,推动杠杆的后端向下转动和可推动锁紧机构解锁;开口,设置在外层杆套上,其数量不少于卡位的数量,其中的一部分与卡位正对;按压机构,位于推拉杆内部,其包括压杆和推动机构,其中,压杆,设置在第一卡块上,其前端可穿过开口进入卡位内,该压杆的前端可朝下移动;推动机构,可上下移动,其底部可推动压杆的前端朝下移动地与该压杆连接,其顶部延伸至把手内部;按钮机构,位于把手的内部,其可推动所述推动机构向上或向下移动地与该推动机构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推拉杆还包括位于最内层的内层杆套以及位于内层杆套内的可将内层杆套与中层杆套卡住限定在某一伸长程度的第二卡块,所述压杆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第一卡块上,第一卡块与压杆之间设置有迫使压杆具有上移趋势的弹簧,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一长杆,其底部可推动该压杆向下移动地与该压杆连接,第一长杆顶部延伸至超过第二卡块的高度,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孔位;卡接杆,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第二卡块上,该卡接杆与第二卡块之间设置有迫使该卡接杆具有上移趋势的弹簧,当第二卡块将内层杆套与中层杆套卡住时,该卡接杆的前端可伸进第一长杆的其中一孔位;第二长杆,其底部可推动卡接杆向下移动地与卡接杆连接,顶部与按钮机构连接;其中所述按钮机构可推动第二长杆向下移动。
进一步,压杆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第一卡块上,第一卡块与压杆之间设置有迫使压杆具有上移趋势的弹簧,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一长杆,该第一长杆的底部可推动该压杆向下移动地与该压杆连接,顶部与按钮机构连接,所述按钮机构可推动第一长杆向下移动。
进一步,推拉杆还包括位于最内层的内层杆套以及位于内层杆套内的可将内层杆套与中层杆套卡住限定在某一伸长程度的第二卡块,所述压杆的中段与第一卡块铰接,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一长杆,其底部可拉动压杆的后端向上转动地与压杆连接,该第一长杆的顶部延伸至超过第二卡块的高度,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孔位;卡接杆,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第二卡块上,当第二卡块将内层杆套与中层杆套卡住时,该卡接杆的前端可伸进第一长杆的其中一孔位;第二长杆,其底部可拉动卡接杆向上移动地与卡接杆连接,顶部与按钮机构连接;其中所述按钮机构可拉动第二长杆向上移动。
进一步,压杆的中段与第一卡块铰接,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一长杆,该第一长杆的底部可拉动压杆的后端向上转动地与压杆连接,顶部与按钮机构连接,所述按钮机构可拉动第一长杆向上移动。
进一步,按钮机构包括翘杆和按钮,所述翘杆的中段铰接在把手的内部,翘杆的前端与推动机构的顶部连接,后端与按钮接触,当按钮往把手内部移动时,所述翘杆的后端向下移动。
进一步,推块的顶部延伸至与外层杆套的顶部大致平齐,所述按钮机构包括可上下移动且可伸出至把手外部的顶杆,当推拉杆缩短至最短时,所述顶杆与推块的上表面接近或接触,当按钮机构推动所述推动机构向上或向下移动时,该顶杆向下移动。
进一步,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固定部、设置在箱体上且可与固定部锁合的活动部,当该活动部与固定部锁合时,所述活动部与杠杆接近或接触,所述杠杆的后端向下转动至最低位时,该活动部与固定部松开。
进一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和挡块,该连杆由前段杆和后段杆构成,该前段杆的前端与箱体铰接,后段杆的后端与固定座铰接,所述前段杆的后端与后段杆的前端铰接,当前、后段杆相对转动至受挡块阻挡时,该前、后段杆大致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推拉杆转动至目标角度。
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包括箱体、下端与箱体背面铰接且包括外层杆套的推拉杆、固定连接在外层杆套上的固定座以及用于将推拉杆与箱体限定在目标角度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前端与箱体连接,后端与固定座铰接,该后端可向上转动至使推拉杆贴合在箱体的背面,还包括:锁紧机构,设置在箱体和固定座上,当推拉杆转动至贴合在箱体背面时,该锁紧机构将两者锁定;杠杆,位于固定座上,当推拉杆转动至目标角度时,杠杆的前端与连杆机构的下表面接近或接触;推块,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固定座上,当推块下移时,推动杠杆的后端向下转动和可推动锁紧机构解锁;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接近外层杆套顶部端面的位置上;按钮机构,位于第二固定座的内部,其可推动所述推块向下移动地与该推块的顶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设置在把手内部的按钮机构,当按下按钮机构时,该按钮机构会推动推拉杆内部的按压机构上移或下移,进而使压杆推动推块向下移动,实现可将连杆机构翘起一定的角度,使用者朝箱体背面推动推拉杆时,连杆机构的后端受推继续抬起至使推拉杆收起;而且设置在箱体和固定座上的锁紧机构,可将推拉杆和箱体贴合锁紧,再按下按钮机构时,推块会推动锁紧机构解锁,此时可再次将推拉杆往外转动倾斜,实现推拉杆在垂直与倾斜之间便捷切换,使其具备普通行李箱和推拉杆倾斜式行李箱这两种行李箱的移动方式。
另外本发明还在外层杆套或中层杆套上设置第二固定座并在其内部设置按钮机构,当按下按钮机构时,该按钮机构会推动推块向下移动,实现可将连杆机构翘起,推动推拉杆即可收起贴合在箱体处,而且锁紧机构可将推拉杆和箱体锁紧,再次按下按钮机构时,推块会推动锁紧机构解锁,同样可实现快捷的在两者行李箱之间进行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推拉杆和固定座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的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推拉杆和固定座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6的E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推拉杆和推块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卡块和卡接杆的内部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按钮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按钮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连杆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连杆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连杆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连杆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锁紧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创造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17,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包括箱体1、下端与箱体1背面铰接且包括外、中层杆套21、22的推拉杆2、固定连接在外层杆套21上的固定座3以及用于将推拉杆2与箱体1限定在目标角度的连杆机构4,其中推拉杆2还包括位于顶部的把手24以及位于中层杆套22内的可将中层杆套22与外层杆套21卡住限定在某一伸长程度的第一卡块251,所述连杆机构4的前端与箱体1连接,后端与固定座3铰接,该后端可向上转动至使推拉杆2贴合在箱体1的背面;还包括锁紧机构5,设置在箱体1和固定座3上,当推拉杆2转动至贴合在箱体1背面时,该锁紧机构5将两者锁定;杠杆6,位于固定座3上,当推拉杆2转动至目标角度时,杠杆6的前端与连杆机构4的下表面接近或接触;接近是指两者之间留有缝隙且该缝隙较小,下面有提到接近也具有同样的含义;推块7,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固定座3上,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位71,当推块7下移时,推动杠杆6的后端向下转动和可推动锁紧机构5解锁;当推块7下移时,杠杆6的后端受压向下转动,此时若锁紧机构5处于锁紧状态,则锁紧机构5会解锁松开;开口27,设置在外层杆套21上,其数量不少于卡位71的数量,其中的一部分与卡位71正对;按压机构8,位于推拉杆2内部,其包括压杆81和推动机构82,其中压杆81设置在第一卡块251上,其前端可穿过开口27进入卡位71内,该压杆81的前端可朝下移动,这里压杆81的前端朝下移动是指该前端的移动是朝下的即可,其移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或是弧线;推动机构82,可上下移动,其底部可推动压杆81的前端朝下移动地与该压杆81连接,其顶部延伸至把手24内部;按钮机构9,位于把手24的内部,其可推动所述推动机构82向上或向下移动地与该推动机构82的顶部连接。
该行李箱可采用4个万向轮,或是两个万向轮和两个不可转向的普通轮,其中普通轮设置在靠近箱体1背面的一侧。上述目标角度是在连杆机构4的限制下,推拉杆2与箱体1背面之间的最大夹角。推块7由上下的滑动块以及分别固定连接这两滑动块的固定杆构成,其卡位71由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上的固定板构成,压杆81伸出时在固定板的上表面处;该卡位71也可为整体的一个滑动块构成,而卡位71则是设置在其上的凹腔;另外开口27包括与卡位71数量相等且正对的那部分,一般在外层杆套21的下段也具有一个,主要是二节式结构的推拉杆2缩至最短后,压杆81能伸到推拉杆2外部,而三节式结构的推拉杆2缩至最短后,第一卡块251会收缩进中层杆套22内部,其上的压杆81也会随之收进去。
参照图3至5和图10,推拉杆2为三节式结构,其包括位于最内层的内层杆套23以及位于内层杆套22内的可将内层杆套23与中层杆套21卡住限定在某一伸长程度的第二卡块261,所述压杆81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第一卡块251上,第一卡块251与压杆81之间设置有迫使压杆81具有上移趋势的弹簧,所述推动机构82包括:第一长杆821,其底部可推动该压杆81向下移动地与该压杆81连接,第一长杆821与压杆81的连接可为固定连接,也可其底部端面直接接触压杆81的顶部端面,只要能使第一长杆821下压推动压杆81即可。第一长杆821顶部延伸至超过第二卡块261的高度,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孔位;卡接杆822,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第二卡块261上,该卡接杆822与第二卡块261之间设置有迫使该卡接杆822具有上移趋势的弹簧,当第二卡块261将内层杆套23与中层杆套21卡住时,该卡接杆822的前端可伸进第一长杆821的其中一孔位;第二长杆823,其底部可推动卡接杆822向下移动地与卡接杆822连接,这里可为固定连接,也可第二长杆823的底部端面直接接触压杆81的顶部端面;顶部与按钮机构9连接,该连接方式可为固定连接或铰接或两者之间接触即可,实现该按钮机构9可推动第二长杆823向下移动。
参照图6至8,推拉杆2为三节式结构,所述推拉杆2还包括位于最内层的内层杆套23以及位于内层杆套22内的可将内层杆套23与中层杆套21卡住限定在某一伸长程度的第二卡块261,所述压杆81的中段与第一卡块251铰接,这里中段不完全指压杆81的中间,是指压杆81中间段的某一处,压杆81的后段的重量大于前段的重量,使压杆81的前端保持大致的水平状态;也可在压杆81和第一卡块251之间可加设弹簧,该弹簧可迫使压杆81的后端与第一长杆821保持接触,使前端保持大致水平状态;所述推动机构82包括:第一长杆821,其底部可拉动压杆81的后端向上转动地与压杆81连接,该连接方式可为铰接,另外可将第一长杆821的下部折弯或固定连接一硬板,另折弯处或硬板放置在压杆81后端的下方,当拉起第一长杆821时,其折弯处或硬板可将压杆81的后端拉起;该第一长杆821的顶部延伸至超过第二卡块261的高度,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孔位;卡接杆822,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第二卡块261上,当第二卡块261将内层杆套23与中层杆套21卡住时,该卡接杆822的前端可伸进第一长杆821的其中一孔位;第二长杆823,其底部可拉动卡接杆822向上移动地与卡接杆822连接,这里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或铰接,或是将第二长杆823下部折弯或固定连接一硬板,另其弯处或硬板放置在卡接杆822的下方,只要能将卡接杆822拉动上移即可。第二长杆823的顶部与按钮机构9连接,其可为固定连接或铰接或挂接,其中挂接就是第二长杆823顶部设有类似挂钩的挂部,该挂部挂置在与按钮机构9的连接处的上方,实现按钮机构9可拉动第二长杆823向上移动。
上述是推拉杆2为三节式结构的推动机构82的两个实施例,实际使用中三节式结构的推拉杆2在伸缩时,中层杆套22伸长至与外层杆套21卡接固定后便不可再伸长,只可缩短,也就是外、中层杆套之间只有一级调节,因此推块7上的卡位71具有一个,对应的外层杆套21的位置上具有一个开口27;此时推拉杆2的伸长长度主要通过控制内层杆套23在中层杆套22的伸长长度来调节,一般的具有2或3级可调节,对应的孔位也具有2个或3个。其中这两个实施例中的卡接杆822与第二卡块261的连接处结构是:参照图10,第二卡块261上设置有垂直向下的滑槽,卡接杆822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上,滑槽的开口和卡接杆的最下端均设置有凸起的挡条,当卡接杆822的最下端移动至滑槽的上部时,其上两根挡条会接触以阻挡卡接杆822滑出滑槽。;另外第一个实施例中压杆81与第一卡块251在连接处的结构与此相同;而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卡块251垂直向上延伸有条状的凸起,压杆81铰接在该凸起上部,使压杆81的前端保持水平的弹簧穿接在凸起上。
参照图9,推拉杆2为二节式结构,其实施例一:压杆81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第一卡块251上,第一卡块251与压杆81之间设置有迫使压杆81具有上移趋势的弹簧,所述推动机构82包括第一长杆821,该第一长杆821的底部可推动该压杆81向下移动地与该压杆81连接,该连接方式可为固定连接,也可其底部端面直接接触压杆81的顶部端面,顶部与按钮机构9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为固定连接或铰接或两者之间接触即可,实现按钮机构9可推动第一长杆821向下移动。
另外,推拉杆2为二节式结构,其实施例二:压杆81的中段与第一卡块251铰接,这里中段不完全指压杆81的中间,是指压杆81中间段的某一处,这里压杆81的后段的重量大于前段的重量,使压杆81的前端保持大致的水平状态;也可在压杆81和第一卡块251之间可加设弹簧,该弹簧可迫使压杆81的后端与第一长杆821保持接触,使前端保持大致水平状态;所述推动机构82包括第一长杆821,该第一长杆的底部可拉动压杆81的后端向上转动地与压杆81连接,该连接方式可为铰接,另外可将第一长杆821的下部折弯或固定连接一硬板,另该折弯处或硬板放置在压杆81后端的下方,拉动第一长杆821时可带动压杆81的后端向上转动。第一长杆821顶部与按钮机构9连接,其可为固定连接或铰接或是挂接,实现按钮机构9可拉动第一长杆821向上移动。起拉动作用的第一长杆821可由柔性材料制成。
上述是推拉杆2为二节式结构的推动机构82的两个实施例,二节式结构的推拉杆2的伸长程度通过控制中层杆套22在外层杆套21伸缩来调节,一般具有2级调节,因此推块7上的卡位71具有2个,对应的外层杆套21的位置上具有2个开口27;当然也可增加调节级数,例如3级调节,此时卡位71和开口27同样增加一个。第一个实施例中压杆81与第一卡块251的连接处的结构和卡接杆822与第二卡块261的连接处结构相同;第二个实施例中压杆81与第一卡块251的具体连接处的结构是:第一卡块251垂直向上延伸有条状的凸起,压杆81铰接在该凸起上部,使压杆81的前端保持水平的弹簧穿接在凸起上。
上述推拉杆2为三节式结构和二节式结构的推动机构82的实施例中,各有一个的推动机构82需要向上移动,具体是需要按钮机构9拉动第二长杆823或第一长杆821向上移动,该按钮机构9的实施例一:参照图11,包括翘杆91和按钮92,所述翘杆91的中段铰接在把手24的内部,翘杆91的前端与推动机构82的顶部连接,后端与按钮92接触,该按钮92在与翘杆91的接触处设置有斜面,当按钮92往把手24内部移动时,该斜面的分力迫使翘杆91的后端向下移动,实现其前端向上移动,将与其连接的第一长杆821或第二长杆823向上拉起,此时的按钮92朝向把手24的侧面。相对于控制推拉杆2伸缩的第二按钮机构,该按钮机构9是独立的一套,第二按钮机构为现有技术,图11中没有给出其结构示意图。按钮机构9的实施例二:翘杆91与实施例一的一样,主要是按钮92的底面直接与翘杆91后端的上表面接触,且该按钮92朝向把手24的顶面,当按下按钮92时,同样可推动翘杆91的后端向下移动,进而使其前端向上移动。另外上述推动机构82的实施例中,有两个推动机构需要向下移动,此时该按钮机构9的实施例三:该按钮机构9可采用控制推拉杆2伸缩的第二按钮机构一样的结构,此为现有技术,大体可参照图12,主要是一可上下移动的横板94,两端分别与第一长杆821或第二长杆823连接,其上方具有按钮92,按下按钮92,横板94下移推动第一长杆821或第二长杆823下移。
为了在推拉杆2缩至最短的时仍然能够控制推块7向下移动,其实施例一:在推拉杆2为二节式结构时,将推块7向下延伸至接近外层杆套21的底端面,并在其上设置一个与最下方的开口27对应的卡位71,此时的压杆81的前端可进入卡位71,便可压下推块7。其实施例二:在推拉杆2为二节式结构或三节式结构时,所述推块7的顶部延伸至与外层杆套21的顶部大致平齐,所述按钮机构9包括可上下移动且可伸出至把手24外部的顶杆93,当推拉杆2缩短至最短时,所述顶杆93与推块7的上表面接近或接触,当按钮机构9推动所述推动机构82向上或向下移动时,该顶杆93向下移动。实施例二主要是在按钮机构9上加设顶杆93,使其能够将推块7压下。在上述按钮机构9的实施例一、二中,参照图11,可在翘杆91的下方设置一可上下移动的横板,横板上延伸出顶杆93,当翘杆91的后端受压下移时,可推动横板下移,进而可使顶杆93推动推块7下移。而按钮机构9的实施例三中,可直接在横板94下方设置顶杆93即可。
本发明创造的连杆机构4的实施例一,参照图2,所述连杆机构4包括设置在箱体1上的滑道41以及前端可与滑道41配合连接的滑动杆42,该滑动杆42的后端与固定座3铰接,当滑动杆42的前端移动至滑道41的底部时,当滑动杆42与当滑动杆42以上的箱体1的背面构成的角度为90°或是略小于90°,主要在这角度时,推动推拉杆2时,滑动杆42不会受推自动上移。滑道41由三段滑道段构成,参照图13,其包括位于箱体1内侧且平行于箱体1背面的第一滑道段、位于箱体1外侧且平行于箱体1背面的第三滑道段以及连通第一滑道段和第三滑道段的第二滑道段,其中第一滑道段在箱体1的位置高于第三滑道段在箱体1的位置,该第三滑道段的长度大于滑动杆42厚度的一半,其长度指的是如图13的L的长度。滑动杆42滑动连接在滑道41的那部分一般为圆柱体状,所以第三滑道段的长度大于滑动杆42的半径,使滑动杆42能够放置在第三滑道段中,滑动杆42受推时不会自动滑出。采用三端滑道段,主要使第二滑道段具有朝向箱体1内部的倾斜角度,当滑动杆42被抬起后进入第二滑道段,滑动杆42与第二滑道段构成的角度α为较大的钝角,推动推拉杆2时,便于滑动杆42向上转动收起。
连杆机构4的实施例二,所述连杆机构4包括连杆43和挡块44,该连杆43由前段杆431和后段杆432构成,该前段杆431的前端与箱体1铰接,后段杆432的后端与固定座3铰接,所述前段杆431的后端与后段杆432的前端铰接,当前、后段杆431、432相对转动至受挡块44阻挡时,该前、后段杆431、432大致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推拉杆2转动至目标角度。参照图14,其中前、后段杆431、432大致处于同一直线是指前、后段杆431、432之间的夹角β大约为180°,主要是此时推动推拉杆2时,前、后段杆431、432不会因为受力的作用而绕其两者的铰接处向上转动,其优选值为180°,稍大于或稍小于180°也可以,只要使这两段杆不会因受推力而自行向上转动即可。而该挡块44的位置可设置在箱体1上,用于挡住前段杆431向下转动,也可分别设置在前、后段杆431、432的顶部,参照图15,当这两段杆相对转动至大致同一直线时,位于这两段杆上的挡块44会接触,从而阻挡其相对转动;参照图16,该挡块44也可设置在前段杆431或后段杆432上,当这两段杆相对转动至大致同一直线时,该位于其中一段杆上的挡块44的下表面会与另一段杆的上表面接触,阻挡其相对转动。另外,参照图14,前端杆431与箱体1的铰接处为b,推拉杆2打开时,后端杆432与固定座3的铰接处在a2,当推拉杆2收起时,a2沿弧a1a2移动至a1。大致上,当铰接处b在弧a1a2上时,前、后段杆431、432的长度相等;当铰接处b在弧a1a2的外部的上方时,前段杆431的长度小于后段杆432的长度;当铰接处b在弧a1a2的外部的下方时,前段杆431的长度大于后段杆432的长度;优选的,当推拉杆2打开时,前端杆431与交接处b以上的箱体背面构成的角度90°或略大于90°或略小于90°,此时铰接处b在弧a1a2的外部的下方,所以前段杆431的长度大于后段杆432的长度。当然由于铰接处b与a1不完全是在同一垂直的直线上,推拉杆2收起后的前、后段杆431、432之间会有一个夹角,会影响这两段杆的长度,由于该夹具较小,对长度的影响较为有限,这里忽略不计。
本发明创造的锁紧机构5包括设置在固定座3上的固定部、设置在箱体1上且可与固定部锁合的活动部,当该活动部与固定部锁合时,所述活动部与杠杆6接近或接触,所述杠杆6的后端向下转动至最低位时,该活动部与固定部松开。具体实施例一:参照图2、图5和图8,在箱体1上设置可上下移动的第三卡块51并在其下设置弹簧迫使第三卡块51往外伸出,该第三卡块51上设置有斜面,该第三卡块51构成活动部;在固定座3下方设置可与第三卡块51卡合的卡口52,此时卡口52构成固定部。当推拉杆2往箱体1转动收起时,固定座3下边缘与第三卡块51的斜面接触,迫使第三卡块51向下收缩,当推拉杆2贴合在箱体1时,卡口52与第三卡块51对准,第三卡块51便弹起与卡口52卡住锁紧,此时第三卡块51的顶部端面与杠杆6接近或接触;当杠杆6的后端向下转动至最低位时,第三卡块51受压退缩至固定座3的外部,第三卡块51与卡口52松开。
锁紧机构5的具体实施例二:参照图17,在箱体1上铰接一卡钩53,其钩部朝向箱体1外部且其上设置有斜面,并加设扭簧或弹簧使其卡钩53具有锁住的趋势,该卡钩53构成活动部,图17中无画出箱体1和扭簧或弹簧;在固定座3下方设置可与卡钩53卡合的卡环54,该卡环54构成固定部。当推拉杆2收起时,卡环54与钩部的斜面接触迫使卡钩53转动松开,当推拉杆2贴合在箱体1时,卡环54进入钩部内,此时卡钩53回转锁住卡环54。该实施例中的杠杆6的后端包括有向下延伸的凸块,当其后端向下转动时,该凸块会向侧面推动钩部使卡钩53转动与卡环54松开。
另外锁紧机构5也可将固定部设置在箱体1上,活动部设置在固定座3上。具体实施例三:其中固定部为卡孔,活动部为弹簧和可左右移动的卡杆,该卡杆的后端设置有斜面,所述的弹簧受压迫使卡杆的前端伸出固定座3外,该实施例中的推块7往下延伸至超过与其接触的杠杆6,该推块7的最下端设置有可与卡杆的斜面配合的斜面,且推块7下移时,所述斜面迫使卡杆的前端退缩进固定座3内部。卡杆前端设置有斜面,当推拉杆2转动至使卡杆前端的斜面与箱体1接触时,该斜面的分力迫使该前端往固定座3的内部退缩,当该前端与卡孔对准时,弹簧迫使卡杆的前端伸出固定座外部进入卡孔内部,即将推拉杆2与箱体1锁定。
二节式结构的推拉杆2的使用过程较为简单,这里大致说明三节式结构的推拉杆2的使用过程:当推拉杆2处于完全收起时,按下第二按钮机构,第二卡块261受压退缩至内层杆套23内部,带动卡接杆822退缩使其前端与第一长杆821的孔位松开,拉动把手24带动内层杆套23上升到第二卡块261与中层杆套22卡接,此时卡接杆822的前端伸进对应的孔位,继续拉动把手24时,中层杆套22上升至第一卡块251与外层杆套21卡接,此时压杆81通过开口27进入卡位71中;当按下按钮92时,拉起或压下第二长杆823,进而拉起或压下卡接杆822,带动第一长杆821上移或下移,推动压杆81的前端下移,最终推动推块7下移使锁紧机构5解锁,此时转动推拉杆2即可使推拉杆2倾斜;推拉杆2倾斜时,根据需要可按下第二按钮机构可进一步调节内层杆套23的至合适伸长程度,当然也可在第一次拉升时一步到位拉至所需的长度。收起时,可按下按钮92,使推块7下移推动杠杆的后端下移,使其前端上移抬起连杆机构4的后端,此时再推动推拉杆2至贴合在箱体1上,此时锁紧机构5将推拉杆2锁紧,再按下第二按钮机构,推拉杆2可缩短收起。当然,打开时也可先按按钮92将推拉杆2打开倾斜,再调节推拉杆2的伸长程度,收起时也可先将推拉杆2缩短,再将推拉杆2收起贴合在箱体1上。
另外,本发明创造也可在外层杆套21上设置第二固定座10,并在其内部设置按钮机构9来推动推块7向下移动。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8:该行李箱包括箱体1、下端与箱体1背面铰接且包括外层杆套21的推拉杆2、固定连接在外层杆套21上的固定座3以及用于将推拉杆2与箱体1限定在目标角度的连杆机构4,所述连杆机构4的前端与箱体连接,后端与固定座铰接,该后端可向上转动至使推拉杆2贴合在箱体的背面,还包括:锁紧机构5,设置在箱体1和固定座3上,当推拉杆2转动至贴合在箱体1背面时,该锁紧机构5将两者锁定;杠杆6,位于固定座3上,当推拉杆2转动至目标角度时,杠杆6的前端与连杆机构4的下表面接近或接触;推块7,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固定座3上,当推块7下移时,推动杠杆6的后端向下转动和可推动锁紧机构5解锁;第二固定座10,固定连接在接近外层杆套21顶部端面的位置上;按钮机构9,位于第二固定座10的内部,其可推动所述推块7向下移动地与该推块7的顶部连接,该连接方式可为固定连接或铰接或两者之间接触即可。
上述的实施例的推拉杆2可为二节式结构或是三节式结构,其连杆机构4与上述的连杆机构4的两个实施例采用相同的技术方案;锁紧机构5采用与前面提到的锁紧机构5的实施例一、二、三相同的技术方案;另外按钮机构9的结构采用控制推拉杆2伸缩的第二按钮机构相同的技术,与前面的按钮机构9的实施例三相同,这里的按钮机构9不需要设置顶杆93。
对于三节式结构的推拉杆2,第二固定座10可设置在中层杆套22上,参照图19,该行李箱包括箱体1、下端与箱体1背面铰接且包括外、中、内层杆套21、22、23的推拉杆2、固定连接在外层杆套21上的固定座3以及用于将推拉杆2与箱体1限定在目标角度的连杆机构4,其中推拉杆2还包括位于中层杆套22内的可将中层杆套22与外层杆套21卡住限定在某一伸长程度的第一卡块251,所述连杆机构4的前端与箱体1连接,后端与固定座3铰接,该后端可向上转动至使推拉杆2贴合在箱体1的背面;锁紧机构5,设置在箱体1和固定座3上,当推拉杆2转动至贴合在箱体1背面时,该锁紧机构5将两者锁定;杠杆6,位于固定座3上,当推拉杆2转动至目标角度时,杠杆6的前端与连杆机构4的下表面接近或接触;推块7,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固定座3上,其上设置有一个卡位71,当推块7下移时,推动杠杆6的后端向下转动和可推动锁紧机构5解锁;开口27,设置在外层杆套21上,其与卡位71正对;按压机构8,位于推拉杆2内部,其包括压杆81和推动机构82,其中压杆81设置在第一卡块251上,其前端可穿过开口27进入卡位71内,该压杆81的前端可朝下移动;推动机构82,可上下移动,其底部可推动压杆81的前端朝下移动地与该压杆81连接,顶部通过中、内层杆套22、23之间的间隙伸入第二固定座10中;第二固定座10,固定连接在中层杆套22的顶部;按钮机构9,位于第二固定座10的内部,其可推动所述推动机构82向上或向下移动地与该推动机构82的顶部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杆机构4采用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两个实施例采用相同;锁紧机构5采用与前面提到的实施例一、二、三相同的技术方案;按钮机构9的采用与上述按钮机构9相同的技术,推块7向上延伸至靠近外层杆套21的顶部,按钮机构9上也设置有顶杆93;另外推动机构82与推拉杆2为二节式结构时的两个实施例相同,唯一区别是该推动机构82的第一长杆821在中、内层杆套22、23之间的间隙中。实际中,各层杆套之间一般设置有薄塑料,主要是防止各层杆套之间的直接摩擦,所以各层杆套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当然第一长杆821顶部正对的中层杆套22上设置有缺口,以让第一长杆821的顶部与按钮机构9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提到的是某个机构或部件的实施例,由于这些机构或部件在结构或功能上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因此在不矛盾的情况下,这些机构或部件的各个实施方式可互换以构成新的实施方式,这些简单的改动,均只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本发明创造的目的,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包括箱体、下端与箱体背面铰接且包括外、中层杆套的推拉杆、固定连接在外层杆套上的固定座以及用于将推拉杆与箱体限定在目标角度的连杆机构,其中推拉杆还包括位于顶部的把手以及位于中层杆套内的可将中层杆套与外层杆套卡住限定在某一伸长程度的第一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的前端与箱体连接,后端与固定座铰接,该后端可向上转动至使推拉杆贴合在箱体的背面,还包括:
锁紧机构,设置在箱体和固定座上,当推拉杆转动至贴合在箱体背面时,该锁紧机构将两者锁定;
杠杆,位于固定座上,当推拉杆转动至目标角度时,杠杆的前端与连杆机构的下表面接近或接触;
推块,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固定座上,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位,当推块下移时,推动杠杆的后端向下转动和可推动锁紧机构解锁;
开口,设置在外层杆套上,其数量不少于卡位的数量,其中的一部分与卡位正对;
按压机构,位于推拉杆内部,其包括压杆和推动机构,其中,
压杆,设置在第一卡块上,其前端可穿过开口进入卡位内,该压杆的前端可朝下移动;
推动机构,可上下移动,其底部可推动压杆的前端朝下移动地与该压杆连接,其顶部延伸至把手内部;
按钮机构,位于把手的内部,其可推动所述推动机构向上或向下移动地与该推动机构的顶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还包括位于最内层的内层杆套以及位于内层杆套内的可将内层杆套与中层杆套卡住限定在某一伸长程度的第二卡块,所述压杆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第一卡块上,第一卡块与压杆之间设置有迫使压杆具有上移趋势的弹簧,所述推动机构包括:
第一长杆,其底部可推动该压杆向下移动地与该压杆连接,第一长杆顶部延伸至超过第二卡块的高度,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孔位;
卡接杆,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第二卡块上,该卡接杆与第二卡块之间设置有迫使该卡接杆具有上移趋势的弹簧,当第二卡块将内层杆套与中层杆套卡住时,该卡接杆的前端可伸进第一长杆的其中一孔位;
第二长杆,其底部可推动卡接杆向下移动地与卡接杆连接,顶部与按钮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按钮机构可推动第二长杆向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第一卡块上,第一卡块与压杆之间设置有迫使压杆具有上移趋势的弹簧,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一长杆,该第一长杆的底部可推动该压杆向下移动地与该压杆连接,顶部与按钮机构连接,所述按钮机构可推动第一长杆向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还包括位于最内层的内层杆套以及位于内层杆套内的可将内层杆套与中层杆套卡住限定在某一伸长程度的第二卡块,所述压杆的中段与第一卡块铰接,所述推动机构包括:
第一长杆,其底部可拉动压杆的后端向上转动地与压杆连接,该第一长杆的顶部延伸至超过第二卡块的高度,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孔位;
卡接杆,可上下移动地滑动连接在第二卡块上,当第二卡块将内层杆套与中层杆套卡住时,该卡接杆的前端可伸进第一长杆的其中一孔位;
第二长杆,其底部可拉动卡接杆向上移动地与卡接杆连接,顶部与按钮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按钮机构可拉动第二长杆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的中段与第一卡块铰接,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一长杆,该第一长杆的底部可拉动压杆的后端向上转动地与压杆连接,顶部与按钮机构连接,所述按钮机构可拉动第一长杆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机构包括翘杆和按钮,所述翘杆的中段铰接在把手的内部,翘杆的前端与推动机构的顶部连接,后端与按钮接触,当按钮往把手内部移动时,所述翘杆的后端向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的顶部延伸至与外层杆套的顶部大致平齐,所述按钮机构包括可上下移动且可伸出至把手外部的顶杆,当推拉杆缩短至最短时,所述顶杆与推块的上表面接近或接触,当按钮机构推动所述推动机构向上或向下移动时,该顶杆向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固定部、设置在箱体上且可与固定部锁合的活动部,当该活动部与固定部锁合时,所述活动部与杠杆接近或接触,所述杠杆的后端向下转动至最低位时,该活动部与固定部松开。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和挡块,该连杆由前段杆和后段杆构成,该前段杆的前端与箱体铰接,后段杆的后端与固定座铰接,所述前段杆的后端与后段杆的前端铰接,当前、后段杆相对转动至受挡块阻挡时,该前、后段杆大致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推拉杆转动至目标角度。
CN201410522872.4A 2014-09-30 2014-09-30 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 Active CN1044734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2872.4A CN104473404B (zh) 2014-09-30 2014-09-30 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2872.4A CN104473404B (zh) 2014-09-30 2014-09-30 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3404A CN104473404A (zh) 2015-04-01
CN104473404B true CN104473404B (zh) 2016-04-20

Family

ID=52748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2872.4A Active CN104473404B (zh) 2014-09-30 2014-09-30 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734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9647A (zh) * 2015-11-05 2016-01-20 金勇� 便力拉杆箱
CN108741559A (zh) * 2018-04-21 2018-11-06 张凡怡 一种可变角度旅行箱拉杆
CN109043785A (zh) * 2018-08-04 2018-12-21 安徽冠宜箱包有限公司 一种箱包拉杆
CN109363313A (zh) * 2018-12-03 2019-02-22 浙江华阳箱包皮件有限公司 一种耐用拉杆箱
CN109645944B (zh) * 2019-01-17 2021-08-10 吉林大学 一种口腔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8971A (en) * 1999-01-25 2000-11-21 Kho; Dick T Easily pullable suitcase
CN1732825A (zh) * 2004-08-04 2006-02-15 苏旺你株式会社 带滚轮的包
CN101427865A (zh) * 2007-11-07 2009-05-13 景烁皮具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倾斜可伸缩把手的行李箱
CN202514787U (zh) * 2012-04-25 2012-11-07 王丽美 一种拉杆斜度可调的拉杆箱
CN203467854U (zh) * 2013-09-18 2014-03-12 黄德懿 一种旅行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8971A (en) * 1999-01-25 2000-11-21 Kho; Dick T Easily pullable suitcase
CN1732825A (zh) * 2004-08-04 2006-02-15 苏旺你株式会社 带滚轮的包
CN101427865A (zh) * 2007-11-07 2009-05-13 景烁皮具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倾斜可伸缩把手的行李箱
CN202514787U (zh) * 2012-04-25 2012-11-07 王丽美 一种拉杆斜度可调的拉杆箱
CN203467854U (zh) * 2013-09-18 2014-03-12 黄德懿 一种旅行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3404A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3404B (zh) 具有多种移动方式的行李箱
US20080223679A1 (en) Transport trolley
US20140299428A1 (en) Retractable table and handl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CN204567374U (zh) 用于车辆的可展开的挂钩和用于车辆的可转换的手柄
CN103829508A (zh) 一种可直立移动的旅行箱
CN106347560A (zh) 电池承载装置及电动自行车
CN107736710A (zh) 一种新型行李箱
CN202820425U (zh) 内置折叠式写字板的座椅
CN106499928A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控制面板支架
USD911654S1 (en) Foldable trolley with extendable gate
US20150084295A1 (en) Pull Rod Bag With Stretchable Wheels And Wheel Stretching Operation Mechanism
CN104522964B (zh) 一种人体工程学的行李箱
CN203467854U (zh) 一种旅行箱
WO2016082399A1 (zh) 小型折叠车
CN107865501B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行李箱
KR20140102453A (ko) 바퀴가방
JP3180150U (ja) ロッドブレーキ式キャスターロック構造
CN205034143U (zh) 手推车
EP1867547A2 (en) Transport trolley
CN105901874B (zh) 一种具备倾倒保护功能的拉杆箱
CN210043454U (zh) 一种休闲吧台
CN203008529U (zh) 一种车门关闭辅助拉手
CN104161437B (zh) 半自动靓妆盒
CN217705694U (zh) 一种自动折叠式汽车行李箱盖板
CN110228509A (zh) 建筑用多功能手推车的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17

Address after: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7500 flooding the town of Wenling City Gang village B District No. 35

Applicant after: Wu Xiaojiang

Address before: 522000 No. 24, Lane 1, west Wai village, Rongcheng District, Jiey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andong

Applicant before: Huang Deyi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